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動力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5: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機械動力,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管理,促進農業發展,推進農業機械化,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用于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的機械、設備。
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機械生產、銷售、維修、使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縣級以上農業(農業機械)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農業機械管理工作。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按照本條例規定,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公安、交通、質監、工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農業機械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農業機械推廣與社會化服務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農業機械化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完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科研單位、農業機械生產企業研制、開發、生產、引進、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機械新技術、新產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和有條件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對農民購買政府支持推廣的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給予補貼。
省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確定、調整和公布支持推廣的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縣級以上農業(農業機械)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將產品目錄通過公告欄、網上等方式公布。
具體補貼辦法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推廣農業機械產品,應當經過試驗證明在推廣地區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其指定的農業機械產品。
農業機械推廣者應當免費向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技術示范、指導和信息服務。不得提供虛假信息,不得有欺詐行為。
第八條農業機械作業服務執行國家和省制定的質量標準;尚無標準的,當事人可以約定服務標準。
作業服務質量不符合前款規定標準的,應當返工或者減收服務費;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九條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支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刁難。
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和運載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的車輛在收費公路(包括橋梁、隧道)上通行,免交通行費。
第三章生產、銷售與維修責任
第十條生產農業機械產品,應當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按照產品標準生產和檢驗。
銷售農業機械產品,必須有產品檢驗合格證。
生產者、銷售者對其生產、銷售的產品質量負責,在保證期內按照規定或者約定對其銷售的產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
第十一條禁止生產、銷售下列農業機械產品:
(一)國家明令淘汰的;
(二)假冒他人品牌、廠名、廠址的;
(三)無產品檢驗合格證或者不符合產品標準的。
第十二條從事農業機械維修,應當具備與維修業務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和具有農業機械維修職業技能的技術人員,保證維修質量。維修質量不合格的,維修者應當免費重新修理;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維修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章安全監督與事故處理
第十三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應當經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登記后,方可使用。登記之前,需要臨時使用的,必須取得臨時牌證。
第十四條申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的,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機發票或者其他來歷證明;
(三)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憑證;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審查,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予以登記并發放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不予登記并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五條已經辦理注冊登記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二)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用作抵押的;
(四)報廢的。
第十六條駕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應當向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申領駕駛證。
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應當對符合國家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的申請人進行考試。考試合格的,在五個工作日內核發駕駛證。
第十七條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駕駛證實施審驗。
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未經檢驗,駕駛證未經審驗,或者檢驗、審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八條在允許拖拉機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機可以從事貨運,但是不得用于載人。
第十九條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必須遵守農業機械安全作業規則。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無證駕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
(二)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及駕駛證;
(三)擅自改變農業機械原設計轉速、行駛速度和拖拉機掛車外形尺寸;
(四)拼裝涉及人身安全的農業動力機械。
第二十條農業機械作業過程中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事故的,駕駛、操作人員必須立即停止農業機械運行,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及時報告當地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
第二十一條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接到農業機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救護,勘驗現場,收集證據,并根據現場勘驗、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農業機械事故認定書,并送達當事人。
農業機械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
農業機械事故損害賠償的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處理違章行為或者農業機械事故,需要暫扣當事人駕駛證、行駛證的,應當開具憑證。違章行為或者事故處理完畢后,應當及時將所扣證件歸還當事人。事故尚未處理完畢,但歸還暫扣證件不影響事故處理的,也應當歸還。
第二十三條依照本條例發放牌證收取工本費,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
第二十四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上道路行駛的安全管理工作,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
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應當定期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拖拉機登記、安全技術檢驗以及拖拉機駕駛證發放的資料、數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拖拉機駕駛員作出暫扣、吊銷駕駛證處罰或者記分處理的,應當定期將處罰和記分情況通報有關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吊銷駕駛證的,應當將駕駛證送交有關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農業(農業機械)行政管理部門和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為不符合法定條件的農業機械發放農業機械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的;
(二)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各類申請拖延、刁難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不按規定及時辦理的;
(三)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指定的農業機械產品的;
(四)不按規定收費、上繳罰款的;
(五)違法暫扣或者吊銷農業機械行駛證、駕駛證的;
(六),不依法處理農業機械事故的;
(七)違反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
(八)其他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責令改正,可并處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責令改正,可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在作業過程中造成他人人身傷亡事故后,當事人逃逸或者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由縣級以上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暫扣或者吊銷其駕駛證;導致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當事人應當承擔全部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2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投資;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6-0108-04
引言
在人類社會生產中,農業是對自然資源與環境依賴最大的產業部門,其可持續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著重要作用。農業要發展,投入是關鍵,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優化組合式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研究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僅有利于提高農業資源投入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創造良好的農業投資環境。作為地處中國西南部的農業大省,云南省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全省人口4 596.6萬人,耕地面積4 200多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畝左右,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多樣,地上地下資源豐富,農業發展空間大。因此選取云南省作為研究區域,研究農業經濟增長與投入要素的關系,對于云南省充分發揮農業優勢、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提供參考。
一、理論方法、模型設置、數據來源
(一)理論方法
國內外對農業機械化貢獻率測算方法有很多種研究[1],本文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推廣形式來測算農業機械化的貢獻率[2],其模型為:
Y=A0ertx1β1x2β2…xnβn (1)
式中 Y—產值;A0— 基年的技術水平;r — 技術進步系數;xi— 各投入要素量(i=1,2,…,n);βi—投入要素xi的產出彈性系數(i=1,2,…,n)。對(1)式兩邊取對數,使之線性化,即得lnY=ln A0+rt+β1ln x1+β2ln x2+…+βnlnxn (2)。令C=lnA0+rt,則 lnY=C+β1ln x1+β2ln x2+…+βnln xn (3)
通過最小二乘法及多元線性回歸法就可以確定參數。若設x1為農業機械化總動力,則β1lnx1就代表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產出增長中所起的作業,β1為農業機械化彈性,即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農業機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對變化 1%時(假設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變),產值的變化幅度。
(二)模型設置
為了研究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的貢獻率,模型選取云南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Y(億元)代表農業經濟作為因變量,影響農業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勞動力、土地、資金和科技等,因此,選取農業機械總動力X1(萬千瓦)、農村投資額X2(億元)作為因變量,根據以上因變量和自變量建立下面生產函數模型:lnY=C+β1lnX1+β2lnX2+μi,其中C、β1、β2為待估參數,μi為誤差項。
(三)數據來源
為了增大樣本容量,得到更為準確估計結果,根據全面性、簡潔性、可操作性原則,查閱云南省各年統計年鑒,選取1985—2010年的產業產值、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村投資額三類數據作為基礎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二、實證分析
(一)觀察數據特征
利用Eviews7.0得到lnY,lnX1,lnX2的走勢圖,在樣本空間內,三者走勢基本一致,基本保持同增。
(二)參數的估計及檢驗
本文使用計量經濟軟件Eviews7.0作為分析工具,對云南省1985—2010年的農業經濟與各解釋變量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EViews中建立回歸方程,參數估計值及結果(見下頁表1):
根據回歸結果可得,lnY=-1.17+ 1.42lnX1+1.17lnX2。參數估計的t值分別為-4.83、7.52、2.23,對應的P值為0.0001、0、0.0354,說明線性方程顯著成立; R2值為0.983,說明模型擬合優度較高,達到了98.3%;F檢驗的P值為0,說明顯著度接近100%。然而,該模型的D-W值偏低,只有0.524,說明模型存在自相關問題。
同時,從殘差圖可以看出,殘差波動較大,說明該模型還存在異方差問題。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修訂。
(三)模型修正
通過以上分析,存在序列相關問題與異方差問題,使得建立的回歸方程不夠顯著。針對這種情況,采用解決辦法是加權最小二乘法。設加權W1=1/resid2(resid為殘差),修訂后的模型是:ln(y/w1)= C+β1ln(X1/W1)+β2ln(X2 /W1)。在Eviews中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重新建立回歸方程。
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回歸結果如下:
由此得出的修訂后模型為lnY=-1.169+1.45lnX1+0.155lnX2。說明云南省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業機械化、農業資金投入之間存在較強的對數線性關系。
(四)模型的評價和分析
根據回歸結果可得,lnY=-1.169+ 1.45lnX1+0.155lnX2。參數估計的t值分別為-4.83、7.52、2.23,對應的P值為0.0001、0、0.0354,說明該模型顯著成立;R2值為0.999,說明模型與樣本觀測值擬合優度較高,達到了99.9%;F檢驗的P值為0,說明顯著度接近100%。然而,修訂后的模型 D-W值為1.62,說明修訂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自相關問題。
三、各因素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
(一)機械化投入
β1=1.45,即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農業機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對變化1%時(假設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變),農業經濟增加1.45%。模型結果表明,云南省機械動力投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系數為正說明農業機械投入的增加對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系數與和資金要素相比,農業機械投入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顯著的。
(二)資金投入
β2=0.155,即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資金要素投入量相對變化1%時(假設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變),農業經濟增加0.155%。模型結果表明,云南省農業產出對資金投入敏感程度低于機械動力,系數為正說明資金投入的增加對農業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系數比較小說明其促進作用不顯著。因此,單純依靠資金投入來促進農業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
四、政策建議
(一)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機械化發展
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的云南省,由于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機械化的推廣具有一定難度,但是從模型結果來看,機械動力的投入對于農業經濟增長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因此,應立足現實條件,大力發展機械化運作,提高農業發展效率,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
(二)開展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在農業調整的基礎上,開展科技創新,充分發揮農機科研院校、大型農機企業的作用,并結合云南地理環境,研究與開發農機新技術,力爭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生產環節取得突破,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水平,優化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篇3
大功率機車配備的農具作業幅較寬,作業效率能提高30%~50%,保證了農時需求。播種作業不誤期;收獲期能適時收獲,縮短了收獲時間,提高了糧食品質,減少了田間損失,為高產、穩產奠定了基礎。由于大型機械作業幅寬,作業時往復次數減少,減輕了對土壤的壓實。而小型機械在田間生產過程中因農具作業幅很窄,每一項作業都對土壤進行一遍覆蓋性的壓實,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嚴重板結,逐漸形成堅硬的犁底層,土壤物理性能變差,造成減產。
二、大型農業機械動力性能好
大功率機車具有很強的動力性能,可以進行以深松、秸稈還田為主的保護性耕作。通過松翻作業能打破犁底層,達到了旱能保墑、澇能蓄水的效果。小型機械因其動力不足,耕深淺,不能打破犁底層,致使在旱季不能使作物從深層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營養,在雨季雨水受犁底層阻隔不能滲入深層土壤,在土壤表面淤積或形成徑流,使植株大面積被雨水淹死。通過田間比較,使用大功率機械作業可以增產15%以上,特別是干旱年景效果明顯。使用大型機具實現秸稈還田,能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物理性能得到明顯改善。
三、大型農業機械作業質量好
使用大功率機車作業,能夠達到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高標準要求,并將各種農技措施應用于生產中,按照農藝要求,適時、優質、高效地完成各項生產任務,這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綜合抗災能力、增加有機戶收入等提供了有力保證,這是小型農機具永遠也無法完成的。
四、大型農業機械節能減排效果好
現在引進的大功率機車性能先進,科技含量高,油料消耗、廢棄排放等指標符合國際標準,在墾區標準畝耗油0.6~0.8kg,動力性能發揮好,達到了節油降耗的效果。小型機械則因其動力性能差,油料消耗比大功率機車增加5%一10%左右,那些年久失修的老機械因磨損嚴重,各種消耗指標也遠遠超出標準,造成資源嚴重浪費,而且排污嚴重,既增加了作業成本又污染了環境,達不到降耗、環保的效果。
篇4
常國春 長春凈月區新立城鎮人民政府農業辦 吉林長春 130119
【文章摘要】
農業機械化是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作為農業科技人員,應認識到農業機械發展的必然趨勢,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做出貢獻。文章分析了新時期農業機械化裝備對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前景展望。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 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對于鞏固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堅持以人為本, 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新時期農業機械化裝備對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1.1 農業機械化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大量勞動力,提高農業收益率
傳統農業需要人工進行種植的全過程,而農業機械化當前不斷發展、更新,日益發達。很多原來必須由農民親自完成的工作,可以交由機械來完成。生產效率十倍,百倍的提高了。而這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未來,中國即將進入到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帶來的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時代已經悄然而去。未來,每一個勞動力都需要更高效的實現價值。而所有,可以由機械來完成的工作都將不再需要人的參與。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正是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當前,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大量農業人口將轉移至城鎮,由農業生產轉業工業生產與工業服務。那么就需要不斷的提高勞動生產力,以解放大量農村勞動力。
同時,對于農民種田來說,大規模機械的應用可以使農業的收益不斷的提高。這也是當前,農業機械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地區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東北作為農業的主產區,農業耕種面積大,很適合大規模農業機械作業。隨著國家宣傳力度的加大,對于農業機械購買補貼的廣泛實施,很多農民都用上了農業機械,在生產中嘗到了甜頭。部分農民也因為實施農業機械化生產有能力耕種更大范圍的土地,從而進行土地承包,進行更大范圍的機械耕種。
1.2 農業機械化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增強了農業抗災能力
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在農業各部門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種機械代替手工工具進行生產,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容之一。如在種植業中,使用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動力排灌機、機動車輛等進行土地翻耕、播種、收割、灌溉、田間管理、運輸等各項作業,使全部生產過程主要依靠機械動力和電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來完成。實現農業機械化,可以節省勞動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強克服自然災害的能力。
2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雖然已經很多年的歷史,但是在過去10 年當中,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飛還發展階段。據官方數據統計,2002 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32.3%,至2011 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54.8%,10 年間這一數據增長了22.5%。學者們稱這是“10 年跑贏30 年”!
農機總動力作為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參數,在2011 年我國的農機總動力達9.8 億千瓦,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增長迅速,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裝備穩步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極大增強。
當前農業機械化已經不僅僅是為農民、機械操作人員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 同時還為我國的農業生產起到了很好的保駕護航的作用。例如,過去縣域內的小麥收割時間通常為20 天左右,而在2011 年底的數據顯示縣域內的小麥收割時間為10 天左右。縮減一半的收割時間,對于我國的農業生產來說,是可以避免病蟲害,尤其是自然災害的重要方法,而這只能由農業機械化收割來實現。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包含技術水平的進步、應用的不斷推廣,同時也包括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截至2011 年底,全國擁有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7.1 萬個,組織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從無到有,達到2.8 萬個,入社人數達58.2 萬人。以財政補貼為引導,農民個人投資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逐漸形成。訂單合同作業、承包租賃服務等社會化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農機作業環節從產中向產前、產后擴展。
3 農業機械化發展前景展望
黨的十六大以后,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到了飛速發展階段。在未來,我國農業必將進入更高水平的機械化階段。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農機農藝、農機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將深刻影響作物品種選育方向、耕作制度變革方向、栽培模式改進方向。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日益從以生物技術為主轉向生物技術與機械化技術并重。
(2)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將由解決關鍵環節機械化為主向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快速推進轉變,從產中機械化向產前、產后機械化全程延伸。
(3)農機服務組織成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將顯著增強,服務質量、能力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將成為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及其他公益性職能延伸的重要組成部分。
(4)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各區域將進一步明確適合當地特點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路線和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模式,地區間農機化發展水平差距逐漸縮小。
4 小結
農業機械化是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作為農業科技人員,應認識到農業機械發展的必然趨勢,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勢[C], 喬金亮 通訊員 鄒 紅, 經濟日報, 2012-09-17
[2] 論農業機械化發展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J],王麗[D],吉林農業[D], 2013-10
[3] 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陳金虎,長江大學, 2012-04
[4]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系統分析與對策研究[D],鞠金艷,東北農業大學 2011-04
篇5
[ 主 持 人 ]
趙 明 輔音國際咨詢機構董事長
[ 論壇嘉賓 ]
高全利 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楊云勝 北京賽爾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
滑建強 北京麥頓彼岸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林農 成都華西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文化總監
包 方 湖南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陳 勇 北京中農穎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趙明:關于和諧,古人通過“儒釋道”做了總結。道家主張天人合一,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儒家主張克己復禮,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佛家倡導人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中國人講“三教合一”,因為儒釋道的核心就是和諧。
今天坐在臺上和我們討論的六位嘉賓,都是企業的管理者,代表著六個不同的企業,也代表著不同的企業文化。現在很多農牧企業都在講“和諧”,那么和諧應該怎樣來創建?
“業績為王”與“企業文化”之間如何協調
趙明:現實中,有些企業把“業績”作為最重要目標,而忽視了能夠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東西——企業文化。下面我們請六位嘉賓講一下他們是怎么理解企業文化的。
陳勇:業績為王和企業文化之間是不沖突的,做企業一定是業績為王。如果一個企業不能創造業績一定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如果一個員工不能為企業創造業績也是沒有存在價值的。關鍵是企業如何評價員工的業績,是用一個簡單的數據指標,還是一個綜合的評判體系?對于銷售人員來講可能只要根據訂單量就可以評判,但是,對于不能量化的工作,比如說內勤等就需要一個綜合的評判體系。
包方: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得益于企業文化。很多企業會把企業文化寫在公司的各個地方,但是,又有多少企業上至老板下至員工都能把企業文化融會貫通到工作和生活中呢?一個好的業績能讓員工得到尊重,企業以適當的方式獎勵業績好的員工,讓員工更有激情去工作。
高全力:其實“業績”和“文化”是一個企業必須同時關注的兩個方面,如果一個企業的“業績”不好,證明它的“文化”也出問題了。經營企業是一場馬拉松競賽,而不是一個短跑。如果過分關注業績,不擇手段的經營,對文化造成破壞,雖然短期取得了繁榮,但是卻會陷入一個長期的低谷。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重點是不一樣的。一個創業型的公司,需要狼性的團隊,所以肯定要把業績放在第一位,因為首先要活下來。隨著企業不斷的發展,文化也會慢慢沉淀下來,企業文化正是這樣在發展過程中慢慢形成和完善的。同樣,行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在畜牧行業發展初期,企業都在追求銷量的增長,這個時候肯定是業績為王的。隨著發展的大潮,畜牧行業進入了一個穩健的調整階段,片面的追求“業績為王”已經不能讓企業處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企業開始反省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最近幾年,跳槽、挖團隊的現象開始減少。
王林農:華西希望的企業文化其中有一條是“誠實做人,精明做事”,對于誠實和精明之間的關系,精明就是賺錢,講績效、講營銷等等,但是如果沒有誠實做基礎,企業發展就會停下來,員工和客戶就會覺得企業靠不住,企業就會出問題。
楊云勝:一個企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業績和文化都很重要,文化是根本,績效是手段。做企業核心的本質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誠實做人是的本分,企業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能只是一味的圖利。
滑建強:一個企業的業績和文化要配套。企業都在調業績,但是只有業績和文化相配套才能夠追求長遠的成長。
趙明:企業文化分為四個層級——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大多數企業老板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都放在了最高層級——精神文化,而忽視了其他三個層級。有些老板會疑惑企業的制度執行不了,制度文化是處在第三個層級的,如果,誒有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基礎,制度文化是不可能建立的。所以企業在做文化建設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處于哪個階段。
很多企業高管都在強調業績,但是忽視了“生態業績”,用句古話說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企業雖然業績做的很好,但是勝之不武,來之不義。
“績效考核”與“績效激勵”
趙明:現在農牧企業都在廣泛的使用績效考核,但是一些企業老板反應績效考核沒用或者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時代變了、行業發展階段不一樣了。如果把績效考核改成績效激勵會怎樣?
高全力:無論是績效考核還是績效激勵都是為了企業能夠健康的發展。兩者是為管理者和員工指明標準和方向——考核什么就意味著工作的重點是什么,如果在設計考核指標的時候發生了偏差,權重和項目與工作重點不配套,那么就會造成執行力的大打折扣。絕大多數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一定會按照考核標準的權重比例來安排自己工作的比例,因為員工要為自身利益的實現去做努力。考核的標準不是越全面、越系統越好,當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或者某一年,肯定有需要重點突破的一個部分,即便是和諧,也會有快有慢、有遠有近,不可能一成不變。績效考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總是用一個標準,甚至是“完美”的標準或者是別的優秀企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就會出現“不和諧、不匹配”。考核標準看起來很科學,但是背離了考核的最初目標,而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年齡人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過去企業管理總是講控制,因為上世紀50 ~ 70 年代出生的人總是在“服從”,“一切聽黨指揮,黨叫干啥就干啥”。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是要“聽從內心的召喚”,而不是領導的指揮。此外,勞動力的供需關系發生了根本改變。過去是“人找工作難”,現在是“招人難,招好人更難”。現在的養殖場被稱為“養老院”或“殘疾人員”,養殖場員工的平均年齡在60 歲左右。“企業要想有未來,就必須有未來的年輕人”,如果企業留不住年輕人,還能有什么未來?企業的管理者、人力資源部門在設計考核的時候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跟不上社會的變化、人思想的變化,就必將會被淘汰出局。
很多企業討論過“如何管理80 后、90 后”,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提出這個問題的一定是60 后、70 后,一心想著“管理、控制”,而80 后、90 后的想法是怎樣擺脫控制。企業管理者必須明白未來不屬于60 后、70 后,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強,新一代人的觀念一定比老一代人更領先,否則社會就不會發展,企業就會老化、衰退。正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企業文化要從管控型向激勵性轉變。對于年輕的員工,企業管理者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給他們指引很好的方向和目標,然后讓他們干他們自己想干的,而不是我們讓他們干的。如果他想干的和你讓他干的發生了矛盾,首先是管理者在招人、用人的時候錯了。
包方:每個企業的發展階段不一樣,所以考核和激勵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對于湖南昌業這樣一家中小企業,我們更多提倡讓員工“管理自己”。要求員工每天總結一下自己的工作發到公司的微信平臺,這樣領導和同事都能看到,對于做的好的會得到大家的點贊或點評,公司會以微信紅包的形式發給獎勵。湖南昌業的工資水平并不是行業內最高的,但是設了很多獎項,會給員工很多的獎勵、獎金。每年企業高管收到的來自上游供應商或者其他方面的禮物都不會據為己有,而是在年終的時候以抽獎的方式分發給員工。讓員工感受到被企業認可,感受到公司整個的體系透明度很高,讓員工的幸福指數提高。我們今天在講如何構建企業和諧,其實企業的和諧就是員工的幸福指數,只有把這一點做好,才能讓企業更和諧的發展。
陳勇:企業要不要搞績效考核取決于企業的發展階段,對于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如果搞績效考核會影響士氣,而隨著企業人員的增加,就必須要做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沒有必要面面俱到,要根據不同的崗位制定不同的標準。對于80 后、90 后的員工不要設置太多的標準,避免他們產生反感。對于績效激勵,企業一定要及時兌現,不能罰款的時候很快,獎勵的時候遲遲不到位。
王林農:華西希望早年泛泛地講“以人為本”,后來講“企業發展就是人的發展”,現在講“以奮斗者為本”,企業里所有的考核和激勵都在向奮斗者聚焦。不管企業處于哪個階段,都一定要向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人集中。考核需要的結果是讓平凡的人變優秀,讓優秀的人更優秀,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進步成長。
對于不同的人要有針對性的獎勵。對管理者用使命、信仰激勵;對基層員工用利益、機會激勵。
楊云勝:考核一定要有;考核是指揮棒,指向哪里,員工和企業就走向哪里;物質精神要并重。
篇6
關鍵詞: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特點、發展
農業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可持續發展和節能環保等發展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正在實現綠色發展。
1.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特點
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我國的一些農機企業主要是應用傳統的機械設計方法。在設計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設計重復的現象比較多,對信息資源的利用不足等。這些都會造成農業機械型號比較雜亂,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足和農業機械整體的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目前,對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特點,可以總結為:
1.1.具有穩定的功能結構
雖然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比較落后。但是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機械設備的功能結構都比較穩定,具有比較小的復雜程度。這種特點,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可以發揮良好的穩定性能,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例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播種機,組成部分包括機架、排種單體、覆土器、地輪、開溝器、傳動系統、鎮壓器等。因為播種機型號的不同,所以應用的這些部件的結構參數和類型也不相同。但是,這些不同的產品,使用功能是基本相同的。這種結構的穩定性,有利于農業機械的模塊變形設計和技術參數設計,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減少發動機的噪聲。
1.2. 具有比較多的結構類型和型號
在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過程中,農業機械還具有一個特點,就是結構類型和型號比較多。同一種農業機械設備,具有很多中不同的型號和結構類型。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選擇合適的農業機械生產設備,實現農業生產。例如,農業機械中的播種機,根據使用作物品種和農藝特點,可以分為穴播機、條播機和精密播種機等不同的型號。按照播種機的不同工作原理,又可以劃分為氣力式播種機和機械式播種機。根據播種機的不同作業幅寬和配套動力,可以劃分為單體播種機、2行、4行、6行和8行播種機。
2. 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發展
我國的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較大的比例,農業發展相對比較落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一些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比較低。因此,在新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過程中,設計師應該以綠色設計為主要思路,根據農業機械的使用功能進行制造。實現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綠色發展,農機企業可以:
2.1 .保證生產零件的回收利用和可拆卸
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保證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綠色發展,可以增加機械設備的可回收性、可重復利用性、可拆卸性和可維護性,在制造以對環境的污染作為設計的參考之一。實現對不同機械零件的優化組合,實現最大化的效用和最小化的資源浪費。例如,在農業機械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對特定范圍內的不同規格產品的功能差異性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此為基礎設計出一些列的相應功能模塊。通過選擇不同的功能模塊,經過組合構成不同的機械產品,滿足農業生產中的不同需要。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農業機械設備中產品規格、生產成本和設計制造周期等因素之間的問題,還可以為農業機械設備產品的快速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而且,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農業機械設備的回收和重復利用,發揮了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功能。
2.2. 利用節能環保的制造材料
實現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綠色發展,選擇的機械設備制造材料也十分重要。在農業機械設備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中,選擇綠色環保的制造材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例如,農機企業在選擇機械設備產品的制造材料的時候,應該最大化的減少使用材料的種類,避免使用一些有毒、有害或者一些比較貴重的稀缺材料。同時,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應該做好機械設備制造材料的分類管理和對一些廢棄或者邊角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產品使用節能環保的制造材料,可以減少農業機械設備應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2.3. 應用清潔能源
清潔能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觀念和節能環保理念提出之后,應用比較廣泛的能源,在不同的領域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目前我國農機企業在制造農業機械設備的過程中,應用的機械動力大部分都是由內燃機提供的,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內燃機提供動力的時候,會出現比較大的噪聲污染、存在熱排放和廢氣污染,一次性能源的消耗較多等。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選擇電能、植物油、太陽能、天然氣和氫氣等清潔能源,可以降低一次性能源型消耗,避免環境污染。除此之外,農機企業應該加強對發動機環保化學方面的研究,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有源噪聲控制系統,以減少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等。
3 .實現綠色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要求
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實現綠色設計和發展,需要遵守一定的設計方法。例如,在實現機械機節能環保設計的時候,應該按照相關的節能框架和理論知識,應用不同的模型和一些通用工具和算法,保證機械設備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農機企業要有足夠的支撐技術,例如綠色制造數據庫、綠色資源計劃、評價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最重要的是,在制造的過程中,應該綠色技術。
4. 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對農業發展的重視,正在逐漸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大量使用,需要農機企業結合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特點,根據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和節能環保政策要求,實現農業機械設備的綠色發展,才能適應不斷增長的農業生產要求,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農業機械設備;特點;發展
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國人的基本物質生活條件要求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種植產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改善,這種發展趨勢,使得我國農業領域基礎性機械設備在生產制造領域逐步展現了新的技術特點,以及發展趨向。
1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特點
1.1農業機械設備制造受限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
我國目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不高,機械化農業推廣面不廣,其原因是:后耕作面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產品品種不能及時統一更新,產品質量高低不齊;廣大農民朋友受祖輩影響手工勞作的意識有待提高。這3方面因素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同時也限制了農業機械設備制造。
1.2農業機械設備制造以中國特色為主
我國現在的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結合中國農業自身的環境、氣候等方面。由此可見,農業機械設備制造業在中國的農業上起著帶動整體農業經濟實力的作用。
1.3農業機械化設備結合新科學技術
現在的農業發展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研制的過程中也與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協同合作,在機械、電子、氣象等方面尋找新的共性過程。因其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特征和需求,在工作與研究中,將“田間自動導航系統、機器視覺系統等農業新應用安裝在自走式農業機械和拖拉機等機械上,提高了農業的完成效率、質量標準。在提高整個農業機械的舒適度后,因其自動化改善明顯,所以在農業生產中大大提高了原有的速度,并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新技術。
2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發展
2.1保證生產零件的回收利用和可拆卸
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保證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綠色發展,可以增加機械設備的可回收性、可重復利用性、可拆卸性和可維護性,在制造以對環境的污染作為設計的參考之一。實現對不同機械零件的優化組合,實現最大化的效用和最小化的資源浪費。例如,在農業機械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對特定范圍內的不同規格產品的功能差異性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此為基礎設計出一些列的相應功能模塊。通過選擇不同的功能模塊,經過組合構成不同的機械產品,滿足農業生產中的不同需要。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農業機械設備中產品規格、生產成本和設計制造周期等因素之間的問題,還可以為農業機械設備產品的快速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而且,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農業機械設備的回收和重復利用,發揮了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功能。
2.2利用節能環保的制造材料
實現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的綠色發展,選擇的機械設備制造材料也十分重要。在農業機械設備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中,選擇綠色環保的制造材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例如,農機企業在選擇機械設備產品的制造材料的時候,應該最大化的減少使用材料的種類,避免使用一些有毒、有害或者一些比較貴重的稀缺材料。同時,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應該做好機械設備制造材料的分類管理和對一些廢棄或者邊角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產品使用節能環保的制造材料,可以減少農業機械設備應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2.3應用清潔能源
清潔能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觀念和節能環保理念提出之后,應用比較廣泛的能源,在不同的領域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目前我國農機企業在制造農業機械設備的過程中,應用的機械動力大部分都是由內燃機提供的,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內燃機提供動力的時候,會出現比較大的噪聲污染、存在熱排放和廢氣污染,一次性能源的消耗較多等。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選擇電能、植物油、太陽能、天然氣和氫氣等清潔能源,可以降低一次性能源型消耗,避免環境污染。除此之外,農機企業應該加強對發動機環保化學方面的研究,在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有源噪聲控制系統,以減少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等。
3結語
農業機械設備制造是建立在原有的傳統農業機械基礎上,同時融合了現在的相關技術,對應具有農業特點的環境、氣候、農作物等相關因素進行了成套機械設備生產的改善。我國在發展現代化的農業中加大了投資力度,為農業機械生產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篇8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繁榮發展,在農機作業領域,圍繞耕地作業、收獲作業、播種作業,由人畜力田間耕作方式向干旱地鋪膜保水保墑、滴灌滲灌施水抗旱、保護性耕作等機械化作業方向邁進,由糧田作業向有固定障礙物的果園等多產業進行機械作業生產方向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向多種農作物品種精細加工方向邁進。在農業機械動力領域,機械由低功率向大功率方向發展。在作業生產環境條件許可下,群眾積極購買或更新使用新型的農業機械,機具種類、數量隨著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善也在不斷的增多[2]。
2農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矛盾日益凸現。在農機安全監督方面,監督手段單一,監督措施缺乏力度,新機手技術水平普遍低下,群眾安全意識較低,致使農機事故頻繁發生,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害。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機械的作業形式呈多樣性發展,農機擁有量也逐年增長。因此,必須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來實現安全作業,以不斷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3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各級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全力以赴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和辦法來加強依法管理體制,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機戶遵守法律法規,進行守法經營、誠信服務、安全生產,但仍然存在不可輕視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困難。
3.1法規政策不健全
目前,雖然已出臺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農機維修網點進行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拖拉機的配套農具、場上作業機具、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畜牧機械、排灌機械、植保機械、園田設施農業機械、半機械化農具和其他農業機械的安全使用雖然已納入法規管理,但還沒有出臺具體詳細的管理措施和辦法,對這類大批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存在失控、漏管現象。
3.2農機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
農業機械活躍在鄉村,農機具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連,行政村對農業機械作業生產的動態活動情況了解掌握的比縣鄉2級更全面、更清楚,可是在村里沒有全面成立農機安全管理機構,也沒有全面配備農機安全管理員,導致村社對農機安全管理基本無人過問,縣、鄉、村農機安全監管嚴重脫節,無法有效行使行政執法的職權。作為農機安全監管重要環節的村級監管機構,在實際管理上處于無人管理的癱瘓狀態,這是使農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違法載人、未經年檢投入作業等嚴重違法違章行為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見農機生產作業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3.3農機安全性能差
近幾年來,農機產品監督抽查的平均抽樣合格率在70%左右。偏低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農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有些農民對農業機械的構造、原理知之甚少,不能對農機進行科學有效地維修保養,對老化農機具仍然投入作業生產,這類農機的技術性能不可靠,存在安全隱患。部分農機到了報廢期,卻依然投入作業生產運行,給出現“黑車非駕”現象帶來隱患。
篇9
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農業機械服務組織形式,培育和發展新型的農機組織形式,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保障。實踐證明,在當前多種農業機械服務組織形式中,農機專業合作社比個體農機戶,企業農機隊、農機專業服務隊、農機作業專業公司、農機專業大戶都更有生命力和優越性,更能適應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需要,將逐步成為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主導力量和主要組織形式。
一、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整合農機資源的基地
在西部地區,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農民購置農機的積極性不斷高漲,擁有各種農機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民擁有單機數量增多雖然提高了機械化程度,但也出現了農機閑置不用,造成農機具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不高,反過來又影響農民購機的積極性。而農機專業合作社可以整合農機資源,提高農機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這是因為,專業合作社可以根據農作物成熟的先后,統籌安排,機動靈活,有組織的進行連片作業,提高農機具的作業效率;可以組織開展跨區作業,從而拉長作業鏈條,延長作業時間,增加使用農機具的收益;還可以擴展服務領域,組織農機開展運輸、維修、興修水利、鄉村道路建設等作業,拓寬合作社創收渠道,確保了農業機械“買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二、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優化農機結構的載體
對于千家萬戶的農民來說,由于經濟實力和田間作業需求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很難、也沒有必要同時擁有各種功能不同的農機,大多數農民都是以單機作業。這就意味著機械生產只是其中生產的某個環節,更多需要機械化作業的環節卻仍然花費大量的人工勞動去完成。農業機械的不配套,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實現,影響了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農機專業合作社可以把各種不同功能的單機和大中小型的農機有機組合起來,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安排,有效開展農機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的服務。更為重要的是,專業合作社能夠實現農業機械化增長方式的轉變。即:由過去主要側重于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增長轉變為“量”和“質”的雙重提高;由側重于生產環節機械化轉變為主要農產品生產過程機械化;由側重于農業機械動力增長轉變為農業機具、配套農具的增長。
三、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推廣應用新機具、新技術的學校
新機具和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既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保障。而新機具和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主要取決于農民對新機具和新技術的認可和掌握程度。在這方面,農機專業合作社可以發揮學校和實驗基地的作用。首先,專業合作社可以利用縣鄉農業和農機培訓機構、農機推廣部門及農機生產企業的技術人員,分期分批對社員和其他農機戶開展新機具操作技術培訓。其次,合作社還可以組織社員開展現場示范、現場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提高。再次,專業合作社還可以和生產廠家或科研機構合作,通過研制開發或引進新機具、新技術、進行試驗、示范,推廣先進適用的新機具、新技術。
四、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實現主要農產品全程機械化的龍頭
在西部地區,由于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步伐一直都比較緩,由于個體農民使用單機作業,機械化的程度長期停留在某個生產環節機械化的水平上,主要農產品如水稻、甘蔗的全程機械化生產無法實現,綜合機械化水平不高。
隨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壯大,一方面,合作社整合農機資源,優化農機結構,能夠為農產品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必要的機械裝備。另一方面,合作社推廣和應用了新機具、新技術,為農產品生產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技術上的難題。以貴港市為列,該市以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為重點,把水稻秧機和聯合收割機的推廣應用為主攻方向,通過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示范推廣、技術培訓、業務指導和開展跨區作業等措施,2010年全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有了重大突破,達到了46.9%,比“十五”末期的2%增加了44.9個百分點。
五、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的主體
資金投入是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保障。在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機制中,有中央、自治區、市、縣四級財政的購機補貼投入和企業資金投入、銀行信貸投入、社會資金投入、個體農民的投入、農機大戶投入以及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投入等。在各種投入渠道中,中央等各級財政的投入是一種補貼,帶有引導和獎勵的性質,即使以后補貼額增加,補貼范圍擴大,也不可能成為投資的主體;企業的投入受企業盈利目的制約,投入的數量有限,范圍更是狹小;銀行信貸的投入僅僅是起到一種補充的作用;而個體農民現有的收入水平決定他們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體系中,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投入的主體。
首先,農機專業合作社本來就是由農機大戶和一般農戶組成,它整合了農民的資金,將分散的資金集中使用,使得農民購買大型農機成為可能。
篇10
關鍵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生產彈性系數 面板數據模型
一、引言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區、一定時期和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由各種生產要素綜合投入所形成的,能夠相對穩定地達到一定水平的糧食產出能力。在我國,通常以糧食產量的高低來體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強弱,因此,通過研究糧食生產相關投入要素與糧食產量之間的關系,并對各投入要素進行調整和優化,對于實現糧食產量的增加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河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研究對象,通過對11個市區在1995~2006年間糧食生產相關投入要素的統計數據,建立面板數據模型,得出各要素對糧食產量的彈性系數和貢獻率,并以此為依據對投入要素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實現河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二、數據和變量
本文選取了1995~2006年河北省11個市區的農村統計數據,數據來源于歷年《河北省農村統計年鑒》。一般來講,影響糧食產量的因素有兩類:第一類是可控要素,如種植面積、農業從業人員、化肥、農藥施用量,農用機械等;第二類是不可控要素,如自然災害,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等。本文針對河北省糧食生產的相關調研,選取了糧食單產、播種面積、化肥施用量、農業機械總動力、成災比例和政府惠農政策6個解釋變量。其中,將政府政策量化,設為虛擬變量D,2004年以前D值為0,2004年以后D值為1。(見表1)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構建與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屬于投入產出范疇的研究,即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糧食產量之間的關系。糧食生產過程存在規模效應,本文需要計算各投入要素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因此,C-D生產函數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C-D生產函數模型的數學表達式為:Y=ALαKβ。根據本文的具體研究內容,將C-D函數改寫為:haY=lnA+αlnL+βInK。
為了保證分析結果與現實情況更加貼近,本文采用了面板數據分析方法。
一般的面板數據模型的數學表達式為:
Y=αit+βitXit+uit(i=1,…,n;t=1,…,T)
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將面板數據改寫為:
lnY=C+β1ln(BM)it+β2ln(SJ)it+β3ln(HF)it+β4ln(JD)it+β5ln(DC)it+β 6ln(SZ)it+β7D+uit
(二)計量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述建模方式,本文使用Eview6.0軟件對上述面板數據進行計量分析。首先對河北省11個市區1995~2006年期間的統計數據進行F檢驗,確定為變截距模型;然后通過Hausman檢驗發現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模型,故該文只列出固定效應的估算結果。(如表2)
從模型的估計結果來看,整體模擬效果比較理想,擬合優度為0.999913,F值為2640746.。但是成災比例因素的系數為正,顯然與現實情況不符。另一方面,在10%顯著水平下,化肥施用量、農用機械動力、成災面積比例3個影響因素的系數均不能通過t檢驗。故應該對上述模型進行修正,剔除成災率因素,對模型重新進行估計。(如表3)
從表3的估計結果來看,糧食播種面積、化肥施用量、農用機械總動力、單產、政策對提高河北省糧食產量具有顯著的解釋意義。
模型中各影響因素的彈性系數之和為:761218+0.255932-0.107528+1.028716=1.938338,大于1。根據C-D生產函數的經濟學意義,河北省糧食產量處在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即若同比例增加各生產要素,糧食產出會出現更高比例的增加。在考察的6個影響因素中,單產的生產彈性系數最大,為1.028716即每增加1%的科技投入,糧食產量則會增加102.8716%。因此,農業科技投入對于提高糧食產量存在巨大的潛力空間,表明在一定階段河北省糧食生產缺乏科技投入。糧食播種面積對河北省糧食總產量的影響位于第2位,生產彈性系數為0.761218,對糧食生產仍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制約性,每減少1%的糧食種植面積,糧食產量會減少76.1218%。化肥的生產彈性系數為0.255932,表明化肥仍然是促進河北糧食產量增加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每增加1%的化肥投入,糧食產量將增加25.5932%。但是,根據對河北省糧食產區的相關調研,部分地區已達到甚至超過最佳經濟效益所要求的化肥使用量。在較落后的地區,特別是大部分山區,存在化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技術落后等情況。因此,河北省在化肥使用上存在區域結構失衡的問題。農業機械總動力的生產彈性系數為-0.107528,即每增加1%的農業機械總動力,糧食產量會減少10.7528%,表明農業機械總動力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負相關性。一方面,河北省農業生產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故農民在很大程度上排斥農業機械的使用;另一方面,目前河北省糧食種植以家庭經營為主,農用機械的大量使用勢必會大幅度提高生產成本,甚至出現利潤為負的現象。在下一年的生產安排中,農民則可能會調整種植結構,導致糧食產量下降。但是,機械覆蓋率的增加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因此,應當加強政府引導,繼續推廣河北省糧食生產合作社,進而將農用機械內生于農業系統,降低成本。惠農政策影響因素的系數為0.059931,表明白2004年以來政府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成災率的生產彈性系數雖然不顯著,但并不能說明河北省糧食生產具有較強的抗災能力。相關數據顯示,1995~2006年河北省農業生產平均成災率為64,56%。鑒于此,河北省應當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的抗災能力。
四、結論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