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控機床實訓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08-09 17:4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數控機床實訓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數控機床實訓的建議

篇1

關鍵詞:數控機床 實踐教學 理念創新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138-01

縱觀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集成科技對于數控技術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無論是微電子技術還是自控監測技術都對數控機床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對國內機械制造業的整體水平提升意義重大。機械制造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撐產業,與當前國防建設領域休戚相關,數控技術人才的培養更是從實用性角度提升了人才的市場競爭優勢。由此可見,關于數控機床的實踐教學開設是極為重要且有必要的。學生在數控技術方面實際操作水平的提高依賴于實踐課程的開展,同時實踐教學過程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接觸到數控機床的實訓內容,為今后的崗位工作打下扎實的實踐基礎。實踐教學同時也需要理論教學作為支撐,這一點也應當引起實踐教學人員的足夠重視。

1 我國數控機床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與實施現狀

實踐教學內容在我國數控教育領域的滲透無疑是對機械控制技術的有效補充,這對今后數控技術的發展影響深遠。伴隨當前數控機床實踐教學課程的深入開展,必將為我國數控技術領域儲備和輸送更多的專業型技術人才,進而推動國內機械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才進步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實踐技能的提升必定能夠推動數控產業朝著更加高速發展的方向邁進。實踐教學至關重要,然而當前我國數控機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涌現出的一系列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1.1 數控機床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

關于數控機床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基本的調適與應用能力,能夠在基礎操作中理解必要的數控機床管理與維護知識,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利用各種調適技術來實現對模擬編程信息的有效分析。一般實踐教學課程由數控機床操作和仿真實驗兩部分組成,其中以實驗課作為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具體教學內容方面,實踐課程大致涵蓋了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1)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原理與組成結構;(2)數控機床的具體操作步驟;(3)數控機床的編程與實踐操作環節。

1.2 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數控機床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大方面:其一,實踐教學硬件設施不夠到位。數控機床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無論是其中的教學設備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與成本密切相關。然而出于經濟目的考慮不少學校在實訓建設領域僅僅依靠一些陳舊的數控設備,自然影響到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二,實際操作過程失誤頻頻發生。學生對于實踐教學充滿好奇心,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并沒有認真聽取教師建議,導致設備事故頻發。其三,安全問題令人揪心。不少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擅自將身體置于防護欄之外,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其四,不夠規范的實踐操作和設備應用。數控機床的操作及編程問題需要嚴格遵守必要的程式化規定,這也是當前實踐教學過程中所缺少的。

2 優化數控機床實踐教學效果的策略探討

從當前數控機床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不難分析,提升實踐教學課程的實施效果不僅需要從實訓基地的建設角度出發,更需要在實驗課中積極培養學生的編程操作能力以及數控機床相關的保養維護能力,以此來提升實踐課程的教學效率與實施效果。隨著現代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傳統手工制造業正逐漸被完全取代,以機電一體化為主要特征的數控技術發展備受關注,這不僅由于它集結了計算機技術、程序編纂技術以及數控網絡技術等多方面內容,同時這些技術本身也象征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針對當前數控機床實踐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善:

第一,注重數控機床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定期對實訓設備進行必要保養與維護。實踐教學的環境建設尤為重要,這不僅是數控機床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意識的關鍵路徑。

第二,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共同提升,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實踐教學過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概率。數控機床實踐教學其目的旨在讓學生直接接觸到現代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能夠通過實踐操作過程來提升自身對于數控領域的了解,進而積累必要的數控實訓知識。

第三,重視數控機床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引導。實踐教學應從基本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出發,引導學生積極遵守必要的設備操作規范,堅持做到緊跟教學思維,不做與實踐教學無關的事情。此外,堅決不可將身體部位置于機床范圍之內,檢查自我防護眼鏡佩戴情況,重視自我人身安全的保護。

第四,從理念創新角度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數控機床的實踐教學不應僅僅被約束在學校教學范圍之內,而應讓學生在深入企業實際了解的同時提升自我實踐認知,甚至讓學生在實際崗位操作中加深對實訓內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嚴格遵守必要的實踐操作規定是體現實踐教學宗旨的根本前提。

3 結語

在當前生產現代化手段的輔助下,數控技術的發展基本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然后目前國內關于數控機床專職管理和控制的人才數量卻遠遠難以滿足市場的實際發展需求,具備實踐創新能力的數控技術人才成為了打開當前市場就業缺口的有效途徑。數控機床實踐教學從學生現有的理論知識出發,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夯實了學生既有的數控知識結構,從就業發展角度來看也與今后的數控方向人才發展需求相吻合。實踐教學課程以實驗課為主,側重學生操作技能與編程能力的發展,然而由于設備資金消耗過高,因此各級院校在實踐教學成本投入方面還有待加強。此外,還應重視實踐知識的分層灌輸,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能夠切實讓學生感受到實踐教學的樂趣,達到最佳的實踐教學效果。最后,數控機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也至關重要,它是實踐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樓錫銀.XKA5032A型數控銑床的編程方法[J].機電一體化,2002(1).

篇2

關鍵詞:數控機床 操作技能 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238-01

數控技術已被世界各國納入到重點發展的技術行列中,是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科技競爭的重要手段。所以,數控技術的水平和其推廣應用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為了迎合這一時展的要求,國內的各大職業技術學院都開始注重加強對數控人才的培養。但是由于各個學校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師資力量的不同,培訓模式和學生的技能水平也就各有差異,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數控機床操作技能的培訓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改善教學條件,配置多功能一體化的機床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數控機床的功能逐漸完善,精確度和自動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并且,數控機床更新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許多職業技術學院因為資金短缺、技術限制等因素,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普通機床的改造方面、模擬設備或者已經過時的系統上,一味地追求數量,而不知道注重質量的提升。盡管著這種方法能夠幫助解決眼前問題,但是這類機床的技術含量過低,難以滿足現代數控教學的要求,其早晚都會被淘汰,到時候不但浪費了資金,而且不利于學生數控操作技能的提升,從而使得學生在就業時難滿足企業對數控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學校應該以長期發展為立足點,將現有的資金投入到多功能一體化的先進設備的采購中,寧愿要質量的提升,也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因為各職業技術學校的經濟層次不同,所以在資金投入比重上也有所差異,對于缺少足夠資金配置多功能數控機床的學校,可以完善學校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采用仿真軟件進行操作模擬,然后在條件較好學校進行聯系,安排學生過去進行技能培訓,確保學生數控機床操作技能的提升。

2 重視基本技能的掌握,抓好基本操作訓練

相對于普通機床而言,數控機床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還是存在許多相同之處的。比如在刀具角度、加工工藝、工件裝夾方法以及夾具設計等方面,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都是采用同種操作方法。倘若學生對普通機床的操作技能還未掌握,就直接上手操作數控機床,很容易還導致因操作方法不當而損壞數控機床,一旦數控機床受到損壞,其維修費用將比普通機床高得多,對于學校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支出。況且現在是大部分的職業技術學校是普通機床較多,而數控機床的數量的則很少,學校倘若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普通機床的作用,先讓學生熟練掌握普通機床的操作技能,再動手操作數控機床,由此而來便會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數控機床的投資資金,大大縮減了教學成本。因此,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培訓之前,必須要先讓學生熟練掌握普通機床的操作技能,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職業技術學校就采取這種培訓模式,即在數控機床培訓之前先加強普通機床的操作技能培訓,必要時為學生提供一次實習的機會。這樣學生在操作數控機床的安全性能就明顯提高多了,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高,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習成本。

3 培訓要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緊跟時展步伐

目前,大多數的職業技術學校為學生提供技能培訓的場地就是學校內部的實習車間,這不論是工作環境還是技術含量,都要比工廠的實際生產要差的多。以往的職業技術學校對學生進行考核都是采用60分及格制,為此,學生在操作時都存有僥幸心理,認為只要達到60分這個產品便合格了,盡管有些部分的尺寸不精確也沒有關系。而在實際生產中,產品的合格率需達到百分之百,所有的產品制作都要按照圖紙要求,尺寸大小要十分精準。但事實上,學校的數控培訓通常只重視學生的編程能力,只要零件加工的單大體輪廓滿足要求便可,而忽視零件的尺寸設計、形位公差以及藝術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更不會注重實際生產中生產效率的提升了。所以,在此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數控專業的學生是難以滿足企業實際生產的需要的。另外,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能培訓要迎合科學技術發展的需求。當下,國內的許多職業技術學校對學生的技能培訓還只停滯在手工編程中,所有的程序都是通過手工輸入,這種方法只適用于簡單的零件,而對于復雜零件則很難發揮作用,所以,職業學校的數控培訓有必要提高編程的自動化程度,應用圖形交互自動編程系統,將計算機與機床有機結合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學生的操作時間,培訓效果也比較顯著。

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數控專業教學質量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來說,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基礎是擁有一支較強的師資隊伍,數控專業課程也不例外。因為數控技術是多種學科的結合體,所以數控教學對師資要求就相對更高。職業技術學校的數控專業的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一定的數控原理、機電控制以及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有一定實際生產操作經驗。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條件,才會對學生數控機床操作產生有效的課程指導作用。并且教師掌握一定的數控機床維護知識,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進行數控機床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指導老師或許不具備這么多的條件,但是在數控操作技能培訓中,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實際操作以及機床維護等內容,從而保障培訓體系的完整性。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數控機床操作培訓時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同其他教學內容一樣,數控培訓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除了上文所述要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還需要從簡單到復雜展開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能培訓,要確保培訓知識能夠被學生們有效吸收,從而提高培訓的效率。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數控機床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企業對數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了促進數控機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關鍵是要培養一大批適應時展需求的數控專業人才。因此,國內的各大職業技術學院必須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數控機床的培訓效率,加強學生數控操作技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陸燕冰.提高數控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6).

篇3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hould reflect: facing the demand of market and enterprise, combining with static and dynam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applied technology teaching,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some ideas of teaching reform of NC teaching reformed, and puts forward seven suggestions: specific content as described in the text.

關鍵詞: 企業需求;多媒體教學;校企合作

Key words: enterprise needs;multimedia teaching;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2-0267-02

0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職業院校培養了大量數控技術應用型人才,許多學生已取得了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數控技能等級證書,但我國的數控技術人才卻仍然非常短缺。教育部門培養的數控技術人才怎樣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到底急需什么類型的數控技術人才?對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有什么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就應該力求使學生的所學與工作中的所用密切結合,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和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通過對職校數控技術教育現狀的調查發現:在企業生產中,由于學生的職業技能不夠全面,特別是數控加工工藝、編程、數控機床的維護、維修等方面知識缺乏和不足,造成畢業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不強,技術能力不夠全面等,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對數控人才的實際需求,也就是說我們培養的是個“半成品”,不是一個合格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數控以實訓為主,如何讓學生在數控實訓操作中更好的掌握技能,是我們積極努力的方向。

就業市場是殘酷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迫使用人單位不得不提高錄用員工的標準。顯然職業學校以往在專業方面的純理論教學已不適應社會需要:

1數控教學面臨的問題

數控加工教學滯后于社會及市場需要,是專業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目前,數控教學現狀是:

1.1 傳統數控課程及教學無職教特色職業學校數控專業課程設置近幾年雖有所改進,但教學內容仍較陳舊,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以及教師的相對滯后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缺乏良好學習習慣、認知水平偏低的學生等因素都制約著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校期間難以練就一項過硬技能,畢業時不能依靠自身技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職業,而僅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或者到工廠后需進行重新培訓,不能實現在校所學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因此,就造成了這樣一種尷尬局面:一方面,大量的大中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難以招到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1.2 實習教學過程中所接觸的數控機床及數控系統類型單一,且往往落后于企業在實踐培訓方面,很多學校把實訓重點放在數控機床簡單操作上,而對數控加工工藝(如工藝路線選擇、刀具選擇、切削用量設置等)、模具設計、CAD/CAM與數控自動編程修等專業技術能力訓練不夠。

1.3 相關教學軟件少,沒有適用的高質量教材,教學模式各異

適合數控編程、數控接口技術訓練、機床參數設置及系統故障排除訓練、數控仿真軟件操作等課程的教材非常有限,嚴重脫離生產實際。數控加工作為引進技術,伴隨著信息技術而高速發展。企業生產中不斷引進各種尖端數控設備,其數控加工工藝復雜,對操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生產中種類繁多的操作系統和特定的數控編程方法,教學條件的滯后使數控加工專業教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老師難教,學生難學。另外,數控機床的數控接口系統造價高,但技術周期壽命短,而學校教育經費有限,使職業教育難以與新技術的發展保持同步。

2數控教學改革的思路

2.1 參照新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確定教學方案可采用模塊化,把整個數控專業要所學習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并把它分成若干個模塊,把許多典型的任務分到每個模塊中,特點是將學科整合,然后按知識點分塊進行教學。每一個模塊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并圍繞某一特定內容,整合學生經驗和專業內容,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每一個模塊都有對教與學、理論與技能訓練提出要求,每個模塊相對獨立完整,而模塊之間又有一定的內在邏輯聯系。

根據數控技術專業的課程標準來設計和制定數控技術實訓教學的工作任務。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標準,使學生全部達到中級工技能水平,高職學生達到高級工技能水平。根據課程標準,在行業專家對本專業所涵蓋的崗位進行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以工作任務為引領確定各課程的結構,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確定各課程的內容,課程內容涵蓋“數控技術工”職業資格能力中的考核模塊。教學實施通過把本課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過程分解成若干項目并創設工作情景,借助實訓引入相關的專業知識,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工作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技能應用,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技能和知識,并養成文明生產的習慣,增強學生職業能力拓展的后勁,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其次,圍繞這一總目標,根據工作過程導向,結合工序和工作情境,將工作項目與工作任務進行整合。然后,將任務層層分解。

2.2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現在職校學生的特點是:知識新、反應快、理論性強,但缺乏實踐性。對于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學生,讓他們想象出切削加工過程、加工工藝步驟以及最終的形狀,具有相當的難度。因此,教學手段的改革成為歷史的必然。教學手段由掛圖和黑板向幻燈片、投影、電視、CAI和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方面發展。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把黑板和掛圖無法形容的直觀性通過視頻展臺,把有形的物體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技能訓練和創新發展。具體可結合計算機的特點,利用計算機,借助相關軟件和仿真加工技術,在計算機上進行編程和模擬演示。學生通過與仿真場景的交互來體驗一種真實感覺,因此能進一步提高操作者的實際工作技能。

2.3 加強校企合作,形成“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數控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企業的需求是職業學校確定數控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依據。職業教育只有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才會有出路。具體來說,學生在企業所完成的學習任務主要是實踐教學,企業根據自己的需求組織培訓、崗位實習、實施專業綜合實踐訓練等,學生所完成的“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題目都是企業生產現場的實際生產任務,并由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考核,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畢業后直接上崗,形成了“訂單式”數控人才培養模式,能很快適應崗位需求。

2.4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而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保證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中職學校數控加工專業教學質量的基礎。應在加強對學校現有相關教師進行數控技能強化培訓的同時,可以有計劃地從工廠企業引進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積極為他們開展教學素質培訓,幫助他們盡快過好教學關。同時積極選送優秀教師到高校進行師資培訓或下企業進行鍛煉,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搞好數控技術教育奠定師資基礎。

2.5 加強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的建設根據各職業學校的實力,建立一定規模的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應包括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電火花成型機床、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等加工設備以及數控模擬軟件,在數控實訓中心建設中,應優先滿足教學與培訓要求,用有限的資金合理配置數控加工實訓設備,建議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以小型數控機床為主,適當選用高檔機床。不論選擇小型數控機床還是高檔數控機床,數控系統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主要的教學工作是圍繞數控系統的功能和操作展開的。因此,對數控系統應要求功能齊全,G、M、T代碼和PLC指令豐富、固定循環和宏指令功能強大,可設置的系統參數、軸參數、補償參數豐富,能支持開環、半閉環和全閉環控制方式,能覆蓋國外主要系統的絕大部分功能。最好能有加工軌跡三維圖形仿真校驗和動態顯示、局域網接口和二次開發與擴展接口,以便學生更好、更方便、更安全的掌握數控編程和操作。

2.6 重視傳統金工實習基地的建設以2009年參加國家級培訓班期間對清華大學機械班的教師做的一次問卷調查所得數據為依據。調查顯示,進行普車實訓的比例高達88%,多安排在第一學年,平均學時6周,最長16周,可見大部分學校對普車實訓都是很重視的。

2.7 建設CAD/CAM實訓中心CAD/CAM是數控技術發展的方向,對學生進行CAD/CAM的教學及實踐培訓是數控技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CAM/CAM教學軟件,學生能夠在計算機上進行機械制圖和零件工藝分析,熟練掌握加工編程方法。目前可用于CAD/CAM設計的軟件有CAXA、Master CAM、Pro-Engineer、UG等,學校可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其中的兩種軟件。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應體現:面向市場和企業需求,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以培養數控技術領域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宗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以較大比例的實踐教學為手段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職業技術教育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

篇4

一、設置專業方向

職業院校數控專業多為三年制,理論與實踐教學時間分配一般為1∶1。建議將數控專業設置不同的專業方向,如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數控維修方向等,然后依據各專業方向合理安排實習計劃。第一,數控車床方向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普通車床、數控車床、Master CAM Lathe仿真實習等。第二,數控銑床方向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普通銑床、數控銑床、Master CAM Mill仿真實習等。第三,數控維修方向在實習計劃中重點安排鉗工、機械維修、數控編程與仿真、數控維修等實習內容。區別對待非數控專業,職業院校機械制造工藝、模具制造等專業一般也安排有數控加工實習,對于這些專業的學生來說,一般只要求了解數控機床原理,掌握基本的編程和加工方法即可。實踐表明,兩周(60學時)的實習時間便可。對于數控專業來說,數控車床方面,除了一些基本的加工表面的編程與加工以及子程序的調用、復合循環編程等必須掌握外,還必須掌握一些內表面的加工及尺寸偏差的補正等。數控銑床方面,必須掌握對刀、內外輪廓形狀的編程與加工、鉆孔循環編程與加工以及刀具半徑補償與刀具長度補償的應用等,高級班還應掌握宏程序的編程等。另外,在實習計劃中還要考慮工藝、刀具、切削用量等內容的安排。重視金工實習,傳統的金屬加工理論與實踐技能仍是學習數控技術的基礎。

二、引入數控仿真軟件

數控機床實習不比其他專業,如果要使每個學生有充足的實習時間,可能要投入上百萬資金添置設備,這對于很多職業院校而言顯然是一筆大額開支。把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引入教學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數控加工的過程,掌握每種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而且能在實現同樣效果的情況下將加工出錯及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數控仿真軟件的實習既可與理論課結合,邊講邊操作,也可單獨拿出一周的時間來專門安排實習,各校可結合機房的實際情況具體安排。一般要求在上理論課時應拿出4學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實際加工的觀摩教學,讓學生對加工有感性認識,特別是對刀環節等,然后再安排仿真實訓。理論課結束后安排實際加工實訓效果較好。

三、提高設備利用率

減少設備的空閑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是解決實習工位短缺的另一途徑。首先,教學相關部門要摸清全校數控設備的上課需求情況。數控設備作為學校一種有限的優質資源,不僅數控專業有需求其他專業也有一定需求。所以在每個學期期末,各專業教研室應提出各班級的數控機床使用計劃和實習材料需求清單,交由教務處和設備處統籌安排,并于下學期開學前制定和落實好學校數控設備的使用計劃。其次,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在實習教學中,一方面,可采用早、晚班制,早班的實習時間為早7∶30―10∶00、10∶30―12∶30,中班實習時間為12∶30―15∶00、15∶30―17∶40,課間休息半小時;另一方面,可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安排臨近畢業的班級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由于此安排對正常化教學有一定影響,故在政策上對有關教師應有一定傾斜,如實習教師上班時間的彈性制、假期實習補貼等。再次,對設備進行良好的維護管理。設備出現故障,往往打亂教學計劃,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每學期末,維護人員都要對數控設備進行系統維護,對機床進行全面檢修。

篇5

[關鍵詞]數控技術 實踐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3-0182-01

中等職業學校的實質就是就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它的教育要求是使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專業的實踐訓練,在畢業后即能直接上崗。因此,實踐環節非常重要。中等職業學校就應該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依據,進行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要走出一條既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培養道路。這個模式應該是打破原來的傳統教學模式,應該校企合作,改變以前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而改變為從實踐到理論的新模式,打造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實踐教學體系。

數控技術專業應該制定出更加適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例如:一條主線、兩個體系、前校后廠,產學合作培養的模式,以便將校內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達到實踐課程占總課程一半的目的。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改變高等院校之前的“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變為“實踐再理論”的新模式,通過先實踐的感性認識,再有目的的學習理論,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應用于實踐,這樣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利于學生實踐知識的掌握。在教學中體現出多實踐、早實踐,實踐教學不斷線的方針,并將工學結合分為“走崗”“貼崗”“頂崗”三個階段。科學利用時間,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具體體現如下:

一、增加教學內容

增加《數控編程》《數控機床》《CAD/CAM應用技術》課程的一體化教學內容,均在數控中心或模擬編程室完成,去掉原來數控技術中的一些參觀性“機床操作”實驗。數控編程強調的是邊講邊練,強調應用。如果單獨講編程很容易忘掉,也不利于理解。與數控機床操作一起講解,學生可以把自己編制的程序化為加工實物,也便于理解和記憶。

二、把生產實習與職業資格考核結合起來

開設《綜合實訓與職業技能鑒定》,分為兩個學期進行。第三學期在學完了《數控機床編程》一體化課程及《機械制造工藝與數控加工工藝》課程后,進行實訓5周,主要要求學生熟悉數控機床的操作面板并對數控機床進行操作,同時按照高級工的考核內容訓練學生。第四學期在學完了高級工的理論課程并經過暑假期間在校外實訓基地上崗實習訓練后進行5周的提高訓練,主要注重復雜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完成部分學生的高級工考試訓練,最后考取證書。

三、畢業綜合實踐與崗前培訓結合起來

將傳統的畢業設計改為畢業設計與制作,讓學生選擇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從使用軟件對零件造型、生成數控代碼、切削參數的選擇、零件的裝夾、機床的調試到零件的加工都由學生自己完成,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崗前培訓的目的,最后以畢業設計說明書和畢業答辯的形式考核學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與文字表達能力。

四、根本改變實踐教學依附理論教學的狀況

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實踐教學狀況,切實落實實踐課程在中等職業院校所有課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可以按照三個階段來實施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達到畢業即能上崗的要求。

五、將工學結合分為“走”“貼”“頂”三個階段

1.走崗實習階段。在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學生第一周在實習工廠熟悉生產環境和工藝流程。

2.貼崗實習階段。學生在生產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某一工藝操作,其主要任務是識記和模仿生產人員的工作過程,分析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術規律。

3.頂崗實習階段。在畢業前的一個學期,學生在指導教師的組織下,在固定工作崗位上完成實際的工作任務,逐步改進操作方法,最終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是同時進行的,在頂崗實習結束時,學生要獨立編程、獨立加工完成一個較復雜的工件。程序和產品作為評定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的主要依據。

通過工學結合,使學生在“干中學、學中干、邊干邊學、邊學邊干”。

六、實訓基地全程開放

應該在學生在校階段,將實訓基地對學生全程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去基地進行實踐訓練,像圖書館式的管理實訓基地,使學生可以自愿增加實習時間,提高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改革后的課程,實踐課程的學時數應該占總教學時數的一半左右,專業針對性明顯增強,突出了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先進性和技術發展的前沿動態,強調了實踐環節對學生應用技能的培訓作用。在減少教學時數的情況下,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永章,杜君文等.數控技術.2005,1.

[2]沈萌紅,周震宇.實驗教學模式和“數控技術教學實驗室”的現代化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3,20(20):13-15.

篇6

關鍵詞:多媒體;改革;數控編程;

教學《數控編程》是高職高專數控技術應用和其他許多機電類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它以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數控設備基本編程技能和數控設備的應用能力為目標。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有必要對《數控編程》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和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掌握數控技術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滿足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

1.教學內容的調整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課程教學內容要圍繞知識、能力、素質這三方面來進行,同時,必須有基礎性、實用性、時效性和新穎性。《數控編程》理論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數控系統、數控機床機械機構、數控編程等內容。由于數控技術發展很快,因此,《數控編程》這門課程應緊跟數控技術的發展,將目前有關數控技術應用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傳授給學生,所以,應對課程內容與教材隨時進行更新和調整。教材以講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度,應刪去一些繁鎖的計算過程和一些過時的教學內容。例如,由于自動編程在數控編程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可將教材中一些復雜曲線的數學處理等內容進行了壓縮;因穿孔紙帶在企業中已很少使用,這部分內容也可以刪減;由于高職學生主要是技能的培養,因此,有必要對理論性太強、崗位實用性較低的內容進行刪減,突出實踐技能性強的教學內容,所以對數控加工的原理也可以只進行簡單講解,還應將教材中內容接近的部分進行合并。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對《數控編程》課程教學內容按不同要求進行編排。如對于機械制造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主要講授數控機床機械結構、數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計算機輔助編程。對于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主要講授數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編程、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編程。這樣,《數控編程》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就體現了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同時要注重汲取近期先進制造技術和數控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知識的前后連貫,注重基礎知識的完整性。

2.教材是教學改革的物化成果。

在確定了課程基本內容后,教材的編寫就成為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數控編程》課程教材的建設中,應以課程的基本要求為基礎。以教材設計的教學目標分類原則為理論指導,進行高職高專《數控編程》教材的編寫。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學理論,筆者認為可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等5個類別。知識級涉及的主要是心理過程的記憶。本課程知識級主要教學目標是:數控編程基本概念的名稱、定義;數控編程中的基本規則以及數控編程中常用代碼的意義、用途。"理解" 是能力發展的一個基本層次,是對知識材料的轉換、解釋、推斷。本課程理解級教學目標是理解數控編程的定義、字與字的功能、程序格式;解釋坐標系規則、定義,并識別各典型機床坐標系;理解數學處理的基本方法;解釋常用代碼的定義、使用方法及編寫格式,各代碼間的區別與聯系;理解典型數控機床加工程序編制的基礎(機床主要功能、加工工藝范圍、工藝裝備、編程特點等)。"應用"是將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新問題。本課程應用級主要教學目標:掌握典型數控機床的常規編程方法;進行一般形狀零件加工程序的分析及編制。"分析" 是對一項信息,找出其構成的要素或部分,使得觀念中相關的層次更為清楚,并且使得觀念與觀念的關系更為明白。本課程分析級主要教學目標:分析數控機床編程中,各項功能的適用場合,并使用其進行編程;對典型數控機床的對刀調整、工作臺調整、程序調整等進行分析,并確定正確方法。綜合是將多元素或部分加以組合以形成一個整體。本課程中"綜合" 級教學目標主要表現為能對較復雜零件進行數控加 程序的多方案比較,對較復雜零件進行工藝、程序、加工調整分析,并確定加工方案。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的基本精神是教學要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這是教材設計的基本原則,遵循這一原則能有效提高教材的科學性、適用性和針對性。高職教材的編寫必須要遵循這一基本理論,才能形成高職教材的特色。

3.教學手段的改革

媒體與手段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 通訊技術和傳媒手段迅猛發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應隨著科學的發展而改變。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適合現代學習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將是錄音、幻燈、錄像、電視,特別是多媒體電腦,以其豐富的信息儲備、快速的運行速度、強烈的感染力成為教師首選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數控編程》課程的教學,可以使教學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過去學生在學習《數控編程》課程時,普遍感覺這門課枯燥、難學,但如果利用電子教案,采用多媒體形式組織教學,同時利用數控加工的仿真軟件,對學生編制出的數控程序進行仿真加工,這樣就會使教學直觀、形象,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覺數控編程不但易懂、易學,而且實用,這樣就會對《數控編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學好這門課也就不是難事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數控編程》課程的教學也可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利用率。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做筆記。有些同學往往顧了做筆記就顧上聽課,常常一堂課下來,筆記做了不少,但腦子卻是一片空白。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學生無需做筆記,只須專心聽課,課后將電子教案一COPY就行了,復習時也非常輕松,而且多媒體課件的信息量也非常豐富,還可以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另外,傳統的授課方法,不但板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也較差。但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就會大大節約課堂的教學時間,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4.考試方法的改革

考試是教師和學生每學期都必須經歷的事情。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對學期所學課程進行系統的、綜合的復習;教師也以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教學效果。然而,采用什么樣的考試方法,怎樣考核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考試方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善學生學習的風氣,促進教學。為了尋找一種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考試方法,我認為有必要對目前的考試方法進行改革。考試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才能反映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考試成績可以由三項內容組成:筆試(50%)+操作考試(30%)+綜合考試(20%)=總成績(100%)。1)筆試:主要考核學生對本課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50分);試卷可以采用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的辦法,這樣真正做到"教考分離"。2)操作考試:主要考核學生操作數控機床基本技能(30分);3)綜合考試:每個學生獨立加工一個零件,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20分)。

5.實踐教學的改革

高職專業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實踐性強。為此,必須要重點建設好與理論教學體系互相聯系、相互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必須與實踐教學體系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數控編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達到數控技術和其他機械類專業對本課程的要求,必須建立本課程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即數控機床結構及編程實驗──數控機床操作實訓──綜合實踐訓練。

1)課程實驗 主要開設數控機床結構實驗,使學生了解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同時開設數控編程的實驗,包括①手工編程:每個學生一臺模擬編程器,完成數控車床、銑床編程訓練。②計算機輔助編程(自動編程)。每個學生一臺計算機及配套CAD/CAM軟件,完成復雜形狀零件自動編程訓練,通過編程訓練使學生掌握數控編程的方法和技巧。

2)數控機床操作實訓 對學生進行數控車床、銑床和加工中心實際操作訓練,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程序輸入、刀具參數設置、機床調整、機床維護知識,使學生能夠操作數控機床并加工出合格零件,培養學生操作機床的基本技能。

3)綜合實踐訓練 學生自己選擇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分析零件結構、制訂工藝過程、工藝路線,選擇數控機床、刀具、夾具等,編制加工程序,自己動手操作加工出零件,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163-279.

[2]丁金昌.高職教育對接區域經濟的現狀分析與路徑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3.

篇7

關鍵詞:數控實訓;教學改革;教材;課程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制造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數控人才緊缺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培養數控人才的高職院校需要承受的壓力也逐漸增大。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數控人才,高職院校對數控實訓教學進行了改革,但在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數控實訓教學改革的發展,因此,必須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改革的指導思想

為了滿足社會對數控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對數控實訓教學進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高職教學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對其進行改進,從而提高人才的質量,不斷地深化教育體系,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培養數控人才。

2.改革的目標

高職院校對數控實訓教學進行改革,其主要的改革目標是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數控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在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這個教學體系應該包括“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中心”“以知識全面為準”等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圍繞這個教學體系開展工作,從而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二、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的現狀

1.學生實訓意識還有待加強

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對數控實訓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甚至有的學生認為沒必要開展實訓教學,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當今社會對數控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對數控實訓進行了改革,但在改革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不重視、不配合,從而導致改革無法順利地實施下去,改革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2.教師開展數控實訓的教學水平不高

在傳統的數控實訓教學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教導上,忽視了實訓教學。隨著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對數控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越來越重視,鑒于此種情況,高職院校提高了對數控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對傳統的教學進行了改革。但在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忽視了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教師的數控實訓教學水平無法滿足改革后的教學要求,不能實現教學目標,進而阻礙了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教學改革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的實施

1.實現課程一體化和模塊化

在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課程一體化和模塊化。所謂的模塊化就是將整體的數控實訓課程進行合理分解,將其分解成多個模塊,然后按照合理的順序對每個模塊中的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通過這樣細分講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控實訓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數控實訓進行模塊分解,可以分成兩個基礎模塊,一個是計算機繪圖模塊,另一個是手工繪圖模塊。計算機繪圖模塊中的軟件主要包括CAXA、UG等。除了這兩個基礎的模塊之外,還有三個主要模塊:(1)數控仿真訓練模塊。這個模塊中主要包含數控加工編程、操作流程以及加工工藝等內容。(2)數控機床維修模塊。在這個模塊中,主要包括機床結構原理和維修等內容。(3)數控機床實際操作模塊。機床系統功能以及具體的操作流程都屬于實際操作模塊的范疇。數控實訓課程一體化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機床電氣、PLC以及氣壓等內容,在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的時候,還需要將測量技術、鉗工工藝以及技能培訓等內容與之結合,從而實現課程的一體化。

2.教材和課程的建設

隨著數控實訓教學改革的實施,原本的教材已經不適應改革后的實訓教學。教材是開展教學的基礎,若是教材與教學不相符,將會對教學造成不利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對教材進行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進行教材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部分數控企業中已經完成的項目或者是等待完成的項目作為參考資料,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制訂出符合改革后數控實訓教學的教材。隨著高職院校數控實訓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課程分配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對課程分配方式進行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在進行課程分配的時候,需要分清主干課程和分支課程,對課程的合理分配,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課程教學,從而讓學生學習更多、更全面地掌握數控實訓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改變考試形式,推行“雙證書”

在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的情況下,傳統的考試形式已經不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對考試形式進行改革,使考試形式與實訓教學相吻合。數控實訓的教材內容是根據企業中的實際項目為材料進行制訂的。因此,可以建立從原理設計、模型建設等內容進行考核的考試形式,通過企業要求和課程要求兩方面進行考核,從而完善考核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準確檢驗。改變考試形式,主要體現為“雙證書”的推行。“雙證書”是指數控等級證書和畢業證書。高職院校對數控實訓的考試形式進行改變,不僅要求學生參加一般的考試,還要求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通過對兩個考試結果的分析可以更加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的改進措施

1.提高學生對數控實訓改革的認知程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數控行業對數控人才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改變,從注重人才的理論知識發展轉為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這樣的變化增加了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教學的難度。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高職院校對數控實訓教學進行了改革,但在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對數控實訓改革的認知程度不夠,不能在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配合教師,努力地學習知識。面對這種情況,提高學生對數控實訓改革的認知程度是迫在眉睫的。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高職院校所做的一切改革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擴大對數控實訓改革重要性的宣傳,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改革的必要性。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與企業聯合,讓學生到企業中實際體驗一次,讓學生明白只有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才能在社會中獲得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生活。當學生明白了實訓教學的重要性之后,自然會在實訓課堂上認真地聽講,配合教師努力地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2.提高教師的數控實訓教學水平

教師是教學的執行者,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教學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提高教師的數控實訓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高職院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1)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可以聘請企業的數控實訓技術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掌握最新的數控技術,這樣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知識的時候才能與時俱進,使學生學習到先進的數控知識。

(2)為教師提供實際的學習機會。教師只懂得紙上談兵是不可以的,高職院校應該為專業教師提供去各企業實習的機會,讓教師在企業中應用數控機械,從事生產實踐活動,從實際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地豐富自身對數控實訓知識的掌握,從而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3.加強校企合作,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開展數控實訓教學的目的有兩個:(1)為數控企業提供人才,促進數控企業的發展;(2)讓學生學到一技之長,在社會上可以獲得立足之地。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建立“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教學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指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進行教學,一起培養數控人才,當學生順利畢業之后,需要到與高職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的企業中去工作,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高職院校數控實訓改革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設備更新和投入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數控實訓人才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的數控人才。

參考文獻:

[1]屈小軍.高職院校數控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電子商務,2010(06):162-163.

[2]岳騰達.淺談高職院校數控專業的教學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07).

[3]郝雙雙,林琦,高波,等.高職院校數控技術專業整體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26-27.

篇8

關鍵詞 高職;數控;改革

數控技術是現代制造業的核心技術,而現代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綜合國力的體現,現在世界上各個國家經濟的競爭,主要是現代制造技術的競爭。所以著力提高制造和加工水平,加強對數控技術的應用和教學對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對歷年貴州省高職數控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發現,高職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省內貴陽、遵義、六盤水等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州市,其中以大型國有企業和規模民營企業偏多,大部分學生在企業制造部門從事數控機床操作工作,少部分從事工藝設計、質檢和生產管理等工作。企業要求學生能熟練閱讀機械圖樣、工藝文件、程序清單,熟練操作數控機床、加工出合格產品,反饋工藝、熟練檢測零件加工精度。但學校培養的數控專業學生技術能力都一般,體現在畢業生專業知識不扎實;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實際加工經驗和編程能力差。而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企業往往只提供單一的操作崗位給高職學生,較大規模的企業很少讓高職院校畢業生從事技術工作,安排給學生的崗位均以操作機床和加工設備、車間生產管理等崗位居多,但學生并不愿意長期從事操作崗位的工作,他們更喜歡從事與技術相關性強的崗位。

這樣就造成在人才使用方面,企業和學生雙方都不太滿意,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說明我們高職教育在教學機制、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就業指導、實踐教學模式、教材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單方面的行為,沒有做好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沒有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培養人才。因此我們應調整專業教學的教學理念,根據實際的就業狀況和企業對學生需求進行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內容改革與建設。

一、明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對企業和學生的調查情況,建議高職院校調整數控技術的培養方式,組建以裝備制造業和零部件現代制造業等行業企業專家、教師、高級技師為主的專業委員會,根據企業的需求及變化調整專業教學方案。考慮到現代社會中,不僅職業崗位體系由于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演化為一個動態系統,而且就業者也經常更換職業崗位。因此,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不能只適應某一較窄的職業領域,而應具有一定的就業彈性。不能因工作崗位的變動或內涵的變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說,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初次就業的具體知識技能要求,而且也要關注其日后擇業所需;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當前就業必備的知識技能,而且應獲得繼續學習與提高的能力,為將來的職業遷移打下基礎。

二、創新和完善項目課程體系

建議將典型就業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目標,來體現高職課程價值趨向的職業性;以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過程為主線序化課程體系,體現項目課程基于過程培養能力系統化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以典型零件圖樣為項目載體,將同一項目載體貫穿于不同的課程中,把同一課程中不同項目的同類工作任務按項目載體總序排列形成課程內容結構,體現了目標、任務過程的連續性和技能與知識的完整性,便于積累工作經驗;實踐項目引領、任務驅動、過程在現的導學導做教學情景,使知識變的好學、知識變的好用;以物化學習成果展示、鑒賞和檔案袋管理法為考核評價主要手段,分享工學成果,激勵學生爭強好勝、提高學習興趣,體現了項目課程的技能性與技術性的統一、外在要求和主管意識的良好配合;按課程分工實施課程建設、教材開發和組織教學實施,維持了任課教師的專業覆蓋度要求,提高了雙師內含要求,體現了項目課程教學實施的可行性和推廣應用的普適性。

三、創建“逐步提升”教學組織形式

首先,實施技能“逐步提升”措施。一級提升扶著走:教師詳細講授、完整演示、全程輔導,用于每門課程前續項目實施、企業觀摩等。二級提升看著走:講演與輔導相結合,用于后續項目實施、課外拓展項目、整周實訓等。三級提升自己走:自主完成項目任務,用于職業資格考核鑒定、頂崗實習等。“三級提升”逐級遞進,最大程度地使知識好學、知識好用,合理地利用校內外“多媒體教室、數控實訓中心(含數控仿真加工室)、數控實訓基地、校實訓基地”四種教學基地,確保學校的教學活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系統化專業綜合能力、自主學習與內化遷移能力。

四、采取成熟的項目教學方法

采用項目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要完成從講授者到指導者的角色轉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研究獲得知識與技能。教師的重要職是為學生活動提供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創新了較為完善的項目教學流程:“提出學習目標呈現工學任務學習相關知識完成工作任務成果鑒賞互評學習拓展知識(選擇)完成拓展任務。”并引入質量管理理論,編制了一系列教學作業規范,有序實現教學目標。

大力引進具有豐富制造業工作經歷的企業優秀人才進入學校教學,緊隨社會需求,設計教學學習情景/情境,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方式,成就熟悉崗位工作的技術應用型數控加工技術人才,并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集中表現學生熟悉崗位工作、動手能力強。

篇9

[關鍵詞]高職高專 數控教學 教學模式 高端數控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目前,隨著現代制造業的升級和數控技術的不斷發展,普通兩軸、三軸數控聯動加工已經廣泛普及,大量的四軸、五軸甚至九軸聯動數控機床投入制造企業進行高速、高精度加工。復雜曲面的加工,高速刀具的應用,以及CAD/CAM/CAPP軟件的功能不斷豐富,對數控人才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來,許多學校的教學模式都由傳統的理論教學型轉變為企業培訓型,職校對數控人才的培養取得的一定的效果,學生能較快的適應企業的需要,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后,學生明顯表現出后勁不足,缺乏再學習能力,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現在許多企業引進一臺先進設備的同時,還需要高薪雇傭國外工人,設備出了點小問題就需要停工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等國外維修人員。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支出,更限制了我國數控人才的發展。

這不得不引起職校教師的重視。在人才培養體系中,高職高專所擔負的任務是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在這種定位下,對學生培養由重理論轉向了重實踐。但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迅猛,學好一個技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能管一輩子。傳統的技術工藝不斷更新換代,我們培養的人才也必須是與時俱進的。

一、數控教學的特點分析

1. 理論教學

數控技術是一門集機械、電子、計算機、通訊、液壓、氣動、自動控制、現代測量技術等多學科為一體的應用型技術。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而職校學生基礎知識與學習能力有限。這也是前期重理論的教學模式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2. 實踐教學

數控技術需要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個體差異較大,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不但一教就會,而且能舉一反三。部分學生卻要反復訓練才能理解。另一方面數控設備成本過高,學校只能是多人在一臺設備上教學,學生動手的機會少。沒有反復的練習,學生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為解決這個難題,學校與企業聯合,在企業中教學,但經過近幾年的實踐,企業教學弊端凸顯,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許多學生在實習報告中反映企業培訓重點一是安全性,二是生產效率,三是合格率。這三點不論是對學生還是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企業實訓中學生最大的收獲。但很少有學生反映師傅會教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二、教學模式的分析

1.傳統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數控技術涉及知識面較廣,只有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才能指導實踐。特別是《數控機床原理》、《機械制圖》、《數控編程基礎》等基礎課程是必須掌握的,否則在以后的教學中,學生根本無從下手,依葫蘆畫瓢都存在很大困難。數控教學起步階段就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兩級分化嚴重,一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部分中一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一些卻動手能力差。另一部分學生越學越不懂,甚至放棄理論學習,只求考試及格。但在傳統模式下大部分學生都建立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框架,有一定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到企業中需要再培訓,與企業銜接存在缺口。

2.近年來的教學模式

為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迎合企業的需要。很多職校引進了國外一些以實踐為主的企業化教學模式。典型的有德國的“雙元制”,新加坡的“教育工廠”等。這些模式為校企聯合,以企業的培養為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生產緊密結合,為我國數控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大批技術過硬的優秀人才。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后,學生明顯表現出后勁不足,缺乏再學習能力,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現在許多企業引進一臺先進設備的同時,還需要高薪雇傭國外工人,設備出了點小問題就需要停工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等國外維修人員。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支出,更限制了我國數控人才的發展。

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學校與企業培養人才的目的不同。企業需要的是能適應現階段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員工。而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對國家發展有利的人才,傳授給學生的應該是對個人終身受用的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理論知識 相對薄弱,再學習能力差,而數控行業發展快,學生難以適應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

三、教學模式的反思

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與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各有利弊。在兩種教學模式下都是既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又有一部分學生在技術的發展中被新的人才取代。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學生都能為國家盡己所能作出貢獻,同時也讓學生自身能夠很好的發展。縱觀現有的眾多教學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教學本身出發,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國外其實有很多成功的典型模式值得借鑒,比較典型的兩個極端模式有,產生于二戰時美國的“CBE”模式(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現在在許多歐洲國家仍被廣泛應用,即能力本位教育,強調知識,技能,態度的全面發展。還有日本的“單元式”職業培訓模式,將完成某項具體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打包為一個單元,只要精通這一單元,就能很好的適應這項工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歐洲國家的工人表現出很強的創新能力,協作能力,日本工人表現出很強的執行力和細節的把控能力。

在數控教學問題上,我們也一直在探索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還是在某一方面的精英。其實,這兩種人才我們都需要。教師都想“因才施教”,發揮學生的特長,但師資力量有限,數控教學又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要求都很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照搬國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卻很難執行下去。

四、“骨干引導型”數控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數控技術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理論+實驗指導;第二階段是技能實訓。在上述教學模式之下,一個班大部分學生在理論+實驗指導階段都沒有具體掌握數控機床操作,于是技能實訓階段基本就在彌補實驗階段落下的實操進度,而沒能真正結合數控編程以及數控加工工藝的知識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因此也不能讓學生真正領會畢業后的數控加工工作的要領。

在課程安排下,理論教學不敢講多講深,既怕學生接收不了,又怕占用實踐機會,實踐課程效率低下,學生差異明顯,難以有好的教學效果。

“骨干引導型”數控教學模式是基于改善傳統教學效果的目的而發展的,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老師為輔助”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按學生個體的情況培養的模式。該模式將一部分優秀的學生參照“CBE”模式的培養方式,使其全面發展,另一部分學生注重單項技能的培養,使其成為某一方面的精英。

“骨干引導型”教學模式將教學活動分為四個方向同時進行。教師講授,搭建基礎;分組自學,深度發展;骨干引導,全面發展;協助學習,團隊發展。

1.教師講授,搭建基礎

理論基礎是數控技術的根本。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操作,調試,維修中不至于鸚鵡學舌,換臺設備,出點小故障或調整一下參數就傻了眼。對基礎理論熟悉,才能在不斷發展的技術中具備再學習的能力,而這種再學習的能力也是學生必要的技能。

在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學中,基礎理論課時相對較少,而且是在學生還沒見過數控設備的時候就開課了。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理論課枯燥乏味,學生聽得是懂非懂。到實習課程中又將注意力放到數控編程、對刀等操作細節上去了。

所以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橫縱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純理論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建立起較為全面的理論框架,再實習過程中,讓學生在數控機床的安裝調試到拆解維修的全過程中,插入理論知識的深度教學,讓學生有更直觀的理解。

2. 分組自學,深度發展

課堂教學畢竟時間有限,為讓學生的理解不至于浮于表面,必須有一定的教學擴展,根據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根據企業的需求,其實在數控編程,機床維修,加工工藝,機床操作,軟件應用上的人才需求都很大,而學校一般注重的是機床操作人才的培養。所以主要引導學生在這幾個方面,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優勢,選擇相應的方向成立興趣小組,進行擴展學習,教師為其把握方向,提供支持。

3. 骨干引導,全面發展

在理論教學階段就選班上優秀的學員組成一支骨干隊伍,利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實操教學,這樣由于人數較少,教師的教學效果會非常不錯,另外設備也充足,骨干學生可以高效率的在數控機床上進行實操訓練,使他們能在較短時間內將數控實際操作練熟練精。

當教學安排的實驗課進行的時候,就將班級學員分組,由各骨干作為組長,教授每組學員進行機床實操。由于每臺機床都有能夠獨立操作的組長或組員,一個小組的成員很快就能掌握要領,有問題也能被及時發現并解決。在實踐中發現,很多骨干在動手能力上甚至超過了老師。由于在理論教學階段,通過了分組自學的擴展,在實際中以往遇到的許多難點,都有精通于某一方面的學生能站出來輕松解決。這不僅提高了整體的教學效果,更讓許多學生從中獲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興趣。

4.協助學習,團隊發展

經過了系統的訓練,學生已經在理論與實操上都有了一定的能力,為了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適應企業需求,必須安排學生要到企業培訓。現有的培訓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個體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某項實際生產任務,這樣的模式能夠培養學生了解實際生產的流程與注意事項,提高操作的熟練度,有一定的提高效果,但由于對實習員工,企業只能安排最簡單的重復性工作,所以這樣的培訓只能算是崗前培訓,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教學。很多學校更將學生分到不同公司,學習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

協助學習就是將學生按照一個團隊分配到一個企業實訓,與企業溝通,讓有經驗的師傅帶領這個團隊,按照企業完整流程,完成一項較為復雜的任務。這樣的模式,企業對于人員的投入較小,師傅的精力也集中,團隊中的骨干也能協助師傅安排與控制任務。團隊的模式下,每個成員既能獨立完成一個分支任務,又能一起學習,一起提高,遇到問題或錯誤,團隊成員也能相互分析,共同進步。

經過一個實際項目的鍛煉,學生對生產流程,質量控制,生產管理,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個人發展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專業技能方面,有了較復雜的實際項目訓練,學生的收獲比在傳統培訓模式下大幅提高。

在項目完成后,對教學效果的總結與評價也是企業培訓中的重要部分,通過個人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四個部分對學生及團隊做出綜合評價。一方面,教師根據評價情況對學生的實習做出評分,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職業發展的指導,也讓學生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橫向比較,讓學生對自身有個較為準確的定位,為其職業發展把握好方向。

五、結束語

在“骨干引導型”數控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理論基礎,實際動手能力相對于以前都有較大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在學習能力強;2.與企業的銜接較以前更順暢,能很快獨立完成任務;3.部分具有管理能力的學生,經企業培養,能很快成為專業能力強的管理者;4.部分技術拔尖的學生能夠繼續深造,發展成設計人員,并且懂工藝,更具備競爭力。

如今,數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工業領域,尤其是機械制造業中,普通機械正逐漸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動化的數控機械所代替。隨著我國數控行業新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企業對較高層次的第一線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

高職高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職業人才,成為迫切要求。而對于數控加工專業,不僅要求從業人員有過硬的實踐能力,更要掌握系統而扎實的理論知識,具備再學習的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模式,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是學校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向懷坤.高職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1, S1.

[2]唐書林.高職院校數控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7,10:90-91.

[3]周方.數控教學之我見[J].職業,2012,3.

[4]高建軍,冷巖.高職數控教學探討與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7, 9:74-76.

[5]王海根,程國標,方珠芳.數控加工技術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2).

[6]趙龍.淺談《數控編程》教學中的一些體會[J].科技創新導報,2010,18.

篇10

關鍵詞:中職 數控 教學方法 改革

數控技術是一門集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測量技術、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技術,是近年來應用領域中發展十分迅速的一項綜合性的高新技術。它是為適應高精度、高速度、復雜零件的加工而出現的,是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基礎,是現代機床裝備的靈魂和核心,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如今中職院校充分發揮培養技術人才基地的作用,相繼開設數控技術專業,為企業輸送了大量數控方面的技術人才。

根據對幾年來寬城職教中心數控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發現,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縣內京城礦業集團、兆豐鋼鐵集團、泰豐鋼鐵集團、金聲機械廠、隆騰制造廠等經濟較好的企業,大部分學生在企業從事數控機床操作工作,少部分從事工藝設計、質檢和生產管理等工作。企業要求學生能熟練閱讀機械圖樣、工藝文件、程序清單,熟練操作數控機床、加工出合格產品,反饋工藝、熟練檢測零件加工精度。但學校培養的數控專業學生技術能力都一般,體現在畢業生專業知識不扎實;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實際加工經驗和編程能力差。而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企業往往只提供單一的操作崗位給中職學生,較大規模的企業很少讓中職畢業生從事技術工作,安排給學生的崗位均以操作機床和加工設備、車間生產管理等崗位居多,但學生并不愿意長期從事操作崗位的工作,他們更喜歡從事與技術相關性強的崗位。

這樣就造成在人才使用方面,企業和學生雙方都不太滿意,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說明我們中職教育在教學機制、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就業指導、實踐教學模式、教材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單方面的行為,沒有做好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沒有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培養人才。因此我們應調整專業教學的教學理念,根據實際的就業狀況和企業對學生需求進行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內容改革與建設。

一、明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對企業和學生的調查情況,建議中職院校調整數控技術的培養方式,組建以裝備制造業和零部件現代制造業等行業企業專家、教師、高級技師為主的專業委員會,根據企業的需求及變化調整專業教學方案。考慮到現代社會中,不僅職業崗位體系由于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演化為一個動態系統,而且就業者也經常更換職業崗位。因此,中職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不能只適應某一較窄的職業領域,而應具有一定的就業彈性。不能因工作崗位的變動或內涵的變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說,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初次就業的具體知識技能要求,而且也要關注其日后擇業所需;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當前就業必備的知識技能,而且應獲得繼續學習與提高的能力,為將來的職業遷移打下基礎。

二、創新和完善項目課程體系

建議將典型就業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目標,來體現中職課程價值趨向的職業性;以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過程為主線序化課程體系,體現項目課程基于過程培養能力系統化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以典型零件圖樣為項目載體,將同一項目載體貫穿于不同的課程中,把同一課程中不同項目的同類工作任務按項目載體總序排列形成課程內容結構,體現了目標、任務過程的連續性和技能與知識的完整性,便于積累工作經驗;實踐項目引領、任務驅動、過程在現的導學導做教學情景,使知識變的好學、知識變的好用;以物化學習成果展示、鑒賞和檔案袋管理法為考核評價主要手段,分享工學成果,激勵學生爭強好勝、提高學習興趣,體現了項目課程的技能性與技術性的統一、外在要求和主管意識的良好配合;按課程分工實施課程建設、教材開發和組織教學實施,維持了任課教師的專業覆蓋度要求,提高了雙師內含要求,體現了項目課程教學實施的可行性和推廣應用的普適性。

三、創建“逐步提升”教學組織形式

首先,實施技能“逐步提升”措施。一級提升扶著走:教師詳細講授、完整演示、全程輔導,用于每門課程前續項目實施、企業觀摩等。二級提升看著走:講演與輔導相結合,用于后續項目實施、課外拓展項目、整周實訓等。三級提升自己走:自主完成項目任務,用于職業資格考核鑒定、頂崗實習等。“三級提升”逐級遞進,最大程度地使知識好學、知識好用,合理地利用校內外“多媒體教室、數控實訓中心(含數控仿真加工室)、數控實訓基地、校實訓基地”四種教學基地,確保學校的教學活動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系統化專業綜合能力、自主學習與內化遷移能力。

四、采取成熟的項目教學方法

采用項目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要完成從講授者到指導者的角色轉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研究獲得知識與技能。教師的重要職是為學生活動提供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創新了較為完善的項目教學流程:“提出學習目標呈現工學任務學習相關知識完成工作任務成果鑒賞互評學習拓展知識(選擇)完成拓展任務。”并引入質量管理理論,編制了一系列教學作業規范,有序實現教學目標。

大力引進具有豐富制造業工作經歷的企業優秀人才進入學校教學,緊隨社會需求,設計教學學習情景/情境,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方式,成就熟悉崗位工作的技術應用型數控加工技術人才,并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集中表現學生熟悉崗位工作、動手能力強。

通過以上改革措施,完成對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內容改革與建設,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激發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勇于實踐的能力,滿足企業和市場對學生的需求和要求。雖然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是艱苦的,教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以此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前程卻是不可限量的。

參考文獻

[1]唐正清.兩年制高職 職稱論文 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及對策[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