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對環境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植樹造林對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植樹造林;意義;必要性;造林方法
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決定林業發展和生存的關鍵就是森林資源。因此,林區的整地、造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植樹造林的必要性
隨著木材經濟的愈加顯現,對森林的砍伐和破壞日益加劇,森林資源的缺少,導致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在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指引下,積極轉變森林植被的經營理念,促進林業產業的循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植樹造林降低城市噪音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而對于生活在城市地區的居民來說,影響他們生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噪音。目前,各種噪音對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嚴重危害著群眾的身體健康,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將其解決。而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的基本措施可以利用植樹造林。一般情況下,沒有超過五十分貝的噪音對人體是不會造成影響的,而噪音的大小如果超過了這個數值之后就會對人體產生必要的影響,如果噪音的大小持續超過了九十分貝,那么人類是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而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噪音普遍都超過了七十分貝,嚴重危害到了人體的身體健康,而在進行大范圍的植樹造林之后,城市的噪音會被樹木隔絕或者吸收,從而達到了凈化噪音的目的。
1.2 植樹造林可以維護生態平衡
近些年,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很多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導致人們的生存環境遭受到了嚴重壓力,汽車尾氣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噪音、空氣污染,自然災害等等對人們的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要想緩解這些危害,植樹造林是重要途徑,它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塘,釋放人體所需的氧氣,能減少空氣污染凈化了空氣,植樹造林能夠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對暴雨沖刷地表有很好的保護功能,能減輕某些自然災害,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植樹造林可以為人類提供許多寶貴資源,所以植樹造林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意義非凡。
2 植樹造林常用方法
實施植樹造林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植樹造林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植樹造林有多重方法,主要包括播種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不同方法的優勢不同,使用樹種和地區也不盡相同。
2.1 播種造林法
又稱為直播造林法,是指將樹種直接播種在土壤中進行造林的方法,主要適用于種子較大、發芽較容易和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核桃、油桐、山杏等。播種造林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紅松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較輕,對于邊遠山區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穴狀、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危害極為重要。
2.2 植苗造林法
又稱為栽植造林或植樹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進行栽植造林的方法,適用范圍較廣。該種造林方法造出的林木對不良的環境條件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受樹種和土地條件限制較少,生長較為穩定,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造林方法。但是使用該種方法進行植樹造林時,必須先進行育苗,而且苗木的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遭擠壓變形和失水。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剪修直到定植全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苗木水分平衡的維持,不能使苗木失水過多。
2.3 分殖造林法
這種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樹木的枝干等營養器官作為造林的材料進行直接造林的一種方法。這種造林法能夠有效的節省育苗的時間和各種人工費用,而且這種造林方法操作簡單,能夠切實提高人工操作的效率。分殖造林法與移栽造林法一樣都有著較高的成活率,但是兩者不同的是,分殖造林法在母體上能夠很好的保持母本的各種優良性狀。但是采用這種造林方對造林地的選擇上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且分支材料的來源收到了母樹數量和質量以及分布地區的限制,同時,這種方法對樹種的要求也較高,要求分殖的出芽率要高,樹種的來源要廣泛,一般情況下采用這種造林法比較合適的樹種有楊樹、柳樹等能夠進行營養生殖的樹種。
2.4 插條造林方法
插條造林是利用樹木的枝條作為插穗,直接插在造林地區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主要多用于春秋兩季,插穗造林一般都是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隨時采集隨時造林。如果造林地土地較為干旱,可以使用細土進行覆蓋;另外也可以在干旱地區采用壟作栽培,并在壟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旱情。該方法首先應當整地、起壟然后再進行壟間灌溉。然后再用塑料薄膜覆蓋整個壟面,并按照一定的距離進行插條栽植,以后以細土蓋住薄膜上存在的插孔。在插條生長出葉子后,就可將薄膜撤去;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以石蠟封住插條切口,即是在插條蠟封,這樣可以防止水分流失。
3 植樹造林技術的注意事項
植樹造林的目的是恢復并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保障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獲得更多、更好的林木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需珍惜造林資源,充分利用種子資源特別是苗木資源,盡量保障苗木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為了更好地提高植樹造林質量,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應注意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選擇適合造林目的和市場需求的樹種,選擇易繁殖、易栽培的樹種,并根據所選樹種的特性進行合理種植或栽植。苗木栽植造林時,需注意對栽植時間和起苗時間的掌握,苗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應注意保水和避免損傷。苗木定植時,需精細設計、科學栽植,做好穩固、促進水分吸收等工作。此外,植樹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對植樹造林成果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不但要做好澆水培土等工作,還要適量施肥,避免病蟲害和動物侵害,以為苗木的健壯生長提供有效保障。
結束語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無論是生態保護的需求還是新社會發展的需求都使得林業更新和生產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原有的自然林早已不能滿足現有需求,人工植樹造林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尹雪蔚,湯健.關于植樹造林技術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12(4):30~31.
[2]譚海.淺談造林地植樹造林的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5).
篇2
關鍵詞 植樹造林;林業發展;意義;森林;方法
中圖分類號:F31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316-(2014)01-
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它們是人類社會的重要財富,也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是實現人類進步的重要奠基。但是,我國的林業保護與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加強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許多林業工作者將重點轉移到植樹造林之上。加強植樹造林工作,對于子孫后代來講是一件極為有意的事情。面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以及不斷出現的環境問題,植樹造林工作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因此,筆者選擇植樹造林的意義與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意義的。
一、植樹造林的意義
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優化是兩個不沖突的問題,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更多的人認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來對植樹造林的意義進行分析:
1.有利于抵制沙塵與水土流失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沙塵天氣出現。風沙的到來,對其所到區域的環境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田園會被風沙所掩埋,城市的容貌受到不良影響。要加強對風沙的抵制,大大降低風沙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就要加強防護林的建造。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之下,加強防護林的種植,可以大大減小風速,使樹木的根系更加牢固,也可以使得樹木的枝干更好的成長。這地于防治我國的水土流失現象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根據林業部門的相關調查與統計,每平方公頃的林地,可以儲水3000立方米,而每1000平方公頃的森林可以有效蓄水600萬立方米,而建立同樣蓄水量的水庫需要1000萬元的資金。
2.有利于空氣的凈化與溫度的增加
樹木對于空氣的凈化作用人人皆知,但是其凈化能力的高低則是人們很難細化的。根據林業部門的相關調查,每一株樹苗在一年之內可以對一輛汽車行駛16僅是的不良尾氣進行吸收與轉化。而一些其它的特殊樹種可以起到更好的空氣凈化效果。比如說柳杉,每平方公頃的柳杉可以有效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如果城市中的空氣較好,那么樹木則可以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吸收與轉化。另外,每一株的成年樹種,每天可以賂空氣中蒸發400kg的水分,這對于城市空氣溫度的改善是極為有利的。
3.有利于噪音的減小
噪音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大眾的一大生活困擾,加強植樹造林,可以很好地隔絕噪音。一般來講,三十米寬的隔音帶可以大大減少噪音對于社會大眾生活的影響。在噪音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綠化帶與隔音帶的種植是提高當地社會大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法。
4.有利于物種的多樣性
物種的多樣性受到生存環境與氣候變化的影響,無論是植物物種,還是動物物種,都與其生存環境有著重要的關聯。近些年來,許多珍惜物種因為生態環境的變化而滅絕。如果森林消失,地球上會少450萬種生物類別。加強植樹造林,可以為許多物種提供生存的家園。加強森林的覆蓋率可以為物種的生存與繁殖提供更好的大氣環境,使其舒適地成長與生存,實現人與自然的充分和諧。
二、植樹造林的方法分析
植樹造林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優勢以及限制。下面,我們就來對植樹造林的方法進行簡要的闡述:
1.直播造林方法
所謂的直播造林方法,也就是播種造林方法。將種子直接播種到造林地當中,直播造林方法最為簡單,同時也杜絕了育苗與移植等復雜環節。直播造林法適合進行大面積的造林工作。但是,進行直播造林的要求較高,播種的種子顆粒要大,且具有較好的發芽率與成活率,這些種子的種源要充足,比如說油桐與櫟類樹木可以進行直播。另外,直播造林的方法對于水源的要求較高,需求土壤的水分充足。且林地的自然災害或者病蟲害發生機率較小,一般在人煙稀少的地區適合進行直播造林。在進行播種之前,要對樹種進行有效的消毒與浸泡等處理,使種子的發芽率提高。
2.栽植造林方法
所謂的栽植造林法,也稱為植苗造林法,就是將已經培育好且發育較好的樹苗移植到造林地當中。栽植造林方法是當今植樹造林工作當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方法,主要因為其具有幾點優勢。一是利用栽植造林方法,可以節約樹種的用量,對種子進行高效使用。二是栽植的樹苗對于自然環境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較強,有較高的樹種成活率。三是經過人工培育的樹處對于造林地的條件要求較低。但是,在利用栽植造林方法之時,在進行樹苗的移植之時,要注意樹苗的安全,特別是樹苗根系的安全。在進行樹苗的運輸之時,堅決不能讓樹苗的根系出現損傷等不良現象。另外,要提高樹苗的成活率,一定要在最大限度中減少樹苗的運輸時間。
3.分殖造林方法
所謂的分殖造林方法,就是利用樹種的營養器官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一種方法。分殖造林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育苗的時間以及資金,并且分殖造林法的具體操作較為簡單且具有較高的成活率。分殖造林法可以從母體之上選擇具有優勢的性狀進行造林,使造林的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分殖造林方法的使用會受到區域的限制,主要是其所用的營養器官需要從母體當中取得。分殖造林方法的應用較為普遍,但樹種類型有所限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日益增長的社會經濟以及日益退化的生態環境,加強植樹造林的力度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的共同期待。社會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認識到了植樹造林工作的意義,加強全民植樹造林已經成為林業相關部門的重要工作目標。筆者從植樹造林的意義出發,對幾點植樹造林的方法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希望以此來提高林業部門以及社會大眾對于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要意義,投入到植樹造林的工作當中去,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度。
參考文獻
[1]張春英.造林工程實施辦法分析[J].民營科技.2008(11)
[2]李亞軍.淺談保護天然林資源必須抓好幾項工作[J].民營科技.2008(09)
[3]昆侖.植樹造林怎能替代天然林[J].防災博覽.2011(01)
篇3
[關鍵詞]植樹造林 常用方法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3)07-0091-01
在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社會需求的更新背景下,我國林業產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植樹造林作為一項森林更新和新造的生產活動,是目前森林產業中培育森林的一個重要基本環節。近年來,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使林業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有效維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植樹造林已成為我國林業產業中主要的林木來源,造林綠化工作更是黨和國家提出的重要建設任務。進行小面積植樹或大面積造林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并調節氣溫,從而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實施植樹造林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植樹造林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有效提高植樹造林的質量,我們必須認真做好植樹造林的整體規劃,同時掌握技術中的幾個要點,從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并使幼苗健壯生長。
一、植樹造林常用方法
植樹造林有多重方法,主要包括播種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不同方法的優勢不同,使用樹種和地區也不盡相同。
1.播種造林法
又稱為直播造林法,是指將樹種直接播種在土壤中進行造林的方法,主要適用于種子較大、發芽較容易和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核桃、油桐、山杏等。該種方法雖然省去了育苗工序,但造林土地條件要求較為嚴格,而且幼林管理工作要求也更高,主要適合于土壤水分充足及自然災害較輕的人煙稀少地區使用。使用該種方法進行植樹造林時,應對樹種進行嚴格的播種前處理,如消毒、浸種、催芽等,確保春播、早出芽,做好鳥獸危害管理工作。
2.植苗造林法
又稱為栽植造林或植樹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進行栽植造林的方法,適用范圍較廣。該種造林方法造出的林木對不良的環境條件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受樹種和土地條件限制較少,生長較為穩定,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造林方法。但是使用該種方法進行植樹造林時,必須先進行育苗,而且苗木的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遭擠壓變形和失水。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剪修直到定植全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苗木水分平衡的維持,不能使苗木失水過多。
3.分殖造林法
是指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如樹枝、樹干、樹根等級竹子的地下莖進行植樹造林的方法,不僅技術簡單、容易操作、成活率高,而且能夠保持母樹的優良性狀,生長期快且適應能力強。但是這一方法受母樹數量和分布狀況的影響較大,主要適用于楊樹、松樹、柳樹和竹類等通過營養繁殖的樹種。
除以上幾種方法外,植樹造林還可以采用插條、插根和分蘗等方法進行。
二、植樹造林常規程序
1.造林地準備
在植樹造林前,需做好所選造林地的前期準備工作,以提供造林場地。造林地準備主要包括清理和耕整兩部分:進行清理工作時,需將地上的灌木、雜草及倒木、伐根、枝丫等全面清除,可采用火燒、割除和化學藥劑等方式進行清理。造林地進行清理后還需根據造林需求對土地進行耕整,耕整方式可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指耕整造林地的全部土壤,適用于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帶狀耕整是指對造林地進行長條狀耕整,在山地上主要有反坡梯田、水平階、撩壕等方式,在平坦土地上主要有高壟、犁溝、帶狀等方式。塊狀整地是指對造林地進行塊狀耕整,在山地上主要有魚鱗坑、穴狀、塊狀等方式,在平坦土地上主要有高臺、坑狀、塊狀等方式。
2.樹種的選擇
根據造林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狀況,選擇與造林地條件相適應的造林樹種,是有效達到造林目的的決定性因素。直播造林時,所選用的樹種種子應能在造林地發芽破土并健壯生長;苗木造林時,所選苗木要有當地優良樹種的優良性狀,確保苗木栽植后能夠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生長潛能。此外,造林所選樹種還應適應當地林業市場的供應需求。
3.林材料的處理
選用播種造林法進行植樹造林時,種子在播種前要做好前期處理工作,如消毒、浸種、拌種、催芽等,以加快種子的萌發速度,保證出苗整齊并預防病蟲害。選用植苗造林法時,需提前進行育苗,并在栽植前做好苗木維護工作,不要使根系受到損傷和失水。
4.造林
做好前期準備和處理工作后,就可以根據需要開展種植或栽植工作,注意距離和深度等方面的規劃和設計。
三、植樹造林技術的注意事項
植樹造林的目的是恢復并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保障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獲得更多、更好的林木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需珍惜造林資源,充分利用種子資源特別是苗木資源,盡量保障苗木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為了更好地提高植樹造林質量,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應注意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選擇適合造林目的和市場需求的樹種,選擇易繁殖、易栽培的樹種,并根據所選樹種的特性進行合理種植或栽植。苗木栽植造林時,需注意對栽植時間和起苗時間的掌握,苗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應注意保水和避免損傷。苗木定植時,需精細設計、科學栽植,做好穩固、促進水分吸收等工作。此外,植樹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對植樹造林成果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不但要做好澆水培土等工作,還要適量施肥,避免病蟲害和動物侵害,以為苗木的健壯生長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尹雪蔚,湯健,關于植樹造林技術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12(4):30~31.
篇4
關鍵詞:植樹造林方法;重要作用;分析
植樹造林是改變環境問題的首要任務,植樹造林工作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地了解一些植樹造林必要性以及方法。
1植樹造林的必要性
首先,植樹造林可以改變空氣質量。植樹造林可以擴大森林的面積,這就意味著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會被森林吸收,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是一個天然的氧氣工廠,同時因為森林吸收了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減少了二氧化碳對于大氣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氣中的污染物。這在根本上調控了空氣污染,是保護空氣環境、提高空氣質量的最佳途徑。其次,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業的噪音污染,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工業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大量的噪音,各種各樣的噪音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而植樹造林不但可以有效地凈化城市空氣,提高空氣質量,還可以有效減少噪音對人們的污染,在城市范圍內采用灌木和花草相結合的綠化帶,可以形成有效的消聲區域。最后,植樹造林可以促進生態的平衡發展。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土壤的蓄水能力,控制土壤的水土流失現象,防風固沙,有效地治理沙化耕地的情況,減少洪澇災害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
植樹造林可以在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的現象,會保護地層表面,緩解風雨侵蝕的程度,樹木的枯枝枯葉可以有效地減緩雨水下流的速度,雨水經過地層表面的草根、樹皮以及落葉緩慢地進入地下,樹木則可以通過樹根來吸收滲入土壤中的多余水分。植樹造林可以防風固沙,減少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形成。可降低風速80%左右,在樹林之間種植草,可以有效減少砂礫的產生。另外,樹木還具有調節氣溫的功能,也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氣中的微粒,例如煙塵中存在的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質,降低空氣中的塵埃比例,有些樹木還可以起到消菌殺毒的作用,例如松、樟、榆等樹木分泌的殺菌素可以有效消滅結核桿菌、自喉桿菌等病菌。
2植樹造林的幾種方法
2.1播種法
播種造林的方法就是將樹木的種子直接播種到土壤中。播種法可以形成分布自然和均勻的根系,樹木幼苗的生長過程比較固定,非常適合造林目標地區的氣候和地區土壤條件,只要通過機械或者飛機廣泛撒種就可,不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播種方法非常適合地廣人稀、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我們可以結合當地的地質特點,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撒播、塊播以及條播等多種方法。
2.2栽植造林的方法
所謂的栽植造林法就是利用育苗技術,把根系完好的幼苗當作造林的主體材料進行種植的方法。我們應采取具有很強適應能力的幼苗進行培育,這種幼苗的防害和防病能力都較強,幼苗在育苗過程中要經過嚴格的選苗過程,在苗圃起苗中也十分小心仔細,在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幼苗的完整和健康。種植后一定要進行及時的培育管理,預防后期容易出現的問題,栽植造林的方法比較適合自然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發的干旱地區,做好栽植造林可以有效預防該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
2.3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法是根據有的樹木可以利用自身的根、干、枝以及其他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特點進行造林的種植。這種種植方法具有節省整體預算和經費、縮短育苗時間的特點。這種方法因為幼苗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母體的優良特性,所以技術方法簡單易行、成長快、成活率高等直觀的特點,但是這種造林方法對于地區的整體條件要求相對較高,例如對地區的地形、土壤環境以及水分含量都有著很大的要求。
2.4插條造林方法
插條造林是利用樹木的枝條作為插穗,直接插在造林地區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主要多用于春秋兩季,插穗造林一般都是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隨時采集隨時造林。插穗的規格一般都要控制長度在30~70cm,最好在地區進行全面整體的造林,造林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整地,讓土壤質地疏松,便于進行插條,也會提高整體的造林率。
篇5
關鍵詞:秋季;植樹造林;技術特點
秋冬季造林與春季造林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一是造林成活率高。這一時期,氣溫低,空氣濕度大,蒸發量小,土壤墑情好,苗木本身水分充足,營養充分,移栽的過程中不易失水,能保持較多水分,成活率高。二是苗木可選性強。可在苗木生長季節充分觀察苗木的長勢,選擇養分充足、生長健壯且充分木質化的優質苗木。三是秋冬季造林可避開苗木病蟲害高發季節,有利于苗木健壯生長。秋冬季植樹,氣候涼爽,害蟲大多開始收斂結繭進入冬眠,各種病蟲害發生率較低,是苗木成活生長的大好時機,到翌年初夏病蟲高發季節,苗木已具備了一定的抵御能力。
1 秋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條件
1.1 氣候環境比較適宜
秋季進行植樹造林能夠有效的避開夏季的高溫和春季的干旱情況,并且這個時節的氣溫沒有那么高,樹苗種植過程中自身的蒸發量不是很多。再加上秋季雨水比較充沛,土壤和空氣中的濕度一般都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極大的滿足新栽苗木對水分多的需求。同時,在秋末冬初開展植樹造林,由于環境溫度比較低,地溫比較高,這樣就有利于新栽苗木根系傷口的恢復和根系的生長,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而如果在春季進行造林,正是多數苗木萌發的時期,這個時期對養分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尤其是對水分的需求十分的高,而在移栽過程中由于苗木的根部受到傷害,新根還沒有生長出來,在一定時期內會對水肥的吸收能力不足,苗木體內原有的儲存養分又會因為發芽展葉而導致營養成分流失過大,這就很難保證苗木的成活率。而在秋季進行植樹造林恰巧能夠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能夠減少或者縮短春季植樹造林過程中的緩苗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1.2 秋季植樹造林勞動力比較充足
在秋季進行植樹造林,可以避開春季的農忙世界,有利于開展各種勞動組織,同時也有利于苗木的組織,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加快造林的速度和造林的范圍,提高造林的效率和造林的質量。而在春季進行人工造林,由于勞動力要進行農業生產,因此,很多植樹造林活動的時間就顯得比價倉促,導致了造林的時間緊,進度快,任務重等,在開展植樹造林過程中由于搶時間、搶進度、搶購苗等現象的存在,造林過程中很多細節做不到位,最終影響到造林的效果和造林的質量。而在秋季季節開展植樹造林,由于雨水比較充沛,土壤濕度較大,墑情比較好,整地的效率也會提高,在降低造林成本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施工的難度同時,在秋季進行植樹造林,對時間的要求不是那么的嚴格,因此可以精心的進行組織,精細的開展作業,可以一邊整地一邊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2 秋季造林的技術要點
2.1 選擇合適的樹種開展植樹造林
在秋季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多會采用截干或者埋枝的栽培技術,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樹種都適合秋季進行植樹造林的。通常情況下,那些萌發能力較強,樹種來源比較廣泛以及適應強的樹種都可以在秋季進行植樹造林,例如,楊樹、柳樹、刺槐、椿樹等樹種,此外,在秋季進行造林過程中還應該注意選擇那些抗寒性能比較好的樹種進行造林,避免在冬季被凍傷或者凍死。
2.2 選擇合適的栽植時間
在秋季進行造林過程中,應該選擇樹木的葉子開始落葉或者進入休眠期之前進行移栽,這個時期內樹木地上的部分已經停止了營養生長,其營養流回根系,但是這個時期根系還在生長,移栽之后,根系的創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生長,這樣有利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選擇的時間一定要合適,過早的進行移栽會因為樹木上部的代謝還沒有停止,容易出現樹木缺水的現象,影響樹木的成活率,而移栽時間選擇的過晚,就會因為地表溫度較低,出現比較嚴重的凍害現象,對苗木的根系造成損傷,不利于創傷的恢復,影響成活率。我地最佳造林時間為每年的11月份。
2.3 秋季造林技術
2.3.1 整地
在進行秋季造林過程中,首先應該對造林的區域進行全面的整地,除去林地內的雜草和灌木叢,深挖坑,從而達到蓄水和保墑的目的。
2.3.2 起苗
秋季植樹造林起苗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苗木的根系完成,要盡可能的保證其根本帶有較多的土壤,如果沒有帶土壤的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的包裝,同時還應該注意截干技術的應用。在進行苗木在栽干過程中,應該將樹苗頂部的樹冠部分去除,以減少水分的流失,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截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截干的高度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的要求。一個是如果造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城市進行綠化,那么截干的高度適當可以高一些,如果是荒山造林那么截干的高度就應該低一些。另一個是根據樹苗的特性,有些樹種的干型比較弱,因此,截干的位置較低可能會導致樹冠過低的接近地面,影響了生產和人的活動。在截干之后,為了防止傷口水分流失,截干之后應該在其表面涂抹相應的保護膜。同時在秋季造林過程中還應該防止根系過度的在表面暴露,以免失水過多。
2.3.3 栽植
按照苗木額規格和確定的植穴的大小進行栽植,一般情況下,栽植穴的長寬高維持在80~100ccm左右比較適合,栽植的深度以超過圖痕2~5cm比較適合。總的栽植要求是根系伸展,苗扶正,從起苗到栽植過程應該盡量縮短時間,防止苗木失水過多。
2.3.4 管理
秋季對植樹造林的管理要求比較高,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苗木的傷口進行及時的處理和保護,防止傷口出現凍壞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秋季樹苗移栽之后要全面的進行一次灌溉,提高新移栽樹苗的成活率。
結束語
在我國北方地區,進入春季以后就會大范圍的進行植樹造林活動,但是由于這個時期的降雨比較少,導致了造林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對于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在秋季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有著現實的意義。經過我們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在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秋季進行植樹造林能夠獲得較好的造林效果。秋季雨水比較充沛,土壤中的濕度較大,氣候環境比較適宜,蒸發量小,對新栽的苗木影響較小。因此,在秋季適度的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對加快我國林區覆蓋面積,提高造林的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谷海霞.淺議火燒跡地人工植苗造林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12).
篇6
關鍵詞:植樹造林;生態規律;生態工程;林帶結構;生態效應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森林不但是自然界組成的重要一環,也是社會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林業建設應該依照現代林業思想進行,充分遵循生態規律,通過科學有效的植樹造林方式培育與保護森林,進而壯大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植樹造林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是一種具有基礎產業性質的社會公益事業,能夠提供3大效益,即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的林業發展已經有了很大提升,正在向現代林業的方向積極發展。但是林業發展受制于多種因素,如生產周期長、投入次數多、資金周轉慢、資源破壞容易而恢復難等。這也讓植樹造林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該項工作必須投入更大的資源。我國的植樹造林工作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問題,如植樹造林過程中未遵循生態規律等。植樹造林工程本身就是一項生態工程,其工作的開展必須依靠生態規律的指導。
1 遵循生態學規律,明確植樹造林目的
森林提供的功能有很多,其合理的開發利用不但能夠產生經濟效益,還能夠產生良好的社會與生態效益。植樹造林最常見的幾種功能:起到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凈化空氣,有助于空氣濕度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區域氣候環境;隔減噪聲,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人類提供各類林副產品,如水果、食用菌類、藥材等;抵抗自然災害,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農業保產增產提供保障;為大量的野生動植物提供生境,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自然物種多樣性的保障。
以森林功用進行分類,常分為以下5類:防護林,提供防護作用;經濟林,提供果品、工業原料、藥材和食用油料等;用材林,提供木材;薪炭林,提供燃料;特種用途林,滿足國防、科學研究等特殊需求的林地。如果按照人類對于森林影響程度進行分類,則可以分為3類,即人工林、次生林和原始林,其中與植樹造林關系密切的主要有人工林,其次為次生林。這些森林類型的劃分具有一定的生態學原理,因此在營造不同類型的林地應該按照一定的生態學規律。
以水源涵養林為例。由于我國地形復雜,地表徑流的分布情況與特點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在營造水源涵養林時要根據具體的生態條件,選擇合適的林鐘,配置符合生態學規律的防護林體系。水源涵養林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夠形成具有深厚而松軟死地被物層的喬灌木混交林,這就對樹種的選擇提出了以下要求:具有濃密的樹冠,提供多而易分解的落葉以改良土壤,適宜樹種有沙棘、刺槐和紫穗槐等;具有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從而快速郁閉以減少雨水對地面的直接沖刷;根系分布深而發達,在土壤改良上有一定優勢;能夠適應特殊生境,在干旱貧瘠的坡地上選擇合歡、樟子松、馬尾松、沙棘和胡枝子較為合適,而在容易被雨水浸泡的洼地則應該選擇柳樹和檉柳等耐水樹種。
2 林帶結構與其功能發揮的關系
植樹造林所采用的模式不同就會帶來不同的功效,其功效的能夠發揮以及發揮是否正常,需要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進行詳盡的研究與規劃。每一種森林類型都有自己特定的結構特征,每一塊林地也都有自己的林帶結構,這些特征結構的不同就能夠帶來不同的高能。
以農田防護林為例。為了避免雪災、風沙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有計劃的建造各種類型的農田防護林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農田防護林需要建立起一種小范圍內的氣候條件,避免大環境波動帶來的農業危害。小環境的形成就與林帶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其主要涉及林帶內部的樹木枝葉所形成的透光孔隙、密度等的不同與分布,這些要受林帶成層性和均一性的影響,與樹種組成、林帶寬度、林層、密度、斷面性狀等直接相關。緊密結構林帶能夠提供靜風區,從而為果園、民居、牲畜等提供保護;通風結構林帶,其寬度較小且沒有或稀有灌木,通常由單一樹種構成,該種林帶結構能夠使得積雪在農田的分布較為均勻;稀疏結構林帶,由主要喬木與灌木樹種組成,其林帶縱斷面均勻透風避光,往往為農田防護林帶的最佳結構,同時也適用于風沙嚴重的地區進行農田防護。
3 植樹造林所引發的生態效應
3.1 重視植樹造林所引發的土壤性質改變
植樹造林所形成的林地會出現枯枝敗葉的分解和根系的死亡,這就會起到增加土壤有機物和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用。同時,林地能夠有效提升周圍土壤的微生物種群數量,土壤酶活性也有大幅升高。林地具有生物排水的作用,影響到土壤中潛水埋深。通過一定強度的蒸發作用,能夠降低潛水位,對于土壤脫鹽是有積極作用的。
3.2 植樹造林會影響農業生產
植樹造林在總體上是有很大好處的,其能夠降低風害對農作物和果樹的機械損傷,通過蒸發作用營造良好的區域氣候等,這些都能有效提升農作物和果樹的產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不過,不合理的植樹造林會干擾到正常的農業生產,引發減產的發生,即林帶脅地。在部分地區,楊柳林地能夠通過根系吸水與樹冠遮陰引發脅地。因此在植樹造林中,尤其是在農田防護林的構造中應該充分重視以下幾點:林帶配置遵循“脅西不脅東,脅北不脅南”原則;林帶寬度要合理,間距要適當;阻止樹木根系進入田地,配置斷根溝;在東北地區宜選擇側向根系不發達的深根系樹種,如樟子松、落葉松等;造林密度要適中。
參考文獻
篇7
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開荒種樹氛圍的濃厚,以建設生態綠化為目標,以生態提質、產量提速、管理提檔為落腳點,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突出我村綠化成績,改善人居環境,加大綠化面積,全力打造綠色村屯,從2009年到現在,切村村兩委班子成員以及全體黨員按照市縣鄉綠化工作和相關植樹造林文件要求, 認真謀劃,精心安排:在西北坡荒山植樹造林,齊心協力、鼓足干勁、積極認領各自樹苗,以創建綠色村莊、營造清新空氣、預防沙塵暴為目標,以提高切村環境質量為抓手,大力實施荒山綠化、美化工程,在西北坡荒山種下各類樹木共一萬顆、共歷時10年成功建起了上千畝的黨員活動林。
截止到今年,荒山綠化覆蓋率達到95%,預計占地面積1700畝,其中綠化面積1650畝,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90%。截止到2019年,全村共投入綠化資金22萬元,在荒山上種植了楊樹、松樹、桃樹、柏樹等樹種,成活率達到98%以上。活動共出動人工50人,用時10天,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植樹造林任務;經過三年的觀察,黨員活動林里面栽種的樹木基本達到了栽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目標,全面提高了切村的植被覆蓋率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2009年鄉黨委、 政府召開全鄉植樹造林工作動員大會,會議下達了植樹造林工作任務,對植樹造林工作做了具體的安排部署,同時,鄉政府成立造林綠化工作領導小組。鄉干部分工明確,包片到村。在鄉包村干部的指導下,切村制定了植樹造林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村造林綠化領導組織,強化領導,組織實施相關工作。
為保證活動扎實有效,在環境保護和綠化植樹造林工作上,我切村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了科學可行,操作性較強的一系列林業管理辦法,要求:1、由村委會領導統一行動,每年定期開展以“改造荒山,植樹造林”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加強切村綠化工作。2、全村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參加義務植樹活動。3、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駐村工作隊要積極組織志愿者、民兵參加荒地綠化活動。4、認真規劃集中造林地、重點造林地帶,確保植樹地任務完成。5、為加強林木管護,防治林木病蟲害,每年春季秋季印發管理技術資料,指導做好林木管護工作。
行動上在西北坡荒山植樹造林的日子里,切村村委會積極動員全體黨員干部主動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扎實開展造林綠化,迅速掀起我村開荒造林的新。鄉包村領導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天都親臨植樹會戰現場,身先士卒,扯繩劃線,立苗培土。干活上與村民一視同仁,由包村領導的親自指揮,在樹地里,每棵樹的行與行之間,棵與棵之間達到了行平豎直,怎么看都是一條線。領導率先垂范,村兩委分工包片,各負其責。
同時為擴大義務植樹的影響,拓展義務植樹的多種實現形式,重點是荒山綠化、通道綠化、新農村建設規劃,努力打造“綠色村”,發揮植樹造林在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全村樹立起維護生態安全、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治本之策的觀念,為建設綠色環保新農村奠定良好基礎:我村將4月中旬定為“造林綠化突擊月”。
切村村委會采取全體黨員認領義務植樹和后期管理任務分解的辦法,由各黨員包片,將綠化區劃分為8片,將每3位黨員劃分為一個小組,一組一區,全面負責植樹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同時為提高移植大樹的成活率,切村綠化領導小組統一要求:全體黨員要給自己負責的大樹做上三角支架,提高大樹的穩定性,以防止“樹大招風”,動搖根系,并定期督促澆水,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鄉強基辦組成聯合檢查驗收組,對每年各片、各組的綠化任務進行驗收,既強化了全體黨員的責任意識,又提高了綠化質量。
同時為發動廣大村干部與無職黨員強化綠化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綠化建設成果在綠化過程中,切村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綠化管理工作,對荒山樹木定期打頭、剪枝、施肥、除草,并在不同時期給樹木進行修剪, 粉刷,噴藥、除蟲,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有效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在宣傳方面,大力加強植樹造林綠化相關宣傳。駐村工作隊與鄉強基辦聯合定期開設專題活動,大力宣傳公民義務植樹的法定性、義務性、公益性和長期性,宣傳植樹造林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在全村農牧民中樹立了“綠我家園,人人有責”的理念,形成了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環境的良好社會風尚,增強了全村百姓義務植樹和愛綠護綠的責任意識。從而提高了農牧民群眾愛林護林的法制感和自覺性,提高了義務植樹的盡責率。
在綠化監督方面,由切村監督委員專職負責對“黨員活動林”的栽植質量進行抽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為了確保綠色通道造林成活率,村委會從基礎工作抓起,制定了嚴格的種植標準、苗木質量標準,嚴把苗木泡水關和栽植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年間,切村村兩委班子與歷屆駐村工作隊,站在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造林綠化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綠化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大事抓緊、抓好并抓出了成效。靠自己的雙手在村造出一片綠地,用綠色來改善切村的生態環境,為提高農場林業管理水平和綠化美化家園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績。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切村村委會將會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造林綠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并在全村繼續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發展現代綠色,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打好生態牌、綠色牌、環境牌,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自身獨特的優勢,以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齊心協力把造林綠化工作搞好,為我村的鄉村振興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篇8
摘 要:森林資源是我國較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類型,它不僅能夠起到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森林資源能夠為我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存環境,使生態建設得以平衡發展。尤其是在山區,森林的重要性地位也就更加凸顯,這是因為山區由于其本身的地理條件,導致生態建設難度較大,促進生態的平衡健康發展則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對山區的造林地進行清理,運用積極有效的方法開展植樹造林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樹造林方法
人們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生活、生產,都與大自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密切相關,一旦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人們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會呈現出一定矛盾,不僅人類的正常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更為嚴重的就是物種會瀕臨滅絕,最終人類也就難以存活,而森林資源作為生態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其進行優化管理也就成為來了生態保護及建設工作中的關鍵點,因此植樹造林工作刻不容緩,本文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而后提出了清理整地及植樹造林的方法,以供同行參考及借鑒。
一、植樹造林對保護林地資源的重要性
森林資源是維持生態系統正常運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據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一旦森林總量減少,則對生態系統會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從我國當前形勢來看,雖然資源種類及數量上占據一定優勢,但是我國人口數量卻較多,這就難以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人均占有量難以達到正常標準,這就使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頻繁發生,這不僅會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造成滯后性影響,更會破壞人們原有的生存環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乃至經濟發展都會產生較大威脅,因此植樹造林工作應當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使清理整地及植樹造林工作能夠更加高效的開展起來。
目前,我國的林業事業在經過科學探索及優化創新后,已經收到了一定成效,人工造林面積已經上升到世界首位,而森林覆蓋面積的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就此驕傲,還應當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國目前的林業建設中仍舊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例如:植樹造林中樹木并不能大量存活,在重復造林中經常會出現難以成林的現象,這就會使得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的增加受到不良影響,這對人民生活及經濟發展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在我國部分地區,林業資源的占有量相當龐大,不僅林業用地面積比較多,森林覆蓋率更是達到了80%以上,因此而成為我國重點林業地區,而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處于較高水平,因此不難發現,林業資源是人民生活及經濟發展最基本的保障。
二、造林地清理
1.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三種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C等機具。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2.整地方法
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三、植樹造林
1.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采用播種造林法播種的種子播前應進行種子處理。措施:消毒、拌種、浸種、催芽。春播時深休眠種子要催芽。春播時逼迫休眠種子應浸種,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較干旱、晚霜與低溫危害嚴重不宜浸種。
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種后不覆土,種子在條件下發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適用條件:勞力缺乏、 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播后要覆土鎮壓。
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塊播: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面積一般在 1 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復雜。適用條件:已有闊葉樹種的天然更新跡地引入針葉樹種,沙地造林。
2.植苗造林法
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實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 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植樹造林;造林質量;綜合措施
中圖分類號 S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14)13-0146-01
一、加大執法力度
在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很有必要實行依法造林制度。在開展任何的造林工作過程中需要我們堅決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對林業生產和資源開發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從而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制度管理好林業的法規和立法的配套工作。在造林過程中,堅持林地中的總量控制,在征用林地過程中,一定要經過當地的林業部門進行全面的審核,對于沒有經過允許而存在的濫砍濫伐的現象一定要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其進行嚴格處理,對破壞森林資源的任何不法行為都要及時阻止,并嚴格執行持證運輸木材,憑證采伐木材的限額制度。
二、良種壯苗的培育
(一)苗圃的建設
對于育苗苗圃的建設應該加強建設的措施,同時還應該對苗圃的技術管理方面加強管理。在進行建設過程中要實現培育優質的壯苗,缺少高質量的苗圃是不行的。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苗圃的建設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有必要根據相應的技術規程和相關流程讓經營模式能夠盡快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最終建設一個科學合理的育苗苗圃。在進行育苗過程中,要根據育苗的要求開展常規的播種、整地和催芽工作,此外,在進行育種過程中還應該根據栽培技術的水平以及水肥條件和育苗的年限以及質量合理的確定播種量的大小。
(二)提升良種的使用率和供種率
首先,種子園的建設。要想建立優質的種子園,就需要優質的種子和插條作為基礎保障,保證林木種子的優良遺傳特性。而種子園是保證良種的基本生產基地,利用種子園能夠切實提高造林、育苗的質量,能夠顯著提升造林的質量。種子園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在經營管理方面全面的進行重視,在建設過程中要對病蟲害、雜草以及土壤環境進行全面的重視。同時還要根據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及時的進行修剪、整形等工作;其次,母樹林的建設。母樹林的建設應該選擇那些遺傳性狀優質的樹苗進行生產和建設,并且要促進林木的生長和發育,并不斷的對其進行管理和經營。母樹林的建立,能夠充分發揮兩種的作用,實現操作的簡單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同時還能夠減低資金的投入,取得較高的效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范圍的母樹林建設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加強經營管理方面的內容,將母樹林的效益盡快的發揮出來。
三、不斷提升更新造林的質量
現階段,造林的質量不斷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強對造林的管理力度,制定必要的管理政策,加強對造林地的質量進行全面的管理,提升森林的保存率和林木的成活率,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應該將造林的效益和質量放在第一位,不斷發揮更新造林的效益。首先,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造林生產任務的效率質量;其次,全面開展各種綠化植樹活動。通過對周圍環境的綠化給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并不斷的總結造林的經驗,不斷對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再次,轉變發展思想。領導要經濟發展和環境協調之間的關系,不斷轉變傳統的固有觀念,重新的造林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進行定位,在林業領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最后,實行領責任制度,在營林造林過程中要全面落實責任制度,科學的對各方的責任進行劃分,做大獎罰分明。
四、造林規劃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性
在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要對因地制宜的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應該有科學的規劃,在項目工程的設計階段,要根據實際的需求,對樹種進行科學的選擇和確定,選擇適合本地區環境的額不同灌木樹種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要積極的營造混交林,減少純人工林的營造。同時,在營林造林過程中,還應該將適度適當的原則全面貫徹實施到整個造林活動中。當然不同的地區進行植樹造林的流程也是不盡相同的,在造林過程中為了避免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惡性的破壞,一定要根據生態學的規律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要將土地的最大效益發揮出來,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將造林的自然優勢全面凸顯出來,從而實現森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不同效益。
五、積極做好防護體系的建設
林業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防護力。天然林基本上都會在河流的上游或者源頭,對水利環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如果在開發過程中,對其進行濫砍濫伐就嚴重損害本地區的生態系統,同時對森林造成破壞之后,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恢復。所以,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過程中,還需要在不同的河流區域中進行生態工程建設。通過封山造林,更新造林等措施,及時的對被破壞的森林進行恢復,從而恢復當地的生態系統。同時,在森林面積不斷擴大的基礎上還需要我們重點關注森林生態系統的增強和結構的改變情況,對江河流域中的護林體系的建設要引起充足的重視,從而建立起有效的生態系統。
六、結語
在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提升造林的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造林的質量不高,在遇到各種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時,就會導致各種災害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威脅,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造林過程中應該全面重視造林質量的提升,力求讓我國的生態環境盡早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翟建新.固原市原州區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成效及經驗[J].現代農業科技. 2013(15)
[2]盧寰.南方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現狀及模式[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
[3]王童.臺前縣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
[4]凌觀利.歙縣林下經濟產業現狀與發展模式[J].現代農業科技.2014(07)
篇10
關鍵詞:植樹造林管理技術
Abstract: with the ecological damage by constantly, people on the tree planting more and more profound importance. Countries also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to encourage planting trees around,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surviv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the specific operation, the paper afforestation comm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hope of every afforestation help.
Keywords: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S776.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植樹造林對保障農業生產、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為活動的增多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因燒荒、焚燒秸稈等人為燒毀林木、林帶的情況日益嚴重,給整個防護林體系建設及當地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做好森林防護是加快林業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切實抓牢抓好。
一、關于造林地塊修整的技術要求
造林地塊的修整是植樹造林的芍藥工序,必須切實做好,也是造林很重要的工序。修整可以清掉雜木、改變造林的立地條件,雜草和沒有用的東西,能保證在造林前后時段里,使白天地表層的溫度逐漸上升,形成陽光照到地面的有利條件;整地還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因為這樣可以改變土壤物理性質,使土壤溫度狀況發生利好變化,幼林的生長也能得到保證;整地還能改善土壤結構,達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保持土地墑情。造林地的修整可分為以下3種方式即全面修整、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是清理可采取的理想方法。割除清理可以采取人工清理,把清理的雜物收攏歸堆,也可以采取機械清理,用火燒或搬運的方法清凈造林地塊;化學劑清理是殺死地上無用生長物,主要是噴灑化學除草劑。山區整地采取局部整地方式,這種方式是翻開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帶狀整地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類型,就是翻墾長條形土壤。塊狀整地有穴狀 塊狀 魚鱗坑等類型,就是指翻墾塊狀土壤。
二、關于造林技術規程的基本類型
(一)插干造林技術要求
所謂插干造林是將幼樹樹干或大樹粗枝直接插于造林地的方法。可進行插干造林的樹種,需要注意的是要選用直徑2~5cm、1~4年生并截成1~5m長的枝干。
(二) 栽苗造林法技術要求
所謂栽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是采用根系完好的苗木進行造林的方法,其優點是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相對較寬,有著在惡劣環境下抵抗力強、成活率高優勢。但有可能在造林過程中使苗木根系受到損壞或失水,為此,必須先育好苗,才能達到節省種子的目的。栽苗造林法因為受客觀造林、造林地塊的修整條件限制較少,是應用廣泛、效果顯著的造林方法。播種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是栽苗造林采用的苗木主要方法,也可以利用野生苗。在栽苗造林后,要維護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保持苗木成活,注重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環節入手,也不能忽視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的重要環節,每一個過程都要做好苗木水分的保持,最好是隨起隨栽,保持土地部的濕潤鮮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樹苗的成活率。
(三)有林地補植技術要求
有林地補植技術是為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林分密度,提高林分質量,及充分發揮林地生產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而在有林地上補植苗木的技術。
(四)分殖造林法技術要求
分殖造林法技術又稱分生造林技術,就是利用樹木的枝、根、干作為造林原材料直接進行造林。這種造林方法技術簡單、容易操作,而且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后幼樹生長也比較快,造林的成活率也比較高,還能保存母本的優良遺產性。這種植樹方法主要適用松樹、楊樹、柳樹類等營養繁殖的樹種。分殖造林要求土壤濕潤、疏松,以利于插穗生根成活,以此要求要選擇條件較好的造林地。
(五)插條造林法技術要求
相對而言,插條造林可在春秋兩季實施,收季節影響較小,春季在樹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一段為最佳時間,秋季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為宜。選1~2 年生,1.5~2.0 cm粗的枝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剪去多余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按照規定的株行距,然后踩實土壤。插條的上部應露3cm左右。如果土壤較干,還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進行壟作。要提前灌透水,整地作壟,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當長出葉子后,就可撤掉薄膜。
三、關于樹種配置的基本要求
在實際中,為維護和提高林地生產力,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綜合效益,應因地制宜地營造混交林。生態公益林應根據情況分別選擇針落葉樹種與常綠樹種混交、葉樹種與闊葉樹種混交、喬木樹種與灌木樹種混交的方式營造混交林。混交方式根據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立地條件確定。營造生態公益林混交林的比重應占生態公益林年度作業設計總面積或年度施工面積的30%以上。在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地區、熱帶亞熱帶巖溶地區、干熱(干旱)河谷等生態環境脆弱地帶,可以思考加大灌木樹種的比重。生態公益林人工更新時,要特別注意保留天然幼樹,混交林使之形成。另外,經濟林應配置相應的授粉品種。
四、關于造林管護措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苗管理技術
緩苗、生根、生長并逐步進入速生是新造的幼林一般要經歷的過程。幼苗管理對以后樹木生長和豐產關系極大,是關鍵的轉折階段。由于在這個階段的幼林生長相對困難,基本上處于散生狀態,要為它創造優越的環境條件,以此來滿足幼林對水、肥、氣、光、熱的需求,進而達到造林的目的,使之達到較高的成活率。幼林管理先從土壤管理入手,通過松土、除草來優化土壤性質,進而保證幼苗成長;同時生長抑制和調節對林木還是必要的,進行平茬、除蘗、間苗及修剪,全力以赴保證快速生長成林。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取得造林成果,要不斷加強有效的管理措施,研究掌握幼林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特殊規律,進而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封山育林管理技術
封山育林是被勞動人民長期總結使用的傳統造林方法,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具體說就是對天然下種或萌蘗能力的幼林、灌叢、灌木生長的疏林、采伐跡地,以及荒山荒地,通過封禁和人工輔助手段,使其逐漸生長成林,從而達到育林豐林的目的。
結論:
綜上所述,植樹造林的好處不言而喻。但要植好樹,造好林,掌握一定的育苗和栽培技術是關鍵。實踐中,我們要總結各種樹木植樹造林的一般規律,根據各自物種的生長習性進行大膽的技術創新,只要這樣,我們才能發揮林業對人類造福的目的。
作者簡介:曹立明(1976-),男,中專學歷,黑龍江省林口林業局東升林場營林技師,主要研究營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