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特點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8: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可降解塑料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F713.5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綠色發展”理念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全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對塑料行業進行產業調整、大力發展可降解塑料袋對進一步弘揚綠色文化,讓綠色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方法
首先,我們針對保定市消費者進行關于可降解塑料袋的購買行為的深入調查。本次調查過程中所發放的調查問卷模擬了消費者的整個購買過程,同時包含多個影響因素。調查范圍主要集中在保定市的五個區內進行,從2016年6月到2016年7月,歷時一月。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包括但不限于年齡在16歲以上的市民。問卷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主要在保定市古蓮花池、大潤發超市、清苑縣邁創新天地商廈、滿城區燕趙綜合超市附近等地區進行,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21份。與此同時,我們現場采訪了4個商戶或超市負責人,包括城市集貿市場、農村集貿市場的商戶和本市大、小型超市的售貨員。并且重點訪談了保定市兩家大型超市的經理、一家專業的塑料袋生產商和保定市環保局的負責人等;其次,我們通過分析調查數據,對保定市民的綠色需要與綠色需求進行總結分析,并發現保定市民的綠色需要與綠色需求并不匹配;再次,從綠色購買心理過程具體分析保定市民綠色消費行為;最后,從不同維度提出了促進可降解塑料袋市場發展的政策建議。
三、調查分析與結論
(一)“限塑令”實施效果不容樂觀。保定市一家主要的塑料袋批發商在訪談中表示,在實施“限塑令”以后塑料袋使用量大約只減少了5%。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限塑令”實施以后,有71%以上的消費者不再購買或使用塑料袋,但實際上購買的很多商品都有其自帶的塑料袋。據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使用塑料袋的場所主要還是集中在超市、集貿市場、路邊小攤等場所,特別是集貿市場,由于性質所限,塑料袋使用很難禁止。在關于“您認為頒布‘限塑令’后,其實施效果如何”的問題中,有43.1%的受訪者認為“成效不大,沒有明顯變化”,而只有9.5%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有效,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所以,“限塑令”實施后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并非顯著減少,在消費者心目中對生活環境改善的作用也不甚明顯;二是由于人口基數增加和近年來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致使集貿市場、超市等地的塑料袋使用量有增無減。
(二)對可降解塑料袋認知不足。有30.3%的受訪者表示“沒聽說過可降解塑料袋”。另外,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對可降解塑料袋是否真正能完全降解仍然持懷疑態度,現在市面出售的可降解塑料袋都自稱是可完全降解,但從外觀上看它們之間差別不大。另外,還有部分消費者對各種不同的可降解塑料的種類及功能并不了解,導致對購買可降解塑料袋不放心。通過調查消費者對于可降解塑料袋的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些年對可降解塑料袋的宣傳力度和實際效果的不理想。消費者對可降解塑料袋的認識模糊,但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對可降解塑料袋都有購買的意愿,都懷有環保的熱情。在思想上基本能意識到減少塑料袋的購買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形成了基本的環保意識。
(三)可降解塑料袋缺乏購買途徑。通過本次調研的實地走訪,不難發現,市場上售賣可降解塑料袋的商戶少之又少,而購買的商戶也表示不知道去哪里購買可降解塑料袋,56.7%的受訪者表示對可降解塑料袋缺乏購買途徑。自“限塑令”出臺后,顧客使用塑料袋需繳納相應費用,從而使其成為附加商品,而可降解塑料袋的價格又高于普通塑料袋,很多商家和顧客都很少選擇可降解塑料袋,自然使其購買渠道收縮。
(四)可降解塑料袋貴在塑料膜。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只有11.4%的消費者表示以0.7元的價格去購買完全可降解塑料袋,而消費者購買塑料袋最看重的因素也是“價格因素”,比重占到了28%,也就是可降解塑料袋的價格是干擾因素之一。據塑料廠家反映,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成本在于塑料膜的制作,由于制作塑料膜的機器和技術基本上依賴引進,而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參與,造成了引進的費用和人工成本的激增,最終導致了可降解塑料袋的價格偏高。
(五)對可降解塑料袋缺乏科學的定義。政府缺乏對可降解塑料袋標準的解釋和宣傳,一定程度上致使市民認識模糊,也表明了政府實施政策的頒布可能存在缺乏連貫性的問題。通過本次調查,大部分市民是無法分辨出各種標識的環保袋及可降解塑料袋的關系的。由于環保塑料和降解塑料的標準仍然存在缺位,“降解”成為許多商家的賣點和宣傳點,真正的環保、降解塑料缺乏權威認定,使得可降解塑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部分非降解塑料以降解、環保的標簽進行兜售。
(六)傳統宣傳方式收效甚微,宣傳媒介有待轉型。在和保定市兩家大型超市負責人訪談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消費者對政策反應行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消費者逐漸接受了商場不免費提供塑料袋的現實后,就按政策要求自帶購物袋。當媒體宣傳頻率下降后,人們逐漸淡忘“限塑令”時,公眾就開始選擇最方便的方式,大多數人便傾向于自購塑料袋;另一方面隨著移動智能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政策宣傳渠道收效甚微,人們更傾向于在互聯網上了解實時資訊。有35%的消費者認為,使用“微信微博”宣傳環保政策更有效。
四、促進可降解塑料袋市場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規范性,積極探索實施“限塑令”的后續措施。市場主管部門要積極探索統一規范塑料袋生產加工市場,強化市場退出機制。探索塑料袋回收利用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滿足消費者日常消費需求。制定統一的定價標準和行業規范,促使“限塑令”得到更好的實施。
(二)加大政府對環保事業的責任,幫助市民提升環保意識。環保政策的執行難點在于民眾,廣大民眾很少知道可降解塑料袋的判斷標準。其中的判斷標準既包括成為可降解塑料袋的指標問題,又包括可降解塑料袋的判斷標識,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維持環保秩序的穩定。政府需強化對綠色消費的宣傳,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類似“綠色消費月”的活動,豐富宣傳形式,提高生動性、活潑性,以促進消費者對可降解塑料袋的認知、購買和使用。同時,針對不同消費人群制作差異性的關于促進可降解塑料袋購買與使用的公益廣告,也是宣傳的一個方面。
(三)運用稅收及政策機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關產品標志標準及質檢方案;責令在高污染生產企業進行改造,不按期改造的可以將其停產;在利率、稅收等方面對有環境保護標志產品的生產、流通及出口給予優惠;對不環保產品征收相應的“環境稅”,運用經濟手段從源頭上減少塑料袋使用和污染物排放。
(四)改進營銷策略,提高技術工藝,實現轉型發展。購物袋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快速消費品,適用于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企業來說,應當加大綠色產品的研究、開發、營銷的力度。增加研發投資,提高技術工藝,積極學習外國先進的環境制造技術和相應管理體系,降低對國外生產設備、技術的依賴,降低產品價格,使消費者對可降解塑料袋的購買欲望得到較大提升。同時,營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在可降解塑料袋上明確標示其類型、功能等。正如上文所言,目前市場上的可降解塑料袋良莠不齊,因而對可降解塑料袋的科學合理的定義并且向消費者推廣這一概念至關重要。
(五)豐富可降解塑料袋的樣式款式。對于消費者而言,可降解塑料袋與普通塑料袋的區別除了售價、組成成分,更多的在于款式。對于銷售市場而言,可降解塑料袋的樣式確實過于單調,基本以全白為主,將來若是在可降解塑料袋的款式上有所創新,其中不只是圖案的變化,更可以是樣式的變化,相信這樣的銷售渠道有更大拓寬的可能性。同時,讓可降解塑料袋更美觀實用,裝載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使用可降解塑料袋,而非只在購物時才想起使用,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使用習慣,也是對可降解塑料袋的宣傳。
(六)引入NGO治理模式,強化社會監督。環保事業是社會生活的長期議題,引入NGO治理模式,能強化社會監督,彌補政府治理的不足。因此,NGO通過對塑料袋生產、銷售、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舉辦有關可降解塑料袋的宣傳教育活動,讓綠色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引導公眾建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以提高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水平和可降解塑料袋市場占有率。
主要參考文獻:
[1]鄒江英,蘇銀姍,史勝蘭.對可降解塑料袋的綠色購買行為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消費導刊,2009.8.
篇2
1.1高性能的包裝材料
所謂高性能的包裝材料主要是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采用新型的紙質材料代替全金屬包裝材料,有效降低包裝的成本,最大限度減少各類包裝廢棄物對生活環境的污染。
1.2可二次利用的包裝材料
這里提及的可二次利用的包裝材料,主要起源于國外。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瑞典等國家采用PET材質的飲料瓶,這種瓶子能夠重復使用,有效減少包裝材料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
1.3可食性包裝材料
可食性包裝材料具有能夠供人們食用的特點。在現代包裝材料的應用過程中,可食性包裝材料主要包括了淀粉、蛋白質、植物纖維和其他天然物質等。目前,可食性包裝材料主要應用于食品和藥品等包裝中。
1.4可降解包裝材料
可降解包裝材料主要是指包裝材料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和處于特定環境下,所導致包裝材料的化學結構發生化學性變化的塑料。其中具體表現為可降解材料在結束自身的使用壽命之后,當受到陽光紫外光的作用和土壤中水分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分裂和可降解的現象,最終以無污染的形態進入到生活環境中。目前,在包裝材料應用中,可降解塑料材料主要分為合成光降解塑料、添加光敏劑的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多種降解塑料等綜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可降解材料。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可降解材料所處環境發生變化而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完全或者部分生物降解塑料等等。
1.5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天然包裝材料
所謂天然包裝材料主要是指自然環境中自然生成的天然生物材料。目前應用較多的天然包裝材料包括竹子、木材、麻類、柳條、蘆葦等,這些包裝材料主要來源于自然環境中,能夠在受到自然環境中的水、光照等條件下分解掉。這種包裝材料不僅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會有效降低包裝材料的生產成本。
2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用綠色生態包裝材料的作用
綠色包裝的內涵主要是指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成本,從源頭上減少各類包裝材料產生的包裝廢棄物。在我國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在選擇物品包裝材料的過程中,大部分是取材于自然中,如:竹子、草木、蘆葦等。這些純天然的包裝材料不僅具有一定的天然美感,而且還具有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資源浪費的作用,順應了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
2.1包裝設計的市場需要
在現代人們綜合素質提升,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現代消費者對綠色生態環保的包裝設計越來越重視。其中,通過相關數據了解:80%的美國人和70%的英國人等在購買物品的過程中會思考這個物品包裝的生態標準。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該充分尊重消費者的心理情況,盡量在包裝設計和制造中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的成分,這也是現代包裝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其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催生了新一代的綠色消費者,這些新的消費群體都會對物品將會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思考。因此,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用綠色生態包裝材料符合現代包裝設計的市場需要。
2.2推動現代包裝設計創新
為了更好的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用綠色生態包裝材料,便需要從原材料的選擇入手,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一些可降解、可食用、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材料。同時,在制作包裝材料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節約材料的原則,堅持在滿足包裝材料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從而避免現代包裝材料造成浪費資源的現象。除此之外,在包裝制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包裝材料的輔助材料的有害性,盡量避免在包裝材料制作過程中添加一些如鉛、汞等有毒物質,最大限度降低包裝材料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中國端午節吃的粽子,其使用的便是粽葉。這種粽葉主要生長在一些較高的山嶺中,根系發達,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這種植被不僅能夠起到保護生態植被的作用,而且又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自然材料,所以被稱之為山嶺的綠色銀行。這種粽葉無毒,而且不會對大自然造成污染。因此,在粽子的包裹過程中應用這種粽葉,不僅能夠減少對大自然的污染,而且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這種粽葉生長速度快,成本低廉,是一種較好的無污染一次性食用包裝材料。還有一些人們,將這種粽葉作為餐桌上的食品包裝,既美觀,又環保節約,推動了現代包裝設計的創新。
2.3資源和環境保護的需要
在現代商品的生產過程中,包裝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主要應用在各類商品的開發和制作中。物品包裝雖然能夠給人們帶來短暫的方便,但是也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用綠色生態包裝材料能夠減少資源浪費,對環境起到保護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綠色生態包裝材料具有回收和再利用的功能。通過相關數據了解到,大部分人們在使用完物品包裝之后便選擇丟棄,從而導致食品包裝成為污染環境的垃圾。從這個問題能夠看出物品包裝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全部是易降解和生態環保的,能夠被回收再利用,直接分解,就能夠將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例如,上圖是使用竹子為主要原材料的包裝物品。這些包裝物品在設計的過程中,從原材料的選擇方面開始都凸顯了生態綠色理念。竹子高大,生長速度較快,分布范圍較廣。因此,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竹子作為包裝材料的一種類型,能夠被廣泛的應用。其中,在竹子的生產加工過程中,主要是根據竹子的特性進行加工制作,并不需要添加過多的輔助材料。同時,采用竹子制作的包裝,在結束使用壽命之后,放置于特定的環境中很容易被降解,并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包裝材料設計師在包裝設計的階段,便會結合竹子自身的本質特性,充分發揮其作為包裝材料的循環再利用的作用,從而達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篇3
【關鍵詞】 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 循環利用
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含義及降解機理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三種方式: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一般認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經過兩個過程進行的。首先,微生物向體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結合,通過水解切斷高分子鏈,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種種的代謝路線,合成為微生物體物或轉化為微生物活動的能量,最終都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單一機理,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協同作用,相互促進的物理化學過程。到目前為止,有關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尚未完全闡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機體內的降解還被描述為生物吸收、生物侵蝕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與材料本身性能有關外,還與材料溫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環境有關。
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類型
按材料來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兩大類。按用途分類,有醫用和非醫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兩大類。按合成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2.1 微生物生產型
通過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質。這類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2.2 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點低,強度及耐熱性差,無法應用。芳香族聚酯(PET)和聚酰胺的熔點較高,強度好,是應用價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沒有生物可降解性。將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制成一定結構的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 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纖維素、甲殼素和木質素等均屬可降解天然高分子,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纖維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單獨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強度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與其它高分子,如由甲殼質制得的脫乙酰基多糖等共同混制。
2.4 摻混型
在沒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摻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產品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這就制成了摻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這種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發
3.1 傳統方法
傳統利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學合成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等。(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通過化學修飾和共混等方法,對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類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進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雖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產量小,限制了它們的應用。②化學合成法。模擬天然高分子的化學結構,從簡單的小分子出發制備分子鏈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單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學結構或是在高分子鏈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鏈段。化學合成法反應條件苛刻,副產品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2)微生物發酵法。許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機物為碳源,通過代謝分泌出聚酯或聚糖類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發酵法合成產物的分離有一定困難,且仍有一些副產品。
3.2 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學的發展,酶在有機介質中表現出了與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質,并擁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應的能力,從而顯示出了許多水相中所沒有的特點。
3.3 酶促合成法與化學合成法結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體選擇性,而化學聚合則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為了提高聚合效率,許多研究者已開始用酶促法與化學法聯合使用來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 結語
隨著高分子材料合成與加工的技術進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深入的應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助劑、樹脂原料和加工機械一起組成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加工的三大基本要素。此外,加工工藝水平、配方技術以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也成為完美展現制品性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工業起步較晚,發展遲緩,難以適應目前的發展趨勢,必須借助行業發展,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之路。在消化、吸收、仿制國外先進品種和技術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行業要求和特點,開發出高效、多功能、復合化、低(無)毒、低(無)污染、專用化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品種,提高規模化生產和管理能力,改變目前行業規模小、品種少、性能老化且雷同、針對性(專用性)差、性能價格比明顯低于國外同類產品、創新能力低下、污染嚴重、無序競爭的局面,一些新型功能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發展時間不長,消費量較低,卻帶來了產業新的突破點和增長點,豐富完善了整個體系,其高技術含量和巨大的增幅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創造一個投入產出比明顯高于其他化工產品的新產業。
篇4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學分解作用下發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大致有以下3種方式:生物的細胞增長使物質發生機械性破壞;微生物對聚合物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蝕高聚物從而導致裂解。一般認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經過兩個過程進行的。首先,微生物向體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結合,通過水解切斷高分子鏈,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種種的代謝路線,合成為微生物體物或轉化為微生物活動的能量,最終都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單一機理,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協同作用,相互促進的物理化學過程。到目前為止,有關生物可降解的機理尚未完全闡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機體內的降解還被描述為生物吸收、生物侵蝕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與材料本身性能有關外,還與材料溫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環境有關。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類型
按來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兩大類。按用途分類,有醫用和非醫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兩大類。按合成方法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2.1微生物生產型
通過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質。這類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國ICI公司生產的“Biopol”產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點低,強度及耐熱性差,無法應用。芳香族聚酯(PET)和聚酰胺的熔點較高,強度好,是應用價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沒有生物可降解性。將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制成一定結構的共聚物,這種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纖維素、甲殼素和木質素等均屬可降解天然高分子,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纖維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單獨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強度均達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與其它高分子,如由甲殼質制得的脫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摻合型
在沒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摻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產品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這就制成了摻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這種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開發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傳統方法
傳統開發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學合成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過化學修飾和共混等方法,對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類高分子,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進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雖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產量小,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3.1.2化學合成法
模擬天然高分子的化學結構,從簡單的小分子出發制備分子鏈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結構單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學結構或是在高分子鏈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鏈段。化學合成法反應條件苛刻,副產品多,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1.3微生物發酵法
許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機物為碳源,通過代謝分泌出聚酯或聚糖類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發酵法合成產物的分離有一定困難,且仍有一些副產品。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開發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學的發展,酶在有機介質中表現出了與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質,并擁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應的能力,從而顯示出了許多水相中所沒有的特點。
3.3酶促合成法與化學合成法結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體選擇性,而化學聚合則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為了提高聚合效率,許多研究者已開始用酶促法與化學法聯合使用來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應用
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1)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以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常,對高聚物材料的處理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再回收利用等3種方法,但這幾種方法都有其弊端。(2)利用其可降解性,用作生物醫用材料。目前,我國一年約生產3000多億片片劑與控釋膠囊劑,其中70%以上是上了包衣的表皮,其中包衣片中有80%以上是傳統的糖衣片,而國際上發達國家80%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薄膜衣片,因此,我國的片劑制造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國外片劑和薄膜衣片多采用羥丙基甲纖維素,羥丙纖維素、丙烯酸樹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鈉、微晶纖維素、羥甲基淀粉鈉等。
參考文獻:
篇5
A. 煉鐵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B. 煉鋼 一氧化碳、棕色煙塵
C. 氨氧化法制硝酸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D. 接觸法制硫酸 一氧化碳、黑色煙塵
2. 硅酸鹽工業的一般特點是( )
①以含硅物質作為原料 ②主要產物是硅酸鹽 ③反應條件是高溫 ④反應原理是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3. 下列關于金屬保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鐵制品表面涂上搪瓷可以防腐,若搪瓷層破損后仍能起防止生銹的作用
B. 鍍鋅鐵制品表面的鋅層破損后仍能起到防止鐵生銹的作用
C. 鋼鐵制造的暖氣管外常涂有一層瀝青,這是一種改變金屬內部結構的方法
D. 輪船外殼水線以下常裝有一些鋅塊,這是利用了犧牲陰極的陽極保護法
4. 最近研制的一種可降解塑料,代號為3HB,結構簡式為[H―O―CH―C―OH][CH3] [n] [O],具有良好的生物適應性,能在自然界中自行降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可降解塑料3HB,在自然界中通過水解反應降解為該聚合物的單體
B. 該聚合物的單體中含有的官能團僅有醛基
C. 1 mol該單體分別與鈉、碳酸氫鈉溶液完全反應時,消耗鈉和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 由單體生成降解塑料3HB的反應為加聚反應
[鐵礦(Fe2O3)][高溫尾氣
(CO2+H2O)][CH4][合成氣(CO+H2)][合成其
他產品][Fe][還原
反應室][燃燒室][混合氣(CH4+O2,其體積比為1∶2)][催化
反應室] 5. 豎爐冶鐵工藝流程如圖,使天然氣產生部分氧化,并在特殊的燃燒器中使天然氣燃燒:CH4(g)+2O2(g)=CO2(g)+2H2O(g),催化反應室發生的反應為:CH4(g)+H2O(g)?CO(g)+3H2(g) [Δ]H1=+216 kJ?mol-1;CH4(g)+CO2(g)?2CO(g)+2H2(g) [Δ]H2=+260 kJ?mol-1(不考慮其他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增大催化反應室的壓強,甲烷的轉化率增大
B. 催化室需維持在550~750℃,目的僅是提高CH4轉化的速率
C. 設置燃燒室的主要目的是產生CO2和水蒸氣作原料氣與甲烷反應
D. 若催化反應室中,達到平衡時,容器中n(CH4)=a mol,n(CO)=b mol,n(H2)=c mol,則通入催化反應室的CH4的物質的量為[a+b+c4]
6.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天然纖維就是纖維素
B. 合成纖維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氣、煤和農副產品
C. 化學纖維的原料不能是天然纖維
D. 生產合成纖維的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7. 下圖表示某些化工生產的流程(有的反應條件和產物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E ,H ,K ;
(2)流程中所涉及的化學工業 (寫出兩個即可);
(3)反應I需在500℃進行,主要原因是 ,實際工業生產中,反應Ⅱ的條件是 ;
(4)工業上,析出K后,再向母液中繼續通入E,并加入細小食鹽顆料,其目的是 ;
8. 氯化亞銅(CuCl)是有機合成工業中應用較廣泛的催化劑,它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氣中會被迅速氧化。從酸性電鍍廢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備氯化亞銅的工藝流程圖如下:
[調節pH、溫度
過濾][酸浸(pH≈4)
蒸發、過濾][電鍍廢液][電鍍污泥][濾液][鐵粉][高濃度硫
酸銅溶液][氯化鈉][濾液][CuCl晶體] [堿
過濾]
金屬離子含量與pH、CuCl產率與混合液的pH的關系圖: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95
90
85
80
75][pH][1 2 3 4 5 6 7 8 9][10][CuCl][Cu2+][Fe3+][產率%][的濃度][(g?L-1)][Cu2+的濃度][Fe3+的濃度][CuCl產率]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電鍍污泥的主要成分是 (寫化學式);
(2)酸浸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3)析出CuCl晶體時的最佳pH在 左右;
篇6
關鍵詞:白色污染 塑料 防治
所謂的“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廢棄量十分驚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顯、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盒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于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游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游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后,由于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于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對于危害嚴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國的態度如何
世界各國已經被難纏的“白色污染”困擾多年,對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歐洲的很多國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購物袋的辦法控制購物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運用經濟杠桿應對“白色污染”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應對“白色污染”的官方舉措。美國的舊金山市是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的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分別在6個月和1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該法案規定,超市和藥店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罰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棄使用塑料袋。實施這項禁令后,每年將節省45萬加侖的石油,也省卻了1400噸垃圾填埋的麻煩。
韓國政府從1999年起要求全國商場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保購物袋。新加坡也從去年開始舉辦“自備購物袋日”活動,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國206家超市就會以非強制性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國家也醞釀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遏制“白色污染”。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亞環境、遺產和藝術部長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將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將于2008年底前開始實施。
在我國,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護好城市生態環境呢?有關專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群眾希望有關法規盡快出臺。
(2)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制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3)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
(4)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5)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沖鋒號已經在全球吹響,公眾、商家、政府一個都不能少。
三、結語
隨著白色污染問題的不斷惡化和人類對其環境的重視,消除白色污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產成本太高,用途難以進一步擴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殘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產物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確。如何解決目前的環境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利用;其次是強調全民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溫馨可愛結實耐用可長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白色污染物從我們身邊永遠消失不見……
參考文獻:
[1]長安,當代環境問題新特點[J].學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環境問題: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兼與《該怎樣談論“環境問題”》一文商榷[J].學術月刊,2002,(02).
篇7
關鍵詞:聚乳酸 共聚物 降解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分子聚合物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儼然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塑料口袋、汽車輪胎以及一些復合纖維。高分子聚合物的應用,的確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因為它們都屬于有機物,所以在使用以后的善后處理工作就顯得不那么容易。
首先,它不能燃燒,因為不論是塑料還是輪胎,它們在燃燒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污染,伴隨著燃燒不充分的一氧化碳排到空氣,對人體的傷害很大,對自然的破壞也很大;其次,不能掩埋,由于其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性質,注定了它的高含碳量,而碳的穩定性極強,因此,也不能對其進行掩埋。由于它們的不可降解性,給人們對其善后處理帶來了考驗,處理成本高,處理不好會產生很多白色垃圾,造成嚴重的污染。由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出行已經離不開這些聚合物,因此,開發一種新的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取代這些不可降解的聚合物勢在必行,在全球提倡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大潮流下,聚乳酸(PLA)應運而生。聚乳酸是由谷物的發酵,產生的乳酸(LA)為原料聚合而成,由于乳酸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以聚乳酸的主要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聚乳酸在廢棄以后,可以在自然界中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在生活中使用也不會有毒副作用,是傳統塑料很好的代替品。
一、聚乳酸的基本性質
聚乳酸有三種:PDLA、PLLA、PDLLA(消旋) ,常用易得的是PDLLA和PLLA ,分別由乳酸或丙交酯的消旋體、左旋體制得。因為PLA光學活性不一樣,所以在微觀結構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進而致使它們的硬度、力學強度、加工性能、降解速率等方面有巨大的差異。而PDLA、PLLA兩者具備結晶性,具有熔點高的特點,其力學強度高,降解吸收時間長,適用于內植骨裝置的固定。PDLLA為非結晶結構,降解吸收速度較快,適用于軟組織修復。此外,PLA有良好的光澤度與透明度,還有很好的拉伸度和延展度,有染色和織布等加工性能。
二、聚乳酸的降解機理
(一)水解降解
聚乳酸是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都很好的降解材料,很有發展前途。聚乳酸及其共聚物降解的早期階段就是水解的過程,聚乳酸降解的基礎就是進行簡單的水解,這種降解是由于水分子的攻擊,造成酯鍵斷裂,從而形成醇和羧基,而聚乳酸屬于聚酯高分子材料,含有酯鍵,易水解,脂類在酸性和堿性的催化下易于降解。
(二)微生物和酶的降解
微生物降解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降解方式。聚乳酸能被很多如青霉素、腐殖菌、鐮刀酶念珠菌等微生物降解。其中,青霉素和鐮刀酶念珠菌能完全吸收PDLLA,能部分吸收聚乳酸的低聚物。在脂酶催化下,聚乳酸的降解率遠大于蛋白酶催化時的降解率。在降解過程中,隨著結晶的增加,水解速率會變慢,但不會形成新的結晶。微生物降解方法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降解的一種模擬試驗方法,能比較理想地反映聚乳酸的降解性能。如果微生物量適中且溫度適宜,就能加速降解的進程,還能降低結晶的形成,使降解速度更快。
三、對于聚乳酸降解方法的分析
目前,世界上對聚乳酸的降解分析研究主要基于水解和微生物的降解。為了加快聚乳酸的降解速率,國外Renouf-Glauser等相關專家加入了月桂酸,當攝入量控制在4.5%的時候,降解時間能減少到一周。在此研究基礎上,研究者們又做了幾組實驗,在降解的過程中加入不同分量的月桂酸對聚乳酸的降解時間進行比較分析,最終發現根據實際加入量的多少能夠將降解時間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實際運營中,人們就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可以把降解時間控制在一至幾周內。中國相關研究者楊小強等在聚乳酸中加入膠原質,研究結果發展,膠原質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聚乳酸的降解速度,在五周左右的時間就能將聚乳酸的質量降解到一半,但對力學性能的影響很大,實驗表明這些材料的拉伸彈性模量和彎曲彈性模量分別減少了80%左右。
四、影響聚乳酸降解速度的因素
影響聚乳酸降解速度的內在因素就是高分子由于其自身成分和分子結構的特殊性,使得降解過程相對復雜,外在因素就有如微生物和酸堿度等,都對其降解速度有很大的影響。歸納起來,影響聚乳酸降解的主要因素可以歸類為兩方面:環境和材料。
(一)環境的影響
環境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如溫度、濕度、微生物、酸堿度等。例如,酶作為催化劑,在降解過程中起著推動降解加快的作用,溫度過高會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降解速率,而且,環境中的PH值同樣也會影響酶的生長,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不利于酶的生長。聚乳酸共聚物的降解在酸性的條件下進行,氫離子能使酯鍵斷裂,而酸性和堿性則都能使聚乳酸進行水解。研究表明,聚乳酸在酸堿性環境下的降解速率是:堿性>酸性>中性。
(二)材料的影響
影響材料的降解因素主要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殊的分子結構,共聚物易水解的主鏈和其單體的親水性能。根據化學鍵水解難易程度的不同,可將不同主鏈的共聚物在同等水性條件中進行研究對比,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其降解的難易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聚酸酯>聚原酸酯>聚羧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羥類聚醚。
除了主鏈結構的影響,材料對于水的滲透性能也是影響聚合物降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為聚合物的親水性和親脂性主要是由單體的化學結構及其性能決定,所以單體的親水性對聚合物的降解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可以通過人為的方式改變水的滲透性,比如可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積和材料的多孔結構,實現降解速度的加快。
五、結束語
聚乳酸無污染的降解能降低對生態的破壞,減少污染,是替代傳統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首選,但目前,我國對聚乳酸等降解材料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聚乳酸的使用成本還相對較高,我國可利用富饒的谷物發酵進行研制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劉淑強, 閆承花, 郭潔麗, 等. 可降解聚乳酸纖維的研究進展[J].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11, 40(6): 45-48.
[2] 林云, 劉國清. 三種生物降解塑料改性技術研究進展[J]. 中國塑料, 2011, 25(11): 1-4.
[3] 樊國棟, 白曉丹. 氨基酸改性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降解研究進展[J]. 材料導報, 2011, 25(21): 95-99.
篇8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于塑料制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于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于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后,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于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篇9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分類控制
1農業面源污染的概念與特征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污染物(沉淀物、營養物、農藥、化肥、致病菌等)以低濃度、大范圍緩慢地在土壤圈內運動或從土壤圈向水圈擴散,致使土壤、含水層、湖泊、河流、濱岸、大氣等生態系統遭到污染的現象。
農業面源污染具有形成過程隨機性大、影響因子多、分布范圍廣、潛伏周期長、危害大等特點,且具有潛在性、復雜性和隱蔽性。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了農業面源污染是導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了全世界陸地面積的30%~50%。面源污染由于沒有固定的污染源,在治理和控制上難度較大。
2我縣農業面源污染類型與現狀
2.1 化肥用量超出安全極限
目前,我國的化肥使用量已位居世界首位,全國年使用量已突破4124萬t,單位播種面積化肥用量高達400 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遠遠超出發達國家為防止水體污染所設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值。2009年,太和縣30個鄉鎮施用化肥折純總量為66191t,其中氮肥9144t、磷肥6582t、鉀肥8260t、復合肥42205t,單位施用量573.7kg/ hm2,由于盲目超量施肥,致使化肥利用率低。
化肥面源污染主要表現在: (1)礦質肥料中重金屬含量高于土壤本底。長期大量使用造成部分土壤重金屬含量明顯上升; (2)氮磷鉀比例不協調,氮肥過量,造成肥料當季利用率不高,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硝酸鹽含量超標,品質下降; (3)設施栽培田塊超量施用化肥,加之頻繁灌溉,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和地下水污染; (4)大量化肥通過農田徑流流入江河,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有關試驗資料顯示,在目前的施肥技術水平下,農田化肥的利用率僅為30%~50%,揮發損失約20%,淋溶損失約10%,反硝化損失約15%,地表徑流沖刷損失約15%,總計損失量60%左右。據調查,在化肥損失量中約有15%通過地表徑流進入水體,造成水質污染。
2.2 農藥用量嚴重超標
目前,全國每年施用農藥防治病蟲害的面積約為1.53億hm2·次,其中90%使用的是高毒、高殘農藥,低毒的生物農藥所占比例僅為2%~3%。太和縣使用農藥按純量計算, 2009年1107 t,單位施用量9.6kg/ hm2,高出國家標準6kg/ hm2,病蟲害綜合防治率70%。農藥的長期大量使用,致使害蟲抗藥性愈來愈強,且大量害蟲天敵被殺滅,破壞了農田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農藥每667 m2平均用量增加,造成農業面源污染。
農藥面源污染主要表現在: (1)在蔬菜、果樹等農作物使用禁用農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夏、秋季發生率較高; (2)施藥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藥液灑落于土壤表面,形成在土壤中農藥殘留; (3)用后農藥瓶袋棄置于溝渠邊、池塘旁或施藥后雨水沖洗,部分農藥污染水體。
2.3 農膜
太和縣2009年使用農膜584t,其中地膜約234 t,平均使用量為5.1 kg/ hm2。據調查測算,太和縣農膜回收約500t,年殘留量高達84t,殘膜率達14%。部分殘膜進入農田土壤后,分解產生有毒物質污染土壤,改變土壤理化性質,造成耕地理化性狀惡化,通透性變差,阻礙農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長,導致農作物減產。
2.4 畜禽糞便造成水體污染
據農業部門統計,我縣生豬存欄48萬余頭,肉牛存欄4.3萬頭,家禽355萬只,畜禽的排泄物基本上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排放到河道或露天堆放,由于大多數沒有得到科學、合理地利用和處理,大量畜禽糞便中的氮磷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成為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據調查,養殖一頭牛產生并排放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于7個人生活的廢水。
2.5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嚴重
全國因固體廢棄物堆放而被占用和毀壞的農田面積已達13萬hm2以上,加之農村環衛設施的缺失或不完善以及公眾環保意識不強等原因,農村生產、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泛濫成災。據估算,據調查測算,2009年底太和縣農村居民為150多萬人,其中有糞污無害化處理利用設施的不到20萬人,占13%,無糞污無害化處理利用設施的有130多萬人,占87%;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基本無處理外排; 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衛生廁所普及率不足15%。生活垃圾嚴重堵塞和污染江河、溝渠、道路、湖泊等,在影響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同時,還污染耕地、空氣。
3農業面源污染的危害
3.1 污染水體,危及飲用水安全
當前,我國河流污染由局部發展到整體、由城市發展到農村;地下水污染由點到面,由淺層到深層;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加劇。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決了一些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但是,飲用水安全形勢仍十分嚴峻,有的城市飲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農村飲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蟲病原體等問題,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3.2 污染土壤,危及糧食與蔬菜安全
土壤污染是指進入土壤中的有害、有害物質超出土壤的自凈能力,導致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發生改變,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并危害人體健康的現象。土壤污染源十分復雜,污染種類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病原體污染。主要由人畜的糞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造成,被病原體污染的土壤能傳播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二是有毒物質污染。主要由農田施用過量的農藥和化肥造成。據調查統計,全國被農藥污染的耕地約940 萬hm2。衛生部的調查結果顯示,2004 年第一季度全國葉菜類蔬菜中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禁用農藥超標率仍達10.5%;城市居民餐桌上的食品,90%以上受過直接或間接污染。在2004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年會上,中外專家、學者呼吁,中國的農藥與化肥用量已到極限,并已成為水環境污染的“元兇”,已到非治不可的地步。
由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與過量施用,不僅導致肥料的經濟效益降低和嚴重的面源污染,還導致了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在一些地方,由于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續下降,農民為維持農田生產能力,更加依賴于增施化肥,“飲鳩止渴”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農田土壤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
4主要防治理對策
要加大對環境污染的專項治理,特別是對重要水體、空氣和土地的面源污染,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注重源頭控制”的策略。
4.1加強面源污染的機理研究
面源污染的產生、遷移過程非常復雜。主要由降雨徑流、土壤侵蝕、地表溶質溶出和土壤溶質滲漏 4 個過程組成。國內水污染治理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缺乏對點源和面源污染進行分類控制的意識,而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對面源污染的機理研究尚沒有成熟的理論,無法對其形成科學的認識,進而制定科學的防治措施。
4.2 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與農藥
推廣農田最佳養分管理,杜絕氮、磷肥料的過量施用。提倡科學使用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89),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用的農藥。
4.3研究開發易降解的農用薄膜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開展可降解塑料的研發工作,其應用前景廣闊。 盡管目前開發的可降解塑料尚未徹底解決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但它仍然是一條緩解矛盾的有效途徑。可降解塑料的出現,不僅擴大了塑料的功能,緩解了人類和環境的關系,而且從合成技術上展示了生物技術的威力和前景,將是21世紀新材料發展的重要領域。
4.4 加強農村環境整治
4.4.1農村固體廢棄物治理
引入城市模式管理農村垃圾,參照城鎮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對農戶的固體垃圾實行以自然村莊為單位,集中收集處理。建設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場,配備專門的衛生保潔員和簡易清運車,將垃圾收集清運到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場進行無害化處理,使農村垃圾管理無序的狀況得到大大改觀。在垃圾處理中,要結合農村特點,利用科技手段處理農村垃圾,建設垃圾處理與利用集成的新模式,變廢為寶,切實做到農村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建設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4.4.2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主要是農戶生活洗漱用水。治理方法以能過污水收集管網進入污水處理池,可集中亦可分戶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流程:暗管沉淀池厭氧池兼氧池過濾池緩沖區(濕地、農田等)水渠。
4.4.3養殖業污染源治理。這類污染主要是農戶畜禽養殖和大中型畜禽養殖場以及水產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①一般農戶人畜禽糞便處理流程:糞便池(禽舍、畜棚、廁所)沼氣池農田。②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糞便處理流程:畜禽糞便干濕糞分離。
4.4.4水產養殖對水體污染的治理
提高餌料和藥品利用率,減少投餌和用藥量;設置增氧機;通過種植水生植物、撒播光合細菌,吸收降解和轉化水中氮磷和有機污染物;定期清淤,減少魚病進而減少施藥量。
4.4.5種植業污染源治理
種植業污染源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用地膜、作物秸稈等對生態環境和水體的污染。其主要治理措施:①削減農藥使用量,提高農藥利用率。一是通過建立健全農作物病蟲害測報體系,實施達標防治,避免盲目用藥和亂用藥;二是推廣應用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減少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三是實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擴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控害措施,推廣“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燈光誘殺蟲”“黃板誘殺蟲”以及使用防蟲網等措施,削減化學合成農藥的使用量。②大力推廣應用有機肥,削減化肥使用量。一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平衡施肥技術;二是實施化肥深施技術;三是實施增施有機肥措施。③農用殘膜的集中回收再利用。農用殘膜再利用性能較好,只要集中回收,就可進入再利用循環系統。
4.5.6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一是因地制宜搞好秸稈還田,既可直接粉碎還田,也可粉碎堆漚發酵后還田;二是大力推行秸稈過腹還田,在有條件的飼養小區,積極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微貯等技術,實行過腹還田;三是利用農作物秸稈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
篇10
知識點一:塑料的成分和種類
塑料根據合成樹脂的成分分為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根據受熱后的變化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類.
辨析聚乙烯、聚丙烯:含C、H元素,可包裝食品,燃燒時無刺激性氣味.聚氯乙烯:含C、H、Cl元素,會分解出對健康有害的物質,不宜包裝食品,燃燒時有刺激性氣味.
知識點二: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塑料的性能特點:(1)質輕、絕緣、耐腐蝕、易成型、易加工等;(2)原料來自石油化工,成本低、價格低廉.塑料的用途:塑料可代替金屬、木材,用途廣泛.
注意塑料的成分不同,性能各異,用途廣泛,但其用途也是由其性能的決定的.
知識點三: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污染,合理的解決辦法有:(1)使用降解材料.(2)尋找更合適的代用品.(3)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環利用.
注意大多數人工合成的材料是非降解的材料,在自然狀態下能長期存在,特別是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容器,造成的環境污染已經給城市環境的治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考點解析
考點一:對塑料成分的探究
例1(三明)在化學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如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棄塑料會造成大氣污染.化學興趣小組對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組成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查閱資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會立即變藍;而CO2遇該試紙不變色.
【設計方案】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下圖所示實驗,通過觀察裝置B、裝置C的實驗現象,驗證猜想.
【實驗探究】請你幫助他們寫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式點燃酒精燈加熱,隨即打開彈簧夾,通入干燥的空氣.
觀察裝置B、裝置C中的現象裝置B中的現象是:
裝置C中的現象是: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討論】
(1)根據實驗結論,從環保角度考慮,實驗中應對尾氣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
(2)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還應有的物質是.
解析此題是讓學生對聚乙烯塑料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碳的氧化物組成猜想可能有三種情況,再根據“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遇到微量CO會立即變成藍色,遇CO2無變化”這一信息,通過題中的實驗步驟,來確定實驗現象.由于聚乙烯塑料含C、H兩種元素,所以尾氣中除可能含有CO2、CO外,還可能含有水蒸氣,尾氣點燃,是為了防止CO污染環境.
答案黃色試紙變藍;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a(OH)2+CO2CaCO3+H2O
(1)將尾氣收集到氣囊中(或將尾氣點燃)(2)水(或H2O)
考點二: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
例2(眉山)下列對廢棄塑料制品的處理方法中最為恰當的是
A.焚燒
B.粉碎后深埋
C.傾倒在海洋里
D.用化學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徑,焚燒會造成大氣污染,深埋會污染土壤,傾倒在海洋里會造成海洋污染,回收利用是最好的辦法.
答案D.
考點三:開發可降解塑料
例3(宜賓)2004年3月,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出了一種無毒、阻氣、透明、全降解的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有關生產和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緩溫室效應
B.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廉價資源生產塑料
C.該塑料可廣泛應用于醫藥和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該塑料的應用可減少臭氧層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