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儒家思想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儒家思想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儒家思想的理解

篇1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儒家倫理思想,它的提出與發展為我國在家庭、學校、生態環境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借鑒意義,儒家倫理思想也為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至當今社會建設,我們更應該深入學習傳統文化思想,學習傳統倫理思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關鍵詞:儒家思想;儒家倫理思想;家庭;青年;生態;和諧社會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千百年來被人尊稱為“圣人”,后來被人尊稱為“亞圣”的孟子將其學說發揚廣大,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僅就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成為多少人膜拜的詩句。而儒家的倫理思想作為儒家學說的重要部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是有關愛的道德,是心靈深處的德性,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內在情感訴求。

儒家倫理思想認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會成員的普遍素質,認為人本性相近,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盡管有君子小人之別,但趨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質卻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這樣,“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圍,“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原則的愛,“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儒家政治倫理中的“仁”,體現的是“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儒家倫理思想的外在要求則是“禮”,“仁”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內在訴求,是為人之本。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是儒家主張的待人處事之道。在儒家看來,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使社會秩序穩定,而社會秩序穩定君臣才能以禮相待,以仁相處,各安其業,守其本分。整個社會才能井然有序。而儒家倫理思想的目標就是“和合”。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儒家的倫理思想也是層出不窮,很多都值得我們借鑒,尤其是在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趨勢下,儒家的倫理思想影響著國人,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一、“子不教,父之過”-構建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是否和諧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而關于家庭的倫理思想也有很多,但是儒家提倡的“孝悌”思想,則是將家庭倫理思想推到了,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家庭。父子關系是古代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倫理關系,“父慈子孝”是儒家處理父子關系的基本要求。所謂孝,是指贍養和敬愛父母。儒家認為,作為子女,應當竭盡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顧酒食,先生撰”。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職責。儒家還認為,對父母的孝不僅在于養,還在于以合適的禮節、禮儀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儒家強調,對父母的孝不僅是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父母的真實情感的體現。對父母的親愛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正是由于對父母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要始終保持虔誠愉悅的態度。要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孔子稱為“色難”。但作為子女,應該努力做到這一點,讓父母順心。在父母有什么不對的時候,固然應當婉轉勸阻,“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勸諫之時,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任勞任怨,而絕不應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別強調對父母要有尊敬的態度。

在現代社會主要以利益關系調節人際關系的今天,包括家庭內的人際關系有日益冷漠、緊張的傾向,這使社會有畸形化的危險。傳統儒家倫理強調親情的思想在今天有積極作用,值得我們繼承發揚。儒家主張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兄弟友愛的思想,將為改善目前日趨緊張、冷漠的家庭氛圍發揮重要作用。儒家的“孝悌”倫理思想為現代家庭中的溺愛子女,子女忽視父母等等問題都提出了嚴重的批評,“孝悌”思想的大力宣傳可以有效改善家庭不和睦、關系冷漠的狀態,為構建和諧家庭,構建和諧社會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只有“小家”和諧發展了,我們的“大家”才可以穩步前進。

二、“發憤忘食”-構建和諧校園

青年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而當代青年大多還處于學校教育時期,大多都是大學生,因此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校園則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而對校園穩定的建設,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他們樹立自強不息的積極進取精神。“自強不息”這一詞語出自《周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是要求人們具備像天那樣的堅韌剛毅、永不停息的優秀品質。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豐富、發展著自強不息的精神,人們把志存高遠、奮發向上、不屈不撓、勵精圖治等都視為自強不息精神的具體體現,自覺地培養自尊自信的品格、不卑不亢的人格,以及不安于現狀,不被小利誘惑的精神,從孔子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到孟子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都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表現。少年強則國強,青年的發展壯大影響著我國的前進,青年的思想更是左右著我國前進的方向,因此我們要秉承傳統,堅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將儒家倫理思想中積極進取的部分在廣大學生中宣傳發揚,將自強不息的精神思想深入到每一位青年人的思想,以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乃至和諧的社會的建設。

三、“天人合一”-構建和諧生態社會

儒家以“天人合一”為基本出發點,以“仁民愛物”為原則,以“天地萬物一體”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倫理思想。儒家生態倫理現的基本價值和道德取向,對保護中國古代生態環境.維持自然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它摒棄了傳統倫理學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基礎,開創了西方倫理學的深刻變革,對于今天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重歸和諧,是一種具有啟發意義的寶貴的思想資源。儒家的倫理思想由家庭、社會進一步拓展到自然完成了親民、仁民、愛物的發展軌跡。今天,生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人類對生態倫理的需求已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天人合一”是中國生態智慧的精髓。儒家認為,“天”,主要是自然界或自然的總稱。宇宙的最高實體,而“人”則指人和人類,儒家的“天人合一”,主張把人類社會放在整個大生態環境中加以考慮,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并存、協調發展,體現著和諧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啟迪我們,應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肉體與精神和諧的關系來看待和諧生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不能忘記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應該同時具備天、地、人生態倫理意義。如果忽略了這些,而只注重社會發展,只注重科技發展,科學技術的功能就會被自私、狹隘、短見、孤立的功能所扭曲。最終導致人與自然失諧.人與人失調,人自身肉體與靈魂的分離。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則要求人們一方面要把握適當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要珍惜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杜絕浪費,避免環境污染,充分開發可再生資源,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榮,以實現“與天地相參”的崇高道德境界。

儒家倫理思想自孔子創立以來,自孟子發展以來,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許多的借鑒意義,它對我們既有推動的地方,也有片面的地方,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要摒棄那些不利的思想,發揚有利的思想,將儒家傳統倫理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儒家倫理思想中的道德理論,將它們付諸于實踐,將道德建設引進社會和諧建設中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促進現代社會“中國美”這一夢想的早日實現!(作者單位:河南中醫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參考文獻:

[1] 孔子.論語[M].

[2] 孟子[M].

[3] 孔子.孔子家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0.

篇2

關鍵詞 儒家思想 影響 意識形態

儒家是古代諸多思想學派之一。它的創始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孔子。儒家思想的出現打破了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由“學在官府”到“私人講學”的轉變,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傳播到整個民族。正因為這樣,才導致了儒家思想有了強大的民族群眾基礎,對舊時代的整個社會而言,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儒家思想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極為復雜,其內涵也極為豐富。在早期,儒家思想是由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的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禮樂,后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影響。

一、儒家思想的變遷

儒家思想起于春秋戰亂年代。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一)儒家思想的興起

早在漢武帝之前,秦朝、漢朝都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后,加之漢字尚處于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采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于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蕩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蕩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后,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為基礎,以法家路線為輔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后,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治國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國古代的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奉行不變的治國圭臬。

(二)儒家思想的變遷

漢朝以后,歷朝歷代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時發展為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現在所說的儒家思想,絕大部分來自宋朝的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為考試題目,對思想產生了很大的束縛。直到才取消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二、儒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與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并讓中國的統治階級成功的應用于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展社會史,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也是中華民族以前現在和將來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國理論學說,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會的思想外殼,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會倫理思想,正是封建社會倫理觀從國家統治階級的高度期望出發將人們生活現實中的行為規范用通俗的語言--道德意識規范起來,讓農民成為社會道德思想的奴隸,而這種封建倫理觀作為封建統治階級上層建筑社會意識中的最廣泛影響治理社會群眾基礎的核心,從而完成對國家社會雙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并對那里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篇3

摘要:個人主義與儒家思想代表著中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兩種思想的傳授有助于學生理解英語語言背后隱藏的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并且對于自身的文化烙印形成自我反思與批判的能力。

關鍵詞:個人主義 儒家思想 人文關懷

在任何國家的任何一間教室里,老師教的都不僅僅是藝術、歷史或語言。課堂活動的一部分,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是在傳授文化:社會的觀念、價值觀和信仰。每一種教育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是一面反映其所在社會的文化的鏡子。

1.個人主義與儒家思想的定義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重要性,是

以個人為中心對待社會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論觀點。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方面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2.形成兩種文化的淵源

第一,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人對于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因為中國一直以來是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中國人認為自然不會欺騙人類。然而,西方是重商主義的傳統。自然在他們眼里成為商業貿易的障礙。山川和河流阻礙了人們的商業活動,所以自然在他們眼中意味著“被詛咒的力量”(cursed power)。隨著資本的積累,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密。因此,在西方,人們就得征服自然或者向自然索取從而獲得利益。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一種對立。

第二,人與社會的關系。追溯中國歷史,人們通過血緣關系從事農耕農作,家庭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這樣的社會強調集體的重要性而不是個人。另外,儒家思想宣揚“仁”的精神。西方社會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因為商業貿易意味著一個人財富的增加就是另一人的減少。在個人主義占主導的文化里,個人的利益往往置于集體利益之上。

第三,地理的差異。眾所周知,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臘。古希臘是一個比鄰海洋的國家,人們要想探知外面的世界是很方便的。海洋也賦予了人們冒險的精神。而中國是內陸國,交通相對閉塞落后,人們往往過著平靜而安定的生活。改變環境對中國人而言是比較困難的。

3.個人主義與儒家思想的特征

第一,個人對于環境的控制方面。個人主義認為,人們可以改變自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向。儒家思想則主張“天人合一”的觀點。

第二,個人主義認為,變革是有益的。如果人們不進行足夠的變革,就會停滯不前。儒家思想的價值觀更注重傳統。維護過去的禮儀、習俗和信仰是重要的、值得的。

第三,個人主義認為,人人生來平等,有權享受同等的權利(這是一種價值觀,而不是一種已經確立的現實)。美國的《獨立宣言》里寫著“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而儒家思想講究等級和地位,人們的角色依據他們同他人的關系而定,人可以比另一個人低賤或高貴。

第四,個人主義認為,個人的需求被認為是首要的。相反儒家思想強調個人為集體的利益犧牲自己的需求。

第五,對待家庭方面,個人主義者認為,應把自己視為獨立的個人,要對自己的生活處境和自己的命運負責。他們從未被教育要把自己視為一個組織嚴密、相互緊密依賴的家庭、宗教團體、部落或國家中的一員。而儒家哲學則體現為“孔子之教育觀,見于國教,其核心有二:一者,忠君之道也;一者,孝順父母也;合二為一,曰忠孝”,個人的命運和家庭緊密聯系。

4.兩種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個人主義:在學校,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能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個性和獨立思考受到高度重視。老師很少要求學生熟記信息,鼓勵獨立思考,獨自尋找答案,并提出各自的解決方法。學生們從小就學著形成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在課堂討論中各抒己見;這種教育理念使他們為進入一個重視創造性思想和個人責任的社會做好準備。在家庭里面,家長鼓勵孩子自力更生,學習采取主動,做決定和采取行動都無須告訴別人他們做什么。“do your own thing”(做你自己的事),“you will have to decide that for yourself”(你得自己拿主意)是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字眼。

儒家思想:課堂上,老師說學生聽,學生學習被動,懶于動腦,缺乏批判精神和創造力。比如,在英語閱讀課上,老師講“閱讀方法”,學生做“閱讀題”。一位教育學專家指出,這宛如當一個人需要喝水時,旁邊的人就滔滔不絕地給他講一大堆關于喝水的知識,并讓他回答一些關于喝水的問題;而盛滿清水的水杯卻從來不肯遞給他。英語教育舍本逐末,僵化的模式導致學生閱讀能力始終得不到提高。當代著名教育家、特級教師李鎮西博士批判中國現在的語文課成為思想專制的場所,“學《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批判;學《荷塘月色》只能理解這是朱自清對大屠殺的無聲抗議.....學生的心靈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鎖,哪有半點創造的精神空間可言?”國學教育尚且如此,英語教學情何以堪?家庭里,孩子極度依賴父母,父母甚至為孩子的學習代勞。

5.結語

儒家思想對中國學生學習心理及行為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這種文化在其身上留下的烙印由于學生缺乏反思批判的精神而成為他們前進的障礙。問題的答案在于問題本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英語文章向學生灌輸相關的文化知識引導其正確地理解,辯證地認識中西文化中的主流意識則有助于學生培養人文關懷的精神,這也是一切閱讀教學最終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Bellah, N, Robert. A New English Course. Rpt[Text book used in GDUFS]

[2]Edgar, Andrew,ed. 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篇4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后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 高中語文教學中儒家思想的體現

韓愈在《師說》中強調:“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古往今來以一貫之的教育思想 。在中國教育史中,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學者一直貫徹著人格培養精神。因為儒家著重于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十分關注人的存在,十分強調“為仁由己”“君子求諸己”“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心”“誠意”“修身”“慎獨”等觀念,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道德學問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強的重要意義,可以說,儒家學者在開創了中國“語文”的教學體制的同時,即把“語文”教學與學生人格培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所以,縱使時代變遷,儒家傳統思想在當代高中語文教學中仍有體現:

1、 高中語文教材內容

高中語文教材中直接選錄了不少《論語》、《孟子》、《荀子》和《學記》中的篇章,而教材中其他諸多的文言作品也滲透著儒家思想。

如《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等,還有人教版必修三《荀子•勸學》中“學不可以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導讀》中《論語》提到:“‘仁’絕不只是個人的修養問題,它也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要達到“仁”,就要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些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作品,不僅從教育學習的角度傳授給學生以文化知識,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從倫理道德的角度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 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對儒家的教育方法感受最深。它的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學相長的思想,它的啟發式、積漸式方法等等至今應用廣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這也時刻提醒我們,用愛來關注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在六年的教書生涯中,我也能始終做到不以成績好壞另眼看待學生,總是耐心的回答學生的提問,特別關注學習有問題的學生。儒學認為: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特別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對現代教育影響尤為深遠。《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到高中語文課程要“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這個個性其實就是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個性化。而要做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必須要因材施教,從學生和教材兩方面出發,教材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品行獲得最大發展。

3、 高考試題

作為高中教學的指揮棒――高考試卷,從近幾年試題的選文來看,也深刻反映出儒學的影響。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遼寧卷)第一卷閱讀題的現代文閱讀《文化遺產的壽命》剖析了儒家思想,選擇題“2 下列關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也特別關注儒家學說。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Ⅱ)第一卷的第二大題《經典是這樣鑄成的――編輯.流傳小史》也關注了儒家經典――《論語》。

浙江省的高中語文新課程有一個特點:要求學生研讀儒家經典《論語》。2009年浙江新高考試題中,考查了對《論語》片段的理解,要求“根據孔子與子貢的對話,概況出一條教學原則,并加以評析。”這些考題的出現提升了高考語文卷的品位,為新高考語文試卷也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三、 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儒家思想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

雖然說儒家思想一開始出現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為統治階級服務,但是不可否認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屬于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寶庫。儒家的內在精神是內仁外禮、培養人才、教化民眾,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高度文明與和諧。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要充分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獨特功能,使全體高中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并為學生的不同發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要為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一點和儒家思想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基于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就更應具備儒學觀念,時刻準備把儒家教育滲透進語文教學中。在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樂意地去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提高自身修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篇5

關鍵詞:儒家思想;音樂教育;借鑒;啟發

1 儒家思想中的音樂教學

孔子與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人于樂”,孔子把音樂教育當做成人思想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體現。孟子曾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他同樣肯定了音樂教育的重大作用。在當代,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并作為一種提高學生素質的方式積極開展。研究儒家思想與音樂教育的關系,對于當代音樂教育的良好開展有重大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音樂教育:通過音樂進行感化教育是儒家音樂思想的重要內容,《樂記》一書較為完整地現了儒家的音樂思想。一定程度上來講,《樂記》所體現的儒家思想,其實就是孔子的音樂教育思想。在音樂方面,孔子的才藝高超,他精通多種樂器,并專長作曲、歌唱等,他提倡音樂并注重音樂教育。

首先,儒家思想重視音樂教育。孔子曾說,樂是“成人”的重要階段,他倡導統治者重視“禮樂”,并提出“禮治”的主張。孔子高度重視音樂教育,并把音樂教育作為成人修養的最后階段,從而把音樂與人的培養結合起來。而“興于詩,立于禮,成人于樂”則完整地說明了成人的幾個階段。其中,音樂教育是最終的重要階段。在儒家思想當中,樂是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之上的,而“禮”和“樂”都是“仁”的具體體現。其中,“樂”主要體現在審美與藝術方面,屬于情感方面的內容。

其次,注重音樂的教化作用。儒家思想認為,音樂是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孔子提出把“善”與“美”作為音樂評價的重要標準。藝術能感化心靈,盡善盡美的音樂能充分發揮其教育意義的觀點,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孟子曾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這是對音樂教化作用的高度肯定。儒家思想中,音樂被看做是人們表達思想的一種形式,具有強烈的社會性。

2 儒家思想啟發音樂教育

2.1 儒家思想對音樂教育意義的啟發

在儒家思想當中,“樂”與“禮”有著密切的關系,孔子所提倡的音樂與社會關系的思想被繼承下來,強調“以禮制樂”“強調禮樂治國”。儒家思想認為,具有教化功能的音樂能有效促進社會和諧,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認為,藝術活動對于社會的穩定有促進作用。隨著儒家思想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樂”在社會與美育方面的功能被論述得更加詳備,并指出,“樂”與“禮”是一種互補的關系,對于社會協調有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十分注重音樂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在評價音樂的藝術形式方面,內容方面的“善”與“和”被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儒家以“和”為中心的思想,對我國的音樂有極大的啟發。

2.2 儒家思想對音樂教育的啟發

(1)“樂教”思想的啟發。“樂”是“六藝”之一,是孔子私塾授課的重要內容。孔子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德育、美育、技能訓練和文化教育四大板塊。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內容,因而被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次為音樂教育,由此可見音樂教育的地位。“寓教于樂”是儒家思想中利用音樂進行教育的重要內容。“寓教于樂”對學生有重大的影響,對學生三觀的形成和培養有重大指導意義。孔子對音樂的作用十分重視,并在教學中與學生一起學習詩歌,學生可彈琴瑟,不擅長者可收到孔子的當面講授。孔子的學生繼承和發揚了其利用音樂進行教育和政治統治的觀念,曾采用音樂治理人民。當今,音樂教育的作用同樣重大,人的全面發展和修養的提高仍然不能缺少音樂的支撐。因此,需要借助音樂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和”思想的啟發。“和”是我國儒家思想的核心,而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和”這一儒家思想的體現。當前流行的音樂中,《愛的奉獻》《和諧大家園》等歌曲也都體現了“和”的思想。在音樂教育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體現儒家“和”思想的歌曲,有助于學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獲得美的感受,最終實現個人的發展。音樂人的品質也有重要的影響,音樂教育除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創造力外,還需要注重在音樂中熏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對人的精神情感世界有重大影響。在音樂教育中,需要把音樂審美體驗價值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體悟到其中包含的美和情感,體會其所表達的精神境界。優秀的音樂藝術對人的心靈有凈化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智慧,能促進學生養成高尚的情操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因而,當今的音樂教育應當以審美為核心,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與健全的人格。

(3)“有教無類”思想的啟示。“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辦學理念,也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當今所提倡的教育均衡與公平,與“有教無類”的思想有相通之處。但當前,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主要呈現出城市顯著優于農村,東部明顯優于中西部的現象。在音樂教育方面,依然呈現出如此特點。音樂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實現和諧社會的藝術,將儒家思想與當前的音樂教育結合起來,有助于音樂教育充分汲取儒家思想文化的養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促進學生成長。

3 儒家思想對音樂教育的借鑒意義

儒家思想中,音樂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對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現代教育觀念中,儒家的這種樂教思想依然十分重要。長期的應試教育的發展,導致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問題多多。但是,儒家的“寓教于樂”“和”以及“有教無類”等思想,對于當今的音樂教育仍有重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首先,應重視音樂在學校教育當中的作用,提高音樂教育在整體教育中的地位,廣泛而深入地開設音樂課程。隨后,不斷優化音樂課程的設置,提高音樂教育的針對性、連續性和目的性。其中,針對教育的目的,應借鑒儒家思想,注重對人的品質的培養。在音樂教育中,要教授學生樂理知識、技巧,同時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使其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 丁華.儒家音樂美學思想與大學生成才――理解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當代價值的一個視角[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5):42-43.

[2] 王玲.西方審美教育理論及中國儒家音樂教育思想對審美教育的影響[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4):101-104.

[3] 林大雄.江文也與新儒家不謀而合的音樂思想研究[J].中國音樂學,2015(4):66-70+111.

[4] 王峰.儒家音樂思想對中國鋼琴作品的風格影響――傳統儒家音樂審美觀念在創作中的體現與透視[J].音樂創作,2015(3):143-144.

篇6

【考情分析】

[ht6]年份題型考點

2010年選擇題儒學社會地位的提高

2010年選擇題宋明理學

2011年選擇題儒、道、佛出現融合趨勢

2011年選擇題古代中國文人畫的特征

2012年選擇題諸子百家的思想

2012年選擇題明清時期儒學的發展

2012年選擇題古代中國文學的時代特征

從近三年新課程地區的高考試題看,本專題主要考查的內容是儒家思想的內容及其發展演變,尤其是儒家思想發展演變的階段本文由收集整理性特征,更是考查的重點。這突出說明新課改形勢下高考依然注重對主干知識的考查。第一,對于“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考查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兼顧其他學派的思想,對東西方思想進行橫向比較。學生復習時應注意掌握儒家及其他學派的思想內容,并能靈活運用;從縱向和橫向比較中外思想家的主張。第二,對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重點考查董仲舒儒學的內容及影響,學生復習時仍要以此為重點。第三,對于宋明理學,主要考查理學代表人物的思想內容,學生復習時要對理學產生的背景和影響加以關注。第四,對于明清之際活躍的進步思潮,對李贄的思想考查較多。學生復習時仍要重視這一點,對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要稍加注意。總之,思想文化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內容,在強調以文明史觀審視歷史的今天,本專題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復習時應高度重視。

篇7

人并不是獨立的個體, 而是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今社會中, 護士和患者這兩個特殊的群體在相處的過程中經常發生護患糾紛, 而醫院80%的護患糾紛都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所造成的[1], 因此良好的護患溝通是維持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手段。而護理工作者在學習和應用護患溝通的技巧當中, 應在接受西方的溝通思想和溝通方法的過程中, 融入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 使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 促進身心疾病的康復。

1 儒家的核心理念對護患溝通的重要影響

1. 1 “仁義”理念對護患溝通的影響 所謂“仁”, 就是對他人的愛心, 即“仁者愛人”。愛誰呢?首先, 是愛自己的親人, 即“親親為大”;其次, 要敬事自己的老人進而敬事別人的老人, 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愛護別人的孩子, 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護士更把這種愛心運用在患者身上, 減輕其痛苦, 即“推恩足以保四海”在和諧美好的護患關系下開展護理工作。

1. 2 “忠恕”理念對護患溝通的影響 儒家強調“忠恕”。所謂“忠恕”, 可以概括為這樣兩句話:“盡己為人謂之忠;原己宥人謂之恕。”就是說, 盡自己力量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 稱為“忠”;將心比己地寬待他人稱為“恕”。關于“忠”, 孔子的名句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自己要想站穩, 就要讓別人也能站穩;自己要想通達, 就要讓別人也能通達。關于“恕”, 孔子的名句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意思是, 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就不應當強加于人, 遇事要將心比己。顯然, 這正是今天所謂“換位思考”。“忠恕”思想的教育是讓護士在工作中能熱愛自己的工作, 關愛自己的患者, 不斷修煉自己的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 影響并決定著護士對待護理工作及患者的根本態度, 以及護士的行為舉止和工作質量[2]。當護士遇到患者因為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痛而導致的過激言行時, 護士應該理解患者, 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心理支持, 使患者在痛苦中得到安慰。

2 儒家的處世原則對護患溝通的影響

儒家強調“聞道”, 即追求真理。孔子的名言是:“朝聞道, 夕死可矣。”意思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在于追求真理, 哪怕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就死去, 也是值得的。對于護士, 應該熱愛護理事業, 熱愛患者, 應該把奉獻護理事業、患者的安危放在最高位置上的, 才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南丁格爾”和在非典期間犧牲“葉欣”護士長。才會在目前緊張的護患關系中取得患者的信任。

3 儒家的財富觀念對護患溝通的影響

儒家對榮華富貴之類很不看重, 甚至相當鄙薄。他們一致主張, 生活應當節儉, 物品應當愛惜。孟子宣稱:“為富不仁矣, 為仁不富矣。”意思是:追求富有的人, 不可能仁愛;躬行仁愛的人, 不可能富有。目前護患比例嚴重失調, 據中國 2004 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 我國護理人員隊伍將近130萬, 與13億人口相比, 大約是1:11000, 而發達國家的比例是5.7:1000, 在世界排名中倒數第三[4]。目前國內護理人才嚴重緊缺, 國家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標準明確規定普通病房護患比是1:8, 而實際上1名護士通常要照顧14名甚至更多的患者, 要完成繁瑣大量的護理工作, 她承受的壓力和風險是巨大的。而護士的社會地位及收入遠遠與她的付出不成比例, 正是受了“為富不仁矣, 為仁不富矣”的價值觀的影響, 護士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怨無悔的工作。

4 儒家的和諧主張在護患溝通中的影響

儒家與整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樣, 特別強調上應天理、下合人倫、貫穿于萬事萬物之根本的一個“和”字。這個“和”, 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諧、和樂、和美、和合、和祥之謂。這種“和”的思想, 在中華民族儒、道、佛、醫、易的諸多典籍中, 不僅隨處可見, 而且正是所有這些典籍的靈魂所在。護士在與患者接觸, 交流溝通的過程中, 應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準確把握人和事的分寸和火候, 護士在護患溝通的方面才能與患者保持和解、和諧的狀態。

護患溝通是一門特殊的藝術, 是護士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5]。中國的護患糾紛繁多, 而儒家思想體現了護患溝通中的核心思想, 需要護士認真學習和體會, 根據儒家思想找到更符合中國思維的的護患溝通方式, 以“仁愛”之心關懷照顧患者, 以“忠恕”之心進行換位思考, 感受患者的痛苦和所需, 盡心盡力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綜上所述, 儒家思想對于規范護理行為, 提高護士核心能力, 滿足患者需求, 做好護患溝通, 促進護患和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總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洪永毅,方珍.護患溝通技巧.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1.

[2] 姜小鷹.護理美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143.

[3] 譚秀瑜.護理技術實驗教學中護生形象美的培養.中國護理雜志, 2007, 4(7):91-92.

篇8

摘 要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統治地位,研究和學習優秀的儒家思想在當今的社會中,對大學生完善個人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儒家思想 現代大學生 教育 價值觀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統治地位。儒家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其中的糟粕固然應該完全拋棄,但其中不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儒家思想對我們當下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仍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研究和學習優秀的儒家思想在當今的社會中,對大學生完善個人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現代大學生學習儒家思想有助于人格的自身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出發點是追求個體人格的完善。而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所謂的圣人是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的人。但是,“圣人”的標準遠非常人所能企及,“君子”卻是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種品格。《論語》中指出,所謂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在孔子的心中,道德教育的目標是成為君子。現代的大學生學習儒家思想,要追求高尚的氣節、凜然的正氣,要像君子一樣,做到“修己”,“安人”。君子以仁為根本,首先必須有崇高的道德修養。其次要有堅強的道德意志和多種才能。那么大學生在實現君子的途徑中要反身內求,注重自身修養。“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有不得,皆反求諸己”。凡事要嚴于律己,時時反思,如此“人皆可以為堯舜”。現代大學生要注意意志力的磨練在完善自我人格中的意義。做到任重而道遠,士不可不弘毅”,“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泛其身”。

二、學習儒家思想有助于大學生理想的實現

孔子非常重視立志的作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君子謀道不謀食……優道不優貧”。孟子與孔子一樣重視立志。他認為首先應“尚志”,就是要“居仁由義”,“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在強調立志的同時,還進一步闡述了他的“養氣”說:“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持其志,無暴其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把“志”與“氣”結合在一起,以立志為基礎,養成大丈夫“浩然之氣”。宋代朱熹認為“問為學功夫,以何為先?日:亦不過如前所說,專在人自立志”,王守仁亦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都充分注意到立志在強化個人修養心性的動機上的作用。作為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強調立志樂道的重要性,關鍵在于正確處理義利、生死等問題。作為君子,當個人利益與道德要求發生沖突時,為了保持仁的道德價值,實現仁德,他會自覺地犧牲一切。傳統儒家道德教育強調立志樂道,對于我國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三、學習儒家思想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律意識

儒家認為,人應該有一種對自己負責的精神,要做到“仁者愛人”,這種道德的具體體現就是君子、仁人。而仁又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主要含義是指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了“仁者親親”,指父母兄弟之間的血緣關系; “仁者愛人”,指血緣以外的社會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傳統的儒家思想認為只有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親情之愛,才能進一步把這種愛傳達給社會上的人,推己及人,去愛別人,把仁由血緣親情之愛轉化成人與人的一般關系的準則。另外,儒家的“中和”觀,倡導“尚中貴和”理念,“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自覺化解社會矛盾,促進人際關系和諧有序發展。孔子從“泛愛眾”的仁愛思想出發,愛父母親人到愛別人,進一步延伸到愛萬事萬物,不僅關注人與人的和諧關系,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道德的關心從人的領域擴展到生命和自然,實現他的“天下歸仁”,形成合理的天人觀。“仁者愛人”,是中華民族人道主義或曰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它看到了人的價值,強調對人的關愛。現代的大學生學習仁愛思想又助于協調人際關系。現代大學生野應該學習傳統道德中的中庸“以和為貴”的原則,來緩解日后競爭中出現的人際關系的緊張。另外還有助于現代大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建構和諧社會。要想成為有道德的人,不光要知仁,更要好仁、樂仁,要把仁作為自已的人生觀,以行仁為樂。傳統儒學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無論進退窮達,人都不應該喪失求善之心,尤其身處逆境,更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這與資本主義社會中刻意追求物質享受的人生態度是截然不同的。與愛人和修身緊密相聯的是人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傳統儒學看來,人首先應該作為家庭和社會的人而存在,故不能以自己的私利為滿足,個人的利益應符合家庭的利益,服從社會的利益。它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口號,修身、齊家是對個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而作為一個有道德理想的人還應該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修身的結果就是培養“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我們中華民族在幾午年的歷史長何中不斷發展、進步,就是因為擁有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在他們的人生觀尚未形成之時,要加強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不僅要對他們進行仁愛思想的教育(仁愛思想在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具有超時空性),更應該對他們進行烏克思主義人生觀教育和職業道德、民族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的內在精神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跨世紀人才,以便能擔負起四化建設的重擔。

四、通過學習儒家思想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儒學有很強的入世精神,主張積極參與社會,關心社會,把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德之不修,學之不柑,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優也”,以國家社會的命運為自己憂慮的事,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孔子追求“天下歸仁”的理想,把“仁”上升到一個理想的精神境界,“殺身成仁”,為了追求美好的社會理想,愿意以生命來換取。后來儒家學者進一步把孔子的人世精神,追求個人人格的完善和服務于現實、社會聯系在一起,概括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家和國、個人與集體、個人和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傳達了中華民族千年深蘊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傳統儒家道德教育的優秀成果與我們力圖達到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的是一致的、兼容的。傳統儒家道德教育,長期以來,影響中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人民彼此認同的思想文化紐帶,它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愛國主義情感。

五、儒家思想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的“和為貴”的人和理念,有助于現代的大學生協調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矛盾,化解踏入社會后遇到的危機“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則多力”的和諧思想指要協調好各種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要和諧共處。“和”何以可能?孔子說:“仁者,愛人”。即孔子主張仁愛論,要求“泛愛眾”。這種普遍的仁愛能使我們現代得大學生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他人,做到人和人之間能“和”。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指導人們要向君子學習,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能與人和處。中記載子貢問孔子:“‘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孔子把“恕”看成是與人善處、保持人際間和立共存的基礎。“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與人”。可見,恕道是平等待人,推己及人,是濟人濟物之德,是人際間和立共存。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是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態度,該思想意味著相互差別的事物可以共生、和處。和處并不抹殺個體特性,有差別也并不意味著非要斗個你死我活。這正是倫理道德層面上的“和諧”觀念的基本要求,即主要表現為對社會成員保存普遍的尊重和敬愛,實現人際關系溫馨協調的倫理環境和道德氛圍。人際和諧團結不是沒有意見分歧和思想交鋒的一團和氣,而是通過不同意見的交流、對話、切磋、討論,從而達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協調統一、和諧互動。這就是所謂“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和諧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相互差別的事物在共處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達到和諧。即使有矛盾,矛盾雙方經過沖突和斗爭,最終必定以“和”的方式解決矛盾。正如張載所說:“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庸》講“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是這個道理。

總之,大學生肩負著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加強大學課堂中的儒學教育,充分發揮儒家思想優秀文化遺產的積極作用,對大學生完善個人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烏恩溥.四書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潘光旦.中和位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高長山.荀子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5]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篇9

孔子與“學”

公元前551年出生的他自幼喪父,其貌不揚,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知書達禮,孝敬父母,從小便有遠大抱負。古時只有貴族子弟有資格上學,平民子弟只能在田間地頭勞動罷了,使大量璞玉不能接受雕琢,而永遠埋在石堆中。當孔子看到這一現狀,便開始創建私學,主張“有教無類”,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貴賤都可以進入學堂學習,將教育普及到平民,對中國的教育進行了改革,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社會上涌現出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平民子弟。另外,孔子的教學特點也別具一格。面對不同的學生,他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使學生獨立思考;幫助他們發揚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使之成為國家之棟梁。孔子曾教出了三千余名學生,其中,七十二人十分盛名,故有“萬世師表”之稱,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孔子與“儒”

孔子主張儒家思想,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仁”和“禮”。何為仁?所謂仁,便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別人要理解,寬容。何為禮?所謂禮,便是禮儀,加強個人修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對人要有禮貌。在當時禮崩樂壞的年代中,很少有人在使用周朝舊禮,而孔子就是為數不多的人之一。孔子主張的儒家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漢武帝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被確立為王朝正統思想,以精通儒術者為官。儒家思想延續至今,已有2000多年,但仍然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著一定的影響。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當我再次翻開《論語》時,一種熟悉的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使我感到心曠神怡。《論語》就好像是一杯年代久遠的酒,總能品嘗出一絲淡淡的無法言喻的味道,《論語》這杯醇厚的老酒越品嘗會越有味道,各種各樣的味道在我的味蕾上綻放。孔子曾經說過“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什么樣的事情會使孔子對顏回做出如此高的評價?通過第一次的閱讀,我了解到顏回是平民子弟,家境貧寒,只能吃粗糙的飯菜,喝涼水,住破爛的屋子,但顏回卻沒有抱怨,將全部的精力投到學習之中。或許是這樣吧,我百思不得其解。經過知識的積累,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孔子周游列國時,被敵軍圍困在山中,大家餓得面黃肌瘦,叫苦連天,而子貢意外從外面討了一些米,將其煮之。一位弟子看到顏回將手伸進鍋中,將飯食送人嘴中。弟子將其事道給孔子。孔子便讓弟子將顏回叫來,生氣地說:“難道你不知道飯食先要給長輩吃,為何獨食?”顏回忙解釋道:“老師,您誤會了,我看到煤灰掉入鍋中,想把它撿起來扔掉,卻又舍不得,故以食之。”此后孔子不僅是對顏回好學的精神感到驕傲,并且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更令孔子感到佩服。孔子認之為得意之門生,以有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

篇10

一、國際上對儒家生態哲學的研究

國際上對儒家生態哲學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華裔學者和美國有關中國哲學、歷史學研究的學者中。杜維明較早提出了“超越啟蒙心態”的問題,認為應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金則代替自私自利的原則,把“天人合一”發展成為“更為全面的環境倫理學”。在中國哲學的自然觀方面,他提出了富有啟發性的“存有的連續性”的概念,認為中國哲學的“氣”是物質和思維的統一,構成了中國哲學的“存有的連續的本體論”;他還提出了“儒學生態學”的概念。瑪麗?塔克爾提出了“氣”可以對生態哲學做出貢獻的七個具體方面。[1]成中英提出,儒學是包容性的人本主義,在圣人那里,天地人在道和太極的本體宇宙論上三位一體,人是“自然的完成者(consummator)而不是征服者,是自然的參與者而不是掠奪者”。[2]羅泰勒認為,儒學關注人類與宇宙的內在關聯,當人性得以實現時,“仁”作為人性之核心亦成為宇宙之中心。因此,“成仁”就是要超越人類自身,這是儒家生態學的根源所在;儒家的仁就是生態學。[3]

關于儒家生態哲學的一些具體問題和具體人物也有不少研究。布拉克雷(Donald Blakeley)分析了《論語》中的三原結構的動物價值論問題。艾文荷(P. J. Ivanhoe)認為《荀子》中有一種可稱為“快樂的對稱”(happy symmetry)的“清晰且非常有趣的環境倫理觀”。[4]日本學者桑子敏雄認為,朱熹把人如何與他的環境宇宙相關的思想整合進了一個相容的系統。“這種整合不僅導致了對環境宇宙展現的結構的解釋,而且導致了我們對一個困難問題的探究,即我們在何處定位最基本的價值,并且根據這一價值評價人的行為。” [5]艾周思(Joseph Adler)指出,宋代新儒家把“恕”拓展到自然界,使“應”(感應)具有了環境倫理的意義。其他如黃勇分析了二程的事實與價值統一的思想。[6]韋巴(Ralph Weber)研究了天人合一的“合”的形式,白詩朗(John Berthrong)則對“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把儒家關于修養和社會倫理的洞見擴展到新的領域”的八種設想。

二、國內儒家生態哲學研究

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學術界已開始對生態哲學或環境問題展開研究。當時的討論熱點是天人關系問題。1992年,中國政府在主題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的《里約宣言》上簽字,此后“可持續發展”成為政治與學術話語。因為傳統哲學的“究天人之際”的主題和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重合,于是引發了學界對中國哲學史上天人關系的探討。

(一)以“天人合一”為儒家生態思想研究的核心內容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態思想研究的核心內容,正如余謀昌先生所說:“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作為現代環境倫理學的哲學基礎。”[7]學者們在研究儒家生態思想時都不能繞開“天人合一”這個命題。季羨林、湯一介、張世英、余謀昌、牟鐘鑒、陳來、蒙培元、李存山、柴文華、何成軒、胡偉希、陳國謙等學者都論述了天人合一含義及其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問題。

在1993年,牟鐘鑒就著文,認為“天人合一”表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儒家的‘天’或‘天地’的概念,大體上相當于‘自然界’的概念,當然也包括自然界的神秘性和超越性;其‘人’的概念,大體上相當于‘社會人生’,群體與個體都在其中了。因此,天人關系基本上同于人與自然的關系。”[8]同年,季羨林在《東方》創刊號發表《“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類》。1994年李存山發表文章認為,天人合一之“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體與客體的相互接觸與符合”;另一類是“客體就在主體之內,或客體是由主體的活動所產生”。[9]

陳國謙吸收馮友蘭哲學思想,提出了“環境境界”的概念。他指出:“環境哲學是對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形上學反思”;環境哲學的功用“是提高人的環境精神境界,使人的環境意識從人與環境的彼此分離提高到人與環境相融一體”。[10]張世英深入比較了中西哲學關于主客關系的思想,認為中西方各有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的思想。[11]在90年代天人關系的討論中,主張天人合一和主客的“互補”成為主調。

胡偉希則認為,“‘天人合一’這一古語,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自然與人類合一’的意思。”[12]他還指出,將“天人合一”的觀念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來理解,認為“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提倡人類要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這一觀點“深化了對儒學的認識,并為傳統儒學如何現代化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和前景。”[13]

對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現實意義,湯一介說:“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決當前人類社會存在的‘生態’問題。但是,‘天人合一’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一種思維模式,認為不能把‘天’、‘人’分成兩截,而應把‘天’、‘人’看成是相即不離的一體,‘天’和‘人’存在著內在的相通關系,無疑會對從哲學思想上為解決‘天’、‘人’關系,解決當前存在的嚴重‘生態’問題提供一有積極意義的合理思路。”[7]

(二)以生態倫理為儒家生態思想研究的主導方向

生態倫理學,也稱環境倫理學,“主張把道德對象的范圍從人際關系的領域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領域,把倫理‘公正’概念擴大到對生命和自然界的關心,道德‘權利’概念擴大到自然界的實體過程,尊重生命的生存權利。”[13]生態倫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的西方工業國家。然而,早在中國先秦時期,中國的儒家思想中已經蘊涵了生態倫理學的思想。隨著儒家生態哲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儒家的生態倫理學成為學者們所青睞的研究方向,越來越多的學者力圖發掘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并探討其現實意義。學者們的研究,大多是從儒家傳統的人倫概念中尋找生態倫理的意蘊。

“仁”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傳統意義上對于“仁”的理解,學者大多關注于“仁”所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隨著對于儒家生態思想的深入研究,“仁”由傳統的人的倫理擴展出生態倫理意義。王正平認為儒家“仁”的思想,在生態倫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先哲從‘天人諧調’思想出發,確信‘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為道’,尊重天地間的一切生命,歌頌生命價值,倡導‘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物我兼照’,‘衣養萬物’,‘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的超我的仁愛觀念,是人類生態倫理思想的重要先聲。”[14]對于“仁”的生態意義擴展,是根據“仁”的人的倫理推導出來的。張永剛指出,“儒家主張‘天下歸仁’,把萬物作為人類道德關懷的對象,把原本用于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和道德情感擴大到天地萬物之中,維護著天地的‘生生之德’。”[15]

陳來認為,“宋明理學把自然的‘生’與道德的‘仁’等量齊觀,使‘生’不僅具有宇宙論的意義,也被視為人類道德的根源。”[16]蒙培元的《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以及圍繞生態哲學問題發表文章多篇,對于儒家哲學的“生”、自然的目的性、仁的差異性與普遍性等生態思想進行了系統而又深入的論述。他指出:“自然界作為生命整體,當然是有內在目的的。”自然的目的就是生生,是向完善、完美發展,故可稱為善,善即是目的。人是自然目的的“實現原則”,由此他特別強調儒家的“為天地立心”“不是為天地立法”,而是對于自然的照管;是肯定自然生生不息的事實,把自然的生生不息作為價值,自覺地、主動地幫助自然實現生生不息的過程。[17]柴文華注意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儒家思想和現代生態倫理學共同的思考客體;[18]何成軒也認為,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當今生態倫理相吻合。[19]任俊華認為,儒家生態倫理思想表現為天道與人道一致的生態倫理信念,萬物平等的生態價值觀念以及仁愛好生的生態倫理情懷。[20]

陳義軍認為,“仁”是儒家生態倫理思想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和中心問題。“由于‘仁’內在天然地具有一種可以不斷外推的特征和心理機制,‘仁’的實現過程,就是一種不斷推己及人的過程,如此推衍,行‘仁’就不但要愛自己、愛別人,而且可以擴展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這是儒學內含的由人道推衍天道的具體體現,也是人類道德視野的一次革命性拓展。”他進一步說明董仲舒將“仁”擴展到愛鳥獸昆蟲,無所不愛才是真正的“仁”,“從此,施仁的內在規定性便有了實質性進展,并且獲得了生態道德的意蘊。”[21]學界有很多學者持這種觀點,趙媛、方浩范也指出, “儒家的生態道德是一種真正地推己及人,由己及物的道德。它以‘仁愛’為基點,把人類社會的仁愛主張,推行于自然界,其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目的,首要是人類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對自然萬物的愛護和同情。……同時,儒家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盡管人類的價值高于自然萬物的價值,但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又是相互依存的,人類也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使自然界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必須把管理社會的原則推廣到自然界中去,對天地萬物施以仁愛的精神,在人與自然界中建立起協同互濟,相互制約的秩序。”[22]

(三)以解讀概念為儒家生態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

學者們在進行儒家生態思想研究的時候,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選擇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命題加以解析,從中發掘出具有生態意義的內容。

前文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仁”都是學者們非常看重的概念,學者們通過對儒家思想中這些重要的概念進行詳細的闡釋,從中找到生態思想的因素。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概念,如“時”、“通”、“民胞物與”、“爾汝群物”等,學者們也做了解析。

“時”也是學者們比較關注的一個概念。儒家的“時”的范疇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生態意蘊。孔子的“使民以時”,孟子的“待時”,荀子的“應時”都具有生態意義。“儒家認為‘天’即自然界有著獨立不倚的運行規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基于對自然界的認識,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著名論斷,即人類社會出現種種殃禍,正是有悖規律所導致的。尊重自然規律,當然要體現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上,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農業生產實踐,儒家提出了‘取物以順時’等符合生態農業規律的思想,認為人們應該根據時節,即按照大自然的節奏、生命萬物的節律以及四季來決定什么時候該‘取物’,什么時候不該‘取物’。”[23]

筆者曾對“通”這一概念,做了全面的解析,論述了“通”的生態意義。“通”的意義在于自然規律向生態規律的轉化。“‘通’范疇可以深化我們對于儒家自然哲學關于自然物體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的認識,由此使我們可以對天人合一獲得一些新的理解,認識到人和自然的生態一體性、相關性與依賴性。尤其是,人與自然的精神的溝通能夠促進當今人類在面對生態危機時,能承擔更大的責任。”[24]

可以看到,解讀概念的研究方法就是選擇儒家思想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對其進行詳細解讀,發掘其中的生態意義,從而使研究更為深入。

三、結語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外學術研究互動得到加強。國內儒家生態哲學研究在吸收當代西方生態哲學的基礎上、基于社會發展和學術研究的內在邏輯而展開。關于具體人物,如孔、孟、荀、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陽明等都得到了研究。然而,儒家思想中還有許多有關生態思想的內容等待學者們去發掘。筆者認為,研究儒家生態思想不僅能夠拓寬儒家思想研究的道路,重新理解儒家思想,有利于儒學自身的發展,而且能夠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提供新思路,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Mary Evelyn Tucker(瑪麗?塔克爾).氣的哲學:一種生態宇宙論[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C].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60-176.

[2] 成中英.儒家人格中宇宙論、生態學的三位一體[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C].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79-197.

[3] 羅泰勒.民胞物與:儒家生態學的源與流[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C].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39-57.

[4] 艾文荷.早期儒學與環境倫理學[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C].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58-73.

[5] 桑子敏雄.朱熹的環境關聯性哲學[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C].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31-144.

[6] 艾周思.感應與責任:周敦頤與環境倫理的儒家資源[A].Mary Evelyn Tucker,John Berthrong.儒學與生態[M].彭國翔,張容南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11-130.

[7] 余謀昌.中國古代哲學的生態倫理價值[J].中國哲學史,1996,(1-2).

[8] 牟鐘鑒.生態哲學與儒家的天人之學[J].甘肅社會科學,1993,(3).

[9] 李存山.析“天人合一”[J].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4):12-20.

[10] 陳國謙.關于環境問題的哲學思考[J].哲學研究,1994,(5):32-37.

[11] 張世英.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7):34-37,62.

[12] 胡偉希.儒家生態學的基本觀念的現代闡釋:從“人與自然”的關系看[J].孔子研究,2000,(1).

[13] 湯一介.儒家的“天人合一”觀與當今的“生態問題”[J].國際儒學研究,第14輯.

[14] 王正平.“天人諧調”:中國傳統的生態倫理智慧[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11(12).

[15] 張永剛.先秦儒家生態倫理情懷的現實觀照[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16] 陳來.道德的生態觀――宋明儒學仁說的生態面向及其現代詮釋[J].中國哲學史,1999,(2).

[17]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8] 柴文華.“天人合一”與和諧社會[J].學習與探索,2006,(1).

[19] 何成軒.中國傳統生態倫理觀念與當代人類文明[J].哲學研究,1994,(5).

[20] 任俊華.論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3).

[21] 陳義軍.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初探[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

[22] 趙媛,方浩范.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啟示[J].前沿,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