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3-09-21 17:3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獨特的民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海洋型 民俗文化 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民俗文化是由特定區域勞動人民所創造、傳承、分享、發展的,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深厚文化內涵及生活化和儀式化特征的一種特殊的傳統文化形態。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構成了具有鮮明個性和豐富內容的海洋型民俗文化。它反映了沿海居民對海洋的認識經歷,折射出沿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娛樂習慣和原始信仰崇拜等,體現了沿海居民創造海洋文化的歷史。隨著社會歷史變遷及西方現代文化對我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影響,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與發展我國海洋型民俗文化,已成為一個重大課題。 我國海洋型民俗文化具有四個主要特性
海陸交融性。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既包括了海洋民俗文化屬性,又包括了內陸民俗文化屬性,比如沿海地區特有的“鬧?!薄百惸囫R”“人龍舞”“開漁節”“攻淡菜”等活動都體現出內陸生產和海洋漁業活動的交織性,并在此過程中將生產勞動、舞蹈和音樂進行結合。海洋賦予當地居民以靈性,人們將造船、捕魚等勞動場景巧妙地融入舞蹈和娛樂中,而陸地賦予當地居民以韌性,人們將勞作、祭祀、捕獵等場景提煉升華,兩者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海陸交融性的海洋民俗文化特性。
歷史傳承性。沿海地區在悠久的歷史中形成了世代傳承、共同信奉的文化傳統習俗,如山東沿海在兩千年前就產生了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的神仙文化,繼而催生了中國道教文化;東南沿海在宋朝產生了媽祖文化,形成了中國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崇拜;廣東沿海在北宋時期出現的波羅誕廟會,是現今全國唯一對海神進行祭祀的活動,蘊含了廣州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文化元素,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海洋民俗文化活動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宗教變遷緊密相連,具有明顯的歷史傳承性。
休閑娛樂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動的形成,與當地原生態的海洋型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大量的漁業生產勞動技能被漁民應用到休閑娛樂活動之中,如放海燈、媽祖出巡、船舞、吃普度等,體現了勞動人民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的精神。但與其它地區反映當時艱苦生產勞動過程的民俗文化活動不同,沿海的各港口直到現在都是區域性的經濟文化中心,形成了沿海地區民俗文化活動發展的直接動力,這些民俗文化活動都是為了祭祀豐收、歡度新年、祝賀新婚產生的,是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深受廣大勞動人民喜愛。
功能多樣性。比如,膠東半島民俗文化活動是集古代與現代、大陸與海洋文化于一身的,包含著丘陵、大河、內陸、海洋等不同類型地理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動,其載體多樣、內涵豐富、極為罕見。沿海地區諸多的民俗文化活動,流傳至今的有幾十種活動項目,若能加以保護和開發,將更好地體現出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功能。而且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海洋民俗文化活動將逐漸集經濟、社會、教育、娛樂和文化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積極開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動的保護,推動民俗文化市場化工作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大部分海洋民俗文化活動出現傳承斷代的問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海洋型民俗文化項目理應得到相應的保護。首先要進行有組織的挖掘整理。著眼于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傳承,投入必要的人力資金,對海洋型民俗文化進行發掘、復原、整理、記錄、保存和提煉。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依靠言傳身教,在其發掘和整理過程中,應利用傳統和現代的多種技術手段,通過文字、視頻、音頻等記錄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動的每一個細節,從而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其次要注意海洋型民俗文化環境的保護。海洋型民俗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在于當地群眾的自覺意識。只有群眾自覺主動地^承海洋型民俗文化,才能使海洋型民俗文化在社會變遷中進行自覺的改造。再次要建立海洋型民俗文化“生態文化保護鎮”“生態文化保護區”等,為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項目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對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項目進行整體性與原真性的保護與傳承。
海洋型民俗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就是后繼乏人、傳承斷代。已有學者提出通過結合學校的模式,來促進海洋型民俗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者要認可海洋型民俗文化,這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人才培養的首要條件。二是聘請專家學者選擇適合學校的海洋型民俗文化項目,編寫相關教材,選擇個別學校進行海洋型民俗文化與學校相結合的試點研究,培養學生對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三是培養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導員。政府和高??梢院献髋囵B一批具有海洋型民俗文化理論的畢業生,鼓勵他們去基層開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導工作,這樣既解決了就業,又解決了海洋型民俗文化傳承斷代的問題。
市場化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來挖掘海洋型民俗文化的經濟效益。首先,政府職能部門應出臺相關產業政策,從稅收、場地、創業、融資等方面支持海洋型民俗文化項目。其次,培育海洋型民俗文化產業,確定核心產業項目,逐步吸收社會資金,做大做強海洋型民俗文化核心產業。再次,以海洋民俗文化為核心,結合地理和生態特色,針對性地開發海洋型民俗文化產品,并將海洋型民俗文化與地方旅游、傳統藝術、節假日緊密結合,加大海洋型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力度,實現與其他相關產業的結合。 實施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戰略,強化節慶品牌意識
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戰略,有助于提高民俗文化的整體素質,也是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等綜合實力的體現。我們應牢固樹立品牌意識,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的社會氛圍,圍繞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具有當地獨特魅力的項目進行品牌開發,制定一系列長期性的、帶有根本性的總體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逐步擴大其影響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尤其是現在國內文化旅游產業方興未艾,各地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如山東沿海以嶗山神仙文化為主題的高端水上度假區;閩南沿海以媽祖文化為核心的民俗文化體驗區等。將這些民俗文化旅游區域聯合起來,協同制定發展戰略,進行統一的品牌定位,形成多類型、多層次、多系列的海洋旅游經濟聯動發展的格局。
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動是依附民俗文化節假日傳承和發展起來的,因此豐富節假日的民俗文化活動,強化節慶品牌意識,對民俗文化的發展意義重大。沿海地區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舉辦最早且發展較好,如福建的普渡節、廣東海南的開漁節等,尤其是媽祖節的活動已經成為海內外知名的節慶活動。節慶文化已成為貫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活態名片,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已成為節慶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并對一些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動項目進行包裝,制定規則,使其向正規化、規則化和娛樂化方向發展。
(作者為成都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黃永林:《民俗文化發展理論與生態規律闡釋及其實踐運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
篇2
陜北民俗文化是古老的。陜北地處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長期交通閉塞,這樣的地形地貌雖不利于文化的對外傳播卻有利于陜北古老文化得以保存,成了中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陜北黃河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人文初祖耕耘過的地方。這里有很多古老的文明遺址,比如新舊石器時代遺址、仰韶文化、石盤文化等。陜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還保留和呈現在許多民俗活動和民間藝術文化產品中,比如民間剪紙———抓髻娃娃,對二十多個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號的破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其造型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經過專家考證這是商朝民俗文化;此外,在陜北方言中仍保留著宋元方言,如后生(后輩)、先后(妯娌)等。陜北民俗文化是多元的。從歷史發展來看,陜北是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在這里,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其間,各民族生活習俗和文化得到了廣泛接觸,并相互影響和適應。一方面是少數民族的文化被漢族文化所吸收,如鮮卑、匈奴、西夏等民族文化。陜北民俗文化受蒙古族文化的影響也很大,既有漢文化農耕文明的文化基礎,又有著非常濃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的遺存。由此可見,陜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結果。陜北民俗文化是開放進取的。在歷史上,陜北地區通常是烽火連連,老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正因為流動遷徙才形成了陜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征戰往往迫使一些人遷徙,這樣的遷徙在陜北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陜北文化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自己開放的特性,移民們帶來他們各具特色的文化,這使得陜北民俗越來越豐富多彩。陜北文化有時雖封閉但不僵固,各民族相融合的同時就吸收了外來文化,陜北民俗文化中的許多東西都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比如蜚聲海外的陜北民歌既有田園韻味,又有馬背情調??傊?,陜北民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其強大的吸附力和融合力有很大的關系,它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區域文化。
二、陜北民俗文化的翻譯
民俗,“就是民間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長久形成的習俗慣制、禮儀、信仰、風尚的總和,是社會約定俗成的民間生活、文化模式,是彰顯文化內涵的重要表現形式。”[1]陜北民俗就是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景觀,就如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形象地折射出陜北人民生活和勞動的各個方面。在當今文化全球化的環境下,在跨文化的視角下對陜北民俗文化進行譯介有利于其對外傳播和交流。
(一)陜北民俗譯介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從跨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陜北民俗文化的翻譯,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問題。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越來越凸顯出其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陜北民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進程?!拔幕矸萃ǔ1豢醋魇悄骋惶囟ǖ奈幕赜械?,與生俱來的特征。在翻譯過程中通過識別文化身份來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保?]陜北獨特的地理風貌塑造了陜北人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而鮮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個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為鮮明獨特,與他鄉和他國文化不同才稱其為陜北特色文化。因而,譯者在譯介時應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語讀者真正了解領悟當地特有的民俗風情。陜北民俗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隨著旅游業的開發,陜北以其悠久的歷史、迥異的地理環境等特點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對其譯介的過程中譯者應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內涵。因而,保留陜北民俗文化與生俱來的個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陜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視。
(二)陜北民俗翻譯的不可替代性
在陜北民俗的譯介過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傳播和交流,這是譯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在翻譯陜北民俗時,要避免以他國、他鄉的民俗詞語替代陜北民俗詞語。翻譯中的異化是保留陜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陜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徑庭的。因此,譯者不能貿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陜北民俗中,不然就會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錯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會使陜北民俗文化內涵失真。在譯介的過程中應堅持求“異”存“意”的原則,尊重陜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內涵,使陜北特色民俗在譯介中仍能再現其文化內涵,有效地促進陜北民俗文化的對外宣傳和交流。如陜北民歌,作為一種地域文化景觀,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來呼喚對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這樣的詞語,如果譯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話,就會完全弄錯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實文化內涵,當然就會誤傳陜北民歌中的民俗風情了。可見,在進行譯介的時候不能隨意替換陜北文化中的民俗詞。
(三)挖掘陜北民俗文化的深層內涵
篇3
>> 基于“關聯理論”的民俗文化產品翻譯的實證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點及文化特質 民俗文化翻譯研究述評 翻譯與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譯問題研究 “中國英語”在陜西民俗文化對外宣傳翻譯中的作用及實踐 民俗文化在新環境下的傳播特點及文化主體性探析 基于語料庫的民俗文化詞翻譯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視角下的民俗文化詞匯漢英翻譯研究 淺析陜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譯 關于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的幾點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詞語的翻譯策略 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譯定位研究 燦爛的民俗文化 濃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寶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視角的鄉村旅游文化研究 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譯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民俗文化詞項漢英翻譯微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譯的特點及實證研究 民俗文化翻譯的特點及實證研究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譯中,保持源語文化特征并能夠為譯語文化讀者所理解是譯者的首要任務。在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無法對等的情形下,選擇傳遞源語的核心思想而拋棄其文化特征是譯者一種無奈的選擇?!娟P鍵詞】民俗文化翻譯民俗與文化緊密關聯,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人類學者Tylor認為:“文化或文明是一種復合物,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習慣”。[1] 從Tylor的觀點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疇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內容,民俗與文化的關系是部分和總體的關系。由此推斷,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還具有兩個獨特的個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夠被一定區域生活的民眾所雅俗共享。關于民俗一詞的來源,烏丙安認為“英語中‘民俗’一詞的‘民’即民眾;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薩克遜(Saxon)語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眾的知識’或‘民眾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種口頭傳承的文化?!叭祟愑袃煞N文化,一種是文字文化,一種是說話文化。民俗是說話文化”。[3]民俗的傳承和沿襲以口頭為主。美國民俗學家理查德 ?偊b 多爾遜教授認為:“民俗是口頭的、傳統的和非官方的民間文化。” [4]這種觀點涵蓋了民俗的兩個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譯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在能夠為譯語讀者理解的前提下應盡量保留源語的文化特征。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正是這些民族個性才構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民俗文化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創設語境,盡量使譯語讀者輕松悅納它種文化,避免文化替換。由于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的不同并且譯語讀者對源語文化缺乏了解,所以無法理解源語文化的精髓。此種情形要求譯者在盡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時應該為譯語讀者創設較為容易的認知語境,從而促使譯語讀者理解并悅納它種文化。但這種語境的創設,絕非用譯語文化去代替源語文化,而僅僅是使用譯語文化思維和文化特點助力譯語讀者的理解。第三,翻譯的交際功能優先于文化信息傳遞功能。在譯者無法找到能夠創設源語文化語境的方式之時,譯者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交際功能,放棄文化信息的直接傳遞。例如,滿族喪葬風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死者的嘴里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p>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在這段文字中,涉及到滿族喪葬風俗中的三個獨特現象,第一個是“炕”,第二個是“停尸排子”,第三個是“含斂”。對于滿族人來說,“炕”是他們最熟悉不過的事物。在中國北方尤其是滿族聚居區的地方,由于氣候偏冷而潮濕,睡覺時躺在炕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為“炕”是一種由泥土或者磚塊建造的能夠在其中生火并充當煙道功能的一種類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優點:其一,“炕”是熱的,因為有煙通過會傳導熱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為“炕”上有熱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對潮濕的環境中保持干爽。對于“炕”這個詞的翻譯,筆者認為應該盡量用漢語拼音“kang”去直譯,只有這樣才能夠傳神表達出獨特的滿足文化。但是,在英語讀者文化里沒有“炕”的概念,所以筆者在翻譯之時,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語讀者能夠產生理解“炕”這個民俗文化的語境?!巴J抛印钡姆g則顯得更加困難?!芭抛印笔穷愃朴诖囊环N簡易水上工具,因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東西。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種平整的類似于竹排的那種工具,可以暫時停放尸體。在西方根本沒有“停尸排子”一說,所以在翻譯的選取上,筆者進行了意譯處理,只傳達了意思,沒有完全表達其文化內涵?!昂瑪俊笔峭耆袊鴿M族式的風俗。它的基本含義是:人死以后,含著金錢入葬,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錢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認為人死之后能夠上天堂,因為你是耶穌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說錢財了。所以筆者對“含斂”這一文化現象采取了直譯加注的方式。根據以上對英語文化讀者的分析,筆者認為這段文字應這樣翻譯: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篇4
關鍵詞:旅游文化;旅游業發展;鄉村旅游
隨著旅游文化行業的不斷發展,鄉村旅游業逐漸成為了都市白領最喜歡去的地方,鄉村文化具有著獨特的地質景觀特色,同時也就成為了當前體驗真實鄉村的休閑與度假的一種新型的形式。鄉村民族文化是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由特定的社會群體不斷地基奠而來的社會文化,這種文化成果是適應社會生活和生產當中的特殊模式,是所有群眾文化當中的積淀、在此我們將鄉村民族文化作為旅游行業的載體,打造獨特的的旅游品質,能夠對鄉村旅游文化具有更高的發展意義。
一、塑造具有獨特的鄉村旅游資源
鄉村文化是屬于原生態文化的一種,也是現在民族民俗民風文化的根基,在鄉村文化當中其包含了村落的規劃以及歷史遺留的古跡,同時還包括了各種專屬于民族特色風格的舞蹈戲曲等,在鄉村文化當中,民間文學和傳統的舞蹈都屬于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在對于我們開展鄉村旅游文化的同時不僅僅要對于文化的恢復與保護,同時要保持好鄉村原有的獨特面貌,對鄉村當中存在的傳承性以及集體性的民族文化進行全面的展示[1]。
在我國鄉村文化具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內涵,通常都是表現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生產當中,鄉村文化是群眾性的集體文化所產生的積淀,也是人類文化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鄉村文化當中,生活在都市當中的白領人士往往都會選擇去鄉村旅游,因為鄉村旅游對于這些常年生活在都市當中的人來說完全就是另一個天堂,鄉村文化具有著城里所沒有的風土人情,通過切身實地的旅游體驗能夠讓游客自身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民俗文化環境[2]。而這也是鄉村旅游的魅力所在,鄉村旅游能夠給游客更加全新的文化體驗,讓生活在都市當中的人們體會到全新的民族文化體驗,也可以讓游客體會到原始的生態生活,真實的感受到了大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3]。
二、走進鄉村切實感受鄉村魅力
每一個地區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在鄉村文化當中,我們可以從精神民俗以及制度民俗和物質民俗當中去感受,在鄉村文化當中精神民俗指的就是鄉村民俗在作為民俗文化鄉村旅游行業的一種,也是能在間接的增加游客對于民俗文化的感知力度,在鄉村旅游文化當中進而增加民俗文化自身的內容展示,能更直觀的讓到鄉村當中游玩的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體驗到真正具有原始生態的生活習慣以及民族風俗習慣,能夠更加真實的感受到鄉村民俗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內涵,在鄉村當中,也是存在著傳統節日的,而且他們的傳統節日相對于生活在都市當中我們的節日只多不少,比如獨特的儀式、民間自創的歌舞、別具一格的鄉村建筑等等這些都是屬于鄉村精神民俗的一種。而鄉村制度民俗則是指在鄉村民俗文化的旅游行業當中,讓鄉村文化民族文化相結合的形式來展現,讓來游玩的客人能實際的參與到其中去,親身的體驗到民俗文化的內涵,例如婚俗過程、節慶活動以及各種晚會活動等等,而物質民俗文化則是指讓游客直接參與和體驗到民俗文化所包含的內容當中去,例如買文化周邊的特產、鄉村食品和歌舞表演等等。這樣結合鄉村的民俗文化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內容,能夠更好地塑造出具有獨特鄉村內涵的旅游文化。
三、鄉村建設也不可忽視
在鄉村旅游行業當中不僅僅要依靠鄉村自身的自然景觀供游客參觀,還應當結合自身的民俗文化的特點,將向村民俗文化精華融入到對旅游行業的建設當中去,這樣會是促進鄉村文化,帶動民俗文化和鄉村旅游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挖掘鄉村民俗文化的同時對鄉村建設進行完善,使得鄉村旅游能夠健康的發展下去,這樣鄉村文化為因為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更好的傳遞出去,這也是對于鄉村文化發展的動力和保障。
四、打造獨特的鄉村文化傳承
我國雖然已經成為了發展中國家,同時農業生產能力也在逐年的增加,很多都市生活的人群當中不少都是從鄉村走出來的,人是都市的人,但是根確實鄉村的根,這就表示著都市人當中大部分都和鄉村游割舍不斷的親切關系,對于鄉村有著獨到的鄉村情節。目前我國全面發展鄉村旅游行業能夠吸引都市人到來不僅僅是其自身擁有自然美麗的風景,同時吸引都市人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明度的文化,鄉村旅游能夠給都市人帶來更加悠然自得的生活體驗和人文氣息。所以這就說明了鄉村旅游文化的發展不僅僅自身要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還需要有傳承文化的魅力和底蘊,這樣才能將文化傳承下去也能將旅游行業保持著昔日的風采。
五、保護鄉村旅游環境構建和諧社會
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在經濟步伐加快的同時媽大自然和人類生活和環境當中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沖突,一方面要大力開展鄉村旅游行業的改善,另一方面是需要對環境進行保護,但是不管怎么進行調節,二者都是會產生沖突的,在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當中也給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對于現階段我國民俗文化的保護能夠對人類起著預警的作用,能在開展鄉村旅游文化的同時避免了人類的破壞,而鄉村民俗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對人文環境的保護,在對于鄉村旅游文化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關系[4]。對鄉村旅游文化進行保護不僅僅是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所需,同時也是對現代文化物質遺產保護的需求。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樣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支持,鄉村當中所擁有的悠久歷史早已經融入到了我國各個領域當中,是適應自然發展規律下的必要結果,也是注重鄉村民俗文化的發展必要結果,是打造鄉村旅游文化至關重要的思想理念[5]。這對我國實現鄉村文化遺產保護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六、打造具有鄉村氣息的文化產品
鄉村文化的手工制品自身帶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時手工制品也具有相當價值的意義自其中,其中也包括鄉村多樣化的文化產品以及當地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鄉村文化手工制品經過傳播與推廣能夠更好地將鄉村文化以及鄉村風情傳遞出去,這樣既能保證了鄉村特色的發展,還可以為鄉村經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資源,同時將收獲的資源在進行鄉村文化建設,循環往復,逐漸鄉村文化將會徹底的走向都市,成為都市當中一到亮麗的風景線,手工制品還可以給鄉村居民帶來額外的收益,在對鄉村傳承和保護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做鄉村的守護者還要做鄉村受益者。同理鄉村文化產品以及節慶活動也有相同的功能。在鄉村的文化當中生長,在現有旅游行業的鄉村的文化當中成長。
七、結論
鄉村文化生態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但是確和自然生態是一樣村子的,在早期,鄉村文化一般很少會收到外界因素所影響,鄉村與部落之間都是相對于比較封閉的狀態,生態旅游和生態文化都比較平衡,而隨著時代的變化,鄉村文化的生態平衡被打破,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喜歡到鄉村當中體驗生活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態旅游方式,也是最受大家歡迎的旅游方式,雖說鄉村旅游是一種時代的象征,但是我們在鄉村旅游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環境的保護以及對自然生態平衡的保護,爭取在體驗鄉村文化的同時不去破壞鄉村的生態環境,為我國的鄉村旅游能夠更加持久的保持下去。
參考文獻:
[1]費小琴.旅游文化視角下的高等旅游外語教學改革[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3,01:47-49.
[2]吳璇歐,魏紅磊.產業融合視角下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研究――以張家口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81-83+92.
[3]呂群超,謝新麗,鄭立文,謝新.文化視角下旅游節慶產品系統開發研究――以寧德太姥山文化旅游節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03:283-285.
篇5
【關鍵詞】民俗攝影;文化價值;表現形式
民俗攝影以民俗文化為創作的土壤,用視覺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不同民俗文化的發展和現狀。民俗攝影記錄了人們的生活動態,更是歷史文化的見證,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以及文化價值。因為民俗文化的獨特性界定了民俗攝影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每個地區、每個民族、不同的時期的民俗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韻味,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民俗攝影不是單純地對于落后民族的發掘,而是揭示人類文化的多元性,融入了攝影師的人文關懷,通過視覺語言促進文化交流。
一、民俗攝影的文化價值
民俗攝影是向后人展示今天的文化現象的重要手段,民俗攝影的文化價值在于其植根于民俗文化的內涵,蘊含著歷史文化的沉淀。民俗攝影不僅要求攝影師具有攝影的藝術角度,還需要其站在歷史和人文的角度,觀察民俗文化。
民俗攝影的文化價值從縱向看,反映了歷史文化,是豐富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資源。民俗攝影的縱向文化價值在于其時間的積累性。同一地區的不同時間的民俗攝影記錄,是該地區的民俗文化發展的真實記錄。在100多年前,許多著名的民俗攝影師拍攝了大量記錄晚清和民國時期的生活實態的照片,從長辮子的男子到已經剪去長發,穿上西裝的男子,從穿著布衣裹著三寸金蓮的女子到身穿時尚旗袍的女子。這些照片都是我國晚清和民國的過渡時期的真實寫照,真實地反映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
民俗攝影的文化價值從橫向看,用形象文化語言,促進了人們對于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促進了不同地區、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俗文化交流。文字有時無法充分描繪出不同民俗活動的畫面,而圖像是更有視覺沖擊力和影響力的形象性的語言。
在對瀕臨滅絕的民俗文化的進行拍攝時,攝影師植根于民俗文化的內涵,通過查詢各方面的資料,有目的地挖掘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的事物和景象。真實地記錄瀕臨滅絕的民俗文化,同時引起人們對于瀕臨滅絕的民俗文化的關注。
二、民俗攝影的表現形式
第一,民俗專題報道
民俗專題報道是最為吸引讀者眼球和最具說服力的民俗攝影的表現形式。民俗專題攝影是指圍繞某一個民俗題材,拍攝一系列的專題圖片。在對于民俗題材的深入分析和挖掘的基礎上,通過一組圖片并且配合較為全面的文字分析,對某一個地區、某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進行闡述。
民俗專題報道這種民族攝影的表現形式,能夠給予讀者強烈的視覺刺激。因此,要求攝影師對于該民俗專題有著深刻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能夠準確把握整個民俗活動的完整過程。同時,需要抓住專題的每個階段的精彩瞬間,并且注重每個照片之間的聯系性。
如意大利攝影師Matteo Bertolino在2010年6月所拍攝《艾瑪拉人的元旦》,通過展現玻利維亞最大的西班牙裔族群――艾瑪拉人的元旦一天的特殊的節日活動,向讀者展示了艾瑪拉人的獨特民俗文化。艾瑪拉人是與6月21日慶祝他們的元旦的。他們在南半球的冬至日,也是全年最冷最短的晚上等待,迎接第一縷的陽光,之后將祭品和飲品灑于大地,表示對大地的感激和膜拜之情。
第二,民俗紀實攝影
民俗紀實攝影是民俗攝影常用的手法。攝影師從多個角度、多個方位,針對特定歷史時期,對某一區域或民族的生活進行跟蹤性、紀實性的拍攝。這種手法是民俗攝影中最為簡單也是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其更傾向于記錄民俗文化,而沒有過多地進行處理。
例如我國攝影師侯德江拍攝的《圖瓦人村落》,所拍攝的圖瓦人居住于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喀納斯河谷,該地冬季漫長,風雪嚴寒,使圖瓦人與外界相隔離,木柴、牛羊肉、爬犁等等都是取之當地,并適用于當地的生活來源與經驗。而《圖瓦人村落》通過一系列寫實性的圖片,展現了圖瓦人的民風民俗。
亦如我國攝影師佟博拍攝的《北極圈里的薩米人》,通過組合式的圖片,反映了薩米人的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生活、飲食等特點,展現了薩米人的生活現狀。過去的薩米人是游牧民族,現在的薩米人已經更多地開展農業活動了。
第三,民俗藝術攝影
民俗藝術攝影是以藝術的手段反映民俗的題材的攝影手段。這種攝影形式結合了民俗攝影和藝術攝影,提升了民俗攝影的藝術鑒賞價值。這種的表現形式,是追求藝術效果和民俗內涵的統一,此形式常常以單幅圖片的形式出現。
例如由我國民俗攝影師汪唱和拍攝的作品《熱土》,就是通過藝術的手段表現陜北人民的熱情豪放的性格。
第四,民俗微觀表現
這種表現形式與民俗專題式攝影類似,常常作為紀實攝影的補充。民俗微觀表現能夠縮小民俗專題攝影的專題,做到更為精確具體??梢愿玫貜拿袼孜幕募毼⒎矫姹憩F出民俗文化的特點。
攝影動人之處在于視覺的震撼以及圖像所透露出的情感。而民俗攝影對于文化的關懷,對于生命的關愛,是其魅力所在。民俗攝影作品是各個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真實寫照,其題材眾多,包涵民俗的人物生活、節日慶祝、服飾、建筑等等,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關注和記錄舊民俗的同時,也應關注新文化下產生的新民俗,讓民俗攝影根據時代氣息。
【參考文獻】
[1]阿勒達哈甫.淺談民俗攝影的特性[J].中國民族,2011(4).
[2]陳曉夢.如何利用民俗攝影發揚民族文化的研究與探討[J].大眾文,2011(12).
[3]范錚.民俗、攝影與攝影家――論在民俗攝影觀念下三者的關系[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2).
篇6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中國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五千年的歷史成就了山西古老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只要是山西人身上就流淌著濃郁的山西精神,而這種性格無疑離不開山西的特有的文化根基,即孝道、晉商、佛道、民俗。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君臣父子家國無疑就是忠孝之道的最好詮釋,而傳統山西人尤為重視孝道;晉商文化已經成為世界認識山西的一張名片,也的確成為山西文化的寶貴財富;五臺山是佛教文化圣地,也決定了山西的佛教文化歷史悠久;民俗當然也是山西一個特色鮮明的標志。剪紙,在山西非常普及,已經發展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是一種用剪刀在紙上裁剪,或用刻刀在紙上裁刻,用紙造型構成各種圖案的藝術表現形式。此外,還有民歌、皮影、炕畫、蓮花落、仿古鐵器、推光漆器、面塑等都是廣為知名的地域民俗文化代表。
二、山西民俗文化——刺繡運用于服飾之中
山西的民間刺繡不但歷史悠久,且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多能表現和反映山特風土人情,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繡工精美、造型生動、圖案簡潔、色彩艷麗等。而且這些來自民間的刺繡藝術珍品,大多數都出自農村婦女之巧手。受到古老文化和地理條件的影響,山西民間刺繡不管是平原還是山區,都顯示出純樸、熱情、粗狂的特點,尤其體現在服飾中的刺繡,將藝術與本地人的性格相協調、相適應而和平存在的,可以說它既是一種造型藝術,又是一種生活藝術。作為服飾刺繡,對服飾細節各個部位都會根據不同的對象,加之不同的內容,集傳統文化、風俗、地域特征于一身,使每個人成為一個人文載體,其深刻的文化內涵遠不是一眼能夠看穿的。而刺繡對服裝的裝飾非常重要,從帽子到上衣、裙子、褲,再到鞋襪、圍巾等幾乎所有的裝飾設計都可以添加刺繡的演繹,而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以山西忻州民間服飾為例,傳統刺繡表現在不同的位置和細節中,寓意含有平安、吉祥“腕袖”,多以如意祥云的圖案裝扮;“領口”大多是裝飾著各色花朵的圖案;“裙子”也一直是婦女常用的衣服,在前后各一片的裙擺上常嵌邊、繡花,大多是藍色,黑色、紅色的底布;而“上衣”部分繡花多在胸口,常用牡丹花等艷麗花朵的圖案。還有晉南地區女裝:繡花上衣、花帶裙及百褶、繡花鞋等,上衣多彩色布匹縫制,而其他細節部位,比如領口、肩膀等地方加一些花樣裝飾圖案。民間刺繡從刺繡工藝的角度反映了人民通過圖案來表情達意的思想,一般都是選一些民間寓意吉祥的圖案象征人們對美好生活意愿的表達。另外刺繡還體現在女性內衣的設計上,精致的刺繡紋理與女性體態完美結合,凸顯出現代與傳統,民俗與服裝的融合,尤其刺繡花邊的設計更為廣大女性朋友所喜愛,薄紗睡衣上若隱若現的中式刺繡也可以增強這種設計的質感。現代服飾設計中,刺繡帶有濃厚的裝飾色彩款式多為斜襟式寬大厚實長袍,刺繡手法穿法精湛,吸引很多設計師和消費群體的主義。在最近幾年的品牌T臺秀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刺繡。最近幾年較為火熱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上,也多選用刺繡類服飾增加氣質和風采。例如湖南衛視的娛樂節目《偶像來了》,有一期服裝選用傳統刺繡樣式,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合運用,圖案細膩,花型立體,造型大方而樸實,使現代服飾更具現代風情。很多一線品牌:如江南布衣、巧帛等品牌中也可見到刺繡手法與現代技術的巧妙運用,也以其獨特的風格搶占市場。
三、山西民俗文化——剪紙之服飾運用
篇7
一、麻陽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陽民俗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那時,人們時時刻刻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在求生存的狩獵與征戰需要下,在對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產生了民俗文化的雛形。有歷史見證,古代的圖騰文化、盤瓠文化、是麻陽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證,所謂“圖騰”本意為“他的家族”,在辭海中批注為:原始部落以動物或植物作為種族血統的標志并將之繪成圖案,當成祖先來崇拜,這種當成崇拜對象或符合者,即是“圖騰”。它是人們用原始的圖文形式開始對“?!薄ⅰ暗摗薄ⅰ皦邸钡淖非?史書記載,它主要是源于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陽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鄉土習性。經過一段歷史時期,便產生了大量的民間習俗和傳說。譬如,“搬土地”,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頭戴面具,包長紅布于頸,手執插“香”杖,伴著“土地婆”(男扮),雙雙挨戶送財驅瘟。苗族人民酷愛“土地入門”,以粑粑相送。“車(chā)七姑娘”,在錦和、堯市、拖沖、文昌閣等上山區,流行一種“車七姑娘”的民俗。傳說: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親人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里,與家里的親人相伴半個月的時間,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可以通過“車七姑娘”的方式,讓靈魂去西天看看死去親人的情況。用農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腳墊上冥幣,人坐在上面,頭蒙頭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閉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腳跟離地,如騎馬狀急行至天宮,這樣就可以看到死去親人的近況了。等等,這些傳說與神話都說明了古麻陽人對吉祥富貴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時期,以吉祥富貴為主題內容的節日和吉祥物等也開始以文字形式記載。譬如,在麻陽上山區稱為“過時節”,在下山區稱為“過月半”,就是每一個月都要過一個節,殺雞宰鵝,燒紙敬奉先人,祈求五谷豐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滿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藝人化裝演唱,常常在夜間以村落氏族為單位進行,稱燈班跳燈。演唱內容豐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揚禮教的,有貶剖社會丑習的,有歌唱愛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壽的等等,這個風俗現在依然盛行。到了現代,麻陽人過大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前貼上倒“福”字畫,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鑼”。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前后,拖沖、大王、大酉、旋渦等地謂之“小年”,組織藝人在廟內或村莊較高之樓舍,有節奏地敲鑼,朝夕不停,通宵達旦。村民挨戶為敲鑼者呈酒送飯。鑼響時,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靜聽,喜笑顏開,慶五谷豐登,賀六畜興旺。在麻陽苗鄉的石門柱上,路邊、河邊的耀眼處都可以看見雕有“福”、“壽”等石刻,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吉祥富貴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來,麻陽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開始對其深入研究、整理和開發,其中,“儺文化”、“盤瓠文化”等一些鄉土文化作為民俗文化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在媒體、在民間作為熱點被推介和傳播。
二、麻陽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麻陽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古時代即有先民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在秦朝時期就已屬黔中郡地,漢為武陵郡地。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陽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陽縣屬辰州。其后雖幾經變易,但麻陽縣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歷史。麻陽人民在幾千年的勞動、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這種文化神奇獨特、古樸神秘,它集對神的敬仰和對福的祈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陽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陽,“節”文化與民俗文化緊密相連。過節,在上三區稱為“過時節”,在下三區稱為“過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個月都要過一個節,殺雞宰鵝,燒紙敬奉先人,企求五谷豐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滿幸福。概括起來有:三月初三的“上巳節”、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盤瓠龍舟節”、七月十五的“鬼節”、六月第二個卯日的“吃新節”、十月初二的“過苗年”等等。
豐富的節日活動產生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雖然這些民俗文化活動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的角度來看,無不體現了麻陽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祈禱健康長壽、懷念先人的優良傳統。
正月跳燈。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藝人化裝演唱,常常在夜間以村落氏族為單位進行,稱燈班跳燈。出行時,2人先行開路,1人舉姓氏燈,燈上書寫堂號:張姓“清河堂”、滕姓“南陽堂”、黃姓“江夏堂”、劉姓“彭城堂”、田姓“雁門堂”或“紫荊堂”、陳姓“穎川堂”、譚姓“弘農堂”,李姓“隴西堂”等。1人下貼,通知村寨,燈班即至。燈班進寨,神燈放下,謂之扎營。諸燈聚匯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謂之打欒。打欒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為星宿,群星聚會,吉星高照。演唱內容豐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揚禮教的,有貶剖社會丑習的,有歌唱愛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壽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燈活動停止。即日,殺豬宰羊敬神燈,燒掉神燈和花燈,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燈活動結束。
搬土地。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頭戴面具,包長紅布于頸,手執插“香”杖,伴著“土地婆”(男扮),雙雙挨戶送財驅瘟。苗族人民酷愛土地入門,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鑼。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前后,拖沖、大王、大酉、旋渦等地謂之“小年”,組織藝人在廟內或村莊較高之樓舍,有節奏地敲鑼,朝夕不停,通宵達旦。村民挨戶為敲鑼者呈酒送飯。鑼響時,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靜聽,喜笑顏開,慶五谷豐登,賀六畜興旺。
車(chā)七姑娘。在錦和、堯市、拖沖、文昌閣等上三區,流行一種“車七姑娘”的民俗。傳說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親人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里,與家里的親人相伴半個月的時間,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可以通過“差七姑娘”的方式,讓靈魂去西天看看死去親人的情況。用農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腳墊上冥幣,人坐在上面,頭蒙頭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閉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腳跟離地,如騎馬狀急行至天宮,這樣就可以看到死去親人的近況了。
一種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歷史環境、特定的人文基礎和特定的歷史變遷。正是得益于這樣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陽苗族人們形成了古樸厚道、勤勞善良、思想淳樸的性格,產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會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滿和富貴吉祥的好風尚、好傳統、好家風。誰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滿好風俗就會受到村民的鄙視和譴責,會被當作沒有“家教”,不孝敬長輩的例子教育幼輩。這樣的好風尚、好傳統、好家風,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滿,其樂融融,形成了獨特的“錦江民俗現象”。
三、麻陽民俗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華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華大文化的分支,從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發展歷史來看,中華民俗文化可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和歸宿。
在湘西南麻陽地域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麻陽民俗文化,與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較,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性。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麻陽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滿的鮮明主題,是對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瑰寶。
麻陽人民古樸簡單。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中,麻陽人們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蓋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花草相伴,與鳥獸為依,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盡情地享受著天地之間的靈氣。他們過著古樸簡單的生活,沒有太多的欲望雜念牽掛,平平淡淡,寬宏溫和,正應了“氣之溫和者壽”、“量之寬宏者壽”的真理。
麻陽人民思想淳樸??鬃诱f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陽人民淳樸的思想里貫穿著“和”的社會理念,“家和萬事興”、“和為貴”、“和氣生財”,這些都是注重人際關系融洽的表現。淳樸的思想給社會帶來了福音,家庭和睦,鄰里和睦,親朋和睦,產生了淳樸的社會環境,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麻陽人民勤勞善良?!百|之善良者壽”。麻陽人民十分勤勞,在辛勤的勞動中,他們擁有了強健的體魄,擁有了健康的基礎。他們懂得,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改變生產生活環境,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改變生活質量。豐富的物質基礎和精神生活,為幸福、健康、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條件。
四、麻陽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與發揚光大
獨樹一幟的麻陽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有超強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近年來,麻陽縣委、縣政府站在歷史的高度,以弘揚民俗文化,發展縣域經濟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戰略決策,必將進一步豐富麻陽民俗文化的內涵,將麻陽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階段。這是麻陽苗鄉37.3萬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諧、美滿是湘西南麻陽苗族人們美好的夙愿。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陽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會和諧和實現健康長壽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麻陽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符合麻陽人們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將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陽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生態資源,有很多潛力等待我們去利用與開發。這里有被譽為中國冰糖橙之鄉、還有曾被列為貢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壽延年的松花養身酒和雄山長壽礦泉水等特產,經過近年來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步伐的加快,這些無公害農產品資源越來越豐富,不但滿足了麻陽人們生活的需要,還有大量的儲備等待外銷。
篇8
關鍵詞:民俗文化;文化變遷;青海湖藏區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9-0151-01
一、青海湖周邊藏族民俗文化的成因及現狀概況
雄奇險峻,高闊博大的自然條件,粗獷淳厚、純真質樸的風土民情,為長期以來逐漸形成的民俗文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畜牧業是青海湖周邊藏族的主體經濟,湖區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環湖地帶以及湖周交通相對發達的湖盆地帶。他們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與艱苦環境的斗爭中,逐漸形成了爽朗豪放、彪悍粗獷的民族性格,在衣、食、住、行及文化、藝術、建筑等方面有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風俗文化。
為了適應高寒及游牧生活,他們身穿綿羊皮縫制的藏袍,保暖耐磨,白天為衣,夜間當被。藏族婦女的發飾和藏袍裝飾亦十分引人注目,尤其金銀首飾,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富有濃烈的藏族特色。飲食主要以糌粑為主,味香耐饑、營養豐富、便于攜帶保存。牛奶發酵制成酸奶,是他們夏秋最喜歡吃的食物。他們住在牛羊毛織的黑色藏式帳篷里,結構簡單,便于搬遷。在帳篷內部供奉著經典、佛像、酥油長明燈。牦牛和馬是青海湖周邊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牦牛更是他們重要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用以供乳食、肉食、馱運等。
青海湖周邊藏族人民更擁有著熱情好客、尊老愛幼的美德,非常注重禮節,在節日和重大場合,見面互敬哈達以示尊敬。每年七、八月份舉辦的集民族體育、民族歌舞為一體的賽區馬會,隆重而熱烈,是藏族風情的最直接表現,對外來游客、其他民族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不僅在男婚女嫁的日子和宗教節日,就是平日閑暇時間,不分老幼度地而坐,歡歌跳舞,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給遼闊、寂靜的草原帶來了無比歡樂。
二、旅游業的興起對青海湖周邊藏族民俗文化變遷的影響及意義
(一)經濟發展對藏族民俗文化變遷的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以來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旅游開發對青海湖周邊藏族民俗文化的變遷雖然以正面效應占主導地位,依然遺憾的帶來不少負面影響。例如過度的商業開發會導致藏族傳統民居,其建筑形式和過去發生巨大變化,正在逐漸喪失它的民族傳統;游客量的增加,加劇了原始植被的破壞,固體垃圾排放量的增加,使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受到了污染;還引發了藏族民眾之間的一些矛盾,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令當地藏民傳統淳樸的民風發生了改變。
(二)經濟發展對藏族民俗文化變遷的意義
然而為了在保護青海湖景區原生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富裕青海湖”,發展青海湖旅游產業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在青海湖社會經濟體系乃至青海省旅游經濟體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我國第一部《旅游人類學》的作者彭兆榮教授所言“人類學家并不是,也不能拒絕變遷,而是希望地方社會和民族在現代旅游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獲得利益,同時又不至于使傳統的民族文化在變遷過程中失去其賴以為本的族性或演變為機型”。因此,青海湖周邊藏區的開發要充分尊重藏族人民自身對文化的判斷和選擇,維護其自我發展的軌道,提供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使他們能夠自主的選擇,吸收,適應,整合外來文化,實現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三、青海湖周邊藏族民俗文化變遷和保護的設想――發展與民俗文化的和諧共生
擁有鮮明的個性是人類文化的本質特征之一,正是因為有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不同群體富有個性化的創造,才呈現出了風格迥異的多樣性文化。新時代在秉承發揚的前提下,要體現先進生產力的要求,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尋求民俗文化多元化新發展,堅持突出藏族民俗文化鮮明的個性,才能使青海湖周邊的藏族民俗文化得到真正的發展和保護。
作為世界級的旅游資源,青海湖周邊藏區在旅游市場大發展和大轉型的背景下,政府要選擇正確的開發模式,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健全民俗文化的保護機制;鼓勵青海湖周邊的藏族民眾積極參與旅游業,保障民族群體的利益;抓緊搶救保護現存的民俗文化遺產,尤其是瀕危遺產;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藏族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創新性項目NO.CX2011SZ01資助
篇9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態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環境下形成的人與環境互動的風俗傳統。從文化資源的整體來看,民俗文化是展現地域風采、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載體,也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從民俗學視角來探討民俗文化,主要從其構成要素來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對傳統物質文化生活的傳承,比如某一民族區域的生產、生活習俗、衣食住行特點等;另一方面是對民族社會生活的傳承,主要包括民族區域內的節日習俗、婚喪嫁娶禮儀習俗、家族文化、語言藝術及游藝競技習俗等內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對文化旅游的深化和發展,對其定義和闡述尚未獲得統一的界定。有學者從“民俗”與“旅游”的結緣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為主要載體的旅游活動;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來開展旅游項目,并將某區域的民俗事象和風俗文化作為旅游資源,進一步體現出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并將其鮮明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呈現給游客,以增強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區域民俗事象為資源來吸引異地游客從事體驗和觀賞活動的總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區域民族文化傳統風俗資源基礎上,以保護和開發旅游產品為主要方式,并以展現地方民族性風俗為主要標志的旅游產業。從廣義來看,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民俗與文化的統一體,既要強調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開發民俗文化資源。隨著生態旅游發展趨勢的日益突顯,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態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關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態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從民俗、文化、環境、人所構成的文化生態,將民俗文化、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進行融合,從而構成以文化為核心,強調文化與環境的生態和諧,從而實現對地域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傳承。
1.2民俗文化與旅游的關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并作為一種生活文化得以傳承。民俗文化在逐漸被拋離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下,作為被觀賞的對象,并在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下,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價值。民俗文化作為一種資源、一種產品,在越發需要給予保護的生存空間里,尊重和延續原生民族的有形、無形文化,從文化生態學的視角來審視民俗文化與旅游活動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出生態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態旅游的發展思路,將民俗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作為雙重目標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夠滿足游客對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夠實現對民族區域自然和生態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民俗文化與旅游的關系來看,民俗文化旅游將民俗文化的整合與保護作為旅游資源,增強了生態旅游的文化內涵,提升了生態旅游的文化品質,從而為民俗文化的生態保護和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構建成雙贏局面。
2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現狀
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產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迅猛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化發展勢頭也是顯著的。特別是基于民族區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內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資源的開發,更是將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產業,在展現民族文化風采、弘揚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為突出。我國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既能夠滿足游客對文化空間“求新、求異、求知、求樂”的心理需求,又能夠從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新時期的到來,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發模式上逐漸形成了民俗觀賞、民俗活動、民俗商品、民俗服務四大類型,并從民俗文化資源基地建設到產品服務包裝、設計,以及民俗文化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2.2我國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問題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眹H化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的趨勢,對于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在資源開發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僅使得原本優秀的民俗文化資源失去吸引力,還造成對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獨特的個性。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民俗文化資源整體開發上缺乏有效規劃,特別是依據常規開發模式,無法從歷史學、文學、藝術學,以及社會學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全面挖掘,僅僅在民俗文化基礎上重視“旅游牌”,難以從旅游資源的規劃上體現科學性、文化性、時代性。淺層次的文化宣傳、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項目,同質化、模式化、公式化現象不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質,還帶來資源的浪費。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顯得落后,特別是對于偏遠民族區域旅游業來說,由于交通不便導致的游客數量不足,不僅無法實現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也制約了區域旅游業的有效發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國民俗文化資源是豐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資金投入又是現實問題,因資金投入不夠而使得民俗文化資源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資源管理上顯得不匹配,特別是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如導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資源開發專門人才的不足,不僅難以支撐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也給民俗文化旅游帶來發展瓶頸。五是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上輕保護現象普遍。開發旅游資源是一把雙刃劍,在處理開發與保護問題上,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盲目開發,不僅對環境資源造成損耗,也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帶來災難。為此,積極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不足,協調好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在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同時,推動民俗文化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我國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高層次的生態文化旅游,在推進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上,既要遵循文化傳承的規律,又要協調好旅游產業的有序化發展思路,以實現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科學性、可持續性。
3.1文化生態視角下規劃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設目標
科學規劃是實現民俗文化旅游生態化發展的前提,其設計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處理好文化生態、自然生態與民俗文化之間的協調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規劃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態民俗文化與社會發展及自然環境的關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樣性、完整性,以及文化傳承的延續性,在維護民俗文化生態資源不枯竭的前提下來促進民俗文化、自然環境的健康發展。二是處理好旅游資源開發、社區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為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者,要從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做好開發者、當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與公平,既要組織好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又要通過市場機制來促進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積極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礎上,維護好民俗文化生態系統的完整與穩定。三要從生態民俗文化開發中體現生態教育的目的,作為以民俗旅游為導向的文化資源開發,要平衡好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的關系,通過對生態民俗文化的合理開發來傳播和促進各方面人群對生態環境的認識,提高維護文化生態平衡的自覺意識。
3.2文化生態視角下設計好民俗文化旅游產品
生態化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需要從其區域自身特點來進行分析,結合民俗文化生態旅游的特殊性,從生態民俗文化實體的開發、參與性民俗活動的開發、民俗精神文化的開發、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等方面來進行研究。對于以景觀實體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設計,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對于原生態民俗村寨的挖掘與保護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過程中要強調對原生態景觀的保護。二是對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觀的開發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時,注重對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觀賞性的挖掘,并能夠從鮮明的民俗文化氛圍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增進游客對文化的認知和體驗。三是對于生態博物館的開發上,要從自然資源的整體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遺產保護上來進行全面開發。對于參與性民俗活動的旅游設計來說,重在引導游客的參與,強調游客從親身體驗中來獲得對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對于一些民間節慶活動,從活動內容的組織上要積極健康,并能夠在展現民俗文化的同時,讓游客從參與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鮮明性和差異性;對于民族餐飲文化,在體現“食”的同時,也要賦予其新的審美價值,如引入禮儀、禁忌、藝術等文化內涵,既展現民族傳統飲食文化,又對地方民俗特色飲食文化進行了宣傳;對于民間文藝如戲曲、繪畫、雕塑、歌舞等資源的開發,則從民族文化的歷史意義,以及傳統文藝的鮮明特征上來進行豐富和宣傳。
3.3文化生態視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開發
篇10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漸走熱,為人們青睞。本文以蘇州吳中區古村落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價值,針對當前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從文化生態視角出發,思考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態特性。在文化生態理論內涵的理解下,探討古村落民俗旅游開發的策略性建議,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資源觀、明確古村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內涵、優化民俗旅游開發模式等幾點啟示。
【關鍵詞】民俗;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吳中區古村落
在旅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流行選擇的主體態勢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遺產、優美的鄉村生態環境,已然在旅游市場中贏得了眾多游客的眼球。同時,伴有鄉愁回憶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親民性和體驗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為人們所青睞和重視。然而隨著古村落旅游開發的推進和不斷走熱,其對文化環境的影響愈加明顯,文化生態失衡問題日益突出。
蘇州吳中區古村落,位于蘇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個古村落像顆顆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東山島和西山島。蘇州市級認定的古村落共17個,吳中區獨占六成11個,其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8個,其分別為陸巷、明月灣、三山島、東村、楊灣、植里、f里和東蔡。吳中區太湖古村落[1],作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積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區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吳地特色鄉土民俗風情,充分顯示出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性與獨特性。
然而當前吳中區古村落旅游開發,以古村觀光、農家休閑為主,內容單一而非物質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質遺產備受青睞,深挖經濟價值,而忽略其獨特的民俗文化內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態的文化生態環境。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考察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對其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古村落旅游開發的民俗文化視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歷史性的旅游空間和傳統的社會人文氣息,博得諸多游客青睞。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傳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續并保持活力的靈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盡數內容,從古建民居、古街商貿到特色餐飲都屬于民俗文化范疇。民俗文化作為古村落的文化瑰寶,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內容和發展動力。
吳中區古村落群體性保護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風貌、建造技藝、民俗風情歷代傳承,從物質到精神層面都傳達著太湖吳地鄉土文化,極具保護與旅游開發價值。
(一)耕讀傳家
吳中古村自古人才輩出,鄉舉里選之風極盛,有“進士之鄉,教授搖籃”之美譽,勤敏為貴,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陸巷,南宋文學家葉夢得、明代王鏊連中三元,兩朝宰相、兩大書香世家為故里傳延下淳厚的詩書習教之風,至今儒風習習?!胺e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田寬地莫若寬厚待人” [2]思想廣為村民流傳,成為古村人之家風家教。同時堅持“蓄千金而樵汲樹藝未嘗廢”,即使是家有千金財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種,或下地勞動。至今可見耄耋老人堅持日耕、富賈官員從事耕作,并非完全為了生計,而為承襲一種勤勉的生活習慣。
(二)商幫文化
洞庭商幫作為歷史上十大商幫之一,說的即是如今吳中區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狹民稠、不堪重賦,借其物產豐富、水路之便,而行賈四方,厚積資產,亦有“鉆天洞庭” 贊嘆其精明能干,無物不營,糜遠不到,無業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資開辦的上海錢莊就有65家,在上海錢莊業占相當比重,實力雄厚。涌現出席、葉、翁、王、沈、周、吳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們審時度勢、和氣誠信、樂善好施、重文化教養,使洞庭商人在長江八九百年的經商活動中,經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視鄉幫情誼,互幫互助,情重桑梓,敦親睦族,義舉鄉里。修橋鋪路、興學施藥、辦善堂、置義渡,恩報故里。告老有還鄉筑宅的傳統,可見雖吳中偏隅鄉村,巨宅連片頗有衣冠禮樂、博采人文的大邑規范,這都與洞庭商幫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藝民俗
吳中古村落游藝民俗異彩紛呈,不亞于蘇城之熱鬧精彩,而為外人所注目與向往。正月猛將活動作為古村春節期間的全民盛會,從初一出巡“賀年”,初五“路頭會”接財神,初六“逛會”,初八“出燈”,初九至十二“漫山轉”到十三猛將誕辰,各種猛將活動熱鬧持續。旗傘蔽日,鑼鼓震天,威儀甚盛,一村一猛將,一村一節目,人聲鼎沸,蔚為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臺閣為民間演藝,以高空雜技表演劇藝為主,兩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腳懸空,衣裙飄拂,飄然而又驚險,令人驚嘆叫絕,為東山一絕。原汁原味、精彩絕倫的游藝民俗文化,獨樹一幟,為吳中古村落一道靚麗的風采。
(四)本真生活
吳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擁太湖,依地勢而建,講究天人合一風水觀,古街古巷空間宜人,住宅、祠堂、廟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閉式宅院園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時期和民國留存至今,民居風格上延續蘇州特有的粉墻黛瓦,在型制上更顯內斂與簡約,營造法式以“人”為中心,建筑營造技藝精細考究,雕刻冼練彩繪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產豐富,常年花果不斷、湖鮮肥美,飲食講究時令,村民天明即起、午來吃茶,生活自然生態又講究細致,透露出濃郁的太湖流域的吳地鄉土氣息。如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碧螺春茶葉炒制技藝、臺閣、婚俗及以太湖水產農產為原料的船餐、開捕節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古村落旅游雖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與開發卻并不如人意。吳中區古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多年,古跡探幽、觀光游覽、農家樂休閑、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興起,以廟會活動、民居體驗、時令性登山活動等暫時性群體活動為主、以熱鬧吸引眼球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開發和利用,存在著民俗旅游開發的共通性問題。
(一)民俗文化資源,因“看不見”而被忽視
目前,相關部門對古村落的保護尚集中停留于物質層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評定和修繕及村落衛生環境的改善等。即使是開發較早的陸巷和明月灣,對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也關注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統的調查與開發。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對其理解不應只包括物質部分,非物質部分更是其生命和靈氣所在。區別于傳統手工藝、特色服飾、地方特產、大型民俗節慶活動等“看得見”的有型遺產,古村落在歷史的積淀中形成的特有歷史傳說、飲食、鄉里民風等無形資產更沒有納入到保護與開發的視野?!翱床灰姟辟Y源――民俗文化的開發脫節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風古韻打折。
(二)民俗文化環境,變遷與沖擊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尤其是現代生活方式對古村帶來的影響,民俗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文化生態發生了變遷,受到沖擊。以口傳身授方式傳承的各種技藝、民間習俗等不斷消失,文化內涵被弱化,以農耕漁獵為基礎的民俗文化氛圍逐漸被淡化。以鄉里社會交往為目的的各類活動,如廟會、臺閣等活動的市場漸漸萎縮,取而代之的是網絡、電視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嚴格的保護,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開發價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觀也因低水平的修補或改造,造成隱性破壞和不可逆轉的文化環境破壞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產品單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現有民俗旅游景點的開發,多局限于原有物質載體范圍,如陸巷古村落遺風的參觀游覽及楊灣楊梅節,由于產品單一,旅游空間容量小,旅游活動少,游客停留時間短暫,吸引力低,資源的整體開發層次低。
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圍影響,主體民俗文化趨同。同時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分割和影響,它們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間相對比較孤立,其可觀性、可娛性和可參與性等條件并不是很充分,難以開發成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品位旅游線路產品,從而導致開發利用上難以協調、不成系統,旅游資源和產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夠強。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態認識
(一)民俗文化生態理論
文化生態學是一門將生態學研究方法運用于文化學的新興交叉學科,關注人類文化與其周圍環境之間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互為因果、不可分離的關系。參照自然環境生態,借用“生態”來表示文化存在和發展的環境、秩序、狀態等[5]。從文化生態學的視角來看,各類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創造者和傳播者對天―地―人三者關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為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集體性文化,表現為富有情趣的社會生產和生活領域的一種程式化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慣例[6],具有明顯的環境適應性和歷史延續性,蘊含了其文化生態特性的內在的規律與秩序。因此,全面審視民俗文化,認識、掌握其文化生態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態,對多樣民俗文化形式的保護,民俗文化內涵的傳承,民俗文化活力與旅游發展的可持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態特性
以吳中區古村落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與吳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環境感應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質而經典的文化生態特性。
1.獨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吳中區古村落群像顆顆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遷入帶來了中原文化和吳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吳文化的一個亞圈層。既有吳文化的地域背景,又與宋室南渡歷史淵源極深,同時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脈的影響,在飲食起居、工藝審美、節慶禮儀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特點,可以看成是典型意義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獨特地域文化。并表現出可貴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護價值的典型代表。
2.多樣民俗群落式富集。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保存完整?,F存民俗資源中,包括傳統節日民俗、游藝民俗、自然崇拜和婚慶民俗、工藝民俗和飲食民俗、鄉里民俗和農耕漁獵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碧螺春茶葉炒制技藝、東山臺閣、婚俗。形成質樸而獨特的吳地太湖民俗資源集中分布區,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內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記憶和活態文化基因庫,代表著民族的智慧。吳中區豐富的民俗資源中,無論是傳統手工技藝、營造法式,還是自然崇拜、鄉里民俗或傳統節慶,無不暗含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學觀,折射出太湖人家獨有的儒雅氣質和文化精髓。
4.安居樂俗的原生態傳承。調研發現,與其他地區古村落民俗資源過度開發、商業化和舞臺化不同,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開發較晚,受商業化影響較小,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發性,在當地呈現為原生自然式安居樂俗的和諧狀態。如西山村民修復天后宮,楊灣人集資重建劉宮祠、重塑劉猛將,自主開展廟會等民俗活動的自發行為成為吳中區古村落民俗保護和傳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文化生態啟示
(一)樹立文化生態保護意識,健全民俗文化資源觀
市場經濟和現代文明的沖擊、旅游景區化的侵蝕,古村落遭受內外夾擊。看得見的是古村環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傳統工藝不再,看不見的是古村文化意蘊的淡化、隕滅,人心不古。歷史街區拆舊建新,而忽視文化生態環境、割裂文脈式地開展旅游開發,必將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發展危機,失去了純樸鄉情傳統民俗的鄉土村落就像失去了靈氣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個物質的空殼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續的活著的文化,其旅游開發是以保護為基礎,合理利用以彰顯其地域文化魅力為目標。在民俗旅游開發中,應樹立文化生態保護意識,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態保護的4大層面:民俗文化景觀及空間的保護、傳統人文風貌及自然環境的保護、民俗文化物質與非物質遺產保護、民俗傳承人與傳播者的保護。突破“看得見”才為資源的誤區,將自然環境基礎、人文環境底蘊納入保護范圍,健全民俗文化資源觀,重新審視和更新民俗文化資源庫。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態,挖掘民俗文化內涵
吳中區古村落旅游開發作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已取得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資源正為人矚目,據了解多個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開發計劃,正處于起步階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題作為地區旅游形象的關鍵詞,具有重要影響力。民俗文化旅游應賦予什么主題內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討研究。如西雙版納以經典的潑水節民俗活動突顯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飾、舞蹈等民俗內容,從而樹立起西雙版納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態,分析其民俗文化資源,依據歷史文脈挖掘民俗文化內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題。
蘇州吳中區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吳文化為本質特征,其經典內涵是吳文化。在民俗旅游開發中應圍繞“太湖吳地人家”這一主題內涵,挖掘太湖文化、吳地風情的特質要素,融入風水文化、飲食文化、節慶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開發恰當的旅游產品,真實反映太湖吳地人家的生活風貌,構建太湖古村落吳地鄉土文化圈,保證其地域性和真實性,詮釋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內涵。
(三)優化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模式,突顯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方式歷來備受研究,主要可總結為博物館型、民俗村(寨)型和異地模擬型三種,也有針對“孤島式”弊端提出生態博物館概念。文化生態學理論,從文化生態視角對不同文化景觀的開發模式作出了分類研究及建議,見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減小破壞性。
吳中區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個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點,其民俗文化生態也各有差別,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態類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態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態類型,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開發模式,深入結合每個村落的個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吳中區古村落的民俗旅游開發,還應把握集群化戰略和協調原則。一是將古村落群作為一個整體,納入統一的保護開發體系中;通過資源共享與重組,提升太湖各個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體競爭力;通過旅游品牌與項目的整體開發和創新,提升整體旅游形象,打響“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傳承示范區”、“太湖吳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統協調保護、傳承與利用三者關系,以多元價值利用為手段,既注重對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態傳承,又防止過度的開發利用,破環民俗文化生態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資源利用與保護互生共進,相得益彰,實現古村落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的契合。
五、結語
古村落凝結了燦爛的物質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記憶的活態體現,而民俗文化正是其靈魂所在,對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將隨著民俗開發熱潮不斷深入擴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態理論,結合深入詳實的實證調研,嘗試探討文化生態性對旅游開發的要求,對蘇州吳中區古村落民俗旅游開發是一次有意義的思考與探究。
參考文獻:
[1]沈慶年.古村遺韻――蘇州市控制保護古村落尋蹤[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華.東山人文[M].中國文聯q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
[3]潘魯生.關注旅游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與旅游資產開發[J].山東社會科學,2000(5):108-109.
[4]孫兆剛.文化生態系統演化及其啟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態學論綱[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國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舉,黃翔.基于文化生態理論中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究[A].中國市場營銷創新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9:167-174.
[8]鄭玉玉.旅游與文化生態保護研究進展[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萬源,李海山,劉遠清.名城文化旅游開發的文化生態思考化――以梅州市為例[J].熱帶地理,2006, 26(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