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天范文

時間:2023-03-16 17:38: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間最美四月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最美人間四月天,繁花似錦,芳菲盡染,“顏值”爆表,美不勝收。春光以最美的姿態在大地上流淌,讓我們一起擁抱自然,到“江北水鄉”“建筑之鄉”“噸糧首縣”桓臺,赴一場與春日美景的約會。

2、最美的莫過于人間四月天,枝頭吐露的芽、悄然綻放的花,讓人禁不住心生歡喜:或許該做些什么來紀念這新生的美好呢。小長假在即,趁著春和景明去旅行,遇見意外的風景,遇見更好的自己,我想和你一起遇見,最美人間四月天。

3、每一季的關都不一樣,春季的定是少不了綠色、粉色、還有那藍色,春回大地,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去,都能靜下心來,漫步在悠悠的綠蔭路上,觸摸著那歷史感的建筑物,吹著柔柔的海風,何其的放松~趁無人,摘掉口罩,深呼吸舒服,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不負卿。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進入四月,這句詩就突突的爬進腦海,催促自己憶點什么、想點什么、寫點什么。

是啊,暮春將畢,骨仍懈弛、人也慵懶,提不起氣,也揚不起神。忽地覺得,這暮春放大開來,難不成就是人生最好的寫照。

四月天,本是花開蝶舞的艷日,也是人間最暖的日子,本應洋溢著喜悅與歡快。

可人生能有多少個艷日,又有多少暖意。當初寫這句子的人,難道就為了換來他日清明的菊紅?

生命短暫,何故心緒也不能暢流。

那個脆弱的靈魂,那個崇尚完美的靈魂,那顆善良的心,只能用失去來保全完整。

失去也好,舍去也罷,依現在看來,依依就是情非得已。

而失去,真的能夠保全嗎?

最美好的東西也最容易破碎,最美的景象是出現在如若人生初相識時,那一份心動與傾慕,在期盼與等待中,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并彌漫出濃厚的香甜味。

可惜,這稍縱即逝的初相識,就如同迎面而來的眼緣。

當四目相對,還未來得及回想,到底是縹緲峰上的那株草、還是那弱弱的小花。已然,擦肩而過。從此,茫茫人海千百度,不知誰人是舊人。

在生命的湖泊里,那不經意的一瞥,卻綻放了隔世的漣漪。

這一波漣漪,漫隨著徐年老去。多少次回首,雖有燈火,奈無闌珊,更無初識。

未曾想,當今竟也出現了那絳珠草似的淚人。雖易、不易。。。。。。只是,何曾與那舊識相提。

這種熱度,不會是今天的熱度。

但就算是今日的四月天,今日的熱度,依舊是一樣的無奈、惆悵、癡怨。

篇3

五月,你好!五月,做一個內心向陽的人。不憂傷,不急躁,堅強、向上。對每一件熱愛的事物全力以赴,時光一定會讓你滿載而歸。

告別了爛漫的春光,送走了人間四月天,在一片草木繁盛中,迎來又一個新的開始。收拾心情,重新出發,用最明媚的心情,對自己說一句:四月,再見,五月,你好!?

每一種創作都是一種成熟,把你的臉迎向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再見四月,你好五月!

在五月,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認真洗臉,多讀書,按時睡覺,少食多餐,熱愛當前。讓過去過去,讓未來發生。

再見了,四月!再見了,春風拂面的溫柔,再見了,萬物蓬勃的生機,再見了,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再見,五月你好!

過去的日子,也許有很多不如人意的時刻,但從此刻起,翻開新的日歷,就讓過去的成為過去式吧,往事清零,珍惜當下。四月再見,五月你好,愿你在新的五月,與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命原來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就像五月的風吹不到四月的云。四月再見,五月你好。

五月,你好!五月,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人生不過是一場相逢,一場遺忘,最終我們都會成為歲月中觸摸不到的風景。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纏綿,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裳!

篇4

嬌嫩的花瓣雨盈盈地飄落,樹葉上的嫩黃染咸了淡綠,躁動的氣氛似乎將空氣都鼓漲了。代表著春天的四月,就這么來了。

“那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呢喃在梁間,

是暖是愛是希望。

四月,本就是人間最美的時節,到處都孕育著生機和希望,而大才女林微音的一首《人間四月天》,又為這本就歡暢的時節渲染上了一層很女人味兒的愛意,用柔情為春天的剛硬包上了一層軟軟的外衣。

天氣,總是很能影響人心情的。清晨,踏著朝霧走出家門,驀然發現,僅一夜問,淺碧就站滿了枝頭,耳朵里塞滿了萬物的吟唱。人的心情,受了如此的鼓動,怎能不好?

四月,帶來的不只是溫暖,還有明亮的心情!

哦,真的嗎,我怎么沒覺到?每天晃動在眼前的不是人群、報表,就是老板的咆哮!

我們人類真是一群高智商的動物,所有的感官都會自發地保護自己,總會有選擇地去看去聽內心深處沉淀最深的那一個。心中充滿了哀怨與不滿,就會嘆息時光荏苒,就會感慨工作忙碌、生活乏味。沒有時間,或者可以說是沒有心情去體會自然,去為花開欣喜,去為花落惆悵。無論多好的春光,從眼前流逝,仍是不知不覺。

掙扎在塵廿間的,都不是活神仙。世間的一切,就如春天的云朵,時聚時散,一個個小人物,就在這或低仄或遼闊的天空中跌宕。

很多事情,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很多理想,明知道是深愛的,也要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明知道前方并沒有路,仍在前行,只是習慣了,有些執著,閉上眼睛就知道早該放棄,仍要負重前行。沒辦法,牽掛太多。

人的一生,充滿了歡樂,同樣,也充滿了無奈。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多高的境界!但這樣的境界,供在墻上,掛在MAN上當座右銘可以,真落實到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體上面,少有能做到的。這個做不到,調節自我,可操作性卻是極強。像莊子那樣與天同游,不太現實,但像皰丁那樣,在游刃有余中忙里偷閑,每天都有可能。

篇5

關鍵詞:林徽因;詩詞;賞析

林徽因,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奇女子,她清麗的容顏,過人的才華,短暫但豐富的人生旅程至今仍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她不僅是中國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師,也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她被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世稱“曠世才情,風化絕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氣、美質與她的作品一樣,都為當世仰嘆。

林徽因成長發光于上世紀20—40年代。林徽因所處的民國時代,正處于中國從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急劇轉變的過程,新舊思想、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孕育出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特有的氣質內涵。20—40年代那一批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有著高貴的精神風貌,他們才華橫溢,但人生最美好的韶華卻為戰爭所廢,然而他們還是竭盡所能地綻放了美麗的精神之花。

相比于同時代專職于文學創作的女作家,文字只是林徽因的副業,但聰穎如林徽因在文字領域同樣取得很高成就。林徽因一生中創作的作品有多少已無從知曉,很多作品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散失,如今流傳下來的約有六十三首詩歌,十幾篇散文和小說。林徽因的文學作品以詩歌藝術成就最高,流傳也最廣。透過林徽因的詩歌,我們可以窺見一代才女的才情氣質及思想內涵。

林徽因詩詞創作時間橫跨1931年至1948年,其中,1933年至1937年是林徽因文藝創作和建筑學研究同時達到最高峰的時期。她的大多數文學作品創作于因肺結核在北京香山療養院靜養時期,但隨后的日寇侵華及,九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一直受病魔的糾纏,鮮少文學創作。林徽因流傳下來的作品雖少,但質量很高,其藝術造詣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林徽因的詩詞創作受新月派影響,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概括而言,林徽因的詩詞主要有幾個特點:

一、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主

林徽因的詩在題材上并沒有宏大的敘事,多以抒寫個人情懷為主,與社會現實有一定的距離。但在她的詩中亦不乏富有哲理意味的、真摯地反映詩人對社會人生體驗的優秀作品。如果用豪放和婉約兩派風格來界定的話,林徽因的詩無疑是婉約的。

林徽因的詩最大的特點是充滿詩意,即一種浪漫的飄逸情懷。詩人在作品里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愛與美”的追求和感悟,內容方面多集中于對愛情、親情、友情的描寫,也有少量的風景詩和關注山國家園的詩作,如《雨后天》、《黃昏過泰山》描寫風景,呈現出非常唯美的意境;《年關》和《九·一八閑走》則關注民間疾苦和國家大事。但不可否認,林徽因最出彩的還是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主的抒情詩,在這些抒情詩里,林徽因詩意解讀了愛情、親情和友情,每一句都是愛的贊頌。如描寫愛情的《那一晚》、《情愿》、《一串瘋話》;描寫親情的《你是人間四月天》、《哭三弟恒》等。

二、高超的藝術手法

林徽因被譽為“三十年代極富個性,藝術上漸臻于爐火純青的女詩人”,這源于她對詩歌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林徽因在《究竟怎么一回事》這篇隨筆里集中闡述了她對詩歌和寫詩過程的看法。“寫詩,或可說是要抓緊一種一時閃動的力量,一面跟著潛意識浮沉,摸索自己內心所縈回,所著重的情感——喜悅,哀思,憂怨,戀情,或深或淺,或纏綿,或熱烈,又一方面順著直覺,認識,辨味在眼前或記憶里官感所觸遇的意象;然后以語言文字(運用其聲音意義)經營,描畫,表達這內心意象,情緒,理解在同時間或不同時間里,適應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瀾。”

由此可以看出,林徽因對與詩詞創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又十分重視藝術技巧,所以她的詩一出手就有大家風范。她的詩文筆清新雋永,玲瓏剔透,匠心獨運,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林徽因善用意象來為詩詞造境,她的詩歌中大量運用象征手法和對意象迭加的應用,充滿唯美的氣質,總體呈現為清新飄逸的風格。林徽因的詩注重音律和意象的選取,她的詩能夠兼備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同時也非常注重情感與意象的相互融會,講求意象的豐富與新奇,顯得清瑩溫婉、整齊而自然,富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林徽因運用意象嫻熟的代表作有《那一晚》,“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開頭,以船的意象貫穿始終;《蓮燈》,“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以蓮的意象貫穿始終。類似這樣的手法在其詩作中還有很多,將抽象的意念用具象的事物呈現,非常玲瓏別致,也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林徽因同時善用比喻和象征的表現手法,在《究竟怎么一回事》一文中林徽因也寫道:“無論什么詩都從不會脫離過比喻和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語言”,當然同時又“無疑地,詩的表現必是一種形象情感合一的語言”。所以在她的詩中,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運用也很多,如在《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里,“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詩人把所愛的人比喻成人間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煙、一樹一樹的花開、希望等象征性事物,通過這些美好的事物表達心中所愛。縱觀林徽因的詩詞,有很多用到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且其選擇的比喻和象征性事物都很別致,讀來常令人有新奇之感。

三、飽含細膩的情感,靈動的哲思

林徽因的詩不僅僅只有新奇的比喻和高超的藝術手法,更飽含細膩的情感、閃爍著靈動的哲思。

林徽因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訴諸于詩詞的字里行間,我們在林徽因的作品中不難讀出她的喜悅,如《深笑》,“是誰笑得那樣甜,那樣深,那樣圓轉?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閃著光亮,迸出天真!;她的勇敢,如《一串瘋話》,“忘掉靦腆,我定要轉過臉來。把一串瘋話全說在你的面前”;她的傷悲,如《哭三弟恒》,“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還有她的苦悶、她的憂郁、她的愛都體現在詩里面,透過這些詩歌,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林徽因,而不是傳奇故事里的女主角。

林徽因的詩作也充滿靈動的哲思,如《時間》、《憂郁》、《誰愛這不息的變幻》、《題剔空菩提葉》等都是優秀的人生哲理詩。作者把對人生的感悟寫到詩里面,細細品味,可以體驗到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深層的哲學思考。林徽因的詩同時充盈著較為強烈的女性意識,表達了對女性自身價值的大膽追問,對自由、愛與美的不懈追求,如“溫柔要有,但是不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體現了林徽因對女性所應扮演角色的清晰界定。

林徽因曾說過,“我認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體驗到極端的愉快,靈質的、透明的、美麗的、近于神話理想的快活。”透過這句話我們更能理解林徽因的詩詞里的飽含的情感和思索。她也說過,“我是個興奮型的人,靠突然的靈感和神來之筆做事,”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什么她的詩常常能夠帶給人們妙手偶得的驚奇。如今,斯人雖已去,但她留下的精神遺產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作者單位:海南省三亞市瓊州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清平,《林徽因傳》,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8—1

篇6

2、人間有三愿,一愿識盡世間好人,二愿讀盡世間好書,三愿看盡世間好風光。人間最美四月天,祝你三愿皆有所獲。

3、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4、把夢想賣了,換成了柴米油鹽。

5、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6、我想用余生為你暖一盞茶,晚風微揚時勿忘回家。

7、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8、我想和你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余生都有你。

9、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并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

篇7

桃花開滿山野,深深淺淺,仿若一片片綻放的紅霞,編織成瑰麗的畫。亦如那少女嬌笑的顏,夭夭曼曼。

單瓣、復瓣,紅、白、粉……每一朵桃花都獨一無二,如同那唯一而特別的青春。而正是這無數的不同,才繪就了那幻境般的四月芬菲,青春的芬菲之曲。

似有風吹過桃林,揚起漫天花雨,落英繽紛。亦如進入了妙曼的青春。那滿天花瓣似在挽留,似在歡送,歡送我們將要逝去的青春。

青春,不正如那絢爛的桃花嗎?桃之夭夭,灼均其華。

青春夭灼,濃似艷桃,燦若錦焰,逝仿流水。

但這,正是每個人一生中最艷麗明媚的季節。令人迷失其中、深陷其中。只是,在我們溺入其中時,并未發現,它已悄然離去,絲毫不停。

伴著時間而離開。

時光如流水,青春似桃花。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我們想要挽留住青春,卻阻不了匆匆流逝的時光之河。

但縱使時光是賊偷走一切,所有細小的美好也會在生命里留下閃亮的剎那。我不相信人生中有完全灰暗的部分,即使人生是逐漸消失的路軌,消失的過程里也一定微光漫天。

篇8

昨天是三月的最后一天,自己打開支付寶,發現自己三月份的寫作文收益,也只有88元,和之前的好幾百比起來,真的還是相差甚遠。

可是,自己也知道,過去的時光,也就這樣子過去了。我們能夠做的,也只是靜下心來,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天。

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最美人間四月天,無論如何,自己都應該調整好心態,然后好好的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天了。

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記得在學生時代,也總喜歡好朋友之間開玩笑,可是如今,每天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我們,身邊又有幾個能夠真心開得起玩笑的朋友呢?

最好的朋友都遠在他鄉,又或者說,自己也一直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在故鄉還是他鄉?總之,這么多年來,心中的歸屬感一直卻沒有真正的找到。

篇9

——寫給我的她

最美的年華,遇到最美的你,只為和你牽一場盛世的手,走過每一場繁華、每一個街角,讓悲傷嘆息,讓孤寂落幕。

每個水落風起的日子,我把時光剪成一段段每段都有你的畫面、你的溫柔。牽手走過每一段路,都有印記烙于心間,暖我心扉,醉我芬芳。發絲拂動,眼眸如水,思思念念,纏綿日月情長。欲說還休的唇齒,深情的一吻,回蕩在昨日的夜晚,久久不愿散去。你發絲的馨香,縈繞在我每個思念的夢里,在自己的一方晴空,為你停留,為你守望。

守候一世的心疼,為你寫盡歲月的滄桑,歷盡年華的憂傷,一紙經年,柔情滿懷。優美的詩行有你的心跡,炫麗的華章有你的心緒,高山流水覓知音;殊不知,知音近在天涯咫尺間。你撫琴,我鼓瑟,共譜一曲笑傲江湖,舞盡天涯,可好?時光浮沉,風沙聚散,滄海桑田,鏡花水月,都與我無關,我只要手心的半寸流年有你的一念就好!

此情無關風與月,待執手天荒地老,哪怕海平面的夕陽余暉抹去你我的背影。風煙說年華,我微笑,你懂得;愿用生命中足夠多的云翳,為你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執手牽念,煙霞為景,行走于云水之遙。

走過一場雨季,淋過一場雨,或許才知滿城風雨的傷感。為一城,傾一世,為我心上的人。走在霓虹喧囂的都市,守望心中的城,為你撫去陰霾霧靄;用斷橋殘雪的情,裝飾純潔夢幻般的童話,共看漫天飛舞的白,演繹一場白首不分離的戀。凌寒獨放的梅,或許就是你我相遇相知的獨白。

篇10

林徽因,就是用美來詮釋一生的人,用詩意和美好來完成了她降臨人間的使命。她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笑和驚喜,對這個眉清目秀的孩子,大家都十分喜愛。也許就是因為有父母良好的基因和儒雅血統,所以林徽因才擁有傲人的情懷和美麗的容貌,才注定成為民國那個特殊年代與眾不同的女子,才成為傾國傾城的才女。

伴隨著每年的花開花落,在書墨香的陪伴下,林徽因漸漸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豆蔻年華,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我們尚且很容易動情,為了一花一葉,一草一木而歡喜,為了一場夜雨而莫名惆悵。何況是一個多情的人,一顆敏感的心,在那個花樣的人生季節,怎能不絢爛多彩呢?

漂洋過海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很多年輕而又有才華的人都被家里送到外國去汲取營養,徽因也趕上了潮流,登上了開往海外的客輪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上航行。

少女的心思就像海棠花那般,綿綿軟軟,而又有無限韻味,那時她便懂得,愛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這個美麗寂寞的少女,守著倫敦的雨霧,期待著一個美麗的約會。希望在這座城市可以有人陪伴她在烤面包的香味中和咖啡,可以和她暢所欲言品詩品文章。她期待著,尋覓著,希望可以有人在倫敦的雨霧里與她共筑一簾幽夢。她相信有緣的人會在不遠的地方等待著,如果童話可以成真,徽因愿意做一次公主。

邂逅一個人只需要片刻,愛上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如果這輩子沒有遇到他,如果未曾將那驚鴻一瞥印在心底,她后來會怎樣,沒有人知道。

他們的相逢也許是千年前下的蠱,讓人深深沉醉,直到生命枯竭。她是徐志摩詩中走出來的女子,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起,她就成為詩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寄托的夢想,一個被詩人無數次理想化的女子,一個現實而夢幻的女子,一個讓詩人關心一輩子的女子的命運中擺脫。

她喜歡志摩那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喜歡志摩那執著的眼神,喜歡志摩浪漫的文字,喜歡志摩的高談闊論。志摩愛徽因,愛得真誠,愛得熱情,愛得入骨,愛得無所畏懼,不計代價,全心全意。徐志摩一度認為,既然自己眼里沒有張幼儀,就應該放她離開,讓她去尋找自己的真愛。可惜,林徽因不愿與恢復單身的志摩共度一簾幽夢。

因為,徽因怕了。

那種爬意也許在徐志摩逼著張幼儀簽字離婚時那一剎那就油然而生,她想起自己的年少時代,想起自己的媽媽備受冷落,獨守空閨的日子,想起那冰冷而又充滿硝煙的童年。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了徐志摩的愛情,不僅自己會活在夢魘中,也會讓張幼儀一生都痛苦不堪,更會讓一個孩子永遠在痛苦與壓抑中度過,這并不是她想要的結果。

這樣的戀情是凄美的如同被雨打落的海棠花一樣,只余下無可奈何的感嘆。

有人說林徽因過于智慧,所以她的愛情顯得那么功利,缺少了張愛玲那種不顧一切。顧慮太多,無法真的愛上志摩,終究不會和志摩在一起。殊不知,正是她的理智讓她游刃有余地把握距離的分寸,才能不近不遠,讓自己存活在詩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夢中。

這樣的一個林徽因,撇開的美艷不說,她的才情是何等地出眾,一生的執著和熱情必是深愛的人事上,她心中有大愛,大愛往往無言。她蘊含而不露的高貴之感,是積淀,是底蘊,是風骨,有閱歷,有見解的人才具備的。她那如蘭的氣質,是書香,是見地,是智慧,是有大愛,有感識的人才具備的,誰有能輕易擁有?

所以,徐志摩對她傾心相待,梁思成與她長相廝守,金岳霖為她孤獨終老。

林徽因的生命是鮮活的,她永遠地生活在春天,生活在最美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