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的審計報告范文

時間:2024-04-11 11:25: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上年度的審計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上年度的審計報告

篇1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 審計調整分錄 會計調整分錄

一、審計調整分錄與會計調整分錄的主要區別

1、編制主體不同。審計調整分錄是注冊會計師在經過一定的審計程序后所編制的,它是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審計成果的一種體現;會計調整分錄是被審計單位會計人員對審計結果的確認后編制的,它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

2、用途不同。審計調整分錄用于審計人員確定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匯總的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是一種綜合的審計證據,是為被審計單位編制財務報表和發表審計意見服務的;會計調整分錄是被審計單位調整會計賬表的依據,是會計的記賬憑證。

3、調整的內容和表達方式不一樣。審計調整分錄是針對審計中發現的被審計單位應調整的事項,按正確的會計分期及時反映在相應會計年度的報表中,否則財務報表就不能合法公允地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調整分錄是在審計的財務報表截止日以后會計期間對資產負債表項目從會計賬薄上進行的調整,會計人員編制的會計調整分錄必須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審計調整是針對財務報表項目進行的,而會計調整是針對會計財務處理進行的。

4、調整范圍不同。對不影響財務報表實質內容的調表不調賬的重分類調整,是因被審計單位未按有關會計制度規定編制財務報表而引起的誤差,屬于審計調整分錄的重要內容,但它不屬于會計調整的范疇。對重分類調整事項,會計人員僅需調整被審計年度的會計報表,而不需調整下一年度的賬薄。

5、調整方法不一樣。審計調表不調賬,當涉及到損益項目時,會計調整則于次年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賬務調整,而審計卻是直接調整該事項發生年度的財務報表相關項目。

6、在報表上的反映不同。審計調整反映在事項發生當期的財務報表中,而會計調整反映在實際作出會計賬務處理的會計年度的報表期初。

二、如何編制審計調整分錄及會計調整分錄

通常審計中發現以前年度的調整事項時,被審計單位該年度的財務處理已經完畢,已結賬并封賬,甚至下年度的少數月份的財務報表已報出,經會計調整后調整數反映在下年度報表項目的年初數中。涉及到損益時,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這個臨時性會計科目過渡。在相關事項調整完畢后,最終在財務報表中的“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應交稅費”、“盈余公積”等科目中反映。

一般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在下年度對被審計單位的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某年度發生的事項應在該年度財務報表中恰當反映,否則,審計就失去了意義。審計調整不同于會計調整,審計調整是針對財務報表項目進行的,而不是會計科目。審計調整應直接調整當年度的財務報表相關項目。

審計調整,可能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年度的財務報表的連續調整,其中對上年及以前年度的財務報表的調整屬于追溯調整,包括在本期發現的屬以前會計期間的會計事項,直接調整該事項發生的當期的會計報表,即視同這些會計事項在發生的當期已在財務報表中作了恰當反映,這些調整的實質是進行準確的會計分期。審計的追溯只是針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調整而言的。被審計單位當年不調賬,但應在當年財務報表中反映,此時的報表調整與下年度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相對應,使得經調整后的年末財務報表數與下年度財務報表年初數相一致。

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后所提出的審計調整分錄,是站在被審計單位的角度提出的,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后提出的,而此時在一般情況下,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賬簿已封,實屬期后調整事項,審計調整事項是直接調整所審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并可能追溯調整再上一年的財務報表數據。但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處理,卻是在審計之后,而不應當返回上年去改賬。

為了便于被審計單位會計人員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也便于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下一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對期初余額的確認,建議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編制好審計調整分錄后,同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溝通,協助被審計單位編制好會計調整分錄。

如果年報審計在下一年度元月份進行時,被審計單位年報尚未完成,會計賬薄尚末結轉到下一年度,此時會計調整可直接在財務報告年度直接進行。另一種情況是年報已完成,下一年度的新賬已結轉完畢,但元月份財務報告尚未報出,在財務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情況下,可以反結賬,將財務報告年度的資料重新打開,此時會計調整也可直接在財務報告年度進行,財務軟件可以根據修正后的財務數據結轉下年。上述兩種情況的會計調整直接反映在財務報告年度,如果不存在上一年度追溯調整,此時的會計調整分錄與審計調整分錄相一致,此時被審計單位財務上的數據同審計報告后所附的財務報告上的數據完全一致。

三、審計調整分錄及會計調整分錄應用舉例

1、單獨對被審計年度的報表調整。例:注冊會計師于2011年2月對A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發現A公司2010年少攤銷無形資產100萬元,A公司所得稅率25%,按10%計提法定公益金。要求:假定不考慮A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項目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就無形資產少攤銷一事列示出審計調整分錄;如果A公司完全接受審計調整建議,列示A公司的會計調整分錄。

(1)審計調整分錄:

借:管理費用 1,000,000

貸:無形資產 1,000,000

借:應交稅金250,000

貸:所得稅250,000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75,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000

(2)會計調整分錄。由于上述調整事項的發生不是2011年度,不能在2011年度直接對管理費用等科目進行調整,只能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過渡。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管理費用 1,000,000

貸:無形資產1,000,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5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25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年初) 75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 750,000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75,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年初)75,000

篇2

一、關于重要性原則的運用基礎

企業在確認、計量和披露各中期會計報表項目時,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是企業編制中期財務報告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原則。誠然,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報告時也要遵循重要性原則,只是比較而言在編制中期財務報告時重要性原則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在判斷重要性程度時,應當以中期財務數據為基礎,不應以預計的年度財務數據為基礎。因為有些對于預計年度的財務數據顯得不重要的信息對于中期財務報表來說可能是重要的。換言之,該信息對于理解年度會計報表而言并不十分相關,但是對于理解中期會計報表而言是相關的,企業應當在中期財務報告中披露這些信息。例如,企業中期中發生的有關會計政策變更、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變動、投資損失、罰款支出、關聯交易、承諾事項等,有的在全年看來,與預計的全年有關數據相比較,還達不到重要性水平,但在中期看來,與中期的有關數據相比,已經達到重要性水平,那么此時就應當如實予以披露。也就是說,在中期財務報告中,重要性水平的對比基礎,應當以中期期末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凈資產總額、中期的營業收入總額、中期的凈利潤總額等直接相關項目的數據作為比較基礎。

二、關于會計估計

基于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報時間一般比年度財務報告短,有關編報要求相對于年度財務報告也有所放寬,對外披露的時限比年度財務報告短(以上市公司為例,季度報告披露的時間是一個月,半年度財務報告的披露時間是兩個月,年度財務報告的披露時間是四個月),再加之企業和社會公眾存在年度財務結算的行為習慣,所以,在編制中期財務報告時,中期財務報告的會計計量相對于年度財務報告而言,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賴于會計估計。例如,在編制中期財務報告時,中期期末的存貨盤點、往來款項的對賬、有關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中期所得稅的計列、合并會計報表內部交易的抵消等,一般都不可能像年度會計決算那樣全面詳細、嚴格規范、計算準確,而是在更多的程度上依賴企業會計人員的估計,以便按照及時性的原則披露中期會計信息。

三、關于季節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各項收入往往是在一個會計年度的各個中期內均勻發生的,各中期之間實現的收入差異不會很大。但是,并非所有的企業都是如此。有的企業存在季節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而季節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則往往集中在會計年度的個別中期內。對于這些收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的有關規定,企業應當在發生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當在中期會計報表中予以預計或者遞延,即企業應當在這些收入取得并實現時及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當為了平衡各中期的收益而將這些收入在會計年度的各個中期之間進行分攤。其理論依據是中期財務報告的“獨立觀”而非“一體觀”。但是如果季節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在會計年度末允許預計或者遞延的,則在中期會計報表中也允許預計或者遞延。與此同時,這些收入的確認標準和計量基礎應當嚴格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企業會計準則――建造合同》、《企業會計準則――租賃》等的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季節性收入的企業有供暖企業、冷飲企業、農業企業、旅游企業、某些零售企業等;周期性收入企業有滾動開發型的房地產企業、軟件開發企業;偶然性收入如退稅收入、財政補貼收入、政府獎勵收入、稅收返還等。

四、關于會計年度中不均勻發生的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通常情況下,與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有關的費用往往是在一個會計年度的各個中期內均勻發生的,各中期之間發生的費用不會有較大差異。但是,那些諸如員工培訓費、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費等,則往往集中在會計年度的個別中期內。對于這些會計年度中不均勻發生的費用,企業應當在發生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當在中期會計報表中予以預提或者待攤。也就是說,企業不應當為了使各中期間收益的平滑化而將這些費用在會計年度的各個中期之間進行分攤。這樣處理的理論依據同樣也是中期財務報告的“獨立觀”而非“一體觀”。做這樣的規定,一方面可以提高中期財務報告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企業在中期通過對不均勻發生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而人為調節企業經營業績的情況。

五、關于中期會計報表的格式

企業在中期末除了需要編制中期末資產負債表、中期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之外,還應當提供前期比較會計報表,以提高會計報表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在中期財務報告中,企業應提供以下會計報表:

1、資產負債表,包括本中期末資產負債表和上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以2003年第2季度財務報告為例,資產負債表包括2003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和200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

2、利潤表,包括本中期的利潤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潤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上年度可比期間的利潤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潤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潤表)。以2003年第2季度財務報告為例,利潤表包括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即本中期利潤表、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即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潤表,200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即上年度比較會計報表可比中期利潤表、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即上年度比較會計報表年初至中期末的可比利潤表。

3、現金流量表,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以2003年第2季度財務報告為例,現金流量表包括200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即上年度可比會計報表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現金流量表。

六、關于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

會計報表附注是會計報表信息的補充說明,根據及時、相關、重要和成本效益原則,中期會計報表附注的編制應當依據以下三項基本要求:一是中期會計報表附注應當提供比上年度財務報告更新的信息,無需重復披露在上年度財務報告中已經披露過的、相對并不重要的信息;二是中期會計報表附注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對于本中期注意的交易或者事項,對于那些會影響中期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但未在中期財務報告的其他部分披露的重要信息,也應當在中期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三是中期會計報表附注的編制應當以年初至本中期末為基礎,以使對重要性作出較為合理的判斷。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季度財務報告附注,只需披露如下內容:1、與前一定期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以及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重大變化及影響數;2、季度財務報告采用的會計政策與年度財務報告的重大差異及影響數;3、應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而未予合并的子公司名稱及未合并原因。半年度財務報告附注要求包括以下內容:1、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的內容、原因及影響數;2、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重大變化、原因及影響;3、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如有)涉及事項的有關附注。

篇3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試行)》的規定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開展XX年年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們于XX年年7月4日至8月30日對50家會計師事務所(包括分所)進行了檢查,13家事務所予以復查。現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匯報:

一、今年檢查工作的特點和基本做法

開展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是行業誠信建設的內在要求和客觀需要。本次檢查工作由協會領導總體布置,監管部具體組織實施,在借鑒以往開展檢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XX年年度的檢查工作從計劃、組織、實施等方面都進行了認真準備和精心安排。

(一)認真做好檢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中注協檢查工作布置會后,我們修訂了執業質量檢查工作計劃,確定了XX年年檢查對象、范圍、檢查的方式和方法等內容;召開了執業質量檢查工作布置會,部署了今年業務質量檢查工作。

舉辦了檢查人員培訓班,對40名檢查人員進行檢查前的培訓;針對小規模企業的特點,簡化了小規模企業的檢查工作底稿。

(二)檢查工作的特點和基本做法

按照中注協要求,結合我會與財政局監督處不重復檢查的原則,對50家事務所進行檢查,其中XX年后新設立的45家、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2家、5年內未接受過協會自律性檢查的事務所3家,同時對上年度被強制培訓的13家事務所進行了執業質量復查。

檢查范圍:XX年年1—4月出具的上市公司、大中型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XX年度審計報告。被檢查事務所共出具年度審計報告共2451份,檢查組抽查226份(其中上市公司報告4份),抽查比例為9.2%。

為便于檢查人員工作,同時不影響被檢查事務所正常業務,與往年不同,我們從實際出發采取了實地檢查和報送資料集中檢查兩種方式。

在抽取審計業務項目時,選擇能全面反映事務所執業水平的業務類型和業務項目,使抽取的檢查樣本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例如,選擇不同審計部門或審計小組的業務項目;選擇不同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完成的審計報告。

這次檢查工作給注冊會計師們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的機會,很多接受檢查的事務所非常重視與檢查人員交流執業經驗和體會,不少事務所把檢查組與事務所的交換意見會,看作是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專業培訓的好機會。通過檢查人員與注冊會計師的討論交流,達到了提高事務所業務質量的目的。

二、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質量控制存在問題

對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的檢查,主要采取調查問卷、現場詢問并結合具體審計項目的檢查來進行。

檢查中發現大部分事務所建立了一整套以項目承接、項目風險管理、各級業務人員的職責規定、審計工作底稿審核規定、內部控制評價規程等為主要內容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和業務項目風險控制規程,在制度上為業務質量提供了保證。

但少數事務所缺乏具體可行的制度,如有的事務所未建立執業規程或審計手冊,有的從形式上履行了三級復核程序,但未簽署意見,對復核的程序和內容亦無記錄,各級復核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致使三級復核流于形式。

被檢查的新所和小所由于更多的關注市場開發,制度建設和執行處于薄弱環節,項目質量控制依賴具體的執業人員。因此,不同的項目組由于人員組成的不同,使項目之間執業質量存在較大差異,風險控制標準不統一。

(二)職業道德方面存在問題

在本次檢查中,我們采用調查問卷、現場與相關審計人員詢問方式,未發現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惡意違背職業道德的情況。

但我們發現事務所業務收費大多偏低,有的業務收費僅為標準收費的20-30%;注冊會計師普遍未就新承接業務與前任注冊會計師進行溝通。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除了受執業環境、執業隊伍素質、不正當競爭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事務所自身存在重收益、輕質量的狀況,尤其放開批所以來,部分事務所出現內部分化、業務流失的趨勢,這種狀況勢必加劇同行間的不正當競爭。

三、具體審計項目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法律責任問題

1、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重視不夠。如收集的財務報告未經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或沒有單位的公章;將事務所的名稱作為會計報表附注的頁眉或頁腳;未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披露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會計報表附注未將主要報表項目內容予以列示;未披露財務報表的批準報出日期;管理當局聲明書不簽日期或簽署日期與審計報告日期不一致等問題普遍存在。

2、底稿中存檔的審計報告沒有嚴格執行簽字并蓋章制度。如注冊會計師只蓋章沒有簽字或只簽字沒有蓋章;將不應作為審計報告附件的內容作為附件。如在報告正文有附送會計報表的情況。

3、新所和小所對業務定書重視不夠。沒有業務約定書、約定書要素不完整或內容不恰當的情況,被審計企業未蓋章,未明確出具報告日期或無簽約日期或有效日期,簽約日期晚于報告日期,不恰當限定年度審計報告的使用范圍等。

法律意識不強是今年業務檢查發現的較為普遍的問題。我們認為,事務所審計業務如果涉及法院、公安等相關部門,上述存在的問題將會導致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

(二)綜合類項目存在的問題

1、普遍不重視審計計劃的編制。有的事務所未編制審計計劃。或者具體審計計劃固定化,沒有根據項目的實際進行調整以適應項目的需要。對審計程序表執行情況的說明一般不予重視,減少審計程序未經有關責任人批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隨意性很大。審計計劃中沒有對企業的相關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對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沒有過程及依據,沒有審計目標的描述,對以前年度審計的描述簡單,沒有費用預算,對重要的審計領域與科目的審計程序沒有說明。

2、事務所普遍對期初余額的關注程度不夠,沒有獲取可以信賴的期初余額的有利證據,也沒有執行相應的審計程序;對影響本期的大額結轉項目沒有進行追查,未充分考慮期初余額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3、沒有審計總結。未編制符合性測試記錄、審計差異匯總表、試算平衡表。

4、符合性測試目的不明確,符合性測試的結果與實質性測試的時間、性質、范圍沒有形成對應關系,體現不出制度基礎審計的特點。對符合性測試樣本量確定的依據沒有充分的說明。

5、未單獨建立永久性檔案,對首次接受委托項目的,收集長期檔案資料不齊。

(三)實質性測試存在問題

1、對往來款項的函證情況普

遍執行不到位。對應收款項、應付款項的審計程序有的只有賬賬核對、賬表核對,缺少必要的賬齡分析和函證程序;有的雖然發函但在回函很少的情況下,沒有執行任何替代程序即予以確認。如某事務所對某物資公司的審計,公司其他應收款金額為7225萬元,占資產總額34.74%,未實施函證的審計程序,也未執行任何替代程序即予以確認。

2、存貨監盤程序普遍實施不到位。對實物資產的審計,一般只取得了客戶提供的明細表或者盤點表,沒有事務所的監盤或抽盤記錄,有的雖然有盤點或抽盤記錄,但沒有將盤點日的數據倒扎至報告日進行核對,使執行的審計程序不能達到審計目的;對因客觀原因不能執行監盤或抽盤的實物資產,沒有執行相關的替代程序;底稿中缺乏審計人員對大額資產產權的關注,如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的發票、進口設備的報關文件、在建工程的施工許可證、房屋與土地使用權證及其有關的抵押事項等。

如某事務所審計的某裝飾工程存貨金額為1234萬元,占總資產38.77%。其中工程施工1230萬元,注冊會計師未按工程項目編制明細表,未關注工程進度情況,也未進行實物監盤的審計程序。

3、長期投資底稿未標明投資比例及核算方法。對于合同約定所占比例較大的投資,沒有檢查長期投資是否采用權益法核算,沒有對當期損益的調整是否正確,以及是否應編制合并報表進行判斷。

4、收入確認不符合相關準則的規定。如某施工企業當期會計報表確認收入15.3億元。注冊會計師沒有取得工程結算收入的確認依據,沒有結合工程合同、工程進度等進行收入確認的判斷,沒有考慮收入確認方法隊會計報表的影響。

5、被檢查的多數事務所普遍存在對現金流量表審計的工作底稿不充分問題。

6、收集的審計證據不充分、不恰當,不足以對審計結論形成有力的支持。審計人員大量地復印企業的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盲目地搜集無效的審計證據,沒有對證據的分析與職業判斷軌跡與記錄;有的出現審計證據不支持審計結論或二者不一致的情況;有的搜集審計證據不充分且目的性不強,憑證抽查比例過低,不能成為支持審計結論的依據;部分審計項目,對于重要事項沒有取得審計證據,檢查人員無法進一步判斷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如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6.30%,但主營業務成本只增長了20.41%,XX年度收入增長主要為銷售給單一客戶,銷售額為2,389萬元,其中應收賬款為1,437萬元,該銷售無主營業務成本。該交易為臨近資產負債日進行的重大異常交易,注冊會計師沒有充分關注交易對象的財務狀況、銷售規模、償債能力等;審計人員未對相關合同條款進行認真檢查,未關注其銷售是否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未關注公司是否已實際發貨,未查閱到交貨手續,未取得相關驗收合格的證明。

7、審計意見類型不恰當。

(1)部分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的保留意見不在正文中披露,而是采用審計事項說明方式敘述。

(2)審計報告中審計范圍的界定不正確。某公司是合并會計報表,該所審計的是其母公司會計報表,僅對母公司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而非合并會計報表,但是在審計報告范圍段中的表述是“我們審計了后附某公司XX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以及XX年度的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無形中擴大了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3)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重大問題以會計報表附注披露的方式替代審計報告意見,以此“規避”審計風險,造成審計意見不當。如某企業無形資產-專利XX年期初140萬元,本年6月增加6000萬元,期末無形資產余額6140萬元,全年應攤銷364萬元而未攤銷(受益期xx年)。上述事項影響利潤減少366萬元(報表利潤-85萬元),僅在報表附注中說明未在報告中披露,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為無保留意見不恰當。

(4)強調事項段所強調的事項不屬于修訂后《具體準則第七號—審計報告》規定的內容。如某公司根據與另一公司簽訂的協議,提取資產占用費324.3萬元(占資產總額的34.54%)計入“其他應付款”。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就此事項向B公司進行函證, B公司未予確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將此事項作為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強調事項段。

(5)企業會計制度運用錯誤,事務所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如某審計報告意見段中說明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符合《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但會計報表附注披露采取的會計政策是《施工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審計底稿的管理當局聲明書中企業聲明采用《企業會計制度》。

(6)沒有充分考慮重大事項不符事項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某事務所出具的一份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底稿記錄長期借款函證與報表差額較大, 注冊會計師沒有進一步檢查差異原因;某企業19xx年成立,XX年未編制利潤表而將損益項目在遞延資產核算、沒有合并持股56%的子公司, XX年度審計意見為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注冊會計師本年度仍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

(7)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附注進行保留、對企業已接受并進行了調整的事項報,仍在審計報告中予以保留,盲目回避審計責任。

(8)對資不抵債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關注不夠,審計程序不到位。某事務所對資產總額為7365.89萬元,凈資產為-4549.29萬元的某飯店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未關注其持續經營能力。注冊會計師只索取飯店的科目余額表,在工作底稿中填列報表數字,極少地執行了審計程序,便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四、對此次檢查的處理意見

針對上述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對審計過程中違規情節較嚴重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予以行業懲戒:

(一)對兩家事務所予以通報批評:北京泳泓勝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宏大興會計師事務所

(二)對三家事務所予以限期整改:北京同道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中潤誠會計師事務所、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所

(三)對六家事務所予以談話提醒:中誠恒平會計師事務所、中漢德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國信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聯首會計師事務所、先峰榮達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今日升會計師事務所。

對以上事務所因審計報告存在問題簽字注冊會計師予以談話提醒。

五、幾點意見與建議

1、本著幫助教育與并罰并重的原則,我們對以上11家事務所發書面通知書,要求事務所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從告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以書面的形式上報協會,我們將對整改結果進行跟蹤落實。并根據整改情況確定是否列入下

一年的復查對象。

2、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如對銀行的函證,往往因銀行不嚴格遵循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做好企業的銀行存款、借款及往來款項函證工作的通知》有關規定,造成注冊會計師不能很好履行對函證實施有效控制的程序。建議向有關部門反映,解決函證收費高的問題。

篇4

審計科半年工作總結

200*年度上半年,我局的內部審計工作在局領導的重視關懷和大力支持下,緊密圍繞全局中心工作,確立了“管理+效益+服務”的內審工作理念,加大審計力度,實現“寓監督于服務”的和諧審計。

上半年,審計科在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情況下,獨立實施財務收支審計四次,開展專題項目審計四次,配合政府審計部門專項工程審計八次,出據審計報告五份,提出了《關于對各直屬局強化內部監督和風險控制的幾點意見》的工作方案,及時為各層面管理者經營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下面,匯報審計科上半年來圍繞全局工作重心開展的幾項具體工作:

一、參加專業培訓,增長業務素質,提升工作能力。

審計工作的專業性決定了從業人員必須要具備一定水平的專業知識技能,才能確保高質量的完成審計任務。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培訓,是開展好內審工作的必要保證。今年2月14日,我科室派出兩人次參加由國家電網公司審計部主辦的為期十天的高級審計人員培訓班。培訓中了解了國家最新的財務政策和制度;學習了現階段電力行業內審工作最具代表性的審計技術;見識了審計軟件的開發應用成果。此次培訓,極大豐富并積累了審計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提升了工作能力,開拓了工作思路和方向,對于現實工作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并為2006年度農電系統內審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配合政府審計,協調內外關系,維護企業利益。

2006年以來,XX市審計局繼續開展對農電系統第三期城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的竣工決算審計。配合政府審計機關開展專項工程審計,依然是我們2006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鑒于該項工作的延續性,我們在今年的工作中,吸取了上年度的工作經驗和教訓。第一,審前細致嚴格的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在政府審計進點前,多次到被審計單位開展審前自查,針對以往審計發現的問題,逐一對照重點排查,最大限度的糾正和減少存在問題。第二,積極主動地做好審計中的配合服務工作。政府審計過程中,我們面對工程項目多工作量大、竣工決算時間緊迫,不測因素仍存在等諸多實際情況,主動積極與審計人員保持溝通,消除審計單位對被審計單位意識中的職業慣性思維和個人情緒色彩,對審計中提出的問題予以合情合理的解釋,及時掌握審計現場發現的各種變更和其他各種情況,爭取審計過程中查出的問題在審計認證之前予以糾正。第三,協調內外關系,力爭取得滿意的審計結果。為了維護縣局企業利益,現場查證過程結束后,代表被審計單位數次與政府審計部門交換審計意見。對于涉及農網政策性問題,陳述理由,堅持原則,據理力爭,努力取得政府審計部門的認同。經過我們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農電系統各直屬分局在該項目的政府審計中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審計結果,我們的工作同時受到了政府審計機關的理解和各直屬局的好評。

三、召開系統會議,創建工作理論,明確中心工作

2006年4月28日,審計科組織各直屬分局審計專責人召開2006年度的內審工作會議,對系統整體內審工作做以規劃部署,提出了“管理+效益+服務”的和諧審計的工作理念,用以指導農電系統內部審計實踐工作的開展。

此次會議,通過提倡“和諧審計”的工作理論,更新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意識,為全系統內審中心工作指引了方向,更好地指導全系統內審人員開展審計項目,為企業自身完善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通過依法審計、人性化審計、服務性審計促使企業有序發展、規范經營,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增進經濟效益。

四、強化內部監督,增強風險控制,出臺工作方案

我們總結2005年度對各直屬分局開展審計項目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向局領導班子提交了《關于對各直屬局強化內部監督和風險控制的幾點意見》的工作方案,從審計工作的角度提出了加強農電系統財務管理的十四條建議。特別是涉及到對外投資、對外拆借資金、對外捐贈、行政處罰、應收債權等類型的經濟業務都在該方案中拿出了具體的審計意見,目的使市局對于各直屬局財務管理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各直屬分局的經濟行為受到較強的約束性。

五、搞好常規審計,配合中心工作,服務縣局企業。

我們把常規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放在開展各項內部審計工作的首位。2006年度,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為配合全系統“爭創一流”的中心工作,分別對XX、XX、XX、XX四個縣局開展了財務收支審計。今年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特點是:第一,橫向加寬審計范圍,縱向加深審計層次。往年的常規審計通常針對供電主業而忽視了對多經部門和其他項目的審計。今年我們把審計范圍擴大到全部有資金核算的單位和專項資金賬戶,審計范圍囊括了多種經營業及其所屬的各個企業攤點,低壓維管費專項資金以及單獨收取的農電管理費專項資金。在擴大審計范圍的同時也不斷挖掘審計深度,遵循“查不清楚不放過”的宗旨,個別業務追溯源頭,透過賬面現象分析業務本質。第二,嚴格追究“屢審屢犯”的問題,杜絕“審而不計”的現象。在被審計單位,始終存在一些“屢審屢犯”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我們在今年的工作中格外注意了對這類問題的整改并提出今后將以崗位問責的方式追查“屢審屢犯”的根源。

另外,審計工作往往容易產生“審而不計”的現象,重查找,輕整改,形成了審計過后“一了百了”的情況。我們在今年的審計項目中,采用先整改再下達審計報告的工作方法,有效杜絕了審而不計的現象發生。具體做法就是在現場審計查證結束后初步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要求被審計單位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問題,提交整改報告,最終我們再向被審計單位下達正式的審計報告。

時間在我們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中匆匆而過,作為企業的“經濟衛士”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的同時也暴露出存在問題和面臨的困難:

1、審計項目多、人員少、時間短,風險高;

2、審計人員專業知識距勝任工作的要求尚有差距,對外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低;

篇5

一、中期財務報告編制的目的及理論依據比較

編制中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有不同的認識。一種是獨立觀觀點,認為中報的目的與年報一樣,都是為了提供一個特定期間內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另一種是整體觀觀點,認為中報的目的主要是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還有一種合并觀觀點,認為中報信息使用者有可能注重的是企業過去的利潤水平和經營情況,還有可能利用中報的信息對未來期間進行預測,較為合理的做法是對前兩種觀點進行綜合。

澳大利亞會計準則委員會(AASB)以及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和我國的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采用的是獨立觀。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以及我國的臺灣等采用的是整體觀。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采用的是上述兩種觀點的綜合,即合并觀,第34號國際會計準則(IAS34)規定,企業應采用與編制年報相同的會計政策來編制中報,但中報涵蓋的期間不論是半年還是單季,都不得影響年度經營結果的衡量。我國的《中期財務報告準則》也是合并觀,準則中規定,“中期所提供的財務報表應當是完整的會計報表,其格式、內容以及所采用的會計政策應當與年度會計報表相一致”、“企業財務報告的頻率不應當影響其年度結果的計量,中期會計計量應當以年初至本中期末為基礎”等。

雖然三種觀念區別較大,但在實踐中界限越來越模糊。例如,FASB名義上采用的是整體觀念,但它的所得稅費用的確認標準卻與獨立觀相一致。

二、中期財務報告的內容比較及差異分析

1.中期財務報告的基本組成(見表)。

2.對中期財務報告期間認定的比較。中期,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于1973年的第28號意見書——《中期財務報告》(APB28),首先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套關于中期報告的一般會計原則。由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強制要求公司公布季度財務報表,因此美國的中期報告第34號準則實際上是指季報,且披露期限為45天。加拿大、巴西、法國等國也是按季度編報。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我國香港地區則選擇按半年編報。IAS34對以何種期間編制中期財務報告未作強制規定,但該準則提出,鼓勵股票公開發行的企業至少提供截至財務年度前半年末的中期財務報告。而在我國新的中報準則中并沒有明確規定中期財務報告是按半年還是按季度編報,但是證監會在新出臺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3號》中已明確指出:自2002年第一季度起,所有上市公司必須編制并披露季度報告。顯然,我國上市公司編制的中期財務報告已由原來的半年報變為季度報告。

表 中期財務報告的基本組成

項目

美國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中國

批露時間單位 季度

少于一年

半年和季度

報表種類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利潤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

報表注釋

簡略

可詳可略

較詳細

報表項目

可詳可略

可詳可略

詳細(與年報一樣)

是否經過審計 復核

無強制規定

在一定條件下審計

適用范圍

上市公司

無強制規定

上市公司

3.中期財務報告基本構成的比較。IAS34對中期財務報告的基本內容作了規定,即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包括:簡化資產負債表、簡化利潤表、反映權益變動或與業主的資本交易和給業主分派所引起的權益變動以外的權益變動的簡明報表、簡化現金流量表以及選擇的說明性附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要求公司中期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3張基本報表和有關輔助資料。英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中期財務報告的基本內容與美國類似。我國新的中報準則規定,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當包括以下組成部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注,但由于我國要求提供完整報表,因而中期財務報告提供的實際內容比美國的要多。

4.中期報告內容詳略程度的比較。中期財務報告是應同年報一樣完整,還是可以簡化呢?各國規定不盡相同。美國SEC要求公司按10-Q提供有限的財務資料,中期報表項目可詳可略,報表附注可以簡略。IAS34第6條,則將中期財務的最基本內容界定為包括簡明的財務報表和選擇的說明性附注,可避免重復以前已報告過的信息。而我國證監會于1998年對在1994年并于1996年修改的第三號準則再次進行修訂,同時在《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中規定公司應編制、披露、報送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應當是完整的中期會計報表,即要求提供詳細、完整的中期報告。

5.對提供比較中期會計報表的比較。中報通常要求提供前期的可比資料,對此項規定的要求各國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美國SEC對提供比較中期會計報表的主要要求包括:本中期末和上年末的資產負債表,本中期及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間的收益表,本中期及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間的現金流量表。澳大利亞AASB和IASC以及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第7條規定,在中期財務報告中企業應當提供主要比較會計報表的要求也都與美國基本相同。

6.對中期會計政策變更披露的要求。一般地,對會計政策變更披露的要求各國相差較大,因而對中期會計政策的變更各國的規定也存在較大差異。美國FASB規定:如果會計政策的變更發生在企業會計年度的第一個中期內,則該變更的累積影響應包括在第一個中期報告的凈收益中;如果會計政策的變更發生在企業會計年度的第一個中期以外的期間內,應將變更會計年度中變更之前的中期報告改用新的會計政策加以重報。我國的《中期財務報告準則》規定:中期發生的會計政策變更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處理,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相應披露。

三、中期財務報告差異成因剖析

縱觀會計的發展史,會計發展的原動力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市場對信息需求的變化。由此決定了中期財務報告的產生及對中期財務報告質量特征的具體要求。因此,會計環境是產生各國中期財務報告的根本原因。除政治法律壞境和文化背景環境因素外,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1.股份公司發達程度。西方的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較早,資本市場較為發達。因而,中期財務報告發展較早且比較完善。美國鋼鐵公司于1901年首次中報,距今已有一個世紀。歷經1934年證券交易條例的以及1945年、1949年、1970年美國SEC要求報送內容的多次改進,直到1973年,美國APB才了涉及中期財務報告會計計量原則APB28,1974年美國FASB又了對APB28某些段落進行修正的第三號財務會計準則FAS3.

我國的股份公司出現較晚,證券市場的真正形成至今才十多年,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因而中期財務報告的發展自然相對緩慢。我國證監會在1993年5月頒布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隨后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中首次規定上市公司應提交中期報告,歷經證監會多次修改,《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3號——季度報告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于2001年4月6日出臺,標志著我國上市公司季度信息披露制度已經建立。根據《中期財務報告準則》,所有上市公司從2002年1月1日起應將履行這一義務。

2.上市公司的股份分布狀況。美英兩國公司的股權大多為廣泛的公眾所持有,比較分散,而公眾要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只有依靠公司的對外財務報告。與國外不同的是,我國公司的股份大多為國有股,資本比較集中,這就導致公司不很重視對公眾提供十分及時的內部信息,財務報告揭示程度比較有限。

3.會計職業的發達程度。注冊會計師和會計人員的素質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證。西方中期財務報告的完善與會計職業的發達不無關系。相形之下,我國會計職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期財務報告的發展與完善。我國注冊會計師及公司人員對準則的內容缺乏正確理解,習慣于執行老會計制度那種陳舊的作法,缺乏會計政策選擇的經驗和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妨礙了會計準則和制度順利實施。為此,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增加了可供選擇的會計方法,同時也要求進行審計的注冊會計師運用良好的職業判斷來分析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合理性,并發表意見,這是信息使用者準確理解和分析會計信息的重要參考。

四、中外中期財務報告比較的啟示

近年來,我國證券監管機構一再強調,證券市場監管要從控制風險轉為揭示風險。按照揭示風險的思路,中國證監會借鑒美國的經驗,要求從2002年起全部上市公司統一實行季報制度,以便所有信息使用者都能及時、公平地獲取信息。通過上述對比,有以下幾點啟示。

1.采用獨立觀是根據我國國情而定的。從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中期財務報告準則情況來看,側重于采用獨立觀的國家或地區較多。不過,縱觀各國準則的實際內容,很少有純粹采用一種觀念的做法,大多是兩者的融合,只不過各有側重。采用獨立觀或整體觀,實質上是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的權衡。我認為,在我國目前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靠性應是第一位的,相關性應是第二位的。因此,我國采用獨立觀是明智的。

2.從報告及時性角度出發,我國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用季報形式。不少學者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中期財務報告預測盈余的功能;同時發現不論凈銷售額、凈利額,還是每股收益,中期預測模式大體上都比年度預測模式準確,而且第一季度預測模式優于年度預測模式,前半年預測模式又顯著優于第一季度預測模式,即提供愈多季度的財務報告,預測準確度愈高。因此,應要求企業適時地按季度對外提供中期財務報告。

篇6

1、在對有關審計的企業內部控制進行了解時,審計師應該獲取下列哪方面的信息( )。

A.內部控制的5個組成要素中與財務報告有關的內部控制設計

B.運行中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C.當前應用的內部控制的一貫性

D.與每個主要的交易類別和賬戶余額有關的控制

2、在實質性測試的基礎上,審計師對實際存在錯報的賬戶余額得出不存在實質性錯報結論的風險是指( )。

A.抽樣風險 B.檢查風險 C.非抽樣風險 D.固有風險

3、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之間的關系通常是( )。

A.平行關系 B.反向關系 C.正向關系 D.相等關系

4、審計程序通常不能結束直到( )。

A.企業內部控制已被完全考慮

B.審計師和客戶已經簽訂了審計了業務約定書

C.審計師已經與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溝通了審計結果

D.執行了查找未記錄負債的程序,并做了相應的記錄

5、下列哪個相對小的錯誤最有可能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

A.未記錄的向海外官員的非法支付

B.一件尚在使用的過時的辦公設備

c.未經恰當授權的備用金支付

D.未注銷的壞賬

6、以下哪一項是運用分析性復核的基本前提( )。

A.財務比率分析是調查異常波動的一種可行選擇

B.財務信息的統計檢驗能夠發現財務報表中的實質錯報

C.在沒有反證的情況下,數據之間存在并且預計繼續存在一定的關系

D.這些程序不能替代余額測試和交易測試

7、審計師最可能采用以下哪個之間的比較來評估一個企業的成本和費用?( )

A.應收賬款本期數與上期數 B.工資費用本期數與上期數

C.銷售額預算數與上期數 D.保修費用預算數與或有負債實際數

8、當評價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時,審計師在判斷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關系時,最有可能采用哪一類型的分析性復核程序?( )

A.趨勢分析 B.回歸分析 C.比率分析 D.風險分析

9、下列哪項不屬于分析性復核程序?( )

A.根據員工人數乘以平均小時工資率和總工時來估計工資費用

B.比較統計樣本結果與實際總體特征來估計差錯率

C.根據賒銷除以平均應收賬款凈額來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

D.根據過去5年的銷售趨勢預計本年銷售額

10、下列哪一項分析性復核程序用于實質性測試時最具有預測力?( )。

A.資產負債表項目之間的關系 B.交易中所涉及的管理判斷力

C.損益表項目之間的關系 D.前期審計所涉及的數據

11、實質性測試中交易類別詳細測試的目的是( )。

A.與國際財務報告團準則相一致

B.獲得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可靠性的保證

C.在認定層檢查實質性錯誤

D.評價管理層控制是否運行有效

12、審計師最可能詢問有關產品以及銷售人員相關的存貨陳舊與滯銷問題,來支持管理當局對財務報表的哪些認定( )。

A.估價 B.權利和義務 C.存在 D.完整性

13、在無形資產審計中,審計師最可能檢查或重新計算其攤銷以及確定攤銷期限是否合理,這是為了支持管理層財務報表的哪些認定( )。

A.估價 B.存在 C.截止 D.分類

14、截止測試是設計來檢查年度前的交易有否記入下一年度,這很可能是為管理層的哪項認定提供保證( )。

A.估價 B.發生 C.完整性 D.分類和可理解性

15、審計師嘗試用分析性復核程序來鑒別存在的關系,下列哪些賬戶能提供交易關系的可預測證據( )。

A.應收賬款 B.利息費用 C.應付賬款 D.旅游和娛樂費用

16、當與薪酬有關的認定的控制風險被評估為低水平時,關于工資余額和實質性測試將限于分析性復核和( )。

A.觀察工資的發放 B.對工資冊進行測試及穿行測試

C.檢查工資的納稅申報表 D.重新計算工資的增長

17、下面哪個策略最有可能提高應收賬款詢證函的回收率( )。

A.列一張賬戶余額組成各部分的收據及賬單

B.將函證的賬戶限制在那些相對金額較大的客戶上

C.要求被詢證客戶將詢證函通過傳真或電子郵件的方式直接寄給審計師

D.通知被函證客戶如果他們未及時復函的話將寄發第二份詢證函

二、多項選擇題

1、為了確保銷售收入截止的正確性,對被審單位無用制度的是( )。

A.建立嚴格的賒銷審批制度

B.發運單連續編號并在發貨當日簽發

C.經常與顧客對賬核對

D.年初及年末停止銷售業務

2、為了審查應收票據的貼現,有效的審計程序是( )。

A.向被審計單位的開戶銀行函證

B.審查被審單位的相關會議記錄

c.向被審計單位的債務單位函證

D.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

3、對L公司與固定資產相關的內部控制進行控制測試后,ACPA根據掌握的情況形成職業判斷,其中正確的有( )。

A.L公司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固定資產處置制度,且2006年發生的處置業務沒有對當期損益產生重大影響,ACPA決定不再對固定資產處置業務進行實質性程序

B.L公司的固定資產沒有按類別、使用部門、使用狀況等進行明細核算,ACPA決定減少相關的控制測試并加大實質性程序的樣本量

C.L公司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制度,于2006年12月31日對固定資產進行了全面盤點,并根據盤點結果進行了相關會計處理,ACPA決定適當減少抽查L公司固定資產的樣本量

D.L公司2006年度固定資產的實際增減變化與固定資產年度預算基本一致,ACPA決定減少對固定資產增減變化進行實質性程序的樣本量。

4、為證實Q公司應付賬款的發生和償還記錄是否完整,應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以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以下各項審計程序中,可以實現上述審計目標的有( )。

A.結合存貨監盤,檢查Q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票的業務

B.抽查Q公司本期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核對相應的購貨發票和驗收單據,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C.檢查Q公司資產負債表日后收到的購貨發票,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D.檢查Q公司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借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5、如果管理層選用了其他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在這種情況下,CPA實施補充的審計程序后,認為管理層選用的其他編制基礎是適當的,且財務報表已作出充分披露,CPA應當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并考慮在審計意見段之前增加說明事項段,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管理層選用的其

他編制基礎( )。

A.CPA的責任

B.計劃的審計范圍和時間

C.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D.CPA的獨立性

6、下列哪些文件通常應作為審計工作底稿保存( )。

A.重大事項概要

B.財務報表草表

C.有關重大事項的往來信件

D.對被審計單位文件記錄的復印件

7、在某些方面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但對財務報表整體仍然是公允的,CPA可以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例如( )。

A.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擁有的存貨金額較大(超過重要性水平),已將其用作商業銀行貸款抵押品,但沒有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B.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擁有的存貨金額很大,遠遠超過重要性水平,存貨出現錯報

C.現金與應收賬款的分類不當

D.被審計單位受到其他單位,指控其侵犯專利權,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造成的損失,法院已經受理但尚未審理

8、CPA閱讀審計報告日后獲取的其他信息,確定需要修改其他信息并且被審計單位同意修改時,由于已審計財務報表無需修改,因此,CPA一般不需實施( )程序。

A.復核 B.控制測試 C.風險評估 D.重新執行

9、CPA在審計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中的存貨項目時,能夠根據“估價或分攤”認定推論得出的審計目標有( )。

A.存貨賬面數量與實物數量相符,金額的計算正確

B.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已調整為可變現凈值

C.年末采購、銷售截止是恰當的

D.存貨項目余額與其各相關總賬余額合計數一致

10、構成現代審計的重要標志有( )。

A.抽樣審計方法得到普遍運用

B.制度基礎審計

C.計算機信息系統審計

D.CPA業務擴大到納稅、會計服務、管理咨詢等領域

11、CPA除了承辦歷史財務信息的審計和審閱業務之外,還可承辦()等其他鑒證業務。

A.預測性財務信息審核 B.網譽認證

C.執行商定程序 D.系統鑒證

12、A事務所接受戌公司委托,審計其2003年度會計報表。B事務所審計了戌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A事務所發現戌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可能存在重大錯報。以下各項措施中,A事務所應當采取的有( )。

A.提請戌公司管理層告知B事務所

B.在戌公司管理層拒絕告知B事務所時,直接告知B事務所

C.在審計報告中指明,期初余額可能存在重大錯報,由于不專門對期初余額發表意見,相關責任、由B事務所負責

D.在戌公司管理層拒絕告知B事務所時,考慮對審計報告的影響或解除業務約定

13、如果在本期或以前業務執行過程中發現客戶( ),或者存在其他嚴重影響審計關系的情形等,事務所應當考慮其對保持客戶關系可能造成的影響,必要時,可終止該客戶關系。

A.總經理可能涉嫌洗錢

B.沒有制定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

C.對審計范圍施加重大限制 D.產品市場占用率低

三、判斷題

1、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是必要程序,一個連續和動態地收集、更新與分析信息的過程,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 )

2、信息技術系統中的控制可能既有自動控制(如嵌入計算機程序的控制)又有人工控制。人工控制獨立于信息技術系統。( )

3、內部控制的某些要素更多地對被審計單位整體層面產生影響,而其他要素則可能更多地與特定業務流程相關。在實務中,CPA往往從被審計單位整體層面和業務流程層面分別了解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

4、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環境。薄弱的控制環境帶來的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廣泛影響,難以限于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CPA應當采取總體應對措施。( )

5、無論選擇何種方案,CPA都應當對所有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 )

6、如果CPA擬信賴針對特別風險的控制,那么所有關于該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必須來自當年的控制測試。相應地,CPA應當在每次審計中都測試這類控制。( )

7、CPA應當針對評估的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并針對評估的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總體應對措施。( )

8、如果注意到旨在防止或發現舞弊的內部控制在設計或執行方面存在重大缺陷,CPA應當盡早告知適當層次的治理層。 ( )

9、在L公司編制的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中,2005年度的營業費用較2004年度下降250萬元。原因是:預計在債券募集資金到位后,L公司通過購入原銷售部門租用的倉庫,將自2005年8月起不再支付倉庫租賃費用。2004年度L公司支付上述倉庫的租賃費用為600萬元。ACPA在對公司債券發行申請和批準文件、倉庫租賃協議和倉庫轉讓意向書進行審閱,并證實其可靠性后,得出以下審核結論:沒有證據表明L公司關于營業費用下降的假設及估計的金額是不合理的。( )

10、當執行商定程序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時,CPA應當征得特定主體的同意來修改程序。由于程序是監管機構規定的,不能修改,CPA應在報告中說明執行程序所受到的限制,或者出具保留意見的報告。( )

四、簡答題

1、(1)管理層通過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實施舞弊的主要手段有哪些?(2)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風險是什么風險?針對這類特別風險,CPA應當實施的審計程序有哪些?

2、A和B兩位注冊會計師對XYZ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的會計報表進行審計。該公司2002年度未發生購并、分立和債務重組行為,供、產、銷形勢與上年相當。該公司提供的未經審計的2002年度合并會計報表附注的部分內容如表1所示(金額單位:人民幣萬元)。

要求:

假定上述附注內容中的年初數和上年比較數均已審定無誤,你作為A和B兩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計劃階段,請運用專業判斷,必要時運用分析性復核的方法,分別指出上述附注內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

3、CPA從9張銷售發票組成的總體中選擇4張進行測試,已知9張發票總計金額為5000元,總體項目單位的累計金額表如表2所示。

要求:

(1)采用系統選樣法選擇,假定要本例的抽樣間隔是1250元。樣本規模是多少?(2)在第一個間距內選擇隨機數500,則選出的4個樣本數額分別為哪些?這4個數字分別包含在第幾張銷售發票的票據金額之內?(3)如果某邏輯單元的賬面金額超過抽樣間隔,其可能會被選中幾次?

4、注冊會計師陳某在對G公司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進行研究評價

時,依據當年發生投資業務的具體情況,決定將與投資業務相關的職責分工控制作為研究評價的重點。

要求:

(1)G公司在對其投資業務進行相關的職責分工時應考慮并針對投資業務的哪些主要職責?(2)具體說明G公司應其對投資業務的各個具體職責進行怎樣的分工?(3)G公司為了實現“投資業務的增減變動及其收益或損失均應登記入賬”和“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正確的表達或披露”兩項重要的控制目標,應分別進行哪些相應職責的分工?(4)注冊會計師陳某對G公司“投資業務的職責分工”應采用何種控制測試程序?(5)G公司應規定哪些措施,才能控制其籌資與投資有關業務的表達與披露處于良好的控制之下?

五、綜合題

1、資料:A和B注冊會計師對甲被審計單位的銷售和收款業務流程,從重要業務流程層面了解和評價相關控制。他們了解到的甲被審計單位的銷售與收款循環業務流程的主要步驟如下:(1)銷售的交易流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驟:客戶下訂單及將訂單輸入系統;核準信用狀況及賒銷條款;填寫訂單并準備發貨;編制貨運單據;訂單運送/遞送至客戶處或由客戶提貨;開具銷售發票;復核發票的準確性并郵寄/送至客戶處;生成銷售日記賬;匯總銷售日記賬,并過賬至總賬和應收賬款明細賬。(2)收款的交易流程通常包括下列主要步驟:對方以現金、支票或銀行轉賬方式結算;記錄所收款項;將收款存入銀行;更新應收賬款賬戶。(3)銷售退回的交易流程通常可能包括下列主要步驟:處理銷售退回的請求;批準請求;收到退貨;編制貸項通知單,即銷售方同意貸記購買方應收賬款的憑證;記錄銷售退回;更新應收賬款賬戶。

要求:

(1)A和B注冊會計師應當采用何種程序對上述銷售、收款和銷售退回的交易流程進行了解?(2)A和B注冊會計師可以哪些方式記錄上述交易流程?(3)A和B注冊會計師結合上述了解的結果,如何確定被審計單位需要在哪些環節設置控制,以防止或發現并糾正交易流程中的錯報,請填列表3“錯報在什么環節發生”的部分問題,確定能實現哪些銷售和收款循環與認定相關的控制目標?(4)表中問題是否適用于所有被審計單位?(5)AB注冊會計師準備與被審計單位的高層管理人員事先溝通,針對甲被審計單位的銷售和收款業務流程,可要求實施哪些具有不可預見性的審計程序?

2、資料:XYZ公司系公開發行A股的股份有限公司,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和B注冊會計師負責對其2005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于2006年2月20日完成審計工作。XYZ公司于2006年2月28日公布2005年年度報告。XYZ公司每年分別按凈利潤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2003年度提取法定盈余公積1200萬元,提取法定公益金600萬元,2003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潤余額為6000萬元;2004年度提取法定盈余公積1000萬元,提取法定公益金55萬元,2004年12月31日本分配利潤余額為7100萬元。XYZ公司未經審計的2005年度會計報表中的部分會計資料如表4:

經審計,注冊會計師發現XYZ公司存在以下事項:

(1)XYZ公司原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核算壞賬,壞賬準備按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余額的5%計提。為更合理地核算壞賬,XYZ公司董事會決定自2005年度起改按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賬齡1年以內的,按其余額的10%計提;賬齡1~2年的,按其余額的20%計提;賬齡2~3年的,按其余額的40%計提;賬齡3年以上的,按其余額的80%計提。XYZ公司尚未根據董事會的決定按賬齡分析法核算壞賬,其2005年年末未經審計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借方余額15200萬元,其中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借方余額16000萬元,壞賬準備余額為貸方余額800萬元(年初余額為貸方余額600萬元);其他應收款項目的年未余額和經審計的年初余額均為零。XYZ公司2005年應收賬款賬齡資料如表6。表6

(2)XYZ公司的會計政策規定,入庫產成品按實際生產成本入賬,發出產成品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XYZ公司的x產品2005年12月31日經盤點的期末結存數量為1000噸,審計前的期末余額為5500萬元。其2005年度的相關明細資料如表7(假定期初余額和所有的數量、入庫單價均無誤)。

(3)XYZ公司自2003年起設立專門機構研究、開發新產品。2003年度和2004年1~6月份予發生研究與開發費用200萬元和400萬元,均計人無形資產――研究與開發費用。新產品于2004年6月底研制成功并于次月正式投產。XYZ公司預計該新產品可在市場上銷售5年,因此將該項研究與開發費用自2004年7月起分5年平均分期攤入管理費用,2004年度共攤銷6()萬元。2005年度,XYZ公司認為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直接計人當期損益,故將該項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540萬元一次性計入當年管理費用。

(4)2005年11月30日,XYZ公司清理資產、負債,發現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100萬元和原材料短缺400萬元(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8萬元)。對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XYZ公司作了借記“應付賬款”100萬元、貸記“營業外收入――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100萬元的會計處理;對短缺的原材料,作了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468萬元、貸記“原材料”400萬元和“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8萬元的會計處理。2005年12月,查清原材料短缺的原因:100萬元屬于一般經營損失、300萬元屬于非常損失。XYZ公司擬于2006年3月經董事會審批后,再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5)XYZ公司的工業污水未經凈化處理就予以排出,對周圍村鎮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害。2005年12月1日,XYZ公司周圍村鎮聯合向法院提訟,要求XYZ公司賠償損失800萬元。直至審計外勤結束回,該訴訟案尚未判決。由于此案涉及的情況比較復雜,還不能可靠估計賠償金額,因此XYZ公司未在其2005年度的會計報表和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反映。

(6)2005年年末未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預付賬款項目為借方余額600萬元,其明細組成列示如表8。其中對e公司的18萬元系2005年2月為采購e公司產品所預付,XYZ公司于2005年12月5日獲悉e公司因轉產已不能再提供原預購產品。表8

要求:

(1)分別針對審計發現的上述6個事項,如果不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分別應提出何種審計處理建議(若無需提出審計處理建議的,也清明確回答)?若需提出調整建議的,請列示審計調整分錄(包括報表重分類分錄,無需考慮對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及對2005年度利潤分配的影響)。(2)分別針對審計發現的上述6個事項,假定XYZ公司拒絕

注冊會計師按照要求(1)提出的適當處理建議,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分別應發表何種審計意見?(3)針對審計發現的上述6個事項,假定XYZ公司接受注冊會計師按照要求(1)提出的對事項(1)、事項(2)、事項(4)的適當處理建議,但拒絕接受對事項(3)、事項(5)、事項(6)的適當處理建議,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何種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并請續編列示于本題最后的審計報告正文。

審計報告

XYZ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我們審計了后附的XYZ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YZ公司)財務報表,包括2005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和合并資產負債表,2005年度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和合并利潤及利潤分配表,2005年度的現金流量表和合并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按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華東醫藥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二、CPA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我們按照中國CPA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中國CPA審計準則要求我們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于CPA的判斷,包括對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我們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我們相信,我們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ABC會計師事務所(公章)中國注冊會計師A(簽名、蓋章)

中國?××市

中國注冊會計師B(簽名、蓋章)

報告日期:2006年2月20日

六、英文加試題

篇7

德勤日前的《2012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調查分析報告》指出,55%的受訪者認為“管理層意識不到位或者獎懲機制不到位,導致建立的內部控制體系難以有效運行”,這一比例較上年度的48%有所上升。

2008年和2010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境內外同時上市公司及境內主板上市公司實施;2012年5月,國資委、財政部聯合《關于加快構建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央企力爭用兩年時間,建立起規范、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2012年8月,財政部、證監會聯合《關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類分批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通知》,要求主板上市公司逐步推進內控規范實施。

從德勤連續6年的調查分析來看,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存在獨立內部審計機構缺失的問題,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逐步深入,已經由單一的內部控制應當向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風險量化及預警監控、授權管理、流程管理等方向擴展、延伸并整合。當然,這個過程能否持續下去,解決好人才問題十分關鍵,雖然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培養,仍然有54%的受訪者認為內控人才也比較缺乏。

篇8

一、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分析的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分析主要是指標分析。基本財務指標主要是根據三張會計報表為依據,通過比率分析達到分析報表的目的。其指標包括盈利比率、償債能力比率、資產管理比率。反映中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銷售期間費用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

益率;償債能力分析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主要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資產管理比率是用來衡量中小企業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營業周期、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現金流量分析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正確評價中小企業的支付能力,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其中流動性分析是指將資產迅速轉變為現金的能力,主要有現金到期債務比、現金流動負債比、現金債務總額比。獲取現金能力分析是指經營現金凈流入和投入資源的比值,包括銷售現金比率、每股營業現金流量、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財務彈性分析是指中小企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包括現金滿足投資比率和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收益質量分析是指報告收益與中小企業業績之間的相互關系;衡量收益質量的指標是現金營運指數。

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分析注重財務指標分析,極少提到審計報告和會計報表附注分析,這就給那些經營效益不好的單位管理者有機可乘。他們利用報表分析的不完善,大肆操縱利潤,濫用關聯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銷售手段等使本來虧損的中小企業變得利潤豐富。所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必須擴展到審計報告分析、財務指標分析和會計報表附注分析。

二、完善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分析體系的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信息系統越來越復雜,原有的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分析的需要,再以以前的分析體系分析現有的財務報告,有時會出現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結論,所以應從以下方面進行補充。

1.中小企業會計報表附注分析

(1)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分析。應收賬款是指在中小企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流動資產,如果不實行科學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陳年呆賬、壞賬給企中小企業造成損失。所以,中小企業必須在財務報告附注中列示應收賬款的賬齡及壞賬政策,以便投資者準確判斷中小企業的資產質量及財務狀況。這樣投資者可以分析應收款增加的原因、應收賬款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按規定提取壞賬準備。

(2)中小企業的存貨分析。通過財務報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貨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原材料存貨增加,而產成品存貨減少或略有增加,說明該中小企業正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銷售量較大,能產生較高毛利潤;如果原材料存貨減少,而產成品增加,說明該中小企業正處于衰退期,該產品正逐漸被新產品代替,或者這種產品生產過剩。這樣的中小企業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轉移新產品的生產。另外,通過財務報告附注還可了解到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情況,如果存貨計提的減值準備大,表明可收回金額比成本低很多,存貨很可能過時或毀損。

(3)中小企業的營業外收支分析。營業外收支是指與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收支,屬于非正常項目,在進行財務指標分析時,應注意是否排除這項非正常項目,這就得根據重要性原則,即相對于凈利潤的比例,比例較大即為重要,應排除。因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長期給中小企業帶來收益和損失,不排除就會影響分析結果。

(4)中小企業的關聯方交易。會計準則規定,中小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應在附注中披露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定價政策、未結算項目的金額或相應比例,關聯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價政策和交易金額。關聯方為了操縱利潤,經常通過關聯方來達到某種目標的目的。

2.中小企業的補充財務指標分析

(1)中小企業的主營業務收現率。主營業務收現率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主營業務收入收現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此指標可以彌補銷售現金比率的不足,當中小企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業務量的增長銷售現金比率一般都較低,但不是收益質量不夠好,而是隨業務量的增長,存貨和應收項目自然增長的結果。該指標接近117%,說明中小企業產品銷售形勢看好,相對于購買者存在比較優勢,或中小企業信用政策合理,催賬工作得力,中小企業能夠及時收回現金,保證生產經營順暢周轉,收益質量較高。反之,如果該指標較低,說明中小企業銷售形勢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銷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賬不力、收益質量較差。尤其在分析該指標時,還應結合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應收賬款及營業收入的變化越勢,分析該指標在大于117%時,是否是由于中小企業近年來銷售萎縮,以前年度的應收賬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中小企業的主營業務付現比。①主營業務付現比=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主營業務成本。此指標可以反映中小企業現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業每發生1元的主營業務成本,實際支付的現金數額。如果該比率約為117%,說

明主營業務成本基本是付現成本,中小企業沒有因購貨而形成對銷貨方的負債;如果比例大于117%,說明中小企業除了支付了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以外,還償付了前期拖欠的購貨款,樹立了良好的商業信用;如果比例遠小于117%,說明存在賒購,對中小企業形成負債壓力,可能會影響中小企業的商譽。②凈收益營運指數。凈收益營運指數,是指經營凈收益與全部凈收益的比值。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凈收益營運指數可以評價一個公司的收益質量。非經營收益多,收益質量就差。因為非經營收益的持續性差,非經營收益主要來源是資產的處置和證券交易收益。資產處置不是中小企業的主要業務,不反映中小企業的核心能力。許多中

小企業正是利用“資產置換”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通過證券交易獲利靠的是運氣。因此,非經營收益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中小企業的收益“能力”。

(3)中小企業的審計報告分析。隨著會計信息的復雜化,非專業人士利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對中小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按照《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審計報告》的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應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狀況和所審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資金變動情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發表意見。根據審計結論,注冊會計師應出具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中的一種審計意見。

一是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是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表明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達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則會計報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進行。

二是如果審計意見是保留意見,則出具保留意見的原因(在審計報告的說明段)即成為會計報表使用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在分析報表時必須予以重點關注。

三是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見,則說明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或者資金變動情況已被嚴重歪曲,表明會計報表不可信,會計報表使用者提高警惕,減少與此單位發生更多的經濟關系,因為風險太高。

四是如果出具的是拒絕表示意見,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對某些重要事項取得證據,沒有完成取證工作,此財務報告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最好與此中小企業少發生經濟關系。

企業財務分析報告范文

20**年一季度財務分析

一、利潤分析:

(一)集團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

1、利潤額增減變動水平分析

⑴凈利潤分析: 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05.3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55.16萬元,減幅34%。凈利潤下降原因:一是由于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減少50.5萬元,二是由于所得稅稅率增長,繳納所得稅同比增加4.65萬元,其中利潤總額減少是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⑵利潤總額分析:利潤總額140.48萬元,同比上年同期190.98萬元減少50.5萬元,下降26%。影響利潤總額的是營業利潤同比減少67.24萬元,補貼收入增加17萬元。

⑶營業利潤分析:營業利潤123.18萬元,較上年190.42萬元大幅減少,減幅35%。主要是產品銷售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同比都大幅減少所致,分別減少46.53萬元和20.71萬元。

⑷產品銷售利潤分析:產品銷售利潤82.95萬元同比129.48萬元,下降36%。影響產品銷售利潤的有利因素是銷售毛利同比增加162.12萬元,增長率27%;不利因素是三項期間費用686.41萬元,同比增加208.65萬元,增長率43.67%。期間費用增長是導致產品銷售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一季度淡季不淡,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3%,銷售運費、工資、廣告及相應的貸款利息、匯兌損失也比上年大幅增長。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增加額分別是108.31萬元、8.32萬元和92.19萬元,其中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增長最快,分別增長98%和67%。

⑸產品銷售毛利分析:一季度銷售毛利769.36萬元,銷售毛利較上年增加162.12萬元,增長率27%;銷售毛利同比增加的原因是收入、成本兩項相抵的結果。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600.20萬元,增長53%;產品銷售成本同比增加2438.07萬元,增長57%。

2、利潤增減變動結構分析及評價

從20XX年一季度各項財務成果的構成來看,產品銷售利潤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11%;比上年同期2.66%下降了1.55%;本期營業利潤占收入結構比重1.65%,同比上年的3.91%下降了2.26%;利潤總額構成1.88%,同比3.92%下降了2.04%;凈利潤構成為1.41%,比上年的3.30%下降1.89%。

從利潤構成情況上看,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都有下降,各項財務成果結構下降原因: ①產品銷售利潤結構下降,主要是產品銷售成本和三項期間費用結構增長所致。目前降低產品銷售成本,控制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的增長是提高產品銷售利潤的根本所在。 ②營業利潤結構下降的原因除受產品銷售利潤影響以外,其他業務利潤同比占結構比重下降也是不利因素之一。 ③本期因補貼收入為利潤總額結構增加0.25%,是利潤總額增加的有利因素,而營業外收入結構比重下降,營業外支出比重增加及所得稅率結構上升都給利潤總額結構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二)各生產分部利潤分析

1、一季度生產本部(含QY分廠)利潤增減變動分析:

⑴本部利潤總額129.91萬元,同比減少48.94萬元,下降27.36%。利潤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產品銷售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同比減少44.77萬元、20.89萬元,補貼收入增加17萬元,及營業外收入同比減少0.26萬元增減相抵所致。

⑵本部產品銷售利潤72.58萬元,較上年同期117.35萬元減少44.77萬元,減幅38.15%。其減少的原因是一季度銷售收入的同比增加幅度抵消不了銷售成本和期間費用的增加幅度,造成產品銷售毛利空間縮小。其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312..68萬元,增長55.97%;而銷售成本、費用增加2357.44萬元,成本、費用率增長達58.72%。其中:產品銷售成本增加1603.44萬元,增長70.52%;期間費用增加214.46萬元,47.61%。

2、一季度AY分公司利潤增減變動分析:

⑴AY分公司利潤總額10.56萬元,同比減少1.56萬元,下降12.91%。利潤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產品銷售利潤減少1.75萬元、其他業務利潤同比增加0.19萬元兩項增減相抵所致。

⑵產品銷售利潤10.38萬元,較上年同期12.13萬元減少1.75萬元,減幅14.48%。其減少的原因是: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因此產品銷售毛利并未因業務量增大而增加。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87.52萬元,增長38.95%;而銷售成本增加295.09萬元,增長42.23%;產品銷售毛利較上年減少7.57萬元,減幅19%;期間費用21.53萬元,同比減少5.81萬元,費用率下降21.25%。

二、收入分析

(一)銷售收入結構分析

一季度集團完成銷售收入7470.4萬元。出口NSB、國內銷售NSB及PEX材等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按銷售區域劃分: 1.出口貿易創匯收入602.8萬美元,同比增加258.8萬美元,增長42.9%,折合人民幣銷售收入434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1% 2.國內銷售收入(包括QY分廠)2104.7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9.9%,同比增加649.7萬元,增長44.6%。 3.AY分公司PEX材收入1025.7萬元,與上期的738.20相比,增加287.5萬元,增長了38.95%。

(二)銷售收入的銷售數量與銷售價格分析

一季度集團銷售收入中出口銷售、國內銷售、AY分公司在收入結構所占比重分別是 58.1%;28.2%;13.7%。其中以本部出口業務量最大,其對銷售總額、成本總額的影響也最大。 1、本部一季度因銷售業務量增加影響,銷售收入(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2312.67萬元(含QY分廠),增長55.97%; 2、盡管3月始上調了部分出口產品售價,但匯率由7.8元/1美元降到7.2元/1美元,因匯率損失影響,一季度(人民幣)銷售價格比上年同期價格仍然減少,因價格降低影響同比銷售收入減少302.38萬元; 3、本部由于一季度出口銷售業務擴大,因銷售量的變動影響同比增加銷售收入1831.83萬元。

(三)銷售收入的賒銷情況分析

20XX年一季度應收帳款期末余額3768.7萬元;與上期的3337萬元相比,增加了431.7萬元,應收賬款增長了12.9%。其中:應收賬款賬齡在三年以上的有253.7萬元,占7.66%,1-2年的應收賬款3058.3萬元,占賒銷總額的92.34%。說明銷售收入中應收賬款賒銷比重在加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⑴各代表處賒銷收入286.12萬元,占發貨累計的70.55%;超出可用資金限額644.44萬元; ⑵商及辦事處等賒銷收入20xx.35萬元,其不良及風險賒銷款872.53萬元,占其賒銷收入的43%。(不良應收款占28%,風險應收款占16%)

三、成本費用分析

(一)產品銷售成本分析

1.全部銷售成本完成情況分析 集團全部產品銷售成本6701.09萬元,較上年同期2438.07萬元增長57%。其中: ⑴出口產品銷售成本3877.22萬元,占成本總額的57.9%,同比增加1603.44萬元,增長71%,其成本增長率大大高于全部產品銷售成本總體增長水平(14%=71%-57%); ⑵本部國內產品銷售成本1830.05萬元,占成本總額的27.3%,同比上年增加539.54萬元,增長42%;說明國內產品銷售成本增長率低于全部產品銷售成本增長率(15%=42%-57%); ⑶AY分公司產品銷售成本993.81萬元,同比698.72萬元,增加295.08萬元,增長42.23%,占成本總額的14.8%;其銷售成本占收入結構的96.89%,同比上年增長0.22%

2、各銷售區域產品銷售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 ① 出口產品銷售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66%。 ②國內銷售產品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22%。② AY分公司銷售產品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12%。 一季度由于成本增長影響,出口產品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這是銷售毛利率下降的主因。國內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成本并沒有同比例增加。

3、單位產品材料利用率同比下降對成本的影響 ⑴0.5FC利用率只有78.62%成本,同比成本增加了16.4萬元。其原因是PEX不合格70米,阿拉伯蘭色KQ不良產生145.5870標準張降級。 ⑵0.40FC板利用率有83.78%,同比成本增加了12萬元。主要是XX不良、拉閘停電損失。 ⑶0.30FC利用率有92.28%比上年的94.21%低約2個百分點,成本增加6.2萬元。主要是XXXXXXXXXX試驗調整。 ⑷0.50FC比計劃成本高4.5萬元,因為2月有PEX材不合格220米,3月有X材不合格致使47.1468張BZB降級。

(二)各項費用完成情況分析

三項期間費用共計686.4萬元,總費用水平9.19%,比上年同期的9.81%下降了0.62%; 其中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增加是費用總額增加的主要原因

1、售費用分析 銷售費用218.5萬元,占費用總額的32%;與上年同比增加108.3萬元。銷售費用變動的原因:一是運費、工資和其他項有較大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9.1萬元、21.5萬元、20.3萬元,增長幅度分別為270.56%、110.75%、66.56%。由于公司銷售業務量加大,其收入提成、運輸費和包裝材材料等費用相應的增加,同時廣告會務費、交際應酬費、差旅費等方面的開支也有一定的增加,但辦公費比上年有所下降。

2、管理費用分析管理費用239.3萬元,占費用總額的35%;與上年同比增加8.3萬元,增長4%。管理費用變動的原因是工資同比增加19.1萬元,增長34.09%。水電費增加7.9萬元,增長62.98%,其他項增加8.7萬元,同比增長48.98%。辦公費等同比減少的項目有: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比上年同期下降41%;差旅費、修理費兩項均下降72%;辦公費下降36%;稅金下降27%;交際應酬費下降16%。其中無形資產攤銷減少12.6萬元是與上年攤銷期限不一致形成的。

3、財務費用分析 一季度財務費用支出228.6萬元,同比增加92萬元,增長67.35%。其中:手續費支出同比增加3.1萬元,增長40.79%;利息支出152.7萬元,同比上年增加55.1萬元,增長55%;匯兌損失65.2萬元,同比31.4萬元增加33.82萬元,增長108%;其中利息支出和匯兌損失支出增加是財務費用總額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

四、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現金流量表增減變動分析: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41萬元,同比增加597.08萬元,增長102%;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04.1萬元,同比上年-175.92萬元,凈支出增加128.1萬元;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57.38萬元,同比上年621.6萬元現金凈支出增加 778.98;

4、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450.08萬元,同比上年-853.24萬元 凈支出減少403.16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上升4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只有11.41萬元,說明尚不足支付經營活動的存貨支出,而投資活動未有回報,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是負數說明目前正處在償付貸款時期。整個現金流量是負數說明公司的現金流量很不樂觀。

(二)現金流量數據分析

1、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表明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

2、現金購銷比率92%,接近于商品銷售成本率90%。這一比率表明生產銷售運轉正常,無積壓庫存。

3、銷售收入回籠率91%,表明銷售產品的資金賒銷比例太高,此比率一般不能低于95%,低于90%則預示應收賬款賒銷現金收回風 險偏大。

五、有關財務指標分析

(一) 獲利能力分析 長期資產報酬率2.1%,與上年同期比下降20.3%;總資產報酬率0.6%,降55.5%;毛利率10.3%;降17.4%;銷售凈利潤率1.4%;降57.2%;成本費用利潤率1.1%,降72%;說明銷售收入成倍增長,但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

(二)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143.9%,與上年同期比增長29.3%;速動比率105.2%,增長79.1%;表明本期因貸款額的增加,用于流動的資金同比增長很快,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很強;現金比率42.1%,超出安全比率的20%。表明償還短期債務的安全性較好,但同時說明資金結構不太合理,流動資金未能充分用于生產經營。

(三)長期償債能力分析:與上年同期比總資產負債率53%,增長7.4%,尚在安全范圍內;產權比率31.1%,一般應在50%為好,該比率過低,說明財務結構不盡合理,未能有效地利用貸款資金;利息保障倍數192%,下降35.1%;表明因利潤減少利息支出增加,長期償債能力較上年同期在下降。

六、存在問題及分析

(一)產品銷售成本的增長率與上年同比大于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率。具體表現在:成本增長率大于收入增長率;毛利及毛利率下降;集團公司一季度出口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上年增長34.15%,而其成本增長37.61%;AY分公司收入增長5.9%,而成本增長12.1%;只有國內產品銷售呈良好發展態勢收入增長大于成本增長。

(二)負債增加,獲利能力降低,償債風險加大。

1、對外負債總額一年內增長26.6%,其中以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形式占用的外部資金有明顯上升。其應收賬款嚴重高于應付賬款1.9倍,全部應收款也高于全部應付款的1.4倍,表明 其對外融資(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獲得的資金完全被外部資金(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占用。

2、賒銷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大,造成營運資金緊張,嚴重影響了現金凈流量。3月末應收賬款余額2297.4萬元,其中:各代表處、發展部不良或風險應收賬款為872.53萬元,占其賒銷收入總額的43%;商及辦事處賒銷收入占發貨總數的70%。銷售收回的現金流量少,不足以支付經營現金支出,加重了財務利息支出的負擔。

3、由于外匯比率等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不確定性使得公司產品盈利空間在縮小,同時由于負債增大,償債風險也在增加,目前償債能力日趨下降,極易產生財務危機。

七、意見和改進措施

(一)成本費用利潤率低是目前制約公司盈利能力的瓶頸。建議在擴大銷售業務的同時狠抓產品成本節能降耗,分析產品原材料利用率增減變化原因,向管理、生產要利潤。

(二)應收賬款賒銷比重過大,為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建議在加緊應收款項的催收力度的同時,適度從緊控制賒銷比例。對于出現不良或風險欠款的銷售區域,應對賒銷收入特別關注。

(三) 謹防因匯率的波動、銀行放貸政策等外部不利影響而產生的財務風險。應合理利用資金,時刻重視現金流量,降低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分析報告格式

一、 基本情況

1、 歷史沿革。 公司實收資本為 萬元,其中: 萬元,占93.43%; 萬元,占5.75%; 萬元,占0.82%。

2、 經營范圍及主營業務情況我 公司主要承擔 等業務。上半年產品產量:

3、 公司的組織結構(1)、 公司本部的組織架構 根據企業實際,公司按照精簡、高效,保證信息暢通、傳遞及時,減少管理環節和管理層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則,現企業機構設置組織結構如下圖:

4、 財務部職能及各崗位職責

(1)、 財務部職能(略)

(2)、財務部的人員及分工情況財務部共有X人,副總兼財務部部長X人、財務處處長X人、財務處副處長X人、成本價格處副處長X人、會計員X人。

(3)、 財務部各崗位職責(略)

二、 主要會計政策、稅收政策

1、 主要會計政策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及其補充規定,會計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本公司業務。壞賬準 備按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0.5%計提;存貨按永續盤存制;長期投資按權益法核算;固定資產折舊按平均年限法計提;借款費用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費用按權 責發生制確認;成本結轉采用先進先出法。

2、 主要稅收政策

(1)、 主要稅種、稅率主 要稅種、稅率:增值稅17%、企業所得稅33%、房產稅1.2%、土地使用稅X元/每平方米、城建稅按應交增值稅的X%。

(2)、 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車 橋技改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購買國產設備抵免企業所得稅。

三、 財務管理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

(一) 財務管理制度(略)

(二) 內部控制制度

1、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

2、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采購與付款

3、 物資管理制度

4、 產成品管理制度

5、 關于加強財務成本管理的若干規定

四、 資產負債表分析

1、 資產項目分析

(1)、 “銀行存款”分析銀 行存款期末XX7萬元,其中保證金X萬元,基本賬戶開戶行:賬號:

(2)、 “應收賬款”分析應 收賬款余額:年初X萬元,期末X萬元,余額構成:一年以下X萬元、一年以上兩年以下X萬元、兩年以上三年以下X萬元、三年以上X萬元。預計回收額X萬元。

(3)、 “其他應收款”分析 其他應收款余額:年初X萬元,期末X萬元。余額構成:一年以下X萬元、一年以上兩年以下X萬元、三年以上X萬元。預計回收額X萬元。

(4)、 “預付賬款”(無)

(5)、 “存貨”分析期 末構成:原材料X萬元、低值易耗品X萬元、在制品X萬元、庫存商品X萬元,年初構成:原材料萬元、低值易耗品X萬元、在制品X萬元、庫存商品X萬元。原材 料增加X萬元,低值易耗品減少X萬元,在制品增加X萬元,庫存商品減少X萬元。

篇9

[關鍵詞]感知的審計質量事務所規模

公司會計盈余有著長長的生產鏈,受著諸多因素影響。審計是該生產鏈的最后一道工序,審計師相當于質檢員,審計質量影響會計盈余質量。但是,審計師的審計質量并不整齊劃一。一般認為,大事務所由于聲譽機制與深口袋效應會更加注重其審計質量的提高。即大小事務所審計質量存在差異,且前者質量更高。對此,投資者能否感知呢?這是一個既關乎投資者理性,又關乎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研究課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理論分析認為:大事務所具有聲譽機制,審計失敗時客戶流失與聲譽價值損失也更多;大事務所還具有深口袋效應,審計失敗時利益相關者要求的賠償往往也更多。聲譽機制與深口袋效應迫使大事務所致力于審計質量提高。但是,審計質量卻是難以評估的。這不僅在于審計的產品——審計報告,已被格式化且絕大多數是標準無保留意見,還在于曝光的審計失敗也較少見。通常,研究者只能以盈余管理程度、非標審計意見的準確性或概率等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研究這些替代變量與大事務所的相關關系。大體上,這些研究獲得了大事務所審計質量更高的經驗證據。

若果真大事務所審計質量更高,對此,投資者能否感知呢?國外經驗研究結論基本上是肯定的。我國經驗研究結論是不一致的,有肯定與否定兩種截然相反的結論。

雖然中國證券市場歷史較短,投資者散戶化特征也較明顯,但證券市場的有效性、投資者理性等還是可以預期的。理論分析與經驗研究顯示事務所規模越大審計質量越高,對此,我國投資者應能夠感知。

事務所規模的大小劃分,典型方法是以是否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區分。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指德勤、安永、畢馬威和普華永道等會計師事務所。20世紀90年代末指“五大”、2002年后指“四大”(為敘述方便統稱“四大”)。為此有假設一:相對于“非四大”,投資者認為“四大”的審計質量更高。

近兩年,我國本土事務所在全國掀起了新一輪合并聯合浪潮,展開了規模化運動。為深入研究本土所,再把“非四大”分為“本土大所”與“本土中小所”。并有假設一推論:相對于“本土大所”,投資者認為“四大”的審計質量更高,以及假設二:相對于“本土中小所”,投資者認為“本土大所”審計質量更高。

二、研究設計及數據

1.研究模型

為檢驗投資者對“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審計質量差異的感知,以研究會計盈余與個股年持有回報間關系的報酬模型為基礎。報酬模型中,會計盈余對個股回報的解釋能力,表明了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體現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所以,在報酬模型中增加事務所規模變量、事務所規模變量與盈余的交互項。通過考察交互項的系數是否顯著為正,即可考察投資者對不同規模事務所審計質量差異的感知。具體地,為檢驗假設一、二,構建模型(1)、(2)。

R=α+β1E+β2E·Big4+β3Big4+控制變量+ε(1)

R+α+β1E+β2E·Top10+β3Top10+控制變量+ε(2)

2.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R,個股年持有回報。計算公式為∏(1+Rj)-1。其中,Rj為當年5月至次年4月的考慮現金分紅再投資的月個股收益率。

(2)解釋變量。E,會計盈余。計算方法為當年凈利潤與上年末總資產商,即總資產報酬率。選用總資產報酬率可使資不抵債公司包含于樣本中。Big4,“四大”。公司當年審計師是“四大”時,Big4取值為1,否則為零。Top10,“本土大所”。公司當年審計師在“非四大”中排名前10名時,Top10取值為1,否則為零。排名依據A股客戶總資產。

(3)控制變量。Size,公司規模。以上年末總資產自然對數作替代。Lev,公司償債能力。以上年末公司負債總額與總資產商作替代。Eff,公司經營效率。以上年末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與總資產商作替代。Ind1~Ind21,公司行業。以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基礎,把制造業(C類)再依第一位代碼細分為十個行業,與其他行業構成22個行業。綜合類上市公司為基準組。Year2~Year4,數據年度。樣本數據包含2001年~2004年共4個年度。2001年為基準組。

3.數據來源及樣本

研究所需的數據,除會計師事務所名稱手工收集于上市公司年報外,其他均來源于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CSMAR數據庫(2006版)。本文數據處理及統計分析使用Stata8.1軟件。各年度的樣本及事務所聘任情況見表1。

三、實證檢驗結果

1.“四大”與“非四大”的審計質量差異

表2的第(1)列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表明投資者對經由“四大”審計的盈余給以更高評價。假設一得到經驗證據支持。

2.“四大”與“本土大所”的審計質量差異

表2的(2)列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表明投資者感知到“四大”與“本土大所”審計質量差異,并對經由“四大”審計的盈余給以更高的評價。假設一推論也得到經驗證據支持。

3.“本土大所”與“本土中小所”的審計質量差異

表2的第(3)列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表明投資者能夠感知兩者審計質量的差異,并認為“本土大所”審計質量更高。假設二也獲得經驗證據支持。

注:*、**、***分別表示10%、5%、1%水平上顯著(雙尾);括號中是t值;截距及控制變量結果未報告

四、結語

本文基于會計盈余與個股年持有回報間關系的報酬模型,將為我國A股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事務所分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個層級,就投資者能否感知各層級間審計質量差異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投資者能夠感知到“四大”與“非四大”、“四大”與“本土大所”、“本土大所”與“本土中小所”間審計質量差異,并對前者給以更高的評價。即投資者認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個層級間審計質量存在層級差。

研究在提供投資者對不同規模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經驗證據同時,可解事務所是先“做大”還是先“做強”的困惑。“做大”并不意味著放棄“做強”。在投資者更認同大事務所審計質量的背景下,選擇“做大”可向投資者傳遞審計質量提高的決心與行動。研究也可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事務所做大做強總體目標的落實提供經驗證據支持。研究結論也潛在地呼吁我們對當前這一輪的事務所合并浪潮給以更多包容與肯定。

參考文獻:

[1]DeAngelo,L.E.Auditorsizeandaudit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1(3):183~199

[2]Dye,R..Auditingstandards,legalliabilityandauditorweal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3Vol.101:887~914

[3]Teoh,S.H.andT.J.Wong.Perceivedauditorqualityandtheearningsresponsecoefficient[J].TheAccountingReview,1993(April):346~366

篇10

第一條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____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公司發展目標的實現,增強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公司業務骨干對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精神,制定《____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激勵基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激勵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公司激勵基金。

第二條激勵基金是在公司上年度經營實現盈利(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的基礎上,根據公司上年度的凈利潤及凈利潤凈增加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兩者孰低者)等盈利指標來決定提取激勵金額。董事會下設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負責激勵基金管理辦法的實施,并由董事會向股東大會報告激勵基金的提取與使用情況。

第二章激勵基金的提取

第三條在__紙業上一年度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高于10%的情況下,公司根據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下同)增長率,在一定幅度內提取激勵基金。

第四條具體提取的方法如下:

1、當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但不超過30時,以凈利潤增長率為提取百分比、以凈利潤凈增加額為提取基數,計提當年度激勵基金;

2、當凈利潤增長比例超過30時,以30%為提取百分比、以凈利潤凈增加額為提取基數,計提當年度激勵基金;[找材料到文秘站 -網上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

3、計提的激勵基金上限為公司當年稅后凈利潤的10%;

4、每位激勵對象的分配額=激勵基金提取額(該激勵對象該年度于公司的工作天數該激勵對象的授權份額)/Σ(激勵對象該年度于公司的工作天數該激勵對象的授權份額)。

第五條如果出現由于會計政策調整或會計差錯導致對以前年度經營業績進行追溯調整事項的,董事會應對以往年度提取的激勵基金進行調整,差額部分在確定進行調整的當年計算激勵基金提取額時做補提或扣減。

第六條每年的《年度激勵基金計提方案》由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公司上年度審計報告后一個月內擬定并提交董事會審議。

第七條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年度報告及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決議公告日后60日內,由公司董事會按照規定計提當年度的激勵基金。

第三章激勵基金的運用與保管

第八條本激勵基金主要用途:

(一)作為對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方案時激勵對象行權的資金來源;

(二)作為對激勵對象進行現金獎勵的資金來源;

(三)經公司股東大會討論通過的其他用途。

第九條激勵基金的激勵對象由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名并根據公司績效考核結果擬訂《年度激勵基金運用方案》確定具體的范圍,經公司董事會討論通過后實施。當激勵基金的激勵對象涉及董事會成員時,相關人員應當予以回避。

第十條在激勵對象還有已獲授但未行權的期權時,激勵基金暫不發放給個人,而由公司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托公司資本運營部和公司財務部聯合設立的激勵基金保管小組保管,并可根據激勵對象的指示用于股票期權的行權,超過行權期尚未行權的或激勵對象離職后已提取并明確到個人的激勵基金可以發放。

第十一條公司將開立專戶管理已經計提的激勵基金,由激勵基金保管小組負責激勵基金的日常管理,其中存款憑證、印鑒由公司財務部安排專人妥善保管。激勵基金保管小組應對明確到個人的激勵基金的發放、管理實行獨立核算,定期向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匯報。

第十二條為方便激勵基金的使用和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公司所計提的激勵基金存放堅持“集中存儲、便于監督”的原則,實行專戶儲存。激勵基金的存款銀行限于與公司有固定信貸關系的銀行。

第十三條監事會有權對激勵基金的運用和日常管理進行全過程監督。

第四章激勵基金的管理與權限

第十四條股東大會為激勵基金計劃的最高決策機構,行使以下職權:

(一)審議批準《激勵基金管理辦法》;

(二)聽取董事會關于《年度獎勵基金計提方案》的報告,如存在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情況,則對《年度獎勵基金計提方案》進行審議;

(三)審議《激勵基金管理辦法》的修改和變更;

(四)其他需經股東大會審議的事項。

第十五條公司董事會為激勵基金的最高管理機構,行使以下職權:

(一)審議批準《年度激勵基金計提方案》;

(二)向股東大會報告《年度激勵基金計提方案》的具體情況;

(三)討論通過《年度激勵基金運用方案》;

(四)股東大會授予的有關激勵基金的其他職權。

第十六條公司監事會作為激勵基金的監督機構,行使以下職權:

(一)對激勵基金的相關方案的知情權及建議權;

(二)監督激勵基金的相關方案的制定及實行;

(三)列席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會議;

(四)對激勵基金的運用和日常管理進行監督;

(五)監事會的有關激勵基金的其他監督權。

第十七條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行使以下職權:

(一)擬訂《年度激勵基金計提方案》并報董事會審議批準;

(二)擬定《年度激勵基金運用方案》并報董事會審議;

(三)公司董事會討論通過《年度激勵基金運用方案》后,根據激勵對象的指示指令激勵基金保管小組將激勵基金用于股票期權的行權,或者將超過行權期尚未行權的或激勵對象離職后已提取并明確到個人的激勵基金發放至激勵對象指定的賬戶。

(四)其他與激勵基金管理有關的工作。

第十八條公司資本運營部和公司財務部聯合設立激勵基金保管小組作為激勵基金的日常管理機構,行使以下職權:

(一)根據公司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的委托,負責激勵基金的日常管理和運作;

(二)接受公司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的指令,按照激勵對象的指示將激勵基金用于股票期權的行權,或者將超過行權期尚未行權的或激勵對象離職后已提取并明確到個人的激勵基金發放至激勵對象指定的賬戶;

(三)負責對明確到個人的激勵基金的發放、管理實行獨立核算,并且定期向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匯報;

(四)其他與激勵基金管理有關的工作。

第十九條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向董事會上報的《年度激勵基金計提方案》時,需列有下列相關條款:

(一)上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和凈利潤凈增加額兩個指標的完成情況;

(二)本次提取激勵基金的比例與總額;

(三)上年度是否存在因外部或不可控因素導致的本年度凈資產收益率非正常性的大幅增減變化的情況的說明;

(四)本次激勵基金計提對公司計提當年公司損益的影響;

(五)董事會、股東大會或法律法規認定的其他必備條款。

第二十條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向董事會上報《年度激勵基金運用方案》時,需列有下列相關條款:

(一)激勵基金的管理情況及總體運用情況說明;

(二)被激勵對象的考核情況;

(三)單個被激勵對象歷次運用激勵基金的情況;

(四)董事會、股東大會或法律法規認定的其他必備條款。

第二十一條在實施激勵基金方案過程中的相關重要信息按照中國證監會及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向投資者進行披露。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終止《激勵基金管理辦法》的實施:

(一)因相關政策變化,《激勵基金管理辦法》無法實施;

(二)因經營虧損導致停牌、破產或解散;

(三)股東大會作出決議終止本辦法。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的修改、補充均須經股東大會的通過。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的內容如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發生沖突,以后者的規定為準。并且公司將在相關法律法規公布實施后的最近一次股東大會上對本辦法進行修改。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