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栽培技術要點范文
時間:2024-04-11 18:14: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百合的栽培技術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種苗繁殖
1.1鱗片繁殖
選擇無病蟲害健壯的老鱗莖,用刀切去基部,剝下鱗片,陰干數日后于5—6月生長季節(jié),將鱗片插入預先準備好的苗床內。扦插土宜用粗砂或黑土粒,其質地松軟,保水、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有利于發(fā)根。插前苗床用50%地亞農乳劑10 kg/hm2拌土撒施消毒。然后將鱗片按行株距10 cm×3 cm插入土中,頂端稍微露出即可。一般春季扦插的,經3~4個月大部分即可生根發(fā)葉,并在鱗片基部長出小鱗莖,即可進行移栽。再連續(xù)培育2~3年,挖取大鱗莖供藥用,小的留作種栽。
1.2小鱗莖繁殖
百合老鱗莖(母球)在生長過程中,于莖軸上逐漸形成多個新的小鱗莖(子球),可用作種栽。繼續(xù)繁殖。一般于秋后挖起沙藏。翌年春季,在整平耙細的高畦上,按行株距15 cm×3 cm開溝條播。為了預防病蟲害,在栽種前用2%福爾馬林溶液浸泡小鱗莖15 min進行消毒,取出稍晾干后再進行栽種。
1.3珠芽繁殖
對于卷丹、沙紫等百合品種,其葉腋間長出的珠芽,可以從用作繁殖材料。當夏季百合花謝后,珠芽開始脫落前,應進行及時采收。采后與干細砂混合,并貯藏于陰涼通風處。于9月中下旬,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 cm,開5 cm深的淺溝,將珠芽均勻地埋入溝內,播后覆蓋細土,以不見珠芽為度。上再覆蓋稻草,保持土壤濕度,過15 d左右,幼苗便可出土。苗期應加強水肥管理,翌年秋季便可獲得一年生小鱗莖(子球)。然后按照小鱗莖繁殖方法,再培育1年,便可以提供商品百合。
1.4種子繁殖
9—10月百合蒴果成熟后,取出扁平而周圍具膜翅的種子,經過凈選除去雜質后,立即進行播種。若翌年春播,需將種子陰干后進行濕砂層積處理。于第2年清明后,取出播種。播前將土著土地翻耙,施入廄肥或堆肥20 t/hm2、過磷酸鈣300 kg/hm2作基肥,整平耙細,做1.2 m寬的平畦。按行距15 cm,開深3 cm的淺溝進行條播或均勻撒播。播后輕輕鎮(zhèn)壓,覆蓋1層薄細砂,再蓋1層草簾,澆水保濕,待幼苗出土并長出真葉時,揭去草簾放苗[2]。加強苗期松土除草、間苗、水肥等管理,3年后可起挖,大鱗莖提供商品,小鱗莖留作繁殖材料,進行擴大再生產。
2選地整地
百合宜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腐殖質豐富、土層深厚、半陰疏林下或坡地的微酸性土壤種植。整地前,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40 t/hm2、過磷酸鈣500 kg/hm2,加入50%地亞農10 kg/hm2進行消毒。同時深翻入土,整平耙細,做成寬1.2 m的平畦,兩邊開30 cm寬的溝,以利排水[3]。
3適期定植
最好在9—11月栽種。行距一般按20~25cm,開深10~12 cm的溝,小鱗莖按株距10~15 cm栽入溝內,再在株間施適量的土雜肥作基肥,但肥料不要與鱗莖接觸,以免燒傷。然后覆蓋厚5 cm左右細土。覆土不宜過淺,否則鱗莖易分瓣,影響產量和質量。覆蓋土后稍加壓緊。
4田間管理
定植后翌年春季開始松土除草,以保持田間無雜草。但中耕次數不宜過多,而且要淺鋤,不要刨傷鱗莖。以鱗莖和種子繁殖的百合幼苗,在第2~3年每年追施2~3次稀薄液肥,最好是腐熟的沼液肥。一般定植后,當幼苗生長1個月左右時,追施1次稀薄沼液肥,花期前后增施1~2次磷鉀肥。注意施肥時要離莖基稍遠處開溝施入,施后覆土。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應注意排水。因為過多的水分對地下莖的生長有害,容易引起腐爛。因此,及時排水是百合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6—7月間,除留種地外,要及時摘除花蕾[4]。
5病蟲害防治
在葉斑病防治上,選擇無病鱗莖作種子,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實行輪作,雨后及時排水,降低地面濕度;播前對土壤、鱗莖進行消毒;發(fā)病前后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5~7 d噴1次。種蠅(又叫根蛆)防治上,施用的肥料要充分腐熟,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澆灌[5]。蚜蟲危害嫩莖、葉,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
6采收及加工
用鱗莖繁殖栽種的百合,于翌年秋季地上部莖葉枯萎后進行采挖。采后洗凈,去須根、莖桿,將小鱗莖選出作種用;將大鱗莖加工成藥材[6]。大鱗莖加工曬干后,用袋子包裝后放置在通風干燥處貯藏,注意防潮發(fā)霉和蟲蛀。一般可以產干成品3 500 kg/hm2。
7參考文獻
[1] 羅懷平.百合的藥用價值及高產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yè)科技,2007(10):45.
[2] 張曉丹.百合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村.農業(yè).農民:上半月,2006(1):35.
[3] 劉明財,崔凱峰,梁永君,等.東北百合的開發(fā)利用及栽培技術[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4,33(3):17-20.
[4] 于長春.百合的繁殖與栽培管理技術[J].新農村,2011(10):21-22.
篇2
關鍵詞 百合病蟲草害;流行因素;防控技術;湖南龍山
中圖分類號 S436.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7-0159-02
百合是龍山縣農業(yè)九大支柱產業(yè)之一,2012年全縣百合種植面積4 500 hm2,產值10.8億元。百合屬百合科百合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作物,藥用其鱗莖;具有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的功效。百合是我國的特種蔬菜,營養(yǎng)價值極高,其鱗莖富含蛋白質、糖類、淀粉和礦物質,長期食用,可強身壯骨[1]。
百合是一種鱗莖植物,喜陰濕,怕干旱,喜干燥,怕澇漬。百合是一種長日照植物,日照不足或縮短,則延遲開花,生殖生長推遲,營養(yǎng)生長過旺,對地下磷莖生長不利。百合從播種至收獲經常受到病蟲草的危害,近年呈逐年加重趨勢,嚴重影響百合的產量和品質[2]。
1 龍山縣百合病蟲草害流行成災的因素
1.1 連作重茬
由于受耕地面積和耕作環(huán)境的影響,該縣百合重茬地和連作現象嚴重,土壤帶菌嚴重,導致百合病害普遍發(fā)生。因此,提倡水旱輪作或合理連作,以減少病害發(fā)生。可與豆科、禾本科作物進行2~3年輪作;連作時,建議前茬不宜選用茄科的煙草、辣椒、茄子和百合科的蔥、蒜、韭菜等作物。
1.2 耕地質量嚴重下降
近幾年來,由于種植百合經濟價值高,種植百合變成了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產值30萬元/hm2左右)的黃金產業(yè)。在“施肥越多越增產”的誤導下,盲目施肥的現象普遍存在,對化肥施用量不計成本,肥料用量逐年加大,肥料利用率低損失大,造成土壤環(huán)境惡化,地力嚴重下降,導致百合病蟲草害發(fā)生嚴重。據調查,土壤中缺鉀占50.0%,缺磷占23.2%;全縣中低產田1.92萬hm2,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69.9%。
1.3 普遍濫用化學農藥,農藥殘留有超標趨勢
長期單一施用代森錳鋅和草甘膦,對土壤破壞力非常大,同時導致百合農藥殘留有超標趨勢。代森錳鋅一般植物每個生長季只能使用3次,超過4次以上農殘就有超標危險。
1.4 品種抗性退化
龍山縣種植百合基本上為卷丹百合,其他品種基本沒有,長期種植,導致種性已嚴重退化,病蟲發(fā)生嚴重,影響百合產量和品質。
2 百合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2.1 百合疫病
2.1.1 發(fā)生特點。該病在雨水多的年份發(fā)病較重,導致莖葉腐爛,成片連塊死亡,對生產威脅很大,是百合生產過程中的最主要病害。發(fā)病期在4—7月,主要危害葉片和莖。葉片發(fā)病時,先從葉尖開始發(fā)病,產生水漬狀小斑,逐漸擴大成灰綠至淡褐色大斑。天氣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霉層。莖和土表面下面的莖桿上,形成水漬狀乃至褐色斑塊,受害植株很快死亡。其發(fā)病規(guī)律為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絲體隨病殘組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春季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萌發(fā),侵染寄主引起發(fā)病。降雨多、空氣和土壤濕度大,能產生大量孢子囊,引起再侵染,短期能造成病害大發(fā)生。其發(fā)病條件有以下幾個:一是種子,即鱗莖帶菌;二是天氣,如連續(xù)降水,高溫高濕;三是管理不善,如排水不良;四是施肥不科學,如偏施氮肥,植株肉嫩;五是土壤質量差,如年年連作,重茬種植。
2.1.2 防治方法。防治百合疫病的關鍵是避免連作,深開溝以利排水。一是土壤消毒。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可用敵克松37.5 kg/hm2噴灑土壤,或用百菌清22.5 kg/hm2潑灑土壤,或用杜邦易保12~15 kg/hm2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3]。二是種球消毒。將種球放入0.1%的使百克、菲格、百菌清、多菌靈等水溶液中浸泡30 min。三是及時清溝。雨后及時清溝,做到雨停溝干。四是藥劑防治。百合疫病是一種較頑固的真菌,一旦植株帶菌后對產量影響很大,防治此病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抓住疫病始發(fā)和雨后初晴盛發(fā)2個關鍵時期噴藥,每7~10 d噴1次。推薦用申嗪霉素(綠群)、杜邦易保、抑快凈、嘧菌酯或全絡合態(tài)代森錳鋅+1 000億枯草芽孢桿菌、菌核凈、百菌清、多菌靈等高效低毒藥劑輪換交替施用。但應注意,施藥要選擇可靠性比較高的藥劑,這樣藥效好且防治比較徹底。不要施用一些效果不理想的藥劑。雖然單價便宜但防效不好,過幾天又施藥,增加施藥次數,反而提高綜合成本。合理輪換用藥,用不同類型和作用機理的藥劑輪換使用,盡量延緩抗藥性產生,以提高防效,降低用藥成本[4]。
2.2 病毒病
2.2.1 發(fā)生特點。該病在干旱情況下有發(fā)生,是較難防治的一種病害。發(fā)病時,植株萎縮,花冠開裂,花蕾萎黃不能開放,葉片變黃,或發(fā)生黃色斑點,黃色條斑,急性落葉。植株受病害侵染后,生長、開花不良,甚至枯萎死亡。其發(fā)病規(guī)律,一般是由蚜蟲危害而傳染,也可由人為的接觸如中耕除草、人手撫摸等傳播。
2.2.2 防治方法。目前,對病毒病主要是通過預防來解決,已經受害的植株就很難治好。主要是對蚜蟲要及時進行防治[5]。
2.3 百合灰霉病
2.3.1 發(fā)生特點。百合灰霉病又稱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莖、芽和花等幼嫩部位,致使莖生長點變軟、腐敗。龍牙百合較卷丹百合發(fā)病重。發(fā)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病害主要發(fā)生在葉上,感病葉片初出現紅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大小不一,長度2~10 mm,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淺黃色至紅褐色,呈水漬狀,干燥時病斑變薄,易破裂,呈灰白色半透明狀,若天氣潮濕時病部產生許多灰色霉層,導致整葉變褐色腐爛,懸掛在莖桿上;莖部受害,被害部變褐色和縊縮,并可倒折。發(fā)病規(guī)律表現為,病菌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在被害寄主病部越冬。翌年春越冬后的菌絲體在病部產生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田間發(fā)病后,病部可再產生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在相對濕度大于90%、氣溫15~25 ℃時病情擴展快。
2.3.2 防治方法。同疫病防治方法。
2.4 百合基腐病
2.4.1 發(fā)生特點。百合基腐病又稱枯萎病,為種傳和土傳病害,主要為害百合球莖基部和鱗片,是百合生產上的重要病害。發(fā)病癥狀表現為,染病植株初期表現生長緩慢,受害植株明顯矮化,下部葉片發(fā)黃失去光澤,后癥狀漸向上擴展,葉柄縊縮呈線狀,嚴重時莖部縊縮,葉片全部變黃枯萎,嚴重時鱗莖腐爛,病株于開花前提早枯死。發(fā)病規(guī)律表現為,以菌絲體、厚垣孢子及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來源,4月初氣溫在12 ℃左右時開始發(fā)病,發(fā)病適宜溫度為20~22 ℃。若5月下旬至6月中旬陰雨天氣較長,則發(fā)病嚴重。連作、地下害蟲為害造成的傷口多發(fā)病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年發(fā)病的百合鱗莖,不能在翌年留種。
2.4.2 防治方法。同疫病防治方法。
2.5 缺素癥
2.5.1 發(fā)生特點。如果土壤理化性質不佳,百合容易發(fā)生營養(yǎng)失衡的現象。一般缺鐵、錳、鋅造成植株頂端幼葉呈黃白塊斑點,尤其缺鐵會造成百合葉脈間的葉肉組織呈現黃綠色;缺硼主要出現在土壤干濕變化過劇的地區(qū),缺硼的現象則表現在植株的莖部,初期由外觀上很難加以辨別,一般都是在植株莖部中段,剖開植株莖部可發(fā)現中間維管已呈褐化現象,導致葉片黃化。
2.5.2 防治方法。一是利用葉面施肥補充鋅、硼、鐵、錳,缺鋅和缺硼的百合可噴施鋅肥+硼肥;缺鐵的百合可施用易吸收的鐵螯合劑或用含鐵的肥料噴灑植株1~2次(1包1桶水,用水45~60桶/hm2);二是確保土壤的排水系統良好,降低pH值[6]。
2.6 蠐螬
2.6.1 發(fā)生特點。蠐螬為金龜子幼蟲,又叫肥蟲,近幾年有上升危害趨勢,嚴重影響百合產量及品質,該蟲2~3年1代,以幼蟲吸食百合的下盤根、鱗莖盤及鱗莖,使植株生長受阻,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黃造成減產及品質下降。4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蠐螬為害盛期。
2.6.2 防治方法。一是施用腐熟有機肥。二是合理安排茬口。最好實行水旱輪作。三是人工捕殺。在田間出現蠐螬危害時,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際附近的幼蟲。四是點燈誘殺。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藥劑防治??刹捎?0%敵百蟲晶體或3%辛硫磷結合施塊莖膨大肥(4月中下旬)時一起施下,用敵百蟲7.5 kg/hm2或辛硫磷30.0~37.5 kg/hm2與復合肥攪拌均勻后行間撒施。也可用90%敵百蟲晶體或48%樂斯本(進口毒死蜱)和2.5%高防地面噴殺或灌蔸,使用濃度要高于葉面噴施,要求在4月下旬進行。百合采收前20 d嚴禁用藥,否則易引起農藥殘留超標[7]。
2.7 蚜蟲
2.7.1 發(fā)生特點。有桃蚜和棉蚜2種。蚜蟲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縮,引起病毒病發(fā)生。百合出土后生長嫩綠時蚜蟲發(fā)生較嚴重,打頂后莖葉老化危害輕。
2.7.2 防治方法。重點防治期在4月。在蚜蟲危害期噴灑吡蚜酮或蚜虱凈等防治[8]。
2.8 百合草害
2.8.1 發(fā)生特點。百合草害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馬唐、牛筋草等;一年生闊葉雜草、莎草科雜草及多年生宿根雜草。雜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雜草與百合爭養(yǎng)分、水分、陽光和空間,直接妨礙百合的正常生長;同時雜草是多種病蟲的中間寄主,成為百合病蟲的傳播媒介或發(fā)生的中間橋梁;雜草的大量發(fā)生可增加百合的局部空氣濕度,更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流行。因此,只有對雜草予以有效地防除,才能給百合的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證百合的高產和優(yōu)質。
2.8.2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除草,既費工又費力,非常麻煩。二是化學除草。可在栽后1周內用90%乙草胺1.2 kg/hm2對水600 kg噴霧進行芽前除草,2月上中旬百合出苗前可用95%草甘膦1.8 kg/hm2對水375 kg噴霧進行化學除草;4月上中旬結合施用追肥及第2次中耕培土,用90%乙草胺進行芽前除草,要求培土后5 d之內用藥[9]。
3 參考文獻
[1] 修海旺,劉秀菲,亢亞峰.百合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7(1):100-101.
[2] 毛軍需,張金良,董廷猷.豫西山區(qū)百合生態(tài)適應性分析及高產栽培要點[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3(8):51-52.
[3] 王祥會,王軍,蔣小龍,等.云南進境百合種球病蟲害調查研究[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5,17(3):42-45.
[4] 李章汀,黃宇翔,魏云華,等.東方百合設施栽培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8(4):50-51.
[5] 佘國珍,趙建興,高娃.百合的栽培及病害防治[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5(1):41-42.
[6] 毛軍需,王少先,連東軍,等.豫西百合主產區(qū)主要病害及綜合防治措施[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7(4):91-93.
[7] 劉哲軍.溫室百合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及防治[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23):190.
篇3
關鍵詞 野生紅花菜;特征特性;栽培技術;發(fā)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S6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140-01
紅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宿根性花類蔬菜,以含苞欲放的紅花花蕾鮮食或干制后食用,在建德市野生分布較廣,大慈巖鎮(zhèn)、李家鎮(zhèn)有人工栽培,是一種可開發(fā)利用的環(huán)保型植物。現將紅花菜的特征特性、營養(yǎng)和藥理成分及其開發(fā)產品、栽培技術以及市場發(fā)展前景總結如下,以期促進紅花菜產業(yè)的發(fā)展。
1 特征特性
紅花菜為陸地生草本植物,冬季地上部莖、葉均枯死,地下部根系進入休眠期,翌年春天抽生,顯示了強大的野生習性和生命力。其植株分為根、莖、葉、花梗、花五大器官,其地下部根系由1條較長的總根和13~14條較粗短的蘿卜根組成,總根是深層地下水利用時的輸導組織;粗短的蘿卜根是積累養(yǎng)分和釋放養(yǎng)分的營養(yǎng)庫,其上著生有根毛,根毛是吸收表層土肥水的器官,整個地下根系是紅花菜的繁殖體。紅花莖為扁蒲狀,短而粗,主要產生葉片和分蘗。紅花菜葉片有12張以上,在莖基根部對生,第1、第2葉較短,長30cm左右,寬2cm左右,葉脈平行,葉色綠里帶黃;第3葉后葉片漸長,最長可達70cm,葉片寬度也加大,這些葉片是紅花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紅花菜花梗較長,約有70 cm,是花的依托。紅花菜在花蕾期為子彈頭狀,開放時為喇叭狀。紅花菜既耐雨又耐旱,既耐貧瘠又耐肥,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也不嚴格,田頭地角、低丘緩坡均宜種植,病蟲害少,一般不需防病治蟲。其用途廣泛,既是食品,又是補品,還能入藥,是集食、補、藥于一體的餐桌佳肴,菜中奇葩,可作走親訪友的珍貴禮品。
2 營養(yǎng)和藥理成分及其開發(fā)產品
營養(yǎng)成分為:氨基酸含量為8%左右;粗蛋白含量為14%左右;總糖含量為9%左右,還含若干礦物質元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藥理成分為:黃酮醇及其苷類;查兒酮類和紅花多糖;脂肪酸;鏈烷雙醇;甾替及其他成分。藥理作用:紅花黃色素具有抗缺氧、抗凝血、降血壓及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黃酮醇化合物具有保護心血管、抗炎作用;甾醉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礦質元素(鉻、錳、鋅等)可增強心血管機能。開發(fā)產品有紅花油、紅花蛋白、紅花黃色素。
3 栽培技術
選用健壯的種根栽培,用種量為900kg/hm2,栽種期為10月份至翌年春節(jié)前后。事先把計劃要種紅花菜的低丘緩坡開墾整理成可種地,然后整成畦寬1.2m,溝深、寬各為30cm的待種畦。每畦種2行,行距60cm,叢距40cm,栽種3.45萬叢/hm2,一般每叢2株,有條件的可每叢3~4株,苗足有利提高當年產量。栽種后7d施用碳銨450kg/hm2,加過磷酸鈣300kg/hm2,施肥方法采用近種根附近塞肥,然后在生產過程中看苗施肥,對缺肥的再施尿素75~105kg/hm2。6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要及時分批采摘,及時曬、烘。雨天要趁早晨花未開時即采摘,以免喇叭花內積水,加重烘干難度;晴天,要搶太陽曬癟,再入竹制焙籠烘干,干后保藏、防潮。
4 紅花菜發(fā)展前景
4.1 紅花菜生產種植容易,效益高
1年種植多年受益,當年種植1株,翌年就增發(fā)到3~4株,采摘時間不長,6月上旬開采,7月中旬結束,前后1個多月。紅花菜是野生植物,具有耐貧瘠、抗病蟲、耐干旱的特性,其種植管理容易,基本不需要除蟲施藥,管理期間只需要拔草,不需要頻繁中耕,因此不會造成水土流失,其具有1年種植多年采收、多年受益的優(yōu)點。同時,當地已有種植紅花菜大戶,積累了一定的生產和加工經驗。
4.2 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紅花菜的種植對于勞動力強度要求不高,婦女、輕度殘疾人都可以種植。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當地有大量下崗待業(yè)農民,開展紅花菜種植利于當地農民的增產增收,是解決就業(yè)的有效手段。
4.3 有豐富土地資源
由于紅花菜種植對于土地的要求不高,田角地頭、貧瘠的低丘緩坡及旱地都可以種植,同時紅花菜具有保土、保肥、防止水土流失的特性,特別適合中西部貧瘠山區(qū)種植。據不完全統計,建德市李家鎮(zhèn)這類閑散的土地有133.33hm2可以開發(fā)利用。如果在全國其他適合種植的地區(qū)特別是在中西部一些適合種植地區(qū)的貧困山區(qū)進行試種、示范推廣,將對當地農民增收、脫離貧困起到很大幫助。
4.4 國內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由于紅花菜在民間就有生血、保護心血管、抗炎癥的說法,因此在當地產婦就習慣用紅花菜燉豬腳做菜。同時,在杭州、寧波、上海等城市,紅花菜也作為野菜的一種,很受當地人的青睞。
篇4
團蔥屬百合科蔬菜,又名薤、頭、小蒜、苦蒜、野蒜等,主產于重慶、四川大部地區(qū)及貴州遵義等地。主要食用部位為鱗莖,味辛辣,其薹及幼嫩全株也可食用。鱗莖可腌制、泡制,也可作火鍋底料;幼嫩全株可腌制及作佐料;薹可腌可炒。2010年9月,由貴州省農科院園藝所從遵義引入威寧試種成功。2011-2012年,我們在威寧境內開展多點試驗與示范栽培,其中包括不同海拔、不同土壤類型、不同播種期、不同定植密度等相關試驗。結果表明,高產地塊產量可達1 871.60 kg/667 m2,現將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選地與整地
團蔥的最終產品是鱗莖,雖然團蔥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應選擇保水保肥性好的砂壤土,既有利于增加分蘗數,也有利于鱗莖的充分膨大。將選中的地塊進行深翻并細碎土塊,徹底清除田間石塊、瓦礫、雜草的地下莖及根等雜物,既可為團蔥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又能顯著減少生長期田間除草的用工量。
2 播種
2.1 播種時間
試驗結果表明,從采收時(5月上旬至6月上旬)到次年的3月均可播種,其中6~9月是最佳播種時期。隨著播種時間的延遲,產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2.2 播種方式及播種密度
條播或穴播都可以,但條播速度快,利于增加密度,也利于今后的田間管理。
用條鋤或薅鋤開溝,溝深10~15 cm,行距20~25 cm,株距10~15 cm,即667 m2種植17 000~
33 000株。播種時最好將芽眼統一朝上,以利出土迅速和出苗整齊。施入基肥后覆土至平。
2.3 施足基肥
每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機肥1 000~1 500 kg,三元復合肥10~15 kg作基肥,保證苗期生長所需養(yǎng)分。
3 田間管理
3.1 中耕除草
出苗后當地上部高達10~15 cm時用條鋤淺中耕并除草,整個生育期除草2~3次即可。
3.2 追肥
苗齊后667 m2撒施尿素10~15 kg作提苗肥,鱗莖分化至分蘗初期667 m2撒施三元復合肥20~25 kg,促進鱗莖分化與膨大,施肥后進行淺中耕,盡可能用松土覆蓋肥料,或者選擇雨天施肥,或者施肥后及時澆水,盡快將速效肥溶入土中,減少揮發(fā)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3.3 水分管理
加強水分管理是團蔥獲得高產的關鍵,每次追肥結合澆水進行,隨時保持土壤濕潤,謹防干旱。鱗莖膨大期澆一次透水,增產效果顯著。
3.4 病蟲害防治
目前尚未發(fā)現團蔥有病蟲害發(fā)生,但從團蔥的植物學分類進行推理,感染大蒜銹病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規(guī)模化栽培時預防措施必不可少。
4 適時采收
葉片變黃,假莖未枯時是團蔥采收的最佳時期。采收過早,水分含量高,產量低,品質劣,商品性差,效益低;采收過遲,假莖枯爛,鱗莖散落,增加收獲工時量,增加生產成本,降低栽培效益。
5 試驗結果
2012年6月6日,我們在威寧縣哈喇河鄉(xiāng)發(fā)沙村梨園組董國軍的地塊進行抽樣測產,采用蛇形取樣法,取樣點3個,測產總面積15 m2。
結果表明,團蔥分蘗數為11~18個,平均14.3個,平均單株質量70.15 g,平均單粒質量4.91 g,最大單粒質量22.6 g,折合產量為1 871.60 kg/667 m2,生育期254 d。
從生產示范田間情況看,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塊,特別是加強水分管理的地塊,生長勢較強,分蘗較多,有的超過20個,鱗莖較大,同時粒也大;反之,水分不足的地塊,生長勢較弱,分蘗少,鱗莖小,同時粒也小。
生產示范結果表明,團蔥雖然較耐旱,但要實現較高的經濟產量,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水分管理。
6 結論
①團蔥的適應性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在威寧境內海拔1 300~2 700 m地區(qū)均可以種植,其中水源方便或土壤較濕潤的地塊產量較高。
篇5
1.品種選擇 選用當地農家品種。毛蔥以小鱗莖為繁殖材料進行無性繁殖,選擇鱗莖大小中等,無病無傷者做種鱗莖。
2.選地 毛蔥是淺根作物,根為弦狀根,著生于短縮莖盤的基部,根系較弱,無主根和根毛,根系入土深度和擴展范圍僅為30~40cm, 根系主要密集分布在20~30cm 的土層中,故耐旱性弱,吸收肥、水能力差,且鱗莖在土壤中膨大,宜選擇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為好。毛蔥忌連作,也不能與其他蔥蒜類重迎茬,最好實行3-5年輪作。另外,噴施過普施特、豆磺隆、綠磺隆、廣滅靈等長殘效除草劑的地塊3年內不能栽種毛蔥,以免產生除草劑藥害。
3.整地和施底肥 毛蔥由于生產季節(jié)都較短,生長速度快。但鱗莖的分蘗,植株良好的長勢和抗性,優(yōu)良的品質,都需要N、P、K的合理搭配,才能達到高產、優(yōu)質。分蘗洋蔥以食用嫩葉為主,生長時間較短,但鱗莖的分蘗,植株良好的長勢和抗性,優(yōu)良的品質,都需要N、P、K的合理搭配,才能達到高產、優(yōu)質。關于N、P、K的施用時期,首先考慮生長季節(jié)短的問題,肥料宜早施,一次性作底肥或部分作底肥,部分在出苗后20―30 天追肥效果較好,追肥太晚,效果不明顯。幾年來的試驗結果也表明,早期追肥效果好。因此,栽種毛蔥的地塊要及早整地,最好是秋整地,深翻細耙10-15cm,要達到土松土細。在翻耙之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銨5kg,然后起壟鎮(zhèn)壓,確保墑情。
4.栽種
4.1 栽種時間 可在5~7℃時萌芽,春季土壤化凍10~15cm時即可栽種,適時早種扎根快,幼苗生長茁壯。栽種不宜過晚,過晚蔥頭出芽少、生根少,養(yǎng)分消耗大,易感病、蟲害,產量低。4月上旬(清明過后)栽種為宜。栽種過晚,生長后期溫度過高鱗莖停止膨大進入休眠壯態(tài),導致生長期不夠,使每株毛蔥形成的鱗莖個頭小、產量低。
4.2 栽種方法 栽種前,將壟面摟成平臺,每壟按2~3行栽種。壟距65cm、株距10~12cm,沙質土可稍深,黏重土可稍淺。栽成拐子苗,栽后立即覆土 2~3cm,待表土干后再鎮(zhèn)壓;鎮(zhèn)壓后,壟臺不形成裂縫。每畝保苗19 000~25 000 株,栽種量 70~80kg/畝。栽種深度3~4cm,過深,地上部生長過旺,鱗莖不易膨大,且呈畸形。過淺,根系生長不良,植株易倒伏,鱗莖外露易開裂或日曬變綠。為使幼苗生長一致和防止缺苗,栽種小鱗莖時要求:開溝深淺一致,栽種深度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并使種鱗莖與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5.田間管理
5.1 苗期管理 早期氣溫低,毛蔥栽后10余天幼苗才開始出土,再經20余天母鱗莖才全部消失,所以毛蔥出土后應多次中耕,可疏松土壤,去除雜草,提高地溫。一般苗高7-10cm,2-3葉時行第一次中耕,鋤溝宜深,壟背壟肩宜淺,兩小行間也過小鋤;幼苗長到4-5葉時,再中耕除草一次。后期可視田間草情進行人工拔大草。
5.2 肥水管理
栽后應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出苗,澆水不可漫灌,防止水過壟背,地面板結。在栽后約35天母鱗莖爛母前結合灌水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0-15kg;在鱗莖膨大期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5-20kg,結合灌水施入,同時也可葉噴0.2%磷酸二氫鉀1-2次。收獲前5-7天不澆水,使鱗莖組織充實,充分成熟,有利于貯藏。
5.3 病蟲害防治
毛蔥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遭受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等,最常見的蟲害主要是地老虎、蔥薊馬、蔥蠅、甘藍夜蛾等。病害防治于發(fā)病初期每隔7-10d噴施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 倍液,連噴2-3次。蔥蠅、地老虎可用 40%樂果乳油 45kg/hm2結合灌水灌根防治;甘藍夜蛾等害蟲可用10%菊?馬乳油1500 倍液或80%樂果乳油 1500 倍液噴霧防治;薊馬幼蟲發(fā)生盛期噴灑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每7-10d 噴1次藥,連防2-3 次。
篇6
[關鍵詞]花卉;園林建設;要求
一、花卉植物設計的要點
1、花卉設計的科學性
先對花卉壽命、種類進行充分了解,因地制宜地進行花卉類型的選擇,才能實現設計的合理性。其次,對花卉種植季節(jié)特性進行掌握。由于花卉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生長發(fā)育周期,具有較為顯著的季節(jié)性,進而呈現出不一樣的觀賞特點。最后,因生長期的改變,花卉植物葉、花及果期也不盡相同,進而其具有不同的觀賞性。通過花卉的觀賞時間進行花卉設計時間層次的合理規(guī)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一年四季具有不同的景觀。
2、花卉設計的藝術性
園林構成形式要素的和諧、要素和要素間的和諧、要素組合整體空間布局的和諧為園林景觀設計和諧統一的主要內容。園林花卉種植設計應充分融入園林整體景觀設計,對整體園林設計相適應,才能將園林設計美感充足展現出來,才能將花卉景觀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我國古典畫作遵循“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美學比例,園林設計也應具有美學價值。在種植設計花卉景觀時,應重視各個要素之間的協調性,確保其配置符合審美觀點,如園林具有較大的空間時,選用的植物應具有高大、量多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協調景觀的作用。
二、花卉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1、花卉要求的土壤特性
①團粒結構良好,排水透氣
團粒結構是土壤中的腐殖質與礦物值粘結所成的0.01-5mm大小的團粒。團粒內部有毛管孔隙,可蓄水保肥,團粒之間又有較大的孔隙,可以排水透氣,澆水或雨后不板結。團粒結構不良的土壤,多為粘重、板結、排水不暢,栽培花卉容易導致花卉根系腐爛,葉片發(fā)黃,甚至干枯死亡。
②腐殖質豐富,肥效持久
腐殖質是動植物殘體及排泄物經腐爛后形成的有機物。腐殖質含量豐富,有效態(tài)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豐富,利于花卉根系的吸收。增加土壤的腐殖質的方法,主要依靠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③酸堿度(pH值)要適宜
一般大多數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而大多數溫室花卉要求酸性土壤。植物對環(huán)境中酸堿性的適應性是由植物的根系特性決定的。根據植物根系對環(huán)境酸堿性的適應性將其分為:酸性土植物;弱酸性土植物;近中性(偏酸性)土植物;弱堿性土植物。土壤的酸堿度通常可以用硫酸和生石灰調節(jié),硫酸亞鐵也可調節(jié)土壤的pH值。一般用工業(yè)廢硫酸調節(jié),以節(jié)約成本。
2、各類花卉對土壤的要求
⑴露地花卉
一、二年生花卉: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壤土上均可生長良好,粘土及過輕質的土壤生長不良。適宜的土壤為表土深厚、地下水位較高、干濕適中、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夏季開花的種類最忌土壤干燥,因此要求排灌方便。秋播花卉以粘質壤土為宜,如金盞菊、矢車菊、羽扇豆等。
多年生宿根花卉:根系較強,入土較深,應有40-50cm的土層;下層應鋪設排水物,使其排水良好。栽植時應施較多的有機肥,以長期維持較好的土壤結構。一次施肥后可維持多年開花。一般宿根花卉在幼苗期要求富含腐殖質的輕質壤土。而在第二年以后則以稍粘重的土壤為宜。
球根花卉:對土壤的要求十分嚴格。球根花卉一般都以富含腐殖質的輕質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壤土也可。尤以下層為排水良好的礫石土、表土為深厚的沙質壤土為宜。但水仙花、風信子、百合、石蒜、晚香玉、及郁金香等則以壤土為宜。
⑵溫室花卉
要求富含腐殖質,土壤疏松柔軟,透氣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長久維持土壤的濕潤狀態(tài),不易干燥。一般絕大多數溫室花卉都要求酸性土壤.。
三、花卉栽培技術在園林建設中的應用
1、花壇
花壇多用于廣場及公園、機關單位、學校等觀賞游憩地段和辦公室教育場所,應用十分廣泛。主要采取規(guī)則式布置,有單獨或連續(xù)帶狀及成群組合類型?;▔瘍炔拷M成的紋樣多采用對稱的圖案,并要求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一般選用植株低矮、生長整齊、花期集中、株形緊密、花或葉觀賞價值高的種類,常選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的高度與形狀,對花壇紋樣與圖案的表現效果有密切關系,如低矮而株叢較小的花卉,適合于表現平面圖案的變化,可以顯示出較細致的花紋。花叢花壇以表現開花時整體效果為目的,展示不同花卉或品種的群體及其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絢麗色彩與優(yōu)美外貌,選用的花卉以花朵繁茂、色彩鮮艷的種類為主,如金魚草、雞冠花、一串紅等。在配置時應注意陪襯種類要單一,花色要協調,每種花色相同的花卉布置成一塊,不能混種在一起。
2、花境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林地邊緣地帶多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tài),運用藝術手法設計的一種花卉應用形式,是一種半自然式的帶狀種植形式,以表現植物個體自然美和它們之間自然組合的群落美為主題。歐美國家特別是英國園林中花境應用十分普遍,而我國目前花境應用較少?;ň持懈鞣N花卉在配置時既要考慮到同一季節(jié)中彼此的色彩、姿態(tài)、體型、數量的調和與對比,花境的整體構圖也必須是完整的,同葉還要求在一年中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顯現不同的季相特征,使人們產生時序感。依據花境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邊緣可以是自然曲線,也可以采用直線,高床的邊緣可用石頭、磚頭等壘砌成,平床多用低矮致密的植物鑲邊,也可用草坪帶鑲邊。
3、花叢和花群
這種應用方式是將自然風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觀應用于城市園林,從而增加園林綠化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埠突ㄈ翰贾煤唵?,應用靈活,株少為叢,叢連成群,每簡均宜?;ɑ苓x擇高矮不限,但以莖干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形豐滿整齊為佳?;▍埠突ㄈ撼2贾糜陂_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有一個聯系的鈕帶和過渡的橋梁,也可以布置在道路的轉折處或點綴于院落之中均能產生較好的觀賞效果。同時,花叢和花群還可以布置于河邊、山坡、石旁,使景觀生動自然。
4、花臺
花臺又稱高設花壇,是將花卉種植在高出地面的臺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觀,我國古典園林中這種應用方式較多。現在多應用于庭院,上植草花作整形式布置,由于面積狹小,一個花臺內常只布置一種花卉。因花臺高出地面,故選用的花卉應株形較矮、繁密匍匐或莖葉下垂于臺壁,如玉簪、芍藥、鳶尾、蘭花、沿階草等。
5、花缽
花缽可以說是活動花壇,它是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fā)展,花卉種植施工手段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應用形式?;ɑ艿姆N植缽造型美觀大方,從造型上看,有圓形、方形、高腳杯形,以及由數個種植缽拼組成六角形、八角形、菱形等圖案,也有木制的種植箱、花車等形式,造型新穎別致、豐富多彩。這種種植缽移動方便,里面花卉可以隨著季節(jié)變換,使用方便靈活、裝飾效果好,是深受歡迎的新型花卉種植形式。主要擺放廣場、街道及建筑物前進行裝點,施工容易,能夠迅速形成景觀,符合現代化城市發(fā)展的需要。
6、花卉基礎栽植
在建筑物以及一些構筑物基礎的周圍通常用花卉作基礎栽植。建筑物周圍的花卉栽植與道路之間常形成一狹長地帶,在這一地帶上栽植花卉能夠豐富建筑的立面,使建筑物周圍的環(huán)境得到美化,并對建筑物和路面起到銜接作用。對于具有落地玻璃窗的建筑來說,窗外栽植的花卉與室內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給室內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在墻基處栽植花卉可以緩沖墻基、墻角與地面之間生硬的線條,對墻體和地面具有軟傾向裝飾作用,特別對丑陋難看的墻角具有遮擋作用。若在單色的墻面前種植花卉,墻面如同畫布,栽植的花卉好像一幅畫一樣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在雕塑、噴泉、塑像及其它園林小品的基座附近通常用花卉作基礎種植,起到烘托主題、渲染氣氛的作用,并能軟化構筑線條、增加生氣。也是基礎栽植的一種形式,有助于提高園路的景觀效果,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7、溫室專類園栽植
為滿足人們對溫室花卉的觀賞需要,可以專門開辟觀賞溫室區(qū),布置熱帶、亞熱帶花卉供參觀游覽。如蘭花和熱帶蘭、仙人掌及多漿植物等種類繁多、觀賞價值高、生態(tài)習性接近的花卉可布置成專類園的形式。而對溫度要求不太高的植物,如棕櫚、蘇鐵等,可用來布置室內花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花卉種植作為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升其造景效果,應確保其設計的合理性及提高其種植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園林建設的發(fā)展,才能體現其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趙洪章.草本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04期
[2]張啟翔,潘會堂.中國新花卉作物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J].中國園林,2009年01期
[3]孫芳.淺談野生花卉在城市中的園林應用[J].現代農業(yè),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