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家鄉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4:1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十年后的家鄉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十年后的家鄉作文

篇1

第一天,我乘著汽車,來到了大海邊,“瞧,大海深遠,深得看不到邊!”我興奮地說。我遠遠地看去,小島就像散落在碧玉盤里的無比璀璨、耀眼、亮麗的明珠。我走進大海仔細瞧了瞧,海里游著活潑可愛的小魚,它們的顏色鮮艷極了,有瓦藍的、黑乎乎的、金燦燦的、桃紅的、鵝黃的……五彩繽紛的顏色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我把頭抬了抬,看見展翅高飛的海鷗自由自在地飛翔,時而向著大海轉圓圈,好在和小魚們玩捉迷藏的游戲,時而跟著自己的媽媽比賽飛行。

第二天,我走出家門,發現潔白的云朵像一只小狗啃著骨頭,吃得津津有味,還有的像小朋友,手里拿著作業本在做作業。

中午,我準備到公園散散步,來到公園,鮮花爭奇斗艷,鳥語花香,草坪綠草如茵,高大的大樹上長著既新鮮又可口的果子,真讓人直流口水。邁上幾個臺階,讓我映入眼簾的是噴泉池,噴泉池噴出來的形狀千姿百態,有時翩翩起舞,有時噴泉往外地噴出來,仿佛是雨簾。總之,家鄉的空氣是那么清新,水是那么清澈,一切都是那么環保。

第三天,我正要去商場,發現干凈、平坦而又美麗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汽車的尾部排出來的廢氣沒有以前那樣刺鼻,反而更加清新爽快。

上海的人來到舟山,說:“舟山的變化可真大,一幢一幢人大樓拔地而起。”美國人說:“VeryGoodZhoushan。”舟山的人們聽了感到很自豪。

篇2

一眨眼,20年就過去了。偶爾,回來一下看到家鄉變化還真大啊!那么你們知道關于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關于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400字六篇,歡迎參閱。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一20年后的我,向往常一樣走進辦公室,一條信息出現我的眼前,啊是同學想帶我去玩,忽然,我想起了我的故鄉,我可愛的故鄉,整整20年都沒有回去了,于是,我立刻收拾行李,帶上我的助手,和我的生活秘書,坐上我那自動導航的超音速飛機,以最快的速度向我那美麗的故鄉飛去。

我一下飛機,就立刻愣住了,以前水很臟,而且臭氣熏天,以前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現在家家都有汽車,以前這兒是光禿禿的,現在是綠葉蔥蔥。以前這兒都是平房,現在是高樓大廈。

“嗨,鄭予婷!”我一轉身,李鳳琳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嗨,李鳳琳你好,多年不見,好想你啊!”突然看見李鳳琳身后有一個機器人,手里拿了許多包包,原來現在每戶人家都有一個機器人做家務,就像我的生活秘書一樣。

之后,我們來到了圖書館。進入圖書館,我看到里面竟然沒有一個管理員,只要有人走進去,就會有機器人過來招呼你,幫你取了你需要的圖書。當你看完后,它會幫你把圖書放回原處,再拿來一本你需要的圖書。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餐廳、電影院、商場等等,處處都和以前不一樣,太奇妙了。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二“嘀……”一聲電話響起。我按了下鬧鐘“現在是2039年10月27日。”我聽到了爸爸媽媽的聲音傳來:“女兒呀,你快回來看看,祁門的變化大得很!”我一聽,決定回家鄉,好好看看。

開上甲蟲車,就前往祁門,這種甲蟲車,小而快,一小時可達150千米,而且經濟實惠,家家戶戶都有。看,道路上那一條條軌道是干什么的呢?原來,為了交通方便,太陽車都在軌道上,協調有序地開著,不存在堵車問題,而且也不用擔心交通事故。

透過甲蟲車玻璃看去,天是湛藍的,沒有一點兒霧霾。瞧!那不是閶江河嗎?咦,怎么變得這么清澈?原來是機器人把臟水過濾了。街道也非常干凈,全都是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在干活,這樣環衛工人也不用夏天大汗淋漓,冬天冒著大雪了。

我一打開門,媽媽就沖過來抱住了我:“女兒,你終于回來了,一路上辛苦了。”我環顧了一下客廳說:“媽媽,家里變化好大啊!”“那是!我帶你看看,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呢!”媽媽把我領到廚房,指著燒水壺說:“這個燒水壺別看它很普通,其實作用大著呢!燒水、煲湯,還可以過濾呢。”媽媽又打開手機,“你看這上面都可以控制家用電器呢!咱家還擴了個陽臺,是政府專門給人家養花的。”聽了媽媽的介紹,我幸福極了。

看著這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震撼到我了。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三二十年前,我還是圣榮小學五年級三班的一位小學生。可真是“光陰似箭,日明如梭",不知不覺的我已經不是那個二十年前的那個小男

孩了,而是一位頂頂有名科學家。

在一個美好的清晨,我一起床無意間看見了一本雜志上面畫了一個精美的龍頭蜈蚣風箏,讓我不禁想起了家鄉-—濰坊,我決定要回家鄉看一看!我一邊給公司老板打電話請假,一邊在收拾行理,順便讓我的機器人仆人從網上訂好了機票。

五個小時以后,我來到了離別已久的家鄉。啊!大街兩旁全是高樓大廈,道路兩旁整齊的綠化帶,路上連一片垃圾紙張都沒有,道路上非常干凈。

原來上學或去朋友家都要用20多分鐘才到,可是現在有了快捷方便的小型飛行器,只需5分鐘就到您想去的地方。

原來的房子都是水泥鋼筋的,現在都是用我們回收的垃圾而制成的新型建材來建造的,外墻爬滿了綠色植物,感覺好像生活在大森林里一樣!

這二十年變化真大啊!不光是科技發達了,而且城市環境也變的干干凈凈!我愛我的家鄉——濰坊!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四二十年后的家鄉,成了花草樹木的世界。植物們幫我們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氧氣,使我們周圍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了。而且,還推出了一款超級環保的新汽車,名字叫太陽能汽車。原來的汽車要靠汽油才能開動,現在的環保太陽能汽車,只要借助太陽光,然后把能量聚集起來,就能開動了,而且也不用害怕沒有陽光不能開動。還有它排出的廢氣,一遇到風就會轉化成氧氣,這樣就不會污染環境。汽車的顏色很多,車形很酷。因為這種汽車既好看又環保,所以非常惹人喜愛!太陽能汽車還有一種特殊功能,就是能自動清理有害物質,并把它們轉化成可以再利用的環保物質。

二十年后的家鄉,人們不再為居住環境不好而發愁。人們居住的房子都有特殊的功能。房子的周圍,圍繞著一簇簇花兒,引來了許多鳥兒、蜜蜂和蝴蝶。鳥兒和蜜蜂唱起了二重奏,蝴蝶隨著優美的歌曲翩翩起舞。原來在房子周圍的污水啊、垃圾啊,都讓房子轉化成氧分和甘甜的泉水。地變得平整了,不再凹凹凸凸了,垃圾桶里的垃圾不管是有害的還是無害的,都會被房子轉變成環保物質。

想要實現這么美好的居住環境,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地加強環保意識,讓環境變得更加干凈,空氣更加清新甜潤,樹木更加郁郁蔥蔥,河水更加清澈。讓春、夏、秋、冬變得更加美麗,讓家鄉更加富饒。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五二十年后我已博士畢業,在美國哈佛大學當教授,有一天我想起了我的家鄉興義,決定回家看望爸爸媽媽,于是我就開著我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的奔馳回家。我按了一顆鍵車子就穿過太平洋,來到香港,然后在一級高速公路上飛馳。來到我的家鄉興義。只看見一棟棟幾十上百層的高樓拔地而起,這是我的家鄉嗎?我簡直不敢相信。

車子上了立交橋我就看到一架架飛機掠過,我就往下一看,啊!房子為什么了那么矮啊!原來立交橋建在半空中的哩!我突然看見許多立交橋怎么走呢?于是我打開了車上的導航它就把我帶回了家。我來到我的家,一進門就坐在松軟的沙發,媽媽就打開了鑲在墻上的電視,讓我看新聞頻道。到了晚上我不知道我的房間在哪里。媽媽就帶我到我的房間。我進去一看,啊!全是體育用品我怎么睡覺呢?媽媽就按了一個開關,那些體育用品頓時不見了,只看見一張折疊床從墻上滑下來,我就躺在床上,床就自動給我按摩,沒過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到了第二天,我一起床就感覺精神非常好,我穿上衣服吃玩早餐媽媽就帶我到圖書館看書,我們來到圖書館,看見圖書館的外面全部都是用透明的黃金做的,我進去一看哇!這么多書啊!我就把以前看過的《上下五千年》放在桌子上,我看完一頁,它就翻一頁,只要你不讀它就會把這個功能關掉

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去街心花園,發現那里有許多機器人警察,這樣就不會發生搶劫了。我們來到大花園坐在那里。看見雕塑的周圍全是一些魚、蝦、蝌蚪在池中游來游去。你坐的那個地方有許多桌子,只要你說你吃什么它就會給你什么。這時“叮叮叮”鬧鐘響了,我睜開眼一看,呀!快到上學的時間了,原來這只是一場夢,但愿這夢會成真!

二十年后的家鄉優秀作文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年眨眼就過去了,我從一個傻乎乎的小男孩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在樂壇非常有名的一位歌星,由于我一直在外拼搏,已經很久沒有回到我美麗的家鄉——瀏陽了,于是有一天,我終于風塵仆仆的回到了我的家鄉。

一下飛機,我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家鄉一個小山城居然有了飛機場,而且還是濱河機場,我不禁感嘆到,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機場周邊和城里處處是高樓大廈,街上人頭攢動,路上車水馬龍……我茫然的邊走邊看,走著走著我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不知方向的亂走亂碰。碰巧碰上了老同學李麒祥,原來他已經是全世界的乒乓球冠軍,不久前剛剛退役,后來我倆決定去看一看我們的母校。一進大門,一股桂花的味道撲鼻而來,使欠產更加神清氣爽,同學們上課更認真了,下課時同學們還依舊玩著我們小時候的游戲。他們還不時向我們請教。最后,他們流行飛行滑板,看了我們都驚嘆不已,可是卻學不會。還有教室里的黑板也不會有反光的字了,如果有誰看不清楚字,黑板會放大那個字,讓同學們看清楚。后來我們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啊!我們小時候的班主任——彭老師。我立刻上前招呼,緊緊的握住彭老師的手,久久不肯松開。彭老師還是那樣年輕,那么和藹可親、細心的教育學生們。

篇3

陳禹希

時間如流水一樣匆匆流過,轉眼間五十年過去了,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街道上綠樹成蔭,人們處處提倡綠色環保、低碳生活。

跟以前相比,這里比天堂還強十倍,就拿以前我家小區后面的小池塘說吧。本來這個小池塘清澈見底,小魚在池塘里歡快地游來游去,快活極了!可是觀賞的游人,經常吃剩的果皮扔進去,就這樣慢慢的,小魚翻起了白肚皮,已經奄奄一息了!現在有了專門清理河里污物的機器,再也不用擔憂了。

篇4

我家旁有一條小河,可由于廠房排出來的污水,人們亂扔垃圾,早已變成污水了。

一眨眼二十年過去了,我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小河又恢復了原本的模樣。使人不禁閉上眼睛,聆聽小河那潺潺流水的聲音。

春天的小河是溫柔的,就像媽媽撫摸著自己的孩子。春天的小河是歡快的,就像調皮的姑娘唱著動聽的歌。瞧,小朋友們都將雙手放入水里,撲著自己的臉,感受著河水帶給他們的舒服,稚嫩的臉也掛滿了可愛的小水珠,歡聲笑語立即又呈現在了眼前。

夏天的小河是清涼的,小朋友們都唱著、跳著來到這里,享受著小河帶來的舒爽。夏天的小河是清澈的,小朋友們可以脫掉鞋子,跨進小河里,捉著小魚小蝦……

秋天的小河是喜悅的,它靜聽著農民們的歡呼聲,以“嘩嘩”的聲音來代替自己對農民豐收的祝賀。秋天的小河是穿著金色衣裳的仙女,它流動的波紋就像是仙女跳舞時翩翩起舞的衣裙。

篇5

首先,我要去醫院看望我的外祖母。現在外祖母已經100多歲了,而且還患上了絕癥。在去醫院的路上,公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路上一座座蜿蜒盤旋、縱橫交錯的立交橋,綿延無盡,似長龍,如玉帶。隔離帶的花草蒼翠鮮艷。街道兩旁的樹木青翠欲滴,好像讓人走進一卷美麗的畫卷。

到了醫院。可是,看到的情形卻讓我大吃一驚:外祖母精神抖擻,還在練太極拳呢!我正納悶,外祖母告訴我說:“現在的癌癥就像治小感冒那么簡單。”“哦,原來如此。”我點點頭說道。

接著,我又直奔“華聯大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華聯大廈”共有999層。這么高的樓,電梯早就下崗了。你只要在梯道口的墻壁上對準激光識別器按鈕按一下,識別器就會發出一束紅光。當光束照在你身上時,你就會很快的上升,在上升的同時你會聽到一首首悅耳的歌曲。當光束消失時,你便會穩當地落在你想到的樓層里。

然后,我又到濟寧人民的母親河——大運河去看看。建筑師不滿足于陸地上的發展,便到大運河底下去建“珍珠屋”。河底的房子全部用白色透明的玻璃做成,圓圓的,亮亮的。每座“珍珠屋”之間都有通道相連,簡直就是一串串散布在袁河中的珍珠項鏈。最后,我要去我的母校——明珠小學。同學們的教室煥然一新:黑板換成了一個大屏幕,講臺上還有一臺電腦,屏幕上會顯示老師講課的內容。每個同學的桌子上也有一臺電腦。所有的課本也都刻在光盤上。教室還會有一個特異功能,它能改變自身。若我們要上體育課,教室立刻會變成一個操場。教室內的物品會自動放置在地下倉庫中,同學們就可以在操場上跑呀,跳呀。等到下課,教室又變回原來的模樣。

一天過去了,我回到家中對媽媽說:“濟寧可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公路的車輛井然有序;街道兩旁綠樹成陰;大廈巍峨壯麗......我一定要把今天所看到的寫成一本書,讓大家都知道我的家鄉——濟寧也是個科技發達,風景如畫的好地方。”

篇6

我坐太陽能飛車十分鐘就來到我的家鄉隨州,啊!一塵不染的馬路,蔥郁的樹林,清新的空氣,讓我渾身充滿活力與自信。

小楊把我接到他的公司,來到“隨州茶葉研究開發部”,小楊給我了一杯茶,一喝下這種茶,我就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旅途的疲勞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小楊介紹“這種茶是我公司特有的茶,叫蕎苦咖啡茶,是我主持研制的,在商店賣得很火。”小楊笑嘻嘻地說。“哦?它有什么特點?這么暢銷,我得好好品一品!”我喝了一口,剛才沒留心,現在才發現這茶既有咖啡的香味,又有綠茶的清新可口!小楊還說:“這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抗菌消炎,防癌抗氧化……”難怪這茶如此暢銷,我不由得暗暗佩服小楊。

我倆談得正起勁,從門外走出一位十分漂亮的女子,微笑著說:“你好,非常歡迎你的到來,”說著,熱情地伸出手,我客氣的跟她握手,一碰,感覺有些異樣。“嚇倒了吧?”小楊笑著說:“這是我的得力助手機器人蘭蘭。”

中午到了,蘭蘭打開她辦公桌上的程序2,也就是第二套菜式。桌上頓時出現滿桌的美味佳肴,聞著聞著,我口水都流出來了,趕快大快朵頤,吃完還忍不住打了個飽嗝。

時間到了,我戀戀不舍地走上太陽能飛車,我很驚訝,二十年后的家鄉有這么大的變化,我的同學更是能耐非凡!

篇7

一、綜合實踐豐富了學生寫作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將學生生活中的個人、社會和自然等諸要素彼此相融,體現個人、社會和自然的有機聯系與整合。教師的作文教學不僅僅是盯著教材中的幾篇命題作文,而是引導學生懂得所有的活動內容皆能入文。如:有的同學對自然環境感興趣,一草一木都能激起她的熱情;有的同學思想敏銳,對時化了如指掌;還有的同學對體育運動情有獨鐘,現場說話活靈活現。因此,我根據學生不同的個好,設計不同的實踐環境,確定不同的觀察對象,以便他們獲得更多更真更完美的感性材料。

在語文寫作的教學中,我們設計了多道開放性作文題,《常州的變化》、《我做家鄉小導游》、《十年后的家鄉》……,并要求學生把實踐與寫作文緊密結合,寫出初稿。老師根據學生初次習作進行評講,并再次對實踐活動進行指導。為了活動向縱深方面拓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老師讓學生合理分組分工,從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如:交通方面的變化、人們的居住情況變化、城市面貌的變化、經濟生活的變化等。后來,從學生交上來的實踐報告中,發覺學生寫作的水平提高了,寫作的視野開闊了。

二、綜合實踐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作文課上有很多學生經常會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手;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看到大自然萬物競生的生機勃勃的畫面、四時變幻的萬千姿態、神秘奇異的景象、豐收的廣闊田野和廣袤的草地、遼闊的海洋……一切都是那么壯麗和迷人。大自然給了學生美的享受、生活的快樂、智慧的啟迪。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學生置身于這樣自由輕松、環境優美的氛圍中,身心得到了放松,他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他們熱切地觀察著周圍的事物,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體驗,并通過作文將自己的體驗進行抒發,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揮。

例如,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在教室里封閉了一冬的孩子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入到了室外。他們呼吸著春風,沐浴著春雨,欣賞著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春天的山水原野、花草樹木、日月風雨、鳥獸魚蟲都使他們充滿了好奇。我抓住這個契機,設計了“尋覓春天的蹤跡”這個綜合實踐活動,啟發和引導學生走進春天,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點。活動主題一確定,同學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有的上網查資料,有的尋訪大自然,有的親自栽種植物……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在成果展示課上,同學們爭先恐后的拿出自己的活動成果:有贊頌春天的古詩文和現代詩文,有描繪春天的繪畫作品,有自制的手抄報,有觀察日記……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搜集了大量的寫作素材,為以后的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綜合實踐培養了學生寫作的情感

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實踐,引導學生自覺地把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而,只有具備真實的生活與表達實踐的情境,教師才能實現教學“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表達真情實感、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的要求。

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生活也是作文的唯一源泉。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了積累素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寫作情感。學生在觀察生活,投入生活,理解生活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語言,鍛煉了寫作能力,成為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是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作文五彩繽紛,光芒四射!

四、綜合實踐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方法

篇8

一、營造寫作氛圍,激發學生動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讓學生積極主動并且富有創造性地去學習或從事某項活動,那么就得激起他們對這門學科或這項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寫作的欲求,感覺到寫作是快樂的。因此,每次作文課,教師或可結合社會的熱點,或結合近段發生的新聞,或講述自身生活體驗,為學生創設一個寫作氛圍,使他們渴望與人交流,有話要寫,有理要說,有情要抒。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二十年后的今天”這個題目時,教師可以故布疑陣:“20年前的我,曾經想20年后的我會成為什么樣?……轉眼間20年過去了,今年是2015年,請問各位同學,你有多大年齡?”學生開始交頭接耳,露出不解之色。接著,再設懸念:“在你的年齡上再加上20歲,你多大了?”學生興致盎然。最后,攤開底牌:“20年彈指即過,請大家暢想,20年以后,當你們都長成大人,那時,自己會是什么樣子?學校、家鄉、中國和世界又會變得怎樣?如果20年后,我們再相聚,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如此這般,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從而為寫作奠定良好的氛圍。

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

小學生寫的作文常常是在編造“美麗的謊言”。其中原因或許與學生每天的生活幾乎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有關,但最主要的是孩子們缺乏信息的捕捉和寫作素材的積累。為此,教師可以采取開展各種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

作文是學生經驗的再現,是學生積累的展示,是學生生活的描摹,是學生思想的表達。沒有語言積累,沒有生活經驗,沒有心靈感悟,是無法寫出有個性、有真情的文章來的。為此,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我,加強閱讀,增加積累,夯實功底。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如學校開展“大閱讀”活動,讓孩子做名言書簽、集剪報、寫感言等;結合學校開展的日常活動———“拔河比賽”、“端午包粽子”、“消防演練”、“清明掃墓”等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各自不同的看法,真正激發起他們的寫作欲望,開創一個新的寫作空間。有了不同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積累,學生學會了觀察、感悟、思考,寫作時自然就會體現出個性。

三、巧借文本練筆,讓學生彰顯習作的個性

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特點,不拘一格,開展多種形式的小練筆,最大程度地彰顯學生的個性。

1.借助課文插圖練筆。我們現用的語文教材插圖精美,內容豐富,語言優美。文本中的插圖為語文課堂進行隨文練筆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從而展現出學生習作表達的個性。

如《橋》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一位老黨員在山洪暴發的緊要關頭,果斷地指揮全村人跨越死亡的生命橋。這位老支書讓黨員排到后面制止了混亂,并親手拖出試圖插隊的小伙子———自己的兒子。最后時刻,他想把小伙子推上岸,但一個浪頭吞沒了他。當學生學完文章的最后一段:小伙子竟來推他:你先走。老漢吼著:“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突然,木橋轟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老漢似乎要喊什么,但,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在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情感后,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問:“孩子們,你能想象老漢這時想喊什么?又會喊些什么?”正當學生面面相覷時,教師要引導,說:“咱們再觀察課文插圖,看看老漢是怎樣做的?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把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寫出來吧!”經過指導,學生結合課文語言對老漢的描寫,從插圖上的人物神態、動作再次進行補充,并在練筆中發揮學生的思維個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有條理地理清圖畫內容,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既會降低練筆的難度,又會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

2.填補文本空白練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課文往往在結尾(或中間)處的語言會戛然/!/而止,耐人尋味,且有一種余音繚繞之感。這是作者留下的“空白”,讓讀者去想象、去發揮。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這些“空白”,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描寫,會使文章內容更具體、完整,從而更好地理會作者表達的意圖。如《桂花雨》[2]第五自然段在描寫搖桂花時是這樣寫的:“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這句話的“幫、抱、搖、落”幾個動詞寫出作者的歡樂心情。然而,當時搖桂花時,母親和孩子們的神情、動作以及場景并沒有寫具體。教師可借機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拓寫,讓他們更深層次地感悟文本的內涵,訓練他們的練筆能力。

巧挖課文的空白點,給學生無限的表現空間,既能引發學生與文本的情感共鳴,又能訓練學生的動筆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3.模仿文本寫法練筆。冰心在《談點讀書寫作的甘苦》中說:我常常抄襲,就是說模仿別人更好的句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課文是最好的寫作模板。很多課文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段落描寫,都向學生傳遞著最精彩、最準確的語言和表達方法。因此,學完課文后,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句段進行練筆,既是對文本內容的拓寬,培養學生的隨文練筆的能力,也是彰顯學生思維表達

個性的妙招。 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我們會發現課文運用奇妙的想象,把讀者帶入新奇的世界。其中,[3]課文第五自然描寫出“我”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的情景:“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這組句子的內容一致,結構相似,集排比和擬人的手法。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與大自然之間的這份不同尋常的獨特情感,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練筆作業:“模仿文中的句子寫一寫。你好,五彩繽紛的鮮花!你;你好, ! 。”因為有模可仿,學生如筆下生花,盡顯個性:“你好,翩翩起舞的蜻蜓,你的舞姿給樹林增添活力!”“你好,翠滴的綠葉!你讓夏天變得富有生機!”“你好,可愛的青蛙!你一蹦一跳,是想讓我跟你體驗快樂嗎?”……

四、多種形式展示,讓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被認同、被肯定的需要。為了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學生習作的做法,達到這一效果。

1.朗讀優秀的習作。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經說過:三分文章七分讀。教師要善于在批改中抓住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進行肯定,然后在習作講評課時,把這些亮點朗讀給全班同學聽,這既能肯定學生習作的優點,又能在評講中提出需改進的建議。被肯定的同學內心充滿自豪,或許下次他會更努力;旁聽的同學內心充滿羨慕,或許下次他也力爭上游。因此,朗讀學生的優秀習作,既能樹立榜樣,又能起到指引、促進與鼓勵學生積極習作的作用。學生的周末練筆,教師在批改好后,應在習作講評課上朗讀習作中的優美句段,或讓學生自己讀給同學聽。孩子們臉上的笑臉,流露出他們習作的快樂。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征文比賽。每學年,學校或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會組織一些征文比賽。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些征文比賽。如《閩西日報》的《生活周刊》舉行過“‘天翼杯’校園生活”寫作大賽,筆者就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積極投稿,班里范同學的習作———《面對困難和災難》獲得一等獎;在新羅區舉行的“‘歷史的選擇’讀書教育征文比賽”中,班里賴同學的《我自豪,因為我是中華的兒女》獲得高年級組的一等獎。當然,名次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習作的態度更加端正,習作興趣得以提高,習作的個性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

篇9

1924年的校園,聚集了這樣一群人:朱自清、豐子愷、李叔同、匡互生、劉薰宇、朱光潛……這里不是京城的某個大學,而是一所鄉下中學。她的名字叫――春暉中學。

半西式的校園坐落在世外桃源般的白馬湖畔。走出教室,閑暇時間,憑欄遠眺,湖光山色,詩意盎然,就像園林一般的寧靜優美。他們以此為家,建起了極具自然風光的“小楊柳屋”“平屋”,精心栽種花木。他們還創辦了校刊《春暉》,讓五四后期的新文學氛圍更加濃厚。

這所學校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從此變得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和遠在天津張伯苓的南開中學遙相呼應,在當時就有了所謂“北有南開,南有春暉”之說,至今依然被視為教育圣地。

我們的重點不是這些后來的大師們,而是帶頭促成這一切的那個人――夏D尊。因為他,這些人才機會才走到了一起。春暉中學,作為一張民國教育的名片,除了她的自然風光,更多了人文的氣息。

二 艱難無果的求學之路

夏D尊,生于1886年浙江紹興上虞,當時還是清光緒年間,自幼在私塾求學。1900年14歲的夏D尊考取了秀才。這一年,爆發后,清政府變法,“廢科舉,辦學校”,那些靠吃八股飯的人一下子無所適從,還好的是,夏D尊“中毒”不深。之后,他隨朋友到上海的中西書院求學,未畢業,他得朋友的勸告,到紹興府學堂去繼續學業――這個學堂的學費、宿費均免收,如果成績優異,還有一些獎學金。可是,他在這個學校也只讀了半年又輟學了,因為他要回故鄉去代他父親在私塾的教學。從此,他便一邊教學,一邊仍努力自修英文。

1905年,19歲的夏D尊前往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1907年又考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他的想法很簡單,按照當時規定,入了官立專門學校,就有官費可領。然而,浙江過去的人太多了,他進入學校將近一年還沒有領到官費。此時,家里已經負債累累,他不得不中途輟學回國。從此結束了自己的求學生涯,還要謀職糊口。這時的夏D尊,年僅21歲。

我們可以看出,他雖然在幾個學校就讀過,卻沒有在任何一個學校讀到畢業,因此,他也始終沒有取得過任何一張畢業文憑。而他后來多方面的成就,全靠他堅韌不拔的志向與勤勞力學的精神所至。

三 春暉之前的歲月

夏D尊是以宗教的精神來獻身于教育的。

回國后,他先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任通譯助教,為聘任的日本教員做翻譯。五年后,注重“人格教育”、提倡“德、智、體、美、群”五育并重的經亨頤接任了校長之職。這一年的秋天,經亨頤為了加強學校的藝術教育,從上海請來了鼎鼎大名的李叔同。從此,夏D尊與經亨頤、李叔同成了摯交,也為后來重聚白馬湖結下前緣。

1912年,夏D尊擔任了大家都不愿意做的舍監――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導主任職務。這個工作很不受學生待見,經常會有學生向他做惡作劇。夏D尊認為真正要作教育事業就要抱定了硬干的決心,除非校長免職或自覺不能勝任時決不走。于是,他“贏得”了閻羅、鬼王、夏木瓜(因學生看見夏D尊頭大而圓)等綽號。

對于學生,夏D尊指出應采取的手段只有教育與教訓兩種。教育是積極的輔助,教訓是消極的防治。用口舌去改造學生、感化學生原本就是不自量力的事情,特別在教訓一方面,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夏D尊一心撲到了怎樣去做好這件事上,不怕挨打,凡事講合理與否,不講感情。一連七八年,非星期日不出校門,夏D尊身體力行,用自己的修養和學習鉆研的態度,少說多做的秉性,贏得了學生的尊敬,甚至達到了無為而治的效果。

1920年3月,學校發生“倒經風潮”,夏D尊等四大金剛與校長經亨頤均離去。秋天,夏D尊應聘到湖南第一師范學校任教,一年后又離開了長沙。1921年冬,回到了家鄉上虞白馬湖,在經亨頤主持的春暉中學任教,在學校附近蓋平房定居,題名為平屋。后來把在這里寫的散文隨筆等輯為《平屋雜文》,并由他所工作的開明書店出版。

四 白馬湖畔短暫的“春暉”歲月

夏D尊是一位理想家,辦教育也是理想主義的。出于信任,經亨頤校長將學校的事全交給了夏D尊。夏D尊約集了前文提到的那一群后來的大師們,招來了許多外地和本地的學生,春暉中學開啟了她新的生命航程。

白馬湖畔雖有著田園風光,創業并不如想象中充滿詩情畫意。白馬湖是多風的,而且風大如虎吼,尤其是冬天,夏D尊深夜靜聽寒風怒號、湖水澎湃,睡不著就把自己比作山水畫中的人物,作出種種幽渺的遐想。在夏D尊離開十年后回憶起來,他這樣描述白馬湖畔:“當我移居的時候,還是一片荒野。春暉中學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這一面的山腳下是小小的幾間平屋,住著我和劉君心如兩家。此外兩三里內沒有人煙。”這樣的環境卻聚攏了一大批充滿著新思想的教師,他們給春暉中學帶來的是白馬湖春日的東風。

在夏D尊的帶領下,一群真正做教育的人形成了良好的配合。他們組成了一個專業共同體,把許多經典的優美古文和魯迅的作品帶進課堂,給學生一個有詩有畫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文學素養,按著個性自由發展。夏D尊還經常在家里置辦一大桌子的菜,邀請好友一起享受教育的歡樂。

最具代表性的是夏D尊和李叔同之間的友誼。李叔同多才多藝,是夏D尊介紹到春暉中學的。早在浙江的時候,李叔同教授圖畫和音樂,這原本并非主學科的課程卻吸引了全校學生。夏D尊認為:“這原因一半當然是他對于這二科實力充足,一半也由于他的感化力大。”甚至說:“我只好佩服他,不能學他。”但也承認:“他的一言一行,隨在都給我以啟誘。”但是,他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李叔同多么優秀,卻也要堅持不學他,做自己。

后來李叔同出了家,就是弘一法師。夏D尊也差點跟著出家,他簡直信仰弘一法師。1923年,夏D尊將日譯本《愛的教育》譯為中文。李叔同說:“他是熱情的人,他讀《愛的教育》,曾經流了好多淚。他翻譯這本書,是抱著佛教徒了愿的精神在動筆的,從這件事上可以見出他將教育和宗教打成一片。”

這也正是他從事教育事業的態度。夏D尊在春暉的綽號也與以前不同,學生給他一個綽號“批評家”,同事也常和他開玩笑說他有“支配欲”。其實,這是他愛朋友、愛青年的體現。他只是太關心別人了,忍不住發表一些意見罷了。但他的態度永遠是親切的,他說話也永遠是親切的。

理想主義的夏D尊終于碰著實際的壁了。漸漸地,夏D尊跟多年的老朋友經亨頤意見有越來越多差異,還有人看不慣他們新派教員的做法,說他們“寵壞”了學生。他一面在私人關系上還保持著對他們的友誼,一面在學校政策上卻堅執著他的主張、他的理論。他不用強力,只是不合作。

終于夏D尊和他的朋友都離開了春暉中學。曾提出新式改革計劃的匡互生等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而夏D尊對辦學校從此灰心了,但他對教育事業并不灰心,這是他安身立命之處。于是又和一些朋友創辦開明書店,創辦《中學生》雜志,開始了他新的人生使命。

五 出版家對教育依然情有獨鐘

在民國出版歷史上,從事教育和出版的人不少,但是夏D尊能夠在出版中開拓出新的教育思想,把教育與出版進行深入、有機和成功的結合。

開明書店的起步是艱難的,在兩年的實踐摸索中,夏D尊確立了以青少年讀物為重點的出版方向。青少年,尤其是那些中學生們,正是昔日身為教師的夏D尊幾乎每天都要相處的對象。夏D尊關心他們的成長,熟知他們的困惑和需求。他為青少年出書出刊,提供課內課外的精神食糧,正可看成是一個教育家教育活動的延續,這更是作為一個教育家的情懷。

在開明,夏D尊不改教育家的本色,心無旁騖,在茲愛茲,一干就是20年,成就了他的“名山事業”。1926年3月,夏D尊的譯作《愛的教育》再版,改由開明書店印行,解放前夕,發行已經超過四十版。后來開明書店出版他的譯作《續愛的教育》到解放前共出二十六版。二者都成為了新文學以來兒童文學譯作中的最暢銷書。夏D尊還專門為中學生出版了很多具有很高價值的書籍,如經劉薰宇補充修訂為春暉中學編的講義《文章作法》,與葉圣陶合作《文心》《閱讀與寫作》《文章講話》等,在解放前均已發行二十版以上。在翻譯方面,他自己及魯迅等人的譯作也在這期間出版。

最應值得稱道的是夏D尊牽頭創辦的雜志。1930年元旦,《中學生》雜志創刊,夏D尊任主編;1936年1月,《新少年》創刊;1937年1月,《月報》創刊。后兩者均由夏D尊任社長。借助《中學生》雜志,夏D尊將自己對教育、國文教學及寫作的思考,寫成了系統的文章,逐漸完成了個人的教育思想。

夏D尊除了教育思想在出版物中直接投射外,他的處事風格和人格魅力同樣形成張力。夏D尊做事平實穩重,是一個謙謙君子,不事浮夸,在看似平凡平實的背后,其實正包孕著一股強烈的理想情懷和一顆熾熱的愛人之心,沒有轟轟烈烈,卻持久而綿長。

六 錚錚鐵骨的愛國情懷

隨著日本的入侵,夏D尊顯示出來了一個教育家的愛國情懷。1927年,夏D尊以開明書店為掩護,救助革命青年,為學生革命者被殺害而十分憤慨,說“寧愿早死,莫做先生”,之后憤然回鄉從事著譯。1932年,開明書店和立達學園在“一?二八”中遭受慘重損失。日軍退出后,他到立達學園被炸現場視察,在滿目瘡痍的環境中徘徊了好幾個小時,歸途時拾了一堆像山巒狀般的鋼鐵塊回家,這就是日軍投下的炸彈的碎片,是慘痛的歷史的證物。后來他把這件事寫成《鋼鐵假山》一文發表。

“八?一三”戰爭中開明毀于炮火,雜志停刊,書店同仁大多流遷后方。這時夏D尊已51歲,因年老多病,只好留在上海。1941年日軍占領上海,環境日趨惡劣,他辭去了教職,深居簡出,堅貞自守,卻被認為是激進的“危險分子”,遭日本憲兵隊逮捕。但他剛強不屈,在獄中備受拷打,遭到百般。十天后,夏D尊因年事較高,經友人內山完造等保釋出獄。這次對他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經此磨難,肺病復發,他的精神更加沮喪消沉。1942年10月13日,好友弘一法師圓寂于福建泉州,對他無疑又是沉痛的打擊。

抗戰勝利后,夏D尊心中的喜悅與歡呼,有過于革命黨滿清時的興奮。然而他卻于抗戰勝利后的次年,因肺結核在上海病逝,享年61歲,葬于上虞白馬湖畔。

七 夏D尊的教育思想舉隅

《中學生》可看成是開明書店出版物特點的一個縮影。在《發刊辭》中,他這樣寫道:“本志的使命是:替中學生諸君補校課的不足;供給多方的趣味與知識;指導前途;解答疑問;且作便利的發表機關。”十幾年間,《中學生》遵照這樣的使命,一期一期地辦下來,不曾懈怠,每期上萬份,到抗戰前夕累計印數近百萬,成為20世紀30年代全國青少年的良師益友。主編夏D尊和編輯葉圣陶他們,且編且寫。講知識,強調趣味,注重啟發,照顧讀者的理解能力;談人生,態度平等,坦誠相待,做青年人可以交心的朋友。當時的中學生評價說:“好懂、好看”,“讀了這期等下期”,“不用別人督促,自覺自愿地走進這第二課堂”。夏D尊雖然做的是出版工作,但謀的是教育的功效。

夏D尊是提倡“語感”培養的第一人,把“傳染語感于學生”說成是他“在國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他還主張寫文章要講究“真實”和“明確”;為了做到這兩點,就必須在說話作文時留心六個“W”,真正每做一文都能明確回答這六個“W”,文風就正了。

我們今天的教育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實夏D尊很早就清楚地指出學生的“實力”并不是什么財力、權力和武力,也并不是取得學士或者博士的文憑,而是一種普通的身心上的能力,比如健康力、想象力、判斷力、記憶力、思考力、忍耐力、鑒賞力、道德力、讀書力、發表力、社交力等。

夏D尊從事出版后,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教育觀點――受教材不等于受教育。他認為,學生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各種基本能力,各種教材――各種課程的教科書只是培養能力的材料;若只是囫圇吞棗地記住了這些材料而忘記了提高能力這個目的,就跟“買櫝還珠”同樣愚蠢。在這一觀點統率下,開明出版物呈現出既圍繞著教育主題,又學科門類豐富多彩的特點。這和在近百年后今天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換句話說,近百年來我們并沒有走出當時的教育迷途。

今天的教育說得比做得好得多。不少學校下苦功,出資金,不厭其煩開發各類所謂的課程,鼓吹提升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成效顯著,終究只是為了裝點門面。只為一己之私,無論你描繪的愿景多么美好,都只不過是空中樓閣。夏D尊告訴我們做教育不需要高談闊論,躬身去做才是最需要的。教師只是一個職業,不是高談自己一個人的雄心就可以改變天下的運勢。

教育需要的是獨立和堅守,不必受時代的刺激,受流行弊病的所謂理念折騰。真正應該做的,便是投入到行動中去,以“真摯”的情感去做文、做人,而不是閉門造車或者從外界搬來一個似懂非懂的東西奉若神明。這些觀點,夏D尊在春暉中學時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中國的教育近百年來一直處于病態的境地,很多人開出了藥方卻沒有藥,不過還是空談。今天的“改革”一詞甚是流行,卻連一個適合的方子也很難找到,而不少庸醫卻還在胡亂下藥。今日一種方法,明日一套理念,何時能有一個堅守百年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