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學教學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1: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數學教學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數學教學的建議

篇1

關鍵詞: 軍校數學教育 教學模式 改革建議

從在市場經濟交易中反映買賣雙方交換關系,作為一種計算和描繪工具開始,數學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展到今天數學的應用已經遠遠不只這些。它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交通、統計、設計、教育、機械、建筑、經濟、工程、物理、決策,等等。

但是,數學發展的現狀與數學教育都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軍校數學教學模式現狀

軍校數學教育占了文化課程的很大一部分,也是考核要求最高的文化課之一。但是數學課程的開設、教學和考核等手段真的實現了數學實質的教學目標了嗎?

數學與應用數學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軍校目前課程開設情況,教學效果及考核內容來看,最突出的問題是學員對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數學教材的難度系數大,封閉又傳統,理論內容比較抽象枯燥與實際聯系不大;第二,教材與考核要求很少涉及數學理論的應用與創新能力的考察,于是教員在教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強調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考試形式和題型變化微小甚微。

數學發展表現出來的這種內在的統一性和在外部應用中的自覺性還將在下個世紀中繼續下去。這樣的發展現狀對數學教育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呢?首先在教育中數學應該被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要強調數學各個分支學科之間的聯系;其次要注意加強培養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注意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數學的整體觀念的建立可以幫助理解數學,增強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反之,綜合應用能力的增強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數學的整體性認識。

二、對軍校數學改革的建議

1.教學內容需要改革

首先,教學內容應該盡量精簡,除去過時陳舊的知識,把實用的理論知識系統化、增強邏輯性;其次,習題訓練一方面要起到溫習鞏固理論知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起到發散思維、鍛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比較難實現的一步,因為實際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的不只是一點理論知識還會牽扯到其他知識和方法。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一方面建模和實驗打開了學生局限的思維方式,讓他們看到了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數學是有用的,是切實在身邊起作用的,確實有助于科學發展并將繼續帶動科學的發展。

2.考核方式需要改革

根據數學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目前這種只考核基礎知識、題型幾乎不變的百分制筆試模式已經很難能達到數學培養的要求了。要培養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就要從考核內容上向這個目標靠攏。我認為一方面要考核學過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考核學員在基礎知識基礎上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包括必要的理論知識(100學時左右)和計算機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具體措施是基礎知識考核與論文創作相結合,其中論文創作要求可稍低于研究生論文要求,但目的是讓學員適應綜合運用知識包括理論知識、數學軟件和綜合搜索知識的學習方法。

3.教學方式的改革

實際上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還要從數學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出發。教員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循序漸進地傳授學員理論知識外,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學員的邏輯推理能力、靈活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科學計算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員興趣,做到學與問結合,充分運用探究式、啟發式和推理演繹式教學方法,形成勤于發問、善于思考充滿樂趣的良性循環模式。

三、結語

根據筆者在地方大學七年的觀察和總結、在軍校三年對軍校教育的研究實踐,從軍校學員學習數學的現狀來看,興趣不高、主要處在一個延續傳統教學內容和模式應付考核的階段、離數學培養目標的要求較遠,這是一個遲早要解決的弊端。改革要從本質出發――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只要這些改變了教員們就會慢慢改變教學方式順應這種環境,才能最終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數學知識、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志琦.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中國成人教育[J].2003(02):146-147.

[2]李尚志.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探索大學數學[J].2003(01):271-272.

[3]胡冰.高校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黑河學刊,2012(08):100-101.

[4]馬麗君.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之我見.2013(09)198-199.

篇2

摘要:本文針對北師大版新課程教材中導數幾何意義安排的弊端,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對教材的修改建議,即增加一節極限的定義,順應導數定義的形式化表達,同時調整導數幾何意義的表述,使得對導數幾何意義的理解水到渠成、自然流暢.

關鍵詞:形式化;極限;導數;導數的幾何意義

導數是微積分的核心內容之一,由于它是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函數性質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高等數學的內容之一,所以在歷次教材改革中,它的變動既頻繁又較大,既體現了編者對它割舍不下的情懷又充滿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 本文就北師大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2-2》(以下簡稱“新課程教材”)中對這部分內容的安排提出教學中的困惑,并結合實踐,提出對策,供大家參考.

與原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數學選修Ⅱ》(以下簡稱“舊課程教材”)相比,新課程教材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上都有很大變化,其中與本文討論有關的是導數概念的引入,不講極限概念,而是注重通過實際背景創設豐富的情境,不惜篇幅引導學生經歷由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的過程,從本質上認識和理解導數概念,在給出導數定義后,又給出了三個具體例子,加深對導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這些都是舊課程教材所沒有呈現的.

教材的具體安排是:§1 《變化的快慢與變化率》,用了兩個實例分析和兩個例題,幫助學生實現從“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的質的飛躍,為導數概念的引入做好了扎實的鋪墊. §2《導數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由于有了上一節大量生動的背景實例,至此,抽象出導數定義已是水到渠成.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在數學中,稱瞬時變化率即為函數y=f(x)在x0點的導數”是欣然接受的,相對于舊課程教材,導數定義的給出無疑是成功的.

新課程教材在§2中,專門安排了§2.2《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材在描述性地給出了“曲線的切線”的定義后,緊接著就是“該切線的斜率就是函數y=f(x)在x0處的導數f ′(x0)”. 學生的困惑是:f ′(x0)不是函數y=f(x)在點x0處的瞬時變化率嗎?它反映的不是割線AB在點x0處的變化快慢嗎?它怎么又是y=f(x)在點x0處的切線斜率了呢?我們困惑的是:(1)本想弱化形式化的定義,降低學生理解導數的難度,但教材在導數定義后,又“通常用符號f ′(x0)表示,記作f ′(x0)==”,這里還是出現了形式化的定義了;(2)極限定義能回避得了嗎?導數定義中無法回避,這是不爭的事實,新課程教材在§3《計算導數》中,不僅出現了極限的符號,而且還出現了極限的運算,與其在這里讓教師費盡口舌給一頭霧水的學生解釋半天(事實上學生仍無法理解),既偏離了主題又沒有效果,不如干脆增加一節“極限的定義”.

安徽省是2006年秋季進入新課改的,首輪教學中我們循規蹈矩地按教材進行教學,結果學生只能是生吞活剝地記下結論,由于不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在實際應用中,他們只能是照搬模仿,根本談不上“靈活”二字. 在2007年開始的二輪教學中,我們對新課程教材作了大膽的嘗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 增加一節《極限的定義》

在選修2-2§2《變化率與導數》的§1《變化的快慢與變化率》之前,增加一節,課題是《極限的定義》,課時為一節課,主要介紹極限符號的引入和使用,初步滲透極限思想,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通過列舉實例,給出“數列極限”的描述性定義:一般地,設{an}是一個無窮數列,如果當n趨向于無窮大時,an無限地趨向于一個常數a,則稱a是數列{an}的極限. 然后給出形式化的符號表示,即“當n∞時,ana,記作an=a”.

然后,將數列極限的初步認識遷移到“函數極限”,仍然通過列舉實例,只介紹“當xx0時,函數f(x)的極限”,并給出形式化的符號表示:“當xx0時,f(x)a,記作f(x)=a”,以實現數列極限的順應和同化. 這里不介紹“當x∞時,函數f(x)的極限”,也不介紹“函數的左、右極限”,以免增加學生理解上的困難,更主要的是避免沖淡主題――我們這里只是介紹極限的形式化表示和極限思想,并不涉及極限的完整定義. 事實上,在舊課程教材選修Ⅱ中,學生對“xx0時,函數f(x)的極限”的理解要比對“函數的左、右極限”的理解容易得多.

最后,為了加深對極限符號的認識,我們設計了一組練習.

練習1 請用語言描述下列極限符號的含義(有的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要求學生探究符合要求的數列{an}或函數f(x)的解析式):

練習2 正三棱錐S-ABC的相鄰兩個側面所成的二面角為α,則α的取值范圍是().

2. 調整一段敘述

有了極限的符號表示,在§1節的例1和例2中,均可以用極限符號表示“小球在t=5 s時的瞬時速度”和“合金棒在x=2處的線密度”了,而且可以將§2.2《導數的幾何意義》的敘述調整為:

函數y=f(x)在區間[x0,x0+Δx]上的平均變化率為,如圖1所示,它是過A(x0,f(x0))和B(x0+Δx,f(x0+Δx))兩點的直線的斜率,直線AB稱為曲線y=f(x)在A處的一條割線.

[x][x1][x0][O][Δx][A][Δy][B][y=f(x)][y]

圖1

如圖2所示,設函數y=f(x)的圖象是一條光滑的曲線,從圖象上可以看出:當點B(x0+Δx,f(x0+Δx))沿著曲線逐漸向點A(x0,f(x0))靠近時,割線AB將繞著點A逐漸移動,當點B沿著曲線無限接近點A(即Δx0)時,割線AB也無限地逼近一個極限位置――直線AC,直線AC和曲線y=f(x)在點A處給我們“相切”的感覺,于是稱直線AC為曲線y=f(x)在點A處的切線.

[x0][x][O][A][C][B′][B][y=f(x)][y]

圖2

由于割線AB和切線AC都過點A,所以割線AB無限地逼近切線AC即是kAB無限地趨近kAC. 將上述變化過程表示如下:當Δx0時,kABkAC,由極限的定義,即為kAC=kAB===f ′(x0)

所以函數y=f(x)在x0處的導數f ′(x0)就是曲線y=f(x)在點A(x0,y0)處的切線斜率,這就是導數的幾何意義.

1. 何謂“適度”的形式化?“數學教學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達,要強調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否則會將生動活潑的數學思維活動淹沒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強調本質,注重適度的形式化”(新課標十大基本理念之一)無疑是十分正確的. 但形式化是數學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數學教學中,學習形式化的表達是一項基本要求. 具體地,導數定義能離開形式化的表達嗎?離開形式化的表達,只能讓學生死記導數的幾何意義,這與新課標理念背道而馳. 事實上,高二學生理解極限、導數的形式化表達并沒有什么障礙.

2. 增加一節《極限的定義》,是否增加了課時?新課標實施的陣地在課堂,增加一節極限定義,是增加了一個課時,看看以高考為目的的普遍高中的課時安排吧,有幾個學校的數學課時是每周四節?搞理論可以走得極端一些,但實踐還是尊重客觀實際的好,以我校兩個年級的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增加一節極限的定義,無疑是必要的.

篇3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386-01

在教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可能有以下的同感:講了很多遍的問題,學生還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針對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及教師經常出現的同感,我對此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給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幾點建議。

農村小學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農村,見識少、所學知識均為書本知識,對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等一無所知,因此,他們認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將來沒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長多數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樣教育兒女,針對這一系列阻礙學生學習的客觀條件,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也可以帶他們去做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讓學生發現知識存在于社會,存在于生活,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并不是自己和家長所想的一無是處。從而使學生產生求知欲,把“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的正確學習觀。

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多數農村小學的學生不喜歡學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對于這一情況,我們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學生,以愛心去教化他們,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這一點很重要,若是教師對他們不聞不問,或是經常罵他們,打擊他們,這會使他們對老師抱有很大的成見,很怕這位老師,也正是這樣,學生就沒有上這位老師的課的好心態。久而久之,學習興趣全無,成績大幅度下降。然后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多為抽象、枯燥的,學生學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盡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為生動有趣的問題。

一、用好教材,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

1、聯系學生喜歡的生活場景進行教學。2、把數學知識放入童話情景中。3、把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素材帶入數學課堂。

二、在數學課堂中重視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的落實

三、運用巧妙的方法找準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

四、有效抓住課堂上的動態生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1、有效的“生成”離不開精心的“預設”。2、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動態生成”的搖籃。3、恰當處理“課堂生成”,需要教師提高素養。

五、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交流學習效率

1、合理分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2、關注小組合作中的學困生。3、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領。4、不“趕時髦”,只求實效。5、恰當積極的評價是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催化劑。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樂于練習

1、課堂練習要精心擷取生活素材。教師設計課堂練習 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2、課堂練習設計要形式豐富,生動有趣,要有開放性。3、課堂練習設計要關注溝通知識聯系。

七、突出一個“變”字,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1、例題教學中進行一題多變。教學例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變換題目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一題多變,從而使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透徹地掌握和理解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題思路。 2、習題訓練中進行多題一解。習題訓練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全面思考,總結出一般的方法和解題規律,達到一法解多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3、復習教學中進行一題多解。復習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溝通相關知識,學會從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問題,進行一題多解。

八、力爭一個“巧”字,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思維能力

應用題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會解、多解,最后力爭達到巧解,即尋求最佳的解題思路。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大膽探索,突破思維常規,巧解應用題,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比如:經常讓學生解題后想一想,看看能不能簡化解題步驟,進行巧解,久而久之,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愿望,使其敢想敢創,提高探索、創新的能力。

總之,我們應該多研究、摸索出更多適合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讓它也能充滿生機和活力,讓農村的小學生也喜歡上數學課,愛數學。

(上接第381頁)認真聽講是老生常談,但得時刻強調。不僅要認真聽,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且重點內容、方法、技巧要記住,即使一時不能記住也要做好筆記,以備復習時再用。總之,要注重聽課的環節,真正聽清楚想明白,把知識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路在腳下,在延伸;夢在前方,在不遠處。只要我們與夢同行,我就可以成為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 《數學教學大綱》

[2] 《學會學習》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李道仁著

篇4

[關鍵詞]數學建模;高校數學;教學改革

高校數學教學在高校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在高校課程設置中,但凡是理工科專業,數學的學習必不可少,主要是因為其是理工科學習進一步深化的基礎。在現階段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學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層面,而社會實際要求的卻是具有數學實踐能力的高校畢業生,所以說現階段的高校數學教學在滿足市場應用型人才需求方面局限性顯著。為了打破教學局限,滿足高校教學的社會實用性價值提升,積極地進行高校數學教學改革意義重大。從教學實踐來看,數學建模是高校數學教學由理論走向實踐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深入探討其在教學改革中的意義和價值具有重要的F實應用性。

一、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的陳舊

教學模式的陳舊是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就線下的高校數學教學來看,采用的教學形式還是比較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老師永遠是課堂的主導者,而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卻屬于從屬者地位。因為此種模式下的課堂主體和課題數量對比明顯,所以在人數上占據絕對劣勢的老師對于課堂氣氛的活躍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便造成了課堂的壓抑。另外,傳統模式下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組織形式也壓抑了學生的能動性表達,所以整個教學的活性不強。簡言之就是教學模式的陳舊抑制了教學的活性發展,從而對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

(二)教學方法的單一

教學方法的單一也是目前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在目前的高校數學教學中,主要利用的方法是灌輸法,也就是老師利用教學課堂對學生進行數學理論的傳授,然后學生自己進行理解和分析。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個體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討論,所以學生的能動性發揮比較弱。正是因為學生能動性發揮上的受限,所以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培養會受到影響。另外,在數學教學中,先進的科學設備和技術,比如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的利用也不夠充分,所以造成了教學方法的單一和教學質量提升的困難。

(三)課程設置的不合理

課程設備的不合理也是目前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就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而言,應試教育特點顯著,所以大部分的課程設置與課程考察方式掛鉤。在當下的高校數學學科考察中,基本的考查方式都是試卷,這就使得理論教學在課程教于中占有了絕對的優勢。正是因為理論課程的優勢顯著,所以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大部分的院校都會將課堂的重點放在理論上,所以理論課程占據了絕對的地位,而在數學教學中具有同樣重要作用的實踐課堂卻得不到重視。簡言之就是考核體制造成了我國現下數學教學課程設置的不合理。

(四)教學專業性的缺失

教學專業性的缺失是高校數學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另一個突出問題。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學隊伍的專業性建設存在不足。在高校數學教學中,老師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學隊伍的專業性存在缺陷,那么學生的學習自然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分析教師專業缺陷并進行問題解決意義重大。第二是學生的專業化思維培養存在問題。數學學習中,思維專業化非常的重要,有了各專業的思維,問題分析的深入性和專業性會顯著的提升,但是目前在學生思維專業培養方面不夠重視,所以欠缺嚴重。

二、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教學模式

就目前的高校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傳統的教學形式要進行改變,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要發生交換。在過去的教學中,高校數學教學課堂保持著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這種授課模式嚴重地制約了學生課堂自我研究的進行,不僅不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對于數學研究的深入開展也極為不利。第二是在教學課堂的組織形式要進行轉變。過去的教學組織主要是由老師來進行,而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這種組織形式要以學生為主導,老師做好指導和配合,這樣,教學組織的多樣性會得到強化,傳統課堂氛圍的壓抑會得到明顯的改善。簡言之就是積極地利用師生主體地位和課堂組織形式的改革來進行教學模式的變革,從而實現模式的新穎和教學實效的提高。

(二)課程設置

課程的設置也是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需要進行的重要內容。就課程的設置而言,主要是改變過去單一性的理論課程設置,增加實踐課堂的比例。在過去的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占有了絕對的地位,即使存在實踐性的課程設置,在課堂中對于實踐的強化也得不到重視,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于數學實踐都存在著忽略。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從教學課程的設置來引起師生的注意十分關鍵。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數學課程的設置可以由理論占70%、實踐占30%的比例逐漸的進行理論占比的減少和實踐占比的增加。這樣,學生和老師對于實踐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當然,為了使得課程設置的效果得到強化,在課程考核的過程中加重實踐的比例十分重要。簡言之,現在的高校教育,考核性指向依然嚴重,所以從最終考核的目的著手進行課程設置,高校數學課程改革可以得到更好的實現。

(三)教學方法的利用

教學方法的利用也是現階段高校數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數學方法利用的改革主要目的是打破數學教學的單一性,從而強調數學教學的綜合性。就目前的高校數學教學而言,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灌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被動性比較強,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幫助不大。所以在教學方法利用的改革中,可以積極的引入小組探究以及聯合研究等方法,由此提高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高數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們具備了基本的問題解決能力之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然后布置相應的課題,使其通過小組合作研究來完成。這樣,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思維等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而思維模式的培養會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在方法多樣性利用方面,多媒體教學法也不容忽視。

(四)教學專業性

教學專業性也是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教學專業性改革而言,主要的內容有兩項:第一是對教學隊伍進行專業化的建設。在高校數學教學中,老師的專業能力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幫助,所以積極地進行老師專業化理論以及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培養,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體現出更強的專業化水平。第二是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數學學習思維培養。在數學學習中,專業的學習思維有著重要的價值,學生的專業性思維得到強化,其題思考的方向以及深度都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習效率也會更加的顯著。所以說強化教學中的專業性是高校數學教學中需要重點探討的內容。

三、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數學建模的利用意義

(一)改變了數學教學純理論的局面

在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進行數學建模的利用其突出意義在于改變了數學教學純理論的局面。在過去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學以理論為主,主要是因為在最終的學科考核中,高數的考核采用的是試卷考核的形式。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有應試傾向,所以教學內容也就偏向了理論。目前的社會需要的是具備應用實踐型能力的人才,所以理論化的培養模式已經滯后,利用數學建模,可以讓學生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結論的正確性,而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在理論輔助下完成的實際建模分析,會大大增加數學教學的實踐性應用,這樣,理論教學的比例會得到抑制,理論和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會顯現更大的教學價值。

(二)讓學生對數學的實際價值有更全面的了解

數學建模在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中的利用,其具有的一個突出意義就是改變了學生對于數學的看法,加深了其對數學實踐價值的認知。在目前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時常可以聽到部分學生的抱怨,他們認為高數不僅難度較大,而且在現實社會中的利用價值比較低,所以對于高數學習的興趣嚴重不足。通過數學建模的利用,可以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通過數學建模,可以將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數學計算進行解決。換言之就是在數學建模的利用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實踐性價值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在認識強化的基礎上在進行相應的教學,學生對于學科的排斥性會明顯的減弱,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會有明顯的提升。

(三)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理論的認知

在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數學建模的另一個突出意義就是加深了學生對于數學理論的了解和認知。從過去的教學經驗來看,部分學生雖然被動的在學習高數,但是對于高數理論的理解和認知卻不夠清楚,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日后高數在實際問題解決方面的應用。數學建模需要利用數學計算來進行具體問題的解釋,而在這個計算過程中需要遵循信息分析、信息假設等的基本規律,在規律基礎上利用數學符號對理論進行表示,會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了解到數學理論的具體意義和應用。總而言之就是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數學理論的表現愈加的清楚,學生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

(四)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得到強化,抽象性明顯減弱

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強化和抽象性減弱也是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數學建模利用的一個突出意義。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高等數學尤其如此,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對高數提不起興趣。數學建模有效地將數學問題轉化為一系列的實踐計算,這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以及符號可以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進行具象轉化,所以高校數學的抽象性有所減弱。在數字計算的過程中,各種排列組合方式使得數學概念上的單一化被打破,數字間的趣味性體現了出來,所以整個數學學習的樂趣有所提升,學生對學科的基本興趣得到了增加。在興趣濃厚和抽象性減弱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明顯上升。

篇5

一、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

初一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讀、聽、思、記、寫”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嚴重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主要表現在:

1.閱讀能力差。仍采用小學閱讀方法,只看字面意思,不深刻體會理解,當然更談不上應變和應用了。

2.聽課方法差。聽課之前不預習,所以目標不明確,精力分散,易走神,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重點、難點聽不懂,越聽不懂就越不愿聽,聽課效率非常低。

3.思維品質差。愛動腦,但不善于思考,思考表面化,思路不開闊,時常缺乏邏輯性,常常受小學算術中的思維定勢的限制。

4.識記方式單調。只滿足于死記硬背,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不去理解它們的本質含義,不去弄清結論的來龍去脈,所以只會記,不會用。

5.書寫混亂。書寫混亂,無條理,不規范。

二、改變初中生數學學習現狀的建議和方法

1.教導“讀”。(1)粗讀。要明確提出預習的目的,要求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工具書先粗讀教材,邊讀邊圈、點、畫,獲得整體印象和感受,大致搞懂教材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有疑問自己可以查找資料或同學間互相交流合作。(2)精讀。在粗讀的基礎上再精讀教材,對書上的數學概念、法則等在自己預習時理清思路,和以前學過的知識形成網絡。

2.開導“聽”。對于聽課的方法,除在預習中明確任務,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符合自己的問題外,(1)還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思維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開動腦筋,思考教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要從中學習數學思維的方法。(2)注意聽同學的發言,邊聽邊想,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3)獨立思考,鑒別哪些知識已經聽懂,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3.引導“思”。會用腦去想。教師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形成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品質;其次要注意提供適量的思考依據,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有序地進行思考的習慣;再次,善于暴露思維過程,留下一定的思維時間和空間,我們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表達個人的見解,主動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思維水平的逐步提高。

4.傳導“記”。要善于結合教學之機,來傳授記憶方法。如通過把知識編成口訣,學會聯想記憶;通過繪制直觀圖,學會數形結合記憶;通過發掘知識的本質屬性,學會憑特征記憶;通過歸納、整理和分類所學知識,學會按知識結構記憶;通過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學會循線索記憶。

5.指導“寫”。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階段進行訓練:第一步要求學生勤快,跟著教師全版面照抄,且要求書寫工整,旨在提高學生記筆記的速度。第二步要學會標注,可用不同色彩、不同記號標出重點內容、典型例證、容易出錯點等等。第三步要注意語言規范,其一,說法要規范,以利思考和表達的規范;其二,書寫、作圖要規范,畫圖也要規范。

篇6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究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所謂的數學探究教學,就是教師把將要教學的內容作為載體,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呈現出學生數學學習上的發現,呈現出學生探究的過程,讓學生親自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讓學生懂得數學課本中的概念,掌握數學解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習慣的一種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探究教學,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數學探究教學的實施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由于教師對數學探究教學理解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出現換湯不換藥的情況。教師不能結合具體內容來實施探究課,使教師的探究教學變成一種形式。筆者就結合自己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經驗,來談談初中數學應如何實施探究教學。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探究教學觀

1.1教師要深信,每個學生都有探究的潛力

每個學生都潛藏著“自我實現”的創造力,我在教學中發現,每堂課都會出現學生迸發這種創造力的情況。這也表明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學生的能力結構;女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比男生差;平時成績差的學生,某些探究能力的指標并不低于班平均值,即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智能并不差。因此,我們應相信每個學生有主動探究的天性,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的潛力。

1.2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探究的環境

教學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活動。由此看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在探究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師生都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探究性學習活動,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探究態度和保持旺盛的探究熱情,直接關系到能否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是激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基本保證。教師要有民主意識,善于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允許學生自由交流、相互討論和質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使用“激勵用語”,如:當學生在回答不上來問題時,老師應說:“不要著急,請坐下再想想看’,而不應說:“坐下!你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課堂教學里運用激勵語言,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勵學生主動地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十分有用。

2.充分挖掘探究教學的素材

課堂教學是實施探究教學的主渠道,通過調查與座談發現,教師對教材內容挖掘的不深,對什么內容適宜探究不甚清楚,從而影響了探究教學的實施效果。就數學來說,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合學生探究,教師不應該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為探究的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發現過程,活用教材,拓寬探究空間。筆者將結合前面探究教學的類型,通過具體例子來分析哪些具體數學內容適宜探究。

2.1性質、法則的探究

在初中數學中,有些法則和性質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方法進行發現和概括研究,其中有一些問題可以設計為探究教學。例如,在講“字母能表示什么”時,引入如下案例:搭一個正方形要用4根火柴棒,按方式搭2個、3個、10個、100個、x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讓學生動手擺火柴,從中運用實驗、觀察、歸納、概括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代數式的意義。

2.2開放性問題的探究

利用一些開放性數學問題開展探究性活動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方式,可以做為一種經常性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學過“正、反比例函數”后,可出示如下具有開放性的題目:“現有濃度為31%的糖水40千克,現在要將它配制成濃度為46%的糖水,你有什么辦法”。在教學時充分暴露學生的探究過程:有的采用加糖的方法;有的采用蒸發掉一部分水的方法來提高濃度;有的采用“一定量的濃度高于46%的糖水”與“濃度為31%的40千克糖水”混合制成濃度是48%的糖水,這樣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想象、推理,作出多種不同的解答。

3.數學探究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在探究教學中,一旦明確了“探究什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探究”。這也是廣大教師急于掌握的教學技能。

3.1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眾所周知,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探究是從問題開始。教師就要善于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人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之中,從而提出問題,并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這是數學探究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具體的數學探究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注意以下兩點:

(l)問題情境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學習數學的最佳動機是對數學知識的內在興趣,最佳獎賞應該是聚精會神的腦力活動所帶來的快樂。例如,在有理數加法運算的教學中,教師這樣設計問題:某家庭要計劃購買一臺電腦,全家每月總收入為2500元,而每月總開銷為1100元,請問幾個月后才能買到。由于學生對問題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較快地、經驗地算出。

(2)問題情境設置要有趣味性

華羅庚曾說:惟一推動我學習的動力,是興趣和方便,而數學正是充滿了興趣的一門課程。興趣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那么,在數學探究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呢?首先,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現令人困惑的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認知失調,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切實幫助學生克服初始階段的困難,穩定學生的興趣。

3.2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猜想能力

探究教學是一種開放性、參與式的教學形式,強調的是學生參與過程,由學生自己對問題進行探求。當一個問題提出后,對問題進行探求時,合理的猜想、大膽的猜想是問題探求的第一步,只有“提出猜想”,才有問題研究的方向和必要,所以培養學生猜測能力是順利開展探究教學的基礎。猜想是對研究的對象或問題進行觀察、實驗、分析、比較、聯想、類比、歸納等,依據已有的材料知識做出符合一定的經驗與事實的推測性想象的思維方法。如何提出猜想呢?猜想的實現途徑可能是探索試驗、類比、歸納、構造、聯想、審美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等。

參考文獻:

[1]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7

1.1鉆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題、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1.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的數學學習中,難在哪里?為什么難?怎樣破難?

1.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學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1.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

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

②數學活動過程設計(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

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

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1.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所需的學習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1.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1.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數學教案規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課題:指教學課題。

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造性或拓展性目標。

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

⑤作業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分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⑦教學反思:教后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2.情境創設要恰當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創設情境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發現新知識創造最佳的心理環境和認識新知識的理想階梯,也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實施打好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每節課都冥思苦想,創設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軼事,與課堂知識相關的都找出來,似乎脫離了情境創設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了。記得一位教師在上課時創設了好幾個情境,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也聽得十分專注,可是等老師進入正題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時學生一時還不能從故事的情節中緩過來。事實上,并不是每節課都需要創設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長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創設未免顯得牽強,且有畫蛇添足之嫌。數學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立足于數學內部矛盾,開門見山、類比、猜想等方法,不僅干凈利落,而且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過分追求情境創設難免會掩蓋數學的本質特點,削弱數學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層教學,充分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精致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難度滿足有能力的學生和降低難度適應困難學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學中選擇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對于同一題目,通過一題多問或者一題多解等形式,可以使優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讓學困生受到關注,獲得解題的成就感,這就對我們的備課和選題提出了更高要求。課堂是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舞臺,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更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獨到見解和新思維、新想法,同時也能讓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對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新課導入要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于不知不覺中學數學。我們要根據不同課型,設計不同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采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靈性,啟發學生思維。

5.重視課堂提問

5.1對學生易疏忽之處提問。有些解題時的細小之處被學生忽視,從而引起大錯,解方程時,對于移項變號,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的問題,很多學生會忽視,每到此處我都向學生提問:用不用變號?乘不乘最小公倍數?在去括號和添括號時,括號里的各項需不需要變號?這些小問題一經提出,立即會令犯錯誤的學生清醒,從而避免出錯。

5.2關鍵處提問。如在畫角的平分線時,提問:為什么第二次畫弧要以大于1/2半徑長為半徑畫弧?這是畫角平分線的關鍵,只有理解好這個問題,才能準確畫出角平分線。所以關鍵處提問,猶如畫龍點睛,會使學生茅塞頓開,思路通暢。再如,利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關鍵是什么?是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學生掌握了這一突破本節難點的關鍵,接下來表示坐標就得心應手了。

篇8

在我國新課標中要求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該對當地的民間藝術以及民族特色和文物資源進行充分應用,并開展美術教育。因此在現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該增加民間工藝美術課。江西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的美稱,我國著名的陶瓷之鄉———景德鎮就位于江西省。江西有很多傳統的民間藝術,例如:和合舞、采茶戲、江西儺舞、儺戲、瓷板畫以及陶瓷藝術等。這些傳統的民間藝術舞蹈以及工藝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美術課堂,也有利于江西的民間美術教材的開發,突出了江西的地方特色。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傳統,體驗濃厚的風土文化情懷的方式,是對小學美術教學的極大改革。

2走出課堂,走進傳統

江西民間藝術美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民俗活動。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通過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立足于實際的生活,對藝術有更加立體形象的認識。同時,立足于現實生活也是民間藝術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例如,在教學中,石城縣某小學在進行美術教學中就在每年舉辦燈彩節的時候帶領學生去參加。石城燈彩在燈具的制作技藝以及燈歌燈調的選配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燈彩節上富有特色的燈具和具有傳統民族風情的舞蹈,表現的是客家人的積極向上的民族風情。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加燈彩節,并要求學生親手制作簡單的燈具,有意識的讓學生走進社區去和那些藝術家進行交流,參加簡單的節目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享受本土藝術的魅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對美術的熱愛。回到美術課堂中后,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在燈彩節上看到的、感受到的風俗文化和民族風情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通過手中的畫筆把自己能夠想象到的畫面畫出來,把自己最喜愛的彩燈,親手制作出來進行展示,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對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該小學借助當地傳統的民間藝術特色,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傳統,讓學生自己實地感受本土的民族文化風情,并通過和藝術家的面對面交流,增強學生交流能力和對藝術的深層的認識,讓學生根據自己親眼見到的藝術場景進行手繪,增強學生的藝術感染力。通過自己親手制作藝術品,鍛煉學生對美術的立體感受和動手能力,并對本地的文化傳統有了進一步的宣揚,讓下一代對本土文化進行繼承。

3設計特殊教學情景,演繹傳統

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民間藝術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具有本土藝術特色的教學情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秉承“用文化的、歷史的眼光設計民間藝術美術教學情景,演繹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讓學生回歸生活,通過對歷史文化的學習,深刻地認識民間藝術的發展和魅力,讓民族文化深入學生的內心,這種美術教學理念已經成為了現在江西教學的一個突出的特征。采用歷史的文化的眼光去設計民間藝術美術教學情景是因為,從宏觀的角度去看美術的發展史,那么美術發展史也可以堪稱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民間美術也同樣是一部人類宏觀發展史。美術是情感的藝術,民間藝術在運用于美術教學時就需要進行情感體驗,即演繹生活,回顧傳統。生活是十分豐富的,豐富的生活能夠產生創作靈感和激情。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通過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思維的發散,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想象力,同時引入當地的民間美術,并以此來體現美術教學的內容。在美術課堂中,教師通過演繹生活達到傳統文化的再現效果,開拓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想象力,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不同的學生對生活和美的認識不同,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多多走進江西的特色藝術魅力中,感受瓷板藝術以及儺舞的濃郁風情,按照學生自己的思維特點,盡情地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看法和想象力。

4實踐訓練

在美術課上,教師的巧妙引導和科學講解是十分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其理解能力和青少年具有相當的差別,因此在講解的基礎上還要適當地讓學生進行美術實踐,讓學生對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學習。例如纖維藝術,在這項藝術創作中,學生能夠進行實踐學習,也能增加他們的創作靈感。學生可以容易地得到纖維材料,創作工具也十分普通,創作場地更不需要去專門尋找,普通的教室就可以滿足創作需求。并且在課下,學生也能夠自主練習,激發創作熱情。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走進纖維市場,參觀市場上豐富多彩的纖維制品,給學生講解纖維制品廣闊的市場前景,增長學生關于文化藝術的價值潛在認識,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激發學生對創作的熱情和實踐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深刻認識。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瓷廠,了解從白坯到成品的具體制作工藝,讓學生親手制作,教師講解中國瓷器博大精深的文化。這種輔助教學法,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通過親手制作也使得學生對瓷器的生產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對瓷器以及瓷器制作工藝在學生腦海中的立體形象,有利于學生進行書面的繪畫,對增加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5結語

篇9

關鍵詞:建構主義 數學教學 實踐 啟示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數學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結論輕過程。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得不到激活,于是許多學生不愛上數學課,不愛聽老師平淡枯燥的講解,不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更不愿(或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究其根源,主要是:

1.以教師的教為主。教師教,學生練,學生圍著教師轉,學生失去了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2.以書本知識為本位。學生死記數學定理、公式,機械地模仿教材上的解題方法,喪失了學習過程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3.不能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學生還不能主動建構起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體系。

二、建構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探索

建構主義最早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皮亞杰認為認識是一種連續不斷的建構過程,學生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所謂建構,指的是結構的發生和轉換,只有把人的認知結構放到不斷的建構過程中,動態地研究認知結構的發生和轉換,才能解決認識論問題。”就“如何樹立建構主義觀”和“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深入實踐”,筆者談談自己學習和領悟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三、建構主義對高中數學教學的三點啟示

1.把建構主義理論和課程標準結合起來學習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 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教師的作用要從傳統的知識傳遞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建構主義教學比傳統教學給學生創造了更多的管理自己的機會,他們要求學生在復雜的真實情境中完成任務。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各學段目標是學生在這一學段中最終應達到的目標,然而學生對相應的知識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對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應逐步遞進、螺旋上升。從建構主義上看,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過程是在主體對客體不斷建構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充分挖掘數學思想、方法因素,把握滲透的時機,讓學生領悟并逐步學會運用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2.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學生將其所獲得的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建立實質性聯系,是意義建構的關鍵,因此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至關重要。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在學習等差數列的定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之上,在講解等比數列時,可讓學生大膽探索,得出等比數列的定義,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如函數思想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是從初中到高中教材中不斷進行深化,隨著學生的認識水平而不斷提高,因而我們可以在初一就開始不斷滲透函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例如:當x=3時,求代數式3x+2的值,還可以變為當x=4、5、6等其他實數時求代數式3x+2的值,讓學生體會到,隨著x的不斷變化,代數式的值也隨著變化;反過來,當代數式3x+2值為零時,求x的值,就變成了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當x為哪些值時,代數式3x+2的值大于(小于)零,就變成了關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從而用函數思想把代數式、方程、不等式三者統一起來了。這樣經多次反復滲透,學生的認識水平、理解水平就不斷提高了,到初三對用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來定義函數,直至高中對用集合的映射來定義函數等相關知識都不會感到陌生。當然,數學思想、方法的建構并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剛開始時建構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系可能只是空洞的、膚淺的大體框架,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不斷豐富完善,逐步建構起優化完美的思想和方法體系。

3.建構解題模式

指導學生解題時,波利亞認為,在解決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之后,要善于去總結一個模式(或稱為模型),并井然有序地儲備起來,以后才可以隨時支取它去解決類似的問題,進而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建構解題模式,指導學生解題。如在探討等差數列前n項和時,其中就蘊藏著一個重要的解題模式――逆序相加模式,在教學時可以加強它的運用。我們可以運用這一模式來很好地解決這樣一道題:

求證:lgl+lg2+……+lg(n-1)>n/2>lgn。

從數學教師這一角度講,所謂數學課堂問題情境是指數學教師為了使學生這一特殊的問題解決者對數學課堂上所面臨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加以明確表征,激發其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而向其呈現的一組刺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這樣的一種問題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多年來從事數學教學的實踐經驗也已表明,我們平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數學教學,能遵循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能調動中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中的積極因素,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意識傾向,并由此出發把學生的知、情、意、行統一起來。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是廣大數學教師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們廣大數學教師所追求的理想模式。由此可見,構建適合于不同學生的特點、具有合理梯度的基礎知識、思想方法、能力體系應視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線,真正體現了數學素質教育的精神和數學教育的新觀念。

參考文獻

[1]朱維宗 唐敏《聚焦數學教育》。

[2]陶西平 主編 陳愛 著《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

[3]劉兼 黃翔 主編 孔企平 張維忠 黃榮金 編著《數學新課程與數學學習》。

篇10

一、藝術實踐對高校舞蹈教學的影響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模仿技能高校舞蹈教學,既要能夠把握住學生的外形美,還要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在開展藝術教學活動時,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并進行有效的模仿,進化成為具有形體美的舞蹈,進一步強化舞蹈的感染力,推動舞蹈向多樣化方向發展。事實上,大部分舞蹈比賽中,都會考察參賽舞蹈者的即興舞蹈能力。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既要求學生有熟練的肢體動作,還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主要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意思維能力。例如,我國傳統的扭秧歌舞,就是來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中,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民間武術、戲曲的形式,逐漸發展成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由此可以得出,藝術實踐活動對高校舞蹈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

(二)有利于延伸教學課堂藝術實踐對高校舞蹈教學而言,是對傳統課堂的延伸。高校舞蹈教學,要求不斷完善教學課堂,提高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倘若高校舞蹈課堂,只簡單的教授學生書面技能,而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則沒有多大的實質作用。作為一名舞蹈專業的高校生,應當主動要求參加藝術實踐活動,活躍在各項舞蹈比賽中,強化對自己的訓練,增加舞蹈經驗,充分展現自己,同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斷的改善。另外,參加藝術活動,有助于切實提高學生對舞蹈知識的了解,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藝術活動中所涉及到的燈光效果、服裝穿著、舞者妝容等,這些一般不會出現在傳統的舞蹈教學課堂中,然而對于一名合格的舞蹈專業工作者而言,是必須要求學會的技能。因此,高校學生參加藝術實踐活動,能夠學到傳統舞蹈教學課堂沒有涉及到的方面,是對教學課堂的有效延伸。

(三)有利于強化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舞蹈能力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舞蹈水平。要能夠培養學生成為高技能的舞蹈人才,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舞蹈技巧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在藝術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舞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另外,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還有利于強化教師的創作水平。高校學生要求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展現自我,對教他們的教師舞蹈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舞蹈教師既要能夠把握住課堂教學質量,還要能夠保證自身的舞蹈能力,才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舞蹈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發展成為全面型的舞蹈人才。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