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動物的主要特征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單細胞動物的主要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掌握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點:
①維持生態平衡
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③幫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食物網中的動物與植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2.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生活關系
人們利用轉基因羊生產含有藥物的奶,這叫做乳房生物反應器。利用乳房生物反應器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
染。模仿生物的某些特點發明創造出特殊的儀器設備,這叫做仿生,如:螢火蟲與冷光,蝙蝠的回聲定位與雷達,烏龜的背甲與薄殼建筑。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2細菌和真菌
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觀察菌落
菌落的大小/菌落的形態/真菌的菌落
區別細菌和菌落的顏色
2.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
接種
恒溫培養
3.歸納細菌和真菌生存的條件
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二、細菌
1.細菌的發現
17世紀后葉,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細菌
19世紀中葉,巴斯德研究細菌,說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德
大小:個體微小,高倍鏡或電鏡下可見
形態:單細胞,有球菌、桿菌、螺旋菌
2.細菌形態和結構
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構成,無成形的細胞核;鞭毛、莢膜、芽孢
營養方式:沒有葉綠體,異養型,分為寄生和腐生兩種方式
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環境,可形成休眠體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細胞個體:蘑菇:食用或者藥用
1.各種各樣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觀察比較
單細胞個體:酵母菌:釀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
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體內沒有葉綠素,營養方式屬于異養。
3.真菌的繁殖
孢子繁殖
四、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認識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和類型
細菌的種類:球菌、桿菌、螺旋菌。
細菌:由一個細胞構成,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莢膜、鞭毛,沒有葉綠體。
生活方式:異養(寄生、腐生)。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細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能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細菌快速繁殖和能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幾乎無處不在。
真菌:細胞具有細胞核。種類:除多細胞的霉菌(青霉和曲霉)和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靈芝、牛肝菌)外,大多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還有單細胞的種類,如酵母菌: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生活方式:腐生
真菌細胞與細菌細胞的最大區別是有無形成細胞核。
五、人類在不同領域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③與動植物共生(如:地衣真菌+藻類,根瘤豆科植物+根瘤菌)。
2.微生物與人類生活
(1)食品制作:酵母菌:無氧時,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釀酒時。有氧時,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饅頭、包子、面包等。乳酸菌: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釀酒:酵母菌;制醋:醋酸菌;生物固氮:根瘤菌;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制醬和豆豉:霉菌)
食品的腐敗原因
由于細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長、繁殖活動引起的。
防腐
脫水法、腌制法、煙熏法、真空包裝、冷凍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食品保鮮的原理有兩條
①殺死細菌、真菌②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
食品保鮮辦法:高溫滅菌法、真空包裝法、冷藏法、腌制法、罐藏法、巴氏消毒法、脫水法等。
(2)制藥:抗生素和利用轉基因生物生產藥物
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叫做抗生素。利用轉基因技術把控制合成胰島素基因轉入到大腸桿菌體內,生產出來的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
(3)凈化環境:厭氧菌將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好氧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3動物的行為
一、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1.動物行為的概念: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
運動時,肌肉的收縮、舒張牽引著骨繞著關節運動,因此,在運動中,骨是杠桿,關節是支點,骨骼肌產生運動的動力。
3.關節的結構和功能:既牢固又靈活
關節面(關節頭、關節窩):覆蓋有一層軟骨(減少摩擦,緩沖震動)
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牢固地聯系相鄰兩骨;內外有韌帶,加固連結;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
關節腔:內有滑液,關節軟骨,減少摩擦,使運動靈活自如
4.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運動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調節)、消化系統(提供能量)、呼吸系統(提供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循環系統(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動作產生的意義:動物發達的運動能力,有利于覓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二、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從動物行為的表現上,動物的行為可分為:取食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防御行為(警戒色,擬態,保護色)等
2.從行為的獲得途徑上,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①先天性行為:凡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身體里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是動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遺傳因素決定。
實例:蜜蜂采蜜、螞蟻作巢、鳥類遷徙、小鳥在池邊喂金魚等
②后天性行為(學習行為):不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
實例:訓練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處的香蕉等
3.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
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
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
三、社會行為
1.概念: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一系列行為。
群體內的不同動物個體之間,通過動物的活動、聲音和氣味等來傳遞信息。
2.社會行為的特征: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3.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舉例
白蟻群體(無等級制度:雌蟻、雄蟻、工蟻、兵蟻))
狒狒群體(有等級制度:“首領”雄狒狒、下級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動物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探究螞蟻的通訊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4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一、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1.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概念: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
生物分類法 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進化關系
2.從種到界
生物分類的目的和依據
生物的單位:門、綱、目、科、屬、種
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種
馬:馬種、馬屬、馬科、奇蹄目、哺乳綱、脊索動物門、動物界
桃:桃種、梅屬、薔薇科、薔薇目、雙子葉植物綱、種子植物門、植物界
二、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生物多樣性:生物類種多樣性(我國被稱為裸子植物故鄉)、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三者之間的關系: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基因的多樣性。每種具有獨特基因庫的生物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是相聯系的。生物數量的減少,將導致基因資源損失,并且必然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將會加速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
三、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
我國特有的部分珍惜動植物瀕臨滅絕的邊緣
2.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的原因
生物的棲息地的破還(最終要的原因)
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人類的偷獵和捕殺野生動物)
環境污染 外來物種入侵
3.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
是天然的基因庫
天然實驗室
活的自然博物管
實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自然保護區
4.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將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新園、館等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頒布和完善法律和法規。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的知識5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一、無脊椎動物
1.腔腸動物
主要特征:身體有內胚層和外胚層構成,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
代表動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水螅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無性)和有性生殖
2.扁形動物
主要特征:身體有內胚層、中胚層和外胚層構成,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
代表動物:渦蟲、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大多寄生生活;
渦蟲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腸組成;
血吸蟲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蟲進入釘螺體內繼續發育,最后進入人體發育為成蟲;
豬肉絳蟲生活史:受精卵在豬體內發育成幼體,感染豬肉,形成“米豬肉”,進而在人體內發育成成蟲;
3.線性動物
主要特征:身體細長,不分節,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
代表動物:蛔蟲、蟯蟲、鉤蟲、線蟲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結構簡單,生殖能力強;
蛔蟲的雌蟲較大,雄蟲較小,尾部向腹部彎曲;
4.環節動物
主要特征: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蚯蚓(環節動物)的形態特點:
(1)體形:長圓柱形,兩端尖細,可減少土中鉆動時的阻力,適于穴居鉆行生活;
(2)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
(3)環帶:是區別蚯蚓前后端的標志。
(4)剛毛:協助運動;
(5)濕潤的體壁:進行氣體交換,完成呼吸。
代表動物:蚯蚓、沙蠶、水蛭等;少數寄生;
作用:蚯蚓可入藥,可以分解有機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5.軟體動物
主要特征:體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水生軟體動物用鰓呼吸;運動器官是足;
代表動物:河蚌、蝸牛、烏賊等;
烏賊的殼—海螵蛸;鮑魚的殼—石決明;
6.節肢動物
主要特征:身體和附肢分解,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
代表動物:甲殼類(蝦、蟹);多足類(蜈蚣);蛛形類(蜘蛛);昆蟲類(蝗蟲);
昆蟲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個口器;腹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有氣門,是呼吸器官;
二、魚
水中生活的動物、四大家魚:青、草、鰱、鳙;
1.魚的尾鰭可以控制前進方向,也可以產生前進動力;魚的側線可以感知水流,測定方向;
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①體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敵害發現;
②體形:梭形,游泳時減少水的阻力;
③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有黏液減少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鰭游泳:(胸鰭、腹鰭:保持魚體平衡;尾鰭:保持魚體前進的方向);
⑤用鰓呼吸;水從口近,鰓蓋的后緣出
⑥體內有鰾,能調節身體比重,在鰭協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層;
⑦體外受精,水中發育。
2.魚類的主要特征: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心臟一心房一心室。
3.觀察鰓
形 態:鰓絲呈細絲狀
顏 色:紅色(因為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結 構:有鰓弓、鰓絲、鰓耙組成
三、哺乳動物
家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①體表:被毛,有保溫作用,對家兔維持體溫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齒分化為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長,并且有特別發達的盲腸,與植食性生活相適應。
③血液循環:心臟為完整的四個腔,兩條完整的循環路線,體溫恒定。
④神經系統:由腦、脊髓、神經組成,大腦發達
⑤生殖:胎生(有胎盤)、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溫恒定,大腦發達,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鴨嘴獸、袋鼠鯨、虎、黑猩猩等
四、鳥
家鴿適行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①身體被覆羽毛;具有可用翔的翼:兩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擴大兩翼面積,使兩翼扇動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②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飛行時空氣對它的阻力;
③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長骨中空,充滿空氣,減輕體重,胸骨發達,有龍骨突,胸肌發達,附著在龍骨突上;
④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有喙無齒,直腸短,不儲存糞便,有利于減輕體重;
⑤心肌發達,血液循環快,血液輸送氧、營養物質的能力強;
篇2
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學好每一門學科就是對未來道路的鋪墊。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第一部分
1、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
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
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魚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2)能在水中呼吸。
4、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
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魚在游泳時,靠軀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于充分進行氣體交換。
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后,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
鰓絲又多又細。
12、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后緣流出。
13、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氣體交換: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鰓絲中Co2—水中
15、魚的主要特征: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有口無,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
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
(1)比較干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3、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于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第二部分
26、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
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后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恒溫動物比不恒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于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的體溫恒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兔的后肢較長,前肢較短,后肢肌肉發達,適于跳躍。
33、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裂食物臼齒——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雜食性(如人)
36、盲腸主要用于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哺乳動物是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屬恒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43、鳥的胸肌發達,附于龍骨突,利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44、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于發達的胸肌附于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行。
45、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
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行。
47、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恒溫動物:哺乳動物、鳥類。
第三部分
50、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恒定。
51、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
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53、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于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于尋偶,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5、昆蟲在分類上屬于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后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動物的行為依賴于一定的身體結構。
58、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人有206塊骨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63、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肩關節;下肢: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指關節趾關節
65、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運動;
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為什么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第四部分
71、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當然,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7、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8、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
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79、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0、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1、社會行為的特征: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
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2、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3、“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筑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4、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5、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6、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7、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8、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
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89、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
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92、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0、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第五部分
91、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2、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3、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4、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5、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6、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97、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
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恒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98、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99、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0、經過嚴格高溫霉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1、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2、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3、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第六部分
104、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05、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06、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07、青霉: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
營養方式為異養。
108、曲霉: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
營養方式為異養。
109、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霉菌。
110、比較真菌與細菌
相同點: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篇3
其實學好初中生物很簡單,要想學好生物并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只要掌握了方法學好生物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生物結業考試知識點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中生物結業考試知識點提綱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生物的分類(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P15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P15)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生物間關系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是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氣性
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
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富集)課本p26;課本p27頁1題;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頁生物圈2號
生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生物和細胞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顯微鏡的使用 P37-39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P42-44
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 P42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植物細胞圖P45)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動物細胞的結構 (動物細胞圖P48)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注意課本52頁圖叫什么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頁最后一段;p57頁1題)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P63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分化的概念; P65題3
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草履蟲見課本p70頁圖,71頁2題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種子植物
種子的結構 p85圖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果實)種子:(果皮和)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1片))、胚乳
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例如:銀杏、蘇鐵、水松等)和被子植物。
課本84頁表,課本88頁2題
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p90-92的實驗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種子和活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 p 94
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
植株的生長
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p66圖
幼根的生長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從而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生長從而細胞體積的增大。
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植株生長需要的無機鹽主要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花的結構(p102圖)
傳粉和受精(課本103-104)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珠被——種皮
胚珠——種子 子房壁----果皮
課本105頁1題
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包括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
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結構
樹皮(從外到里):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運輸途徑 p111圖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葉片的結構 p113-114的實驗; p115圖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氣孔
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植物移栽時去掉些葉片是削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天竺葵的實驗 p119-120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淀粉。
脫色: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于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淀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用來構建之物體
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光合作用(130頁)和呼吸作用(125頁)公式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中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與生產生活關系: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植被覆蓋率低,
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我國森林覆蓋率16.55%,
我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熱帶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綠色工廠”----綠色植物。
如果將綠葉比做制造有機物的“工廠”,它的機器是葉綠體,動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初中生怎樣學好生物首先、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2.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于知識的記憶。
3.衍射記憶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
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
生物課堂上要怎么聽課課堂上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樣在大腦皮層上形成許多個興奮中心相聯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記憶痕跡。
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授新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生物知識的學習有著本學科的特點,因此在聽課時我們應該做到如下三點:
(1)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篇4
關鍵詞:附紅細胞體;附紅細胞體病;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55?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29-03
Research progress of Eperythrozoonosis
Wang Kedi,Wang Zhangyun
(Faculty of Clinical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f Xiangy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Hunan,China)
Abstract:Eperythrozoonosis is an epidemic caused by eperythrozoon which attacks both human and animal,Eperythrozoon is a kind of parasitic microorganisms that target the surface of cell,plasma and marrow .The main feature of eperythrozoonosis fever,anemia and icteru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eperythrozoonosi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everish disease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athogen,epidemiology,clinical symptoms,laboratory diagnosis,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perythrozoonosis.
Key words:Eperythrozoon;Eperythrozoonosis;Research progress
附紅細胞體病(Eperythrozoonsis)又稱嗜血支原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寄生于人和各種脊椎動物的紅細胞表面、骨髓及血漿的一種單細胞型原核生物,以發熱、黃疸、貧血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并有慢性遷延、條件致病、隱感染性、急性發病時死亡率高的特征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人畜共患病。近年來,隨著人附紅細胞體病臨床病例的不斷增加,家禽附紅細胞體感染的爆發流行,引起了國內外人畜共患病學者的關注。現就本病綜述如下。
一、病原學
1.形態特點。掃描電鏡下可見附紅細胞體,形態多樣,大小不一,多為圓形、環形、球形,少數呈半月狀、頓號形、短桿狀、逗點形等。在高倍電鏡下可觀察到附紅細胞體內有分布不均的類核糖體顆粒。
2.附紅細胞體的基因組。附紅細胞體的基因大小為745kb。支原體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缺失了其細胞壁以及其他許多生化合成系統。這些最為簡單的原核生物只保留了其生活必需的基因。它們的雙鏈DNA基因組提供了其蛋白質合成以及基因組復制轉錄方面相關的信息。這些微生物也含有同樣核糖體,為了維持其寄生的生活方式,相當部分支原體基因用于入侵宿主免疫系統以及用于編碼粘附的多種表面抗原。不同于其他的支原體,附紅細胞體依靠宿主細胞提供各種脂肪酸、氨基酸、類固醇以及維生素等。
3.理化特性。附紅細胞體在檸檬酸鈉抗凝的血液中置4℃可保存15天,有報道說保存30天仍具有感染力。在0.05%石碳酸中,37℃3小時可以被殺死,在冰凍凝固的血液中能存活31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70℃,能保持感染力80天。而在脫纖血中,-30℃保持83天仍有感染力。
4.致病性。附紅細胞體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附紅細胞體感染率上升,甚至發病。當摘除動物脾后感染率非常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附紅細胞體的發病機制是多方面的、復雜的,目前尚不清楚,推測既有繁殖侵襲性的,也有免疫遺傳的,還有毒素代謝性的、自身免疫性的及免疫缺陷的原因。
二、流行病學
流行特征:①流行季節:夏秋季是各種吸血昆蟲活動繁殖的高峰期,也是本病的高發季節。②流行地區:附紅細胞體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并已在多種家畜、家禽、野生動物以及人中發現。我國于1981年在畜、禽中發現,1991年內蒙古發現首例人附紅細胞體病,1992年以后,我國又陸續報道了一些人附紅細胞體病的個案病例和家庭聚集性人附紅細胞體病暴發的病例報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許多地區都有附紅細胞體病流行。在牲畜中豬和牛的附紅細胞體感染率高,有些地區高達50%~90%;羊和驢感染較低,家禽中也有附紅細胞體感染。在人群中有些地區的感染率高達40%,青少年中甚至可達70%以上,一些獻血員的感染率也相當高。
三、臨床表現與治療
1.人附紅細胞體病臨床表現:潛伏期2~45天。多數病人在感染后不會出現臨床癥狀。人得了附紅細胞體病可有多種臨床表現,主要有乏力、易出汗、體溫升高、嗜睡等癥狀,大部分患者表現為慢性疲勞綜合癥,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肌痛或關節痛、神經功能異常和睡眠障礙等,嚴重者可見有高熱,體溫39℃~40℃,肝、脾腫大、黃疸、進行性貧血,不同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等。由于本病在臨床上常與感冒、黑熱病、瘧疾等疾病的癥狀相似,故容易混淆,因而易造成漏診和誤診。小兒患病后有尿色加深,不同患兒可出現不同臨床表現。可表現發熱、多汗、煩渴、哭鬧、腹瀉、常被誤診為感染性腹瀉。
2.臨床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和病原治療。附紅細胞體對多種抗生素敏感,青霉素、鏈霉素效果不佳。用藥后3天體溫明顯下降,一般療程7~14天。可從下列推薦方案中選擇一種藥物:
四環素,0.5g/次,6~12小時1次,連服14天(兒童、孕婦及腎臟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強力霉素:0.1g/次,12小時1次,連服3周(8歲以下兒童不宜)。
慶大霉素:成人8萬單位/次,肌肉注射,12小時1次;或16萬單位,1次/日,連用7天。
丁胺卡那霉素:成人0.2g/次,肌肉注射,8小時1次。
左旋氧氟沙星:0.2g/次,靜脈點滴,12小時1次。
甲烯土霉素:每天0.4g,1天2次服,連服14天。
青蒿素(又名黃蒿素):口服第1次1g,6~8小時后再服0.5g,第2、3天各服0.5g,3天為一療程,總量為2.5g。小兒口服15㎎/㎏,按上述方法服3天。
四、實驗室診斷
1.血清學診斷方法:血清學檢查方法,不僅可以診斷附紅細胞體病,還可做流行病學調查和監測。目前,國內外附紅細胞體病的血清學診斷方法主要有:熒光抗體試驗、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IH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因為附紅細胞體的抗體水平變化起伏較大,免疫血清或抗體多數含有交叉反應,特異性和敏感性都不穩定,這些方法多數只是實驗室嘗試性的方法,而且這些血清學方法不為國內外公認,僅可作為定性依據,不能作為確診標準。國內2004年張守發等建立了豬附紅細胞體Dot-ELISA方法,平均抗體滴度達到1:1012。ELISA試劑盒具有快速、敏感、簡便、特異性強等優點,最適于在基層醫療機構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ELISA試劑盒的研制開發應用必將為我國附紅細胞體病的快速診斷做出貢獻。
2.分子生物學診斷:①PCR技術:PCR方法用于附紅細胞體的檢測,具有極高的敏感性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國內吳志明等相繼報道了以PCR為基礎的豬附紅細胞體PCR診斷方法的建立及應用。②DNA雜交技術:1990年Oberst RD等用xgtll構建了豬附紅細胞體DNA基因庫,克隆出的KSU-2作為探針來診斷附紅細胞體病的隱性感染。1993年Oberst RD等以KSU-2為探針,對脾未切除和脾切除的試驗感染豬進行雜交檢測。與其他常用的豬附紅細胞體檢測方法進行比較,該方法檢測具有快速、結果可靠等優點,并可區分不同地理區域性的感染病豬。③原位雜交技術:1993年Gwaltney S.M等將KSU-2重組探針用于DNA的原位雜交試驗,并結合電鏡觀察,結合免疫金標技術來診斷豬附紅細胞體病,獲得了豬附紅細胞體各種生活時期的動態化模式。2005年Hask等以非放射性地高辛標記DNA作為探針,進行原位雜交檢測到雜交信號,對豬的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病機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語
附紅細胞體病是一種危害日益嚴重的人畜共患病,目前有關人、畜感染的報道也日漸增多,且多為混合感染,已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目前,國內外對附紅細胞體病的研究還不深入,國內大部分研究僅僅限于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診斷以及治療。有關病原學、分子生物學研究不多,而且該病的隱性傳染率很高,潛在危害性很大,隨著國內外對附紅細胞體病的研究不斷深入,有關附紅細胞體病感染動物模型的逐步建立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附紅細胞體病的疫苗的研制和開發將會有新的進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更加有效地控制住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和傳播。
參考文獻:
[1]Oberst RD et al,Recombinant DNA probe detecting Eperythrozoon suis in swine Blood[J].Am J vet Res,1990,51:1760-1764.
[2]Oberst RDet al.experimental infections and naturel outbreaks of eperythrozoonosis in pigs identified by PCR-DNA hybrizations[J].J Vet Diagn Invest,1993,5(3):351-355.
[3]Gwalney S.M,Willard LH,Oberst RD.in suis hybridization of Eperythrozoon suis Visualized by electromicroscopy[J].Vet Microbiol,1993,36(1-2):199.
[4]Hask,Tung K,Choi C,et al,development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Mycoplasma hoemos (Eperythrozoon suis)in formalin-fixed,pardiffin w ax tissaes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splenecto pigs[J].Jcomp pathol,2005,133(4):294-297.
篇5
關鍵詞:紫色根腐病;根瘤線蟲病;癥狀;發病規律;防治措施
紫色根腐病通常又稱為“紫紋羽病”,是多種林木、果樹和農作物上一種常見的根病。分布極為廣泛。據記載,我國東北各省和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四川、云南等省都有發生。林木中如柏、松、杉、刺槐、柳、楊、櫟、漆樹等都易受害。
我國南方栽培的橡膠、芒果等也常有紫色根腐病發生。紫色根腐病常見于苗圃,苗木受害后,由于病勢發展迅速,很快就會枯死。成年大樹受害后,病勢發展緩慢,主要表現為逐漸衰弱,個別嚴重感病植株,由于根莖部分腐爛而死亡。
根瘤線蟲病在四川、湖南、河南、廣東等省的一些苗圃中發生比較嚴重。據記載,根線蟲可寄生在1 700多種植物上,如楊、槐、梓、柳、赤楊、山核桃、核桃、樸、榆、桑、蘋果、梨、山楂、衛茅、槭、鼠李、棗、水曲柳、象牙豆、泡桐、忍冬、油橄欖等。苗木根部嚴重受害后使地上部凋萎、枯死。
1 癥狀
1.1 紫色根腐病
紫色根腐病的主要特征為病根表面呈紫色。病害首先從幼嫩新根開始,逐步擴展至側根及主根。感病初期,病根表面出現淡紫色疏松棉絮狀菌絲體,其后逐漸集結成網狀,顏色漸深,整個病根表面為深紫色短絨狀菌絲體所包被,菌絲體上產生有細小紫紅色菌核。病根皮層腐爛,極易剝落。木質部初呈黃褐色,濕腐;后期變為淡紫色。病害擴展到根莖后,菌絲體繼續向上延伸,包圍干基。6、7月間,菌絲體上產生微薄自粉狀子實層。
病株地上部分癥狀表現為頂梢不抽芽,葉形短小,發黃,皺縮卷曲;枝條千枯,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1.2 根瘤線蟲病癥狀
苗木根部受害后,在主根和側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圓形瘤狀物,切開小瘤,可見瘤中有白色粒狀物存在,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梨形的線蟲雌蟲。得病植株大部分當年枯死,個別的至次年春季死亡。
2 病原
2.1 紫色根腐病病原
紫色根腐病由擔子菌綱銀耳目的紫卷擔菌(Helicobasi dium purpureu m(Tul.)Pat.)引起。子實體膜質,紫色或紫紅色。子實層向上,光滑。擔子卷曲,擔孢子單細胞,腎臟形,無色,大小為10~12×6~7 μm。病原菌在病根表面形成明顯的紫色菌絲體和菌核,菌核直徑1mm左右。以往在沒有發現它的有性階段以前,曾就它的菌絲體階段命名為Rhi zoctoniacrocoruin Fr.(紫紋羽絲核菌),至今還有時沿用。
2.2 根瘤線蟲病病原
該病由圓蟲類馬氏異皮線蟲(Meloi dogyne marioni Goodey)引起,是一種細小的蠕蟲動物。其生活史可分為卯、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卵主要存于寄主根瘤部,長圓形,很小。幼蟲象蚯蚓,無色透明,大小為(375~500)μm×(15~17)μm,雌雄不易區分。成蟲體呈梨形,頭部小,大小為(0.40~l.90) mm×(0.27~0.90)μm。雌蟲不經即可產卵,產卵量可達500多粒。雄蟲比幼蟲大而體形相似,體長1.20~1.90 mm。成蟲的雌雄是容易區別的。幼蟲在根瘤內發育成熟,產卵。產卵時,卵包在膠滴內在根瘤內往往可以發現卵、幼蟲、成蟲同時存在。在寄主外,成蟲的雌蟲只能存活很短時間,幼蟲可存活幾個月,卵可存活2 a以上。
3 發病規律
3.1 紫色根腐病發展規律
病原菌利用它在病根上的菌絲體和菌核潛伏在土壤內。菌核有抵抗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能在土內長期存活,待環境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菌絲體。菌絲集結組成的菌絲束能在土內或土表延伸,接觸健康林木根部后即直接侵入。病害通過林木根部的互相接觸而傳染蔓延。孢子在病害傳播中不起重要作用。低洼潮濕或排水不良的地區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病害的發生往往較多。
3.2 根瘤線蟲病發展規律
雌蟲可在寄主植物內或在土壤中產卵,根瘤內的卵在溫暖的土壤中2~3日即可孵化為幼蟲,在土壤中的卵也能孵化。幼蟲主要在淺層土中活動,通常分布在10~30 cm處,一般在土面下1~5 cm處較少,而10 cm上下最多,再往下逐漸減少,可在土壤中自由活動,土壤濕度在10 %~17 %最適線蟲存活,溫度適宜時(20 ℃~27 ℃),遇適合的植物根,則從根皮侵入。土溫低于12 ℃時不能侵入,高于28 ℃時對線蟲生活不利。侵入寄主后在寄主植物的中柱內誘生巨形細胞,并在其周圍誘生一些特殊的導管細胞。幼蟲的分泌物刺激根部產生小瘤狀物,在27 ℃下侵入25 d即形成根瘤。幼蟲在瘤內發育為成蟲。后雄蟲死亡,雌蟲孕育產卵。
根線蟲的傳播主要依靠種苗、肥料、農具和水流,以及線蟲本身的移動,因其本身移動能力很小,所以其傳播范圍很難超出30~60 cm的距離。根據觀察,有的樹種如栓皮櫟、桃、紫穗槐、馬尾松、杉等,對線蟲根瘤病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而樟樹則易感病。
4 防治措施
4.1 紫色根腐病防治措施
紫色根腐病可通過帶病苗木的運輸而傳播,在引進苗木時應嚴格檢查,選擇健康苗木進行栽植。對可疑的苗木要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如:以1 %波爾多液浸漬根部1 h,或以l %硫酸銅溶液浸漬3 h,或以20 %石灰水浸30min 等。處理后要用清水沖洗根部,洗凈后進行栽植;加強苗圃管理,注意排水,促進苗木健壯成長。發現病株應及時挖出并燒毀,周圍土壤進行消毒。
治療初期感病植株可將病根全部切除,切面用0.10 %升汞水進行消毒。周圍土壤可用20 %石灰水或2.50 %硫酸亞鐵澆灌消毒,然后蓋土。
4.2 根瘤線蟲病防治措施
實行嚴格檢疫,防止病害蔓延。
選用無根瘤線蟲的土壤進行育苗。對于發病的苗圃進行輪作。
土壤處理:用溴甲烷或氯化苦噴灑土壤,熏蒸土壤線蟲。用甲醛水處理土壤效果也很好,土壤處理8 d后再栽植苗木。
參考文獻
[1]薛金國,尤楊,黃廣遠,等.園林植物病害診斷與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
[2]薛金國,張付根,閆惠吾,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實踐[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7.
篇6
關鍵詞:思維,分類,知覺表征,語義表征,規則,相似性。 分類號B845
1 前言
在當代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聰明的學習者,教會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教育領域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也是其面對的挑戰。良好的思維方式包括發達的思維和學習技能,以解決學術問題和日常問題。
分類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物體歸人某種類別的過程。通過分類,來認識世界、整合和區分事物。
信息的表征指將信息歸類進行表征。歸類方式不同可導致不同的記憶效果。例如,為做論文收集信息時,按主題表征問題比按作者表征問題記憶效果更好,再從長時記憶中提取有效的表征時,就會容易些。由此可見,信息表征對問題的解決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為對信息分類處理進行表征,可以影響到記憶的效果,從而直接影響信息的利用和提取。其中,對刺激的表征有不同水平,如知覺水平和語義水平。
信息的表征也會通過影響策略的形成和使用,從而影響整個問題解決過程。分類包括類使用的過程與類別形成的過程,即類標準的形成。在類別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利用各種策略對類別成員關系進行判斷。采用的分類策略包括基于樣例信息的相似性與決定類別成員關系抽象規則而形成的相似性策略與規則策略。由此可見,信息表征和策略是認知技能的重要成分。正確理解它們的作用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可以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好的促進教與學。
2 分類時對物體進行表征的腦機制研究
對物體進行表征是認知加工的第一步。在分類中,對物體的表征主要存在兩個水平。(1)知覺水平。根據知覺恒常性把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相同物體知覺為同一物體――知覺的分類。(2)語義水平。對相同類別的不同物體進行正確歸類――認知的分類。
2.1 物體知覺水平表征的研究
顳下葉皮層(inferiot temporal cortex,ITC)位于顳葉前腹側,這一區域的神經元對信息進行視角調節,對不同角度輸入的相同物體進行解碼。具有視角選擇性特征的信息從此區域后部(posteriorinfereotemporal)傳送到顳下葉前區(anterior infe-rior temporal,AIT)皮層。AIT處神經元則是物體調節性的,可激活單個物體的表征。視覺形式加工和形狀再認通過以上過程在ITC區域完成。
最早發現ITC的損害會造成猴子視覺辨別和再認的困難以及人類的類別一特異性(特別是面孔)失認癥(agnosia)。復雜的視覺刺激諸如面孔、熟悉物體、幾何圖形等都會激活這個區域。ITC對刺激的選擇性受到視覺經驗的調節,具有視覺選擇的可塑性,通過學習和訓練可以根據形狀對各類物體進行解碼。
此外,ITC與很多區域相聯系,包括內側顳葉(medial temporal)、前額皮層(prefrontal cortex,PFC)在內的額區(frontal)、頂葉皮層(parietalcortex)。這種聯系是在ITC區域完成視知覺加工的刺激信息向其他區域傳送、進行進一步加工的條件。
除了形狀之外,刺激還具有其他各種物理特征,例如顏色、方向等。研究發現顳中區(middletemporal area,MT)對刺激的運動特征(如方向、各種運動形式)敏感。具有方向選擇性特點。
可見,以上兩個腦區都對信息的視覺特征敏感,屬于視知覺加工區域。在人們對物體知覺信息進行表征時這些腦區被激活,對物體信息進行初步的加工。
2.2 物體語義水平表征的研究
知覺表征是對物體的初級加工,使人們對視覺刺激的屬性、特征進行分析以完成物體識別的第一步。在對刺激物進行表征時,根據任務要求和已有知識經驗。可將刺激物進一步在不同的語義水平上進行表征。
在語義上,基于不同的概念水平,可將物體分為上屬水平、基礎水平和下屬水平。所以按照語義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也存在三個水平,例如“麻雀屬于自然物體”、“鳥屬于自然物體”、“動物屬于自然物體”就分別是在三個層次上進行的分類。分類時所依賴的語義水平不但與任務目標相關,而且與知識經驗有關。例如。研究認為專家和新手在分類時對物體表征的水平存在差異,專家對物體的表征和區分處于下屬水平。而新手是處于基礎水平的。在知覺輸入完成后,PFC的任務相關或稱類別調節神經元對物體進行自上而下的加工。這一區域決定分類是基于何種水平的(如上屬水平還是基礎水平),因為PFC的類別調節神經元可以調節物體調節神經元的活動,根據相關物體識別和分類任務來增強不同的知覺信息。
PFC和后區頂葉皮層(posterior parietal cor-rex,PPC)解碼的是類別成員關系,對視覺特征的變化不敏感。類別成員關系是類別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判斷某刺激是否屬于某類別的標準,是依據策略、通過學習形成的語義性的聯系。PFC的這種類別效應是由于學習造成的。PPC也具有可塑性。改變類別界限后,此區的激活就會反映新的類別成員關系。PFC和PPC是在系列學習之后對類別內熟悉物體的反應起作用,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它們的作用可能不同。新信息和技能在PFC等額區被首先加工,然后轉移到PPC或皮層下結構對熟悉信息或行為的神經加工系統中去。從視覺特征到成員關系的中間傳遞過程則是由MTL等腦區負責的。
2.3 物體的知覺水平表征與語義水平表征的關系
通過ERPs技術對包含上屬(如動物)、基礎(如狗)和下屬水平(如獵犬)的分類進行的研究發現,在下屬水平的分類包含了更多的、精細的知覺分析,激活腦后區、舌回(fusiform)、顳下回和額葉部分區域。腦后區的激活,說明了視知覺加工過程;舌回的激活(特別是梭形臉部區-fusifomface area,FAA)則反映了隨著任務要求和知識經驗而變化的特殊物體范疇內機制;額區的激活則證明了在語義水平上的加工,這一點從腦成像研究也可以看出。這些區域的激活說明了在下屬水平的分類中。額區與視覺區域(顳下區)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比基礎水平的分類過程要求具備更精細的知覺特征。對語義的區分也更加精細。例如在不同種類的狗之間進行區分比把狗與貓進行區分更精細。
3 分類時策略形成的腦機制研究
通過對類別學習時策略的形成和使用進行研究,可以研究思維過程。在類別學習中,神經網絡的運作過程是怎樣的?究竟是依賴于某些既定網絡的激活,還是在學習中形成了某些新的神經網絡聯結?反映在類別學習中則表現為某些新的記憶痕跡的形成或是對原有記憶痕跡的加強。利用fMRI進行研究發現,在類別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成功并非伴隨某個更適合于特定任務的神經網絡被從不同的網絡中篩選出來進行整合的過程,而是依賴于既定神經網絡內的聯系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精細、加強。
類別的形成和建立可以通過直接獲取決定類別成員關系的抽象規則或是積累觀測到的樣例信息來實現,分別是基于規則和基于相似性的。
3.1 分類中規則策略形成的腦機制
用于研究類別學習的任務很多。其中威斯康辛卡片分類測驗(WCST)是基于規則的類別學習任務,WCST是抽象推理任務的原型,它最早被用來對單側腦葉(Zateral lobe)切除病人的抽象推理、類別歸納和概念形成過程進行檢測。此種任務為同時性呈現五個幾何圖形,圖形在顏色、形狀、數目三個屬性上變化,每個屬性有四個值(即特征,特征為屬性的值)。在屏幕上方呈現四個圖形,它們在各屬性上均不相同,下方呈現一個圖形,要求被試判斷它與以上哪個屬于同一類別。即在哪個特征上相同。通過反饋讓被試自己逐步了解判斷規則(即相同的特征),然后再轉換判斷規則。
在利用腦成像技術進行的研究中,發現在WC-ST任務中前額皮層、尾狀核(caudate nucleus)和前扣帶回(anterior cingulate)都有被激活跡象,其中對背側前額皮層的研究結果最一致。深入的研究發現。影響這一過程的準確部位可能為基底神經節內掌管信息輸入的結構――尾狀核頭。由此可見,前額皮層在基于規則的分類任務中發揮作用。另外,采用遺忘癥患者為被試進行研究,發現內側顳葉和海馬(hippocampus)也與規則策略的形成相關。
遺忘癥患者海馬、齒狀回(gyruus dentus)、內嗅皮層(entorhinal cortex)、內側顳葉或間腦(di-encephalon)受損傷,在外顯記憶任務中成績下降,也影響了對外顯規則的推理和運用。由于海馬是新記憶形成、鞏固的關鍵腦區,所以,海馬損傷的病人在WCST任務中異常表現可能是由于外顯規則的記憶受損造成的。內側顳葉受損的遺忘癥患者(包括酒精中毒性遺忘癥患者,korsakoff amnesia)在完成復雜的基于規則任務時的成績下降。由此可見。海馬和內側顳葉與規則學習相關。腦成像研究同樣證實了內側顳葉,包括海馬在內,可能與外顯的解碼過程和樣例信息的提取、背景特征的整合和新異刺激的探測有關。由此可見除額葉以外,內側顳葉與海馬在基于規則的分類任務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見,基于規則的類別學習中廣泛的大腦區域被激活,包括背側、腹側(ventral)前額皮層,頂葉,顳區(temporal areas)等。
3.2 分類中相似性策略形成的腦機制
在腦損傷研究中發現,運用相似性分類與運用規則分類時可能激活不同的腦區,由此推測相似性策略和規則策略的形成和運用具有不同的腦機制。
在樣例相似性程序中的主要假設是分類是基于前面存儲的樣例,那么存儲新項目的腦區受損的腦損傷患者,在此種策略的分類中存在缺陷。例如,Kolodny采用內側顳葉損傷(包括海馬區域)病人和正常被試完成兩項分類任務,一項是學習把新的繪畫作品按照畫家分類,基于樣例相似性;另一項是點模式分類任務(dot pattern task),學習把點圖按照兩類原型分類,基于抽象的原型。結果發現:在第一項任務中。腦損傷病人成績受到嚴重影響,而在第二項任務中,他們的表現與正常被試無異。表明相似性的運用受到內側顳葉的控制。在利用詞匯為刺激的研究中也發現了相似性和規則的運用依賴于不同的腦區。實驗中采用把英文動詞變為過去式的任務。包含規則變化(詞尾加ed,如jump-jumped)和不規則變化(如sing-sang)的詞匯。顯然規則變化要利用外顯規則,而不規則的變化則要提取記憶中的相似樣例。結果發現帕金森病人在規則動詞變化中錯誤率高。顯然是由于此類病人額葉受損造成的。而阿爾采莫氏病人(alzheimer's disease,AD)則在不規則動詞變化中錯誤率高,此類病人受損腦區包括海馬、額葉、顳葉新皮質fneocortex)。還有研究發現AD病人在運用規則分類的任務中也嚴重受損,這可能是由于額區受損所造成的。由此推測AD病人的額區損傷造成了其在規則分類任務中的成績受損。而其在依賴相似性的不規則詞過去式變化中的異常表現則是由除額區之外的其他損傷腦區造成的,這些腦區可能與相似性策略的形成和使用相關。
3.3 比較分類中規則策略形成與相似性策略形成的腦機制
Smith等人利用PET以人造形狀的動物為刺激物。對規則策略和相似性策略(記憶組)形成、使用時的腦區差異和反應時差異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規則條件下被激活的腦區包括:(1)頂葉頂端的兩個區域(大腦兩半球的Brodmann7區);(2)額區皮層,包括右側前額皮層(Brod-mann46區)和運動輔助皮層的三個區域(包括左半球兩個區域和右半球Brodmann6區);(3)視覺皮層的四個區域(左半球Brodmannl9區的兩個區域。右半球Brodmann18、19區的各一個區域);(4)小腦(cerebellum)的三個區域(右半球兩個左半球一個);(5)以及右側丘腦(thalamen-cephalon)。與空間的選擇性注意有關的左頂葉Brodmann7區在規則條件下激活程度最高。這一點從對靈長類動物的單細胞研究中和神經學方面病人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選擇性注意是規則策略形成和使用的重要機制。另外,眾多腦成像研究發現前額皮層(Brodmann46區)是與規則策略的形成密切相關。此區域可能在對工作記憶中保持的信息進行運作時被激活。在規則策略條件下中。輔助運動區也有明顯的激活,這可能與高水平的運動計劃和準備有關,同時也包含言語成分(如分類時對規則的復述)。可見,規則的形成和使用激活頂區、額區以及視覺區域等眾多腦區。規則策略的形成和使用包含諸多獨立過程,而這些過程可能是激活不同腦區的原因。
利用相似性的記憶組激活的腦區包括:左Brodmann18區和左小腦。另外,在規則和記憶兩組都被激活的腦區包括:視覺皮層的五個區域(左Brodmann17區,左右半球的Brodmann18區,左Brodmann18/31區,右Brodmannl9區,和右小腦的兩個區域)。
由此可見,基于規則的類別學習任務廣泛激活
大腦的頂葉、額葉,與工作記憶(包括選擇性注意和執行功能)相關。而利用相似性的分類任務主要激活視覺區域。包括初級視皮層、次級視皮層、三級視皮層和聯合皮層,及與樣例記憶相關的腦區。內側顳葉和海馬在兩種策略中,都有被激活的跡象,此區域可能對應著對規則和刺激樣例的記憶。
可見,類別是基于記憶系統而形成的。無論哪種分類任務形式,都離不開記憶過程的參與。所以。類別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記憶的過程,包含對類別判斷規則的外顯記憶及對樣例、原型等基于相似性的內隱記憶機制。研究認為多種記憶系統可能被運用在不同的分類任務中。分類所依賴的三個記憶系統包括:工作記憶、外顯長時記憶、內隱長時記憶。分類中工作記憶是運用規則來檢測項目,外顯長時記憶是決定一個檢測項目與存儲的原型或樣例是否存在相似性。腦成像研究引導正常被試利用規則和利用相似性、通過學習達到對類別內成員的認識,發現了腦區活動的差異。規則指示引起額區頂區活動。與工作記憶和選擇性注意相關;相似性指示激活與知覺特征整合相關的頂區。總結上述腦損傷研究也證實了這點。
4 教育啟示
綜上所述,在分類過程中,個體對分類材料的表征和采用不同加工策略時激活的大腦區域不同。分類作為思維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腦科學研究的成果對思維教學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4.1 學習材料的表征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從信息表征的腦機制角度探討如何對學習材料進行設計。精細的語義加工是專家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專家對信息表征的過程中,語義水平信息的提取與知覺信息的表征是相互作用的,即額區與視覺區域(顳下區)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而且專家的分類過程具備更精細的知覺特征的表征,對語義的區分也更加精細。所以如果將學習材料的知覺特征具體化。可以通過兩方面的作用來促進學習。第一。具體的材料可以增加各種信息、特征分類存儲的可能性。而非整體性存儲加工,為語義水平的加工提供精細的信息,從而更多的激活額區活動。第二。具體材料比抽象材料具有更明確的類別關系表征。由于PFC等額葉區域與分類中物體的語義或關系表征相關。所以具體材料可以更多的激活這一區域促進更精細的語義加工的進行。從而利用專家的策略有效地進行學習。
針對高低年級具有的知識水平不同這一特點,可以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材料設計得更為生動具體。增加學習材料中的圖例,有助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相對應地,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某些領域的經驗知識。所以對學習材料的具體性要求可以降低。但是應從另一個角度加強其對語義和知覺知識表征間的聯合加工,促進額區的激活,以便促進精細加工的實現。那就是提高學習的目的性,明確學習的目標(要達到的效果)。因為研究顯示任務要求對舌回的激活有促進作用。而舌回的激活有利于精細的知覺加工,從而促進語義關系的提取。所以,對高年級學生,可以讓他們明確每一次習題練習、每一個學習步驟等等到底是為了讓他們掌握什么知識和技能。并且加強這些步驟之間的連貫性、序列性。
4.2 材料的學習策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單細胞生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