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

時間:2023-11-24 17:18: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節研究性學習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節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于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于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每兩月一次的主題活動,根據期初規定的十月份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十二月份的主題為“健康伴我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環境與健康、運動與健康、飲食與健康、心理與健康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了解傳統節日。十月份適逢中秋一大傳統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匯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為主的匯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匯報。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一些傳統節日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快樂中秋”就組織了部分學生去調查中秋節的來歷。“運動與健康”更是要求絕大多數的學生去采訪體校生、體育老師,去調查人們的日常鍛煉情況。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調查或采訪,心里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活動總結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陌生人說話了,說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和采訪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調查統計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了解自我、賞識自我”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對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增強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強了他們的心理素質。另外,六年級還開展了“做自己的守護神”的自我保護活動,提高了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發展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多元”化

綜合實踐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后,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總結、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為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五、組織管理“有序”化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綜合性的課程,所以在活動中,我組的每位老師都非常重視主題活動設計、指導,每次活動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能豐富活動方式,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采訪、實驗、設計、制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并整理匯總。

篇2

[關鍵詞]對外漢語 文化知識 跨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漢語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中國學習漢語。優秀的漢語學習者不僅能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基本功,還要有豐富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和靈活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漢語文化知識的導入,并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懂漢語,成為漢文化的傳播者。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滲透文化知識的必要性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人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際。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交際能力的強弱便成了衡量語言水平高低的一種尺度。能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恰當運用語言,是國際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國學生學外語,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記詞匯、短語、句型。只要把詞匯關過了,應付考試就輕松了。但是實際交流卻存在許多問題,這是由于中國的老師、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考試。只注重了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跨文化交際教育。對外漢語教師如果把自身學習外語的應試經驗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學環節中恰當地滲透文化知識。避免讓學生學片面的語言知識。

研究發現,二語習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異的影響。如果教師處理不好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就會阻礙教學效果。因此,對外漢語教學中應重視文化知識的滲透。交際是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語言的交際是雙向的。母語文化對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習者的母語文化,并通過其與漢語文化的比較,促進漢語課堂教學。如果學生掌握好了漢語文化知識,在跨文化交際中就會表現出語言的得體性。在聽到中國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語習慣的回答時也不會感到莫名其妙或無法接受。

例1:剛到中國的美國留學生Joe會講一點中文,他到學校超市買東西,售貨員沒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說“對不起”。售貨員沒有任何反應,他又大聲說了一句“對不起”。售貨員見周圍沒別人,只有她倆,Joe肯定是在對她說話,頓時覺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國女生問路。得到幫助后對對方表示感謝,并夸對方漂亮。結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過獎了。”這樣的回答讓Joe覺得一頭霧水。

以上兩個例子體現了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跨文化交際沖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文化的導入,既要有漢語文化,也要有學習者母語文化。

二、課堂教學中文化因素的互動

(一)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課堂上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傳授中國文化。要想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關鍵要了解中國文化。優秀的中華文化需要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進行傳播。在文化互動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橋梁,能夠有效地連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對外漢語教師應深刻理解學生的母語文化和中國文化,努力使自己成為兩種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釋者,能夠在教學中較自如地應對文化差異給學生帶來的漢語學習障礙。幫助學生掃清障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也有利于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際意識。

漢語跨文化交際教學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主流性原則。重點向學生介紹中國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方面。第二,實用性原則。向學生介紹交際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國文化知識。

(二)結合教材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涉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國的傳統節日、風俗等。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相關的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指出其文化意義。教師將文化背景和文化意義結合起來進行語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例如,在賞析李白的詩歌“靜夜思”時,學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鄉情節的關聯,所以體會不了這首詩的意境。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中秋節和月亮之間的聯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學習完后學生還可以舉一反三。例如,學完這首詩后再聽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與月亮有關的文學作品時,學生就會聯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間的關系。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開展一些中國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討論活動。讓學生收集一些典型的關于中國文化的材料,進行擴展性的介紹和討論,并與自己的母語文化作比較,分析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并寫出報告。

例如,中西方對稱謂的差異比較。留學生會發現中國人往往把親屬關系的稱謂詞用于非親屬關系。稱老年人為“爺爺”“奶奶”,稱比自己年長者為“大哥”“大姐”,稱與自己父輩同齡者為“叔叔”“阿姨”,稱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為“弟弟”“妹妹”。這樣的稱謂表示了一種親和的情感關系,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是由于中國人一向重視人倫和人際關系和諧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會強調“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念,較多采用對稱的稱謂方式,強調平行的社會關系,因此不會像中國人一樣把親屬關系的稱謂詞用于非親屬關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并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對于其他親屬不如中國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國人那樣重視血緣關系。

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都會得到培養。

三、建立跨文化的學習氛圍

(一)布置教學環境

英語國家的教室布置往往與眾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穎。中國的教學環境相對傳統。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調整學生的座位排列。在鑒賞古典名著和詩歌時可以使用傳統座位排列,讓學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讀書的場景。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學生討論、交流。同時,可以在墻壁上布置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欄目,如中國的山水畫、諺語、成語等。教室環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斷更新。

(二)舉辦專題教育講座

定期舉辦文化專題講座,有助于學生在一種有別于課堂的輕松的討論文化的氛圍中學習文化知識。講座的內容應有計劃性,如一學期講重大節日。教師可以將講座的次數分配好,一周或兩周講一個主題,并與學生自己國家的一些相似的節日作比較。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了解會有系統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網站

當前,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大量地運用于現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挑選適合學生學習的有關文化的內容運用到課堂上,比如電影短片、小品、相聲、歌曲等,讓學生在聽覺和視覺方面都受到沖擊,這樣學生也會覺得有趣,接受度高,學起來也輕松。

(四)利用微課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主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因此,對于老師而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以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中國文化的相關微課,讓學生觀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給每個小組一定的題目,讓他們到網上查資料,完成相關微課制作。學生會對同學制作的微課感興趣,從觀看同學的微課和自己制作微課中受益匪淺。

四、結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者密不可分。留學生在學習中文的同時也在學習中國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文化知識的滲透,讓語言被賦予文化的內涵,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會極大程度地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鐵生.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5]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