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史地理的方法技巧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歷史地理的方法技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歷史地理的方法技巧

篇1

【關鍵詞】歷史教學 讀圖能力 培養與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204-01

歷史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具有知識的傳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養的功效,承擔著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綜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培養的任務。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地圖讀圖能力,現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觀圖

觀圖是讀圖的第一步,正確觀察歷史地圖的類型、特點,針對不同類型的地圖,采取相對應的讀圖措施,以求達到明白圖的類型、內容、要點。現教材中,歷史地圖一般可分為政治、經濟、軍事和對外關系四大類。不同類型的地圖,又各有特點,觀圖時要采取不同的觀圖方式和側重點。

1、政治類地圖

此類地圖涵蓋了三種情形,具體如下:

① 形勢圖:應根據其反映的主題,確定觀察的重點。如:"遼、北宋、西夏形勢圖"要重點觀察各政權的(名稱、都城)的相對位置與范圍。

② 殖民擴張、領土擴張圖:殖民者的殖民活動區域或侵占的領土是觀察的重點。

③ 疆域圖:重點觀察國家(政權)及重要的地方行政區及四周邊界和范圍。

2、經濟類圖

①農作物、手工業分布圖:重點觀察典型物產分布地、手工業中心及其具置。

②河流水利圖:重點觀察重要水利工程的名稱、位置及與其連接的河流。運河圖一定要搞清楚各河段的名稱,連接的河流及重要的城市。

③軍事類圖

主要包括戰爭形勢圖和進攻路線圖,重點觀察進攻方進攻路線及戰場、戰役的位置名稱及敵對雙方的控制區域對比變化等。

④對外關系圖

該類圖 重點觀察對外交往路線,尤其是陸路、海路交通出發點、所到達的區域、沿途的主要國家和主要的城市。

二、析圖

析圖即對歷史地圖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包括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以求達到準確理解,把握地圖的內涵。如果說觀圖是解決:"有什么"" 怎么樣"的問題,那么析圖就是為了說明"為什么"的問題。

1.析圖要注意類同、相近知識的相互比較、相互聯系

歷史這一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歷史地圖的前后知識的聯系性,要將不同歷史階段的相同或相近范疇的地圖進行比較,挖掘歷史地圖自身所隱含的歷史信息,分析、判斷歷史事態發展變化的進程。在比較鑒別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性。例如:大運河地圖。隋朝的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程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并把沿途的通都大邑連輟在一起,保證隋王朝能夠獲取最富饒地區的資源。元朝時,洛陽不再是中心,元世祖在位時開鑿了位于山東境內的會通河,不再繞道洛陽,使大運河的行程大大縮短。通過對兩幅圖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不同階段大運河的發展變化過程。隋朝大運河通過東都洛陽,呈大彎曲狀。元朝運河不經洛陽,截彎取直。這是適應當時統治者的政治、經濟、軍事需要而出現的,并且隨著不同時期統治者的需要而發生變化。

2.析圖要運用辨證的思維方法

在析圖的過程中要切忌片面的、絕對的、靜止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應既要找出歷史發展的規律,又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疏漏個別歷史現象。例如:中國近代史上《開放的通商口岸》圖和《對外開放》圖,二者一個共同的規律:開放都是從東南沿海到整個沿海,再到內地的過程,但他們的開放是兩種不同的情形的結果,前者是被動接受,后者是主動進行經濟貿易。

3.析圖要注意學科間的滲透和交叉

歷史地圖是地理在歷史中的最直接的體現,同時地理環境構成了人類歷史的舞臺,利用歷史地圖從歷史知識出發,尋找與地理、政治學科的結合點、發散點、整合點,培養學生進行學科間知識綜合的能力。例如:古代絲綢之路圖,從圖中挖掘出了西漢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促進了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和繁榮,成為中西交通大動脈。而唐宋后,該商路主要地位日益下降,直至衰落。古絲綢之路衰落的歷史進行分析,因素是多方面的。歷史的因素有:北方長期戰亂,造成了社會生產的巨大破壞,導致北民南遷;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從西漢到元朝逐漸東移、南移;隋唐后,海上貿易的迅速發展取代了傳統的陸路交通等。同時,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其衰落的地理因素:絲綢之路繁榮期,塔里木盆地人口眾多,不合理的墾殖,植被減少,致使土地沙化;加上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加速了土地沙化,從而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從政治的角度分析,政治因素:主要表現在政治對立、民族矛盾乃至戰爭,特別是宋王朝先后與北方的遼、西夏、金處于敵對的形勢,影響了絲綢之路的中西交往,幾度中斷,以至衰落。

三、繪圖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導、幫助學生自己動手繪圖,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歷史技能。

重視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圖示結構;其次要在歷史課堂上嫁接地理繪圖知識,指導學生繪簡圖、草圖、示意圖,如 "方格法"繪制、彩色筆標示等基本方法。第三,繪圖要抓住歷史的基本線索和基本內容培養運用地圖分析歷史問題和表達歷史問題的能力,增強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歷史技能。

繪圖的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創新的合作精神,獲取信息的能力,將學生動手學習的過程轉化為學生知識轉移、遷移、應用的過程。

四、默圖

默圖是讀圖學習的最后環節,也是讀圖的最高境界,通過觀、析、繪圖學習后,重新回顧歷史地圖所蘊涵的知識是否全面掌握,并進行查缺補漏,然后結合實際,整合地理、政治學科知識,形成新的學科綜合性的圖象系統,通過默記、深悟,達到圖文融會貫通,達到"活圖"的目的,從而提高運用歷史知識,整合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柳共和.淺談體驗式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2期

[2]欒春波.新課程理念下歷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3]郭芙德.多媒體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7

[4]韋輝梁.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整合的技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

篇2

關鍵詞:歷史插圖 “對話” 情感

家里有兩本書――《圖說中國》和《圖說世界》,是當時看到畫面精美買給孩子的,沒想到竟成為他現在最喜歡的兩本書。這件事令我感觸頗深。沒想到圖片的魅力如此之大。當第一次拿到改版后的教科書時,在欣喜之余,就對如何用好插圖充滿期待,事實證明,插圖恰當的使用的確給自己教學增加了很多亮點。

現行中學歷史課本的插圖,包括表格、地圖、史料、圖片等,每節課至少五幅,多的能達到十五六幅。在教學實踐中,自己對如何用好這些插圖做了些有益的嘗試,注意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對插圖觀察、想象、思維、分析,從中獲得有效的歷史信息,完成與歷史插圖“對話”。同時自然地滲透一些解讀歷史插圖的方法與技巧,告訴學生圖中的每一線條、符號、人物形象等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意義,反映一定的歷史主題,要挖掘出來,并適時地做好點撥和必要的補充。這些嘗試使我深深感到運用好插圖帶來的妙處。

一、給插圖配音,激感,感動歷史

歷史教育是文科教育,袁振國先生在《認識文科教育》一文中,對文科教育的價值做過精辟的論述:“文科是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文科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化這種智慧,最終形成自己的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歷史教學中,這種人文教育集中體現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上,一幅插圖,一段歷史,給插圖配以適當的語言,會讓插圖具有了生命的力量。如《匈奴的興起與漢朝的和戰》一節,引導學生看《昭君出塞》和《昭君墓》的圖片并配以這樣的語言:圖中的中心人物是我國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圖中的她彈著心愛的琵琶,即將離別生養她的故土,她要把最美的琴聲留給故鄉,過路的大雁被她的美貌和琴聲所感動,忘記了飛行,紛紛從天上落下來,于是歷史上有了落雁之說。昭君出塞成為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典范。后人為了紀念她,修建了昭君墓。講到這里,學生已深深的被這段漢匈友好交往的佳話所吸引和感動,但有位學生遺憾地說,“可是我去昭君墓參觀的時候,只剩下一座光禿禿的小土丘了。”老師及時點撥,盡管只剩下小土丘,但去參觀的人仍絡繹不絕,說明去參觀并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去憑吊,去感激這位曾給漢匈民族友好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去理解感動這段歷史。學生紛紛點頭,這樣的處理讓課本插圖“活”起來,因為它深入到學生心里,真正觸動到他們的情感,并對他們以后參觀歷史遺跡遺址起了引導作用。關注歷史的情感自然被激發。

二、給插圖設問,引導探究,活躍思維

實驗證明,學生對圖片的敏感度要大大高于文字。新教材恰恰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用逼真的畫面和色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在這一基礎上,如果老師及時捕捉有效信息,層層設問,學生會帶著探究的心理去閱讀、思考。例如,《》一課,在指導學生識讀《中國大型兵船》和《英國兵船》時,老師設問:請大家仔細觀察下,兩國的兵船在材質、動力、靈活性上有哪些差別?學生仔細觀察會發現,中國的船大多是木質,人力為動力,比較笨重,不靈活;而英國船多是金屬制成,以蒸汽為動力,靈活,這是工業革命的成果。這樣的對比設問,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聯系了的背景,同時也為課后題目“中中國為什么戰敗”埋下伏筆。設問時最好有梯度、有層次、有深度,這樣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思維,滿足不同層面的學生的思維需求,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究,提高課堂效果。

三、給插圖找“伴”,學會比較,提升認識

比較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更清晰準確的認識歷史真實,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教會學生知識的遷移。例如,可以把中國古代史的疆域圖放在一起比較,感受中國疆域的演變;把隋運河和元運河插圖放在一起,找出其變化。也可以橫向比較,比如,處理圖片《靈渠》時,說明靈渠至今造福人類。另外,給同學們補充相關知識,當時修建靈渠使用的方法是梯級船閘的修建法,1000多年后巴拿馬運河才使用這種修建法,今天的三峽水利樞紐依然使用這種方法,被稱為“現代梯級船閘”。可見靈渠的修建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很多。

四、給插圖揭秘,深層挖掘,展現全貌

學生由于年齡和認知水平所限,對插圖的認識有時也僅僅是浮于表面,如果我們適時引導,適當補充,會彌補這一不足。比如在講授秦統一貨幣時,多數學生都能從圖中識別各國所用貨幣形制和名稱的不同,有的同學甚至發現了七國貨幣圖的排列編者都煞費苦心,正好與戰國七雄的地理位置一致(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老師可以適當的做補充:燕齊使用刀幣是因為多戰爭;趙魏韓用鏟形幣因為中原地區農業發達;楚國用的是布幣,因為長江一帶落后,使用最原始的楚蟻鼻錢,秦國的圓形方空錢象征天圓地方,體現了秦國統一全國的野心。這樣,就由表面的貨幣形制的變化和各國政治經濟特點聯系起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也得以開闊,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尋找探究插圖背后的歷史。

五、給插圖解讀,補充教材,完善教學

這一點在地圖中表現尤為明顯。圖文并茂,編排有致,“即圖而求異”。古人講究“左圖右史”,歷史地圖反映事物的空間狀態更直觀形象。每一幅地圖后往往都有一段精彩的歷史,課本文字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重點突出的講述,而一些知識就隱藏在地圖中。例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課中,一戰前后的歐洲圖比較,可以看出大戰摧毀了四大帝國:德國投降,奧匈帝國瓦解,分成奧地利和匈牙利兩部分,波蘭獲得獨立,在原來的帝國領土上誕生了兩個民族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俄羅斯帝國十月革命后被蘇俄所代替,奧斯曼帝國作為戰敗國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這些知識文字中涉及較少,而對理解后來的歷史發展脈絡又是不能或缺的,插圖彌補了這些知識點,使知識更完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要做有心人,及時予以關注。

美國圖論學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的確,近幾年的教學,自己深深體會到,插圖在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在文字部分有了大量的刪減,插圖卻有了很大的增加,這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舞臺,這也要求我們要有用好插圖的意識,更要有用好插圖的行動和能力,讓插圖會“說話”,讓插圖“活”起來,從而使自己的教學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中學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篇3

一、設懸念,激發興趣

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通過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抓住學生的內心,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我在講《兩漢與匈奴的和戰》這一課時,我先問學生:“在2000年舉辦的悉尼奧運會上,我國共得了幾塊金牌?”學生幾乎是齊聲回答“28塊”,我緊接問:“那同學們知道這第一名,也就是冠軍的稱呼從何而來呢?”學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兒直搖頭。然后我就指出:這冠軍的稱呼與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歷史人物──霍去病有關,那為什么有關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能知道了。

通過這樣的導入,充分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吸收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課就認真聽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置圖像,增強直觀

教學實踐表明:刺激強度大、變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一般來說,歷史課中的插圖是課本重要內容的體現。許多杰出的歷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遺存盡入畫幅,成為大腦興奮的催化劑,它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初中學生而言,形象直觀的材料,比長篇大論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圖,精心設計導言,是眾多導入法中的一種,而且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效果顯著。

如我在講述《兩漢經營西域和對外關系》時,在幻燈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圖,讓學生說出它的大致范圍,然后又投影西漢的疆域,請學生兩相比較。然后指出在西漢統治時,在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都是西漢的統治范圍,這一地區是在西漢統治時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稱之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樣在兩漢時期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呢?通過本課的講述,我們就能知道原因。這樣的導入,既聯系了地理知識,把歷史地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又能抓住學生的心理,起到較好的效果。

三、用時事,聯系史實

在教學中,根據新聞時事,聯系具體的史實來導入新課,既可以使學生看到歷史無處不在,學習歷史能增長我們的知識,鍛煉我們的能力,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興趣。

如在講述《昌盛的秦漢文化》時,我這樣用報上摘錄的新聞來導入新課:據報導,1990年7月, 探險家們在美洲密林中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漢人村,村民都講漢語,保持了民族特色。據考證,這里的漢人可能是秦始皇時代徐福率領數千名童男童女漂洋過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類似的傳說,現在日本還有一座徐福墓的遺址。那么秦始皇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秦漢時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樣在統治階級中盛行呢?

時事的來源,關鍵在于平時的留心與積累。它的運用除了上述作用外,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融恰師生情感的作用。

四、滲理論,強調觀點

對于知識尚少、抽象思維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一學生還不能進行純粹的歷史理論教育,必須在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將歷史理論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去,達到教學目的。在歷史教學中,我也注意將歷史理論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滲透到導入方法中去,這樣的導入方法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講《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之爭》時是這樣導入的:在前一課的學習中,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有兩種說法,有的說他是暴君,有的說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政治家,也就是說,他既有功也有過,那我們上一堂課學了他的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的過。通過這種導入法,既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初步明白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五、敘家鄉,引起熱忱

學生對自己的家鄉都非常熟悉,運用鄉土歷史導入,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進入課堂的角色。 比如在講《動蕩中發展的南朝》這一課時,我先投影出常建的著名詩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印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我作出簡單解釋后指出這首詩所描繪這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常熟興福寺,興福寺初建于南朝齊代,名大慈寺,到梁代改名為興福寺,因寺內正殿后有一塊巨石上有著奇異的花紋,左看像“興”字,右看像“福”字,故名興福寺。它是在南朝齊梁年代修建的,那么齊梁年代是誰在何時建立起來的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

篇4

一 外教的教學特點

(一)外教的教學優勢

1 在語言學習上。教授語言類課程的外教,大多數來自外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的發音標準地道、語音優美流暢、語義清晰明了,不但規范了學生的語音語調語法,而且改善了學生“中國式”外語的狀況,為學生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外語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授課過程中,他們不僅傳授課程的專業知識,同時還介紹本國的風土人情、傳記文學、歷史地理以及各種體育運動。在交流中,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了解了外國的文化知識,對學生學習外語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2 在教學方法上。外教多數講授與口語相關的課程,如:口語、跨文化交際等。外教的教學方法主要以口語交際為主,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操練。為了不打斷學生思路,外教在教學中不會馬上糾正學生的語法問題,而是關注語言交際的內容。不同于中教灌入式的教學方法,外教通過循序漸進的啟發式、調動式來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于犯錯,使學生克服外語學習的心理障礙,逐漸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有所進步,外教就會馬上表揚;學生出現錯誤,外教也不會批評學生,而是耐心細致地加以指導、適時地糾正。久而久之,學生不再像以前一樣因出錯而不敢張口。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使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才華。外教多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設置場景把學生調動起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練習,同時不斷采用各種新穎的形式來啟發學生思考。如:通過夸張的肢體語言使學生了解情景中的人物特點;通過形象化的游戲方式教學生學習外語詞匯和對話;通過有趣多變的競爭方式刺激學生反復演練。課堂上外教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學生可以直呼外教的名字,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這樣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不再緊張,更加積極地參與練習。對于教材,外教一般不拘泥于課本,他們會準備一些材料,通過幻燈片、影視音樂、視頻圖像、情景游戲、自創簡筆畫等,使整個課堂活躍起來。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外教也會把課堂設置在戶外,如:校園廣場、圖書館、微機室等。

3 在課程考核上。外教布置的作業大多為寫調查報告、小組討論等。外教非常重視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用不同符號分別表示學生出勤、回答問題、作業等方面的情況。期末考核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如:group presentation、寫影評和讀后感等。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讓他們自覺地學習。

4 在教改實驗上。外教倡導和創辦了英語專業實驗班。從2005年開始至今,舉辦了四個實驗班(每個學年設一個班)。我院外籍專家Marilia Resende和中教們精心制定實驗班的教學計劃、安排了優秀的師資隊伍,使實驗班的學生課上課下均表現出卓越的語言才能。學生們不但能熟練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技能,而且還能夠用英語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外語專業四級考試中,實驗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2006級實驗班通過率達68%,2007級實驗班通過率達78.3%。

(二)外教的教學不足

1 缺乏教學經驗。部分外教非常年輕,有的甚至剛剛大學畢業。其教學經驗十分有限,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學歷高低不一,專業方向較雜,極少數人有教師資格證。

2 缺乏對學生的足夠了解。由于外教的不穩定性,他們缺乏對中國教育特點和現狀的了解,不熟悉學生的基本情況,過高或過低地估計學生的實際外語能力。講授內容或者深奧難懂,或者幼稚淺顯。外教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也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他們往往只關注口語好的學生,很容易忽略害羞、不善言談的學生。

3 缺乏教學的系統性。外教通常不遵循課程的教學大綱,甚至不使用學院統一訂的教材。對一些常規的教學文件很排斥,上課內容很隨意,過分強調娛樂的課堂氣氛,往往忽視課本的內容,使學生不清楚課程重點,期末備考不知如何復習。有的外教缺乏課堂的組織管理能力,對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顯得不知所措,甚至不制止。

二 中外教師的教學差異

1 在教材方面。國內高校外語教材主要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編寫,教材重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主要介紹學科的發展歷程等。但教材內容陳舊,往往不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及時更新。教師講的是教材上的內容,考試時學生完全可以從教材上找到答案。中教課堂上傳授的內容以考試為指揮棒,重點落在應試經驗和技巧上;而國外教材在編寫上側重對知識的應用,教材內容體系不求太完整、跳躍性較大。外教講授多以案例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使學生不斷提高收集輔助資料加以運用的能力。

2 在課堂教學方面。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教講究尊師重道,師生間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中教課堂,學生需要仰視在講臺上的教師;而外教的課堂師生圍坐成一圈,師生間處在平等位置。在中教的課堂里,大多由教師先定好主題和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引導,最終得出統一的結論,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外教在課堂上強調師生平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其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3 在考試方面。中教考試以閉卷考試為主,側重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復述,考試強調觀點的全面性,考核評分標準為百分制;外教的考試為開閉卷相結合,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考試強調觀點的獨創性,考試評分標準采用等級制。國內應試教育使學生必須死記硬背取得較高的分數,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和潛能。

三 完善外教的管理工作

1 在聘用外教上。學院聘請的外教多數從事外語教學工作,聘請時要以外教的外語水平高低為主要依據。外教應該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年齡應在55歲以下,具有一定的教學經歷和教學經驗,口齒清楚,語音語調規范,口語表達流暢。在聘用之前,學院外事處和教務處等有關部門對應聘的外教進行面試、試講。

2 在教學安排上。學院對錄用的外教應進行上崗培訓,介紹學院的培養目標、教學制度、教學要求、教學計劃和學生基本情況,使外教能夠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通過與外教共同協商、合理安排好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在每學期開課前,外教所在教學單位要認真檢查其上交的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督促外教嚴格按照學院的教學要求制定教學計劃。教研室主任要深入課堂,全面了解外教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定期召開外教與學生的座談會,使外教充分了解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及時溝通情況、反饋信息。每學期期末,外教所在教學單位要仔細審查其試卷是否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試卷考核的標準,并提交該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3 在交流合作上。定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組織中外教師集體備課、互相聽課,為中外教師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中外教師可以互相學習、互相討論,共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外教可以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外語比賽。如:我院Marilia Resende等外教參與輔導的張辛同學榮獲了“2007年劍橋商務英語口語大賽中國賽區標準級組”第一名,又榮獲了“第三屆全國應用英語口語大獎賽”三等獎。學院可以邀請外教參加各項校園活動,如英語角活動、擔任外語演講比賽評委等活動。學院還可以根據外教不同的專業特點及其國家文化,組織開展傳記、文學、風俗、歷史、地理、旅游等方面的講座,使學生充分了解外國文化。

篇5

我國如今實行的司法統一考試是為實現精英司法而建立的制度,目的在于選拔英才、淘汰庸人,實現惟良折獄的理想。這種理想需要優良的制度來實現。

目前,司法統一考試制度已經行之十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通過對比某些法治先進國家經驗,可以發現我國當前統一司法考試制度上存在的可以進一步改良的空間。不過,改良現有的司法考試制度大可不必舍近求遠,要是了解我國民國時期曾經實行的司法考試制度,也不無啟發作用。

考試分步進行

我國民國時期司法考試,實行分步進行的方式,大致分為甄錄試、初試、再試三步進行考試。

民國四年(1915年)政府《司法官考試令》,就司法官考試條件、科目等作出規定。第二年又頒布《司法官考試令實施細則》。當時考試已分筆試與口試。民國四年《關于司法官考試令第三條甄錄規則》也明確規定了甄錄試。

民國六年《司法官考試令》規定了甄錄試、初試、再試三步考試。甄錄試及格者得應初試;初試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初試及格證書,依學習規則之所定分發各審判廳、檢察廳或司法講習所。學習期滿后由監督長官送請再試,再試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再試及格證書。

初試、再試都分筆試、口試進行。這一做法后來得以延續。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臨時政府令第九十九號公布施行的《司法官考試條例》第四條規定,司法官考試分初試、再試次第進行。第五條又規定:“初試及格者授予司法官初試及格證書,依司法官學習規則所定分發學習或入司法官養成所訓練。”

初試也要分步進行:“初試分甄錄試、筆試及口試,甄錄試不及格者不得應筆試,筆試不及格者不得應口試。” 甄錄試考試科目為國文、本國歷史地理、法學通論;筆試又分必試科目和選試科目,必試科目為法院組織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商事法規,選試科目(應考者可任選二種)包括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犯罪學、監獄學。筆試通過后進行的口試“就筆試之必試科目及應考人之經驗面試之” 初試之甄錄試、筆試及口試均以所試各科目分數平均滿七十分為及格。應試者三試分數合計總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為甲等,不及八十分在七十分以上者為乙等。

再試以考驗學習或訓練之成績為主,分筆試、口試及成績審查三種。筆試以兩件以上之民刑訴訟案件為題,令應考人分別作制處分書或裁判書試驗之。口試“就應考人學習或訓練期內之經驗面試之”。成績審查“就應考人學習或訓練期內之成績審查之,其審查方法由典試委員會定之”。另據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法部令第二五號公布施行的《司法官養成所章程》之規定,司法官養成所必修科目為刑法實用、民法實用、刑事訴訟法實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實用、刑事特別法實用、刑事審判及檢察實務、民事審判及強制執行法實務、外國文、公牘;選修科目有國際私法、法院行政及實務、監獄學及實務、法醫學、證據法、犯罪心理學、審判心理學、華洋訴訟。另外,司法官養成所訓練期間定為一年六個月,每六個月為一學期。司法官養成所應于每月月終舉行月終試驗,就該月內修習之必修科目選擇三科行之;每學期期滿舉行學期試驗,就該學期內修習科目全部行之。月終試驗與學期試驗均以所試各科目分數平均滿七十分為及格,月終試驗分數加入學期試驗分數平均計算,學期試驗分數加入期滿試驗分數平均計算。

當年之司法官訓練并非完美,1936年阮毅成先生曾批評說:“其所謂訓練,尤令人不能滿意。氏曾于《時代公論》第二十號著有《司法官訓練問題》一文,論述甚當。胡氏謂:‘……法官訓練所所授之學科與通常法律學校,完全相同,其稍示差別者,惟:通常法律學校所用之教本為講義體,法官訓練所所用之教本為逐條解釋體;通常法律學校所用之教本不甚注重判例,法官訓練所所用之教本則附錄若干之判例。除此兩點而外,所授之科目如是,教材如是,師資亦如是,彼所謂訓練者,特不過一迭床架屋之制度而已。其次所貴乎訓練者,固在于司法經驗之灌輸。實則所謂經驗,吾年常窮年累月而不得一二,彼為之教授者,縱屬富有經驗之司法官,亦感應付之難。訓練云云,徒成外觀。’”

另據阮毅成先生所言:“司法行政部年來雖于甄拔方面,略將標準提高,但所能補救者仍屬有限。如司法行政部定為非畢業總平均在七十分以上者,不得請求甄拔,于是各大學法律系畢業生之總平均,幾十分之十在七十分以上,學生以最低七十分責之教員,教員又何必靳而不予?”

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臨時政府令第九十九號公布施行的《法院書記官考試條例》第四條也規定分甄錄試、筆試及口試,但不分初試與再試,甄錄試不及格者不得應筆試,筆試不及格者不得應口試。考試難度明顯小于司法官考試。

我國大陸民國時期分步考試的做法也值得繼承。當前一步考試方式,存在不小弊端,不能真正達到甄拔英才之目的,反而因降低考試通過標準而有司法資格泛濫的傾向。矯正之道之一,就是考試分步進行,并且改變考試內容扁平化現象,將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判斷能力和法學思想、外國立法例及政治及法律學說之素養業納入高階考試范圍。中國大陸近年來有學者主張司法考試分兩步進行,如有學者認為將整個考試分作兩個部分,即側重對大學期間所學基本知識進行考查的第一次考試和側重運用法學知識與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第二次考試。

分步考試可以將律師資格與司法官資格在初試以后分開,司法官資格的考試應當嚴于律師資格。我國可以將統一司法考試分為初試和再試,由此將律師資格與司法官資格分開。

通過初試可以獲得初試合格證書,經過一年(可以考慮延長至三年)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并考核合格獲得司法行政部門頒發的律師執業證書;要成為司法官,應當在初試通過后參加一年半(三學期)的司法研修,研修考試合格進入再試,再試合格授予再試合格證書,然后選任為法官和檢察官。目前的國家法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可以承擔起司法研修生培訓工作。

限制考生來源

法律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過程”,沒有在一個較長時間里浸于法學知識和法學觀念的過程,徒經考試并合格,未必具備一個法律人應當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依靠死記硬背和考試技巧訓練參加并通過司法考試,入行之后可能難以滿足職業需求。易言之,不重視法學教育過程就可能出現能夠通過考試卻不具有司法人格和法律精神素質的徒有虛名的“法律人才”。因此,司法考試應當對考生來源加以限制。

民國六年《司法官考試令》第三條規定了應試者資格,包括:在本國國立大學或高等專門學校修法政學科三年以上畢業、得有畢業證書者;在外國大學或高等專門學校修法政學科三年以上畢業、得有畢業證書者;在經教育部或司法部認可之公立、私立大學或高等專門學校修法政學科三年以上畢業、得有畢業證書者;在國立或經教育部或司法部認可之公立、私立大學或專門學校教授司法官考試主要科目繼續三年以上、經報告教育部有案者;在外國大學或專門學校學習速成法律、法政一年半以上、得有畢業文憑并曾充推事或檢察官繼續辦理審判、檢察事務一年以上或在國立或經教育部或司法部認可之公立、私立大學或專門學校教授司法官考試主要科目繼續二年以上、經報告教育部有案者;曾充推事或檢察官繼續辦理審判、檢察事務三年以上者;曾應前清法官考試及格者。

另外,具備一定條件者經司法官再試典試委員會過半數之議決得免應考試。其條件是:在國立大學或高等專門學校本科修法律之學三年以上畢業得有畢業證書而成績卓著并精通外國語者;在外國大學修法律之學三年以上畢業得有畢業證書而成績卓著者,在日本畢業者并須精通一門歐洲一國語言;曾在國立大學或專門學校教授司法官考試主要科目任職五年以上并精通外國語者。

民國二十年(1931年)《高等考試、律師考試條例》和1933年5月23日考試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試司法官考試條例》也都對考試資格作出限定,兩條例規定的條件近似。民國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試條例》對司法官應試人的來源限制在修法律政治學科的畢業生范圍內以及曾任司法、司法行政職務和有法律專門著作者。

對于應試者法律學歷加以限制,使因為法律品格的培養,法律意識的熏陶,法律技能的掌握,法律思維的養成,法律邏輯的訓練,都需要一定的時日,不能一蹴而就,來個急就章。有鑒于此,司法考試應當對考生來源進行限制,參加司法考試者必須經過正規的法學教育應當納入報考條件,未經正規法律教育者不應被允許參加考試。

限制參考次數

參加司法考試次數宜有限制,我國民國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試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再試不及格者得補行學習或訓練,再應第二次再試,但以一次為限。”

在1933年的《修正高等考試司法官考試條例》也規定:“再試及格者授以再試及格證書,依法任用不合格者補行學習,得應第二次再試,但以一次為限。”對考試次數作出明確規定。民國六年《司法官考試令》第二條規定了司法官考試年齡下限(即二十歲),但未規定上限,同時規定考生必須是男性。

民國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試條例》限制司法官報考者年齡,而且限制性別為男性,其第二條規定:“凡中華民國男子年在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在1933年5月23日考試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試司法官考試條例》中得沒有司法官考試的年齡限制)并符合其他條件才有資格參加司法官考試(第二條)。

對于書記官考試,民國二十七年《法院書記官考試條例》對于年齡和性別也有同樣的規定。對于剛剛從帝制走向共和且婦女教育程度總體偏低的民國來說,將司法官等報考者的性別限定為男性無足為怪,但放在今日就屬不合時宜了。至于年齡限制,不是不能得以沿用的。

在有些國家,也有限制考試次數的規定,如德國將畢生參加司法考試的次數限制為兩次。這樣做,可以避免出現考試人數過度膨脹,考試人數過度膨脹不但造成資源浪費,也有違司法考試選拔精英的初衷。一次考試固然有準備不充分而未通過的情況,二次未通過就難說是偶然。如果允許年年卷土重來,最終如《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般應試,即使最終通過考試,就失去了精英選拔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