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性土壤的改良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3: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堿性土壤的改良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酸性土壤;堿性土壤;改良方法中圖分類號:S157.4+3 文獻標識碼:A
1、前言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建設和開發,園林綠化建設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植物品種日漸多樣化。然而,環境因素對不同品種植物的影響很大,土壤作為植物生長的必要物質,對引種的植物成活、生長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大多數木本植物適宜微酸性到微堿性土壤,有些植物要求酸性土壤,強堿性土壤上一般都不利于樹種生長。
2、土壤酸堿性的鑒別
土壤酸堿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學性質,因為它是土壤各種化學性質的綜合反映,它與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有機質的合成和分解、各種營養元素的轉化與釋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養分的能力都有關系。土壤酸堿度常用pH值表示。我國土壤酸堿度可分為5級:pH8.5為強堿性。土壤酸堿度對土壤養分有效性有重要影響,在pH6。7的微酸條件下,土壤養分有效性最高,最有利于植物生長。在酸性土壤中易引起P、K、Ca、Mg等元素的短缺,在強堿性土壤中易引起Fe、B、Cu、Mn、Zn等的短缺。土壤酸堿度還能影響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長。一般酸性土壤大多呈黑色、褐色、棕黑色,澆水后立即滲下,水比較渾,澆水后土壤松軟,抓起一把土壤,仔細觀看,有米粒似的土粒;堿性土壤一般呈白色、黃白色,澆水時冒出白泡,起白沫,澆水后土壤板結,且干的快,土壤表面有一層白粉狀物,土呈白沙狀,團粒結構少或沒有。
3、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3.1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各種植物的生長都有自己適宜的土壤酸堿性,大多數植物在pH 值 > 9.0 或 < 2.5 的情況下都難以正常生長,杜鵑屬、越桔屬、茶花屬、杉木、松樹等植物喜歡酸性土壤,而檉柳、沙棗、枸杞等喜歡鹽堿土質,大田作物對中性土壤比較適宜。
3.2 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病蟲害的影響
(1)地下害蟲往往要求一定范圍的 pH環境條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龜子喜堿。
(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 pH 值范圍內才能發作,如猝倒病往往在堿性和中性土壤上容易發生。
(3)土壤活性鋁。土壤膠體上吸附的交換性鋁和土壤溶液中的鋁離子,它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因子,對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長和演替有重大影響。在強酸性土壤中含鋁多,生活在這類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鋁甚至喜鋁(如帚石蘭、茶樹等);但對于一些植物來說,如三葉草、紫花苜蓿,鋁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鋁時生長受到抑制。研究表明,鋁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
3.3土壤酸堿性對植物養分有效性的影響
(1)在正常范圍內,植物對土壤酸堿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pH值影響土壤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從而影響各種元素對植物的有效性。
(2)土壤酸堿性對營養元素有效性的影響。氮元素在 pH 值 6 ~ 8 時有效性較高,是由于 pH 值小于6時,固氮菌活動降低,而 pH 值大于8 時,硝化作用受到抑制;磷元素在 pH 值 6.5 ~ 7.5 時有效性較高,由于pH 值小于 6.5 時,易形成磷酸鐵、磷酸鋁,所以有效性降低;在pH 值高于 7.5 時,則易形成磷酸二氫鈣;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鉀、鈣、鎂容易流失,導致這些元素缺乏。在 pH值高于8.5 時,土壤鈉離子增加,鈣、鎂離子被取代,形成碳酸鹽沉淀,因此鈣、鎂的有效性在 pH值6 ~ 8 時最好;鐵、錳、銅、鋅、鈷五種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較高;鉬酸鹽不溶于酸而溶于堿,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鹽在pH值5 ~ 7.5時有效性較好。
4、土壤酸堿性的改良措施
4.1堿性土壤的改良。堿土的改良利用應遵循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主要措施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二是農業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種植耐堿作物與綠肥;三是化學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學改良劑。
(1)水利措施。利用明溝排水或豎直排水降低水位,減少堿的上升;大水灌溉洗刷大量鹽堿。
(2)農業生物措施。平整土地和圍埝平地,蓄水淡鹽,效果非常好;熟化土壤抑鹽改土,主要是地面覆蓋、熟化表層、施用有機肥,加強土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表層結構;適當種植及合理耕作,種植耐鹽作物,如向日葵、黍子、大麥、高粱、棉花、紫花苜蓿等。
(3)化學改良。因為堿土中含有大量蘇打和交換性鈉,常用的化學改良劑有石膏、磷石膏、亞硫酸鈣、硫酸亞鐵、硫磺等。石膏的用量一般一次為150 ~ 200 kg/畝,施用時充分磨細,可結合播種與農家肥混合施用。
4.2酸性土壤的改良。土壤 pH 值小于 6 的情況下土壤呈酸性,改良培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增施農家肥,培肥土壤。作物種植前,以農家肥為主施足底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際微生物活動,促使土壤中難溶性礦物質元素變為可溶性的養分,達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2)適時增施石灰。酸性田在整地時,逐年施入石灰,每年每畝施入 10 ~ 40 kg,直到變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為止,改良效果明顯。
(3)種植耐酸作物。種植綠豆、油菜、蕎麥和水稻等耐酸性作物,通過整地管理,提高土壤活化程度,來調整土壤酸度。
(4)實行水旱輪作。通過土壤濕度調節,改善理化性狀,改進栽培技術,防止水土流失。酸性土壤實行水旱輪作(2 ~ 3 年換 1 次),可以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狀;栽培中實行播后蓋膜,可調整土壤耕層水分分布;改變復種方式,比如水稻― 水稻 ―水稻,改為油菜 ― 水稻 ― 水稻;增施堿性肥料(如碳銨、氨水),達到改良目的。
5、結束語
總之,在園林綠化種植施工中,通過“改土適樹”的方法,為園林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條件,為植物在種植后成活和恢復生長發揮巨大的作用,是提高施工質量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王遵親.中國鹽漬土.科學出版社。1993
[2]朱庭蕓.濱海鹽漬土的改良利用.農業出版社,1985
[3]魏坤峰.園藝鹽堿土的改土機理及園林應用.北京園林.1997.6
[4]須湘成.鹽漬土資源利用與區域持續發展專輯.土壤學報,2001.6
篇2
關鍵詞:黃河風情線;柳樹穴;全鹽;pH;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中各種動植物殘體、 微生物體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種有機化合物[ 1],是陸地生物圈的重要碳庫[2],提供了作物生長所需的95%以上的氮、硫以及20%~70%的磷。其中, 慢性組分的分解是礦化氮和其他養分的重要來源,并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養料[ 3],其含量是評價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土壤有機質的分解、 合成過程可影響土壤營養元素的有效性[4] ,對土壤形成、土壤肥力、 環境保護及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土壤全鹽含量也是評價土地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土壤的鹽漬化等有重要的影響,研究土壤的全鹽對土壤的保護和改良有重要的意義。土壤pH對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不同植物對土壤pH的最適范圍不同,pH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長,且土壤pH對土壤元素轉換、微生物區系、營養元素的有效性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均產生重要影響,并因此對植物生長產生一定作用[ 5] 。土壤pH決定著土壤礦質元素的溶解度和分解速度,pH 6~7的微酸狀態下,養分的有效性最高,對植物的生長最適合[6]。
蘭州市堅持建設節約型城市,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增加城市綠量,營造精品園林,建設優美環境,創建園林城市”為目標,科學規劃,強化管理,依法治綠,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百里黃河風情線風景優美,被譽為蘭州市的“外灘”,但黃河沿岸行道樹柳樹長勢差,壽命不長,使城市綠化高投入低產出,且影響了城市綠化美化的景觀效果。研究對黃河風情線沿岸行道樹柳樹穴的土壤有機質、全鹽含量、pH進行了測定和分析,以期為黃河風情線綠化植物類型的合理配置,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1材料和方法
1.1樣品采集
2012年10月分別對北濱河路中山橋―龍源、北濱河路安寧橋―省委黨校、北濱河路省委黨校―銀灘橋和南濱河路秀川―蘭煉火炬等地的分車帶、柳樹穴土壤的0~20、20~40、40~60、60~80 cm 4個層次用土鉆采樣,共25個樣點。其中,龍源段3個,省委黨校段11個,銀灘橋段5個,蘭煉火炬段6個,共采取土樣100個。
1.2測定方法
對所采集的土壤樣品進行風干,分別過0.5 mm和0.25 mm篩[7],按5∶1的水土比進行振蕩,過濾后備用,測定有機質、全鹽含量、pH。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采用油浴加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土壤全鹽含量采用雷磁DDS307電導率儀測定;土壤pH采用HANNA211酸度計測定[8]。
1.3數據的處理
試驗獲得數據經Excel、SPSS等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黃河風情線行道樹柳樹穴土壤有機質含量
土壤有機質是影響植物根系生長發育和養分吸收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機質分解產生的腐殖質酸可促進植物根系生長及其對養分的吸收,有機質中的有機物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9]。結果表明,黃河風情線沿岸柳樹穴土壤有機質含量在不同土層差別較大,分別對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層進行測量,不同土層最大值分別為67.98、28.87、28.82、23.67 gkg,最小值分別為5.83、0.82、1.42、3.19 gkg,平均值分別為24.20、14.07、11.81、4.58 gkg。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狀況分級標準[10]進行統計,0~20 cm土層高肥力土樣占76.0%,中肥力土樣占4.0%,低肥力土樣占12.0%;20~40 cm的土層高肥力土壤占48%,中肥力土樣占20.0%,低和極低肥力土樣占32.0%;40~60 cm的土層高肥力土樣占32.0%,中肥力土樣占24.0%,低和極低肥力土樣占44.0%;60~80 cm的土層高肥力土樣占35.3%,中肥力土樣占23.5%,低和極低肥力土樣占35.2%。表明表層土壤肥力較高,深層土壤肥力較低。不同的采樣地段綠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差異也比較明顯,北濱河路中山橋―龍源段有機質平均含量最高,銀灘橋―南濱河路秀川橋段有機質平均含量最低(圖1),這與土壤的利用方式和土壤類型均有密切的關系[11]。
2.2黃河風情線行道樹柳樹穴土壤全鹽含量分析
土壤中鹽類主要為碳酸氫鹽和硫酸化物[12],不同土層深度的全鹽含量不盡相同,0~20、20~40、40~60、60~80 cm土層全鹽含量最大值分別為2.11、2.62、3.46和3.50 gkg,最小值分別為0.16、0.19、0.22和0.16 gkg,平均值分別為0.65、0.60、0.75和0.92 gkg;根據土壤鹽漬化程度[13]測定結果統計,全鹽含量小于1.0 gkg即土壤為非鹽漬化土壤,
在0~20 cm土樣占84.0%,在20~40 cm土樣占84.0%,在40~60 cm土樣占84.0%。在60~80 cm土樣占86.5%;全鹽含量在1~3 gkg即土壤是鹽漬化土壤,在0~20 cm占土樣16.0%,在20~40 cm土樣占16.0%,在40~60 cm占土樣12.0%,在60~80 cm占土樣23.5%;土壤表層有極少部分土壤處于鹽漬化,深層土壤鹽漬化較嚴重,說明該地鹽分離子的運動趨勢以聚積為主,淋洗脫鹽很少。不同采樣地的鹽分含量高低也是有差別的,南濱河路秀川―蘭煉火炬的鹽分平均含量高于北濱河路中山橋龍源段(圖1),這與該地特殊的氣候,如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等條件因子有密切的關系[14]。土壤大多數仍屬于非鹽漬化土壤,部分全鹽含量高的土壤可選擇種植耐鹽植物。
2.3黃河風情線行道樹柳樹穴土壤pH含量
土壤pH是反映土壤酸堿性的指標,能影響營養元素的可利用性,對土壤肥力性質有較大的影響[15]。隨土壤深度的增加,全鹽量與pH的正相關性呈增大的趨勢[16]。我國土壤的酸堿度分為5級,pH
3討論與結論
(1)測定結果表明,黃河風情線沿岸行道樹柳樹穴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肥力高,下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北濱河路中山橋―龍源段有機質平均含量遠遠高于南濱河路秀川段。總體分析,處于中高肥力的土壤占多數,低和極低土壤肥力的土壤較少。由于城市園林植物的枯枝落葉、修剪的枝、葉和草都被運走,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不斷減少,因此,必須重視綠地土壤中有機質的補充,可以將城市園林廢棄物集中堆漚腐熟后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同時也可使用重金屬含量低、經過無害化處理的城市污泥以及其他有機物,這樣既可以將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也可改良城市綠地土壤理化性質[18],雖然黃河風情線沿岸土壤的肥力較適合植物生長,但要栽培根系較發達的喬木植物,深層土壤還有待于進一步改良與優化。
(2)黃河風情線沿岸柳樹穴土壤的全鹽含量較低,北濱河路―龍源段全鹽平均值含量最低,土壤絕大多數處于非鹽漬化,對植物生長不產生鹽害作用,60~80 cm土層土壤全鹽含量部分較高,可選擇種植耐鹽作物,或對部分鹽漬化土壤進行改良,常用的改良方法有土壤改良培肥,水利改良(水利工程,洗、壓鹽法等),化學改良(常用的化學改良劑有含鈣物質,例如石膏、風化煤、粉煤灰、爐渣)等[19]。
(3)黃河風情線沿岸柳樹穴土壤大多數為堿性,只有少數是強堿性土壤,且土壤的pH隨著土壤的深度增加有所增大,但都在堿性植物可以生長的范圍之內。城市園林土壤為中性偏堿,這與園林工程建設時大量利用客土有關,同時由于融化道路積雪的氯化鈣、氯化鈉和其他鹽類隨地表徑流積累在土壤中;建筑廢棄物中水泥、磚塊和其他堿性混合物中的鈣釋放;大量含碳酸鈣和碳酸鎂的灰塵的沉降,使土壤成堿性。植物長期生長在堿性土壤環境中,易導致生理性缺鐵[20]。因此,在進行園林植物種植時,必須注意適地適樹、適地適花(草),或者通過施用土壤改良劑改良土壤的酸堿性,達到滿足園林植物生長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何牡丹,李志忠,劉永泉.土壤有機質研究方法進展 [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7,26(3):249-251.
[2]PostW M,Emanuel W R,Zinke P J,et al.Soil carbon pools and world life zones[J].Nature,1982,298:156-159.
[3]Baldock J,Nelson.Soil Organic Matte[M].Sumner M E.Handbook of Soil Science.Boca Raton (USA):CRC Press,1999:187-189.
[4]袁可能.植物營養元素的土壤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261-295,336-544.
[5]楊世琦,張愛平,楊正禮,等.黃土高原果園土壤 pH變化分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0,18(6):1385-1387.
[6]姜漢僑,段昌群,楊樹華,等.植物生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9-280.
[7]盧瑛,龔子同,張甘霖.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類的初步研究[J].土壤,2001(1):47-51.
[8]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9]張勇,龐學勇,包維楷,等.土壤有機質及其研究方法綜述[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5(10):72-78.
[10]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中國土壤[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11]章明奎,徐建民.利用方式和土壤類型對土壤肥力質量指標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2002(3):277-282.
[12]閻洋.對于鹽堿地園林綠化栽培技術的探究[J].北京農業,2012(9):58.
[13]李明,周靜永.人工林施肥效應研究[J].西部林業科學,2005,34(1):36-39.
[14]王海林.共和盆地棄耕地鹽堿化主成分分析[J].草原與草坪,2008(6):61-65.
[15] 趙軍霞.土壤酸堿性與植物的生長[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3(6):
[16]鄭汐,王齊,孫吉雄.中水灌溉對草坪綠地土壤理化性狀及肥力的影響[J].草原與草坪,2011(2):61-64.
[17]蒲小鵬,鄭立穎,許正強,等.蘭州市五泉山公園古樹土壤營養分析[J].草原與草坪,2011(3):81-84.
[18]韓繼紅,李傳省,黃秋萍.城市土壤對園林植物生長的影響及其改善措施[J].中國園林, 2003,19(7):74-76.
篇3
關鍵詞:鹽堿地 產生 治理 利用 不足
一、“鹽堿地”是怎樣產生的
土地鹽堿化現象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地區較為常見,尤以華北沿海地區(河北省,天津市)更明顯。以天津市為例,天津地處我國黃淮海平原中部,地勢低平除北部薊縣山區以外,其平均海拔在3-5米間。季候具有典型的溫帶大陸性特點。水文特點是季節性漬澇較嚴重,一年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冬春兩季降水少。天津河流眾多,有“九河下梢”之稱,許多河流在天津匯入渤海灣。在冬春秋三季,由于降水稀少,河流的水位與低洼處的海拔高度持平,洼地少有積水;但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水位會迅速升高,河水有時會倒灌入洼地,海拔較低的土地便會積水,很容易形成漬澇,使地下水水位提高,超過正常水位。這便形成了土壤中鹽份的遷移,即水鹽運動。同時,在天津濱海地區農田灌溉抽用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降低,當水位低于渤海水位時極易發生海水倒流現象。海水中的鹽堿成分含量高,也極易產生鹽堿地。
經過實地走訪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查閱分析,大致得出了對鹽堿地水鹽運動規律的分析:
所以,由上表不難看出,隨著季節變化,土壤中的鹽份也會發生不同的季節變化,一年當中,春秋兩季是最容易產生土地鹽堿化現象的季節。因此,在治理上我們應抓住其運動規律,進行高效的治理。
二、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大力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但鹽堿地制約了我國農業正常的發展,對鹽堿地的綜合治理刻不容緩
我國有近9913萬公頃的鹽堿地,這9913萬公頃的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東北(黑龍江較明顯),西北(寧夏 甘肅 內蒙古中西部等),華北(河北滄州地區 山東西部地區 天津市等)。在這些地區當中,有很多是我國的糧棉主要產區。在上述地區,土地鹽堿化不僅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還由于土地鹽堿化,地表只能生長一些耐鹽堿的植物,地表植被稀疏地表,嚴重影響了土地的肥力。同時還能誘發產生沙塵天氣。土地鹽堿化對當地的地下飲用水也會造成影響。水中所含礦物質鹽含量超過正常值,飲用時會有發澀的感覺,長期飲用這樣的水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對當地的建筑業也會造成影響。以天津市為例,進行橋梁和高樓建設時,有時甚至不惜從更遠的地方拉土拉水,而不就近用土用水。在建的津秦客運專線,在東麗區段進行建設時,便從更遠處拉運水源施工使用,就是因為工地附近的水中所含碳酸鹽,化學成分超過了施工要求值,影響了施工工作進展。
三、凡事都有正反兩面,鹽堿地只要處理得當也并非“百害而無一益”
伴隨著我國農業史的發展,對于鹽堿地的認識和治理我們也積累一些經驗方法,下面這些是我們通常改良鹽堿地的傳統方法,其中的一些較有成效:
1、排水法 針對于地勢低洼的鹽堿地塊。通過挖排水溝,排出地面水可以帶走部分土壤鹽分。但這種方法僅能短時間改善該地塊的水鹽情況,同時也會造成對水資源的浪費。
2、灌水洗鹽法 這是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這一水鹽運動規律,將水引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在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這種方法較前一種更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排走的水中所含鹽堿成分高,不容易加以利用。
3、種植水稻法 在水源充足的鹽堿地塊中種植水稻也是一項有效的改良措施,種植水稻以后。通過長時間淹灌和。排水換,土壤中的鹽分就可被淋洗和排出。這種改良方法所起的改良作用較為明顯。
4、增施有機肥法 有機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質,有利于團粒結構的形成,改良鹽堿地的通氣、透水和養分狀況,有機質分解后產生的有機酸還能中和土壤的堿性。但如果對鹽堿地長期施用有機肥,很容易造成土壤的肥力進一步降低,同時還容易造成產生板結現象,更不利于耕作。
5、深耕深松法 對鹽堿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層,可以加速淋鹽,防止返鹽,可增強保墑抗旱能力,改良土壤養分狀況,但深耕應注意不要把暗堿翻到地表。這種改良方法改良效果較為明顯,但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6、客土壓堿法 客土就是換土,客土可以改善鹽堿地的物理性質。它有抑鹽、淋鹽、壓堿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以使土壤的含鹽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長的程度。但這種改良方法實施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積換土,對小面積改善較為明顯。
7、合理的在鹽堿地上種植作物,要根據作物對鹽堿、旱、澇的適應能力,因地種植.合理布局,充分發揮農業增產潛力,向日葵、谷糜類、甜菜、大麥等為耐鹽堿性較強的作物。
這七種屬于傳統的改良鹽堿地地方法,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對鹽堿地的改良還有一些不錯的新方法:
在濱海地區將鹽堿地開挖成魚塘引入淡水進行魚類養殖,類似于我國珠三角地區“桑基魚塘”的發展模式改種適合在鹽堿地生長的樹木,這樣,養殖與植樹一舉兩得。
“鹽堿地制鹽”。在加工食鹽的過程中,第一道工序叫做“淋鹽”。即在鹽堿地上地里挖一長方形池子,池底用高粱秸密集地排列與下部騰空隔開,然后把剛剛開挖的一部分鹽堿土再填進池中,再在池土上倒進“苦水”(苦水即含鹽堿成分偏高的地下水)。這樣把鹽堿土過濾后,會有液體滲流進更下方出口處的缸中。過濾后的鹽土會變成稀泥被起出來堆在鹽池的一邊,一段時間后便會堆成了一座座鹽土疙瘩。過濾出來的液體叫做鹵水,它已是制鹽的直接原料。第二道工序分成了曬鹽和熬鹽兩種形式:曬鹽多是在日照強的夏季進行,充分利用太陽能來節約成本。曬鹽要建造曬鹽場,將一塊地面先用不易滲漏的膠質泥土夯實修平,上面再用碎小的瓦塊和石灰漿砌齊整,最后隔成田字形的方塊再修出邊沿用以攤曬鹵水。熬鹽則是將鹵水倒在鍋里用火熬制,直到水份蒸發剩下白晶狀的鹽體為止。
另外鹽堿地也可以產出硭硝。硭硝是一種非金屬礦產,礦物學稱為硝石。硭硝具有玻璃般的光澤,無色透明,形如冰塊,沉積于干涸的鹽湖,也見于熱泉中。它是用于皮革工業使毛皮柔軟的化學產品。硭硝需在寒冷的冬季生產:在缸里裝上半缸在鹽堿地上采集來的硝土,再倒上滿缸的熱水將土攪勻。被熱水沏浸的硝土沉淀后,上面純液體的硝水被淘進另一個缸中。這硝水經過一夜的冷卻,第二天早晨在缸的周圍會附著著很多的晶體。把缸中間的廢硝水舀出潑掉,剩下的晶體就是硭硝。這硭硝的顏色比熬曬的食鹽更白,形態也不象“小鹽”那么細碎。它或呈稻米型或呈針狀。同時,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硭硝被作為藥材。
所以,每個事物都存在其兩面性。有人說,“垃圾”就是我們放錯了位置的資源。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只要我們充分了解它認識它,我們都能從中發掘出它的潛在價值來。
四、在對鹽堿地的綜合利用治理中,我們還存在許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