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田徑訓練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09 17:5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周田徑訓練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原訓練;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肺通氣功能
高原訓練即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將運動員組織到具有適宜海拔高度的地區,進行定期的專項運動訓練的方法。在高原低壓缺氧的環境下進行訓練,通過高原缺氧和訓練負荷雙重刺激,可以使訓練者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調動體內的機能潛力,從而使機體產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適應變化。本研究旨在為教練員安排訓練計劃,調整訓練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北京市高水平殘疾田徑男運動員7名,其中腦癱運動員1人,聾啞殘疾運動員2人,視力殘疾運動員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和查閱西安體育學院圖書館,搜集本研究的相關資料。
1.2.2訓練方法。北京市殘疾人田徑隊7名男運動員于2011年7月23-8月25日在云南昆明高原訓練基地進行高原訓練。高原訓練前采用大運動量中等訓練強度,上高原后前三天進行適應性訓練,三天后按中等訓練量進行訓練,第二周至第四周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最后三天為恢復訓練調整期。
1.2.3實驗法。采用意大利的MIR SpirolabII肺功能測試儀分別于高原前、后和高原期間高原期間第1、3、5周的每周二進行肺通氣功能測試。選取的代表性指標:最大通氣量(MVV)、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最大呼吸流速(PEF)以及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
1.2.4數理統計法。本實驗中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和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所得數據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顯著性水平以P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最大通氣量(MVV)的影響。最大通氣量(MVV)以適宜快的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進行呼吸時所測得的每分通氣量,稱最大通氣量。MVV是衡量通氣功能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評價受試者的通氣儲備能力。
運動員在上高原第一周時MVV值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直至上高原第三周時有所上升,上高原第五周時MVV值上升的幅度很小,隨后開始下降,下高原后MVV值稍有下降,但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上述情況表明低氧環境和大強度的訓練的雙重刺激導致運動員機體的肺通氣功能下降,另外這七名運動員大多是從事諸如100m、400m、跳高跳遠等無氧供能項目,從中可以看出高原訓練對其最大通氣量的影響不是太大。
2.2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肺活量(VC)的影響。肺活量(VC)是指人在深吸氣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它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意義一般來說,呼吸肌力量大,肺活量測試值就大。
運動員在剛上高原一周時VC值開始有上升的趨勢,直至第五周,但變化幅度相對較小,無顯著差異(P>0.05),下高原后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VC值高于上高原前水平。該現象可能與本階段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有關,在大強度訓練量后對呼吸肌有一定的刺激,致使運動員在下高原一周后VC值呈下降的趨勢??梢娸^短時間的訓練對無氧供能為主的項目無顯著影響,但可用于監測訓練量對運動員的肺通氣的影響程度。
2.3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用力肺活量(FVC)的影響。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氣至肺總量位后最大努力、最快的速度呼吸,直至殘氣位的全部肺容積,在最大吸氣之后,以最快速度進行最大呼氣,記錄在一定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量,也稱時間肺活量。FVC是一個評價肺通氣功能較好的動態指標。
運動員的FVC值與VC的變化一致,在上高原一周時FVC值呈逐步的上升趨勢,這與運動員剛上高原,在接觸低氧環境時對低氧敏感,引起肺小動脈反應性收縮加強,在運動狀態下,影響了氣體交換的速度,從而阻礙了肺的通氣機能,隨后FVC值呈逐步上升的趨勢,直至第五周時出現高原訓練期間的最大值,表明高原第五周時運動員對高原低氧環境已逐步適應,肺通氣功能加強。下高原一周后運動員的FVC值處于下降的狀態,恢復至上高原前水平,該現象表明短期高原低氧訓練對無氧供能的運動項目影響不大。
2.4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的影響。1秒肺活量(FEV1)就是最大深吸氣后做最大呼氣,最大呼氣第一秒呼出的氣量。1秒率(FEV1%)用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VC 和 FEV1 主要反映呼氣時肺的彈性回縮力、呼吸肌力和協調性、氣道通暢性。
運動員的FEV1值與FEV1%的變化一致,從上高原第一周開始整個高原訓練期間二者的數值呈逐步下降的趨勢,直至下高原一周后FEV1值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FEV1%值與上高原前、上高原第一周相比仍較低,均有顯著性差異(P
2.5五周高原訓練對高水平田徑殘疾男運動員最大呼吸流速(PEF)、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的影響
最大呼吸流速(PEF),是指用力肺活量測定過程中,呼氣流量最快時的瞬間流速,主要反映呼吸肌的力量及氣道有無阻塞。FEF25-75主要反映小氣道功能,與用力無關。
運動員的PEF值與FEF25-75的變化一致,從上高原第一周開始二者的數值呈逐步下降的趨勢,直至上高原第三周后數值開始回升,說明隨著海拔高度升高,空氣密度、大氣壓、溫度降低,使空氣流經氣道的阻力減少,呼吸時氣體的流速加快,使得小氣道流速功能升高,但與上高原前和上高原第一周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之后二者的數值又呈現下降的趨勢,直至下高原后二者的數值與上高原前相比明顯較低,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看出小氣道流速指標在整個高原訓練過程中無明顯變化,且下高原后其值均低于高原前水平,表明高原訓練對運動員的小氣道流速功能影響較小。
3.結論
經過五周的高原訓練可以看出,運動員在整個訓練期間肺通氣各指標均無明顯變化,下高原后各指標值基本上都低于上高原前水平,說明短時間的高原訓練對從事無氧供能為主項目的運動員的肺通氣功能影響不大。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 劉衛華,林建棣.高原訓練研究綜述[J].體育學院學報,2002,21(1):57.
篇2
1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主要內容
1.1討論之前的話在展開討論之前需要說明的是,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是Л.П.馬特維也夫依據當時的運動生物科學研究中揭示的人體功能和適應規律性,以遵循教育學原理組織運動訓練的基本思想所構建的反映安排運動訓練過程原理的理論體系。雖然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不是Л.П.馬特維也夫全部學術思想,但卻是他的核心部分。Л.П.馬特維也夫構建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具有明確的指向:第一,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主要針對的是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重大比賽,原則上不是針對賽程幾乎布滿全年的職業俱樂部聯賽或職業巡回賽。В.Н.普拉托諾夫在回應以色列專家B.伊蘇林(V.Issurin)提出的異議時曾指出:“分期理論不符合全年大部分時間積極參加比賽活動的實踐要求,而其本身的內容是針對為運動員在重大比賽中獲得最高成績建立條件”[18]。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對商業性競技運動始終持不十分贊成的態度,認為它對創造最高運動成績會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所以,不能因為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主要針對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而不適合于商業性競技運動,就此認為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已經過時。第二,運動訓練分期理論針對的是確保運動員以最大概率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重大國際比賽中創造最高運動成績,而不是在此之前或之后的其他比賽。這可以視為當年蘇聯軍團多次在奧運會上戰勝美國軍團的原因之一。根據В.Н.普拉托諾夫(В.Н.Платонов)的資料,前蘇聯國家隊許多運動員在重大比賽中展示賽季最好成績的比例達到55%~70%,以3~4倍高于西方國家運動員的同一指標[18]。第三,運動訓練分期理論針對的是不僅在一次重大比賽中創造最高成績,而是不斷夯實基礎、積累潛能,在若干年,若干個奧運周期,甚至在整個運動生涯中多次成功沖擊更高的運動成績。所以,按照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原理,在訓練實踐中對運動員施加的僅僅是對于今后或當前達到目標成績所必要的訓練作用,以便保障運動員訓練程度在整個運動生涯中保持“螺旋型”上升的趨勢。而不是盲目采用缺乏定量標準的“大運動量”。旨在針對奧運會等重大國際比賽形成競技狀態———最佳準備程度狀態,確保運動員以最大概率獲得最高成績,不僅是運動員培養(訓練)體系的基本策略和操作工藝,而應當視為是建立任何運動訓練理論和高水平訓練實踐體系的必要戰略定位。如果某一個運動訓練理論體系僅僅能引導運動員在代表個人參加各類商業性比賽中以出色的狀態獲取優異成績,卻在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重大國際比賽時則往往因狀態低迷而屢遭挫折,那么,它的定位就存有缺陷。當今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重大比賽并沒有因為商業性競技運動的發展而削弱,相反,越來越受到運動員和教練員,甚至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這樣一來,運動訓練分期理論面臨的任務就是繼續優勢性地保障運動員在奧運會等重大比賽中創造最好運動成績,同時進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參加更多重要比賽的實踐需要。
1.2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主要內容
1.2.1核心是發展“競技狀態”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核心是發展“競技狀態”(Спортивнаяформа),它所揭示的發展“競技狀態”的規律性與方法原理是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對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最重要的學術貢獻。按照Л.П.馬特維也夫的定義,競技狀態是指運動員在每個訓練大周期的一定條件下獲得的針對運動成績的最佳準備程度狀態[8]。這里所指的競技狀態是在訓練程度各個方面(身體、技術、戰術、心理等)達到高水平的基礎上經過專門的整合加工形成的“上層建筑”。為了準備重大比賽,在已經達到的訓練程度基礎上,必須通過專門設置的“賽前訓練階段”用于形成這一“上層建筑”。所以,應當區別“訓練程度”和“競技狀態”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隨后年代里,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曾多次提到應當區別運動員的訓練程度和針對運動成績的最佳準備程度。訓練程度是指系統訓練的積極結果,反映了運動員對訓練和比賽活動的適應程度,它外在表現的特點是較長時間保持穩定;而競技狀態則是在已有訓練程度的基礎上,在訓練大周期中運動員針對在面臨的具體重大比賽中獲得最好成績而獲得的全面準備程度的完整狀態,它外在表現的特點是僅在有限的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由此可見,訓練程度狀態和準備程度狀態是既緊密聯系,但又有區別的兩種狀態。當然,在訓練程度狀態下運動員能夠參加比賽,而且,在高水平訓練程度狀態下,運動員也有可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只有在競技狀態下,運動員將以更大的概率在重大比賽中獲得最好成績。事實上,在討論上述問題時有些人混淆了這兩個概念,把“訓練程度狀態”誤認為就是“競技狀態”,并且,就此衍生出所謂的“最佳競技狀態”名稱。評定競技狀態的整體指標是個人運動成績動態。Л.П.馬特維也夫指出:“這一指標的信息價值在于,運動成績猶如聚焦鏡,整體性地反映了運動員對成績的準備程度的各個方面———身體、技術、戰術、心理準備程度是否處于有機統一之中”;所以,“研究競技狀態,監督和控制它的發展就必須對個人運動成績動態進行認真的分析”。接著他又指出:“為了認識競技狀態的本質和它的發展規律性,不僅需要研究它的整體性指標,即運動成績,而且要研究其他系列指標,包括運用各個學科(運動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方法揭示的局部性指標[14]。
1.2.2發展競技狀態的客觀規律性作為訓練分期的自然依據1964年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就指出,最初對影響訓練大周期分期的原因主要從運動競賽日程和季節性氣候條件中尋找。但是,深入研究表明,這些外部因素雖然對運動訓練過程有影響,但都不是運動訓練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影響訓練大周期分期的決定性因素是發展競技狀態的客觀規律性。眾所周知,發展競技狀態具有時相性特點———三個循序的時相:競技狀態獲得相、保持相和暫時消失相。若是把訓練大周期作為發展競技狀態過程的完整時間單位的話,那么,發展競技狀態的上述三個時相就成為從訓練大周期中劃分出3個時期:準備期、競賽期和過渡期的自然依據。也就是說,準備期、競賽期和過渡期是依據發展競技狀態的規律性來劃分的。由此可見,Л.П.馬特維也夫創立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中的“分期”不是指其他,正是指在訓練大周期中按照發展競技狀態的規律性,通過劃分準備期、競賽期和過渡期來建立完整的訓練過程。在準備期中為獲得競技狀態建立前提和提供保障;在競賽期中保持競技狀態,并將其表現為運動成績;而在過渡期中競技狀態暫時消失是為了防止訓練和比賽效應轉變為過度訓練現象,保障機體恢復功能可能性和適應可能性,同時保障訓練過程的前后大周期之間的有機銜接。運動競賽日程和氣候條件等外部因素同樣對訓練大周期的分期給予一定影響。但是發展競技狀態的規律性對它的影響是本質性的。
1.2.3訓練大周期作為發展競技狀態的完整結構單位在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中訓練大周期是發展競技狀態的完整結構單位。訓練大周期的完整性表現為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規律性的對比關系和總的循序性。在訓練大周期中需要在三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層面,即在內容(身體、技-戰術、心理訓練;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環節(時期、階段、中周期、小周期、訓練日)和負荷(訓練負荷和比賽負荷;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層面上保持合理秩序和動態平衡。訓練大周期由若干個中周期組成,中周期由若干個小周期組成,而小周期則由若干個訓練日和訓練課組成。換句話說,訓練大周期不是直接由一系列小周期,而是經過一個中間環節———先由若干個小周期組成中周期,然后再由若干個中周期所構成。由此可見,依據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所建立的訓練過程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為了確保在年度重大比賽時刻形成競技狀態,力爭獲得最佳運動成績,要求教練員不僅要從時間上準確地對訓練大周期進行分期,而且要具有在各個中周期和小周期中合理安排訓練內容、調節負荷動態和恢復運動員機體工作能力的職業技能。如有不慎,就有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順便要說的是,在我國的運動訓練理論中沒有中周期概念。有些教練員把時間較短的大周期稱之為中周期,而沒有理解中周期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周期,也是大周期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設置中周期的必要性在于,“它使得能適宜地控制每一個小周期系列的疊加訓練效應,以便既保障高節律地發展訓練程度,同時也防止由于不斷累加訓練負荷效應而使適應過程可能受到損害”,為此,“不僅要提高訓練負荷水平,而且在某些小周期中要使其降低”[11]。也就是說,設置中周期作為訓練大周期中間環節的意義在于,有必要對連續若干個小周期產生的較強疊加訓練作用做適當調整,使運動員機體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復,以便防止出現“訓練過度”或“疲勞過度”的消極現象。為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有必要區分具有不同作用的訓練小周期和訓練中周期。為了實現既要對運動員施加必要的訓練作用,也要保證使其定期得到恢復,在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中把訓練小周期按照一定的作用特征確定為普通型、沖擊型、誘導型、比賽型和恢復型小周期。同時通過對上述訓練小周期的組合,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訓練中周期:導入型、基礎型、監督-訓練型、賽前型、比賽型、恢復-訓練型或恢復-維持型中周期(詳見[11])。換句話說,在安排運動訓練過程時,根據各個訓練大周期及其各個時期所承擔的任務需要,安排相應類型的中周期和小周期。其意義在于通過訓練小周期、訓練中周期的模式化來實現整個訓練過程模式化和規范化。
1.2.4“波浪型”負荷動態是發展競技狀態的必要條件在Л.П.馬特維也夫的著作中強調了波浪型負荷動態的重要性。他指出:“當訓練過程的密度極大地提高,負荷量和負荷強度都要提升到必要的程度,在這樣的條件下,規律性的是定期交替三個時相:總負荷增長時相、暫時穩定或降低一部分負荷參數為了較大地增加另一部分負荷參數的時相和相對‘卸’負荷時相”[11]?!安ɡ诵汀必摵蓜討B不僅表現在訓練小周期中,也表現在中周期和大周期中;不僅體現在訓練負荷量,也體現在負荷強度中。這樣的“波浪型”動態有助于通過把負荷量與負荷強度增長的循序結合,施加最大負荷,同時為恢復和有效的適應過程建立了有利條件,把過度訓練的危險性壓縮到最低限度,總體上為發展競技狀態創造了必要條件。其實負荷動態始終是有爭議的問題之一。為了應對幾乎布滿全年的比賽,不得不采用前后變化不大的“均衡型”負荷動態,而為了備戰重大比賽形成競技狀態,必須采用“波浪型”負荷動態。
1.2.5“延緩傳導”現象反映了負荷量動態與競技狀態之間的聯系在Л.П.馬特維也夫的《運動訓練原理》(1977)一書中依據在前蘇聯國家田徑鐵餅隊的研究結果,出示了疊加訓練效應的“延緩傳導”(Запаздывающая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現象的資料。從外部看“延緩傳導”現象表現為“運動成績的動態似乎在時間上遲于訓練負荷量的動態:成績的加快增長不是出現在負荷量達到極高值的時刻,而是在它出現穩定或降低之后”[11]。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用在連續負荷的作用下機體中展開的適應過程的異時性來解釋“延緩傳導”現象的機制。前蘇聯著名的適應理論專家Ф.З.邁爾松(Ф.З.Меерсон)對“延緩傳導”機制的解釋是“依據適應理論原理,延緩傳導現象的分子基礎在于,作為對負荷的應答,核糖核酸(RNA)的補充合成和蛋白質中形成細胞結構不是瞬間的,而需要時間。極有可能的是,正是對該負荷形成結構性應答、對完善系統結構痕跡的這一必要的時間決定了在細胞和亞細胞水平上運動成績的增長遲于負荷的增長”[15]。即使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的主要學術對手———Ю.В.維爾赫尚斯基(Ю.В.Верхошанский)也無法對“延緩傳導”現象持否定態度,而是“改頭換面”使用了另一個術語———“長時間延遲性訓練效應”(Долговременныйотставленныйтренировочныйэффект)[9]?!把泳弬鲗А爆F象不僅揭示了負荷量動態與運動成績加快增長之間的聯系,而且,提出了合理調節負荷動態的問題,以便把負荷的總效應在要求的時間內傳導到運動成績中去。如上所述,競技狀態是整體性(身體、技術、戰術、心理)的最佳準備程度狀態,而在重大比賽的賽前訓練實踐中“延緩傳導”現象就被用以作為“激發”競技狀態的啟動因素。根據已有的研究資料可以說,在賽前訓練階段中,在大負荷量的背景下,負荷量下降的速率和持續時間,與“延緩傳導”效應的特點有直接關系。負荷量下降速率較快且持續時間較短,延緩傳導速度也較快,即競技狀態出現得就較早;負荷量下降速率較慢且持續時間較長,延緩傳導速度也較慢,即競技狀態出現得較遲。
1.2.6競技狀態在全年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次數在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的著作(1964年、1965年、1977年)中在敘述競技狀態時相特征[11]時出示了3個圖型:“單峰型”、“雙峰型”和“三峰型”。文中未明確提出在全年訓練過程中競技狀態可能出現多少次的問題。但在教授的言談中多次提到這是一個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在敘述競賽期結構時,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提到,若是競賽期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話,為了維持競技狀態,這個時期的必要環節是設置“間隔型中周期”??梢苑譃閮煞N類型:“恢復-訓練型”和“恢復-維持型”中周期;并列舉了可能的方案:比賽型中周期(1)比賽型中周期(2)間隔型中周期(恢復-維持型)比賽型中周期(3);比賽型中周期(1)比賽型中周期(2)間隔型中周期(恢復-訓練型)比賽型中周期(3)比賽型中周期(4);比賽型中周期(1)比賽型中周期(2)間隔型中周期(恢復-訓練型)比賽型中周期(3)間隔型中周期(恢復-維持型)比賽型中周期(4)。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指出,當在競賽期的結構中包含間隔型中周期的時候,運動成績動態中通常會出現波浪型的擺動。這些擺動不同于競技狀態的實際消失,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競技狀態的主要成分仍保持著,暫時性降低的僅僅是專門的獲得運動成績的操作性“愿望”[11]。在隨后年代的著作[11]中,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又解釋了競技狀態保持穩定的主要成分是指“運動員基本身體素質的發展程度,特別是專項耐力、基礎訓練程度水平,運動專項技能的熟練程度等”。也就是說,在一個訓練大周期中形成的競技狀態連續保持的時間可能不是很長,但若是借助于中間環節———間隔型中周期,就有可能一方面使運動員機體工作能力得到恢復,另一方面使它繼續保持“蓄勢”,而在隨后的重大比賽中再次表現出來。最后應當指出,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從來沒有認為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是終結性的,相反,他始終認為它是不斷發展的,它的某些方法原理需要在不斷的實踐檢驗中得到進一步完善。例如,在不同競技項目的運動員訓練中,“波浪型”負荷動態、“延緩傳導”效應的定量化操作;全年過程中形成“競技狀態”可能的次數及其持續時間,以及通過設置“間隔型中周期”后它可能的持續時間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和驗證。特別是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指出:“重要的是細致研究競技狀態的穩定因素和易變因素對運動成績共同影響中的相互作用,為此需要展開多學科專家參與的綜合性研究工作。否則,就很難深化對競技狀態概念的認識和從根本上完善控制發展競技狀態的藝術”[14]。
2運動訓練分期理論面對的挑戰
運動訓練分期理論誕生以來的幾十年并不是風平浪靜的,不斷受到某些具有一定知名度學者的質疑。在這一方面表現特別積極的是?。_比堯夫(?。'唰猝唰咬瞌拽印箍浦蒹w育學院原院長、醫學博士、教授,隨后在一場中退出歷史舞臺)、Ю.В.維爾赫尚斯基(Ю.В.Верхошанский———曾在莫斯科體育大學舉重教研室任教授、教育學博士、教授),以及А.П.邦達爾丘克(?。保ⅶ唰擐乍学猝椐濮堋鴵吻疤K聯和俄羅斯國家鏈球隊主教練、教育學博士)。幾十年來,國際競技舞臺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得到了進一步擴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四年一度的奧運會的成績水平也隨之越來越高;第二方面,是職業競技運動逐漸向更多國家擴展,在世界廣大民眾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墒锹殬I體育組織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較少顧及運動訓練的客觀規律性和運動員的健康,使職業運動員們不得不面臨著幾乎布滿全年的賽程。如上所述,Л.П.馬特維也夫為代表的前蘇聯學者構建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并不適合這樣的職業聯賽賽制。在這種情況下在職業運動員的訓練實踐中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提出一些疑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要是僅僅由于這樣的原因,似乎還不至于成為試圖全盤否定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理由。實際上在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領域中所出現的分歧比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其中既有由于實踐的變化而產生的學術分歧,也有純粹個人的原因。要是不理解這一點,僅僅從反對者們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去理解這場分歧的實質難免會誤入歧途。在這里不得不重提1991年和1998年由俄羅斯權威體育學術雜志《體育理論與實踐》發起的主要針對Л.П.馬特維也夫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兩次大辯論。特別是1998年的這一場大辯論事先經過策劃,特邀Ю.В.維爾赫尚斯基作為“反方領頭羊”打第一炮,與此同時,Л.П.馬特維也夫等學者則處于事先完全不知曉的狀況。雖然編輯部明確表示,其立場是不否定前蘇聯和俄羅斯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無可爭議的科學研究成果,但也不回避現代專家們在這些問題的觀點上存在的明顯分歧,以及對完善運動員培養各個階段的運動訓練系統日益增長的實踐需求。在該雜志1998年第2期和第7期上Ю.В.維爾赫尚斯基分別發表了“在通往科學的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學的道路上”[4]和“運動訓練科學理論與方法學的地平線”[8]兩篇文章,直接針對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確立的運動訓練分期體系提出激烈批評。盡管以往該作者也發表過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持不同看法的文章,那時候的批評僅停留在“對事不對人”程度的話,那么在1998年的這場辯論中已經直接指名道姓,針鋒相對了。對于Ю.В.維爾赫尚斯基的文章,與其說是由于學術觀點的分歧,不如說是由于內容缺乏真實性、引文斷章取義、故意混淆概念等行為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極大不滿。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指出:“只有當辯論過程中完全遵循一定規范的時候,辯論才有助于對真理的探索。而在這種情況下起首要作用的是邏輯規則和倫理規范”[13]。В.Н.普拉托諾夫則更明確地指出:“很難理解是什么驅使Ю.В.維爾赫尚斯基寫出這樣的文章。在問題的本質方面,與他以往發表的批評材料相比,很少有新的內容,可是采用了過于斷然的形式,超越了科學辯論所允許的界限”[16]。Ф.П.蘇斯洛夫(Ф.П.Суслов)和В.П.費林(В.П.Филин)[16]則從學術倫理層面對Ю.В.維爾赫尚斯基的文章提出了質疑。Ю.В.維爾赫尚斯基在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提出批評的同時,積極地推出自己的“板塊系統理論”。從1985年在Ю.В.維爾赫尚斯基的專著《訓練過程的程序化和安排》[4]中首次出現“板塊”一詞,直至2005年他發表了題為“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學:高級運動員訓練的板塊系統”[9]的文章,比較完整地推出了“板塊系統”[2]。對于“板塊系統”,我們同樣需要進行科學分析和實踐檢驗。但是,“板塊系統”關于“集中使用單方向負荷”的主要觀點,對于那些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不甚了解,但又希望在短時間內就能見成效的教練員和管理人員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應當看到,在特殊情況下把“集中使用單方向負荷”作為一項專門手段加以使用未嘗不可。但要把這種依次集中局部性強化手段的做法擴展到整個運動訓練過程的安排,就違反了運動訓練的客觀規律性,而且往往由于局部性負擔過重而導致運動傷害事故。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個別文獻中就見到“周期訓練板塊化”、“從周期訓練向板塊訓練模式過渡”[3]的提法,并將其視為備戰北京奧運會的經驗之一,這不僅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且有可能導致不良后果。這里且不說該文中仍使用術語“周期理論”(本作者曾在多種場合指出這是一個翻譯失誤,正確的譯法應當是“分期理論”),就說文中所作出的“高水平的運動員板塊訓練模式已經替代了傳統的周期訓練”的判斷是缺乏依據的。要是用這樣的思想指導訓練,有可能對訓練實踐帶來消極性影響。盡管幾十年來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質疑,但是,這并沒有使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捍衛者們退縮,相反,他們以極大的學術勇氣,在繼續完善的道路上使其得到穩步發展,以適應競技形勢的變化和運動訓練實踐新的需要。
3現代階段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
面對幾乎布滿全年的競賽日程和運動員雖有抱怨但仍積極地,有時候“被迫”參加各種商業性比賽的狀況,現代階段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采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繼續堅持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主要方向,同時兼顧現代競賽日程,在可能的條件下讓運動員參加更多的其他重要比賽,為此積極探討全年多周期訓練安排方案;第二,不僅突出奧運會當年的訓練過程,而且,高度關注四年奧運周期的多年訓練過程的安排,同時重視探索由若干個奧運周期構成的整個運動生涯中多年訓練過程的安排;第三,在科學研究中和實踐中進一步驗證和完善發展競技狀態的理論和方法。在這一方面,著名運動訓練理論家、教育學博士、現烏克蘭體育大學校長В.Н.普拉托諾夫教授身體力行,做出了杰出的表率。В.Н.普拉托諾夫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關注4年奧運周期中的運動訓練分期問題。發表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奧林匹克競技運動》(1994)、《奧林匹克競技運動中運動員培養的一般理論》(1997),特別是《奧林匹克競技運動中運動員培養系統》(2004)一書(包含12個部分,42章)堪稱巨著。該書由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作序。Л.П.馬特維也夫教授將其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具有重要價值的著作,當屬闡述競技運動科學-應用知識的世界優秀作品行列”[17]。鑒于В.Н.普拉托諾夫教授在發展奧林匹克競技運動領域科學方面的功績,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曾授予他奧林匹克勛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終身名譽主席Х.?。_馬蘭奇先生高度評價了В.Н.普拉托諾夫的貢獻,指出這是一個“重要意義超越了一個國家———烏克蘭,成為對整個世界競技運動最杰出的成就”。
3.1關于全年多周期訓練安排目前,運動訓練分期理論正積極探索的問題之一是全年多周期訓練安排的合理方案,以適應比賽增多的需要。如前所述,在Л.П.馬特維也夫提出的全年單周期、雙周期和3周期基礎上。1988~1991年間前蘇聯和民主德國的專家就曾為高級游泳運動員探索性研制了4周期訓練安排的方案[18]。隨后運動訓練實踐中出現了全年5周期、6周期,甚至7周期的訓練安排方案。但是,在實踐中使用這樣的方案時,往往由于沒有準確把握好比賽的主次(或者根本上把商業性比賽作為主要比賽),因此,造成運動員在開始幾個周期中取得優異比賽成績,而在年度重大比賽,例如奧運會上卻“名落孫山”。為了確保首先在奧運會等國際重大比賽中獲得最好成績,同時,在其他比賽中也取得較優異的成績,根據多年研究的成果,В.Н.普拉托諾夫針對周期性項目研制了全年六周期的訓練安排方案,并通過了技術鑒定(圖1)。圖1中可以看到,每個大周期都結束于一次重要比賽,而最后一個(第6個)大周期則結束于年度重大比賽。為了確保全年六周期訓練過程的主要目標都對準年度重大比賽(例如奧運會),按照В.Н.普拉托諾夫的說法:“在每一個大周期中要解決兩項似乎相互排斥的任務,即既要保障針對年度重大比賽的有計劃準備,又要針對本大周期的重要比賽達到較高水平的準備程度”[17]。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大周期中既要為本大周期面臨的重要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做好準備,但同時要為年度重大比賽奠定必要基礎。我們依據圖1的數據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在此基礎上制作了表1。從表1中可以發現全年多周期訓練安排的某些方法原理。這就是:第一,突出第一大周期的基礎地位。為了確保全年過程中基礎訓練程度既能保持較高水平,而且較少出現波動,第一大周期不僅要具有較長的持續時間,而且要施加足夠的一般訓練和輔助(半專項)訓練負荷量。表1中第一大周期的持續時間最長,包含4個中周期,共12周。在這一大周期中負荷量穩步提升,一般訓練和輔助訓練量占較大比重,分別為40.23%和26.82%,而專項訓練僅占32.95%。主要任務是使基礎訓練程度達到較高水平,不僅為本大周期,也為全年訓練打下扎實基礎。第二,注重各部分訓練內容的同步-循序性。由于多周期方案的各個大周期的持續時間縮短,因此,具有不同作用的各部分訓練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問題就凸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是應當“依次地”,還是“平行地”安排就成為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之一。對這一問題更準確的回答應當是,在遵循發展競技狀態的客觀規律性、按照素質和技能“正遷移”的原則,并顧及各競技項目特征的前提下,各部分訓練內容同步進行,把基礎訓練與專項訓練內容、專選性(局部性)與綜合性訓練作用結合起來,從而逐步提高運動員的專項訓練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除各大周期中的重要比賽以外,對于其他比賽不一定在賽前對訓練做出調整。換句話說,參加這些比賽被視為訓練手段之一。第三,需要定期增強基礎訓練程度。在多周期方案中,由于全年比賽比較多,訓練時間減少,這樣一來在第1大周期中發展起來的基礎訓練程度難以在全年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因此,在隨后的大周期中需要定期對其予以增強。在表1中除第1大周期以外,第3和第5大周期的一般訓練和輔助訓練量之和同樣占較大比重,分別為59.29%和62.12%,同時,課時總量也有較大提升,分別達到253課時和198課時。其主要任務就是保持已經達到的基礎訓練程度的水平。第四,提高總負荷量水平,為形成競技狀態建立必要前提。為了準備年度重大比賽,在賽前中周期開始后總負荷量須達到或保持在較高水平上,然后在適當時候開始逐步降低。從圖1和表1中可以看到,總負荷量在第5大周期就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第6大周期中不僅專項訓練量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達到75.35%,而且,前2個小周期中的工作量提高至相當高水平(分別為34和32課時),隨后,開始逐步下降至每周12~14個課時。在每一個大周期結束時安排一周的恢復型小周期,起到短時間休息的作用。在第6個大周期結束時安排2周的中周期,作為過渡期。我們看到,上述全年6個大周期訓練的方案正是傳統運動訓練分期系統在現代競技運動中的發展。在這一方案中堅持了全年運動訓練分期的基本規律性,定向于在年度重大比賽中針對優異成績達到最高水平的準備程度,同時,保障在較長時間里保持較高的訓練程度,從而使運動員能參加更多的其他重要比賽。目前,職業運動員的比賽主要采用兩類賽制。第一類是運動員可選擇參加的“站點”式賽事,一般用于個人項目;第二類是運動員不可選擇參加的主客場制職業聯賽,一般用于集體項目。從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出發,對于采用第一類賽事的運動員的訓練可以參照上述全年多周期安排訓練的方案及其方法原理,依據選定的競賽日程劃分周期安排訓練。而對于采用第二類賽制的運動員,由于高密度的賽制與分期理論的定位和方法原理存在著較大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原則上不是在競技狀態下,而是在訓練程度狀態下完成大部分比賽,因此,可以建議的是:可以使用全年單周期或雙周期(如賽季中帶較長間歇期)安排訓練的方案;一般應安排不短于12周的準備期用于提高基礎訓練程度和專項訓練程度水平,同時定期采取措施保持基礎訓練程度水平;訓練負荷盡量保持相對均衡型動態,以便使運動員機體工作能力保持相對穩定。在這樣的賽制下雖然也不排除通過訓練過程的安排來調整運動員比賽狀態的可能性,但不僅取決于時間上的可能性,同時要求教練員具有高超的調節訓練過程的職業技能。
3.2其他有關問題
3.2.1關于延長優秀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努力延長優秀運動員在最高水平上比賽的持續時間,成為現代競技運動中安排訓練和比賽最現實問題之一。這就要求重新審視目前的運動員多年培養系統。按照В.Н.普拉托諾夫的意見,目前已取得相對共識的把運動員多年培養系統分為五個階段的方案,應當調整為7個階段,即保留前3個階段———開始訓練階段、早期基礎訓練階段和專項基礎訓練階段以外,再增加4個階段:針對最高成績訓練階段、最大實現個體可能性階段、保持最高運動技能階段和逐漸降低成績階段。延長運動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與準確地確定表現最佳運動成績的最佳年齡區間聯系在一起。在多年訓練過程中可以劃分出3個年齡區間:首次好成績、最佳可能性和維持最佳成績(表2)。在大多數競技項目中達到最佳成績的最佳年齡區間十分穩定。據此可以推算出,開始專項訓練的年齡和達到最佳成績所需要的年限,以便努力使運動員能在最佳年齡區間里達到最高成績。同時也應當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特別是天才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包括性別、遺傳基因、肌纖維類型、機體功能可能性和適應可能性方面的差異等。整個多年訓練過程,除第一和第二階段以外,之后每一個階段的效果在較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全年訓練的分期化。從專項基礎訓練階段開始,已經具有一個或兩個大周期的明顯運動訓練分期。在隨后針對最高成績訓練階段和最大實現個體可能性階段則要求針對重大比賽嚴格的訓練分期。這里除傳統的單、雙周期以外,也許有多周期(3~4個以上)的全年訓練方案。在保持最高成績的階段中合理安排訓練對于延長運動生涯,使運動員在過了最佳年齡區間后仍然能達到優異成績具有重要意義。В.Н.普拉托諾夫指出:“在最高水平上比賽的幾年中要善于把訓練過程安排成能最有效地使用現有的適應資源,而不對前些年中過多消耗適應資源的功能系統提出極限性要求,掌握這樣的技能就成為在若干年中保持高水平比賽活動的較大潛力”[14]。對于那些處于運動生涯最后階段,但仍準備參加奧運會的高級運動員,不建議他們采用全年多周期的訓練方案。最佳的方案是單周期和雙周期或3周期方案之間的過渡方案。
3.2.2關于增加新的運動訓練原則在現代階段的運動訓練中,一方面,科學技術成果被不斷應用于運動訓練實踐,另一方面,由于比賽增多導致運動傷病同樣增多。在這種情況下,В.Н.普拉托諾夫[14]提議有必要增加兩條新的訓練原則:“訓練過程和比賽活動與訓練外因素的統一和相互聯系”和“訓練過程的效果與防止運動創傷的相互制約”。增加“訓練過程和比賽活動與訓練外因素的統一和相互聯系”原則,作者列舉了三項理由:第一,在使用傳統訓練手段和方法基礎上提高訓練過程效果的潛力越來越??;第二,近10多年來表現出越來越依靠外部因素提高運動成績的趨勢;第三,競技運動強烈的商業化和政治化傾向為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活動中運用先進的科技成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這里的訓練外因素是指使用新型運動設備和器材、刺激訓練活動和比賽活動效果的允許的和不允許的手段、中度高原和高度高原訓練、專項練習器等。增加“訓練過程的效果與防止運動創傷的相互制約”原則的理由是:極大的身體負荷和心理負荷、復雜的氣候條件、激烈的對抗、高難度的運動動作使現代競技運動轉變為極易受傷的活動領域。導致出現運動傷害事故的原因很多,除其他以外,也包括在極大地增加比賽次數的情況下不合理地安排訓練。所以,在合理地安排訓練過程時,除了解決身體、技-戰術和心理訓練任務以外,應當把防止出現運動創傷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以便確保在整個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活動系統中把出現運動創傷的概率壓縮到最低限度。
- 上一篇:骨折術后康復指導
- 下一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