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主要癥狀范文

時間:2023-11-07 17:30: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骨質疏松的主要癥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骨質疏松的主要癥狀

篇1

誤區一:“鈣針”是最好的補鈣藥。

骨質疏松的門診中經常會有患者主動要求醫生處方“鈣針”,認為“鈣針”起效快、含量高,所以注射后就不用補鈣了。其實老百姓常說的“鈣針”醫學上稱為“降鈣素”,其主要作用是阻斷鈣的流失,本身是不含鈣的,通過阻斷鈣的流失來達到鈣的正平衡而提高骨密度,進而達到治療骨質疏松的目的。所以在治療骨質疏松用“鈣針”時一定要補充足量的鈣,這樣雙管齊下再配合其他治療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誤區二:骨質疏松是老年病,與年輕人無關。

確實,骨質疏松的危害主要表現在老年人,主要癥狀是疼痛、腿抽筋、身高變矮、易骨折等,但是骨質疏松的發病是一個逐漸、緩慢的過程,一般在35~40歲以前骨量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從小開始注意鍛煉身體,合理飲食,補充足量的鈣,達到一個好的“骨峰值”,這樣就使我們的“骨庫”里有了足夠的儲備以應對中老年以后的骨丟失,這樣骨質疏松也會晚發生或不發生。所以說骨質疏松要從娃娃抓起,保護好我們的骨骼要貫穿終身。

誤區三:骨質疏松就是缺鈣,治療骨質疏松補鈣就可以了。

骨質疏松是全身性的骨代謝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很多的,鈣的攝入不足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女性絕經以后雌激素的下降會使骨量快速丟失,男性雄激素的下降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其他如運動的不足、維生素D和維生素K不足、吸煙、酗酒、胃腸病吸收不良、某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以及激素治療等都會造成骨質疏松的發生。所以說治療骨質疏松需要多管齊下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單純補鈣是遠遠不夠的。

誤區四:老年期治療骨質疏松已起不到效果了,所以治療的意義不大。

我們主張預防骨質疏松從娃娃抓起,主要指的是以好的生活方式來達到好的“骨峰值”,但治療骨質疏松我們既要加強成骨的力量,又要減少破骨的力量,這樣就會使我們的骨密度依然可以達到正平衡,從而不斷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結構,達到治療骨質疏松、改善癥狀、預防骨折的目的。所以說老年期治療骨質疏松依然能達到理想的療效。

誤區五:骨質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手術治療后就完事了。

篇2

【關鍵詞】 老年;骨質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896-02

骨質疏松癥(OP)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目前已是引起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社會人口漸步入老齡化,骨質疏松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對患者生活質量構成了嚴重威脅[1]。相關研究顯示,骨質疏松的發生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多因素均有密切相關性,故制定科學方案積極防治,減少其發生機率,是維護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關鍵,其中健康教育為重要環節[2]。本次研究選擇我院保建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參與保健體檢的老年人200人,實施針對骨質疏松防控的健康教育,就所得資料與實施前行回顧性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200人,男121人,女79人,年齡62-74歲,平均(67.5±4.7)歲。文化水平:大學25人,高中67人,初中及以下108人。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實施健康教育后的相關資料與實施前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實施途徑 ①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機構:針對骨質疏松的相關健康教育內容需納入到健康教育機構,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依據管理要求,對相關單位人員在有效的指導和組織下開展相關工作。②加強綜合性防治:在各類型慢性疾病實施綜合性防治的過程中,將骨質疏松癥相關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融入,使社會服務與醫療保健密切結合,對骨質疏松健康教育有序開展起到保障作用。③提高健康宣教人員素質:負責行骨質疏松健康教育的相關人員除需對醫學知識扎實掌握外,還需具備專業技能,能完成各項社會工作,如組織協調、信息傳播等[3]。④更新服務理念:對傳統的服務理念進行更新,高起點、多形勢的以全新的工作模式開展健康教育。⑤建立信息資源:對有條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可操作性和指導性的骨質疏松健康教育資料庫,以起到知識傳播,指導患者行為的目的。

1.2.2 健康教育內容 ①基本知識掌握:就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病理因素,診治方法,對健康的危害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幫助患者了解和認識導致骨折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就預防骨質疏松的重要性向患者強調,以使生活質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②飲食指導:在正常骨骼的生長發育中,鈣為必須的部分,可提倡多食用乳制品,對骨質疏松進行預防。③生活指導:營養不良、嗜酒、吸煙、缺乏運動均為造成骨質疏松發生的危險因素,故需加強營養、合理運動、不喝酒抽煙,以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④心理干預:骨質疏松患者中骨折、骨痛為主要癥狀,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引發傷殘或死亡,患者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故需加強心理干預,主動和患者溝通,使其樹立勇氣及信心,提高配合依從性。⑤藥物指導: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骨質疏松的方法,故早發師、并行及時診治較為重要,抗骨質疏松共包括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進骨形成藥物兩種,讓患者對各種藥物的注意事項、用法、不良反應進行了解,可促進藥物的合理應用,對骨量的丟失起到阻止效果。⑥健康指導:對專業知識和醫院環境條件充分利用,舉辦講座,對骨質疏松的病理特點、防控措施進行集體宣教,開展咨詢和隨訪,行具體指導工作。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行設計劃問卷,對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具體包括中知識的掌握、防治態度和行為等。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實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質疏松的防控知識和預防行為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骨質疏松在臨床具有較高發病率,是引發中老年患者骨折發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骨折增加了傷殘率及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4]。因骨質疏松在臨床表現上并不典型,呈緩慢發作進程,故多數患者對此并未引起重視,目前尚無有效方法使疏松骨質向高質量正常骨骼恢復。骨質疏松好發老年群體,此病理機制為老年人骨生成數量顯著低于骨重吸收水平所致。老年人對骨質疏松危害性尚無明確認識,缺乏對危險因素的了解,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在,科學合理的預防知識缺乏[5]。故在防治骨質疏松過程中,需幫助患者樹立健康觀念,對衛生保健知識進行有效掌握,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獲得自覺的維護和應用,最大程度的將危險因素減輕或消除,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率。

同時,疾病防治各級機構尚未統一對骨質疏松實施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視力度,缺乏健康教育材料,如錄相帶、宣傳畫等,且缺乏專業人員的設立的咨詢平臺和宣傳方案。骨質收松健康教育未被健康教育機構作為工作的重點,骨質疏松為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疾病,涉及到營養學、臨床醫學、傳播學、預防醫學、教育學、運動醫學等多學科的技能和知識,醫務人員需對相關知識結構進行充分了解,以為患者提供更個性化的、科學化的服務要求。健康教育是以干預、教育、傳播為主的手段,以促使群體建立健康行為,達到維護健康的目標,本次研究中,通過建立建全健康教育機構、提高醫護人員綜合素養、更新服務理念等,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知識宣教、飲食及藥物指導、心理干預、生活指導等全面、整體的健康教育,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質疏松的防控知識和預防行為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綜上,針對老年骨質疏松的相關特點,實施全面、整體的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更好的防控疾病的發生,以徹底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公慧,王茂桂,陳常云.健康教育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7,10,14(10):1628-1629.

[2] Chan MF,Kwong WS,Zang YL,et al.Evalu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young adulta.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7(3):270-285.

[3] 張澤鴻,孫平,洪曼杰,等.老年骨質收松的健康教育[J].中國骨質疏松,2011,8,17(8):753-756.

篇3

關鍵詞:運動 糖尿病 骨代謝

中圖分類號:G8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45-01

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的脂肪、糖、蛋白質等代謝紊亂而造成的綜合性疾病。大量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逐漸呈上升趨勢。許多學者、專家通過實驗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治療方法,主要有西醫療法、中醫療法和運動療法等。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很難根治,但可以采用飲食、藥物等方法進行控制。多數研究實驗表明,當今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方案就是采用飲食、藥物加運動。

目前,醫學界的研究熱點和難點是有關糖尿病癥的預防和治療。由于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并發癥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糖尿病并發癥有合并感染心血管病變、合并神經病變等,還會出現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質疏松癥,導致骨代謝的紊亂和異常。糖尿病患者主要癥狀是血糖高,由于高血糖會引起滲透性利尿,增加人體鈣、磷的排泄,導致鈣、磷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影響骨的代謝,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質疏松癥與患者血液中一些與骨代謝相關酶的活性改變存在很大關系。對于Ⅱ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變化相關研究存在較多爭議。對于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響因素有很多,除自身代謝紊亂外,還包括年齡、性別、飲食、病程、并發癥等影響。因此,檢測血、尿當中的骨生成和吸收指標,監測糖尿病骨代謝的變化,對防治骨質疏松具有重要意義。

1 骨代謝

人體骨代謝受激素、物理、營養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代謝由成骨作用和破骨作用來完成。我們可以這么理解,所謂的骨代謝標志物有幾個特點:(1)存在于血液和尿液之中;(2)能夠展現骨質的形成;(3)能夠展現骨質的吸收。一般來講,具備強大的新陳代謝的活性是骨組織的一個顯著特征。具體來說吧,整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基本上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成骨細胞形成新骨;(2)破骨細胞吸收舊骨和其他雜質;(3)破股細胞吸收骨代謝生化標志物。這也是為什么,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容易患上其他骨組織性疾病或者其他不正常情況下的骨組織異常。這里所謂的不正常情況有很多,主要來說就像是糖尿病一類的疾病。所以說,對于生理學來說,進行定期、完善的檢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糖尿病與骨代謝的關系

糖尿病作為一種全身性代謝異常疾病,伴有多種代謝紊亂。代謝紊亂同時也存在著骨代謝障礙,使骨礦物質含量減少,引起嚴重的全身性骨質疏松癥,增加骨折的危險性。骨質疏松(osteoprosis,OP)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以骨量減少、骨質微觀結構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很容易發生骨折[1]。多數資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中有約50%左右的病人都患有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目前,有關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的相關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一些代謝指標方面。隨著對骨代謝指標研究的進展,對Ⅱ型糖尿病患者骨改變機制的研究也漸進明確。研究證實,Ⅱ型糖尿病患者骨改變機制機理主要是由于骨的轉化率低,骨吸收增加。糖尿病能夠引起骨代謝生化指標的明顯變化,因此,及時對血、尿中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對監控糖尿病骨代謝的異常,防治骨質疏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 運動對骨代謝的影響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運動對骨組織代謝過程具有明顯影響作用。適宜的運動對骨代謝患者的骨組織代謝產生良好的影響,能夠減緩隨年齡的增長或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骨組織破壞和吸收,對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等骨代謝疾病具有很大作用。

研究證實,適宜的運動訓練對人體骨的影響很大。(1)運動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對身體產生的作用力刺激,使骨的功能發生適應性變化,從而對骨的代謝和生長發育起到調節作用;(2)促進降鈣素、性激素的合成,降低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骨鈣入血,骨鈣含量增加,使這些與骨代謝相關的激素或激素樣物質產生良好的變化;(3)影響骨的重建過程,骨質增加,使局部骨代謝調節因子受到影響;(4)增加機體相應器官的血流量,增大運動器官骨內血液的供應,使大量營養物質進入到骨內,使骨細胞的活性升高,骨生成增加,骨吸收抑制,防止骨質疏松的發生;(5)運動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增強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加大對磷、鈣、錳等元素的利用,使血鈣向骨內輸送和破骨細胞向成骨細胞的轉變得以確保;(6)增強身體肌肉的靈活性、協調性、平衡性和穩定性,減少骨折等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的危險。由此看來,適宜的運動可作為改善機體骨質代謝水平的一種輔助手段,是預防、治療和康復骨質疏松癥等骨骼代謝異常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有資料顯示,通過單純運動療法對骨質疏松癥的影響效果不如運動加其他治療手段明顯,相關研究較多,多集中于運動加藥物療法。

4 運動對糖尿病骨代謝能力的影響

最近的一段歷史時期,各種糖尿病療法的相關報道有很多。其中,不乏藥物性治療的和進行檢測診斷研究的。然而將運動與糖尿病骨代謝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就相對較少了。翁錫全[4]等人通過對糖尿病患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研究發現,這種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清骨代謝生化指標的變化,將直接增加患者病情,專業上來講就是血清內骨鈣素含量激增。讓我們來詳細研究下骨鈣素。骨鈣素的定義為一種可釋放入血并由成骨細胞合成和分泌的非膠原蛋白。一個正常人身體中血液的骨鈣素含量和骨質中的骨鈣素含量有一個相輔相成的比例。打破這種常規的平衡就會使人患上魔種疾病。所以說,骨代謝的鮮明指標就是血清中骨鈣素含量的檢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致使血液中堿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的主要方式還有有氧運動。這是因為它具備了一下幾個特征:首先是數量眾多的堿性磷酸酶存在于成骨細胞當中。其次是這種酶使得骨基質產生了礦化。這直接影響了成骨細胞。當成骨細胞的活性加強時,相應的這種酶的活性也急劇增加。所以說,我們不難得出這個結論,就是運動對于鈣的吸收和利用是十分有益的。這極大的緩解了骨質疏松這種病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科學家的努力間就表明:乘坐有氧運動的人群其體內的各項微量元素指標穩定,成骨細胞活性比不進行有氧運動的人群要好的多,十分有益人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劉忠厚.骨質疏松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42-144.

[2] 張華健.106例糖尿病骨質疏松的臨床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9,5(4).

篇4

1. 材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全部 52 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或住院病例,其中男性 19 例,女性 33 例; 年齡 46 ~ 85 歲,平均年齡64. 2 歲。病程 1 個月 ~ 7 年。患者臨床表現均為腰背疼痛,其中腰部疼痛 11 例,背部疼痛 61 例,腰及背部共同疼痛 20例; 合并高脂血證 5 例,高血壓病 5 例,糖尿病 2 例。體檢發現有腰椎和/或胸椎棘突、脊旁壓痛。X 線檢查顯示椎體骨小梁變細,結構模糊不清,呈骨質疏松表現; 21 例有椎體壓縮骨折,其中 1 個椎體壓縮骨折 6 例,2 個椎體壓縮骨折 12 例,3個椎體壓縮骨折 3 例。

1. 2 診斷標準 患者臨床均表現有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且日輕晚重; 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后伸久立后疼痛加重,彎腰時痛更甚; 腰部僵硬,屈伸活動受限; 攝胸、腰椎X 線片顯示椎體骨質密度降低,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變細,呈柵欄狀,至少有 1 個椎體高度變矮、呈雙凹征或呈楔形改變。

1. 3 治療方法

1. 3. 1 補充鈣劑: 鈣爾奇 D 片 2 片,口服,每日 2 次,或樂力鈣 2 粒,每日 2 次; 鮭降鈣素 50 單位,肌注,每天 1 次。

1. 3. 2 穴位注射: 取腎俞,脾俞,命門,關元,腰陽關,足三里及雙側 T11、L3、S2 華佗夾脊穴。每次選 6 穴,注射藥物選用復方當歸注射液( 江西桔都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規格: 2ml / 支) 注射,每穴 2ml,每日 1 次。

1. 3. 3 中藥內服: 采用獨活寄生湯內服,方藥: 獨活 8g,桑寄生 15g,秦艽 10g,細辛 3g,防風 6g,川芎 5g,當歸 12g,熟地 15g,白芍 10g,肉桂 2g,茯苓 12g,杜仲 12g,懷牛膝 10g,黨參 10g,甘草 3g。每日 1 劑,水煎 2 次,取汁 500ml,分早、晚 2次服。以上治療以 1 個月為一個療程。

2. 療效觀察

2. 1 療效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1]。優: 腰背痛等癥狀消失,能從事原工作及家務活動。良: 腰背痛癥狀明顯減輕,能從事較輕的工作及家務活動。差: 治療前后腰背痛癥狀無改善。

2. 2 治療結果 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后,所有 52 例病例中,優 24 例,占 44. 44%; 良 26 例,占 50%; 差 2 例,占3. 85% ; 總優良率達 96. 15% 。

3. 小結

篇5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主要用于補充機體分泌不足和大劑量發揮藥理作用諸方面。超生理量的糖皮質激素具有抗感染、抗過敏、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應等多種藥理作用,常被運用于治療各類應急反應、免疫性疾病和炎性反應,但也有許多不良反應。因此糖皮質激素的臨床合理應用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1 用藥原則

1.1 因人(病)而異:應用糖皮質激素應根據患者身體和疾病情況,并充分考慮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晝夜節律性,確定適宜的給藥方法和療程,盡量減少不良反應。糖皮質激素的療程可分為4種:(1)大劑量突擊療法;(2)一般劑量長期療法;(3)小劑量替代療法;(4)隔日療法。

1.2 妊娠期用藥:糖皮質激素可透過胎盤屏障。人類使用藥理劑量糖皮質激素可增加胎盤功能不全、新生兒體重減少或死胎的發生率。尚未證明對人類有致畸作用。妊娠時曾接受一定劑 量的糖皮質激素者,所產的嬰兒需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表現。對早產兒,為避免呼吸窘迫綜合征,而在分娩前給母親使用地塞米松,以誘導早產兒肺表面活化蛋白的形成,由于僅短期應用,對幼兒生長和發育未見不良影響。

1.3 哺乳期用藥:生理劑量或低藥理劑量(每天可的松25 mg或潑尼松5 mg,或更少)對嬰兒一般無不良影響。但是,如乳母接受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則不應哺乳,由于糖皮質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如生長受抑制、腎上腺皮質功能受抑制等。

1.4 兒童用藥:小兒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需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兒的生長和發育,如確有必要長期使用,應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劑(如潑尼松),避免使用長效制劑(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制劑隔日療法可減輕對生長的抑制作用。兒童或少年患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必須密切觀察,發生骨質疏松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青光眼、白內障的危險性增加。

1.5 老年人用藥:老年患者用糖皮質激素易發生高血壓,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應用糖皮質激素易發生骨質疏松。

2 不良反應

2.1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糖皮質激素可引起脂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膚及皮下組織變薄、痤瘡、多毛、低血鉀、高血壓、骨質疏松(抗維生素D的作用)和糖尿病。肌無力與肌萎縮由負氮平衡造成,多發生于四肢的大肌群。停藥后可自行恢復正常,必要時可對癥治療。

2.2 誘發或加重感染:因糖皮質激素抑制機體防御機能可誘發感染或體內潛在感染灶擴散,特別是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者,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3 消化系統并發癥:該類藥物能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黏膜分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從而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導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少數患者可誘發脂肪肝、胰腺炎。

2.4 運動系統并發癥:可引起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傷口愈合延遲等。骨質疏松多見于兒童、老人和絕經期婦女,嚴重者可致自發性骨折。

2.5 其他:長期應用可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亦可致神經失常,有精神病或癲癇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3 停藥反應

3.1 醫源性皮質功能不全: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通過負反饋抑制下丘腦―垂體前葉分泌促皮質激素(ACTH),引起腎上腺皮質萎縮和機能不全。停藥后,垂體ACTH的功能一般需3~5個月才能恢復。腎上腺皮質對ACTH的反應恢復約需6~9個月。在撤藥過程中或停藥一段時間內,如遇感染、創傷、手術等應激情況,有些患者可發生腎上腺危象,表現乏力、惡心、嘔吐、低血壓甚至休克等癥狀,需及時給予足量糖皮質激素搶救。

3.2 反跳現象:因患者對糖皮質激素產生了依賴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可導致原有病癥復發或加重,稱為反跳現象。停藥時,有的會出現肌痛、肌強直、關節痛、疲乏無力、精神消沉、發熱等癥狀。

4 合理用藥

4.1 要有明確的指征和治療目的,并須考慮患者年齡、性別、病情以及有無并發癥的情況,做到對癥用藥。

4.2 應根據病情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劑量和療程。一般應小劑量來控制或緩解其主要癥狀,當收到臨床治療效果時,就逐漸減量至停用。切不可大量長期應用,也不可驟然停藥,以防腎上腺危象的發生。

4.3 糖皮質激素與感染:非生理性糖皮質激素對抗感染不利,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可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患者對感染的抵抗力,非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者接受藥理劑量糖皮質激后易發生感染,這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往往已削弱了細胞免疫及(或)體液免疫功能,長療程、超生理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使患者的炎性反應、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減弱,由皮膚、黏膜等部位侵入的病原菌不能得到控制。在激素作用下,原來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動起來,最常見者為結核感染復發。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感染時應用激素可減輕組織的破壞、減輕滲出及感染中毒癥狀,但必須同時用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在短期用藥后,即應迅速減量、停藥。

4.4 糖皮質激素應用期間應注意:有無高血壓、糖尿病、潰瘍病、低血鉀、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和細菌感染等情況發生。如有則應給予相應的處理并停藥。

4.5 下列情況應慎用:心臟病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緒不穩定和有精神病傾向、結核病等。

4.6 以下情況不宜用糖皮質激素:嚴重的精神病史,活動性胃、十二指腸潰瘍,新近胃腸吻合術后,較重的骨質疏松,明顯的糖尿病,嚴重的高血壓,未能用抗菌藥物控制的病毒、細菌、真菌感染。

篇6

【關鍵詞】圍絕經期;門診;護理

圍絕經期(peirmenopausal period)指圍繞絕經的一段時期,包括從接近絕經出現與絕經有關的內分泌、生物學和臨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經后一年,即絕經過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經后一年[1]。目前,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老年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進入絕經期婦女數量的逐年增加,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超過2.7億的婦女進入絕經期[2]。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們愈來愈重視生活的質量。我們婦科門診對102例圍絕經期婦女進行護理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婦科中醫及西醫門診就醫的圍絕經期婦女102例。年齡40~51歲。職業:干部43名,教師32名,醫務人員21名,其他6名。未絕經婦女98名,絕經婦女4名。

1.2 方法 在婦科門診設立婦女圍絕經期護理門診,由臨床經驗豐富、具有一定內分泌知識的專科護士對來就診的圍絕經期婦女進行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并登記建卡。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年、職業、主要癥狀、用藥、護理措施、復診時間及要求和特殊情況等。

2 護理

2.1 心理疏導 婦女進入圍絕經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可加重患者的精神負擔。例如子女的入學就業、父母的年老去世、自己容顏和身材的變化、工作負擔的加重等可引起患者心情煩燥、多疑、孤獨等。何志輝[3]等報道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癥的發生率為41.07%。說明圍絕經期婦女是一特定心理危機人群。

首先護理人員對患者要充滿同情和尊重,認真傾聽,理解患者的感受、顧慮,給予其更多的人文關懷。向她們講解圍絕經期的生理變化和臨床癥狀,鼓勵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現實,勇敢迎接即將到來的衰老。建議患者多參與單位或社區組織的活動,如舞蹈、唱歌、書法等。經常與好朋友聚會、聊天、旅游。對于輕度抑郁癥的婦女,加強心理護理,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外,同時發動患者的家屬和朋友,給予充分的社會支持。嚴重抑郁癥者建議看心理門診。

2.2 用藥指導 國內外婦產科學界歷時2年,在對激素治療(hormone therapy, H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歷史進行回顧和總結,以及對近年來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研究結果的深入分析后提出:HT的首要適應證是更年期癥狀和萎縮性泌尿生殖道問題,HT能改善神經精神癥狀;另一適應證為預防絕經期后骨質疏松癥。并能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性能力[4]。

護士要告知患者激素治療的目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以及用藥原則,與患者一起分析用藥的利弊。對于有適應證者,糾正她們對于激素藥物的錯誤理解,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要求患者配合每年至少1次的個體化用藥危險與受益的評估,決定是否繼續或長期應用。指導患者使用不同劑型的藥物,以及用藥的方法。序貫給藥的患者,要在每天固定的時間用藥,以免漏服。用藥期間讓患者觀察是否有頭暈、水腫、脹疼、異常陰道出血、白帶增多等,并在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的自我監測。盡早發現并預防副反應的發生。

2.3 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 女性從中年步入老年,隨著卵巢功能的衰退,內分泌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雌激素的缺乏對泌尿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明顯。常發生陰道炎、尿路感染、膀胱炎、壓力性尿失禁、下降等;骨質疏松癥導致骨折的風險性增加。

護士要耐心向患者講解圍絕經期可能發生的疾病以及正確的防治方法。教育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戒除煙酒,飲食適量限制高糖高脂類物質的攝入,多補充新鮮蔬菜水果及鈣鉀等;加強體育鍛煉,適量做一些肌肉強度訓練,以維持肌肉張力,延緩衰老的速度和骨質疏松的發生。對于有泌尿生殖道炎癥的患者,教會她們自我護理的方法;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的鍛煉和膀胱的訓練,以減輕尿急等其他泌尿道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在咨詢性問題時,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建議患者定期進行全面體檢和婦科檢查,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3 結果

本組31例使用激素治療的患者無1例發生差錯,100%按時隨診。對門診圍絕經期婦女進行護理管理,填補了門診患者健康教育幾乎空白的缺陷,緩解了患者看病“等待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矛盾。使患者心理得到了疏導,學到了有關疾病防治的保健知識,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水平和滿意度,構建了和諧醫患關系。同時探索了一條門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49-352.

[2] 鄭建華,孫宇輝.老年婦女激素替代治療的應用價值.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 23(11):835-836.

篇7

【關鍵詞】  頸椎病  中醫  護理  治療

        頸椎病屬于祖國醫學痹證范疇, 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長期處于“低頭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體抵抗力下降,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來說, 極易造成頸椎慢性勞損, 使患者出現頭昏, 頭痛, 頸部活動困難等一系列癥狀[1]。中醫中藥治療優于西醫西藥治療, 同時配合完善的護理是保證療效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就頸椎病采用針灸、按摩、牽引和中藥等方法治療頸椎病160例, 并積極配合一套完整的護理措施, 取得滿意療效, 現將經驗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60例, 男68例, 女92例, 年齡42-72歲, 平均年齡56. 3歲, 病程6-8個月。主要癥狀: 頭、頸、肩、背以及上肢等部位的頑固性定位疼痛、腫脹和麻木, 當睡眠或低頭、抬頭過久, 或頸部轉動度大時頭目眩暈, 耳鳴眼花, 記憶力減退。本組患者均經x線攝片、ct檢查證實為中重度頸椎增生。

        1.2 治療方法

        1.2.1 針灸   取穴風池、天樞、頸部夾脊、肩俞、曲池、外關、合谷、后溪, 均取患側, 平補平瀉手法, 可配合艾灸, 每次30 min, 每日1 次, 8-10 次為1個療程。

        1.2.2 按摩  患者取坐位, 用拇指于風府、風池、天宗、曲池、中渚等穴及頸肩部壓痛點、硬結、條索狀物等處輕柔的按、揉,采用一指禪推法, 以疏通經絡繼而以推、拿、滾法作用于頸肩部、背及上肢的經筋。

        1.2.3牽引法[2]   牽引姿勢以頭部略向前傾為宜,牽引重量為2-5 kg, 每次牽引時間約30min, 每日1-2次, 枕頜牽引可以緩解肌肉痙攣, 擴大椎間隙, 流暢氣血, 緩解癥狀, 且少有不適。牽引重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等, 可以根據患者的反應而靈活掌握。

        1.2.4 藥物治療  治療原則為補益肝腎、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常用藥物為頸痛靈、筋骨痛消丸、頸復康及靜滴血塞通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 10 d為1個療程。中藥離子導入: 威靈仙6 g 、川烏、草烏各30 g 、細辛、羌活、川芎、穿山甲、乳香、沒藥、葛根各10 g、上藥加水1 500 ml, 水煎1 h取汁500 ml, 將樟腦、冰片各5 g 溶于水中備用。將離子導入電熱板放入其中,浸泡5min 后取出, 放于頸部或頸肩處, 導入脈沖電流, 強度以患者感到微麻能耐受為度。

        1.3 療效判定[3]   ①臨床治愈: 主要癥狀與陽性體征消失,頸椎x 線片示生理彎曲或成角恢復正常, 恢復原工作, 半年內無復發。②顯效: 主要癥狀與陽性體征基本消失, 頸椎x線片示生理彎曲或成角有明顯改善, 能堅持原工作。③有效:主要癥狀消失, 陽性體征及頸椎x 線片示生理彎曲或成角無明顯改善。④無效: 主要癥狀體征及頸椎x 線片示生理彎曲或成角均無改善。

        2  護理

        2.1 加強生活護理  安排病人住向陽房間,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暖、溫濕度適宜, 注意防寒保暖, 防止感受風邪加重病情。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對頸椎病的康復至關重要, 一般以低枕睡眠、仰臥位為最佳, 俯臥位不可取, 頸椎后緣增生明顯者, 枕頭可相應偏高; 黃韌帶肥厚、鈣化者應偏低,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者可在頸下墊一小枕。

睡眠形態紊亂者,盡量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失眠者可適當口服安眠藥。此外, 尚應加強皮膚護理。

        2.2 心理護理[4]  頸椎病屬于心身疾病范疇, 病程長, 反復難愈, 如對本病認識不夠, 易產生情緒低落、抑郁、緊張、焦慮等。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 消除患者的緊張不安心理。頸椎病患者一般喜暖怕涼, 故安排床位時, 一般避開門窗, 防止風寒, 必要時增加被褥以防止受涼; 對于行動困難的患者, 護理人員要主動幫助患者解決行動困難, 做好生活護理。同時應向患者主動介紹適合患者的電動牽引機、頸椎吊帶牽引、推拿、針灸等治療效果及注意事項, 向患者講明疾病與心理情志的關系, 鼓勵患者怡情悅志, 安心養病。

        2.3飲食護理  本病患者多為中老年, 身體虛弱, 故飲食上盡量選擇與治療相協調的食物, 忌生冷、寒咸。老年患者多脾胃弱, 食少則正氣不足, 飲食無度又可增加脾胃負擔, 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滯內停。故我們要求患者應進易消化、富營養的食品, 囑患者勿過食肥甘厚味, 少飲酒, 多飲水, 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腸蠕動, 防止便秘。

       2.4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及時觀察病情變化, 注意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若出現眩暈、肢體麻木、視物不清、心律失常等癥狀, 應積極搶救。①觀察牽引治療效果。牽引多采用枕頜帶牽引法, 根據病情輕重采取坐式牽引或臥式牽引, 牽引重量從3 kg 開始, 逐漸增加重量, 以能耐受為度, 最大牽引重量可達10 kg。牽引過程中如出現頭暈、惡心可減輕重量, 如不緩解或癥狀加重, 應暫停牽引。②頸部推拿時, 要根據不同的證型選擇不同的手法, 多次推拿效果不好者不宜繼續推拿。③由于患者常有手臂放射性疼痛, 盡量選擇健側手臂輸液, 輸液時滴速不宜過快, 以60 滴/ min 左右為宜, 并注意保暖, 可在患側手臂下墊小枕或暖水袋, 以減輕疼痛。④注意病人安全, 防止意外受傷。下肢乏力, 行走困難者, 以及眩暈嚴重時, 應有人陪護, 病人入廁時應扶持, 防止摔傷。⑤為預防肌肉萎縮,應指導病人進行合理的體能鍛煉, 加強營養, 以補益氣血, 滋養筋骨。

        2.5 康復出院指導[5-6]   ①勿用頸部扛抬重物, 直接壓力最易發生頸椎骨質增生。②保持頸部良好姿勢, 避免長時間伏案書寫或低頭看書, 應及時改變頭頸, 并朝相反方向活動頸部。工作中應定時遠視前方, 1次/30min, 每次1-2 min,對于桌椅叨炔恍髡? 應改變桌高或椅高, 使之比例協調,減輕頸部勞損。③指導睡眠方法, 使頸椎在休息狀態下維持正常生理曲度, 應選用較軟的圓枕, 寬度應超過肩寬10-20cm, 高度以壓縮后10-15cm為宜。睡枕的位置應放在枕后方, 用以襯托頸生理前曲度, 不要放在頭枕部, 使頸生理曲度改變。④注意勞逸結合, 適當的體能鍛煉。⑤積極預防和治療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因為上述疾病也是頸椎病發病的誘因之一。⑥病人出院后應定期復查。

        3  結果

        治愈74例, 顯效64例, 有效12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93. 8%。

        4  討論

        采用水煎劑, 進行離子導入, 并結合按摩、牽引的療法, 擴大椎間隙, 使頸椎恢復正常生理曲度, 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 消除腫脹, 分離粘連,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 改善血液循環, 增強局部血液供應,使病變組織修復, 是治療頸椎病較為理想的方法。頸椎病不易根治, 隨時都可能因動作過猛、用力過度造成損傷或鍛煉方法不當而復發, 在治療過程中, 密切配合中醫護理措施, 針對患者出現的護理問題進行護理, 重視心理護理與功能鍛煉在治療中的作用, 并做好健康教育,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提高治愈率, 減少復發率。 

參 考 文 獻

[1]朱立國,于杰,高景華.旋轉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研究概述[j].中醫正骨, 2005, 17( 8) : 69- 71.

[2]鄧大學,黃一梅.中醫臨床護理備要[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239- 241.

[3]賀向無,雷正科.自擬葛桂頸椎康治療頸椎病78例[j].人民軍醫, 2005, 48(8) : 468- 469.

[4]饒建鳳. 41例頸椎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體會[j].宜春醫專學報, 2002, 12(2) : 131- 132.

篇8

肩周炎,最主要的癥狀是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障礙。肩部疼痛可急性發病,但多為慢性發作,開始時呈陣發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漸加劇,并呈持續性疼痛,性質為鈍性疼痛或刀割樣疼痛,陰冷潮濕的氣候或勞累后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背部和上臂放射。肩部突然受到牽拉時,可引發撕裂樣劇痛,許多病人夜間痛明顯,甚至會半夜痛醒,難以入寐。向患側側臥位時會加重疼痛。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可受限,尤以外展、上舉和內外旋轉活動受限最為明顯。

隨著病情進展,由發病早期肌肉保護性痙攣造成的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逐漸發展到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攣縮障礙,關節僵硬,梳頭、穿衣、洗臉、舉臂托物、叉腰、向后腰部系帶等動作均難以完成,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或“聳肩”現象(見圖),肩關節后伸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對側肩胛骨。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范圍廣泛。病程長的病人,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呈“凍結”狀態,肌肉的長期廢用,導致肌力逐漸下降,岡上肌、岡下肌和三角肌萎縮,肩峰的骨性突起變得顯而易見。

怎樣治療

肩周炎的治療首先應明確具體的疾患,針對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方法。從臨床上看,廣義的肩周炎中最常見的有凍結肩、肩袖病變和喙突炎。

凍結肩發病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期(又稱凍結進行期)、慢性期(又稱凍結期)和功能恢復期。

急性期以劇烈疼痛為主要癥狀,治療原則是止痛和解除肌肉痙攣。可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如雙氯芬酸鈉、美絡昔康、塞萊昔布或曲馬多等制劑。輔以肌肉松弛藥物,如乙哌立松或氯唑沙宗等制劑。同時,應用三角巾懸吊讓肩關節制動。疼痛顯著者,可用局麻藥和糖皮質激素作壓痛點和關節腔內注射。急性期一般持續2~3周。

凍結期疼痛減輕,癥狀以活動障礙為主。治療原則是在止痛的條件下作適當的肩關節功能鍛煉。上述藥物止痛,可配合適當的針灸、按摩、理療等措施,在康復師的指導下作適度的肩關節被動活動,如彎腰屈臂時作前后、左右和回旋的鐘擺運動。一旦疼痛緩解,應作關節功能的強化訓練,逐步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功能。此期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因病程長,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此時,可采取比較積極的措施,在麻醉狀態下作手法松解術,術后關節腔內注射激素和透明質酸鈉制劑,能有效縮短病程,加速關節活動功能的恢復。但此法不適于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

功能恢復期凍結肩有自愈傾向,到功能恢復期時,大部分患者肩關節的功能都可以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此期應以強化肌肉力量訓練為重點,逐步恢復萎縮肌肉的功能。

肩袖病變在診斷為肩周炎的病人中這類病變占很大的比例。大部分病人有明顯的“痛弧征”,即手臂在上舉到60~120度范圍內出現肩部疼痛。可以采取短期制動、口服消炎止痛藥、肩峰下局部封閉療法,以及適當的理療康復措施等非手術方法治療。若有肩袖撕裂,多需手術治療。

喙突炎也很常見。因喙突上有許多重要的肌腱和韌帶的附著,這些肌腱和韌帶的炎癥或病變常導致喙突炎。此時,肩關節被動外旋活動受限,而上舉和外展活動一般不受限。凍結肩的病人中有很多也有喙突部位的壓痛,但凍結肩的壓痛點更廣泛,同時活動障礙明顯,鑒別不難。喙突炎的預后良好,痛點局部封閉的療效顯著。

如何預防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由于病程長,對病人的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肩關節的保暖防傷,避免過度受力和疲勞。特別是夏日室內空調不要開得太低,以26~28℃為宜。要注意避免空調的風直接吹在肩頸部;待在空調房間里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特別是年長體弱的女性。

其次,應保持關節的適當和適宜的活動,適當是指控制運動量不要過大,以免遭受損傷,適宜是指選擇進行一些肩關節活動較多的運動,如太極拳、活動肩關節的體操、門球、甩臂、不負重的雙臂懸吊等。

篇9

主要癥狀有:全身肌肉關節麻木、疼痛、酸脹、怕風、怕冷、不耐勞累、屈伸不利,嚴重者每當感受涼風之時就有涼風鉆到骨頭里的感覺,患者即使在暑熱時節其患處也必須裹以厚被或棉衣才能感覺舒適。在涼汗、遇風、遇冷后癥狀加重,但受累關節和肌肉無紅腫等典型的炎癥表現。其他表現還有:身體困乏、心煩急躁,失眠多夢等、部分患者會頭痛、頭暈、眼眶疼痛、眼睛干澀或多淚、視物模糊、體弱多病等。月子病被認為是媽媽們的專利病。它讓本應更幸福的家庭陷入恐慌,嚴重危害著媽媽們的健康。

月子病很折磨人,所以還應防患于未然。新媽媽要小心預防以下6種月子病。

產褥熱

產褥熱是由于產后致病菌侵人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醫學上叫產褥感染。產褥感染嚴重的話將影響新媽媽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充分休息 生產之后新媽媽心情上要放松,一定要多休息。感覺身體不適,盡量把寶寶交給家人照顧,新媽媽應專心休息,這樣才能加速體力恢復。

保證充足水分 補充水分對于已經發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暢的新媽媽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注意清潔衛生 產后惡露會持續一段時間,新媽媽要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褲,尤其會陰有傷口的新媽媽,如廁后最好能用溫水沖洗會,以減少感染發生。

保持手術傷口干燥 剖宮產的新媽媽一開始可以用熱毛巾擦拭身體,等到產后7~10天再洗澡,以減少傷口發炎的可能。要保證傷口干燥清潔。

適度加強營養 新媽媽哺乳、恢復體力的同時,也能增強抵抗力,因此要加強營養補充,但也不要補過頭,尤其是患有產褥熱的媽媽,飲食應該清淡一些,避免油膩。

避免性生活 臨產前2個月內勿行盆浴,避免性生活。新媽媽產后6周內不宜有性生活,通常建議等產后復診,由醫師診斷身體已復原,再恢復性生活,并注意避孕。

尿潴留

有些新媽媽產后由于害怕傷口痛而不敢排尿,或者產程太長壓迫膀胱,造成產后排尿虛弱無力,膀胱發脹,排尿時點點滴滴很不通暢,這就是尿潴留。

預防措施

活動一下 如果身體沒問題,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后起床活動一下,能促進小便的排出。

熱敷一下 可以在小便前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放在腰腹部熱敷半小時,或者用溫水沖洗外陰,促進排尿。

子宮脫垂

有些媽媽產后會感到小腹下墜或腰疼,這是由于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變松弛,使得子宮位置發生變化,子宮沿陰道方向往下移動,造成子宮脫垂。

預防措施

不要久站 新媽媽要充分休息,在床上時多換換臥床。下地后不要長久站立,盡量避免下蹲動作,提重的東西請家人幫忙,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新媽媽不要急于體型恢復,而過早使用強力束腹帶,或進行高強度形體鍛煉。

小心便秘 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因為便秘或慢性咳嗽等會使腹壓變大。

產褥期后可到醫院進行產后盆底肌肉的康復。

腰疼

新媽媽的骨盆韌帶在剛生完孩子的一段時間內尚處于松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子宮仍未完全復位,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猛然彎腰拾撿東西,或者久蹲、久坐,新媽媽都會感到腰部酸痛。

預防措施

正確喂奶 喂奶姿勢不當是造成產后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給寶寶喂奶一定要注意姿勢正確,要多備些柔軟靠墊,或者哺乳枕之類的用品。

少彎腰 把一些經常要拿的東謠,如尿布、奶粉、紙巾等放在一個觸手可及之處,高度要合適,不要經常彎腰。童車、童床也要調整到合適的高度,避免抱、放寶寶時過多彎腰。把那些掃地、拖地等彎腰干的活,丟給孩子他爸。

補鈣 新媽媽要注意補鈣,避免骨質疏松而引起腰痛。平時多吃牛奶、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

適當運動 新媽媽可以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媽媽手

產后身體虛弱,用吸奶器吸奶或一些家務在平時看來很輕松的小事,在月子期間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感到手指發麻、疼痛。麻痛點多發生于從拇指到中指一半的位置。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手腕及拇指部位所造成手腕兩條肌腱發炎。

預防措施

避免肌肉損傷 產后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和家務對身體恢復有促進作用,但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因為如果時間太長,將使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容易出現損傷。同時產后新媽媽身體虛弱,風邪趁虛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無論是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當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一定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注意保暖 新媽媽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甩甩手 當你的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甩甩手,左、右轉圈,不僅能消除不適感,還能鍛煉腕部靈活性。

除了上述要注意的事項,還要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開闊、少思少想。坐月子期間飲食要有節制,不可過飽過饑,不要吃生、涼、辣之物;除糧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得過多,更不可因擔心肥胖而節食。坐月子期間春秋冬季出門要戴帽子;出汗后一定要在室內等晾干后再出門;不能用涼水洗臉、洗手、洗腳、洗澡(包括夏天)。

乳腺炎

產后1~4周是急性乳腺炎的多發期,由于乳汁排通不暢淤積在內,造成了細菌感染,新媽媽會出現疼痛、發燒等癥狀。

預防措施

保持乳汁暢通 產后及早開奶,讓寶寶多多吮吸,如果寶寶吃不完,可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哺乳前可熱敷,這樣能促進乳汁通暢。

防止破裂 破裂既容易乳汁瘀積,又有可能因傷口而發生細菌感染。準媽媽在懷孕6個月時,就可以每天用毛巾蘸水擦洗了。如果被寶寶吸破,首先應糾正含接方式,哺乳后局部用乳汁涂布于或乳暈上。皸裂嚴重時,暫時停止哺乳24~48小時,并將乳汁擠出或吸出再喂嬰兒,以減輕炎癥的發展,促進皸裂愈合。對經久不愈的傷口,可在哺乳后涂敷10%復方安息香酸酊,或10%魚肝油鉍劑,記得下次哺乳前要先洗凈再喂奶;或者使用罩間接哺乳。平時要避免對的擠壓,盡量穿寬松的衣服。

注意飲食 新媽媽要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用海帶涼拌吃或燉雞肉吃,可預防急性乳腺炎。如果已經有急性乳腺炎先期癥狀了,不妨用蒲公英30克,陳皮6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另外別忘了到醫院就診。

小貼士

月子病只能月子治嗎?

對于月子病的治療,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月子病月子治,有兩個含義:第一月子里得了病就要抓緊時間治療,不能拖延,出了月子就比較難治;第二如果留下了月子病的病根,在以后再坐月子時治療起來要相對容易些。

篇10

病 預防艾滋病必知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強調“普遍可及”。普遍可及,不僅是指治療服務的普遍可及,還指所有人都能得到有關艾滋病的預防、檢測、關懷、支持等服務。其中,預防作用重大,專家提醒人們必須知道以下知識①艾滋病危害大、病死率高,但可以預防。②艾滋病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進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被感染。③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接觸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④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大大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危險。⑤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是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高危險行為。⑥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時,一定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具,并使用經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且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上海市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免費咨詢熱線:800-620-01 31)

行 陽光下運動

國內調查發現,目前骨質疏松發病呈現低齡化趨勢。專家解釋說,都市人戶外活動少,少動多靜,加上飲食過于精細,維生素D攝入量過少,從而導致患有骨質疏松的人越來越多,也有年輕化趨勢。專家建議,在陽光下運動是有效防止骨質疏松的方法。接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有利于骨骼強健。同時,運動也能鍛煉和強壯骨骼。所以,在陽光下運動是一舉兩得的事。當然,也應該注意選擇陽光不強烈的時候鍛煉,如早上6--9時:鍛煉強度也應該適中。

食 味覺功能退化研究發現,不少老年人存在味覺功能退化現象。很多老年人口味重,放入和以前同樣多調料后會覺得“飯菜不香”,而放入調料感覺適合口味時,往往已經多加了糖、鹽等調味品。過多攝入糖、鹽,與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病有關。專家提醒,老年人要注意個人口味的變化應該有意識少放一些糖和鹽,或者讓年輕子女嘗嘗味道后確定。

甲型H1N1流感易感者

根據衛生部10月12日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甲型H1N1流感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下列人群出現流感樣癥狀后,較易發展為重癥病例,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盡早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①妊娠期婦女,②伴有以下疾病或;慢性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歲以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③肥胖者(體質指數≥40危險度高,體質指數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④年齡小于5歲的兒童(年齡小于2歲更易發生嚴重并發癥),⑤年齡大于等于65歲的老年人。

器 便攜式超聲儀圖中這個像手機一樣的東西并非手機,而是一個超聲儀,其大小與智能手機相差無幾。這種超聲儀是專為那些到患者家里出診的醫生設計的。比如,孕婦需要醫生做檢查,可以帶這種儀器進行上門服務。這種儀器價格估計在25萬美元左右。目前,個人可能無法承受這樣的價格只適合醫院為醫生配備。但隨著這種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或許有一天便攜式超聲儀可以像手機一樣普及。

電子止癢器

因為各種原因而發生皮膚癢是常見的事,如受到蚊蟲叮咬或皮膚過于干燥等。很多人在皮膚癢時直接用手去搔抓,這是極不科學的,因為抓破皮膚可導致感染。還有人會涂些藥膏,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圖中這種電子止癢器就是為止癢而設計的。它能在皮膚中產生少量的電能,通過電能破壞皮膚下的有害物質,同時阻止組胺的產生,從而能起止癢的作用。這種儀器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查。其價格約60美元。

機器人保姆

國外研制出了這種機器人保姆,可以照顧那些行動不便的人。為了讓使用者感覺更坦然,這種機器人的形象是按照熊貓的形象設計的。這種機器人可以將被看護者從床上或輪椅上抱下來或者抱上去,還可以幫助被看護者使用馬桶。機器人保姆重180千克,可以抱得動一個61千克的人。

發光的輪椅

這種發光的輪椅可以把輪椅運行中的動能部分轉化為電能,并發光。這樣一來,輪椅使用者在夜晚一方面可以利用光線看清周圍,另一方面,也便于其他人發現自己。

脂肪測量儀

讓身體保持適當的脂肪含量,有助于預防肥胖有關的疾病。這種脂肪測量儀可以幫助個人監測身體脂肪的比例。使用時,用手抓住任意一端的兩個電極,然后按開始鍵。在幾秒鐘內,儀器就會測得體內脂肪的比例。

腦 勤于用腦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近3年來對在湖北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進行體檢,結果發現,所有參加體檢院士都沒有發現患有老年癡呆。這一現象證實勤動腦的人老年癡呆發病率處于較低水平。另有調查表明,受教育程度低者老年癡呆發生率偏高。這也從另一角度證實了常用腦不易得老年癡呆。專家指出,常動腦筋,可以避免大腦發生退化。建議老年人適度用腦、多做運動,飲食上避免過多攝入脂肪。

動 對鏡跑步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對于剛開始跑步練習的人來說,對著鏡子在跑步機上跑步,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跑步姿勢。研究人員指出,對著鏡子跑步可提高四肢協調性,從而能幫助新手形成正確的跑步姿勢,同時還可避免運動過量。但隨著跑步者水平的提高,這一做法的效用逐漸減少。

數 50%

廈門市對12萬名中小學生及部分幼兒園兒童進行口腔檢查。結果發現,超過50%的兒童患有齲齒。其中6~7歲兒童齲齒發病率最高,人均約4個蛀牙,而有蛀牙的小孩當中只有18%的人到醫院接受了治療。專家指出,兒童齲齒發病率近年來持續升高,而且發病年齡在下降。建議兒童少喝碳酸飲料。因為碳酸飲料會破壞口腔內的酸堿平衡,使牙齒始終處于酸性環境中,腐蝕其礦物質成分。如果一定要喝,最好用吸管,以減少飲料和牙齒接觸的時間:而且,喝完飲料后應立即用清水漱口。

護心腦,養成9個好習慣

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多見的、對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其共同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病四季均可發生,冬季是高發期。只要大家能夠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防治各種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積極貫徹“5個點兒”,即多懂一點兒,少吃一點兒,勤動一點兒,放松一點兒,藥服一點兒,就能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冬天。具體措施包括“三少三多”健康飲食

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日常飲食不妨遵循“三少”(少食、少脂、少鹽)“三多”(多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原則。此外,還可適當食用具有保護心腦功效的食物,如豆類、新鮮蔬果、洋蔥,

大蒜,香菇、木耳、燕麥和海產品等。豆類(如黃豆,黑豆,蠶豆,豌豆、綠豆等)富含植物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洋蔥、大蒜具有降脂和抗凝血作用,香菇、木耳具有降低膽固醇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燕麥富含膳食纖維:海產品中富含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此外,黃瓜、菠菜、冬瓜、胡蘿卜、茄子、蘋果、葡萄、山楂等蔬果也具有一定的消脂作用。

戒煙限酒 吸煙已被證實是誘發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煙草毒害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粥樣斑塊堆積在冠狀動脈和腦動脈上,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動脈管腔嚴重狹窄甚至閉塞,引發冠心病和中風。雖然少量飲用葡萄酒對心臟健康可能有益,但長期大量飲酒,特別是飲用烈酒,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除了會導致肝臟損害外還會增加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因此,從保護心腦健康的角度看,不抽煙、少喝酒是必須要做到的。

適量運動 冬天氣候寒冷,人們大多變得“好吃懶動”,體重在不知不覺中飆升。眾所周知,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控制體重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極為重要。因此,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大家仍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鍛煉,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極拳等。

經常量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礎因素,控制血壓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冬天氣候寒冷,為了御寒,人體外周血管處于收縮狀態,血壓會比溫暖季節偏高一些。雖然這一變化對正常人不造成任何影響,但對高血壓病人而言,寒冷刺激很容易導致血壓波動或異常升高。因此,高血壓病人在冬天應加強家庭自我血壓監測,一旦發現血壓異常波動或升高,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定期測血脂 當血脂過高時,膽固醇可沉積于動脈管壁內,逐漸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是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由于高脂血癥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人們對它的危害性重視不夠,以至于許多人從未查過血脂,部分人明知道自己血脂很高,卻依然聽之任之:高脂血癥的治療模式類似高血壓,應當長期治療、定期監測,在冬天更應如此。

避免寒冷刺激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當氣溫驟降,氣壓明顯改變時,中老年人,特別是體弱多病者,常因無法迅速適應氣候變化而患病。當嚴冬來臨時,適應能力差、免疫能力低的人應特別小心,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盡量避免寒冷刺激和呼吸道感染,以免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保持心情愉快 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都與不良精神刺激有關,如過度疲勞、激動、憤怒、悲傷、焦慮、緊張等。據觀察,急躁易怒、逞強好勝、性格孤僻、多疑善感的人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而保持樂觀情緒和心境平和,遇事不怒,寬厚待人,是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一環。

備好急救藥品 冠心病病人需常備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當發生輕微胸痛且血壓穩定時,可按照說明書上規定的劑量,舌下含服。若胸痛劇烈伴大汗淋漓,含服上述藥物胸痛不能緩解,則提示很可能發生了心肌梗死,家屬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學會自我評估病情

中老年人在冬天應注意觀察自己是否存在活動后胸悶、憋氣、胸痛、心慌、脈搏異常等問題。若有,常提示可能存在心臟病,需及時就醫。若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不利、麻木,不能說話,眩暈,暈厥,頭痛,嘔吐,一眼或雙眼失明、復視,走路不穩等癥狀時,常提示腦血管疾病即:陌或已經發生,應分秒必爭,立即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保“胃”戰,減負最重要

要做好冬天的保“胃”功課,應飲食和生活上“下功夫”。具體措施包括飲食減負 少吃油膩食物,早晚常喝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火鍋、濃咖啡等,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食物,吃瓜果要適量,三餐要定時,到了吃飯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食量適度,避免過饑或過飽,細嚼慢咽,使食物盡可能變“細”,以利消化,不在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以免因夜間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消化性潰瘍:少吃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山楂、黑棗等,因為鞣酸在胃酸條件下,會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并與果膠、纖維等膠著在_起,形成植物性胃石,容易導致潰瘍,出血等并發癥。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過量飲酒會破壞胃黏膜表面的黏液保護層,使胃黏膜及胃壁各層組織更易受到胃酸的侵襲,輕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嘔吐,重者會出現潰瘍,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因此,胃不好的人應少飲酒,最好能戒酒。

情緒減負 秋冬季節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草木凋零,很多人會產生憂郁、煩跺等不良情緒。胃病的發生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對預防胃病發生或復發非常重要。

藥物“減負” 除胃腸疾病外,其他系統疾病,如感冒、關節痛等也易在秋冬季節發生。而治療這些疾病的常用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都對食管、胃腸黏膜有一定的損傷作用,此類藥物應盡量安排在飯后服用,以減輕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

注意保暖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寒邪犯胃可能誘發潰瘍病發生或復發。因此,胃腸功能虛弱者在冬天應特別注意保暖,適時增添衣服,晚上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

防便秘,不做有“痔”者

冬季是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高發季節,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腸胃道受寒冷刺激后,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功能紊亂,外因是人們在冬季容易暴飲暴食,常令胃腸不堪重負。每年這個季節,因胃痛、胃出血來醫院就診的病人數就會激增。

潰瘍病的主要癥狀是上腹疼痛或不適,如饑餓樣不適感、鈍痛、脹痛、灼痛或劇痛等。胃潰瘍的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則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同時,病人還會有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

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加。根據部位不同,痔可分成3類――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內痔主要表現為出血與痔核脫出,外痔以不適、瘙癢為主要癥狀,混合痔可同時有內、外痔的表現。根據病變程度不同,內痔可分為四度:I度,便時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脫出,II度,排便時出血,有痔核脫出,便后可自行回納III度,排便或久站。咳嗽、勞累、負重時痔核脫出,需用手回納,IV度,痔核脫出不能回納或回納后又脫出。

冬天氣候干燥,人們飲水減少,瓜果蔬菜攝入亦減少,大便秘結,容易導致痔病復發或加重。同時,許多人在秋冬季節有吃火鍋的習慣過多攝入辛辣刺激食物、烈酒,以及各種熱性食品(如狗肉,羊肉等),也會令痔病“雪上加霜”。

治便秘,防發作

人類消化道的最末端是肛管,肛管黏膜

下由結締組織、彈力纖維、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成增厚的組織結構,謂之“肛墊”。肛墊就像是一個軟木塞,是控制大便的重要結構。肛墊位于軀體的最低位置,靜脈血管內的壓力較大,在腹內壓增加(如長期便秘,婦女懷孕等)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擴張性病變,并降至外,形成口的暗紫色痔核。因此,要預防痔的發生或復發,首先必須預防便秘。具體措施包括:

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久忍大便。

已復發,防加重

痔的治療需遵循3個原則一是無癥狀的痔無需治療,二是有癥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癥狀:三是以保守治療為主,除Ⅲ、Ⅳ度內痔病人需手術治療外,其他病人均可通過非手術治療避免發作。具體措施包括

?每天堅持用清水清洗。

?一旦發現痔核有腫脹跡象,我科有一經驗療法可以有效消腫,預防發作。具體方法:溫水半盆,加入適量食鹽,再加入高錳酸鉀粉劑(小芝麻粒大小),大便后坐浴一次,每晚睡前再坐浴一次,每次10分鐘。

?有肛周皮膚瘙癢、干裂或腫痛者,可選用油膏外搽。

?有出血、墜脹等癥狀者,可選用能保護黏膜的栓劑。

接種疫苗,遠離流感和肺炎

秋冬季節是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特別是流感和肺炎,最容易在冬天“興風作浪”。幸運的是,這兩種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打疫苗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流感疫苗:提前打,每年都要打

流感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以冬春季節多見。我國北方地區每年12月開始進入流感流行期,一直持續到來年3~5月,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略晚一些。由于流感疫苗從接種到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抗體通常需要2周時間,故應在流感高峰到來之前接種。

由于流感病毒容易變異,每年流行的毒株都不一樣,故流感疫苗需“每年一種”。為提高流感疫苗的預防效果,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要根據流感病毒在全球變化的情況,推薦當年最可能流行的毒株,以便生產疫苗,供人們接種使用。

推薦接種人群:①60歲以上人群;②慢性病病人及體弱多病者:③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④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⑤養老院、老年人護理中心、托幼機構的工作人員,⑥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出租車司機,民航、鐵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員,商業及旅游服務的從業人員等:⑦經常出差或到國內外旅行的人員。

不宜接種人群:①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②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人:③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④急性發熱病人;⑤慢性病發作期病人,⑥嚴重過敏體質者。

肺炎疫苗:“一老一小”重點打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雖然人們發明了青霉素和其他各種抗生素,但遺憾的是,肺炎球菌感染依然是嚴重的、甚至是致命性的疾病。肺炎球菌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40%~70%的人帶菌。當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病菌就會乘虛而入,侵入肺部,造成肺炎。近年來,肺炎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加,給治療帶來了困難。在此狀況下,疫苗的作用非同尋常。

肺炎疫苗主要分2種:7價疫苗是針對兒童的,23價疫苗是針對成年人的。由于肺炎球菌主要侵犯“兩頭”,即5歲以下的兒童和65歲以上的老人,故“一老一小”兩類人群是肺炎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

肺炎疫苗可以在全年任何時間接種,也可以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在不同部位接種。接種疫苗后產生的保護抗體水平至少可以保持5年。

推薦接種人群:02歲以上的兒童:②65歲以上的老年人:③反復發作上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竇炎,中耳炎)的兒童和成年人:④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病、腎或肝臟疾病病人:⑤免疫功能低下者:⑥醫護工作者。

不宜接種人群:①對疫苗中的任何成分過敏者,②急性感染或發熱病人;③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或化療者:④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者:⑤2歲以下兒童: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慎飲食、勤運動,防“五高”

冬季的寒冷氣候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促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導致血壓和血糖升高,增加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與此同時,秋冬季節又是容易蓄積脂肪的時節。伴隨著體重和腰圍的增加,各種肥胖相關疾病,如痛風、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疾病的發病風險也隨之增加。不過,這些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大家能在冬天“慎飲食、勤運動”,就能防止體重增加(高體重)、血糖升高(高血糖),血脂升高(高脂血癥)、血壓升高(高血壓)和血尿酸升高(高尿酸),

收獲健康。

少吃葷、多喝水  隨著天氣漸漸轉冷,人們的食欲漸漸好起來。這時候,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活動量,適當控制飲食,以免體重和腰圍在冬天“暴漲”。對糖尿病病人而言,由于冬天夜長晝短,如果晚餐進食較少,夜間容易感到饑餓,甚至發生夜間低血糖,故若晚餐進食較少或夜間活動量較大的話,睡前可少量加餐,如喝杯牛奶或吃點餅干。

冬季是痛風發作(高尿酸)的危險時期,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病人一定要注意節制飲食:少吃高嘌呤食物,如豬肉、羊肉、動物內臟、海鮮、扁豆等食物:多飲水,以促進尿酸排泄;適當攝取堿性食物,如白菜、芹菜、黃瓜、茄子、胡蘿卜、番茄、土豆、香蕉、梨,杏、桃、蘋果等。火鍋雖是冬季的一道美食,但火鍋最容易導致嘌嶺“超標”,痛風病人應避免食用。

冬天氣候干燥,體內缺水會導致血液濃縮,容易引發腦血栓、腎前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因此,大家在冬季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每天飲水1500~2000毫升。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對缺水不敏感,明明體內已明顯缺水,但自己卻不覺得渴,不會主動飲水。為避免血液濃縮導致血栓形成,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主動喝水,每次少量,一日多次,白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均可。

多運動,別偷懶 適當運動能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有助于減輕體重,改善脂質代謝,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還能幫助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因此,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大家仍應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及個人喜好,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做操、慢跑、太極拳等)進行鍛煉。每天1次,每次30--60分鐘,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保暖加運動,遠離筋骨痛

秋冬季是骨科疾病的多發期,特別是患有骨質增生、關節炎、頸椎病、腰腿痛的“老病號”,冬天更是“一道檻”,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病情復發或加重。

要風度,更要“溫度”

居住環境要保持干燥、溫暖。養成每天用熱水泡腳的好習慣,以改善四肢血液循環。關節炎病人應注意患病部位的保護,如使用護膝、護腕等。女性盡量不要在寒冷及陰雨天穿裙裝,以免膝關節受寒,誘發關節炎。有頸椎病、肩周炎的人群應使用圍巾或披肩,加強頸肩部保暖,以免因受寒出現肌肉痙攣、疼痛。

要運動,更要動對

適度加強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功能,防止關節僵直、粘連,畸形及肌肉萎縮。肩周炎,

頸椎病病人宜選擇可舒展及活動上肢的運動,如打羽毛球、做廣播操等。腰痛病人宜選擇腰部負荷較小的運動,如游泳、打太極拳等。

病情加重,盡早就醫

頸椎病和腰椎病病人,若在原有頸肩痛和腰腿痛的基礎上,出現上肢或下肢的放射狀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肌肉萎縮、無力,甚至大小便困難,常提示病情加重,應盡快去醫院就診。骨關節炎病人若出現疼痛加重、關節腫脹、關節活動時有異常聲響、無法正常屈伸,對癥(吃藥、打針等)治療無法緩解時,表明病情已經進展到了較嚴重的程度,應馬上去醫院復診。

近年來,隨著骨科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慢性骨骼疾病可通過微創手術進行早期治療,以阻止或延緩病情進展,效果較為理想。

秋冬催人老,滋潤保濕要做好

入冬以后,氣溫逐日下降,人體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各器官的運轉和代謝放緩,連藏在皮膚內的汗腺和皮脂腺也變得“懶惰”,分泌的水分和油脂明顯減少。缺少了皮脂和水分的滋潤,人體皮膚開始變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現脫屑、蛻皮現象。特別是手和腳,在冬天更是像沒有水灌溉的旱田一樣,干裂成一塊塊的。下列6條建議,將幫助你的皮膚在整個冬天都保持光潔滋潤。穿得暖一點

適時披上冬裝,把皮膚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身體暖和了,血管就會舒張,提供給皮膚的營養和血供也就增加了有了“供方”的保障,皮膚內的汗腺和皮脂腺也不再“懶惰”。了,有了水和油的滋潤,皮膚就會變得光滑潤澤。

護理細一點

除借助冬裝保暖外,大家還應根據自己的膚質特點,每天細心護理皮膚,油性皮膚者宜每天早晚使用保濕潔面乳清潔面部,隨后涂用質地清爽的保溫乳。干性皮膚者盡量不要用潔面乳,每天早晚用溫水洗臉后,涂上含橄欖油、甘油成分的護膚品或者保濕霜即可。有些青少年不管什么時候都在用洗面奶部分中老年人不管自己的皮膚是否合適,只要是護膚品,特別是寫著“洋文”的,都大膽放心地用,這些都是不合適的

保濕護膚品的主要活性成分不外乎三種類型吸濕劑、潤膚劑和封包劑,常用的吸濕劑有甘油、丙二醇,尿素、蜂蜜等,它們吸收水分沒有選擇性,可從環境中吸水,也可從皮膚中吸收水分,一般不單獨使用,大多需與封包劑同時使用,才能起到保濕作用。常見的封包劑有凡士林、礦物油、石蠟。鯊烯、植物油和動物油等,它們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能防止皮膚表面水分蒸發。常見的潤膚劑包括十六烷基硬脂酸鹽、蓖麻油、希蒙得木油等涂抹后能填充在皮膚角質細胞問的裂隙中,使皮膚變得柔軟、光滑。

一般地說,好的保濕霜能提供細膩的質感、較好的相容性和持久的保濕效力。質地清爽、吸收好、使用后不泛油光的保濕霜,比較適合中性、油性皮膚者使用,比較油膩的保濕霜(如含礦物油的)僅適合干性皮膚者使用。

清洗悠著點

冬季洗澡不要過于頻繁,一般1周洗1~2次即可。水溫要適宜,不要過熱,也不宜過冷。有些老年人到冬天喜歡用很熱的水洗澡,認為那樣不僅舒服,還能止癢。殊不知,用熱水燙洗后,皮膚會變得更干燥,更瘙癢。洗澡時,應盡量少用沐浴露或堿性太強的肥皂,也不要反復搓洗皮膚。洗完后,可根據自己皮膚的特點,涂些保濕霜或滋潤油,特別是臉、手、手臂外側、腰胯部、小腿等處。

冬季洗手也不宜過頻,盡量少用堿性肥皂,洗后最好涂上護手霜。女性朋友在洗碗或洗衣服時,應盡量帶上手套,以免雙手頻繁接觸化學品,造成雙手皮膚干燥、粗糙。瘙癢、皸裂等問題。手足皮膚已開裂者,可外搽尿素脂等油膏。

吃得營養點 冬季氣候干燥,大家應注意多補充水分,多吃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c的食物,以保持皮膚滋潤。此外,適量飲酒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丹參等,可促進血液循環,維護皮膚健康。

運動勤一點 不要因為冬天寒冷而整天縮在家里不出門,跑步、打球、做操等都有利于刺激皮膚腺體分泌和促進新陳代謝,對皮膚健康有利。游泳對改善皮膚干燥也十分有利。正所謂“運動得健康,清水出芙蓉”。

按摩做一點 經常按摩手、腳、面部、腿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夫妻間若能經常互相撫摸皮膚或互搽護膚品,不僅能滋膚潤發,還能增進夫妻感情。

防中毒,煤氣關好酒少喝

冬季進補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冬天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勃發作準備。三九嚴寒,人體貯藏功能逐漸增加。若在此時進補,可激發元氣,養精蓄銳,有助于體內陽氣的生發,為來年開春以及全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基礎,故有“八九進補”“冬補三九”之說。不過,冬令進補是一門學問,切不可亂補。

別讓“補品”變“毒藥”

許多人以為,只要食用有營養的東西,不論是食品、營養品,還是具有補益作用的中藥,就算“冬季進補”了。殊不知,濫用補品、胡亂進補,結果只會適得其反。比如,人參價格昂貴,確實具有一定的補養作用。不過,其應用的前提應該是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如果給身體強壯或內有食積及痰火之人服用,不僅起不到補養作用,反而會致病或加重病情。再比如,紅參、高麗參及牛,羊、煤氣是冬天里的“無聲殺手”冬天是一氧化碳中毒(俗稱“煤氣中毒”)的高發季節。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結合能力比與氧的結合能力要強200多倍,而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分離速度卻很慢。因此,一旦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相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后,就能取代正常情況下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的氧合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導致人體缺氧。大腦是最需要氧氣的器官之一,一旦氧氣供應中斷,人體將很快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策略

?盡快讓病人離開中毒環境,轉移至戶外通風處,并立即打開門窗,流通空氣。注意在保證中毒環境空氣流通前,禁止使用易產生明火、電火花的設備,如電燈、電話、手機、電視、燃氣灶、手電筒、蠟燭等,以防引發爆炸。

?松解病人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安靜休息,避免活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

?神志不清的病人應盡快送醫院急救。若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預防措施

?定期檢查灶具是否完好,如發現有破損、銹蝕、漏氣等問題,應及時更換或修補。

?檢查煙道是否暢通,有無堵塞物。煙囪的出風口要安裝彎頭,出風口不能朝北,以防大風造成煤氣倒灌。

不要把燃氣熱水器安裝在浴室內,使用煤氣熱水器時,應注意排氣通風。

?每天晚上睡覺前,檢查煤氣是否關好,爐火是否封好,風門是否打開。有條件者,可安裝一氧化碳氣體報警器,當空氣中一氧化碳超標時,會自動報警。

酒精也會要人命

冬季氣候寒冷,親朋好友相聚,喝點酒既能驅寒,又能烘托氣氛,

本無可厚非。不過,若無所顧忌地開懷暢飲,就很可能酩酊大醉,甚至發生急性酒精中毒。輕度中毒表現為眼部充血,面色潮紅,頭暈,人有欣,言語增多,自控力減低重度中毒則表現為沉睡不醒,皮膚濕冷,口唇微紫,甚至陷入深昏迷,最終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急救措施

?制止醉酒者繼續飲酒。

?嘗試用刺激咽喉的辦法引起嘔吐反射,迫使醉酒者將酒等胃內容物盡快吐出來(已昏睡者不適用此方法),注意避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

?讓醉酒者喝些果汁。綠豆湯,或吃些梨子、西瓜之類的水果來解酒。

?注意保暖,臥床休息。狗肉等,都是較為溫熱的食品,對手足發涼、怕冷、臉色發白的人而言是“補品”,但對痰多且顏色發黃、面紅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者而言,卻是“毒藥”。

去年冬天,一位高血壓病人因突發高血壓危象被送入我院急診,經幾天的緊急搶救,方脫離危險。事后,我們才知道,原來該病人在起病前一個月,一直在“進補”,每天都服食燉高麗參和鹿茸,隔天吃一頓羊肉火鍋,火鍋里還加了不少當歸、干姜、黃芪等溫熱之品。雖然進補沒多久就開始口舌生瘡、咽喉疼痛,但他并沒有在意,繼續“進補”,直至被送進醫院。

只有“虛”,才需“補”

有人認為,補藥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還有人認為,進補多多益善,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實際上,這些看法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進補與養生有所不同。如果體魄健壯,無病無疾,原則上不宜“進補”。中醫強調進補的原則是“虛則補之”。也就是說,只有虛了,才要補。

需要注意的是,剛剛染病者不該隨便吃補藥。《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邪氣入內,不可補之。”意思是說,如果病以“邪實”為主,濫用補品則會“留邪為寇”。患有感冒、發熱、咳嗽等外感病癥,或腹痛、腹脹等實邪病癥者均不宜進補,否則會越補越糟,后患無窮。

“藥補”不如“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