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英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08:5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重要的英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重要的英文

篇1

[關鍵詞]高校;英文期刊;重要性

眾所周知,期刊是由依法設立的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過批準,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可分為多種形式與樣式,學術期刊便是其中一種。學術期刊是知識的傳播與積累,在學術評價、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載體作用。英文期刊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有效學習英語的模式。顧名思義英文期刊是以全英形式進行排版、印刷的,它不同于中文期刊卻又與之有著很大的相似點。譬如兩者在語言上都以不同的期刊形式映射不同的內容,整體來說文章內容通俗易懂卻不失權威性。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提高,英語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在英語發展的歷史舞臺上,英語不負眾望不僅為廣大讀者的學習及閱讀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且為我國在國際事務的溝通與交流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在上大學網《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對506種本科專業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對外《上大學網中國大學最愛的本科專業排行榜》,對布點高校最多的55種大學本科專業進行了解讀,近八成院校開設英語專業,由此可見英語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一所高校是否擁有屬于自己的英文期刊也逐漸成為各高校教育實力的充分展現,英文期刊已然成為各高校不可忽略的重要標志之一,成為大學生了解、溝通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創辦英文期刊在加強對高校生與社會互融及擴大學術影響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英文期刊的出版不僅成為高校熱議話題,而且獲得了高校的一致好評。各大高校爭相創辦英文期刊以便創造校內、校外兩個“市場”適應市場競爭。高校學術期刊不是數量太多而是資源短缺,雖然,近年來各高校英文期刊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受到語言、稿源等范圍的限制在期刊質量上還有待提高。要實現高校英文期刊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需創辦高質量、高水平的英文期刊。通常情況下閱讀作為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在母語環境下學習第二語言的主要途徑之一。要想掌握更多的學習資源,吸取更多知識和信息,首先要做的便是進行大量的語言學習,而對身處母語環境的大學生來說,英語資源的短缺成為學習、閱讀的最大障礙。英文期刊的創建,尤其是高校英文報刊閱讀的建立,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獲取各種英語信息資源的重要平臺。高校創辦英文期刊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它以繁榮學術為己任,主辦單位以創辦高質量期刊為宗旨;其次,高校之所以能辦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英文期刊并取得較好成績是因為主辦單位無經濟壓力,審稿更為嚴格,創辦高質量學術期刊成為高校的一種文化自覺。最后是因為英文期刊使用方便,學生可利用業余時間,利用網絡或紙質媒體翻動短時間內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也可在閑暇之時同老師、同學、朋友進行交流溝通,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而在對英文期刊進行解讀的同時,讀者在語言文字方面也會更加深入了解其內涵,通過閱讀讀者可以學習其思維方式、寫作特點等,詳細了解其歷史文化底蘊。高校創辦的英文期刊通俗易懂、言簡意賅,適應各階段人群需要,這也是英文期刊能在各高校立足的重要原因。下面本文將從高校英文期刊的發展、傳播等方面介紹其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一、高校英文期刊的創辦及其發展

當下,創辦英文期刊并非易事,高校要創辦符合時代要求的英文期刊更是難上加難。它不僅要求各高校注重英文期刊的發展動態又要考慮到廣大讀者、作者的受益情況,只有讓作者、讀者主動擇出自己心目中優秀的英文期刊,才能讓英文期刊的自我生存能力得到加強。英文期刊就是學術期刊的一個剪影,它不同于中文期刊的最大地方便是語言和思維,而其內容及要宣傳的中心思想都極為相似。高校英文期刊的發展不單單是為了迎合某一口味,更多的是發散性的內容讓讀者吸收其精華,這才是高校創辦英文期刊的目的,同時滿足英文期刊的發展要求。但從目前英文期刊在各高校的發行狀況來看并不樂觀,存在發展緩慢、內容重復等問題,這些都是阻礙英文期刊發展的最大弊端。雖然英文期刊依舊在各高校廣泛流通但稿源的短缺、內容的重復這些弊端得不到解決最終會影響英文期刊發展。資源緊缺使之發展緩慢,重復建設使之造成巨大浪費,針對這一現象實現資源的共享,防止重復建設讓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發揮更大的效益是實現對英文期刊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英文期刊的傳播

首先,高校英文期刊主要功能是服務與傳遞,為讓更多高校學生受益就需要不斷地優化期刊內容,完善共性與個性,提高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讓英文期刊對大學生的學習影響更大化。高校英文期刊開展廣告、培訓等多種活動取得較好的反饋。其次,為讓英文期刊走進大家的視野讓更多人受益,各高校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在如今大環境背景下,網絡信息服務的改善為資源環境的共享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高校英文期刊隊伍日益壯大,但要為廣大讀者所了解、所利用還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宣傳和引導。在新媒體出現之前,紙質媒體成為各高校英文期刊宣傳的主要手段,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紙質媒體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和沖擊,人們不再依賴紙質出版物。為適應新的發展環境,英文期刊要與新媒體積極配合,擴大宣傳力度,提供針對,以便產生更加廣泛的影響力。此外,各高校的英文期刊結合資源與背景,利用自身的優勢及特色擴大在校內及校外兩個“市場”的傳播渠道。

三、高校創辦英文期刊的重要性

從社會視角來看,英文期刊的創辦為各高校與外界的學術溝通與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媒介橋梁作用。在各高校學術交流的舞臺上,英文期刊為廣大學者交流起到載體作用。如以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船舶與海洋工程學報》)為例,此英文期刊創辦于2002年,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主辦,與國際知名出版集團Springer聯合出版發行,屬中國科技類核心期刊。它主要刊登中國船舶與海洋領域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意在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國內船舶科技的發展。此英文期刊具體內容涉及船舶工程(基礎理論研究、船舶結構物設計、船舶性能研究、船舶結構動力學分析、造船技術、船舶材料、現代船舶設計與制造、水下航行器等)、海洋工程(海岸工程、港口航道、深海工程、海洋水文、海洋氣象等)、海洋資源開發、船舶輪機工程、船舶動力與機械、船舶導航、防腐與除污、水聲工程(水聲材料研究、水下通信技術、水下聲設備與儀器研究、水聲探測技術等)、船舶經濟學等方面。為進一步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諸領域研究的學術交流,讓作者更方便地投稿和跟蹤審稿進度,讓編委和審稿人更輕松管理審稿任務和決策,此英文期刊采用湯森路透ScholarOneManuscripts在線投審稿方式。湯森路透,不僅是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和在線工作流平臺提供商,也是科學引文索引(SCI)的出版者,這為此期刊的順利生產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的英文期刊雖屬科技類季刊但它為讀者的學習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結束語

當然,高校英文期刊存在著缺陷與不足,原因較為復雜。但目前,各高校收錄的英文期刊涉及到醫學、物理學、文學等多個方面,它們在不同高校的平臺網上向廣大讀者傳播著高校學術成果,仍為高校與其他高校的溝通與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英文期刊為高校教育事業帶來的重要影響逐漸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可望進一步擴大英文期刊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力。我們堅信,在充分利用研究調查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對高校英文期刊形式加以創新、內容加以改造,英文期刊一定會更加吸引廣大師生的關注更適應社會競爭。

【參考文獻】

[l]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青年報,2013~09~16

[4]董玲.一項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師資狀況調查帶來的啟示[J].成都大學學報,2008(8).

[5]賈愛武.外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5(1).

[6]汪松,李尚梅.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師資現狀調研及師資培養模式研究———以湖北省襄陽市為例[J].考試周刊,2014(12).

篇2

新聞攝影是以攝影圖片的形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它是由新聞事件和抓拍的圖片兩個部分組成,是新聞事件的一種表達方式。PS是Photoshop的英文縮寫,是一種圖像編輯軟件,具有強大的圖像修飾功能,通過PS技術的處理可以將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對象組合在一起,使圖像發生全新的變化。從藝術的角度上看,一張看似普通的圖片,經過PS技術處理,將會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而且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會使主題更加突出,無論從光線、構圖還是角度、表現等方面都堪稱一張完美無缺的圖片。但新聞攝影不同于藝術攝影,它是一種紀實手法,主要是新聞記者在事件發生的時候,通過抓拍完成的,意在通過圖片說明正在發生的事件,向外界傳播新聞信息。在這幾年的攝影經歷中,筆者深深認識到,一張好的圖片必須具備時間、空間、光線、主體的有機組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新聞事件有時是不可預知的,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而且,突發新聞也是最精彩、最難拍的。如果因一時的疏忽大意,或對相機的曝光、感光度等參數把握不準,勢必會因曝光不足造成照片整體色調發暗,畫面效果平淡且缺少層次,這時候用PS技術調一下,就會使圖片得以還原。這樣的處理,既不違背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又能增強新聞圖片的傳播效果。

然而,在現實的新聞攝影報道中,有些人違背新聞報道的基本規律,不顧社會事物的客觀現實,隨意運用PS技術對圖像動“大手術”、“亂切換”,虛構、夸大甚至東拼西湊、改頭換面、無中生有,臆造了一些虛假不實的新聞圖片,且有的圖片還獲得了獎項。像華南虎假照事件、藏羚羊假照片事件等,都是通過PS技術手段合成造假的例子,在社會上的影響極其惡劣,嚴重褻瀆了新聞的真實性,傷害了廣大讀者的感情,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眾對新聞圖片的信任,也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使用好PS技術的前提。一名優秀的新聞攝影記者,應當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堅持新聞觀,用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約束和規范自己的新聞攝影工作。在新聞攝影工作中,只能把PS技術作為快捷處理圖片、提高發稿實效、為攝影服務的一種手段和技能,而不能改變新聞攝影的性質和特征,絕不能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追求轟動效應,增加賣點,甚至為了個人名利應用PS技術改變圖片原貌,造成圖片失真。新聞攝影記者要秉承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不為利惑、不為名累,以保證圖片新聞信息準確、全面、客觀地傳播。

要把握好使用PS技術的底線。新聞攝影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圖片的真實性原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圖片的感人力量和宣傳效果就在于它具有絕對的現場性,具有具體形象和不可辯駁的事實的見證性。文字記者在選擇新聞素材時,可以去掉那些與報道主題無關的內容,但是,新聞圖片必須有完整的事物現場的新聞要素,絕不能運用PS技術采取“換人”、“換頭”、“換背景”、“換地標”等辦法制造新聞要素。否則,只能弄巧成拙,誤導讀者,給公眾眼見都不一定為實的錯覺,不再相信圖片新聞所反映的社會事物。任何通過PS技術修改和組合新聞圖片形象的行為都是明目張膽地弄虛作假,編造新聞、篡改事實、篡改歷史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一幅好的新聞圖片,往往會帶給受眾深刻有用的信息和持久的影響力。新聞攝影雖然是一門藝術,但新聞圖片不能等同于藝術圖片。在對新聞攝影圖片進行處理時,不能為了追求藝術效果,增強圖片的吸引力和沖擊力,就通過PS技術大膽處理,盡情揮灑使其產生炫效。攝影本身就是光影的組合,也就是用光影作畫。人們在攝影作品中都十分注重強調用光、構圖、影調等因素,力求作品完美無缺。然而,新聞攝影是具有即時性和紀實性的,圖片的表現形式不能過多地強調外在形式,如光線、色彩等,重要的是要抓拍真實的瞬間。新聞攝影的藝術魅力在于內在形式的生動顯示和充分表現。即通過必要的攝影技巧,把新聞事件的現場氣氛和新聞人物的情感、性格等感彩充分表現出來,體現出事物的本質和深刻內涵。因此,對應用PS技術處理圖片要特別慎重。

要把握好PS技術使用的尺度。新聞攝影是瞬間抓拍到的新聞圖片,往往有構圖、色調、影調等方面的缺憾。有的攝影記者在抓拍中,大多會采用曝光補償增檔或者減檔的方式,以確保圖片的有效還原,即后期處理。記者在抓拍新聞事件時,有時由于受時間、空間、環境和技術的限制,拍出的數字圖像達不到百分之百地還原拍攝現場的光亮度和色彩,或由于緊急情況下因曝光失誤造成一些缺憾,這種情況下,在確實保證照片原有現場真實性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對照片進行加工處理,利用PS中的色階、色彩平衡、明亮對比度、圖像大小等功能對畫面做一些調整,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使用度,做到適度而不過度。如正常的影調反差和色彩調整,使不太清晰的照片更清晰一些,對照片進行剪裁也稱二次構圖,以及對圖像中的燥點等數碼病的修飾等,都是合理的加工。因為這些后期加工不是以改變照片的結構和內容、歪曲照片的真實性、達到某種宣傳效果為目的,而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使照片在技術上更完善,在內容上更接近真實。

篇3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人文素質教育;教學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也日益彰顯。但是,一些院校把教學的主要目標和著力點放在了應試和過級上,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并未引起應有的重視,這與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從而造成大學英語的文化屬性并未真正得以實現。所以大學英語教學要繼續深化改革,探索一條切實實現素質教育的新路子。

一、正確把握人文素質教育和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在聯系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文化素質教育,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種種理性覺識和實踐道德規范。它包括對人立身處世的現實道德規范和對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升華,進行人性教育,涵養人文精神。

教育本質是人的教育,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不知不覺忽略了最本質的人,許多教師僅僅把英語教學看成是單純的語言能力訓練課程,英語教學的著力點多放在了聽、說、讀、寫等應試能力的訓練上,將四、六級通過率最為終極教學目標,而很少將英語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授,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教育如果撇開了人,嚴格意義上講就不稱其為教育。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以人為主體,在學習語言和認識西方文化差異的同時,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全面提升人文素質。

二、大學英語教學如何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

1.挖掘大學英語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豐富課堂內涵容和教學內容

大學英語教材中的人文知識涉及領域十分廣泛,大體涵蓋了有關英語國家或民族的歷史、人物、政治、經濟、科技、文學、宗教、習俗等,可以說應有盡有。課文中生動感人的故事,體現了人類精神文明中的閃光之處。這種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1)親人間的不離不棄,相濡以沫。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如何做到愛家人、愛朋友、愛大自然、愛世界,這是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的?!癟he Powerful Gift of Love”一文中主人公的丈夫在妻子因為疾病而失明后,對妻子不離不棄,用堅貞的愛幫助自己的妻子戰勝疾病和困難,從悲觀失望中走出來,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提升了人生境界。(2)珍愛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自然,能夠與他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相處。 “ The White Heron”等課文關注的都是人與自然的和諧。(3)腳踏實地,宣揚艱苦奮斗的優良美德?!洞髮W英語》第三冊中第二課 “Every Orifice Need a Stone”一文中敘述了主人約翰公意外的得到了一張藏寶圖,于是開始了他的尋寶之路。于是他創辦公司,用賺的的金錢買了八顆珍貴的鉆石,但最后寶石變成石頭。這充分突顯文章的主題:不要一勞永逸,通過捷徑來獲得財富是不可取的,而通過艱苦努力是獲得財富的唯一方法。(4)利人利己,珍愛地球。“Bathroom Policy”講述了在大學宿舍里,四個人共用一個洗手間。不同的人的生活習慣在使用洗手間之后都會造成他人的不便。于是制定洗手間使用規則是很重要的。正如洗手間是我們大學生的公共資源一樣,對于人類來說,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共同財富。因此我們要合理的運用地球資源,減少對地球的污染,擁有美麗的生存環境。

2.注重情感交流,創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注重人文關懷

教育的真諦在于熱愛學生。但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引導和關愛,注重學生的情感發展,讓學生體會到來自英語教師課堂上的人文關懷,是教師熱愛學生最重要表達方式。交際是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要求英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扮演優秀的交際家角色,與學生進行情感和身心的交流。例如,在《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Don’t ler anyone steal your dream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討論問題Have you got any dreams? If so, what are they? 學生展開激烈討論,完成這個問題之后,緊接著提問第二個問題:How will you do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我們把學生的夢想是什么和如何實現夢想這兩個問題銜接起來,教師既了解了學生的想法,又可以借機鼓勵學生堅持夢想,不惜辛勞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教師和學生展開了融洽的交流,在鍛煉表達能力的同時,又樹立了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心靈得到升華。

因此,英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認真鉆研教材,體會文章思想內涵,領悟作者寫作意圖,只有自己先被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打動,才能將深刻的情感共鳴傳遞給學生,才能將文章中深層次的隱性情感傳遞給學生。

三、組織以人文素質教育為主導的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活動屬于課前積淀和課后延伸過程,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具體的有1.閱讀活動,教師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英文報刊、文學作品等,通過閱讀學生不僅要了解相關國家的歷史和傳統文化,還要特別關注這些國家的最新科技文化動態,隨時獲取最新的語言文化信息。2.視聽活動,不管是在視聽說課上,還在在課外都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電影、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手段,有選擇地收看、收聽各種英文節目,充分調動視聽感官,從不同角度去品嘗“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領略異國風情文化,領悟英語的樂趣和其中的文化內涵。3.豐富多樣的表演活動,比如:歌舞、課本劇、講故事、朗誦、演講等。學生利用業余時間編排形式活潑的節目,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獲得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而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的人文素質更要提高,因為“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大學英語教師要不斷進取,苦練內功,為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和諧平等的治學環境,使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目標真正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廖洪中.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有待繼續改進[J].中國英語教學,2001,24(4).

[2] 李慧娟.素質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1,(02).

[3]文衛平,朱玉明.外語教學情感障礙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4]楊銀付.素質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J].教育研究,1995,(12).

[5]趙艷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實施素質教育[J].中國科教育創新導刊,2007,(24).

作者簡介:

篇4

可以在這個盲目的過程當中去爭取更多的意見,才能夠讓自己達到一個真正可以放松的第一步,也許這幾天,我們所做出來的所有努力到最后的結果就包括這個比賽到底能不能有一個最起碼最讓人滿意的結果,都是未知的。

所以我想其實這些過程都只是重在參與,不管到最后結果有沒有你的份,不管到最后花落誰家,都應該看的開。

其實這一切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嗎?

突然就想起來初二的那一年,我們換了好幾個語文老師當時第一個教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對她沒有多大的好感,因為他總是喜歡開玩笑,或者是跟一些比較孩子進行交流。

而我們上課的時候除了各種玩兒樂,根本就不會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

篇5

為了規范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美國《工程索引》(EI)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應該用簡潔、明確的語言(一般不超過150 words),且在用詞、句式、時態、語態以及人稱等不易把握的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以方便論文的國際交流。國家標準GB7713-87中規定,為了國際交流,學術論文應附有英文提名和摘要。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于2002年9月還專門了《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質量標準》,明確規定了英文摘要的寫作規范。

但是,對于論文摘要的翻譯研究還存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翻譯評估標準,這勢必造成摘要翻譯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找到可行方法提高中文摘要英語翻譯較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語翻譯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義和分類

國際標準IS0214-76,摘要是“對文獻內容的準確壓縮不加以解釋或評論”。

論文摘要主要有2種類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稱報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實驗性和技術性較強的論文。概括型摘要也稱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論性較強的論文。

(二)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的特點

句式:句子陳述結構比較多,所包含的動詞常常是be,have等。

人稱:英文論文摘要句子的主語通常用單數第三人稱(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論文或文章本身為主體,很少用第一人稱或作者自稱。

時態:摘要開頭表示本文所報告或描述的內容,結尾表示作者的觀點和建議的做法時,可采用一般現在時;敘述研究過程及過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過去時;說明某課題現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現在完成時。

語態: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觀性,避免提及有關的執行者,論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謂語動詞常用被動語態。但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表達作者或有關專家的觀點時,又常用主動語態,其優點是鮮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的原則

1.規范

根據目的法則,譯文要取決于翻譯目的。學術論文摘要翻譯的目的是為了便于國際學術交流和利于學術成果的傳播,因此翻譯出來的摘要應該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國際標準。

2.易懂

根據連貫法則,譯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讀性,并在目的語交際環境和文化中有意義。因此翻譯出來的摘要應該要清楚簡單、通順流暢、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

3.準確

根據忠實法則,譯文應以原文為基礎,不能隨意創作。因此翻譯出來的應該要準確表達原文的內容和意義。

三、中文學術論文摘要英語翻譯中的質量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中文學術論文摘要英語翻譯中的質量問題

由于部分中文論文作者寫作的英文摘要,絕大多數都比較粗糙,質量不佳,離參與國際交流的要求相距甚遠,需要修改或者重寫。一方面是由于論文作者英文寫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數論文作者對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和國際慣例不甚了解。中文論文摘要在過去英語摘要語法、用詞錯誤率降低的基礎上,出現了復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邏輯關系和意義完整性等問題,深層原因是用英語包裝漢語思維,機械對應式的英譯漢。

(二)中文學術論文摘要英語翻譯中的質量問題解決策略

1.明確翻譯目的

即有效記錄學術成果,通過將論文的目的(Purposes)、過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詮釋。

2.分析原文

對原文的分析可以分為部分。第一部分,譯者重點關注文本外因素,確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與翻譯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詳細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點關注文本內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類型。學術論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傳遞信息、告之讀者整篇論文的研究內容和成果,因此屬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專業領域,如商務英語、、法律英語、醫學英語、農業英語、工程英語等因其特殊性,要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語在這些不同的領域是怎樣運用的。專業詞匯應與國際用語保持內涵一致性。

3.選擇翻譯策略

諾德根據文本功能和翻譯目的的關系,提出了“文獻翻譯”和“工具翻譯”兩大翻譯方法。“文獻翻譯”強調源語文化。重在“再現原文化發送者與原文接收者之間交際時的情境”?!肮ぞ叻g”強調譯語文化,重在表達“原文發送者與譯文接收者之間在新的交際情境下的互動”。在文獻翻譯中,交際語言雖已改為譯文語言,但交際情景還是源語文化,源語文化的語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譯中,交際語言和環境變成了譯文語言和環境,原文的語言文化特征僅做交際中的參考,重點是根據譯文讀者的需要傳遞原文的實際內容。

摘要翻譯的重點是傳道原摘要的實際內容,而且盡可能滿足譯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學術論文摘要翻譯不能完全只依賴于文獻翻譯或者工具翻譯,更重要的是作者對摘要內容的語法、邏輯的整體把握,提高受眾理解度。

4.構建目標文本

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為符合學術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的句型應簡單凝練,一般由10個左右意思完整,語句通順的句子構成。在這個環節,摘要的翻譯可以從詞匯、句法等語言層面著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和許多翻譯技巧。最終文本應以雙方理解一致性為目標。

翻譯的本質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會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際(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過前面的研究,學術論文中文摘要英語翻譯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促進中文學術論文的國際交流。

參考文獻

[1]馬立軍,邱建軍,宋二春.論文英文摘要翻譯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劉亮顯.淺談中文摘要的英語翻譯[J].時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從功能翻譯理論視角談學術論文摘要的英譯[J].中南大學,2012(2).

[4]李惠英.談學術論文的摘要及其英譯[J].語文學刊,2009(4).

(作者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篇6

關鍵詞:中醫藥名詞,英譯原則,規范原則

中圖分類號:N04;R22;H0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578(2013)02-0046-06

引言隨著中國國力日漸強盛,中醫藥名詞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引起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重視,ISO/TC249中醫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掛靠于我國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 的制定將中醫藥內容納入計劃。此外,還有WHO西太平洋地區(WHO Western Pacific Region, WHOWPR)組織編寫的《傳統醫學名詞國際標準》,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WFCMS)組織編寫的《中醫基本名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委組織編寫了GB/T 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GB/T 12346―2006 腧穴名稱與定位等國家標準術語。這些中醫藥名詞的規范工作成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橋梁之一。

中醫藥名詞中英雙語的規范工作,離不開術語學工作原則的指導。由于中醫藥名詞規范工作的時間較短,有關經驗不足,理論探討更嫌薄弱,目前還沒有區分中醫藥名詞英譯原則和英文名的規范原則的討論。規范原則是隨著術語英譯的逐漸成熟和術語規范工作的開展升華而得。本文意在討論適合中醫藥名詞英文名規范的通則框架,并將之與中醫藥名詞英文翻譯原則區分。

一中國中醫藥名詞規范工作介紹(一)組織機構及指導文件

國家層面的中醫藥名詞規范工作,目前主要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和國家標準委兩個單位執行。兩個單位各有一套指導進行術語規范工作的文件,主要內容大致相同。全國科技名詞委起源于民國時期的“科學名詞審查會”,1985年“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成立,1996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所制定“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原則及方法”規范符合中國國情,強調了制定術語時要注意定名時的“民族性”[1]。國家標準委文件多根據ISO術語工作相關標準翻譯并結合中國國情略做修改,與術語規范工作相關文件主要有:GB/T 20001.1―2001標準編寫規則 第1部分: 術語;GB/T 10112―1999 術語工作 原則與方法;GB/T 15237―2000術語工作 詞匯 第1部分: 理論與應用;GB/T 16785―1997 術語工作 概念與術語的協調。中醫藥名詞雙語規范原則主要在術語學理論與方法指導下,根據以上工作文件,并綜合分析中醫藥名詞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制定。

(二)中醫藥雙語術語規范工作

中醫藥學名詞(TCM terms)是中醫藥領域中中醫藥概念的語言指稱,即中醫藥概念在漢語或其他語言中的名稱。中醫藥名詞規范工作就是根據預先確定的命名規則,系統建成規范的中醫藥系統術語集(TCM nomenclature)。中醫藥中英雙語術語工作就是利用等義現象(equivalence)在英語中尋找到中文中醫藥名詞的等義術語(equivalent term)。

中醫藥名詞的英譯與其他自然科學術語不同,漢語是源語言,英語是目的語,翻譯方向是從中文向英文。很多名詞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具人文性[2],其含義有著復雜的演變過程,在英文中找不到對等詞。中醫藥名詞需要通過翻譯創造對等詞。這項工作已經有很多人進行嘗試,由于個人理解和方法論的差異,一個術語存在多種英譯。目前,中醫藥雙語術語規范工作是在中文術語規范工作的基礎上對中文術語已有的英文名進行規范。

隨著中醫藥國際影響力增加,中醫翻譯由零星的個別實踐到出版社組織的大規模翻譯,翻譯隊伍從以國外為主到以國內為主,又到國內外平分秋色。翻譯情況從各說各話到激烈的學術爭論,從拉丁化到推崇普通用詞,從混亂開始邁向統一。多年來,對于術語英譯原則,學術界觀點既有趨同,也存在爭議。

二關于中醫藥名詞英譯原則的討論(一)譯者因素

中醫藥名詞的翻譯、翻譯原則的制定受譯者的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與譯者的知識背景、文化背景、職業背景有關。這就導致術語英譯指導思想,所制定翻譯原則、所使用的翻譯方法的多樣化。目前主要是以西方語言學家魏杰(Nigel Wiseman)、文樹德(Paul U. Unschuld)為代表的“以原文為導向”的異化法和以醫藥學專家謝竹藩、班康德(Daniel Bensky)“以讀者為導向”的歸化法并存的情況。二者各有優劣之處。翻譯方法不同導致所譯出術語差異極大,使用混亂,難以統一。

(二)英譯原則之爭

2000年進入術語標準編制階段,科技部《中醫藥基本名詞規范化研究》項目成果《中醫藥學名詞》(2004)應用的中醫藥名詞英譯原則共有六條:對應性、系統性、簡潔性、同一性、回譯性、約定俗成。并提出中醫藥名詞的英譯既要反映中醫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3]。這些原則成為其他中醫藥名詞英譯標準制定的參考。世界中醫藥學聯合會《中醫基本名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的英譯原則在制定過程中,經多次會議探討,反對回譯性原則,強調對應性原則,共四條:對應性、簡潔性、同一性及約定俗成等原則[4]。認為直譯是手段不是原則。

魏杰認為中醫名詞英譯最基本的問題在于是否需要固定的英文對應詞。在英譯方法的選擇上,最根本的爭論在于是否需要系統化的英譯原則。制定專有名詞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先決定一套適用于所有名詞的英譯原則,亦決定每一類名詞所使用的翻譯方法。他強調回譯性原則及直譯法[5]。

一直以來,馬萬里(Maciocia)、班康德及其同事認為中醫術語多為一般中國人所了解,不能視之為“專有名詞”。因此,根據不同語境可采用不同的英譯詞。他們認為許多中醫名詞具多義性,難以翻譯,而且不同翻譯人員所采用不同的譯詞能使讀者理解術語不同方面的概念。強調翻譯的“清晰性與可讀性”[6],反對字對字的直譯法。

(三)國際標準英文名規范原則

目前WFCMS的標準和WHOWPR的標準分別組織公布了自己的中醫藥名詞國際標準。

WFCMS直接提出了術語英譯原則:

(1)對應性:英譯詞義盡量與其中文學術內涵相對應,是最重要的原則;

(2)簡潔性:在不影響清晰度的前提下,譯名越簡單越好,避免辭典式釋義;

(3)同一性:同一概念的名詞只用同一詞對譯;

(4)約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譯名,與上述原則雖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慮采用。[5]

在分類英譯中,穴位名、中藥名、方名的英譯將拉丁化漢語拼音作為第一標準。在原則中沒有概括這一做法的根據。

WHOWPR沒有強調英譯原則,而是提出了篩選英文名的原則:

(1) 準確反映中文術語的原始概念。這一點同中醫藥名詞委和WFCMS的英譯原則“對應性”原則本質是相同的。

(2)不創造新的英文詞匯。強調從已有字典中選取英譯,不另行創造新的英譯,但可在語法層面改譯。

(3)避免使用拼音。這一點與WFCMS的標準有著明顯的分歧。

(4) 與WHOWPR針灸術語標準保持一致。強調了術語的延續性,一些明顯的學術錯誤,如將“臟腑”譯為“viscera and bowels”,也被繼承了下來[7]。

(四) 現有術語英譯原則缺點

WFCMS雖然提到了專有名詞用漢語拼音作為第一標準,并在翻譯方法中提到了用雙譯法、三譯法處理相關類型的術語,但是沒有提到所依據的原則是民族性。從表1瘤類疾病的翻譯看,WHOWPR的選擇照顧了中醫術語的系統性,但是,也沒有在原則中體現出來,而且,由于其與西醫疾病一對一的關系沒有體現出來,不便于臨床使用,沒有全面傳遞其醫學內容。 WHOWPR及 WFCMS對規范術語學工作及中醫藥名詞原則多考慮語言層面,民族文化層面考慮不足。

三術語翻譯與術語規范的關系一定翻譯原則指導下的術語翻譯是術語規范的工作基礎。中醫藥名詞英文名的規范原則需要將翻譯原則考慮進去,并制約、指導翻譯原則的選擇和使用。

一般情況下,術語包括英文術語的規范應該是在收集到已有的英文術語中,由權威機構組織領域內專家,按照規范術語工作方法選出規范術語。規范過程一般不需要再創新術語,也同樣不需要重新英譯術語。

但是,中醫藥名詞與西醫及其他自然科學技術術語不同在于,她是中國本土科學的外傳,很多術語在英語中根本沒有對應詞,只能采用一定的翻譯手段進行仿造。這導致中醫藥名詞規范必然涉及翻譯的問題。在規范過程中,雖然可以使用已有的翻譯,但是,由于翻譯方法的不同,一個術語可以有多達10余種譯法。那么哪一種能作為標準呢?

這就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制定用來篩選或改譯中醫藥名詞英文名的規范原則。此原則還將指導沒有英譯中醫藥名詞的翻譯。

四中醫藥名詞英文名

規范原則的制定中醫藥名詞英譯的規范原則既要考慮到規范術語學工作的基本原則,還要照顧中醫藥名詞自身的特點及需要翻譯介入的特殊性。

(一) 需要照顧術語規范的原則

1. 對應性

術語的譯名詞義與中文相對應。即譯名要符合中醫術語的原意,所選英文術語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中醫術語內涵。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制約著其他原則。

2. 系統性

保證中醫藥學科概念體系的完整性。術語是概念的指稱。中醫藥理論自成體系,在翻譯的時候,除了照顧中西醫術語的對應關系,還要照顧到中醫藥學術體系本身的系統性。相同系列的上位概念術語和下位概念術語應該有母子關系。例如疾病名稱的翻譯,必要時采用雙譯法,中醫特色譯名在前,西醫病名在后,以同時達到傳達中醫文化和醫學科學內容(見表1)。

3.同一性

同一概念的名詞只用同一詞對譯。由于中醫藥名詞的民族性,文化承載詞及病名可以采用多譯法。理想的話,同一概念中文術語只用一個英文術語表達,即達到一詞一義的單義性,事實上很難達到。因為源語言是漢語的傳統中醫藥名詞要找到英文功能對等詞往往是很困難的,所以,很多需要采用雙譯法和多譯法來實現雙語信息的準確傳達。例如基礎名詞“髓?!保╩arrow of sea; brain),病名“氣瘤”(qi tumor; subcutaneous neurofibroma),采用中醫傳統術語直譯在前、西醫譯名意譯在后的雙譯法來傳達中醫術語和西醫術語的對應。

4. 簡潔性

譯名要簡潔,不是辭典釋義,用詞不能太長。早期很多術語的音譯采用解釋性翻譯,借用西醫術語表達中醫概念,以幫助英文讀者理解中醫術語的內涵。如“十二經脈vascular system consists of 12 pairs of main vessels ”[8]。 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術語的英譯逐漸由繁復向簡約過渡,由歸化為主轉向異化為主,如“十二經脈 twelve channels/meridians”。

5. 約定俗成

目前已通行的譯名,與前述原則雖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慮采用。對于存在明顯學術錯誤的不予采納,如臟腑viscera and bowels的翻譯。

(二)需要照顧英譯的原則

回譯性:譯名結構在形式上與中文一致或相近。

名詞定語和連接符“hyphen”的使用,使中醫藥名詞的英譯越來越簡潔,回譯性也越來越強。面對國際中醫藥領域雙向交流的需要,保證其他原則的前提下,回譯性可以使所得譯名形神兼顧,不可忽略。例如“肝腎陰虛”早期多譯為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現在多譯為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三)照顧文化承載詞

民族性:選擇規范譯名時,應考慮中醫藥名詞的中國文化特色。

既要保證中醫藥術語作為醫學科學術語的準確性,又要照顧其社會人文科學的歷史性、人文性。因此,我們采取的策略有二:一是專有名詞采用拉丁化拼音作為第一標準。如方劑及中成藥名稱、中藥名及針灸腧穴名稱采用音譯作為第一標準。還有人名、書名、地名、部分基礎名詞及病名也采用音譯。二是為了盡量反映中醫藥名詞的人文特色,不少術語采用雙譯法或多譯法。例如,氣瘤 (qi tumor;subcutaneous neurofibroma),髓海 (marrow sea;brain)。

總之,目的是力求既方便雙向的信息交流,又能較為準確傳達中醫藥原意,盡量達到功能對等,使外國人能從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全方位地了解和學習中醫藥學。

(四)與國際/國家標準的統一

由于中醫藥術語國際規范工作時間尚短,理論指導欠缺,所選術語也在試用階段,需要在使用中不斷修訂,對于國際標準WHOWPR的術語標準,針灸命名標準中很多不合理的英譯因照顧延續性而被延續下來,如五臟 five viscus、 六腑 six bowls,這種翻譯一直不被多數學者接受。新的學術觀點傾向于使用“漢語拼音+意譯",如五臟 five zang organs/viscera、 六腑six fu organs/viscera。對于國際標準,正確的自當接受,錯誤的理當摒棄。

對于國家標準委組織公布的國家標準GB/T 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等雙語標準,處理原則是,先參考國際標準,然后是國家標準,加以比較,在術語工作基本原則指導下,擇優選用。

中藥名、中成藥名須參考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拉丁中藥名稱已經向國際藥典接軌,植物藥用藥部位后置,以便檢索。但其中成藥名稱用漢語拼音加劑型的方式,不為外國人接受。目前國際上傾向于用漢語拼音作為第一標準(建議拼音不要連寫,以方便外國人拼讀),后面應該附英譯名,以完整傳達方名、中成藥名信息。

五中醫藥術語英譯的規范原則

基本內容及順序根據其重要性,7條中醫藥名詞英譯規范原則的基本內容及順序是:

對應性: 譯名詞義與中文相對應。這是最重要的原則,居諸原則之首。

系統性:保證中醫藥學科概念體系的完整性。

簡潔性:譯名要簡潔,不是辭典釋義,用詞不能太長。

同一性:同一概念的術語只用同一詞對譯。

回譯性:譯名結構在形式上與中文一致或相近。

民族性:定名時應考慮我國文化特色和中醫藥名詞特性,翻譯時盡量保留中醫文化特色。

約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譯名,與前述原則雖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慮采用。

以上諸原則,除了對應性為優先原則之外,其他原則的順序有時還需綜合考慮。

六結論中醫藥名詞的英譯關鍵在于對中文術語概念的準確把握,必要時需要對中文術語進行考證,準確把握術語的本體。一些專有名詞在原始出處可能找到它命名的原因。按照術語學的系統性工作原則,需要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建立完整的中醫藥概念體系,在術語之間建立關聯。中文術語間的系統性,決定英文術語的系統性。中文術語規范原則也是英文術語規范時應該遵循的。中醫藥名詞英文翻譯原則只是術語英文名規范原則的基礎之一,首先是對應性原則優先于其他原則,旨在達到等義的目的;系統性原則次之,建立概念術語之間的聯系,在選擇英文譯名時要顧及上位概念術語和下位概念術語之間的關系。其次,必須考慮翻譯的因素,回譯性原則雖然爭議較大,形式上的統一對于中英雙語雙向的學術交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由于文化承載詞、專有名詞的大量存在,民族性是必須考慮的原則。雙譯法、多譯法的使用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專有名詞拉丁化將漢語拼音作為第一標準已經被國內外學者提到日程上來。

總之,中醫藥名詞英文名的規范原則高于英譯原則,綜合了術語學和中醫藥名詞的民族特點,對中醫藥名詞英譯的規范工作具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參 考 文 獻

[1]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科詞委字〔2010〕031號.關于下發《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條例》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原則及方法》的通知.

[2]朱建平.中醫術語規范化與中醫現代化國際化[J].中華中醫藥雜,2006,21(1):6-8.

[3]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xxx-xxxvi,408.

[5]魏杰,許權維.中醫名詞英譯:應用系統化原則的翻譯模式[J].科技術語研究,2004,6 (4): 30-34.

[6]OConnor J. 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 Text[M]. Seattle: Eastland Press, 1981: xv.

篇7

【關鍵詞】文化差異;中國菜肴;英譯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9-0416-01

1、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正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世界也在進一步了解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家。中國正在不斷踐行“旅游大國,旅游強國”的宏偉目標,而旅游六大要素中(吃、住、行、游、購、娛)“吃”排在第一位,在整個旅游過程中占有特定的地位(仇學琴:2007)。菜名不僅傳遞信息同業也傳播著文化。準確生動地將中國菜肴譯成英語,讓外國客人不僅品嘗到其獨特的風味,了解到其烹飪的藝術和文化內涵。這為中式菜肴的翻譯提出了新的挑戰,使中式菜肴翻譯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2、文化差異

2.1 審美差異

中國的審美思想在語言文化方面表現為節奏韻律、詞匯選擇等。漢語行文虛實相生、聲律對仗、對偶對稱,表達簡潔空靈、氣勢蓬勃,體現了中華強調神韻和意境的審美思想。(賈文波,2003)這在菜肴名稱中也有所體現,如“翡翠蝦仁”這一菜名中將青豆比喻成翡翠,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胺e雪銀鐘”將銀耳比喻成積雪,將蘑菇比喻成銀鐘,同時積雪與銀鐘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西方的審美思想強調思辨、理性思維,突出個性和主客觀對立。表現在語言上為表達思維嚴密,行文注重邏輯,用詞精簡。英語是一種忌重復(redundancy)的語言,主張言簡為貴(Brevity is the soul ofthe wit)(賈文波,2003)

2.2 思維差異

西方人重視分析和邏輯推理,屬于線式思維模式,而中國人重整體,富于想象,屬于園式思維模式。(包惠南,2001)。中西觀察角度不同,即體現在順向和逆向思維之上,如中國人說“您請”而西方人說“after you”。中國以人為本,西方以物為本。中國人思維方式以人為中心觀察事物。這在菜肴中也多有體現,“燉栗子雞”的“燉”這一動作偏重于強調動作的發動者。英語則是“stewed chickenwith chestnuts”,用過去分詞“stewed”表示chicken被燉,強調雞被燉,其觀察點是物:雞。

2.3 飲食差異

(1)西式菜肴:西式早餐一般分為兩種:美式早餐(如英國、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和大陸式早餐(如德國和法國)。美式早餐內容豐富可分為五種(達韋,1989):水果/果汁、谷類、蛋、土司和面包,還有各種糕餅和飲料。午餐和晚餐相差不大,晚餐才是正餐時間,也分為五類:開胃菜、湯、主菜、甜點、飲料。

(2)中式菜肴:中式菜肴講究色、香、味、形俱全,可分為六大類:地方菜、宮廷菜、官府菜、民族菜、寺院菜、藥膳。

3、中式菜肴的翻譯

中國菜肴博大精深,而中國菜肴的名稱也毫不遜色,其一大特點是反映人們的喜好、情感和愿望。有些菜名具有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有的典雅,有的寫實。因此將中式菜名分為非文化型和文化型菜肴。

3.1非文化型菜肴英譯

非文化型菜肴,即沒有帶濃重的中國文化色彩,從菜名中可看出其原料和烹飪方法。翻譯可有如下方法:

(1)變換視點:漢語以人為本,英語以物為本,在翻譯菜肴名稱時可以變換視點,如“熏魚”使用過去分詞,譯為smoked fish;燉牛肉:stewedbeef;煎雞蛋:flied eggs。

(2)轉移重心(+增詞):中國思維重綜合,重心在后,如“燉栗子雞”其重心是雞,重心在后。西方思維重分析,由一到多的思維方式,重心在前。翻譯時應將最重要的一部分置于最前面,譯為stewed chicken with chestnuts,翻譯時多用with表配料,in表調料。有時從菜名看不出烹飪方法或調料,則應將其隱含的意義譯出,如“奶油魚肚”此處譯為friedfishmawwith cream sauce;蟹肉海參:fliedsea cucumberswith crabmeat。

(3)洋為中用:將西方人熟悉的菜名運用于部分中國菜名,可以幫助、促進交流,譯文也更顯地道。如“烤排骨”的“烤”可譯為baking,roastm’g和bastmg,但不適合西方人的習慣,若用barbecue則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烤排骨”譯為barbecued spareribs較為恰當。

3.2 文化型菜肴英譯

有些中式菜肴含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其命名有些具有詩意,有些充滿民族情趣和地方風味,成為文化型菜肴。

(1)得“意”忘“形”法:中式菜肴講究烹飪藝術,講究名稱富于寓意。有些菜名根據主、配料的色、形等得出典雅的名字。英語尚簡潔美,只能取“意”舍“形”。如“獅子頭”從中國的審美觀來看,若直譯為“lion’s head”,一是讓西方人不知主料、調料和烹飪方法,二是會大煞風景,因為在西方獅子其形象是勇敢、兇猛和威嚴。英國人以獅子作為自己國家的象征。三是獅子是保護動物,若直譯菜名只會讓外國客人大倒胃口。所以獅子頭此處最好譯為pork meat bails。龍鳳會:stewed snake and chicken;游龍戲鳳:stir-fried prawns and chicken.

(2)釋譯法:有些菜肴名稱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體現了中國人追求意境美的審美觀。由于中西方審美方式不同,外國客人無法體會直譯過來的那種審美境界。最好采用釋譯法解釋其寓意,如“炒雙冬”在中國人看來“雙冬”典雅十足,但直譯則讓外國客人不知所措。“雙冬”指的是冬菇和冬筍,所以譯為flied saut6 mushroomandbamboo shoots;三鮮湯:soupwithfish,shrimparidporkball。

3.3 誤譯

在翻譯中式菜肴時應考慮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不然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藕粉”的英譯為“lotus root starch”,而美國人認為starch容易使人發胖,使中國本來有名的滋養品卻讓外國人望而生畏。這主要是由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可用powder和gelatins代替starch,同時將藕粉與美國人愛吃的tapioca相聯系,并告訴他們藕粉比tapioca更有營養,更好吃(陳剛,2004)。

又如“龍鳳會”有人譯為“dragon and phoenix”。龍鳳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征。在西方,龍是兇惡的象征,而鳳凰是復活的象征。若譯為“stewed snake and chicken”讓外國客人一目了然。由此可見,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對正確理解中式菜肴的重要性。

篇8

關鍵詞 網頁設計 文字編排 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網頁是在一定的規則下,通過使用專門的軟件或者其他工具將相關內容進行展示的一個網頁集合。網站就是一種類似于公告欄的通訊工具,人們借助瀏覽器瀏覽網頁,然后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網站是由網頁構成的,網頁設計中尤其注重文字的編排。如果網頁中的文字編排沒有規律、不協調,就會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和閱讀心情。文字版面設計關系著整個網頁的設計質量,這就是語言文字的功能和魅力。

1文字編排在網頁設計中的作用

版面設計就是指將視覺元素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以呈現出設計者的個性思維,既可以展現個人風格,還能體現出獨特的藝術特色。版面設計給人們提供信息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版面設計屬于一種實用藝術,文字設計就是將物形簡化融合于文字符號中,比如一個漢字可以不只代表一種含義,還可以有多種意義,甚至還可以創造出好看的圖形。因此網頁的版面設計中,文字的編排不僅局限于傳達信息的功能,同時它也是一種藝術形態。

網站的種類以及呈現的內容多種多樣,要想在眾多的網站中脫穎而出就尤其需要注重網頁版面設計,做到版面整齊規范、標題明顯、字形合適、圖表清晰。不同種類的網站有各自的特點,為了迎合不同瀏覽者的需要,應該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色。比如時尚類的網站,瀏覽對象主要是年輕人,頁面設計應該活潑、動感、色調鮮明;科教類的網站,瀏覽人群為追求嚴謹科學的人,頁面應該低調、樸實。文字設計也是如此,不同字體代表著不同風格,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也不同。版面設計通過對字體進行字形、字號、字體、顏色等編排、設計,有助于體現網頁的主題,增加網頁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最終提高網頁版面的完整性。因此網頁設計中要特別注重文字的編排。

2網頁設計中文字的編排設計與應用

2.1設置文字的字體

文字設計之前,網頁設計者首先要掌握文字字體的顯示原理。通常字體在網頁上的顯示過程為:瀏覽器加載出網頁CSS代碼,然后解析出文字的字體樣式,系統在電腦字庫中查找出該字體,然后才可以渲染網頁上的字體,這樣文字就會呈現出設計者想要的效果。如果系統中,沒有安裝網頁CSS代碼,那么就無法定義字體,也無法制作出特定的字體效果。這時系統普遍會選擇默認字體。針對不同的瀏覽者選擇不同字體是這項問題的關鍵,下面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2.1.1選擇常用字體

一般瀏覽器會將默認的字體設置為中文狀態下的宋體和英文狀態下的times new Roma字體,這是在沒有進行字體設置的前提下。當前大部分電腦都是windows 操作系統,系統自帶了很多字體,包括宋、黑、楷(GB2312)、仿宋 (GB2312)四種中文字體以及40種英文字體。所有的 windows 操作系統均顯示為以上字體。

2.1.2以圖片的方式置入網頁

網頁字體設計通常會根據一定的設計思想來進行,設計師通過某一種字體來表現想要表達的思想以及展現的風格。因為某些特殊字體和藝術字體只能在當前操作的電腦中顯示,所以設計師可以把文字變成圖片形式放入到網頁中,同樣也可以達到想要的藝術效果。

2.2設置文字大小

網頁設計是在虛擬的平臺上完成的,因此它的展現方式跟傳統媒體實物展示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只有在顯示終端才可能看見。當前顯示終端的樣式風格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根據不同瀏覽者的特點和需要,網頁設計師可以設計出具有不同效果的文字表現方式,這直接影響到網頁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但即使是相同的字體,在不同尺寸、分辨率和 DPI 參數的顯示器中也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當前,瀏覽器已經具備了頁面縮放功能,但是由于很多用戶不愿意主動調整頁面,所以設計師還是應該設計出一種最合適的字體,以適應大部分用戶使用需求。

2.3設置文字顏色

文字顏色直接影響著瀏覽者的視覺感官。通常文字顏色設計比較注重細節。比如選擇文字顏色時要考慮到和背景的對比度,如果文字顏色和背景顏色比較相近,很容易導致看不清文字,因此必須要保持文字顏色和背景的高對比度。通常網頁上文字顯示都是白底黑字,一般的網頁中都將文字顏色設置為黑色,這樣既可以保證辨識度,還符合大多數瀏覽者的習慣。然而,隨著網頁設計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網頁文字應用的顏色越來越多,這使得網頁的色彩更加鮮明、活潑、富有吸引力。但是有些顏色就不能隨意的設置,比如藍色,藍色通常是設置了超鏈接文字的固定顏色,如果將文字設置為藍色,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文字中添加了超鏈接?,F在針對這個問題,網頁設計師也找到了解決辦法,比如超鏈接的文字下面默認下劃線等。

3結語

文字是網頁信息傳遞中的重要元素,人們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從文字中獲得的,因此網頁文字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性。由于文字本身具備圖形的含義,所以通過變換不同字體還可以實現不同的網頁頁面效果。文字設計具有一定的規律,通過文字視覺可以給人帶來獨特的視覺感受,因此網頁設計中可以通過不斷變化的語言形式來實現豐富多彩的網頁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桂芬.網頁設計中文字的特性與視覺傳達關系研究[J].美術大觀,2013(05):122.

篇9

關鍵詞:英美文化;閱讀教學;重要影響;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017-01

隨著中西方對外貿易往來的頻繁,中西文化交流也呈現日常化的趨勢。英語作為跨文化的交際工具,涉及到多個方面,語言、文化、思維、背景等等。英語教學熱潮的興起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機。我國各大學校積極開展英語教學,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與表達能力的提升。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是語言的教學,更是文化教學,英美文化對于閱讀教學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我國的英語教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學習語言要借助對文化的感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交流與學習,語言的學習并不是孤立的,是依附于一定的文化的,我們接下來從詞語、句子、篇章、段落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促進英美文學對語言學習的引導與促進作用。

一、英美文化可以加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

詞匯是英語語言學習中最基本的單元,相當于語言學習的細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語言的發展變化,是語言發展軌跡的印證,拓寬著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深度與廣度。詞匯包括理性意義與附加意義,如果兩種不同的語言詞匯的理性意義相同,形成對應詞,但是鑒于文化的特殊,并沒有完全對應涵義的對應詞。例如,中國漢語中關于水稻的詞匯非常多,這與中國悠久的農業種植文化有關,而在英語學習中我們發現,關于水稻的詞匯并不多,一詞多義,“rice”一方面指田里的“稻子”,也指加工后的糧食,甚至是煮熟后的“米飯”,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差別就是因為西方水稻種植比較少,水稻文化比較淺。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因為對詞匯文化內涵的了解深入,就更能有效的解決閱讀中的詞匯理解。

二、英美文化促進對句子結構的理解與把握

詞匯組成句子,形成具有一定完整意義的整體。而在句子的表達上,中西方有明顯的表達差異,東方人更注重對內容的歸納,因此在形式上中國漢語里的句子表達都比較清晰,結構排列上比較緊密。西方人與中國不一樣,他們更注重分析,注重清晰明確,細微處的挖掘。從語言句子的形態上來看,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注重綜合,并逐漸向分析方向發展過渡,漢語則表現出明顯的語系不同,漢語根源上屬于漢藏語系系統,是分析型為主的語言體系。這種語系上的不同反映在句子的結構上有明顯的不同,英語句子注重形合,漢語注重意合。

例如在這個句子中,When European explorers first came to the New World,the finishing groundsoff what wouldbecomeeasternCanadaandNew Englandheldaboundant cod and other species .在這個句子中有一個條件狀語從句,還有一個是定語從句,二者在復雜程度上都屬于簡單句,修飾性的成分都圍繞著主干結構,我們再看一下漢語的翻譯“歐洲的探險者在剛剛踏上新大陸的土地時,這個地方成為后來加拿大東部地區與英格蘭的沿海漁場,盛產鱈魚與其他魚類”,漢語的翻譯是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進行的,給人一種層次感,逐漸遞進,而英語更多的是進行內容的提前,通過形式的變化突出強調。

三、英美文化促進段落教學的發展

在當前的教學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不具備一定的段落分析意識,有時雖然感覺讀懂了文章,但是在做題時卻十分猶豫不定,文章的寫作受到思維的影響,干擾寫作模式,鑒于中西方因為地域與歷史的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在模式上也存在不同,漢語的段落表達更多的是螺旋形的結構,在表達的推進上具有一定的反復性,前后問題與內容存在一定的融合與交叉,我們可以根據后面餓內容對前面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推測,基本上是具有連貫與一致性的。而英語在表達上十分清晰,是直線型的,整體上按照直線進行,一氣呵成,內容的交叉與融合性較差。在進行閱讀學習與練習時,學生要做好對這方面的關注與仔細思索。

四、中美文化的不同影響篇章的表達意圖

中國語言在意圖的表達上比較含蓄,不喜歡直接發表意見或者做評論,往往通過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進行態度、觀點的表明。而在英語表達中,更基于對自己的崇拜,喜歡選取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態度往往是真實、鮮明的。在進行閱讀學習時要注意到這一點,區別對待,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實現靈活轉化。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獲取信息,幫助讀者了解作者的情感與寫作意圖。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在詞匯還是語法上,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實現閱讀教學的正常開展,切實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我們要從了解文化環境入手,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掌握不同的文化差異下,進行語言的學習,進行文學閱讀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袁益山,聶月芳.論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句子結構的影響[J].南通工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篇10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一直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對教學氣氛、學生學習的心態、教師的執教效果等有潛在的影響。如果教師對師生關系漠視,在教學中將其“屏蔽”,那么,可以肯定,一定不會有好的教學質量。以往的師生關系,教師總是以教育者的身份來面對學生,師生之間有距離感,兩者交流貧乏,只限于知識的講授和接受。教師教學死板,學生在被動地學習,沒有思想的共鳴,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活動不能游刃有余地開展,學生心境壓抑,缺少愉悅感。師生關系不能融于教學共同體中,互相促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教學問題。

1.教師應敬業為先。教師要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不斷完善自我,以飽滿的、積極向上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世界奧秘。試想:如果沒有嚴謹的治學態度,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教師上課時怎么能做到情感貫注,情趣橫生,寓教于樂呢?又怎么能讓知識在學生眼里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呢?正如贊可夫所說“如果教師本身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于知識的獲取?!?/p>

2.改變居高臨下的習慣姿態。教師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地交往與交流,建立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具有無限包容性的關系。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學問,讓心靈緊貼心靈,用尊嚴贏得尊嚴,并以一顆坦誠的心去感受每一個學生和喜怒哀樂,進而把他們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生命的存在價值。

3.實現角色轉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過于迷信自己的權威,用教代替學生的學,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學習,給學生制定條條框框,成了教育的主宰,包攬了學生的學。學生對學科只能被動接受,很多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被忽視,學生滿足于死記硬背,做對作業,寫對考題。而思維探究活動,學習能力無從談起,離開了書本和教師就不會學習,不能靈活運用。尤其是英語這門語言學科,需要學生通過自身對知識的體會才能掌握。因此,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引導學生,啟發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教師更多體現的是幫助者、合作者的角色。

二、組織英語游戲活動的原則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課堂上很難自始自終地認真聽講,尤其對于教師的抽象講解更加感到學習困難,沒有了學習的興趣。把知識的傳授方式用游戲活動來展現就彌補了教學上的不足,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游戲是學生都喜歡的活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玩中學,知識的輸入過程不需要刻意理解,很輕松地就掌握了,降低了有意注意學習的難度。因此,英語教學一定要有游戲活動。但是,游戲活動的開展不是隨意的,我們常??吹接螒蚧顒雍芏啵浅狒[,卻總讓人產生有心無力的感覺。以此,教師組織游戲活動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發揮實效性,不能流于形式。

1.游戲活動要有目的性。游戲要與教學內容相一致,依托在教材的基礎上,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在活動中,要根據這些來呈現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目標練習。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轉化成游戲活動,教師要從中篩選有用信息,精心組織游戲活動。

2.游戲活動要多樣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計游戲活動,可以用多種游戲來呈現,游戲的形式要能吸引學生,引發好奇心。例如,①游戲競賽活動:小學生好勝心強,在比賽的情境中,會你追我趕地參與進來,思維更加活躍。如在模仿游戲中,讓學生猜猜動作要表達的單詞、語句,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確;教師寫出漢字,讓學生搶答;設計各種擂臺賽,個人或小組進行對壘。②角色表演活動。語言的學習需要情境的烘托,角色表演讓孩子們在交際對話中學會說英語,擺脫了念書的死板學習方式。我在教學中,把一些內容變成劇本,讓學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從自己對角色的感觸,來思考如何表達;還可以設置對話表演。通過角色扮演的這種游戲方式,達到了人人能說的目的,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聽、說能力。③歌唱活動。在英語學習中,教學生唱英文歌曲,如生日歌、英文字母歌。唱歌能讓學生感受英文學習的氛圍,緩解學習中的疲勞感,激發了對英語的熱情。

3.游戲活動要有參與性。游戲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不能讓個別人參與,其他的人旁觀,這會挫傷多數學生積極性。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游戲的快樂,這樣教學氣氛才能活躍。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參與游戲活動,或者組織小組之間進行游戲。

4.游戲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小學英語教材內容短小精煉,形式單一,在設置游戲活動時,要讓學生在看得到、聽得見的情境中學習。這樣組織的語言才豐富,有活力,符合學生表象思維規律。切忌復制化的游戲活動,不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沒有游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