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環利用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4-03-29 18:16: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循環利用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法國:形態不一 提升循環
法國作為現代城市雛形起源國之一,其境內不少主要城市的排水、防澇以及雨水循環處理的設計思路各具特色,形態不一。這些不同的地表水處理體系如同海綿一般,既使得城市免受了內澇之苦,還提升了水循環利用率。
巴黎的水循環系統堪稱世界范圍內大都市中的典范。1852年,著名設計師奧斯曼主持改造了被法國人譽為“最無爭議”并基本沿用至今的水循環系統。奧斯曼的設計靈感源自于人體內部的水循環。他認為,城市的排水管道如同人體的血管,應潛埋在都市地表以下的各處,以便及時吸收地表滲水。城市的排污則如同人體排毒,應當使污物沿管道排出城鎮,而不是直接傾瀉于巴黎的塞納河內。奧斯曼的這一設計理念避免了巴黎市在暴雨時的地表徑流量大幅增加,緩解了瞬時某一地域的排水壓力。
法國的另一座著名城市里昂的水循環處理則因地制宜,充分借助了自然的力量,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水循環系統。里昂市位于法國的索恩河與羅納河交匯處,雖然水資源較為豐富,但里昂的水務管理者仍不愿放棄對雨水的利用,并為此做出了極其細致的工作。首先,里昂市區內各個社區收集的雨水被納入到了城市一體化的水循環體系中,由當地政府負責對水質進行統一監測與管控;其次,里昂市政府將本市各處的道路規模、土壤類別與地型走勢等信息進行了統一梳理并公示,任何市區內新的建筑項目均需要考慮到這些基本信息,將雨水管理納入設計規劃中,并接受當地政府的查驗考核。
英國:源頭入手 一舉兩用
近年來,英國政府愈發重視國內水資源短缺問題。為解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和提升倫敦等大城市的市政排水能力,英國政府積極鼓勵在居民家中、社區和商業建筑設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以從根源上解決這兩大問題。
一直以來,英國政府都在采取立法手段,通過《住房建筑管理規定》等法律規定,間接促進家庭雨水回收系統的普及。在2006―2015年間,英國政府針對新建房屋設立1到6級的評估體系,要求所有的新建房屋至少達到3級以上的可持續利用標準才能獲得開工許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提升等級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雨水回收系統。2015年之后,英國政府為更有針對性控制水資源利用效率,直接要求單一住房單元的居民每天設計用水量不超過125升才能獲得開工許可。這一規定也要求開發商和居民更加積極地在家中建立雨水回收系統。
在重視家庭雨水回收利用的同時,英國也在大力推動大型市政建筑和商業建筑的雨水利用。當前大倫敦區最為典型的就是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園內主體建筑和林地在建設過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統。通過回收雨水和廢水再利用等方式,這一占地225公頃的公園灌溉用水完全來自于雨水和經過處理的中水。此外,公園還將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給周邊居民,使周邊街區用水量較其他類似街區下降了40%。
德國:高效集水 平衡生態
得益于發達的地下管網系統、先進的雨水綜合利用技術和規劃合理的城市綠地建設,德國海綿城市建設頗有成效。
德國城市地下管網的發達程度與排污能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德國城市都擁有現代化的排水設施,不僅能夠高效排水排污,還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以德國首都柏林為例,其地下水道長度總計約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歷史。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為混合管道系統,可以同時處理污水和雨水。其好處在于可以節省地下空間,不妨礙市內地鐵及其他地下管線的運行。而在郊區,主要采用分離管道系統,即污水和雨水分別在不同管道中進行處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水處理的針對性,提高效率。
瑞士:雨水工程 民眾參與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同時也可謂是世界上最節省的國家之一。瑞士雖不缺水,但瑞士政府一向提倡節約用水,鼓勵民眾在下雨時吸水、蓄水、凈水,使雨水得到循環利用。
20世紀末開始,瑞士在全國大力推行“雨水工程”。這是一個花費小、成效高、實用性強的雨水利用計劃。通常來說,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從房頂連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經過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則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動了一點兒“小手術”:在墻上打個小洞,用水管將雨水引入室內的儲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將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處。瑞士以“花園之國”著稱,風沙不多,冒煙的工業幾乎沒有,因此雨水比較干凈。各家在使用時,靠小水泵將沉淀過濾后的雨水打上來,用以沖洗廁所、擦洗地板、澆花,甚至還可用來洗滌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如今在瑞士,許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裝有專用雨水流通管道,內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經過處理后使用。一般用戶除飲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用這個雨水利用系統基本可以解決。瑞士政府還采用稅收減免和補助津貼等政策鼓勵民眾建設這種節能型房屋,從而使雨水得到循環利用,節省了不少水資源。
新加坡:疏導有方 標準嚴格
新加坡作為一個雨量充沛的熱帶島國,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間呈持續上升趨勢,卻鮮有城市內澇的情況發生。雨季時,雖每天都有數場“說來就來”的瓢潑大雨,但城市內均未出現明顯的積水和內澇。這一切要歸功于設計科學、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統。
首先,預先規劃城市排水系統。新加坡通常在進行地面建筑的建設之前,會事先規劃和設計好該建筑的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統,因此每一棟建筑,包括人行道、馬路周邊都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排水渠。這些排水渠與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統相連,形成了遍布全島的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網絡,保證了大量雨水能夠及時、快速地排出。此外,在新加坡的地下主排水管道內均安裝有電子監控系統,相關工作人員可實時監控管道內的情況,如管道內水位、流量,以及是否有垃圾阻塞問題等,以便及時處理。其次,加強雨水疏導,建立大型蓄水池。經由城市雨水收集系統收集到的雨水最終將匯入新加坡城市周邊的17個大型蓄水池,而這些大型蓄水池也是新加坡解決雨水疏導和城市內澇問題的關鍵所在。再次,建立嚴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標準。為確保在雨量激增情況下,能夠將雨水及時排出,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數次修訂和提高地面建筑排水系統標準,要求所有新建筑物必須提高防水門檻的高度。
韓國首爾: 提高滲透性 重塑水環境
篇2
關鍵詞:廢水循環;氣候;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突出體現在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等對河流、空氣和土壤的污染,這些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也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盡最大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在多數造紙企業還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短期內經濟增長的今天,我市美利造紙廠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二、訪問調查,深入了解
1996年改組建立的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造紙過程中,以草類纖維為原料的堿法制漿會在蒸煮制漿過程中產生黑液,漂洗工藝過程中會產生中段水,造紙過程中會產生白水,可見水污染不可避免。據老美利人回憶,以前對產生的污水是加入大量的二胺和尿素簡單凈化處理一下,在不達標的情況下,排入黃河中,為此,每年還要支付1000萬元的排污費用。另據一些周邊的村民回憶:造紙廠附近地區臭味難聞,用污染了的渠水灌溉后的農田,農作物大量死亡和減產,污染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環境惡化和巨大的經濟損失。由于不能持續治污,給黃河造成了污染,國家環保總局曾通報批評過。在人們環保意識日漸增強的現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短期內經濟增長的造紙企業,注定是不能持續存在的。那么,出路何在?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美利紙業在投入巨資引進凈化污水技藝設備的同時,廣招有志之士,從根本上解決污水處理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2001年率先提出林紙一體化工程改革思路并付諸實踐:
投資6000多萬元興建27.8公里廢水北輸上山工程和北干渠揚水工程,通過兩級泵站把經處理達標的廢水與黃河提灌水混合起來,用于澆灌園區林木基地,開創了我國造紙企業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廢水不再排入江河、村莊的先例。
另外,還投資1.2億元興建了新區污水處理四級氧化塘工程,在上百平方公里的林區開挖興建了供排水網絡工程,實現了將老廠與新區的廢水經過科學處理達標,與黃河水混合灌溉林地,經沙漠降解匯集美利湖水地供制漿造紙工業用水,再到廢水處理的循環往復,綜合利用,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同時,經過處理被提取出來的污泥和生化泥中富含氮、磷、鉀等有利于林木生長的元素,經發酵后便是很好的林木肥料,這些污泥改造了新開發的速生林基地沙質土壤,在解決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同時,也促進林木的生長和沙質土壤的改造,從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形成。將工業污染廢棄物這個“放錯了位置的物料”真正擺在“資源”的位置上,實現“以廢養治”,做到資源利用的效益化,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追尋的企業綠色化發展大循環綜合利用的真諦吧!
三、查閱資料,了解當地資源情況
通過查閱各種資料,我們了解到了本市的地質、地貌、水資源等概況:中衛市位于寧夏中西部,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為主體的地區,農業以引黃灌溉為主,總的地勢是由西向東、由南向北傾斜,遠離海洋、靠近沙漠,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而且具有沙漠性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88.4 mm,多集中于七~九月份;年平均蒸發量平原地區為1913.8 mm,沙漠地區為3206.5 mm。晝夜溫差大,極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和有機質積累;黃河是中衛市最主要的過境河流,過境流程182公里,年平均過境流量763立方米/秒,年平均過境水量241億立方米,黃河過境水是當地農業灌溉的主要水源和地下水補給的重要源泉。但受地質構造、巖性及地貌的影響,境內部分地區地下水為高含氟、高礦化水及苦咸水,屬資源性嚴重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地區,以山區尤為嚴重,地表徑流十分缺乏。
四、組織討論,達成共識
1.所設討論的問題
(1)實行林紙一體化后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無改善?如有,體現在哪些方面?
(2)實行林紙一體化有什么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3)廢水澆灌會不會導致二次污染?
(4)水循環有哪些現實意義?
(5)通過調查活動,你對“廢物”有了哪些新認識?
(6)你對污水的處理還有何創新之舉?
2.匯總
依靠科技的力量,通過林紙一體化循環模式的資源化運作,美利紙業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換回了當地環境條件的極大改變。由此看來,中衛市美利紙業解決的不僅僅是黃河水的污染問題,更為下步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力行節能減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它對我區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可見,在循環經濟理念下,所謂廢物,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只要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和設施改造,整合拉長產業鏈條為互補式的發展,便可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共贏的良好局面。
但有些同學還是擔心:工業廢水經處理后與黃河水混合澆灌林木雖然看到了短期內的效益,但從長遠來說,是否會由于重金屬和有毒物質等的富集和下滲,會對居于地勢偏低的南邊城區地下水源等造成污染呢?
針對這些情況,有些同學就提出:是否可通過生物的多級分解而消除這方面的影響呢?思路如下:
采用多種水生植物組合配置或多級水生植物串聯塘,形成一定的凈化層次,可選的植物有許多,常見的有鳳眼蓮、浮萍、風車草、茭白、石菖蒲等;也可與其他工程技術結合,建成復合污水處理工藝;還可將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等高端技術應用于治污的高等植物中,研發、推廣超富積植物,提高凈化能力。使用此方法的好處有:成本低;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原有環境,有較高的美化環境價值;治理污染時還可以獲得經濟效益,如水葫蘆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營養豐富的優質青飼料,還可當綠肥,生產沼氣,作為造紙原料,不但進一步凈化了污水,而且提升了附加產值,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日趨緊張的造紙原料問題。
篇3
19世紀80年代后期,工業革命迅速地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大規模地建工廠,大規模地發展工業.然而,隨著工業的發展的同時,工廠排出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廢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改變了大氣成分.20世紀中期世界公害事件分別是:馬斯河谷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多諾拉事件.是俁事件.四日事件.米糖油事件.富山事件和倫敦煙霧事件.這些事件對人類的危害是嚴重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系列危害呢?是人類自身造成的.
隨著二氧化碳的增多,使全球的氣候變暖,使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沒土地.現代人類為了滿足自身對水的需求,大量的鉆井或從河中引水.無論是從河引水還是鉆井都會對水循環造成影響.如:人類引用地表徑流的水(河水),會使水流入海洋的數量相對減少的.從而會使水蒸發的量減少,會使水汽輸送量減少,從而使降水減少的這樣會導致干旱災害.現代的氣候出現許多異常的現象.如:冬季不熱,冬季不下雪.這樣會引發生物災害的發生.人類為了減輕干旱所帶來的損失就實施人工降雨.但這樣會使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我的朋友,當你看到這些現象后,你還認為自然界是平衡的嗎?我們生活中所用的許多材料都是通過化學反應得到的.質量守恒定律結示質量在轉化的過程中是不會改變的.但在反應中難免會有能量的耗散(一些物質通過反應轉化成二氧化碳或水).我的朋友,當你看到這些現象后,你還認為自然界是平衡的嗎
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化石能源是我們利用比較普遍的能源.煤的燃燒會措施大量的熱能被我們所利用,但是,我要問朋友們一句:煤化成了灰還能恢復原來的煤嗎?是不可能的.能量守恒定律是這樣表述的: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是不變的.能量在轉化過程,雖然數量沒有減少.但可利用的品質卻降低了.而那未被利用的能量卻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煤的部分熱量會使環境的溫度上升造成溫室效應.看到能源一點一點的從地球上消失,我的朋友,當你看到這些現象后,你還認為自然界是平衡的嗎?
假如你流落荒島,你只有的食物一只雞和15千克的玉米.讓你從以下的生存策略中選擇一種能讓你維持更長的時間等待救援.1.先吃雞,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時用一部分玉米喂雞,吃雞產的蛋,最后吃雞.大多數人選擇第二種做法.但是正確的做法是第一種.初級消費者吸收了生產者的能量.而能量在轉化的過程中會有能量的流失.現代有許多的人追求高營養的食物(吃野味)我認為這是一種愚蠢的作法.人吃野兔,而兔吃野草使草的部分能量的流失.而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是野草.也就是說,野草比野兔的營養價值高,野菜對人的身體大大有好處.糧食.蔬菜.奶類.果類才是最好的食物.因此.我們應建立一個人人不吃肉的社會.
有一個人捉了一只兔子,那人不肯放它.現在又不是過去那種缺少糧食的年代,我們被迫只有吃兔子.我勸說讓那人放兔子,但那人不肯,他將兔子活活的玩死.我內心十分的悲傷,我不僅要問:人的惻隱之心何在?殺了兔子破壞了生物減的食物鏈.灰導致鷹無食可吃,必然灰影響鷹的數量的減少或死亡.一種生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與理由.而我們人類有權利剝奪生物存在嗎?(為了自己的利益)我認為是沒有的.因此,我們要尊重生命,善待生物.
事物的發展總是前進和上升的,是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的產生.達爾文在進化論中就提出: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在地球上最強的群體是人類.難道要讓所有的生物都為人類服務嗎?難道要讓所有的生物都滅亡只剩下人類嗎?但是我的朋友們請不要忘記了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就像一只沉睡的獅子,如果你過多的地對它進行掠奪,那么有一天它會吃掉你的.有一次,我去動物園,看到動物都懶洋洋的躺在地上等著人類提供的食物.朋友們!這是生物在進化嗎?我認為這是生物的退化而不是進劃.
20世紀后期生物加速了滅亡,而人類的經濟卻加快了發展.資源越用越少,動物越來越少.生物的多樣性逐漸消失.影響生物界不平衡和對生物界平衡破壞最大的是化學工業.化學工業使大氣成分迅速改變.動物呼吸了有污染的空氣逐漸死亡.大氣成分的改變使人類患上許多的疑難雜癥.甚至出現溫癔橫行.大氣改變破壞了生物界的平衡,只使生物災害的發生.
我的朋友,當你看到這些現象后,你還認為自然界是平衡的嗎?
在客觀規律面前,我們應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現代的矛盾是人類發展與事物界的矛盾.我們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犋進,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我們一定要拋棄那種涸澤而漁的做法.
到底應采取那些措施才能使自然界平衡呢?
首先,關閉一些重污染的工廠,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使我們刻骨銘心.發展化學工業時,要特別注意污染的問題.要嚴格控制廢氣的排放量.將污水等有害物質要進行處理,達到標準后再排放.要在發展工業時特別注意安全防止有害物質泄露.
其次,要減少化石那樣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對人類的危害.大力開發新能源.將能源進行循環利用.減少能量的耗散.多開發可利用資源.減少非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世界上一切的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因此,要多利用太陽的能量.在利用能源時,要把握一個尺度.因為能源的儲存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超出這個限度,那么會使資源枯竭的.能源要再生必須經過一定的周期.如果超出這個周期或破壞了它的循環就進行開采,那么會導致該能源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再次,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不過多地開采樹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關心自然,不捕殺野生動物.不吃野生動物,退耕還林,退田還湖.
最后,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因為導致生物界不平衡的制造者是我們人類. 控制人口數量,對于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意義.
總而言之,要改變生物界的不平衡關鍵靠我們自己.朋友們!作為未來世界主人的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因此,讓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珍惜糧食,珍惜水資源吧!為社會做貢獻吧!全球會因你的一分貢獻而變的更加美好.而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參加何樂而不為呢?
篇4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市水務系統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踴躍獻策,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通過對水務管理體制、機制層面的重大問題進行調研,我們更加認清了當前水務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下一步發展目標的實現更加充滿了信心。
(一)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的水情比較特殊,水資源的先天不足,決定了我們在治水實踐中,將不斷遇到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斷深化對水務發展規律的認識,在推動水務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做到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把握基本水情,理清科學發展思路。要深刻認識所面臨的水資源形勢,在治水實踐中落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并重等理念,走科技引領型、質量效益型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二是必須正視現有差距,破除觀念阻礙。用更加開放的眼光審視自己,破除視野不寬、思維狹窄、站位不高、前瞻性和戰略性不強等觀念和行為阻礙,學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治水經驗,全面謀劃發展策略和舉措,調整發展思路和目標。三是必須進一步加快水務基礎設施建設。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快各項水務工程建設,確保完成投資建設任務。四是必須重視改善民生和發展民生。高度重視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及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水務改革發展的成果。五是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水務自身建設。加強政策研究,強化管理職能,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行業監管,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思想、能力和作風建設,適應現代水務的發展要求。
(二)重點破解影響城市發展和民生福祉的五大水問題。
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水的問題政府揪心、市民關心。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重點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防災減災體系脆弱的問題。主要是特區外排水系統和防洪設施建設滯后,標準偏低,內澇問題突出;部分開發建設項目不注重落實防洪防風措施;危險邊坡量大面廣,隱患很多;特區外不少河流的支流被侵占、覆蓋,排洪通道不暢。其次是制約城市發展的水資源瓶頸問題。體現在城市供水還存在季節性、區域性的不平衡,威脅供水安全的因素依然較多,全市水資源儲備量僅能滿足20天左右的應急供水需要,水資源需求呈增長趨勢,2010年后的用水缺口尚未落實好解決出路。第三是水污染治理的老大難問題。表現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任務艱巨,許多河道亟待綜合治理,水污染減排壓力巨大,水污染負荷遠遠超出環境承載力,現狀污水處理能力、污水管網和污泥處理能力仍存在很大缺口。第四是非傳統水資源利用滯后的問題。非傳統水資源利用尚未納入水資源配置體系,特別是中水利用、污水回用指標與國家、省下達的目標差距較大,循環用水的效率較低,相關的法規建設基本空白。第五是水務社會管理相對較弱的問題。切合*實際的涉水管理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比較缺乏,行業監管調控能力相對薄弱,水務特許經營監管體系存在漏洞,考核獎懲激勵機制不夠健全。
(三)爭取在五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水務法規建設要有突破。要盡快完成*經濟特區水資源管理條例、供水用水條例的修訂工作,加快再生水利用條例的調研起草,完善水務法規體系,改變“一市兩法”的現狀,創造依法治水的良好環境。二是行業監管要有突破。要積極探索供、排水行業的規范化監管模式和措施,切實加強行業建設和服務質量考核,使監管工作實現由點到面、由形式到實質、由定性到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轉變,著重提高服務滿意率,讓廣大市民直接感受到監管方式創新帶來的好處。三是標準化管理要有突破。要結合實際,加大標準化管理的研究力度,分專業建立以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為核心的標準體系,使工作流程、內控機制、工程質量等全部實現標準化,徹底改變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四是中水利用、污水回用工作要有突破。推進水循環利用規劃和工程建設,推動出臺中水利用和污水資源化價格等方面的鼓勵政策和措施,盡快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利用指標,開辟城市第二水源。五是建設項目質量管理要有突破。要把在建工程項目質量安全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特別要使設計、監理、施工、業主單位對工程建設質量終身負責,始終堅持質量第一。
2009年水務工作的重點
2009年是“*”規劃的第四個年頭,市政府計劃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水務工程投資是全市拉動內需、保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不能圓滿完成任務,對于實現水務規劃目標至關重要。根據水務“*”規劃中期評估結論和我局的項目推進計劃,今明兩年,我局須完成70億元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任務,今年要確保完成22億,力爭30個億,任務十分繁重。在多重外在因素的影響下,項目推進必然十分艱難。因此,今年我們仍然要圍繞建設和管理兩條主線,舉全系統之力,攻堅克難。經局班子研究,我們將2009年定為“管理深化年”和“項目攻堅年”。各部門各單位要牢牢抓住重點,全力推進各項工作。
2009年全市水務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完成水務工程政府投資年度計劃;水務管理、技術標準基本建立健全,社會服務規范到位;原水供應能力達到18.87億立方米;新增制配水能力25萬噸/天,達到695萬噸/天;萬元GDP水耗下降5%,降到23立方米以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1萬噸/天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78%以上;水土流失面積下降6平方公里。
2009年要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全國水資源綜合管理試點城市建設。
建立水資源綜合管理系統工程,實現水資源從源頭到循環利用的全過程控制;加快建設境外引水、本地調蓄的干支線工程和大水缸,加快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加強水資源的科學調度;強化供水水質管理,推進28家村級小水廠整合和特區外供水管網改造,深化供水特許經營和二次供水管理;深入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進一步理順節水工作機制,發揮好督促員、協調員、裁判員的作用,著力提高節水型企業的創建面和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率,力爭年內各項創建指標基本達標,為明年通過驗收做好準備;建設水資源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小型水庫管理等六大示范工程,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節約保護與循環利用,強化水資源公共服務。
(二)全面加強防災減災綜合體系建設。
完善預警機制:借鑒國內外防災減災新經驗、新技術、新手段,創新防災減災思路,做好工作預案和信息預警兩篇文章,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部門的三防預案,提高預案等級編制標準,確保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組織預案演練,加強動態管理,做好應急搶險準備工作。強化工程措施:全面修復水毀工程,加快低洼區域排澇設施建設,高標準建設三防物資倉庫;特區內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布吉河等重點河道的綜合治理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水庫排洪河全面完成綜合治理;特區外四大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確定干支流治理計劃,寶安區及光明新區的重點排澇工程全面開工。強化非工程措施:出臺加強全市三防工作的意見,完善防汛信息化系統,建立科學高效、便捷實用的三防指揮決策信息體系,實現水、雨、風情的自動化采集,重要水庫和防汛設施實時監控;推動成立流域管理機構,建立跨市聯合治河機制。做好全市水源聯合優化調度,確??菟攴茄雌诘墓┧踩岣呖购的芰?。
(三)強力推進水污染治理工作。
加快項目建設:實行水污染從源頭到末端的系統化治理,按照“儲備項目抓前期、續建工程抓進度、新建工程抓啟動”的要求,完成58項重點治污工程年度建設目標,繼續發揮市水辦的督辦協調作用,堅持“一月一報”,確保2010年前污水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化排水管理:推動排水監管體制建設,理順市與區、政府與企業、水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排水管理事權,完善管理規章,加強檔案管理,充分運用排水設施在線監測手段,強化污水處理的日常監管,開展光明新區排水管理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深入開展清源行動:進一步加大違章排水戶的執法整改力度,力爭創建680個排水達標小區。加強水環境保護: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加強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預防監督,重點整治違法棄土點;繼續清拆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建筑,基本建成隔離圍網工程;爭取15座水庫水源保護林建設工程盡快開工;完善主要供水水庫流域的污染防御體系,落實支流治理和前置庫防污措施。
(四)加強水務行政執法能力建設。
水務局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必須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執法的過程就是一個管理的過程。水政執法工作貫穿于水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是水務管理的集中體現。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市、區、街三級水政執法網絡體系,以及相應的工作機制,落實水政執法機構、人員、經費及相應的執法裝備,借鑒城管、交警、文化等部門的執法模式,下移執法重心,擴大執法覆蓋面,做到執法程序化、專業化與規范化的統一;要嚴格執法,鐵面執法,鐵腕執法,避免簡單執法、機械執法,該曝光的要曝光,該處罰的要處罰,不能以改代罰,形成屬地管理、全市參與、部門聯動的水政執法機制。通過強化日常管理、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水務行政執法能力。
(五)全力抓好水務安全生產。
要深入持久地排查整改水務安全隱患,全面推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干部、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形成人人關心安全生產、人人抓安全生產的格局。要切實加強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完善大壩自動監測和人工監測系統,推進第一批42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第二批98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要加強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認真抓好施工現場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理,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無事故。要繼續關注水事反恐工作,特別是水資源和供水安全方面,要突出重點目標,加大安保力度,做好應急準備,提高處置能力,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工作實效。
(六)加快水務科技信息化建設。
加強對重大水務科技問題的研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積極推廣轉化和應用科研成果,用現代治水理念和技術,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務,建設與*現代化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數字水務”,完善三防基礎數據庫、城市供水、水質管理、水土保持、行政許可審批、電子行政監察等系統,搭建政府與企業、市民之間的信息溝通平臺,為群眾提供水務“一條龍”優質服務,以水務信息化帶動水務現代化,不斷提升水務科技對水務事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篇5
在20世紀,由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一書被認為是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1972年6月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重視。環保追求環境各個環節的可持續發展,其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建筑節能即是通過建筑護材質的加強、節電用電設備的選用等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地球資源和環境的負荷和影響,利用已有資源,達到節約能耗、保護環境的目的。2005年7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正式實施,邁出了我國建筑設計節能化的關鍵一步。目前,新的建筑以符合自然生態系統規律并與之和諧共生為前提,充分利用客觀生態系統的環境資源,集成適宜的建筑功能與技術系統,基本具備了資源消耗量最小化、使用效率最大化、對生態系統擾動最小化的可持續、可再生、可自循環的能力。因此,建筑節能設計可以初步緩解建筑和環境的緊張關系,但如何使其改善、互惠仍然任重道遠。
2節能和環保
目前大多數建筑設計中關于環保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建筑的節能計算和設計上,簡單地通過維護結構的材料增強來達到控制能耗的目的。但筆者在一些設計工程實踐中發現,除此以外或是在此基礎上,還能夠通過細節的推敲和組合“非能耗地”創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達到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
2.1外窗開啟扇的設計
節能設計關注點通常在保溫材料的應用上,對外窗開啟扇問題并未嚴格要求。這有幾個問題:1)開啟扇的計算玻璃幕墻常用的懸窗根據幕墻規范30°的開啟角度,只有相當于窗扇四分之一的有效開啟面積,而推拉窗也只能算一半。作為開啟效率最高的平開窗,因為窗扇密閉性好于推拉窗,近年來重新推廣使用。平開窗之前最為擔心的高層安全問題,主要解決方式是將外開啟改為內開啟同時解決了窗扇擦洗的問題。2)開啟扇的位置即使在溫度適宜的季節,為了阻斷噪音和大風全面開啟的時候并不多。要兼顧抗噪和通風,減噪紗窗是一種做法,設置外遮陽百頁在遮陽的同時抗噪效果也不錯。另外,可以通過總平面的綠化和裝飾墻板來吸納阻隔噪音。單側設置門窗的房間,比如體育場看臺下方的房間,因為不能對流,通風主要來自門窗之間的流通,包括上下和左右,尤其是上下方向效果更為理想。合理的設置是在墻體的下部和上部均設置開啟扇,形成同一窗體的自對流。高窗通過窗頂遮陽板的設置,兼顧擋雨遮陽;低窗加設金屬百頁.一則防護,二則導流。兩窗因此均可常開。大型場館建筑由于優先考慮集中空調而忽略了通風開窗的設計。但體育館在進行小型的活動和比賽時,對自然通風的要求比較高,應該兼顧夏冬兩季的不同要求。夏季需要底層南北對流的直接通風,同時通過外廊和綠化達到給風降溫的效果;冬季的通風則以高窗為主。訓練館常年向公眾開放,開窗通風應該更具有日常性和可操作性。羽毛球館開窗基本用于采光,通風的功能被限制在換氣的作用上。目前做得比較好的是在墻壁上裝置機械換氣系統同時在屋頂上裝置自然換氣扇使其換氣的同時不影響羽毛球的飛行軌跡。劇場建筑惟一的開啟口是疏散門。通過對應位置的通道、門洞或是窗扇開啟來放大疏散門的通風功能,形成隱性的流通渠道。體育場的房間由于在看臺下而造成的層高懸殊,可以通過順應層高開設高低窗來形成氣流的自然流動。
2.2外墻保溫
建筑節能設計的主要手段是護的選材和構造。較之用于普通燒結磚,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自保溫的優良特性,更為符合環保的要求。在設計中蒸壓型加氣混凝土砌塊一直作為內墻砌體使用,其在施工效率、滲水性和節約砌筑砂漿等方而都具有優勢,只要施工適當,就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在南方濕度較大的地區加氣塊的施工更容易獲得保障,因此使用也更為普遍。如果采用導熱系數理想的加氣塊,甚至可以不用附加保溫層即可達到外墻傳熱系數的要求。
2.3屋面綠化
建筑的綠化設計可以空間化:花池、花盆、墻面、屋面。屋面的輕質綠化系統已經很成熟。建筑專業主要是在設計過程中向結構專業提供相應的構造做法和荷載指標,并為屋面綠化的排水做好防水、排水設計。但墻面綠化由于綠化的生長周期、花池的設置和墻面材料的選用等較多不確定因素運用較少,可利用總平面對綠化指標進行補充,包括:停車場采用植草磚、除了采用灌木分隔區間以外,以車位為單位種植喬木。由此出現的環形停車場的設計.其出發點即在于停車位對綠化資源的充分共享。但綠化充分的環形停車場需要直徑不小于20m的平面位置,對于占地開闊的園區建筑較為適宜。以地下停車為主的城區建筑,大量存在的是地下室屋面的綠化,包含道路、硬質鋪地、草地、灌木、喬木的地下室屋面系統需要解決更復雜的標高和防水、排水問題,見圖1。
2.4汽車庫通風
在地下汽車庫廣泛適用的今天,提高車庫的環境質量尤其是空氣質量變得重要起來。地下車庫的出風口和坡道1:3存在集中的噪聲和空氣污染,總平面設計中可以利用風向和綠化帶的設置來改善。懸鈴木、美桐、楊樹、天竺葵、萬年青都是吸收尾氣很好的植物,同時喬灌木的結合能夠對噪音的阻隔起到作用。至于汽車庫本身的通風問題,常見的解決方案包括開設通風豎井和高窗,通風豎井可以和采光頂、庭園綠化相結合。非人防地下室應該通過創造條件設置高窗來形成直接通風,通風同時也緩解了地下室的返潮問題。條件適合的話,開窗迎向夏季主導風向,避開春季主導風向,以避開春季濕潤空氣過度導入室內。
2.5墻板隔聲
隔聲不僅是建筑與外界的分隔,還有房間之間的隔聲要求。對于大多數采用砌體材料作為隔墻的建筑隔聲和防火都能自然達標。主要問題是采用輕質墻體進行分隔的建筑,設計時往往在強度和防火性能上提出要求而忽略了隔聲量的要求。使用此類輕質墻較多的建筑包括醫療、旅館和辦公建筑。醫療建筑、旅館客房之間的隔聲量要求是40dB~45dB,一般夾芯板能夠達到的指標是45dB左右,基本上可以滿足。但酒店式公寓應按照旅館和住宅的較高標準來要求。應該采用45dB~50dB的標準。這一點需要在設計中專門指出,以加強板材或是構造措施來滿足居住的舒適要求。居住建筑需要強調的隔聲部位,一是外墻窗,目前大量使用的是中空玻璃,節能與隔聲兼得。有一種新產品真空隔音窗,玻璃間的真空間隙只有0.5m~0.8m,節能隔聲均優于前者。另一個減噪部位是電梯井道的墻身和機房,主要采用專用的電梯井道隔聲板等。需要強調的是,在緊湊的交通核尺寸中常常忽略了隔聲構造的附加厚度,應該加寬50mm~100mm進行設計。
2.6太陽能
太陽能用在屋面,除了直接架設,還可以用在玻璃采光頂、墻面上。太陽能板的裝設可能與屋面其它設備、疏散通道、綠化和其它功能要求產生沖突。深圳建科大廈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示范工程項目,它的屋面仍設置了綠化和休閑系統,架高的太陽能板提供了近似于屋架和隔板的效果,也對立面形態造成了直接影響。太陽能采光板和太陽能集熱保溫墻板等材料的應用還在實踐中摸索。有一種新型的太陽能建材板于2007年投入生產,它將接收的太陽輻射轉化為熱帶供建筑物供暖、制冷及生活熱水使用,并且可以集中裝配,也是對資源的一種優化組合除了太陽能板的安放,建筑設計還需要設置能源轉換設備和機房。
2.7節水
1)中水系統的建立主要包括雨水及污水收集、存貯、處理、冷卻、再利用幾個步驟。相對應的設計內容通常包括雨水系統、車道、花池、水池等。雨水收集的相關設計主要包括屋面及地面雨水口和管溝的系統化。最重要的水質處理步驟,可以利用花池進行沉淀和過濾;利用地下室車庫坡道的下部空間進行雨水存貯;通過景觀水池提供中水冷卻的過程。2)保水把寶貴的不可再生的雨水資源循環利用,平衡整個地面生態系統??偲矫嬷型ㄟ^設計提供盡量多的土質加綠化,是保水的基本做法。德國人甚至采用透水磚作為馬路的材料。透水磚可以盡量降低地面積水、有效抑制“城市熱島”效應,甚至能夠起到吸音減噪的作用。3)水質的維護目前,園區的水質景觀常采用硬質池來圍合成形,好處是干濕分明,圖案有設計感。缺點是水質易腐化,既浪費水資源又惡化環境。自然土質的地面,應該首選采用疊石之類的手法形成水岸,盡量維護水體的原生態和自然流通。地下室上面和室內的水景除了水循環系統以外,還應該做好防潮層,阻斷水汽向建筑物其它部分滲透,同時周邊的墻面、地面選用潮濕環境的構造做法,以應付可能的霉變。此外,為了提高水質的穩定性,投放做生物菌種進行生態水處理,配置放養各種水生動植物是形成優質水景的較好手段,建筑則可以通過開窗以疏散濕氣、遮陽以減少藻類繁殖等等。
篇6
近日,記者有幸采訪到了芬蘭政府投資促進署負責清潔技術領域的資深商業發展總監嘉瑞?泰林尼(Jari Tielinen)先生。芬蘭政府投資促進署隸屬于芬蘭就業與經濟部,是一個免費協助境外投資者投資芬蘭清潔技術等領域的政府機構。通過泰林尼先生的介紹,中國讀者可以了解到,清潔技術在一個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發展清潔技術是必然選擇
記者:您好!能否先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清潔技術?
泰林尼:好的。清潔技術是近年新出現的一個名詞,涵蓋范圍較廣,涉及眾多細分領域,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清潔能源資源,如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二是節能與提高能效,如節能照明、智能電網、節能服務;三是減排環保,如固體廢棄物處理、大氣保護、水處理等領域。
記者:據我所知,芬蘭是一個資源能源貧乏的國家。發展清潔技術與此有關系嗎?
泰林尼:正如你所說,擁有530多萬人口的芬蘭是一個無煤、無油、能源匱乏的國家,我們國家70%的能源都從俄羅斯、挪威、丹麥、波蘭等國進口。同時,因為冬季漫長、氣候寒冷,芬蘭的民用能耗很高,而造紙行業和化工行業也是高耗能產業,所以芬蘭也是世界上人均能耗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如果一個國家的能源進口依存度過高,其經濟的發展很容易受到制約。而且能耗高也不能保證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芬蘭需要也必須發展清潔技術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清潔能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
記者: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
泰林尼:芬蘭重視發展清潔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環境污染。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0%,便形成了以造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眾所周知,造紙行業是污染大戶,造紙廠對周邊的河流和湖畔環境影響很大。上世紀60年代,芬蘭的造紙工業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影響了全國湖泊、河流的生態環境,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由于飽受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污染之苦,大規模的藍藻潮開始爆發,公眾對此反應強烈。芬蘭政府為此搬遷、關閉過高污染的工廠,建立污水處理廠,還頒布水法限制污染物排放,重點對嚴重污染水源和空氣的造紙、化工和冶金行業企業進行綜合治理。這些措施使芬蘭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湖泊、河海和地下水的質量有明顯改善。
但同時,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也是芬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于是,芬蘭人開始在技術創新上動起腦筋,而在這其中,清潔技術領域的優勢頗為突出。2006年下半年,芬蘭擔任歐盟輪值國主席時,提出“環保政策新時代”倡議;2007年起,芬蘭啟動了一項國家環保商業開發項目“芬蘭清潔技術”,以整合芬蘭最前沿的環保創新知識與技術成果,由中小企業主導,向全球市場推廣。芬蘭的目標是將清潔技術行業發展為一個新的支柱產業。
改善環境降低能耗已見效
記者:芬蘭的清潔技術覆蓋哪些領域?有何特點?
泰林尼:在芬蘭,清潔技術涵蓋了所有能夠預防、減少或消除對環境有害的產品、服務、流程和科技。具體涉及能源生產、能源存儲、能源基礎設施、能源效率、運輸、水資源及水處理、空氣質量與環境、材料、制造業、農業、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利用等11個領域。尤其是在能源、污水處理、湖泊凈化等方面,清潔技術都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
芬蘭清潔技術領域涵蓋了約2000家高度多元化的企業,例如在我們國內的赫爾辛基、庫奧皮奧、拉赫蒂和奧盧及周邊地區就集中了芬蘭60%的清潔技術公司。一些公司在清潔技術產業擁有多項專利,包括生物廢料發電技術等;一些公司則已經在能源效率、清潔的工業生產過程、生物質能、水及廢棄物處理、利用生化燃料、開發燃燒技術等方面成為了全球的領跑者。清潔技術產業預計將以每年5%~15%的速度發展。
記者:芬蘭的清潔技術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泰林尼:在空氣質量控制方面,芬蘭利用清潔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斷開發空氣凈化技術,以減少廢氣和其他污染源對空氣質量的破壞。在過去20年,芬蘭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近9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50%。
在廢物管理和循環利用方面,芬蘭是北歐領先的金屬類產品回收國。清潔技術貫穿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物流和規劃、回收、副產品利用等整個產業鏈。目前芬蘭全國廢物回收利用率接近50%,居世界前列,拉赫蒂市的回收利用率更是高達90%。
在水資源及水處理方面,可以說,芬蘭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清潔技術都是數一數二的,我們相信自己在水資源管理上有著可供世界借鑒的經驗。芬蘭是著名的“千湖之國”,全國有大小湖泊共約18萬個,對水資源的關注,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芬蘭清潔技術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們國家有超過250家從事供水和廢水處理等水業務領域的清潔技術公司,他們在節約水資源、封閉性工業水循環和高效污水處理等領域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工藝和咨詢服務。而芬蘭政府的15個行政部門中有8個職能與水相關。由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牽頭,芬蘭已經出資約2100萬歐元資助了63個水處理公司,投入1200萬歐元資助了23個水領域的研究項目。在聯合國“水貧乏指數”評價體系中,芬蘭被列為全球可持續性水資源管理水平最高的國家。
而在降低能耗方面,芬蘭的清潔技術公司也是一直在努力。由于芬蘭氣候嚴寒、人口分布疏散,造紙、機械、金屬加工等行業對能源需求大,但自身能源貧乏,因此多年來芬蘭持續加大投入,從能源生產到最終使用的各個環節均努力降低能耗。目前,芬蘭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制冷、工業程序效率和智能電網等方面均研發出世界一流的技術和服務。
大中小型企業共同的舞臺
記者:芬蘭政府主導發展清潔技術,國內企業是否愿意響應呢?
泰林尼:可以說,如今芬蘭在清潔技術領域取得的成績與國內眾多企業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例如在芬蘭水資源保護方面,由于化肥的使用,農林業的磷負載曾是最大的挑戰。對于芬蘭許多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市場。4年前,年利潤為2000萬歐元的歐洲物流公司努美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進軍此前并不熟悉的水處理行業,成立巴克斯水處理公司。其致力研發的名為PACS的系統,通過數據收集傳感器、分析檢測儀、監控投放藥劑裝置以及PACS藥劑,來殺死水中有害的微生物,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節能
方案。
幾乎是與努美能同時,已有90年運營歷史的凱米拉公司也開始了一場變革:放棄賴以起家的化肥行業,將重點全部放在清潔水領域,生產在造紙、水處理、石油與采礦行業中用于處理廢水的產品。2010年,凱米拉在全球市場上完成了21.6億歐元的銷售額,其客戶主要是在市政和工業領域。
記者:那是否表明芬蘭的清潔技術主要是靠大企業發展起來?
泰林尼:這種說法不準確。很難說清潔技術是某一個行業的發展領域,它不是某一個大企業的獨立舞臺,它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更需要以產業集群的形式發展起來,這就需要我們的中小企業施展能力。
芬蘭的清潔技術項目也確實以中小企業為主導。一些中小企業聚集了很多有智慧的想法,但他們可能缺乏雄厚的研發資金來使自己的想法商業化。芬蘭政府就出臺了很多政策,扶持中小企業在清潔技術領域的發展。例如成立芬蘭環境科技中國項目委員會(FECC),幫助中小企業在中國尋找清潔技術合作伙伴。目前,經由FECC之手促成的芬蘭中小企業和中方的合作項目規模達到了20多億元,各類環保領域的尖端專利技術在強大的半官方機構的支持下,迅速實現了商業化。
法規和經濟政策全力支持
記者:為了促進清潔技術的發展,芬蘭政府是否提供過一些政策支持'
泰林尼:你說得沒錯。芬蘭清潔技術行業成功的背后,有技術的創新,也有完善的環境法律法規支持,還有政府的財政支持。
早在1923年芬蘭就制定了《自然保護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之一。2000年3月,芬蘭開始實施新的《環境保護法》,將防止空氣污染法和環保許可證法等有關法規匯總在一起。芬蘭不僅有一整套完整的環境法律法規,還輔之以有效的監督機制。分布在全國各省的13個地區環保中心按照環保管理法的規定,加強對水源的保護,減少對空氣的污染以及垃圾的處理等。這些法律法規措施,從側面促進了芬蘭清潔技術的發展,讓相關企業不斷創新研發新技術,減少工業對環境的污染。
作為國家項目進行推廣,清潔技術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芬蘭政府大力的財政支持。芬蘭過去10年GDP平均增長率為3.16%,而每年投入在清潔技術研發的費用占到了芬蘭GDP的4.5%。每年專門針對清潔能源的氣候與能源基金會對研發、可用性能源投資5.5億歐元,2010年增加到6.5億歐元。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每年則會撥付5億歐元,對于有申請需求的公司通過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給每個研發項目最高達50%限額的撥款或是低息貸款。國家技術創新局2008年資助了2000個項目,共計金額5.16億歐元,累計完成項目1954個,芬蘭南部最著名的清潔技術園區――拉赫提科學商務園區也是其一。
記者:清潔技術為芬蘭帶來了哪些變化?
泰林尼:根據芬蘭清潔技術協會委托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10年,芬蘭100家主要清潔技術企業的總收入達179億歐元,清潔技術市場增長了5.6%。而根據芬蘭貿易工業部的統計,2010年芬蘭的清潔技術出口較上世紀90年代提高了4倍,達到38億歐元,占芬蘭出口總額的10%左右。
除了給從事清潔技術的企業帶來好處,芬蘭整個國家的能源消耗也在下降。由于目前芬蘭的清潔技術企業主要活躍在提高能效等領域,全國的能源消耗在逐年下降,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逐漸加大,由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隨之大幅下降。2011年上半年,芬蘭能源消耗總量為20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電力消耗44.6億千瓦時,微降0.3%;化石能源中的石油和煤炭消費分別下降4.4%和2.1%;木質燃料下降9.9%。
清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芬蘭的命運。我們相信,未來隨著清潔技術業務在廢水處理、固廢處理、風能和生物質能等方面的增長,芬蘭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愿意與中國分享發展經驗
記者:芬蘭的清潔技術企業與中國有過合作嗎?
泰林尼:作為芬蘭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中國已成為芬蘭最重要的清潔技術出口國之一。
早在2006年,芬蘭便成立了環境科技中國項目委員會,主要任務就是促進中芬兩國在環保、清潔生產、能源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商務和科技應用。委員會組織芬蘭各領域的清潔技術公司針對中國市場進行調研、論證和鑒定。目前,共有超過100家芬蘭公司、多家大學和研究機構有興趣加入芬蘭環境科技中國項目委員會。
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也與中國各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與北京、上海、江蘇和深圳的相關政府機構先后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這將進一步促進芬蘭與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而雙方合作的領域主要就集中在能源環境技術、生物技術、衛生保健技術、新材料、納米技術、工業設計、造紙與森林工業技術等清潔技術領域。
此外,在芬蘭清潔技術領域的前幾大巨頭公司,比如提升柴油發動機能率的瓦錫拉、參與水處理的凱米拉等公司都在中國建有項目。凱米拉在中國的業務已有30年,主要集中在造紙工業領域,并以上海為中心,與華南科大、南京林業大學等大學合作輸出人才。
在2010年5月召開的中芬清潔技術研討會期間,中國與芬蘭兩國公司簽署了12項清潔技術合同,價值約2億歐元。中國的能源消耗增長迅速,目前對節能減排非常重視。芬蘭愿意分享在清潔技術領域的經驗與教訓,與中國一起在能源發展、節能減排方面找到適合各自的道路。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的清潔技術市場前景?
篇7
2013年1月12日下午3時,北京南苑機場候機大廳內座無虛席,大量滯留乘客只能站著等候,咨詢處、改簽處等被神情焦急的乘客團團圍住。停機坪上,白色的霧氣仍然籠罩,只能隱約地看見飛機的尾翼。能見度約在300~500米之間。
廣播中不斷重復著各航班延誤或取消的消息,并稱由于機場天氣不夠飛行標準,由南苑機場始發的所有航班都不能按時起飛。
“各位旅客請注意,我們抱歉地通知您,由于天氣原因機場關閉,所有航班取消,請抓緊時間到柜臺辦理,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下午3時30分,當機場廣播再度響起,滯留乘客齊聲發出嘆息聲,之后涌向售票處和改簽處,重新選擇出行時間。
12日,北京市所有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的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其濃度數值也令人震驚。市環保監測中心官網和官方微博昨日16時30分表示,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市PM2.5濃度測值非常高,很多地區達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至19時,大部分站點的PM2.5濃度24小時均值都在400微克/立方米以上,總共35個站點中,超過500的占了11個,比達標的標準75微克/立方米多出了近6倍。從實時濃度看,35個站點中,有18個超過了700微克/立方米。
到了晚上23時,北京西直門北、南三環、奧體中心等監測點PM2.5實時濃度突破900,西直門北交通污染監測點最高達993微克/立方米。
據兒童醫院統計,近半個月門診量每天維持在9000人次左右,最高突破一萬人次,其中內科病人占了近一半。而內科病人中,又有近60%是呼吸道感染。專家分析,除了天氣寒冷干燥外,連續的大霧天氣,也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止北京市氣象臺繼續大霧黃色預警,中央氣象臺也于12日6時繼續大霧藍色預警: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東北部和西部、河南東部、蘇皖中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而這樣的天氣隨后持續了半個多月之久,生態環境再一次對我們敲響了警鐘。
“為什么一定要這個時候提生態中國建設?”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云對記者說,“因為如果現在還不提,未來我們將要付出的代價更加無法估計?!?/p>
拖不起的生態保衛戰
2013年1月11日早上8點左右,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果珠鄉高坡村趙家溝發生山體滑坡。16戶人家、46人被埋。
在云南省,鎮雄以產煤聞名,素有“金騰越,銀鎮雄”之稱。鎮雄境內隨處可見大小煤場,公路上煤車絡繹不絕。發生山體滑坡的大山富含煤炭,村民已經挖煤數十年。在發生滑坡的山腳下,不到一公里范圍內曾有過5個煤窯。近年來,山背后的高坡煤礦產量越來越高。一條20年前的大河如今只剩下兩三米寬的河床。
雖然有相關部門表示,山體滑坡與煤炭開采無關,但是,種種跡象顯示,災害的發生和不科學的開采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這樣的自然災害在我國多山地區時有發生。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一書中,對我國的生態現狀有很清晰地闡述:“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而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和消費方式,又加劇了我國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尤其是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與日俱增,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問題日漸突出?!?/p>
目前,全國嚴重退化的草地面積達7300萬公頃,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83萬平方公里,近40年來,每年由氣象、海洋、洪澇、地震、地質、農業和林業七大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經濟總值的3%~5%,每年有數萬人因此失去生命。
2012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透過《公報》,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中國環境依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目前,全國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內陸諸河等十大水系469個國控斷面中,Ⅰ至Ⅲ類、Ⅳ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61%、25.3%和13.7%。
在監測的200個城市4727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優良―良好―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45%,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5%。
農村環境問題也在日益顯現,2011年對全國364個村莊的監測試點結果表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的村莊占81.9%;農村地表水為輕度污染;農村土壤樣品超標率為21.5%,垃圾場周邊、農田、菜地和企業周邊土壤污染較重……
長期粗放發展方式,使得我們的生產環境變得越來越差。有統計顯示,被化肥等污染過后的土地,要做到徹底還原到未被污染之前的面貌,需要雨水沖刷30年才有可能實現。我們因為環境污染所失去的東西,比我們因工業得到的要多得多。
不過,對于環境惡化帶來的危害,我們并不是一直沒有動作,相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政府就出臺了一系列環境治理政策和措施,在引起熱議的黨的十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生態文明,并且提到美麗中國,說明政府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令人欣喜的是,“十一五”期間,在能源消費和國民經濟年均分別增長6.6%和11.2%,均超過規劃預期的情況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城市和工業領域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了14.29%和12.45%。
2011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499.9萬噸,比上年下降2.04%;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217.9萬噸,比上年下降2.21%。
看似微小的數據,卻有著重大的意義――這表明,我國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
與之相伴的有更多讓人欣喜的消息:全國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77.9%的城市區域噪聲總體水平為一級和二級,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區域噪聲總體水平為一級和二級的占76.1%。
《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核設施、核技術利用項目周圍環境電離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情況較好,電磁輻射發射設施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
同時,我國生態建設進展較好。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640個,總面積約14971萬公頃,其中陸域面積14333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4.9%。
在這些成績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大力推進新能源研究和利用的影子。
“科技是一個產業發展方式的戰略支撐,是咱們綜合國力和社會產業的戰略支撐。我們在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也得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北本┦形芯渴已芯繂T劉洪波在關于北京市生態建設的研討會上建議,科技必須成為生態建設的有力支撐。
科技“補牢”未為晚矣
2012年7月21日,61年未遇的大雨將北京變成一片澤國,暴雨帶來的洪水和山體滑坡給位于永定河流域的房山區帶來了嚴重的傷亡和經濟損失。而在這次嚴重考驗了北京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大雨中,同樣位于永定河流域、還曾經經歷了數十年煤礦開采、生態環境一度十分糟糕的門頭溝區卻經住了考驗。
“7月份大雨,房山造成了那么多人的傷亡,我們門頭溝一個都沒有,原因就是我們的生態修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門頭溝區科委主任付軍利對記者說。
曾經,門頭溝在北京的定位就相當于山西在中國的定位,是京西著名的礦產資源大戶,豐富的礦產資源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然而,伴隨著長期以鄉鎮為主的開采模式,以及泛濫的私挖盜采的是,門頭溝本就不富裕的生態環境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1455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其中只有1.5%的平原面積的門頭溝,生態破壞面積達到240平方公里左右。
隨著經濟的發展,門頭溝逐漸被定為京西生態涵養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成為重中之重,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態修復勢在必行。
“門頭溝山地的土層很薄,開采之后就是純山體了,基本上沒有土。要讓它自然恢復很難,所以必須采用人為干預的方式來做?!?門頭溝區科委下屬生態科技研究所金家勝博士對記者說。
2005年,門頭溝區向北京市科委申報“門頭溝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做了6、7類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經過長期的試驗和篩選,山地石灰窯遺址階梯式人造公園、公路邊坡綠化隆磚和灌漿技術成為門頭溝區生態修復的主要技術手段。
“還是技術適合的問題,這些年也做了一些經驗的積累,比如什么時候更適合做修復。比如說水,我們要做成自然的凹面,植物的栽種要做成更適合水流動的設計?!?金家勝認為,生態修復一定要因地制宜,“我們生態修復用的物種分為兩大類,先鋒物種的作用是固定土壤、改良土壤,它可以讓土壤形成適合本地物種生存的生態環境;之后就是利用本地物種,形成灌草相結合的生態環境?!?/p>
“譚王路是門頭溝區段容易出現滑坡和塌方的路段,經常是10公里的路段能出現3、4處。2012年,從3月份開始我們對定都峰附近,在修路的過程中被破壞的山體邊坡做了修復,‘7.21’暴雨中,門頭溝出現上百處滑坡,雖然從潭柘寺山坡位置下來的雨量很大,但是我們做修復的地方一點都沒有被破壞?!苯鸺覄賹τ谏鷳B修復帶來的成效非常自豪。
整個生態修復不光是山坡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在門頭溝,主要是對永定河主河道和排洪支流的大規模疏通治理。永定河在歷史上因為洪水泛濫和河流改道的特性,被河流兩岸的人們形象地稱為“小黃河”。然而,近些年來,別說是洪水了,永定河甚至經常性地處于河床完露的干涸狀態。
“永定河的干涸除了上下游的用水、水利設施、近幾十年來降水,同時肯定也和煤礦開采對地下水水脈的破壞有關?!?王軍利說。
“2006年的時候,在修路的同時,也將上游三家店水庫進行了清淤,防治洪水外溢。對河道的修復和整理從2010年開始,門城湖由門頭溝治理,一段是蓮石湖由石景山治理,一段曉月湖由豐臺治理,門頭溝段是最先完成的,用了4億元。現在河道都是暢通的,包括大壩也都是以洪水百年一遇的標準修建的。對抗‘7.21’因暴雨形成的洪水,這些河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門頭溝區內原來因為挖沙形成的荒灘現在全部都注上了水,門城鎮的5條排洪溝,也由原來滿是垃圾的臭水溝,變成了現在的景觀溝。
4萬平方米采石礦場建成公園、6萬平方米河道恢復濕地、7萬平方米廢棄礦坑重穿綠裝……作為北京市唯一的生態修復科技試驗區,2006年,門頭溝完成了包括石灰礦廢棄地、采石廢棄地等六大類型的6處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為全市乃至全國北方地區的生態修復提供了借鑒和依據。
2007年,門頭溝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生態縣。
不容忽視的餐余垃圾
在“塑料袋是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這句話已經廣為人知的今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回收再利用,地球也很可能已經被廢舊的PET瓶所淹沒。廢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正在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一只普通的PET(聚酯)可樂瓶通過自然降解,耗時則長達50到100年,而只要回收利用一噸這種塑料瓶就可減少3.2噸碳排放量。
在北京,每年產生廢棄PET瓶總量可達15萬噸以上,約為60億只廢舊PET瓶。其中70%的廢棄PET瓶流入的都是不正規的小作坊,相比較安全的回收體系而言,小加工作坊的處理方式就簡單得多:為了節約成本,他們會抽取地下水,偷接高壓電;然后,用工業強堿沖洗處理后的切片;最后,經過簡單的處理,直接排放污水。干凈的碎片直接賣到有需要的廠家。整個處理過程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
2012年12月開始,經常在芍藥居站和勁松站乘坐地鐵10號線的上班族們發現,在進出站的地方多了幾臺智能飲料瓶回收機,只要你將手上空的飲料瓶投入其中,機器就會在你的一卡通上充入一毛錢。這幾臺由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下稱盈創)研制的智能回收機的投入使用,為我國建立智能化固廢回收處理體系創建了先例模式,為公眾親身參與環保事業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我國,目前所有的PET瓶全部是由從石油中提煉的原生塑料原料制造而成,每年高達300萬噸的PET瓶產量消耗了超過1800萬噸的石油,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壓力。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再生瓶級聚酯(PET)切片生產企業,盈創擁有亞洲單線產能最大的“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生產作業線”;同時是中國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審核的可以生產食品級再生聚酯切片的高科技企業。
“我們真正實現了一級回收、分揀中心、再利用企業的閉環互聯,確保了廢舊PET流向安全、妥善處理,為保護生態、緩解白色污染做出了重要貢獻?!?盈創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松波認為,推動科技手段的應用,才能真正解決固廢的回收和再利用。
目前,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年產能可達5萬噸,每年可為國家節約30萬噸石油,相當于一個遼河油田。其再生聚酯切片產品得到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沃爾瑪、聯合利華等國際巨頭的青睞。
另一個我們必須重視的垃圾問題是廚余,目前,餐廚垃圾的產生速度是每天每萬人產生1噸量。作為一個餐飲美食大國,我國各地豐富的飲食文化,更是讓餐廚廢棄物處理在我國面臨嚴峻的挑戰。
目前,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燒等。填埋方式由于處理速度緩慢、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所以已不被提倡作為垃圾處理方式,而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已經不足以對付餐廚廢棄物。
而科學技術的應用為餐廚垃圾找到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好去處。
2012年夏天,在北京昌平區舉辦的“國際草莓大會”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也讓昌平草莓在國際友人面前露了回臉。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甜蜜”的榮耀里也有餐廚垃圾的功勞。
“土壤連續種植草莓連續3年以上,就容易產生十分嚴重的病蟲害,但當2005年北京昌平開始大范圍使用嘉博文草莓抗重茬菌劑后,實現了連續8年豐產,而且草莓也更香甜了。” 嘉博文公司高安屯廠站廠長曹小剛對記者說。
實現這一切的是,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批創新型企業嘉博文公司的自主創新技術――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在60~80℃溫度下,經過8~10個小時,餐廚廢棄物可全部轉化為高蛋白、高能量、高活性的天然復合菌群。經過進一步深加工,就能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微生物菌劑產品,進入農業領域流通。
除了草莓,嘉博文餐廚垃圾后端加工產品還應用于昌平蘋果的種植上,讓非地理優勢區的北京產出了優質蘋果。在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全國最大的蔥姜蒜出口基地,相關產品的應用成效也都十分顯著。
可口的蔬菜瓜果與城市餐廚垃圾就這樣聯系了起來,這種聯系不僅變廢為寶,而且可以使有機質實現了循環利用。土地有機質增加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固定。據介紹,土壤有機質每提高0.1%,40厘米厚土層每畝增加0.217噸有機碳,相當于減排0.796噸二氧化碳。以北京朝陽日處理400噸的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為例,年處理能力13.2萬噸,年產8萬噸生化腐植酸,可替代8萬噸化肥,直接減排15萬噸二氧化碳/年,帶動農業減排75萬噸二氧化碳/年,相當于55萬輛車行使一萬公里的排放量。
霧霾天氣倒逼新能源產業升級
在北京市民承受了幾天的“十面‘霾’伏”之后,2013年1月14日,北京市環保局召開了新聞通報會,介紹《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方案》實施情況。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根據科學測算,燃燒1噸標準煤將產生二氧化碳2.62噸、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這些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導致了北京冬季空氣質量的惡化,而PM2.5正是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供暖與PM2.5指數密切相關。如果按照1年戶均燃煤1噸,北京核心區內20萬居民實現“煤改電”來計算,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2.4萬噸、二氧化硫170萬公斤、氮氧化物148萬公斤。減排數字可觀。
以目前使用最多的92號汽油為例,汽車發動機每燃燒1千克汽油,排出200克左右一氧化碳、8克左右碳氫化合物、20克左右氧化氮等污染物。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靜風等特定條件下,經過強烈地陽光照射,就會轉化為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學煙霧,當遇有二氧化硫,還會生成酸霧。無論是汽油車還是柴油車,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產生PM2.5,柴油車產生的PM2.5相對更多一些。同時,汽車尾氣中的一些氣態污染物,也會二次轉化為更細顆粒物。一般而言機動車尾氣管的高度在半米左右,它排放出來的顆粒物,更容易被人體吸入肺部,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
而工業生產不僅直接向環境排放粉塵、煙塵、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而且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在環境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PM2.5等二次污染物。據了解,北京工業企業排放的PM2.5占北京PM2.5本地來源的22%。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國未來的能源發展戰略要求提高能源效率,清潔使用化石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替代能源,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在實施可持續能源戰略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戰略選擇。開發利用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提高技術水平,推動產業發展,已成為實施可持續能源戰略的重要措施。
“雖然不能完全替代現有能源,但是考慮到給我們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就必須要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神華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太陽能中心主任陳頡對記者說,“太陽能是其中一個手段。如果能替代50%,那就是了不得的量了,至少給了子孫一個機會?!?/p>
在我國《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和《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2011-2015)》中,都明確地將低污染、高效低成本太陽電池、薄膜太陽電池作為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的重點研發目標。太陽能的新技術研發已成為我國新能源重點發展的領域。
“光伏(太陽能電池)最重要的用處是發電。如果考慮太陽能電池使用壽命是20年的話,以20兆瓦為例,在做這個電池過程中會釋放2700噸的二氧化碳,但是,在使用它的20年間,其發電量可以減少22000噸二氧化碳的釋放,此外,還有硫、氮等,至少可以減少2萬噸左右?!标愵R說,正是看到了新能源的應用前景,目前,全世界都在爭奪新能源的技術制高點。
而作為PM2.5形成原因之一的汽車尾氣,也讓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使用受到更多的期待和關注。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促進節能減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北京而言,新能源汽車不僅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PM2.5,而且對提升北京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具有特殊意義。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北京市建立了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由市相關領導作為聯席會召集人,14個相關委辦局成員單位共同參加,聯席會辦公室設在北京市科委。
來自北京市科委的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北京市累計投入科技經費5億元,推動產學研用合作,突破關鍵技術,累計共34款純電動車列入國家車輛產品公告目錄,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種最齊全的地區,包括整車、電機、電池、充電系統和配套系統5個方面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清晰可見。
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會議指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于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做好生態加減法
“我們養殖的魚,從魚苗引進到最后端上食客的餐桌,全程是沒有投藥的。藥物的使用也是現在人們比較介意的一個方面。”海昌漁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2009年8月海昌漁業進入密云,引進加拿大高密度養殖技術,引進的國外技術,高密度養殖冷水加拿大三文魚和泰國的熱水魚;同時,結合國內科研單位的研究成果,設計了魚菜共生系統;為了環保,引進了有機肥生成技術,將污水、糞便處理成有機肥,建成了十幾個蔬菜大棚,將有機肥直接用于蔬菜的生產。
“我們還有魚菜共生系統,適用于廣溫魚的養殖,蔬菜在上面,下面是較高密度養殖的魚,形成一個內部循環,這個用的是我們自己的技術。”海昌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了實現環保養殖,海昌漁業通過生物過濾和物理過濾,去除掉對魚有害的物質,從而替代了原來的藥物使用。另外一個就是節水,引進時設計的水循環目標達到98%上,每一個池子都是一個獨立的水循環系統,避免池子之間出現疾病的傳染的可能性。同時,因為處于生態涵養區,所以采用了先進的防滲技術,避免對地下水的影響。這樣的情況,在幾年前的密云縣還只存在想象當中。
“要想富,炸水庫”,曾經是密云縣人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那些全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歲月里,密云縣在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的同時,卻必須為了保證北京市的供水安全而取締水庫周邊居民最大的經濟來源――水庫養魚。這個決定,讓密云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排名在北京市區縣中墊底。
“很多年前,密云取消水庫網箱養魚,主要就是因為對水的影響。漁民當時的意見也很大。但是沒有辦法,當時密云水庫魚多有名啊,魚是好東西,但是魚糞直接就到水庫里,肯定有污染的。”密云科委主任趙宏對記者說,隨著水箱養魚一起被取消的還有過去的經濟支柱水泥一廠、二廠、化肥廠等等,“水庫上游地區的種植業也不允許使用農藥、化肥。別說規模養殖,在三級圈內,連散養都不允許。也就能養養蜜蜂。”
所謂“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在被動地杜絕了一切會導致污染的發展方式之后,密云縣提出了水庫涵養區的生態概念,“舉保水旗、吃環境飯”。
“那段時間,我們科技部門的工作主要是圍繞生態縣的戰略開展,選擇適合這里的環境、又不污染環境的作物。比如,大面積種植中草藥,因為不需要農藥化肥。”趙宏說,密云縣為此還做出了一個重要的科技成果――科技在生態保護上的研究。開展了一系列適合生態環境保護、又能給農民帶來經濟利益的種養業科技方面的嘗試。
“現在重要的赤眼蜂養殖技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的成果。”
到了今天,曾經制約發展的桎梏,已經成為了優勢。長江以北全國第一生態縣的稱號,讓密云掌握了吸引企業入駐的籌碼。
“大連海昌集團投資1.8億元,建立高檔冷水魚高密度工廠化養殖―廢棄物處理―有機蔬菜種植的高附加值循環農業全產業鏈條。3年建成后,畝產高檔冷水魚80噸/年,年產量2920噸,年產值可達2.74億元,實現純利潤1億元?!苯榻B完海昌漁業將要帶來的經濟利益之后,趙宏說密云還有更大的計劃,“怎么利用現有的環境和科技資源招商引資,我們還在做一些嘗試,我們在水庫下游建立了一個科技園區。希望引進更多高技術、高稅收、低污染企業,比如新能源汽車企業,促進密云更快更好地發展?!?/p>
目前,密云已經引進了北汽福田、北新建材、中青旅古北水鎮、港中旅房車小鎮和華潤希望小鎮等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密云經濟進入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時期,連續3年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范縣”。
環境,開始成為推動發展的資本。
要想富,穿綠裝
“云南省是很多大江大河的源頭,國家號召保護水源地,因此在水源地禁止砍伐樹木,還要退耕還林。水源地保護好了,下游的工業省份都能享受到生態變好所帶來的成果。但是上游的居民卻因為要保護水源,面臨著耕地喪失、收入減少等問題,而下游的受益方卻稱‘你治理是你的事情’,不愿意拿錢出來補償上游的付出方,使得上游的付出方不愿意繼續從事環境保護?!?/p>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侯明明認為,綠色經濟不一定能夠產生經濟,這就是很直觀的例子。而十提出了“綠色發展”,就肯定了生態資本是有價值的,當下游的工業城市享受到了良好的環境服務,他們就必須得付費,讓上游保護環境的努力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如何讓綠色經濟真正產生經濟,門頭溝區已經開展了一些嘗試。
“2012年三四月,我們已經在北京市做了一部分碳匯補償。我們發起了一個活動,請零點公司幫我們策劃,從社會上找了一些愿意做公益的企業,幫企業測算了他們一年的碳排放量,然后計算需要種多少棵樹才能夠達到平衡?!?付軍利對記者說,這個活動吸引了很多大企業參與,并在門頭溝區認領種樹任務,或承擔環境維護的經費。
“我們還想做一個議題,以門頭溝區為示范做一個北京市碳匯補償機制,推動整個碳匯補償機制的建立?!?門頭溝區科委下屬國家生態修復科技綜合示范基地楊自立博士對記者坦承,現在的狀況是,這個事情一直在說,但是真正落實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內的碳匯市場其實是和國際市場脫節的,現在做的青峰峽造林之類的,并沒有形成市場化的機制,只要政府不征碳稅,那么企業做這些事情,對它自己本身沒有任何好處,只不過是一個公益性的形象工程。
“碳交易將是全球的一個趨勢,目前的情況是,在碳交易上我們處于被動的局面,再過十年八年算碳排放量,我們北京也將是一個考核指標,我們必須發展相關技術,測算我們的碳排放量,如果在這個技術上依賴國外,未來肯定會失去話語權?!?劉洪波認為這是科技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碳儲量既是林業上的、更是經濟上的一個概念。我們想要做的是,一個是取得,檢測碳儲量的技術上的相關資質,可以幫別的地方去測,賺取這方面的利益;另外一個,可以做碳匯交易的中介。這兩個才是經濟方面的大頭,而不是做碳匯林。”楊自立認為,通過這個機制的建立,綠色經濟就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