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業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4-02-21 17:59: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供水企業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愈加明朗,全球化競爭加劇,技術發展迅猛,顧客對產品、服務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而這種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源于管理制度對于企業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紛紛采取積極調整企業內部的管理措施,以適應國際市場中對企業和企業內部員工的素質更高要求,完勝這場激烈人才爭奪戰和企業競爭大戰。作為我國GDP快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電工程建筑行業與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經濟的發展促使我國水電建筑行業不斷進步,同時水電建筑行業也見證和彰顯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步伐和程度,因此,水電建筑行業一直都備受我國各級管理人的關注,作為水電建筑行業的主體建筑企業的發展也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水電建筑行業的發展。關乎我國發展命運的水電建筑行業發展也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要調整企業內部管理現狀,對水電建筑行業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有效充分的利用,就需要重視對于管理制度的研究。
一、我國水電建筑企業管理現狀
建設規范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是我國水電建筑行業發展的必要趨勢,其基本前提就是基于對我國目前水電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客觀認識和準確把握。城市的現代化離不開建筑行業的發展,而作為發展中國家中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我國水電建筑行業發展速度一直處于較快的地位,這種走勢和局面使得我國亟需規范水電建筑行業的管理制度,將水電建筑行業進一步推進,建設成為我國的優勢產業,為我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再添一把火。但是,增長背后我們應當更為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水電建筑行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但能推進水電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其之于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有非凡的意義,其中,我國水電建筑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突出。
我國水電建筑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其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較為突出,從業人員結構復雜、員工整體專業技能和素質較為欠缺等問題都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制約著水電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制約企業進步的瓶頸因素
一是人力資源管理意識不強。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已非傳統意義上的人事管理類的事務性工作,然而部分水電建筑企業并未轉變傳統觀念,也并未將人力資源管理上升至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而僅還是保留在事務層面,人力資源管理意識不強。
二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地位低且專業性不強。現代化的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被視為企業的戰略決策和合作,協調樞紐,但是就部分建筑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來看,其地位低下且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專業性不強。由于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只是沒有亦或接受過短期專業培訓的人員,人力資源管理沒有專門性的人才,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就導致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
三是人力資源管理缺乏戰略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依據自身發展需求所制定的發展政策和措施,在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之時,需要綜合考量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及企業內外部各種資源、環境的變化,通過科學管理方式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從而使得企業達到人力資源供需平衡的狀態。但是,我國部分建筑企業由于沒有長遠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使得公司內部存在崗位編制、人員配置問題。
四是人才流失嚴重。我國建筑行業存在員工流失的問題,且內部流失員工多為知識性的年輕核心員工。人才的流失,給企業帶來的不單只是經濟上的直接損失,人才的流失帶走了其核心商業、技術秘密,帶走了公司的客戶群。且這部分人員的流失必然會加重公司的人員重置資本,且導致其工作缺乏連續性,無論在人力、物力還是財力上都在市場競爭中陷入弱勢局面。
第二,管理經營制度不完善。
我國水電建筑行業中由于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建筑工程出現結構性矛盾突出,且頻頻發生的建筑事故和劣質工程建筑,使得水電建筑行業的建筑質量水平亟需提高。沒有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為支撐,我國的水電建筑行業在高科技的引用上明顯落后于其他先進國家的發展水平,就導致了其與現代科技的接軌、與國際市場的同步。同時,管理經營制度的不完善,引發我國的水電建筑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同時整體的技術裝備呈現出低水準,而進一步的技術改造與水電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升級顯得遙遙無期。
二、水電建筑企業規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水電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新時期將建筑行業產業發展成為在滿足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需求,并逐步將我國水電建筑行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成為了新的發展目標。通過建設規范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可以使我國的水電建筑行業更富勇敢創新精神并得以盈利。
第一,轉變內部結構,保障健康發展。
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完成,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也隨之轉變,規范、科學和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與構建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得以長存,并且保持在我國市場變革時期健康發展的保障。改革的演進使得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早已轉變成集約型,我國水電建筑企業要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就必須通過建設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并以此為依托對建筑行業結構進行優化,由此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第二,完善內部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
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可以扭轉我國水電建筑行業部分企業存在的管理過程不夠科學的現狀。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的發展目標,由于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權利劃定不夠清晰、缺乏完善的決策機制、獎罰制度不明確以及缺少現代化優秀的管理人才。這種種的不科學管理方式就是由于沒有建設現代化的管理制度,而由此將會制約我國水電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優化管理模式,接軌國際企業。
規范、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建設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是水電建筑行業與國際接軌的必要要求。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革新傳統的管理方式,由集權式的傳統管理模式進化成為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
第四,留住核心人才,保證企業競爭力。
任何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家國有公司想要獲得生存和發展下去的機會,就因該保持核心的競爭力,而競爭力的體現就是企業內部核心人員的管理運用。建筑企業合理分配薪酬,對水電建筑企業內部薪酬管理體系進行調整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企業人力資源系統的穩定,最終促進企業保持競爭力贏得效益。究其重要性無外乎,首先,有助于企業吸收引進人才,為了保持水電建筑企業的生命力必須不斷引進人才,而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就是薪酬體系是否合理;其次,在吸引人才之后,薪酬體系更為重要的作用是留住人才,人才的流失對企業的危害比沒有對人才沒有吸引力還要可怕,因此要吸引更要留住。
三、水電建筑行業規范企業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企業管理制度包含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企業的管理決策制度以及迎合信息時代的信息管理制度,而要規范水電建筑行業的企業管理制度就需要從這幾方面著手。
第一,實現企業以人為本,營造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環境。
企業的管理說到底是人的管理,因此要實現企業的盈利就需要將人力資源最大化、最優化,而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需要從如何創新員工獎罰體制與員工的長期發展計劃考慮,營造企業中不拘一格選人才的人力資源管理環境。
第二,應對繁雜外部環境,夯實現代化企業的決策體制。
紛雜的國際國內環境要求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必要有一個及時作出風險決策的管理體制。其中建立風險決策機制要能夠在企業各項活動以及各部門的決策中都加入風險考慮因素,凡事能夠防患并在風險發生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決策方案。
第三,適應信息全球化國際形勢,加入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的全球化使得各個國家市場距離拉近,同時與增加了企業面臨復雜多變的信息化環境的可能性。而要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就是信息管理制度,通過信息管理制度,企業能夠在市場中建立屬于自己的信息交流渠道,并迅速就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相應的反饋。
四、結論
篇2
摘 要 黨的十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打造以供水服務為導向的供水企業建設,對于廣州供水事業的改革發展、創新轉型更具備了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需求。要始終立足于供水服務實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為廣州供水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關鍵詞 核心價值觀 服務
黨的十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社會價值目標、取向和準則,為黨和國家、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基本的價值遵循和行為主張。當前,在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部署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打造以供水服務為導向的供水企業建設,對于廣州供水事業的改革發展、創新轉型更具備了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需求。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將始終堅持立足于供水服務實際,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強化“優質供水 誠信服務”的供水服務理念,持續深入開展樹立服務形象的宣傳教育、制度建設與監督,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滲透到供水企業建設的全過程。
一、充分領悟吸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供水企業精神支柱。
(一)強有力的黨務工作隊伍是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保證
在公司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立體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堅強保障。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有機統一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司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通過多年的培育和積累,公司擁有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過硬的專兼職黨務干部隊伍,并以堅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機制,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黨員、團員和職工積極分子,強有力的黨務工作隊伍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充分運用企業宣傳平臺,著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積極策劃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是凝聚人心、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公司黨委結合企業實際,以常態化的活動開展為切入點,鞏固和深化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育。目前以“春節”“五一”“五四”和“七一”“十一”等節日為載體,開展了系列的專題活動,讓廣大的黨員、團員和職工受到了教育。二是開展常態化的企業文化活動。以道德講堂和職工日常培訓為載體,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三是深化開展對外服務活動。以“黨員先鋒服務隊”“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服務集市”和“創文活動”等為專題,以提升市民滿意度和加強供水服務品牌推廣為目的。四是通過加大先進典型的選樹和宣傳力度,持續不斷地挖掘先進典型,充分運用企業報專欄、五一勞動者專刊、專題宣傳墻報等多種形式,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樹立行風形象,激發職工爭先趕先的工作熱情。
五是創新形式開展活動。例如,公司舉辦了以“同心同行筑夢廣水 起航再創輝煌”為主題的 “微視頻”大賽。以新的載體,新的形式,激發廣大職工的參與熱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共征集到25個黨支部共50部微視頻作品。作品以反映職工日常工作為主題,有反映水廠夜班工作的《勞動節之夜》,有反映抄表工作的《抄表陸戰隊》,也有反映水表研制的《藍圖,從“芯”開始》,其中的20部優秀作品,在公司各單位循環展播,嶄新的表現形式,接地氣的內容贏得了廣大職工的贊譽。
二、著力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當中,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服務水平的提升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始終以“優質供水,誠信服務”為服務理念,開拓創新,努力構建與城市發展和群眾需要相適應的供水服務體系。全面推行成本公開、水質公開、監督渠道公開等公開制度,提升市民用水知情權和服務監督權;推行供水管理所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實施供水區域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現場服務管理水平,提升供水服務工作效率。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法治環境的創造
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運用《廣州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廣州市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有效開展供水服務工作,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以警、政、企的模式成立了總部設在自來水公司的“廣州市防范和打擊涉供水違法犯罪中心”,嚴厲打擊破壞供水設施、偷水盜水行為,為城市良好的供水用水環境的形成奠定了基基礎。
(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管理制度的制定
供水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健全,尤其是企業信用體系和職工的基本道德規范建設,使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管,只有以制度為保障,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扎根于企業現實之中;注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約束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符合廣大職工的利益、符合企業發展要求。
(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創新活力的激發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創新能力的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構建創新激勵機制,在自主創新方面碩果累累。近年來,“智能水表”、“高速給水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飲用水安全主題)研究等多項專利技術的誕生,為公司在供水計量、水質處理、供水管網調度等運營管理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充分落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執行力,以服務提升為著眼點,打造供水企業品牌
篇3
1預防進學校,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缺少經驗,辨別能力差,容易受到犯罪行為侵害。2014年3月,全國發生多起幼兒園為提高出勤率,在未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長期給幼兒服用“病毒靈”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事件發生后,昌邑區檢察院預防局聯合區教育、食藥監、公安部門,對轄區內35所中小學和12所幼兒園飲食安全進行了檢查,重點檢查民辦幼兒園辦園情況,分析校園安全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24項,確保了學生、兒童飲食安全。“管理和監督乏力是‘病毒靈’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預防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侵犯未成年人權益事件的原因:“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現在沒有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多以民辦為主,許多地方學前教育行政部門監管人員很少。幼兒園往往是園方‘一家獨大’,孩子入園后,似乎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家長未經許可,不能入園,接送也只能在門外。家長即便對于幼兒園教授的課程、提供的服務有質疑,也因擔心自己的小孩可能會被園方另眼看待而選擇沉默和服從。”預防局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與監管,明確職責,做好預防,增強工作主動性;嚴格執行辦園標準和資格期限,定期檢查驗收;達不到標準的,取消其繼續辦園資格;讓家長更廣泛地參與到幼兒園的運行與管理當中,對園內的飲食、教學等進行考察并提出意見,督促園方改進。預防局結合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典型案例,利用3個月的時間,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進行警示教育11次,懸掛宣傳條幅32幅,舉行圖片展覽8次。在此基礎上,預防局協助區教育局制定并嚴格執行了辦學資格審查制度、幼兒教師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制度、中小學和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全區教職員工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不斷增強,校園環境明顯改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
2預防進企業,保障轄區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篇4
[關鍵詞]水務企業;電氣自動化;加強管理
眾所周知,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城鎮化工作的不斷推進,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受到了各方的嚴密關注,這也給我們水務企業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直接關乎水質安全的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務企業的設備是企業的固定資產,是開展安全供水工作的物質基礎。因此,要保證水務企業設備的正常運轉,前提是有一個與企業具體情況相適應的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
一、從綜合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入手
水務行業雖然是國家眾多行業中的新興者,但從誕生之始就處于不斷的變革和發展當中。與國外同類行業相比,我國的管理特別是設備管理工作相對落后,為促使國內企業更穩步地發展,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我國水務企業的管理機制。
首先,要完善設備檔案管理。無論是當前的網絡時代,還是原來傳統的工業時代,企業資料庫的建立和完善都是必須要有的環節。因為電氣技術設備檔案的存在,可以真實記錄各項電氣設備的進廠日期,及其在不同時間出現的不同故障及其出現原因、改進部位還有處理方法。在設備技術資料搜集完善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進口高新設備資料看不懂的意外情況發生,我們的相關部門要配備相應的攻關人員做好設備使用資料的翻譯工作。
其次,要規范設備綜合管理系統。當全新設備投入使用之前,管理部門要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針對設備操作、維修養護資料不全的問題開展工作,根據查閱到設備的說明書、使用手冊及養護條款,編訂符合水務企業具體情況的設備運行安全操作制度,進一步明確新設備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和方法,落實設備生產安全責任。最終確保設備的管理工作可以按照明晰的章程來進行,讓每一項管理工作都能落實到具體的人和單位。只有規范管理,才能使得各項設備在水務企業生產中的生產功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加強設備使用現場管理
要攬瓷器活,就必須得備好金鋼鉆。要確保水務企業水質生產水平全面提高,就必須加強各項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切實規范各具體設備的操作和責任,保證設備的完美工作狀態。
第一、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也要做到無空白的安全檢查。
水務企業將設備配發到各個工作單位之后,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設備投入使用以后的管理工作。要按周對設備安全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要求各崗位員工嚴格執行設備的安全操作規定,對于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組織安全問題討論并進行深入分析。不僅是為了確保設備運轉的安全與正常,更是為設備使用者――員工的安全負責。
第二、在設備現場運行中,要進行不間斷維護。
水務企業要建立部門管理與職工管理結合的模式,要堅持日常養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以日常維修養護為主,認真做好水務企業內生產設備的現場管理工作。
積極開展設備巡檢,爭取在設備故障出現之前,發現相應的征兆。具體可以通過查看設備的電流及電壓正常與否、設備運行的必要附件齊全與否、細聽設備運行中有未出現雜音;觸摸設備看其運行時溫度正不正常;以及注意空氣中有沒有異常氣味等等方式來開展巡查。
第三、加強推選已有管理方法的同時,注意尋求電氣設備管理的新途徑。
城市用水不間斷這一特點,給水務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工作壓力,相應地設備的磨損也會不間斷的發生。因此管理部門要注意引進新設備運行監測技術系統,以彌補人工巡查無法檢查不到的空白處,進而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以低壓電氣自動化在水廠監控系統為例,該系統可以連接企業低壓電網的元件,并且對于正在運行中電氣設備進行全程控制,在設備出現工藝性故障時,能夠及時可靠的啟動,嚴防生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其控制流程如下
系統裝置聯網后,系統控制人員就可以在后臺直接監控各配電現場低壓開關的分/合情況,實時了解電壓、電流的動態變化,并隨時記錄事件報警順序顯示、歷史曲線等,方便隨時掌握水廠設備的運行狀況。
三、抓好參與設備管理的人員素質提升工作。
水務企業員工的素質是企業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企業管理制度執行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因此,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生要保證。促進員工整體素質建設,企業要注意:第一,由于水務企業中多為技術含量高的自動化控制體系和高水平的水電設備,在設備投入使用時,企業要做好對員工的設備使用和檢查知識培訓,以便增強員工對于設備的應急處理能力,最終達到保障水務企業生產的安全與穩定。
四、倡導社會對水務企業的間接管理,實現
水務產業的一體化市場經營
原先,我國的水務企業投資、管理、經營主要由各級政府直接進行的,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速度的加快,水務工作被進一步的推向了市場。逐漸要求城市水務實現政企分離,引入市場機制,分別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與企業經營制度,正確處理水務主管部門與水務企業之間的關系。政府相關部門主要做好該市場的準入與退出監管工作,還有產品、服務的質量和價格監管工作,另外,還要在條件允許時,進行水務產業整合,實現一體化市場經營,結束資源多方管理的粗放式經營狀況。這樣,倡導對于水務企業的間接管理,也是對于水務企業中包括設備管理在內等各項管理工作的監督。
小結
水務企業設備綜合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各水務企業要做到科學地管理設備,合理地使用設備,這樣才能保證設備完好和長期使用。這對于當前水務企業現代化設備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麗娟.關于集中式供水水廠管理方面的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10(24):162
[2]黃衛權.自來水廠中電氣自動化的運用[J].科技創業家.2011(1):131
[3]李寅權.大力推進水務管理體制改革[J]. 振興吉林.2012年第1期:30-31
[4]郭太圣,趙洪杰.現代化水廠設備管理新思路[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7)
篇5
更新理念深化改革
公司實現迅猛發展
―——日益發展壯大的××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黑龍江省××*市主要供熱企業之一,其前身是××礦業集團水暖公司,20__年整體改制為國有控股企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852萬元,主要經營項目為供熱、供水和物業管理,具有供熱、供水和物業管理資質、壓力管道安裝資質,獲得了安全生產許可證,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國家供熱協會和省供熱協會會員。公司現有員工570人,擁有固定資產1.2億元,燃煤鍋爐房11座,換熱站16座,經營性供熱總面積已達到200萬平方米,擔負著雙鴨山市尖山地區1/2以上的供熱工作任務。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化,國有企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就必須加快建立現代企業步伐。我公司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全面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整體改革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先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積極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堅持以“發展為本,追求誠信”的企業理念,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的,大膽探索適合我公司供熱體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新舉措。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實現產權多元主體,公司向市場化平穩過渡
國有供熱企業經營缺乏活力、管理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產權主體單一等傳統經營體制造成的。我公司在改制過程中,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規范公司的各項管理,引進多種融資渠道,以“發展為本,追求誠信”的理念,以擴大“兩供”市場為前提,以效益為中心,逐步實行對內集資入股,對外招商入股、債轉股等多種經營模式,通過債轉股,引進外來投資312萬元,減少了負債率,實現了產權主體的多元化,從根本上解決了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問題。同時,通過經營者持大股,管理層相對控股,實現了股權結構的合理化,建立健全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法人治理結構。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實現了政企完全分開,使企業真正成為了市場經濟的主體,加快了向市場化進程推進的步伐。
二、深化內部配套改革,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改制本身只是一種手段,通過轉換經營機制搞活企業,創新創效,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形成核心競爭能力,才是改制的最終目標。我公司以此次改制為契機,在改制后全面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調整管理思路,增強管理實效。文秘站版權所有
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對管理人員崗位重新定崗、定編、定職責,實行競聘上崗;在用工制度改革上,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競爭上崗、優化組合、按考試與實踐操作成績逐級聘用;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堅持“效能優先、績效掛鉤”的原則,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易崗易薪,崗變薪變,動態考核,動態管理,人均工資比改制前增長了*個百分點。
通過進一步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工資能升能降的新型人事用工制度和薪酬管理模式,從而全面增強了公司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實現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轉變企業經營理念,逐步形成現代化管理體系
公司對企業內部實行現代化管理,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按照由“單純核算型向經濟效益轉變,由服務型向有償服務型轉變”這一工作思路,積極強化管理、完善制度,使其更加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為建立規范的企業管理模式,使企業管理逐步實現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公司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經營管理方案,與基層單位簽訂了經營管理合同,將財務指標和奮斗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基層單位和承包人身上,實行工效結合,獎罰兌等,契約化管理。同時,我們根據公司行業特點,采取了一系列增收節支、提效降成的工作措施,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為公司減少了損失浪費。
為確保公司持久發展,我們不斷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首先,公司自籌資金安裝微機局域網絡,實行網上批閱文件,并在完善供熱、供水微機監測系統和收費微機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設備、材料、人力資源、指紋簽到等微機管理系統,逐步形成現代化管理體系,為公司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以人為本、追求誠信,創建學習型企業文秘站版權所有
當今形勢,企業只有因地制宜,全力以赴地把自己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習型企業,大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獲取豐富的知識資源,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跟上時代步伐,迎接時代挑戰,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取得勝利,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生存和發展。
我們把學習自覺導入企業管理,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以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為目的。通過確立終身學習、全員學習的理念,培育整個企業的學習氛圍,建立完善的學習教育體系,大力推進管理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成為具有人力資源挖掘和再造功能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同時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實現企業可持 續發展為目標,以學科學、學技術、學文化"為工作主題,圍繞造就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高素質外向人才隊伍和高技能員工隊伍,構筑全方位、全員化學習教育體系,培育企業文化和創新精神,增強企業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持久競爭力。形成全員崗位學習培訓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一支素質高,具有現代經營理論、掌握科學管理知識、富有創新開拓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一支掌握高新技術、善于研究開發、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支知識面寬、適應性強、招商引資及市場拓展能量大的外向型經貿人才隊伍;建設一支愛崗敬業、文化素質高、適應先進工藝技術、熟練掌握先進設備的技能人才隊伍。
公司注重對各種相關業務資料及培訓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以便查閱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加大了對全員的培訓力度,凡是集團公司舉辦的涉及公司業務管理的長、短期學習班,即使是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也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學費,積極派送相關的部室人員參加學習。幾年來,公司共派*人次參加*期各類培訓班,員工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到了學、用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6
[關鍵詞]供水營銷;營銷體系;營銷策略
隨著水務市場化改革迎來第二十個年頭,水務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昔日的“水霸”已歸位于普通的服務性行業,面對潛在的競爭對手,供水營銷面臨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新時期在“互聯網+智慧水務”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如何“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是供水企業成長的動力,也是供水企業生存的前提。因此,供水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供水營銷管理體系,運用營銷工具,實施營銷策略,為公眾提供系統的、有特色的服務,贏得公眾的信任和認可,達到企業持續盈利的目的。
1供水營銷現狀
供水營銷起步比較晚,現代市場營銷策略的理念及實施仍在探索中。供水營銷是供水企業產、供、銷三要素中的“銷”要素,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供水營銷屬于區域壟斷性產品服務營銷。供水企業通過供水管網將自來水輸送到用水單位和用戶家庭,水的消費和服務基本同時進行,用戶是消費者,企業是商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從消費主體看,供水營銷主要以自來水廠所在的城市區域內的單位和居民為消費主體,消費對象存在局限性;從細分目標市場看,供水企業的細分市場主要以政府制定的自來水用途為標準,一般包括生活用水、非生活用水、特種用水等。
2供水營銷存在的問題
2.1代收費用過多、價格虛高
自來水作為關系民生的特殊商品,其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價格聽證會是政府制定城市供水價格的基本制度。城市自來水的價格原則上取決于供水企業的供水成本,在價格聽證會上,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即要考慮供水成本,還要考慮當地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后者是價格主管部門制定供水價格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用水價格低于供水成本,供水企業無法通過供水價格彌補供水成本。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供水主管部門出臺文件,要求城市自來水價格中代收污水處理服務費、水資源費、水閘控制工程費和垃圾處理費。消費者繳納水費按照自來水到戶價格計算,自來水到戶價格由基本水價和代收費用構成。代收費用過多,拔高了自來水的到戶價格,挫傷了用戶的消費欲望和繳費積極性。虛高的自來水價格,增加了水費回收的難度,加大了供需矛盾。水價偏低、價格虛高、價格不能真實反映供求關系,制約了供水企業的健康發展。
2.2服務理念淡漠、服務方式有待改進
作為服務行業,供水企業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自來水及快捷、高效、方便的服務是供水企業的責任。由于受長期的國企壟斷經營理念影響,供水企業的服務仍停留在“三來一投”上,即建立供水服務熱線、用戶訴求轉職能部門、每月出分析報表。對如何為用戶提供快捷、高效、方便的服務,如何通過滿足用戶的服務需求為企業尋找新的增長機會認識不足。具體講就是以用戶為導向的服務意識和理念淡漠,服務方式有待改進。在服務理念上,對用戶的需求變化認識不足,老百姓撥打水務熱線后,服務人員不能保證很快到用戶家中。在服務方式上,企業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軟件結合有待提高,微信繳費、電子發票、網上咨詢等業務未能滿足用戶線上操作需求。服務水平專業化較低,團隊組建、人員培訓不足,員工的著裝、用語不夠規范。服務缺乏跟蹤,服務機制需要完善,服務監督力度不夠,沒有建立全過程的跟蹤服務機制。
2.3顧客關系緊張、用戶繳費意識不強
自來水是商品,供水價格是自來水的使用價格,用水單位和用戶家庭按水表計量,按使用水量繳納水費,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實踐中由于自來水的長期福利性,大部分用戶還沒有養成按時繳納水費的習慣,偷盜自來水和破壞供水設施設備的現象仍然存在,且手段越來越隱蔽、方法越來越多樣,供水企業和用戶存在對立緊張的關系。傳統的手持帳卡抄表模式,主要靠抄表員、錄入員、復核員等人工來完成,不僅程序煩瑣、效率不高,而且很難保證在抄表、填卡、計算、錄入過程中不出現錯誤,增加了企業與用戶在水費結算過程中的矛盾。水量、水費能否按時足額回收,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2.4市場營銷觀念淡薄
由于業務上的壟斷性,供水企業的管理模式還沒有完全從經驗型轉變到科學型。在營銷理念上,沒有建立大營銷理念,意識不到外部市場競爭的壓力,沒有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性,缺乏現代市場營銷的觀念和意識。在營銷管理上,不注重現代營銷團隊的組建,不善于運用營銷工具、營銷策略打造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不關心營銷人員的培訓,營銷人員的素質較低、缺乏創新能力,既有營銷理論知識,又有市場搏擊經驗的人才匱乏。在組織架構設置上過于行政化,管理層級過多,企業高管層很難了解用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在營銷策略實施上,公共關系營銷策略的運用具有局部性和不穩定性,難以為企業創造和尋求新的增長機會。
3供水營銷策略實施探討
營銷策略是企業以顧客需求為出發點,通過開展營銷活動和營銷計劃,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或服務而實現企業盈利目標的過程。
3.1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是營銷策略中最容易調整的因素,自來水價格由政府制定,價格策略反而成為供水營銷策略的制約因素。政府定價受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的約束,因此供水企業必須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充分利用自來水價格制定的特性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指導性,靈活機動地運用價格策略,為自來水價格的調整尋找機會、創造條件。針對供水價格偏低,建議在價格聽證會前,供水企業定期向價格主管部門上報供水企業定價成本明細表,詳細查擺影響供水成本的因素和上漲比例,如電費、原材料費、人工成本等,爭取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和認可。在價格聽證會中,真誠如實的回答人大、政協及公眾代表的詢問和質疑,全面介紹企業面臨的困難和窘境,取得聽證會代表們的支持。價格聽證會后,及時宣傳聽證會審議結果及價格調整幅度,贏得公眾的理解。水價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為了改進現行供水價格體制滯后的弊端,國家發改委發文指出“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全面推行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為供水價格體系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供水企業應認真學習、領會國家政策的內在精神,積極探討城市供水價格體制改革方案,為價格策略的實施創造條件、尋找機會。針對自來水價格中代收費用過多,供水企業應及時爭取政府供水主管部門公布自來水價格中代收費用的相關文件。在服務大廳張貼自來水價格明細表,詳細列舉代收費用及價格。在水費發票上將基本水價和代收費用標注清楚,使用戶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基本水價、哪些是代收費用,在用戶心目中剔除自來水價格中虛高部分,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通過對政策法律法規的解讀,積極尋找調價機會,實現企業“以水養水”的發展目標。
3.2服務策略
服務是無形的,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在企業營銷策略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自來水的生產者、供應者,供水企業應當意識到供水服務是自來水產品功能的延伸,供水企業不僅要在供水水質上滿足用戶需求,還要在供水服務上贏得用戶的信任和點贊。基于用戶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供水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量化快速高效服務的標準,對撥打熱線的用戶要積極響應、快速服務,服務質量優、效率高,讓用戶感到舒心、溫馨。打造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強化服務人員的組建和技能培訓,規范服務人員的著裝和用語,統一服務人員的工具配置,讓用戶感到開心、放心。完善服務機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城市《供水條例》制定企業一整套的服務制度和服務標準,合理設置搶修網點,有效縮短服務半徑,有計劃地更新改造老舊小區居民供水管網、居民水表出戶,增加用戶獲得感,讓用戶感到暖心。優化服務流程、強化過程監督,升級服務熱線系統,減少熱線下單、接單流程,完善回訪機制,滿足用戶的被尊重感,讓用戶感到帖心。建立營銷核心競爭力、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團隊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根據城市供水管網的走向,在地勢略高、距離較遠、壓力偏低的供水區域安裝自動管道加壓泵,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讓用戶感到知心。通過這些有形和無形的供水服務,提高了自來水產品的“含金量”。
3.3顧客關系策略
關系營銷理論是基于保持顧客忠誠度提出來的,其核心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堅持關系導向,與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以實現企業盈利的目標。就供水企業服務不間斷的特性而言,供水營銷具有持續性;自來水的消費主體為企事業單位和城市居民,供水營銷又具有廣泛性;供水營銷的服務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供水營銷還具有嚴肅性。因而,供水營銷策略需要兼顧所有的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從企業的營銷角度而言,大用水戶不僅僅對企業產品消費較大,而且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做好大用水戶的服務工作,具有一定的輻射作用。因而,大用水戶的關系營銷是衡量供水營銷是否成功的關鍵,關系著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針對大用水戶的營銷策略有:建立大用水戶檔案,及時掌握了解大用水戶的用水變化情況、做好用水量的需求和預測,維持與大用水戶的良好關系;定期對大用水戶進行回訪,了解大用水戶的生產規模、企業效益、用水高峰期,對大用水戶進行動態管理;在企業內部增設大客戶營銷經理,對大用水戶開展“一對一”的服務,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拉近與大用水戶的距離,滿足大用水戶的自我滿足感,贏得大用水戶的信任;引進先進的技術,嘗試先進的大表遠程監測技術,通過在線實時監測大用水戶水量、水壓的變化,捕捉大用水戶的用水規律,對異常水量及時提醒、反饋,增進雙方的合作關系,實現雙方共贏。
3.4公共關系策略
公共關系策略是指包括被設計用來推廣和保護一個企業形象或推廣它的產品的各種計劃。自來水涉及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供水企業不僅要有“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的職責和擔當,而且還要有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愿景和使命。這就要求供水企業必須善于運用公共關系策略,通過公共關系策略的實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輿論和積極向上的外部評價環境。調查顯示,公共宣傳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大約相當于廣告的5倍。借助新聞媒體、地方重大的會議、用戶互動、水廠開放日等公共關系活動,供水企業以文字、圖片、影像、實物等形式,展示企業在自來水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方面所做的努力,彰顯企業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所克服的困難和窘境。以專業的知識介紹自來水的沉淀、過濾、消毒、入庫、管網輸配等工藝流程,讓公眾了解自來水的由來和分流到用戶家庭的全過程,倡導節水意識,杜絕偷盜水現象,營造外部積極的評價環境。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網上服務廳等在線服務,宣傳用水知識、停水信息、解答用戶的疑惑、受理居民網上報停和過戶等業務,引導用戶消費習慣,樹立品牌意識。積極參與政府主辦的“政風行風熱線”、“3.15消費者權益”、“全國安全月”,社會贊助、救助和捐贈等公共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力,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公眾認可度,塑造供水企業良好的外部形象。
4結語
篇7
關鍵詞:規制理論;自然壟斷行業
一、西方規制理論綜述
為了彌補市場失靈,約束企業行為,抑制壟斷,實現更高程度的資源優化配置,保護公眾利益,規制理論應運而生。它的核心內容是政府通過法定的權利和規則,運用行政手段,對市場行為主體資格、行為、權益的干預和管理。政府規制是直接的作用于企業,約束和限制企業的行為,它有經濟規制和社會規制兩種。隨著規制理論在西方國家處理各種市場問題中的應用,它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規制公共利益理論、規制俘虜理論、規制經濟理論、可競爭市場理論、激勵規制理論。
1、規制公共利益理論。規制公共利益理論主張在市場出現失靈的情況下,作為公眾利益的代表政府就得出面對相關領域進行經濟干預。理查德?波斯納認為,這個理論有兩個重要假設:一是如果讓市場任其發展,那它將是極端脆弱的,并且容易出現運行缺乏效率和公平的情況;二是政府的規制行為幾乎沒有成本。根據這個理論,規制應當出現在集中度高且具有外部性的產業中,為公眾謀取最大的福利。但該理論還存在很多缺陷。首先,該理論沒有說明規制對社會福利的追求是如何進行的;其次,該理論關于政府規制成本為零的假設不符合實際。在政府處理市場問題時,往往存在很多交易成本、權力尋租成本,具有隱性特征。
2、規制俘虜理論。規制俘虜理論認為,特定利益集團在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規制的提供是為了滿足特定集團的利益需要。它是為了提高某個行業的利潤水平,并不是代表公眾的利益。該理論是由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們發起的。他們認為,政府的基礎性資源是強制權,它能使社會福利在不同人之間進行轉移;規制的參與雙方都是理性的,通過選擇行為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3、規制經濟理論。規制經濟理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勒在首次嘗試運用經濟學的基本范疇和標準分析方法來分析規制的產生中產生的。該理論將規制當作經濟系統的一個內生變量,由規制需求和規制供給決定,規制經濟理論能同時解釋規制實踐過程中產業規制以及放松規制的原因。它倡導規制由產業謀取,并主要根據其利益來設計和運作。
4、可競爭市場理論。可競爭市場理論是由Baumol、Panzar和Willig在1982年提出的。他們認為規制并不是那么必要,競爭機制完全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政府要做的是廢除那些阻止潛在的進入壁壘,推動競爭環境。針對不同階段壟斷行業的發展特點,區分其自然壟斷性業務和非自然壟斷性業務,引入適合的競爭機制,可以促使壟斷企業不斷創新技術,降低成本,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應。
5、激勵規制理論。激勵性規制理論是一種在保持原有規制框架條件下,通過賦予壟斷企業更大程度上的權限,給予規制企業提高內部效率的激勵,使現有壟斷行業充分考慮其成本,推動運營商更加趨于按市場原則經營,同時使服務的價格更加接近成本加社會平均利潤的水平。激勵規制主要包括:特許投標理論、區域間比較競爭理論和價格上限規制等,其中價格上限規制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
二、我國自然壟斷行業規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自然壟斷是指由于市場的自然條件而產生的壟斷,如果這些壟斷部門進行競爭,則可能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或者市場秩序的混亂。我國自然壟斷行業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如供水、供電、煤氣、熱力供應、電信、交通運輸(包括鐵路、城市交通、港口、水路運輸和機場)、環境衛生設施和排污系統、固體廢棄物的收集和處理系統。
1、政企不分、行政壟斷色彩濃厚。我國大多數壟斷行業憑借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與行政集團關系密切,政企不分、官商一體的現象比較明顯。這些部門依托政治優勢,往往實力強大,資金雄厚,普遍享受高額利潤。例如,我國電力行業職工的高工資、高福利。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深入,政企高度融合的弊端日益顯現。近年來,為緩解電力緊張,用行政代替市場的手段越來越多,電力行業虧損有所加大,資產負債率上升,經常需要國家財政補貼。
2、缺乏規范有效的法律體系。西方國家自然壟斷行業的規制改革證明:規制立法是規制過程的核心,規制改革要以規制立法為先導。立法是規范市場的有效手段,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整個市場就會出現無序狀態。雖然改革的不斷深入,使與改革相配套的法律顯得相對滯后,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立法滯后程度比較嚴重。目前,我國不僅沒有相應的產業法,《反壟斷法》也缺乏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細則,這極大地影響了產業改革的進度和效果。例如,我國電力行業因缺乏“競價上網”的制度,各發電公司難以在短時間內展開競爭。
3、腐敗問題和不正當行為經常發生。壟斷可以阻止新的企業進入,使在位企業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為了維持這種利潤甚至汲取更多的利益,企業往往就會采取權錢交易,開展不正當競爭,如通過壟斷高價、歧視行為、合謀來限制競爭,通過不合理的收費來侵害消費者的利益,從而達到獲取壟斷利潤的目的。這些狀況的存在嚴重違反了市場平等性、競爭性的原則,干擾健康正常的市場秩序。
4、產業進入壁壘高、行業缺乏競爭活力。大部分自然壟斷行業投資大,實力小的企業很難進入,即使進入了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代價。而市場需求也是既定的,新的企業很難與在位企業競爭,奪取市場份額。另外,對一些特定行業,尤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國家的審批,有些地區實行保護主義,嚴重阻礙了民間資本的介入。由于這種狀況的存在,行業往往處于寡頭壟斷格局,在位企業不會為了社會的福利而投入巨大的物力、財力進行技術創新,因此經濟效率低、市場績效差,消費者權益很難得到保護。
三、我國壟斷行業規制改革的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壟斷行業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近日,國家提出要加快社會體制改革,研究建立壟斷利潤調節制度,加強對壟斷行業企業工資監管。這表明國家對壟斷行業改革的決心和力度的加大。本文運用西方規制理論的經驗,提出相應的對策。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監督力度。為規制的順利進行,規制者應具有較大的管理權,但其管理權必須通過法律加以限制和約束,政府必須依法行政,規制的措施要具體適當,具有可操作性。雖然《反壟斷法》對壟斷問題作了基本的規定,但具體的問題還要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的細化來保證可操作性。對規制的主體、客體及其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法律的約束和監督。首先,明確規制的目標,要達到什么樣的結果,規制者應從大多數人的角度出發,獨立公正地做好對自然壟斷業務市場準入、市場管理等本職工作,對壟斷行業進行調控,以使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其次,加快專門的壟斷行業監管法律法規的完善,如敦促對《石油法》、《電信法》、《民航法》、《電力法》的修改工作,以適應現代監管的需要;第三,結合不同行業的具體特點,允許多種資本進入,實現公私資本的相機參與。例如,可以通過ABS和PFI融資模式,引入私人資本,進行鐵路、大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改變單一化的投資模式,可以減輕國家的負擔,實現項目的高效運作。
2、引入競爭機制。競爭是提高產業整體效率、改善社會整體福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自然壟斷行業引入競爭機制是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大的壟斷企業必然出來阻擋。同時,自然壟斷具有發展性,自然壟斷行業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及時會同產業部門嚴格地對自然壟斷行業進行劃分。針對自然壟斷行業,也要科學地進行競爭業務與非競爭業務的劃分,為引入競爭提供依據。一般來說,對于自然壟斷行業中的非自然壟斷業務,政府可放松管制,交由市場競爭;對自然壟斷行業的非競爭性業務實行嚴格的進入管制,不允許市場主體(包括國有企業和一般企業)隨便進入。科學地進行產業規劃,使占自然資源大的壟斷行業能很好地配置所擁有的資源,促進產業組織的發展。根據本產業的發展狀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發展好的產業繼續保持其壟斷地位,鼓勵其業務的發展;對弊端彰顯、不利于國民經濟運行的自然壟斷行業,有效地進行業務分離和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尤其對于非壟斷業務,要合理地結合不同區域產業狀況、發展水平和經濟環境,科學地分離出去,使該壟斷業務既發揮應有的規模經濟性,又實現有效競爭。
3、因地制宜地運用激勵規制手段。相對一般的市場而言,自然壟斷行業極其缺乏普遍性的競爭,尤其不對稱信息的存在,使自然壟斷行業更需要激勵機制。針對我國的國情,自然壟斷行業管理機關可采取的激勵機制主要有:最高價格限制管制、特許投標制度、區域間競爭。最高價格限制管制就是規定了企業提供單位產品或服務時可以收取的最高價格。這樣自然壟斷行業可以積極地通過各種措施來降低成本,以在既定的定價范圍內獲得最多的收益。這種規制早已運用于電信業,并隨后廣泛應用于電力、供水等自然壟斷行業。特許投標制度是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政府將給予企業的事業特許權,在特許期結束后通過競爭投標制來重新確定企業特許權。這種機制可以促使企業規范經營,努力完善產品價格、服務、質量等,來爭取持續的事業特許權,也會形成行業內企業間的競爭。區域間競爭主要是將受管制的全國性壟斷企業分為幾個地區性企業,使特定地區的企業在其他地區企業成就的刺激下提高自己內部的效率。這種激勵機制適合寡頭經營的自然壟斷產業。鑒于我國各區域發展差異性大,這種激勵模式有著特殊的意義。可根據行業的特點,結合不同區域的行業運行狀況,合并企業與改善企業管理制度,提升行業的競爭空間和效能。
四、結束語
自然壟斷行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其重要性和面臨的競爭態勢決定了對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分析我國國情和行業特性的基礎上,適宜地運用西方規制理論和實踐經驗,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競爭與激勵機制,來推動壟斷行業的發展,維護公眾的利益,達到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主要參考文獻:
[1]張衛國,黃淼.西方規制理論發展演進及其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2004.10.
篇8
2002年國務院45號《關于水利工程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出臺后,我局緊抓機遇,奮力推進,成效顯著。2004年,經湖北省編委批文將漳河管理局定性為準公益事業單位,核定財政全額撥款編制439名;水價改革全面不斷深入,農業兩部制水價+終端水價已在全灌區推進,水費收取率達100%,工業水價逐步向成本逼近,今年又上調0.04元/立方米,達0.2元/立方米;國管與群管組織相結合,為灌區工程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一、農民用水者協會的發展情況
1995年漳河灌區抓住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整治配套渠系工程這一良好機遇,在國際組織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對灌區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試點。即對灌區灌溉主系統管理單位進行內部體制改革,對支分渠以下末級渠系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著力研究解決支分渠以下進行田間配水和維護、發揮其整體效益,實現良性運行的問題,探索提出了“灌區管理單位+用水者協會”的新型灌溉管理模式。1995年6月16日,全國第一個農民用水者協會——洪廟支渠農民用水者協會組建成立并投入運行。同年9~11月先后又組建了倉庫、九龍、老山、楝樹等4個農民用水者協會,經過這些協會的試點建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初步顯示了農民用水者協會的作用。
農民用水者協會試點的成功,灌區農民看到了協會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紛紛自發成立協會。漳河灌區按照第一個協會的組建模式和取得的試點經驗,廣泛宣傳發動,遵照邊組建、邊規范的原則,逐步在漳河灌區推廣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截止目前為止,漳河灌區已先后成立了67個農民用水者協會,涉及灌溉面積達4.17萬hm2,涉及252個行政組,1268個組,46746戶農戶,主渠長達610km,引水流量達91.3m3/s,有協會代表1366人。在已建的67個協會中,都是以水文單元為邊界組建的,其形式有三種:一是以分干渠為單元,其灌溉面積大于1333hm2;二是以支、分渠為單元,其灌溉面積在333~667hm2之間;三是以干渠上多個取水口聯合組建的協會,其灌溉面積在200~333hm2之間。這些協會執委會成員都是農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地地道道的農民,協會代表有部分村民小組組長參加。另外,考慮到干渠的防汛巡堤和灌溉調度,灌區管理單位派一名職員參與協會的技術管理與防洪保安協調工作。通過對農民用水者協會的建設,漳河灌區的改革與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減負增收效應。一方面減少農民負擔,農民守水勞力減輕了。洪廟支渠農民用水者協會通過有秩序的供水管理,農戶守水勞力減輕,用水戶自籌資金對渠系工程進行改造配套后,縮短供水時間3天,畝平節水97立方米,按現行水價計算,減輕農民負擔9.3元/畝,單方水效益由建協會前的0.50元/立方米提高到1.28元/立方米,投入產出比由建協會前的160%上升到227%。另一方面減少了地方政府和水管單位的負擔。協會自主管理,極大的減少了地方官員的協調工作量,把地方官員從繁忙的放水管理中解脫出來,減少了政府負擔。
二是主動投入效應。農民用水者協會實行合同制供水、定額管理后,促使農民不間斷地維修配套渠系工程,提高輸水能力和水利用系數,縮短用水周期,保證農時,從而有效解決了農民用水難和工程管理難的問題。2004年冬,漳河一干渠按照地方政府《末級灌溉渠系建設以獎代補管理辦法》,組織農民出資,政府補助,僅2005年春就改造襯砌混凝土末級渠道1.1萬余米。
三是民主管理效應。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鄉鎮體制改革后,農村逐步在向民主管理已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農民用水者協會的產生,既是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勢,又是基層民主政治的組成部分。通過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農民以主人翁身份參與管水用水,按章自我約束,灌溉秩序井然,以往違章放水、偷水、搶水、破壞建筑物事件急劇下降,灌溉管理走向良性運行。同時,協會工作人員在灌溉管理、工程維修和水費繳納上事事帶頭,并盡力為農民辦好事實事,不僅提高了農民投工籌資建設水利工程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農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農民各方面工作也更加支持。農民用水者協會建立后,因用水和水費問題上訪事件大大減少,維護了農村穩定,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達到了讓政府放心、農民安心的目的。
四是節約用水效應。過去漳河灌區水費計收是按總水方平攤到單位田畝收費,對于農民來說,水費與水量關聯度不大,因而大水漫灌,工程疏于管護,跑冒滴漏嚴重,浪費了水資源,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組建協會后,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如漳河二干渠二支渠協會在2004年灌溉中,通過協會組織用水戶投工投勞,清淤整險,對險工險斷進行處理,并得到當地政府的投資,配套涵閘22處,計量設施22處,渠道襯砌2.5公里,實行合同制供水,定額管理,做到供水到田,收費到戶,厲行節約用水,保證農業供水安全。
五是優化服務效應。農民用水者協會是灌區管理單位與灌區用水戶聯系的橋梁紐帶,并充分發揮了協會的作用。漳河四干渠冷水支渠協會灌溉管理鐘祥市冷水鎮6個村22個組1.2萬畝農田,今年漳河灌區在遭遇了50年一遇的干旱情況,冷水協會一邊深入農戶了解旱情,一邊積極與四干渠聯系,調水350多萬立方米,并積極幫助農民調水分水,維護水事秩序,做到灌溉到村,供水到田,服務到戶。并及時在水價宣傳欄公示“水量、水價、水費”,讓農民自己的事自己辦,放明白水,交明白錢,干明白事,陽光操作讓群眾放心。
二、主要做法
農民用水者協會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一個認識、了解、接受的過程,特別是工程設施狀況差、用水效率低等老大難問題的影響,暴露出協會運行不規范、協會運行經費困難、工程設施狀況亟待改善等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一)規范農民用水者協會。按照農民用水者協會的要求,協會成立初期是很難達到的,還需要一個逐步規范的過程。為了使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操作運行納入制度化的軌道,灌區管理單位積極呼吁地方政府盡快頒布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辦法。2002年7月,荊門市政府出臺了《荊門市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暫行辦法》;2005年3月,湖北省水利廳、湖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民用水戶協會審查登記的通知》。政策的出臺使過去松散的管水組織轉變成為章程嚴密、法律地位清楚的組織,農民在投入、決策、管理等方面有了法律依據,用水戶權益有了保障,用水管理更加民主。
另外,我們對協會在組建及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并編制出版了《灌區用水者自主管理探索與實踐》一書,較系統地介紹了協會的作用與地位、協會的組建方法與程序、協會運行管理的內容與章程、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等。并舉辦協會主席培訓班,用于指導各級組織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指導農民用水者協會的實際操作。
(二)扶持農民用水者協會。一方面全力扶持協會改善所轄工程和基礎設施。農民用水者協會是一個非盈利的社會團體,沒有經濟實力解決工程基礎差的問題。我們除力爭當地政府支持外,還為協會籌建住房,整治渠道及建筑物配套等。如二干渠二支渠農民用水者協會組建初期,灌區管理單位投資20余萬元為其修建房屋一幢,配套涵閘22處,計量設施22處,整治襯砌渠道2.5公里。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政策。協會運行費用主要分兩部分,一是管理費用,二是工程維護費用。為了解決協會的運行費用問題,作為灌區管理單位,除在所收水費中返還3~5%外,積極為協會呼吁,尋求政策支持,我們借鑒陜西終端水價的辦法,積極爭取地方物價部門的理解。荊門市水利局、物價局以荊價發〔2003〕53號文下發了《關于農業供水試點末級水價的通知》,明確末級水價暫定為0.02元/m3。其中0.01元/m3用于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正常開支;0.01元/m3用于水利工程支渠維修配套和改造。末級水費由農民用水者協會協助計收,管理處統一管理,建立專帳,實行專款專用。做到供水、計量、收費、開票到戶,實行“水量、水價、水費”三公開制度,嚴禁亂加量、亂加價、亂收費,切實減輕農民水費負擔,違者將嚴肅查處。
(三)服務于農民用水者協會。在組建工作完成后,灌區管理單位還跟蹤服務,加強指導。由于受專業知識、協會執委會人員自身素質等因素影響,在運行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困難,如不及時幫助解決,可能導致協會難以正常運行。為此,灌區管理單位設有專門班子研究農民用水者協會有關問題,專人負責指導協會運行管理,幫助協調處理有關矛盾。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渠系工程建設滯后,計量設施不配套。漳河灌區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的水利設施大多建于60年代末期,先天工程建設標準低、質量差,計量設施不配套,后期由于產權、管理權、維護權沒有明確界定,工程老化失修嚴重,放水期間,渠堤散浸明漏嚴重,致使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不能實現計量到田、收費到戶的要求。對此,我們建議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灌區節水改造投入力度和強度,啟動末級渠系的投入,為協會的組建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二)積極探索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走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對支斗渠以下的田間工程建設,積極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采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制、拍賣等改革方式,將小型和末級渠的管理、維修和養護責任與工程的經營權、使用權和管理權落實到具體的用水協會或個人,從而明確工程所有權,轉讓使用權,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三)國家應出臺扶持政策和相關規章。漳河灌區農民用水者協會從醞釀試點到推廣已有10年左右的時間,實踐已經證明了農民用水者協會不但具有經濟活力,能夠解放生產力,而且也符合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村民民主自治的要求,為了將農民用水者協會這一新生事物更好的培育、發展、壯大,更好地使之為政府分憂,為農民解愁,國家應出臺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的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進一步明確協會的地位,為協會的正常運轉提供法律保障。
四、下一步打算
(一)進一步推進單位各項內部改革。在現行的崗位工資及崗位效益工資基礎上,根據我單位性質,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靈活多樣的分配機制,把職工收入與工作責任、工作績效緊密結合起來。對實行主輔分離后的內部企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以單位資產管理為紐帶,探索建立新型管理體制下的企業管理制度。在走好管養分離第一步的基礎上,按照推行管養分離三步走的辦法,逐步推進此項改革。
(二)強化管理,謀劃發展。各項改革為我單位加強管理和今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要以此為基礎和新的起點,更新觀念,在如何保護和節約水資源方面下功夫,在開發和利用水資源上做文章,謀劃和完善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思路,堅持“以水為主,多種經營,綜合開發,全面發展”的經營思路,大力發展水利經濟,初步形成工農業供水、水力發電、水利水電建筑安裝、水產養殖、生態旅游、林果種植等六大項目部類。按照水利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工程轄區水政監察、漁政、船檢、港監執法力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強對水庫工程周邊區域環境的保護和監督管理。
(三)繼續深化農業水價改革,積極推行“終端水價”。在灌區繼續深化以“兩部制”水價和“一價到戶、一票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水價改革,積極創造條件實施計量收費,逐步取消按田畝收費。同時,為了確保協會正常運作和末級渠系日常維修經費來源,全面推行兩部制終端水價,即基本水價5元/畝,計量水價5.3分/立方米,其中計量水價的2分/立方米用于協會管理范圍內計量設施安裝、支分渠工程維修以及管理費開支等,并積極開展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制的探索。
篇9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積累不足
民營企業的初期發展主要依靠創業者敏銳的洞察力和富有經驗的判斷力,普遍存在著低水平重復投資初始積累不足的問題。全國私營企業平均每戶雇工不超過十
三、四人,注冊資本不足百萬元,設備大部分是大企業替換下來的,產品比較落后,難以適應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僅憑個人的經驗和能力難以應付多變的市場。有的民營企業片面追求目標短期化,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不惜以造假、損害環境獲取近期利益;有的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低,模仿別人的技術和進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生產。
2、產權關系不明晰
企業在初創時,為求“紅帽子”,自找婆婆,尋掛靠單位。發展起來后,有的與主管部門關系不清,出現權屬之爭;有的無形資產歸屬不明,形成隱患;有的雖通過兼并、聯營、承包、股份制改造,但產權的歸屬卻沒有界定。大多數民營企業選擇個體業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產權制度形式,沒有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導致投資者對經營負無限責任,投資風險大,使民營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受到妨礙。
3、管理不科學
民營企業普遍采用家族式經營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來同舟共濟,克服了創業的種種困難,適應了初創的需要卻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有的民營企業是家長制個人決策;有的民營企業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圈定接班人,造成“近親繁殖”;有的民營企業的產權是家族的,既沒有外界的參股,又沒有產權的多元化。這時,家族式的管理體制又成為改革的障礙。連經濟發達地區的上海市90%的私營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經營管理上,與建立真正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還有很大差距。據有關資料,民營企業“一年合伙,兩年冒煙,三年散伙”是很常見的現象。
4、經營者自身素質不全面
民營企業中高素質的經營者是少數,大多數的經營者在政治覺悟、知識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養、法律意識及道德修養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學習,缺乏經營現代企業的知識;少數民營企業主的產業與權錢分不開,一些鉆營者與一些腐敗的官員相互勾結,侵吞國有資產,從銀行獲得巨額貸款,再進行反復抵押融資操作,利用“滾雪球”的方式將巨額社會財富據為已有。這不僅踐踏了社會公德和市場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基本價值,也直接危害到國家和社會的經濟安全。
5、法制不健全
我國現行調整企業法律關系的法律法規沒有擺脫傳統思想,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資主體、組織形式、投資區域等原則制定。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確定民營企業的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但在一些具體的立法中,民營企業仍不被重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對民營企業的規定顯然帶有歧視性。民營企業承擔雙重稅賦,除了要繳納33%的企業所得稅外,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國務院2000年頒布了《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規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不得征收企業所得稅,只征收個人所得稅。這雖然初步解決了個人獨資企業雙重征稅問題,為個人獨資企業與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政策并不代表法律。
除此之外,我國調整民營經濟的法律只有少數單行的法規,如1988年6月25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等。這些法規只是規范某些民營經濟的組織和活動,僅對某類具體的活動加以局部調整,沒有從國家宏觀調控的高度對民營經濟加以認知和立法,致使民營經濟缺少專門的法律。
6、政策不公平
我國《憲法》修正案中,雖然將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由“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修改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效益好、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卻禁止、限制民營企業的進入。這是不公平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我國有一個不準私人經營的行業表,包括銀行、鐵路、電信、批發網、高速公路等30個行業。還有一個限制私人經營的行業表,包括汽車制造,化纖、旅游業等20多個行業。近幾年來,雖開放了一些領域允許民營企業投資入股,但不能控股。某些限制性行業甚至允許外國私人投資經營(投資、控股皆可),卻不允許本國的民營企業投資入股。《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11條第2款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2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遼寧省工商聯于2003年3月對遼寧省工商聯執委以上的委員企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民營企業家認為,公平的競爭環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地位、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良好的政府服務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將公平的競爭環境列為第一。
7、融資渠道不規范
一是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銀行方面說,首先是金融機構往往注重內部監控,防范金融風險,不敢向民營企業提供貸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銀行可放貸能力減弱;第三是信貸授權授信制度與責任追究制使基層行喪失了放貸的積極性;第四是機構網點收編導致信貸輻射面減少,造成信貸區域下降。如我市某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類型上,表現為固定資產貸款越來越少,流動資金貸款期限越來越短。
二是民營企業間接融資難。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為盡量避免資本市場的風險,保護資本市場的穩健運營,對民營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債券限制較多;能夠進入證券市場的多是國有企業,民營和中小企業的上市困難重重。
三是不正常的融資加大了民營企業的風險。有的民營企業靠供應商、商為其融資,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體,但資金成本高、風險大,并且這種方式存在法律上的障礙。首先是民營企業之間不能相互拆借。中國人民銀行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其次是民營企業向個人借貸有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嫌疑。
二、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1、放開經營領域,實行項目帶動
一是引導民營經濟沿著有利于國民經濟全局的方向發展。把發展民營經濟與搞活國有經濟結合起來,鼓勵民營經濟吸納國有企業分流人員,支持民營經濟以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結構優化,把發展民營經濟與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鼓勵民營企業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投資大農業開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高科技產業、出口創匯產業、環保產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結構層次。同時,引導民營企業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鼓勵民營企業擴大再生產,加速技術改造,合理開發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二是給予民營企業和其他企業平等地創業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取消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限制性、歧視性規定;降低民間投資的產業門檻,簡化工商登記手續,制止亂攤派、亂收費、亂集資;破除地區分割、行業壁壘,在稅收、土地使用、企業開辦、進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限制。
凡法律沒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許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凡允許外商經營的,都向民營開放;凡有審批權的部門,都要為民營經濟創造條件。結合我市實際,本文認為,除去極少數的領域外,其他限制民營經濟進入的領域部門要放開。只有極少數的重要產品、重大項目、重要領域由國家和政府審批,其他的全部對民營企業放開,誰投資誰受益,誰決策誰負責、誰承擔風險。各部門要打破行業壟斷,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保障本部門、本系統、本地區之外的各類投資主體,平等參與投資經營,不得人為設置障礙。
放開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投資經營。如道路、橋梁、隧道、電力、環保、城市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舊城改造;放開市政公用事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通過競標取得經營權,包括公共客運、出租車、車站、垃圾處理廠以及市政設施、路政維護保養、道路環衛、路燈等方面的經營權;放開文教衛體等社會事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投資經營學校、影劇院、醫院、體育場所等項目。我省蚌埠市的一家民營企業--三星投資公司出資人民幣5.28億元購買了蚌寧(蚌埠-南京)高速公路安徽段20%的股份,開創了我省民營企業作為投資主體參與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先例,標志著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商品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鼓勵投資制造業,尤其是有利于壯大電子、化工、機械三大工業支柱產業鏈的項目;鼓勵投資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旅游業、物流業、商貿業等現代服務業以及家政、托老等社區服務業等。
三是要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放寬市場準入,為民營經濟發展拓寬空間。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先行辦理經營許可證、資格審查和專項審批的行業和商品外,其他一律不得作為工商登記辦照的前置條件,實行“先辦照、后辦證”,但所需許可證應在規定時間內辦結。依法降低公司制企業的注冊資本要求,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許先行注冊,分期注入,限期補足。允許人力資本、智力成果等無形資產作為注冊資本,比例由全體股東約定。
四是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各部門要根據項目帶動戰略的要求,創新項目生成機制、推介機制、管理機制、投融資機制和協調機制。特別是要按照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建立和完善投資項目儲備庫,通過報刊、網絡、推介會的形式,項目招商信息和相關投資促進政策,吸引、集聚和引導民資民力。要以項目為載體,靈活確定與民營經濟的投資經營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促進投資增長,帶動資本聚集,推動產業壯大。
2、實行科學管理,追求持續發展
一是學習新的游戲規則,重視培養人才,提高素質。中國加入WTO后,民營企業的經營者不僅要了解世界貿易組織開放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產權保護等義務,而且還要掌握不公平貿易投訴等應有的權利,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與“狼”共舞。同時,民營企業必須招納一批高層次的科技精英,努力提高企業科技含量,培養精通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的人才,努力提高素質,努力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
二是實現科學管理。民營企業的科學管理就是民營企業經營者通過對民營企業各項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不斷優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財、物等有效資源,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允許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創造效益。民營企業要逐步由家族式的管理轉向科學管理,用先進手段實現管理科學。民營企業要求樹立一種全新的觀念,即一種企業制度是否優越,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是不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要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經營戰略,發展核心競爭力;要程度不等地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實現企業管理革命。
三是建立信用管理體系。建立以民營企業、中介機構為主體,以信用登記、信用征用、信用評估、信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管理制度。我國應該像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樣并建立機構專門評估個人或組織的信用,將自然人和機構的信用記錄在案,作為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個人發放貸款的依據。只有這樣,銀行金融機構才敢給民營企業貸款,民營企業的資金才能得到解決。
首先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資信調查評估,進行事前風險防范。通過建立信用管理體系,系統地收集、分析民營企業的信用資料,包括民營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合同履行情況、訴訟記錄、競爭能力、未來發展趨勢等,為民營企業控制風險提供決策依據。其次要對民營企業信息進行科學分析,進行事中風險控制。要對民營企業信用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建立民營企業資信管理制度。第三要嚴格欠款追收制度,進行事后風險控制。加強民營企業應收帳款的專業化、系統化管理,減少呆帳、壞帳損失,最大限度提高資金利用率。
內容摘要:民營經濟已成為支撐和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分析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經濟問題對策
民營經濟從所有制性質上講,是以非國有經濟為基本構成的一個龐大的群體。本文認為,民營經濟應包括以下類型:①個體經濟,主要是指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個體工商戶;②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私營經濟;③外資經濟,即外商(包括港、澳、臺地區)在我國大陸投資興辦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等“三資”企業;④民營科技企業,即由科學技術人員下海創辦的企業;⑤鄉鎮企業;⑥股份合作制企業;⑦國有民營企業,即國有企業的所有制不變,由私人或民間組織經營。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國策為正在迅速成長的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政治基礎。截止1999年底,我國私營企業將近151萬戶,從業人員2020多萬人,注冊資本共人民幣10287億元,創造價值人民幣7688億元;全國個體工商戶達3160.06萬戶,從業人員6240.91萬人,注冊資本人民幣3439.22億元。進入新世紀的中國私營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私營經濟年鑒2000-2001年》統計顯示,截止2001年底,全國個體工商戶2433萬戶,注冊資金達人民幣3436億元;全國私營企業達到202.85萬元,注冊資本逾人民幣18211億元。全國個體、私營經濟注冊資金總額達人民幣21648億元。實踐證明,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肌體中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一個亮點,已成為支撐和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民營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本文擬分析制約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積累不足
民營企業的初期發展主要依靠創業者敏銳的洞察力和富有經驗的判斷力,普遍存在著低水平重復投資初始積累不足的問題。全國私營企業平均每戶雇工不超過十
三、四人,注冊資本不足百萬元,設備大部分是大企業替換下來的,產品比較落后,難以適應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僅憑個人的經驗和能力難以應付多變的市場。有的民營企業片面追求目標短期化,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不惜以造假、損害環境獲取近期利益;有的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低,模仿別人的技術和進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生產。
2、產權關系不明晰
企業在初創時,為求“紅帽子”,自找婆婆,尋掛靠單位。發展起來后,有的與主管部門關系不清,出現權屬之爭;有的無形資產歸屬不明,形成隱患;有的雖通過兼并、聯營、承包、股份制改造,但產權的歸屬卻沒有界定。大多數民營企業選擇個體業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產權制度形式,沒有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導致投資者對經營負無限責任,投資風險大,使民營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受到妨礙。
3、管理不科學
民營企業普遍采用家族式經營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來同舟共濟,克服了創業的種種困難,適應了初創的需要卻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有的民營企業是家長制個人決策;有的民營企業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圈定接班人,造成“近親繁殖”;有的民營企業的產權是家族的,既沒有外界的參股,又沒有產權的多元化。這時,家族式的管理體制又成為改革的障礙。連經濟發達地區的上海市90%的私營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經營管理上,與建立真正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還有很大差距。據有關資料,民營企業“一年合伙,兩年冒煙,三年散伙”是很常見的現象。
4、經營者自身素質不全面
民營企業中高素質的經營者是少數,大多數的經營者在政治覺悟、知識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養、法律意識及道德修養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學習,缺乏經營現代企業的知識;少數民營企業主的產業與權錢分不開,一些鉆營者與一些腐敗的官員相互勾結,侵吞國有資產,從銀行獲得巨額貸款,再進行反復抵押融資操作,利用“滾雪球”的方式將巨額社會財富據為已有。這不僅踐踏了社會公德和市場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基本價值,也直接危害到國家和社會的經濟安全。
5、法制不健全
我國現行調整企業法律關系的法律法規沒有擺脫傳統思想,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資主體、組織形式、投資區域等原則制定。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確定民營企業的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但在一些具體的立法中,民營企業仍不被重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對民營企業的規定顯然帶有歧視性。民營企業承擔雙重稅賦,除了要繳納33%的企業所得稅外,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國務院2000年頒布了《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規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不得征收企業所得稅,只征收個人所得稅。這雖然初步解決了個人獨資企業雙重征稅問題,為個人獨資企業與其他企業公平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政策并不代表法律。
除此之外,我國調整民營經濟的法律只有少數單行的法規,如1988年6月25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等。這些法規只是規范某些民營經濟的組織和活動,僅對某類具體的活動加以局部調整,沒有從國家宏觀調控的高度對民營經濟加以認知和立法,致使民營經濟缺少專門的法律。
6、政策不公平
我國《憲法》修正案中,雖然將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由“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修改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效益好、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卻禁止、限制民營企業的進入。這是不公平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我國有一個不準私人經營的行業表,包括銀行、鐵路、電信、批發網、高速公路等30個行業。還有一個限制私人經營的行業表,包括汽車制造,化纖、旅游業等20多個行業。近幾年來,雖開放了一些領域允許民營企業投資入股,但不能控股。某些限制性行業甚至允許外國私人投資經營(投資、控股皆可),卻不允許本國的民營企業投資入股。《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11條第2款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2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遼寧省工商聯于2003年3月對遼寧省工商聯執委以上的委員企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民營企業家認為,公平的競爭環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地位、各級領導的重視和良好的政府服務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將公平的競爭環境列為第一。
7、融資渠道不規范
一是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銀行方面說,首先是金融機構往往注重內部監控,防范金融風險,不敢向民營企業提供貸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銀行可放貸能力減弱;第三是信貸授權授信制度與責任追究制使基層行喪失了放貸的積極性;第四是機構網點收編導致信貸輻射面減少,造成信貸區域下降。如我市某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類型上,表現為固定資產貸款越來越少,流動資金貸款期限越來越短。
二是民營企業間接融資難。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為盡量避免資本市場的風險,保護資本市場的穩健運營,對民營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債券限制較多;能夠進入證券市場的多是國有企業,民營和中小企業的上市困難重重。
三是不正常的融資加大了民營企業的風險。有的民營企業靠供應商、商為其融資,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體,但資金成本高、風險大,并且這種方式存在法律上的障礙。首先是民營企業之間不能相互拆借。中國人民銀行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其次是民營企業向個人借貸有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嫌疑。
二、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1、放開經營領域,實行項目帶動
一是引導民營經濟沿著有利于國民經濟全局的方向發展。把發展民營經濟與搞活國有經濟結合起來,鼓勵民營經濟吸納國有企業分流人員,支持民營經濟以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結構優化,把發展民營經濟與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鼓勵民營企業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投資大農業開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高科技產業、出口創匯產業、環保產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結構層次。同時,引導民營企業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鼓勵民營企業擴大再生產,加速技術改造,合理開發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二是給予民營企業和其他企業平等地創業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取消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限制性、歧視性規定;降低民間投資的產業門檻,簡化工商登記手續,制止亂攤派、亂收費、亂集資;破除地區分割、行業壁壘,在稅收、土地使用、企業開辦、進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限制。
凡法律沒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許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凡允許外商經營的,都向民營開放;凡有審批權的部門,都要為民營經濟創造條件。結合我市實際,本文認為,除去極少數的領域外,其他限制民營經濟進入的領域部門要放開。只有極少數的重要產品、重大項目、重要領域由國家和政府審批,其他的全部對民營企業放開,誰投資誰受益,誰決策誰負責、誰承擔風險。各部門要打破行業壟斷,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保障本部門、本系統、本地區之外的各類投資主體,平等參與投資經營,不得人為設置障礙。
放開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投資經營。如道路、橋梁、隧道、電力、環保、城市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舊城改造;放開市政公用事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通過競標取得經營權,包括公共客運、出租車、車站、垃圾處理廠以及市政設施、路政維護保養、道路環衛、路燈等方面的經營權;放開文教衛體等社會事業領域,鼓勵民營企業投資經營學校、影劇院、醫院、體育場所等項目。我省蚌埠市的一家民營企業--三星投資公司出資人民幣5.28億元購買了蚌寧(蚌埠-南京)高速公路安徽段20%的股份,開創了我省民營企業作為投資主體參與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先例,標志著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商品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鼓勵投資制造業,尤其是有利于壯大電子、化工、機械三大工業支柱產業鏈的項目;鼓勵投資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旅游業、物流業、商貿業等現代服務業以及家政、托老等社區服務業等。
三是要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放寬市場準入,為民營經濟發展拓寬空間。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先行辦理經營許可證、資格審查和專項審批的行業和商品外,其他一律不得作為工商登記辦照的前置條件,實行“先辦照、后辦證”,但所需許可證應在規定時間內辦結。依法降低公司制企業的注冊資本要求,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許先行注冊,分期注入,限期補足。允許人力資本、智力成果等無形資產作為注冊資本,比例由全體股東約定。
四是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各部門要根據項目帶動戰略的要求,創新項目生成機制、推介機制、管理機制、投融資機制和協調機制。特別是要按照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建立和完善投資項目儲備庫,通過報刊、網絡、推介會的形式,項目招商信息和相關投資促進政策,吸引、集聚和引導民資民力。要以項目為載體,靈活確定與民營經濟的投資經營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促進投資增長,帶動資本聚集,推動產業壯大。
2、實行科學管理,追求持續發展
一是學習新的游戲規則,重視培養人才,提高素質。中國加入WTO后,民營企業的經營者不僅要了解世界貿易組織開放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產權保護等義務,而且還要掌握不公平貿易投訴等應有的權利,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與“狼”共舞。同時,民營企業必須招納一批高層次的科技精英,努力提高企業科技含量,培養精通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的人才,努力提高素質,努力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
二是實現科學管理。民營企業的科學管理就是民營企業經營者通過對民營企業各項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不斷優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財、物等有效資源,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允許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創造效益。民營企業要逐步由家族式的管理轉向科學管理,用先進手段實現管理科學。民營企業要求樹立一種全新的觀念,即一種企業制度是否優越,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是不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要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經營戰略,發展核心競爭力;要程度不等地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實現企業管理革命。
三是建立信用管理體系。建立以民營企業、中介機構為主體,以信用登記、信用征用、信用評估、信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管理制度。我國應該像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樣并建立機構專門評估個人或組織的信用,將自然人和機構的信用記錄在案,作為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個人發放貸款的依據。只有這樣,銀行金融機構才敢給民營企業貸款,民營企業的資金才能得到解決。
首先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資信調查評估,進行事前風險防范。通過建立信用管理體系,系統地收集、分析民營企業的信用資料,包括民營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合同履行情況、訴訟記錄、競爭能力、未來發展趨勢等,為民營企業控制風險提供決策依據。其次要對民營企業信息進行科學分析,進行事中風險控制。要對民營企業信用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建立民營企業資信管理制度。第三要嚴格欠款追收制度,進行事后風險控制。加強民營企業應收帳款的專業化、系統化管理,減少呆帳、壞帳損失,最大限度提高資金利用率。
四是要培育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民營企業正以填補市場空白、迅速擴張為主要內容的“量的積累階段”進入以企業全面轉型和提升為核心任務的“質的提高階段”。但是民營企業要經久不衰、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要向高新技術進軍,實現民營經濟產業的升級換代,并以此作為民營經濟新一輪增長的突破口。要抓住主業大力開展民營企業并購,實現低成本擴張,壯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力,培養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可以表現為產品價格、產品質量、產品品牌、產品服務等,民營企業只有在一個或某幾個方面做好,才會在一段時間里形成很強的競爭力。
3、完善私有產權保護制度
一是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必須包含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成果。民營經濟在新創時期,很多創業者利用各種名目加以掩飾,到發展一定規模后,這種不安全感就越發強烈。必須完善“私有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這一法律保護,修定各類相關法律、法規,消除私人投資者的后顧之憂。要“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要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
二是理順民營企業的產權關系,還民營企業的本來面目。要積極慎重地清理有名無實的假企業,嚴格把好注冊登記關;對掛靠雙方在產權問題上有異議的企業,要在認真評估資產的基礎上明晰產權,既要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又要防止對民營企業財產的侵占;對經營虧損的民營企業,要明確產權關系,采取租賃、拍賣等措施,盤活存量資產,有條件的要大力推行和規范股份合作制經濟。如希望集團是1982年劉永好四兄弟變賣部分家產創業起來的,發展壯大以后,適時進行了產業調整和明確分工,兄弟四人劃分產權,使企業得到迅猛發展,而飛龍集團卻因為未及時明晰產權而陷入困境。這充分說明了產權制度選擇對于成長中的民營企業的極端重要性。
三是規定對于私有財產,如確屬公共需要,可以征收。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在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都采取社會公共利益優先原則,絕對保護私人利益的時代在西方國家也已成為歷史。當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時,應當允許對私有財產實行征收。同時,私有財產的征收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尤其是要明確哪一級政府有權做出征收私有財產的決定。
征收私有財產必須給予充分補償。國際上對有關投資保護的規定是,對征收給予“充分、及時、有效”的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對征收的規定是“相應的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是“適當補償”、“相應的補償”。“適當補償”與“充分”是有區別的,法律應當統一起來,不予充分、及時、有效的補償是對私有財產的一種剝奪。
4、開通融資渠道,加大金融財稅扶持力度
一是大力發展非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造現有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城鄉信用合作社。對城鄉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為其創造有利的外部經營環境。如允許自由參與同業拆借、繳納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的比率可比國家商業銀行低一些等。要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保證城鄉合作金融機構吸收存款的安全,增強存款人對城鄉合作金融機構的信任度;允許私人開辦銀行。
二是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各類金融機構在貸款政策、貸款利率上要將民營企業與其他企業同等對待,在條件審查、辦理程序上更加靈活便利。要積極向民營企業宣傳金融產品,提供結算、匯兌和財務管理等多種服務;要努力開展票據融資業務,對信譽優良的民營企業開辦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和再貼現業務,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民營企業債券;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充分運用個人生產資料、財產所有權、財產使用權、企業經營權、知識產權、持有的股權、承包經營權以及其他可用于擔保、抵押質押的財產或權益進行抵(質)押并經公證機關辦理公證,賦予強制執行等措施,擴大貸款范圍和規模。
三是政府預算內安排中小企業專項發展資金,重點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各種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吸納民間資金組建商業擔保機構,建立和規范民營企業基本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風險機制,據以作為信用擔保的配套。從我市實際來看,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市縣兩級擔保體系。宣城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要從為企業提供直接擔保逐步過渡為縣(區)擔保機構提供再擔保。要采取市、縣政府出資入股扶持,縣(區)政府組織社會融資和民營企業參股的方式,組建縣(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并聘請職業經理或委托專業公司運作。
四是拓展中間業務的種類和范圍。對民營企業投資經營高新技術、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要通過安排財政貼息、投資補貼、設立擔保基金和提供風險投資支持等形式,予以鼓勵;要建立公共產品的合理價格機制,采取價格補償和財政補償相結合的方法,保證民間資本或其他社會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合理回報。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折舊,以及用于扶貧、救災、捐贈、希望工程、春蕾計劃、光彩事業等社會公益事業的費用,按規定標準在稅前列支。
五是給民營企業的“國民待遇”,使其以與國有企業平等的市場主體進入資本市場。應既允許民營企業發行A股,又應允許民營企業發行B股、H股籌措外資。因此,有必要降低民營企業股票發行和上市門檻,或另開二板市場,為民營企業的股票發行和上市提供必需的市場條件。
六是激活民間資本投資。據統計,目前,我國民間儲蓄已超過人民幣8萬億元。如果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現金、國債、外匯等,實際的民間金融資本存量已超過人民幣10萬億元,但大部分都沒有進入投資領域。如何激活這筆巨額的民間資本,并最終轉化為內需,正成為擴大內需政策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
5、設立民營經濟辦公室,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一是民營經濟辦公室成立的必要性。
首先是客觀環境發展的需要。民營經濟已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繼當年鄉鎮企業之后的又一支突起的生力軍。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速度,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領導力量。民營經濟辦公室作為綜合協調辦事機構,負責協調一些綜合性問題,是行業部門不能替代和無法代替的。第二是民營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民營經濟有自己的特性,也就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經濟成份的特殊矛盾需要研究,特殊問題需要解決。雖然行業主管部門可以分行業管理,但是成立民營經濟辦公室,可以根據民營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一些問題,開展一些適合民營經濟特點的服務,有利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第三是解決就業的需要。我國有著13億人口,就業問題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復雜,擴大就業的任務比任何一個國家都繁重。據測算,“十五”期間,我國勞動力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達1500萬人。除了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需要實現再就業,農村還有約1.5億富余勞動力需轉移。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目前已成為我國增加就業的主要渠道,我國新增就業崗位的80%以上來自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中有相當部分是非公有制企業。成就民營經濟辦公室,認真落實民營經濟的有關政策,有利于民營經濟的壯大,有利于擴大就業。
二是成立民營經濟辦公室的可能性。
民營經濟辦公室可依托鄉鎮企業局、經貿委的中小企業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個體、私營企業管理科以及工商聯的部分科室等組成。這樣既不需增加財政負擔又可對現有行政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其人力管理優勢。
三是民營經濟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宣傳發展民營經濟的法律、政策;負責對轄區內民營企業的計劃申報、監督管理、指導和服務;協調有關部門的關系,指導民營企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組織的調整;指導民營企業開展科技進步、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工作;指導民營企業對外貿易、出口基地建設和申報自營出口經營權工作;幫助民營企業找準產品、找準市場,提高其市場應變能力。
四是民營經濟辦公室應注意的問題。首先是正確區分政府管理行為與民營企業的市場行為,重新明確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者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的關系;第二是轉變觀念,依法行政,依規行事,切實尊重和維護民營企業的經營自,減少行政直接干預;第三是民營經濟辦公室的工作規則與程序應力求透明、高效,給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寬松、自由、民主、透明、高效的活動空間;第四是民營經濟辦公室應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主動加強對民營經濟的規劃、組織、協調,為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科學決策、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優質服務。
6、建立民營經濟行業協會,發展社會服務體系
一是充分發揮工商聯作為民間商會的作用。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必須不斷健全和完善其民間商會的職能,不斷探索發揮工商聯作為民間商會聯系政府、企業、市場之間的中介作用的新路子,切實起到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助手的作用。
二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工商聯要開展各種活動,廣泛宣傳民營企業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在為社會創造財富、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努力增強工商聯的吸引力、凝聚力。同時,進一步推動“光彩事業”深入發展,引導民營企業家按照“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基本要求,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名利觀,為社會、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爭當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三是為民營企業創建專業化的服務體系。本文認為,應該成立民營經濟行業協會或民營經濟服務中心,并帶動社會專業服務和民間中介服務,共同構筑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體系,為民營經濟提供創業輔導、政策咨詢、管理診斷、市場信息、投資指南、資產評估、技術援助、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服務。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確定為中小企業優先提供五種服務,即市場準入、信息共享、技術援助、人才開發和資金融通,就是對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內容的最好概括。據有關資料,目前,泉州市民營企業已逾10萬家,從業人員達180萬人,行業同業工會54個,并在全國23個省(市)設立外地泉州籍商會和聯絡處34個。我市可依托工商聯合會,成立有綜合經濟部門和職能部門參與,以律師、公證為主體的法律咨詢機構,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一方面積極發揮服務功能,為企業在信息上互通有無,在經營上穿針引線,在維權上挺身而出;另一方面團結同行,狀大整體實力,成為民營企業當之無愧的“娘家”。
7、法律保障體系亟待完善
一是盡快修改《憲法》第十二條“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為“社會主義的共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因為從法律上講,共有財產包括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共同共有是共有財產的一種特殊形式,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也即社會主義共有財產的一種特殊形式組成。共有財產是共同財產和按份的私有財產,因此,當人們用《憲法》這種最高法律的形式宣稱“社會主義的共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時就已經確立了私有財產的神圣。本文認為,就目前而言,在明確“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時,補充“社會主義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無論從立法技巧,還是從社會民眾的認知程度,都可能難以實現。因為一部分地區的人們對保護私有財產持反對態度,認為這必將導致放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則,擔心收入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二是制定《民法典》。由于我國至今尚沒有一部《民法典》系統界定和保護物權,民營企業連自己的物權都沒有弄清楚,又談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進一步發展。本文認為,為更好地體現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基本法和有關法律中明確各種所有制的財產(包括共有財產和私有財產)在受法律保護的地位上的平等,都應不可侵犯。
三是制定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制定和實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正陸續進行有關立法研究。2001年,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江蘇省發展個體私營經營條例》之后,北京市及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也相繼通過了有關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各地區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近日,安徽省為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搶抓新的發展機遇,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高,加快富民強省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也頒布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
四是司法機關要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提供法律保障。要從重從快打擊盜竊、搶劫、聚眾哄搶生產資料、破壞生產設施、擾亂生產秩序以及勒索民營企業錢財、故意傷害民營經濟從業人員等違法犯罪行為;對那些涉及金額巨大、造成損失嚴重的侵害民營經濟的犯罪案件,要實行掛牌督辦;進一步解決民營企業在合同執行中債務糾紛、權益保護等方面遇到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種種困難,加大追繳贓款、贓物的力度,幫助民營企業最大限度地挽回經濟損失。
主要參考文獻:
1、黃文夫《民營在中國》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宏鵬張海濱陳章友《二次創業泉州民營經濟如何應對》法制日報2001年7月13日第3版
3、李曙光《保護私產約束“富豪”》法制日報2003年7月23日第12版
4、潘立志劉超穎《中小企業貸款情況調查及分析》、法制日報2003年8月6日第12版
5、張宇增《私有財產能不能神圣?》人民法院報2002年12月4日B1版
篇10
近年來,____市委、市政府把“工業強市”戰略擺上重要位置,按照“把____打造成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輻射環珠西部地區的橋頭堡”的定位,從做大工業規模和增強工業實力兩方面著手,努力實現工業總量迅速壯大和工業實力的迅速增強。
1.企業規模不斷擴張,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市工業企業發展到8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8家。今年1~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8.61億元,同比增長(下同)11.3%;工業增加值11.77億元,增長8.3%。我市多項指標增幅排在____四市三區前列,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民營工業增加值增幅、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幅等多項指標增幅列____各市區中第一,反映我市經濟持續企穩向好,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全市共有5個省著名商標和1個省名牌產品。根據廣東省____年5月24日公布的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我市嘉俊陶瓷、嘉維化工和錦興紡織榜上有名。
2.三大產業支柱作用日益凸顯。紡織服裝、建材化工、麥克風電聲器材三大工業產業一直以來是我市工業經濟的主體行業,在我市的支柱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也是地方財稅的重要來源和出口創匯的主要行業。上半年,三大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39億元,增長9.5%;完成總產值43.26億元,增長12.9%,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9%。其中,紡織服裝行業實現產值11億元,電子及電聲器材企業實現產值4.2億元,建材化工行業實現總產值28.06億元。三大產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提高,支柱作用日益凸顯。
3.園區建設漸見規模,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我市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行“雙轉移”的機遇,積極創造條件,全力做好園區建設工作,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沙湖新型建材產業基地、橫陂臨港新型建材產業園“三大園區”和牛江沙湖精細化工工業園建設在推向深入。工業電價優惠方面,從2009年11月1日起,____市行政區域內除居民生活電價外,各分類電價與東西兩翼地區9市實行同價。金融環境逐步改善,各大銀行調整網點設置,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沙湖新型建材工業城(基地)和____紡織工業基地列入廣東省十二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1.工業總量小,缺乏大企業拉動。上半年,全市工業總產值48.61億元,僅相當于____市1532.9億元的3.2%,所占比例非常小。工業增加值在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為33%左右,遠遠低于全省和周邊縣市的水平。全市至今沒有一家超10億元企業。在建和運作的大項目較少,進展緩慢,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2.企業規模小,產業層次低,創新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當前我市中小企業仍以傳統產業為主,大部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低,企業創造能力不強,技術開發能力不夠,產品開發以模仿為主,企業體制創新滯后,只有極少數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企業能耗高,效益差,產品技術含量低,明顯存在著粗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一般產品多、名優產品少,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的現象。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我市已按計劃關停了部分立窯水泥生產線,但仍有17家立窯水泥企業未關閉,加上新建工業企業特別是陶瓷企業不斷增多、污水管網建設滯后等,節能減排壓力加大,形勢嚴峻。
3.部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愈加突出。各個園區、各鎮(街)都存在用地指標、環保容量等極度緊張的制約,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也未能跟上項目建設的需求,影響了招商引資工作。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市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進度還比較慢。
4.融資渠道窄,貸款難度大。金融風波后,融資難一直是困擾我市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性難題。由于資金短缺,許多企業生產能力不能有效地發揮,還有不少企業因缺少資金而痛失市場和發展機遇,這種狀況對我市工業發展極為不利。
我市作為相對欠發達地區,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行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才能盡快提高地方綜合實力,促進____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一)轉變思路,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加快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緊迫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是實現科學發展、提升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工業經濟在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把“工業強市”戰略擺上重要位置,切實提高對工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按照辦好“工業經濟走廊”的決心,切實確立“中心工作抓經濟,經濟振興靠工業”的思想,強化對工業發展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堅定不移地鼓勵和支持工業進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同時,要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集思廣益,形成發展工業的工作合力。
(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促進我市工業轉型升級。現代產業以高科技含量、高效益、低污染等為主要特征,技術和效率的提升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命線。傳統產業只有通過注入先進的技術、工藝和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