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土耳其范文
時間:2023-04-01 01:43: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藍色土耳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去年還是國籍比姓名更引人注目的希杜?特科格魯,如今已經成了奧蘭多魔術的關鍵先生。
快拿出筆來記下這個地址:NBA聯盟總部,紐約第五大道645號19層,郵政編碼:10022。在這里,NBA宣布將今年的進步最快獎授予奧蘭多魔術隊的希杜?特科格魯。為了慶祝這個英明的決定,SLAM建議你應該給以上那個地址投去一封感謝信。因為即便是分獲該獎項第二、第三的奧爾德里奇和魯迪?蓋伊,也肯定會認為聯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這個賽季剛剛開始時,每當人們談起魔術,話題不是“魔獸”霍華德的種種“非人”之舉,就是在爭論拉沙德?劉易斯到底配不配一份天價合同。而對于擁有閃電般出手速度和天馬行空式上籃的特科格魯,卻根本沒人關注。如果真有幾個把注意力放到“非主流”上的家伙,人數肯定也是屈指可數。
2007年11月,希杜開始了自己在NBA的第八個年頭,他也終于以一種驚艷的方式實現了自我突破。“每個人都在追尋著自己的目標,”今年常規賽場均拿下19.5分的特科格魯說,這個數字足足比一年前提高了8分,“可這個聯盟不是一個只考量個人價值的地方。每個人都想達到自己的最佳水準,但作為一個團隊(的提高)才更重要。”
以上的言論和數據證明了他的變化。在球迷苛刻的視線中,特科格魯終于成為了焦點:無論是在時尚雜志《VOGUE》封面還是YouTube的熱門視頻里,你都會發現他高大的身影。
很多人肯定想知道,他們最喜歡的那個家伙是如何完成這次“化學變化”的?
事實上,一系列的細節可以解釋希杜的蛻變――更強的自信,更多的內線肉搏,進攻時承擔更多的“臟活累活”,談到這些話題時,特科格魯顯得十分尷尬,“自夸總是一件很難的事,”他說,“我從太多人那里得到了過譽的贊揚,很多人都說如果拿今年的表現和去年做對比,我已經配得上成為全明星了。”
是啊,或許我們應該更早給NBA總部寄去些東西……不過在賽季前半段的時候,即使是德懷特?霍華德的NB程度也依然受到質疑,就更別提給特科格魯拉票的事情了。
“在一場同黃蜂的那場比賽后,”特科格魯回憶起了常規賽的一個瞬間,“他們的教練拜倫?斯科特也告訴我說他覺得我應該入選全明星。這讓我意識到自己真的進步了很多。后來每個人都開始談論我應該成為全明星的話題。雖然最終沒能入選,但我依然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比賽。我落選了,但比賽永遠要繼續。”
在這個身高2.08米、體重99.8公斤的彪形大漢同時刷新了職業生涯賽季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的數據(19.5分5.7籃板5.0助攻)后,另一位NBA主帥也發表了他的感想。“我想是我們的人員調配激活了他,他現在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時間,拿球和投籃的次數也增加了,”魔術主教練斯坦?范甘迪說,“他的技術―直都是那么棒,機會出現時總能把握住。而現在,他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如果讓特科格魯做NBA最新廣告的代言人,那么廣告詞或許應該換成“該發生的總會發生的地方(Where what is meant to happen happens)”才更貼切。不過對于周圍輿論天翻地覆的轉變,這個29歲的搖擺人依然顯得那么平和與安靜。“我沒啥變化,”他緩緩說道,“雖然沒有進入全明星陣容,但是我可不會因此發怒。在我看來,那都是人們炒作出來的話題。我是那種知足常樂的家伙,能夠保持健康,在每個比賽日的晚上投入戰斗,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戰斗”是過去這個賽季特科格魯和魔術的主題,這種精神為他們帶來了12年來首個50場以上勝利的常規賽戰績。而且在常規賽同東部三強凱爾特人、活塞和騎士的較量中,奧蘭多人也以7勝4負占據上風。不過雖然他們在季后賽首輪4比1輕松跨過多倫多猛龍,但卻在次輪被活塞打了個4比1,提前告別本賽季。“我們確實也曾打敗過那些超級球隊,但這證明不了什么。”土耳其人總結說。
看到話題又開始落入他發生脫胎換骨變化的老調上,希杜突然話鋒一轉:“我們的能力都有限,所以只能竭盡全力為球隊做出最大貢獻。比如拉沙德(劉易斯),這個賽季他就第一次嘗試打起了大前鋒。”
別管劉易斯的身高到底有沒有2.省略,還會去一些土耳其網站看看新聞。”
篇2
尼泊爾是一個充滿神秘氣息的國家,它將世界上最多樣的景色濃縮于一塊小小的區域里。終年不化的壯美雪山峰,南亞最茂密的原始森林,最密集的宗教寺廟群落。背包去尼泊爾徒步走一走,感受宗教信仰帶來的安定,體會愛與和平。
2、柬埔寨靜謐的古老國度
柬埔寨看似純樸、落后的景象之中,存留著波布紅色高棉政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景象,同時保留著法國殖民地的法式風味。吳哥窟無與倫比的的歷史遺跡,融合了神秘、歷史、淳樸的感動。
3、土耳其情迷星月童話
篇3
純粹的土耳其手工藝
一個國家真正有特色的東西,大都經歷歷史的沉淀,它往往會成為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又或許是你手邊正缺貨的生活必需品。無論怎樣,你都會安靜地陶醉其中,因為在這里,有不得不收入囊中的好東西。
辟邪的惡魔眼
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你都能看到一種類似藍眼睛的小物件。在一塊較大的藍色玻璃里套著一塊較小的淺藍色玻璃,淺藍色玻璃里還嵌著一個“黑眼球”模樣的黑色小玻璃塊。這就是土耳其人所說的“納扎爾”。
也通稱其為“惡魔眼”,相信它能“辟邪”。土耳其人認為最容易受“嫉妒的眼神”傷害的是小孩、美女和那些脫穎而出的人,由于小孩弱小,美貌和成功都容易招人眼紅。而“藍眼睛”能把“嫉妒的眼神”吸引住,“藍眼睛”碎裂就說明災難已經被其化解。人們相信用此可以吸引邪惡之神的注意,逃避厄運。
80%的銅+20%的鋅造就的完美
在奧斯曼時期,制銅技術達到較高水平。在土耳其一些市鎮,制銅技術仍然保留了下來,如在加濟安泰普、馬拉什和穆拉等地,紫銅和黃銅制品仍按傳統的式樣生產。在安納托利亞地區,有一種特別的鍍金制銅工藝,即用80%的銅和20%的鋅,再把熔化的金滲透進銅的氣孔里。這樣鍍上的金不會從銅器上面脫落,而且可以使銅器更加精細,色澤更加艷麗。土耳其的手工藝匠數世紀以來,一直應用這一工藝制作懷、碗、盤、香盒和許多其他裝飾物品,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明艷豐富的手繪工藝瓷器
由于回教沒有偶像崇拜,所以回教世界都擅于處理花鳥圖案,土耳其也不例外,特別是產于土耳其的郁金香和康乃馨花草。一般土耳其人擅用藍釉與紅釉,稱“土耳其藍”與“土耳其紅”。手繪工藝瓷器包括茶碗碟、酒杯及各色工藝品。它的經典之處在于色彩與圖案,使得其個性鮮明,極具視覺張力。這些精美絕倫的土耳其瓷器,經過時代的洗禮與演化已經附著上了土耳其自己的文化印記,色彩鮮艷動人,生動的圖案就像是土耳其文化精神的一個縮影。
性感“美人腰”
如果你去到土耳其人家做客,會受到當地人的紅茶款待,特別之處不僅在于紅茶,更吸引人的是奉茶的杯子。它有個性感而有魅力的名字“美人腰”。杯子圓墩墩的,入手相當舒適。杯身有近似完美的曲線,有如土耳其女人的軀體,細細的腰肢,豐滿的臀部。手感如同握著女人的細腰。淡淡的紅茶映襯的暖色加上誘人弧線,頗有一絲的意味,突顯出別有風味的異國色彩。
精貴的編織地毯
編織地毯是土耳其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土耳其地毯手工編織,編制密度大,用其編織的毛線是用手指人工搓成的,之后用野生植物的根榨出汁液去染色,用色大膽艷麗,圖案構思極富想像力。更為精致獨到之處在于,其毯底圖案一樣要清晰如毯面。土耳其地毯還以其“土耳其結而著稱.也就是它們每平方公分有16―30個對稱的結。一些精貴的地毯一平方厘米內竟然有900多個結。在土耳其的農村很多人自己織地毯,耗費幾年的時間才織出一張地毯,這種地毯價值連城。在當地各種不同的圖案有著不同的寓意,比如對稱的三角通常是新娘出嫁的象征,而飛鳥則代表鄉愁,叉腰代表好運,樹寓意幸福等。不同村莊有其不同的圖案效果,甚至可以通過圖案來分辨村落,以此顯示其不同的村落文化。土耳其地毯一直保持著古典色彩,它以花紋繁復、圖案華麗、充滿了異域風情著稱,古樸中流露出典雅、高貴的氣息。
斑斕玻璃之念
土耳其工藝品的精美,璀璨折射出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文明中傳統玻璃工藝的精湛和光輝。土耳其現代的工藝品的樣式繁多,這都是從土耳其塞爾柱文明時期發展而來的。奧斯曼帝國占領伊斯坦布爾以后,將這座城市發展成玻璃工藝的中心。每一片玻璃都是工匠一片一片手工拼接,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投射出色彩斑斕的燈光,斑駁的五彩碎影投照在純白的墻面上,頓時有如繁星閃爍,皎月星空。一個大的玻璃燈大約有2000片碎玻璃組成,它們皆由純天然的植物染色,完成整件作品大約需要一周時間。
不得不嘗的土耳其美味
土耳其什么美味最特別?什么美味必要嘗個鮮?要嘗就嘗平時我們吃不到的新鮮味兒。下面二種飲品與一種甜品,就讓我們了解舌尖上的土耳其。
土耳其軟糖里的小道道
還記得《納尼亞傳奇》里女巫誘惑埃德蒙背叛大家所使用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嘛?它就是土耳其軟糖哦!一種嘗過后,便會讓你忘記煩惱的甜點。土耳其人稱之為“Lokum”,它是由淀粉與砂糖制成的,通常以玫瑰水與檸檬調味;玫瑰水賦予了其淡粉紅的色澤。土耳其軟糖呈膠狀,質地柔軟有彈性,并制成小正方體、撒上糖粉或椰仁干以避免沾黏。有的土耳其軟糖會添入微量堅果,如開心果、榛果或核桃。土耳其軟糖從19世紀開始流行。它是如何走出伊斯坦布爾的呢?據說,曾經有個英國人非常喜歡土耳其軟糖,于是購買了一箱運到英國,并且正式命名“土耳其軟糖”。它很快在整個歐洲享有盛名。畢加索曾經在完成他的作品時吃土耳其軟糖。丘吉爾和拿破倫最喜歡的加了開心果的土耳其軟糖。土耳其軟糖有著悠久的歷史,當時的上流社會女性會用蕾絲手帕包起土耳其軟糖送人。
土耳其紅茶
土耳其有句俗語:和你一起喝茶的人,不會對你心懷不軌。土耳其人喝茶的習慣絲毫不亞于我們中國。而其煮茶的飲茶習俗與別國有所不同。燒茶的壺有兩層,上面的壺放茶葉和水,下面的壺只放水,兩壺相疊,放在爐子上燒,通過下面壺內的蒸汽把茶水燒開。然后把煮開的茶汁倒入特制的小玻璃杯,再兌白開水至濃淡相宜便可飲用。這種茶看起來呈棕紅色,聞起來茶味很濃,喝起來醇香可口,苦中帶甜,真可謂色香味俱全。茶的濃淡取決于由杯中加入濃茶的多少,分為“Acik(淡)”和“Demin(濃)”,一般喝茶的人要在喝茶的時候補一句,以示其口味的偏好。
篇4
阿瓦諾斯小鎮的一間老人茶館,老人們湊齊了,正要開局。中間那位是群體中的明星,留著當地特色的“海象胡”。
艾瓦勒克小鎮充滿閑適的歐洲風情。溫暖的下午,當地人喜歡聚在茶館里下棋。艾瓦勒克距離希臘的萊斯沃斯島僅一個半小時航程,原居民多為奧斯曼希臘人,現在小鎮仍頗具希臘風貌。
土耳其人1894年開始種植茶葉,短短一百多年,紅茶就風靡了整個國家,曾在奧斯曼帝國時期流行的咖啡只能屈居第二。土耳其人喝紅茶,是先把茶葉濃濃地泡在小壺里,飲用時,先沖入濃茶,再兌開水,用優美的玻璃小腰杯盛著,以小匙攪動杯里的方糖,送紅茶的小販拎著亮閃閃的托盤穿街走巷,成為土耳其一景。
阿瓦諾斯小鎮居民,衣服上繪有卡帕多西亞的熱氣球。卡帕多西亞的凝灰巖石群被列入全球十大最美景觀之一,除了熱氣球,卡帕多西亞還擁有世界級騎馬路線、越野自駕和徒步線路。
伊斯坦布爾亞洲區的一條繁華小巷里,有一家露天的復古家具店,家具就擺在街邊,店主則瀟灑地坐在商品上面。店里的家具充滿地中海風格,從一些細微的差別上,能看出此地的多元文化。當地居民大多是典型的奧斯曼帝國時期君士坦丁堡人的后裔,混合了亞美尼亞人、希臘人、猶太人和突厥人的血統。
卡帕多西亞的于爾居普小鎮,古城里的銅門把手滄桑而精美。于爾居普及其周圍地區以神秘的妖精煙囪、早期基督教巖石教堂和優美的葡萄園著稱。
于爾居普小鎮大巴車站辦公室里的車輛值班牌。在卡帕多西亞地區旅行,有紅、綠、黃、藍四種路線,紅線、綠線是常規線路,紅線較短,景點集中,可以乘坐巴士游覽。 伊斯坦布爾清真寺旁的廣場上,販賣鴿子飼料的商販們靜靜地等待著下一樁生意。伊斯坦布爾有兩座極美的宗教建筑,一座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因寺內墻壁上有兩萬多枚藍色伊茲尼克瓷磚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它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6座宣禮塔的清真寺;另外一座是圣索菲亞大教堂,曾是拜占庭帝國最為光輝的主教堂,奧斯曼帝國時被改建為有4座宣禮塔的清真寺。
伊斯坦布爾的夜色中,一輛賣栗子的小攤車閃閃發光。小販身后燈光閃耀處就是著名的獨立大街,長約3公里,兩側矗立著許多極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筑: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天主教教堂――圣安東尼教堂,伊斯坦布爾最古老的豪華飯店――建于1892年的佩拉帕拉斯,建于1875年的郵電局,土耳其最知名的百貨公司之一 ――始建于1777年的Vakko Prime,19世紀奧地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建立的學術機構……
篇5
綠松石是國際化的寶石商品,為了迅速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開采綠松石的集團公司將產品大量投入國際市場,
導致綠松石礦產日趨減少,價格也呈暴漲不跌的趨勢。
綠松石也稱松石、土耳其玉,在寶石分類中被列為半寶石。從珍稀程度看,松石遠比不上世界公認的四大寶石(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與田玉,但憑借樸素典雅的質地、純凈美麗的色彩、易于開采和加工等特點,松石千百年來深受中外人士偏愛,甚至有宗教和遠古傳說為其價值佐證。
鑲滿綠松石的“西周豪車”
2014年10月中旬,陜西寶雞市周原遺址考古發現了一套豪華的“青銅馬車”。經專家初步斷代為西周中晚期,其獸面紋“車軎”和“鑾鈴”鑲嵌著綠松石,極其精美。如此華麗鑲飾的馬車尚屬首次發現,被譽為“西周第一豪車”。
這條爆炸性的新聞震驚了考古界專家,更是迅速躥紅網絡。有人認為如此精致奢華的馬車,很可能就是傳說中周穆王游列國見西王母時的座駕。仔細一想,這并非妄言,古代帝王座駕才能懸掛“鑾鈴”,而且周原遺址就出土過周穆王時期的青銅器父辛爵。
周穆王游列國的故事雖帶有很大傳說色彩,但確實對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起到了促進作用,有“國玉”之稱的和田玉,最初記載就是由西王母贈送和經由貿易流入中原。但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裝飾品,綠松石的歷史可從夏商周三代追溯至新石器時期,在中國四大名玉中也是絕對的老字輩。
據百度百科資料記載,綠松石(Turquoise)又稱松石、土耳其玉、突厥玉。因所含元素不同,顏色有差異,多呈天藍、淡藍、綠藍、綠色和帶綠的蒼白色。含銅的氧化物時呈藍色,含鐵的氧化物時呈綠色,色彩是影響綠松石質量的重要因素。
綠松石因形似碧綠的松果而得名,又因其通過土耳其輸入歐洲各國,故有“土耳其玉”、“突厥玉”之稱。綠松石是一種次生礦物,由含銅、鋁、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崗巖石中淋濾而成,在近地表的礦脈中沉淀形成結核,被巖脈的基質所包裹。綠松石是最早用作飾物的礦物品種之一。在現代寶玉石鑒定分類中,綠松石被列為半寶石,其中藍色為貴重首飾石品種,藍色、藍綠色、翠綠色等色彩純正、結構致密者,皆為高端藝術雕刻的上好選擇。
綠松石的輝煌往事
河南鄭州仰韶文化遺址出土過兩枚新石器時期綠松石魚形飾物,距今有5000年以上歷史;甘肅永靖大河莊齊家文化遺址出土過20枚綠松石珠飾,距今約3800年歷史;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了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是極其精美的夏代貴族飾品;爾后的商代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嵌綠松石象牙杯,更是堪稱一件巧奪天工的工藝品;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寶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背面劍格就是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花紋;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了大量綠松石裝飾拉薩大昭寺,從而使綠松石在藏傳佛教中成為重要寶物。藏族同胞認為綠松石是神佛的化身,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距今5000年前的埃及皇后木乃伊,其手臂戴著4只綠松石鑲嵌的金手鐲,1900年挖掘時,飾品依然光彩奪目,堪稱世界奇珍。埃及人還用綠松石雕成愛神來護衛自己的寶庫;而印第安人認為佩戴綠松石飾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靈保佑;波斯文中綠松石的意思是“不可戰勝的造福者”,他們相信清晨第一眼看到綠松石能帶來一天的好運氣;土耳其人甚至確信綠松石念珠會擋住惡魔的眼睛,并定其為“國石”。綠松石還是國內外公認的“十二月誕生石”,代表勝利與成功,有“成功之石”和“幸運之石”的美譽。
和氏璧是綠松石?
綠松石的產地主要有伊朗、智利、美國、中國、埃及、阿富汗和澳大利亞等。古時綠松石經土耳其運往歐洲,得名土耳其玉,實際上土耳其本土并不出產綠松石。
最初,伊朗尼沙普爾地方特產的“波斯綠松石”,以其純凈美麗的天藍色享譽世界。“睡美人”綠松石產自美國亞利桑那州,因出產該類型綠松石的礦山形狀貌似童話中的睡美人而得名,睡美人礦出產的松石質量是美國最好的,尤其是顏色,以純正的天藍色和深藍色為主,拋光后的光澤質感很像瓷器,故又被稱為瓷松。
中國的綠松石主要來自湖北隕縣、竹山,陜西白河及安徽馬鞍山。質地優良、色調純正勻凈的湖北綠松石,可與“波斯綠松石”媲美,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之后,憑借產量和品質在國際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關于湖北竹山與綠松石的淵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不和,在一次戰斗中,戰敗的共工怒而觸不周山,引來天災(“共工觸山”典故成了竹(觸)山地名由來)。后女媧用五彩石補天,五彩石煉化后形成綠松石。在竹山縣,處處可看到“女媧”的影子。女媧補天所用的五彩(黃白赤黑綠)石分別與該縣金(銅)、銀、鐵、石煤、綠松石等礦藏顏色對應。《史記?五帝本紀》、《錄異記》、《康熙字典》等典籍記載竹山就是女媧煉石補天處。
有專家考證認為,史上鼎鼎大名的和氏璧就是綠松石所制,后被秦始皇制成傳國玉璽。
品級分類有門道
國際寶石界將綠松石分為4個品級:一級品又叫波斯級,二級品叫美洲級,三級品(埃及級),四級品(阿富汗級),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各個產地綠松石的品質水平。但是,選擇綠松石更應關注顏色與質地。
顏色是挑選綠松石的第一指標。根據其所含元素不同,可以呈現出天藍色、淡藍色、綠色、菜籽黃色、灰白色等不同色調。優質的綠松石,藍得像雨過天晴的天空,柔和而均勻,沒有暗色或淺色斑點;藍白色、綠色的價值其次;黃褐色、灰白色價值更低。
其次是光澤和質地,質地松軟的如石膏粉筆,質地堅硬的如瓷器玻璃。只有質地堅硬的綠松石經過精心打磨拋光后,才可呈現玻璃質感的反光。而質地松軟的,只有經過灌膠固化等工藝后,才能進行切割加工,也因此不再具有“純天然原礦”的特殊收藏把玩價值。
如果綠松石有不規則的鐵線(鐵質黑線),通常認為其品質較差。歐美的綠松石大多經過鑲嵌制成飾品,鐵線一定程度上相當于寶石的瑕疵。但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國內的文玩愛好者偏偏格外喜愛帶有網狀花紋鐵線的綠松石,這種如同瓷器“開片”的紋路,感覺更襯托綠松石的自然古樸,而且還有一個獨特而美麗的名字“烏蘭花”。
另外一種分級方法是分為四個品種,即瓷松、綠松、泡(面)松及鐵線松。
瓷松質地最硬,拋光后光澤質感似瓷器,顏色為純正的天藍色,是最上品;綠松的顏色從藍綠到豆綠,中等質量;泡松又稱面松,呈淡藍色到月白色,硬度軟而疏松,用小刀就能刻劃,這種松石只有較大塊才有使用價值,但在原料缺乏時,常采用注塑、注蠟以及染色等人工處理方法,改善其質量及外觀,因而也可“廢物利用”;鐵線松指松石中有黑色褐鐵礦細脈,呈現出黑色龜背紋、網紋或脈狀紋,猶如用墨線勾畫出的自然圖案,獨具一格。
幾年間價格漲了數十倍
目前文玩市場中的天然綠松石售價都以克計算,普通的天然綠松石每克幾十元,精品則要上百元一克,號稱精品睡美人松石和波斯綠松石甚至價比黃金。
幾年前在天津沈陽道文玩市場買一小塊綠松石原石,只需要幾十元錢,價格可謂十分親民,現在已經開價上百元一克了。短短幾年,綠松石價格漲了二三十倍。而在中國綠松石的原產地湖北竹山等地,幾年前綠松石被認為根本不值錢,朋友來了覺得喜歡可以隨便拿走,而現在一個礦區的開采權在拍賣會上可以拍出3億元人民幣以上。
綠松石的收藏原本比較小眾,近些年來才逐漸受重視。綠松石是國際化的寶石商品,為了迅速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開采綠松石的集團公司將產品大量投入國際市場,導致綠松石礦產日趨減少,價格也呈暴漲不跌的趨勢。
辨偽求真有竅門
正因如此,一些利欲熏心者看準“時機”,將優化貨冒充純天然原礦松石,賣出每克上百元的價格。仿制品大量充斥在市場上,常見的有塑膠制品、綠松石粉壓制品、其他礦石染色仿制品等。
只要多在市場上看看天然松石的色澤和質感,純粹的仿制品就不難被甄別出來。但是有幾種優化處理的手段,是一般消費者難以察覺的。
打蠟:通過在綠松石表面沁入特制的蠟,彌補表面的孔洞并加深顏色。
灌膠:通過灌膠處理可以讓綠松石的質地堅固耐磨,也可以彌補綠松石的孔洞,減少表面光的散射,甚至可以添加著色劑,改善綠松石的顏色。
扎克里處理:這種申請了專利的高科技方法主要是應用于美國產的睡美人松石,用來改善綠松石顏色和表面硬度,據稱耗資150萬美元研究經費。在國內,此處理方法暫時無法通過非破壞性試驗和紅外掃描等高科技手段甄別。這種優化處理手段是國際松石行業所認同的,但廠商必須在產品規格中明確標明。所以大家在購買進口松石時應詢問產品規格明細。
篇6
捕捉永恒的瞬間
存儲于心靈深處
期待
與你分享
“像一匹烈馬,從亞洲狂奔而來,一頭撞進歐洲大陸。”一位著名的土耳其詩人這樣來形容這個神奇國度的地理位置,碰巧的是,從地圖上看,土耳其的形狀洽似一匹馬的頭部,只不過,用諾貝爾獎得主帕幕克的話來形容,這匹馬“既是屬于東方的,又是屬于西方的”。從一名攝影師和旅游作家的角度來看,地處歐亞大陸文明交匯點的土耳其是最上鏡的了,這里的人,這里的文物古跡,這里的美食,這里的風土民情,乃至一花一草,都深深震撼和吸引著我……
伊斯坦布爾的氣質
伊斯坦布爾最為獨特的,就在于它橫跨歐亞大陸。昔日的王宮貴族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邊修建起豪華氣派的宮殿,而現代富豪們則為自己建起別致的花園別墅。無論何時,伊斯坦布爾都散發著那種獨特而高雅的氣質。在多瑪巴赫切官(新皇宮)門前,一位瀟灑的衛兵出現在我的鏡頭里,他堅定的眼神,魁梧的身材透露著那個古老的奧斯曼帝國的影子。而在托普卡鉑老皇宮里,珍藏著的無數珍寶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其中還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瓷器珍品,大部分是從絲綢之路運來的,是啊,伊斯坦布爾還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站,這就更給它披上一層神秘氣質。華燈初上的時候,在熙熙攘攘的博斯普魯斯大橋上,車子就像載夢者一樣在亞洲與歐洲之間穿行,多少年來一直如此。
內姆魯特山的呼喚
清晨,在經歷兩個小時的攀登后,我終于爬上了位于土耳其東南部的內姆魯特山(Mount Nernrut)的山頂,借著眾神的力量。宙斯,阿波羅,阿爾它格尼斯,卡馬基尼的頭像,并排而立,那種威嚴直攝人心。據史學家考證,這里曾經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一個小國,名叫卡馬基尼王國(commogane KIngdom),首都在薩莫薩塔,可惜已被水庫淹沒。也許是為了感謝眾神的庇護,也許是期待著能與神一樣成為永恒的存在,安提烏斯國王修建了這坐山頭,還有這些偉大的神像們。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和眾神一起看日出,巨大的石雕人像在橘色晨光的籠罩下顯得份外幽柔。遠處一片霧靄,小鳥開始歌唱,呼喚這夏日的郁郁蔥蔥,也挑釁著石像們所代表的威嚴和神秘。我終于忍不住,沖著山那邊吶喊、呼喚起來,就讓吶喊調動出心中新的力量,鼓勵我繼續前行。
孔亞(Konya)的地毯學校
據說,世界上最好的地毯只有在孔亞(Konya)才能找到。這個位于土耳其中部卡帕多其亞高原上的古老城市令人難以忘懷,它獨特的自然風光,華麗凄美的塞爾柱王宮和清真寺,淳樸的民風都散發著獨特的氣息。在孔亞地毯學校,我親自感受到了流傳千年的傳統制作工藝。雖然目前地毯除了羊毛以外,也有蠶絲和棉制的,但是羊毛仍然是最古老的原材料。春天和秋天是剪羊毛的好時機,不同季節的羊毛也有不同的用途,春季的主要用來做編織地毯的基線,秋季的用來編織圖案。在羊毛被上色之前先要將其清洗干凈,去除塵土和鹽份,晾干后再在特制的梳子上進行梳理以保留最精致的部分。編毯一般都會在農忙結束后的冬季進行(當然在地毯學校是不受這個制約的),編織機分立式和橫式兩種,目前仍在使用,地毯學校里的產品都是出自于這種傳統古老的木制機器,當然,更離不開那些心靈手巧的土耳其姑娘們的精心編織,我想,她們正在編織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古老的故事,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現在和將來。
在快要離開的時候,碰到一位有著甜蜜笑容的土耳其小伙子,他說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沿著絲綢之路到中國來看看。“別忘了帶上一塊土耳其地毯,那是送紿中國人民最好的禮物!”我告訴他。
靈動的藍眼睛
魔眼(藍眼睛)Nazar是土耳其人的護身符,幾乎成了土耳其的象征。由白、藍、黑三種顏色繪成,盡管土耳其人的眼睛并不都是藍色的,他們相信藍色會帶來好運,它色象征著天與海的深邃廣博,富有無法抗拒的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魔眼)藍眼睛可以幫助他們看清這個世界的變幻莫測并帶來好運。
作為護身符,魔眼可謂無所不在。一般被掛在門上、墻上或車內,還被做成首飾配戴,是平安的象征。在土耳其東部村莊哈然(Haran),我看到了這位戴著魔眼項鏈的小男孩,真正吸引我的還是他那雙明亮、質樸的大眼睛。
費希耶海邊的老人
費希耶,地中海畔的明珠,和傳統度假勝地安塔利亞相比,它更為寧靜和內斂。清澈的宛如藍寶石一般的海水中你能看到魚兒的影子。多少年來,陽光、紅酒、橄欖油和魚一直是當地人健康長壽的四大法寶。在費希耶海邊,我遇到了這位賣手工藝品的老奶奶。不知道她的年齡,據說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會比較長壽。陽光、沙灘、葡萄酒、橄欖樹、新鮮的魚和空氣,位于土耳其東南部地中海岸的度假勝地費希耶可謂應有盡有。“這是手工做的”,當我試圖和這位老奶奶討價還價的時候,她用十分簡潔的英語說,那一刻,她那雙深邃而滄桑的眼睛使我聯想起已故的奶奶。默默無聞,勞作一生,也許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最本質的生活寫照。
殘缺之美
在土耳其有很多古羅馬和古希臘時期的建筑遺址,像歷經千年仍然可以使用的阿斯潘多斯劇場,曾經輝煌一時的艾菲斯古城,隨著《荷馬史詩》聞名于世的特洛伊遺址等,那種殘缺不全的滄桑背后透露出歷史的沉重感。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漫步在Perge古城的殘垣斷壁中,與歷史對話,體味它獨特的質感與力量,暢想它的完美與荒涼,忽然想起英國著名詩人濟慈的名言“Beauty istrue,True is Beauty(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是啊,殘缺之美的魅力在于充滿想象的自由,沒有局限和答案,比浮華之美更加真實雋永、耐人尋味。
篇7
這是一座聽上去就很遙遠和古老的城市,有點不堪回首的傷感。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正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名氣太大了,過去我還一直錯以為它是土耳其的首都,后來才知首都其實是安卡拉。
伊斯坦布爾是一座跨越著歐、亞兩大洲的城市,它曾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鄂圖曼帝國的首都,保留了不可計數的歷史遺產,市內的博物館、教堂、宮殿、清真寺、市場以及美妙的海灣風景,都使游客著迷。
每當夕陽西下時,站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岸邊,看見對岸的窗戶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射出的點點桔紅,人們就會理解千百年前的人們,為什么會選擇在這樣一個地方長久生活,也會由衷地感嘆伊斯坦布爾不愧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一
古老的伊斯坦布爾遍地都是歷史的痕跡,建于四世紀的紅色大教堂Aya Sophya,是城里第一個也是最驚心動魄的大圓頂教堂。
在伊斯坦布爾街上行走,總是覺得過于喧鬧、零亂和無序,但一走進Aya Sophya宏大而高聳的殿堂,感受就會如同大風掠面,忘記所有塵埃,也忘記呼吸,仿佛懸空飄在五十米之上的華彩圓頂,從不同方向、高度的幾百個天窗里射進來的光線,讓這里有一種似乎天界的神圣光芒。此時誰都會從內心深處感覺到,自己是站在一片來源悠遠,燦爛的古文明土地上。
你幾乎是站在一片圣土上,古希臘人就這樣深信。
六世紀國王Justinian再建伊斯坦布爾,成就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Aya Sophya。在梵蒂岡的圣?比特教堂出現之前,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其令人眩目的大圓頂跟羅馬的Panthcon圓頂齊名,并列為最偉大的羅馬人遺跡。
在希臘人的年代,建筑都是方形的,以成排的柱子支撐大屋頂。只有到古羅馬人手里,發明了混凝土一類的黏合建材,才可能造出如此高大飄忽的圓頂,而無須許多柱子。
Aya Sophya的圓頂結構出名,頂上一圈有40個大天窗,在光線的襯托下,石頭屋頂幾乎是無重量地浮在空中的。它象征古人對天空的幻想,因為結構復雜,曾多次在地震中受損,幾經修復,所以細看已不完全是圓的了。
Aya Sophya,意為“上帝的智慧”,這古典末期的完美作品,象征著一種超然的包容:基督信仰、希臘文化、羅馬帝國的思想,加上近東民族的智能。從樓廊上俯看下面的大廳,在無數投射的光柱下,人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點,這里是古代人幻想跟上天交流的神圣空間。
Aya Sophya是這世上極少的,你會在第一眼就能受到心靈強撼的地方,這種震撼力是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無法避開的。
在伊斯坦布爾,可以和Aya Sophya相提并論的只有藍色清真寺。它高傲地屹立在海岸上,跟Aya Sophya相對。藍色清真寺于一六一七年完工,高大的殿堂有直徑五米的四個巨柱支撐,彩色的圓頂層層向上,仰望中一派絢麗。
在大殿上空是三層重疊的大圓頂,下面的大堂幾乎是正方形的,260個窗口為整個大廳引來充滿變化的光線。這座清真寺的建造、完工,達到了奧斯曼王朝建筑的巔峰,在它之后就沒有很驚人的作品了。
那些飄忽的巨大圓頂,罩下來一種天空般的寂寞、極度的空和輕盈,似乎任何東西一碰就會飛起,順著光線上升而去。
二
當地人說,到土耳其,怎么可以不試試土耳其浴。
土耳其的浴池叫哈曼,伊斯坦布爾的哈曼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算伊斯坦布爾舊城中心的 Cemberlitas。
它已經有300多年歷史,是16世紀土耳其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最具代表性。時至今日,它成為了許多游客體驗傳統土耳其浴的地方,李斯特和南丁格爾都曾來這里洗過。
土耳其是個保守的回教國家,浴室中當然也男女分開。我買了門票以后,和幾個從歐洲來旅行的女孩兒一起進到女子浴室里。
浴室是古色古香的傳統伊斯蘭布置,中央有一個噴泉,周圍有一排排椅子,兩邊有多個小更衣室,木門虛掩。令人心生恐怖的是,這里的服務人員全是身材高大、體型肥胖的中年女人。
其中長相最兇的一個胖女人,用生硬的英文一聲令下:“脫衣服!”
于是浴室里所有的女客人都是一臉尷尬,戰戰兢兢地脫下衣服,又匆匆忙忙地裹上浴巾。 正式的土耳其浴就這樣開始了。
傳統土耳其浴首先是用溫水把自己全身淋濕,然后進去蒸汽室做蒸汽浴,再由服務員幫你擦洗按摩,最后用熱水沖洗。
沒有香熏或音樂,沒有幽美的環境和氣氛,集體袒身露體有點滑稽而尷尬,原始樸實的感覺,卻另有一種簡單的舒暢。
據說,洗土耳其浴其實是歷史悠久的社交活動,大家齊聚一堂,坦誠相見,一邊洗一邊聊天,可以持續好幾個小時。古代的土耳其婦女甚至利用沐浴的場合為自己的兒子挑選媳婦,因為浴室里大家都赤身的,可以把相中的姑娘好好地從頭到腳,仔細打量個夠。
三
拂曉時,還未睡醒,突然被一陣綿長不斷的震耳呼喊驚醒,起身從木樓旅店的東窗望出去,對面藍色清真寺的尖塔頂上已經出現天亮的第一道光了。
在它的頂臺上,阿訇正在呼喚全城起來做早禱。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早起的城市,人們在做完了晨禱后,就散開在周圍密布的錯落庭院里喝一小杯濃香的cay,聊聊天,當然,那些做生意的人們就沒這么清閑了,他們在這時已經匆忙地匯集到古調味品集市――埃及市場。
這是一個17世紀的拱廊市場,是一道深長而帶著神秘的幽暗之巷。在漫無盡頭的人頭之上,飄著似乎數百年不散的各種稀奇食物和調料的濃香,空氣中漂浮著的都是讓人聯想起奇異美味的因子,每一個攤頭都有自己極鮮艷的色彩:寶藍,金黃,大紅,青翠……
所有的色彩以一種很少見的純度和濃烈對比,層層重疊,在交錯朦朧的燈光和日光中變成離奇、誘惑的色彩符號。生活在當下的人們很難想象,數百年前昔日東西方的調料買賣是大宗生意,珍貴稀有的調料賣到歐洲會像金子般昂貴。
今天穿過這里的走廊,好像在看一幅不斷伸展的阿拉伯生活圖畫的長卷,其實這只是一個開頭,沿著長坡向一連數十條小街都是鋪天蓋地的露天集市,小布料店、鞋帽鋪、日用雜品商號,小店密集,行人摩肩接踵,當中還不斷地擠進來幾輛貨車,喇叭聲、叫賣聲響成一片,很是熱鬧。
篇8
這個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它曾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首都,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整座城市都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所罕見。
多元魅力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伊斯坦布爾像個雙面人,既有歐洲的風格,又保持著亞洲的傳統。喜歡這里豐富飽滿的味道,這種味道不太容易描繪,就像她的血統,源頭眾多而又撲朔迷離。即便是道旁幾塊站立的石頭,殘缺不全的墻壁,一個水亭,也都很有來頭。
金角灣是個內陸水域,它把伊斯坦布爾市的歐洲部分一分為二,南邊叫“斯坦布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城區;北邊叫“佩臘”,歷史上曾經是西歐商人,移民的聚居地。這片黃金寶地很搶眼,誘惑著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觀賞尋覓。
穿行在加拉塔大橋,對面那些帝國時代的大皇宮、大教堂,大清真寺鋪天蓋地,像一塊塊巨型積木,或古老陳舊、或時尚明艷地搭建在斯坦布爾。而佩臘除了一座熱那亞人修建的塔樓外,沒有其他醒目地標。在我看來,斯坦布爾很像沒有拆掉城墻之前的北京城,一臉王氣。佩臘則有些像電車鐵軌還存在時的老上海,一派矜持。
佩臘的獨立大街。街邊的樓房如山脈夾峙,行人晝夜川流不息涌動于谷底。大街像海綿一樣吞噬了各種形貌的人,變得鼓脹飽滿。只有紅色有軌電車沿著它的既定軌道,從容不迫地回復往返。這里有無數古老且有名的店鋪,吃的、喝的,用的,娛樂消遣應有盡有。
備受推崇的“書信吧”駐扎其中。很多游客都慕名尋覓此地,我也循氣息而來。美妙動聽的旋律從巷口深處的海鮮小館子傳出,牽絆著游人的心,夜幕邊緣的伊斯坦布爾是那么寧靜,亮著燈的現代鋼筋混凝土高樓并不盛氣凌人,吸引目光的仍是古老的清真寺或教堂。
伊斯坦布爾夜生活的重頭戲就是泡酒吧。酒吧大都充滿了柔美溫馨的情調。游客們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竊竊私語。喧囂只在夜總會,比如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那個觀看土耳其肚皮舞的地方。
心靈坐標
并不真懂伊斯蘭教、基督教的深刻教義,也沒有耐心完成每次禮拜的全部儀式,但并不影響我喜愛宗教建筑的藝術美感、體會教徒的虔誠。伊斯坦布爾的尖塔實在太多,每一處都可能帶給人意料之外的收獲,但只有藍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亞大教堂可以被稱為城市地標。
第一眼與藍色清真寺的對視,從古跑馬場隔斷墻外的樹隙開始。堅固的深灰色墻體,仿佛將近在咫尺的人也拒之千里之外,國內的清真寺我去過不少,但在這異域的,世界聞名的清真寺建筑面前,神秘感和困惑感仍不斷涌上心頭。
禮拜堂的舉架很高,上面的大圓頂超乎尋常地神圣美麗,內里空間像個大容器,地上鋪著通紅的織有藍色郁金香圖案的地毯。輝煌的彩繪玻璃窗構成了意想不到的絕妙背景,五顏六色的玻璃片給這莊嚴肅穆的祈禱大廳注入了生機。最初,這些彩繪玻璃窗戶都來自威尼斯。
大片藍色的墻壁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那就是著名的伊茲尼克藍色瓷磚。因為這些瓷磚,清真寺幾個世紀來都以“藍色清真寺”聞名于世。
游人如鯽,一撥撥兒地進來,又一撥撥兒地出去,卻沒有一絲喧嚷和混亂。想必此刻,神圣而神秘的宗教氣息蓋過了一切。帶著花頭巾的伊斯蘭教徒是這里的主人。那個女子背對著眾人,面對著一面繪有古蘭經的柱壁,好像在面對著自己的心靈,自醒,反思,抑或祈禱。大廳的邊側,特別分割出教徒禮拜的區域,門上掛了“勿擾”的牌子。三三兩兩的教徒不為人流所擾,依然故我地做著自己的祈禱,無比認真、虔誠,無比向往,投入的神情,讓站在一側旁觀的我瞬間遠離了浮躁,只想走進他們的心靈……
圣索菲亞教堂高55米,巨大的圓頂直徑達33米,在17世紀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開闊的空間結構和繁復的圖案畫像迷惑了我的雙眼,逗留時間有限,又想多看,一時間竟焦灼得不知從何處開始邁出第一步。
大教堂初建于公元6世紀東羅馬皇帝君土坦丁統治時期。幾經戰亂,重修復建,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圣索菲亞大教堂改成博物館,長期被蒙塵的拜占庭馬賽克鑲嵌藝術瑰寶也得以重見天日。
大教堂內部,除了各種華麗精致的雕刻,最別開生面的就是那些運用有色大理石鑲成的馬賽克拼圖。鑲嵌畫恰到好處地點綴在土黃色繁復的墻飾花紋間,那一幅幅生動無比的畫作,竟有一種人像攝影作品的魅力和效果,令人嘆為觀止。
教堂的后殿,圣母瑪麗亞懷抱圣子的鑲嵌畫高高在上,因為維修隔斷的阻攔,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比較妥貼的角度把那幅畫像拍攝下來。教堂的圓頂和清真寺的宣禮塔同時出現在我拍攝的畫面,一個教堂的兩大段不同的使命,折射了無數血腥戰亂以及王權更替。復雜的宗教背景使伊斯坦布爾人自豪地稱這里為整個土耳其最有名的旅游勝地。
海峽航行
終于等到航海。白色的渡輪按捺不住向海峽深處鳴笛起航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狂喜。之前,陌生的伊斯坦布爾唯一讓我知曉的就是眼前這個著名的海峽。乘飛機俯瞰海峽上空,只見海水藍得跟涂抹上去似的,幾條小船靜臥在粼粼波光里,像熟睡的嬰兒般溫馨。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位于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干半島之間,東連黑海,西通馬爾馬拉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海峽長約30千米,彎曲狹窄。海峽深處兩岸都是堅硬的花崗巖和片麻巖,不易被侵蝕,岸壁陡峭,水流湍急。因與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相接,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可想而知,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東羅馬帝國時期,曾乘船渡過這里直逼耶路撒冷。
輪渡先是沿著歐洲一側的海岸,然后又在灣口處轉身順著亞洲一側緩慢地行駛。皇宮、別墅、游艇、輪渡,貨輪,凌空飛架的博斯普魯斯大橋……從眼前穿梭而過,仿佛是電影鏡頭的轉換。潔白的海鷗成群結隊地在海面上飛翔,不時停落在水塔上的景象讓人遐想。
聽說海峽中有兩層不同方向的海流,上層水從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下層水則由馬爾馬拉海流向黑海,想想這是多么奇特的地理現象。
據說希臘語中,博斯普魯斯就是“牛渡”的意思,海峽因此得名。我又仿佛看到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變成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涌的海峽游到對岸。
回到碼頭后不必急于上船,靠在岸邊吹吹海風或者看著魚販打理生意,都是很愜意的事情。坐游船和吃烤魚經常是聯系在一起的。漁市都在海邊,加工的方法只有一種――烤,味道非常鮮美。香料市場
“沒到埃及香料市場,就等于沒來伊斯坦布爾”。為了證明自己真的進入了伊斯坦布爾人的生活,我也要入鄉隨俗一把。
埃及香料市場位于蘇萊曼清真寺廣場一側,入口很小,進去后才發現大有乾坤。獨樹幟的大蓬屋頂使整個市場顯得頗為另類,如果撤掉那些密密麻麻的店鋪,會以為又進入了一個清真寺。排列有序的大柱子,將無數泛著黃金色彩和彩繪圖案的圓形拱頂分割出小空間,就像一個個獨立的禮拜室。如此帶有頂棚的超級大市場,世界上恐怕獨此一家。
伊斯坦布爾人的熱情讓我如魚得水,男士更是會主動打招呼,如果拍照,也很配合。
但是,我不知在哪安放我的目光,亂了,都亂了。市場內不止一個八口,每個入口都是一個彩色世界的開幕。加了果仁的軟糖很有名氣,還好,不會太甜,堤壩式的擺放顯足了氣派。黃金白金飾品分布在市場的主道兩側,再往外分有皮衣,地毯、瓷器、銀器,小飾品等等許多區域。更不必說那些濃艷的民族服裝、柔軟的花頭巾、做工精細的彩碗碟盤……
這里更是香料的王國,多得讓人記不住名字。
雖然不是購物狂,但我特別喜歡在這里轉悠,像是進了《一千零一夜》,眼花繚亂,手足無措。
安然地讓自己的視線陷入愉悅的迷茫,誰說這不是享受呢!
TIPS
鑒證 目前只向隨團旅行者發放旅游簽證,護照簽證費332元人民幣。語言使用土耳其語,文字為拉丁文,但在大城市以及旅游區內,大部分人都可英語交流。
篇9
行走在大街上,發現滿大街是俊男靚女。原來他們的祖先突厥人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和我國的新疆,后來他們在長期的西遷過程中(唐朝開始到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建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中亞、西亞、東歐各人種混合,形成了現在美麗的混血人種。不但小伙英俊挺拔、姑娘俏麗婀娜,連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嬸也不例外。
當地早餐必備的食物是奶酪、面包和果醬,有時還會見到雞蛋及橄欖、橙子、西紅柿之類的蔬菜水果,還有香腸等肉食。午餐通常是燉菜沙拉和湯等,但他們的午餐也喜愛中國的清真菜。晚餐的話相對就比較豐盛了,除了湯和主菜外還有甜點。他們主食以面為主食,喜歡吃大餅,也愛吃點心或米飯;肉食喜歡吃牛羊肉。日常習慣喝紅茶,當地人不可一日無茶,不可一日少于十杯茶,愛喝茶的習慣源自中國,所以土耳其語的茶也叫“cha”。
伊斯坦布爾旅游的重點是它歐洲部分的老城區,位于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主要由七座山丘組成,其中,六山沿黃金角,一山孤峙西南。這些山頂大多平坦,但坡道頗峻。清真寺和住所依山而建,公路由方形的小石塊拼成美麗的圖案而建成,汽車穿行在大街小巷均為單行線,沒有紅綠燈,如果逆向行駛輪胎一定會破,因此交通狀況很好,也無需交警。該市老城區建于公元前668年,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占庭,后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后,才開始叫伊斯坦布爾。兩千多年的歷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古跡眾多,其中古羅馬競技場、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伊斯坦布爾的“古羅馬競技場”在公元二世紀,由羅馬皇帝塞維魯大帝所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也是古羅馬帝國政治、軍事的中心。經過上千年歲月的洗禮,昔日輝煌的古競技場如今已成遺址,只剩下從古埃及卡納克神廟運過來的世界上最高的方尖碑,和君士坦丁大帝從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搬來的青銅蛇柱,以及紀念羅馬皇帝豐功偉業的君士坦丁羅馬仿方尖碑。盡管君士坦丁羅馬仿方尖碑比古埃及盧克索的方尖碑年輕二十五世紀,看上去卻更加滄桑。
建于公元532到537年的“圣索菲亞大教堂”,是該時期建筑的頂峰,教堂的頂部是一個直徑31米的穹頂,在落成之后的一千多年中,它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后來奧斯曼帝國覆蓋了基督教鑲嵌畫,增加了伊斯蘭元素,包括四個尖塔,將這座宏偉的大教堂改成了一座清真寺。1930年,這座建筑改為博物館。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藍色清真寺”,建于公元1609-1616年。清真寺中間是個大圓頂,直徑達27.5米,周圍還有4個較小的圓頂,有六根尖塔,高43米,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六塔清真寺。清真寺內壁用2萬多塊藍色瓷磚裝飾,據傳燒制這些瓷磚的工匠是從波斯招來的,所以它展示了奧斯曼建筑藝術和東方建筑藝術的淵源關系。寺內沒有使用一枚釘子,歷經數次地震,安然不動,堪稱奇跡,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
伊斯坦布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市內有3000余座大小清真寺,1000余座高聳的宣禮塔。在伊斯坦布爾市,只要舉目四望,總會有造型各異的宣禮塔映入眼簾,故城市也有“宣禮塔城”之稱。冬季每天早上6點在寺內有人通過塔頂的高音喇叭詠誦《古蘭經》,祈禱開始,一天五次,從不間斷。因此有人稱《古蘭經》誕生在麥加,珍藏在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雖是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城市,進入清真寺須脫鞋及肅靜,但受歐洲影響他們非常自由,與其他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迥異。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制,而現在的伊斯坦布爾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并存。對正式的、非宗教的結婚儀式不重視,而由教長主持的穆斯林儀式的婚禮相當隆重。他們冬季的服裝以大衣、皮裝、夾克居多,婦女用方巾包裹頭的有,但為數不多,在年輕姑娘的頭上已不見蹤影。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是個繁華的大都市。這里有寬敞筆直的土耳其大道、獨立大道以及有聳立在大道兩旁的現代化大廈。比較著名的還有塔克西姆購物一條街,堪比中國上海的南京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皮革制品價廉物美,皮衣、皮鞋、皮帶、包包深受游客的青睞。最具特色的商業街要數大巴扎了,有埃及大巴扎和土耳其大巴扎。埃及大巴扎是個L型的封閉式建筑,建成時間可以追溯到1664年,在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時代,這里是來自埃及的商人聚集的地方,兜售來自周邊地區的各式商品,主要是埃及的香料。土耳其大巴扎主要銷售當地的羊毛地毯、皮制品、煙斗、土耳其軟糖等小商品。
篇10
[關鍵詞]土耳其 小鳥 地毯 圖案 裝飾
“小鳥”地毯是產生于十六、十七世紀時期土耳其的一種有著獨特藝術風格和特點的手工編織地毯,當時為了適應不斷增長的對歐洲出口的需要而設計出來的,以類似鳥形的圖案裝飾為主,花紋精妙獨特,面面裝飾構思極富想象力,成為深受歐洲上流社會歡迎的一種藝術品。
一、上耳其“小鳥”地毯產生的時代背景
土耳其地毯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銅器時代,生活在卡帕多奇亞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已經學會了用羊毛編織毯子,用以遮風、御寒。1949年從阿爾塔山上出土的地毯殘片,經過考古學家鑒定,就是土耳其人的先祖米底亞人的杰作。十三世紀后期,當偉大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安納托利亞高原中南部科尼亞城的時候,即對這里的地毯編織工藝贊嘆不已。在土耳其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首民間歌謠:“那彎彎曲曲的小路啊,鋪滿了充滿活力的地毯,描繪著節日和盛宴的喜慶,它們更是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準備的,重重疊疊,就在通往宮殿的門外”。
土耳其地毯對中東的波斯和高加索等地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為地毯的策源地,在奧斯曼帝國繁榮時期,土耳其地毯廣銷世界各地,的二百年間,把地毯編織工藝也帶回歐洲,深受西方富有家庭的鐘愛,擁有土耳其地毯成為富有和身份的象征,它們常常會出現在歐洲皇室貴族的財產及遺產記錄中。此后土耳其向西方出口的地毯數量日增,土耳其地毯在歐洲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十三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土耳其地毯也隨著帝國的擴張而享譽亞、非、歐廣大地區。
土耳其地毯中的“小鳥”圖案是十六世紀晚期或十七世紀早期(正是土耳其王國發展最為壯大繁華的時期)研制出來的,旨在滿足歐洲市場土耳其地毯日益劇增的購買需求。其時,非洲北部、巴爾干半島和匈牙利全都處于土耳其蘇丹的統治之下,在奧斯曼人和西方統治者的長期斗爭期間出現了短暫的和平時期,貿易發展繁榮昌盛,小亞細亞到歐洲市場的地毯出口銷售成為政府創收的支柱產業。但是由于傳統的地毯圖案繁密復雜,制造工期長且織工技術有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設計師們決定采用簡單的圖案模式,以便快速簡易的完成圖案紡織,且可使生產出的地毯滿足大眾需求,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簡約而不失典雅,生機盎然而不失厚重古樸的“小鳥”地毯應運而生了。
“小鳥”圖案地毯的設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歐洲民眾的喜愛。17世紀,土耳其“小鳥”地毯以它們生動的色彩、主題、圖案等受到了廣泛的贊譽,人們不惜花費巨資購進地毯,不是把它鋪在地上,而是鋪在桌上,或當作藝術收藏品掛在墻上珍藏起來。“小鳥”地毯上的圖案被歐洲許多著名畫家繪人藝術作品中,在當時的壁畫和油畫作品中亦頻頻出現。德國慕尼黑市皇家宮殿壁畫上的“小鳥”地毯圖案(由佛蘭德斯藝術家Pieter Candid繪制而成),約17世紀初,由彼得格勒市修道院內的Varotari所繪的一幅油面同樣出現了“小鳥”地毯的圖案。這些繪面作品,從另一個角度為人們研究和認識“小鳥”地毯提供了極好的資料。
二、“小鳥”地毯的織造方法
與舉世聞名的波斯地毯和藏毯、高加索毯等織造工藝相比,土耳其的“小鳥”地毯有著自己獨特的織造流程和技藝。“小鳥”地毯純手工織造,織造藝人用本地特產的優質羊毛捻成毛線,然后用天然野生植物的根、莖、葉榨出的汁液染色,其主要顏色有三種,波斯藍(像寶石一樣的湛藍)、波斯紅、葡萄紅,色調柔和悅目,用色大膽艷麗,歷經百年而不褪色。
地毯的織造流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掛經:以相互垂直的毛線,纏繞在已經固定好的織架的上下橫梁之間,這些相互平行的線也叫經線。對于一張手織地毯最終的編制密度及質量好壞,經線間的緊密程度至關重要,經線距離越小,則編制密度越高,耗時也就越長,質量也越好。為了將經線拉緊,一般將一個扁平的稱為“錚”的橫木把單數和雙數經線前后分開,形成張力。
第二步,打底:依次間隔一根經線,編織者將一根羊毛織線從左向右穿插,這種橫向線稱為緯線,如此穿插八到九次,其目的是對以后形成毯面的一排排羊毛線或絲線打結點起到保護作用,使手工結點牢固而不散開,這也是以后打穗的起始點,傳統上被稱為“克里姆”或“底子”。當形成一到六寸的底子后,開始打第一排結,打至二到三排結點的時候,再次以一根緯線交替穿過經線,然后用一個梳子般的金屬工具將緯線和其下的幾排結點向下壓實,使其達到緊致、密實的效果。
第三步,編織:“小鳥”地毯以其“土耳其結”著稱,一幅地毯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的多少,打結越多,地毯表面越光潔、細膩、結實,最好的地毯每平方厘米打結數多達數百個。土耳其結是雙結和對稱的,每一個結涉及兩根經線。其編織方法是,把毛線置于兩根相鄰的經線之上,線頭向上纏繞兩根經線,毛線的兩個端點置于經線之間,以毛線兩端環繞經線后向內繞上一個圈,然后豎立形成地毯絨面,組成設計好的圖案,重復穿緯線與打結的編織工作,織出一到十二寸底子后,打好的結點形成約二寸高的毯面,地毯主體部分編織完成。
其余后續工作,就是編織地毯四邊的毯穗,然后清洗編織過程中產生的臟污,去除多余的毛屑,將地毯放置于通風處晾干,并用專門的機架將歪斜的經緯線和邊緣拉直。
最后是平剪,用剪刀將毯面剪平,讓地毯表面平整,使編織的圖案更加清楚顯露。
三、“小鳥”地毯所具有的藝術特色
“小鳥”地毯圖案設計的基本規律是,在地毯的四邊,以繁密的阿拉伯式花卉排列,形成二方連續裝飾圖案。有的邊飾以花枝插在瓶內,兩個枝干向左右兩邊分開,花朵和花葉互相聯接,花瓶之間穿插著細小的枝葉和花朵,以此為單元做二方連續排列,具有舒展大方、繁復濃烈的特點;在地毯的中心主要部分,就是引人矚目的“小鳥”裝飾。地毯中心部位的圖案構成以米字形為基本骨格的正方形圖案單元,在此骨格的十字形的上下左右四個端點,是“小鳥”圖案;對角線的四個端點為團花圖案。據相關研究,該“小鳥”地毯圖案表現的并不是真正的小鳥,而是由正方形的四個角內放置的團花圖案伸出的花葉組成,兩兩相對的兩個團花相互伸出兩個帶菱角的花紋樹葉,一片樹葉朝向右邊,另一邊樹葉朝向左邊,閉合成類似“小鳥”形狀的圖案。構思精密巧妙,制作巧奪天工。
在正方形圖案單元的中心區域,以一個四瓣花葉的圓形花朵為中心,四個小花枝周邊圍繞,組成一個圖案單元。每個花束均由輪廓分明、勻稱的花朵、花瓣和花葉構成,圖案上花朵的生長方向清晰可見,短小的主桿支撐圓花飾。在主桿分支底部有較小的莖桿,每根莖桿上均有一朵花和葉子。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這些莖桿均向前彎曲,迎著陽光生長,每根莖桿上都生長著小型的扇形花朵,在每朵花的頂部是兩片向上彎曲的花葉。
地毯中心部位的裝飾,不像傳統的地毯,在分割、布局上沒有角花,也沒有奎心,只是以米字形為基本骨格的正方形圖案裝飾單元的四方連續排列,形成秩序井然、橫平豎直的均齊、規整的裝飾效果,既如百鳥鬧春,又如百花爭艷,花團錦簇,一派生機,與地毯邊飾的自由舒展效果形成對比,相互映襯而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