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體系范文
時間:2024-03-26 17:42: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綠色經濟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生產流通消費
到2025年,滄州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比202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單位GDP能耗下降15.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累計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1%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雅楠)日前,《滄州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實施方案》印發,其中提出,滄州市將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滄州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比202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單位GDP能耗下降15.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累計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1%。
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推進鋼鐵、裝備制造、石化等重點行業和園區實施工業節能低碳改造、綠色化改造,打造一批綠色制造典型示范。推行產品綠色設計,爭創省級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推進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領域再制造產業發展,加強再制造產品認證與推廣應用,加快推進河間創建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進度。以綠色產品為導向,發展生態種植、生態養殖,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加大認證開發力度,2025年“兩品一標”認證產品達到100個以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2025年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探索構建“一張網、兩本賬”機制,推進農膜回收利用工作,加強肅寧縣、吳橋縣地膜回收試點建設,2025年農膜基本實現全回收。實施土壤改良工程,開展輕中度鹽堿耕地治理試驗,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2021年至2025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0萬畝。加快發展壯大信息智能、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各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9家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搭建能源互濟、資源共享、廢物協同處置的公共平臺,推進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使用、廢物綜合利用。
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等“公轉鐵”“公轉水”項目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水路有序轉移。加快鐵水、公鐵、公水等聯運發展,加快布局建設“無水港”,2025年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大宗貨物綠色運輸比例達到95%以上。繼續推進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和電驅動貨物裝卸。加快5個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引導企業使用單元化、廂式化物流載具,鼓勵采用“掛車池”“托盤池”等共享模式。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合理布局建設“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三級回收體系,推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以汽車產品為重點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導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建立信息平臺,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發展智能回收終端,創新商業模式,提升行業競爭力。優化貿易結構,鼓勵企業擴大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農產品出口,嚴控高污染、高耗能產品出口。強化綠色絲綢之路合作,引導企業對接多雙邊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合作機制,帶動先進技術、裝備、產能走出去。
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大力宣傳綠色消費,倡導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專區,鼓勵企業和居民選購綠色產品,提倡有條件的縣(市、區)采取補貼、積分獎勵等方式促進綠色消費。引導企業開展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等高端品質認證,探索創建質量認證示范區,強化認證機構信用監管。嚴格執行機關食堂制止餐飲浪費管理規范,大力倡導“光盤行動”,提高收儲運等各環節節糧力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2025年滄州市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和處理系統。繼續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監督執法、替代產品推廣和宣傳引導力度。組織開展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執法行動、計量監督檢查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計量器具不準等違法行為。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裝。
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加快新能源發展,積極開發利用光伏發電、地熱能、生物質能、氫能等非化石能源。推動黃驊市南排河鎮140兆瓦漁光互補、泊頭市齊橋鎮120兆瓦農光互補復合發電等光伏項目建設,合理有序推進農村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推廣“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2025年城市、縣城生活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7%、95%以上。全力推進城市黑臭水體長治久清,對城區內5條河流開展全面排查“回頭看”,杜絕水質反彈。確保建成的7座垃圾發電項目穩定運行,肅寧縣垃圾發電項目開工建設,2025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實現全覆蓋,“原生垃圾”零填埋。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集約利用土地、海域、岸線等資源,加強生態紅線區域與交通線網規劃協調,積極推進綠色鐵路、綠色公路、綠色港口建設。
篇2
低碳經濟是以能耗低、污染小、排放少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社會發展觀念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推行低碳生產、倡導低碳消費和開發低碳技術。推行低碳生產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它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實現低碳生產,就必須遵循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模式,是一種與環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小程度地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體現的原則是“減量化、高利用、再循環”。開發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通過不斷自主創新和研究開發高新技術,以實現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有效進行大氣溫室效應的控制等。這些不僅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徹底性變革,而且也涉及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新創新和新實踐,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立節約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與必然選擇。
二、綠色會計核算的特點
綠色會計也稱為環境會計,是將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和傳統會計學等學科相互結合,以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資源要素的耗費應如何補償為核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一定的方法,輔之以實物計量和文字表述等方法來綜合反映、報告和考核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生態效益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
(一)全面性 綠色會計是在自然生態環境惡化和吸收傳統會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其核算內容與傳統會計相比較為全面,核算方法更為科學。傳統會計是從生產經營的角度反映和監督企業資金運行情況,并按照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等原則對所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對自然環境資源所造成的影響在會計核算中并沒有得到真正反映。綠色會計則是從生態環境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出發,圍繞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生態資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費補償為核心,全面反映和監督企業經濟活動對其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會計的不足。
(二)科學性 在傳統會計核算體系中,一般是確認了資產歸屬權和價值后,才能在會計賬目中配合數量進行核算,但空氣、海洋、臭氧層等資源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卻因無法確認其歸屬權和價值而不能成為傳統會計所核算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并不把這些資源的使用和耗費計入企業經營成本,結果不僅虛增了會計利潤,而且還會形成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來謀取當前利益的短視行為,這是一種非常誘人的非正常利益驅動因子。因此,為了解決好這個現實問題,綠色會計賦予環境資源以價值和成本,并對其耗費予以計量和補償,用會計語言來綜合反映該資源的成本和稀缺性,促使企業能夠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體現了微觀經濟活動與社會宏觀利益的對接,以實現低碳經濟社會和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三)復雜性 第一,綠色會計核算內容具有復雜性。由于環境資源要素具有多變性和綜合性,導致綠色會計的核算內容也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第二,綠色會計核算計量具有復雜性。綠色會計除了主要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外,還選用實物、勞動單位、指數等進行輔助計量,同時還可采用圖表和文字等形式加以說明和補充。第三,綠色會計核算方法具有復雜性。綠色會計研究除了運用傳統會計學所采用的經濟學、數學計量模型等基本理論和方法外,還需要涉及環境學、生態學等更多的學科知識和方法論。第四,綠色會計核算報告具有復雜性。現有會計報表披露的大多是經濟效益指標,而對眾所關注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指標均未進行披露和報告。綠色會計報告除揭示企業財務信息外,更多的是揭示非財務信息內容,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等。
三、低碳經濟下構建綠色會計體系的現實意義
隨著知識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所伴隨的生態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問題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發展低碳經濟社會,構建和諧生存環境已經成為全人類社會發展的共識。
(一)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要求 綠色會計是在現代化大生產對自然環境資源造成嚴重破壞,使生態、氣候條件嚴重惡化、社會經濟發展基礎受到嚴重威脅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為了克服傳統會計核算和監督的不足,就需要更新會計核算體系,轉變工作思路,將環境因素納入會計循環之中,走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之路。
(二)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條件 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視程度較高,其綠色會計工作起步早、發展快,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和方法論,包括制定綠色會計準則和發揮綠色會計職能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也日益緊密,會計作為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數據語言和載體應具有國際化通行的水準。因此,推行綠色會計核算具有良好的國際環境與基礎。
(三)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選擇 由于企業過度開采和高污染物排放的結果,使得生態資源補償能力已嚴重不足,極大程度地影響和制約了企業自身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會計理論沒有考慮企業經濟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也忽視了周圍環境的惡化和生態資源的破壞。因此,一定要重視綠色會計體系的構建,注重環保機制的投入和應用,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減少碳排放量,這是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四)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途徑 發展低碳經濟社會與推行綠色會計核算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關系。一方面,綠色會計體系的建立必將有力地促進低碳經濟社會的實現,另一方面,低碳經濟社會的實現又必然會促進綠色會計體系的完善與進一步發展,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完善。推行綠色會計核算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途徑。
(五)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社會的必然方向 綠色會計體系有助于正確核算和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從宏觀角度看,目前國民生產總值計算中并未扣除環境資源等因素消耗,不能真實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從微觀角度看,企業沒有考慮其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環境和生態資源所造成的影響,即企業目前的會計利潤是在忽略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前提下計算的。因此,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可持續利用經濟資源,就必須將環境資源耗費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之中,即推行綠色會計核算,這將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營理念的創新,它不只體現本國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更反映全球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與發展,這對于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六)低碳經濟下推行綠色會計核算具有可行性 第一,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和傳統會計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與相互融合,為低碳經濟背景下推行綠色會計核算鋪墊了理論基礎;第二,各國現行的會計基礎工作日漸規范與完善,為低碳經濟背景下實行綠色會計核算夯實了實踐基礎;第三,國際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出臺與健全,為低碳經濟背景下推動綠色會計核算奠定了監督基礎;第四,全球廣大民眾環保意識的提高,為低碳經濟背景下強化綠色會計核算提供了保障基礎;第五,國際會計準則的普及和各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為低碳經濟背景下促進綠色會計核算提供了平臺基礎。
四、低碳經濟下綠色會計體系的構建
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可歸納為四點:一是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均會受到自然環境與社會問題的共同影響。自然環境的影響包括資源枯竭、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廢棄物處置、產品安全與衛生等;社會問題的影響包括消費方式、人口問題、經濟波動等。面對這些影響,會計上都應予以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二是承認資源和環境是有價值的。其不僅具有價值,而且還具有資本性質,主張將整個社會的生產和消費以及與之相應的生態環境要素反映到會計賬目中進行核算。三是吸納廣義循環成本觀。要突破傳統會計循環概念,構建“微觀-宏觀共振型”的會計核算模式與運行機制。四是設置雙重會計核算體系。即一方面要注重企業經濟效益,組織企業進行日常業務會計核算,另一方面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規律,側重環境信息和資源要素的綠色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綠色會計體系的內容主要包括:綠色會計的對象、目標、原則、確認、核算、披露和分析等,是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吻合的。
(一)綠色會計對象 綠色會計的核算對象既包含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資金運動,又包括資源環境、社會生產和生態價值的循環運動。具體包括:
(1)企業資金運動。指資金從貨幣資金形態開始,經過儲備資金、生產資金、商品資金形態,實現價值增值后又回到貨幣資金形態的整個運動過程,它是圍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而組織開展的資金運動。
(2)資源損耗成本。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的“超耗成本”和自然資本的“消耗成本”。前者指企業在生產和消費等環節中對自然資源的超定額消耗和損失,后者指除人造資本以外可用貨幣計量的自然資源的本身耗費等。
(3)環境污染損失。主要指由于資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和三廢排放等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損失,如農田,漁塘及淡水、自然景觀和居民生活區污染所造成的損失等。其損失數據可依據賠償費及罰款金額按歷史成本確認,也可按避免發生或重置成本換算取得。
(4)環境保護支出。反映企業對環境保護所作出的貢獻,含“三廢”處理、補救、控制和減少自然資源耗費以及美化生產、生活環境等各項支出,具體包括:投入資本;業務費;研究與開發費;環保行政與規劃費;補救措施費;復原或回收費用等。
(5)環境保護收益。反映企業從環保中所獲取的收益,主要包括:企業利用“三廢”所生產的產品銷售收入及其它有關收入;企業綠色產業計劃的各項投資收益;消費者因樂意消費綠色產品而導致企業利潤上升或股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收益;企業實施環保措施后所帶來的社會、生態效益以及政府部門的嘉獎等。通過對這些收益的核算,能夠鼓勵和鞭策企業不斷改善資源環境,走低碳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二)綠色會計目標 綠色會計核算目標分為微觀目標和宏觀目標兩個層次。微觀目標提供企業決策有用的信息。即在確認和計量每一會計期間的經濟效益和成本費用時,盡可能為企業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宏觀目標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即在促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遵循物質循環規律,為社會提供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相關信息,以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要素,努力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
(三)綠色會計原則 一是社會性原則。綠色會計要揭示企業對環境資源的責任,必須站在全社會的角度來考慮企業的經營業績,對企業經營評價應以社會收益與社會費用相互配比的社會利潤為基準,要求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能夠為企業內部決策服務,而且還要有助于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二是超前性原則。綠色會計要反映環境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通過核算和測定環境資源的現狀及其變化程度,能夠起到預警與及早治理的作用。三是靈活性原則。綠色會計體現了企業與環境資源的原則和關系,在進行綠色會計核算時既要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要求,又要針對所涉及行業的業務性質及不同的歷史和環境條件,因地制宜,靈活應用。四是創新性原則。綠色會計的實施不能全盤沿襲一個統一的核算模式,應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具體實際,不斷探索,勇于創新,逐步加以完善和發展。
(四)綠色會計要素確認 由于環境要素的參與,使得綠色會計核算必須重新界定其要素的內容和性質,從而超越了原傳統會計要素所確認的內容和范圍,它是將涉及環境要素的各項經濟業務內容納入到會計要素系統中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并在會計報告中加以披露和說明。
(1)綠色資產確認。是指企業從已經發生的事項中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夠以貨幣計量,并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綠色資產的確認應符合兩個標準:環境資源未來效用的可能性;環境資源計量的可靠性。這兩項標準必須在同時滿足時才予以確認。應當承認綠色資產具有價值性,從資源稀缺角度分析,擁有和使用綠色資產必須付出代價,這就形成了綠色資產的價值;從資源補償角度分析,為了滿足經濟活動的要求,人類不得不追加投資以維持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現狀,此時綠色資產已包含了勞動量因素,并以貨幣形式表現為綠色資產的價值,為了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和保護環境資源,就需要確定這些綠色資產的價值。
(2)綠色負債確認。是指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的確認標準,負有與環境成本相關的各項支出義務。若企業負有支付環境成本的義務時,則應將其確認為綠色負債。確認綠色負債時,不一定就是完全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性義務,若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性義務而企業負有推定義務時,如企業將超出法律規定標準進行消除污染而作為其既定的政策時,在這種情況下則應確認為一項綠色負債。
(3)綠色費用確認。是指某一主體在持續發展過程中,因經濟活動或其它活動所付出或耗用綠色資產的轉化形式。綠色費用可以分為自然資源耗減費用、生態資源降級費用、維持自然資源基本存量費用和生態資源保護費用等。綠色費用的確認應符合兩個標準:一是未來效用的不可能性。即一項支出若不產生未來效用,或者未來效用不符合綠色資產的確認標準時,該項支出就應確認為綠色費用。二是費用計量的可靠性。即對于綠色費用的計價是通過貨幣形式衡量各項綠色費用的發生額。有些綠色費用可以按照傳統會計計價方法進行確認和計量,有些綠色費用則通過數學模型的方法加以確認和計量,以客觀地反映生態資源降級及其所恢復的代價。
(4)綠色效益確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綠色資產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并以貨幣計量的效用和收益。其確認應符合兩個標準:綠色效益的現實性;效益計量的可靠性。綠色效益分為直接綠色效益和間接綠色效益。直接綠色效益是指對環境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取得有形資源產品所獲得的效益。這類效益與人類有目的的生產經營活動有關,它能夠直接增加人類的物質積累,如合理采伐森林資源不僅能夠獲得林產品,而且還能促進林木蓄積量的增加,同時通過對林產品進行銷售可以直接獲得收益。間接綠色效益指人類對環境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所取得的無形效用和收益等。這類效益與合理開發和科學利用環境資源有關,它雖然不直接增加人類的物質資本,但會長遠影響人類物質財富的積累過程,如對氣候環境進行合理調節和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等所帶來的生態效益等。由于企業對各種環境和資源的利用方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用和收益,即便是在同一環境資源下也可能會產生直接效益或是間接效益。因此,在開發利用這些環境資源時應將企業眼前利益和社會長遠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做到科學規劃、審慎選擇,達到綠色效益最大化。
(五)綠色會計核算 在現行會計制度的科目體系下可以增設綠色會計科目,具體包括:綠色資產類、負債類、損益類和所有者權益類。綠色資產類科目主要增設“環境資產”(或“資源資產”)、“環境資產折舊或攤銷”、“環境資產減值準備”等;綠色負債類科目主要增設“應付環保治理費”、“應付環保統籌基金”等;綠色損益類科目主要增設“環境收入”、“環境預防費用”、“環境治理費用”、“環境破壞成本”以及“環境利潤”等;綠色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主要增設“資源資本”、“資源資本增值”等。
(1)綠色資產核算。綠色資產核算的原則:對于人工投入所形成的資源性資產,應以歷史投入形成該資產的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對于購入的資源性資產應以購入價或評估價進行入賬。對于無償取得,如捐贈和劃撥等形式獲得的綠色資產,可以參照同條件類似資源性資產的歷史成本或評估價入賬;若無歷史成本或市場評估價,則以該綠色資產未來可持續利用年份內所帶來預計收益的折現值進行入賬。對于已經入賬的綠色資產,如有后期發生減值現象,應計提“環境資產減值準備”。綠色資產的正常消耗和損失,應按實際發生數或平均成本削減該資產的存量,即應進行綠色資產的折舊或攤銷。
(2)綠色負債核算。綠色負債應在綠色會計負債賬戶下設明細分類賬戶進行核算,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主要包括:應付環保治理費。一是指向大氣、水體排入有害物質或超標的熱量、噪音等而應向有關部門繳納的排污費及環保治理費。即:某產品的應付環保治理費=產量×單位排污收費標準(由地區或部門統一制定),發生時直接借記“環境破壞成本——排污費”科目,貸記“應付環保治理費——排污費”科目。二是使用排污品。如企業使用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時應追加征收排污費用,則直接計入這些排污品的采購成本,即借記“原材料(或物資采購)”科目;貸記“應付環保治理費——排污費”等相關科目。應付環保統籌基金:建立環保與能源發展統籌規劃,即采取在全社會范圍內計提環保統籌基金的辦法,為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能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與保障。具體計提時可參照企業當期所實現的營業收入或生產的產品數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標準進行計提,會計分錄為:借記“環境預防費用”(或“環境治理費用”),貸記“應付環保統籌基金”。
(3)綠色費用核算。當綠色費用直接構成資源產品成本時,即可按傳統的會計方法對其進行計量和核算,直接增加該資源產品的成本。當所發生的綠色費用不能直接構成資源產品的成本時,可以先統一進行費用的歸納和集中,如在“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中進行核算,之后再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和標準進行科學的分配與合理的攤銷,還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辦法客觀地反映發生這些費用時所導致生態資源降級的代價及其所恢復的成本以單獨進行核算。現實中這些綠色費用核算的內容主要是一些不可回收包裝物的處置和廢棄排放物的治理等,這些物質往往造成環境污染大,又沒有回收利用的必要,所以應直接借記“環境破壞成本——污染費”科目,貸記“應付環保治理費——污染費”科目。目的是通過該類費用的核算促使企事業單位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水平和增強環保治理意識,降低和減少污染、廢棄物的排放,增強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
(4)綠色效益核算。反映企業從環保投入中所獲取的收益,可以通過“環境收入”、“環境利潤”和“資源資本增值”等科目進行核算。如企業對生態環境進行投入和合理開發利用而使其資源資本增加時,可以按照當前資源性資產的市場評估價進行重置計量,并對其所增加的部分,借記“環境資產”科目,貸記“資源資本增值”科目;對于企業利用“三廢”所生產的產品收入和因循環利用這些廢料生產所獲得的稅費減免、以及實施環保措施而帶來生態效益增加受到了政府部門的補助或獎勵時,應借記“其他應收款”、“應收補貼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環境收入”、“補貼收入”等科目。
(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綠色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原有會計報表的基礎上增加披露綠色會計要素的信息內容;另一種是單獨設置綠色會計報表。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綠色會計報表樣式,因此,建議在原有企業會計報表中增加有關綠色會計要素的內容,并在報表附注中揭示和披露與環境保護以及發展低碳經濟等有關的信息資料。
(七)綠色會計分析綠色會計分析主要采用投入產出法,著重分析企業生產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辦法來反映它們之間的相關程度及其可以控制的因素,以便進行科學地比較和分析,采取正確的措施與途徑,妥善處理好企業長遠發展與社會生態效益之間的平衡關系,促進低碳經濟社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計與自然環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用會計方法處理一些環境資源問題必將成為會計學發展的一大趨勢。所以,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推行綠色會計核算將會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前景。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綠色金融體系;經濟可持續發展;外部性
中圖分類號:F832;F20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引言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為此國家出臺各種措施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同志關于綠色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發展的方向、目標和要求。為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各級政府不約而同都瞄準了綠色金融體系,以此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綠色金融體系是指通過金融服務將社會資金引導到環保、節能、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通過發展綠色金融體系,引導社會資金退出高污染較產業,轉向發展綠色產業,從而推動經濟從資源消耗型到資源節約向環境友好型轉變。
二、發展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性
第一,環境污染是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柴靜對霧霾深度調查拍的紀錄片《蒼穹之下》向人們展示了空氣污染對人們的健康造成的威脅,引起人們的較大反響。當今中國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非常嚴重,這不但對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更是對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政府決定下大力氣推進染防治計劃,這些計劃都需要由綠色金融體系引入資金,完成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是政府的重要任務,綠色金融體系有助于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綠色金融體系引導社會資本從高污染、高能耗、重工業行業退出,進入環保、低污染的服務性行業,這符合產業結構改革的大趨勢。而且多數清潔技術、節能技術和新能源技術屬于高科技產業,綠色金融體系支持這些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符合科技創新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向。
第三,政府治理環境的財政資源不足,綠色金融體系可以緩解環境問題對財政的壓力。治理環境污染,需要對節能、新能源等綠色產業投入大量資金,但是受到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能力的制約,政府的投資數量不足,有數據表示在綠色投資中,政府出資占比約為10%-15%,社會出資占比將為85%-90%7。有效的綠色金融體系可以緩解政府財政支出的巨大壓力,利用金融力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綠色產業,從而節省政府財政支出對綠色產業的投入。
三、政府在綠色金融體系中的作用
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生產出的廢氣、廢水污染了環境,對于人造成健康危害,具有負外部性。綠色金融體系的建立可以引導資金遠離污染企業,流入綠色行業,使當地居民享受綠色環境,具有正外部性。出現正(負)外部性時,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即在追求“盈利性”的基本原則下,污染企業不會自動減少污染,傳統金融機構也不會投資風險較大、回報期限較長的綠色產業。此時政府應當糾正市場價格體系下,綠色金融機構改善環境的正外部性和污染企業的負外部性無法被內生的缺陷,使外部性問題內生化,政府擔任起環境治理的重任。而且一旦環境受到污染,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受到威脅,保護環境,維護人民健康也應當是政府的職責。
同時政府也需要考慮到環境問題會引起人民對政府的強烈不滿,從而對政府其他政策的不支持,而且會引起當地人才的流逝,因為有能力的人才更有可能因為環境問題移民其他地方,優秀人才逃離北京移民外國就是很好的例證。一旦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政府將要承擔更多的醫療資金,政府與其事后在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補償投入,不如改善環境,進而保障人民健康的事前投入,這樣還可以平息民怨,獲得人民的信任。平衡以上利弊,在同樣都需要資金投入的情況下,政府應當是綠色金融體系的倡導者,事前投入資金避免事后更大的損失,因此為了政府及廣大人民的利益,政府應當出面促使綠色金融體系較快、較好的發展。
由于市場并不完善,政府充當監管者和扶持者的角色,對市場參與者加以引導,包括對污染企業加以限制,提高污染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其投資回報率;以及對綠色金融機構給予監督、管理和扶持,提高綠色金融機構的收益,降低其投資風險。在政府的引導下,資金流入清潔、環保的產業,改善空氣、水質等自然環境,營造更加適宜企業生存和人民居住的良好環境,吸引北京更多企業和人才來當地發展,最終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同時政府的以上投入會給政府帶來稅收增加的好處。具體流程見圖1。
圖1綠色金融體系的運行機理及政府作用圖
四、政府發展綠色金融體系的對策
做好綠色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政府統籌規劃,對于依靠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依靠政府的特殊地位予以補充,從而完成市場無法完成的任務。下面分別詳細介紹:
(一)綠色信貸業務中政府的作用
與歐美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所占比例大體相當的環境不同,在中國間接融資即貸款在金融機構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綠色貸款首推為治理環境的重要措施,綠色貸款項目普遍具有高風險、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比傳統領域慢等特點,普通商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對綠色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政府可以對綠色信貸財政貼息,通過貼息降低銀行的成本,使得原本不愿貸款的銀行因得到貼息成本降低,從而對綠色產業提供更多資金,這樣充分發揮財政貼息的“杠桿作用”,帶動更多資金進入綠色產業。政府可以根據綠色企業環保效率不同,對商業銀行的綠色貸款提供不同的貼息率,從信貸方面降低企業的成本,鼓勵企業發展綠色產業??傮w原則是:環保效果越高,貼息率越高。另外,為鼓勵綠色信貸發展,政府應當給綠色信貸銀行提供稅收減免、壞賬自主核銷等優惠政策,從而鼓勵銀行增加綠色信貸的投放量。
(二)綠色債券中政府的作用
促進直接融資是中國的發展趨勢,國家正加大力度促進債券業的發展。綠色債券也是綠色產業籌集各方資金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引導資金進入綠色產業的有效途徑。相比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可以給企業提供更為長期的資金。
當今中國綠色債券數量并不大,政府應當積極引導綠色產業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擴大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政府從政策、手續方面對綠色債券發行給予便利,幫助企業、金融機構快速、簡便、高效地發行綠色債券,例如政府可以通過給綠色債券投資者所得稅的優惠、簡化綠色債券發行程序等措施,促進綠色債券發行。
(三)綠色保險中政府的作用
綠色保險可以給環境污染的受害人及時提供經濟賠償,保障受到污染的環境及時得到治理,受到環境污染的受害人能夠得到醫療救助資金。因此政府應當鼓勵發展綠色保險,例如政府出臺“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條例”,引導采礦、熱電等污染性企業強制參與綠色保險,因為這些企業對環境的污染較大,所以采取強制的辦法,一旦發生污染,由綠色保險公司賠付資金,這些資金用于清理污染、生態環境修復、醫療費用等。對于污染較小的其他企業,采取鼓勵引導方式,使所有企業切實體會到防范環境污染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市場是只“無形的手”,可以組織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發展綠色金融體系應當主要由市場完成,讓市場的機制在綠色金融體系中充當主要作用。但是市場不是萬能的,由于綠色產業的外部性導致,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完成綠色金融體系的發展,應當對其積極引導,發揮政府的作用,補充市場的弊端,通過市場和政府兩種力量共同促進綠色金融體系的發展,引導社會資金退出高污染較產業,轉向發展綠色產業,這對于政府乃至人民都是雙贏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安偉.綠色金融的內涵、機理和實踐初探[J].經濟經緯,2008(5):156-158
[2]杜莉,張鑫.綠色金融、社會責任與國有商業銀行的行為選擇[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5):82-89
[3]翁智雄,葛察忠,段顯明,等.國內外綠色金融產品對比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6):17-22
篇4
[關鍵詞] 綠色產品競爭力;稅收促進;法經濟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F812.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8)03-0184-03
[作者簡介] 羅俊杰,浙江萬里學院法學院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與法律、法經濟學;(浙江 寧波 315101)
劉霞玲,浙江紡織服裝學院商學院講師,會計學碩士,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為稅法學、財務會計學。(浙江 寧波 315100)
一、稅收提升綠色產品競爭力的正當性分析:基于生產與消費的外部性理論
在經濟學界最早比較系統地研究環保與稅收關系理論問題的是英國“福利經濟學之父”庇古。他在生產上論證國民收入量越大,社會經濟福利越大的命題時提出了社會資源適度配置的理論,認為如果每一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邊際私人純產值與邊際社會純產值相等,那么該種生產要素在各生產用途中的邊際社會純產值都相等,而當產品價格等于邊際成本時,就意味著資源的利用達到最適宜的程度。如果單靠市場機制達不到這一點,國家就應采取征稅或補貼措施進行調節。在現實生活中產品的“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是經常性的,例如造成環境污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據庇古的觀點,尋求利益最大化的廠商只關心邊際私人凈產出,不太關心社會凈產出,尋求效用最大化的居民只關心邊際私人凈效用,不太關心社會凈效用,這就可能使邊際私人凈產出(或邊際私人凈效用)與邊際社會凈產出(或社會凈效用)之間存在差異。因為在私人的角度看來是最優的決策,從社會角度考慮不一定是最優的。比如,從廠商角度看生產一袋水泥的成本是50元,市場價格是70元,它可以認為利潤是20元;但從社會角度來看,如果它生產一袋水泥對環境污染的損失假定是30元,那么社會成本是80元而不是50元。從廠商角度是盈利的,而從社會角度是虧損的。這種差異有時非常大,而且靠市場無法解決,應該靠政府征稅解決。征稅的數量應等于排污產生的邊際社會成本,從而使排污者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一致,這叫外部成本內部化,后人將這種稅叫“庇古稅”。除了生產領域負的外部性外,消費領域也會產生負的外部性。政府也可以通過稅收調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下面分別針對非綠色產品與綠色產品外部性問題的稅收策略進行分析。
1.針對有負外部性的非綠色產品的稅收策略。如圖1-a,如果生產和消費非綠色產品具有負外部性,則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以MPC、MSC分別代表邊際私人成本和邊際社會成本,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決定的邊際收益為MR1,市場自發作用的結果是,經濟行為者選擇的最優產量為Q1,此時MPC=MR1,而社會實現環境的最優利用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時的產量是MSC=MR1所決定的產量Q2。為使產量減少到Q2,可以通過征稅,使MR1移到MR2,使得MPC=MR2所決定的產量恰好是Q2。
2.針對無負外部性的綠色產品的稅收策略。如圖1-b,如果生產和消費綠色產品無負外部性,則私人成本大于或等于社會成本。我們假設正好MC=MPC=MSC,MPR、MSR分別代表私人邊際收益和社會邊際收益,市場自發作用的結果是:經濟行為者選擇的最優產量為Q1,此時MPC= MPR,而社會實現環境的最優利用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時的產量是MSC=MSR所決定的產量Q2。為使產量達到Q2,可以通過減免稅收使MPR移到MSR,使得MPC=MSR所決定的產量恰好是Q2。
總之,外部性是政府采用稅收干預行為的正當理由:即鼓勵正外部性的生產和消費,禁止或遏制負外部性的生產和消費。如果一個商品的成本沒有完全包含在價格中,它將被過度生產。同樣地,商品的價格不能完全反映它給社會帶來的全部收益時,它的生產將不足。這兩種情況都將扭曲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產生低效率。而通過有差別的稅收制度,可以使非綠色產品的外在成本內在化,使綠色產品的外在收益內在化,從而削弱非綠色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綠色產品的競爭力,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率。
二、稅收促進綠色產品競爭力的機制分析――基于市場均衡理論
對綠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提高綠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面從市場均衡價格理論予以分析。
1.產品綠色化過程中市場均衡點的變動
如圖2,假設企業對產品的綠色化投資之前市場上對產品的需求曲線是D1,供給曲線是S1,均衡點是E1,對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P1和Q1。現在企業對產品進行了綠色化投資,這一方面增大了企業的創新成本,使供給曲線向左移動至S2;另一方面由于綠色產品的環保性,有益人們的身心健康,使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動至D2,這時S2和D2相交的市場均衡點為E2,對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P2和Q2。現在我們來看P和Q的變化:因為產品的綠色化創新的后果是會引起產品價格的提高,所以,我們來分析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P和Q的變化情形。如圖2- a是缺乏彈性的商品(如大米),從均衡點E1到E2 ,P和Q均上升;而圖2- b是富有彈性的商品(如小汽車),從均衡點E1到E2 ,P上升,而Q下降。
結論是:產品的綠色化創新,使供給減少而需求增加,均衡價格肯定上升,而均衡數量只有在缺乏需求彈性的產品時才上升。所以,產品的綠色化并不一定會增強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外在制度的推動,可增強綠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如分別對綠色產品和非綠色產品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可起到增強綠色產品價格競爭力的作用。
2.綠色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綠色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影響
對綠色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增強綠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對綠色產品生產者減免產品稅或對環保投資給予稅收抵免。如圖3所示,如果減免(或抵免)稅之前產品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分別為S1、D1,市場均衡點為E1,對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P1、Q1。減免稅之后企業因為利潤的增加(對環保投資的全額應納稅所得額抵扣又使稅后利潤增加)會增加產品的供給,產品的供給曲線由S1向右移動至S2,市場均衡點為E2,對應的均衡價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數量由Q1提高到Q2。所以,對綠色產品的產品稅減免可提高其價格競爭力,銷售量也會上升。
(2)對購買綠色產品者給予應納稅所得額抵扣。如圖3所示,其結果是會增加綠色產品購買者的需求,需求曲線由D1右移至D2,市場均衡點為E3,對應的均衡價格由P2又上升到P3,均衡數量由Q2提高到Q3。所以,對買方的稅收優惠措施,使綠色產品的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會同步提高,綠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由于需求的增加帶來的價格的回升使企業利潤增加。總之,綠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三、對促進我國綠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稅收政策建議
(一)鼓勵企業產品綠色化創新的稅收激勵政策建議
對高科技綠色投資的稅收抵免政策。在國外,對環保投資給予完全的稅收抵免成為普遍的現象。在我國,財政部確定了13項具體稅收激勵細則,涉及創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計稅工資、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有兩項:一是關于技術開發費方面,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的15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允許其在以后年度結轉抵扣。二是關于加速折舊。企業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計入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可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政策。筆者認為還應從以下三方面加強對創新投資的激勵:
一是再投資退稅,即對用前期稅后利潤再投資的部分,按投資數量全部退稅。
二是放寬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限制,鼓勵中小企業生產綠色產品。我國絕大多數高科技企業屬于小規模納稅人。但是,現行稅法在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上對高科技企業并沒有降低標準,致使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普通發票不能為客戶接受,這樣一來,中小高科技企業綠色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嚴重的限制。為此,我們應借鑒國外的經驗,放寬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限制,建議將從事綠色產品生產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由100萬元降至50萬元,將從事綠色產品批發或零售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由180萬元降至100萬元。
三是改革個人所得稅制,提高綠色技術研究人員納稅額的起征點,并擴大免稅項目的幅度,充分調動從事綠色技術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二)在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促進綠色產品競爭力的稅收政策建議
1.基本原則
稅收促進綠色產品競爭力,可以是對產品生產者實施,也可以是對產品使用者實施,可以是稅收減征措施,也可以是稅收免征措施。但是,通過稅收改變企業的行為必須是漸進的,稅率的設計應符合技術進步的一般規律,使企業產品有向綠色化轉變的余地,避免破壞經濟發展的健康運行。通俗地說,就是在事先應該有明確的信號,使納稅人和企業知道預期將會發生什么,并且能夠計劃他們作為回應的投資和生活方式。一個穩步遞增的稅收體系,應該不必擔心企業找不到替代資源和更好的制造方式,有足夠長的時間讓企業來選擇和創新。
2.基本要點
一是調整現行稅種的環保要素比例。既要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和從環保角度出發需要限制發展的產業通過差別稅率進行調整,也要對稅收優惠重點進行調整,即對低污染或無污染的產品或設備給予必要的稅收支出。
二是將現有的具有生態稅收基礎的稅種進行完善。如對消費稅區分不同的產品,根據我國環境政策的目標要求以及其含污染物的含量進行稅率的重新設計。
3.稅收基本要素的設計
(1)課稅對象:應針對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污染和人體健康的設備、消費品和稀缺能源進行稅種設計。在實際操作中,應先從重點污染和易于征管的課征對象入手,待取得經驗、條件成熟后再擴大征收范圍。
(2)納稅人:使用應稅排污設備、生產應稅包裝物、生產含有對人體有害消費品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稀有能源的耗用者、高耗能產品的使用者。
(3)計稅依據:a.排污設備。廢氣:對固定的大排放源(如煤礦、焦化廠等)進行定時與不定期的監測,根據有關可供利用的排放量數據計征。對小排放源,則根據其所消耗燃料的含硫量進行計征。廢水:確定廢水的污染標準,稅務機關根據其排放污水濃度與排放量進行計征。廢渣:采取定額稅率,實行從量定額計征。b.應稅包裝物:根據納稅人的應稅銷售收入按比例稅率征收,也可按銷售數量采取定額稅率征收。c.應稅含有對人體有害消費品:根據納稅人的應稅銷售收入按比例稅率征收,也可按銷售數量采取定額稅率征收。d.稀有能源:采取源泉管理,直接在生產環節進行課征,通過稅負轉嫁,達到緩解能源壓力的目的。
(4)稅率:從促進綠色產品競爭力來說,對非綠產品征稅的稅率應使綠色產品在價格上、利潤上比非綠色產品更有競爭力。
當前的重點是:應提高具有很大負外部性的消費品的消費稅稅率。首先,應當適當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應稅消費品的使用稅率。其次,對不同產品根據其環境友好程度設計差別稅率,以激勵綠色產品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洪小瑛.關于綠色競爭力的幾點理論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02,(3).
[2]李玉山.從福利經濟學演進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1).
[3]龔輝文.國外稅收政策調整新趨勢[N].中國稅務報,2006-12-13.
[4]李秀中,于婷婷.國家財政部將出臺若干鼓勵創新稅收政策[N].第一財經日報,2006-09-22.
[5]戴星翼.走向綠色的發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6]賈康,王桂娟.改進完善我國環境稅制的探討[J].稅務研究,2000,(4).
篇5
關鍵詞:循環經濟;市場機制;經濟激勵;制度創新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0-0071-03
循環經濟既是一種經濟模式,更重要的它還是一種新的社會經濟運行機制。它對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是既尊重微觀個體利益,又服從社會群體的公共利益。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改變現有利益格局,把生態環境和基本資源作為生產要素進入市場流通。因此,要設計一種制度框架,明確生態環境和基本資源的產權關系,并明確規定其交易和補償機制。這種新的經濟運行機制,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保障,促使環境行為融入效率市場的約束和調節的范圍中。要解決好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有必要從制度入手,用相關的規則與體制來約束和激勵人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最后形成一種循環文化。
一、培育市場機制,提供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保障
根據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市場機制是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機制之一。即在市場機制條件下,激勵性與制約性經濟制度安排有利于推進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全球資源短缺與生態環境惡化雙重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源循環利用的低效,在于缺乏一整套能夠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經濟制度安排,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整個經濟再生產過程中缺乏激勵性制度安排,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經濟動力缺乏一種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循環經濟的運行過程離不開市場機制的推動。要充分利用市場化的手段,建立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機制。利用經濟杠桿對資源利用、清潔生產、廢棄物排放等進行管理與協調,從經濟激勵和行為規范兩方面入手,有效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依據各行業各種類產品的特性,促使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綠色經濟制度體系的建立,環境經濟行為的初步制度框架如圖1。
(一)建立循環型市場制度
以價格為杠桿、以利益為驅動,將環境保護與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聯系起來,給予經濟主體足夠的激勵,使企業自覺遵循“3R原則”,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從而使發展循環經濟成為企業一種自覺、自利的活動。如排污權交易、物資商品化收費、污水治理收費等制度,都是推進循環經濟最直接的經濟刺激措施。
目前,我國應對現有的各種環保收費制度重新審理,盡快建立體現循環經濟思想的新的價格體系和返還制度,以確保產品價格中體現環境成本和回收成本;盡快建立排污權交易制度,讓排污權成為企業的一種生產要素,使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優化配置和節約使用排污權,從而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和無節制使用自然資源及由內部經濟導致的外部非經濟。
(二)循環經濟的規范制度
包括綠色生產制度、綠色消費制度、綠色貿易制度、綠色包裝制度、綠色標志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必然使資源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經濟各領域實現循環利用,并對各種資源循環利用行為進行有力的約束與規范。
1.綠色標志制度。建立綠色標志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使環境資源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促使產權擁有人和產權使用者愿意為循環經濟投入改革成本,從而自動改變成本與收益不相符的局面。國際上實行環境標志最早的要數歐盟及其內部國家,德國1977年制定了“藍色天使計劃”,1992年3月歐盟開始對進口服裝實施環保標志制度。到目前,國際上已經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行環境標志制度,如加拿大的“環境選擇方案”、日本的“生態標志制度”、北歐四國的“白天鵝”制度等。
2.政府優先購買制度。政府應雙管齊下,同時增加消費性支出和投資性支出的力度。政府應制定相關的采購政策,優先購買具有綠色標志的、包裝環保、可再循環利用以及使用環保設備和配件生產的產品,以影響企業的生產方向和消費者的消費方向。
(三)循環經濟激勵制度
包括綠色財政制度、綠色金融制度、綠色稅收制度、綠色投資制度。這些激勵性制度安排,必將對資源循環利用和保護的經濟動力提供一種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經濟政策來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如低息、無息和減稅政策、可歸還的保證金法、資源回收鼓勵制度以及垃圾收費、征收填埋和焚燒稅等。通過這些經濟手段的實施,對符合循環經濟運行原則的行為進行鼓勵。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稅費制度。通過征收生態稅或生態費,限制廠商和消費者的消極環境行為,從而將企業污染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同時,對于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采取減少固定資產稅、公共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杠桿的導向作用。實行稅收差異類優惠政策,對從事“三廢”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等相關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在一定期限內免除全部或部分稅收,對環境友好型設備的進口關稅實行部分減免,扶持引導環境無害產業、廢品回收產業、環保產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
2.財政金融制度。財政補貼政策可以協調和影響資源的相對價格,改變資源配置結構和供求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所使用的財政補貼政策主要是對相關企業予以支持,包括給予企業資金補貼的直接性財政補貼以及對企業給予減免稅收、不上繳利潤等間接性財政補貼。 運用優惠的財政、金融政策,大力扶持循環利用項目。例如循環技術研究開發和實用化補助金制度,可再生資源化設備的引進與投入采取特別折舊。所以運用財政補貼、優惠貸款等財政金融手段,政府給開展循環經濟的企業以財政補貼,來引導生產者從事有利于循環經濟的行為。
3.押金―退款制度。押金退款是先對產品征收押金,當產品廢棄部分回到存儲、處理或循環利用地點時退還押金的制度。押金退款制度有助于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及能源、資源的消耗量。
德國于1986年制定的《新廢物處理法》規定,對可能造成污染的固體廢物加以回收,并通過經濟手段建立配額制度,用收取押金的辦法,促進消費者把有關廢物還到商店或超市,然后收回押金,以達到廢物的再循環和再利用。目前,“押金―退款”制度已廣泛應用于飲料罐的回收,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同樣的制度還可用于約束生產企業。如美國對某些產品的生產過程或產品報廢時容易產生污染的生產企業收取保證金,當企業達到排放標準或報廢產品回收時,再把保證金退還給企業。研究表明,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廢棄物總量減少10%-20%,體積減少40%-60%。
我們要結合國情,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通過建立完善的廢物回收押金制度來提高廢物的再生利用水平。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確押金制度的使用范圍和適用對象;二是對我國廢舊物品的回收利用率進行調查;三是確定不同種類物品的押金標準和征收辦法。同時要把采用押金制度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4.公益基金。建立公益基金是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一種有效融資機制,建立基金,關鍵要解決好基金規模、來源、使用、分配和管理等問題。
(四)循環經濟核算制度
要建立循環經濟核算制度,關鍵之一就是要改革現行的經濟核算體系,應從企業到國家建立一套綠色經濟核算制度,包括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綠色會計制度、綠色審計制度。這些制度從定量上將生態環境資源的存量消耗與折舊以及保護與損失費用納入到資源循環利用與經濟績效的考核之中。只有這些經濟考核制度才能較好的反映出人類經濟行為的真實經濟績效,以對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實行有效的定量考核與監督。
1.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傳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主要使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統計方法。由于傳統GDP不能準確反映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目前對如何衡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了研究。其中主要有綠色GDP(EDP)指標,在計算時扣除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污染破壞的損失。
2.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沙掷m發展的指標體系反映的是社會-經濟-環境-社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包括四個層次:人類福利水平或生活質量指標;經濟發展水平指標;資源存量、消耗環境質量指標;政策計劃及國際關系與貿易的影響等指標??傊?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必將使循環經濟納入各項政策、法規和管理的進程中,通過決策程序的改變和綜合決策機制的建立,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保的三贏。
二、建立健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
(一)借鑒國外的經驗,加快《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制定
循環經濟的迅速發展客觀上需要從全局的高度,考慮制定一個能夠統攬全局的、帶有基本法性質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構建和完善循環經濟法律制度體系,加快《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在這部法律中,規定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目標、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法律形式明確循環經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明確政府、企業和國民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從而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于環境保護的關系,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護的關系,從而對循環經濟的發展加以規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快制定與《循環經濟促進法》相配套的各項專項法規,從而逐步建立起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完整的法律體系
從國際上的立法模式看,循環經濟的法律體系,都是從統領全局的基本法與專項法兩個層面來展開的。專項法規是基本法的具體配套法律,是就對象單一的涉及某一特別領域的專門立法。因此,我國在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同時,應本著“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原則,制定內容具體和有可操作性的專項法。如“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保護法”、“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等單項立法,從生產者角度出發,防止企業超標排污,鼓勵企業運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的高新技術產業,規定企業必須減少垃圾產生量,將零部件作為原材料再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過程的各個階段加以回收利用等。
(三)其他方面
從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以及家用電器、建筑材料、包裝物品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著手,強調避免廢棄物的產生,嚴格管理垃圾的產生、分配及回收再利用。
三、發展循環經濟倫理觀
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就要改變觀念,樹立資源不斷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發展觀、系統觀、價值觀、生產觀和消費觀。在社會成員間的關系上,樹立“以和為貴”和“利己利他”的道德觀,使社會的各個成員都要處于環形物質能量循環鏈上,彼此之間形成緊密聯系的物質、能量代謝關系,實現共同發展。在現在與未來的關系上,樹立“代際平等”發展倫理觀,以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為道德準則,給子孫以公平利用自然資源和滿足其需求的權利。加強馴化經濟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資源意識,在全社會樹立循環經濟觀念,建立綠色生產、適度消費、環境友好和資源永續利用的社會公共道德準則。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狀況,我國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共識,學術界、政府決策高層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由于循環經濟發展首先以解決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為目標,即以解決經濟發展的外部性問題為目標,因此,沒有政府和立法機構的強力干預,市場機制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對于處在經濟體制轉形期的我國而言,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規則的建立和制度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循環經濟作為人類對難以為繼的傳統發展模式反思后的創新,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 要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重新構建一種新的制度框架,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類社會生產關系進行新的制度安排。這種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將生態環境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進行新的規制管理,納入市場運行機制之中。
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一場經濟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需要政府、企業、全體國民的廣泛參與。只有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循環經濟觀,建立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安排,著手構建循環經濟系統結構,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建立循環型社會。
參考文獻:
[1] 吳玉萍,任勇,孫高峰.綠色經濟制度體系――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創新[J].環境經濟雜志,2005,(23).
[2] 樊麗淑,范映春.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構建與政策取向[J].審計與理財,2006,(2).
[3] 陳傲.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環境制度設計研究[J].經濟管理,2006,(9).
[4] 董敏,賀曉波.發展循環經濟的經濟手段[J].綠色經濟,2008,(6).
[5] 蘇建設,顧巍.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制度創新策略探討[J].特區經濟,2006,(11).
[6] 樊根耀,蔣莉,陳建校.經濟激勵與循環經濟的制度構建[J].特區經濟,2005,(1).
[7] 王迎春,王謙.押金制度: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5).
[8] 彭秀麗,劉茂松.論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創新[J].求索,2006,(10).
[9] 馮心明.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取向與制度構建[J].廣東社會科學,2006,(4).
篇6
【論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與控制為切入點,詳細探討了環境成本的含義、特點與作用,初步研究了環境成本核算體系,提出了以綠色供應鏈為基礎的控制方法。
隨著經濟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創造出了極為豐富的物質財富。與此同時,人類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這種客觀實際,有必要對環境成本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企業實際加以研究,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思路與方法指導。
一、企業環境成本的含義、特點與作用
(一)企業環境成本的含義
盡管國內外許多學者在環境成本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從其各自特定的立足點或目標出發,得到的環境成本定義也各不相同。認為“環境成本是指某一會計主體在其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因進行經濟活動或其他活動而引起的自然資源耗減成本、生態資源降級成本以及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組認為,環境成本是“依照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的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惫P者認為,企業環境成本是指企業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了預防、恢復或補償因其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或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為耗費自然資源或生態資源所發生的實際成本。
(二)企業環境成本的特點
根據企業環境成本的定義,可以發現環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樣性。企業環境成本可能出現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其產生動因具有多樣性。2.不均衡性。環境成本的不均衡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發生時點的不均衡性,環境成本項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項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樣均衡地發生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其往往具有突發性或不可預見性,例如:當企業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積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會在某一時點突然爆發;也有可能在環保部門的檢查中因環境問題的影響受到罰款等。3.滯后性。由于環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容納能力,同時企業當期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可能并不明顯,有時其形成的損失和危害是潛在的,這使得環境成本具有時滯性,其大小及所帶來的影響,可能一時難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長性。一方面,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及對環境質量的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企業所承擔的環境保護的責任日益加大,環境支出也逐漸增加;另一方面,隨著政府環境保護法規的紛紛出臺,對企業的約束力逐漸增強,也使得企業的環境支出額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三)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管理的作用
1.實現環境、社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一方面,環境向企業提供了生產的自然資源,同時企業生產環境質量的優劣又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的方式;另一方面,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又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棄物影響著環境質量。為此,企業必須承擔起為環境負責的義務,有效地利用資源,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2.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手段。合理準確地核算環境成本是對其進行有效控制的基礎。確認環境成本核算范圍,對其進行計量,形成成本報告,從而進行嚴格控制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企業施行環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進行有效治理,整個企業的成本自然就隨環境成本的降低而降低。3.完善環境成本理論的需要。對于環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環境成本理論。目前,在本課題領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國尚未建立環境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對過度使用和破壞的資源不能進行有效的計量,致使人們對自己的活動和消費行為難以明確責任,環境費用的外部性十分嚴重。因此,進行環境成本研究,有助于為國家制定環境保護政策提供依據,并為完善環境成本理論提供參考。
二、加強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
企業環境成本確認是環境成本核算的關鍵,只有準確的確認企業的環境成本才能正確的核算企業的環境成本,從而為環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礎。按照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SAR)的觀點,如果企業環境成本直接或間接地與通過以下方式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有關,則應當將其資本化:一是提高企業所擁有的其他資產的能力,改進其安全性或提高效率;二是減少或防止今后經營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三是環境保護。總之,不管環境成本是否會使得企業的經濟利益增加,只要它們能對企業的生存與未來利益有所貢獻,則可以將其視為企業所支付的一種代價,進行資本化處理。同時,如果環境成本并不會在來來帶來經濟利益,或者與未來經濟利益沒有足夠密切的聯系,則不能將其資本化。例如:廢物處理,與本期經營活動有關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動引起的損害,持續的環境管理,環境審計成本等,這些成本并不產生未來收益,因而應作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二)企業環境成本的計量
企業環境成本計量是會計計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會計原則,但是由于環境成本的特殊性,環境成本的計量同時還應特別遵循經濟與環境效益并重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企業在計量環境成本時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結合起來。即企業堅持雙贏原則,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齊效益,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拋棄經濟發展。同時企業環境成本在計量尺度的選擇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環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動包含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這就要求環境成本在計量尺度的選擇上要超脫傳統會計,不僅要用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同時在企業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過程中,應輔以其它的計量單位,適當考慮使用實物或與自然環境相關指標的計量尺度形式。
(三)企業環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為了使利益相關人或信息需求者詳細了解企業在環境保護活動中的投入與產出情況,企業還需以一定的形式對其進行披露,才能使其做出有關環境信息的正確決策,企業環境成本的研究才具有實際意義。與傳統會計信息不同,由于環境成本信息中定量信息與定性信息并存,定量信息中貨幣信息與非貨幣信息并存,所以可以將環境成本信息劃分為貨幣性信息、非貨幣性信息以及記述性信息三類。貨幣性信息的核算是重點。只有貨幣信息核算才能把環境保護與企業利潤相聯系并統一起來。企業只有在環境保護和獲得盈利相協調的條件下,才能夠持久地堅持進行環境保護活動。
三、加強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業環境成本核算不是終點,它的最終目的是對環境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從而使得企業的相關環境決策達到最優。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是環境成本核算的延伸。即環境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通過對環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環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對環境成本形成過程中有關因素加以控制,達到相關環境法規的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進而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優目的的過程。其具體措施包括:綠色設計、綠色制造與綠色營銷
(一)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是指在產品及其生命周期全過程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其環境資源和環境屬性,以及與產品相關的各類信息,利用各種先進的設計理論,在考慮產品的功能、質量、開發周期和成本的同時,優化各有關設計因素,使產品及其制造過程對環境的總體影響減少到最小,最終設計出具有先進的技術性、良好的環境協調性以及合理的經濟性產品的一種系統設計方法。
(二)綠色制造
傳統制造活動是在其過程的末端對污染排放物進行處理,使其達到環境法規的正常排放標準要求,減少罰款成本。但是,這種做法一般只能滿足最低環境法規的要求,是一種被動的、低層次的環境成本控制戰略,并且投入大,費時費力。綠色制造是指對高效、清潔制造方法的開發及應用,以達到綠色設計的目標要求,即在滿足企業需要的同時,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并保護環境,將廢物減量化、循環利用化或消滅于生產過程之中。因此,相對于末端治理,綠色制造是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成本的戰略性選擇。在綠色制造中,綠色采用是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持有“生態”的觀念,尤其是對某些食品企業來說,每一種添加劑或催化劑原料都極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身心造成傷害,而不適當的采購活動會造成大量的運輸包裝費,還有儲存保管和處置成本。因此改進采購活動可以達到減少相關環境成本,增加企業價值的目的。
(三)綠色營銷
綠色營銷是指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達到倡導綠色消費、提高全社會的綠色意識、樹立企業綠色形象、促進企業和整個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融入并貫徹綠色理念,靈活運用營銷組合策略,對產品和服務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進行的一系列策劃和方案實施的過程。綠色營銷的關鍵在于合理制定綠色價格。由于綠色產品比同類普通產品投入大,研發困難,對生產和銷售過程要求嚴格,在“環境消費付費”和“排污者付費”原則受到政府和公眾廣泛承認的前提下,綠色產品的價格一般比同類普通產品價格要高一些。但是企業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強化綠色管理和降低物料耗用從而降低成本與價格,使綠色產品價格從長遠看呈下降趨勢。因此,應根據綠色產品價格的特點,綜合考慮當前與中長期的產品成本趨勢、市場的發育程度和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等多種因素綜合定價。
【參考文獻】
[1]高山.環境成本核算與應用問題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5(11):82-84.
[2]肖序,毛洪濤.對企業環境成本應用的一些探討[J].會計研究,2000(6):109.
篇7
關鍵詞: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構建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歷程,逐漸進入到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實現了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由于綠色農業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理念已經不再適應時展需求,農業逐漸朝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而循環農業作為生態循環農業的重要流程,必須要構建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創設良好的經濟氛圍,緩解環境破壞和農業發展之間的矛盾,進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循環型農業經濟概述
對于循環型農業經濟而言,其主要是將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融入農業經濟體系建設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沒有重視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受設備和技術等的限制,生產力水平不高,許多地區仍然以人力勞動為基礎來管理農作物。由于發展理念的制約,傳統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極易忽視資源和經濟效益,如粗放式管理導致的水資源浪費;農業廢物處理中采取直接焚燒的方式,浪費資源的同時污染環境?,F代化工業發展理念要求共同實現資源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循環經濟理論、生態系統與農業發展相結合,從而多級利用農產品,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業活動的循環化和生態化??梢哉f,循環型農業經濟能夠構建多元化的消費及生產渠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信息的共享,滿足農業發展低耗高效、生態優質等要求。
一般而言,運用可持續發展理念來管理農業活動中的各項資源,使生產和排放相銜接,環境和經濟相協調,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為農業和農村的整體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幾個方面:①現代化的農業經濟。循環型農業經濟可以發展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增強農民的收入,調動農民積極性,更好地落實循環經濟制度與細則。②排放的零污染。對于循環型經濟而言,其需要將農業廢物轉化為可利用資源,進而促使物質和能源在系統內部進行循環,不會影響或破壞環境。③資源的高效利用。農業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就是資源,而資源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如營養、水源和能量等,其中能量是農業生產活動的動力,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實現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目標,打造出生態化的農業系統。當然在能源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合理運用先進科學的技術,大力開發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能力,將能源效能加以充分發揮。
二、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加強綠色生產
在農業發展中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加強農業生產環節的管理,尋找科學的渠道來構建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加強前期宣傳,讓農民充分認識到循環農業經濟的重要作用及其經濟效益,便于體系的高效執行。同時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加強綠色生產中,在生產環節科學施肥,如利用科學的測土施肥法進行農作物的耕種,實現家肥的再利用;采用科學的防治技術來進行農作物防蟲,保證產品質量。從畜牧業發展層面而言,在家禽家畜的疾病預防和飼養等環節需要運用綠色概念,將種植業和畜牧業進行有效結合,相互提供養料,進而實現系統內的物質循環流動。
(二)完善服務體系
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各種機構和媒介進行宣傳教育,創造良好的氛圍來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使公眾樹立生態環保意識和資源節約意識。同時政府部門可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養出能力強和素質高的人才,研發出科學實用的技術,如高效利用水肥藥等減排減量化技術、飼料化和能源化等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等。當然區域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農業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以及農業技術設施的建設,加快鄉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設。此外,通過建設工程和農業設備等來提高區域循環型生產的工業化及機械化程度,建設重點具體如下:①循環工程:在農田管理工程中輸送沼液;②收獲廢棄物技術設備,如收集秸稈和采收水生植物的設備等;③利用廢棄物來發酵沼氣或生產有機肥等的設備;④噴灑農業的減量化設備等。
(三)增強集約管控
當前產業科學化發展的趨勢就是節約化和集約化,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流程中貫徹落實相關的開展方法、服務方式和政策引導等。如保證資金、配置和土地篩選等方面的準確性,使農業的收獲期、生產期、準備期等有效契合,確保產業的有機統一,實現產業鏈的科學構建。當然政府需要完善農業經濟體系,注重規?;l展,合理分配農業資源,實現產業的發展及拓展。
(四)提高農業經濟水平
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基礎就是農業產業,其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業經濟體系的建設水平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促進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以現代新型農民為主,以市場為導向,采用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從而增強農產品加工水平,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區域農業產業的生態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地域特色等,推動現代化農業的轉型發展。
結束語
在構建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過程中,需要從實際具體情況出發,詳細分析該體系的具體特點,掌握體系的特性及最終目標,加強綠色生產,完善服務體系,增強集約管控,提高農業經濟水平,在各個環節貫徹落實這一體系。這樣才能體現集約化和節約化的生產經營理念,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達到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目標,促進整個經濟體系的持續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一、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含義及特點
(一)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含義
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將整個農業的生產過程和整個農業經濟體系建設中引入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的重大體現。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充分體現了農業的發展是在保護環境節省資源的前提下實施的重大舉措,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定義的提出,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發展特點,將農業發展提升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對于資源節省、環境保護和促進就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
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就是將原來各自單一的生產方式進行組合,能夠使資源進行一個“生產-利用-產品再使用-廢棄物再循環-回收再利用-再制造”這樣一個過程。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在生產過程中資源沒有再利用,且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和破壞,而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在整個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貫徹多層級循環利用的方案,以保護環境為前提,合理利用資源為發展理念,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生態型農業進行轉變的過程。這樣的發展模式有著資源消耗量小,資源利用率高,環境保護率高的特點。這種發展模式只是在傳統農業的發展上進行創新,在不破壞生態發展的規律下,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環保理念,促進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
二、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渠道
(一)倡導綠色生產,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
要將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理念納入到農業發展中,就要從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管理。要想進行循環型農業經濟就要找到切實可行的構建渠道,以此更好的為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提高有利的執行條件。具體來講就是要在前期進行廣泛的宣傳,讓人們意識到循環型農業經濟的特點和利益關系,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所帶來的先進技術在耕種及發展使用上的便利條件和所能帶來的直接的經濟利益。除此還需要強調的是,循環型農業經濟的主要問題就是綠色生產。要保證生產過程中的科學施肥,以及如何節省資源。在農業生產方面要想充分保證順利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農作物施肥問題上盡量采用科學的測土施肥法進行耕種,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農作物防蟲上要避免毒性較大的農藥長期噴灑,采用一定的防治技術,是產品的質量在現有條件內達到最優。
(二)發揮政府職能作用,促進高效生產,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要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構建較為完善的農業經濟體系,就需要我們在生產經營方式上做好規劃。在規劃上政府要發揮其職能作用,運用政府職能權利作用進行市場渠道的開發和宣傳及資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設體系上對于資金的運轉和使用上一定要嚴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將循環型經濟理念同土地、技術、資金以及人才達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達到生產的技術轉變,以此形成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模式,最終實現集約化發展模式,從而有效的實現投資低、各方資源利用率高,回報率最優的目的。
三、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措施
(一)完善農業服務配套體系,并將其落實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關機構向大家宣傳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構建氛圍。使大家在這種氛圍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環型農業經濟所能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及生態利益;要想保證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順利實施就需要有技術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農村服務體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設,組建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型人才隊伍;加大農村信息網絡的建設,使耕種者思想和行為都提升到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軌道上。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設備進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實施循環型經濟體系?,F在比較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有廢棄物資源化技術、二是耦合技術、減排減量化技術。如水肥藥高效利用技術等;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建設的著重點就是農藥噴灑機械等對于農藥使用上減量化;廢棄物商品有機肥生產加大化、固液分離、沼氣發酵等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水平,打好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基礎
要構建區域型農業經濟體系,就要利用好農業的主體地位。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體系構建的成果。因此,構建區域型農業經濟體系就要提高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確保農民的主體地位,以市場為發展導向,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及高科技設備為支撐,采用現代的管理方法,達到地區農業特色和人文特色等發展最優的目的。通過規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為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打造一個堅實的運行基礎。
(三)實行節約生產、集約化經營,明確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證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有效運行,實現節約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個流程上都有選擇有效的服務途徑和有一個有效的實施方案和明確的政策導向。在土地的選擇、合作及資金問題上都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有機的聯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條完成的產業鏈條,從而保證農業經濟體系的發展和運行。規模化的發展還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農業的產業體系,將資源配置和技術支持落到實處,從而有效的拓擴大經營規模及產業鏈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個有序的健全的產業鏈,才能保證農業經濟體系的有效運行。
(四)大力發展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環境產業
建立在新型循環型農業經濟理念基礎上的生態農業產業必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并列成為當代最具發展潛力的三大領域之一。通過發展循環型的農業環境產業,加強“三廢”綜合利用,充分開發并利用再生資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延伸產業鏈,開辟新的生產領域的措施。對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對無法再次循環利用的污染進行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
(五)區域循環經濟體系的制度創新
循環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集經濟、技術、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其啟動和運行離不開制度的約束。因此,要發展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需要不斷的對傳統的運行制度進行創新。包括利用市場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資源的效能,來鼓勵對環境有建設意義的活動,阻止對環境有破壞性的生產活動,建立起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有效機制,以資源循環利用為基礎,維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同時依據區域循環模式,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將制度進行創新,形成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內多重循環從而形成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內多重循環共存共榮。
篇9
中圖分類號:F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嶺管理區提出了建設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議,2009年華中農業大學張培剛教授、張建華教授等提出“中國農谷”構想,并在荊門實施。至今,中國農谷以發展農業為基礎,建立農產品加工產業,進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農業產業經濟結構,協調三次產業的發展,建立循環經濟體系,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據統計數據顯示,荊門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棉、油生產加工基地,糧、棉、油、生豬、水產等主要農產品產量約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產值804.4億元,同比增長32.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種植,特色養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銜合的循環經濟體。2014年全部農業總產值實現增加值351.64億元,比上年增長 5.0%。
一、循環經濟運行機理與發展障礙性因素分析
循環經濟是在農業經濟的原始運行機理的基礎上,把依賴傳統的,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經濟是建立一種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倡導經濟活動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以“3R”為基本原則,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新的資源”的資源反復循環流動的體系。
中國農谷以生態環保,資源高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然而,中國農谷這種新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缺乏相關成熟的技術支撐及發展模式來借鑒,在探索建設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
(一)技術水平障礙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必須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然而我國在節能環保產品技術、綜合利用技術以及相關專業人員方面都較為缺乏,農業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體系也尚不完善,還無法為循環經濟深化發展提供足夠的保障,因而導致建立循環經濟體系鏈不能良好的銜合。
(二)模式性障礙
農業循環經濟在我國還并不是一個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經濟模式,各地區都還尚處在探索階段,因此并沒有農業循環經濟的標準形式或可以復制的標準樣式,因此在農業循環經濟的建立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試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礙
政府應當實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對循環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對于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凸顯出經濟效應的循環經濟建設,政府應當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分割及不協調,導致信息的不暢,難以使系統的整體合力發揮出來,嚴重制約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推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四)傳統意識性障礙
部分地方企業及政府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深,過于追求經濟短期快速增長,造成環境傷害的同時,部分資源也無法充分利用而浪費。
二、新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相關地區政府應加強對農業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注重農業科技發展能力建設,加強相關科技人才的培養,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科學技術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根據循環經濟價值鏈,其價值函數可表示為W=W有用物質+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質+可再生能量-W廢物可見,在產品一定的情況下,價值鏈的形成只有通過減少使用剩余物來實現1。因此建立工農業復合型企業,將農產品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二次資源”作為農產品養殖肥料或企業加工燃料再次利用,來使得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同時亦可借鑒外國成功的循環經濟模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將循環經濟體系最大程度優化。
(三)制度性障礙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設,將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地方性法規予以進一步規范,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的責任和義務,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體系。并通過“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的支持,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依靠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將農業科技轉化成果與技術擴散。在建立鼓勵扶持制度法規的同時,也應建立針對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相關的約束機制,鼓勵與約束同時進行,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長遠保障。
(四)意識性障礙保障措施
加強綠色宣傳,發掘與弘揚區域綠色文化,通過綠色消費來引導循環經濟,通過經營者的綠色責任與綠色理念來促使其發展循環經濟。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應著眼于從更大空間范圍來規劃和設計循環經濟實體系統。根據自然資源、產業資源及其“廢物”資源、技術資源等分布情況,對循環經濟進行寬視野的系統性設計,以使更大范圍的更多的經濟活動能夠納入到統一的循環經濟系統之中,從而實現資源更充分的循環再利用,提高規模效益。
三、總論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粗放型經濟模式以及較低的經濟生活水平,導致了整個社會對資源環境問題嚴重性的認識不夠,由于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導致我國循環經濟制度建設落后。為改善這種狀況,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通過建立中國農谷,以荊門市為試行試點,試探發展循環經濟的最優模式,建立綠色新型農業經濟,采用“規模化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和利用+沼氣能源利用+生態種植”模式,用生態鏈串起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將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時協調生態環境的發展。
在追求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濟的過程中,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然結果,通過試點的試行,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及循環鏈,將生態友好、高效率的農業循環經濟體系推廣開來,得到更大的普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趕順,王文中,循環經濟運行機理的數理分析[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環經濟原理與應用[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 李飛,壽光市新型農業園區發展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4] 王國印,論循環經濟的本質與政策啟示[J],中國軟科學,2012(1).
[5] 李峰,我國中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3.
作者簡介:陳爽(1993-),女,湖北荊門人,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金融系2012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劉霞(1993-),女,湖北荊門人,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金融系2012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
篇10
關鍵詞: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體系
我國的地理面積較為廣闊,并且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各地的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其經濟差異較大,因而不適合采用相同的經濟體系。在佳木斯縣的發展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經濟核心體系,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一、縣域經濟競爭力相關概述
1.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含義
縣是我國的基本行政單位,縣域是指行政地域,而縣域經濟則是指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h域經濟屬于經濟領域,但是其受到較多的因素影響,縣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具有多項產業的優勢,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難以被其他縣域經濟所模仿和超越,從而可以促進自身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2.縣域經濟競爭力的特征
縣域經濟作為行政單位的經濟發展特色,其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縣域經濟是地域經濟,其是將地理位置與經濟的發展相融合,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縣級地區發展中,其縣域經濟存在較大的差異。其次,縣域經濟屬于城鄉發展經濟,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問題和農村問題需要協調發展。最后,縣域經濟屬于開放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經濟屬于一種變相的開放經濟,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資源配置,可以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另外,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具備高效的領導團隊,否則無法有效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縣域領導團隊在不斷的更換,并且新領導往往會否決以前的發展戰略,其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領導團隊需要具有先進的思想觀念,一切以縣域經濟的發展為核心。由此可見,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需要嚴格的遵循各項原則,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體系建設的綜合競爭能力。
3.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的原則
在縣域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以便可以科學的建設三級指標體系,繼而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首先,需要遵循系統全面性的原則。在設置縣域經濟指標的過程中,涉及行政、地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因而在設置指標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綜合的進行考慮,以便可以促進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其次,需要遵循可得性原則。在縣域經濟的建設中,佳木斯臂訓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建立完善的縣域經濟體系。最后,在縣域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動態的原則。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環境和人口等因素在不斷的變化,如果依然采取傳統的靜態指標,將會無法真實的反映縣域經濟的發展情況,而采用動態監測指標,可以及時的對市場的發展進行檢測,從而可以全面準確的反映縣域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而可以針對性的調整發展戰略。因此,在縣域經濟指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可得性和動態性的原則,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三級指標體系分析
在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三級指標體系建設中,一級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實際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體系,實際競爭力是指佳木斯已經成型的產業,而潛在競爭力是指具有一定發展前景的產業。在二級指標體系建設中,其主要包括經濟、生活水平和技術等指標,其是對一級指標的細分,在二級指標的建設中,其可以體現政府、社會、技術和金融等產業的總體發展情況。在三級指標體系的建設中,其是對總體指標的詳細劃分,包括第三產業、城鎮收入、能源和教育經費等。將佳木斯的縣域經濟劃分為三級指標體系,可以較好的反映佳木斯經濟的發展情況,并且可以分析其優勢競爭力,從而在佳木斯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略方案,進而可以更好的提升佳木斯的綜合競爭能力。
三、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三級指標體系評估研究
1.以經濟發展為核心
在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的三級指標體系建立中,其應該以促進經濟發展為核心,并且要建立科學的發展對策。佳木斯政府需要根據黨的政策方針,加強對小康社會的建設,并且要推動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相比于大城市的發展進程,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劣勢,但是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在三級指標體系建立中,需要將經濟發展作為核心部分。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同一地區的經濟發展不會出現差異過大的現象。在佳木斯三級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其在經濟績效、生活水平、設施建設和對外開放等方面無不體現著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宗旨,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只有經濟發展的水平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的帶動其他經濟的發展進程,進而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核心競爭能力。
2.以人文本的評價指標
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需要做到以人為本的評價指標,將綠色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指標,這不但符合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而且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可持續原則。因此,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不能以環境為代價來促進經濟的增長,那樣只是揠苗助長,無法真正的提升縣域經濟的核心競爭能力。在建立縣域經濟評價指標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并且認真分析環境影響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促進經濟環境發展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情懷,才可以從根本上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在佳木斯縣域經濟指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其同樣較為重視對環保和人文的重視程度,例如在指標體現的建設中,在經濟績效方面較為重視農業的發展情況,優先打造優勢產業,以期以農業生產來帶動經濟的增長,同時農業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相對較小,可以更好的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協調發展方面,佳木斯的經濟體系建設較為重視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治理。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將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佳木斯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機制
在縣域經濟競爭力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完善的評價指標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茖W的發展觀指出,在建立經濟社會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經濟、人口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因此,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機制,以便可以全面的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佳木斯縣域經濟指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其在經濟的發展方面較為重視,通過打造品牌和科技等方面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在人口的發展方面,佳木斯的縣域經濟體系建設較為重視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比重,從而有利于促進縣域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在環境的保護方面,佳木斯的縣域經濟較為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同時重視對水質和空氣的保護。由此可見,在佳木斯縣域經濟指標體系的建設中,建立了完善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只要佳木斯地區可以嚴格的執行三級指標體系,必將會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佳木斯縣域經濟。
四、提升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對策
1.加強科技的發展
在佳木斯縣域經濟競爭力體系的建設中,加強對科技的發展,可以更好的引導經濟體系的建設,繼而可以較好的提升佳木斯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因此,佳木斯在縣域經濟體系建設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產業進行升級,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優化產業結構,從而可以較好的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其次,加強對產品技術的創新,通過對產品技術的創新,可以提升商品的生產效率,例如在農業深加工中,加強對技術的創新,可以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最后,在技術的發展中,加強對能源技術的開發,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并且可以降低環境污染的情況,進而可以促進縣域經濟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總而言之,在縣域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加強對科技的開發,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
2.優化經濟結構
在佳木斯縣域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優化經濟結構,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工業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系,企業需要不斷的促進工業經濟的發展,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首先,佳木斯需要加強對企業建設的重視程度,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其次,企業需要加快項目的建設,并且建立工業的配套設施。例如在佳木斯縣域經濟體系建設中,可以依托優勢農業,積極的發展加工業,使農產品可以打造成為國際水準,進而在促進工業發展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由此可見,在佳木斯經濟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依托優勢產業,打造特色化工業縣城,使其可以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3.改善農村經濟體系
在佳木斯縣域經濟體系構建中,加強對農村經濟體系的改革,可以較好的平衡經濟體系的發展,繼而可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能力。在改善農村經濟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佳木斯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需要加強農業的產業化,以便可以更好的實現農村城鎮化。在農村經濟體系的發展中,剩余勞動力相對較多,促進農業產業化,可以更好的配置人力資源,從而可以更好的促進佳木斯縣域經濟的發展。其次,佳木斯需要將農業產業化與工商業的發展相結合,如果僅僅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實行農貿的結合,其是較為低級的發展形態,將會無法有效的刺激經濟的增長,而通過加工企業作為生產媒介,加強對初級產品的加工,可以將升級的產品融入工商業的發展,進而可以擴大市場需求。由此可見,在佳木斯經濟體系的發展中,改善農村經濟體系,可以更好的優化產業結構。
五、結語
在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體系建設中,不同地區的縣域經濟具有較大的差異。只有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發展策略,才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但是大部分縣域經濟的發展中,由于管理因素和發展戰略因素的影響,致使縣域經濟的競爭能力相對較低。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國縣級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對自身的優勢產業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優化,并且可以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進而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張曉東,宋恩東.佳木斯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11(11):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