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范文

時間:2023-09-18 17:5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

篇1

【中圖分類號】R7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265-01

2013年6月15日我們科室收治一名狗咬傷患者,患兒2歲,經及時治療處理,一個月后患者健康出院,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1 臨床資料 一兒童,男、2歲,因在家蹲著上廁所被野狗咬傷眼部和左臉部,咬傷后4小時到我院就醫。

2 治療方法

2.1傷口處理 采用3%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20分鐘以上,盡可能清除傷口內組織碎片、淤血等異物,剪除失活組織,使傷口內無出血、滲出,外口小內腔較大的傷口要適當擴大傷口,以利于徹底沖洗及引流(沖洗過程中注意保護眼睛)

2.2侵潤注射 傷口內用稀釋3-5倍的免疫血清均勻侵潤注射,范圍達到傷口3-5cm。

2.3清創術后處理 創面覆蓋無菌紗布,注意及時更換。肌肉注射免疫血清20U/kg,并肌注狂犬疫苗(當天、第四天、七天、十四天、二十八天、三十天)各接種注射一針。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使用抗菌、消炎兩周。

3 心理分析

3.1患兒的心理:恐懼和疼痛。表現為煩躁不安和哭鬧不止,不愿意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因為患兒被狗咬傷后承受著生理的痛苦和心理恐懼的折磨。

3.2患兒家長的心理:焦慮和緊張。表現為反復詢問患兒的病情,治療方法與創面修復結果。甚至要求醫護人員要不斷觀察患兒病情,擔心醫護人員未能及時發現患兒病情變化。

3.3恐懼和缺乏安全感:家長對潛在并發癥產生的恐懼感,表現得恐懼甚至煩躁。由于家長心疼孩子,而對各種護理操作產生恐懼,患兒在接受治療和傷口處理時家長不敢看,不忍心,操作時不斷提醒醫護人員“輕點”“看好了”“找準了”“讓有經驗的護士操作”等等。如果稍有不滿家長情緒立刻就表現出來了。患兒被狗咬傷眼和面部,家長易產生自責自卑的心理,恐懼瘢痕形成。

3.4懷疑和不信任:由于醫護人員多為年輕同志,患兒家長對醫療技術的懷疑和護理人員穿刺技術的不信任。甚至要求在做各種操作時更換年長的護理人員。對醫療設施和治療環境的局限引起對治療能力的懷疑,表現為挑剔住院環境和醫療設施等等。

4 心理護理

從剛開始接診治療時,護士就以微笑面對患兒及陪護人員,輕聲問候,并以親切的話語介紹醫院科室的環境、規章制度及患兒的主管醫生護士等。

用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誘導、感染陪護人員,用和藹的表情、親切的語言經常與陪護人員交談,講解治療方法。以解決家屬的顧慮,提升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并得到他們的支持。

護理人員要經常撫摸和擁抱患兒,并通過和藹的表情,語言聲調,態度溫和等非語言方式與患兒溝通,從而消除陌生感,克服抵制情緒,使患兒配合治療。在患兒治療護理過程中,家長會不斷提出各種需求,例如:要求短時間治療好、要求一針見血、中盡量減少患兒痛苦、及時更換床上用品等一系列要求。護士應盡量滿足,不能滿足的要真誠的與家長溝通并取得諒解。在患兒住院期間要求護士具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要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不斷提高護理操作技能。加強巡視病房及病情觀察,隨時指導家長對患兒的護理。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治療過程中產生動力,更能促進患兒康復。

篇2

關鍵詞:心理治療;抑郁癥;GDS評分

【中圖分類號】R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035-0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抑郁癥患者,符合CCMD-3心境障礙抑郁發作診斷標準,無酒、藥濫用或依賴,共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齡(33.7±8.2)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1.8±2.8)年;平均病程(3.2±1.6)年。臨床主要表現為體重下降,睡眠障礙,情緒低落,自我感覺差,自我評價過低,消極甚至絕望自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及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方法

2.1 對照組使用精神科常規護理方法,包括:(1)重點患者24 h監護;(2)核查藥物品種及用量,防止患者藏藥;(3)及時向醫生反映患者生活及用藥情況;(4)常規督促個人生活;(5)組織參與集體活動;(6)進行精神衛生知識宣教,使患者了解抑郁癥的相關知識以及藥物治療的作用和副反應等。

2.2治療組在上述治療護理基礎上加用個體化心理治療方案:1)檢查患者是否具有導致其情緒低落的社會原因包括家庭問題、工作問題、親子關系不良、多年反復的抑郁發作導致患者持續的絕望,此時應對患者進行系統的社會心理干預,包括家庭治療,家庭和工作單位走訪等社會心理支持措施。2)改變患者的環境狀況,在門診患者可以考慮住院系統治療,對住院的患者可適當考慮讓其在嚴密觀察下,頻繁的試出院,使患者增加與外界交流的機會。3)向患者解釋治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指出目前心理狀態對治療不利,告知康復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在恢復期進行心理狀態及認知心理評定,根據不同心理障礙特點選用不同的心理治療,主要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隨著病情好轉矯正不良生活習慣,采取解釋性心理療法,進行康復教育,在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同時進行陶冶訓練,放松訓練,講授腦血管病防治基礎知識。

2.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抑郁量表(GDS)為主要指標,分別在患者入院后2天內及出院后1個月、出院后3個月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價。

統計學分析處理

全部數據均錄入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

3.結果

兩組GDS得分比較

治療組GDS得分在出院后3個月低于對照組(p

4.討論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的慢性特征以及致殘性都對整個社會和患者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改變了患者的生命質量。抑郁癥的治療因此也受到醫學界各方面的關注。目前臨床上的抗抑郁藥物有很多,但是僅僅使用藥物來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臨床上開始采用其他治療方法結合藥物治療,其中心理治療是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能對抑郁癥患者有一定幫助,已有研究資料顯示心理治療合并抗抑郁藥治療能夠提高抗抑郁藥的療效。 心理治療對抑郁癥病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首先,因為它不會產生像藥物治療和電休克治療所致的生理副反應,因此對那些藥物副反應明顯或害怕微電休克治療的病人來說比較適用。第二,臨床上約有10%-30%的難治性病人,即對藥物沒有療效的抑郁癥可以合并心理治療以取得效果。第三。藥物可以治療抑郁癥狀,但停藥后相當一部分病人仍會復發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會出現抑郁,而心理治療可以教會病人如何去面對和適應挫折,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即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技能。另外,臨床上藥物和電休克的治療效果在4~6周內便出現,而心理治療的效果則是在6~8周后出現,即它的療效出現時間較慢,但療效較穩定。不要因為2~4周未見療效而放棄心理治療。

當然,心理治療也不是萬能的,對一些嚴重的抑郁癥病人來說,首先是藥物治療或電休克治療,然后再考慮合并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療并不排斥其他治療方法的應用,尤其是藥物治療,倘若與藥物治療合用,對抑郁病人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疊加效用。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GDS得分在出院后3個月低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張翠紅,陳佐明.住院抑郁癥患者團體治療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02):57-59

篇3

兒童孤獨癥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它是以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刻板重復的動作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行為障礙綜合征。該病預后較差,給患兒及家長乃至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和負擔。近幾年,通過音樂對孤獨癥兒童的影響,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兒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兒童孤獨癥的防治提供依據,筆者就這一領域的研究做一綜述。

1 音樂與心理治療[1~3]心理治療開展了近一個世紀,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內出版的心理教科書一般認為,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沃爾培格(L.R.Wolberger)的定義:心理治療是針對情緒問題的一種治療方法,由一位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以慎重認真的態度與病人建立一種職業性的聯系,以消除、矯正或緩解現有的癥狀,調節異常的行為模式,促進積極的人格成長和發展。心理治療發展至今在理論和方法技術上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別,歐美的音樂治療主要是建立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不同的心理治療派別就發展成了不同的音樂治療方法技術。各種音樂治療方法歸納為聆聽法、主動法、即興法三種,每種方法都有與精神分析有關的技術,具體根據美國出版物的概括主要有音樂想象、即興音樂創作評價、投射的音樂治療、投射的即興創作、有序的回憶等,還有引導意想和音樂(GIM)的技術,主要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也運用了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此外還有分析的音樂治療等等。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主任Bruscia[4]認為,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治療師通過運用各種音樂體驗及在治療師和治療對象之間作為動態的變化力量發展起來的關系,來幫助治療對象達到健康目的。

2 孤獨癥的音樂療法音樂治療[5]是通過音樂反應對患者生理缺陷、精神紊亂或情緒紊亂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利用音樂刺激和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設計、策劃和選擇治療方案,實現對患者的幫助和干預。有研究在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個案治療研究中'[6]將行為心理學、特殊教育及音樂治療學三者統合分析認為,這些有益的治療方法,能使患兒較快地體驗成功的樂趣,可使患兒維持著家庭中的練習,當訓練成為習慣時,不但可以開闊孤獨癥兒童生活的興趣,有效地幫助患兒處理在他們看來雜亂無章的各種信息,更可以培養他們集中精力及按部就班的工作習慣,同時也是社會情緒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訓練。我國對于音樂治療的研究與應用迄今僅20年左右,近年來運用于特殊教育領域,如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中心進行了智障兒童的音樂治療研究,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些特殊教育學校也開始重視音樂治療的研究實驗,音樂治療開始介入孤獨癥兒童康復治療的研究工作,香港和臺灣還有不少孤獨癥兒童透過顏色音符來學習閱讀樂譜和彈奏鋼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兒童孤獨癥輔以科學的音樂療法能改善患兒的不良行為,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簡而言之,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巨大影響來改變人的精神狀態,進而改變人的思想認識。在音樂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首先引導被治療者進入一種非常的放松狀態,然后播放根據被治療者的具體情況特別安排的音樂,并引導被治療者進行各種自由的聯想或回憶。通過這些聯想或回憶,被治療者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深層心理世界,這樣會逐漸擺脫精神負擔,走出困境。研究表明 ,采用音樂療法對兒童孤獨癥進行干預,并設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孤獨癥患兒治療后的各因子分和總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的分值下降幅度較大,其差異有顯著性(P

[7]。這可能與音樂的強有力感覺刺激和多重感覺體驗有關。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交流形式,最重要的交流意義是非語言的,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而這一關系正是治療成功的基本動力[8]。聽覺統合治療(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是通過讓受訓者聆聽經過調制的音樂來矯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失調的現象,并刺激腦部活動,從而達到改善交往障礙、語言障礙、情緒失調和行為紊亂的目的。劉淑華等[9]對聽覺統合治療的療效研究表明,治療后患兒的依從性模仿力和配合力增強,ABC量表分值普遍降低。聽覺統合治療主要是通過聆聽一組經過調制的音樂來矯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失調的現象,同時刺激患者的腦部活動,達到改善語言障礙、行為異常和情緒失控的目的,對治療兒童孤獨癥有一定療效,并且無副作用的報道[10]。患兒有些臨床行為如出現模仿發音、對指令的辨別能力、對呼叫有反應、改善睡眠障礙等通過一般的行為訓練進步很緩慢,聽覺統合治療后可在短期內(3~6個月)上升一個水平。AIT能改善孤獨癥患兒的臨床癥狀,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首先,美國自閉癥研究院院長Rimland博士認為自閉癥兒童的音樂能力差不多是宇宙性的,即孤獨癥兒童對音樂有不同尋常的興趣,并有不同尋常的感受力和注意力。其次,Takeuchi等[11]在孤獨癥患兒接受語言任務研究中發現,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顯示患兒右側額葉較正常對照兒更為活躍,提示孤獨癥患兒右側大腦半球在語言功能上占優勢,這與此類患兒在疾病的早期存在左側大腦半球功能低下有關,因此,早期可以通過音樂開發孤獨癥患兒的右腦功能,促進其語言功能的發育,改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Le slie AM,Firth U.Autistic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eing,Knowing and Believing. British Joum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8,6:3 15-324.

2 WeUman HM,Bartsch K.Young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Beliefs.Cognition,1988,30:239-277.

3 FlaveU JH,Green FL,Flavell ER.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6,51:212.

4 Bruscia K. Defining Music Therapy. Spring City. PA ∶Spring House Books , 1989 , 47-49.

5 張焱.孤獨癥兒童音樂治療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2:123.

6 Happ6 F,Booth R,Charhon R,et a1.Executive function deftcit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attention-deficif hyperactivity disorder:.Examining profiles across domains and ages.Brain and Cognition,2006,61:25-39.

7 王綠,張旭亞,張金麗,等.音樂療法對兒童孤獨癥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8(1):60-61.

8 沈靖.音樂治療及其相關心理學研究述評.心理科學,2003,26(1):176-177.

9 劉淑華,郭海燕,杜洋,等.孤獨癥兒童聽覺統合治療的近期療效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5):390-392.

篇4

妊娠劇吐是妊娠婦女所特有的一種疾病。少數孕婦在妊娠早期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反應,頻繁持續的惡心、嘔吐,不能進食,嚴重時可導致失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肝腎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須經過治療以控制代謝紊亂。其發生率為0.1%-0.47%。大多數妊娠劇吐患者經治療后病情好轉,可以繼續妊娠。少數患者經治療后病情無明顯緩解或加重者,如出現持續性黃疸,蛋白尿,體溫升高,持續38℃以上,心動過速,伴發腦疝,危及孕婦生命時,則需考慮終止妊娠。該病多與體質偏瘦、雙胎妊娠、滋養細胞疾病、既往發作史及初次妊娠有關。妊娠劇吐發生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①內分泌因素:目前認為妊娠劇吐與孕婦血中HCG水平急劇上升有關;②精神及社會因素:恐懼妊娠,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依賴性強,社會地位低下及經濟條件差者易發生;③神經因素:妊娠早期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升高而皮質下中樞的抑制性降低,從而使丘腦下部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④維生素缺乏:主要是維生素B6缺乏。本科室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劇吐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2011年1月1日-2013年8月30日間共收治妊娠劇吐患者28例,初孕婦22例,經孕婦6例,其中20例治愈出院,5例癥狀明顯緩解,3例稍緩解。

2 治療方法 妊娠劇吐治療不僅對維持正常妊娠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減少遠期并發癥的發生也有積極的作用。目前對該病仍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是盡早就診治療可以避免發生嚴重后果。現多采取綜合治療方法:

(1)飲食治療

指導飲食方法,鼓勵適當飲食。一般主張少量多餐,飲食宜清淡、富含維生素及熱量,可選擇一天當中惡心嘔吐較輕時進食,惡心嘔吐重時可予暫禁飲食。進食后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嘔吐的發生。

(2)西醫治療

每日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5%葡萄糖鹽水及復方氨基酸共3000ml左右,輸液中加入氯化鉀、維生素C及維生素B6,同時肌肉注射維生素B1,配合胞二磷膽堿,對合并代謝性酸中毒者,根據二氧化碳結合力值靜脈補充5%碳酸氫鈉溶液,能進食后,適當減少補液量直到恢復正常飲食。

(3)中醫治療

妊娠劇吐中醫稱為妊娠惡阻,其發病是沖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因此,其主要治療原則為“調氣和中,降逆止嘔”,該病分為2型論治:脾胃虛弱型,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嘔,方用中藥湯劑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太子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木香 砂仁 蘇葉 杜仲 菟絲子 桑寄生 玉竹 麥冬 石斛);肝胃不和型,治宜清肝合胃,降逆止嘔,方用橘皮竹茹湯合生脈散、增液湯口服(橘皮 竹茹 太子參 炙甘草 麥冬 枇杷葉 白芍 五味子 玄參 生地)。

(4)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狀況靈活運用不同的心理治療方式,給予精神安慰,解除思想顧慮,使其保持心情舒暢,正確對待妊娠。

3 結果 經過中西醫基礎及心理治療,患者情緒都明顯好轉,表示理解并配合治療,多數患者在治療1~3天嘔吐停止并逐漸恢復正常進食,一般情況迅速好轉,精神狀況明顯改善,脫水糾正,尿酮體復查陰性,各項檢查恢復正常,繼續妊娠。

4 討論

妊娠劇吐較易出現孕期體重增加偏低、產程時間長、剖宮產發生率高 ,而無明顯增加妊娠合并癥、早產風險 ;新生兒較易出現體重偏低及足月低體重兒的發生,而無明顯增加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陷及圍產兒死亡的風險。故應引起臨床醫生及孕產婦高度重視。通過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可以看出,對于妊娠劇吐西醫對癥處理雖易奏效,若輔以中醫治療效果更佳,故在妊娠劇吐的臨床治療上應采用綜合治療。

參考文獻

[1] 宋薇薇,張世妹,尚濤,等.妊娠劇吐208例臨床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2):128-129.

[2] 張寶星,尹國武.心理治療應用于妊娠劇吐的臨床觀察.醫師進修雜志,2001,24(4):58-59.

[3] 鄭懷美, 蘇應寬. 婦產科學[ M ] .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120 - 121.

篇5

【關鍵詞】男性;不育;心理治療

近年來不孕不育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WHO宣布將不孕不育癥與心血管、腫瘤并列為當今影響人類生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據報道,不孕夫婦約占已婚育齡夫婦的10%,其中男性不育約占40%,女性不孕約占60%。對于男性不育癥患者,臨床醫師往往只注重使用藥物、手術、輔助生殖等手段進行干預,而忽視患者的心理問題,但恰恰近年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了解男性不育患者與心理因素的相關性,以便尋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我們對男性不育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療,了解治療方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生殖門診就診的夫妻至今有12個月的不避孕性生活史而仍未受孕的男性患者110例,年齡23—44歲,平均32.9歲;婚齡l~18年,平均9.8年。其中原發不育69人,繼發不育41人;不育病史1~11年,平均4.9年。并排除以下情況:①隱睪、染色體異常等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②生殖內分泌異常;③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等全身性疾病;④急慢性傳染病;⑤女方不孕因素。

1.2 分組與治療方法

將110例患者按是否接受心理治療分為A、B兩組,治療前兩組患者對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病程長短、配偶健康情況進行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故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療方法:A組55例,為接受心理治療組;B組55例,為未接受心理治療組(傳統組)。兩組患者均建立病歷,由專人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患者精神狀態評分,評分結果見表1。評分標準為:評分>41分為有焦慮或抑郁癥的傾向,評分>50分為確定焦慮或抑郁癥存在。在采用中西醫療法進行同等治療的基礎上,A組增加心理治療。1.5年后隨訪女方是否妊娠。心理治療包括:正確的心理疏導、個體心理特征分析、認知療法等綜合治療,從而幫助患者分析病情,尋找病因,減輕焦慮,逐漸使患者消除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確定患者人格類型,觀察患者心理狀況,使其能夠正視病情,接受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不盲目聽從廣告與自購藥治療,從而提高療效,增加受孕率。

1.3 統計學分析

對組間率數據采用X2檢驗,對計數資料采用τ檢驗,P

2 結果

A組(心理治療組)2年內妊娠率80%,平均受孕時間(月)9.5;B組(傳統組)2年內妊娠率45.45%,平均受孕時間(月)14.5。兩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未受孕者稱不孕癥。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編印的《不育夫婦標準檢查手冊》中不孕癥臨床標準定為1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律也在加快,競爭日趨激烈,人們承受著社會、工作、家庭等各個方面的生活壓力的同時,社會和精神心理壓力也不斷增大,使人們特別是生育期的青壯年普遍存在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男性質量由于環境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有明顯下降。

在中國,生育是傳宗接代至關重要的問題,由于不孕不育疾病的特殊性,加上中國特有的傳統生育觀念,使得不育夫婦常常對此羞于啟齒,自我封閉,產生急躁、憂郁、焦慮、恐懼、悲觀情緒(我們進行的不育患者精神狀態評分也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男性社會角色的獨特性,更使得男性不育患者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變化對婚姻生活、治療結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與人體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有密切的聯系,其機制是心理壓力可造成神經系統單胺類、肽類等神經遞質的代謝失調,導致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和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的功能紊亂,而影響男性的生殖內分泌和免疫功能,出現男性的及生殖功能障礙。焦慮、恐懼等情緒的變化,可引起垂體泌乳素的分泌增加造成男性的下降,從而影響生育。由此可見心理因素與不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之間存在著互動性的循環促進和制約機制,一方面,不育影響患者的心理活動,患者極易發生心理失衡等不良現象,尤其在l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情感波動幅度最大;另一方面,消極或樂觀開朗的心理反應會抑制或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沉重的精神負擔或打擊可引起生理功能異常而導致不育,不育又會加重他們的心理壓力。

我們認為,對男性不育患者,針對病因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如生精藥物、精索靜脈曲張手術、輔助生殖技術等,但不育患者特有的社會心理特點在不同時期又有著特征性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治療結局,所以對不育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療更能提高效果。我們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類型,采用不同方式的心理干預,對不育患者通過閱讀助孕手冊、觀看《生命之源》錄像,首先使其對生殖受孕過程有一個感性認識,消除神秘感與緊張情緒,熟悉基本的生育常識,從而能配合醫師給予的生活指導,如戒煙酒、生活起居有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鍛煉,避免高溫、輻射、接觸有毒物質等;同時多做解釋工作,創造安靜的就醫環境,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生育咨詢、講座,增加患者認知信息量;積極拓展交流渠道,建立和諧互信的醫患關系,贏得患者的信賴,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同時加強患者與親友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使其獲得經濟上、心理上的有力支持,穩定婚姻、家庭、社會關系,化解心理危機,減輕不育患者的心理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患者得到有效心理支持,提高心理承受力。在治療過程中保持相對平和心態,減少負性心理和社會適應不良的發生,從而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羅麗蘭.不孕不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546

篇6

【摘要】目的 探討無痛人工流產患者術前的心理治療效果。方法 采用觀察法、談話法和問卷法對100例無痛人工流產患者術前不同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 采用心理治療或藥物鎮痛的方法降低其應激反應。結果 人工流產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相對穩定,無出現人流綜合征及其它突況。結論 術前給予心理治療可以為手術順利進行和防止人流綜合征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無痛人工流產 心理因素 心理護理

現代醫學模式已不限于生物醫學模式,而是也要重視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現代醫學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從人的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整體關注病人,所以心理治療已經成為醫療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本人采用觀察法、談話法和問卷法對,100例人工流產患者術前的心理特點進行研究,針對其心理變化進行心理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在本院就診要求人工流產的早孕婦女100例,年齡19—40歲,孕齡40-60天,B超檢查宮內妊娠確定孕周,無人工流產禁忌證。

2 術前心理狀態調查

2.1 恐懼心理 每個術前孕婦都有這種心理反應,特別是未婚先孕的孕婦,意外懷孕令她們感到緊張、恐懼、羞怯、自責等一系列復雜的心理狀態,嚴重者甚至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出汗等心理障礙。

2.2 焦慮心理 因為要求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孕婦多數都是避孕失敗而意外懷孕,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人工流產手術顧慮重重,擔心手術效果,未生育過的孕婦擔心術后是否能再生育,能否盡快康復,未婚先孕者因為害怕外人知道,不敢向單位請假,擔心能否正常工作,所以表現出對手術特別關注。

2.3 懷疑心理 孕婦對手術過程不了解,往往主觀片面,不相信手術醫生對人流手術的解釋,甚至懷疑手術醫生醫術不高,總想方式發要求指定主任給自己做手術。

2.4 消極心理 表現為少言寡語,對周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情緒低落,產生自卑心理狀態。

3 心理治療方法

3.1 解除恐懼心理 對術前有恐懼心理,怕人流疼痛的孕婦,先做好人流醫學知識宣傳,教會孕婦如何與醫護人員配合,使孕婦了解自己的手術過程及預后,清楚知道應該如何配合醫生進行手術,解除患者的疑慮,對特別緊張的患者,可適當服用鎮靜劑藥物幫助穩定情緒,術前15分鐘可按醫囑肌注鎮痛藥,減輕術中因擴宮引起的疼痛,減少孕婦因疼痛刺激而加重恐懼心理。

3.2 緩解焦慮心理 大多數孕婦特別是未婚先孕者平生第一次進手術室,接觸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更增加了病人的緊張情緒,我們采用向孕婦介紹手術室內的先進儀器設備,能保障手術的安全,舒適的環境,使孕婦輕松愉快的接受手術。

3.3 消除懷疑心理 我們應當耐心聽取并解釋孕婦提出的各種問題,以溫和口氣,心平氣和地同孕婦交談,拉近醫患之間的關系,給孕婦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并且在術中不間斷地與孕婦交談,以分散孕婦注意力,使孕婦在不知不覺中做完人工流產手術。

3.4 樹立樂觀心理 對于未婚先孕和感情失意的孕婦,我們從感情上更接近,生活上更關心,并對她們進行必要的性知識宣傳教育,與她們共同探討適合其身體狀況的避孕措施,消除顧慮,提高她們的避孕意識,讓她們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

4 結果

本組100例準備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孕婦,經心理治療后,均以最佳狀態積極配合手術,無一例出現人流綜合癥及其他突況。

5 討論

篇7

[關鍵詞]青霉素;失音;精神緊張;心理治療

[中圖分類號]R96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7-199-01

因注射青霉素致失音的情況臨床上較少見,確定注射青霉素致失音的原因對制定治療方案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是青霉素引起的不良反應,就應該爭分奪秒的抗過敏和維持生命體征平穩,而精神緊張所致的失音除了對癥治療外,重點在心理治療。因此,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顯得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患者陳XX,女,38歲,因小腿感染在院外肌注青霉素時,感疼痛難忍,結果出現失音,即送我科就診。查:患者神志清醒,精神緊張,全身肌肉僵硬。T:37.50 C,P:72次/分,R:22次/分,BP:120/80 mmHg,全身皮膚顏色正常無皮疹出現。耳鼻喉科檢查:聲帶形態、色澤正常,收縮無力,聲門閉合差,無水腫。即予超聲波霧化吸入、穴位注射、心理治療特別是暗示治療等措施后,使病人當天就恢復了正常的發音功能。

2 原因分析

2.1 過敏反應引起喉頭水腫所致的失音

青霉素最常見的反應是過敏反應,嚴重的可出現過敏性休克,主要癥狀有喉頭水腫和肺水腫,呼吸困難,循環衰竭、昏迷、抽搐等,若不及時搶救即可致死[1]。如果是過敏反應引起的失音,說明病情急、重、危,時間緊迫,應立即抗過敏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生命體征平穩。

2.2 精神緊張所致的失音

精神緊張引起迷走神經抑制,出現喉頭肌肉收縮無力,這種情況應側重于心理治療,輔以對癥治療。

3 討論

兩種不同的誘因有著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何做出正確判斷,明確診斷,對治療效果有明顯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病例很顯然是注射青霉素引起疼痛而產生的緊張情緒造成的。因此,緩解緊張情緒,心理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為什么精神緊張會導致失音呢?我們知道,人的行為受意識控制,而“前額葉被認為是意識的中心”[2],“丘腦的纖維主要投射到前額區、中央前后回、距狀區、顳橫回和頂葉后區。全身各部肌群在4區皮質都有一定的代表區,自下而上依次是舌、頜、唇、喉(發音)、瞼、額、頸代表區。迷走神經的疑核接受交叉和不交叉的皮質延髓纖維,以控制吞咽和發音等運動” 【3】。“邊緣系統的下丘腦是潛意識的中心,這部分有網絡與腦的所有其他部分連接,同時也因為直接控制自主神經系統而對整個身體有控制作用”[2]。“人類情緒的來源是本人的一套信念系統”,“改變一個人的信念系統,就可以改變事情帶給她的情緒”[2]。本病例受到疼痛的刺激后,潛意識的產生緊張情緒,反射性抑制迷走神經而使聲帶收縮無力導致失音。為此,我們不斷告訴病人:“放松---深呼吸”、 “你可以正常發音了”,以增強病人的信念,有意識的控制緊張情緒來達到治療目的。本病例重點在于心理治療,緩解緊張情緒,而藥物超聲波霧化吸入、穴位藥物注射、針刺穴位則起到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江明性.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319.

篇8

關鍵詞:護理心理學 教學方法 應用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美國精神病學家Moreno于1960年所創建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就是使人暫時置于他人的社會位置,并按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態度處事,以增進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從而學會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這一技術已廣泛地應用到教育、管理、醫療行業等各個領域。

1.理論講授

教師將相關章節的內容進行總結提煉,理論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相結合,少而精地進行講授,重點講述不同疾病病人的心理特點及常用的心理護理措施,布置學生課后分組查閱資料、充分討論,并結合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編寫劇本。

2.編寫劇本根據學生自愿結合原則

由學委負責討論、確定每組所進行演示的病人所患疾病、年齡及性格特點,根據所掌握的醫學、護理學知識,將臨床疾病癥狀表現、護理措施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編寫符合邏輯、科學的情節。劇中必須體現心理學相關知識及心理護理措施,同時注意結合護士與病人溝通交流技巧,并將護士職業道德體現其中。

3.課堂表演

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課堂表演作為“角色扮演法”的核心部分,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應用知識的同時,能夠產生“共情”,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會課堂所講內容。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主要表現在學生對角色和劇本的創造上。首先讓學生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性格特點等做一簡要介紹。扮演“病人”角色的同學要求其在表演時盡量通過語音、語調、表情、手勢、眼神等非語言體現病人心理特點和心理變化;對于扮演護理人員的同學則要求他們針對病人的特殊心理及其表現,給予相應的、適當的護理措施,在整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溝通技巧的充分應用。

4.教師點評

恰如其分的、準確的點評能夠最大限度地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并能創造出一個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當學生表演到位時,應該及時給予認可和鼓勵;當學生的表演出現問題,如無法繼續時,教師要及時調控,分析原因,給予正確的引導評價,重新將學生引入情境。每組同學表演完后教師對該組劇情編寫的合理性、科學性,學生表演的水平、溝通技巧,以及專業知識的應用是否合理等方面進行點評。所有小組表演完成后,教師對此次活動的組織、效果進行分析總結。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從原來的老師機械講解轉為同學們主動查閱資料,整理資料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觀看的同學提高了課堂興趣并且學會了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學習。

二、案例教學法

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核心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它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是指示者,而是支持者、協助者為學生提供資源。在學生獲得知識與解決問題時給予指導。案例教學法就是這種模式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例如,在講到“心理應激”時先讓學生查閱有關“心理應激”的各種相關資料,然后提出一些具體問題,如:關于“心理應激”都有哪些不同的觀點?你持什么意見?應激事件與人的心身健康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然后分小組討論,最后就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從而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心理應激”的概念及相關知識,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這樣的課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所以他們覺得這樣形式的課學得明白,記得扎實。例如:在講“感覺的適應”時,如果直接介紹適應是在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變化,學生很難理解,不妨先提出問題:為什么冬天剛出門時覺得特別冷,而時間久了怎么就覺得不那么冷了?為什么剛進入解剖實驗室時會覺得特別刺鼻,而過一會兒覺得減輕了一些?此時此刻學生都很好奇,都想知道平時的這些感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種的疑問促使學生渴望解決這些問題,獲得有關方面的知識。所以說,創設問題的情境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使得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當然講授的內容要難度適中,護理心理學中涉及到很多普通心理學的內容,而心理學雖然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科學,與人自身有很大的關系,但人的心理現象比較復雜,所以心理學知識很抽象、難懂。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應把握好難度,不能過份簡單,也不能太難,要難易適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否則學生勢必會灰心喪氣,缺乏信心,失去學習興趣。行為療法是最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在行為療法的教學中,先講述相關理論,然后以潔癖癥和強迫癥為例,進行案例教學法。將準備好的案例發給學生以班為單位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7人或8人進行討論,要求學生在20分鐘內,根據講述的理論知識,提出心理治療的措施。由小組長逐一記錄,每小組選1名代表,進行發言。結合案例討論情況,將案例進一步引申,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逐一講授,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人翁精神。

三、多媒體教學法

護理心理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非常必要。例如:感覺、知覺、意識等心理過程,單憑教師講解,學生不易理解。如用圖片的形式展現,學生就會有更感性的認識,加深理解。第一章主要理論和第八章異常心理與不良行為涉及的理論和實踐內容都比較多,沒有臨床實踐的話學生不易掌握,通過錄像的形式直觀展現,教師再作講評,學生就會對理論的認識更透徹,教學效果更佳。在心理治療這一重要章節的教學中,由于有的護理心理學教師未曾真正從事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心理咨詢工作,無法結合自身體驗和實際案例作為教學案例講解給學生,建議采用多媒體,將國外講述專業心理治療全過程,包括案例穿插分析的紀錄片,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專業人員在不同案例中如何運用心理治療方法,幫助學生識別并理解心理治療的全過程及不同案例心理治療方法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張俐,劉波.案例教學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5.

篇9

關鍵詞:敘事心理治療;喉癌;負性情緒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n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Methods: 28 cases of patients whose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counseling section, To use the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respectively, at admission and discharge date, With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 (SAS),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negative psychological mood and do statistical analysis, observation in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effect on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f SDS scores and SAS scoring,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narrative psychotherapy, laryngeal, negative emotions【中圖分類號】R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3)12-0005-02

喉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喉切除術是治療中晚期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術后不僅會影響喉功能,而且還造成病人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一系列的改變,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癌癥病人普遍存在焦慮、抑郁心理反應[1]。國內、外研究發現,負性情緒與喉癌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對疾病預后有著重要影響[2]。敘事心理治療[3]是在后現代主義思潮下誕生的新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她的誕生,給心理治療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帶來了一種新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本院耳鼻咽喉科和心理咨詢科配合,采用敘事心理治療法對喉癌患者的負性情緒狀態進行為期2月的護理,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將28例病人,均為男性;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65.5歲;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10例,大專8例,本科4例;職業:農民5例,工人8例,公務員5例,醫務人員2例,教師3例,個體經營者5例;全喉切除術14例,喉部分切除術8例,經支撐喉鏡聲帶切除術6例;全喉及喉部分切除術后都帶氣管套管;全喉切除術者帶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38±10)d。且排除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者;有酒、藥物依賴和濫用者;正在服用抗焦慮和抗抑郁藥物者及有重性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將符合納入標準的上述2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敘事心理治療組16人,對照組12人。分別給予相應的護理治療。

1.2組間比較:治療組年齡33~76歲,平均(53. 4±9. 7)歲。平均病程(14±6)月;對照組年齡30~77歲,平均(54. 3±10. 1)歲,平均病程(15±7)月。兩組患者在職業、年齡、受教育程度和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

2護理干預

2.1一般護理:保持室內的通風,恒溫、清潔,營造一種舒適的環境,術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套管內分泌物并定期清潔消毒套管,預防切口周圍感染的發生,氣管套管固定要牢靠,松緊程度適度。嚴格無菌操作[4],加強局部及吸痰護理,是預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同時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半流質飲食。指導患者出院后每天進行發音訓練,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涼,禁煙酒,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等。

2.2心理護理

2.2.1一般心理護理:喉癌患者術后在一段時間內會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發音功能, 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系列的軀體、心理、生活習慣的改變,患者容易出現心理問題[5]。醫護人員應主動關心,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內心世界,針對患者不同文化背景、心理素質以及對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認識狀況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耐心、誠懇、婉轉地同患者交談,取得患者信任,鼓勵患者表達由于疾病本身所引起的害怕、悲傷、憤怒等情緒體驗;對于不善于表達的患者有意識地給予疏導;及時解釋患者的心理要求和存在的問題。對于因腫瘤侵犯聲帶造成發音困難的患者,鼓勵其利用通俗易懂的卡片直接表達需求,約定特殊手勢表達特殊需要,并準備寫字板書寫用手勢難以表達的情感和需求。

2.2.2敘事心理治療:治療組病人給予一般心理護理的基礎上,在資深心理治療師的全程參與及指導下,采用敘事心理治療法,幫助病人增強生活的信心。取得患者信任后,鼓勵患者講故事,外化敘事,客觀的追溯患者心理問題產生的過程。并以生活為背景分析、反思問題,認清問題在生活中所處的位置,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與患者自身的限定性故事套路相逆的另外的可能性,通過幫助患者進行角色籌劃、通信治療、儀式與慶祝等方式,為患者積極的面對生活提供幫助,近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3評價指標:兩組患者于入院時和出院日后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DS)[6],SDS量表包括20個條目,采用由輕到重4級評分, 20個條目總分為粗分,查表可得出標準分,本研究主要用以測量患者的抑郁情緒變化。并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6],SAS量表包括20個條目,采用由輕到重4級評分, 20個條目總分為粗分,查表可得出標準分。本研究主要用以測量患者的焦慮情緒變化。評分表的填寫過程由護士長全面負責,由專人負責發放及講解各評量表,采用統一的指導語,在調查人員指導下,完全由患者自己自評完成。

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由SPSS 13. 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均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 05。

4結果

表1干預前后治療組SDS、SAS量表評分比較 ( x±s分) 項目 干預前

(n=16) 干預后

(n=16) t值 P值SDS 50.7±9.4 43.3±9.6 4.61

(n=16) 對照組

(n=12) t值 P值SDS 42.7±9.4 49.1±8.6 -3.65

近年研究表明,喉癌 5 年生存率明顯提高,喉癌已不再是終生性疾病[7]。Campbell等[8]認為,30%的喉癌術后病人存在心理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病人臨床癥狀改善了,但其精神癥狀反而加重了,尤其存在焦慮及抑郁等負性情緒,而負性情緒也通過中介機制削弱了患者自身免疫功能[9,10],使病情難以在短期內恢復,遷延難愈,加重患者及家屬的負擔。但一般的說教,很難扭轉患者的負性心理,我科將合乎民眾思維方式的敘事心理治療方法,引入臨床。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敘事心理治療對患者的負性情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敘事心理治療,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由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及新西蘭的大衛?愛普斯頓(David Epston)創立。敘事,顧名思義也就是講故事的意思。敘事療法[3]即講故事療法。它是后現代文化思潮滲透到臨床心理治療領域的結果。在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懷特等人認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能夠用語言建構,能夠通過語言交流而消解。至此,一種以后現代主義思想為理論基礎、利用語言作為心理治療工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解決來訪者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11]--敘事心理治療誕生了。具體言之,敘事心理治療[12]是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平等的交往中,相信來訪者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治療師懷著一顆好奇之心傾聽來訪者的生命故事[13],幫助來訪者找出故事里遺漏片段,通過其訴說的故事探求來訪者的生活體驗[14],以喚起來訪者改變內在的力量。敘事心理治療相信"人類行為的故事特性",治療的過程中,強調問題與人是獨立分開的--"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在關注個體差異的同時,主張將問題外向化,并相信人可以依靠自身與外界的支持力量戰勝問題、 擺脫問題的影響。心理治療要做的就是讓當事人重拾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與信心,讓來訪者重拾自己的力量,并體驗成功。最終使其重拾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與信心,繼續自己的生活。

基于敘事心理治療[15]的主要特征,有著諸多與中國文化的契合的特點,諸如問題外化的治療手段順應中國人的面子心理和辯證的思維方式;其次關系取向的治療立場更適合具有關系自我觀的中國人;而關注差異的治療模式與中醫的個體化治療模式不謀而合;再次重視來訪者的內在力量可充分發揮中國人善于自律和反思的特長。這些特征使敘事心理治療,在我國的臨床應用中,大大的提高了臨床療效。

本研究表明:我科通過與心理咨詢科的通力合作,將敘事心理治療引入到喉癌患者的心理護理中,針對患者各自的特點,外化問題,提出不同的治療手段,先后與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各項活動20余次,鼓勵、認可患者與喉癌斗爭中取得的可喜成績,傳達正面的、積極的信息,使患者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促進了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Iqbal A. Common typ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cancer patients seen at Shaukat K hanum Mernorial Cancer Hospital and Research Centre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04,16(4):65-69.

[2]Diane Bodurka-Bevers M D, Karen Basen-Engquist PhD, Cindy PhD, et al 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0, 78(3):302-308.

[3]冷靜,曾天德. 敘事心理治療:一種后現代思潮的治療理念和方法――兼談與傳統心理治療的比較[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76):150-153.

[4] [1]張發,張靖,奚靖,等?氣管切開后氣道沖洗33例[J].護理學雜志, 2004, 19(19): 32.

[5]林春招,沈雪美,凌秀蘭,等.心理護理在喉癌術中的應用[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12):1629-1631.

[6]張明圓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35-42.

[7]唐功元,張作元.頭頸腫瘤與生存質量[J].國外醫學耳鼻喉科學分冊,2000,24( 1) : 26 -28.

[8]Campbell BH, Marbella A, Layde PM. Quality of life and recurrence concern in survivor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J]. Laryngoscope,2000,110:895-906.

[9]馬博,李中琦,馬志敏.消化系統癌癥病人抑郁情緒和細胞免疫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1): 49-50.

[10]魏永長,南克俊,周芙玲,等.焦慮和抑郁障礙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及細胞免疫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7): 650-653.

[11]尤娜,葉浩生.敘事心理治療的后現代視角[J].心理學探新,2005,(3):7.

[12]王淑華,戴玉磊.敘事心理治療法的理論建構[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1(30):71-73.

[13]Alan Carr. Michael White's Narrative Therapy [J].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1998,(4):485-503.

篇10

現代醫學心理學中的暗示療法,分為他人暗示療法和自我暗示療法兩大類:①他人暗示指由心理醫生對患者施加的暗示。它主要是通過心理醫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威望,把某種觀念暗示給患者,從而增進和改善他的心理狀態,調節他的行為和機體的生理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現代心理療法中常使用的安慰劑療法便屬于這一范疇。②自我暗示療法指的是由患者通過自己言語、思維等心理活動過程,調節和改變心理狀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由于暗示的作用很大,所以,在心理治療過程中,一方面,心理醫生的診療語言和行為十分重要,應當慎重使用,以免發生消極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心理醫生必須啟發和引導患者發揮自我意識的調節能力,消除那些使自己增加精神負擔,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培養積極、樂觀的自我暗示,使之朝著符合治療要求和有利于祛除病邪的方向發展。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暗示療法與我國傳統的移念療法在原理和實施方法上存在一致性。開導勸慰療法與疏導療法我國的傳統醫學很早就認識了語言對于心、身的積極作用,并以此作為心理治療的基本工具。在運用這種方法時,中醫強調應注意患者個性特征的差異。《靈樞•師傳》中指出:“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1]。

這段話指出醫生在進行語言勸慰療法時所應遵循的四個步驟。首先,“告之以其敗”是指給患者指明疾病的性質、程度、危害以引起其充分注意;其次,“語之以其善”即醫生應耐心地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由于“告之以其敗”導致的不良后果;再次,“導之以其所便”即對患者的治療、調養提出合理的指導;最后,“開之以其所苦”進一步幫助患者消除恐懼、緊張和焦慮的不良情緒,防止對軀體產生危害。以上四步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現代醫學心理學中的疏導療法又叫言語療法,是對患者的病理心理狀態進行疏通引導,使之暢通,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促進身心健康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疏導療法要求心理醫生根據患者的病癥,用準確、鮮明、生動、靈活、親切的語言,分析疾病產生的根源和形成過程、疾病的本質特點,教給患者戰勝疾病的方法;激勵、鼓舞患者增強同疾病作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養激發患者自我領悟、自我認識和自我矯正的能力,進而促進患者自身心理病理轉化,減輕、緩解、消除癥狀;并幫助他們認清疾病的運動規律,改造個性缺陷,提高主動應付人腦應激反應的能力,鞏固療效。疏導療法對患者的心理疏導主要有四點:①指出疾病的危害,引起患者重視,并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態度。②指出患者要與醫生合作,及時治療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③指出治療的具體措施,并勸告患者如何調養。④指出患者的消極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從疾病的痛苦中解放出來。我們不難發現語言勸慰療法與疏導療法可以說是同出一轍。后世醫家運用此法,屢有奇效。習見習聞療法與系統脫敏療法突發事件常可導致過度驚恐而誘發多種疾病。《黃帝內經》認為:“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等。俗話說“習以為常”,對于這樣的疾病,與其逃避,不如讓患者面對。一旦患者正視恐懼,其恐懼感自然就會減輕。也就是應使患者提高耐受程度以消除恐懼帶來的不良反應。

如張子和治衛得新之妻,旅中宿于樓上,夜值盜劫人燒舍,驚墜床下。自后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輩躡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歲余不痊。諸醫作心病治之,人參、珍珠及定志丸皆無效。張見而斷之曰:驚者為陽,從外而入;恐者為陰,從內出也。驚者,謂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陽膽經屬肝木。膽者,敢也。驚怕則傷膽矣。乃命二侍女執其兩手,按高椅之上,當面前置一小幾。張曰: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大驚。張曰:我以木擊之,何以驚乎?伺少定,擊之,驚又緩,又斯須連擊三、五次,又以杖擊門。又遣人擊背后之窗,徐徐驚定而笑。曰:是何治法?張曰:《內經》云:驚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見之,必無驚。是夜,使人擊門窗,自夕達曙。夫驚者神上越,從下擊之,使其下視,所以收神也。一、二日雖聞雷亦不驚[3]。系統脫敏療法屬于現代醫學心理治療方法中的行為療法,又稱滿灌療法,常被用來治療強迫癥、焦慮癥和恐怖癥[4]。是通過鼓勵患者直接接觸引起恐怖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法。系統脫敏療法,一開始就應讓患者進入最使他恐懼的情境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鼓勵病人想像最使他恐懼的場面,或者心理醫生為其講述他最感恐懼情境中的細節,也可使用錄像、幻燈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懼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有逃避行為。在反復的恐懼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面色發白、四肢發冷等植物性神經系統反應,而患者最擔心的可怕災難卻并沒有發生,這樣焦慮反應也就相應地消退了。也可以把患者直接帶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經過體驗,使他覺得并沒有出現想象中可怕的后果,焦慮和恐懼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通過對系統脫敏療法的論述,我們很容易找到其與中國傳統的習見習聞療法的相通性。兩者在適應癥、實施方法上是極為一致的。

寧神靜志法與放松療法寧神靜志是我國養生思想的核心。如“清靜無為”、“順應自然”的思想反映到養生方面,就是歸真反璞、不其性、不溢其情、節欲去奢。這些思想對中醫養生學及中國古代心理思想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主張“歸真返璞”,回復到嬰兒狀態,無欲無知無為,恬淡虛無,強調心理攝養,這確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心理攝生方法。如《黃帝內經》中養生的核心就是恬淡虛無,很多篇章都可體現這一觀點,“恬淡無為,乃能行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圣人者……內無思想之患”;“圣人……樂恬淡之能”等。以《素問•上古天真論》最為突出,其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氣功是通過練功者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對身心進行自我鍛煉的一種方法。其特點為將人的精神、形體、氣息三者能動地結合起來,從而對機體施以整體性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靜功,沒有一般肢體的運動,而是通過一定的練功姿勢、呼吸方式和意守活動使機體在靜的狀態下,進行“內部”鍛煉[5]。

放松療法同樣屬于現代心理療法的行為療法,又稱松弛療法。它是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治療方法。可治療各種焦慮性神經癥、恐怖癥,且對各系統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放松療法認為:一個人的心情反應包含“情緒”與“軀體”兩部分。假如能改變“軀體”的反應,“情緒”也會隨著改變。軀體的反應,除了受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內臟內分泌”系統的反應,不易隨意操縱和控制外,受隨意神經系統控制的“隨意肌肉”反應,則可由人們的意念來操縱。我國傳統心理攝生中所倡導的寧神靜志以及健身運動中的氣功在原理、方法、作用等方面與放松療法是極為一致的。傳統音樂療法與現代娛樂療法《黃帝內經》中有“角、徵、宮、商、羽”的記載。《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出:“東方青色,入通于肝……其音角……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音徵……中央黃色,入通于脾,……其音宮……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北方黑色,入通于腎……其音羽……”[1]。《靈樞•邪客》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1]。以上表明《黃帝內經》時期對于不同音律的特性與人體不同的生理特性之間的關系已經有了較為明晰的認識。

祖國醫學認為,音調與五臟的生理、病理是息息相關的。五音聲波振蕩的特點是:角音順應木氣而展放,徵音順應火氣而高亢,宮音順應土氣而平穩,商音順應金氣而內收,羽音順應水氣而下降[6]。所以聽角類的音樂對于氣血有疏散、宣泄的作用;聽徵類的音樂能使人產生興奮、熱烈的感覺,以提高心神的機能活動;聽宮類的音樂能使人舒緩、放松;聽商類的音樂給人清澈、肅穆的感覺;聽羽類的可以使神氣收斂而更加健旺。現代醫學心理學的娛樂療法中音樂療法較有影響。音樂之所以能夠起到治療心身疾病的作用,是因為它不但能反映和振奮人的精神,而且它的不同節奏、旋律、音調、音色等,都可以對人的心身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音樂能改善人的心理功能及生理活動,故用音樂治療疾病,稱之為音樂治療[7]。傳統的音樂療法除具有與現代娛樂療法的相通之處以外,還將情志相勝、因勢利導納入其中,因此其治療范圍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