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范文

時間:2024-01-02 17:5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篇1

本次“美麗中國?檢察實踐”研討會由檢察日報方圓雜志社主辦、錫林浩特市檢察院承辦,來自高校、最高檢、各地檢察機關的近百名代表參加會議。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從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保護草原生態的檢察實踐切入,就如何更好查辦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及其背后的職務犯罪、如何切實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戚道孟指出,我國草原的整體生態環境并不樂觀,全國60%以上的草原存在環境污染問題,近50年來,國家開墾草原達1900萬公頃,過度開發使得草地退化成沙地、荒漠的現象嚴重,全國土地目前沙化面積為1.35億公頃,而且正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速度在增加。“新的《草原法》被譽為史上最嚴的草原法,加上2013年最高法出臺的《關于審理破壞草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國內對草原保護加大了法律力度,然而檢察機關對于辦理草原違法案件的對策和經驗還要增強。”戚道孟說。

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浙江、福建、安徽等地檢察機關的代表分別作了發言,各自介紹了當地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

篇2

關鍵詞: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補償

引言:農地后備資源開發使補充耕地、增加其他農業地和發展建設用地的重要途徑,合理開發農地后備資源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措施。石家莊于2015年12月進行的耕地占補平衡指標首次進行公開拍賣,是我市積極探索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的體現,但是由于農地后備資源多分布于生態脆弱、肥力較低的區域,因此為避免在農地后備資源開發過程中出現破壞生態平衡的現象,應該積極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以此實現建設美麗河北的目標。

一、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農地后備資源主要是沒有被用作農用地,但是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可以轉變為農業用途的土地。而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則是在農地后備資源開發過程中對當地生態功能和質量造成損害的補償,其目的就是維持當地的生態平衡。由于生態環境是由大氣、水以及生物等諸多因素構成的,任何環節出現變化都會影響當地的生態平衡,如果農地后備資源的開發不合理就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危害:

(1)導致水資源短缺。華北屬于缺少地區,尤其是石家莊地區水資源比較緊張,農地后備資源的開發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且土地整合也有可能導致地下水位出現變化,從而影響到當地水資源分布。同時土地開發也需要完善的水利工程作為支撐,如果水利工程不完善就會影響到后備資源開發的效果。(2)影響當地生物多樣性結構。各種生物資源對環境會有一定的依賴性,后備土地開發就會破壞當前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進而導致生物結構出現變化。其具體體現在:一是對植物群落的影響。由于土地經過開發之火就會破壞原來的地貌特征,進而使得原來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壞;二是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植物群落的變化必然會導致動物行動的變化,后備土地資源開發會破壞動物現有的食物鏈,進而導致動物棲息地減少,相應的野生動物不得不遷出本區域。(3)加劇當地沙漠化。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必然會破壞土壤的結構,造成水土流失,表土的熟化層遭到破壞之后,土壤的流失速度就會加快,從而導致當地出現較大的沙漠化現象。另外土地沙漠化必然會影響當地的空氣,大致當地大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增加,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二、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對策

基于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為切實履行政府職能,實現美麗河北建設目標的實現,在農地后備資源開發中應該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

(1)建立農用后備資源監測體系,降低開發的生態風險。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合理進行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現生態可持續社會具有積極地作用,但是在實踐中一些地方為了經濟發展而選擇盲目擴大建設用地的現象,導致農業耕地面積越來越少,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農地后備資源監測體系:一方面當地政府要加強領導,深入實地進行調查摸底,準確掌握本地區農地后備資源信息。2015年出臺的《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補充耕地工作的實施意見》(石政發〔2015〕53號)明確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補充耕地項目實施;另一方面在進行農地后備資源監測過程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國土部門要認真落實貫徹“互聯網+”行動,借助遙感信息技術,實現對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的實時監測,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2)建立健全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法律法規。針對當前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實踐操作性不強的問題,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此為實踐操作指明方向:首先我國立法機關要在現有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建立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生態補償法規體系。并且要對相關條款進行詳細的解釋,保證其具有實踐操作性;其次以法律的手段明確和規范生態補償機制。長期以來我國農地后備資源開發忽視生態環境,造成生態惡化的現象層出不窮,之所以會造成此種局面主要是一萬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結合生態環境建設,正確評估后備資源開發項目,建立反哺生態環境的補償費管理體系;最后要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加大制裁。(3)開展生態補償宣傳,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目前我國對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的研究比較少,沒有形成系統的補償機制,為此造就了農民對生態補償、生態危機的認識不高,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的宣傳,提高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首先政府部門要開展生態保護專項教育活動,依托新農村建設等活動深入到農村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活動;其次政府要依托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4)建立生態服務專項基金,拓寬融資渠道。基于工作需要建立生態服務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政府相關部門要提出對補充耕地指標轉讓資金收繳和撥付的意見,財政部門負責資金核算。同時各個地方要充分利用各種優惠政策,采取融資、貸款等方式籌集資金,用于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建設,并且要積極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實現生態環境改善、土地集約利用、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農村面貌提升、農民收入增加等效益,從而達到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民的多方共贏。

結束語:總之,在我國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農地后備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能夠有效解決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用地矛盾的關系,保證糧食安全,增強了人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實現了生態綠化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篇3

人的均衡食物十分重要。人所吃的包括了動物、植物(含水果)。歸根到底,所有食物的組成元素都來源于土地。但是,自從二十世紀50年代起使用了化肥而不用人畜糞尿之后,人類主要食物來源的耕地便逐漸變質了。最顯著的表面現象是,化肥、農藥和工業污染不斷增加了有毒元素,因其對人們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所以也經常聽到一些聲討之音。然而,筆者認為更加嚴重又極端隱蔽的禍害是,耕地里對人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有用元素,很多已經是逐漸減少了。雖然化肥、農藥能使田螺、魚蝦立即斃命,但對于大塊頭的人來說還是不會立刻就怎么樣。可是,深藏不露的暗箭才是人類真正自我滅絕的致命毒招哩!當然,耕地逐漸變質惡化的狀況并非中國特有,應該是世界性的。但是,由于中國的人口比較密集,耕地惡化趨勢就可能更快些了。請大家細想一下,人吃進去了健康所需要的11種宏量元素和十幾種微量元素,排出了吸收不完和分解了壞死細胞所匯集而成的,幾乎同樣數量的各種元素(出汗另排走少量東西)。人吃了一輩子東西,到頭來也還依然只有一具身軀,這就說明了吃進的和排出的在物質元素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在二十世紀50年代之前,古代農夫都勤勞地將人畜糞尿作為肥料,當成寶貝一樣,完完全全地歸還給了耕地,所以生態平衡也就自然而然地維系了下來,幾千年都一直保持著生態的良好狀況。在那之后,卻因“科技進步”反而逐漸將生態平衡的鏈條切斷了。顯然,這是人類缺少對于大自然規律的認識智慧所做出的無知和不文明行為。雖然人類自己以為是“科技進步”,但實際效果無異于制作冰毒等,所不同的只是化肥的禍害十分隱蔽而已。長此下去,實在是等于人類不斷在為自己慢慢地深挖墳墓啊!

二、二十世紀50年代之后的生態平衡逐漸斷裂的原因

二十世紀50年代至今正好已經60年了。在60年前的嶺南水稻田里,到處是田螺、魚蝦、青蛙,那是原汁原味的生態平衡。從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化肥之后,生態平衡的鏈條就逐漸斷裂了。今天,農田里不僅再難以見到田螺、魚蝦、青蛙之類,而是土壤板結,害蟲肆虐,農作物變種,必須不斷更新品種才能有較好收成。為什么生態平衡的鏈條會斷裂呢?怎么能歸罪于化肥呢?我們先看看化肥使用前后的突變情況就可以明白和信服了。筆者從小經常跟隨著自己的老農父親到田里干活,直至解放后的合作化,自己便成為農活里手,樣樣能干,也知道了不少田間事。記得那是在六十年前,也正是在農村合作化的過程中,突然聽說是新出了“肥田粉”啦!買一小點(可能一兩斤吧)就可以像撒胡椒粉那樣肥上一畝田,何必那么辛苦地肩挑糞肥水下田呢!唉!人就是天生有懶根,能舒舒服服過日子,誰會不要呢?化肥的效力也確實厲害,既保住了稻谷照樣收成,又養懶了人,卻把田螺、青蛙、小魚、益蟲……,一概滅絕。記得開頭的一兩年,凡是施過化肥的田就見不到田螺了,田里倒是多了許多空的螺殼。幾年后,幾乎所有田都不見田螺了,也沒多少小魚被曬死,又沒多少田雞可捕捉了。后來便是害蟲肆虐,夜里到處挑燈捕蟲還頂不住。當然啦!沒了益蟲,害蟲不兇殘才怪哩!于是呼,生產隊全面噴灑了“敵敵畏”。再到后來,又聽說普通農藥都不靈了,便開始用了什么“1605”,據說是德國法西斯發明的。那東西很毒,自告奮勇去噴灑的人,大熱天里也要全身長衣長褲,包頭裹臉,干一天就可以得到好幾個工分哩!上面已經講了化肥的三大“功績”:代替了糞尿肥,養了懶人,滅絕了魚蝦和益蟲。可是,更加根本的是,土地都變質了,板結了,哪里還有什么腐殖質可言呢?以往收割早稻時,一腳踩下去就“咕咕”響,直擠出了很多氣泡。現時的稻田里,腳踩下去,既無聲息,也硬邦邦。從此,害蟲越來越猖獗了,農藥越用越多了,生態平衡的鏈條斷裂了!

三、現代人的所作所為等于逐漸使自己毀滅

悲呀!養活健康人需要均衡的營養,要莊稼長出好果實也需要充足的多種物質元素嘛!幾十年都只憑借著那么一點兒化肥,土壤里哪里還有那么齊全的有益元素呢?恐怕化肥的這個“功績”才是最“偉大”的吧!雖然化肥、農藥等對人體也確有些直接的毒害,但如果體質好,內臟功能好,身體就會自己解毒、排毒。可是,如果人得不到均衡的營養,找不到必須的物質元素去制造和替補軀體和各種器官的特殊細胞,軀體和器官功能就日益下降,哪里還有什么能力去解毒排毒和抗拒疾病呢?不病才怪哩!當然,只要氮、磷、鉀三種化肥充足,稻米、小麥、番薯……,一切莊稼照樣生長,也有收獲。問題是想要地里長出怎樣的食物,又要吃食物的人長成怎樣的人。健康的人體需要11種宏量元素和十幾種微量元素參與新陳代謝,天天要制造出各種新細胞去替補老死的舊細胞,每天都在消耗掉各種元素。目前的農業情況是,化肥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長,又從水和二氧化碳得到了氫、氧、碳三種元素。所以,作物能長期得到的就只有氮、磷、鉀、氫、氧、碳6種元素,健康人體所需要的11種宏量元素中,還缺乏硫、鈣、鎂、鈉、氯5種。至于其它的十幾種微量元素,耕地里就更加逐漸難以找到了!耕地里整整有20種重要的人體組成元素在不斷地減少!現代人只要求地里長莊稼,卻不給地里全面補充各種元素。結果,同一個品種的稻米、番薯等糧食雖然一樣有收獲,卻變得越來越不香,產量也可能越來越少,又越來越怕病蟲害,農民稱之為“變種”了;只用化肥所種出來的菜就既缺菜味又多苦澀;不施有機肥的水果,過些年后也“變種”了,連最久負盛名的廣西沙田柚也會變得干瘦又不香甜;用單調的飼料喂養出來的農場雞、豬,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農家放養的雞、豬的肉鮮嫩可口;不注意營養均衡的人,其健康也必定越來越差,各種疾病不請自來。似乎很健康的年輕夫婦想要孩子,卻不知道怎么就生不出來,是不是基因也出問題了呢?不知道癌病患者怎么就越來越多……。這,就是當前生態平衡狀況所導致呈現出來的現象。而且,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是世界普遍現象,是地球全人類絕種趨勢所最初呈現出來的征兆。化肥、農藥、工業污染,它們滅絕了小生物,雖然罪證確鑿,其害處讓人人都眼見心明。可是,對于維系人體健康的物質元素的逐漸缺失所造成的長遠危害,人們卻毫無感覺,連專家們都還在吹捧和感謝化肥所做出的“貢獻”,可見軟刀子殺人是何等隱蔽陰險啊!這才是讓全人類逐漸斷子絕孫的毒招哩!現代人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就是在借助于大自然的屠刀不斷地殺著人類自己的子孫后代。

四、大自然的地球生態規則的辯證機理

自然規律指整個宇宙大自然的運行法則,大自然對于地球生態環境又有具體守護的嚴厲規則。人類如果缺乏認識大自然的智慧,有意無意地破壞了地球生態環境,就違反了自然規律,是對大自然犯罪,就必然要遭受大自然的懲罰。有人誤認為地面上的野生動植物就是生態環境,須知那些都只是大自然后期才請來的生態環境客體而已,人也是客體。生態環境不應該是只對人而言的,是對著地球上整個生物圈而言的,是生物最根本的共同的原始環境。土地、陽光、空氣、水,四項合一就總稱為地球上的生態環境,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礎條件。地球表面上的土地,是大自然經過高溫的鍛造和億萬年的風雨淘洗出來的,是生成各種生物的基礎,也是生物各個種群賴以安身生活的地方。所以,維持上述意義上的生態環境不受破壞,才能真正維持生態平衡。生態環境是生物圈所有各個種群的共有環境,任何種群有破壞行為,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地球的誕生是宇宙自然規律在非生命領域的運行結果,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則是自然規律在生命領域的運作目標。大自然在地球上創造生態平衡的目的,是為了讓應該生存的生物都自由繁殖。大自然給予地球生物各個種群內外之間的關系所制定的原則是:互相制約,和諧共處,共同維護生態環境。這既是大自然對地球生物圈的唯一要求,也是大自然對于地球生態環境的具體守護規則之一。大自然允許生物為生存而自私,卻不允許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如有違反,便通過客體間的“互相制約”原則相互懲罰。若互相制約還無法奏效,大自然會親自動手,從肇事物種的生成材料,即從其身體的組成元素數量方面逐漸減少以實現懲罰,直至最后將其滅絕。這就是大自然維護生態環境的兩條主要規則,是大自然自己歷經億萬年才陶冶出來的,簡單、嚴密,嚴厲。大自然制定生態規則,目標就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上的生物生氣勃勃,呈現出一派繁茂平和的生態平衡景象。首規則是互相制約,可以俗稱弱肉強食。生物各個種群之間,可以各自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以其它生物作為食物來源,這是大自然給予所有生物的權利。為了生存,互相殘殺無可厚非。但是,凡事不能過度,一切野生的動植物種群,你滅絕了它,可能其它種群就會反過來滅絕了你。公雞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雞。三者同在,你看我,我看它,相安無事,誰也不敢亂動。若少了任何一個就不平衡了。益蟲、害蟲和人類之間,也含有互相制約關系的成分。生物種群之間,就是那么巧妙的互相制約著。人工飼養和種植倒是另一回事,那就是人類的文明行為了。人類正是從學會飼養和種植而開始走上文明道路的,不僅僅是會建造房子才算文明行為。至于在種群內部,互相制約規則當然也起作用。除了個體之間為了各自利益而爭斗之外,某些動物當意識到自己繁殖得太多而食物不足時,母體還會預先毀掉部分幼體。人類的計劃生育也是種群內部的互相制約行為。二規則主要是身體組成元素問題,可以俗稱適者生存。此規則再配合其它的次要因素,如天氣、氣候、地殼突變、海洋災難等,就可以令一些生物個體或種群被自然淘汰。這項規則的執行者是大自然自己。如果是大自然想要淘汰掉的,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人類的某些個體想當好心人去極力保護也是枉然的,除非你代代相傳的永遠創造人工條件去苦心養護它。

五、近代人類不斷破壞著生態環境,某些作為不如野生動物文明

野生動物沒有破壞地面的生態環境,近代人卻通過不斷降低土地、空氣、水的質量而不斷破壞著生態環境,所以人類已經變得不如野生動物文明了,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害蟲雖然與人類為敵,也都沒有破壞地面的生態環境。一切的野生動物吃了自然界的物質,那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是執行了大自然所制定的互相制約首規則。它們從地面上吃了多少東西,都會將原來的物質元素全數的拉撒出來歸還給地面。野生動物在生命過程中所消耗的僅僅是轉化的太陽能,地面物質元素絲毫沒有因野生動物的存在而減少,所以它們完全沒有破壞生態環境。同樣,在二十世紀50年代之前,人類幾千年的發展都只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而已,并沒有破壞地面的生態環境,所以大自然都很慷慨地給予支持。人類吃掉了多少動物和植物,大自然都沒意見,還讓人類的文明程度越來越發展。可是近代的人類小聰明就越線越軌了,完全的利令智昏,違反了自然規律。那些現代化的自來水對著馬桶一沖了事,你吃了地面上供給你的那么多的物質元素,就讓其白白地流歸大海,這還不缺德嗎?這還不是連野生動物都不如嗎?于是乎,大自然嚴厲地下發了懲罰令,立即把人類的文明曲線往下撥!害蟲吃掉了莊稼,人類的癌病、傳染病越來越多,暗中又逐漸減少了元素供給,令人類逐漸斷子絕孫……,這一切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懲罰的安排。你破壞生態環境越嚴重和越長久,就給你懲罰得越厲害。人們(特別是農民)都討厭害蟲是嗎?它們可是大自然專門用于執行懲罰措施的忠實使者!害蟲們絲毫都不破壞生態環境!佛教講究報應,筆者不懂佛學,不知道其報應的執行機制如何。但是,在大自然科學這里,用“報應”這個詞來解釋大自然生態的嚴密規則實施過程,倒是十分貼切的。上面所述已經使大自然的報應機制歷歷在目,并非任何難以想象而見不到的天兵神將。

六、生態平衡斷裂的長期后果不堪設想

中國農業生態平衡的開始斷裂,已經60年過去了,再過60年、600年……,耕地里去哪里找回那么全面的各種寶貴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來供給莊稼吸收生長呢?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開始使用化肥,不良情況都不相上下。長此以往,地球上全人類的子孫后代還能活下去嗎?再過千年、萬年之后,恐龍滅絕的命運,難道就不會輪到了地球人類的頭上來嗎?到了那時,生育功能有障礙的人,恐怕就不是特殊情況,而是一般情況了,因此,說斷子絕孫的結局并非是危言聳聽!由于筆者先悟知了這層道理,便心情沉重,深感有責任喚醒眾人和促成決策層重視。倘若我今日依然心安理得,認為自身已老,事情與己無關而繼續養老休閑,那就少掉了一顆人心,連動物都不如了,完全失去了一輩子做人的意義。這就是我開通了公眾微信號,天天播發《自然與人》書稿的原因。誠望眾人都能對生態平衡問題引起足夠重視。

七、面對生態平衡斷裂的現狀應該覺醒

中國夢!不僅需要很多高樓大夏和優美環境,也不僅需要物質豐富和百業興旺,更需要食物安全,營養均衡,身體健康。中華民族在受盡了一兩百年的屈辱和貧窮之后,能從一窮二白變成今日的豐衣足食,昂首闊步地擠到了世界隊伍的前列,并且敢于有了自己的偉大夢想——中國夢,作為中國人是多么自豪!可是,2015-04-19,有一則微信消息暴露:“為期4天的第28屆‘首爾國際食品產業大展’,15日在韓國高陽市KINTEX落下帷幕。占據60多個展位的中國展區連日來幾乎無人問津,與周圍的發達國家展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展位幾成‘無人區’”。如果這是真實的信息,那是多么令人遺憾哦!食品安全問題應該令國人用心重視了!中國夢,我們的夢,我們要做成功中國特色的夢,要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智慧,既讓經濟高速發展,又讓生態環境逐漸恢復過來,讓國人個個吃得放心,讓中國食品樣樣綠色,享譽全球。隨著生態平衡的恢復,除了農業可以照樣豐收之外,還能附帶消滅目前城市和鄉村都糞尿橫流,到處污染的骯臟境況,并且可以省去了大量的污水處理資金。因此,很希望國家決策人將農業的根本治理列入當前的重要國策之中。筆者雖然已經是古稀老邁,還可以,也愿意無償地為國為民獻計獻策,讓全國農業完全恢復生態平衡,領先世界。而且,當新的農肥工程啟動之后,必定可以拉動國民經濟更快地向前發展,挖掘出大量的新商機。

八、認識好大自然就是積德行為

人類以往之所以違反自然規律而破壞生態環境,或許只因缺乏對自然的認識而在無意中發生。至于在人類自己的種群之內,也要像有些動物那樣互相殘殺,甚至比動物還嚴重和殘忍得多,那就是文明人類所明知故犯的野蠻行為了。大自然所制定的地球生物各種群內外的關系原則之中,既是互相制約,又要和諧共處嘛!不論是無意破壞環境,還是同類互相殘殺,都是智慧欠缺的表現。欠缺智慧,就是缺乏對自然的認識能力。如果能充分認識自然本質的話,大自然賜予給你的是無限量的資源,何必爭搶呢!人類只要能同心協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并且和諧相處,不要把資源消耗在無端的種群內互斗之中,地球上的人口再翻倍也同樣可以全部過得幸福美滿。如果人類的智慧有足夠大,人類文明是可以無限高度發展的。否則,人類文明曲線已經正在逐漸下滑了!子孫后代危著哩!只有充分認識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才能使人類文明繼續向新高度發展。當人類充分認識了大自然的本質規律之后,就能夠借助于大自然的無窮動力和能源、資源,去做出偉大的發明創新,就能不斷給予人類創建新文明和幸福生活。否則,如果違反自然規律,人類越聰明就有越多的破壞性發明創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就越嚴重,人類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也就越厲害。那樣下去,人類必然不可避免的逐漸走上了滅絕自己整個種群的道路。因此,可以這么說,認識好大自然就是積德行為。多一個人認識了大自然的本質,就多一份保護生態環境的正能量,也就是為大自然多積了一份德。這是在積大公德,不是在為你自己積小功德,意義不同。

九、中國應該豎起人類文明新道德的大旗

篇4

關鍵詞:改進;農村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策略

1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農村生態環境的好壞不但對居民生活環境產生了影響,而且還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分析目前我國農村的生態現狀,發現近年來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且資源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甚至產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須要堅持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道路,摒棄過去的粗放式、污染式發展模式,減少對農村的環境污染[1],也能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維持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2.1耕地面積減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國內農村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耕地面積也逐漸減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來越少。這是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城市化進程得以加快,農村建筑占用耕地現象非常多,導致耕地面積減少。此外,一些偏遠農村的水資源缺乏,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導致農村的生產受到阻礙,甚至無法提升農村經濟水平。

2.2生活廢棄物造成了污染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廢棄物也逐漸增多。因為我國并未對廢棄物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和處理,而且也沒有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裝,以及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電池、電子廢棄物,沒有經過處理便隨便亂扔,污染了土壤與水資源,給人們的生活及農業生產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2.3工農業生產加劇了污染

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城市造成污染,會將生產地設在偏遠的農村。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大量污染物會對農村的水源、糧食、土地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外,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會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農藥、化肥等藥物的使用,也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甚至污染農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進農村生態環境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3.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

為了對農村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強環保的宣傳工作,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此外,也要對農村居民普及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促使他們意識到落后的農業生產模式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而且也要減少傳統落后的觀念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遏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以及農業生產模式。還要在學校開展生態農業知識講座,促使學生們了解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

3.2加強監督管理,避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在強化法律監督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會對破壞農村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時也明確了工業生產中廢棄物的處理細則,防止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

3.3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

由政府部門牽頭,企業參與,加強生態農業產業的建設。而且要制定出寬松的優惠政策,鼓勵廣大農民發展生態型農業。也可以促使企業享有環境治理權,使企業能夠行使環境治理的資源再利用權,從而激發企業對治理環境的熱情和積極性。還要在各個地區建立生態農業試點區域,并使這些試點區域能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區都開始建設生態農業,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3]。

3.4增強對綠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

很多農村都缺乏對生態農業的正確認識。因此在生態農業的發展方面也缺乏正確的指導方向,技術落后。所以政府必須要加強對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動綠色農業和生態旅游的建設[4]。不但要研究生態農業應用型技術,也要在農村推廣這些先進技術,使農民意識到發展生態農業的緊迫性。同時也要不斷開發農業生態旅游以及綠色農業種植方式,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擴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范圍。

篇5

【關鍵詞】公路;建設;環境保護

1、前言

人類用地球表面的資源和環境創造了豐厚的財富,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與此同時人們正生活在一個被豐厚的物質包圍著但環境殘缺的一個現實生活中。人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奢靡生活,卻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隨著資源的稀缺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漸漸由人口與經濟關系到人地關系,主要方面有資源的稀缺和環境污染。人類活動范圍的逐漸擴大,給環境人工空間秩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以至于動植物種的滅絕、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物性病理變化,人類急需為自己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反思。大自然的報復讓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警覺,人們明白了要依賴大自然生活就不能再肆無忌憚的對大自然進行破壞,要保護大自然這樣才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生活中的高污染、高消耗給人們帶來了一時的生活享受,卻不能將享受持續到底,否則人類毀滅的不僅是生態環境,甚至是人類本身。

2、生態發展

生態發展模式即為“綠色模式”,是由工業化發展模式演變而來,也是對現今社會工業化發展模式的一種否定。代表著人們已經不會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將生態環境拋在腦后的工業發展模式,將專注于各方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整體效益的發展模式,強調出自然對人類的重要性和兩者的統一性,兩者應該和諧相處,這將是人類向新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近年來,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著交通業的飛速發展,從而使公路工程建設越來越發達,汽車總量和公路公里數的持續增加使社會的經濟帶來了繁榮一新的景象,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是公路工程發快速發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如污染環境、古文化的破壞、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等問題,植物的大量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所以在生態發展的理念中,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尤為重要。

3、公路工程建設中環境問題體現和問題分析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的公路總里程數由最初的652Km發展到現在的2.52萬Km,公路的總公里數以發展到世界第二,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國。但是公路密度和公路總里程數的指標卻比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相差甚遠,由此可見雖然公路總里程數位居世界第二但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異。改革開放后,公路工程建設不論質和量都有了很大的飛躍。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距離有了很大的縮短同時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方便。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對環境和地址等各個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損壞。高速公路建設期間,由最初向山區延伸,地形和地質的復雜也要求道路設計標準越來越高,公路建設中對原有植物和水系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相關問題,導致了神態環境的不平衡。

3.1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污染。公路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在公路工程建造過程中產生的灰塵和車輛排放的尾氣污染。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公路施工最大的特點為開挖土基,在挖土基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粉塵,這些粉塵對環境有著嚴重的危害。公路通車以后大量的汽車開通,汽車的尾氣主要由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組成,這些有害氣體混合在一起加劇了全球的“溫室效應”對空氣和大自然有了嚴重的污染。大量汽車的增加,汽車尾氣以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越來越人性化的公路在道路旁設置加油站、停車場等服務設施,但由于人類的隨意丟垃圾和污水的隨意排放,對周圍的河流水質嚴重影響,這些行為可能給附近的村民帶來疾病,嚴重危害村民的日常生活。

3.2公路工程建設對自然景觀和文化古跡的影響。公路與自然景觀的不協調成了公路對自然景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如何與景點周圍的景觀融為一體顯得尤為重要。在高速公路向山區發展過程中,對樹木的任意砍伐、巖石等,對大自然進行了嚴重的破壞并影響了其美觀。公路工程建設中隨著公路的延伸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歷史文化古跡,此時文化古跡必定不保,但是被破壞的古跡往往無法挽救,成為人們最大的遺憾。

公路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的損害,公路工程建設中大量開挖將地表值破壞,使其與植被之間的關系失去平衡,在水流沖刷和風蝕作用下產生嚴重的水土流失。在隧道建設中如有對棄渣進行處理不當,對產聲水土流失的現象極高。水土流失導致了大量土地的貧瘠化,加劇了洪水對人類的災害。

3.3公路工程建設中誘發的地質災害。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到處損壞草木、亂倒沙石等現象,在修路切坡時,由于大量的挖、填將原有的地形完全破壞了,經常導致崩塌現象。在施工時如果有超挖及排水不暢的問題會發生滑塌和滑坡現象,而在高路中因為壓實力不夠產生的沉降現象時有發生。公路工程建設中因為切斷了水層或者是揭穿隔水層,經常出現水上升或下降等不穩定情況,產生一系列的水文地質問題。

3.4公路工程建設中占用耕地問題。如果有大型的工程項目,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公路建設占用大量的農田現象,嚴重影響到我國的農業發展和附近農民的生活。

3.5公路工程建設對動植物種的影響。公路工程是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給人民帶來莫大的方便。但是在公路建設中常常因為修進了深山老林或草原等相關地點,才有可能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大量破壞了森林及神態環境。在森林破壞的同時,大部分的野生動物因為活動通道受到阻隔而逐漸減少甚至是瀕臨滅絕。

4、公路工程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4.1合理規劃,優選線路。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根據當地的現況,反復論證后得出最優化的施工路線。

4.2精心設計,保護環境。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各種情況下的問題點均已列出,在設計施工路線時,應把所有的問題點考慮在內,將所有不必要的損失降到最低,從而達到保護環境、保護人民的重要責任。

4.3科學施工實施生態保護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將所有的廢棄物區分放置,并合理利用。這樣不僅降低了環境污染,在無形中也保護了環境。

4.4精心養護,安全運營。在公路工程建設結束后對環境的保護依然重要,對于噪聲污染和環境污染人人需要注意外,相關部門也要及時控制,將環境保護到底。

4.5完善法律、法規,學習經驗,培養綜合型人才。制定關于公路工程與生態環境相關額規程和規范,做到有法可依、有律可循。對不符合生態發展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學習發達國家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并采納合適的相關對策,更好的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共同發展。

5、結束語

在我國公路建設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要根據生態發展模式理念,將社會、經濟、環境等效益綜合考慮,在保證環境的前提下,讓人民生活的更加愉快、便利。從而實現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篇6

【關鍵詞】生態環保;礦產資源管理;機制創新

1前言

現階段,資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轉變過去的礦產資源管理模式,使其從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著更加生態環保的方向演變,是實現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提質增效轉型的關鍵,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正是出于這一立場,對生態環保視角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機制進行了探討,目的是為了解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保之間的矛盾,進而尋找到一條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續促進作用的資源管理機制。

2當前礦產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進入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提升明顯,但因為受到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重工業和第二產業的占比優勢還是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這就決定了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還依然是重點。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在快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等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生態環保的角度來說,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很多地方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依然比較粗放,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現象非常嚴重,由此帶來的直接惡果不僅表現在經濟增長方式的低效上,而且還體現為礦山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與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第二,眾多小規模礦山的采選技術落后,存在只重視產量卻忽視生態環保的現象,一些企業更是存在只采礦不回填等問題,而這不僅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還會產生很多自然災害隱患;第三,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優質、易采的礦區都陸續得到了充分的開發,這些礦區的資源貧化問題逐漸暴漏,再加上新礦的勘探和開采難度不斷提高,進而都造成了礦山的生產成本增高、資源的緊缺形勢日益嚴峻。

3礦產資源管理不注重生態環保的原因及表現

工業化和城市化對生態環保產生不利影響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礦產資源的過度利用,具體則表現為礦產資源管理不注重生態環保,體現為:第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有些甚至還在沿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手段,這種粗放的管理機制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評價,亂采濫挖、大礦小開、采富棄貧、破壞生態等現象非常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對礦產資源加強管理和整合,尤其是對于一些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大的礦山企業進行治理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第二,很多礦山企業缺乏基本的生態環保意識,存在只重視產量而忽視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的問題,至于實際應用中的環境修復和治理措施更是非常缺乏,導致礦山周邊的生態環境可能會遭到嚴重破壞,如圖1所示。例如金屬礦山開發中形成的廢石、廢水、廢氣和尾砂等沒有經過處理就隨意注入到周邊的自然環境當中,各種露采小礦山毀壞、壓占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沒有得到有效地治理。

4生態環保視角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機制創新途徑

(1)礦產資源法律體系建設生態化,明確生態環保目標。首先,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建立健全礦產資源法律體系,尤其要重點突出生態環保的內容,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必須加以明確。其次,生態環境保護不是一種單獨的法律責任,而是需要借助多種法律手段來實現,例如可以加入與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修復監督、環境保護保證金等相關的法律制度,以形成一個比較完備的生態環保體制。最后,加強礦產資源保護與綜合利用的立法,融入生態環保的理念,為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綠色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2)健全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制度,體現生態環保理念。礦產資源的規劃管理要統籌好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此外,還要建立礦產資源規劃實施的配套監督機制,對依生態環保理念制定的規劃的落實情況加強監督。

(3)礦產資源稅費管理制度生態化,突出稅收對生態的調節作用。首先,在礦產資源的稅費法律體系中,要體現諸如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及重視對環境的修復等理念;其次,對當前的礦產資源稅費進行調整,調整后的稅費應主要用于對礦山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治理上;最后,構建礦產資源生態稅費體系,設立諸如生態環境保護稅、礦山環境修復保證金等稅費制度。

(4)重視資源環境監督,完善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制度。首先,根據生態環保的要求和當前的開發技術水平制定新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考核制度,從而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的綠色發展;其次,礦產資源監督要進一步強化對礦業權人履行生態環保義務的監督,督促其在開發利用中就采取措施減少生態破壞和加強環境修復;最后,國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并有效制止各類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開采行為,做到及時識別和查處,并依法追究相關企業和人員的責任。

5結語

新時期下,經濟增長方式要求實現提質增效轉型,而作為經濟發展重要物質基礎的礦產資源也必須進行管理機制創新,只有更加突出生態環保的理念,才能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的長遠發展,進而也才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好地支撐。

參考文獻:

[1]汪民.以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226~231.

[2]李建功.轉型綜改《總體方案》解讀之二:完善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機制規范礦產資源管理促進資源持續利用[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3(2):22~23

[3]陳從喜.構建基于生態文明建設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新機制[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2(6):1~5.

篇7

小朋友你們知道水是什么嗎?我想大家都知道。書本上是這樣解釋的:水(H2O)是由氫(H)、氧(O)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確,我們每天都要用到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

可是你們知道嗎?地球上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和咸水湖,淡水只占3%。而淡水絕大部分儲藏在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中,這些淡水我們還不能飲用,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淺層地下水可以供人類直接飲用。

在這些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中還有絕大多數的水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這些水污染絕大部分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什么是水污染呢?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我國的水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例如: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也遭到了嚴重的污染。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05年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43.53億噸,高于2004年的42.65億噸。其中工業排放的廢污水量31.99億噸,占污水總量的7成以上。據專家分析,目前黃河干流40%的水已經遭到污染,基本喪失了水體功能,黃河中下游的支流幾乎變成了“排污溝”------資料圖片:蘭州黃河段遭受紅色污染物污染

正是由于水污染十分的嚴重,使得我們能使用的水少之有少,如何保護水資源呢?水資源保護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的保護以及對與水相關的生態環境的修復與保護對策措施內容。其中,江河、湖庫的水質保護是水資源保護的重點。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需要對江河、湖庫的水質保護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北京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對此,北京市實施《水法》,提出以七大具體措施加強水資源和水域的保護:一是對境內水體劃定水功能區,實行分類管理;二是加大對水功能區排放污水的管理,規定禁止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域排放污水,向風景觀賞功能河道、排水功能河道排水的,必須做到達標排放;三是由水行政管理部門核定水功能區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四是加大對排污口設置的管理;五是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管理,進行地下水分區評價,劃分嚴重超采區、超采區和未超采區;六是對鑿井取用地下水的行為,根據地質條件、客觀環境等不同要求作出禁止和限制性規定;七是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規定嚴格控制開采礦泉水、地熱水,并對開采行為實行特許。

篇8

【關鍵詞】 生態文明;生態資源;民生福祉;社會治理

黨的十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時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講話從民生視角論述了良好生態環境的觀點,對生態建設與民生改善提高的辯證關系進行了高度概括,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指導性。強調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就是把生態置于人民利益的核心范疇,從根本上摒棄將生態與民生對立起來的狹隘民生觀,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動。

一、良好生態環境: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生態環境與可界定為產權的物品不同,具有極強的外部性。一個地區生態環境良好,就是地區全體居民之福;相反,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糟糕,則是全體居民之災。因為,像空氣污染這樣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全體居民面臨的共性問題。可以說,生態環境是最具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公共產品。在英國工業革命驅動下,倫敦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但也因嚴重污染成為全球知名的“霧都”。雖然,此時的倫敦以其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然而惡劣環境卻讓當地居民怨聲載道。最后,經過艱苦治理,倫敦重見碧水藍天,整個城市也從昔日煤炭污染嚴重的工業重鎮變為以金融、科技服務見長的現代都市,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當地居民引以為傲的資產。

近年來,隨著群眾環境意識的增強以及受“鄰避效應”影響,一些地方出現了群眾反對可能污染工程上馬的環境事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群眾維護良好生態的自覺。根據制度經濟學理論,破壞生態環境將產生負外部性,由此帶來的“負資產”需要由破壞生態環境的主體支付成本,也就是要將環境保護成本內化為生產成本。同樣,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所產生的正外部性,在區域共同體內的居民將獲得可以共享的收益。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每個身處特定環境中的個體都是生態環境的利益相關者,都有保護生態的責任,也有享受生態福利的權利。

二、良好生態環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長期以來,由于生產力低下,整體社會面臨極為緊迫的經濟增長任務,實現溫飽成為中國人幾千年存而未得的夢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整體上很快越過了溫飽線,但仍面臨繁重的經濟追趕任務,經濟增長被賦予遠遠超出經濟本身的價值內涵。在人們的經濟發展觀念中,生態環境往往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外生變量而被忽略。環境污染作為負外部性并未被納入到企業等經濟主體的生產成本當中,由此助長了各種形式的掠奪性開發,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更有甚者,在生態脆弱地區的環境破壞釀成不可逆的生態災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人們生態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態環境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也是事關民生的重要資源。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保護環境不僅不再成為經濟主體的負擔,而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并出現“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財富效應。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服務的需求持續加大,生態產品的稀缺性進一步凸顯。特別是那些擁有山水城林、江河湖海等良好生態景觀的區域,生態產品的稀缺性及價值性越發增加。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民生幸福的重要標志,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哪個地區生態環境優良,就越能集聚人口、財富和生產要素集聚,該地區居民的幸福感就會越強。良好生態環境已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也為每個人關切、需所有人珍惜。

三、良好生態環境: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生態環境問題的本質是“人類與自然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的問題。圍繞這一問題,產生了形形的思潮和流派。不同流派對于生態文明的界定和觀察向度呈現顯著差異,有的主張“敬畏自然”,有的主張“人定勝天”;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有的崇尚科學主義,有的崇尚回歸自然;有的強調人的主體性,有的強調自然的本體性;各種觀點,不一而足。我們認為,在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既離不開客觀存在的大自然,更離不開生活在大自然當中人類自身;既要尊重自然演進規律,也要體現人類利益訴求,當然,人與自然既存在沖突,更有著和諧相處的本質要求,因為良好生態環境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處于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必須充分考慮民眾訴求,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置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核心位置加以思考,這樣才能樹立科學生態觀。

馬克思認為自然界具有雙重意蘊:一個是人的自然,即作為自然界一個子系統存在的人類及其社會;另一個是外部自然,它是作為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生態客體而存在的。在馬克思看來,把這種人的自然與外部自然相聯系起來的活動,即人類社會勞動實踐。因此,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既是人類自身生存所需,也是發展所需,是關系人類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態環境遭受到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活動和城市化的嚴重影響,民眾對生態環境更加重視,成為民生重要期盼,這一現象表面上看是說明民眾生態文明意識的覺醒,深層次上反映的則是人類對自身命運的自覺關照、對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的真誠回答。

四、良好生態環境:區域特色競爭力所在

生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生態競爭力是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部分。改革之初,由于缺乏以“大推進”方式啟動經濟起飛所必需的資本、技術和市場等要素支撐,我國推行了利用自身比較優勢融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納入全球價值鏈的外向戰略,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正在告別傳統增長模式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過去限制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本、市場等資源的稀缺性得到根本改觀,而長期被忽視的生態要素變得格外重要起來,過去那種忽略環境保護以及各種形式的環境破壞、生態透支的情況必須得到根本改變。

當前,全國各地都需要高度重要生態在塑造本地競爭力方面的獨特功能,結合本地生態特色優勢,塑造特色化競爭優勢。例如,東部發達地區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經過多年治理,特別是發達地區逐步進入工業化后期或后工業化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性已呈現加速釋放之勢。例如,一些擁有良好生態以及獨特景觀的生態小鎮、生態村莊旅游業如火如荼,還有一些生態園區依托良好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科技研發、創意設計等“無煙產業”,引領產業高端化發展。良好生態加之完善的城市功能、便捷交通,使蘇南地區正成為集聚外來人口以及全球高級要素的重要優勢所在。在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生態化的大趨勢下,良好生態環境在塑造區域競爭優勢中的作用將會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談治國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 曹榮湘.生態治理[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

[3] 深滿洪.生態文明建設:思路與出路[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4.

篇9

[關鍵字]生態;環境;農業;氣象

一、前言

生態環境是自然資源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它影響著人類生存與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各地極端性天氣事件頻發,氣象災害呈現出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出現沙漠擴展、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各地每年不同程度的出現干旱、暴雨、洪澇、暴風雪、冰雹、霜凍等氣象災害情況,人民生命受到威脅,財產損失嚴重,危害極大。環境與氣象、生態與氣象、人與氣象的關系密不可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治理生態環境,加強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尤為重要。

二、破壞生態環境引發的后果

生態環境中的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干擾,超過了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而不能恢復原來比較穩定的狀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造成結構變化,能量流動受阻,物質循環中斷。就會形成生態失調,造成生態災難。我們都知道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采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長期以來我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不足,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部門和單位監管薄弱,執法不嚴,管理不力,致使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加劇了生態環境的退化。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升高變暖、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據有關數據統計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厘米,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厘米,這嚴重威脅到低洼的島嶼和沿海地帶。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護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人類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破壞臭氧層,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南極上空15~20千米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臭氧損耗。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l%,皮膚癌增加4%,白內障增加0.6%。土地蛻變沙漠化,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土地退化中,水侵蝕占55.7%,風侵蝕占28%,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人為破壞大自然,使得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由于生態環境的喪失,生物多樣性減少,而環境污染又引發外來物種等原因。

三、結合我國現狀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自然環境先天不足,水土流失仍很嚴重,水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荒漠化面積呈擴大趨勢,森林覆蓋率低,生物多樣性減少。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的影響,一旦原有的環境被破壞,極易造成洪澇、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等災害。改革開放后,健全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大環保法制宣傳力度。強化環境保護執法責任制,保障環境保護部門的執法權力,加強環境保護執法的民主性,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健康發展。我國先后實施“三北”防護林、大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一系列林業生態環保工程,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廣旱地節水農業技術,加強草原和生態農業建設,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生態環境保護的輿論氛圍,牢固樹立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組織開展多途徑的生態環境保護教育。使全社會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抵制污染,植綠護綠。只有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早日現實。

四、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農業氣象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農業氣象觀測網絡基本實現了對主要農業氣象要素的專業化觀測,為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和科學研究提供基礎信息;隨著農業氣象業務服務體系逐步發展完善,農業氣象已成為各地發展較早、規模較大,相對成熟的一項重要專業氣象服務。農業氣象預報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效益不斷提高,農業氣象產品特色服務增加,農業氣象與經濟信息服務發展較快,已成為農業防災減災信息服務的重要手段。面對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要求,農業氣象服務業務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有限,針對性不強,時效不高,覆蓋率不足,不能夠完全滿足農業發展需求;農作物生長模擬機理模型尚未建立,農業氣象預報,農業氣象評估起步較晚,災害評估定性多,定量少;農業氣象業務系統集約化、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完善系統,推進生態農業防災減災,保障農業生產生活。

五、農業氣象為保護環境提供決策服務

篇10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保;土保

盡管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經常以同義詞形式出現,但他們有著不同含義。水土流失包含水土流失與土壤侵蝕,流域水土流失是土流失與水流失的總稱,這里的土流失指土壤侵蝕,水土保持也就含有土壤保持與水保持,即人們經常說的土保與水保。人們在研究水土保持過程中經常會重點研究土壤侵蝕,忽視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差別,所以,要更好地研究水蝕流域內水土流失,必須深層研究土保和水保間的關系。

1.水流失的定義

1.1水流失導致水資源的結構發生變化

水蝕流域水流失會使原有水資源分布不均更加嚴重,即:汛期水流量會大大增加,與此同時,枯水期水的徑流量會減少很多,流域水流失對水資源結構具有重要影響。人類在地面對自然植被進行的破壞行為也導致水土流失,加上河道內輸沙量通常都很高,致使植物生態吸水量顯著下降,對水資源結構產生影響。因為水土流失加劇,枯水期流量減少,汛期流量增加會致使一些水資源在汛期用潛在資源水和災害水形式從流域內輸出,一些水資源原本能夠利用,但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1.2分析水資源結構

水資源根據功能不同,可以分成生態環境水、資源水和災害水。生態環境水是能滿足使河流正常運行的水量,資源水對河流系統沒有危害作用且可以給河流運轉帶來的水量,資源水含有消耗資源水與潛在資源水。通常而言,生態環境水要從湖泊、河道、植被、濕地等生態系統的需水量來進行考慮。因為小流域河流中濕地、湖泊等生態系統很少,分析小流域的水資源結構就可以在植被與河道系統進行分析。

1.3水保持與水流失的關系

結合水資源轉換看,水流失可以理解為生態水資源中災害水與潛在資源水間的轉化過程。之所以出現水流失是由于水資源分布不夠均衡,生態環境水由于人類不合理的利用或其他自然因素的破壞,致使流域內生態水出現退化或者被污染。生態水退化對人們正常生產生活具有破壞性影響,當水流失比較嚴重時,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給社會的正常用水帶來危害。水保持是為解決流域內發生水流失現象,以保障生態環境水可以正常運行,確保水資源分布合理。

2.土壤侵蝕的特征

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形、土、降雨、植被及人類活動,都會給土壤侵蝕帶來一定影響。人類活動對土壤侵蝕影響最大,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會改變水流域下方墊面的狀態,從而導致水土侵蝕現象出現。降雨及地形因素等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很小。植被主要通過改變植被類型和植被覆蓋率改變土壤侵蝕狀態。所以,可以運用水特征指標分析特定流域,土壤侵蝕情況主要受土地結構變化和結構利用兩方面影響,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如果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在不同土地運用類型里土壤侵蝕特征存有差異。所以,可以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不同土地應用類型給土壤侵蝕帶來的影響,進而得出運用土地的結構特征指標,以此表示土壤侵蝕量,具體表征公式是SI=∑wi×(Ai÷A),∑wi表示第i類土地運用類型對土壤侵蝕的權重,Ai表示第i類可以利用的土地的面積,流域土壤侵蝕和田間是反比例關系,流域土壤的侵蝕會隨著田值增大而變得更輕。

3.水流失的危害及其特點

水土流失對土地資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具有破壞性作用,水土流失破壞土地資源主要表現為它會帶走土壤中的微生物及營養物質,使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土層也會漸漸變薄,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最后降低農作物產量。當農作物產量較低時,人們會通過施加更多農藥及化肥以促進作物生長,較多的農藥及化肥會加速土壤退化速度。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主要表現為侵蝕土壤,使土壤生產能力大大降低,導致單位土地面積糧食生產量降低,人們為了提升產量,會加大土地開墾力度,擴大土地開墾,會加重水土流失問題,惡化生態環境。水土流失對基礎設施的作用及影響主要是會沖毀道路、建筑物或橋梁等,使人們受到經濟方面損失,嚴重時也會威脅人們的人身安全。水流失特征主要是生態環境水發生流失,我國各地區水流失的特征存有不同,分析水流失特征時一定要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合理建立生態環境用水指標,用指標來反映水流程度,具體可以運用權重公式或者面積公式來反映生態系統對生態用水的貢獻。權重公式是:EWUI=∑ei×(si÷s),∑ei是生態用水重要性的權重,這一權重值通常利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EWUI是流域生態環境用水,s是流域面積;si是第i類生態系統的面積,生態系統面積是計算流域范圍內土地的覆蓋面積所得到的,流域生態用水和水流失是反比關系,生態用水值越大,水流失就更嚴重。

4.土保和水保之間的關系

生態系統里的水流動導致水沙移動,水沙移動致使土壤被侵蝕,水流失量越大,土壤侵蝕程度就越嚴重。因此,土壤侵蝕和水流失有著緊密聯系。站在水土保持角度考慮,要保持水土需要一定水資源,通過遏制流域水發生流失,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蝕面積的擴大。特別是水流失十分嚴重時,犧牲部分水資源能夠有效保護土壤。然而利用水資源也會給流域水資源應用帶來一些影響,所以,運用過程中一定要全面考慮改善土壤結構,不斷提升土壤抗腐蝕性,進而才能實現土保和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