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節能降耗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10 23:15: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廠節能降耗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廠節能降耗工作計劃

篇1

全縣任務目標

2011年全縣要確保完成萬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5%,節能建筑占比比去年提高2個百分點,為“十二五”節能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二、責任分解

(一)分行業明確目標責任

1、工業。編制并組織實施工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切實抓好全縣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將工業企業能耗總量和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分解下達,并作為對企業及企業負責人的評價考核內容。重點監控全縣18家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縣工信局要與重點企業簽訂并落實節能目標責任書,將節能降耗的目標和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堅持存量調整優化和增量嚴格準入相結合,抓好新上項目節能評估關口,堅決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目標。組織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對標先進、強化技改”專項行動,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推廣30項節能應用技術,工業主導產品單耗水平明顯降低。在重點能耗企業引進推廣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制度,在年耗能10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強制配備2名以上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強制配備1名以上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大幅度提升全縣節能管理專業化水平。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節能工作,年內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工業節能項目5項。按照省“雙三十”要求,加大對區域內列入省“雙千企業工程”的重點節能企業和重點排污企業的監控力度,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下降;當年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和淘汰落后產能項目形成的節能減排能力占本行政區域當年節能量的比例有明顯提升。確保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縣環保局)

2、建筑。編制并組織實施建筑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以提高節能建筑比重為目標,研究制定部門規章和政策措施,完善建筑節能工作制度。積極推進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實施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小區2個。加強建筑節能管理,嚴格執行省公共建筑50%、居住建筑65%的節能設計標準,在建和新建建筑全部安裝熱計量裝置;強化建筑工程節能設計、施工圖審查、開工許可、節能產品檢測、在建工程稽查、建筑節能專項驗收、節能產品使用等環節的閉合監管力度,確保全縣城鎮500平方米以上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到98%以上;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新型墻體材料推廣應用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進地源、水源、空氣源熱泵、綠色照明、太陽能集熱及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新技術應用和普及。全年實現節能建筑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住建局)

3、交通運輸。編制并組織實施交通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大力推廣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節能、高效運輸網絡,提高運輸車輛的運輸效率;嚴格落實《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嚴格控制各類新增運力,客車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不得投放新運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舊汽車,鼓勵使用節能和新能源車輛。2011年,更新雙燃料出租車30部,更新其他車型出租車23部;淘汰老舊客車18部,更新節能環保型客車18部。(責任單位:縣交運局)

4、商業和公用事業。編制并組織實施商業和公用事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對大型商場、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寫字樓、居民住宅實施節能改造示范工程,推廣采用高效節能辦公設備、家用電器、照明產品,完成2.4萬支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發揮流通服務業對消費行為的引導作用,在超市、商場等場所推行節能標簽制度,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組織實施商貿服務業節能降耗示范工程5項。進一步完善商貿服務業節能管理的規章制度,深入開展節能宣傳教育,年內組織全縣商貿服務業節能降耗現場會1次。有計劃地對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照明單位進行節能升級改造;2011年縣內建設天然氣加氣站1座;在全縣主要路段啟動太陽能照明燈示范工程,代替能耗較大的傳統路燈;加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繼續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社、縣住建局、縣發改局、縣物價局)

5、農業和農村。編制并組織實施農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加大農業農村節能降耗推進力度和循環經濟發展速度。重點建設15個節能型農村新民居建設示范村,力爭使我縣節能型農村新民居建設示范村累計達到50個以上;嚴格控制農業污染,以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養殖場沼氣工程和畜禽養殖糞便資源化利用工程,推進人畜糞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飼料、燃料轉化,污染排放符合總量減排要求。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處;示范推廣4種循環農業模式,普及6類循環農業技術;在新農村、新民居建設中大力推廣太陽能利用等節能新技術,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000個,節柴灶2000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推廣新型農機具200臺(套),農機化新技術實施面積達到3萬畝,以降低農機作業用油消耗。(責任單位:縣農工委、縣農牧局、縣農機局)

6、公共機構。編制并組織實施公共機構“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建立完善各級各部門公共機構節能基本工作制度、組織協調機制和量化考核評價體系。切實抓好公共機構建筑物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以及辦公設備節能,利用市場機制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組織實施公共機構節能示范項目2項。全面落實《省公共機構節能辦法》,2011年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節電率、節水率、節油率均達到5%以上,評選縣級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5家。(責任單位:縣機關事務管理局)

7、教育、衛生、水利等其他領域。編制并組織實施本系統“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大力建設節能型學校、醫院、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設施,積極采用高效節能空調、電腦、節能燈等節能產品,節能燈覆蓋率達到95%以上。開展本系統節能降耗先進單位評選活動,培樹本行業節能環保示范試點。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庫容量,年內完成6.5萬畝造林綠化任務,其中人工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4.5萬畝。(責任單位:縣教體局、縣衛生局、縣水利局、縣林業局、縣文廣新局)

(二)各鄉鎮明確目標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計劃安排。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把節能降耗擺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按照《節能法》和縣政府有關節能管理的要求,健全機構、理順職能、明確責任。按照承擔的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落實節能指標,制定和實施本轄區“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

2、抓住重點環節,確保完成任務。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承擔的目標任務,督促、檢查轄區內工業、農業、建筑業、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開展情況。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創造性地謀劃實施一批節能工程項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推動我縣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措施

(一)細化目標責任,健全考核體系。一是細化分解責任。由縣節能減排辦牽頭,組織縣發改局、統計局、工信局等部門,按照省、市下達的工作目標,結合區域發展情況,細化分解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重點企業具體任務和推進目標,由縣政府與其簽訂責任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責任體系,做到“目標、任務、標準、時限、獎懲”五明確,確保全縣目標順利實現。二是加強督導考核。堅持年初部署、年中督導、年底考核制度,每季度通報各責任單位節能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三是嚴格兌現獎懲。堅持把節能目標完成和措施落實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管理,依規嚴格獎懲。

(二)加大增量控制,調整優化存量。一是嚴把項目準入關口。繼續嚴格落實能評制度,對“兩高一資”、能耗高于全縣控制指標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備案。所有新上工業項目必須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工藝,必須按照循環經濟理念考慮產業鏈的延伸,必須達到同行業能耗、排污先進水平,必須將能耗、排污總量控制在核定范圍內。對違規建設的“兩高”項目責令停止建設,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二是強力開展淘汰落后產能行動。制定全縣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及落后裝備整體實施方案,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全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加強監察執行處罰力度,促進各企業加快淘汰中小型落后設備的步伐。三是培育壯大低耗能、低排放產業。強化服務,鼓勵企業投資新建能耗低、污染小、產出大的項目,對低能耗、高產出項目實行綠色通道。支持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重點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三)加強項目謀劃,建立節能支撐。一是大力謀劃實施節能減排類項目。各鄉鎮、縣直有關單位、重點工業企業要把謀劃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類項目做為項目實施重點,作為本區域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的抓手,全力謀劃實施推進。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重點工業企業的節能減排類項目謀劃實施情況將列入全縣節能考核的主要內容。對今年安排實施的70個縣重點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及產業結構調整類項目,實行領導分包和部門負責制,一月一通報,竣工抓驗收,重點見成效;列入市重點的12個節能項目確保按期完成,實現項目年節能能力14萬噸標準煤。二是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全年推廣30項節能重大技術,縣科技三項經費要側重支持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減排新技術的研發力度,資金、項目占比達到1/4以上。

(四)實施動態監測,控制能耗總量。一是實施能耗總量控制。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耗實行總量控制,對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進行動態管理。對超過限定指標的,及時下達預警通知并采取“兩高”企業限產等措施。對經濟發展速度快、質量高且節能指標完成好的鄉鎮和企業,適當調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使有限的容量發揮最大效益。二是繼續施行每月會商制度。定期召開由縣主要領導參加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龍山電廠、崇利制鋼等重點企業能源消耗、碳排放情況和建筑、農業等重點行業節能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度和分析,及時解決全縣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題。

(五)發揮市場功能,加大杠桿調控。一是健全市場促進機制。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加速推廣節能產業化發展。邀請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專家,到全縣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18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節能巡診行動,幫助企業查找節能漏洞,同時推介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二是強化電價杠桿調控。組織高耗能設備、產品大檢查,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三是加強資金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節能信息溝通、共享,探索實行節能成效與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相掛鉤。

(六)實行能效對標,落實激勵機制。一是深入推進能耗大戶對標。采取內部對標、競爭性對標和同業對標等方式,分行業樹立標桿,及時為企業提供服務信息。二是建立對標核查制度。把對標行動開展情況納入節能監察和環境監察的重要內容。督導企業建立能源管理師制度。三是落實激勵約束措施。將節能技改作為工業技改貼息資金重點投入方向,對積極開展技改對標且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要素供應等方面優先支持;對不參加對標行動或措施不力、進展不快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

篇2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08年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12%;

——單位GDP能耗下降4.36%;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均下降1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

——進出口總值增長1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以內;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上述預期目標計劃安排,力求體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關于地區生產總值。生產總值為預期性和指導性指標。2008年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12%。主要考慮:一方面與國家、省的預期目標和我市“*”規劃相銜接;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投入,我市具備了持續較快發展的基礎條件。今年國家實行“兩個防止、一個從緊”等宏觀調控政策,我市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面應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切實轉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深化各項改革、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上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關于節能減排指標。主要包括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三項指標。其中,化學需氧量為首次列入年度計劃,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工作。按照“*”規劃,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3%。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加大力度調整引退了一批陶瓷、水泥、紡織、小火電等高耗能、重污染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成效明顯。今年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向縱深推進,將繼續調整引退一批高耗能、重污染產業。為確保完成“*”期間我市節能減排目標任務,2008年計劃安排單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均下降10%。上述三項指標均為約束性、剛性指標,必須千方百計確保完成。

關于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2008年仍存在一些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因素,如美元貶值將加劇全球性通貨膨脹;能源、農產品以及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我國經濟仍將保持高位運行等,將刺激社會總需求上升,導致部分物價上漲。因此,我市應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今年我市價格工作的首要任務,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以內。

關于城鄉居民收入指標。預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7%。一方面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步伐加快,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將逐步縮小;另一方面,發展改革的成果將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為實現上述預期目標,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六項工作措施的落實。

(一)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按照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精細發展第一產業、優化發展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以節能減排為抓手,推進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在農業發展方面,著力提升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創匯農業、都市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水平。在現代制造業發展方面,大力引進大型高端產業項目和優質項目落戶我市發展,加快發展以汽車配件、液晶電視、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光電子、新材料和環保等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引導采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管理改造提升家電、紡織、陶瓷、水泥等傳統產業,實現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培育和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大力發展品牌經濟、總部經濟。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抓緊修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現代服務業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以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建設為重點,加快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組織籌備好第五屆國際物流合作洽談會,推動空港物流合作的開展;加強與國家級或國際級會展合作,打造*會展品牌;繼續抓好國內外大型零售業和連鎖商業進駐我市工作,打造適合組團式現代化大城市的商務格局。

二是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把自主創新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結合起來,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繼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研究。加強以專業鎮、特色產業基地和產業升級示范區為載體的公共創新平臺建設,重點抓好廣東(南海)數字創新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禪城創意產業園、順德華南家電研究院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我市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和品牌。

三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把握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的機遇,調整優化我市五區產業布局。按照“資源共享、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廣佛兩市聯席會議制度,加快推進廣佛區域合作,實現廣佛同城化發展。以交通基礎設施全面對接為先導,積極推進與廣州在裝備制造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業、會展業、旅游業等多方面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

(二)加強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后勁

一是做好重點項目計劃安排。2008年計劃安排市重點建設項目270項,總投資1622億元,當年計劃投資508億元。其中,廣佛軌道交通、廣明高速公路、德勝電廠(二期)、南海發電一廠(二、三期)、三水恒益電廠、*天然氣利用工程、南海奇美模組(一、二期)、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等18個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787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09億元。此外,列入市預備重點項目100項,總投資502億元。

二是抓好重點項目跟進落實工作。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投資結構和提高發展質量的目標,加大項目策劃包裝和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做好用地、資金安排,按計劃推進重點項目落實。交通項目:全力推進廣佛軌道交通建設,抓緊開展南延線項目前期工作。繼續抓好一環東路南、北延長線及第一批4項和第二批17項重點路橋工程建設,爭取“一環”南路南拓工程和“一環”西路南延線、“一環”南路西延線工程早日動工。加快城市道路六級標準化的規劃和建設,配合省做好途徑我市的七條高速公路和武廣、貴廣、南廣、廣珠鐵路的項目建設。加強與廣州新火車站、白云機場、南沙港等重要樞紐以及其他周邊城市的道路對接。能源項目:重點抓好順德輸變電工程、順德德勝電廠(二期)、南海發電一廠(二、三期)、三水恒益電廠和液化天然氣工程建設,力爭德勝電廠(二期)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環保項目:加強以汾江河為重點的河涌以及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加快推進鎮安、東鄱、南莊和鹽步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各鎮街生產生活密集區污水達標排放。市政項目:按照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現代化大城市建設要求,全力推進東平新城和祖廟-東華里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的中心組團建設,加快城市出入口的改造提升。加快“三舊”改造項目建設,抓緊編制舊村居改造專項規劃和相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村鎮規劃,繼續推進首批122個建制村居試點的舊村改造示范村居建設和農民公寓項目建設。產業項目:積極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效農業等領域項目的建設,重點抓好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南海奇美模組項目、順德美的總部大樓、順德華南家電研究院、南海工業園、南海三山(國際)物流港區、順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順德GEF漁業綜合產業園等大型優質項目建設,推進*集團水泥項目前期工作。民生項目:大力推進*市第二水源工程、*市公共衛生大樓、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治療中心、南方醫科大學順德學院等社會事業工程建設。

三是加強新開工項目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精神,嚴格執行“八個必須”的開工條件,建立新開工項目的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強化對新開工項目的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確保新開工項目規范有序推進落實。

(三)以節能減排為切入點,著力改善城市環境

一是切實落實節能減排工作目標責任制。抓緊制定落實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實施方案,把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獎懲制度,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二是加強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制定和實施高耗能產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嚴格執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快推進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以及脫硫工程建設,加快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組織開展汾江河第二期綜合整治,力爭2010年實現河水變清目標。推廣南海治理高耗能、重污染產業的經驗,重點抓好陶瓷、紡織印染、立窯水泥、小火電等行業的整治。按照“上大壓小”的工作計劃,確保完成關停小火電機組的任務。

三是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節能降耗。積極推廣節能降耗技術,引導高耗能行業落實節能降耗措施,加快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實施綠色照明、企業節電、節約和替代石油等十大節能工程。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全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

四是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工作。按照“三年促變、綠地*”的總體要求,加強城市綠化規劃,繼續抓好廣佛主要道路銜接口和示范路綠化工作,全力抓好“一環”全線綠化景觀改造提升,積極推進*公園二期、南海蟲雷崗公園擴建改造和順德桂畔海沿岸景觀等城市公園、天臺綠化和河涌整治綠化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綠化水平。

(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增強發展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完善土地、財政、規劃等管理體制,積極探索區向鎮(街)放權的方式。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一站式”網上審批服務體系和市、區、鎮行政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加大財政對公共領域的投入,優先落實涉及民生利益的項目。把握我市作為全省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市契機,積極推進事業單位聘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劣勢企業退出步伐,強化土地轉讓、股權轉讓等資產處置過程中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制和核準制,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機制,規范政府投資行為。繼續推進城市可經營項目市場化,辦好2008年*城市可經營項目投資推介洽談活動。大力加強上市企業培育,推動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重點培育具有競爭優勢和較強核心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支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走出去”。

四是繼續深化農村改革。按照“城鄉一元發展”的目標,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在城市化進程中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建立共建共贏的農村發展利益合同體,發展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的生產發展環境。繼續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確保農民減負增收,在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村鎮中創新發展。

(五)更加重視民生事業,著力構建和諧*

一是繼續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著力解決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扎實做好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步伐。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搞好城鎮職工門診醫療,完善被征地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貼制度,把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范圍。

二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按照均衡發展、教育公平的原則,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鞏固提高基礎教育,大力發展優質教育,全面推進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持財政對教育的增長性投入。將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延伸至非戶籍常住人口中13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進一步健全扶貧助學制度。

三是加快城鄉一體的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健全衛生服務網絡。加快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鄉鎮衛生院體制改革,切實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四是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完善社會管理政策,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以及盜搶機動車、入屋入室盜竊、搶劫搶奪等多發性犯罪,重點解決流動人員、城中村、特種行業、摩托車、網吧等當前社會管理的難點問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突發事件、防災救災應急機制和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五是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嚴格食品、藥品等的市場監管,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加工企業、超市等單位的檢查監督。進一步落實糧食工作政府負責制,完善全市糧食應急機制和宏觀調控機制,充實地方儲備糧規模,調整儲備糧品種結構。

六是著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按照黨的*大提出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著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支持舊村居改造、實施漁民安居工程、加快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拓寬免費義務教育范圍、著力解決“看病貴”問題、實施免費培訓就業計劃、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加大低保家庭幼兒扶貧助學力度和建立低保家庭價格補貼機制。

(六)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節,著力推進科學發展

一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強價格、收費秩序整治,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和檢查,努力保持全市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搞好煤電油氣運供需銜接,優先保障民用需要,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繼續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加快電網電源項目建設,為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做好財政增收節支工作,抓好稅收征管,優化支出結構,保證重點支出需要。

二是配合國家和省做好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根據我市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研究提出我市五區主體功能區定位的意見,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創新破難、加快發展”的要求,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統籌規劃,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形成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發展循環經濟新格局,促進工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產業升級,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原則。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推動、依法管理、經濟激勵、教育宣傳等有效措施,激發企業內在動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進工業領域循環經濟發展。

(二)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原則。以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為重點,大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新產品,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建立有利于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運行機制。

(三)堅持重點示范、有序推進原則。確定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制定年度推進計劃,全面有序推進。

三、發展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爭取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重要特征的循環型工業取得明顯成效,能源、水資源、重要原材料和工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有新提高,工業經濟結構與增長方式更趨合理,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上新臺階。

(一)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力倡導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等節約各種資源,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全面推進清潔生產。通過不斷改進工藝,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善管理,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等措施,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生產,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

(三)建立完善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對生產資源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水,建筑和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等進行綜合利用。建立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對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舊物資進行回收利用。

四、主要指標

力爭到2007年,**市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實現:

1.年綜合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到0.72噸標煤以下,年均下降8%;全市工業萬元產值電耗(不包括天荒坪蓄能電站)下降到600千瓦時以下,年均下降8%;

2.重點工業污染企業萬元產值取水量下降到49噸以下,年均下降8%;

3.重點工業污染企業萬元產值廢水排放量下降到33噸以下,年均下降9%;其中萬元工業總產值COD排放量下降到2.4公斤以下,年均下降7%;

4.重點工業污染企業萬元產值廢氣排放量下降到3.2萬標立方米以下,年均下降7.5%;其中萬元產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8.5公斤以下,年均下降9%;

5.制造業重點工業污染企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50%;

6.重點工業污染企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98%以上。

五、主要措施

(一)制定工業發展循環經濟規劃。制定《**市工業發展循環經濟規劃》、《**市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年度推進方案》,統籌規劃,穩步推進我市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合理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發揮產業集聚和工業生態效應,形成資源高效利用的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各縣區要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的工業發展循環經濟規劃。

(二)抓好區域循環經濟示范。編制全市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工作計劃,抓好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探索我市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辦法和經驗,創建各具特色的循環型區域、園區與企業,帶動全市循環經濟工作全面開展。各縣區都要按照本意見制訂出試點方案。

(三)推動節約能源工作。制訂《**市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意見》,全面落實節約能源的各項措施。大力推進節約用電工作,用電大戶應實施以改善電能質量為重點的節能技術改造,推廣余熱、余壓和可再生資源利用技術,發展熱電聯產、熱電冷三聯產和綜合利用電廠等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鼓勵企業采用交流電動機調速節電、照明節電等成熟的節能技術,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對傳統工藝設備進行改造;完善能源監測機構,建立節能管理網絡,重點對能耗高、管理差、設備落后的企業開展能源利用狀況監測工作,加大對違法用能的查處力度。

(四)抓好全市清潔生產工作。以減量化為重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制訂《**市推進清潔生產實施辦法》,建立和完善清潔生產技術推廣工作,有步驟地對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對污染物超標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規定限額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造紙、蓄電池、制革行業必須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對工業企業的萬元產值能耗、主要原材料、水資源消耗和“三廢”排放量進行統計監測。推廣符合清潔生產要求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培育一批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綠色企業。

(五)加強資源綜合利用。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指導企業健全資源綜合利用管理制度,抓好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電腦聯網開票試點,加強對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舊物資進行回收利用管理;發展可再生資源和綜合利用工業廢棄物的生產企業,形成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的產業鏈;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政府關于發展散裝水泥和新墻材的有關政策法規,抓好淤泥制磚,礦屑綜合利用和粉煤灰等工業廢料的利用,加快新型墻材的開發應用;提高散裝水泥使用率,逐步擴大現場攪拌混凝土的禁止范圍,有序推進預拌混凝土的發展。

(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工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從供地、供水、供電、信貸等方面實施政策扶持。市財政對當年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節能項目和清潔生產審核項目,安排一定數量資金,給予補助和獎勵;切實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有關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并給予1:1配套,用于全面推進循環經濟工作。鼓勵企業建造多層廠房。

(七)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生產技術力度。力爭到2007年底,水泥機立窯全部淘汰,粘土磚瓦窯淘汰60%。根據我市工業發展現狀,制定出臺關停小造紙、小印染、小化工、小蓄電池等高污染行業規劃,抓緊分步實施;加快地方熱電廠的脫硫改造步伐,新建、在建的熱電廠必須同步配套建設脫硫設施;按照集中供熱管理的要求,限期拆除現有供熱小鍋爐。

篇4

根據省政府《關于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粵府〔*〕83號)精神,為做好我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高度重視并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市資源相對貧乏,尤其是能源貧乏,長期以來所需能源90%左右要靠外地調入。加上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變,長此以往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隨著近年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土地等主要資源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從現在的狀況和未來發展的趨勢來看,能源、資源、環境等問題已成為我市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認識節約資源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擺到重要的戰略位置,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工作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配套政策和工作規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積極推進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開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能源、資源的節約和合理高效利用,緩解我市能源約束矛盾和環境壓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花園式、生態型、現代化城市。

二、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原則和具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加快結構調整,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節約意識,建立起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調節、企業自覺行動、公眾積極參與的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運行機制,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堅持推進結構調整,依靠科技進步和強化監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分類指導,穩步推進。

(三)具體目標

初步建立節約型社會的政策配套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有效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和制定節約型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中長期戰略目標及分階段推進計劃;大幅度提升全市資源和能源利用水平,創建一批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區、節約型機關;以現有工業園區和開發區為基礎,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全面整合、構建廢物再生回收利用體系,提高廢物資源回收利用率,基本形成全市循環經濟的主體框架,各縣(市、區)和*高新區基本建立起再生資源回收與產業利用體系。到2010年,我市資源生產率有所提高,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減,每萬元GDP能源消耗下降13%;每萬元GDP水耗下降到260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5%;城市環境保護投資指數達到3%;耕地面積保持不少于20.07萬公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村沼氣普及率達到適宜推廣農村沼氣農戶的30%。每萬元GDP的SO2排放量控制在3.10千克以下;每萬元GDP的COD排放總量控制在3.58千克以下;各縣(市、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標準要求;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的計劃指標內;清潔生產企業達到30家;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三、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重點

(一)積極推進能源節約工作

1、突出抓好工業節能。抓緊編制《*市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切實抓好食品、紡織印染、生化制藥、五金、建材水泥、陶瓷、機械裝備等主要產業的節能降耗,大力挖掘管理節能,重點加強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骨干企業用能跟蹤管理,定期公布重點用能單位名單及能源利用狀況、與國內外同類企業先進水平的比較情況,并落實節能降耗目標。制定主要能耗產品能效指南,引導企業抓好節能降耗工作,推廣應用一批實用性、針對性強的節能技術,優化生產工藝,挖掘設備潛力、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力爭用3年時間,使亞洲鋁業、風華高科、星湖科技、藍帶啤酒、駿馬水泥、永盛紡織、鼎豐紙業等20家重點骨干企業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科技局、市統計局、*供電局負責。

2、扎實推動建筑節能。積極推動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以公共建筑的節能降耗為重點,加強建筑工程節能監督,在設計、監理、施工等環節把關。定期組織開展全市建筑節能專項大檢查,對不符合要求或達不到標準的工程項目限期進行整改,新建民用建筑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開展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試點,制定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規劃。積極發展太陽能等新能源,加快推進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進程。在節能建筑中大力推廣塑鋼、玻璃鋼中空玻璃窗,低輻射鍍膜玻璃窗等節能門窗,提高建筑物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認真執行《廣東省發展應用新型墻體材料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95號)、《關于限期禁止城區建設工程項目在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實施意見》(肇府〔*〕39號),在*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啟動限用粘土墻材制品工作,大力推廣新型墻材,提高水泥散裝率和發展商品混凝土,發展資源節約型建筑業。此項工作由市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負責。

3、積極開展交通運輸節能。優化道路網絡,提高和改善道路路面質量。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舊汽車。優先發展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系統,鼓勵以公共交通方式作為出行的主要方式。鼓勵購買高質量、低污染、低油耗的小排量汽車和低油耗汽車。充分利用西江、綏江黃金水道潛能,建立西江快速干線。大力推動內河航運等節能運輸方式。加快老舊船舶的淘汰速度,加強對報廢船舶的監管,禁止低質量船舶的投入營運,推薦高效、節能的船型,加快更新舊船型的步伐。加強公路、鐵路、水路聯運的有效組織,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大型運輸企業開展現代物流的資源整合,建立運輸信息平臺,發展集裝箱運輸,降低車輛空駛率。此項工作由市交通局、市公路局、*海事局、西江航道局負責。

4、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實施能效標準和標識,規范節能產品市場,逐步建立規范的產品信息制度。推廣高效節能電冰箱、空調器、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等家用、辦公電器,降低待機能耗。在民用建筑中廣泛推薦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產品,特別要大力推進LED(發光二極管)應用于燈飾工程,減少普通白熾燈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壓汞燈。在公共場所、道路、景觀燈光工程等推廣綠色照明和智能可控照明,開展路燈與景觀燈光聯運試點,在住宅樓道全面普及聲控節能燈。嚴格執行公共場所夏季空調溫度的設置標準(不低于26℃)。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市市政管理局、市建設局、*供電局負責。

5、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在農村大力開發生物能源,加大沼氣池推廣建設的力度,推廣節柴灶。在城市對既有建筑,在不影響質量、安全和建筑立面外形的前提下,加快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此項工作由市農業局、市建設局負責。

6、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落實電力需求側管理及迎峰度夏、迎冬度枯工作,加強以節電和提高用電效率為核心的需求側管理,到2010年節電5億千瓦時(年平均節電1億千瓦時)。建立與健全需求側管理組織體系和長效運作機制,落實管理制度和經濟激勵措施,加快負控裝置建設,強化重點企業用電管理,推廣典型經驗,協調好社會、電力企業和用戶的利益。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牽頭,市供電局協同負責。

7、加快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在*年上半年,市直及有條件的縣(市、區)和*高新區要建立節能技術服務中心,促進高效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以及能源利用監測工作。組織建立市級節能信息傳播體系,建立公益性的節能節電咨詢網絡,為全社會提供節能政策、技術的咨詢服務。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要定期向市經貿局等節能主管部門上報能源消耗數據。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科技局協同負責。

(二)全面開展節約用水

1、*年底前,制定節約用水規劃和全社會節水目標。開展建設節水型社會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節水型社會的建設。抓好端州區作為節水型社會試點的建設,各縣(市、區)要選取一批鎮、村開展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此項工作由市水利局牽頭,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建設局、市物價局協同負責。

2、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年底前,按照國家標準,制定紡織染整、生物化學、造紙、啤酒等高耗水行業取水定額標準,對超定額實行累進加價,促進企業不斷降低單位產品取水量,重點抓好紡織印染、生物化學、造紙等行業的節水工作。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技術改造,推動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的提升。嚴格限制高耗水建設項目。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牽頭,市水利局、市發改局、市物價局協同負責。

3、加強城市生活節水管理。提高用水裝表計量率,繼續推行居民用水總表分裝到戶,市政、環衛、綠化、學生公寓推行計量用水。結合河道整治,在有條件的河岸設置輸水泵站,方便綠化、景觀用水。要加強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改造,推廣經過合法認定的管材,進一步降低管網漏失率,到2010年,自來水管輸漏失率要減少到10%以下。加強消防、市政、環衛等公共用水管理,嚴禁偷采、濫采、無證取水等非法取水活動,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有償使用制度和水資源論證制度。市政、環衛、綠化用水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河水,逐步減少將自來水用作綠化和環衛用水。積極發展大型綜合性設施屋頂雨水集蓄利用。此項工作由市市政管理局牽頭,市建設局、市發改局、市水利局、市物價局協同負責。

4、發展節水高效農業。因地制宜地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集蓄節灌等高效農業灌溉技術;抓好旱作基本農田和集雨補灌等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在缺水地區培育和推廣抗耐旱高效作物品種、免耕技術、節水精播技術等旱作農業節水綜合配套技術。此項工作由市農業局負責。

5、創新市場機制。發揮水價杠桿作用,促進節約用水。研究適當提高水利工程、工業及自來水廠取水價格、居民生活用水價格以及污水處理費標準等計劃草案。通過法定的程序調整各類用水比價關系,提高用水效率,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此項工作由市物價局牽頭,會同市水利局、市發改局、市建設局負責。

(三)積極推進原材料節約

1、加強重點行業原材料消耗管理。在工業節材方面,加強金屬材料加工與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林產、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的原材料消耗管理,指導企業按照規范設計項目,盡可能優化并采取資源消耗水平較低的工藝技術;各重點行業分別確定一批高耗材企業,定期公布企業名單,監控材料消耗狀況,并指導加強材料消耗核算;更多地利用邊角余料、再生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在建筑節材方面,積極推廣新型墻材和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預拌混凝土;探討用建筑垃圾替代混凝土等公路建設節材技術。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市發改局、市建設局、市林業局、市公路局負責。

2、節約木材,開發木材代用品。積極調整原料結構,逐步降低木材在建筑裝飾材料、家具、包裝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比重,積極推廣竹材并尋找其他代用材料。加大對廢舊木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對新鮮木材的需求。此項工作由市質監局、市林業局、市經貿局負責。

3、改進產品包裝,節約包裝材料。引導包裝行業轉變觀念,大力壓縮無實用性材料消耗,減少包裝資源的浪費;引導消費者轉變觀念,倡導簡潔實用型、易回收利用、易降解、易處置的包裝;加強監督檢查,凡生產、銷售列入國家或省、市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或包裝物使用后進行回收;改進大宗原材料產品包裝方式,在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業中推廣運用大噸位包裝袋,在輕工行業積極推行輕質包裝材料;發展散裝商品,限制袋裝水泥,大力推廣散裝水泥,逐步建立散裝水泥推廣體系。此項工作由市質監局、市經貿局、市建設局負責。

4、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勵星級賓館推廣能夠多次使用、大包裝的洗發液、沐浴液容器,代替一次性的小容器,并逐步減少或取消免費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在具備條件的賓館、飯店等公共場所,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毛巾等。大型商場、超市逐步實行塑料袋收費制度。此項工作由市質監局、市經貿局負責。

(四)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與礦產

1、加強規劃管理。實施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在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時,搞好土地利用的綜合平衡。嚴格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實施最嚴格的用途管制。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確保國家和本地重點項目、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普通商品房建設用地,支持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產業項目用地。規劃部門要在建設用地批準文件中,嚴格約定建筑密度、建筑容積率、綠地率、開工時間和竣工時間等土地使用條件,并加強跟蹤管理,嚴格追究違約責任。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發改局負責。

2、加快工業向集聚基地集中。積極引導工業項目進入開發區或工業區,有計劃地進行布局調整在治理整頓中撤銷和核減的開發區以及需要淘汰的零星工業項目和企業,或置換土地。對已拆除廠房并實施土地復墾的,可將相應土地指標平移至工業園區。要加強分期實施的大型工業項目預留規劃用地的管理,對規劃預留用地,必須根據實際到位資金情況和生產建設進度,分期分批確定供地數量。適當提高工業區建筑容積率。新設立的企業,除少數具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和工藝外,提倡建設多層廠房。鼓勵企業優化工廠布局,提高廠房利用率,嚴格控制企業建設大廣場、大草坪等非生產用地,工業企業的建筑凈容積率要提高到0.8以上。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建設局、市環保局負責。

3、嚴格保護耕地。逐步建立起各級政府負責的耕地保護責任考核體系,結合實際大力開展土地開發整理,指導村鎮按集約利用土地原則做好規劃和建設,促進農村建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啟動“沃土工程”,推進土地復墾,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高土地質量,增加優質耕地面積或新增建設用地,適當提高征收農民集體土地成本,通過提高用地門檻,盡可能少占用農用地。進一步限制毀田燒磚,大力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工作。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市農業局、市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負責。

4、盤活存量用地。積極采取多種途徑盤活存量土地,加大土地置換工作力度。按照《關于加快金融機構抵債土地處置的若干意見》(粵國土資發〔*〕73號)提出的轉讓、收購、托管、置換產權等4種方式處置,盡快消化盤活抵債土地。加快老村舊鎮改造,積極穩妥推進農民宅基地置換試點,協調推進置換和復墾,集約開發利用置換節余的土地。對廢棄的土地要整理成耕地或農用地,努力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發改局負責。

5、推進資源整合。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加強對現有農用地、災毀土地和各類工礦廢棄土地的綜合整理;搞好城市存量建設用地挖潛和閑置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整合礦產資源,從保有儲量和生產規模等方面入手,加快現有礦山整合重組步伐,采取股份制和聯合辦礦等多種形式,推動有限礦產資源向大型骨干企業集中,實現規模開發,集約發展。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發改局、市安監局、市經貿局負責。

6、科學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在*年6月底前,制定完善我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嚴格按規劃限定的準入條件和礦山開發規模與礦山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合理設置采礦權,防止“大礦小開、一礦多開”。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城鄉規劃局、市發改局協同負責。

(五)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

1、加快資源再生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四會市金屬資源再生加工基地、高要市塑料回收再生加工基地以及市廢舊設備拆解回收企業要按國家級產業化示范區要求,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好有關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按照政府組織協調、企業實施、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采取標準化、無害化處理,避免污染環境,建立健全再生資源的回收、加工、利用體系,建成全國金屬和塑料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示范園區。此項工作由市環保局、市經貿局負責。

2、擴大工業“三廢”利用規模。加強廢棄物產生量大、污染重的重點企業管理,重點抓好化工、輕紡、建筑行業、機械行業“三廢”綜合利用,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降低廢棄物最終處置量,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到2010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此項工作由市環保局、市科技局、市經貿局負責。

3、搞好生活廢棄物收集利用。要開展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回收資源的試點并逐步推廣。有規劃地開辦各類廢棄物資交易市場,建立以社區回收為基礎的回收廢棄物資網絡。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和垃圾資源化利用,改變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單一方式。規劃建設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發電廠,使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逐步形成衛生填埋、焚燒發電、高溫堆肥等多形式、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發展的格局。此項工作由市市政管理局牽頭,市環保局、市建設局協同負責。

4、發展生態型循環農業。推進生態示范村的建設。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實現農產品的優質、無害和農業生產廢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積極發展生物能源和沼氣工程,實施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示范工程。推進秸稈青貯、氨化和微貯等處理利用,發展秸稈養畜。推廣節肥、節藥技術,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鼓勵農用塑料回收利用。此項工作由市農業局負責。

5、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貫徹落實《廣東省清潔生產聯合行動實施意見》,組織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我市工商企業清潔生產工作方案》,充分發揮我市6家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的示范效應,促進提高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積極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方案,完成全市80%以上的重點骨干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期間,培植30家高標準、規范化的清潔生產示范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強制審核工作。此項工作由市經貿局、市環保局、市科技局負責。

四、加強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劃指導和監管

(一)加強宏觀指導和規劃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和措施融入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去,并且要加快制定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整體規劃和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在制定規劃時,要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從源頭上對建設節約型社會進行有效的管理,從根本上避免或減少因規劃不當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同時要建立節約型社會的指標體系,把主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各縣(市、區)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工作方案和分解目標,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圍繞各自職能制定可操作的具體措施。

(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用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的理念來指導和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資源消費結構。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結合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汽車配件、林漿紙一體化等支柱產業,推動環保產業和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遏制部分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特別是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工藝、技術和設備。要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產業。大力推動資源節約、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和工藝設備的開發、示范和推廣應用。由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負責。

(三)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管理監督

加大資源節約執法力度,要堅決執行和貫徹《節約能源法》、《節約用電管理辦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水法》以及《廣東省節約能源條例》、《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將資源節約工作納入法制管理軌道。加強節能、節水情況的執法檢查,依法保護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規范市場秩序,查處不符合規定的用能、用水產品和器具的生產和銷售,查處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單位,依法推動創建節約型社會工作。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政治思想、業務技能的培訓和考核,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建立起一支高效、公正、廉潔的行政執法隊伍。

五、加大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激勵和扶持力度

(一)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在每年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專門用于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的政策研究、技術推廣、示范試點項目、宣傳培訓和節能服務能力建設等工作。該項資金由市經貿局(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安排計劃,會有關部門審核后報市政府審批實施,并由市財政局負責監督和管理。現有的挖潛改造資金、科技三項費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林業生態效益等專項資金,都要按一定比例優先安排重點資源節約項目,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對重點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發展的建設項目可優先考慮納入市政府性貸款項目范圍。抓緊研究制訂促進節能、節水產品推廣的鼓勵政策;對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項目用地、用電等方面給予支持。重點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發展項目的新增用地,優先安排供地計劃,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及城市、鎮村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按規定給予優惠。

(二)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

逐步推行農業水價改革,整頓農業供水末級渠系水價秩序。貫徹落實全國水價改革與節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適當適時調整工農業和居民用水價格。進一步完善推進階梯式水價制度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收費方式。盡快建立合理的電價體系,如分時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季節性電價等,形成合理的電價體系,通過科學引導電力消費,改變電力用戶的用電方式,以達到更有效地合理使用電力。供電部門要認真落實和執行峰谷電價政策。對高耗能行業中淘汰類、限制類項目,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由市物價局、*供電局負責。

(三)加快科技創新

建設節約型社會要不斷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使傳統工業盡快走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現代工業。在每年的科技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資源節約技術創新的研發。要增加科研的投入,增加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增加重點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入,加快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對重點領域制定節約和環境友好指標,設置一些新的技術標準,發揮科學技術在節能降耗方面的積極作用。由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事局負責。

六、切實加強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由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督,統籌解決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中遇到的重要問題。該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經貿局)負責日常工作。各縣(市、區)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要對轄區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工作負總責,建立相應的領導和工作協調機制,做到層層有責任,逐級抓落實。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要定期檢查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落實情況,要把資源節約等工作任務作為重要考核目標內容。

(二)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

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要認真落實有關資源綜合利用、環保設備(產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抓緊研究制定支持資源節約的地方財稅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對政府節約資源管理和公共設施節能改造的支持力度。市統計局要加強能源、水等資源消耗方面的數據收集及統計分析工作,建立我市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定期公布我市資源節約相關數據,并協助市經貿局做好重點企業節能監督工作,要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于*年初步建立起相適應的統計指標體系。教育部門要將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容納入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體系。對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節能節水管理人員和重點用能設備操作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加強對節能節水執法監督人員和檢測機構人員的培訓工作。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在青少年中開展“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粒糧、每一分錢”的資源節約宣傳和實踐活動。各級工會要積極開展群眾性的資源節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活動。市國資委、市法制局、市總工會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做好本單位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配合推進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

(三)大力開展宣傳活動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開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要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作用,通過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等形式,開展各種資源節約、循環經濟專題宣傳教育活動,開辟公益宣傳欄目,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曝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宣傳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宣傳普及清潔生產、綠色經濟知識,形成全民參與、互促共進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機關帶頭做好表率

各級領導干部和所有公務員要認真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節約型黨政機關的意見》。政府機關有關部門要加強公共財政對政府機構節能、節水改造和節約資源的支持和管理,對納入政府采購的節能、節水產品要優先采購,帶頭綠色消費。要抓緊研究制訂市直機構電耗、水耗、油耗的定額標準。各級黨政機關要加強對本部門、本單位節電、節水、節油、節約用紙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爭取3年內在建設節約型政府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年,市級黨政機關要帶頭做到用水、用電量要分別比*年節約10%。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和無紙化辦公。積極調整、推行有利于節約資源的工作、學習和作息時間。

(五)實行工作考核和獎罰制度

建立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統計、考核和獎罰制度,把考核成績納入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和*高新區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內容,對資源節約工作成績突出的部門、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因瀆職、失職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和污染環境的,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七、開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工作

按照省經貿委《關于印發〈廣東省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粵經貿電力資源〔*〕198號)要求,開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試點期限為*年至2010年。結合實際,我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步驟如下: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階段(*年1-6月)

*年1-6月,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按照本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工作方案。并采取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目的、意義、目標和措施。各新聞單位要積極開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宣傳報道,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于*年6月底前將本階段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情況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啟動試點階段(*年7月至*年12月)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方案和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工作方案,以及有關職責分工和任務分解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同時,按照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的原則,確定一批重點試點單位,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市一級確定端州區和*高新區作為重點區域,并在全市選定一批企業和產業園區列入市發展循環經濟試點計劃,并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或產業園區申報列入國家和省的試點計劃,推進建設、環保、能源、水資源和土地等領域的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在縣(市、區)一級,要確定1個鎮(街道)和1個社區作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重點單位,推動一批企業成為清潔生產試點企業,其中端州、高要、四會各2個,鼎湖、廣寧、懷集、德慶、封開、高新區各1個。*高新區要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積極推進生態型工業園區試點。

(三)深化試點階段(*年1月至2009年12月)

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包括各縣(市、區)和*高新區、有關單位]每半年向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報告試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成效。

*年起,每年底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各縣(市、區)和*高新區要對本年度的試點工作進行總結,由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考核評價,提出評價意見和獎懲建議。各鎮(街道)的考核評價由各縣(市、區)和*高新區負責組織實施。

市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要做好試點工作總結,確定工作計劃和重點,明確目標和任務,深化試點工作。

篇5

二、我們的做法

1.嚴格成本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007年,我們把成本管理視作生產經營中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強對原煤、原材料及資金方面的管理。

第一,在原煤購進上,今年由于國家宏觀產業結構調整,大力進行煤炭企業整頓,使公司原煤采購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一是進煤渠道與往年相比大幅度減少,從往年的幾十個礦減少到幾個礦,使公司采購渠道幾乎沒有調劑空間。二是原煤產量銳減,造成企業生產常常等米下炊,甚至無米下鍋,給企業正常生產造成很大被動。三是原煤價格居高不下,與往年同期相比原煤價格上漲了200%還多,使原煤成本由過去的每月300多萬上升到目前每月1000多萬,全年原煤成本多支出近9000萬元,造成很大的資金缺口,使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為此我們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一是調選精兵強將,充實采購隊伍,采取激勵措施,調動采購一線職工的積極性,派人員駐礦盯礦,做到儲煤先購,有煤即購,無煤預購。二是建立嚴格的原煤進廠管理監督機制,本著質優價廉的原則,從原煤的考察選礦、到簽定進煤合同、進廠化驗等環節都層層把關,有效地防止了質次價高煤的進廠以及虧噸現象。另外,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除了主要采購國營大礦原煤的同時,我們積極調整進煤渠道,盡量多進一些小礦煤,充分利用大礦原煤和小礦原煤的價格差,把原煤成本降到最低點。

第二,在物資采購中,我們嚴格按照公司有關文件精神,以“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比服務”的原則,采取邀請招標和公開招標相結合的辦法,將5000元以上的大宗物資采購、重大設備購買等實行公開招標,既確保了物資供應質量,又降低了采購成本。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物資,減少庫存。

第三,在材料費用上,實行材料費包干制度。根據年初制定的責任目標,定額各車間材料費用。讓職工直接參與當家理財,將企業的效益與職工的收入直接掛鉤,大大增強了職工的節約增效意識。同時,還積極開展增收節支、修舊利廢活動。

第四,在財務管理上,一是加強資金的運營管理,多方籌措資金,合理安排,統籌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把錢花在刀刃上;二是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合理安排,壓縮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開支,做到全年的開支要有預算,有計劃,確保的資金平衡;三是對于各部門的小型開支,例如:辦公費、電話費,詳細核算,制定指標,實行包干到各部門使用。

2.狠抓安全工作,確保安全局面

安全是電力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與保證。今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在抓好經濟效益的同時,狠抓安全生產工作,緊緊圍繞“抓落實、嚴考核、重實效”的九字方針,開展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一,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逐級簽訂了《安全目標責任書》,并健全了廠、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網。落實了安全生產獎懲考核制度,安全目標明確,責任壓力到位,對在安全上出現的問題堅決不推諉、不扯皮,對違反制度造成的事故,堅決做到不手軟,不姑息遷就,落實責任嚴肅處理,并且我公司考核辦對責任制完成情況實行隨機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資金相掛鉤,從而提高了職工抓安全、保安全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第二,以反習慣性違章為重點,進一步增強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做好事故預想和危險點分析,并不斷完善安全監督約束機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大安全執法力度,把“安全第一”始終貫穿

共3頁,當前第1頁1于安全生產的全過程。

第三,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通過漫畫、黑板報等形式,大力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做到警鐘常鳴,提高防范意識。

3、抓好生產管理,努力提高設備健康運行水平

運行管理的好壞,對電廠來說至關重要,它對機組能否穩定安全經濟運行及節能降耗都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我公司各生產管理科室從明確責任入手,理清思路逐月對各運行單位進行考核,做到獎罰分明。各生產車間則要對自己的經濟指標每月進行一次分析,值長室每月進行一次匯總,對運行中存在的較大問題,組織專人專題進行討論,拿出具體措施,專人負責落實。

當然,在生產中只抓運行管理只是一個方面,設備的檢修狀況,對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今年的設備管理中,我們主要是抓了消缺率和檢修工藝兩項工作。我們嚴格要求每運行班一班三查,安教科一天一查設備運行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督促處理,要求檢修人員做到大缺陷不過夜,小缺陷不過班,保證主設備消缺率100%。輔助設備消缺率98%以上。其次,我們還在檢修中嚴把檢修工藝關,明確驗收質量標準,要求設備專責人必須深入生產現場了解設備狀況,檢查設備檢修質量。

4、抓好職工培訓,切實提高員工素質

要保證安全,“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職工隊伍素質提高了,安全工作才有可靠的保證,為此,我們始終把職工培訓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常抓不懈,本著“缺什么,學什么,少什么,補什么”,“理論聯系實際”的培訓原則,落實各項培訓計劃。全年共完成職工崗位培訓 人次,技術問答 題,培訓率100%,合格率98%,通過強化培訓,職工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三、加強管理、挖潛增效,確保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和效益的增長

管理是生產力,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保證,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建立創新的機制,必須靠管理來保證,管理對企業來說是永恒的,為此,我公司將加強內部管理列入工作重點: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全員責任目標管理,提高企業內部整體水平,把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與目標成本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全面建立起量化的責任目標體系。我公司制定下發了《辦公用品費用承包實施意見》、《接待費用管理規定》、《物資驗收入庫及物資領用發放、審批制度》、《安全考核管理獎懲制度》等一系列相應的制度、措施,充分調動了各部門各單位加強成本管理的積極性。

二是夯實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和現場管理。我公司針對過去基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對企業管理體系進行了改革,重點強化了以生產現場管理為核心內容的基礎管理工作,強化安全意識,加強現場檢查,對改進和提高生產現場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強對財務的管理,降低財務費用,集中資金優勢,使企業資金得到有效合理的使用。

四、完善招標程序,提高招標工作質量,針對招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我公司制定了《物資采購招投標制度》,逐步理順了關系,規范了招標程序,對計劃申報、驗收入庫、質量監控、市場價格進行了規范,

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一個企業的產品、市場、管理都可以學習模仿,但文化是學不走的,文化是一個企業內在的東西,是長期形成的、獨有的潛在力量,企業文化是在生產、經營、發展、壯大過程中不斷形成的理念,是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行為準則。為此,我公司將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公司利用“十.一"長假,舉辦了慶“十.一”文藝晚會、書畫比賽、藍球、乒乓球比賽等等一系列活動;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了職工的情操;在宣傳上,利用板報、宣傳欄、詩歌朗誦等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增強員工對時事的了解,提高員工的政治素質;利用《鋁電信息》大力宣傳員工在生產、經營及各項活動中的典型事跡,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職工的文明意識明顯增強,思想觀念明顯改變。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企業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我公司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在

共3頁,當前第2頁2上級有關部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以企業經濟建設為中心,嚴格按照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不斷強化班子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實,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企業經濟發展,從而使公司的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是完善機制,強化監督。制度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是深入開展反腐敗工作的根本措施,要使黨風得到根本好轉,必須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形成全方位、強有力的監督體系。我公司結合實際制定和完善了《車輛管理制度》、《醫療費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起到了工作有標準、做事有范圍,用完善的制度約束人的良好效果。

二是延伸監督觸角,創建干部廉政檔案。我公司實行了黨員干部“廉政檔案”,隨時掌握黨員干部的廉政勤政情況,并要求每位黨員每季度都要寫出述廉報告,匯報本季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的落實情況,給黨員干部加上廉政“緊箍咒”,并為每位中層以上干部發放“干部廉政警示卡”,同中層以上干部的家屬簽定了“八小時以外廉政建設協議書”,把廉政建設的觸角從工作時間內延伸到工作八小時以外,形成了崗上有責任,崗下有目標的良好監督氛圍。

三是深化企務公開,實施陽光工程。企務公開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強大原動力,實踐證明,企務公開出凝聚力,企務公開出積極性,企務公開出效益。我公司始終堅持三個結合,即:與黨風廉政建設、健全職代會制度、加強企業管理相結合,我們把三個結合和職工是否滿意作為衡量企務公開工作的標準,要求各單位按時、定點作好公開工作,把企務公開的著眼點由注重公開的形式轉向注重公開的效果,使企務公開在企業的改革發展中發揮了明顯的作用。

六、其他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進展

2007年我們在精神文明建設、消防管理、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等各方面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如我們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大力倡導以德治企、誠信經營的理念,這對于展現公司精神風貌,塑造公司良好形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公司為加強民兵訓練,提高民兵素質,對公司民兵進行為期一個月嚴格的軍事訓練,觀看《現代軍事光碟》、實彈射擊,從而使公司民兵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思想觀念得到創新,為適應新形式勢下,高科技現代戰役中的戰略防御能力和軍事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1)進廠煤煤耗過高。影響我公司成本的關鍵因素是原煤價格上漲,上半年的煤耗比去年同期上漲47克,僅這47克煤,我們就多支了300多萬元,在煤耗上還有潛力可挖。

(2)管理費用過高。雖然我們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總體形式比去年有明顯好轉,但管理費用過高還是十分突出的,招待費、賠青費已用了全年計劃的一半,車輛費用也是居高不下。

(3)廠用電率過高。

八、2007年工作計劃與目標

1、資產經營

(1)杜絕特大、重大事故、人身傷亡事故、重大火災事故及企業負主要責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絕習慣性違章,不發生惡性誤操作事故。

(2)實現三個安全生產100天,力爭全年無事故。

(3)全年發生事故率不超過0.5次/臺.年。

(4)完成發電量計劃 萬kwh,售電量 萬kwh。

(5)廠用電率控制在 %以下。

(6)主設備完好率100%,充油設備無滲漏,充氣設備無泄漏。

(7)非計劃停運次數定額完成率≤60%。

2.新開拓的業務收益與預測

我公司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實現煤、電一體化,與青陽溝煤礦共同出資建立了自己的煤礦,這樣,既為我公司提供了可靠的煤資源,同時又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預計年產煤 噸,實現利潤 萬元,為我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經濟保障。

篇6

一、謀劃長遠、綜合全局,決策參謀作用充分發揮。

(一)認真編制全區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參與2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提出20*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思路、預期目標和主要措施。

(二)做深、做透運行分析。通過進一步完善落實聯系企業制度和經濟綜合信息網絡聯席會議制度,保持和企業、部門的密切聯系,隨時了解掌握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和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創新經濟分析的方式方法,拓展分析的深度和廣度,高質量完成一季度和半年度經濟運行分析。

(三)完善課題管理制度,統籌規劃修編工作。一是嚴格課題管理程序。明確了課題的申報、確定、實施、評獎等各個環節,使之更規范嚴謹。二是強化激勵機制。允許科室、自由組合的課題組或個人自行申報并開展課題研究。三是強化課題成果的宣傳和優秀課題的申報。完成了對20*年的優秀課題成果匯編。積極參加省、市發改委的優秀課題申報,分別向省、市發改委申報了3篇和5篇優秀課題。四是組織區級各部門*年以來的規劃編制的摸底調查,形成《規劃管理辦法》(初稿),為規范規劃管理夯實了基礎。五是編制完成了《*區中型水庫庫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的初稿、衛生分預案的初稿。委托*國際投資咨詢公司進行《*區消防規劃》的編制工作等。

(四)努力提升《*經濟》辦刊質量。一是抓制度建設。擬定了《*經濟》編委會內部考核和獎勵辦法(試行稿);建立并完善《編委會內部編輯工作流程》、《編委會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二是抓隊伍建設。分別從提高素質、增強能力和培養敬業精神等方面著手,共組織編委提高會2次,開設信息寫作、編務理論等方面的提高培訓3次,與媒體互動活動1次,考察調研活動4次。

二、科學調度,統籌平衡,投資管理和服務力度不斷加強。

(一)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把好項目審批關。一是做好20*年度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安排和資金平衡工作。通過充分論證,形成我區今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141項,區實事工程8項,重點工程31項。二是規范制度,嚴格程序。全面推行工程項目代建制度。嚴格執行《*區公共建設服務中心工程項目代建管理暫行辦法》,今年在下達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的同時,明確了進入公建中心代建的項目。妥善安排責任單位的工作計劃、落實工作責任,所有重大項目實施定期督查、一月一報、一季一監督制。加強新開工項目統計工作,建立新開工項目確認和檢查制度,牽頭組織對3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逐個上門現場核查,定期對500-3000萬元新開工項目進行上門現場核實抽查。三是把好政府投資項目審批關。繼續執行政府投資項目開工報告審查制度。今年還重點加強了對政府投資項目的事中管理,對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調整建設內容、造價概算等事項進行了嚴格評審。

(二)把握項目準入門檻,加快促進產業升級。一是實施自主創新重大產業化項目。下達實施第一批項目計劃(9個),其中高技術產業化專項1項,重大裝備制造專項2項,自主品牌實施產業化專項6項。二是加大對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項目的支持力度。

(三)加強項目概算造價和工程招投標管理。充分發揮造價辦職能,嚴格工程造價審查,加大對社會造價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保證項目資金的有效管理和節約使用。起草了《*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暫行工作規程》(初稿)。加強對工程招投標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

(四)做好項目服務工作。在進一步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首接制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全程窗口”建設,我局窗口1-12月共受理項目470個,4次被評為優勝服務窗口。

(五)切實履行“中提升”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做好“中提升”戰略任務的責任分解和進度督促工作。上半年重點做好浙洽會“中提升”專場項目推介工作,精心篩選、包裝了8個項目進行推介,得到了市“中提升”辦公室的肯定。

三、加強聯動,狠抓落實,重點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一)繼續做好重點工程的申報工作。下達20*年重點工程、重大前期項目的投資計劃和形象進度計劃,確定25個區重點前期項目。積極做好省、市重點工程的包裝、申報和協調工作。通過努力,*市姚江東排*段整治工程(一、二期)、*垃圾焚燒發電廠、220KV殿跟輸變電工程、*大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二醋酸纖維素及醋酐項目五個項目被列入或重新列入省重點工程。

(二)完善考核體系,加強目標管理。確定了20*年度*區重點、前期項目建設工作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對項目按提前完成、按期完成和進度滯后進行分類,為項目的重點推進打下基礎。

(三)在三個層次上加強項目的協調和聯動。一是加強與市發改委等上級部門的上下聯動;二是加強與區級部門的左右聯動,積極協調各方關系,對所有新建項目從用地預審、項目審批、用地指標等各個環節予以大力配合,協助業主單位解決具體困難;三是加強對具體項目的協調,對項目單位在項目審批和前期工作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例如對110KV前方變路由走向、北區污水處理廠排污管與新泓口圍墾之間的關系、化工區主管廊與宏遠路北拓工程之間的矛盾、LG管道遷移問題、韓國愛敬、荷蘭阿克蘇項目報批等事宜進行了協調,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四、優化結構,集約發展,工業經濟運行的調控力度進一步增強。

(一)科學編制20*年全區工業經濟指導性計劃,牽頭制定出臺有關工業經濟扶持方面的政策。

(二)繼續完善區域經濟運行預警和監測體系。新建各鎮(街道)每月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和銷售前100位工業企業情況通報制度,每月一次對全區工業經濟運行進行調研和分析。加強經濟微觀動態監測,著重發現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和深層次問題,以更好把握經濟形勢。

(三)大力培育創新成長型企業。一是完成了創新成長型企業的篩選工作,確定20家入選企業。二是對財政資金通過擔保公司放量運作,使得20家企業共獲得6000萬元(每家300萬元)的擔保貸款,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

(四)扎實開展循環經濟和節能降耗工作。一是確定了20*年第一批(17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名單,并督促示范企業確定審核機構。二是開展清潔生產培訓班,共有25家企業,近80人參加培訓班。三開展了節能宣傳月系列活動。四是組織了省電器推廣工作。積極推進節能項目實施。五是推進重點能耗企業節能診斷工作。組織節能專家組和合同能源投資管理單位對我區高能耗企業進行“節能診斷”。全年完成對31家3000噸標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的診斷,效果明顯。

(五)組織好各類培訓工作。圍繞市經委對我區的培訓考核目標和提高企業自身素質要求開展了清潔生產、ISO14000、成長型中小企業高級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培訓班等共12期,培訓學員412人。繼續開展有序用電工作,制定20*年度工作方案,進一步完善“三電辦”職責,努力降低供電不足對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損失。積極開展市場整頓和市場拓展。牽頭制定我區20*年市場整頓方案。高質量完成各類展銷任務等。

五、依法行政,關注民生,價格調控的杠桿作用逐步體現。

(一)加強收費管理,規范收費行為。一是在全市率先實行收費許可證網上公示。公示內容涵蓋收費項目、計費單位、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等,極大地提高了收費透明度和方便了企業和群眾查詢。二是會同區國土分局核定征收集體土地拆遷補償費用;核定餐櫥垃圾收集運輸費、住宅小區前期物業管理費和停車費;重新核定招寶山風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蛟川書院學生住宿費標準;會同區住房委員會調整公有住房銷售價格和租金;審核停車場收費標準等。三是開展涉農、涉企收費、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物業收費等各類專項檢查。堅持價格巡查制度。繼續開展節日市場價格檢查。不斷探索市場價格監管方式,拓展價格監督檢查空間。對城鎮納入全市大網和農村的自來水價格進行常態化監管。做好收費公示和明碼標價工作。繼續整治價格欺詐行為。健全價格舉報工作制度,著力打造12358品牌工程。截止12月底,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5件,經濟制裁總額28.55萬元,處理群眾價格投訴舉報23件,已辦結23件,辦結率100%。

2、加強成本監審,完善價格預警。一是搞好價格監測和成本監審工作,建立新的采價網點。開展了拆遷服務成本、招寶山風景區運營成本監審,為價格決策提供依據。二是鞏固和完善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應急干預機制。繼續做好企業收費負擔監測工作和全區行政事業性收費審驗工作。加強對熱點價格問題的監測和分析。對市場價格走勢堅持季度分析報告,及時掌握成品油、糧食、農資、液化氣以及鋼材、水泥等事關民生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商品價格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3、開拓價格認證各項業務。一是繼續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概算審核。今年1-12月,工程造價概算送審額59465萬元,核減7002萬元,核減率11.77%,促進了工程造價保廉體系的建設,有效提高政府資金的利用率。二是穩步發展咨詢新業務。三是積極開拓鑒證評估業務。進一步提高涉案和車損、保險、法院等評估業務水平;增強了拆遷賠償評估業務,進一步加大政府項目的服務力度。

六、拓寬領域,協調推進,經濟技術協作任務有效落實。

(一)擴大品牌效應,積極推進與定海的山海協作工程。1-11月共組織高層互訪4次。確定了總幫扶資金達55萬元的4個政府幫扶項目和1個總投資為1億元的生產性項目。落實12個單位與定海3個社區的結對任務,并落實結對資金39萬元。

(二)拓寬協作領域,努力開展與衢州的資源與產業合作工作。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摸底調研。廣泛征求各鎮(街道)及有關企業對如何開展與衢州資源與產業合作工作意見,發放對外投資意向表50余份,掌握企業到衢州投資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組織*區與衢州市資源與產業合作洽談會,全面推進了兩地間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經過多方努力,今年我區與衢州方簽訂協議投資3.95億元,完成實際投資1.6億元,較好地完成了市考核任務。

(三)積極參加市協作辦組織的接軌上海、西部開發、振興東北的各項活動。組織企業參加外省市來甬的各類投資推介會15次;參加上海名醫專家*行活動;組織1家企業參加哈洽會。充分利用區企業家協會的平臺,引導和鼓勵企業尋找商機、向外拓展。

七、有效疏導,妥善應對,體制改革不斷深入。

(一)大力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做好摩士集團與市發改委、市證監會的銜接溝通,密切關注和服務摩士集團的上市工作。加大服務力度,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有針對性地組織部分企業參加上市及股份制改造的知識培訓。

(二)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會同中介機構、國資辦等部門做了大量的協調溝通工作,進一步明確工業國司的轉制資產的界定、轉制的形式、資產評估等方案。不斷完善改革方案和實施辦法。目前,工業國司原經營者按評估價成功摘牌。

(三)開展關于加快我區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前期調研。

(四)認真處理各類改革遺留問題,按照政策妥善處理來信來訪的接待和答復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復。

八、強化效能,提升形象,和諧型機關創建成果得到鞏固。

(一)加強黨建工作,著力提高戰斗力。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健全黨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黨內監督。認真落實區委關于黨內監督九項制度的《實施意見》,嚴格執行主要領導“四個不直接分管”的規定,將人事、財務、工程招投標和物資采購等重大事務分別由各自的班子成員負責。繼續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繼續在機關干部中開展“廉政短信每周送”活動。以黨建工作為龍頭,積極發揮機關支部黨建工作示范點的輻射力,圍繞濟建設為中心,以隊伍建設為抓手,堅持人盡其材原則,合理優化調整科室人員配置。落實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交流輪崗制度,探索建立能崗適應的干部調配機制。

(二)大力推進作風建設,著力提高執行力。始終貫徹區委、區政府“真抓實干促落實”的要求,努力把抓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的目標落到實處。一是走近矛盾,破解難題。今年我局主要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重點突破。調研出臺中小成長型企業的扶持政策,搭建公共融資服務平臺。二是在扎實推進領導下基層,圍繞中心工作抓落實。以“工作落實推進月”活動為契機,局長和班子成員以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幫助指導工作,密切與基層的聯系。在4月份“工作落實推進月”期間,局長、一名副調研員和一名科長分別參加了區巡回服務組和駐街道工作組,局長隨巡回服務組多次到基層進行現場辦公、現場協調;兩名駐街道工作組的同志積極協助指導街道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基層各項工作的開展,基層的一些實際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和重大工程項目在活動中得以順利推進,如駱霞線道路拓寬、臨俞工業區污水管網規劃等工程項目在工作組的協調配合下,得到了明顯的推進和落實。三是注重為民辦實事。重視抓好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工作,對行政許可項目進行了逐項清理,并嚴格按區里要求撤并設立了行政許可科。積極創建“群眾滿意基層站所(窗口)”。

(三)加強和諧型機關創建,著力提高凝聚力。圍繞黨委工作中心,以和諧機關創建為主線,工、青、團、婦以及老干部工作等有效推進。工會工作方面,主要做好局機關在職干部和下屬企業職工及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住院醫療互助保障參保工作,并組隊參加了區總組織的全區職工社會保險知識競賽,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婦女工作方面,主要圍繞“三八節”開展了困難婦女慰問等系列活動。團支部則結合機關年輕人多的特點,開展了“好書大家讀”、關懷孤兒、結對助學兒童、舉辦讀書會、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還組織團員青年參加了“學團章、知團史、明團情”知識競賽,喜獲一等獎。老干部工作方面,順利成立了發改系統老年人協會,并取得社團資格,目前運轉正常。組織開展有益老同志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和每月3次的老干部集中學習活動的服務工作等。另外,還認真做好與聯系村結對、與社區結對共建等結對幫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