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范文
時間:2023-12-22 18:03: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翻山溝;泥石流;勘察
Abstract: debris flows often for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caused by huge losses, some even be ruinous .The gully geological disasters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by single parameter or comprehensive index quantitative reflec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damage degree of loss, for the planning,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Based on Shi Mianxian turn into gully debris flow explor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sichu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of the debris flow exploration purpose, tasks, work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help the similar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double valley; Debris flow; To investigate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對翻身溝泥石流地質災害勘查的目的與任務
對四川石棉縣翻身溝泥石流地質災害勘查的目的是查明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和危險性,提出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建議,為防治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其主要任務是:
1、查明翻身溝地質環境條件,判定地質環境條件的復雜程度,確定泥石流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范圍和評估級別;
2、查明翻身溝泥石流災害類型、規模、分布、穩定狀態、危害對象和危害程度,對地質災害進行危險性現狀評估;
3、依據工程項目類型、規模,分析工程建設中和建成后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設本身遭受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對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預測評估;
4、在現狀評估、預測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對建設場地適宜性作出評價;
5、提出防治地質災害或另選場地的措施與建議。
二、翻身溝地形地貌條件
四川石棉縣翻身溝流域形態呈拳形,流域平均縱向長度7.6km,平均寬度3.0km,流域面積20.69km2。流域內水系呈樹枝狀分布,最高點位于流域南部山脊部位,高程2331m,最低點位于大渡河入口,高程860m,相對高差1350m;主溝縱長8.6km,主溝溝頭高程為2200m,主溝平均縱坡降160‰。溝域內山高坡陡,平均坡度在35°以上,溝谷縱坡較大,特別是主溝上游段及支溝縱坡多在300‰以上;1號支溝縱長3.9km,流域面積4.38km2,平均縱坡降260‰。溝域內山高坡陡,平均坡度在45°以上。
根據泥石流形成條件和運動機制及泥石流松散固體物源的分布,將溝域劃分為四個區:翻身溝上游2號溝口以上段、各支溝上游植被發育,地震中未出現大的變形破壞跡象,主要為基巖區,物源分布較少,劃為泥石流形成區(清水區);2號溝口至已建的二級壩上360m處崩坡積現象較發育,溝床堆積物豐富,為溝域內泥石流松散固體物源的主要分布區域,劃為泥石流形成區(物源區);已建的二級壩上360m處至化工廠為泥石流流通區;化工廠以下段為堆積區。
三、翻身溝物源條件
四川石棉縣翻身溝泥石流松散固體物源較豐富,且物源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分布于翻身溝中上游兩岸及1號溝中上游。本次勘查共調查物源點13個,物源類型主要包括崩坡堆積物源、溝道堆積物源和支溝泥石流等三類。
據本次調查統計,溝域內崩滑堆積總量為10.78×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2.89×104m3;溝道堆積固體物源總量為8.3×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1.87×104m3。共計有松散固體物源量19.08×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4.76×104m3。
其中:1號支溝內松散固體物源為崩滑類物源,共4處,崩滑堆積固體物源總量5.3×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1.39×104m3;溝道堆積固體物源共2處,總量為3.14×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0.66×104m3。1號溝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總量為2.05×104m3,占翻身溝流域物源動儲量的43%,可見翻身溝流域內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1號支溝占有很大的比例。
據統計,區內大多為震前固體物源,其物源量達17.87×104m3;震后固體物源僅有一處,即N1,物源總量為1.21×104m3,可能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動儲量為0.40×104m3,占翻身溝流域物源動儲量的8.4%。
四、泥石流基本特征
(一)泥石流災害史及災情
根據查閱資料和調查訪問,1985年5月8日下午石棉縣驟降大到暴雨,暴雨過后翻身溝發生小規模泥石流,泥石流持續時間約20分鐘,泥漿飛濺,河道最窄處最高洪峰洪水位高出河床達3m。泥石流主要堆積于翻身溝溝口大渡河及1號支溝中游和主溝交匯處。該次泥石流毀壞翻身溝主溝口一帶沖毀房屋5間,沖毀農田約10畝;在1號支溝中游(G5溝道)沖毀房屋3間,沖毀農田約8畝,未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并使1 號溝中游(G5溝道)處的7 戶居民搬遷。
另據調查在已建二級壩溝上游570m處次級支溝,5.12地震后7月暴雨過后發生小規模泥石流,泥石流堆積于主溝翻身溝溝道中,泥石流堆積物長260m,寬20~35m,泥石流堆積層厚度1~5m,體積約1.21×104m3 ,未造成災害。
(二)泥石流危險區范圍及險情
翻身溝泥石流危險區范圍主要為沿主溝右岸預測最高泥位線以下區域及1號支溝溝口與主溝交匯處堵塞可能淹沒的區域。泥石流危險區面積為0.11km2。
根據確定的泥石流危險區范圍,翻身溝威脅對象主要為1號支溝口到省道S211右側及溝口兩側居民,以及沿溝分布耕地、果園、村道公路等人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資料。據調查訪問,翻身溝泥石流現直接威脅居民住戶共40戶260人,并威脅到溝口省道S211和橋涵安全。因此,翻身溝泥石流目前危害程度屬中型,進行勘查和治理顯得必要。
(三)泥石流危險區范圍及險情
翻身溝泥石流危險區范圍主要為沿主溝右岸預測最高泥位線以下區域及1號支溝溝口與主溝交匯處堵塞可能淹沒的區域。泥石流危險區面積為0.11km2。
五、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計算
(一)泥石流流體重度
按照《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0220--2006)附錄H填寫泥石流調查表并按附錄G進行易發程度評分,按表G.2查表確定翻身溝泥石流重度和泥沙修正系數,翻身溝易發程度數量化評分83分,相對應泥石流重度γc為1.572 t/m3。
(二)泥石流流量
1、雨洪法
假設泥石流與暴雨同頻率、且同步發生,先按水文方法計算出斷面不同頻率下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計算方法查閱《四川省水文手冊》),然后選用堵塞系數,利用泥石流流量公式計算所得的泥石流最大流量如下表
翻身溝主溝及1號溝泥石流峰值流量計算表
2、形態調查法
用下式求泥石流斷面峰值流量QC。
QC =WC·VC
WC—泥石流過流斷面面積(m2);
VC—泥石流斷面平均流速(m/s)。
(三)泥石流流速
翻身溝泥石流重度為1.572t/m3,因此其流速VC 按照《規范》西南地區(鐵二院)推薦的稀性泥石流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翻身溝主溝及1號溝泥石流流速計算表
(四)一次泥石流過流總量
一次泥石流過流總量按照《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T/T0220-2006)附錄I提供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據上節計算結果,1985年翻身溝泥石流為近期發生的泥石流,對比斷面法計算結果,其流量相當于P=5%的雨洪法計算的峰值流量,綜合確定翻身溝主溝口(計算斷面8-8’)泥石流峰值流量為134.24m3/s;1號溝口(計算斷面24-24’)泥石流峰值流量為26.06m3/s;據訪問,泥石流歷時約20分鐘,即=1200s;按上式計算的本次翻身溝主溝泥石流過流總量為=4.25×104m3;1號溝泥石流過流總量為=0.82×104m3。
(五) 一次泥石流固體沖出物
據前面的計算結果和分析測試結果,1985年翻身溝主溝泥石流暴發時泥石流沖出量為=4.25×104m3;1號溝泥石流過流總量為=0.82×104m3。泥石流重度=1.572t/m3,水的重度=1 t/m3,泥石流固體物質重度=2.65 t/m3,據此計算出主溝固體物質沖出總量為= 1.47×104 m3,1號溝固體物質沖出總量為= 0.28×104 m3。
六、既有防治工程的效果評價
1985年暴發泥石流后,1991年雅安市組織對泥石流溝進行了應急局部治理,整治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砌筑攔擋壩、修筑防護(洪)堤、疏溝等,改善了泥石流溝的行洪過流條件。為保護翻身溝下游的岸坡、農田、211省道以及居民的房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次勘查對既有的二道攔擋壩進行了調查,一級壩體壩區內淤塞大部;左側壩肩局部被漂石損毀,一級壩內尚有1000余方的庫容;一級壩現壩身、壩基功能正常,僅局部壩肩破壞,壩體總體上保持尚好,壩體穩定;二級壩壩區內淤塞嚴重,已被漂石、卵礫石填滿溢出;右岸壩體局部被掏空;壩肩局部被漂石損毀,削能功能減弱,壩體總體上保持尚好,壩體穩定,。初步估計二級攔擋壩共攔擋固體物質約1.0×104m3。
防護堤:主溝化工廠至省道211地段沿村級公路外側局部修建的漿砌擋墻AB和CD兩段,擋墻高1.3~2.3m,頂寬0.5m,埋深0.5~0.8m;據現場調查,該地段防護堤目前基本完好。1號支溝左側修建有EF干砌石擋土墻,高1.0~2.5m,頂寬0.5~0.8m,埋深0.2~0.5m。據調查,1號支溝干砌石擋土墻地段目前基本完好,尚可以利用。
在主溝口至1號支溝口地段由于建筑物擠占溝道極嚴重,特別是在主溝化工廠地段(12斷面至15斷面)右側一帶,由于修建化工廠和公路擠占溝道最為嚴重,該地段現溝道寬度僅4~5 m,溝深1.3~2.3 m,遠不能滿足該溝泥石流過流的能力,因此化工廠地段(12斷面至15斷面)防護堤達不到防治泥石流的作用,一旦發生泥石流時將會漫出溝道淹沒化工廠。
七、泥石流防治方案
1、方案一以穩攔為主、疏排導為輔:分別在翻身溝主溝中游(22-22’斷面)、和1號溝中游(28-28’斷面)段布置攔擋壩,共在翻身溝內布置2座攔擋壩,壩高7m,攔擋泥石流溝內的大石塊,控制下游泥石流洪峰流量。
2、方案二以排為主、穩攔排導相結合:分別在翻身溝主溝中游(3-3’斷面)、和1號溝中游(4-4’斷面、5-5’斷面)段布置攔擋壩,共在翻身溝內布置3座攔擋壩,壩高5m,阻擋泥石流溝內的大石塊,并調節下游泥石流洪峰流量,減輕下游防護堤的壓力。
3、在化工廠至主溝溝口段布置1號和2 號防護堤,取直和疏通溝道,保持溝道路的暢通,保護翻身溝兩側的居民安全。
4、治理工程實施前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加強泥石流活動的監測預警,避免因泥石流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大的經濟財產損失。
篇2
關鍵詞:暴雨條件;泥石流成因;發展趨勢;預測評價
引言
該區泥石流溝發育,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文章基于區內一條典型泥石流溝的地形、徑流水流、物源、人類活動等情況,針對該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條件,分析泥石流的成因,進而預測泥石流的發展趨勢,為研究區泥石流減災防災提供依據。
1 地質環境條件
1.1 氣象、水文
研究區多年平均氣溫16.2℃,最高39.2℃,最低零下10.7℃,冬季月平均氣溫達6℃以上,無霜期32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935.2mm,最多達1081.2mm。根據《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所附暴雨量等值線圖,研究區流域的1/6h、1h、6h、24h多年最大暴雨量平均值分別為12.5mm、35mm、50mm、70mm,變異系數分別為0.375、0.4、0.4、0.35。
1.2 地形地貌
研究區屬于溶蝕構造中山峽谷地貌。流域發育一條主溝和一條小支溝,主溝長約2.755km,匯水面積1.93km2,流域形態近似樹葉狀,西高東低,流域內最高海拔約2850m,最低海拔約2100m,相對高差約750m。海拔2470m以上部分溝道平均縱坡降約453.14‰,海拔2470m以下部分溝道平均縱坡比降約為163.77‰,主溝溝道整體平均縱坡比降約270‰。整個流域溝床坡度緩,溝床寬度寬,溝道中下部坡降變小。
1.3 地質構造
研究區處于著名的川滇經向構造體系和青藏滇緬印尼巨型“歹”字型構造的交接、上并部位,華夏系龍門山構造帶南端與金河一箐河構造帶南端之殘余部分也影響了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因強烈的地殼運動,褶皺,斷層十分發育,形成大的背斜和向斜,嶺谷相間的深切峽谷地貌。
1.4 地層巖性
區內主要出露地層巖性有:第四系地層(Q)主要為沖洪積物、崩坡積物、泥石流堆積物及殘坡積物,基巖主要為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wd)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坡體極破碎,巖石風化強烈,在水流和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步崩滑到溝底;震旦系下統蘇雄組、開建橋組(Zas-k):酸性熔巖夾玄武巖、安山玄武巖、安山斑巖、火山碎屑巖為主。
1.5 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W18306-2010),區內地震地烈度為Ⅶ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抗震為第二組。震活動頻繁,震中主要分布在磨西及雅礱江斷裂帶,據歷史記載,自1327年至1975年648年間,共發生2.5級以上的地震近147次,其中5級以上15次,最高震級7.5級。
1.6 水文地質條件
受本地區復雜地層巖性、地形地貌及構造的控制,區內水文地質條件相對較復雜,根據地下水的水理性質、水力特征及賦存條件可將區內地下水劃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基巖裂隙水四種類型。
1.7 植被及人類工程活動
本區內森林遭受過度采伐,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流域在高程2100m以上為喬木林帶,植被發育,以落葉喬木和高山灌木叢為主; 覆蓋率大于80 %。高程2100m以下多為耕地、灌木叢和喬木覆蓋,覆蓋率約20%。泥石流堆積扇已改造為階梯狀耕地,分布零星喬木及灌木叢。總體來講,人類工程活動對泥石流的形成、發生影響較小。
2 泥石流成因分析
根據泥石流現狀,從地形條件、物源條件及水源條件三個方面分析了泥石流成因。
2.1 適宜的地形條件
溝域匯水面積較大,約1.93km2、相對高差較大,約750m,縱向坡降較大;溝谷呈“U”字型谷,溝道兩側侵蝕較強烈,岸破穩定性較差,不良地質現象發育;溝域斜坡坡度較大,斜坡較為順直,有利于坡面物源向溝道匯集。因此具備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條件。
2.2 豐富的物源條件
主溝溝道兩側岸坡上侵蝕、崩塌、滑坡現象較發育,侵蝕、崩坡積物質及滑坡積物質大多堆積于溝道旁及溝道內,在暴雨洪水沖刷或泥石流攜帶作用下,參與泥石流活動。溝域發育坡面侵蝕物源7.83m3,崩塌堆積物源四處及溝道堆積物源。物源總量約為53.28×104m3,動儲量約為6.17×104m3。因此,該泥石流溝域內固體物源豐富,物源條件良好。
2.3 充足的水源條件
研究區的1/6h、1h、6h、24h多年最大暴雨量平均值分別為12.5mm、35mm、50mm、70mm,在P=2%的條件下,1/6h、1h、6h、24h雨強可分別達到25.125mm、72.8mm、104mm、134.4mm,具備引發泥石流災害的降雨條件。暴雨則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引發因素,集中的降水產生洪水強烈沖蝕地表堆積物及侵蝕溝槽,增加溝內的松散堆積物。
以上三個因素相輔相成,將會促進泥石流的形成及發生。
3 泥石流發展趨勢預測
3.1 發生頻率預測
根據對泥石流災害史的調查,該溝泥石流以往屬低頻泥石流,從近期泥石流災害史看,2010年發生較大規模的泥石流。現溝內可參與泥石流活動的固體物源動儲量達6.1678×104m3,具備了發生大規模泥石流的物源條件。在暴雨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再次發生大規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較大。根據《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T /T0220-2006)中附錄C判定該泥石流所處發展階段為發展期。
根據計算結果,不難看出泥石流溝在10年一遇、20年一遇及50年一遇的暴雨情況下,泥石流暴發時一次性固體沖出量分別為10518.5m3、12552m3、15162.2m3,暴發規模較大。
4 結束語
(1)適宜的地形條件、豐富的物源條件及充足的水源條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條件。(2)該流域歷史上為低頻泥石流溝,于2010年暴發較大規模,根據《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T/T0220-2006)判定泥石流所處發育階段為發展期。(3)該溝在10年一遇、20年一遇及50年一遇的暴雨情況下,泥石流暴發時一次性固體沖出量分別為10518.5m3、12552m3、15162.2m3。
參考文獻
[1]黃河清,趙其華.汶川地震誘發文家溝巨型滑坡-碎屑流基本特征及成因機制初步分析[J].工程地質學報,2010,18(2):168-177.
[2]許強.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災害特點、成因與啟示[J].工程地質學報,2010,18(5):610-621.
[3]余斌,馬煜,吳雨夫.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綿竹市清平鄉文家溝泥石流災害調查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0,18(6):827-836.
[4]殷坤龍,吳益平.三峽庫區一個特殊古滑坡的綜合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8,S1:200-206.
篇3
關鍵詞:地質災害 防治措施 地質工程學
一、關于地質工程學
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地質工程學。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這顯然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發生嚴重破壞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
在我國,大多數地質災害現象都是人為因素引發的,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4至1/5,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采取地質災害預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國當前減少損失的首要途徑。
二、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球生態環境多變,加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
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十分發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的誘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生的規律: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4)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
4.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亦經常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如: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災害。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防治措施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的成因機制、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制定。
1.1.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
1.1.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1.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
1.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3.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1.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
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采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1.3.3避讓措施
1.3.3.1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1.3.3.2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四、結語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地質工程勘察、檢驗監測及設計施工與災害防治技術實用手冊.中國知識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5-9.
篇4
1、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自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地質工程學。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顯然這是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的,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2、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獨特,地質構造復雜,生態環境多變,加之又是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
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在我國非常活躍。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人為地質災害。這些災害常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加,據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行為,尤其是人類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的誘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生的規律:
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
(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
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4)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
(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
(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
2.4 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亦經常加劇地質災害(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的發生。濫砍濫伐森林資源,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
2.5 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特點如下:
(1) 誘發速度快。在自然地質演化及氣候變化過程中,巖體由相對穩定至不穩定的變化,經歷長時間過程。而人工因素誘發下,就大大地縮短了自然演化時間,加速巖土體的巖性變化,而導致突變災難的發生,并造成更大的損失。
(2) 誘發災害面廣。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特大災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誘發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響面。例如由于生物資源——森林的破壞,工程的大規模開挖,影響的是區域性環境惡化,誘發區域性旱澇災害,以至引發全球性荒漠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升溫效應,對氣候及地質災害誘發作用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
(3) 災害損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誘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仍會不斷增加,目前估計地質災害損失每年約500億元,而受到威脅的就是這些數據的數倍至數百倍。
3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 做好防治工程設計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的成因機制、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制定。
(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
(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3.2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質量
檢驗評定標準》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
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
3.3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
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采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3)避讓措施
①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②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4、結語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harm,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and has a certain theory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verybody reference.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4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產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地質工程學。地質工程學,是研究與解決從規劃到竣工乃至工程運行后效的全過程的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的科學。它把地質體乃至地質環境作為工程系統的組成部分來對待,這顯然符合大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它包含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兩個方面,但以后者對其特點的反映更為深刻。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對地質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與管理的思想。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發生嚴重破壞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災害。
在我國,大多數地質災害現象都是人為因素引發的,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各種自然災害的1/4至1/5,因此,減少或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采取地質災害預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國當前減少損失的首要途徑。
2、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地球生態環境多變,加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經濟較落后,承災能力弱,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形成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影響面寬、損失嚴重的格局。
據資料統計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在我國十分發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區最為嚴重。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人為地質災害。這些災害常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加,據地質災害成因分析,全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行為,尤其是人類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滑坡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和多發地區:(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山區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4)暴雨多發區及異常的強降雨區。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崩塌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泥石流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引起的嚴重的水土流失。
2.4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與地裂縫。目前中國發生地面沉降活動的城鎮有70多個,明顯成災的有30余個,最大沉降量已將近3m。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帶(區)。造成中國城鎮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巖溶活動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種動力地質現象。(1)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2)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3)松散蓋層較薄且以砂石為主,其底部粘性土層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巖溶地下水的主逕流帶或巖溶管道上;(5)具有潛水和巖溶水雙層含水層分布地帶;(6)巖溶地下水的排泄區;(7)巖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巖面上下頻繁波動的地帶,或受排水影響強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側地段;(8)臨近河、湖、塘地表水體的近岸地帶;(9)巖溶地下水位埋藏較淺的低洼地帶;⑽ 地下礦層被開采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區其上部巖層失去支撐,平衡條件被破壞,隨之產生彎曲、塌落,以致發展到地表下沉變形,造成地表塌陷。
2.5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如: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鐵道、公路等各種工程建設的開挖,亦經常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如:土壤侵蝕、地面塌陷與沉降、滑坡、巖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災害。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人工爆破也會誘發巖溶塌陷、滑坡等災害的發生,還有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
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特點如下:
一是誘發速度快。在自然地質演化及氣候變化過程中,巖體由相對穩定至不穩定的變化,經歷長時間過程。而人工因素誘發下,就大大地縮短了自然演化時間,加速巖土體的巖性變化,而導致突變災難的發生,并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是誘發災害面廣。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特大災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誘發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響面。例如由于生物資源―――森林的破壞,工程的大規模開挖,影響的是區域性環境惡化,誘發區域性旱澇災害,以至引發全球性荒漠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升溫效應,對氣候及地質災害誘發作用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災害損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誘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仍會不斷增加,目前估計地質災害損失每年約500億元,而受到威脅的就是這些數據的數倍至數百倍。1998年洪災損失2000多億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損失是通過地質災害而產生的。
3災害預測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是地質環境惡化的終極反應,研究的核心和目的是預測預報、巖土工程治理及生態環境的恢復。
近年來,巖土工作重點由資源調查向環境地質工作轉移,在環境地質調查、研究和巖土工程災害分析、預報、環境地質工程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公民的環境地質和生態環境意識得到提高,局部環境地質條件經過治理得到改善,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環境地質工作任務還很重,在人口、資源、經濟發展的多重壓力下,將進一步產生負環境效應,并會引發各種巖土工程災害。
4、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術標準及防治措施
4.1主要的施工技術標準總結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樁+錨拉+擋板+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主要有: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行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8-2006);
(2)各類工業與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地基與基礎、深基坑、高切坡、地基處理、基礎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3)各類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地基與基礎和巖土工程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水電水利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范》(DL/T5083-2004);
(4)各類交通建設中所涉及的邊坡、滑坡、危巖、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J042-94)。
4.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4.2.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必須根據崩塌、滑坡、不穩定斜坡的成因機制、運動模式、易發性及防治目標制定。
(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
(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4.2.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技術標準及資料分析,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
4.2.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
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采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3)避讓措施
①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②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結語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地質工程手冊.中國知識出版社.2006
篇6
A:湖南省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高易發區,每年發生的地質災害數量和造成的損失都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來說是僅次于四川、云南、貴州的地質災害高發育地區。目前全省有據可查的大小地質災害就有上萬處。近年來,隨著一些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同時伴隨著人類工程活動的增加,我省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連續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加快全省應急體系建設。
在這種形勢下,省國土資源廳按照省領導關于“加快全省應急體系、平臺建設”的指示,積極籌建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決定依托我站(中心)現有辦公場所及衛星遙感監測設備、遠程視頻會商決策指揮系統等建設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及會商指揮部,作為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形成橫向與省委應急辦、省政府應急辦、省防汛指揮部、省氣象臺相聯,縱向與國土資源部、各市州縣國土資源局、市州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相通的中樞指揮系統。2012年初,經省編委同意,正式成立“湖南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加掛在湖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成立一年多來,應急中心主要承擔全省地質災害總值班值守,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調查和指揮調度等工作。
同時我們經過前期多地的調研,正在加緊進行湖南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的場地建設,爭取在今年汛期初步建成并運行,實現與多部門的資料共享、遠程視頻會商、應急指揮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應急中心,也將成為全省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節點。
Q:2013年度湖南省地質災害趨勢初步預測情況怎樣?
A:根據湖南省地質環境特征、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結合2012年地質災害災情、隱患點穩定狀況和2013年全省氣候趨勢,湖南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對今年全省的地質災害做了初步預測:
今年我省地質災害發生頻率總體與常年相當,但局部強降雨地區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仍不可忽視,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災發性地質災害為主。其中,今年3-4月降水較常年偏多,受其影響,湘潭市、株洲市、郴州市汛期地質災害發生頻次仍然較多,同時,由于湘東、湘中山地丘陵區地質環境脆弱,岳陽、長沙、婁底、益陽等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較為易發,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不容樂觀;主汛期5-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發期,尤以5、6、7月最為嚴重,主要應防范受強對流天氣或臺風暴雨影響引發的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為主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可能主要在湘西北、湘西、湘東南部分山地丘陵區。
Q:根據預測,湖南地質災害防治應將采取哪些措施?
篇7
這次作孽的是洪水泥石流。2010年8月13日15時至18時,四川省都江堰市龍池鎮驟降暴雨,雨量達到150毫米。百年不遇的大雨助長河水,卷過一座高出水面30米的小橋,裹挾著泥沙、石塊、斷枝的洪流呼嘯而至,席卷了沿途那些“5?12”災難之后重建的漂亮新房子,以及住在房子中曾經劫后重生的人。8月18日,又一場暴雨更猛烈地對破碎的山區進行新一輪攻擊。
早在2009年5月,汶川地震一周年,受到6條地質災害溝潛在威脅的龍池鎮,迅速重建新居。在2009年雨季,這里發生了一次不大的泥石流,堆積物在溝口形成一片平地,政府出資在這片平地上修建了一個大花園,雕石刻字以資紀念。今年更大的泥石流,則將這個美麗的花園也一并吞沒了。
“毀壞100次,就修101次!”一位前來慰問災民的領導,以這句豪言壯語鼓舞士氣。
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8月24日上午,龍池鎮村民劉勇強得知確切消息:他的妻子、女兒和岳母三人被泥石流卷走遇難。事發時,劉勇強正在山林高處經營農家樂。
次生災害集中爆發
地震是劇痛,之后的次生災害則是持續的慢性疼痛。
目前學術界一致認同,汶川強震區至少在近十年內,滑坡和泥石流活動趨勢強烈,之后將會經歷恢復期,直至那些斜坡趨于穩定。原因是大地震使山體物質松散,導致大面積坡面的巖土體松動,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而龍門山脈山高坡陡,歷來就是次生災害的高發區。
“大地震后五年到六年是次生災害活躍期。次生災害也分‘青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現在大多數次生災害都處于‘青年期’,人力根本無法與其抗衡,只能避讓。”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滑坡專委會主任喬建平對《財經》記者說。
按照一般的規律,震后數年,尤其是2008年、2009年及2010年,都將成為震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年份。
2008年9月24日,一場暴雨在震區多處形成泥石流、滑波,僅在北川縣擂鼓鎮就造成200多人死傷。在受損嚴重的擂鼓鎮柳林災民安置板房區,泥石流將部分板房沖毀,整個小區內到處是積水和淤泥,2000多名受災居民不得不再次搬遷。
幸運的是,2009年汶川震區一帶的降水比平常的年份少了50%,這一年雨季沒有造成毀滅性的損害。
但是專家的書面理論,在2010年雨季的汶川、綿竹、都江堰、阿壩等地上演了真實版,今年震區異乎尋常的強降雨,導致前兩年蟄伏的地質災害悉數釋放。
8月中旬,震區泥石流連發,映秀、清平兩處尤其嚴重,滑落的泥石流體積均達數百萬方,遠超舟曲泥石流規模。8月13日,僅汶川一縣就發生16處泥石流。其中映秀鎮外發生一處塌方量約380萬方的泥石流,近40萬方泥石沖入岷江形成3公里長的堰塞體,致使河流改道;盡管坐落在岷江對岸的映秀鎮修建了高10米的防洪堤,但岷江水還是進入了正在重建中的映秀鎮。
汶川地震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是中國有史以來一次性災變事件引發的最嚴重的地質災害,直接威脅100多萬人口。
不徹底的地災評估
曾被網友稱為最牛縣長的北川縣長經大忠(現任綿陽市副市長兼北川縣長),站在一個從山上滾下來的巨石上對《財經》記者說:“我真的希望科技人員來這里再徹底排查一次,到每個地方都看看,做出一個細致的評估。”他在去年雨季的疾呼,在今年的四川依然是個問題。
災區重建要做地質災害評估,首先由2008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提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地震災害調查評估工作,為編制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提供依據。”此后,災后地質評估成為重建的一個必要條件。
汶川地震剛過,國土資源部就牽頭組織了一次由800多名技術人員參與的地災應急排查工作。但應急排查不能替代深度排查,在重建過程中,出現了多起將安置點選在泥石流口,以致發生雨季泥石流,將板房沖垮的事件。
“由于受時間緊、人員隊伍知識水平的差異限制,以及頻繁的余震等因素影響,初次排查出現了誤判、漏判等情況。”喬建平說。例如,震后北川縣城西部山梁上的一個通信發射站又剛好建在活動斷裂帶上,因此遭受嚴重毀壞,導致通信長時間中斷。
2009年,國土資源部再次組織隊伍做了汶川地震災區的次生災害詳查,官方數據是,威脅到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次生災害隱患22000處,而如果加上無人煙處的次生災害,則大約超出5萬處。
除了國土資源部先后多次組織的排查,按規定,重建時期的深入排查則由各地方政府自己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但喬建平認為,地方可調動的技術力量太小,且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因此,排查工作的準確度、判讀能力都相對較弱。
曾在都江堰市規劃局掛職任副局長的彭萬忠說:“地質災害評估沒有被足夠重視也沒有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還沒有詳細勘察,一些地方的建設已經實施了,詳勘也就沒能進一步落實。”尤其是散戶的重新建設,沒有被納入市里規劃的統一管理,并且這些個體為了節省資金或者舊地難忘等原因,重建往往傾向于原址。
處在如此危險的地區,震區還有一些村民并不知道建房要有地質評估報告,他們就地將質量好的臨時安置板房改造為永久住宅。對于他們,地質評估也就是請有經驗、熟悉山中環境的村民四周看看。但中國科學院華西亞高山植物園主任莊平告訴《財經》記者,現在的情況遠不是既往經驗能解決的。
集中遷建的個別地方也存在先建后評估的現象。都江堰市一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于集中遷建戶,他表示,在他們遷建的地址劃撥后,確實來了一些做地質勘測的人,但是沒有見到正式的評估報告時,這邊已經開始重建。這種情況在汶川地震之后并不鮮見。
究其原因,當地政府面臨兩重壓力:災民總在追問什么時候能住上永久安置房;中央政府則對災區重建提出“3年任務2年完成”。
“時間這么緊,規模又這么大,我想難免會留下遺憾。我們只能盡力避免在歷史上留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彭萬忠說,“目前看,大的格局上,我們選擇了現有的最為科學的方案。”
預警系統與工程標準
截至8月21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遇難1434人,失蹤331人。
從地質災害規模看,綿竹清平鄉泥石流量達到600萬立方米,大約是舟曲的3倍,卻鮮有人因災傷亡。“這次主要是預警做得很好,在災害來臨之前當地剛剛做過災害應急演練,他們按照應急演練的對策進行防災救災。”國土部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副主任田廷山說。
8月12日下午4時,成都國土資源局了災害預報,12日傍晚7時都江堰國土資源局也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據田廷山講述,在綿竹清平鄉發出預警報告的是人大主席劉如松。他當天值班,發現強降雨后就馬上發出預警,組織撤離,“他們有預案了,一組織撤離他們就都按照那個預案執行。”
汶川地震之后,當地政府部門和居民開始重視平時的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國土資源部也要求地質災害重點地區都要做一個應急預案,該預案一般都由當地政府官員監督,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人員也都深入一線去監察。
成都山地所則協助成都市政府做了一個監測預警系統,每10平方公里為一個地質、地貌網格,將天氣情況輸入后,即可顯示預警指數。“當前因為氣象預報條件的局限,使預警不能更精確。但這應該是未來建立預警系統的一個方向。”喬建平說。
不過一服藥難治百病。田廷山認為,預警不是長久之計,還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目前,整個災區通過工程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僅1000多處,相比2.2萬處對生命、財產有危害的隱患點,這個數目遠遠不夠。
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防治工程技術,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沒有根本上的變化,基本都是遵循著抑制泥石流、減小規模的原則。
8月13日和18日的泥石流重創了綿竹清平鄉、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龍池一帶。其中,都江堰龍池一帶的防泥石流工程正在施工中,在山溝里布建了攔砂壩和單側防護堤,即在人口密集的一側做防護措施。此次泥石流將壩體沖毀,但是人員、房屋都沒有傷及,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
映秀的紅椿溝附近沒有人家,因此沒有做防護工程,只在山體下方做了防護攔網,為擋住零星碎石滾落傷及其下的213國道,這當然阻擋不了泥石流。
讓眾多專家不能釋懷的是清平鄉文家溝。
山地所研究員游勇介紹說,8月13日,清平鄉約11條泥石流爆發,其中文家溝一條溝就沖下來約450萬立方米的物質。“在文家溝已經做了防護工程,但是工程設施全部被摧毀,并且潰壩成為泥石流的一部分。”文家溝的防護工程今年剛竣工,造價1000萬元,不但沒能派上用場,反而增助了泥石流的物源量。
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國家投資的1萬億元直接用于災區恢復重建,其中400億元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災區第一批工程防治項目在2009年年初通過審查,截至今年8月陸續審查了四批。
山地所研究員崔鵬等人分析認為,在極重災區不宜在震后3年內實施大量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而應在震后3年一5年實施工程防治;在重災區和一般災區,可以在震后立即實施泥石流工程防治。目前地震災區規劃了大批泥石流工程防治項目,覆蓋了極重災區和重災區。在極重災區立即實施大批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可能得不到預期的防治效果。在他們的研究列表里,文家溝正是被劃分為極重災區。
按國家目前對次生災害防御工程規范的設計標準,大致是以20年一遇的降水量來設防,50年校核――即防御工程擋住了20年一遇的災害就算達標,如果能擋住50年一遇的更好。
這一設計標準偏低,清平鄉此次遇到的是4小時227毫米降雨,百年一遇,所以防御工程不具備抵擋如此大災害的能力。
喬建平的建議是,此次災害之后,應考慮修改國家標準,即在現有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對一些重點城鎮,適當提高設防標準。但是這會使投資加大:如果一個泥石流溝內建設20年一遇標準的防御工程需要花費200萬元,改建為50年一遇標準的工程就可能意味著400萬-500萬元的投入。
災民安置困境
對于遭受泥石流損害之后的綿竹市清平鄉,專家們在重建選址問題上難以決斷。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蜀通巖土工程公司總工程師何平表示,如果將來決定在原址重建,那么清平鄉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就需要調整思路,必須要重新劃定危險區的范圍,之后還要對居民安置點和文家溝進行勘測,獲取相關數據,提供給有關部門進行參考。
由于地質災害隱患過多,為山里的村民找安置點很難,北川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龔安虎曾對《財經》記者分析:“失去生產資料的農戶,生存狀況最為困難,這部分災民的安置問題非常難解決,在山區里找塊合適的安置地點很難。只能對某些地點進行綜合評估后,再通過治理來解決一部分居民的安置問題。”
四川本土的專家們糾結的是:現在的工程技術水平還達不到完全抗擊自然災害,外遷也不太可能――汶川地震后,最危險地區,也就是重災區近10萬平方公里,“涉及100多萬人的遷移,動遷量太大,這也是為什么在這些地區重建實行的是城鄉統籌,就是為了山區百姓適當外遷。”喬建平說。
次生災害的高風險區域,正是在中國西南部和青藏高原周邊區域。中國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山區,就整個中國而言,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分布非常廣泛。山地所研究員崔鵬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從分布區域看,中國幾乎有463萬平方公里――即48%的領土――存在災害狀況,涉及29個省市自治區的1500個縣。事實上,中國有44.2%的人口處于這些隱患區域。
舟曲災害之后,由于本地沒有更開闊的條件供選擇,搬遷和重建成為難題。而在地質災害重災區,“在本縣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基本是一個普遍現象。“選新址并不是那么簡單,搬遷之后,老百姓土地沒有、生產資料沒有,搬遷的最大障礙就是他們將來的生活生產問題沒辦法解決。”
清平鄉災民楊貴強說,他的一些鄉鄰在地震之后被安置在綿竹、漢旺等地居住,但是一年之間,他們就陸陸續續又返回來。“他們是為了工作和生活。清平鄉有磷礦、有企業,可以找到工作。”
篇8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地質災害;恢復治理
中圖分類號:P62文獻標識碼: A
一、治理背景及現狀
車見溝礦山為私采礦山,目前該礦山已停采多年,采礦權人主體不明,由于當時缺乏統一規劃和控制,開采設備落后,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差,不規范開采,采富棄貧,采易棄難,亂采濫挖,造成該礦區內采面橫立,廢渣堆遍布,礦山地質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礦山開采毀壞地表植被面積約0.2平方公里。形成高陡開采邊坡六處共計長度576m;大小廢渣堆8座,占地面積約8823m2,共計方量約29150m3。礦業活動的進行嚴重破壞了礦區及周邊地區原始的地形地貌及地表植被覆蓋層,并給下游約200m處的車見溝村帶來了遭受滑坡和泥石流地質災害的隱患。
二、治理區存在的地質災害及威脅對象
礦山開采形成邊坡最大高度49m,最小高度29m,邊坡傾角47°―62°。邊坡采面因不規范開采并多年暴露受日照、雨淋等自然力影響風化強烈,形成了一定數量的浮石、危巖體等存在發生崩塌地質災害的隱患。
礦區內凌亂堆積的廢渣堆8座,成分為鐵礦石干選后殘留的尾礦砂。渣堆最小堆積方量960m3,最大堆積方量12269m3。由于礦區處于溝谷底部,流域匯水以地表徑流、地下潛流形式從渣堆體上排泄,渣堆體存在產生泥石流和滑坡的隱患。
礦區內堆積的廢渣堆在自然力作用下一旦發生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直接對下游車見溝村23戶、130多人的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
三、治理區域地形地貌
礦區所在位置屬中低山區,地形總體呈西高東低,區內海拔最高1020m,最低870m,相對高差150m,屬侵蝕構造中低山地貌,溝谷發育,多為“V”型谷。
四、治理區地質環境條件
1、地層巖性
本區出露的地層有:
太古界車見溝斜長角閃巖(Ca):分布于礦區西部。
太古界崗南片麻巖(Ggn):含磁鐵礦斜長鉀長淺粒巖,斜長角閃巖包體。
2、地質構造
本區位于中朝準地臺(Ⅰ級)、山西斷隆(Ⅱ級)、五臺臺拱(Ⅲ級)、阜平穹褶束(Ⅳ級)南部 。
區內構造線方向以北西、北東及東西向為主,秋卜洞斷裂(北西向)位于治理區東北部越500m處,大坪-鷂子崖斷裂(北東向)位于治理區東南部約3km處。
治理區南部的黑山關-蘇家莊斷裂,呈東西向,延伸二十余公里,為本區主要控制性斷裂構造,錯段本區北西向灰綠巖脈、東南向二長斑巖脈、北東向斷裂及變質底層。治理區地層構成-向斜構造,地層產狀多變,傾角20-40°,地質構造較復雜。
3、水文地質條件
礦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基巖風化帶裂隙水。
該區主要分布基巖風化帶裂隙水,含水層為片麻巖風化層,上部強風化,向下逐漸過渡到新鮮基巖。地下水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垂直入滲補給,通過風化層空隙及基巖裂隙垂直入滲補給地下水及側向徑流補給柳林河。
3、工程地質條件
礦區地表出露地層以太古界崗南片麻巖為主,表層風化強烈,強風化層厚度約3―4m,巖層產狀80°∠25°,地層巖相單一,巖層穩定。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
五、治理思路及防治措施
對礦區進行勘查后基本查明礦區存在的地質災害有采面的崩塌以及溝谷中渣堆體潛在的滑坡和泥石流隱患。
針對礦區地質災害的特點,本著攔擋固源、疏導排水、清理危巖的治理思路對該礦區進行回復治理。
1、攔擋固源
在礦區渣堆下游溝谷鎖口位置砌筑一座攔擋壩,以及在平整的渣堆平臺外側砌筑護腳墻。目的是穩固礦區內渣堆,防止渣堆體成為泥石流物源,同時防止渣堆體在其內部潛流影響下產生滑動,形成滑坡地質災害。
攔擋壩:為重力式攔擋壩(見下圖1),壩體由漿砌石砌筑,表面用M10水泥砂漿勾縫。墻體基座寬7.25m,高1.5m,座于基巖上;壩肩嵌入兩側基巖層1m,壩體底寬3.5m,頂寬2m,高度6m,長度為13.2m,壩體背側為垂直面,壩前面外傾坡度1:0.25。壩體預留10×10cm排水孔,梅花布置,間距1.5×1.5m,最下排排水孔距離地表0.5m。壩體中部前側做漿砌石排水槽疏導壩體頂部匯水。壩后分挖夯填區和覆蓋夯填區兩個區:開挖夯填區夯填不小于150cm碎石塊,夯實密度不小于85%,地表傾斜坡度1:0.55;覆蓋夯填區夯填不小于100碎石塊,夯填密度不小于85%,在壓坡同時,壓埋已有擋墻高度1.5m作為基礎,對其進行加固。
圖1重力式攔擋壩
平臺護腳墻:礦區內平整7個平臺,護腳墻5座,護腳墻由漿砌石砌筑,表面用M10水泥砂漿勾縫,墻高度分為3m、4m兩種,截面形式為重力式。共設計護腳墻長度421m。平臺面上覆土平整可作為當地居民旱地使用。
2、疏導排水
礦區內設計主排水溝及支排水溝。目的是將流域匯水引導排除礦區,消除形成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水動力因素。
主排水溝:漿砌石砌筑,等腰梯形斷面,底寬1m,高1m,腰傾坡度1:1.7,砌筑厚度0.5m,表面用M10水泥砂漿勾縫。設計主排水溝長度400m。(見圖2)
圖2主排水溝斷面圖
支排水溝:漿砌石砌筑,等腰梯形斷面,底寬0.5m,腰斜坡度1:1.7,砌筑厚度0.3m,表面用M10水泥砂漿勾縫。設計支排水溝總長度380m。
3、清理危巖
對高陡采面上存在的浮石、危巖進行清理,防止其在外動力作用下產生崩塌地質災害,對經過的人畜產生危害。因開采邊坡位置少有人畜經過,開采邊坡未做進一步的治理。
結語: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受到重視,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歷史遺留的一些礦山環境問題在國家的正確引領下正在逐步解決,但長期以來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因忽視環境保護積累起來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解決,礦山環境治理問題依舊任重道遠,積極探索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新途徑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構建“和諧礦山環境”乃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程》,2011.8.31。
篇9
關鍵詞:巖土工程 地質災害 防治技術和措施
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與地質災害的增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人口資源的相關研究已經成為各國的重點。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保護地質資源、減輕地質災害。近年來我國地質災害頻發,嚴重地影響到了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生命財產安全。不僅破壞了大量的工程設施,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浪費,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進行。為此,進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的探討分析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 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的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目前,我國從鄉村到城鎮均在實施大量的工程施工,在這些工程建設中往往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也有諸多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頻頻發生。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中涉及巖土體的開挖與加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對自然或人為作用產生的有害地質現象進行防范與防治。相對前者來說,后者則更注重在開發和利用上的合理性,目的是讓環境不再受到破壞而是保護。但是根據我國近幾年來的環境分析,我國大多數的地質災害并非自然原因,而是有很多人為因素導致的。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比重很大,然而,如果要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我們必須控制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施行一系列保護環境,以及防止自然災害的措施。
二、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根據我國的地理環境來分析,我國的地理環境有獨特,復雜,多變的特點。考慮到我國人口眾多的特點,并且經濟狀況。我國在災害發生之后并不能有效承受。再考慮到類型多、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的特點,這給我國在防災上有了巨大的壓力。據相關資料統計,一些地質災害(例如:泥石流、崩塌、地裂縫等等)在我國發生率越來越高。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破壞日益嚴重,所以將近一半比例的地質災害都是因為人們不合理開采的原因造成的。
1. 因滑坡而導致的地質災害
滑坡是導致地質災害的特征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河流沖刷、人工切坡等自然和人為因素,其發生的特征為:1) 靠近水源,例如江河湖等地,由于容易形成較大的地形高差,類似的山區也會容易發生滑坡。2)某些地質區在造帶時間,比如地震帶,斷裂帶等。3)有很多土和巖石的地方。4)一些強降雨地區以及暴雨地帶。
2.因崩塌而導致的地質災害
由于發生滑坡,很多陡坡都會有裂痕,巖土不結實,容易造成中空現象,導致其容易破碎,移動,穩定性降低。其原因主要是:1) 過度開采礦產。2) 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 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 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3.因泥石流而導致的地質災害
泥石流的發生容易導致溝谷或山坡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產生特殊洪流,進而引發地質災害。其原因主要是:1) 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
4.因地面變形而導致的地質災害
地面變形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以及地面裂縫的過程。現今,國內有將近70多個城鎮都發生過地面沉降,較嚴重的有30多個,根據資料分析,沉降量可達3m。發生災害的地區有孤立存在的,也有密集成群的,以致于形成了地面沉降帶。
4.1城鎮地面塌陷原因
在我國,發生城鎮塌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人類開采活動的不合理造成地質環境受到嚴重破壞。2)地表面的巖溶活動也會造成塌陷現象。3)抽取地下水過多造成地面下沉。
4.2地面塌陷發生的規律
由于人類的各種活動增多,并且力度也在加大。這對我國的地質環境造成了更大的威脅,大大增大了地質災害的發生率,其危害性同樣也在增大。我國在地質災害上損失不少,例如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建設鐵路公路,還有很多地質工程,都會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有崩塌,土壤結構受損,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災害也會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加之洪災,認為爆破對土地的破壞,這就更可能引起連鎖性的巖溶塌陷。其發生的規律如下:1) 巖溶強烈發育的純可溶巖分布地帶或沿其與非可溶巖的接觸地帶。2) 沿可溶巖中的斷裂帶或主要裂隙交匯破碎帶,巖層劇烈轉折、破碎的地帶。3) 松散蓋層較薄且以砂石為主,其底部粘性土層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 的“天窗”地段。4)巖溶地下水的主逕流帶或巖溶管道上。5)具有潛水和巖溶水雙層含水層分布地帶等等。
4.3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特點如下:
一是誘發速度快。在自然地質演化及氣候變化過程中,巖體由相對穩定至不穩定的變化,經歷長時間過程。
二是誘發災害面廣。自然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特大災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誘發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響面。
三是災害損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誘發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仍會不斷增加,目前估計地質災害損失每年約500億元,而受到威脅的就是這些數據的數倍至數百倍。其中不少損失是通過地質災害而產生的。
三、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防治措施
1.主要的施工技術標準總結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點是隱蔽性(如抗滑樁)、復雜性(如抗滑樁+錨拉+擋板+冠梁)和多樣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樁,亦可采用擋土墻),以地下工程施工為工藝特點,因此與地基與基礎工程和巖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藝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主要有:
1.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行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8-2006);
1.2各類工業與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地基與基礎、深基坑、高切坡、地基處理、基礎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1.3各類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地基與基礎和巖土工程所涉及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均可參考使用,如《水電水利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范》(DL/T5083-2004);
1.4各類交通建設中所涉及的邊坡、滑坡、危巖、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 (JTJ042-94)。
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實踐
2.1做好防治工程設計
2.1.1根據致災的成因確定主要防治途徑;
2.1.2根據災害的易發程度、防治目標確定防治工程的強度和工程量。
2.2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現行行業規范,國內防治地質災害的主要工程類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攔)擋工程、加固工程、護坡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及搬遷和避讓等,設計分別采用了對應的防治工程措施。
2.3地質災害工程實踐
2.3.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
2.3.3避讓措施
2.3.3.1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采取雨天臨時避讓措施,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2.3.3.2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采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技經濟的不斷發展,地質災害的發生形式和比例也會隨之變化和上漲,對此我們要不斷研究和探討科學有效的防治技術和措施,保障巖土工程的開展和人們的健康。然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程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在巖土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我們應首先分析當地的地質情況和一些人為行為,綜合分析其各方面原因和情況后再制定對應的措施進行全面、綜合的防治,以確保巖土工程治理和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彥海,鄭宏,江巍,蔣昱州,琚曉冬.泥石流(地質)災害與綜合防治[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6.
[2]呂戰鋒,毛延兵.淺談小型露天開采礦山地質災害分析與防治[J].科技風, 2010.
[3]閔倩,周寶華,范金勇.淺析烏魯木齊地區阿拉溝泥石流防治措施[J].廣西水利水電,2009.
[4]陳秀峰.論礦山地質災害及其防治[J].煤,2009.
篇10
【關鍵詞】地質災害;產生因素;類型;防治措施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地質災害對我們的影響必將在較長的時期內蔓延。
1.對地質災害的研究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地理、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復雜,由于復原遼闊,海拔絕對差大,氣溫跨度明顯,東西、南北差異極大。從而形成分布廣、危害大、種類多的地質災害特點。由于各種因素,近幾年我國地質災害頻頻發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人們還沒有從唐山大地震的悲痛中完全走出來的時候,5.12地震發生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打的我們措手不及。國內外對于地質災害的研究的歷史經過了一個比較漫長的時期,研究的趨勢由原始低級的定性化、粗劣化逐步演變成定量化、數字化。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國內的地質災害研究起步較晚,對地質災害的研究還處在探索階段。識別技術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完善地災理論體系建設工作,災害預測信息搜集缺乏,各部門聯動綜合協調處理災害能力較差等。在1970年以后,隨著地質災害發生頻率的不斷上升,迫使人們不得不把減災防災工作提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著手開始進行地質災害識別與評估。當前,國外地災研究人員多將精力集中在利用計算機建立數理模型上。雖然我國在“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的各項工作起步均較晚。但是能迅速的將其應用于地質災害方方面面的研究當中運用“GIS”將不同區域劃分基本單元,從而彌補了區域地質災害研究當中無法將自然單元為基礎的數據與以行政單元為基礎的數據進行綜合搭配問題的空白。
2.造成地質災害的因素及類型
2.1造成地質災害的因素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于地質災害。我國地質地貌較為復雜,高原、丘陵以及山地通常被地面切割破碎,造成地形陡峭,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質災害,對于平原地帶,也會由于不正當的人為活動而發生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地質災害的發生跟氣候因素也是息息相關,其中降水、風暴、氣溫等氣候條件均能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尤其是降水方面,其強度、大小、時間長短都是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一般容易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2.2地質災害的類型
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常見地質災害共有12類、48種。它們是:(1)地殼活動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2)斜坡巖土體運動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變形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縫)等;(4)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巖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質災害,如建筑地基與基坑變形、垃圾堆積等;(6)河、湖、水庫災害,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7)海岸帶災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蝕、海港淤積、風暴潮等;(8)海洋地質災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9)特殊巖土災害,如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變化、淤泥觸變等;(10)土地退化災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堿化、潛育化、沼澤化等;(11)水土污染與地球化學異常災害,如地下水質污染、農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災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層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技術建議
3.1地質災害防治措地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 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一是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針對我國的地質地貌問題,要加強對地質災害的勘查工作,研究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發育情況、以及危險程度等,為建設全國地質災害的預警系統打好基礎。要想更好的防治地質災害,要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為預則地質災害以及評估災害災情等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和地質災害調查、評估、防治等方面法律法規,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杜絕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的發生。
3.2地質災害防治的具體建議
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要做好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轄區企、事業單位要嚴格實行值班報告制度,及時上報值班電話和值班人員表,以便在災害發生后能在第一時間知悉災害情況,確保上報下達、傳遞到位。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理,根據地質災害的類型特征、分布活動的規律、形成條件、控制因素、危害程度的不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同時進行嚴格地質勘察和施工管理,并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進行綜合治理。
4.結論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本文在分析了地質災害產生的因素和地質災害的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具體建議,以期能夠更好的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屈秋楠.淺談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技術建議山,貴州地質工程勘察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