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3: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學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物學的認識

篇1

    上述問題都涉及教師對于所教知識的基本認識:中學生物學應教給學生什么知識?什么樣的知識對于學生更有價值?為提高教學有效性,有必要對于所教知識從性質及其價值上進行認識,并據此作出教學思考。

    一、對中學生物學知識的基本認識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人們對于知識作出了不同的分類,而這些分類都有助于建立和豐富我們對于所教生物學知識的基本認識。

    1.建立廣義的生物學知識觀,知識與技能并重

    從知識獲得的心理加工過程出發,知識被劃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也稱語義知識、言語信息,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一套辦事的程序,本質上是運用概念和規則解決問題的過程。陳述性知識能被直接陳述,而程序性知識只能借助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當學生習得了程序性知識,并具有運用這套程序辦事的能力時,就認為學生具備了某種技能。知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知識概念僅指陳述性知識,而廣義的知識概念包含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各種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見圖1[1]。

    在中學生物學知識中,以言語信息的形式所呈現的事實、概念、原理等都可歸類為陳述性知識。在觀察、發現和使用事實,理解、運用概念和原理辦事時,則需要運用到程序性知識,如生物學實驗技能和分析、推理等智慧技能,以及列表、畫概念圖等認知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實驗技能并非等同于動作技能(即實驗操作),它還包含智慧技能(如設計和分析實驗)和認知策略(如反省實驗技能的習得過程),可以將生物學實驗技能理解為通常所說的實驗與探究能力。

    由此可見,(狹義)知識與技能統一在廣義的知識概念中。技能是以知識為基礎,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種廣義的知識觀有助于我們全面地認識所教知識的價值。《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在知識目標中要求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在能力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及“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并指出“課程具體目標中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維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中也可以看出建立廣義的生物學知識觀,在教學中知識與技能并重的重要性。

    2.認識不同性質的生物學知識,區分事實與概念

    按照知識的性質,可將學科基本知識分為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2],將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分成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應用性知識[3]。兩者的分類大致上是對應的。事實性知識是“點滴信息”的知識,如描述生物體的各種具體細節和現象,及有關的生物學術語;概念與基于概念之間關系的原理在一個層面,兩者構成了概念性知識,是“較為復雜的和有組織的知識形式”的知識,包括生物學概念、原理、定律、法則、學說、理論、模型等;方法性知識是關于程序和方法的知識,如觀察事實和現象的各種生物實驗方法,及類比、演繹等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價值性知識和應用性知識都是從知識的功能和意義的角度提出的。在生物學中,應用性知識是指導具體實踐活動的知識,如各種傳統的或現代的生物技術及其背后的生物學原理。應用性知識的提出體現了生物學科的實踐特點。

    區分事實與概念對于教學很有價值,但是事實與概念有時并不容易區分。事實是客觀的,是通過感官或儀器進行觀察測量得到的。在獲取事實的過程中,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因此事實不等同于現象,事實是理性直觀。概念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把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要經過思維,是主觀的東西。

    例如,“工業污染區,深色的樺尺蛾越來越多,淺色的樺尺蛾越來越少”,所陳述的是一個通過調查觀測到的現象,是一個客觀事實;而“工業污染區,樺尺蛾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的陳述,是有人在解釋上述事實時的一種觀點,是主觀的,因而是一個概念。又如,“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這種概括性的陳述是一個概念,而“某基因位于某染色體上”的具體陳述是一個事實。

    3.理清不同分類知識之間的關系,澄清認識上的誤區

    在文獻檢索中發現,有人將生物學概念視為陳述性知識,而有的將之視為程序性知識。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不同的認識呢?上述兩種知識分類之間是否存在內在的聯系呢?

    為了澄清認識上的誤區,理清不同分類知識之間的關系,現根據上述兩種知識分類的結果進行比較,見表1。

    可以看出,事實、概念、原理和方法都可以以命題的形式進行表述,即所謂的言語信息。在學習中,如果學生只能機械地表述或記憶這些言語信息,表明只是發生了低層次的學習,學生習得了陳述性知識。當學生能夠使用事實得出概念,并回過來運用概念解釋事實、解決問題時,才能說學生理解了這些知識,表明發生了高層次的學習,學生習得了相關的程序性知識。因此,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之間沒有截然的界限,而是層進的,學習要使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轉化。以生物學概念知識的學習為例,其學習價值不僅在于學生習得概念的表述(即陳述性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理解和運用概念的過程中掌握各種技能(即程序性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學概念既是陳述性知識,也可被視為程序性知識。

    還可以發現兩種知識分類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學習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應用性知識或方法性知識時,都可達到“陳述性”或“程序性”等不同層次的水平。例如,事實性知識的學習并非就是簡單的識記,從低到高的水平依次是“說出事實”、“辨別事實”、“使用事實”和“解釋事實”。又如方法性知識的學習,低層次的學習是知道并能說出某種方法(即僅習得陳述性知識),而高層次的學習是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法,在實際中選擇和運用方法,并對自己運用方法的情況作出評價(即掌握了程序性知識)。

    二、基于知識分類知識的中學生物學教學思考

    對于生物學知識,即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應用性知識等不同性質的知識都可以有不同水平的學習要求,教授知識的同時要重視技能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運用所述基本認識去分析教材,設計教學,將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從知識性質的角度分析教學內容

    高中生物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大體上可分為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含應用性知識)。教材主要呈現的是事實性知識和概念性知識。應用性知識即生物學原理在實際中的應用,可視為概念性知識由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轉化,即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掌握了應用性知識,表明更深層地理解了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蘊含在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和應用性知識中,有的會在教材中直接呈現,如顯微觀察法、介質轉移法等學科特有的研究方法,而有的不一定會直接呈現,如思維方法。

    在教材中,一個知識點往往同時包含了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方法性知識和價值性知識,并以其中某類知識為重點,可為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提供依據。例如,在人教版“基因在染色體上”一課中,“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一個概念,但該概念的得出是一個事實的發現過程,在此過程中科學家運用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等方法,而在將基因定位于染色體上之后,就可以從基因水平上去理解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因此,該課的學習目標可確立為:類比推理,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假說演繹,說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重、難點);運用“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概念,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重點)。為達到目標,單一的講授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思考、歸納、畫圖、解釋、類比、推理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2.從知識價值的角度把握不同性質知識的教學要求

    知識學習的價值不僅在于習得知識,更在于提升技能、提高能力。理解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而不同性質的知識在促進學生的理解力方面具有層進關系,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不同程度地增進學生的理解力。例如,事實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當現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時候就成了有說服力的事實,它可以增進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否則,事實僅僅是信息;當概念或原理背后的方法被揭示的時候,概念或原理就被激活了,它可以進一步地增進人的理解力,也具有更進一步的解釋力[2]。

篇2

一、初中生物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程序

初中生物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程序主要包括呈現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和總結評價。

1.創設情境,拋出任務

教師根據社會現實生活創設任務情境,在教學情境中提出與生物學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設置課程總任務。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了解、認識與分析任務,激發探究新知的熱情。

2.師生討論,分解任務

教師在拋出課程總任務時,需要和學生一同根據任務需求和原有知識背景與經驗,將總任務分解成眾多子任務,它們之間并不相互孤立,而是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

3.科學探究,得出結論

課程總任務被師生分解成眾多的子任務,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對子任務形成初步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實驗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獲得完成總任務所需的必備信息和資料。

4.交流分享,回歸任務

學生將實驗或實踐結果與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相聯系,形成對任務新的理解。由于學生已有知識結構或生活環境的不同,對任務的新理解也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和討論加深對任務的全面理解。當學生完成全部的子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和支持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回歸到總任務。

5.實施評價,反思總結

在探究任務獲得答案后,學生應以自我為參照評價所學知識,適時地通過小組成員開展的有關實驗和實踐活動的評價,找出小組合作中值得推廣的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相關原因。此外,教師要對整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作出評價。

初中生物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設計可以幫助教師擺脫傳統的教學思維,將傳統理論課和實踐課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教學單元。在任務的驅動下,教師教學過程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僅用很少的時間在必要時對有關知識點和學生提問進行講解,他們的主要活動是組織、引導、支持、評價和反饋。教師根據任務目標和內容設計給出“問題串”,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利用“問題串”把討論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從而啟發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自主形成新概念,引導學生將已有知識與新學知識相聯系,指導他們總結經歷的科學探究過程,更好地掌握探究方法。

二、初中生物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

教學任務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任務選擇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生物教師需要在明確學習需要和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合理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思想與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1.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挖掘學生的學習動機

生物學的教學設計必須圍繞學生的興趣進行,且源于社會現實生活。

案例1 從洗衣服發現酶的特性

在學習了“消化和吸收”一節后,學生知道糖類、脂肪及蛋白質能被消化是酶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驗證“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這一實驗時,我們得出“唾液淀粉酶發揮活性的最適宜溫度是37℃左右”。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試想,現在人們洗衣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中也含有酶,它的活性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那么,人們使用洗衣粉洗衣時的最佳水溫是多少?如何通過實驗得到答案?

課下,教師可以指導興趣小組的學生自主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分別在20℃、30℃、40℃、50℃、60℃的水溫條件下,取4L水,使用同一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洗滌被墨水污染的白棉布,按包裝袋說明配制洗滌液的濃度,洗滌20分鐘,洗滌強度盡量保持一致。之后,師生要比較洗滌效果,以沒有弄臟的白棉布作為標準洗滌效果,進行實驗記錄。最后,學生就會得出加酶洗衣粉大約在40℃的溫水中洗滌效果最佳。學生回家后會把這一實驗結果匯報給媽媽,讓她們在洗衣服時注意調節溫度,達到最佳洗衣效果。這就是學生有效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例證。

案例2 觀察與照顧身邊的植物,發現無性生殖的現象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在課程開始前安排學生開展觀察生物生長發育的活動。在講授“無性生殖”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2個月將吊蘭等植物放置在教室中,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管理、觀察和記錄吊蘭的生長變化,發現吊蘭莖上長出氣生根和新的枝條,之后將帶有氣生根的枝條取下栽種在花盆中,這時又會長出一個新的植株。在正式進行“無性生殖”教學時,學生已經積累了有關無性生殖的觀察經驗,就會迫不及待地了解無性生殖的過程和理論,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2.以任務驅動學生動手實驗、觀察思考,培養完成任務的能力

初中生物學的實驗教學占有很大比重,實驗既是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又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實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培養他們動手和思考的能力。

案例3 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真正理解莖的輸導作用

在講到“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有關莖的輸導作用。教師可以先放置幾盆由于失水已經萎蔫的草本植物,讓學生親自動手救活這些植物。他們會用不同的手段,有的會給植物葉片噴水,有的會把水澆到盆中,通過不同的拯救方案,學生會得出把水澆到盆中能以最快速度拯救這些植物。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得出“水分是由植物根毛從土壤中吸收、由莖輸送給葉片”這一結論,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莖的輸導作用。

那么,如何證明莖具有輸導作用?教師要就地取材,利用當地常見植物――夾竹桃設計證明“莖輸導水分”的實驗,準備顯微鏡、夾竹桃枝條、剪刀、玻璃瓶、紅墨水等材料。各組學生按照不同的實驗組要求進行實驗操作:將夾竹桃枝條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將夾竹桃枝條放入盛有紅墨水稀釋液的玻璃瓶中、將環割一圈的夾竹桃枝條插在盛有被稀釋的紅墨水的玻璃瓶中、將夾竹桃葉片全部摘除后放入盛有稀釋的紅墨水的玻璃瓶中。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真正了解到被墨水染紅的是木質部,原因在于木質部具有向上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

一些學生可能會提出將置于被稀釋的紅墨水中的枝條多放幾天,情況會怎樣?于是,他們會繼續實驗,幾天后將這些枝條取出,觀察橫切面,就會發現橫切面幾乎全部被染上紅色。這主要是因為:夾竹桃枝條放在稀釋的紅墨水中,由于時間過長產生橫向運輸,細胞之間會存在滲透性吸水的現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給予適度的引導,學生也會積極地動手動腦,在實驗觀察中得出結論,對新的知識點心領神會,植根于腦海,形成深刻的記憶,提升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3.以任務驅動學生將學習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生物學知識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將環保教育滲透到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以拓展性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為學生探究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環境,為開展情感態度教育提供重要資源。

案例4 觀察水蚤的心跳,監測水質污染

在講完“水中生活的動物”之后,教師可以組織興趣小組的同學,以常見且易取材的水蚤為例,介紹目前水蚤在水環境污染監測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水蚤的心跳。水蚤真的能監測水質污染嗎?如何進行監測?興趣小組的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行了一番探索。

學生準備了鹽水、糖水、煙絲浸出液和自來水(對照)等進行實驗。他們將水蚤放入不同的液體中,用滴管將水蚤放在凹槽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濾紙吸去多余液體,在低倍鏡下計數水蚤的心跳數/分鐘,每次實驗重復3次,統計處于不同液體中水蚤的平均心跳數/分鐘,從而得出“位于自來水中的水蚤每分鐘心跳數最高,位于其他液體中的水蚤每分鐘心跳數都偏低,其中煙絲浸出液最低”的結論,進而得出可以通過觀察水蚤在不同液體中的存活時間來監測環境中水質的變化。

通過這種探索性實驗,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步驟,了解科學研究需要周密的考慮和科學詳細的設計,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實驗時,學生會邊觀察邊計數,使用顯微鏡觀察的技能也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也可以了解到煙草的危害,環保意識得到加強。

4.及時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當看到學生積極參與時,要主動進行鼓勵;當看到學生不斷進行努力探索時,要給予表揚,盡最大可能爭取更多的學生加入探究行列。

案例5 觀察實物,探究根與莖的區別

在講授“植物的養料貯藏”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胡蘿卜、甘薯、馬鈴薯、慈姑等實物放置在實驗桌上,讓學生找出根與莖的主要區別在哪兒。學生會將所學的有關莖和根的知識加以回憶,通過實物比較,最終得出“莖上有芽和節,根則無”的結論。對此,教師要馬上給予高度表揚,之后提醒他們再仔細觀察,學生就會發現除莖上有芽和節之外,還會有鱗片,如在馬鈴薯芽眼里輕輕一撥,就可見微小的鱗片,而慈姑節上有一圈褐色的鱗片。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加上教師的點撥,相信他們對植物莖和根形態的概念及其區別會有很深的印象。

案例6 借助馬齒莧功能,拯救水蚤

在用水蚤監測水質的實驗中,學生發現在香煙浸出液中水蚤心跳從快到慢以至“夭折”,一些學生會聯想到馬齒莧有防止血栓的作用。他們會將馬齒莧植株包在紗布中,將其搗碎取汁,滴加在奄奄一息的水蚤上,探索馬齒莧的功能,興趣盎然。而且,由于水蚤代謝旺盛,選擇載玻片時會經過一番探索,最終選擇帶有凹窩的載玻片讓水蚤有更多的生存空間,提升觀察效果。

這些辦法都是學生在具體操作中積極思考的結果,教師要馬上給予鼓勵性評價,這對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驅動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初中生物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運用,使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始終充滿濃厚的興趣,不再只做教師的“收音機”,而且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主能力,有更廣闊的思考余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推動生生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強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自己去探尋充滿神秘感的生物世界。

參考文獻:

[1]韓立福.當代國際教育教學模式導讀[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吳立崗.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關鍵詞】生物教學 “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78-02

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其以具體的實驗為基礎,在探究實踐的基礎上,衍生出各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因此,我們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踐、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人教版生物教材設計了許多科學探究內容。例如:“觀察與思考、實驗、資料分析、調查、演示、模型制作”等,都是良好的探究素材。要讓這些素材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同時更需要教師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感氛圍,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習知識,感悟生物科學的魅力。由此,“情感先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情感不僅是學習的激情和興趣,還包括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會。積極的情感是促進學生完成任務的內在動力;通過設問,任務驅動則能使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更有針對性。簡而言之,“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是在積極關注課堂情感體驗的同時,以設定完成一定的課程任務為行動目標,帶著具體的問題任務進行學習。

筆者結合多年的生物教學實踐經驗,對“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進行詳盡的闡述和分析,以供參考。

一 關注情感體驗,創設教學情境

1.以形示之

教師根據生物學科和生物知識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特點,投入、運用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掛圖、圖片及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微機等創設、渲染出生物教學具體、形象、生動的環境和氛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身臨其境感,讓學生在這種最佳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生物知識,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

實物模具的呈現,也采用“情感為先導,創建課堂心理環境”的重要方式。課堂教學中所選擇的實物模具既可以是現成的生物模具,也可以是教師、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小模具。新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模型制作環節,例如:制作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八年級上冊),實驗材料有吸管、橡皮筋、透明膠、剪刀。小組合作,觀察蛙腿并思考。一看:觀察骨關節骨骼肌。二認:對照人教版八年級生物教材上冊43頁的圖,一塊骨骼肌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的形態特點是什么?三挑:骨骼肌的哪一部分連接在骨上?四拉:一塊骨骼肌附著在幾塊骨上?試著拉動肌肉,想想這種連接對于蛙的運動有何意義。這些都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極好的活動素材。學生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升華了對知識的情感體會。

2.以聲動之

聲音信息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物理信息。課堂中如能巧妙地利用聲音信息,也能夠很好營造出積極的教學氛圍,為教學活動增添一份情感體驗。筆者在講授“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課時,曾讓學生朗讀動物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的詩句――“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仿佛把全班同學帶入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小路上。引導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學習中――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同時也為講求科學嚴謹的生物課堂添上一份淡淡的浪漫情懷。

3.以情感之

科學史的學習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特色之一。通過對這些科學史的學習,能夠很好地再現當時的科學情景,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的足跡,體驗他們的探究歷程,感悟他們對生物學的熱愛以及探索精神。比如:八年級上冊“細菌”一節的學習,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分析閱讀資料――“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設計一個巧妙的實驗,證明了肉湯的腐敗是由來自空氣中的細菌造成的”,然后我又把網上搜集的“巴斯德的實驗”動畫課件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細菌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認識過程,每一次新的發現都離不開科學家勇于探究、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在深入挖掘教材,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培養良好的科學精神。

二 設計任務驅動,構建互動環節

1.問題任務

問題是任務驅動教學的核心,提出問題是一堂課的關鍵所在。在設計問題時要著眼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遵循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通過一系列有思維梯度的問題串,巧妙地呈現教學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譬如:學習遺傳規律時可以設置問題串“為什么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一定的相似?連接父母和孩子的橋梁是什么?父母是直接將性狀傳遞給子女嗎?”在分析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步體會到遺傳因子在遺傳中的作用。

2.實物探究

在現行初中生物教材中,編排了許多動手實踐活動,這些實物探究活動是進行任務驅動的良好素材。如在學習節肢動物時,可以進行一個探究實驗――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跳的影響。在實驗前,先不展示實驗方案,先讓學生小組選擇材料、設計實驗;而后對方案進行點評、討論;再進行分組探究實驗,最后通過數據統計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探究任務的驅動下,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構建出良好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環節。

三 “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的課例分析

下面以八年級下冊鳥的生殖和發育為例,對“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進行具體分析。

1.課堂設計

第一,創設情境,營造積極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

閱讀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級上冊19頁的觀察與思考:觀察雞卵的操作步驟,并根據操作步驟進行操作,對照雞卵結構圖認識各結構名稱及作用(在課堂中,每組同學合作觀察一個雞卵,通過實物展現,加強感性認識,極大地調動學習課程的情感)。

第二,巧設問題,布置任務。

學生自學:閱讀、操作、識圖。

檢查和提問有關問題: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來自什么結構?卵細胞包括哪些結構?怎樣區別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

設計問題: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思維梯度的問題串,將復雜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分解,將系統性較強的教學難點進行轉化,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教師的搭橋架梯下不斷地得以提升,引導學生“拾階而上”,在解答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成功獲取知識。

2.自主學習,引導梳理

教師對學生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進行及時的梳理,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要做針對性的點撥和講解。點撥要巧妙、適度,為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歸納、總結的空間。讓學生能及時掌握和學習相關內容,達到教學要求。

3.及時反饋,總結評價

通過反饋總結,及時評價學生提出問題的探究過程,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點撥、總結:雞卵中,起到保護作用的結構有卵殼、卵殼膜和卵白,起到營養作用的結構是卵白、卵黃,氣室提供空氣,保證呼吸,系帶起固定雞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情感先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投入生物學習,在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生物知識的同時,也能讓其感悟生物科學的獨特魅力。“情感先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確實能有效地促進教學,值得教育者去應用、體會和實踐。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任務驅動 最近發展區 自主學習 概念建構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B

任務驅動式教學指的是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應用學習資源,通過問題解決獲得知識的建構。

“任務驅動”法主張教師將教學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以任務的完成過程作為教學活動中心,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并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信息、自主探究以及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筆者以“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教學為例,談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時,應該關注的幾個問題。

1 做好學情分析,明確學習目標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整體的現有水平和潛在能力,做好學情分析,使教學目標的設定與教學內容和進度的安排能最符合學生整體的“最近發展區”,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就“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學習內容而言,學生知道蝌蚪是蛙的幼體,可以說出蝌蚪與成蛙之間體表特征上的一些不同,但是,大部分學生對蛙的發育過程并沒有全面的認識,對兩棲動物的了解也是粗淺的。教師通過視頻介紹與小組資料交流,學生對蛙的生殖與發育,乃至對兩棲動物的概念有了更科學的認知,結合閱讀教材,構建并理解變態發育這一概念是可以實現的。

在課前,教師通過學生對預習學案的交流,可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對這一學習內容有哪些困惑。

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

(1)通過觀看視頻和小組討論,能描述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小組交流蛙在發育過程的形態結構變化,嘗試歸納蛙的生殖發育特征。

(3)通過學習與交流,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兩棲動物的特征,并建構變態發育的概念。

2 精心創設情境,設計切合實際的任務

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的欲望是思維的先導,也是初中生特有的心理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并根據學習進程推出層次不同的任務,不斷地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求知心理之間造成一種“困惑”或是“疑問”,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

2.1 情境創設,引出任務

教師要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本節課筆者利用學生幼時就熟悉的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起了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共鳴,充分體現了“身邊的生物學”、“生活中的生物學”,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原本熟悉的現象中蘊含的生物學原理,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2.2 任務的設定要有層次

設計任務時要緊扣學習目標,教師提出總體要求,探究方案與過程完全由學生自己去安排和組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考慮任務完成需要的時間以及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基礎有差異,任務最好是大多數學生都能獨立自主完成的。教師要將重點和難點進行分解,避免由于任務設置過難而不能如期完成,影響教學效果。

由易至難,循序漸進的任務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實現從現象到本質、理性到感性的過渡。一般可按三個層次來設計:第一層次的任務是最基本的任務;第二層次的任務是提高性的任務;第三層次的任務是開放性的任務。

新課開始時,通過組長對學案的預習情況匯報,教師在對學生的前科學概念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提出第一層次任務:

(1)你曾經在什么環境下聽到蛙的鳴叫?

(2)雌蛙和雄蛙都能鳴叫嗎?

(3)青蛙的鳴叫有什么意義?

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青蛙生殖過程的視頻,進一步關注:

(1)什么是青蛙的抱對?抱對有什么意義?

(2)青蛙采用的是什么受精方式?是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完成的?

觀看結束后,展示提高性任務:

(1)蝌蚪是怎么產生的?

(2)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3)你能說說蝌蚪與青蛙的區別嗎?

(4)通過視頻介紹,與同學間的交流后,你能嘗試總結出青蛙的生殖過程與特點嗎?

通過直觀的視頻觀察和教師適當的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提升概括,這個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來的。

接著讓學生交流他們課前預習時準備的小資料(對兩棲動物的了解),并觀看教師準備的其他兩棲動物發育過程的視頻,展示第三層次的任務,展開討論:

(1)請你與小組同學交流你所知道的兩棲動物種類。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你可以給兩棲動物下個定義嗎?

(2)你還知道其他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過程嗎?

(3)請用科學的方式描述青蛙發育的過程。

(4)還記得前面所學的昆蟲的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嗎?請與小組同學一起嘗試總結兩棲動物變態發育的概念。

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通過思考進行抽象思維,教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陳述方式進行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整理信息以及總結歸納、表達的能力。

2.3 任務要有一定的開放性

任務必須涵蓋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實現學習目標,但完成任務的方式和過程可以多種多樣,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任務的開放性給學生提供了探索和創新的空間,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在學生了解了蛙的生殖與發育過程的基礎上,再進行知識拓展,提出小組討論的任務:

(1)兩棲動物的變態發育與昆蟲的變態發育相比有什么不同?

(2)寫下你要詢問的關于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的問題,向其他小組提問。

(3)請你對捕捉青蛙上餐桌的行為發表自己的見解。

3 對任務進行分析,尋求可能的行動方案

任務呈現后,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要指導他們先對方案設計進行討論,啟發他們交流達成任務,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如從哪里去獲取相關的資料,解決問題可以有哪些思路等。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比較清晰的思路,從而找到合適的方案,自主完成任務,保證任務完成的質量與效率。

本節課是以小組議學為基礎,以學案為載體,在學生已經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討論重難點,提出疑問,在任務的驅動引導下,讓學生自行探索兩棲動物生殖發育的特點與規律,并在交流活動中,引導變態發育概念的建構。請學生進一步總結兩棲動物的變態發育概念和昆蟲的變態發育概念

間的異同點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梳理信息,將小組成員了解的共性特征與不同特征羅列出來,進行分析,幫助他們尋求突破口,找出哪些是兩棲類擁有的,哪些是昆蟲獨特的,怎樣判斷哪些才是最本質的特性。經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可以采用列表等方式進行對比,這樣歸納出來的結果,經過小組成員思維的碰撞,不是教師“教”給他們的,而是學生自主體驗獲得的,更容易被同化。

4 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任務完成

任務完成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作為指導者,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能在和諧的氛圍中自信地去完成任務。學生一般可按“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任務。

4.1 自主探究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動性獨立完成任務,比較簡單的任務可以采用這種學習方式。本節課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絕大部分都能歸納出青蛙的生殖發育過程,在小組的交流展示與表達中,學生可以就自己的表述與同學進行交流。不僅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和失敗,更重要地是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在對所探究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培養了能力。

4.2 協作學習

為了及時、有效地完成復雜的任務,可以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按座位或是能力分成小組,匯集小組成員的智慧,共同完成任務。

小組成員就任務展開討論,互相交流,確定方案,然后進行分工,最后總結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每個人得到的最大收獲,通過討論交流,統一認識,得出相對完整的結論。比如有關兩棲類動物特征與變態發育概念的構建與表述需要小組間共同的協作,經過成員的修正補充,從青蛙的生殖發育過程抽象出變態發育的概念,達成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由于基礎的參差不齊,會有部分學生不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比如學生通過對青蛙生殖和發育過程的學習來了解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而兩棲動物的定義教材中并沒有明確給予描述,他們無法區分哪些才是兩棲類動物與其他類動物不同的特征。這里涉及到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活動,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進行相應學習活動的指導,特別要關注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重要環節、關鍵時刻給予特殊的幫助,不讓他們成為被動的旁觀者。教師的指導要“指”在關鍵處,“導”在疑難點,可以結合一些課堂練習題進行教學效果即時檢測,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對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

5 進行多元化評價,審視學習效果

任務完成后,對結果優劣的分析是評價檢測階段。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各個階段給予及時的評價,不僅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活動情況;也能為學生進行下一步任務的改進進行指導。結合學生心理特征的及時有效的評價反饋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教師評價的重點應該是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是否提高,要引導學生形成“注重過程、學會欣賞、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的觀點。

教學評價應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指導評價等方式。如對青蛙生殖發育過程的概括表述,有的學生用文字,有的用簡圖,有的列成表格,在課堂中展示學生不同的總結方法,開展組內交流與組際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并且在交流過程中其所帶來的成就感將激勵學生投入到下一個任務中去,同時也是一種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6 抽象任務結論,構建概念體系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新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建立起與已學舊知識間的聯系,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比如教師結合前面由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引出的不完全變態概念,并將兩種發育方式進行列表比較,在“同”與“異”中,進一步明晰概念間的本質特征。

7 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反思

任務驅動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轉化成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嘗試成功和創新的機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在培養能力方面也有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可取代的優勢。但是,在實踐中仍有以下特別需要思考的內容。

由于傳統的應試功利思想影響,學生習慣性地關注結果,如果教師不深入任務完成環節,注意引導,交流會演變成一種實質上是核對答案的低層次活動,思維的品質不能得到保證。為了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要實行小組長負責制,與學生一起制定自我管理規則,關注過程性評價,以免自主學習流于形式。

課堂上完成任務的時間規劃與對教學的調控,需要教師有相對豐富的經驗。別外,對任務完成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機智,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較高的要求。

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新知識的建構被分解到一系列任務中,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往往還是零散的,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完整性需要加強。教師要關注課堂效益,對重難點與關鍵點要適當板書,引導歸納,深化思維,以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由于學生認知水平及表述能力的局限,存在不少欠科學的表述,甚至會得出有歧義的結論,而生物科學的教學,需要嚴謹規范的科學表述,教師在使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時,對科學性的把握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深入到小組活動中去,及時糾正學生認知與表述上的偏差;對典型性問題要組織全班交流,對于概念的外延和內涵要進行必要的講述,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隨堂反饋,確保概念建構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初中 生物 教學 激發 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如果每位教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學生的學習就會是幸福的、快樂的。

一、提高自身修養,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產生興趣的關鍵,事實上很多學生對某門課程感興趣,往往開始于對該門課程任課教師的喜愛。 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首先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差距,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應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基本功。還要有廣博的知識面,要不斷接受新知識,因為科學技術是一門藝術,需要多才多藝,學生也喜歡博學多才的教師。因為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去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二、巧妙導入新課,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1.故事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師應精心構思設計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簡短有趣而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情節。例如學習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介紹實驗法時,可以引用這樣一則小故事:古時候,人們第一次看到西紅柿時不知可不可以吃,都不敢吃,怕有毒,其中有一個人說“來試一試”。這個人吃后不但沒有毒死,還覺得很好吃,于是人們就開始吃西紅柿。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實驗法的重要性,從而為介紹實驗學的一般步驟打下基礎。

2.實驗導入

實驗導入可以讓學生觀察過程和結果,從而引出新課內容。例如:在講“呼吸作用”時,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小燒杯澄清的石灰水和一支吸管。上課時,向杯中吹氣,不一會兒石灰水變渾濁了。從而引出在呼吸運動中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道理。

3.問題導入

備課時教師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設計要巧妙,可以是富有趣味的問題,能引起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入新課,也可以是承上啟下的問題,通過溫習舊知,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并引出新知,吸引學生很自然的進入到新課之中。

三、注重實驗教學,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科學實驗。實驗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加強演示實驗。講鑒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時,教師需要演示三個小實驗,第一個是用碘酒來鑒定饅頭屑或面包屑中的主要成分;第二個是向雞蛋清中加入少量開水,觀察現象;第三個是用牙簽蘸少許食用油在白紙上,觀察現象,這三個實驗的現象都非常明顯,尤其是第一個小實驗,饅頭屑或面包屑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證明了饅頭屑或面包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 增加實驗,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生物課的實驗內容很多,如初一生物課在學習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時,可以探究光照和水分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取三個玻璃杯,在底部各放一張濾紙,在濾紙上各放一些小麥種子。前兩個杯子中加入的水僅僅淹沒小麥種子的一部分,第三個杯子中加入的水足足淹沒全部小麥種子。第一個杯子放在陽臺上,第二個杯子放在黑暗的柜子中,第三個杯子放在陽臺上,連續觀察一周時間。等第二次上課提問時,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回答,紛紛介紹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前兩個杯子中的小麥種子都已經萌發長成了兩寸左右的幼苗,第一個杯子中的幼苗顏色翠綠,第二個杯子中的幼苗顏色發黃,而第三個杯子中的小麥種子幾乎沒有萌發。這說明了小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水分和空氣, 小麥幼苗的生長需要適宜的陽光。

從中我們可感受到實驗對于學生有著多么大的吸引力。小麥種子的萌發,對于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對于初一這些剛剛開始系統地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卻是多么的神奇,實驗將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四、加強直觀教學,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篇6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初中生物 環保教育

環境保護是關系千秋萬代的大事,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人類以高度責任心做出持續努力。為此,我國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以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環境教育是落實我國環境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的重要形式。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展環境教育,增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并強化環保行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背景與意義

1.普及教育和社會的需要。初中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從普遍性角度考慮,對初中生進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質、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教育是社會的需要。環境保護需要全民環保意識的增強與積極主動參與,每個公民依法都應當完成初中階段學習。因此,初中階段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是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環境意識和良好素質的一代新人的關鍵。

2.初中生物教學的特殊性。生物教學在內容方法上都與環境教育有著特別重要的聯系。初中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習后,通過生物課程學習,開始能夠比較系統地理解人類與其生存環境的關系。因此,可從知識結構內容上滲透環境教育,讓學生以生態學為基礎,了解生物多樣性,了解生態平衡,了解生物及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3.現實情況的差距。目前,黨和政府對環境問題特別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社會對環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有關統計資料和實際調查不難看出,作為祖國未來的初中生群體,他們對環境問題中的人口過剩、環境污染等現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學認識,環境意識還是比較模糊的,對國家的重大環保政策還不夠了解。因而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國情教育和環保教育,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使其與現代環境教育相適應。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實踐

1.對生物教師進行專門的環境教育培訓。環境教育成敗常常取決于教師。目前我國中學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的環境教育意識還比較淡薄,普遍缺乏環境教育專門知識,對所有教師開展環境教育培訓的成本太高且成效不大。根據目前我國中學師資力量及教材內容設置情況,可以考慮由生物教師承擔環境教育的主要任務,對生物教師進行專門的環境教育培訓,包括職前教師環境教育培訓和在職教師環境教育培訓,從而在中學中培養一批擁有較高水平的環境教師隊伍,這是環境教育成功的關鍵。

2.挖掘環保內容,搞好課堂滲透。初中生物教材有些內容涉及的環境教育內容較零散,怎樣把這些相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適時、適量、適度地滲透環境教育,關鍵是教師如何合理地挖掘教材、歸納整理、拓展延伸,再以適當形式傳遞給學生。如“形形的生物”這一模塊部分的教學,在介紹“生物多樣性”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列舉大量有關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的資料,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結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模塊部分教學,可以直觀方式向學生呈現我國大約已有200多種植物滅絕,現在約有4600種植物和400種野生動物處于瀕危狀態;森林覆蓋率只有13.92%,而沙漠和沙漠化面積已達153萬平方公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環境現狀,使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結合“健康的生活―健康及其條件”模塊部分教學,介紹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保護環境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環境教育滲透時要注意:(1)找準環境教育與教材內容的結合點,避免牽強附會。(2)掌握好滲透的比重和程度,環境教育作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學科的知識拓寬課和環境專業課。

3.積極開展生物知識與環境保護的競賽活動。心理研究證明,當學生處在競爭活動中時,就會激起較強的好勝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經常開展一些生物知識競賽活動。在競賽知識內容里融入環境保護知識,這樣在強化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環保意識的熏陶,同時他們會為了取得競賽的勝利而不斷努力學習更多環保知識。另外,教師為了提高學生進一步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在競賽結果后頒發一些有意義的小獎品,作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獎勵,也可以把獲獎情況和積極參與者的情況在學校公示欄或者光榮榜上公開展示表揚,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4.付諸行動,體驗保護環境成效。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親自參與保護環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師可緊密聯系當地實際,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使學生親自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到當地社區、街道、河邊親手打掃衛生、清理垃圾等義務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情況,同時感受到作為“環保志愿者”受到人們贊揚的喜悅。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出版墻報,利用6月5日世界環境日、9月16日保護臭氧層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等特殊的節日舉行專題講座等。環境教育是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其廣度和深度還應大大擴展,加強“環教”課外活動開展和環保知識宣傳,直至全民參與,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學科教學中都應該對廣大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及環境科學知識教育,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責任感、義務感。這對人類生存、對社會發展而言,價值無法估量。

總之,對中學生加強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經常性工作。環境教育是既系統又跨學科的綜合課,要運用到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工程學、數學及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因此,課程改革中,生物教師應積極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為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浩蔭.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增刊.

篇7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初中生物;探究;合作

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明確的目的,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究,極大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了學生的內在潛力,促進了師生交往、積極互動,課堂成為了學生展示個性和能力的舞臺,有利于學生自主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下面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來談一下本人對于任務型教學的一些體會:

1.教學活動中的任務設計應呈階梯式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給學生設置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動起來,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探求真理。教師所設置的任務要難易適中,呈階梯式出現,層層深入,能夠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對任務的完成,一步步地走向知識海洋的彼岸。例如在學習“植物種子的萌發”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給每個學生分發兩粒浸軟的種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讓學生去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并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包括哪些結構?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在結構上有何區別?哪些結構和種子的萌發有關?等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能夠慢慢地了解種子,知道種子萌發的關鍵,而且階梯式的問題讓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2.任務應以學生的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初中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并不多,他們的生活經驗還很少,生物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學生設置一些學生了解的,而且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任務。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興趣,積極地投入到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中,當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血液和血型”的時候,學生們都知道血液是在循環系統管道內流動的,它是紅色的,有腥味、咸味等,但是為什么通過驗血可以檢查健康狀況或診斷疾病?我們的血液中到底有何奧秘?下面請同學們共同來探究一下。這樣的任務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就在身邊,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可以開始他們的探索和求知。這樣貼近生活的任務,會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和以活動為方式”的思想。

3.任務應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在生物教學中,任務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到生物知識,掌握生物科學,所以教師在設置任務的時候就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在教師任務的指導下,通過感知、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感受成功。例如在學習“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就是能夠說出動物的多種行為,并且能夠說明動物行為對其生存和繁殖的意義。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動物的行為,包括取食行為、領域行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節律行為、社群行為,接著給學生播放一段“豹捕食野鴨”的視頻,讓學生來描述一下,這段視頻當中反映的是怎樣一種情形?說明了動物的什么行為?帶著問題,有了任務,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就會倍加關注,積極探索,認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4.活動要有延伸性以激發學生開拓創新

任務型教學中具有延伸性的任務可以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啟發學生去探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不斷地去開拓創新,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學習和了解基因工程和轉基因技術,掌握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當學生掌握這些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討論:轉基因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以及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張開他們想象的翅膀,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和學習,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總之,在實行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生物教師要注意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地動起來,思考起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為學生搭建平臺,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有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探究,感受知識獲得的樂趣,使學生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與熱情,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效率,促進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金星.嘗試生物學科探究性教學[J].生物學通報,2010(6).

篇8

北京匯文中學 周平

內容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高考改革的推進,要求在教學中加強學科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本文結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和高三復習的要求,提出了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以任務驅動為主要形式的高三生物復習策略,從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建構主義;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人類已經進入了社會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時代,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高考改革的推進,要求在教學中加強學科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高三生物復習課是對高二學習內容的復習、深化和擴展。因此,高三的課堂教學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新于教材,要對教材進行有意的調整、擴展和深化。高三的學生和高二相比,有很大的差異。高二學生遇到的是新知識,高三是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對舊知識的復習,他們在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熱情等方面不盡相同,但教材卻是相同的,如何使之統一起來是師生面臨的一個挑戰。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知識和能力的關系,這有利于指導復習的展開。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的測試需通過一定的知識結構來體現;而知識的網絡在課本中隱藏,能力的層次在大綱中貫穿。我們結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發展和學習特點,運用了“任務驅動”理論,進行了高三生物的教學模式構建及其實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將從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模式的構建特別是應用等主要方面進行闡述。

一、 模式構建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它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從而表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獲得的方法是學生去發現,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知識的獲得創設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知識,讓學生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進行創造。高三生物復習主要是按章節捋清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例題,將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伸和拓展。這決定了教師只能引導、幫助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就是學生按照教師、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項工作。學生的學習動力是來自于滿足某種需求,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學習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學生全程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有利于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二、 模式構建的指導思想

1、明確培養目標:

構建“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必須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指導,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為根本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獲取知識、整合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把科學研究方法和知識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立足教材和大綱教學。

實施教育必須以具體大綱教學為基礎,以教材為依據。為此,要構建科學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深入學習領悟學科特點和大綱精神,認真設計每一項“任務”,科學組織、指導學生,使學生自主獲得有用的信息,積極主動的完成每一項任務,提高學生獲取、處理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3、突出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

在共同活動過程中,明確師生的地位尤為重要。教師只是活動中的參與者、指導者和幫助者。現代教學新模式既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必須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4、適當選取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應用于“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教師應選取與生活聯系緊密、根據學生實際讓學生能夠有所作為的內容,同時還要體現學科內的綜合。例如我們在生物實驗專題的復習,生物熱點專題的復習中采用了這種復習策略,受到了較為滿意的學習效果。

三、 模式構建及其應用

1、模式的構建

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中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和操作程序。“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以“呈現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為主要結構。它具有相對穩定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2、模式的應用

從教學模式圖可以看出:“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提出了以“呈現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為主要結構的四個階段,現以具體的一個案例加以說明。

[案例]“生物熱點問題復習”

第一階段:呈現任務。任務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是問題提出的外在表現。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目標,將課程所規定的知識分成許多塊,巧妙的隱含在一個個有趣的任務之中,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有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而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心理發展和學習水平,從一個實際問題或某一個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出發提出學習任務,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在接受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其擬定完成任務的可行性計劃或者實施方案。我們在備課時先將這個大的課題分解成許多小的模塊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轉基因生物、克隆等11個小專題。要求學生分成3-4人小組,選擇課題。當一個帶有挑戰性的任務呈現到學生的面前,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與其原有的認知結構產生緊密的聯系,學生就會擬定新的學習計劃和完成任務的初步實施方案。從而有利于學生獲取新知,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體系。

第二階段:明確任務。學生接受了任務,對完成任務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實施方案,接下的環節就是將任務要進一步明確化和具體化。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的。當學生接受任務后,借助一定的情境,產生了一種積極完成任務的動機和興趣,對任務將進一步剖析,發現問題。由于任務是紛繁復雜的,完成任務所需的新舊知識及其工具,憑借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難以找準問題解決的切入點和選擇適當的有用信息。這時,教師應創設任務情境,提供與任務相關的學習資料、參考方法和網上相關資料的位置等為學生完成任務指點迷津,積極引導學生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此,我們提出了學習指導,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支持、能夠在網絡的海洋中尋找相關信息和電子幻燈片的制作。學生面對承當的任務,必須制定學習計劃、分配研究任務,然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展開學習。首先是獲取相關信息階段,學生可從多種途徑(互聯網搜索查詢、圖書館查閱圖書雜志等等)發現檢索信息,從中選擇所需要的學習內容;其次是分析整理信息階段。學生根據所要調研問題的幾個方面,對已知的部分與熱點內容構建聯系、分類、綜合及查錯,從中還可對未知的知識,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高三復習中培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這也是理科綜合能力的重要一部分

學生在新的學習情境中不斷深入研究,不斷積累相關的學習資源信息和不斷總結學習方法,逐步豐富學習經驗和提高完成任務的能力,為完成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完成任務。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和認知水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實踐也證明:任務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將會更好補充知識結構的缺陷,完善問題解決的技巧與方法。但是教師在此階段特別要注意提示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專題與課本的交叉點上,注意對教材基礎知識的鞏固。因此,我們提倡學生們分小組共同完成某既定的任務,讓他們通過小組進行協作討論,共同交流,完成報告,借助于計算機,以電子文稿的形式交給教師。教師利用學生提供的材料加以適當的修改和內容的添加后,制作成網站形式,在教室的電腦和網絡教室后供學生學習和復習。

第四階段:任務評價。評價是學習者學習情況反饋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學習者掌握自己學習情況,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當學生用電子幻燈片的形式將任務完成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和小組與小組互相評價,修改不足之處。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點,學生更加明確了完成任務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再次分析任務,利用有效的學習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思維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識結構。同時,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自評,學生之間和互評和適當的對其成果加以點撥,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 應注意處理好的問題

1、任務要緊貼復習目標,體現主干知識。高三學生的學習任務很緊張,所以任務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任務應該與教材結合緊密有要高于教材,同時注意學生學習上的薄弱點,注重學科內的綜合。我們在高三復習階段所選取的內容包括:人體內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關系(圖表的構建);蛋白質;育種方法;細胞的分裂;遺傳的物質基礎和基本規律,實驗方法和對照的類型等。 2、任務要系統有度。提出任務所涵蓋的知識應具有緊密的聯系,適宜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同時對學生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也要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反之,所需解決問題知識的層次過深、跨度過大或者過于簡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結構不能解決或過剩,很可能出現半途而廢現象或者感到無事可做,這都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任務要有事可做。要選擇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問題,當學生明確任務后,學生就應該在教師的指引下,或通過同學之間討論,或自己探索來完成具體的事情,明確將要完成什么任務。而不能讓提出的問題使學生無事可做,或者由教師自導自演,這樣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違背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初衷。

4、任務要有果可評。評價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了解是為教師進行下一任務設置提供依據。反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不可評的任務,學生可能漫無邊際的像只無頭的蒼蠅亂闖,教師也鞭長莫及,收效甚微。

總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生物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深入研究教學方法、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我們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我們會繼續進行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毛新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材•教法,1999,第九期。

2. 鐘志賢,《新型教學模式新在何處》[J],電化教育研究,2001,(2,3).

3. 鐘志賢,《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覽要》[J],中國電化教育,2000,(2).

篇9

1.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涵義

1.1有效參與是指課堂上全體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學習,使思維達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在特定時間內取得最高的學習效果。積極參與是有效參與的基礎,思維參與是有效參與的核心。布盧姆將學習者參與學習過程的動機、態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性作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三個主要變量之一。如果一個人有強烈的、鮮明的動機,那么,任何活動都會進行得更加有效,并能取得有質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的獲得,技能的形成,都是學生經過思維活動而建構的。所以有效參與的核心表現在思維的參與上,要有強的問題意識,提問辯論,探究創新,有較高的思維活動的質與量。只要積極思維,即使安靜地聽講也表示主動參與,如果不動腦筋,說得再熱鬧也只是形式上的參與。

1.2有效參與是教師根據中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愿望,不滿足于被動安排、灌輸,樂于和教師共同參與學習(教學)的特點。轉變觀念,角色轉化,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造教師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和諧環境,確保學生參與的時間與空間。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不斷地誘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改變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增大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的求知欲和民主參與得到滿足,實現創新思維的深化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2.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特征

2.1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主要特征

一是主體性: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對教師所提供的學習內容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對獲得信息進行編輯、加工,得到新的知識信息。學生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發展。

二是能動性:即學生有明確的參與目的,并以此制約活動的方向、進程及對結果的解釋,而且表現在強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及動手操作能力,他們有獨到的見解,敢于冒險,不斷超越自我,從而反映出強的創造性。

三是全面性,是指所有的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

2.2教師有效參與課堂教學主要特征

一、主體性: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在構建新知識的同時,教師也在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二者認知上形成共振。在訓練學生思維的同時,教師也在改變著自身的思維品質,達到思維共振。學生在學習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收獲各自成功的喜悅,不斷得到成長的滿足。

二、主導性: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主要還是對學生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程實施的具體設計者;是學生活動過程的引導和活動效果的監督和評價者;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思維的剖析者,為學生的思維參與提供范例,為學生更深層次思維參與提供指導。沒有了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參與就沒有了方向和目標,也就不能稱之為教學。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更無從說起。

3.提高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方法

3.1融洽師生關系,誘導參與

教學的本質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創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動地發展。”因此從這一角度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有效參與的重要保證。教師熱愛、尊重和信任學生,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當教師主動接近學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實意,學生受到感動、感染和感化,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就會逐漸縮小,學生對教師就會自然產生親近、感激與仰慕心理,而其內在發展潛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亦將被誘導出來。

3.2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學生只有對學習活動產生了興趣,才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參與的有效性也會大大提高。教學中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關鍵是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必備的教學情境通常指問題情境和心理情境兩方面。

3.2.1所謂問題情境,一般指教師從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社會現象,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現象或已具備的知識儲存庫中選取一些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開展思維活動。生物教學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創設問題情境:

⑴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或實物創設情境

生物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我們生物教師要時時留神,處處留心生活。讓生活成為教育的鮮活資源。如在進行細胞呼吸教學中,教師課上出示一份市售的甜酒釀。可以先讓學生來聞一聞,嘗一嘗,看一看,想一想,學生提出眾多問題,引起探知欲。

⑵利用影像資料、互聯網等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靜止的內容動感化,為學生創造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有意注意,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如在進行種群增長方式學習中,我先讓學生觀看洞庭湖發生的十年未遇的鼠災的新聞視頻,然后提出要控制鼠災首先要了解鼠群數量的增長特點來進行導入。

⑶利用諺語、謎語、故事等創設情境。

篇10

關鍵詞: 學情講練 點面 新舊 認識規律 物理教學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01

學生的學習從本質上來講,既是一個信息的攝取、加工、貯存和反饋的過程,更是一種認識的過程。認識規律主要包括:⑴、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實踐的認識規律;⑵、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認識規律;⑶、自主學習、靈活運用的認識規律。而物理教學的本質是通過教學傳遞人類探索物理世界的社會經驗,所以,教學活動設計必須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進行,同時體現各種經驗要素所特有的學習規律。本文就如何按照學生認識規律進行物理教學談談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學情,研究教材

了解學情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學情,把握學生已有經驗和能力,針對學生的認知缺陷,同時結合教師的教學經驗,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人們的工作要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而我們教學工作的客觀外界,就是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情況。有些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了解不夠,沒有掌握住學生的認識規律,對教學內容存在隨意加深拓展,過于注重知識體系的系統化,追求教學內容及相關知識點一步到位的現象,結果適得其反,學生食而不化,教學質量不高。所以,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思想情況、學習態度、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負擔。教學中還要經求a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目標,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由于新教材實施模塊教學,編寫體系上凸顯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及物理基本素養的培養,淡化了學科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師還要認真研究教材的系統性,注意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明確哪些知識是最本質的東西,哪些知識可從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中引導,哪些知識要為以后學習重要知識點打好基礎等等。然后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進行合理地安排教學。例如《電場力做功和電勢能》這節課,由于電場力做功、電勢能都很抽象,很難被學生接受,如果采用類比的方法,先復習力學中重力做功的特點及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然后再引出電場力做功特點,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這樣可以將陌生的對象與熟悉的對象對比,尋找不同事物變化中所具有的共同點,給這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概念、規律賦予形象的、通俗易懂的形象,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化解難點,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認識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達到知識的正遷移,從而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并掌握物理知識。

二、有講有練,講練結合

“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所以,課堂要進行講練結合,師生共同活動,這是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來改變課堂教學的關鍵。“講”是教師的主導作用,“練”是學生的獨立工作,講是練的先導,練是講的延續。課堂上有講有練,才能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密切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知識的深化活化。

具體教學過程中可根據不同教材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啟發方法,有時從實驗開始,有時從閱讀課本開始,有時從做幾道題目開始,有時由討論或解答一些問題開始,積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下面重點介紹兩種教學方式:

1.采用“實驗閱讀練結”的教學方法。按“由感性到理性”、“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原則,讓學生先動手做實驗或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引導他們分析實驗過程所觀察到的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接著安排學生做鞏固知識的練習,最后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在《超重和失重》這節課,上課前可先演示一個有趣的實驗:取一個可樂瓶,在瓶的側壁上鉆幾個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向瓶中裝滿水,松開手指,瓶處于靜止狀態,這時發現瓶中有水從側壁和底部的小孔中噴射出來,如果松開了拿瓶的手,讓瓶自由下落,發現水立即停止噴出。緊接著就指導學生認真閱讀相應的教材內容,根據已學過的牛頓第二定律,并結合課文的解釋中去思索探討實驗現象的本質,同時安排學生適當做一些鞏固知識的練習,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把感性實踐提高到理性認識。

2.采用“提問閱讀討論總結”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依據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素材,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可以在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然后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并讓學生分析、討論,同時要求學生劃出重難點、摘出筆記,提出問題,最后師生共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在三維目標方面得到充分發展。例如《離心運動》這節課,教師可依據教材內容,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展示“魔盤”娛樂設施的動畫資料。然后提出問題:“魔盤”上的人所需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為什么轉速一定時,有的人能隨之一塊做圓周運動,而有的人逐漸向邊緣滑去?接著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要求利用提供的力與需要的向心力的關系角度解釋上述現象。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討論,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引導他們認識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當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如果提供的向心力剛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圓周運動;如果提供的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從而得到離心運動的條件和概念。

而對一些難度不大且大部分學生自已能看懂的教材內容,我們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討論解決。例如有關離心運動的應用和防止問題,提出問題:(1)在公路轉彎處,為什么車輛行駛不允許超過規定的速度?(2)為什么砂輪、飛輪等都不得超過允許的最大轉速? 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進行分析、討論、總結,從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

三、從點到面,點面結合

“人們的認識是一步步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課堂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本質,引導學生集中精力去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從點到面,步步深入,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教師如果講多了,必然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這就違背了學生的認識規律。事實證明,不經過學生思考、理解、消化的知識,絕不能變成學生自已的東西,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從點到面,點面結合,有意識地采取有效措施,把課本知識變成學生知識,把學生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啟發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去領會其他問題,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靜電場》這一章中,場強和電勢是分別描述電場的力的性質和能的性質的兩個物理量,正確理解場強和電勢的物理意義,是掌握好本章知識的關鍵。而本章的其他內容,如《電場中的導體》實質上是電場力的性質研究的繼續;電勢差、電場力做功、電勢能的變化等是電場能的性質的延伸,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則是電場上述兩性質的綜合運用。教學中只要攻破場強和電勢這兩個難點,由點聯系到面,其余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對一般性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自已去領會,去思考,去理解,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完全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可收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的效果。

四、從舊到新,新舊結合

一個正確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講授新概念新知識的時候,必須盡可能聯系到舊概念舊知識,以喚起學生的聯想,促進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能力。重視怎樣從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掌握從已知到未知的原則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提出用舊知識并不一定能解決的新問題,揭示矛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由于急待解決問題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積極思考自主學習。例如,在講《機械能守恒定律》之前,可以讓學生根據學過的動能定理做下面兩道題:第一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自由下落,經過高度為h1的A點時速度為v1,下落到高度h2為的B點時速度為v2,試寫出物體在A點時的機械能和在B點時的機械能,并對這二點機械能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行探究。第二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做平拋運動,經過高度為h1的A點時速度為v1,經過高度為h2的B點時速度為v2,試寫出物體在A點時的機械能和在B點時的機械能,并對這二點機械能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行探究。學生通過推導、計算得出A、B兩點機械能守恒,最后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再比如,講完自由落體運動后,可以給學生留下這樣一道題:系一重物的氣球,以4 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離地9m 時繩斷了,求重物的落地時間。這道題既復習了本節課的內容,也為下節課講豎直上拋運動奠定了基礎。通過學生練習、思考,從舊引新,從新到舊,多次反復,這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也是促進對物理概念的加深理解與靈活運用的有效辦法。

總之,我們要嚴格按照學生認識規律進行物理教學,以教材知識點為中心,把握好教學重難點及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做到講述嚴密、思路清晰,才能提高學生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效果落到實處,從而切實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