三毛作品范文

時間:2023-04-02 23:20: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毛作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三毛作品

篇1

關鍵詞: 三毛散文作品 作家風格 藝術賞析

三毛是作家中最神奇的存在,她的奇才與情感交合展現出罕有的旺盛生命力,猶如沙漠中的綠洲,吸引了全球眾多作家與讀者的眼球。三毛的世界是傳奇的,這一段傳奇與她自身傳奇的生活息息相關。三毛的文字從寶島臺灣漂移至阿非利加洲北部的沙漠綠洲,跨域千山萬水、掃過滾滾紅塵,這一段艱辛的文學過程造就了她不平凡的文學品位,也成就了她不平凡的傳世佳作。

一、三毛作品擅長描繪異域風情與民俗文化

三毛作品以散文為主,形散而神不散的文體正好符合三毛對于異域風情的認知,流浪生活的描寫是那個時代文學青年記憶里的瑰夢。與我們有著相同的皮膚與眼珠,但是有著不同的對于異域風情的執著追求,這樣的差異是其作品魅力的源頭之一。在《沙漠觀浴記》中,三毛為我們展現了這樣的一幅場景――獨特的沙漠洗浴。對于絕大多數的沙哈拉威人而言,洗澡是一件奢侈而且神圣的事情。在一個狹小的屋子內,成排的人占滿了房間的旮旮角角,每個人手里拿著一小塊石片,沾著水在剮蹭自己的身體。黑色的污垢如蔓延的泥油,在異族人眼中是無法理解的臟亂。當所有污垢都被暴力摩擦劃得松動時,水才能成為真正的主角登上舞臺――沖洗身體。三毛也為我們展現了沙漠里奇異的審美觀――以胖為美。受限制于宗教的束縛,日常生活里的女人需要嚴嚴實實地掩蓋自己,密不透風的裝扮是人人需要遵守的。于是,在沙漠洗浴之時,女人的胴體全然在眾人面前,豐腴肥碩的黑色身體勾起人們原始的欲望。瘦得發柴的三毛本人則在黑色胴體面前宛如白色的小口長條,好比乳牛身旁一株白色小木,黯淡無光。

三毛介紹了沙漠里的早婚現狀與奇異婚俗。在這里,一個八歲、十歲的孩子就要承擔起母親的職責,女婿需要倒插門六年才有自由身。新婚之夜的前一晚是新娘離家出走被尋找的過程,而迎娶新娘則是一件大事。婚前的掙扎要以撕破男方的皮膚為表征,結婚不努力掙扎是讓人無法接受和被集體恥笑的。對于貞潔的傳統觀念依然存在,紅色印記的白布是一個女子一生的清白所在。

二、三毛作品人物形象搖曳多姿,具有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

三毛作品的人物形象是搖曳多姿的,具有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在《哭泣的駱駝》中,沙伊達是美麗溫柔的,巴西里是俊逸無常的,英格老板是刻薄陰冷的,巴沙軍曹是冷傲孤僻的,姑卡是愚昧無措的。人物有明確的性格特點,小人物受被作者青睞,濃墨重彩的描寫往往集中在小人物身上。在《這樣的人生》中,三毛選取細小的事件,比如瑞典老人義務打掃、艾力克熱心幫助鄰居、“我”辛勤耕耘種菜等,借由最細小事件的刻畫、展現最淳樸的仁善之德。此外,那位老人在音樂會后不自覺的感動行為,更是體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與勃勃生機。主體的深化不再是三段式的機械引出,而是已經在人物的描寫中糅合。那一代的讀者從中領悟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歲月的清洗不能遮掩皺紋下年輕的心。

三毛對于人文主義的體現集中于國人的強烈歸屬感。在《親不親,故鄉人》中,三毛用大段文字描寫了眾多令人發指的國人行徑。比如在國外,一些國人在西餐廳酗酒鬧事,對服務生或者門衛大打出手,在公共場合隨意大小便,問候打招呼缺乏基本的禮貌,人前人后表露出難以抗拒的不通情達理與愛占小便宜的心理特征。三毛對這些惡性的控訴透露出的不僅是對于少數人的痛心,更表露出的是濃濃的愛國之心與熱烈的赤子情懷。那一代的讀者慢慢感受到這樣一種氛圍,這一代的讀者也激起胸中的波瀾。正如三毛所講,在一塊平行的大陸上,在每一條熟悉的街道上,你和我都只是擦肩而過的路人;但是當我們邁出國門,炎黃子孫的熱度會燃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行為都不再是個人,而是代表中國。

三、三毛作品景語皆情語,筆觸風趣詼諧

三毛作品景語皆情語,筆觸風趣詼諧。在三毛眼中,沙漠太陽的熱烈可以似巖漿一樣流淌,瓢潑大雨可以是萬千顆豆子打在身上的重量,我們很難接受雄奇瑰麗的想象存在于這樣一個美麗的面容下。在《芳鄰》中,三毛拒絕拉布的母親將駱駝遺骸放進冰箱,母親用“拒絕我的驕傲”回答三毛;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對丈夫荷西吹牛說粉是春天里的第一場雨,荷西則呆呆地難以理解這一段東方式的幽默,以一句“你當我傻啊”回應,忍俊不禁是讀者的共同反應。三毛與冰島女人的談話盡顯睿智與幽默,而與丈夫荷西相遇之前的談話更是讓我們在捧腹之余亦感覺到欣慰。比如原文中寫道:“結婚以前,大胡子問過我一句很奇怪的話: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我說:‘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隨后的荷西的反應是正常而自然的,那就是“這是一個要嫁給有錢人的女人”。但是荷西愛著三毛,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如果你要嫁給的人是我會怎么辦?”三毛慢悠悠地說道:“只要吃飽就行。”神來之筆是荷西立即追問道:“你吃得多嗎?”“不多不多,而且為了我們我可以少吃一點兒。”這一來二去的情話交代了三毛的愛情源頭,也讓讀者透過這輕松詼諧的語調感受到了一對新婚燕爾爽朗的性格特征與俏皮的青春神態,他們的深深相愛沒有一個字直接表明,但是躍然紙上。

四、結語

用大愛播散人間真善的種子,用文字書寫人間情感的脈絡,這是三毛的作品,也是三毛傳奇的一生。熱愛她的讀者在內心里愛上了這個文字性感的女人,卸下了厚厚的職場面具與微笑面具,喚醒了在都市中漸漸迷失的現代人的內心情懷。三毛是真切地活在紙頁上的昨日情人。她的溫存與撫摸把快樂帶到了苦難的世界,構建起了情懷的理想主義天堂。微笑的眼淚是最符合三毛作品展現出的情感描述的,她對靈魂的淺唱低吟掩埋在對于生活瑣事的描寫中,她是夢中的橄欖樹,愛在流浪途中澆灌,在寂寞山田上扎根。三毛作品的藝術魅力已經遠遠超過自身的感情限界,在無數讀者的理解中升格為一種普世價值理念,這正是三毛散文作品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的原因。

參考文獻:

[1]三毛.白手起家.撒哈拉的故事.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77.

篇2

關鍵詞:三毛;夢;意象;原因

三毛的一生都在遠行與流浪,只為尋夢。從臺灣到撒哈拉,到歐洲,再到中南美洲,最后回到祖國大陸,遠行于他鄉,幾乎成為宿命。她雖遠走他鄉,卻總能將其經歷化作一個個美麗的夢,同時她亦是一個悲情女子。畢竟再靠近夢想也不代表夢已實現,畢竟再美麗的夢也終有清醒那一天。在三毛的作品中有許多關于夢的佳作,特別是在荷西意外喪生之后,她不由自主地借助于夢去實現與荷西的重逢,再敘往日幸福時光,但夢終歸要在現實中破滅,所以她寫了很多回憶式的散文。因為有了夢的話語,更帶上一種神秘的虛空色彩,在情感抒發上讓人不勝悲戚。“夢”成為了三毛創作的源泉,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現了“夢”的意象,使我們心靈深處感受到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往。

1“夢”和追夢的人

“夢”是中國古典詩詞中一個常見的意象,如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①,李煜的“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羅衾不耐五更寒”②,等等。意象的根本就是以形象去把社會生活具體化,乃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很明顯地,作家之夢是作家有意無意地把日常生活以致自身經歷及向往,以一種虛無的形態反映出來。

作家們都在追尋那種理想中的人生夢境,而三毛成為了這些追夢人的代表者。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現“夢”的意象,而這些意象也正是與她的親身經歷有關。特別是在丈夫荷西意外喪生之后,三毛總是在想荷西,總是在心里自言自語。她拼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三毛后期的作品多是感傷的、回憶式的散文,因為有了夢的話語,更帶上一種神秘的虛空色彩。如《夢里花落知多少》中那泣血的哀叫:“我愛的人,不忍留下你一個人在黑暗里,在哪個地方,又到了哪兒去握住你的手安睡?”③像這樣飽含深情,滿懷傷痛的句子在三毛后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這也形成了她不同以往的哀婉、懷舊式風格,而“夢”這個關鍵性意象則是這種風格的最好說明。

當三毛編制著一個個華麗的“夢”的時候,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讓她無法自拔,死亡幾乎可以說是三毛的一種“愛好”,并且她還真實地去嘗試自殺,她嘗試過至少3次,直到最后時刻,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少人指責她這樣匆匆離去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也有不少人理解她的選擇,尊重她的選擇,他們懂得她太累了,她的神經已經承受不住盛名負累和無愛生活。面對死亡,對于一個曾經哭泣著尋求快樂、不甘心自暴自棄的女性而言,也許能讓她找尋到屬于自己最快樂的“夢”。追夢的三毛,一生經歷了童年的自閉生活、撒哈拉的自由快樂時光以及痛失愛人的悲痛,這些親身經歷的生活影響著三毛的創作,“夢”成為了三毛創作的源泉與動力。

2在夢中的自我升華

2.1沉浸于幻影的“白日夢”

三毛十七歲到二十二歲這段時間就已經發表了小說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在來》中,代表作有《惑》、《雨季不在來》等,代表了一個少女成長的過程與感受。那時的三毛,人生閱歷有限,視野也還不夠開闊,其作品體現出一種青澀,但其個人化的遐想和傷感卻已能讓讀者深深理解一個少女的內心世界。也許在創作技巧方面還不夠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傷感,但它代表著一個過去的、單純的三毛。她強調在作品中不斷自塑“我”,實際上是與現實中“我”的突現與強化,按弗洛伊德的角度,這種狀態叫做“白日夢”。

由于寫作方法的不成熟,感情思想的困惑與迷茫,所以這時期作品的感彩是陰沉傷感的,體會到的是無限孤獨的氣息。《惑》描寫了三毛在生病發燒時一直深陷于“珍妮畫像”的幻覺中,全文一直貫穿著失學的迷茫、病痛喜愛的煎迫和追求生命的自由。正是由于全文缺乏一種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滿憂郁悲劇的色彩。④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一位神秘的珍妮少女從畫像中走入了三毛的夢中,引領著她去追夢。這部作品里充滿了憂郁的情結。這是一種幻覺,三毛一直沉醉于珍妮的幻想中而無法自拔,在幻覺中,一個人的靈魂可以任意馳騁,不受約束。對于追求自由人生境界的三毛來說,這些幻像的描寫正是其內心迷茫與孤獨的體現。《雨季不在來》中,一個女大學生跟男朋友鬧別扭后感情上出現了波動,故事情節簡單,三毛將那份只能體會不可言傳的心底的盼望,用字里行間的深情、眷戀來表現得那么細膩感人。所以三毛早期的作品被評價是喜歡追求幻影,創造悲劇美。

2.2在“夢”中編制的“自傳”

三毛離開臺灣以后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她自己卻都稱之為“我寫的其實只是一個女人的自傳”,可見其作品的個性化特色多么的突出,三毛沒有走虛構小說的創作之路,她從生活本身受到啟發,不去編故事,只去寫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鮮的人生經歷,恰恰構成生活中最真實不過的故事,以至于讀者往往無法區分它是文學作品,還是生活本身。三毛成功地運用了寫實手法,她的作品由此顯得真實、親切。

這個時期的三毛,善于把奇特而富有異國情調的流浪生活,用娓娓長談的方式來打動讀者,這種溶“我”于作品中的講故事的寫法,使人感到格外親切、自然,又能收到雅俗共賞的效果。如《荒山之夜》既把被風吹積成弧形的沙丘,描繪成“好似一群半圓的月亮”⑤般柔美,又揭示荷西幾次陷于死命的沙漠泥沼地的險惡可怕。至于“我”求救于吉普車而車上男人不但見死不救,反而陡起歹意,以及“我”的抗爭,荷西的最終脫險,又使讀者進一步認識“我”在沙漠中的冒險生涯。三毛對小人物或者受苦受難者作濃墨重彩的描繪,深情謳歌他們之間的人性美與人情美。在《這樣的人生》中,作者通過對瑞典老人免費為地區打掃街道,七十四歲的艾力克自愿無償地給鄰居做零工,銀行退休老職工主動幫“我”種菜等真實而生動的描寫,把人性美、人情美廣泛地體現在社會生活的人與人的關系中。而老人音樂會的感人場面,更把他們對生活的執著熱愛和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章的主題也由此顯得更為深刻:熱愛生活并以自己的勞動而使別人活得更美好的人,歲月只能增添他的額上的皺紋,而他們的心卻永遠年輕。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從三毛的作品中,展現出了語言形象生動、活潑通俗,幽默詼諧的語言特色,獨具匠心。例如用毒熱的太陽像火山的巖漿一樣流瀉下來形容撒哈拉沙漠顏色的正午畫面。同時她也從不同角度來描繪雨:通過觸覺,寫稀稀落落的雨打在身上好似撒豆子似的重;通過視覺,形容雨越下越大,像一道水簾,什么也看不見;通過聽覺,把沙漠的雨寫得打在天棚上那么恐怖……不僅如此,三毛還根據作品的內容和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需要,選用適應作者的心情和引起讀者思想情緒共鳴的語調語句。

憑著極大的毅力和苦心,三毛離鄉背井,到離家萬里之外的荒漠中居家謀生,以血汗為代價,執著地追逐特殊的生活經驗。她把親身經歷的見聞和感受告知讀者,換回讀者如此熱烈的歡迎,是理所當然的,更是受之無愧的。可以說,在荷西生前死后這一時期,是三毛創作的高峰期。“三毛熱”這個文化現象,也是隨著反映她在撒哈拉的生活這個創作高峰時期的出現而出現。

2.3演繹生命中最后那段“夢境”

三毛在離開撒哈拉以后的創作,大都是散文、小故事、書信及語錄式的東西,也有劇本。比起撒哈拉式的“轟動”,這些作品就顯得平淡無奇了,在藝術技巧上也遜色不少。這一切首先反映在荷西逝世后三毛應《聯合報》之邀寫的游記《萬水千山走遍》這本書里,她原本想以異國風俗人情美景的描繪吸引讀者,造成又一種“三毛熱”,再一個“撒哈拉”,但畢竟是走馬觀花,而不是深入生活的創作,文字只浮在表面,深入不到讀者心里。

為了重塑以及維持撒哈拉中“完美三毛”的形象,她不斷調整角色強裝快樂,但這種刻意強調太多反倒使文章顯得更加蒼白。“強加”這種行為方式,以不斷重復的形式將三毛陷入兩難境地,又一次自我幻化,抽離,人格雙重化了。這一時期的劇本《滾滾紅塵》便揭示了她那種復雜矛盾和心靈創痛。她的自殺不僅使讀者痛苦,更帶來了莫大的疑問。在她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期是撒哈拉時期,那時物質上雖然苦一點,但那種愛和被愛包圍著的神仙眷侶般生活卻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愛人荷西的逝世,使她痛不欲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為報父母的養育大恩,為盡孝道,為謝友人,三毛努力地試著再活一次,但其內心深處卻是極端痛苦的。她雖然總是以親切的微笑、甜美的聲音面對學生,面對演講時的聽眾,面對親朋好友,然而她內心卻只有痛苦,畢竟私下里她只想獨處,以便與荷西默默相對。縱觀三毛的作品“夢”的意象,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三毛的理想之境,在她的理想國度里,追尋的是一種自由與愛,讓人們向往三毛的那種生活經歷,流連其中。

3追夢之源

3.1個人經歷造成的特殊性情

三毛從小就是個孤獨的孩子,內心冷然,造成了三毛的寂寞。13歲時,由于受到數學老師侮辱性的懲罰,更是讓敏感的三毛受到極大的傷害,輟學回家,從此走進了自己封閉的空間,整整七年之久,可以想象到她的痛苦,那時的三毛就想自殺,之后又患了嚴重的自閉癥,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她總是抱怨家人不夠關心她,是掙扎著長大的。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在三毛內心深處那化不開的孤獨感。后來三毛有幸遇到良師,教其畫畫,并于一個偶然的機會,其處女作《惑》竟得首發于現代文學上。

四處流浪是三毛從少年時就有的夢想。但她所追求的流浪完全不同于現在很流行的旅游,這是一種純粹的流浪,可以說是一種隨著心走的心境,她追求的是沒有計劃沒有確切目的的行走。她走出家門,執著地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然后她選擇了哲學。遺憾的是,深奧抽象的哲學并沒有為她解答生命的答案,卻因為感情上的打擊使得年輕而任性的她選擇輾轉世界各地,經歷了異國求學的艱辛。漸漸地,三毛也開始展現出了她熱情、活潑的樂天性格,更加幸運的是,她總算找到了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文學創作。歷經萬水千山的流浪,三毛目睹了世間的千姿百態,更懂得了珍惜生活與享受生命,于是心胸稍稍開闊,敢于從圍城中走出來嘗試新的生活,但這些直接帶來了她的婚姻和最后的失去婚姻。所以在生活的大起大伏中,她作品中出現的“夢”的意象,常常予人悲傷的色彩,也反映出她極力想擺脫現實生活,去追尋夢中的理想意境。

3.2人生若只如初見

天意弄人,三毛一生都在渴望愛情,然而在三毛短暫的一生里,愛情似乎總是以轟轟烈烈開始,最終卻以悲劇收場。她把流浪當成了尋找最后歸宿的過程。然而三毛的流浪卻不僅僅只是流浪,三毛的流浪只是因為她想在流浪中苦苦追尋一份到達心靈深處的愛戀。也因此三毛愿意忍受流浪的寂寞,執著的尋找那個最后的歸宿。

夢在本質上是不真實的,但在夢境中又能實現現實中不可能的事情,失敗的初戀使至情至性的三毛踏上了流浪之路,也成就了三毛雨季文學時期的悲苦、憂郁、迷茫、空靈的藝術創作風格。這個時期的作品主要收集在《雨季不再來》中,如《惑》是她成長期的作品,缺乏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滿憂郁悲傷的色彩。技巧是生澀的,心境的成長比起一般“正常步驟”生活中的同齡女孩,都要敏感、早熟。

三毛是一個感性的人,喜歡用筆興之所至地揮灑心中的喜怒哀樂,用她自己的話就是不設防,幾乎如玻璃一般透明,同樣,她對待感情也是如此,單純、真摯而又熱烈,在現實中,荷西永遠地走了,可是,在文學那個虛構的世界里荷西是永遠存在的,和三毛一起歡笑,一起回到幸福的撒哈拉……就如三毛所設想的那樣:“我慢慢地睡了過去,雙手掛在你的脖子上。遠方有什么人在輕輕地唱歌——記得當年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⑥就是這份簡單的幸福讓三毛沉溺于這種虛幻中,于是,虛構了一個個美侖美奐的夢境,以逃避現實的無情與重壓。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些不能承受的痛苦,終而化作筆下的涓涓細流。人生如夢般幻滅,有著頑強掙扎的苦痛,亦有無限的思念與哀傷,都如紛繁的落花,在你淚眼婆娑間總有迷惘和凄涼。三毛經歷了大慟大愛之后,逐漸于生死縫隙間參透人生種種細目,文字間消失了往昔的明朗與熱烈,更多的是淡然與從容無奈,還有透徹心底的悲涼。

4結語

三毛一再強調她的文章都是寫的自己,所以這讓讀者能夠通過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綜上所述,我們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三毛一生的創作都是在編制著一個美好的“夢”,作品中充滿了她內心深處的那種浪漫;感覺得到她對看透紅塵的頓悟;看得出她在勇敢的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三毛是智慧的,她使用了最平和的文字記述異樣的人生,卻又那樣的真實,讓我們久久不愿意再離開她的“夢境”中。

三毛的作品追求著簡單,正如她的一生所追求的一樣,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真摯的愛情。但是經過雨季的彷徨,沙漠時的燦爛,夢醒后的孤寂,三毛內心卻是顯得那么的脆弱,殘酷的現實生活與自己精心編制的“夢”的巨大差距,讓這樣一個單純的女子無法承受下去,毅然選擇了去繼續追尋自己的夢。三毛是個美麗的夢,盡管結局有些意想不到,令人惋惜,但她卻把她的夢,美麗的年輕的幻夢永遠留在了人間。(作者單位:貴州大學人文學院)

注解:

①房開江.中國歷代文論作品選.第3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150.

②房開江.中國歷代文論作品選.第3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239.

③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163.

④三毛.雨季不再來[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74~76.

篇3

關掉空調,因為不想機器發出的聲音攪亂我的思緒。桌上放著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完了,心悶悶的。

我感嘆荷西和三毛的生死之戀,更多的,是佩服三毛身上的那種勇氣。她在雜志社里對撒哈拉的驚鴻一瞥就決定了自己下一步的旅程。

每一次讀一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很想去了解這個作者,可是三毛,太多秘密,太多的不解,就連三毛這個筆名,都那樣的神奇,只是她那樣的信手拈來,卻如同那個同名的漫畫主人公一樣顛簸了一生。

而明明是那樣狂野的撒哈拉,卻和三毛有著那樣妙不可言的緣分,不知道是三毛征服了撒哈拉,亦或是撒哈拉在三毛面前顯露了溫柔。

可我想,也許這就是三毛——一粒落在凡塵的沙,纖細卻堅強。

看電影《一代宗師》的時候,有一句臺詞很打動人: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我相信三毛也是這樣。這個在異鄉看到雜志上的撒哈拉就覺得仿佛是前生給了她力量,瞬間決定拋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去流浪,不是因為腎上腺的沖動,而是因為相信這是為了久別之后的遇見。

想起高一看《大象的眼淚》的時候,我曾記下這樣的句子:用一次冒險,換一次人生。

我瞬間被這段文字的力量所征服:人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了。這樣一生只求一次的冒險,決絕得太驚艷,讓我目瞪口呆,無法拒絕。

西班牙作者瑪麗亞·杜埃尼亞斯的《時間的針腳》里面的一句話讓我大受感動,于是寫下來勉勵自己——要想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人必須有夢想,有希望,有對未來的憧憬。如果沒有這些,就不叫新的開始,而叫逃亡。

為了一場遇見,為了一眼重逢,為了用一次的冒險,去換取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以前我對三毛有諸多的誤解,因為不論生活多么艱苦,或者說心里有多么疼痛,就那樣辜負他人的心情而了結自己的生命,不管是花了多大的勇氣去扼住自己生命的喉嚨,那樣的行為都是可恥的。

直到我讀到一個小故事:荷西死后兩天,三毛趕回木屋握著荷西的手說:“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不能陪你一起去,再過幾年我來赴你約。”語畢,荷西雙眼流出血來。

赴約。

荷西去世之后,三毛便是一個句號。但是她仍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冒險。對于我而言,這樣的結局是三毛最后的冒險最美的出發:這次冒險之后,句號終于變成了驚嘆號,華麗絢爛得刺痛我的眼,直至流下淚來。

死亡并不代表終結,這是我看完《生死書》后所想到的,這句話在三毛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證。不要說她不幸福,不要說她孤獨,倔強的女子,是美麗的。

我們無數次諷刺飛蛾撲火,卻沒有想過也許當火炙烤它的雙翅時,它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溫暖。荊棘鳥千百年來只為尋找屬于自己的荊棘樹,我們笑它癡傻,但誰能證明,當荊棘鳥感受著長而尖的刺扎進自己的皮膚滲透自己的血液,當它最后終能在荒蠻之地完成生命最后的絕唱之時,它是不愉悅的?

渡邊淳一為了他深愛的高中同學純子書寫了一部長篇《阿寒湖之死》,他贊嘆純子的自殺猶如一場神圣不可褻瀆的儀式——為了華麗而奢侈的美,徑直走向死亡!

故鄉依舊是那個故鄉,沙漠也還是那個沙漠。只是那個人缺席了、不在了。但是不妨,今生今世,我來赴你的約。

篇4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90年9月21日,讓我們把鏡頭對準成都柳蔭街。那一天,那個哼著《橄欖樹》像風一樣自由的女子――三毛,和素昧平生的攝影師肖全踟躕徘徊在府南河邊這條老街上。也許是漂泊已久有些疲憊,也許是柳蔭街獨特的舊舊的暖暖的氣息,三毛將自己完全交給了這里――行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和那個人力車夫討價還價然后大笑著掏錢,蹲下來和孩子們拍一場煙殼的游戲;累了,懶懶在一把老竹椅旁小憩,透大碗茶的云靄笑出十分的豁達;或者,站茶館里聊天的老人們旁聽舊時故事,抽煙,任思緒就這么飄散成碎片……那一天,三毛將自己的一生演繹了一遍。

從1984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三毛的叢書,第一次將她介紹到大陸開始,人們熟知的三毛總是和旅行、流浪有關。她的足跡從北非沙漠到南美高原,從歐羅巴的西班牙到亞美利加的美利堅……因為她說:“于是,我走了,也不是去尋找愛情,我想,大概是去尋找前世的鄉愁吧。”這樣說著尋找前世鄉愁的三毛就像只自由的鳥,飛行在世界各地;其中有一站,叫重慶。

時間繼續向前拉進,鏡頭轉向重慶。1943年,這位本名陳平的女子出生在重慶黃桷埡。我們現在已無法找尋到黃桷埡那口被她反復提及的后院的大水缸,但那雙在大水缸里奮力打水的小腳丫,和三毛的記憶一起留在了重慶。重慶,成為三毛生命旅行啟程的第一站。

在她回到天堂的前一年,也許是聽到了內心的召喚,她回到重慶,回到這個曾在夢里出現過多次的童年故地,這個被她稱之為故鄉的重慶。

在回到重慶后的1991年,三毛走了。愛三毛的人愿意相信,往生的她去到了天堂,從此,屬于自由。

站在重慶,抬起頭45度角仰望天空,我確信,有一刻我看到了天堂之鳥劃過這里的痕跡,在這一刻,三毛和重慶,零距離。

生命?軌跡

當肖全敲響三毛的門,門開剎那,三毛說:“我一看你就知道,我們一伙兒的人來了。”從此,肖全的生命打上了三毛的烙印。

遇到三毛后,肖全的人生軌跡轉了個彎。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成為一個靠拍照片養活自己的職業攝影家。

“這張照片讓很多女孩發瘋,她們說一輩子要有一張這樣的照片就好了。看完這張照片,你會覺得,她區別于你周圍10公里以外的任何一個人。”肖全這樣描述道。有知名雜志評價說,在肖全的女性系列中,易知難的肖像是最為人們喜愛和熟悉的照片之一。那個坐在鋼琴邊拿著煙,眼底漾出淡淡憂愁的女子,成為人們心里難以抹滅的絕美印象。

肖全的鏡頭里還記錄著《我們這一代》。黑白色相片里記錄了那個年代文藝界人最真實的一面。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的顧城,和妻子一起望向鏡頭,似乎在尋找“它的光明”。詩人食指在鏡頭里閉著眼,交錯的手指間夾著煙,那首《相信未來》里“堅定的相信未來/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的詩句有沒有在他的腦海里盤旋?

還有舒婷、西川、芒克、歐陽江河……八零年代中國最出色的詩人,幾乎全數出現在肖全的膠片里,肖全記錄了珍貴的那個屬于詩歌的年代。

除了詩人們,崔健、竇唯、何勇、唐朝樂隊,這些曾引起中國樂壇地震的歌手,在肖全的鏡頭中凝固了那一刻輝煌成為永恒。

王朔、余華、王安憶,這些用文字征服了讀者征服了中國的作家,在肖全的鏡頭下展露出那一刻真實成為記憶。

姜文叉著腰,俯視著210毫米的長焦鏡頭。那時的他,是不是已顯露出霸氣?陳凱歌站得謙遜,張藝謀發出“第五代導演”的聲音。

這樣拍著、拍著,肖全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鏡頭語言,找到了屬于藝術人群自己的暗語。

楊麗萍是1991年帶著三毛畫冊《天堂之鳥》找到肖全的。我們相信,20年前他們的相遇立即就達成了心靈的默契。因此,楊麗萍才會說:“我老了會躲起來不見你們,但肖全不一樣,七老八十的時候我只讓肖全給我拍照片。”

和這么多藝術頂尖人物的契合,來自于肖全的拍攝抓住了人的魂魄。肖全說:“我在拍攝時,腦子一片空白,我僅僅是一個通道。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在飛。”因為這些完美的相片,肖全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

當肖全站在自己最新的旅行照片墻前時,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將自己的生命撥到流浪的頻道,將心交給自由的攝影藝術家的前半生軌跡。

問及肖全將來的計劃。肖全說,在重慶的三毛作品巡展正在籌備中,緣分到了就來了。在這一刻,肖全和重慶,零距離。

LART是一個藝術符號

這次得以與三毛、與肖全零距離,是因為這個坐落在成都天府軟件園C1區、和成都當代美術館毗鄰、創立于2011年的藝術機構――那特畫廊。在畫廊一周年慶時,它們隆重地推出了這場名為“生命?軌跡――從三毛出發”的攝影作品展。

那特畫廊的LOGO“LART”,在英文中有復印機的意思,而在阿爾巴尼亞語中表示“最多”。我想,這代表著那特畫廊這群年輕的80后心底的野心吧:讓LART匯合最多的藝術家,讓LART聚集最多的藝術作品,將那特畫廊打造成中國當代藝術領域最具專業性、先鋒性、國際化的頂級畫廊。

跟畫廊負責人呂靖交流中了解到,開館后畫廊已舉辦了多次藝術展。

開館展《新色》可以說是代表了那特畫廊經營的態度。四位受邀的藝術家張亞、錢麗麗、謝帆、王海川,以一種屬于他們獨特的藝術觀念為中國當代藝術注入全新的“色彩”,這種“觀念色彩”或許內含了斷裂、延續、追問,甚至于是實驗。在這場展覽中,那特畫廊和藝術家們希望多元化地去面對今天的藝術,我們的傳統,并改變我們過去慣常的簡單的實證主義藝術邏輯。

成功的開館展覽讓那特畫廊的風格和定位更加清晰,接下來他們做了成都2011年雙年展邀請展――“記憶縫合”,展出李昌龍、李劍鋒、邵文歡等九位藝術家的作品;雙人展“冷快樂”,用原本看上去可帶來輕松愉悅的畫面元素,制造出的是一種帶著憂傷與孤獨感的氣氛,直視觀者內心感受的作品,是來自付豫和張霜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而提倡一種規模微小但更符合個人需要的作品收藏的“微圖盛景”,則展出了十二位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小幅作品;名為“物距與光合”的展出實驗,是關于展覽形式的一種假設,是對展覽被觀看時目光交集的猜想,來自陳凡等七位藝術家的藝術構想……這些展出讓那特畫廊從一開始就受到成都藝術圈內的關注,也吸引了大量普通人群前去參觀,讓那特畫廊成為成都這個具有藝術氣息的城市的又一處藝術符號。

呂靖說,將那特畫廊設在成都,就是看中了成都的城市氣質。在這個有著濃厚藝術氛圍的城市,任何一次展覽都會得到觀者的共鳴。不僅可以給畫廊帶來良好的聲譽,同時也能為畫廊創造收益。

而且,成都的一流畫廊很多,那特畫廊可以很暢通地和同行交流,因為各自定位不同,畫廊間不會產生惡性競爭,反而能共同推進畫廊的發展,為成都提供更高層次的藝術展覽。

當動車緩緩啟動,我最后一次看向窗外的成都,兩個小時后我將回到重慶。因為交通的進步,成都和重慶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我想,當成都和重慶聯系更加緊密,兩座城市間,藝術,零距離。

【人物檔案】

篇5

還記得項羽么?那個以3萬人馬殲滅劉邦56萬大軍的霸王。他雖在烏江邊自刎,可他人生的書冊中,寫滿的,都叫做輝煌。

還記得昭君么?那個為國家婚嫁給匈奴的貌美女子。她雖一聲為獲得元帝寵愛,但她用她過人的英勇和膽識,使她的人生書冊寫得依舊燦爛。

還記得豫讓么?那個味了給智伯報仇,不惜毀壞容貌的剛正刺客。他雖沒能報仇成功,但他的忠實和決心,在她人生的書冊上寫滿了精彩。

這類偉人還有很多,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寫好了自己這本書。盡管有些作者早已逝去,但他們的做平,他們的精神告訴我們,他們,是不朽的。

我是一個很喜歡三毛作品的人。經常哼唱著她的《橄欖樹》。

我的脾氣很壞,所以長和家人發生矛盾。但往往矛盾過后,三毛的書是最能令我安撫的良藥。三毛說,雨季后還會有大太陽,可我怎么也沒想到,她的雨季時這般綿延,導致他等待不來她的晴天。

我向來不太好問,喜歡三毛,卻不去查她的資料。直到一次朋友說,三毛英年早逝真可惜。我踩直到,這個作家已經自盡。

三毛,三毛,你走了,但你卻留下了無數的作品,你的墨香渲染了寬廣人海,你用你的青春,汗水和生命寫好了你自己這本書。

三毛這本書,叫做奔放。

顧城這本書,叫做愁情。

海子這本書,叫做無奈。

他們機關都是英年早逝,但他們都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成就。他們,在我看來,他們同樣寫好了自己這本書。

篇6

物之美。“拾荒夢”是三毛從小時就開始做了的。小學時的三毛曾在作文上寫到“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長大了,希望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大漠里,家對面,總能見到她彎著腰淘著自以為的好寶貝。撒哈拉,是她圓夢的樂園。

三毛拾回的不僅僅是生活所需,還是賞心悅目的工藝品。用舊的汽車外胎,清洗后在里面填上紅布坐墊,就成了鳥巢座椅;綠色的大水瓶里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便有了一種強烈痛苦的詩意;腐爛的羊皮,拾回來學沙哈拉威人先用鹽,再涂“色伯”硝出來,又是一張坐墊;不同的汽水瓶,買下小罐油漆給它們厚厚地涂上印第安似的色彩和圖案。

三毛路過墳場看到沙哈拉威老人雕刻的石像,“震驚的要昏了過去”,“那么粗糙感人而自然的創作,我一定要搶過來”,三毛最終花了一千塊錢拿了老人的三個雕像。又有一次,三毛看上了沙哈拉威一家人的毯子,硬是花了大價錢買了下來。有參觀三毛家的人贊嘆道“你們把美麗的羅馬造成了”,三毛拾回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美麗,還有心靈上物欲永遠無法滿足的愉悅。

這些普普通通在沙漠隨處可見的物品,一經三毛慧眼識別,巧手改造,變成為了美的化身,它們的美是三毛注入自己的情與愛形成的。

景之美。在自己夢寐以求的撒哈拉,三毛以理性的眼光審視撒哈拉沙漠近乎殘酷的美。也真真切切體會到一種靜穆、闊達、渾厚、拙樸的美,一種驚心、蒼茫、荒涼、厲裂的近乎原始洪荒的美。

沙漠在三毛的眼中,成為一個嫵媚的女人。三毛在《收魂記》中寫道“如夢如幻又如鬼魅似得海市蜃樓,連綿平滑溫柔得如同女人胴體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風沙,焦裂的大地,向天空伸長著手臂呼喚嘶叫的仙人掌,千萬年枯干了的河床,黑色的山巒,深藍到凍住了的長空,滿布亂石的荒野……這一切的景象都使我意亂神迷……”三毛愛這樣的自然。

三毛把自己完完全全融入到這片洪荒中,情景交融,美麗的女人,美麗的沙漠,畫中有麗人,麗人在畫中。三毛的真性情使得三毛作品的“敘事”中往往呈現出這種詩與畫的意境。再如黃昏時分的沙漠:“落日將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凄艷恐怖。近乎初冬的氣候,在原本期待著炎炎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沙漠中的各種景物經三毛的品味由自在美變為了自為美。

人情之美。“生命,在荒僻落后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并不是掙扎著得生存,對于沙漠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生老病死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沙哈拉威人由于生活環境與經濟條件原因,看上去總是極骯臟而邋遢,不清潔的衣著和氣味是他們民族的標志。但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依舊活得自在安詳,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與愛憎取舍。三毛拿照相機為他們照相,誤打誤撞地用西藥為他們治病,竟被奉為神醫,以致三毛大膽到拿指甲油給他們補牙。三毛戲謔的稱她們為“芳鄰”三毛說:“感謝這些鄰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們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撒哈拉男子同樣也得到三毛的喜愛。《愛的尋求》中的主人公沙侖,是一個苦苦尋求愛人的堅韌形象。這個年輕的撒哈拉威人身上“靜靜地散發著一種很孤苦的悲戚感”,木訥老實,拼命工作,省吃儉用,苦苦地等待著所謂的妻子沙伊達。盡管旁觀者都已拆穿了騙局,但他仍不能從那虛幻的深情中醒過來,最終傷殘了手,攜款私逃了。三毛對這位朋友又愛又恨。但卻無法否定他的幸福。“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沙侖很傻,甚至是蠢,然而他的堅持卻令人折服。這個傻得可愛的年輕人只能讓我們給予祝福。

“這個人是高大,精神的,制服穿得很合身。”這就是沙巴軍曹。一個嫉惡如仇又善良靦腆的漢子。這個手臂上刻著整個營區刺花的軍曹,對十六年前殺害他所在營全體官兵的沙哈拉威人恨之入骨。三毛在得知這一切后只是說:“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壞人,并不是哪一個民族特別壞。”

就是這個異鄉人,卻在危機時刻用自己的生命撲向死亡,去換取了幾個他一向視為仇人的沙哈拉威孩子的性命。他那些被沙哈拉威人殺害的兄弟們的遺體早已離開,在別的土地上安睡了,而他,卻靜靜地被埋在撒哈拉的土地上,這一片他又愛又恨的土地做了他永久的故鄉。三毛為他的舉動震驚了,接著又為其深深折服。他為什么能夠超越仇恨去救他的仇人們,那便是人性的光芒所在,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表現。

三毛何嘗不為這里人民的愚昧而嘆息,文化的差異,文明的差距,在一覽無遺的荒漠中顯得如此刺眼。然而,她依然深深地愛著這里。盡管她不能像沙巴軍曹一樣用敬獻生命的方式將人性的美闡釋得如此淋漓盡致,但她同這個異鄉人一樣,用愛包容著這片土地,用情感化著撒哈拉人民。

軍曹的舍己為人,令三毛欽佩萬分,同時使其在貧瘠落后中發掘到一種文明無法企及的至情至愛。三毛愛這片熱土,愛這位同樣有情有義的異鄉人。

《啞奴》中,三毛更多的表現出了對人的尊重,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以及對自由的渴望。在做客的沙哈拉威財主家,當得知那個不足板凳高的、默默地但又伶俐地在燒紅的炭爐前為客人熱茶、烤肉的男孩是一個奴隸,且奴隸是在“沙漠中看見有黑人住著,就去捉,打昏了用繩子綁一個月……”“全家捉來,更不會逃,一代一代傳下來成了財產”還可以買賣時,三毛不要跟這個擁有兩百個奴隸的財主握手,表現了她對無視人權的人的憎惡。

篇7

我讀三毛,讀她的《稻草人手記》,讀她煙云般的愛情,讀她不同尋常的人生。在不喜歡她的人眼里――“三毛的言行,無非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而已,她是偽善的”。

可是我敬重三毛,我敬重她的文字,敬重她的感情,敬重她的灑脫。

每一次讀她的文字都是參加一場心靈盛宴。在那有些小幽默實則充滿哀傷的字里行間,我得以榮幸地透過一個漂泊女子的雙眼去看這個世界。時而理性,時而感性,時而粗略,時而細膩。

三毛之所以能夠影響整整一代人,是因為她本人就像她的文字一樣,擁有無與倫比的魅力。我每每閉上眼,便仿佛看見她張揚肆意地站在沙漠里,任風沙揚起長發衣裙,隨性恣意。

我無意反駁那些針對三毛的負面評論,我只是覺得:何苦呢?

除三毛外,我十分佩服風行烈,初次接觸她是閑暇無事閱讀《云狂》時。那樣巧妙的構思,那么別致的語言,讓我無法不對這個隱匿于千變萬化的網絡世界的神秘作家產生興趣。

《云狂》中寫道:世間風華盡在手,風云天下第一人,一襲白衣,墨發飛揚,回眸一笑,問,世間男子,誰能抵擋?

我把思緒從那個驚艷的柳云狂轉到了她的身上,有如此才腈之人,該是比她筆下的柳云狂還要明艷動人吧,她的光芒,是遮不住的。

后來,因諸多原因,隔了許久才繼續閱讀她的巔峰之作《傲風》,意料之中地難以自拔。《傲風》較之《云狂》,更多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讀風行烈之前,我從不知道,玄幻作品中,有那么多值得我們發掘、感悟、學習的東西。是那生死不棄的友情,那與子偕老的愛情,那血濃于水的親情,還是那永恒不變的信仰?

可是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又不一樣了:《傲風》這樣的書,不僅是閑書,而且是惑亂人心的閑書。風行烈這樣的作者就是使許多青少年看不清現實,變得神思縹緲的禍害源頭。

對此,我始終不以為然,我只是認為:真可笑!

我看書,只知道愛我所愛,選我所選,其余的,不看就是了,哪有閑工夫指責作者的不是?但為什么這么淺顯的道理,那么多人不明白,那么多文化人不懂?只要是作品,自然會有人看,有人愛看,哪怕另一些人鄙夷至極。作者們用心寫出來的文字,不是被人拿來攻擊的,是給懂得的人欣賞的。何必把自己的個人觀念強加于他人?珍珠就是珍珠,魚目就是魚目。

篇8

青春期叛逆根源:弒父

古代關于兒童的敘事,不得不提的是哪吒和紅孩兒。

哪吒神話是千百年來各種文藝形式的創作母題,在今天,依然被改編為動畫片、兒童讀物、電視劇等,提供給孩子們,也提供給成年人。

在這里,中國傳統的父子關系,被徹底地解構了,父子關系是什么――第一,生養人倫;第二,道德偶像。而哪吒剖腹剜腸,剔骨割肉,將“骨肉還他了”,解決了第一點;哪吒用李靖阻撓其復活,神諭說“是李靖的不是”,了父親的道德偶像,子又還了父親的生養,父親有錯,父子關系瓦解,弒父是合理的。

哪吒的命運打動了我們,哪吒的行為刺激了我們――哪吒的命運和行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的。

在哪吒神話里,神策劃了哪吒弒父,但神諭的天機是什么?神(太乙真人)告訴我們:磨磨哪吒的殺性,以后父子團圓。此處的“殺性”,即是今天心理分析中的弒父情結。哪吒神話,比俄狄浦斯傳說更加直白,更加通透,極其鮮明地突出了弒父情結深處的“仇父”意念,這一點,在俄狄浦斯傳說中非常含蓄。

當然,之后哪吒度過了青春期,父子團圓,皆大歡喜。

紅孩兒則遜色一些。紅孩兒是《西游記》中的人物,自稱“圣嬰大王”,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在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途中將唐僧捉走,又和孫悟空大戰,最后被觀音菩薩以法力收服,成為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

哪吒和紅孩兒,都是桀驁不馴,又都被馴服,代表了中國古代對兒童的最大膽想象。

三毛的“成人警世”錄

從更廣的層面上來看,民國時期,《三毛流浪記》的出現,使兒童敘事外延得到擴展。

這部經久流傳的作品,許多人都說:“我是看著三毛的故事長大的。”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抗戰勝利后,三毛漫畫在《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乃至全中國家喻戶曉,成為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征。

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構造了一組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繪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的情景。三毛面對困境態度樂觀,身處亂世卻始終善良純真,對有困難的人無私關懷,對壓迫者無畏反抗,時而令人捧腹大笑,時而令人潸然淚下。如果將三毛的故事搬上舞臺,無疑可以引發無數觀眾的共鳴。

篇9

1996年已故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繼承人馮雛音等八人訴江蘇三毛集團公司侵害著作權一案,引起了我國知識產權界普遍關注。案中,原告主張“大腦袋、圓鼻頭、頭上長著三根毛”的“三毛”漫畫形象系張樂平所創,著作權歸張樂平所有。現被告未經許可,將三毛形象作為商標注冊并進行使用,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被告則在庭審中辯稱,“三毛”商標系委托當地一美工設計,與原告并無關系,所使用的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批準使用,因此是合法行為。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1、原告享有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對“三毛”圖形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2、被告不能證明其圖形系獨立創作,從而構成對著作權的侵害;3、被告雖然將“三毛”圖形商標進行了注冊,并獲得了商標專用權,但依《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屬不當注冊,故被告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雖然本案中,法院將案件性質定性為著作權與商標權的權利沖突 ,又以商標法中注冊商標不得侵犯他人在先合法權利為依據,認定侵犯著作權。但是,知識產權法學界還是以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品化權(Merchandising Right)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商品化權(Merchandising Right)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種新型權利。英美國家在本世紀50年代就有判例涉及這一問題。 我國最早在80年代末期引入這一概念。 據筆者考證,國內最早提出這一問題的是梅慎實先生。 但由于翻譯和理解的差異,至今在稱謂上仍未明確、統一。最常見的稱謂有“商品化權”;也有人稱“形象權” ;或稱“虛構人物形象” 。除了稱謂上的不統一外,學者們對商品化權的概念,尤其是其外延,也有諸多不同理解。使得學界對商品化權的研究不能系統、明確。出現許多諸如“角色商品化權” ,“作品名稱商品化權” ,以至“商標商號取名中的著作權” 研究,使局外人一頭霧水,不識廬山真面目,影響這一制度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以及在司法實踐中的把握。

本文之目的在于從實踐中歸納出商品化權的概念,并力圖準確描述其性質,給出其定義,使讀者對其有一清晰的認識,同時就教于方家。

二. 基于作品中虛構內容產生的商品化權

(一) 卡通角色的商品化應用

從前面的“三毛”案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張樂平先生創作的《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在社會上的廣泛的影響,使得其在作品中塑造的“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而江蘇三毛集團也正是看中“三毛”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才將其應用于產品商標、職員名片甚至企業形象中。類似情況在國外還有很多,如米老鼠和唐老鴨,大力水手,史努比(snoopy),一休等。利用這些卡通形象所做的商品化推廣也比比皆是。如史努比系列文具,米老鼠系列玩具等。從廣告學角度講,對兒童受眾的最佳訴求點就是那些孩子們熟悉并喜歡的卡通角色,美術作品中婦孺皆知的卡通角色是兒童用品進行商品化推廣的最佳媒介。商人們將這些角色應用于兒童商品之上,使孩子們購買商品時產生將自己喜愛的卡通角色買回家的感覺。

(二) 作品名稱的商品化應用

作品名稱,也稱作品標題,通常是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一部作品的名字。由于“書名不是作品的一部分”,各國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均認為書名不應受著作權法保護。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品名稱(尤其是具有獨特性的作品名稱)越來越顯示出其商業價值,受保護的必要性也越來越突出。 從各國的實踐看,法律對作品名稱所保護更側重于作品名稱的商業利益而不是其著作權。這一商業利益即是作品名稱的商品化權。

由于作品名稱能夠概括表達作品的內容和主題思想,往往具有豐富的含義。隨著作品在社會上的廣泛流傳,使權利人具有了商品化權。如電影《紅番區》、《紅高粱》放映后,就出現了“紅番區”飯館,“紅高粱”酒店 ,小說《白鹿原》流行后,出現了以“白鹿原”命名的旅游開發區 等等。作品名稱的商品化不僅在服務領域,在文學創作領域也有這種情況,如《圍城》和《圍城之后》案,即是將知名作品名稱應用于非知名作品。

(三) 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

香格里拉(shangri—la)原是一部著名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en)中虛構的一個地名,那里和平安寧,自給自足,充滿仁慈和友愛,令人向往。小說流行后,shangri—la成為人類理想國的代名詞。后來,聰明的商人用其作連鎖酒店的商號。類似的例子還有用“三味書屋”命名書店,用“咸亨酒店”命名酒館。

利用人名的例子也有。如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后,市場上出現了“阿春藝術公司”等等。

(四) 曲藝、民間藝術作品中的角色、名稱、典故、傳說等

二十多年以前,相聲演員馬季曾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段子,講到了“宇宙”牌香煙。其后不久,市面上果真出現了“宇宙”香煙。在民間藝術作品中,典故、傳說中的人物更是由于婦孺皆知而具有商業價值。例如以“嫦娥”作商標的諸多商品。

歸納上述幾種將作品中的角色、名稱(包括人名、地名和作品名稱)、典故進行商業化應用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之所以它們會被大量地應用于商品或服務之上,直接的原因是這些角色在社會上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社會大眾熟悉并喜歡它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角色、名稱、典故被喜愛的原因是由于它們能夠在大眾心中產生聯想,在應用它們的商品和承載它們的作品之間產生聯想度。社會大眾看到這些角色、名稱、典故,必然聯想到那些作品的情節和主題,聯想到角色的性格、作品宣揚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從而產生購買的沖動,也使商人們達到了利用作品的角色、名稱和典故商品化的目的,這是將作品中虛構內容商品化的根本原因。

三. 基于現實中真實內容產生的商品化權

(一) 真人的姓名和肖像被付諸商業化使用

真人的姓名和肖像被付諸商業化使用最多的例子是影視和體育明星的姓名和肖像。譬如,“李寧”牌運動裝,“邁克爾 喬丹”的招貼畫等等。關于知名影星和明星所享有的商品化權沒有人產生異議。問題是真實人物的名稱、肖像所享有的商品化權是否包括非知名人物?目前學界大多數人認為不包括非知名人物。例如,有學者認為“非知名人物,通過姓名、肖像權足以保護其權利。公開權(即商品化權——筆者注)強調的是依靠美譽創商業效益,因此,公開權對具有高度公眾評價的知名人物才更有意義。” 筆者對這一觀點不敢茍同,并認為具有獨特含義的非知名人物的姓名和肖像也具有商業價值。例如,萬寶路(Marborolu)香煙的招貼畫中有一個深沉的西部牛仔形象,這個面色紅潤,表情深沉,充滿自信的成熟男人形象,給萬寶路香煙的銷售起到了極大的促銷作用。這個廣告模特雖為非知名人士,但這一創意極佳的廣告卻使“他”產生了公眾吸引力,產生了美譽,其所享有的商品化權不可否認。

因此,筆者同意對真人的姓名和肖像所產生的商品化權可為每個人所享有,只不過通常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權更有價值。同時,筆者還認為知名與否,并不必然導致是否享有商品化權。不知名的“牛仔”,可以促進香煙銷售;相反,知名的影星作廣告,有時反而對產品銷售起到副作用。因此,知名只是產生公眾吸引力的條件之一,其他的條件也會產生公眾吸引力,具有公眾吸引力就會被公眾所追隨,這種被公眾所追隨的吸引力才是形成商品化權的根本原因。因此,不知名但具有被公眾追隨的吸引力的東西(譬如時尚等)也應具有商品化權。

(二) 影視作品中演員形象的商品化使用

真人飾演影視作品中的角色被用于商品之上的主要方式是對劇照的使用。按照鄭成思教授分析“扮演者的形象權與版權” 的分類。關于扮演者的劇照,至少包括以下四種情況:

1、 觀眾不認識的(不知名的)演員扮演虛構人物。

2、 觀眾不認識的演員扮演真實人物。

3、 觀眾認識的(知名的)演員扮演虛構人物。

4、 觀眾認識的演員扮演真實人物。

在上述四種情況下,鄭成思教授和杜穎博士均認為第1、2種情況下不存在演員的商品化權問題(因為演員沒有知名度——作者注)。第3種情況演員可享有商品化權。第4種情況,演員是否享有商品化權要考察其知名度的大小,即衡量商業化應用的結果是憑借演員的知名度還是憑借真實人物的知名度,來確定演員是否享有商品化權。

(三) 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地名、數字等的商業化應用

現實中的一些著名的地方名稱,因長期流行或宣傳而具有市場價值,從而可以被他人進行商業化應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檳”酒,香檳本是法國的一個省的名稱,以盛產葡萄酒聞名,將某種葡萄酒的產地或名稱與“香檳”相聯系,無疑會大大促銷該葡萄酒。類似的例子還有,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是著名的賭城和娛樂之都,國內的有些娛樂場所也取名為“拉斯維加斯”等等(筆者認為,原產地名稱也是商品化的一種情形)。

現實中另外一種商品化權也被越來越多的商人利用,即對一些有特殊意義的數字的商業化應用。如以“1997”作商標或商品標記的商品,以“8848”作網站名稱(即商號)的企業等。這些地名和數字之所以被商品化應用,原因在于它們已有“第二含義”。

四. 商品化對象和商品化權對象

通過以上列舉可以看出,作為商品化權的來源有兩類。一類是基于作品中虛構的內容而產生的;另一類是基于現實中真實內容而產生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這些”內容“背后,都有著使公眾產生聯想的、好的“第二含義”。商品化權正是基于對這些具有知名度、聯想度、美譽度的、具有“第二含義”的“內容”進行商品化應用而產生的權利。這些可商品化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商品化對象。那么,商品化對象的具體有那些呢?

鄭成思教授認為包括:“真人形象、扮演者形象、人體形象、作者創作之形象” 。有學者認為“商品化權對象除了真實或虛構的人、動物的形象外,還有作品的著名標題、語言片段以及為公眾所熟知的有特定含義的標志。 也有學者認為包括“語言、名稱、題目、標記、人物形象或這些東西的結合”。 也有認為“人名、肖像、角色形象、標記、名稱或其組合”。 還有人認為包括“名稱、題目、詞組、人物形象等”。 杜穎博士認為:“商品化權的實現是通過物質形式的利用來進行的,這些物質形式主要有:(1)人物姓名、肖像;(2)廣為人知的片段、題目;(3)虛構角色的劇照、形象;(4)為公眾所熟知的標記、符號等。”

筆者認為,明確商品化對象的定義,對于界定商品化權具有重要意義。對商品化對象進行商品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商人創造公眾吸引力,創造市場,創造消費的過程。它隨市場需求、大眾喜好的變化而變化,并不斷被時尚所推動,因此,單純采用歸納的方法難以準確地描述這一定義的外延。

筆者試圖通過對商品化權對象的研究,來明確商品化對象的定義。所謂商品化權對象,是指商人對商品化對象進行商品化使用時所享有權利的客體。商品化權所要保護的客體恰是商人們進行商品化使用形成的正當利益。商品化權對象有:

(一) 商標:

商標是最常見的商品化權對象。即商人們將商品化對象應用于產品或服務的情況。此時商標的作用已不僅僅是區分商品的來源,還有吸引公眾注意、提高購買欲望的作用。如同江蘇三毛集團公司將“三毛”形象作為本企業產品商標注冊的例子。

(二) 商號:

商號是商人們將商品化對象應用于企業名稱的情況。如香格里拉大飯店、8848網站等。

(三) 廣告:

這是指商人們將商品化對象應用于廣告宣傳的情況,一般包括廣告語和廣告招貼畫兩種情況。前一種情況的商品化權對象通常是名稱、題目、典故、詞組等,如“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后一種情況下商品化權對象通常是真實人物的形象權(Right of Publicity),如萬寶路廣告招貼畫。

(四) 包裝裝潢:

即將商品化對象應用于產品的外包裝或其裝潢、裝飾中的情況。常見于圖形作品和人物肖像,如將“武松打虎圖”應用于酒瓶的裝潢。

(五) 產地標記:

即將有知名度的真實的地名應用于產品的產地標記的情況。如香檳酒、萊陽梨、金華火腿等。

(六) 作品名稱:

這是一類較特殊的情況,即將商品化對象(包括真實或虛構的人物名稱、作品名稱、知名詞匯等)應用于作品的情況。如《圍城之后》、《斯佳麗》以及諸如《唐老鴨漫游數學奇境》等等。

從商業行為的實踐看,將商品化對象應用于商業交易中無非這幾種情況。商人們極盡推廣之能事,將商品化對象擴展到這幾種情況,目的是使商品化對象所依附的商品或服務在公眾心目中享有更高的聯想度和美譽度,從而煽動起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欲望。從商人的本意考慮,他(她)們在商品化過程中并不考慮商品化對象的范圍,即他(她)們不考慮選人物形象、作品標題還是選詞匯、選名稱來商品化,他(她)們唯一考慮的是如何引起公眾的注意,如何讓公眾追隨,進而促進消費。只要能產生公眾吸引力,選形象還是名稱進行商品化并不重要,甚至選用一個從未流行的、自己創造的詞匯也未嘗不可。因此,從這一角度看,對商品化對象的界定,既不必知名也不必取自于作品,只要是可以被用作商標、商號、裝潢、產地名稱、廣告來宣傳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文字、圖形(包括肖像),都是商品化權對象。

五. 結語

劉春霖在《商品化權論》一文中指出:“雖然從表面上看,商品化權是將人或動物的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稱或片段、廣為人知的標志進行商業性使用的結果,但并非所有這些東西都可以產生商品化權,只有那些知名人士的姓名或肖像、為社會公眾所熟知的作品名稱、片段及角色、廣為人知的標志才可能產生商品化權”。可見被商業性使用的對象總是與某種抽象概念相聯系,消費者見到商品上、服務上或宣傳中使用的這些角色形象、名稱、片段或標志,總是不由自主聯想到它們背后的那個抽象概念,也正是這個抽象概念吸引著廣大消費者,商品化權的客體就是這個抽象概念——信譽。

筆者認為這個抽象概念是商人進行商品化的重要因素。它不是商品化對象的知名度(前已述及),它也不是劉文所稱的信譽。因為信譽者,信用和聲譽。商業上的信譽含有擔保的意義。而這里的抽象概念僅僅是通過宣傳在公眾心目中留下印象,為公眾所矚目、喜愛,刺激公眾的消費需求,從而創造商業價值。因此這一抽象概念實際是一種公眾吸引力,是商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聯想度的綜合。與商標具有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不同,其作用是能夠創造大眾需求,筆者認為,這也是商品化權與商標權最主要的區別。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商品化權的定義應當是:

商品化權是指將一切具有公眾吸引力的文字、圖形、肖像或者其組合應用于商品或服務的權利。

參考書目:

鄭成思著《版權法》 法律出版社。

梁彗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13卷,法律出版社。

鄭成思著《知識產權論》法律出版社。

[日]半田正夫 紋谷暢男著 魏啟學譯《著作權50講》 法律出版社。

馬曉剛 高華苓著《著作權案例百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孫愛民《對一起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糾紛的評析》載《著作權》1997年第4期。

凱文•斯•馬克斯著, 梅慎實譯 鄭成思校《姓名和肖像公開案件中著作權模式的評價》載《版權參考資料》89年第3期。

梅慎實《使用“濟公”活佛劇照侵犯游本昌的肖像權嗎?》載《版權參考資料》88年第7期。

董炳和《論形象權》載《法律科學》98年第4期。

吳登樓《論虛構人物形象的知識產權保護》載《著作權》99年第1期。

朱檳《關于角色的商品化權問題》載《中外法學》98年第1期。

閻桂珍《作品名稱的商品化權保護》載《著作權》99年3期。

王果明 《商號和商標取名中的著作權問題》載《著作權》97年第3期。

沈曉雷《論作品名稱的法律保護》 載《中國專利與商標》98年第1期。

劉春霖《商品化權論》 載《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99年第4期。

篇10

齊豫10月份剛過完52歲生日,11月便在北京舉辦大型個唱“The voice無界”,她宣布這是歌唱生涯最后一場個唱。

出道31年,雖不算高產一線歌手,但一曲《橄欖樹》被視為她的標簽,也成為幾代人的情結,從60后唱到80后。

結束的是個唱

“我從未想過放下我的聲音,唱歌恐怕是我這輩子唯一有自信能做好的事情。我只是決定結束商業個唱,以后可能更多轉為公益的、特殊的場合,比如小型的心靈音樂、佛教音樂專場。算是走溫暖路線。”齊豫笑著解釋。

齊豫恐懼的是商業個唱的巨大壓力:“沒有一個歌手不迷戀舞臺,但我同時又怕那個舞臺。個唱絕不僅是做音樂和唱歌那么簡單,它被我形容成一場危機四伏的盛宴,動輒會有一處需要你現場迎刃而解。全場的情緒起伏都加諸你一人身上,對我而言恐怕壓力大于享受。我喜歡更自由隨意地唱歌,當然這跟我比較特殊的曲風有關系。”

除了《橄欖樹》,齊豫的大部分歌曲,好聽但未必流行。對此,她也欣然接受。“我本身是不會經營自己的人。不懂流行,不會R&B,不會又跳又唱,演唱會連最渲染氣氛的鼓都極少用,這么多年還有人記得我,我很知足。”齊豫說,這次的“The Voice無界”讓她欣慰的就是,可以少說話,靜靜唱歌。

31年14張作業,隨性不隨便

“如果人生事業都有一個曲線,我現在所處的點肯定并非最高峰。回頭往前看呢,似乎前半生也不是那么積極。我是不是有些太隨性了?”齊豫自嘲地回顧自己的音樂生涯。

1978年出道,一舉獲得臺灣金韻獎冠軍、民謠風冠軍,第二年《橄欖樹》發行、歌曲《歡顏》問鼎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這個容貌算不上漂亮、聲音卻堪稱驚艷的女人,此后幾乎每年一張新專輯。不過到了1988年之后,齊豫卻一下子沉寂了9年。

“那時《橄欖樹》等一系列歌曲,把我定位到一個很特殊的位置――曲風清雅抽離,很出世、很文藝。我也安于享受這種定位。但當你不能把這種意境再升華時,瓶頸就來了。”齊豫說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思考,是堅守還是重新來過。直到齊秦站出來做她的制作人,才有了那張《駱駝?飛鳥?魚》。有人評價,“橄欖樹女人也開始用吉他和鼓玩小情小愛了”。

對照出道31年來的“成績單”,可以看出齊豫的“隨性”、“小眾”:7張中文專輯、7張英文專輯,香港、內地共5場個唱。“我隨性但不隨便。別人看我想唱就唱,好似隨心所欲,其實一直在內心博弈。我對物質真的很隨性,卻對作品質感特別有成就的欲望。如果不到位,情愿空白。”

14張作業交出后,齊豫開始為自己唱歌。“佛經讓我找到了新的橄欖樹。以前在滾石,最流行的曲風大抵都是陪你哭陪你笑,把你扔進最苦難的情感洞底,煽動宣泄全部情緒,挑唆感官。現在佛歌的誘惑在于一出手直接給你光明、快樂和溫暖,讓你根本想不起那些痛,更來不及陪你哭陪你笑。”齊豫說,她現在最愛的是《大吉祥天女咒》和《心經》。“沒準日后我開個小型佛歌專場,專給你們唱光明。”

骨子里藏著一個三毛

“The Voice無界”演唱會現場,齊豫除了唱了兩個版本的《橄欖樹》外,還在最后唱了那首久違的《七點鐘》,人們不禁想起曾經和她惺惺相惜的另一個女子――三毛。當年三毛筆下的“小毛驢”送到齊豫手里,變成了不朽的“橄欖樹”。轟動一時的《回聲》專輯中,三毛又把自己青澀的初戀寫成歌詞,讓齊豫唱出一首《七點鐘》。“我至今都會時常懷念三毛、懷念《回聲》。那是她和我、潘越云三個好朋友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可能也是三毛的唯一一部有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