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護理范文
時間:2023-03-30 07:5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冠心病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點,探討有效地護理方法。方法:回顧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的護理資料,并加以分析。結果: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消除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結論: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論文關鍵詞】冠心??;心理特點;護理
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期間,我們對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加以分析,積極采取疏導措施,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3例患者均經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肌酶譜等檢查確診,符合WHO缺血性心臟病診斷標準。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齡42~8O歲,平均年齡58.4歲,病程1h一20年。心絞痛71例,心肌梗塞9例,心力衰竭3例。文化程度:大學23例,中學4O例,小學14例,文盲6例。職業:干部21例,工人33例,農民29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和艾森克個性問卷評價分析患者的心理特點。
2心理特點
2.1緊張恐懼部分患者進入醫院就會產生不同程度地恐懼,加上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突發的胸痛、胸悶、瀕死感等,進一步增加了患者的恐懼心理。病情嚴重者需要給予吸氧、輸液、監護等治療措施,常使患者處于緊張狀態。
2.2抑郁焦慮冠心病對患者是一個很強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再發性心肌梗死、反復心衰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常擔心自己是否會突然死亡,同時因病情反復發作,藥物療效差,病友病情惡化而失去治療信心,產生抑郁、悲觀的情緒。
2.3多疑自卑患者住院后對自己的病情都很關注,尤其是病情重的患者,經常向醫生、護士和家屬了解,同時對他們的回答不十分信任,認為自己病情很重,已經沒有治療的希望,懷疑周圍的人都在隱瞞他的病情,甚至懷疑家屬和醫護人員已經對他放棄治療。
2.4否認心理部分患者不承認、不能接受自己患病或病情加重,對疾病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不能相信,堅信自己身體素質很好,甚至拒絕治療。
2.5盲目樂觀部分患者缺乏對冠心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對自己身患疾病卻滿不在乎,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不加強自身的鍛煉,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3心理護理
3.1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責任護士要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態度和藹,語氣委婉,耐心地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指導患者合理休息、飲食、運動,介紹病室環境等,讓患者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等心理。
3.2健康教育通過在病室內針對性地講解或者利用多媒體、錄像、板報等形式對患者進行介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發作誘因、治療和預后等知識,讓患者明白冠心病是可以治療的,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預后較好,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擔心、疑慮和不配合治療的心理,樹立治療的信心;同時讓患者明白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負面情緒對疾病的預后影響很大,從而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并落實到行動中,消除其盲目樂觀的心理狀態。
3.3舒緩情緒療法①放松療法:鼓勵患者看喜歡的電影、電視劇、書籍,聽喜歡的相聲、小品、音樂等方法,可以達到怡養心情,放松的目的;尤其是音樂療法,對恢復期患者緩解心絞痛的效果顯著。②疏泄療法:教會患者學會疏泄,當焦慮、憤怒時,找知心的人傾訴、宣泄使心情變得平靜安定,達到心身平衡。③移情療法:指導患者學習或培養情趣,當心情抑郁或焦慮時,可以將患者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感興趣方面,以抑制原來的心理障礙。
3.4家庭支持家屬要對患者給予理解和支持,鼓勵家屬陪伴、親友探視,多與患者交流,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讓其感覺到家的溫暖。同時家屬不要在患者面前提醫療費用,避免給患者帶來負面情緒,如果患者一味擔心經濟負擔,家屬要給予開導、支持,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消除自卑、郁悶等心理。
篇2
經靜脈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是對嚴重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心臟停搏等有效的緊急搶救措施之一,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的心率以保證重要器官的供血,因而需要迅速準確,分秒必爭的搶救。作為急診監護室,臨時起搏器用物應呈備用狀態,固定位置放置,做到第一時間用物、器械、配合人員全到位。爭分奪秒而又有條不紊地實施各項搶救和護理措施,是保證床邊心臟臨時起搏器正常運作,預防各種并發癥證病人安危的重要環節。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安裝永久起搏器知識缺乏了解,均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和疑慮心理。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是個體對所面臨的潛在性威脅產生的一種復雜、消極的心理應激反應,能引起個體的痛苦體驗,并借一定的生物學機制影響個體的生理平衡,其表現為交感神經活動功能亢進,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速、脈搏增快、面色蒼白、煩躁、坐臥不安等。
2.2術前準備協助患者完善各種輔助檢查,如血常規、出凝血時間,攝胸部X片、超聲心動圖檢查等;備齊急救物品及藥物,術前糾正患者身體狀況,積極治療并發癥,如肺部感染。
2.3物品準備特制的漂浮電極導管、靜脈切開包、除顫儀、多功能監護儀、吸痰器、局部麻醉和各種搶救藥品、臨時起搏器、簡易呼吸器、氣管插管、導管、18號普通穿刺針、6F和7F動脈鞘。
3術中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在植入過程中,護士應該密切觀察心電圖,熟悉術者的手術步驟,及時接好臨時起搏電極,調整起搏參數,注意測心內心電圖,了解ST-T段上升情況。由于手術是在無X線透視經左鎖骨下盲目插管至右心室,所以心電監護成為觀察手術過程的重要手段,當心電監護出現寬大的QRS波時,提示電極進入右心室,提示術者調整電極位置,直到出現理想的心臟起搏圖形,然后測定閾值。緊急情況不必過分強調電極位置,可試驗性起搏。為減少電極脫位及感染并發癥,術中應盡量定位理想,嚴格無菌操作。因此,術中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對手術的成敗起著重要作用。
3.1心律失常術中出現心律失常多為暫時性,主要以室性心律失常為主,常見的有室早、室速,嚴重者可致室顫。產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是起搏器電極進入右心室的機械刺激,引起了異位節律點興奮性增高。因此,應持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心律變化,預防和治療嚴重心律失常。一般經調整電極位置,心律失常均完全消失。
3.2心包填塞是最嚴重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X線透視下心影增大,心臟搏動減弱。應密切觀察病情,加強監護,發現先兆癥狀需立即處理。一般可行心包穿刺術或心包內置入豬尾導管,抽取心包積血并從股靜脈注入,迅速緩解心包填塞癥狀,病情穩定后重新手術。
4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4.1心律失常術后心律失常發生率較術中明顯下降,但也應嚴密觀察,術后持續心電監護,發現心律失常及時處理。
4.2電極脫位多發生在術后1周內,而大部分患者發生在術后24h內,電極脫位表現為起搏失靈,多伴有感知不良。防止電極脫位的方法是:術中電極定位要牢固,術后一般平臥24h,以后可取左側位、半臥位,嚴禁右側臥位,切勿劇烈改變。有咳嗽癥狀者及時給鎮咳藥,做好生活護理。
4.3感染感染是常見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2~4d。為預防術后感染,術后應更換被服,房間、床單元用紫外線消毒,嚴格無菌操作,保持切口清潔。術前1d及術后應用抗生素,每天換藥,同時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及切口愈合情況,一旦發現體溫升高、切口紅腫、發熱、疼痛,應及時處理,定時換藥,密切觀察。
4.4囊袋血腫多發生在術后1周內,以術后2~3d最為常見。為預防囊袋出血,應嚴密觀察脈搏、呼吸、血壓、面色、神志變化,注意切口敷料滲血情況,局部用小沙袋壓迫4~6h。術前停用抗凝藥物,術中徹底止血,如囊袋隆起,局部皮膚青紫,有波動感,可能發生囊袋血腫,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在嚴格無菌操作下進行穿刺,抽出積血,覆以無菌紗布,沙袋加壓12h,配合應用止血藥物,囊袋積血可消失,起搏器功能不受影響。
參考文獻
[1]周白麗.160例永久心臟起搏的并發癥處理及分析[J].青海醫藥雜志,2001:31(7):5.
[2]王祖祿,韓雅玲,徐凱,等.安置446例永久起搏器并發癥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3,12(增刊):119.
篇3
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江蘇省人民醫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造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3例)與研究組(34例)。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焦慮及抑郁評分。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冠心病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優質護理;冠心??;滿意度
冠心病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一種常見疾病類型,屬于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與多發?。?],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手段為冠脈造影術。該病在臨床上可分為5種類型,即心絞痛型、隱匿型、心力衰竭型、心肌梗死型、猝死型,其中最嚴重的為猝死與心肌梗死型,較為常見的為心絞痛型[2]。另外,患者在造影術后可出現并發癥,會對預后造成影響。本文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冠心病的護理工作中,分析其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江蘇省人民醫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造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3例)與研究組(34例)。研究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為61~78歲,平均年齡為(6904±106)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4例,Ⅲ級9例,Ⅳ級11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7例;年齡為62~79歲,平均年齡為(6957±185)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2例,Ⅲ級10例,Ⅳ級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
發放健康宣傳手冊,主動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冠脈造影術的過程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監測能力,同時耐心、詳細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所提出的問題。
1.2.2心理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多與患者接觸,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積極與其溝通交流,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心理,做好疏導工作。
1.2.3術后用藥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鼓勵患者多喝水以提高體內造影劑排泄速度;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并叮囑患者不可隨意減少藥物的劑量或隨意減少服藥的次數等,為其講解嚴格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1.2.4飲食護理
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搭配表,叮囑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遠離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飲食盡量清淡少鹽,并鼓勵患者多吃綠色蔬菜及新鮮的水果等。
1.2.5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如慢跑、爬樓梯、打太極、游泳等,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注意戒煙戒酒,避免過度勞累或精神緊張等。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滿意度、焦慮及抑郁評分。療效判定標準: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較護理前降低1級以上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心功能較護理前降低1級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護理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經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珋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
研究組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879%。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20例,滿意12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412%;對照組非常滿意11例,滿意14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度為7576%。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各項評分
研究組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冠心病亦稱為缺血性心臟病,多發于冬春季節[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冠心病患病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4]。臨床上多采用介入治療,但術后可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本文對研究組冠心病患者采取優質護理,該護理與常規護理不同,前者主張人性化護理理念,具有較強的針對性[5-6]。優質護理干預是從心理、用藥、飲食、生活等方面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不僅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安撫,改善護患關系,還讓其明白按時按量服用藥物的重要性,使其提高對治療的配合度[7-8]。另外,護理人員還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度有所提高。根據本研究中的統計數據可知,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706%)及護理滿意度(9412%)均明顯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高,且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冠心病護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陸新芬,嚴忠慧,陳亦莉.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術期中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7):109-112.
[2]潘明雙,王卓,白長纓.認知行為在臨床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5(11):1589-1590.
[3]程曉霞,王玲花.優質護理對抑郁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3):1151-1152.
[4]閆現華.優質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5,37(10):1584-1586.
[5]王金琳,秦勉.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優質護理構建中的效果[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5,36(10):669-671.
[6]王瑾,陳紅.優質護理配合辨證施護對冠心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4,32(6):170-171.
[7]姜海燕,趙輝,張仲慧.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及病情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4):105-111.
篇4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245-01
我院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效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引入了優質護理模式,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冠心病診斷標準[1]。臨床癥狀:心悸、氣短,心前區及胸骨后有放射性疼痛,出汗、心率增快等。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43~80歲,平均(65.8±4.9)歲,病程3~19年,平均(6.5±2.9)年。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利尿、抗心律失常、強心、吸氧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優質護理措施:
①基礎護理。對患者加強早晨及夜間護理,隨時保持室內整潔、干凈,床鋪干燥、平整,每天都要對床位進行打掃,加強病房管理。對于生活可自理者,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進食;對于生活無法自理者,要加強口腔及皮膚護理,防止形成壓瘡。
②針對性護理。評估患者疼痛發作的部位、誘因、持續時間、機體反應等,并制定相應的疼痛緩解方法。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嚴格按照無菌原則實施護理操作,動作好輕柔、準確。在進行每項操作前,都要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對患者加強生命體征監測,給予心電監護和氧氣吸入,建立靜脈通路。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特殊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并多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多與病友溝通。在非藥物治療方面,要對患者的體重控制進行干預,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在平時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利用各種機會向患者講解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肥胖、吸煙、酗酒等與冠心病的關系,從而讓患者能夠積極規避風險,盡可能地消除冠心病的各種誘因。
③康復教育。在康復期,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加強健康宣教,鼓勵患者生活自理,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以減輕身體不適感,防止形成靜脈血栓、肺血栓、壓瘡等?;颊叱鲈呵?,護理人員要囑患者出院后堅持做醫療體操,多到室外散步,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以利于病情康復。
④微笑服務。護理人員要積極地與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對于病人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地予以解答,以拉近護患距離,讓患者產生被尊重感,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從而消除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
1.3 療效評價
使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SAS評分超過50分者,則判定為焦慮。護理滿意度評價使用我院自制的《病人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同時使用SF-36(健康調查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從社會功能、飲食控制、規范用藥、生理功能、自我監測等方面進行評價,分值越高則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19.0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量、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x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比較,詳見表1。從表1可知,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后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篇5
冠心病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通過經皮穿刺周圍動脈(股動脈或橈動脈等),沿動脈向心方向送入球囊導管及(或)支架等介入治療器械至目標冠狀動脈對其狹窄部位進行擴張及疏通的一種心導管技術[1]。Kiemeneiji等[2]首次報道了經橈動脈途徑行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成形術(PTCA)。近年來隨介入技術的迅速發展,由于其具有創傷小、患者痛苦少、治療效果好,能避免開胸手術的創傷,目前已成為攻克心血管疾病的有利武器。我科近年來已常規開展心臟介入手術,我們針對這些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特征給予心理護理,使患者及家屬消除心理顧慮,樹立對手術成功的信心,減少術后并發癥?,F將我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為120例施行心臟病介入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
因為冠心病介入手術是一種有創性的醫療手段,其手術效果、并發癥的發生及康復時間等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給面臨手術的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反應。最常見的術前反應有焦慮、恐懼、抑郁、悲觀、自卑、無助、依賴、睡眠障礙等。國內學者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擇期手術、病情穩定的患者術前有明顯焦慮占76 %;必須手術和病情嚴重者術前顧慮較小占24 %[3]。
1.1 恐懼、焦慮心理
術前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國內一般資料認為:患者對手術缺乏了解,顧慮重重、期待而導致焦慮和恐懼[4]。這方面原因占90 %以上。由于發病急、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對冠心病介入治療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擔心介入治療造成的軀體痛苦,擔心術者的技術是否過硬及手術能否成功、會不會有并發癥,怕發生意外,影響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親友和單位帶來麻煩或被人輕視,失去原有的待遇,對疾病的預后產生恐懼、焦慮心理。
1.2 抑郁、悲觀絕望心理
此類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原因對未來消極不安,擔心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心理承受巨大的壓力,有的甚至表現出退化行為,如哭哭啼啼、唉聲嘆氣或對護理人員發脾氣。特別是離退休干部,社會角色和人際關系發生了變化,再加上自身疾病的折磨,自尊心受損,稍不如意,就固執己見,甚至拒絕飲食及治療。
1.3 自卑無助心理
此類患者由于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且介入治療費用又高,患病后既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又拖累家人,表現為孤獨自卑,渴求得到關心、同情和幫助。
1.4 依賴心理
患者往往由于心臟病發作,感到病情危重,生死難測,患者缺乏主見和信心,一切處于被動地位,不想活動,不思飲食,希望得到親人和醫護人員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且事事都依賴別人去做。
2 術前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治療能穩定患者的情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和敵對等情緒,消除由于心理原因帶來的軀體癥狀,從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2.1 對于恐懼、焦慮心理的患者,我們熱情接待,關心體貼患者。責任護士加強巡視病房,耐心地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為患者排憂解難。向患者作入院知識宣教,消除其對環境的陌生感,同時根據患者的年齡、性格、文化程度、社會地位、家庭經濟狀況及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運用護理程序,制定符合個性化的健康心理指導計劃,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冠心病的發病原因、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目的、意義、手術方法、術前準備的內容和必要性、手術的周密安排及安全措施、術后的注意事項:如術后穿刺側肢體平伸、制動、穿刺處砂袋壓迫的時間及目的,術前及術后患者的飲食和用藥指導等,或請已做過此類手術的患者現身說教,從患者自身的健康利益出發,使之認識到介入治療十分必要,且醫護人員非常可靠,從而消除患者對自身疾病、介入治療的恐懼、焦慮心理,愉快地接受手術治療。
2.2 對于抑郁、悲觀絕望心理的患者,護士應有高度的同情心,積極主動關心他們,耐心地做好說服解釋工作,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和勇氣,增強患者心理的承受能力,讓其認識到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存在價值,正確對待疾病,同時動員家屬的力量,讓他們細心照料、盡心盡孝,使患者很快消除了心理負擔,愉快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2.3 對于自卑、無助心理的患者,護士在巡視病房時,應尊重他們的人格,以良好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家庭經濟實在困難者,我們為其減免部分治療費用,捐款捐物,給患者以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對待疾病。
2.4 對于依賴心理的患者,護士應有寬闊的胸懷,諒解患者的行為和語言,真誠地對待他們,給予他們熱情的照顧和精心的護理,以穩定他們的情緒。同時做好患者家人的工作,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不要無故訓斥、歧視他們。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輕松地面對自身所患的疾病和介入治療后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變被動配合為主動配合。
2.5 應用術前行為控制技術,及時減輕患者術前焦慮: (1)放松、深呼吸、咳嗽練習等能有效地對抗焦慮,是減輕術前焦慮和術中痛苦的最常用方法;(2)示范法:我們采用請一些手術成功的患者介紹經驗的方式進行。通過學習手術效果良好的患者是如何克服術前恐懼,取得最好手術效果的事例,掌握一些戰勝術前焦慮的方法;(3)保持良好的手術環境,理想的手術環境應保持整潔寂靜,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遮掩,醫護人員談話要溫柔和藹,遇到意外時要保持冷靜,切忌驚慌失措大聲喊叫,以免產生消極影響,引起患者緊張。
3 手術后的心理狀態
術前焦慮較重的患者,一般術后仍維持較高的心身反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術后心理負擔過重,擔心手術是否成功,手術目的是否達到;(2)術后穿刺股動脈側肢體需制動24 h,長時間保持抑臥姿勢,腰背部的肌肉往往出現酸痛,尤其是對腰部有疾患的患者來說十分難受。另外排便方式的改變尤其是一些前列腺疾患常常出現尿潴留,這些不舒適都會使患者出現焦慮煩躁情緒;(3)此外,一些患者對手術結果的期望值過高,會出現不滿情緒。
4 術后心理護理
4.1 術后患者一回到病房,護士應立即告知手術完成情況,讓患者放心。應多向患者傳達有利信息,給予鼓勵和支持,以免患者術后心理負擔過重。術后應心電監護,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心律、體溫等生命體征,以及尿量及穿刺部位情況。術后使用抗生素3~5 d,預防感染。
4.2 經橈動脈入路者指導患者術后不需絕對臥床,可適當下床活動,但術側肢體略高勿下垂,并用繃帶固定,4 h后漸松弛繃帶,12 h后拆除繃帶以利于靜脈回流。嚴密觀察橈動脈傷口及出血情況:注意手部皮膚溫度及顏色,傷口有無疼痛、滲血、出血以及手指、甲床顏色等,有異常及時匯報醫師并做對癥處理。并發癥的觀察: (1)橈動脈痙攣,其發生與術者的經驗有一定關系。患者精神緊張、疼痛、操作粗暴或時間過長均有誘發橈動脈痙攣的可能; (2)橈動脈閉塞,術后即刻發生率在5 %左右[5]。指導患者術后1周應避免抬重物,飲食清淡易消化,戒煙限酒等。
4.3 經股動脈穿刺途徑者,的護理:術后需絕對臥床,防止出血、血腫及下肢動脈血栓形成,應臥床24 h[6],術側肢體保持平直, 12 h勿彎曲[7]。特別是老年人,耐受力差,護士需向患者解釋,術側肢體彎曲會升高動脈壓造成穿刺點出血,以獲得患者和家屬的主動配合。需注意觀察術側肢體末梢皮溫、皮色及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觀察切口敷料有無滲血,若有滲血,及時通知醫生,予以重新包扎壓迫止血,若切口周圍形成皮下血腫,需標明血腫范圍以利于進一步觀察,隨時詢問有無胸悶、胸痛、心悸等不適,觀察心電監護有無心律失常及發生缺血性改變。
4.4 幫助患者做好出院準備,大多數患者缺乏出院后的保健知識,故應向患者詳細介紹出院后自我鍛煉的知識以及飲食上的特殊要求,定期復查、復診。
總之,在臨床工作中要細心仔細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行為舉止,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消極心理反應,使患者順利度過手術難關,取得最佳手術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海波,徐波.冠心病介入治療—從臨床試驗到臨床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
\[2\] Kiemeneiji F,Laarman Gj,Melker ED,et al.Transradial artery coronary angioplasty \[J\].Am Heart J,1995,129:1-8.
\[3\] 戴曉陽,佟術艷.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23-228.
\[4\] 何志晶,湯盛飲,吳其常,等.手術前焦慮與心理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6, 3(7): 421-423.
\[5\] 劉桂芝,鄭效云,單信芝.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 齊魯醫學雜志, 2005,20(5):447.
篇6
1、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的必要性
隨著藥學服務逐漸被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在醫院等醫療機構應該大力提倡藥學服務顯得尤為重要,讓醫者、藥者認識到藥學服務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提高我國冠心病患者的就醫質量,更好的完成治療。目前,我國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比較薄弱。我們應該注重從不同的角度參與門診和住院病人的治療,給病人提供藥學知識、開展治療藥物監測、參與治療方案的制訂、病人教育和咨詢,藥動學的咨詢和營養支持,生活方式的改變與選擇。藥師要多與病人溝通接觸,積極開展藥學服務。治療冠心病的醫師和藥師應該具有臨床藥師大多具有醫學和藥學的雙重知識結構,具備提供藥學服務的基本素質才能為患者提供有幫助的專業的服務。冠心病藥學服務人員對所有備選治療方案進行最小成本、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效用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向病人提供既經濟又能提高生活生存質量的冠心病治療方案。大大降低冠心病治療的總費用,減輕冠心病患者的經濟負擔,也使整個社會的衛生資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時非常必要的。冠心病藥學人員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廣泛的知識、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除了有冠心病藥學專業的知識外,還具有更多更全面的醫學專業知識,為冠心病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療藥物。目前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已呈逐年上漲趨勢,特別是在農村一些比較貧困的地區也出現了普遍的患病態勢,而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種類繁多,藥物價格不一,有的治療藥物甚至很昂貴,因此,提高冠心病的藥物服務成了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重要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藥學人員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來盡量保證對病人的藥物治療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并且盡量降低總的醫療費用。
2、藥學服務人員對冠心病患者履行的職責
首先,要求藥學服務人員所提供的藥品,不管是在內在質量還是外在包裝上都必須是合格的優質的。因此在藥品的采購時,從合法的渠道獲得藥品,嚴格按法律法規要求采購;注意藥品的貯存,減少藥品的變質;保證藥品在療患者該次治療的服用期間處于安全的有效狀態。其次,藥學人員應提供有效的冠心病治療藥物。要求藥學人員對所提供的藥品的適應癥、作用原理、作用途徑、作用特點、作用強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性能均有全面的了解。藥物治療服用前,藥學人員應對病人詳細說明藥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不良反應,盡量避免藥品的不良反應對人體的可能損害。同時,在藥物治療前,還要加強對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發現任何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第三、藥學人員應提供經濟的冠心病治療藥物。目前由于我國醫療、醫藥、醫保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上漲過高的醫藥費用已給個人、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衛生資源嚴重不足和嚴重浪費,要求藥學人員掌握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和步驟。第四、在臨床的藥學人員有能力向醫生提供全面的藥品信息和用藥方案,協助醫生正確、合理地為患者使用藥品。藥學人員還應該積極深入臨床,開展治療藥物監測,開展處方分析,進行新制劑和新劑型的研究。
二、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與心理護理相結合應用
對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就是要求藥學人員利用藥學專業知識和工具,向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與藥物使用相關的各類服務。在對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過程中,主動關心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護理。目的是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經濟、合法的治療藥物,達到身心全面康復的目的,實現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藥學服務和心理護理應該同時進行,只有將二者相結合才能達到最終的的治療效果。單一的藥物治療和心理護理都不可能完全至于冠心病患者的病癥。
1、冠心病患者治療服務的注意事項
(1)藥學服務人員應該與冠心病患者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供合理的藥物治療服務的同時,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積極的心態,周到、細致的服務,營造良好的護患氛圍,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達成共同促進康復的默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用細致周到的服務幫助患冠心病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疏導患者對并征得緊張情緒。經常與患者進行心理上溝通,并從生活上照顧他們,比如給他們最大的精神安慰,盡量滿足他們生活上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他們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3)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冠心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囑其進食易消化、高纖維、優質蛋白的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有助于患者的藥物治療和心理護理的治療。
2、針對性的藥學服務和心理護理對策
通過對冠心病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藥物服務和心理護理,教會患者科學用藥,并加強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術,不僅有助于患者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控制疾病的發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而且還能促進其功能恢復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同時,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有了信任感,縮短了護患距離,加深了護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識和生存質量。
(1) 減輕患者抑郁和焦慮
冠心病患者入院的3~5d抑郁逐漸明顯,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醫生或者護士應該主動的向患者熱情、仔細解釋各種檢查和治療方法的價值與意義,讓患者傾訴內心的體驗和感受,以減輕其焦慮和抑郁,加之合理的藥物服務,提高患者的信心。
(2) 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冠心病患者受個人認知評價、應對風格、社會支持、個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從而誘發冠心病或加重病情。藥物服務人員應該與醫生和護士一起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
(3)減輕患者心理應激反應
對患者提供藥物服務的同時還應幫助患者認識改變自身的應對方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盡量避免消極而不成熟的應付方式,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水平,重建心理適應能力,調整人際關系,減少內心沖突,保持心理平衡。
篇7
【關鍵詞】冠心病;肥胖;康復期;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07—01
冠心病是當今發病率高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心血管系統疾病,肥胖患者屬于高危人群。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急性期的治療得到很好的發展,康復期的護理越來越備受關注。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診療疾病中不僅重視生理因素,而且強調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近些年心理治療在治療疾病中越來越得到醫患的認可。通過觀察我院冠心病中肥胖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針對性的實施心理干預,使康復計劃順利有效的實施
1 臨床資料
我科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冠心病病人843例,其中肥胖患者(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56人。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6.3歲。體重87—122kg,平均94.6kg
2 心理特征分析及護理
2.1焦慮恐懼抑郁心理
在疾病緩解期或恢復期,病人對自己的前途悲觀失望,顧慮重重,擔憂冠心病復發。有的病人在住院期間一切服從醫生護士,并不關心藥理知識,當得知出院的消息,擔心出院后再發病時,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擔心換醫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誤治療,表現為對未來事件及結果擔憂,以致于生活變得沒有規律,甚至對自己的不良嗜好不去主動節制。易產生焦慮情緒,表現為睡眠不佳、表情淡漠、對環境、治療、護理漠不關心
2.1.1.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并不斷完善康復計劃,積極主動邀請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充分理解尊重病人個性,穩定其情緒,用文雅的舉止、嫻熟的操作和藹的態度取得病人信任,做好心理疏導,減輕或消除焦慮。
2.1.2.盡量創造舒適安靜的環境,調整病室的溫度、濕度和光線,經常為病人放一些曲調舒緩的音樂,使病人感到舒適,減少內心焦慮
2.1.3.通過暗示、說服、示范、誘導等方法,讓病入學會放松,轉移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感,與病人討論疾病的治療及愈后,增強戰勝撓病的信心。
2.1.4對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如通過幻燈片卡片書籍等多種形式講解住院及出院各環節相關知識,普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有關知識,提高患者安全感,消除其顧慮
2.1.5.消除病人擔心出院后再復發的顧慮,詳細說明本病的性質及預后良好的一面,指出令人樂觀的前景。
2.1.6.在病人出院前做好解釋工作,即表明病人病情已好轉,恢復期只要耐心治療,定期隨訪,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誘發因素,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可減少或不再發作。
2.2 自卑、不愿與人交往的心理
肥胖患者體態笨重、活動不便、備受旁人關注、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顯,過分敏感、自尊心強,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而疏于表達,社會適應和社會交往能力降低。
2.2.1鼓勵病人表達自己的感受、進行自身修飾、 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的內在氣質。
2.2.2與病人商討,制定合適的飲食計劃,指導病人選擇食物,限制脂肪和含糖高的食品。指導病人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 增加咀嚼次數,減慢進食速度。安全有效的進行減肥。
2.2.3心理和身體一樣,通過一定的鍛煉活動能促進健康,鼓勵病人進行鍛煉,行有氧運動,循序漸進并持之以恒。與病人一起制定活動減肥計劃,鼓勵進行病情允許范圍內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
2.3 盲目樂觀心理
懷疑診斷,忽視其嚴重后果,自我感覺良好,用藥不規律,飲食不節制。部分病情較輕的患者認為吃藥就能控制,不愿意從飲食、體重等方面做調整,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
2.3.1 重點進行健康教育,采用簡短語句,明確詞匯和果斷結論,使患者加強對冠心病癥狀轉歸,誘發因素的了解,認識到在康復期工作和活動亦需量力而行,尤其注意控制體重。
3 體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發福者”日漸增多。“肥胖大軍”的迅速崛起,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新的災難,在治療生理疾病的同時根據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給予不同的護理和指導,使病人處于一個接受治療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用親切的語言,細心的照料,及時發現病人心理反應,用高尚的情操喚起病人心理正性反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康復,對提高病人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日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冠心病;便秘;護理
冠心病三支病變患者在配合治療的同時往往需要絕對的臥床休息及限制活動,因活動少、胃腸蠕動減慢、加之食物精細等原因,容易造成患者便秘。因用力排便引起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并不少見。因此冠心病三支病變患者保持其大便通暢或解除便秘者癥狀,就顯得尤為重要?,F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護理工作中的體會。
1 腹部按摩
此種方法是沿結腸解剖位置由右向左環形按摩,刺激蠕動,可促使降結腸的內容物向下移動,并可增加腹內壓,刺激排便反射,大便及時排空防止便秘。此法簡便易行,無需借助任何藥物及器械,同時,護士邊給患者按摩邊聊天,使患者得到安慰,減輕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不安。還可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提高依從性。
2 飲食調護
易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要粗細搭配。餐前喝熱飲料和果汁。若病情許可,應增加每日液體的攝入,以促進腸蠕動,刺激排便。另外,蜂蜜是預防便秘的最佳飲品,可沖水飲用。少食多餐。
3 排便訓練
幫助患者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指導患者選擇適合自身的排便時間,平臥于床上,雙手重疊輕壓下腹部,做輕微咳嗽動作,重復數次,以不感覺勞累為度。教會患者掌握心理
作者單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醫院
調節方法及意想排便方法,消除緊張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4 合理選擇瀉藥
通便靈膠囊口服用于熱結便秘,長期臥床引起的便秘;麻仁丸口服以調節機體水分平衡,促進腸胃運動,用于腸燥便秘的患者;莫沙必利口服以增加胃腸蠕動,可用于自行解便但排便量很少或排便困難的患者。必要時灌腸。
5 人工輔助排便
患者大便干結難行,在使用藥物治療及灌腸未見效果時,可由護理人員戴手套慢慢掏出大便,直至排盡為止,手套上應涂少許石蠟油以,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可先服消心痛等藥物。
6 環境
保持病室環境舒適,可為患者用屏風遮擋,必要時可放輕音樂,并噴灑芳香劑除臭,以消除患者緊張、尷尬情緒。
以上方法既可單獨運用,也可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幾種方法聯合應用。只要能達到解除或防止冠心病三支病變患者便秘,消除或減少患者因便秘引起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的目的,就應當在日常護理中充分運用上述護理方法及手段。
參 考 文 獻
篇9
猝死是冠心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1]。冠心病猝死,它是冠心病病患在病情好轉之后,突發的死亡。它約占心源性猝死的50%[2]。冠心病它與飲食、年齡、飲食、生活方式及疾病的控制密切相關。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并采取積極措施,可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減低猝死及心梗的發病率?;仡櫺苑治鑫以?010年5月―2012年2月14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有10例發生猝死)的臨床資料,采用積極護理措施,收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男89例,女53例;年齡41―84歲,平均64.2歲。其中,發生猝死10例。
1.2方法
應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我院142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統計冠心病的原因及冠心病猝死的原因,并且提出積極相應護理措施。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應用t檢驗,X2檢驗,P
2結果
冠心病發病原因以及冠心病猝死的發病原因,如表1,表2。冠心病的病因中高血壓及高血脂癥所占比例分別為32.4%、24.6%,與其他病因相比,更常見,P
表1分析冠心病的發病原因
表2冠心病猝死原因
3護理措施
3.1注重心理護理
針對冠心病猝死原因-情緒變化,我們應注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形成以患者需求和臨床需求為導向的雙向交流模式。一些患者會認為自己的病情危重,繼而產生悲觀、焦慮及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向他們做好解釋工作,闡明疾病的基本知識,告知患者病情與情緒之間的關系,從而消除其緊張情緒,解除其思想顧慮,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念,繼而提高患者依從性,使之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
3.2關于飲食的指導
針對冠心病及冠心病猝死的誘因-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便秘及暴飲暴食等,我們為規避誘因,應控制飲食,控制食量,禁忌飲濃茶及酒。
3.2.1合理控制飲食
患者飲食應遵循清淡、營養、低膽固醇、低脂、高纖維素的原則,食用植物油,多食粗纖維,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少食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應多食蘿卜、鯉魚、豆腐及冬瓜等食物。忌食腌制發霉或者過燙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發生[3]。
3.2.2控制食量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應規律,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晚餐尤其不宜過飽(7分飽為宜)。據相關報道[4] ,飽餐增加胃腸道血供,繼而可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誘發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3.2.3禁忌飲濃茶及酒
酒精對冠心病患者危害十分大,它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繼而增加心肌耗氧,致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律失常,增加發病危險。濃茶及含過量咖啡因的飲品均可興奮大腦,影響睡眠,也對冠心病患者十分不利。
3.3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3.1吸煙
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吸煙可增加腦卒中、周圍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的發病率,因此勸導患者戒煙是十分重要的。
3.3.2規范患者日常生活
指導患者不應在飽餐、饑餓及運動后馬上洗澡;洗澡時,盡量有人陪同;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不宜淋?。凰疁夭灰诉^熱或過冷;在較為寒冷的季節,應用溫水洗臉;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突然或者過快用力動作,例如走急路、下蹲及搬重物等;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
3.4冠心病的用藥指導
3.4.1合理用藥
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按劑量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不可停服及漏服。護士應囑患者家屬監督其服藥?;颊呷糸L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應按時測心電圖,血壓,每次服藥前數患者的脈搏數,若患者脈搏少于60次/min,則應立即停藥,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3.4.2藥物隨身攜帶
患者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制作安全卡片(注明患者姓名、電話、疾病診斷及聯系人),確保如突發心臟病,可得到及時救治。
3.5普及疾病知識,讓患者了解先兆癥狀
冠心病常分為兩型即心肌梗死型及心絞痛型。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急性、暫時性的心肌缺氧、缺血,而引發的臨床綜合征。它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放射性胸痛,含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癥狀緩解。心肌梗死,它是以冠狀動脈病變為基礎,發生的冠脈供血急劇減少甚至中斷,繼而引發心肌持續性缺血-壞死。它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或者心前區劇烈痛,往往會伴有大汗、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等表現,含服硝酸甘油之后,癥狀無改善,重者可發生休克、心律失常、心衰甚至危及生命。讓患者了解疾病的先兆癥狀,可為臨床診療爭取寶貴的時間,這是十分必要的。
3.6向患者普及急救知識
出院時應向患者闡釋心絞痛發作時的應急處理、服藥的注意事項及副作用[5]。若患者出現心絞痛發作的次數增加;發作期延長;疼痛程度增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無效等情況,可能提示出現心肌梗死。我們應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做好相關救護工作:(1)患者臥床休息,以減少心肌耗氧;(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min一片,以緩解疼痛;(3)若患者病情危重,應立即通知當地急救中心,120到達后,就地施救,等到患者心律、心率及血壓等平穩后,方可輕輕移動,送病患到醫院進一步治療。(4)有條件的情況下,立即給予患者高濃度氧氣。(5)若患者出現,面色突然發紺、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微弱或者停止、意識不清等,提示急性心梗并發嚴重的心律失常,室顫,引發心臟驟停,這時候,我們需重錘患者胸前1-2下,進行心肺復蘇,等待醫生到來,為搶救贏取寶貴時機。我們還應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心梗的發病機理以及注意事項。患者出院后,應與醫院保持聯系,并定期復診。
篇10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plocardia nurs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1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73 case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77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diplocardia nursing, and the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plocardia nursing;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糖尿病(DM)為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危險因素之一,冠心病(CHD)人群受高血糖影響,其危險性將顯著提高[1]。臨床現采取雙心護理模式,通過整體護理與心理治療相結合,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消除不良情緒。為明確該模式應用于臨床對DM并CH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該院針對性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73例)與研究組(77例)。對照組男女比例43:30,年齡50~71歲,平均(61.84±7.36)歲;病程2~11年,平均(5.78±3.12)年。研究組男女比例45:32,年齡51~72歲,平均(61.97±7.42)歲;病程1~12年,平均(5.89±3.26)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有血糖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用藥與飲食指導等;研究組予以雙心護理,具體為:(1)心理護理:同患者進行交流,通過康復實例講述提升患者治療信心;進行侵入性操作時,護理人員主動安撫患者,予以情感支持,并結合患者心理狀態,予以針對性心理輔導;護理人員予以患者眼神、表情、手勢等肢體語,適當觸摸安撫,緩解患者緊張情緒。(2)認知護理:①進行健康宣教,針對患者文化程度與學習能力,制定個性化宣教,內容主要為疾病成因、治療方式、心理狀態對疾病的影響等;②予以用藥護理,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在服藥過程中講解藥物知識,包括藥物原理、作用、不良反應等,提高依從性;③指導養成正確飲食習慣,嚴格控制攝入熱量,多食新鮮瓜果蔬菜,保證營養、維生素等攝取充足,叮囑其戒煙、酒等;④協助矯正不良生活方式,增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保證充足睡眠,加強日常血糖監測,提升自律性與主動性;⑤加強運動,指導患者進行適當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健身氣功等,出現心絞痛情況應立即停止活動,并服用藥物緩解。
1.3 觀察及評定指標
觀察兩組心理狀態,采取抑郁(SDS)與焦慮(SAS)自評量表評分標準,SDS得分為53分以上則為抑郁,SAS在50分以上為焦慮,得分越高?Y狀越明顯;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取SF-36評分標準,分成軀體感覺、生活滿足感、睡眠狀態、工作能力等方面,每項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數據均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心理狀態
研究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分別為(51.79±4.64)分、(54.46±10.58)分;對照組分別為(43.86±4.17)分、(49.26±7.31)分;研究組SAS、SD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t=10.988 7,3.484 0,P
2.2 比較兩組生活質量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高(P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