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恢復生態學;研究進展;理論研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環境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口增加、工業產業化急劇發展,使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人類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對資源進行過度利用,使很多資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重要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解決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協調人類的活動和生態環境,使人類在加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也可以逐漸實現對生態的恢復和保護,促進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
1恢復生態學的定義和理論基礎
1.1恢復生態學的定義
恢復生態學是生態研究領域中的一個新詞,主要針對生態問題產生,致力于恢復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由于這個領域涉及的學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綜合生態學。簡單來講,恢復生態學是一門有關于生態的修復的學科,指的是通過人們對生態系統的研究,從而不斷對那些已經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重建和恢復的過程,使生態環境能夠發揮出相應的生態功能,而且能夠使自然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科學。在這個研究領域中最關鍵就是恢復,對已經受到破壞的環境進行恢復,這種恢復可以分為廣義上的恢復和狹義上的恢復,狹義來講,就是一種將其恢復到初始狀態的工作,廣義的恢復是人類社會需求意義上,要依據生態工程的相關技術,對于一些被損壞的自然系統進行重建。由此可見,恢復生態學在加強生態系統的建設以及優化管理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2恢復生態學理論基礎
恢復生態學相對應的是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生態的破壞可以理解為生態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功能出現退化、生態自然的關系出現紊亂。所以這個恢復的過程就是要將自然還原到一個協調的關系上。由于自然條件的復雜性以及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取向影響,生態恢復并不能做到將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到最原始的狀態,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盡量恢復和還原,使生態自然系統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態功能。生態恢復是在生態環境受損之后必須要進行的一項活動,通過各種物理、生物、化學等手段,對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以及演變的過程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重建的過程。
2恢復生態學的發展
2.1國外關于恢復生態學的研究發展概況
人類開始對恢復生態學進行研究已有多年的歷史,有學者認為生態恢復只是恢復中的第1步,一個生態系統想要保持整體性和穩定性,就需要進行全局思考。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歐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國家都開始注意自己國家內的環境問題,也開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對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進行整治,從20世紀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國家在加強生態修復,比如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在加強對水體以及熱帶雨林的恢復,日本加強對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復。關于生態恢復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美國召開的“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國際研討會,就生態系統受損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而且同期還出版相應的書籍,科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恢復問題進行探討。1984年又召開恢復生態學研討會,對恢復生態學理論以及實踐的統一性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提出恢復生態學在經濟發展以及自然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生態恢復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態環境的恢復,使生態環境能夠維持原來的平衡,其次,也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因為人們的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分不開,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支持。1985年,美國成立“恢復地球”組織,使生態恢復工作實現組織化和系統化。1996年,在瑞士召開第一屆世界恢復生態學大會,會議強調恢復生態學在生態學領域中的地位,使恢復生態學的研究更進一步。但是每個地區的側重點不相同,比如歐洲更傾向于對礦地的恢復,北美更傾向于對水體以及林地進行恢復,我國更強調農業資源綜合利用。
2.2國內關于恢復生態學的研究概況
我國的生態環境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受到的損壞也十分嚴重,加強生態恢復學的研究,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恢復和保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也意識到生態恢復的重要意義,因此開始生態恢復已經有較長的歷史時間。比較典型的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在過大牧壓下退化后封育恢復退化的過程,這個研究從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復的動力等為基礎建立退化的數學模型,并且借助該模型對草原恢復的策略進行探討,從而使當地的草原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的保護。在我國西南部,也有學者對貴州省茂蘭喀斯特退化群落進行恢復,從退化的生態環境著手,對具體的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結合生態恢復學的理論,使恢復生態學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進展。包維楷等對眠江上游大溝流域人為干擾體類型、干擾強度、頻度、時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礎上,對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以及物種的組成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對人為影響進行分析,還有的學者對土壤結構、土壤動物、土壤微生物等進行研究,提出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恢復力,對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我國的地域十分廣闊,森林資源也比較豐富、森林植被的恢復工作是恢復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植被恢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也比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進步。比如對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的探討、礦山廢棄的植被恢復與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復工作進行探討等,使我國的多種類型的生態環境系統都得到有效的恢復,而且在恢復工作不斷進行的過程中,還出現很多研究文獻,這對后代的生態恢復以及生態保護都有很大幫助。自然生態系統自身有一定的修復能力,但對于受損比較嚴重的生態系統,加強人為修復是一個重要途徑,對此,我國也積極加強各種修復技術的研究,利用人為的生態工程可加速生態系統恢復,尤其被極度破壞的生態環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復技術。
3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加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生態恢復是維持自然界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恢復生態學主要針對生態環境的恢復,這個研究領域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國內外關于這個領域的研究正在不斷增多,對于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蒲揚.恢復生態學的理論與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
2高彥華,汪宏清,劉琪璟.生態恢復評價研究進展[J].江西科學,2003(13)
篇2
生態移民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實踐,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重要措施,是惠及特殊困難群體民生、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寧夏是全國生態移民實施較早、規模較大的省區。自20世紀80年代,國家和自治區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幫扶貧困地區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先后組織了吊莊移民、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及易地搬遷移民,累計搬遷移民近84萬人,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收入穩定增長,取得了顯著成效。
2 實施生態移民的意義
2.1 生態移民辟免地質災害威脅
這一情況最為嚴重的是海原縣,1920年大地震形成了許多地質斷層、滑坡帶,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是全區地震和地質災害易發區。現已查明地質災害點39處,涉及13個鄉鎮,39個自然村,1569戶7716人。近年來,地質次生災害頻繁發生,防治難度不斷加大,實施生態移民,既可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又可消除誘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減輕對地質災害區的生態破壞。
2.2 生態移民有力保護和改善了遷出地的生態環境
改善和恢復生態環境是生態移民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態移民區在做好移民搬遷工作的同時,要結合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重點項目,抓好“西海固”地區的生態建設。移民搬遷后,能有效緩解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有利于保護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還林,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一方面,移民遷出后,原有的土地收歸國家或集體所有,遷出區近466666hm2土地用于恢復生態,進行退耕還林和圍欄封育,既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又可達到恢復生態的目的,實現脫貧致富與生態建設的“雙贏”。另一方面,遷出區人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將減少,大大減輕生態環境壓力,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護,提高水源涵養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物種的多樣性。
3 現狀
南部山區是寧夏生態移民的主戰場,居住在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區內及邊緣地區的群眾,僅有5.3%的人口通水、通電、通路,72.4%的人口僅通電或通路,22.3%的群眾水、電、路都不通,就醫、就學困難戶占65.1%。
就拿海原縣來說,是集干旱山區、革命老區、回族聚居區為一體的農業人口大縣、國家級貧困縣。全縣土地總面積6463km2,轄17個鄉鎮、3個管委會、1個自然保護區,168個行政村、1175個自然村、8個社區,總人口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和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92%和69%。目前,全縣仍有近15.7萬貧困人口生存在重點生態脆弱區、生態核心區、地質災害區、地震斷裂帶和偏遠山區,且干旱缺水,居住分散,生產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寧夏用5年時間,投資30多億元,將35萬生存條件極差地區的貧困群眾搬遷到近水、近路、靠城的區域。十二五期間,海原縣對全縣16個鄉(鎮)、1個管委會、1個自然保護區的79個行政村201個自然村,1.28萬戶5.56萬人,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移民后將有46666hm2的土地空間可進行生態恢復。
易地搬遷后,在實現水、電、路三通的同時,配套建設的教育、醫療設施基本齊全,就醫、就學便利,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變,可為移民群眾奠定脫貧致富的基礎。
4 建議及對策
4.1 移民后土地應全部劃為國有
靠近國有林場的劃歸國有林場管理,封山造林;大面積連片區應成立新的國有林場進行封山造林;面積較小,不靠國有林場的,由林業主管部門統一規劃封造,交由鄉村管理。
4.2 移民遷出區生態恢復要因地制宜
移民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恢復要因地制宜,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六盤山地區,包括海原縣的月亮山區,以封為主,條件好的耕地要加大生長較快的喬木如落葉松、樺樹的造林比重,提高恢復速度。平緩有水源區要多育苗。海原、同心以北對坡耕地因沒有封育條件,要大力實施人工造林,因干旱少雨,應以寧條為主。荒山先封育,等有條件再實施人工造林。
4.3 加大移民區現有的林木資源管護
要對移民區現有林木要加大保護力度。四旁樹要登記造冊,確定專人管護。對已退耕還林地,要在退耕補助款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現金,雇傭護林員專職管護。
4.4 移民搬遷要徹底
要出臺政策,對移民區居住的城市戶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戶人口,沒有搬遷的,出臺政策妥善解決,讓他們盡快搬遷,否則,一是不利于整體生態恢復,二是怕若干年后又是一個貧困村。要對移民村斷電、斷水;莊園統一鏟平。
篇3
【關鍵詞】生態水利;效應;對策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3-139-01
水是人類生命本源與整個生態系統存在的基礎,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由于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的不合理利用,導致水資源瀕臨匱乏,造成水生態環境系統的嚴重不平衡。生態水利就是研究水利與生態系統的關系,是生態體系建設的主要部分,也是生態體系對于水利建設的必然要求。生態水利在恢復生態系統平衡、生態環境改善,繼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
一、生態水利內涵
生態水利理念的產生基礎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于水域生態資源的保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宏觀上講,所謂生態水利,就是按照自然學規律,遵循生態平衡規律的法則和要求,旨在保護、恢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而建立起來的、可持續利用的水利建設和水事活動的良性循環體系。其核心在于研究水資源的污染防治、優化配置及可持續利用,并通過生態工程設計、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監控而進行生態的恢復與保護,及發生生態災難后的防治。
由生態水利理念主導的水利建設活動內涵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其生態服務功能應該是水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以以人為本和生態安全為主導思想,兼顧生產、生活,積極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次,其工程具體設計上要在選址、布局、施工環節上都與環境建立良好的協調性,把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降低到最小程度;再次,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與倡導節水工程,以保證生態系統穩定、良性地發展。
二、生態水利的應有效應
生態水利理念主導的水事活動,其所表現出的對于生態環境的恢復與保護,所應達到的效應有經濟、生態與社會效應三個層次:
(一)經濟效應
生態水利以修復生態環境為服務目標,最終可以達到改善與保護環境的目的,所創造出的價值具有可估算性,市場價值明了,如木材、生化燃料、工業原料等。從生態系統的角度看,這些相對于整個系統來講屬于很小一部分,但是這些創造出的價值物在經濟社會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而這種由生態系統修復而衍生出的物質,在市場上具可估算性,是生態水利工程帶來的經濟效應。
(二)生態效應
所謂生態效應就是行為實施者的實踐活動對于生態系統的修復,使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質量的改善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如生物物種多樣性變化、實踐活動區域的氣候的變化、植被對防風固沙的作用等,這部分的改善是生態水利理念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實施生態水利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可持續發展的最本質要求,對于環境、經濟、甚至人類社會都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三)社會效應
生態水利主導的水事活動產生的效應最重要的就是其所帶來的社會效應是怎樣的。如果一項水利活動的實施,不論是在實施中或實施后一段時間內,能夠在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的穩定、區域內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就業人員資源的合理配置、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的話,那對于這項工程的評價就是其具有很高的社會效應。
三、生態水利建設的具體對策
生態水利要求水利活動必須兼顧水域生態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統一,在生態水利工程中,必須注重對生態保護的各種對策,下面羅列幾項:
(一)施工前規劃措施
在進行水利建設前期,做好環境保護規劃。施工單位應定期組織培訓,提高施工工人的環保意識,教育與懲罰相結合;在施工區域內的生活區進行綠化建設,可以對施工者同時起到鼓舞和警醒作用;嚴令禁止亂砍伐,保持施工區域周圍生態環境的原樣;與施工區域周圍的居民們建立良好互動關系,設立投訴箱,對于居民意見給與及時反饋,爭取不影響周圍居民正常生活、工作。
(二)施工廢水、污水的處理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廢水主要是砂石料的沖洗水、基坑廢水、混凝土攪拌車沖洗廢水等等,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固定性特征,對于這些污水、廢水的處理可以采用自然干化法、自然沉淀法、機械脫水法等,且必須處理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雖規定的相應標準后方可排放。
(三)施工噪音的控制措施
施工噪音得不到合理控制,也會影響到最后工程施工的社會效應高低。具體可以:合理分配施工車輛的出入時間,布置作業車輛的施工位置,盡可能地遠離居民區、醫院、學校等區域;若晚間需要繼續作業,要發放一些相應的噪音防護用品;施工車輛進入敏感區域時,禁鳴高音喇叭。
篇4
關鍵詞:區域景觀生態格局;可持續發展;黃帝文化園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049-04
1 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概念
1.1 生態安全
生態安全從狹義上指自然與一般自然的生態系統的安全關系,同時也指生態系統上的完整性與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廣義上則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狀況、基本權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來源、必要社會資源、經濟與社會生態安全,從而形成一個人工復合型的生態安全系統。生態安全所闡述的是國家或者是區域范圍內的:水、氣候、空氣、土壤等環境因子和生態系統上的健康系統狀況,同時也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狀況大小。景觀生態安全研究基于對生態風險的評價與管理。原來早期的生態風險研究是從個體和種群水平的生態毒理學,當前的生態安全則是開始注重生態系統及其以上的要求,試圖通過以宏觀上的生態學理論進來考量,講述單一或者小區域范圍內的生態風險問題相互聯系,進行生態風險的評估,同時也從生態系統內的服務功能和健康作評價,注重過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著重以功能過程上的生態系統管理方式。
1.2 景觀安全
景觀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觀是不能夠存在與健康穩定發展的,從而無法達到景觀安全的需求,更無法稱之為健康良好的生態景觀。景觀安全含義不光是表述景觀的安全,更是作為一個系統性的景觀,人為的因素在整個綜合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在整體景觀內安全感的獲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對景觀安全的判斷。
景觀安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一是景觀帶給人的安全感,二是人為因素能否保障景觀系統的持續安全發展,從而達到生態景觀的和諧發展。
1.3 區域生態安全
區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問題在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中尤為重要,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與保護,都是對區域景觀生態安全問題的有力控制,并同時能夠有效的持續完善區域空間的格局。
(1)區域生態安全格局需要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進行有效合理的綜合性考量。同時面對生態系統的退化,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恢復,社會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共同都是對解決區域性生態問題的系統性回答。確保將不同尺度上的生態修復措施相互聯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決宏觀生態問題能夠保持有整體性與系統性相結合。
(2)研究區域生態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針對性與特定性,結合生態學理論,加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原則,生態系統修復為基準。用于目前最為重要的生態、社會、經濟等問題的解決,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與措施,將這些方法應用于區域空間地域上,完善景觀生態安全。
(3)考慮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多由于大范圍內的人類不合理的使用與干擾,應該重視小區域內的問題,并延伸發展到大區域大尺度的全球性問題上,重視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的修復,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都是目前生態保護的發展趨勢。
(4)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相處與發展,才能達到區域生態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為措施有益于生態系統的恢復和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生態問題。
2 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的理論基礎
2.1 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是基于生態學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學與系統科學的結合的科學。系統論、等級理論、經濟地理理論、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共同構成了景觀生態學。
生態安全格局的體現,是需要通過優化景觀環境來得以實現。景觀生態的優化,需要對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過程,排除對不利于生態環境的生態過程,修復對生態過程有利的。這樣才能達到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要求。優化景觀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對景觀的再建與恢復,主要是指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環,以迎進新的景觀單元組,重新修復受損的空間結構,調整景觀格局。
2.2 保護生物學
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對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預也逐漸增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是當今全球關注的重點。保護生物學是對保護物種及其生存環境的科學,在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顯,景觀規劃上應提出多種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法,建立國家性綜合公園、生態自然保護區,建立核心保護棲息地,同時建立緩沖區以減弱人類活動對其的影響。可見,面對區域景觀生態環境問題,優化格局,從大尺度上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維持穩定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終才能達到區域生態景觀安全。
2.3 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與環境發展之間的關系,討論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之間的關系,用最小的投入產出最大的利益。當前社會某一種觀念是追求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總目標,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格局理念不符合。針對當前區域生態環境中的問題,應改變經濟發展模式,運用科學的方法與對策。
2.4 恢復生態學
為確保生態系統內服務功能正常有序進行,首先要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生態系統健康是整個生態圈內的生態系統可持續性,也是自身能夠合理的自我調節,應對危險自我恢復的能力。研究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目的是解決人類對資源使用與自身生存環境質量安全的問題,保證生態系統能夠安全健康地發展進行。
恢復生態學不僅僅是對生態系統的討論,同時也是多層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復技術、非生物要素的恢復技術、整體生態系統的規劃設計,還有人類的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所組成的結構與功能過程的恢復。
3 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規劃
3.1 景觀生態安全格局規劃原則
(1)異質性原則。如何保證生態異質性的可持續問題,需要對異質性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態狀況,因地制宜地對生態破壞進行分類,確定區域景觀生態安全建設的層次,有序準確地進行設計與規劃。
(2)針對性原則。深刻了解區域生態環境出現的問題,確定干擾源。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內的結構和功能,運用合理精確的規劃和設計思路。
(3)綜合性原則。需要對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的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進行考慮,使得能夠對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產生有利的影響。這需要進行合理的綜合規劃,通過合理的生態規劃法則與技術,達到生態安全標準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 干擾分析原則規劃
干擾分析能夠對生態問題中的過程與原因進行詳細的解讀。生態問題的解決更加直觀。
(1)對干擾程度進行分類, 分為改變過程的、直接影響目標的、間接影響目標的和環境產生壓力的類型,這需要在空間上進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監測、評價和排除過程作為規劃的主要目的,同時分析干擾的層次,以及組成景觀層次、群落層次、生態系統層次等。確定干擾性尺度范圍,進行相應的規劃設計。
(3)把社會經濟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擾分析中,這樣更加有針對性。
(4)自然干擾與人為干擾性結合,保持景觀生態的異質性,把不利于景觀生態發展的排除,使得景觀恢復中人類干擾能與安全格局相互發展。
干_分析的規劃是將社會經濟文化與自然景觀生態系統的理論在實踐中進行體現,因對生態系統及其影響的因素分析,是個極其復雜而且困難的過程,而用干擾分析生態學,對影響生態安全因子的產生、經過、結果的分析變得簡單清晰,所以能對區域安全格局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3.3 格局優化原則規劃
景觀生態規劃有完整和系統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綜合考慮區域當中的生態作用、景觀生態格局空間關系、人文與自然過程的特點和相應的影響。
(2)整體布局。通過分散與集中的原則,形成一個高度穩定的總體布局模式,用以滿足生態規劃的要求。
(3)關鍵地段識別。是在景觀生態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價值的部分予以重視,其中包括,生態中的關鍵點裂點、生物種群的生活環境類型、影響景觀發展的重要單元。
(4)空間屬性規劃。通過生態的角度,對現實存在的景觀問題和特點,用整體的布局與目標來對景觀進行優化。
(5)空間屬性規劃。空間屬性有如大小、形態、邊緣寬度、長度等復雜的邊緣屬性;廊道的連通性、水文過程的多層網格格、河流通道的緩沖區、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與緩沖帶的位置為主的網絡屬性。景觀格局優化是對環境生態問題,用景觀的手段來解決的生態學途徑。
3.4 預案研究
預案主要是針對未知的可能性進行某種探索,并且加以實現的方式途徑,以系統科學的方式方法幫助決策者順利解決問題。生態規劃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兩種不同的方法。預案方法是通過格局優化與干擾分析的規劃來實現的,相互影響促進,格局優化作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種不同的預案的可能性;干擾優化則是把影響生態安全水平的干擾因子作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適合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的設計需要。這兩種因子同時對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規劃的完美體現,從而能得到一個良好的結果,發揮出二者之間融合的特點與優勢。
4 區域生態安全格局設計
生態安全格局設計方法是整合了格局優化、干擾分析與預案分析等方法,分為4個步驟進行。
4.1 景觀生態問題的分析與評價
運用GIS、RS技術,對區域景觀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擾源、頻率、強度等特點與風險狀況,區分區域生態景觀問題與格局狀況的關系,以及經濟社會與生物物種多樣性,對生態系統中所存在的功能問題的分析,生態系統中健康狀況。都是對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設計中,需要仔細研究。
4.2 安全層次設計與總體規劃目標
從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中所得出相應結果,對生態安全的現實問題與狀況進行合理評估,把先前的預案作對比,得出相應的規劃設計的整體目標。區域生態安全規劃的種類也各有不同,如以人類活動發展居住為主的區域,動植物保護棲息地區域,農業活動發展區域等,都有各自相應的安全指數。
4.3 預案設計
需要把干擾控制對策,社會經濟文化對策,對生態功能修復對策相互結合,對將來不同情況下的干擾變化做出準確的預測。保證在有利的干擾和不利干擾的變化中能夠進行設計預案。研究中應采用預測模型,空間模擬等方法,對不同狀況下所導致的生態安全問題進行對比參照,同時也應當對生態文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等處在不同生態安全方面的預案結果。
4.4 適應性管理
主要是針對區域環境問題的多樣性,采取不斷完善的理念,對區域內的生態安全格局的方案,進行適應性管理。第一步,應當對方案實施的效果展開分析調查,對監測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其中包含有對動植物的評價、景觀生態的評價、社會文化經濟的評價、生態系統的評價,也需要對過程中的作用與之前的目標之間的不同做出評價,從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時反應到設計之中,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的新問題,區域內的生態文化經濟發展的新變化,和區域生態規劃中的設計規劃的新發展等,都將經過監測和評估,在新的生態安全格局設計方案中體現。所以適應性管理是一個在不斷變化、整合的過程,是區域生態安全設計的重要基礎。
5 建立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步驟
5.1 “源”的選取
考慮搭配生態安全格局中“源”的確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進行保護的對象或者區域看作“源”。在對現狀調查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是單一的物種作為目標,也可以是某個需要被保護發展的區域,都是可以被認為是“源”。
5.2 阻力面的建立
人類活動對空間環境的利用,是被認為是對空間的掌控與覆蓋的過程,然而要進行控制需要對克服當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應人類對空間作用所產生影響的趨勢。最小阻力面為模型,公式為:
其中f為未知的正函數,反映空間中任意一點的最小阻力與其到所有源距離和景觀基面正相關關系[2]。Dij的是物種從源j到空間某一點所穿越的某景觀的基面i的空間距離;Ri是景觀i對某物種運動的阻力[3]。盡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積值可以被認為是物種從源到空間某一點的某一路徑的相對易達性的衡量[5]。最小累積阻力模型目前已應用到景觀生態戰略點的判別。
5.3 由阻力面來判別景觀空間
根據阻力面的理論,對生態安全格局中發生的景觀過程,這些過程包括人類活動、自然活動、生物物種活動等過程,對這些過程進行分析研究,來判斷過程中對哪些是景觀生態安全有利的與哪些不利的,包含緩沖區、源間連接、射道和戰略點等,劃定各級的生態安全格局水平等級。
6 結語
區域景觀安全生態格局的研究,不僅是對該區域自身生態系統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慮人類活動不斷擴張與大自然之間的矛盾的研究。在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等級的理論上,進行對不同級別區域的發展,做出了相應的對策與思路,多層次的安全格局是對生態系統安全的多重保證。同時,隨著自然與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的研究也會有所變化與進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斷適應新要求。這也是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理論,現階段不夠完善,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造升華。區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變的標準,人類對于生態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生態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斷改變。當今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區域景觀生態安全的研究是對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云才.景觀生態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觀生態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8.
[3]肖 科.GIS技術在城市景觀生態規劃中的應用[J].新材料新裝飾,2013(7).
篇5
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從本世紀初開始采取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戰略措施。據民間相傳,2003年3月,前任國務院總理在卸任之前要求新任政府,一定要把生態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這項造福子孫后代的工程堅持做下去。蒲縣當政者落實國務院的規定,采取堅決措施從根本上治理偷牧、亂牧現象,當屬勤政為民的舉措,應該點贊。問題是在蒲縣這個地方,多年要求的封山禁牧實際并沒禁住,牧民在“山羊禁絕牧放,牲畜不得入林,違者嚴懲”的大告示牌下,多年視而不見地趕著羊群上山放牧。面對這種權利硬約束的軟弱,政府確實應下決心,出硬招,從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就是造福子孫的高度上來認識禁牧,采取斷然措施禁牧。但是,從牧民的角度看問題,是不是在即短的時間必須賣掉被牧民視為收入源泉的所有羊?這很值得討論。
在相對貧困落后的半農半牧區或者牧區,飼養牲畜,是他們的主產業,也是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類似在蒲縣這樣的地方,牧民并不一定不懂封山禁牧、恢復生態的大道理。但是,為什么總是多年禁而不絕?其根本問題是生活所迫。在沒有替代產業、沒有投入能力實行舍施圈養的情況下,硬性讓他們限期賣羊,等于斷了他們的生路。記得蘇聯的締造者列寧曾經說:“餓著肚子的人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來的”。于是,蒲縣的牧民就文明不起來、管不了那么多了。幾戶不禁牧,傳染全村人,互相效仿,就法不責眾了。這就是禁而不絕的癥結所在。
“限期賣羊”也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牧民的羊作為商品出售,一定盼著賣上個好價錢。羊只的市場價格,是由供需條件和價值規律所決定的。限期賣羊,無疑打破了原有市場的供需關系,通過行政手段給買方創造了“殺價”的市場條件。在不利于賣方的市場條件下,牧民賣羊,一定會有不小的損失;牧民不賣羊,政府的一紙公文有硬性規定。牧民權衡再三,有可能就出現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局面,政府的“初心”就打了不小的折扣,不但禁牧的整體效果不會理想,而且更重要的是會惡化干群關系。無論算政治賬還是算經濟賬,都應從客觀實際出發,寬限時日,找到為保護生態而禁牧和為確保牧民利益不受損的最大“公約數”,做出趨近于兩全其美的選擇。
篇6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生態建設
0引言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推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1]。在林業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生態文明建設是人們進行林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以林業的長遠發展為背景,以保護林內生物為責任,以恢復林區環境為己任,以恢復生態環境為目的的一系統過程。
1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1.1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過程離不開林業的支持。森林覆蓋是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是通過人為保護林區的生態環境,使得人類經濟活動與生物多樣性保持一種文明共進的狀態。人類活動不再以犧牲其它生物為代價,林區內的所有動植物及相互之間的食物鏈關系都將被人類所保護,以此形成小環境的生態恢復。因此,在生態文明的大目標驅使下,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目標的有效途徑。
1.2林業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迫使林業以恢復林區生態環境為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林分沉積、更新和開發。林區的活動以恢復生態環境為指導,通過一系列措施保證林業的經濟收益,恢復林區內各種各樣生態小環境走向良性循環。一個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形成一個小的生態環境的恢復,全國的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量變引發質變,使得全國生態環境收獲良好的恢復成果。
2林業可持續發展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當前人類生存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的負面形勢,此形勢使得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當前國家一切發展目標的首要內容。所以,尊重自然、回歸自然、恢復自然、保護自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穩固水土、保持濕地面積、綠化國土資源、縮減荒漠化面積的主要手段則是森林的固碳累積。林分的沉淀,林內生物的有效保護是促進林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以保護代替開發的一種生態經濟手段。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性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進行。近幾年來森林覆蓋率的變化情況和幾種災害性天氣的發生情況。從表中的數字可以看出,盡管森林覆蓋率有所上升,但對于全國范圍來說,上升的速度著實較慢,生態環境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森林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災害性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正在以微小的差跟在減少,這是一個可喜的趨勢。總的來說,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適應了當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2]。
3生態文明決定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分析
縱觀世界發展對木材的應用可以將林業的發展歸結為原始應用、工業發展綜合應用和林業的可持續應用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林木的應用是不同社會文明狀態下,社會發展必然選擇的結果。就目前而言,生態文明理念要求,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生態環境恢復為目標,兼顧經濟、人文、社會、生態等和諧發展,齊發共進實現共嬴。在這一形勢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必然是多目標、多途徑,以科學的管理技術來配合林分新舊更替的可持續性發展經營模式。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是對林區內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以林分的可持續性沉積為手段,恢復林區內生態多樣性,盡可能保護林區內食用鏈上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通過先進的管理技術實現無害化林業經營活動。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森林規劃,以展示森林對環境的多種有益功能為前提,實現保護土壤、凈化空氣,凈化水質,為林區內的動植物提供安全、優質的生境。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環境下,林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必須兼顧恢復優質的生態系統、實現林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擴大,林產品的累積和可持續化應用,林產品的可持續化生產、增加林區覆蓋率等發展功能和發展模式,從而展現森林的多重價值觀。
4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4.1更新營林管理技術
科學技術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林區可持續發展中必須注重科技的更新。只有依靠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才能保證林區的經濟與生態兼顧。首先要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林區企業要發揮主導作用,更新生態文明理念,以市場運作和市場需求為依托,不斷更新營林的核心技術,在恢復生態的前提下,以科技實現企業效益,推動林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是盡快完成科技成果化,以科技成果引導林區可持續化發展,使其少走彎路,多走捷徑,實現林區多目標多功能化發展。最后,鼓勵創新研究,加強首營樹種的搭配和創新,改變樹種單一,林分結構不合理的局面。
4.2科學配套林業結構
這里所說的林業結包括林區內林分結構和林區企業結構。對于前者而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高產高效地進行樹種的多層化搭配,并根據地形的空間結構進行科學的樹種布局,實現高低層次、叢灌搭配,實現集約化林產品生產經營。積極發揮優勢樹種的生態功能,以營林科技為支撐,解決好優勢樹種的消耗和再生。配合科學的密度規劃、營林管理、輪作混交等措施,實現林分的結構優化和可持續性應用。對于后者而言,林業生產催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等。每一種產業都相應發展多家企業。企業的經營理念是否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在優化企業結構時,要以生產力為布局,陶汰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企業和落后企業,進行資源優化利用和人才輸導,穩定社會局面,促進文明和諧局勢。對于優勢企業,要加強科技引導,以產業帶動形式,推動企業完成結構布局。同時鼓勵企業重組優化。
4.3探索林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結合點,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環境下,一切不符合生態文明理念的林業發展道路和模式終將被歷史所陶汰。因此,必須在林業經營活動中,尋找生態契合點。這就要求林區要以科學保育為手段,以提升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為內容,以提高林區人民生活水平為己任,以恢復林區生態環境為目標的林業經營活動,才能實現生態與發展的共贏。
5結語
林業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學的力量,不斷改變管理方法、技術內涵、經營理念,才能實現林區內生態環境的恢復,實現生物多樣性,發揮林區的功能特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向更深層次邁進。
參考文獻:
[1]陳建成,程寶棟,印中華.生態文明與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人中.資源與環境,2008,18(4):139-142.
[2]蘇惠超.以林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J].吉林農業,2013(6):320-321.
[3]張曉軍.湖南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
篇7
生態環境的保護包括對現有的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及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恢復和生態系統重建。保護和恢復的準則是根據生態學原理 ,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 , 盡可能地自然地去保護自然系統。在工程設計、施工和生態綠化上盡可能地考慮系統內的植物群落 ,動物群落及習性 , 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存、相互依存與和諧共生的條件 , 促使生態系統的自然演化 , 達到保護和逐步恢復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目的。
我省高速公路生態綠化方面仍存在以下問題。
(1) 強調園林美化和觀賞效果,忽略了植物的生態保護功能和高速公路養護的特殊要求。
園林綠化工程是通過精細種植和精心養護,來使植物形態優美,實現其觀賞價值,其施工難度低,養護容易。而高速公路的植物除滿足行車所需動態觀賞效果外,更要起到恢復自然,改善道路路域環境以及防止邊坡受沖刷、減少水土流失等生態功能。比如江西省的許多縣在“一大四小”通道綠化工程中,植物樹種選擇都是生長迅速、觀賞效果好的樹種,對于植物的生態保護功能考慮的很少。
高速公路植被的栽植施工及養護難度大,生長環境惡劣,植物施水、施肥不易操作,只能實行粗放管理, 所以單純追求園林美化效果的目的不適于高速公路。
(2)只注重路基內和近期的效果,對整個公路周邊范圍內物種的逐步恢復和自然演替考慮較少。
高速公路的建設和運營所形成的污染帶最寬可至幾百米,影響帶內的動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狀況可能產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江西省高速公路沿線大部分地段只對離公路10m以內區域進行綠化,其它區域很少進行生態建設。因此, 路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必須包括影響范圍內的所有區域。公路建設形成的土壤的植被恢復需要 2 年~10 年甚至更長時間,巖石的植被恢復就更難。據調查, 石灰巖每成土1 cm需要約400年的時間,即使在云南省的亞熱帶氣候條件下 , 巖石的植被自然演替也要在 50 年以上。。因此,高速公路的生態保護是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時間上要歷經高速公路建設和使用的所有階段甚至更長,在空間上要考慮所影響的整個范圍。
(3) 植物品種均一 , 忽視了植物的異質性、地域性、適應性和多種植物的共生性。生態系統在漫長的時間內不斷演替進化而形成。其中的植物和動物不僅適應了當地的自然條件 , 而且物種間也形成了很復雜的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關系,系統因此而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物種組成和比例不是隨意的。目前江西省的高速公路很多生態建設多采用一種或很少的幾種植物,這樣不僅會導致景觀單調、呆板 ,更重要的是因為物種少,植物間缺少了空間上和時間上必要的補充和間隔 , 植物群落抗病能力差 ,一旦發生病、蟲害 , 蔓延很快。高速公路里程長 , 跨越不同地域和許多環境要素區。土質和氣候等植物生長條件不同 , 各區域適宜的種植種類也會有差異 , 以往引用外生態系的物種進行綠化的失敗經驗也說明這一點。所以高速公路的生態恢復和建設應盡可按照建路以前或臨近區物種組合來進行。
(4) 對公路邊坡的生態系統再恢復重視不夠
傳統的公路邊坡工程防護的主要類型包括掛網噴混凝土、石砌邊坡等類型 , 這些剛性防護措施工程費用高 , 且炎熱季節熱反射率大 , 導致了路面溫度升高 , 對路面穩定和行車心理都產生不利影響。而且 ,剛性支護形式阻隔了生物和下面自然土層的連接 , 使生態恢復條件惡化。
2、高速公路生態環境保護的幾個建議
⑴高速公路建設功在當代,生態環境恩澤子孫
人類的經濟發展與工程建設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傷痕累累 , 高速公路建設也加速了環境的改變。高速公路建設和運營期的生態保護和生態綠化已關系到公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公路的建設者必須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公路管理部門應對公路建設的所有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 , 并加大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科研投入和技術支持。
⑵尊重自然演替規律,遵循生態學原理和生物多樣性原理
生態學原理認為 , 自然植被具有豐富的組成、復雜的結構和循序漸進的動態演替特征。高速公路的植被恢復的組合應是多種類、多層次和分階段的。應根據演替的不同階段選用適宜的種類 , 并根據立地條件建造不同的模式 , 宜喬則喬、宜灌則灌 , 在可能的情況下采用草、灌、木等各種組合。通過恢復和重建植被實現生物多樣性的增加。
⑶通過科學合理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來指導和規范建設
在高速公路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營運管理各個環節都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 在《公路建設環境影響評價規范》和《公路綠化規范》基礎上編制和實施高速公路路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恢復規范和評價體系 , 使高速公路生態環境保護有法可依 , 有章可循。
⑷依據路域生態特點,強化人工輔助生態恢復技術
路域生態環境的恢復是個系統工程 , 有其自身的特點 , 要盡量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種植培育技術和工程防護技術相結合的方法 , 優化生物生長環境 , 加快生長速度 , 盡可能地加快高速公路生態環境的恢復速度。
篇8
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欣欣向榮的發展時期,各行各業對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構建給予了充分的重視與支持。生態水利工程以提高水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為前提,以恢復生態平衡為基礎,以實現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綜合運用了各種施工方法,合理開發和利用了水資源,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因此,生態水利工程的和諧建設既有利于河道生態環境的改善,還推動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發展。
1 生態水利工程和諧建設的設計原則
1.1 工程安全性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構建應有效滿足當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求,這就使得工程設計者在工程建設前,應全方面考察生態水利工程的可操作性,并嚴格遵守生態學的基本規律,滿足水力學的基本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應切實保證施工的安全性。生態環境本身是變化無常的,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在遵循“風險小、收益大”的經濟性原則的同時,立足于整體,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對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進行反復、綜合考量,審查、評析生態系統,從而確保生態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原則
由于生態系統具有自組織的功能,因此,生態系統具有可持續性,能在長時間內實現自我的進化和發展。所謂“自組織”,是指自然物種能通過自然的選擇,尋找到適合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因此,在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和諧建設中,施工人員應充分遵循“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原則,在維持生態環境穩定性的基礎上尋求經濟發展,不可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進而肆無忌憚地破壞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1.3 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生態系統的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河流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自我修復的,這就使得在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中,設計人員應立足于整體,綜合參照較為成熟的河流結構,借助人力使其向著持續性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快地完成自我修復。當水利工程開始施工時,勢必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這個變化會影響工程初期的建設思路,甚至有可能造成多種特殊情況的發生。因此,為了有效保護生態系統,維持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設計人員應遵循“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在工程建設破壞生態環境之前及時調整,從而使水利工程建設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朝著既定的目標發展。
2 和諧建設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措施
2.1 重視工程規劃設計和生態效益
生態水利工程的綜合性極強,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滿足防洪、灌溉、供水、航運、發電等人類社會的需求,還要兼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符合生態學原理。因此,在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中,設計者應制訂符合自然承載力的工程設施,并按照河流的地貌學原理和實際勘查結果設計河流的縱、橫斷面,并充分考慮河流的流動變化特點,從而保證河流修復工程的耐久性;應放棄控制自然的想法,樹立新的工程理念,因地制宜地建設每一項生態水利工程,尊重和保留每一條河流的自然屬性和美學價值,并充分考慮水利工程的負載能力、水下生物與水域周圍生物的生活習性,力求找到最佳的生態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從而在滿足施工建設要求的同時,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
2.2 加強對工程環境的監測
在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中,施工單位應安排相關人員按照環保標準對正在建設和已經完工的水利工程建立環境監測指標體系,明確施工單位和監測人員的職責,在施工過程中配備必要的環境監測設備,并制訂科學、有效的環境影響評價數據庫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制度。此外,政府應以加強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根本點和切入點,完善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法律,對于嚴重破壞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水電建設項目,應對其進行評估和審查,并采取嚴格的懲罰措施;施工人員需要保護施工區域周圍的生態環境,加強施工區域的衛生管理工作。
2.3 落實跡地恢復,積極調配水資源
為了有效減少工程施工對當地居民和環境的影響,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施工人員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恢復土地的原有功能,比如施工跡地的覆土和綠化。其中,施工跡地的綠化可以在施工占地的土壤上種植經濟林木和適合當地的實用性樹木。此外,在生態水利工程完工后,相關部門應大力推廣分質供取水、分質用水以及節水工程,在實現流域生態用水和生產、生活用水的同時,合理、充分地利用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對水資源進行調配,從而解決水資源緊缺地區的用水緊張問題。
3 結束語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這不僅對水利工程的效益造成了影響,還干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而生態水利工程的出現將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與城市的生態建設規劃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因此,要想實現生態水利工程項目的和諧建設,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就應充分考慮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實際承載能力,遵循生態水利工程項目和諧建設的設計原則,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從而推動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
篇9
關鍵詞:礦山綠化;植被恢復;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D74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4017003
1 引言
在礦山開發中,礦區植被恢復歷來是一個薄弱環節,大量廢棄礦石的產生及堆放,既改變了原有地形地貌,又破壞了原有植被,所帶來的生態破壞是顯而易見的。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給植被恢復造成了極大的難度。經過實地考察研究,應因地制宜,運用科學實用的綠化技術措施,在礦山排棄的廢石邊坡上進行植樹、種草,凈化空氣,從而達到有效地恢復生態環境的目的。
2 礦山自然狀況及地利條件
2.1 礦山自然狀況
紫金山金礦地處福建省上杭縣舊縣鄉和才溪鎮交界處,位于閩西西部,海拔310~1 050m 中山地形,地形切割強烈,地勢陡峭,山高谷深,基巖,風化程度高。礦區地處南方,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1 678.7mm,上半年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年平均氣溫19.9℃,最高氣溫39.3℃,最低氣溫-4.8℃。由于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夏秋多颶風和暴雨,集中降雨量大,極易引發山洪,給水土流失帶來強大的水動力。
2.2 地利條件分折
紫金山礦區剝離廢石場粉塵大,每遇刮風整個排土場采礦區塵土飛揚,粉塵翻滾;礦渣堆場邊坡度大,易流動,穩定性較差,到雨季時節極易造成滑坡,個別地方還會出現塌陷;采礦區邊坡臺階因爆破開采而松動,易產生崩塌。影響礦區植被恢復,礦區的安全和生產,隨著礦區植被覆蓋率下降,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利于植被生長的地表腐殖質、土壤層消失貽盡,土壤非常貧脊,保水能力極差。
迄今,露采的大規模采剝,尚未到達最終邊界,排土場連續排土沒有形成固定邊坡,無法考慮綠化恢復植被;入選礦石為礫石、碎石、沙粒、粘土,經選礦后的廢礦石含泥量極少,呈堿性(pH值為8.0左右),土壤板結,有機質為零,不利于植物生長。
3 植被恢復綠化技術措施
3.1 立地條件的改善
無論是剝離礦巖,還是堆浸后的廢石,含泥量很低,必須外加客土(腐殖質土、黃壤土、垃圾土、池塘淤泥等)、化肥來增加肥力。對廢石邊坡以挖穴填客土為主,輔以過磷酸鈣、復合肥、尿素、畜糞肥為基肥,路肩和基巖邊坡表面上覆蓋了10cm的客土,人工夯實,以求達到植被正常生長所需的地利條件。
3.2 生物措施
根據礦區的實際情況,應篩選耐瘠薄、深根的植物種類;邊坡綠化不應選擇中、大喬木;葉、冠生長旺、綠化和覆蓋地表快者為優選植物種類。本試驗在生物的選取上主要以草本和灌木為主,并適當引入喬木。
草本層主要選取南美蟛蜞菊、狗牙根、類蘆、斑茅。灌木層主要選取合歡。藤本選取爬山虎。草本層主要是起一個過渡作用,為灌木層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最終為了恢復植被,形成枝蔓上攀下掛的立體垂直模式,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其生物措施的配置模式具體如下:
(1)低草配置模式,狗牙根+南美蟛蜞菊。
(2)高草配置模式,類蘆+斑茅。
(3)高低草配置模式,類蘆+狗牙根;類蘆+南美蟛蜞菊。
(4)灌――高草配置模式,合歡+類蘆。
(5)藤――灌――低草配置模式,爬山虎+合歡+南美蟛蜞菊。
3.3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生物措施的輔助措施。工程措施是為了穩定邊坡,避免其因降雨而產生水力侵蝕,有助于植被恢復而采取的一種重要措施。而邊坡的相對穩定是植被恢復、水土保持規劃實施的前提條件,具體作法如下。
(1)削坡開級,截短坡長,坡度控制在30°以內,斜坡長40m。
(2)坡腳砌擋墻。易產生碎石滑塌或崩塌的坡腳采取石砌擋墻,阻擋邊坡溜方,在擋墻回填土種植藤類植物,提高坡面種植密度。
(3)截水引水及排水。防止坡面水對邊坡面的沖刷,減少邊坡沖刷造成苗木移位而死亡,關鍵是將坡面水集中引入排水溝渠,減小坡面水的流失。
(4)邊坡采用坡面覆蓋客土,改善邊坡地利條件,坡面較陡時,可采取木板5m間隔橫向嵌入坡面,起到穩定客土的作用。
(5)打滑樁。樁的長度不一,但不應短于50cm,滑層厚,樁要長;下滑力大,樁要粗。樁密度為3根/m2,樁間距離為10cm,起到護坡作用。
3.4 種植及管理
植被恢復試驗項目場主要規劃在廢石邊坡,含泥量極少,不利于植物生長,選擇草類為主,各種藤類和灌木,喬木等類型組合進行種植。
3.4.1 種植方法
人工挖穴加入一層客土,草穴規格為30cm×30cm×30cm。藤、灌、喬穴規格為60cm×60cm×60cm。株間距為30cm,穴內填客土,均勻灑入一層薄薄的過磷酸鈣或鈣鎂磷及畜類肥或復合肥作基肥,再加入一層客土。陡坡、易滑坡的地帶,可采用竹簍裝土的種植方法。為了減少水份蒸騰,種植時,類蘆、斑茅、合歡應將尾梢剪除,并將根兜沾上預先準備好的黃泥漿。容器育苗種植時,應除去容器袋,放置穴內回填客土壓實,澆足定根水。
3.4.2 管理措施
第1年措施包括施基肥,每株施復合肥50g,過磷酸鈣5g,屎素5g。追肥,2次/年,施屎素、復合肥各50g/穴,苗木成活后15d左右第1次施肥,2個月后進行第2次追肥。第2年措施包括補植,凡發現苗木死亡的,應及時補植;追肥,第1次在4月份,第2次在7月份,施屎素、復合肥各50g/穴。培土,發現苗木所帶的土體被沖走,應及時在基部進行培土。
4 調察分折
根據實地觀測,各試驗區項目場隨機選擇50株,計算其平均值,各類植物長勢情況見表1,表2。各試驗區配置模式如下:
(1)試驗區一。低草配置(狗牙根+南美蟛蜞菊),灌――高草配置(合歡+類蘆),藤――灌――低草配置模式(爬山虎+合歡+南美蟛蜞菊)。
(2)試驗區二。高草配置(類蘆+斑茅),高低草配置(類蘆+狗牙根;類蘆+南美蟛蜞菊)。
種植時間為2002年3月14日,調查時間為2003年5月15日。
從長勢上看,南美蟛蜞菊、斑茅、類蘆生長良好,狗牙根、爬山虎、合歡生長較差;從成活率上看,狗牙根、南美蟛蜞菊,斑茅、類蘆較好,合歡、爬山虎較差。因此,廢石邊坡上適宜種植的有:草類的類蘆、斑茅、狗牙根,藤類的南美蟛蜞菊。通過試驗可采用高草配置模式:類蘆+斑茅;高低草配置模式:類蘆+狗牙根,類蘆+南美蟛蜞菊;低草配置模式:狗牙根+南美蟛蜞菊。其中類蘆+斑茅是最佳的配置模式,可短期內起到固土護坡減輕水土流失強度的作用,并通過逐年的努力,最終達到穩定邊坡,保持水土的目的。
5 結語
在廢石邊坡種植時,必須先采取相對穩定的措施處理坡面,外調客土,以挖穴播種的方式種植耐干旱、耐瘠薄、深根性的草、藤、灌類植物。選用以本地河灘草皮(狗芽根)、類蘆、斑茅、南美蟛蜞菊為主栽物種,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別是利用類蘆、斑茅生長量大的特點,可快速改變堆場的惡劣生態環境。類蘆、斑茅可廣泛推廣至礦山植被恢復中,可作為水土保持的先鋒草種;可作為喬、灌、草立體配置中首選的草本植物,可迅速覆蓋的地表,防止土壤侵蝕,為喬、灌木人工多品種的群落創造和迅速恢復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植被環境。在斜坡較長時,可采用木板間隔一定距離作為攔擋墻,或間隔一定距離打下木樁來加固護土,防止滑坡及土層流失,以利植物生長。
在企業高速發展的今天,礦山開發與植被保護、水土保持同步顯得非常重要,早起步可減輕今后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生產規劃時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來取得單純的經濟效益,應該把企業的生產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參考文獻:
[1] 焦居仁.開以建設項目水土保持[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
篇10
關鍵詞:經濟生態;高速公路;發展戰略
1 高速公路生態化發展的必然性
1.1 高速公路生態化發展節約經濟成本
生態環境的經濟價值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衡量,可以用以下公式進行表示: C=LA+LB+LC,其中生態環境破壞的總經濟損失用C表示,生態發展降低C費用的直接經濟成本用LA表示,生態發展降低C費用的間接經濟成本用LB表示,環境被破壞需要的恢復費用用LC表示。[1]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經濟生態發展戰略可以降低生態環境成本,提高高速公路的生態競爭力,促進高速公路的發展。
1.2 高速公路經濟生態發展帶來環境效益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其自身的發展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高速公路企業作為全球環境惡化的影響因素之一,應該承擔全球環境保護的責任。高速公路經濟生態發展戰略可以幫助高速公路企業減少尾氣排放、有害粉塵、穩定路基,降低雨水對地基的侵蝕程度,保持公路周圍生物的多樣性,降低區域自然災害的發生率。
1.3 高速公路經濟生態發展帶來社會效益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高速公路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逐年攀升,其不僅帶動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而是取決于管理路段周圍生態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是否采取保護措施,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高速公路經濟生態發展培養企業環境保護意識,樹立生態安全的公益形象。
2 高速公路經濟生態化發展措施
2.1 樹立節約生態觀
2.1.1 在路體建設中樹立節約生態觀
在高速公路路體建設過程中,樹立環保高速公路觀念,秉承“環境破壞最小,恢復程度最大”的原則,積極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建設單位樹立生態質量觀,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知識培訓,杜絕亂砍、亂伐現象的發生,更好地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1.2 在景觀建設中樹立節約生態觀
2.1.2.1 充分認識高速公路景觀建設的重要性
發現景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目前,高速公路景觀建設主要存在,植被選擇不合理、種植方式錯誤、細致盡管缺乏后期維護、過于注重視覺效果。
2.1.2.2 加強樹立高速公路景觀建設的生態觀
施工單位充分發掘本地植被和建設材料,保護本地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減少工程占地,利用周圍自然景觀。同時,施工單位認識自然景觀的自身潛力、多種用途和共生性。2.1.3 在運營管理中樹立節約生態觀
相對于傳統高速公路來說,高速公路經濟生態更加注重自然因素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企業與自然的融合,進而保護高速公路周圍的生態環境,對社會發展和自然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同時,高速公路經濟生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保持企業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將企業的各種活動融入到自然生態中。
2.2 建設環保高速公路
2.2.1 工程設計
2.2.1.1 選擇環境最優方案
隨著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信息技術為前提的景觀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信息技術對景觀的各個要素進行安排、協調和創造,可以充分實現高速公路速度快、運輸暢通和環境優美的目標。
2.2.1.2 采取公路環境保護治理工程設計
高速公路設計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環境綠化、污染處理、噪聲防治和物種保護等。在設計初級階段進行整體的環境治理和景觀設計;在施工階段恢復周圍指標,減少施工污染,優化系統結構和功能,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2.2.1.3 建設生物廊道
在建設過程中,隧道渣、橋墩灌注可能對周圍生物造成影響,打破周圍景觀連續性,降低生物多樣性。高速公路建成后,盡可能恢復生態環境,設置生物廊道,種植本土植被。在實現交通功能的同時,盡可能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多樣。
2.2.2 招標 在招標合同中,針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護進行規定,以此保護周圍的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在施工合同中明確環保條款,部門責任,以此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中,劃分出“施工環保費”,主要用于周圍環境的保護和恢復。
2.2.3 施工
2.2.3.1 坡面防護 從植物生態學的角度,進行生態恢復、污染治理和環境改善。坡面植物防護主要包括,灌木、地被植物、草灌混栽、喬灌結合等方法。綜合防護主要包括,護面墻防護、混凝土塊防護、剛性防護等方法。
2.2.3.2 取、棄土場的生態恢復 轉變傳統的 “先施工后治理,只施工不治理”模式,先由監理師審批后施工,保護路基下面的樹林、農田。同時,針對不同的土地進行綠化、整平,并將取土坑進行改造,諸如養魚池和蓄水池。2.2.3.3 噪聲防治
施工單位加強周圍聲環境的保護,降低機械噪音,施工設備遠離人員密集區。同時,對學校等敏感單位安排合理施工時間,或者降低施工設備的噪音,減少運輸次數。
2.2.4 運營養護 在高速公路運營以后,應該將周圍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公路養護管理中,定期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測。同時,定期對周圍環境進行綠化補償,并對補償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 上一篇: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的了解
- 下一篇:三農問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