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標準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標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標準

篇1

關鍵詞:近零能耗建筑;室內舒適性;建筑能耗;精細化

一、引言

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危機及環境問題隨之而來。從全球建筑能耗占比和中國建筑能耗占比來看,建筑領域是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大戶”,建筑從建造到使用終止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從世界范圍來看,歐洲作為世界上建筑節能領域發展最為先進的地區,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逐步通過近零能耗建筑的普及,向零能耗建筑和產能房的目標邁進;自2020年起歐盟的27個國家必須采用被動房建設標準,所有新建建筑達到“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美國也明確了建筑節能戰略目標:在2020年“零能耗住宅”可市場化;到2030年所有的新建商業建筑達到近零能耗狀態等。隨著我國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響應“30·60”雙碳目標等,近零能耗建筑滿足高舒適度和低能耗的雙重要素成為各級政府綠色建筑管理部門的主要扶持和發展方向,正面臨規模化、區域化發展的新形勢。隨著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的頒布實施,我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還是民生建設需求角度,加快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意義重大,同時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近零能耗建筑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近零能耗建筑”的理念來自于德國的“被動房”。邁向零能耗建筑的過程中,根據能耗指標可劃分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適應氣候特征和場地條件,通過降低能耗的被動設計技術和主動技術措施,最大程度地運用當地可再生能源,在運行階段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適的室內環境的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其室內環境參數和能耗指標須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規范,零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發展的更高層次,可實現建筑使用過程的低碳化、零碳化。推動建筑邁向近零能耗,實現建筑達到零能耗是全球的發展趨勢。我國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領域的發展超過十年,當前,已邁入建設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階段,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最終實現建筑零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要求建筑物必須在能源消耗、熱負荷和室內環境參數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標準,其主要技術思想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充分考慮室外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是影響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氣候條件,被動式近零能耗建筑應與之相適應,因地制宜地選擇高保溫隔熱與高密閉性的建筑圍護結構、建筑無熱橋處理等適應氣候的技術;二是實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的能耗標準,通過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陽等設計,降低建筑能耗需求,并充分考慮可再生清潔能源的使用,實現近零能耗的目標;三是符合高質量的室內環境參數及室內熱舒適標準,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氣密性,增加居住舒適度,同時,選取超低能耗、新型環保建筑材料。

三、近零能耗建筑建造的關鍵技術

我國零能耗建筑起步較晚,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全生命周期技術及相關體系還亟待發展,需要科學的規劃設計、精細的施工和智慧化運行,這也是近零能耗建筑建造三個階段的關鍵技術應用。

(一)設計階段的應用

通過近零能耗建筑優化設計,利用最先進的建筑材料以及節能設備,在建筑的初期階段將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和成本降到最低。1.建筑圍護結構高性能優化設計近零能耗建筑包括綜合利用被動式節能技術的建筑。建筑能耗的75%是由圍護結構傳熱造成的,護結構(外窗、外墻、屋頂、地面等)設計是近零能耗建筑節能的關鍵。第一,近零能耗建筑外墻設計。影響外墻保溫隔熱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結構設置和所使用的材料。從結構上來看,外墻保溫方式有內保溫、夾心保溫和外保溫,可通過增加保溫層厚度和外墻高密閉性技術來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從材料上來看,外墻常用的保溫材料有加厚的石墨聚苯乙烯板(GEPS)、擠塑聚苯乙烯板(XPS)、250mm巖棉/雙層等。第二,近零能耗建筑屋面設計。從結構上來看,屋面保溫主要有架空式保溫層面、通風屋頂、反射屋頂等措施。從材料上來看,屋頂保溫層應保持連續性,優先選用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第三,被動式建筑外窗設計。外窗系統是建筑圍護結構保溫的薄弱環節,窗框部位易引起熱橋效應,是影響圍護結構保溫、防水和氣密性的關鍵部分。從結構上來看,主要參數考慮建筑的窗墻比、材質和氣密等級。從材料上來看,常用的被動式窗系統通常窗框大多選擇鋁包木、PVC包PS型材等,玻璃則采用三玻兩腔中空玻璃等高性能材料,例如,鋁包木三玻兩空窗、PVC包PS型材三玻兩空窗等。第四,近零能耗建筑無熱橋、高氣密性設計。建筑氣密性設計參數主要考慮建筑氣密層的位置、氣密層的連貫性及氣密層材料。無熱橋設計注重保證圍護結構的保溫連續性,重視縫隙的密封以及各構件保溫連接易形成熱橋部位細部節點的無熱橋處理措施。由此,通過對圍護結構的“被動”保溫技術綜合設計優化,來提高建筑的保溫、氣密性,從而保持房屋內部適宜的居住溫度,大幅降低房屋總能耗。2.重視自然通風、采光設計近零能耗建筑設計需要根據自然條件和場地條件,更多利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陽的平衡進行合理的節能。建筑首先需要滿足保溫隔熱的基本要求,同時實現自然通風以及自然光采集。良好的自然通風設計可以減少15%的空調運行時間。在進行室內自然通風優化設計時,應考慮朝向、合理布置門窗位置、窗墻比、遮陽等,使建筑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風。通過自然通風實現建筑物夏季降溫,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另外,設置高效新風熱回收系統。該系統由新風系統和熱回收系統組成,新風系統保證室內空氣質量高,同時通過回收利用排風中的能量降低建筑能耗需求。自然采光具體設計靠窗地面積比、窗墻面積比來控制,同時注重實現采光和遮陽的平衡。3.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近零能耗建筑指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為零,用能主要是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中規定:對于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大于10%。此外,可再生能源作為實現我國2035年能源轉型的主力能源,建筑領域應用重點包括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伏、淺層地熱能以及生物質能利用等形式。設計人員需綜合考慮當地的資源和建筑自身條件,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供暖供冷以及空氣源熱泵系統等應用,解決建筑空調采暖、熱水供應及照明能源需求問題,推進建筑技術整體能耗的降低。隨著近零能耗建筑規模化推廣,亟需進一步提升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從而降低建筑成本。

(二)施工階段的應用

近零能耗建筑是追求細節的建筑,施工階段每個細部節點都需要精細化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1.加強對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現階段,我國近零能耗建筑處于發展和推廣階段,為實現高保溫隔熱及氣密性,近零能耗建筑的圍護結構相較于傳統建筑結構更加復雜,施工技術、建材標準均高于普通建筑,這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員工素質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企業需要選擇經驗豐富、技術能力強的施工人員,注重加強專業性技術培訓,幫助相關人員快速掌握相關關鍵技術和具體施工工藝,提高現場工程師、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以實現近零能耗建筑專業化施工。2.重視高質量材料、設備的選取近零能耗建筑關鍵技術參數對建筑材料、設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近零能耗建筑保溫材料的厚度是普通建筑材料厚度的2~3倍,且對窗戶、保溫材料等也有更高的標準。采購人員必須合理控制材料設備采購程序,將帶有綠色建材標識或者高性能節能標識的材料和設備作為首選,對進入到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根據規定的復驗程序進行復驗,以保證施工材料和設備均符合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要求,保證施工技術與時俱進,從而提升近零耗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3.全面提高施工質量在建造過程中,近零能耗建筑保溫結構的連續性、建筑整體氣密性和無熱橋處理等都需要精細化的施工和管理。一方面,加強施工全過程管理。現場工程師要提高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水平,需要明確高性能圍護結構、被動式門窗技術的施工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證每一項施工內容都有相對應的質量管理措施。實現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對施工中容易產生熱橋和影響氣密性的施工部位格外重視,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施工細節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保障施工人員在作業時操作規范。從保溫層、外窗安裝、高效新風熱回收系統、被動式脹栓加固等安裝到整個建筑完成都需要精準施工。氣密層和冷熱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建筑的整體效能,因此應根據相關施工規范,保證建筑的氣密性,實現保溫層的連續,外墻板拼縫保溫節點、外窗保溫節點、穿墻管保溫節點等部位的冷熱橋斷橋處理及精細化施工,從而切實有效地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三)運行維護階段

暖通空調等系統的運行和管理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環節,應構建能耗、能效一體化運行管理體系。建筑運行維護階段,除了采用能耗較低的采暖、空調方式等,采用智能化的用能控制技術,實現采暖、空調、照明及電梯、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優化運行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重要環節。建筑運行期間,以環境舒適度和系統能耗為目標,一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能耗使用情況分析,實現能源系統精細化運行管理。二是實時監控建筑物的內采暖、空調等運行過程,根據運行記錄或異常情況分析,及時發現、處理系統運行中的問題,從而提升建筑用能系統的效率。

四、結語

篇2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建筑節能,深化供熱體制改革,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污水處置工作機制,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以健全法規制度為基礎,以經濟激勵政策為引導,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切實落實技術標準,加強考核評價,扎實做好建設領域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工作,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和長效機制,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推動城鎮發展模式轉變,實現城鄉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1.節能目標:“**”末,單位建筑面積能耗降低18%,實現節煤9萬噸/年;2009年起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65%設計標準;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基本完成全市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和采暖供熱計量系統改造;深化供熱體制改革,完成“暗補”變“明補”工作,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熱計量收費制度;加快實施供熱資源整合,集中供熱率達到80%;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替代常規能源10%;開展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綠色建筑等試點示范工作;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總出行的比重力爭達到35%以上;實現萬元GDP取水總量低于全國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2.減排目標:“**”末,實現減少煙塵排放3600噸/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440噸/年;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80%,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0萬噸,減排COD(化學需氧量)3.6萬噸;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不超過12%,力爭新建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力爭實現城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二、工作措施

(一)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

1.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在城鄉規劃中應編制各階段節能減排工作任務。明確符合我市實際、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指標,在環境保護篇章中增加節能減排內容,作為強制性要求。規劃主管部門要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節能減排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責任單位:市規劃局)

2.嚴把新建項目審核關。涉及政府投資的項目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增加節能篇,涉及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在編制申請報告時應增加節能篇,對不符合節能減排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工程建設項目不予審批和核準。規劃主管部門要加強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建項目、行業落后生產項目及樓堂館所等的規劃選址和審批管理,按照產業政策、能源審計、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節能評價審查的規定和要求,對項目進行規劃審查,凡達不到節能減排有關規定要求的,一律不予辦理規劃許可手續,違反規定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規劃局)

3.嚴格控制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住房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20**〕37號),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比重,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比重應達到住房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不符合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不予發放規劃許可證。(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建委、市國土局、市房產局)

4.調整建筑用能結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成立**市清潔能源建筑應用管理指導委員會,組織、協調和推進清潔能源在我市建筑中的應用。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開展清潔能源建筑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建設,2008年完成20萬平方米地源熱泵、太陽能熱泵及電采暖示范工程,通過示范項目,研究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的技術標準體系和政策法規。(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國土局、市水務局、**電業局)

(二)加快推進建筑節能工作。

1.強化新建建筑節能工程的監督與管理。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大新建建筑節能的監督與管理,確保新建建筑的工程質量。

(1)規劃主管部門依法對民用建筑進行規劃審查,嚴把規劃審批關,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責任單位:市規劃局)

(2)施工圖審查機構嚴把節能設計審查關。新建建筑強制執行現行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室內采暖系統應安裝熱計量設施及溫控裝置,達到分戶計量和溫度可調節的要求,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應有節能計算書。實行建筑節能工程備案制度,審查合格的,報建筑節能管理機構備案,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予通過,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責任單位:市建委)

(3)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嚴把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監督關。嚴格按照《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要求,加強對建筑節能工程項目及室內采暖系統、小區二次供熱系統的施工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管理,達不到節能標準要求的,不予驗收備案。(責任單位:市建委)

(4)加大建筑節能、新型建材監督檢查力度。充分發揮閉合式建筑節能管理制度的作用,強化新建建筑節能工程各環節的監督與管理,嚴格市場準入,規范企業行為,嚴肅查處不按節能標準設計、施工、監理的行為,將執行建筑節能標準行為納入建筑市場主體誠信行為考核標準。嚴格按照《自治區民用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工作制度(試行)》要求,加大建筑節能執法檢查和處罰力度。加強對國家的節能減排建設產品名錄中產品使用的監督與管理。(責任單位:市建委)

(5)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將所售商品住房的節能措施、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指標等基本信息在銷售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說明書》中予以載明。(責任單位:市房產局,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規劃局)

2.全面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堅持與舊城改造、建筑修繕和城市及區域性熱源改造相結合,與供熱系統改造同步進行,實行“誰所有、誰改造、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按照節能50%設計標準進行,并同時實施供熱采暖系統改造,達到熱計量和溫度可調節的要求。

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按照國家財政部《關于印發〈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957號)和《關于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新財建〔2008〕12號)的要求,研究制定相關實施方案,積極爭取國家獎勵資金。同時,研究制定我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經濟激勵政策,充分發揮政府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探索我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運行的模式,全面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程。

2008年,開展既有建筑基本情況調查,制定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強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強化工程招投標、施工過程監督、竣工驗收、工程結算等工作的管理,確保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質量,完成20萬平方米政府資金引導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任務。(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房產局)

3.建立政府機構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

按照國家建設部、財政部《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科〔20**〕245號)和自治區建設廳《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建科〔2008〕3號)的要求,研究制定我市的貫徹落實方案。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558號),組織開展政府機構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現狀調查和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能耗監測及節能試點工作,建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加強對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的監督管理。2008年計劃完成2項政府機構和2項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試點示范項目,為建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制定電、熱、水用能標準、能耗統計、能耗定額和限額定價、超定額加價、節能服務等奠定基礎。(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經委、烏昌財政局、市水務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三)深化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推動供熱采暖節能降耗工作。

1.繼續深化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按照自治區城鎮供熱采暖費貨幣化分配等相關政策和辦法,制定**市采暖費貨幣化補貼方案,完成“暗補”變“明補”工作。建立和完善弱勢群體采暖救助機制。認真貫徹國家發改委、建設部《關于印發〈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95號)精神,于2008年9月前制定公布我市供熱采暖兩部制計量價格,逐步推行按用熱量收費制度。2008年10月15日起,新建建筑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完成市級政府機關辦公樓供熱計量系統改造示范工程,率先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逐步對2003年4月15日后建成的節能建筑實施熱計量改造。(責任單位:市建委、市發改委協辦單位:烏昌財政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2.加快推進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建立供熱企業能耗考核管理制度。制定供熱行業能耗指標和考核制度,對供熱企業進行考核,降低使用煤、水、電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研究制定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和辦法,引導、鼓勵供熱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對現有集中供熱熱源進行節能降耗改造。研究制定**市推進供熱采暖系統節能措施和技術指南。完成70%以上燃煤鍋爐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并逐步對老舊供熱管網進行更新改造,使燃煤鍋爐平均運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平均耗煤量由33kg標煤/㎡下降到27kg標煤/㎡。(責任單位:市建委、市經委、市環保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國資委)

3.調整城鎮供熱結構。堅持以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為主,多種供熱方式為補充的城鎮供熱結構,鼓勵開發、利用地熱、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方式供熱。加快實施供熱資源整合,實行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對全市范圍內污染大、規模小、能耗高的供熱企業進行整合,重點圍繞熱電廠和大型燃煤鍋爐進行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完成區域性聯網運行和資源整合。“**”期間,單位聯片供熱鍋爐房的數量在現有基礎上減少三分之一。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加大分散燃煤鍋爐及燃煤小鍋爐的拆并力度,減少污染物的低空排放,嚴格控制燃煤鍋爐的新建審批。熱電聯產集中供熱覆蓋范圍內,嚴格控制分散燃煤鍋爐的審批建設。凡在全市統一規劃確定的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熱力覆蓋范圍內的分散采暖鍋爐全部拆并或改用清潔能源,在覆蓋范圍外的分散燃煤鍋爐全部改用清潔能源;城鄉結合區域立式燃煤小鍋爐通過限期治理,分批實施并網或改造。2008年各區拆并燃煤小鍋爐目標任務為2000臺。(責任單位:市建委、市環保局、各區(縣)人民政府,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經委、烏昌財政局)

(四)深入開展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進度。

1.加快創建節水型城市。“**”末,實現建設節水型**的總體目標。按照《城市房屋便器水箱應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推動節水產品認證管理,在城市強制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做好新建、改擴建公共與民用建筑節水器具的安裝和更新改造工作,到2010年,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普及節水器具,現有住宅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2008年建成自治區節水型城市,2009年申報國家級節水型城市。(責任單位:市水務局)

2.加快城市水價改革步伐。按照國家計委《關于改革水價促進節約用水的指導意見》(計價格〔2000〕1702號)和《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計價格〔2002〕515號)要求,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的科學水價體系,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對非居民用水實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用水管理,實行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辦法,拓展水價上調空間,增強企業、居民的節水意識。合理確定中水價格與自來水價格的比價關系,建立相應的價格體系,鼓勵使用中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來水。(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協辦單位:烏昌財政局、市水務局)

3.嚴格按照國家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規定,把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關,嚴禁高耗水、高排污項目上馬。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做好**市水務項目的規劃,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城市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工作力度,降低管網漏失率,使平均漏損率不超過12%。以水的循環利用為重點,做好再生水利用工作。(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規劃局)

4.強化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提高污水處理水平。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配套管網設施,嚴格污水處理廠水質監管,逐步建立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績效評估制度。2008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2萬立方米/日,新增再生水處理能力0.65萬立方米/日。加強中水回用設施及企業、單位自建的污水處理站的運行,使全市污水處理率逐步提高。嚴格執行《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保障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開展村鎮污水處理試點工作,積極爭取列入國家農村污水處理試點項目。(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

(五)創新機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1.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利廢建材生產及應用比例,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利廢建材產業化示范,鼓勵和引導企業自主研發有利于節能、節土、利廢、環保的輕質、高強、多功能復合型新型墻體材料。加強對粘土制品的監督管理,鞏固我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逐步淘汰粘土多孔磚制品,積極開發和推廣應用適合本地區的新型墻體材料。加強對墻改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充分發揮墻改基金的引導和調控作用,推動建筑節能。加強對散裝水泥的管理工作,大力推進應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措施,2009年起全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加大在市區內“禁現”的執法檢查。(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經委、烏昌財政局、市國土局)

2.促進垃圾資源化利用。科學編制**市市容環衛設施規劃,明確節能減排目標。進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的建設。研究制定城市垃圾源頭分類的相關政策,逐步實施垃圾分類運輸和處理,全面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加大垃圾處理設施建設,2008年新建米東區垃圾處理廠,新增日處理能力400噸。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宣傳工作,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責任單位:市市政市容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建委、烏昌財政局、市國土局)

(六)開展城市照明節能降耗工作。

貫徹落實國家建設部“**”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制訂城市綠色照明工作實施方案。實施城市綠色照明示范工程,大力推廣使用新型高效節能光源,提高城市照明效果,降低城市照明領域的能源消耗,促進城市照明行業綠色、健康、安全、有序發展。(責任單位:市市政市容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

(七)實施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建設。

1.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進一步改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服務檔次和服務質量,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策扶持、優先發展”的原則,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加強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公交企業內部推行爭先創優活動,提高服務水平,打造精品公交,為群眾出行提供良好的條件。增加公交出行比例,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改造或淘汰能耗高、尾氣排放超標的落后車型,加快客運車輛節能化改造步伐。公共交通網絡在城市行政區域的覆蓋面達到90%以上,建成區站點覆蓋率(按300米半徑計算)核心區達到70%以上,中心區達到37%以上,遠郊達到4%以上。(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建委)

2.推進運力結構調整,提升運力結構水平。調整運力結構,發展高效低耗的新型運力,在農村支線客運中發展適合農村市場需求的經濟型客車。鼓勵使用液化氣、天然氣等混合動力先進節能車型。到2008年底,93%以上高耗能、高污染中巴車退出城市客運市場。力爭到2010年,使用清潔環保燃料的公交車、出租車分別達到車輛總數的90%和95%以上。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公交智能信息調度系統,實現無線監控、電子站牌、IC卡結算等一系列現代管理手段,力爭到2010年,城市客運車輛全部安裝GPS系統,減少車輛空駛率,提高實載率。(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建委)

(八)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新技術開發和應用。

1.積極研發和引進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圍繞“四節一保”,組織開展節能減排技術重大項目研究工作,加大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新型節水、供熱管網熱平衡調控、垃圾處理、廢水循環利用、交通行業等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力度,重點研究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煤層氣等能源在我市的推廣應用。加快節能減排新技術、可再生能源、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等示范項目建設,在供熱行業推廣應用循環硫化床鍋爐、層燃爐分層給煤系統、大功率電機變頻裝置和靜電除塵裝置。(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烏昌財政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

2.建立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重點支持專業化節能減排能源服務公司為機關辦公樓、大型公共建筑、公共設施和學校實施節能改造提供服務,形成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化節能機制,從政府機構公共建筑中選定1-2個不同特點、有代表性的建筑作為試點示范項目,研究探索政府公共建筑采用合同能源服務方式進行節能改造的技術方案和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篩選有合作意愿的供熱企業,結合今年將要實施的供熱企業節能改造項目,以合同能源服務的方式進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的試點工作。(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經委、烏昌財政局、市科技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3.加強與國內國際間在節能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經驗,組織實施好世行中國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中德技術合作**市既有建筑普查等國際合作項目。繼續尋求與國內外的合作,積極開展我市中長期綜合節能規劃、**市大氣環境改善項目、干旱區特大城市烏昌地區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項目(能源板塊建筑節能)等項目的研究,通過實施國際國內合作項目,使我市供熱改革和建筑節能水平跟上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獲得建筑節能方面先進的知識和經驗,提升能力,為推廣供熱改革和建筑節能找到科學、合理的運作方法,出臺便于推廣實施的各項技術體系、標準、資金運作模式和政策法規。(責任單位:市建委,協辦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烏昌財政局、市環保局)

(九)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嚴格節能減排執法檢查。

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列入建設領域各單位、各部門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市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抓緊制定具體的評價考核實施辦法,對節能減排涉及到的單位進行目標考核。每年組織開展建筑節能、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專項檢查行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責任單位:市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十)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減排意識。

提高全民節能減排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貫徹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活動,利用報紙、電視、雜志、展覽會、培訓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技活動周、節能宣傳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等宣傳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按照“面向基層,貼近群眾,形式多樣,注重時效”的原則,堅持以“四節一保”為重點,采取靈活多樣、深入群眾、服務社會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強全社會的節能意識。開展節能減排相關政策和技術培訓,定期組織各有關技術負責人和專業技術骨干進行政策和技術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熟練運用標準和技術的能力。(責任單位:市建委、市科技局、市水務局、市交通局、市市政市容局)

(十一)總結與表彰。

通過檢查考核,對在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中成效顯著的先進個人和單位予以表彰,同時將節能減排工作納入“亞心之都”杯考核內容。(責任單位:市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建設領域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工作,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給予高度重視,切實將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作為年度工作的重點列入議事日程,積極落實人財物,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和完善相應工作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將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完成情況作為領導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