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目前,物聯網的發展非常迅速,它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即通過各種傳感設備(如RFID、WFN、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技術)來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物與物、人與物的信息交互,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為加快物聯網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物聯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 年)》和“新一代寬帶移動無線通信網”重大專項中的重點研究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各級部門也相繼出臺物聯網發展相關戰略規劃。各地高校積極申辦物聯網相關專業,全國物聯網相關機構也積極開展物聯網研討交流會議,國家教育部成立了物聯網及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小組,全國各地物聯網研發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物聯網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產業基礎。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將“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納入重點產業振興計劃。目前,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從應用層面來看,中國物聯網產業在公眾業務領域以及平安家居、電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環保等諸多行業的市場規模均將超過百億元甚至達到千億元。

2 黑龍江省適合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與就業崗位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重點發展與物聯網感知功能密切相關的制造業,支持與物聯網通信功能緊密相關的制造、運營等產業,著力培育物聯網服務業,重點支持物聯網在工業、農業、流通業、交通、電力、環保、公共安全、醫療衛生、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示范。在傳感器、核心芯片、傳感節點、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中間件、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系統集成、傳感器網關及信息通信網、信息服務、智能控制等各領域打造一批品牌企業。黑龍江省將針對智能農業、乳業、煤礦、林業、石油等龍江優勢領域規劃引導示范應用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煤礦安全生產物聯網、森林防火應用物聯網、乳品安全應用物聯網等,以此為試點,探索應用領域不斷向廣度擴展的途徑,以此為牽動,促進相應制造業的跟進發展。爭取五年內,引進和培養一批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物聯網工程師,初步滿足黑龍江省物聯網產業化發展需求,力爭五年內,在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產業、智能環境監控、智能暖氣供熱等試點示范領域內實施示范應用工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農業強國戰略的關鍵首先在于農業的信息化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智能農業的各類專業人才在現代農業十二五當中的缺口1000萬人以上。充分發揮黑龍江作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大省和糧食總產量居全國第二位的農業優勢地位,發展農業物聯網應用,打造龍江優質優價的綠色生態農業品牌。

發展黑龍江省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人才是關鍵,應具有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模塊應用與網絡技術、維護和銷售、RFID相關設備的應用、操作管理和維護智能終端設備的應用、應用軟件開發、維護和銷售、智能農業等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高技能職業人才。這為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3 黑龍江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設置

3.1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黑龍江省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和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能夠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了解物聯網主要技術標準,RFID 技術、嵌入式系統、無線和有線系統技術、無線通信組網技術等,具有物聯網應用方案簡單設計能力。具有較強的通信技術、傳感信息處理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物聯網崗位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服務意識與職業道德的系統集成技術員,能夠從事石油和煤炭安全智能環境監測、綠色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工程施工、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對物聯網的應用不斷創新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未來物聯網發展的需求。

3.2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以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導向,根據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框架。“物聯網”產業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是物聯網的底層基礎,包括了RFID、二維碼、智能卡、傳感器等等數據采集和感知技術;網絡層是“物聯網”互聯互通關鍵,包括無線傳感網絡,WiFi自組網、遠程控制、機器間通信(M2M)的移動通訊網絡等通信技術;應用層是具體應用的系統集成技術,包括數據融合、數據挖掘、商業智能、GIS、工業監控、云計算平臺、中間件等軟件技術。依據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框架,下面列出了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初步建議,算是拋磚引玉,其主干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 數據庫應用、CAD工程制圖、物聯網技術概論、局域網組建與管理、微機組成與接口技術。核心課程: 傳感器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安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物聯網軟件、物聯網軟件、標準與中間件技術、RFID系統安裝與調試、專業綜合課程設計等組成。另外配合專業綜合課程設計(包括RFID系統設計實踐、基于Web的數據庫設計實踐、無線傳感器網絡設計實踐、小型物聯網綜合設計與實現),在第五學期的教學周內,根據社會需要學習適應性強、覆蓋面寬的專業課及專業選修課,開設小型物聯網綜合設計實踐,要求學生利用IEEE802.15.4標準和ZigBee協議,將無線傳感器網絡和RFID技術結合起來組建簡單的物聯網并實現相關應用,具體包括: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智能環境監測(比如溫室大棚的溫度濕度管理,智能家居的應用),完成設計報告。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和設計報告進行考核。

目前黑龍江從事物聯網行業的專業人才極為稀缺。畢業生能夠在信息、物流等部門從事物聯網相關領域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在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環境保護、智能環境監測、智能家居、智能暖氣供熱、石油和煤炭安全、公共安全、政府工作、遠程醫療等多個領域中的工作。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培養出物聯網方向的職業高技能型人才,加快推進物聯網在東北地區的應用與發展,以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將形成自己的“職業教育特色”,走集團化、專業基地化、基地產業化的辦學理念,并結合職業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為立足于服務市場培養新型的、復合式高技能的物聯網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海瀅,劉昭等.物聯網應用啟示錄——行業分析與案例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5.

篇2

目前生物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韶關學院本科生物技術專業自2000年9月開辦以來,已招收11屆學生,期間盡管進行了一些教學改革,并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面,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2009級的學生之前,每個年級學生分兩個教學班,一個是不分方向的生物技術專業班,另一個是大二以后的生物醫藥方向分流培養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的課時數變動的隨意性較大;二是課程的開課順序不盡合理,并且有些教學內容在不同課程中重復講授;三是有些課程特別是一些選修課程的設置不是以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為依據,而是以在崗的教師所能講授的課程為依據,出現因人設課和設人情課等現象,結果造成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課時數在減少,而與專業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選修課程卻在增加,開設這些選修課的初衷也許是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盡量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也就是寬口徑,但是如果學生連必修的專業課程都沒學好,就根本談不上什么寬口徑.這樣的后果只有一個:學生的知識面比較寬廣但很淺,許多專業課程沒有學好最終導致不足以支撐新知識的獲取,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吃不準生物技術專業內涵,對該專業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思路不是很明確,因而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專業師資的缺乏,造成一些課程無法開設或只能湊合著開設,或因人設課———有什么樣的老師就開設什么樣的課程.面對這樣的課程設置,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難以保證.有些學生抱怨所學課程不知道有什么用,不知道到底該學好哪些課程,造成學生對自身專業的懷疑和對未來就業的迷惘.有的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脫節,讓學生覺得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內容不關聯,覺得學了沒有用,甚至有取消所開設的其中一些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的要求.

細分專業方向,優化課程設置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針對生物技術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2009級生物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開始之前,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和畢業生跟蹤調查,走訪與生物產業的相關企業,廣泛征求行業意見,牢牢抓住企業需求,并進行充分論證,實現人才培養方案與生物產業的對接,為設置合理專業方向尋找可靠依據.首先就畢業生就業情況、專業大類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學生考研等幾個方面在省內外同類院校,特別是在粵北地區以及畢業生就業主要分布的珠三角地區進行教學專題調研,通過收集以上各方面的調研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并主動邀請產業、行業和用人部門共同研究教學計劃,以解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課程體系的改革目標是制定與生產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依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重實踐,高素質,特色性、開放性、前瞻性”的原則,建立一種面向實際、專業方向明確、集中體現地方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要突出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加大課程整合力度,堅決刪減與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不相符的課程,堅決杜絕因人設課或因無人而不設課的現象.選修課是相對必修課而言的,開設選修課程的目的,一是為了精深本專業的基礎知識,二是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選修課應該要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從專業方向去延伸開課,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的辦學特色.

1確定專業方向

在確定專業方向時,應緊緊結合本校的實際,努力使之與地方院校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辦學定位相適應、與教師的特長與發展目標相適應、與所在的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粵北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因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時,應首先明確師資情況、硬件條件及周邊環境,明確生物技術專業到底應該側重于哪些專業方向,或者說先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然后參照教育部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中有關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及在近幾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本科生物技術專業規范》所確定專業核心課程.課程設置必須給學生以明確的專業方向感,要能體現辦學的專業特色,同時要能兼顧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在制定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確定按大專業招生,分窄專業方向培養,根據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把生物技術專業分為生物制藥、生化工程、微生物技術三個方向培養.

2面向專業方向劃分課程模塊

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專業課程設置中課程類別重新進行了劃分,具體劃分為5個課程模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任選課.并對這5類課程模塊所涵蓋的課程、開課的先后順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旨在建立一種專業方向明確、集中體現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課程體系[2].公共基礎課:是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所有學生都要修讀的必修課程,是同類大學生的共性課程.例如,政治類、大學英語、計算機、大學體育等課程.專業基礎課:是體現專業共性的課程,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習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程打基礎.這類課程的設置一般依據教育部的有關專業課程設置及專業規范等相關文件,在全國的同一專業中是大體一致的,為必修課.例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其中,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為學校教務處根據不同的一級學科給出統一的課時,在其它的專業基礎課中,除生物化學是在一學年內開設課時為90學時外,其它課程的理論課均為54學時(其中課堂講授48學時,自主學習6學時),并另外單獨開設相應的實驗課程,實驗課時數一般為與理論課的課時相等或接近理論課的課時三分之二.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相似,也有一個共同參照,是區別與生物技術專業相關的其它生物類專業的主干課程,是為必修課.例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或稱發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或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生物工程設備、生物技術大實驗.除生物技術大實驗為108學時外,其余課程的課時分配為36學時(其中課堂講授32學時,自主學習4學時).另外,還有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課程.專業方向課:主要面向社會就業需求、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師資條件等而開設的建立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上的集中體現本專業的特色課程,各專業方向之間有3~5門課程的差別,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在其中選擇一個專業方向,是為限選課.例如,生物制藥方向: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制藥工藝學、生物藥物藥劑學、生物制品學、藥物生物檢測技術;生化工程方向:高級生物化學、生化工藝學、生化藥物提取技術、生化技術大實驗;微生物技術方向:微生物生理學、工業微生物育種學、微生物檢測技術、微生物技術大實驗.以上課程中的理論課程講授一般為36學時(其中課堂講授32學時,自主學習4學時),實驗課程根據課程性質給出54學時或72學時不等.專業任選課:是專業課的適當補充和加深,學生根據自己需要而選擇,可結合畢業論文(設計)而開設,是為任選課.例如,生物專業英語、病毒學、免疫學、食用菌栽培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生物檢測技術、儀器分析、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科技論文寫作.課時分配一般為36學時(其中課堂講授30學時,自主學習6學時).5類課程的開課順序:大一階段主要開設公共基礎課和少數專業基礎課,大二階段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大三階段主要以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學習為主;大四階段主要以專業任選課為主.

3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能培養

實踐教學體系應立足生產實際,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構建以培養大學生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除了在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程、專業方向課及專業任選課開設必要的實驗課外,另外還有專業核心技能訓練、創新學分、社會調查、生物野外實習、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類課程.實驗課程中的實驗項目的設置,除了專業基礎課有一定比例的基礎性實驗以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外,其余的課程的實驗項目主要為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的內容,以加強對學生科學方法、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另外,根據學校最近兩年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要求,每個學生均需獲得6個必修的創新學分.學生可根據興趣愛好,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一些創新性實驗,學會利用網絡信息及圖書館的期刊數據庫資源,查閱并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在此基礎上,自由選擇實驗內容,自主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以此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思想和能力,為今后科研奠定基礎.并鼓勵學生積極申報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以及校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篇3

[關鍵詞] 生物技術 專業標準 知識-能力-素質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1-0065-02

生物技術是一門涉及領域寬、涵蓋范圍廣、基礎性強的新興生物學科,是現代生物學發展并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從生物技術專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人才需求定位角度考慮,合理、全面地設置高等學校生物技術專業標準(包括培養使命、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對提高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適應性和促進生物技術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貢獻具有重要意義。

一、多角度、多層次的生物技術專業知識-能力-素質問卷調查

為深刻發掘生物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汕頭大學理學院生物系在問卷星網站(http:///report) 設計了基于知識-能力-素質的四套調查問卷,分別面向校友、用人單位、在校教師和在校學生,歷時15天,其中發出問卷份數、回收問卷份數,以及問卷回收率的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該項問卷調查從多角度(四方面的調查對象)、多層次(不同的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對象和應用對象)來發掘生物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有價值的建議,并總結如下。

(一)構建全面合理的生物技術專業知識結構

其一,對課堂教學而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吸引學生,必須重視課堂互動,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水平,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觸面;其二,對專業課教學內容設置而言,大而淺的生物專業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社會需求,有必要立足本地資源,確立特色專業方向,在生物技術行業中建立一定優勢和口碑;其三,對于基礎性課程知識體系要進行面向專業方向的教學內容改革,使專業方向的知識體系結構更加合理,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識程度和應用能力;最后,對于實驗性強的生物技術專業,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如增加實驗課或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對于構建全面的專業知識結構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養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

其一,多學科交叉性培養可塑造出較其他學科學生更優秀的綜合處理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日后深造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其二,注重當前社會的實際人才需求,培養學生對新興生物醫藥、生物科技行業的產品研發技能,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人才市場競爭力。

(三)綜合素質

其一,分小組完成課程作業或課外項目,培養和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表達能力;其二,提供更多關于個人綜合素質方面的資源(如學生社團活動、公益課活動等)讓學生進行了解和學習;其三,組織開展拓展項目,提升學生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二、生物技術專業標準的教學改革

本專業依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學習效果表達的六個層次:[1][2][3] L1記憶――對信息的回憶或識別; L2理解――理解信息材料的含義; L3應用――不同環境之間的轉換; L4分析――確定組成部分及其關聯程度;L5評估――價值判斷; L6創造――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創新,對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專業培養標準進行了細化修訂。

(一)科學基礎及生物技術專業知識

本專業要求學生學習并掌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三方面的基礎知識,其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生物專業技術知識要求達到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中L3應用的層次,即要求學生對理科大類基礎課程和生物技術應用性專業課程達到扎實掌握的程度;而對于生物科學基礎知識則要求學生達到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中L4分析的層次,即對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有較深層次的學習和精通,能夠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二)解決生物技術問題、思維與職業能力

本專業對學生解決生物技術問題的能力,以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中L5評估和L6創新的層次為目標,做了三方面明確要求:其一,生物技術知識綜合實踐能力,契合校友反饋的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愿望和需求;其二,解決生物技術問題的能力,滿足當前社會的實際人才需求;其三,執行與研發生物技術領域項目的能力,切實滿足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

對學生的思維與職業能力的培養則以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中L3應用和L4分析的層次為標準,培養學生具備普遍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非專業方面的通用性能力。

(三)個人素質與職業素質

根據對個人素質和職業素質多方面的體現和需求,培養標準制訂有不同層次的要求:人文素養(L2理解),社會責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識(L3應用),感恩與奉獻精神(L3應用),毅力與變通(L4分析),自我了解與自我改進(L5評估),危機處理、心理承受能力(L4分析);而對于職業素質的要求則以職業道德、責任感、勇于負責(L4分析),職業規劃與發展(L5評估),競爭與創業(L6創造)三方面作為標準,相對于個人素質而言職業素質要求更高、更深刻,可以此強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可適應性和社會性。

三、以生物技術專業標準為基礎的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改革

在生物技術專業標準確立后,本專業圍繞專業標準的要求在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積極、有意義的教學改革工作,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改革核心課程體系,降低學分學時。建議保留10門左右的生物專業核心課程,除學校要求的必修課外,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任何學院開設的選修課,到達要求的學分(建議為130個學分)即可達到學位要求。

第二,改革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議取消獨立的實驗課,相應的,每門核心課與實驗課合并為一,由一個教學小組負責,使實驗課與理論課無縫連接,學時上理論部分約為2/3,實踐部分為1/3。全盤考慮實驗內容的設置,使其有一個完整的體系。

第三,實施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強烈建議盡早實施導師制度,讓有資格的導師培養1-4名學生。導師制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意愿,爭取做到3-4個學生到國外留學,3-5個到港澳留學,5-8個國內深造,2-3個創業,其余的可以進入中學教書,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工作。因此,在大一時就要明確培養方向,爭取讓每個學生的夢想得以實現。

第四,與企業聯合培養,構建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爭取建立5個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時間以6個月為宜,基地可以是企事業單位。建立定期尋訪跟蹤的保障制度。

第五,開展對外交換培養學生方案。在基金會的支持下,配合抽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經費,早日實現國際交換培養學生方案,學生名額以2-3名為宜。

第六,以學生為中心,建立配套服務措施。發揮我校外教實力雄厚的優勢,幫助有希望的學生通過TOEFL和GRE考試;幫助學生設計推薦信;輔導學生考研。

第七,加強雙語教學,提供專業英語水平。建議在PPT中采用雙語標注,講課過程中關鍵專業概念可穿插使用中英文。

生物技術專業人才近些年來面臨社會市場需求供大于求的尷尬境地,加上大多數高等學校保守陳舊的教學結構,給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造成損害。本專業把好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素質這個核心,將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中學習效果表達的不同等級應用于生物技術專業標準的制定。以社會經濟發展背景為基礎,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長河,用宏觀思路量化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來說意義重大。

[ 參 考 文 獻 ]

[1] 馮建平. 基于活動理論和布魯姆教學目標的 Web 數字化教學模式探究[J]. 現代教育技術, 2010(12): 30-33.

篇4

一、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建立企校聯合培養新機制

近年來,先后與山東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簽訂了合作協議,在項目開發、學生實習、實訓、企業職工培訓及實驗室共建等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

二、以實踐教學連續性為保障,構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保證實踐教學連續性是生物系與企業雙方共同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特色之一,新方案加大了實踐教學學時比例,構建了1236實踐教學模式和“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育人標準及“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科技文化活動”四維育人的培養模式。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錄取率保持在45%以上,大學生科技競賽取得了省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市廳級和校級10多項的好成績。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考生報考數連年超過計劃數,新生報到率保持100%。

三、以推進企校共建為契機,不斷深化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2010年與山東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澳集團簽訂實驗室聯合建設協議。2011年與山東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利用”實驗室共建活動,該實驗室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10年,由我系科研人員主持,山東中澳集團參與的“鴨血深加工項目”在德州市科技局立項。三年來共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兩項(2009年楊東英博士申報的“黃牛Leptin基因及其調控途徑重要基因遺傳特性及網絡關系研究”項目、2011年曾強成博士申報的“力學刺激下心肌成纖維細胞在細胞外基質方面的響應和生物活性”項目),山東省自然基金項目4項,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山東省“星火計劃”項目1項,市廳級項目5項,項目經費200多萬元。

四、以資源共享為抓手,努力實現企校互惠雙贏

近三年我系在8個實習基地安排了200多名在校生到合作企業頂崗實習,讓學生真刀實槍進行崗位歷練,增強了實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能力。據統計,已有40多名學生在實習企業實現就業。2010年以來,山東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文遠生物科技公司先后有12名科研人員來我系“山東省大分子生物物理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校生物技術與生物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學習和開展研究工作。

近年來,生物系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的“雙導師”制建設。主要做法有以下兩種。一是實施“訪問工程師”計劃,安排教師以“訪問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合作企業,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和工程項目研究,提升其工程能力。目前各工科專業有10余位青年教師在參加企業生產實踐。二是學校實施“特聘教授”制度,聘請有企業實踐背景,擁有相關領域高級工程師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專業課特聘教師,以加強工科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培養。目前,我校聘任相關企業兼職教師達8人。

五、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滿意度的調查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生物系從2011年9月—2012年11月,在2007年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礎上,以生物技術專業為引領,開展了專業綜合改革。設計了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和大學生實踐實習教學等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292份,初步統計結果顯示:50%以上的同學認為在生物技術專業學習中,掌握一門外語和通過外語國家四級考試,以及生物技術專業的實驗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學術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團隊意識非常重要;對于培養方案的調查中56%的同學對于目前的公共必修課26.7%;公共選修課6.35%;專業必修課40.3%;專業選修課10.8%、實踐環節26.3%的比例認為合理。79%的同學對于目前專業必修課程的開課順序表示滿意。這次調查為生物技術專業的綜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為下一步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提供了依據。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調查問卷(學生卷)分析統計圖

注:調查內容1-16分別指:

1.在本專業學習中,你認為掌握一門外語

2.你認為通過外語國家四級考試

3.你認為掌握常用辦公軟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的操作

4.你認為學量的生物基礎知識

5.你對生物技術方法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

6.你對生物產業領域的有關問題(產品、技術、市場)

7.你認為畢業后在生物企業工作

8.你認為畢業后在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從事行政工作

9.你認為畢業后在教育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0.你認為畢業后從事服務業工作

11.你對生物技術專業的實驗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

12.你認為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在生物技術專業繼續深造

13.你認為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在生物類相關專業繼續深造

14.你認為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學術道德

篇5

l專業建設

1.1專業結構與布局

“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隸屬新余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由生物教研室負責具體組織并落實各項教學工作。為配合江西省生物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支持新余市生物技術發展,該專業于2003年正式設立,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從最初的20人發展到最多時的72人。截至2011年7月.已有300個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的學生畢業。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專業建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為加快“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建設發展,改變傳統的“小本科型”人才培養方法,積極探索高職高專人才培養之路,生物教研室于2004年底在全校率先開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并分別于2007年成功申報校級課題“基于網絡環境的高職高專《普通生物學》教改探索研究”;2008年成功申報江西省教育改革課題“高職高專生物類專業綜合野外實習改革與實踐”,并成功申報新余高專科研創新團隊和《藥用植物學》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申報江西省教改課題“基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環境下的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和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指導研究——以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為例”。目前,該專業已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開展了“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工作。

1.2培養方案

為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適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市場的需求,我們在新余市、省內外開展了“生物行業從業調研”工作,涉及生物醫藥、食品、環保和飼料等多個領域。在調研結果的基礎上。制訂了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并請生物行業教育專家、生物行業技術專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審定。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有別于傳統的“小本科”型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它更面向生產第一線。在培養規格上。突出強調了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結合,以能力為主,突出了生物技術的知識與能力。在培養時間安排上.采用在校培養和在企業頂崗培養的方式,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

2課程建設

2.1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

按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環境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必須、夠用、實用”為原則,按照生物行業標準和生物技術崗位(群)能力,合理設計、優化重組教學內容,構建了理論、實踐與素質教學課程體系。根據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環境下的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規格與要求,現已對部分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如《解剖生理學》改革為《生理學》;增加了生物技術類課程,如《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化學》課程已開始探索項目式教學方式,《普通生物學》課程已開始探索創新式教學方式等。目前,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課程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比例達60%。

2.2教材建設與選用

根據專業特點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育部推薦的優秀高職高專教材,以及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采用優秀教材比例大于80%。在教材建設上,現已按理論教材、實驗教材與實踐教材三類開展教材建設工作,正在積極編寫校本教材(主要是實踐教材),努力形成具有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高職高專特色教材。目前我們已初步開展實踐教材的編寫準備工作,包括《普通生物學實驗指導》、《生物化學實驗指導》、《生理學》實驗手冊、《遺傳學》實驗手冊、《發酵工程》實驗手冊、《酶工程》實驗手冊、《生態學》實驗手冊等。此外,該專業教師積極參與科學出版社組織的生命科學類系列教材的編寫工作,并承擔了《細胞生物學考研精解》、《基礎生物化學》、《動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實驗》等教材的編撰工作。

2.3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在常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啟發思維式教學方法和開放式教學方法.并積極采用雙語教學。在理論教學中,盡量啟發學生的思維,對問題進行發散式思考,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試行開放式創新教學體制,在教師指導下,將部分實驗教學時間用于課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的機會。其中,《生態學》和《環境生態學》課程由博士畢業的教師擔任.采用“雙語教學”授課。

3實踐教學

伴隨著該專業的迅猛發展,學校加大了對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尤其是進一步完善了實踐教學條件。能滿足實驗教學的正常要求,每年購買實驗耗材能滿足正常實驗教學與服務社會的需要。

3.1實習

按照教學計劃的安排,積極與實踐教學基地合作開展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工作。隨著該專業的發展,學校將進一步加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力度,以滿足該專業未來教學的需要。通過實地參觀、實習等實踐活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

本著突出職業能力的人才培養原則,突出了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我們探索與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尤其加大了集中實踐教學的比重。實踐教學學時占總教學計劃學時比例從過去的20.5%提高到3O.2%。為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施,我們加大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步伐,分別與新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7家單位聯合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并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

3.3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充分發揮生命科學的特點。讓學生走出實驗室,走進大自然。如帶領學生在國家林科院自然保護區野外考察種子植物的形態特征.到橘子園進行果樹嫁接實驗,去濕地公園觀察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和濕地生態系統的作用等。同時開展了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評價、水污染環境調查、土壤環境污染調查等設計性實驗。

3.4開放實驗室

針對原來實驗室只有實驗時才開放的問題,我們將根據實驗需要將其改建成“開放式”實驗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學生的實驗熱情。

4構建多模塊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中培養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

通過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體系,創新管理運行機制,建設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學師資隊伍,滿足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4.1創建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平臺

改革原有的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單一實驗教學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實驗教學;整合實驗室。優化資源配置,創建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平臺。

4.1.1教師參與實驗教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緊密依托

學科帶頭人的力量,改進實驗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摒棄計劃性、封閉式實驗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研究式的學習方式。促進高水平的科研項目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積極開設一些高水平的、緊跟學科前沿的綜合性、設計性、開放性實驗,且將每個實驗分為基本部分和提高部分,豐富和充實教學基地的實驗項目,并鼓勵學生在現有實驗項目下進行大膽創新.開拓新的實驗項目或課題,形成一系列多層次、遞進式的教學實驗內容。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進行分層次培養,既避免了傳統實驗教學“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創新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又使得能力較弱的學生也不會因為完不成實驗任務而氣餒,更好地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腳。

4.1.2開放實驗教學中心.鼓勵學生自主創新生命科學

實驗教學中心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雄厚的科研力量、穩定的科研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經費為實驗基地的開放創造了條件,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發揮自主創新潛能的舞臺。中心建成后,以新余學院局域網為支撐、教務管理系統為平臺.實現開放式實驗教學管理網絡化.所有基地儀器設備、開放式課題、科研人員研究方向全部在網上公布,對學生全面開放,學生可以隨時登錄實驗平臺網頁,瀏覽和下載網絡教學課件和多媒體影象資料。學生可在網上預約實驗.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申請自己的開放式創新實驗課題和指導教師。同時,提倡學生自帶課題進入實驗教學中心,鼓勵大膽創新。學生可組成科研小組,提出科研思路,自行選題,自行確定研究內容及設計實驗方法和技術路線.撰寫正式格式標書,由專家審核、論證其可行性。如果方案得到專家認可,可申請指導教師和專項經費資助.遵照實驗中心的管理規定,按照正式科研程序,自由地進行實驗工作,并將其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匯報。寫出論文,力爭公開發表。通過“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心,讓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實驗.不僅可使學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進行科研工作的整體體驗,培養了科研團隊協作精神,并在初次的研究實踐中學習到了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方法和學術規范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了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優秀者脫穎而出,對培養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4.1.3提供畢業實習基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目前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是屬于綜述性的論文。沒有原創性試驗數據。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D不僅是教學、科研的主陣地,同時也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畢業實習基地。學生進人實驗中心實習后,老師給出基本課題并啟發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課題進行補充,為學生留有思考創新的余地。

4.2強化畢業專題實踐.注重創新能力培養

4.2.1重視畢業實踐,加強“模擬實踐”環節畢業實踐是學生學習深入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因此新余學院非常重視畢業實踐環節。在學生畢業時間前.組織學生進行為期二周的強化訓練,將大學階段所學專業課程引導學生進行“串燒式”回顧與總結,并根據學生的實踐單位性質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配備一位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模擬實踐”。

4.2.2調整教學計劃,提前并延長畢業實踐時間我校根據實際況進行了教學計劃的調整.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提前1學期進行。一是避開學生頻繁參加各類人才交流會的時段,學生可安心進行畢業實踐、畢業論文的撰寫;二是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為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做準備,寫出質量較高的畢業論文。

4.3開展課外科技實踐活動積極挖掘開發創新性實踐教學的有效載體。扎實培養創新人才。為更加有效地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們積極挖掘開發創新性實踐教學的有效載體.形成以“挑戰杯”學生科技作品展為龍頭,以“創新創業大賽”為主體的課外科技實踐活動體系,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實踐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研究、實踐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分別于2008年新余高專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2009年新余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

4.4結合科研、面向社會,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

4.4.1創建“零距離”產、學、研結合示范實踐教育基地加大資金投入,充分利用新余的工業城市優勢,建立和完善實習基地,創建“零距離”產、學、研結合示范實踐教育基地。在已有的野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基礎上,根據專業特點,拓展新的野外實踐教學基地.定期組織學生更廣泛的開展野外實踐教學工作。按照教學計劃安排.每年與實踐教學基地合作開展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工作。

篇6

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許多高校逐漸認識到協同創新對于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工程技術中心的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可以較好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主要以應用研究為主,適度兼顧基礎研究,重視并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程中心一般擁有較好的研發條件、儀器設備、科研力量等,當前食品生物技術教育領域的協同創新理念還比較陌生,結合協同創新進行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和實踐模式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協同創新在研究對象和方式上還不太成熟,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在研究對象方面,協同創新現在重點研究制造業或者傳統服務業,而較少將工程技術中心這樣的知識密集型的行業納入研究范疇,在研究方式上,現有的協同創新研究大多是理念性的研究,還沒有一套成熟的研究系統,多學科交叉研究尚未深入,因此應將協同創新的理論和創新模型、運行機制、影響因素、實施策略等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進行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在協同創新培養食品生物專業人才過程中,應該創造寬松民主的自由環境,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

2協同創新中導師引領

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實踐探索中,呂映輝等認為在專業課教學上要貫徹實用的原則,在教學中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協同校外的教學體系,實行“三導師制”,即學校實習老師、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和就業與素質教育指導教師,要求實習指導老師要對產品的生產設備、產品的生產特點、如何檢驗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從而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另外,指導老師要熟悉食品生物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和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計等,除此之外指導老師還要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來因材施教。食品生物專業的學生越早接觸專業課程,越能培養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基于工程中心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要著眼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既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身需求,也要符合時展的特點。工程技術中心可以利用各種宣傳活動來營造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環境,包括指導思想、教學環境、學術環境和生活環境等,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可以積極邀請著名學者或者政企專家到學校通過講學、學術沙龍等形式提供最新行業發展狀態,通過舉辦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以及創建學生社團來營造對協同創新有益處的環境。在營造創新環境中,硬件設施是培養和發展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基于工程中心引進先進的硬件設施,提高硬件設施的開放程度和使用率,做到物盡其用,如完善實驗室的設備和學校網絡,為學生的學習、科研、生活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方便。此外,對食品生物專業人才進行協同創新的教育和培養,課堂是其主要場所,課堂氣氛、教學方法及其學術素養和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會對協同創新能力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基于工程技術中心的食品生物專業人才培養應營造一個有利于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的公平公正、自由寬松、尊重個性、鼓勵創新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食品生物專業創新人才才能不斷發展和創新。

3協同創新中資源共享

基于工程技術中心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一般不受專業、單位、地區的限制,共享各自的人才、設備、經驗或信息資源等,由于在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之間存在科教資源的嚴重不均衡分布,制約了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基于工程技術中心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中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構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創新一體化,有利于實現優質科教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在高校和工程中心之間相互借鑒經驗,形成良好的學習交流機制,同時也能不斷的學習和吸收外來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從而實現教育改革和協同創新專業人才培養。高校在人才、學科、知識等方面有著優勢,工程中心在資金、設備等方面有優勢,雙方可以通過共建實驗室,相互合作,使用共同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高校與工程中心之間也可以共同培養協同創新專業人才,既可以改善科研環境,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也可以吸收高校里優秀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研究項目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從而實現科研和教育的雙贏。如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與各高校之間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工程技術中心的協同創新是高等教育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改革趨勢,在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則下,高校與有實力的工程中心之間共同建立實習基地,從而實現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如黑龍江某所大學創建了校企協同創新的“3+1”聯合培養模式,在學校、企業和政府三位一體的多方位交流、多樣化協作支持下,形成協同創新的利益共同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中很好地實踐了人才培養協同創新。

4結論

篇7

關鍵詞:生物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生物技術是一門寬領域、基礎性和實踐性強的學科,除生物學外還與食品學、醫學、藥物學等相關的學科聯系密切。生物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復合型專業[1]。培養體系已較成熟[2]。但由于畢業生的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該專業的發展。衡水學院定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對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應對原有模式進行更新和完善。

1.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衡水學院生物技術專科專業始建于2003年,本科專業于2007年開始招生,現設置了食品營養與檢測和發酵工藝2個專業方向。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依托地域優勢,圍繞服務面向地方定位,不斷優化和完善課程體系,改革實驗和實習教學的方式及內容,探索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1.1調整優化課程體系

為了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衡水學院生物技術專業依據地方經濟需求,有針對性地增加了一些特色課程。如與衡水老白干相關的課程,《發酵工程》、《發酵工程大實驗》、《發酵設備》、《果蔬加工工藝學》和《釀酒工藝學》,與衡水湖相關的課程《濕地植物資源學》、《衡水湖鳥類資源學》、《濕地生態學》、《水質監測與評價》等,在第二學期增加了行業市場調研見習課,同時加大課程群的建設力度,豐富課程資源。著力打造一批精品課程,并開發網絡課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優化課程設置,將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為主,理論課向討論式、案例式轉變[3]。

1.2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1.2.1實驗教學實驗課增加創新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在制度保障上,除了確保教學經費外,還須在教學計劃制訂上保證足夠的學分,建立適合的考核制度,避免實際操作形式化。1.2.2開放實驗室衡水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微生物學實驗室對學生實行全開放,其他實驗室根據學生預約情況定時開放。本專業不斷加強開放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制度,保證充足的實驗條件、實驗時間和實驗經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課題和指導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和團隊合作精神[4]。1.2.3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基地生物技術的專業設置為從第二學期到第六學期每學期末都有1周的實踐教學,第七學期為專業實習。要求學生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在實踐過程中,獨立完成任務。根據地域優勢,衡水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目前已經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如衡水老白干釀酒集團有限公司、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衡水)得菲爾有限公司、衡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根據各單位管理的不同特點及對工作人員的需求,建立短期與長期兩種實習基地,聘請基地人員參加學生的實習指導工作。1.3考核導向功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決定了考察應注重對能力的考核,是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結合。比如學生實習期間,應由所在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共同評價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實習日志、報告按比例綜合打分。1.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要發展,加大以學科帶頭人、課程負責人、“雙師”型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建設是當務之急。根據學科的發展,我系積極從國內外招聘優秀博士、博士后充實教師隊伍,聘請企業人員指導學生實習工作,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干。現生物技術專業共有專任教師43名,其中百人計劃教師1名,省級青年拔尖人才1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教師2名,雙師型教師4名,具有副高職以上職稱的教師占51.2%,博士占23.3%,碩士占62.8%。

2.構建“一中心、兩軌道、閉環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衡水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基于本專業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改革,形成了“一中心、兩軌道、閉環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2.1“一中心”———以創新的應用型能力培養為中心,培養擁有現代科技知識,善于理論與實踐結合,具有創新能力,能在相關領域的生產和管理崗位上解決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2.2“兩軌道”———理論學習和實驗、實習、實踐學習雙軌并行。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在堅持基礎教學的基礎上,突出技術課程,增加選修課程并構建不同的選修模塊。實驗課程更多地圍繞衡水老白干和衡水湖、養元飲品等地域特色增加專業實驗內容,將實驗與科研、生產等密切聯系。雙軌并行強調的是理論課和實驗、實習、實踐課兩軌之間強大的互融性、整體性,任何一個單軌獨立運行,就割裂了理論與應用的聯系,就無法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2.3“閉環式”———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環節都一直貫穿在整個大學階段。理論教育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及專業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又分為專業必修課程模塊,專業任選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限選模塊。實踐教育包括生物技術行業市場調研、衡水湖動植物資源調查、煙臺海濱動植物實習,生物技術專業見習,生物技術專業實習,畢業論文、專業作品等。在課程的運行過程中,“閉環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大一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可以依托實驗室開放的平臺隨時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課的訓練,還依托第二學期的行業市場調研見習課進行行業市場調研,首先建立了對生物技術專業的感性認識,為理論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其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邊理論學習,邊實踐。最后通過專業實習,讓學生深入工廠的實際工作環境,鞏固學過的專業知識,并培養其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就業奠定基礎。

3.結語

衡水學院正處在向應用型轉型的歷史時期,生物技術專業“一中心、兩軌道、閉環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更符合衡水學院立足衡水,面向京津冀,服務區域經濟的定位,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通過不斷充實和延展“一中心、兩軌道、閉環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并進一步完善其運行模式,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明顯增長,滿足社會對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鄭明順,柴軍紅.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應用性技術人才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5):152.

[2]徐彪,張海燕,王建明,等.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0,22(4):81-83.

[3]謝旭輝,胡忠.21世紀生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6,1:46-49.

篇8

關鍵詞:動物生物技術專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6-0173-03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生物技術專業成立于2006年,2010年剛申請了該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的授予權,它有別于傳統的生物技術專業。動物生物技術專業是建立在動物科學基礎上的生物技術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動物科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又要掌握生物技術專業的基本技能。通俗地說,動物生物技術專業就是培養服務于動物科學領域的生物技術人才。目前,動物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建設尚不完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存在嚴重重疊交叉現象,所以,動物生物技術專業課程的規范建設和創新研究是非常緊迫和必要的。我們通過對專業課程的綜合建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對該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主要的建設策略如下:

一、加強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一)組建教學團隊

加大力度將其他核心課程組成課程群,如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動物微生物學》等核心課程組群,同時組建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明確的教學改革目標、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健全的團隊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每年各教學團隊均提交詳細的中期匯報和年度總結。如:《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團隊的負責人為珠江學者艷教授,該團隊由4位青年教師(副教授和講師)和一名高級實驗師組成,該團隊已建設有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施課程教學管理負責人制

隨著學科發展和教師開設課程積極性的提高,本院開設了一批動物科學類的相關課程,出現了課程內容部分交叉重復,同時由于學院以系為管理單位,傳統教研室取消,造成課程管理一度困難。為此,學院組建專業課教學團隊,每門課程由1~5位老師組成,其中推選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資深教師擔任課程負責人。課程負責人的任務是組織該課程授課任務分配、修訂教學大綱、組織期末命題、考試和閱卷、負責教改研討等工作。該制度的實施有效地改善了課程管理一度混亂的現象,搭建了教學改革和教學研討的平臺,授課老師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位,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建立《課程負責人更換制度》,保障教學團隊的穩定,促進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

(三)改革教師培養和培訓機制

在教師培養方面,制定了完備的“青年教師導師培養制度”。嚴格執行青年教師導師跟蹤培養制度,每位青年教師進校后由學院安排資深教師結對指導,負責指導青年教師學習、聽課、授課和參加教研室工作等,使青年教師在團隊帶領下迅速成長。按照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鼓勵和支持中青年教師到其他優秀院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優化年齡結構,科學合理地配置教師,在資深教授的“傳幫帶”下,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的師資梯隊,同時提高引進人才和外聘人員生活待遇和工作條件,以保證團隊建設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一)制定專業課程建設的標準

課程建設始終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借鑒其他院校課程改革成果,制定該專業所有核心課程必須完善并達到的標準:①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科發展趨勢修訂課程教學大綱;②選用適合教學內容的中英文教材和參考書;③編寫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案和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開展切實有效的實踐活動;⑤建立嚴格的課程考核評定體系。

(二)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構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創新訓練”三部分并重的課程體系

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是從專業導向、能力導向和職業導向進行考慮,從而進行合理組合。如包括核心課程群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銜接,課程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認識和知識的深入合理設置;包括課程群內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避免不同課程內容的簡單重復;包括教學實踐環節的統一安排;包括課程群整體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思維的訓練、創造心理的樹立、創造技能的掌握等。構建由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創新訓練等3部分并重的創新課程體系。以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為核心,以分級建設、注重實效為支撐,遵循“合理選擇(整合)、梯度深化、有機組合”的原則,實現公共基礎平臺、專業基礎平臺和根據專業或專業方向而設置的專業課平臺三階段的創新型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

(三)加強教材和精品課程建設

提倡選用近三年的優秀教材,或國家教育部推薦教材,或國外高水平原版英文教材。鼓勵建設一體化設計、多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設立“教材建設項目”,支持教師編寫教材和出版等工作。鼓勵購買原版英文教材,購買教材費用由教學經費支出。制定了《動物科學學院精品課程培育方案》,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精品課程和“精品課程網”的建設,及時更新精品課程內容。

(四)加強選修課建設,促進專業拓展教育

一是加強綜合素質課程的建設,尤其是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把一些前沿性強、體現文理交叉滲透的、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列為全校性的公共選修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和能力選修;二是圍繞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國內外大型競賽開設一些相關的、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的選修課;三是著力從相近專業(獸醫專業)主干課和重點課程中選擇開設出一批選修課。通過對此類課程的學習,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一)加強網絡資源的建設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生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得到很大的發展。如網絡資源庫內容缺乏吸引力,缺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機制等。針對網絡資源的不足進行改革,擴大利用網絡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學生和老師進行實時溝通,促進師生共同進步。逐步實現專業核心課程全部網上運行并及時更新網絡平臺的內容,使課程的網絡平臺成為課堂教學最有效的輔助工具。

(二)優化整合教學資源,加強實驗教學平臺建設

根據課程體系,為本專業本科生的實驗教學構筑四大實驗平臺,包括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專業課實驗教學中心、各學科教師科學研究實驗室、生產實驗場和教學實習基地。四大平臺分別從基礎理論、專業實踐技能、學科研究前沿和生產技術管理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基礎課主要依托學校開放的公共實驗課程平臺,本專業教師的研究室全面向本科生開放,1~4年級本科生可利用假期到生產實驗場和教學實習基地參加生產實踐。這些措施為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動物科學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開拓校外優勢教學資源,拓寬教學視野

積極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優質教學資源,通過校企聯合、與國內外名牌大學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聯合、吸納優良的國內外教學網絡資源和書籍等,加強協同開發,促進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拓寬教學視野。

利用企業的資金、設備、實踐場所來培養從事本專業的技術人才,育人單位與用人單位緊密結合,可以將專業學習與企業實踐相結合,有效地提高專業知識的實用性。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開展生產實習、社會調查、課外創新活動和畢業論文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同時每年11月份舉辦一次校企合作論壇,積極與企業探討校企產學研合作、本科人才培養等問題,充分利用校企雙方的優勢互補培養創新型適用人才。

利用與國外高校的合作(如2+2培養)培養學生,可以利用國外的教學資源,開拓教學視野,培養優秀的學術型人才。如本專業2010年與西澳大利亞大學簽訂了“2+2”聯合培養人才的協議。“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本專業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潮流,是本專業學術型人才培養的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徑。同時加大教學經費的投入,購買優秀的國內外教材、參考書籍及一些網絡資源,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

四、加強專業課教學模式改革

在現代畜牧生產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動物科學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為了培養出適應時展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使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學以致用,在理論和實踐教學方面的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革,以適應新時期社會對動物科學專業人才的要求。理論教學方面,強調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創新。

教學內容。①刪除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吸收本學科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實現有生命力的經典內容與科學前沿的系統成果的辯證統一;②將教師科研內容引入理論教學,把自己科研課題的構建思路、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講授給學生,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使學生更了解動物科學專業的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③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突出宏觀內容的教學,講授突出重點、要點、難點,著重介紹動態的、發展的內容和整體的科學思維方法。

篇9

項目簡介: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

摘要:建立“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構建“寬平臺、多模塊、可拓展”課程體系,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開發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專業核心(模塊)課程,并根據學生就業、創業及可持續發展需要開發專業拓展課程及實踐創新項目,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

關鍵詞:校企合作;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3)07—0043—02

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主要面向微生物發酵、酒類釀造、生物制藥等行業,培養從事微生物培養、生產操作、分析檢驗、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近年來,本專業在學院“多元融合、學做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指導下,凝練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征的“四融入、四遞進、學訓交互”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以“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為顯著特色的“寬平臺、多模塊”課程體系,實施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

一、建立了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

1.探索實踐“廠中校”校企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委員會指導下成立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合作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合作開展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與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探索實踐“廠中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以企業專家、能工巧匠為主,專任教師為輔的管理團隊。

2.“校中廠”運行機制建設

利用學校人才、技術、基地等優勢,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育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與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建啤酒、黃酒、葡萄酒生產“教學工廠”,引入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實現“企業化運行”。

3.“訂單式”培養

與今世緣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開設訂單班,實行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定向就業。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合作實施培養過程,共同開展考核評價。

4.在合作企業建立“教師工作站”

企業每年接受3-4名教師進行為期3個月以上的實踐鍛煉,一方面主動為企業進行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對企業員工開展新技術培訓;另一方面把課堂建在企業,便于聯系和指導學生進行實習實訓,完成專業教學任務,實現互利共贏。

5.創建專家(教授)工作室

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提供新的載體,同時提高企業的區域競爭力,與合作企業共同創建專家(教授)冠名工作室(或工作坊),合作開展產品研發及技術服務,為生物技術及產品研發引入創新的源頭活水。

6.校企合作聯辦二級學院

本著開放、共享、互惠、共贏的原則,與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聯辦江蘇今世緣釀酒學院,實行“訂單式”培養,校企“雙專業帶頭人”,學生頂崗實習“雙導師制”,技術人員與教師互兼互聘。先進技術共享,培訓基地共建,頂崗實習與就業融合,合作開展職業培訓與鑒定,企業員工繼續教育,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滲透,不斷拓展專業的社會服務功能,提升技術服務水平。

7.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

將畢業生就業質量、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參照行業規范、職業標準及崗位要求,建立集行業、企業、學校、學生“四方”評價于一體的人才培養工作評價與質量保障體系。

二、深化“四融入、四遞進、學訓交互”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四融入、四遞進、學訓交互”人才培養模式即將企業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將企業優秀文化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將行業企業評價融入考核評價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按照生物技術類專業知識、技術、素質培養規律,循序漸進地安排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畢業輔導課,并按照職業技能形成與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安排單項實訓、綜合實訓、生產實踐、頂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校內學習與企業鍛煉交互進行,促進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不斷提升。

三、完善“寬平臺、多模塊”課程體系

生物技術類專業群按照“底層共享”的原則統一設置公共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平臺);按照“中層分立”原則,根據各專業特點個性化地設置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按照“高層互選”原則設置“共享型”專業拓展課程及實踐創新項目,形成生物技術類專業群“寬平臺、多模塊、可拓展”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①學生從低年級接觸專業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專業學習的時間、空間更有保證;②實踐教學體系設計遵守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原則;③根據生產季節性強及教學任務安排需要,可實施跨學期、分段式教學;④在專業群范圍內,學生可根據個人意愿無障礙地選擇專業,體現課程體系的靈活性;⑤公共基礎課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項目相結合,將素質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四、開展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建設與改革

1.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建設

生物技術類專業基礎課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體現知識的基礎性,講究基礎知識的傳授,為后續的專業理論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體現技能的服務性,練就嫻熟的基本技能,為后續的專業核心技能學習服務。注重《基礎化學》《生物化學》等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建設,培養學生的化學檢驗、生化操作、分離提取、微生物培養與保藏、識圖繪圖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學生具備寬基礎、復合型、多方向、強技能的素質潛力,以便實現與專業核心課教學的無縫銜接,適應生物技術產業結構調整及產品升級對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專業核心(模塊化)課程建設

根據生物技術產業特點、區域經濟優勢、職業崗位及學生就業創業需要,重點加強與生物朝陽產業密切相關的《食用菌生產技術》,與國家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生物制藥技術》等學習模塊,同時安排微生物培菌工、發酵工、調味品釀造工、食品檢驗工等“實踐專項”的技能訓練與考核,實行“模塊化”教學,使學生具備就業崗位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3.專業拓展課程建設

為適應生物技術產業調整及產品升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及技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專業視野,有針對性地開設專業特色鮮明、行業背景濃厚的專業拓展課,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及跨崗位能力,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及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其潛在能力和個性特長的充分發展。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及核心技能的基礎上,選修《酒文化欣賞》《生物工程新技術》等專業拓展課程及生產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及職業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及跨崗位能力;通過頂崗實習及畢業實踐,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及綜合技能。

[參考文獻]

[1]陸小榮.材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2(11).

[2]首珩,陳維克.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上半月刊),2009(11).

[3]胡玲潔.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才智,2012(14).

篇10

關鍵詞: 中原經濟區建設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 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信息革命發展起來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三大空間信息技術(也稱為“3S”技術),已成為構建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的核心高科技手段,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眾多行業,以及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自然》雜志把空間信息技術稱作世界上繼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之后發展最為迅速的第三大新技術[1]。尤其是二十世紀末,前任美國副總統戈爾提出數字地球概念后,以計算機技術和空間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為紐帶,運用空間信息對地球、城市等進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描述,并以此為工具支持和改善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數字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數字城市、數字行業等數字工程項目建設不斷涌現且穩固推進。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于2004年由武漢大學首次設置,培養面向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建設迫切需要,具有扎實數字工程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掌握空間信息獲取、數字表達和應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和研究方法,能從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信息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但是,由于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全國范圍內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僅有七所,專業建設時間短、社會知名度低等不足使得本專業必須直面生存現狀,厘清自身優勢,在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這一核心內容上下工夫。我校(河南工業大學)2012年新辦此專業,當務之急就是制訂出能夠充分依托自身當前優勢,面向行業及社會需求,培養方向清晰、定位準確的人才培養方案。我校地處中原腹地的鄭州市,面對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準確科學地分析出中原經濟區建設對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對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國內共有武漢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七所院校結合自身的專業優勢(如測繪、電子、礦業、海洋環境、計算機等),開設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定位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本科專業(如下表所示)。

經過近十年的專業建設,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無論從培養規模還是專業特色點位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這幾所院校都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各自特色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人才。例如廈門理工學院就是結合福建省/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面向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方面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每年近1000人的人才需求[2]制訂合理、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但是,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由于建設起步晚、開設院校少等原因,目前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相距甚遠,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全國范圍內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規模小、培養模式研究不足。

《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3]指出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發展正進入全面構建數字中國的關鍵期、測繪產品服務需求的旺盛期、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加快建設測繪強國的攻堅期。為牢牢把握難得的黃金戰略機遇期,推動測繪地理信息加速發展、轉型發展,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服務能力,《規劃》明確提出聯合國內高校,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學科建設;加大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人才培養力度,提升測繪地理信息隊伍整體素質的要求。因此,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人才的培養任務重要且緊迫。

自武漢大學2004年在國內首次開設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目前全國僅有武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廈門理工學院、河南工業大學等七所院校招收培養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領域人才,畢業及在校本科生不足2000人,整體培養規模明顯偏小,遠遠達不到經濟與社會發展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此同時,這些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數學校本專業也都剛剛起步,尚未成熟,因此對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不足。

(二)我校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人才培養遠達不到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