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濟社會范文
時間:2023-09-18 17:58: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產品經濟社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水產食品學;精品課程;體會
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題和目標。精品課程建設是新時期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是解決新時期教育規模持續增長與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矛盾的有效途徑,也是先進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完美結晶。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教育對象的全面發展和精神內核的健康形成,而教育本身則是以課程為核心的。[1]因此,課程建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成敗,而課程建設的質量又以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2]為導向。正是這種導向使浙江海洋學院《水產食品學》于2007年申報省級精品課程獲得成功,2年后又被省教育廳推薦參與國家精品課程申報。
一、把握特色、準確定位、科學規劃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
首先,深刻理解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內涵,全面分析《水產食品學》課程的歷史、現狀,提煉出課程特色。綜觀我校《水產食品學》課程的建設歷史,大致可劃分為四個時期,即課程雛形期(1958-1966)、初期發展期(1978-1992)、課程形成期(1993-2003)和課程成熟期(2003-)。[3]根據課程教材建設、課程內容體系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等情況,應凝練出貫穿于課程建設始終的三大特色,即基于《水產食品加工學》校級重點教材以及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而設置的全新的課程內容體系,基于難點貫穿于實踐教學環節以及“非定期工廠專門訓練”的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教師科研成果貫穿于理論教學、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驗教學與畢業論文的科研引領的特色教學。
其次,要全面分析課程隊伍、教學理念、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研究與改革以及教學成果等,對課程進行準確的評價和定位。確定課程建設目標,即將本課程建成校級、省級還是國家級精品。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水產食品學》是海洋類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特色的具體體現,也是其他農業及輕工院校食品專業的重要修讀課程,而我校《水產食品學》課程經歷長期的建設與發展,凝聚了幾代人艱苦努力,形成了符合我國海洋水產加工產業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其教材在我國主要海洋類高校中得到推廣應用,同時,本課程與國內外同類課程相比處于先進水平。因此,本課程定位于建設成國家精品級課程。
第三,依據課程建設目標,制定出科學而可行的課程建設規劃。要根據精品課程的指標和內涵,結合課程自我分析與總結,制定課程建設方案。方案應詳盡具體,既要符合實際,又要抓住重點,力求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課程。
二、合理構建課程教學團隊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
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教學能力強、學術造詣高的課程教學團隊是建設精品課程的根本保證,教學團隊應由掌握最新教學理念,把握學科前沿,有豐富教育思想和高超教學藝術的教師組成,課程負責人應該是一個教育專家或教育大師和專業學科的領軍人物,在國內外有較高的聲譽。[4]隊伍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都應是合理的梯隊。所以,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中,一方面要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創造機會有目的、有計劃地派骨干教師去國內外先進院校學習,并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以期建立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如本課程就實施了青年教師的“骨干教師培訓制”、“新教師帶教制”、“青年教師導師制”、“專業教學團隊制”和“教學業績考核制”等措施,使得課程中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明顯效果、學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團隊整體建設取得了顯著進步。
三、教育與教學創新是精品課程實現質的飛躍的源泉
精品課程應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體。[5]先進性、科學性和教育性集中體現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中,而現代化特征又集中反應于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中。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高等教育要以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己任。因此,課程建設必須以創新為主線,貫穿于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既要將重點與難點融入實踐教學體系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又要將教師科研成果融入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大學生新苗人才計劃。這樣,才不僅加強科研轉化教學的力度,體現出科學性和先進性,又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水產食品學》精品課程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創新。首先,相比于日本及國內同類課程,在內容體系上強化了水產食品加工新技術、質量與安全知識點,構建了原料、加工、安全與實驗四大知識模塊的內容體系,表現出課程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次,知識難點有機融入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設計性實驗訓練并延伸到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環節,采取了“非定期工廠專門訓練”,構建了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第三,科研成果融入理論教學(如魚醬油組胺控制技術)、實驗教學(調味醬煮海帶加工)以及省新苗人才計劃(如純干刺參即食加工關鍵技術研究)、校創新實驗(如利用海帶做原料制新型涼粉)等,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多種教學手段的聯用,促進了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課程重點采用了下列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針對水產加工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典型案例,通過討論、分析和交流,有效激發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了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如魚片干制品,在貯運與銷售過程中出現色澤有白而透明逐漸變為黃而不透明、接著表面會發粘、繼之發生霉變。這種變化為什么有的魚種易發生而有的魚種不易發生?為什么春夏季節容易發生?理論機制如何?怎樣有效控制等。(2)現場教學:充分利用舟山發達的水產加工產業和課程實習基地的優勢開展現場教學,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深學習印象。如,王陽光研制的在浙江興業集團應用的超低溫深冷凍結設備,通過現場教學,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到設備的工作原理、生產能力、能耗情況、操作注意事項以及制冷劑等。(3)形象教學:海洋生物資源的多樣性為水產加工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但是卻給教學帶來了不便,學生往往對許多原料沒有直觀的認識,學習興趣低。利用課程網絡原料庫介紹水產原料的形態學、生物學、原料加工特性等知識,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4)創新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東海光參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是表皮堅硬和泥砂較多,如何解決?主講教師通過自己的科研課題設計思路、解決方案等引導學生從生產實際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重點介紹創新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本專業學生2006年和2007年分別獲得省科技廳新苗人才計劃項目3項和7項,與課程的創新教學密不可分。(5)育人教學:針對目前的就業環境和個別學生不愿學習的問題,課程利用育人教學法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引導他們主動適應環境。
四、教學資源共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目標
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大量的教育資源,教育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又需要大量的人財物。精品課程尤其是國家精品課程最主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要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理念,強調高校間教育資源的共用、共享和優勢互補。[6]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學資源共享提供了保證。好的課件、網絡課程和教材等資源為廣大師生所共享,將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辦學效益的增長,是一個能產生巨大社會效益的舉措,應該大力支持和倡導。在精品課程建設中,需要打造出一流的課件、一流的課程網站、一流的網絡教材和教學錄像,并且能夠以開放的形式呈現在網絡上,為廣大高校師生所共享。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是《水產食品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的一次突破。一方面,便于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利用網絡收集最新學科的動態信息,制作多媒體課件,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便于學生在課前對本課程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內容進行了解。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利用校園網通過共享文件教學、交流,向學生介紹專業網站,甚至直接打開網頁教學;在課后,學生可以利用網上習題,網上試題庫進行復習和自我檢測。目前,本課程已制作完成并上傳至校園網教務處網站的上網資源有:(1)課程導學(包括課程簡介、教學規范、教學方法、教學大綱);(2)理論教學(web課件、PPT課件、教學視頻);(3)實驗教學(基礎實驗、設計設計實驗、綜合實驗);(4)參考資料(包括主要參考書、相關網站、主要參考期刊、魚類介紹、國內主要水產加工專家);(5)在線自測(自動題庫生成);(6)課程作業(在線布置作業、在線網絡考試、在線社會成人考試);(7)交互園地;(8)博客中心;(9)課程團隊對外交流與合作等。
總之,精品課程的建設重在特色、重在創新、重在改革。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對精品課程的內涵、要求和評價指標體系也會不斷發展。所以,精品課程建設要與時俱進,要與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相適應,要不斷地更新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關立強,王翠,丁霞.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幾點認識[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332.
[2] 伊輝勇,應曉躍.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對課程建設的導向作用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88-190.
[3] 鄧尚貴,夏松養,陳小娥,等.浙江省精品課程《水產食
品學》:http://scspx.省略/site/display.php?actionPage=treemenu/declare_info&treemenu_id=1.
[4] 秦宗會,胡武洪.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之一――師資隊伍[J].中國西部科技,2008,7(20):64-65.
篇2
【關鍵詞】中職衛校 婦產科護理學 精品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143-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邊疆地區醫學中職教育迅猛發展,學校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我校遵循中職醫學教育特點,對課程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以優質教學質量和課程建設打造精品。《婦產科護理學》自2013年被評為校級核心課程后,課程組依據人才培養模式明確課程定位、設計理念、教學模式與方法、師資隊伍建設、多媒體課件制作、實訓基地建設等為切入點,開展教學資源優化整合,再接再厲于2015年9月被確定為“自治區級中職精品課程”,作為課程負責人,將建設過程介紹如下。
一、 明確課程定位
我校地處祖國西北邊疆,“能力本位,就業導向,校企合作”是我校發展的根本,《婦產科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在進行崗位職業能力調研基礎上,依據中職生認知特點和婦產科護理崗位工作要求,本著“實際、實踐、實用”原則,制定課程標準,_定教學任務,提出教學目標。
二、課程設計理念
以臨床工作任務為導向,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形成課程體系。理論知識傳授以護理程序為主線展開即疾病概述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 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實踐教學有校內實訓練習、寒暑假頂崗實習、臨床見習。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真實的臨床護理工作任務為載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技能訓練與臨床崗位需要“零距離”對接。
三、課程內容優化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由行業專家歸納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基本框架,專業教師、行業專家共同分析探討并轉化為教學任務,按照“教學做”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將課程優化為6個母模塊,19個子模塊,實踐項目11個。
四、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
1.教學模式
與行業專家一起制定課程標準,根據臨床實際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需要,參考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選取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和校內外實訓資源的有機結合,實現 “教一學一做”深度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法
本課程理論和實訓教學全部采用多媒體、Flas、音視頻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生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直觀顯示女性產科護理、新生兒護理、婦科護理的方法及過程,圖文并茂,突出知識傳播靈活性,配合案例,擴充和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更形象新穎;問題式教學啟發思考和加強記憶;病例討論及病歷分析能使護生理論聯系實際,將課堂的內容直接應用于臨床,為將來實習打下基礎。
五、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是學校建設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1]。我校采取多種途徑加強內涵建設,向內地兄弟院校學習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及指導思想。
1.鼓勵中青年教師申報校青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積極參加國家示范性院校考察學習、職業教育技術學會舉辦的課程建設學習班、各種學術團體、學術會議和學術活動等,聘請職教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
2.教務科與督導室嚴把入口關,執行新教師試講、集體備課、聽課、學生評教等嚴格教學管理制度,日常每周一至周五的巡視,形成立體交叉管理。
六、教學資源優化整合
1.教材優化 編寫“適用與實用”的教材放在課程建設的首位,課程組2012年編寫適合我校中職學生的校本教材《婦產科護理學實訓指導及評分標準》、《婦產科護理學習指導及習題集》,2014年參編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的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雙證書”人才培養規劃教材,2015年參編護考急救包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參編教材切合“護考”,在考點上高度融合;切合中職教育特點,堅持“三基、五性”基本原則,借我校國家示范校創辦東風,搭載精品課程建設良好氛圍,結合崗位知識技能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編寫出宜教宜學的精品教材。
2.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
我校多媒體設備建設完善后,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制作圖、文、聲、動、色為一體的課件,提高興趣,促進記憶、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搜集醫學視聽教材、動畫,形象展現了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展示的內容(如自然分娩的過程等),突破時間、空間限制,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建立教學資源庫,及時更新課件、實訓視頻、實訓指導(自編)等網絡資源,根據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內容建立題庫,實現考教分離,形成電子教案、多媒體CAI課件,考試題庫在內的立體化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有效地將信息技術和課程進行整合,搭建課外學習平臺,加強師生間的溝通、答疑解惑。
精品課程建設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契而不舍的積累與沉淀。建設精品課程本身并不是最終目的,只有緊緊圍繞精品課程建設的內涵,更新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優化師資結構,提高課程管理水平,才能推動精品課程建設再上新臺階,最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課程組繼續根據護考標準和臨床崗位群需求,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分工協作,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示范和輻射作用,切實推進邊疆地區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耿秀雙 陳楓 湯善鈞等.《護理基本技術》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C].承德醫學院學報,2008,(3):332.
篇3
關鍵詞:經濟社會學;農村合作社;市場營銷;結構功能主義
中圖分類號:F3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2-0017-02
一、經濟社會學的發展歷程
“經濟社會學,是把經濟行為和經濟體系分別看做社會行為及社會體系的一種形態或下屬部門。從這種觀點出發,使用社會學的概念工具及理論體系,說明經濟行為及經濟體系的經濟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外延的獨立分支。”[1]經濟社會學概念最早于 1879 年由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創立,后來在社會學家韋伯的關注下發展。經濟社會學自出現以來幾經周折。在19世紀末時曾盛極一時,隨后沒落。然后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復興運動,形成了現在的新經濟社會學。
1890―1920年是古典經濟社會學時期,許多此時期的社會學家為這段輝煌的歲月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主要有馬克思、韋伯、涂爾干和齊美爾。
馬克思對經濟社會學的貢獻是他確立了經濟社會學中關于經濟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研究范圍。馬克思通過社會背景下的分析,提出了“階級利益”的概念,認為階級利益產生于階級由自在階級轉化為自為階級之后。他的這種研究方法屬于經濟學方法,他選擇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分析經濟和社會現象,強調利益關系在一切社會關系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說明了經濟發展對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韋伯積極地接受奧地利學派的理論經濟學思想,他把經濟社會學添加到主流經濟學中。他在1923年所著的《經濟與社會》是經濟社會學初步建立的標志性成果。韋伯在這本書中首先從個人開始討論“經濟行為”及“行為的經濟取向”,然后探討了“經濟組織及其分類”、“經濟的形式合理性和實際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政治組織”、“意識形態”和各種“國家制度”對經濟發展尤其是資本主義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影響[2]。齊美爾對這一方面最大的貢獻是1900年出版的《貨幣哲學》。在這部作品中,他對現代文化中的貨幣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并且,齊美爾還創建了各種經濟類型,揭示了“揮霍者”和“守財奴”這兩種經濟類型的行為特征等。至20世紀80年代后,經濟學家開始以經濟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為復興經濟社會學領域,社會學家提出社會學者應研究經濟現象。20世紀80年代中期,馬克?格蘭洛維特著名的《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一文發表,宣告新經濟社會學的正式成立。
二、營銷含義、新型農村合作社發展經營現狀
對于營銷的定義,本文采用美國營銷協會(AMA)的定義:“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于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這一定義把營銷看做溝通生產與消費環節的商業活動過程,同時兼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管理的過程對營銷進行定義。更進一步來說,營銷是一種觀念,主要體現在滿足顧客的需要。從營銷開始投入到商業活動中,營銷觀念便已經產生。通過調查也可以知道,對營銷的效果產生較大影響的主要是管理者的營銷觀念;此外,營銷也是一個需要管理的過程,與財務、技術管理不同,營銷較為注重分析和策劃,強調對市場的分析,并據此制定市場策略。同時,營銷也是一種心理和智商的比賽,營銷的環境不斷變化,因此它也需要不斷的創新。實質上營銷就是一個關注顧客需求,并滿足顧客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農村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村經濟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社也隨之發展。我國當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本質在于農民的自我服務與民主化經營,在并不改變的情況下,緊緊圍繞著維護農民權益,符合農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家庭聯產責任制度使農民獲得土地經營權和人身的自由,正因如此,這些常年在勞動第一線的農民才可以發現在帶來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出現土地分散經營和用牲畜耕地效率低的弊端。在很多對合作社社長的訪談記錄里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相似的經歷,在20世紀90年代時,那時還是年輕人的他們已經開始意識機械化農業的重要性。于是,有能力的年輕人率先通過機械化發展致富,而后經驗積累,在2004年合作社之風開始吹進鄉村之時,他們聯手其他村內大戶能人創辦農村那樣的合作社。時至今日,隨著合作社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是目前合作社的數量較多,僅在吉林省就有上萬家,但規模都較小。在這些合作社中,像梨樹縣下屬的果鄉合作社那樣的早已注冊了自己的商標,但是這些合作社在營銷問題上仍存在較大限制。在2006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后,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標準的法律規范,為其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護。但是由于各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農業發展程度不同,法律只是按照全國的平均水平制定的,這一現實也就導致一些發展情況較差的農村的農民合作社無法適用相關法律法規,在對外銷售方面更是得不到保障。此外,當地政府也在合作社營銷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筆者走訪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合作社無法進行順利銷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相關部門“管太多”造成的,在中國農村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行政權力對經濟權利的過度侵蝕。
合作社營銷,是以合作社這種比較特殊的組織形式為平臺,進行顧客需要的研究和滿足顧客的需要的過程。通過合作社這一平臺,可以實現農村小生產者的規模生產,給其帶來更多的利益,讓其在市場上的話語權。目前,從世界范圍來看,在較多發達國家合作社營銷都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三、經濟社會學視角下合作社營銷策略探究
在經濟社會學視角下,人們主要關注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學的四個研究途徑包括建構主義、功利主義、結構功能主義和批判結構主義,其中結構功能主義體現了經濟社會整體協調和和諧發展的觀點。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并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3],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于新的平衡。帕森斯強調,目標的獲得、對環境的適應,將社會不同部分整合為一個整體,以及對越軌行為的控制。合作社的營銷問題從本質上來講是滿足人的社會需求,促進協調發展的問題。在合作社中,對于內部結構功能的調整對于營銷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合作社營銷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商品,即合作社農產品的營銷策略中。產品在市場營銷中是最基本的因素,通過商品的交換才可以滿足生產者與消費者,實現合作社盈余的目標。在合作社營銷過程中,農產品的營銷策略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我國大多數合作社發展的初期,生產經營的產品大多是單一種類。但隨著合作社發展擴大,一般合作社會經營多種商品,來保持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和滿足社員和市場的多種需要。在發展擴展產品種類的策略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產品的級別上下的浮動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合作社發展高檔產品是正確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原有高檔產品的沖擊。
2.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的生產
對于市場的需要進行及時的了解來調整產品的生產。例如,綠色農產品是中國農產品市場始終是一大空缺,部分農業合作社在自身條件適當的情況下增加生產會對合作社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市場上已經過于飽和的產品也要進行調整減少生產。
參考文獻:
[1] 富永建一.經濟社會學[M].中譯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
篇4
基礎設施一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瓶頸。突出表示在三個方面:交通基礎設施落后;鄉村基礎設施滯后;農業產業化基礎條件差。因為這些瓶頸因素的巨大制約,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后、地理位置偏遠的山區。多年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要素流動不暢,增長動力缺乏,經濟社會雖然也在穩步發展,但是與發達地區的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發展效果相比,差別卻在進一步拉大,因此,全州各級各部門、廣大干部群眾必需鼓足干勁,抓住“十二五”黃金機遇期,打基礎,破瓶頸,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我科學發展夯實基礎。
破瓶頸,打基礎。交通要先行。便當的交通,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第一位的硬件條件。當前,建6條高速公路,隨著鐵路、鐵路州內段擴能改造、機場擴建、沅江千噸級深水碼頭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加快推進,十二五”期間,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得到強化,完全改變交通落后的面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西部大開發的優先領域之一,要積極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努力向國家、省爭取更多交通建設政策、資金、項目上的支持,加大投入;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職責,抓好工作落實,加快交通建設;要加大宣傳力度,落實相關政策,營造社會各界支持交通建設的良好氛圍。
改善鄉村的生產經營和民眾生活的基礎設施條件,鄉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平臺。積聚鄉村人氣,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肯定要求。鄉村化程度低,州府吉首以及7個縣城現代物流、工業園區建設、信息傳達平臺等服務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滯后,鄉村建設管理水平、鄉村環境品質有待提高,對資金、技術、人才的吸納能力缺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必需把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條件擺上重要的位置。要抓住“十二五”機遇期,把改善州府吉首的基礎設施條件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推進州市共建共管,力爭5年時間讓州府吉首的基礎設施條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充分發揮好州府的聚集和輻射功能。要高度重視工業園區和現代物流平臺的建設,力求在工業園區能源保證項目、鄉村物流中心項目上有新突破,增強經濟承載容量;把打造友好的鄉村人居環境作為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條件的根本方向,以上佳的鄉村生活品質吸納人流、物流、資金流,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必需下大力氣改善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條件。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柑橘、煙葉、茶葉、反季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的規模逐年擴大,但是農業產業化基礎條件差,農村水利、農村電網、農村路網、農業機械化等臨時處于落后狀態,農業生產效率并沒有得到大的提高。農產品量的增長因為沒有生產效率的支撐,造成農業產業經濟效益不高。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生產和加工,推進農村脫貧致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道繞不過的課題。要整合國土、水利、農業等各方資源,以項目為抓手,成塊連片改善農產品基地的基礎設施條件;要把農村電網改造、農村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當成民生事業,思想上重視,措施上得力,加快推進,讓我農村生產生活基礎條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逐步提高我農業現代化水平。
提出了全力推進優勢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民生事業建設“五大建設”發展戰略,州委九屆七次全會立足我實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并作出了推進湘西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州,要“堅持基礎先行”科學論斷。全州廣大干部群眾要高度統一思想,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新的5年里,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證能力,為我科學發展插上翅膀。
篇5
打造“質監儀器”,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質量監控儀”,就是運用國家法律賦予質監部門的產品質量監督、安全監察、打假治劣等職能,對產品質量實施全面監督、全程控制。“技術推進器”就是運用質監部門特有的標準、計量、認證等技術手段,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加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質監儀器”不僅是對質量技術監督工作職能的完整概括,而且對質監履行職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即由一般性的產品質量監督,轉變為全面監督、全程控制;由被動性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轉變為主動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將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定位為“質監儀器”,從本質上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對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要求。
(一)打造“質監儀器”,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種權益。打造“質監儀器”,可以進一步提高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的有效性,促進食品質量的提升,保障食品安全,使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可以進一步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有效性,促進特種設備制造業水平的提升,維護安全發展的局面,使人民群眾用得放心;可以進一步提高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有效性,推動名優企業發展,促進中小企業提升,使人民群眾買得放心。人的上述基本權益得到保障,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就更加穩固。
(二)打造“質監儀器”,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選擇。又好又快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打造“質量監控儀”,通過對經濟社會發展實施全面監督、全程控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走質量效益型道路;打造“技術推進器”,通過技術手段,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好的基礎上,盡可能快步前進。所以,打造“質監儀器”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落實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發展要求的重要抓手。
(三)打造“質監儀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是實現發展經濟與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協調一致,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打造“質監儀器”,正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實現途徑之一。一方面,通過制定企業能耗、水耗、材耗標準,強化生產許可證管理,夯實企業計量工作基礎,開展節能、節水、節材技術服務,抓好相關認證,以及扶持發展節能、節水、節材型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免檢產品等手段,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制定環保標準,抓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發展污水、廢氣、噪聲、塵埃粒子、放射源等環境監測儀器檢定項目,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打造“質量監控儀”,必須形成監管落實的工作鏈條
打造“質量監控儀”,必須著眼于提高“故障”快速檢出率和及時處理率,致力于構建一條監管對象落實、監管措施得力、后續監管到位的完整鏈條。
(一)落實監管對象。一方面,要加強研究,明確監管范圍。目前對有些監管對象,盡管國家法律法規有所界定,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模糊地帶”。部門在實行監管時往往受利益驅動,或競相爭奪,或互相推諉。為此,要認真研究法律法規,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盡可能明確質監部門的監管范圍和對象,落實監管責任,努力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另一方面,要延伸觸角,確保監管到位。對法律法規明確的質監部門監管對象,特別是對一些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監管對象,要落實區域監管,強化監管力度,保證全面覆蓋。
(二)強化監管措施。質監部門的監管措施主要有行政許可、監督抽查和實施處罰等三種手段。打造“質量監控儀”,重點是提高這三種手段運用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公正性。
一是提高行政許可的規范性,用好事前控制手段。嚴格實行“三分離四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三分離”就是行政受理、技術審查和監督管理分離,構成一個既分段實施、又各段銜接,既互相制約、又相互依靠的受理、審查、監管的封閉模式。“四嚴格”即受理嚴格、審查嚴格、檢驗嚴格、監管嚴格。二是提高監督抽查科學性,用好事中控制手段。對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一律不得隨意抽查;對一些在監管過程中,發現明顯問題的產品,要按照規定實施監督抽查;其他一些屬于監督抽查范圍的產品和企業,要實行隨機抽樣,避免主觀隨意,從而提高監督抽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三是保證執法公正性,用好事后控制手段。要更新行政執法理念,優化行政執法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升行政執法效果。推行陽光執法,把質監案審現場向社會各界開放,整個案審過程邀請社會人員旁聽,做到案件內容、審理程序、處罰依據、處罰結果等全部公開。一些重要案件的審理可以邀請人大、紀檢、司法、新聞媒體參加,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執法公正。
(三)加強后續監管。一方面,加強對企業的證后監管。針對一些企業獲證后放松質量管理、產品質量下降的問題,建立健全生產許可證后監管制度,對企業實行日常巡查、監督抽查、定期監督檢驗、強制檢驗、年度自查報告、換證復查、企業整改回訪等措施,確保證后監管到位。另一方面,加大執法檢查后處理力度。嚴格執行監督檢查通報制度,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實行曝光、處罰、責令整改、召回產品等措施,提高監督檢查的有效性。全面推行稽查建議書制度,對違法企業進行處罰后提出整改意見,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整改,切實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
打造“技術推進器”,必須形成多環銜接的有機體系
技術推進器猶如汽車發動機的“增壓裝置”,一旦擁有,動力大增。打造“技術推進器”,必須做到“五要”,即目標定位要高、選擇路徑要準、實施力度要大、推進速度要快、運行效果要好。
(一)目標定位要高。目標高、壓力大,可以激發進取意識,增強推進動力。調高目標,關鍵要有全局意識和世界眼光。一方面,要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坐標系,不斷擴大質監工作與地方發展的結合點,做到主動介入、深度融入,全心服務、全力支持,力爭在地方政府各部門中率先。另一方面,要以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的最新發展為參照系,找準“質監儀器”動力缺失的薄弱點,集世界之長、創全國之新,集全國之長、創區域之新,力爭在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內領先。
(二)選擇路徑要準。提升動力的關鍵是優化路徑,優化路徑的關鍵是發揮優勢,重點突破,聯動推進,整體提升。要充分利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特有的行政資源,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深入實施名牌戰略,增加名牌產品總量,豐富名牌產品內涵,擴大名牌產品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精心實施國家免檢產品制度,鼓勵企業提高管理和科技水平,推動產品質量穩定提升,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大力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引導企業把地方特色產品進一步做專、做特、做優、做大,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促進區域產業集群發展。概言之,就是要通過上述三項扶優扶強措施,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引導消費、拉動內需、推動出口,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要充分利用質監部門豐富的技術資源,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深化檢驗機構內部改革,引入市場機制,激發內部活力,將技術機構服務做精;抓住國家鼓勵、地方支持的契機,以建設國家級質檢中心為龍頭,以人才隊伍和技術發展為重點,將技術機構個體做優;按照統籌規劃、優勢互補、適應市場的要求,加快技術機構的整合,將技術機構整體做強。通過打造高水平的質量檢驗、計量檢測、特種設備檢驗、標準情報信息平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三)實施力度要大。要巧借外力。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出臺鼓勵名牌爭創、支持技術機構發展等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質檢事業發展的財政投入,為打造技術推進器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加強橫向聯系,爭取相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為打造技術推進器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建立質檢人才庫,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的專家的聯系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智力資源,為打造技術推進器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要用足內力。整合質監部門內部的技術資源,形成合力,開展系列化、一體化的綜合服務;深入企業,解剖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為企業開展專業化、特色化的個。
(四)推進速度要快。一是推行限時辦結。按照“承諾制度”辦事,為行政相對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二是實行流程再造。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改革行政審批方式,減少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三是精簡審批事項。加強法律法規研究,最大限度地精簡審批事項。四是加強技術開發。重點抓好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縮短檢測時間,提高檢測效率。
(五)運行效果要好。建立評估反饋機制,對“技術推進器”的動力進行評估,如對名牌、計量工作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評估,找出影響“技術推進器”動力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進措施,提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
打造“質監儀器”,必須在提高靈敏度、精密度、可靠度和使用率上下功夫
(一)加快金質工程建設,提高儀器的靈敏度。建立辦公自動化、業務管理、內部事務管理、輔助決策等四個綜合信息系統,提高質監儀器的快速反應能力。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通過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增強各項業務處理的關聯能力,提高辦公效率;建立業務管理系統,通過建設質量管理、質量監督、計量管理、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稽查管理、計劃管理等子系統,推行網上審批,實行相關業務工作的實時監控;建立內部事務管理系統,通過建設計劃財務、人事管理等綜合電子管理系統,保障內部管理的協調統一;建立輔助決策系統,通過對業務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和整理,對質量狀況進行宏觀分析,輔助政府實施科學決策。
(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儀器的精密度。人才是“質監儀器”的關鍵部位,直接關系儀器的精密度。要著重抓好
公務員隊伍、執法隊伍和檢驗檢測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打造質監鐵軍。要重點加強公務員隊伍的作風建設,建設一支紀律過硬、素質優良、法制觀念強、群眾信得過的公務員隊伍;要重點加強執法隊伍的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執法隊伍依法辦案水平;要重點加強檢驗檢測隊伍的業務建設,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技術服務水平。
篇6
關鍵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梅州;三農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根本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作為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農業大市,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梅州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根本問題。通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也是梅州解決“三農”難題的根本出路。
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對解決梅州“三農”難題的意義
(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推動梅州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戰略選擇
改革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一個特點是城鄉之間、工農之間存在二元分割。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在一定時間內有所縮小。但是,這種改革只是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激發了農村經濟自身的活力,并沒有觸動到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根基,也沒有從根本上突破城鄉二元分割的經濟發展體系。隨著后來的改革向城市延伸,加上國家財政收支、國民收入再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向城市傾斜,城市經濟迅速發展,農業在區域經濟中的比重快速下降。使一度被掩蓋的城鄉矛盾、工農矛盾再度激化,出現了農村經濟發展難、農產品銷售難、農民增收難、農村勞動力轉移難等種種難題。
反過來,占全國人口70%的農民增收困難,又嚴重制約著我國內需的擴大。這一結果不僅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還影響到國家的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嚴重損害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梅州的情況亦如此,一直以來的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收入增加緩慢,也嚴重地制約了梅州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所以,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才能推動梅州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增強梅州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
2006年,全國的人均GDP超過1800美元,廣東是3500美元,而梅州只有區區900美元,不僅跟廣東省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就是跟全國的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方而的差距更加突出:農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以及水、電、通信等公用基礎設施服務,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與城市居民存在著巨大差別。這種差距的長期存在,不但影響到農村社會的文明進步,也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只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解決梅州農村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才能不斷增強梅州的綜合實力,從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梅州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立足全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到以工帶農,以農促工,城鄉協調,共同發展。我國雖然在2000年總體已經上實現了小康,但是城鄉居民之間的各種差距特別是收入差距還較大,在相當部分的農村地區實際上還沒有達到小康,甚至有的地方還沒有脫貧。在梅州,情況亦如此。在八個縣(市、區)中,仍有三個扶貧重點縣,總人口超過兩百萬人,占梅州總人口的四成多。因此,要把消除貧困、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各地的協調發展貫穿在梅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個過程之中。在國家必要的政策扶持下,鼓勵貧困地區的廣大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采取綜合治理方式,集中力量改善貧困人口集中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生產生活環境。要始終把最低收入的貧困人口作為幫助扶持的基本對象,把貧困人口集中的地區作為工作重點。只有實現了貧困地區的奔康致富,才能說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
(四)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梅州“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
為了解決“三農”難題,中央提出了“五個統籌”的要求,其中就將“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放在首位。這表明: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大課題。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村是薄弱地區,農民是弱勢群體。正確認識和處理農民問題,始終是決定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社會安定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梅州作為農業大市,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條件異常條件下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加上梅州農村耕地的逐年減少、個別地方水資源的趨于緊張、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增加、農副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等情況,出現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農民收入下降的情況。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消除城鄉壁壘,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配置勞動力資源,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進城和外出務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二、統籌城鄉發展與解決梅州“三農”難題的對策
(一)發展和壯大梅州的縣域經濟
梅州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縣域經濟。但是目前梅州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多數市(縣、區)經濟實力弱,還有三個扶貧重點縣。因此,要高度重視發展縣域經濟,壯大縣域經濟,這是梅州經濟加快發展的希望所在。從各地的發展上看,縣域經濟的壯大和發展,離不開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的支撐和帶動。從梅州本地看,市(縣、區)工業企業并不多,特別是龍頭工業企業更少,這種狀況必須逐步地加以改變。否則,城鄉二元結構無法打破,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就難以實現。
發展縣域經濟,首先要牢固樹立發展意識,營造良好的環境。借助目前梅州已經形成的招商引資的熱潮,下功夫抓好投資軟硬環境建設,降低門檻,放寬領域,改善服務,大量吸引外來客商投資置業,鼓勵當地能人創辦企業,促進縣域經濟的大發展。
其次,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在項目審批、土地開發、稅收、金融等方面給子更大的支持,充分調動各市(縣、區)發展縣域經濟的積極性。
再次,縣域工業的發展要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競爭力,有競爭力才能有生命力。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利用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條件,找準優勢,認清前景,準確定位,突出特色,發展自己的強項,打出自己的品牌。同時要從眾多的中小企業中選擇部分有潛力、有前景的企業,重點加以培育扶持,使之盡快發展成為縣域工業的骨干和支柱。
最后,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從梅州當地的實際來看,民營經濟在各市(縣、區)的經濟發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級政府要從政策及體制上保護、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使它們在推動生產的發展、提高地區綜合實力、增加財政收入、活躍市場、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梅州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梅州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得到加速。但是,目前梅州的發展水平還較低,與廣東省甚至全國的平均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要擺脫困境,就必須擺脫傳統思維定式,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把加快工業發展,狠抓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用工業化理念大力推進梅州的農業產業化,重點抓好特色農業和農產品的深加工業。要切實抓好農業企業的發展,培育龍頭企業,使特色優勢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加快工業化進程要與城市化相結合,充分提高小城鎮的地位,發揮小城鎮的作用,把城市化或城鎮化與工業化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要更有力地推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推進梅州農業產業化,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解決“三農”問題關鍵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由于過去梅州的農業是“重生產、輕加工”的不合理發展,雖然當前農業產業化開發和經營有一定的成績,但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產業鏈條還不完整,甚至有斷裂。這就要求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某個環節取得突破后,應盡快把整個產業鏈條續接起來,完成“由一環突進”到“各環節連接”的跨越,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健康、快速的發展。毋庸置疑,農業產業化是新形勢下梅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經營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必將日益明顯。因此,要制定和實施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及發展、相應加工工業布局及發展的規劃,以利于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向縱深發展,形成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布局;以利于盡快提高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積極主動地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以利于夯實農民增收的產業基礎,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以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四)多渠道安置農民就業,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
1、加快農村非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化。通過發展本地的非農產業,如工業,農產品的深加工業,農產品的流通業,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等,可以大量地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就業,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政府通過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也可以減少勞務輸出成本、提高勞務經濟效益。
2、廣開門路,多渠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各地一定要將勞務輸出作為本地區的產業來抓。在今后的發展中,政府要有序地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在本地和外地兩個市場實現戰略性轉移。為此,各級政府一定要安排出一定資金,用于解決農村勞務輸出、勞動力轉移的業務培訓和市縣鄉三級勞務輸出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有組織地輸出勞動力。做到條件許可的農戶每戶都有一人及以上投入到了勞務輸出的大軍中,這不但可以解決農民增收的難題,也可以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轉變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總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不僅是梅州,也是全國廣大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壯舉,更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杰,翟瑞先.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J].經濟論壇,2005(4).
2、陳承紅.統籌城鄉發展,破解“三農”難題[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
篇7
關鍵詞:金融發展;金融和諧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7)03-0083-03
和諧的思想源于中國古代,中國古代哲人把保持矛盾對立面的和諧稱為“和”,把取消矛盾的對立面稱為“同”。孔子主張“和而不同”,堅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確的態度是講協調、講和諧。和諧也可以稱為“大同”,即矛盾或不同的存在是客觀的,而且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總體能均衡、協調相處,而簡單的“小同”則片面追求單純一致,主張一元化。從哲學角度看,多元化、講究包容性,各單位元素既保持獨立,又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協調相處的和諧思想最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經濟學角度看,均衡發展是最有效率的。以和諧為取向的金融發展是尊重金融發展規律,積極促進金融內外諸要素的相互協調,努力實現能充分調動各金融單位元素的積極因素和充分發揮金融功能的均衡發展。
一、金融和諧才能確保金融功能的有效發揮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已經不僅僅是充當支付媒介的貨幣和簡單的貨幣資金融通,其包括貨幣、資金、資本及其衍生的各種金融工具,還包括機構、市場、監管、政策在內的融通機制。金融內涵的豐富和外延的拓展說明金融在經濟社會中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但金融功能不外乎充當經濟運行的中介和動員儲蓄轉化投資。金融中介和資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有效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支撐作用的達成依賴于金融的和諧發展,也就是說具備符合金融和諧要求的金融組織體制、金融結構、金融運行機制、金融工具產品等是金融中介和金融資源配置等金融功能有效發揮的前提。
金融制度約束下的金融市場、金融政策、金融機構、金融監管等組成的金融運行機制直接影響著經濟金融運行效率,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經濟狀態下,高效率、高質量的金融制度是保證人類社會創造的社會財富的流動和存量更加符合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以各種金融工具為載體的金融支付媒介功能直接影響著經濟的運行速度,豐富的金融工具可以大大加快資金融通的速度,增強經濟的活力。金融的動員儲蓄和資金配置功能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金融資源的配置其實就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任何一位社會成員、一個社會集團、一個國家,只要獲得了金融這樣一種貨幣化的社會資財,其流動的時間順序、流動結構、流動速度成為了現代經濟社會財富流動的基本載體和動力,換言之,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是金融活動配置決定著社會財富的存量結構和動態結構,是金融活動推動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區域甚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布局和產業分工。金融是一把“雙刃劍”,金融資源既可以帶來財富,也可能帶來風險。事實上,拉美國家、亞洲國家等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金融作為社會財富索取權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合理流動給許多后發達國家帶來的致命沖擊的問題。
金融和諧在經濟社會和諧中具有關鍵作用。以和諧為取向的金融發展的目的是要建設切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調控體系和金融生態環境,這對于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我國古代的“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等思想和說法都表達了和諧的重要作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提出的建設規模要與國力相適應等理論說明了和諧發展的重要性。經歷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實踐,在吸收有關傳統經濟思想和西方金融理論的基礎上,我國一些學者提出了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了金融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借鑒轉型國家的經濟金融發展經驗,結合經濟、社會轉型的實際情況,一些學者提出了金融轉型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金融轉型,實際上是以下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金融體系、實體經濟、金融部門改革、法律、歷史傳統、政府及其執行能力、政治約束和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及其改革策略等。
實踐和理論的發展使視野不斷開闊,也使和諧的內涵不斷豐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指導思想立足于我國實際,明確提出了要樹立以和諧為取向的金融發展觀念,無疑非常有益于對金融發展理論的科學探索并積極付之于實踐。
二、金融和諧要以經濟社會為基礎并與之相協調
現實中,人們往往會把金融理解為純粹的工具,片面地認為金融是“撬動經濟的杠桿”,是可以隨意尤其是政府可以隨意支配的游離于經濟社會條件的外在資源,嚴重的脫離了金融與經濟的內在聯系,這是導致不和諧的重要原因。金融和諧發展必須要以經濟社會為基礎,與經濟社會相協調。
金融資源量的開發是由經濟社會狀況所決定的。處于特定經濟發展階段上的金融存量是一個相對穩定、具有特定質與量規定的“量”,一個國家社會財富的創造過程的質量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能力決定一定時期的金融存量。所以,金融存量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數量界限,任何金融行為,只能在這個相對穩定的客觀數量界限的基礎上實現和完成。因此,如果要攫取過多的鑄幣稅或貨幣剩余則要引起通貨膨脹,危害經濟發展。
金融制度和金融運行效率受制于經濟社會條件。政治、文化、宗教、歷史等狀況影響著政府的功能和經濟的發展模式,對金融制度有直接的制約和影響作用。一定時期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愿望、國家開放程度、國際經濟運行狀態、國家宏觀政策目標調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手段的(尤其是財政政策手段的運用狀況)調整等等對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產生直接影響。人力資本是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全民綜合素質狀況直接制約和影響著金融發展能力。科技信息的發達和有效利用程度與金融資源有效開發密切相關。商品交易對支付方式的需求、經濟發展對資本的需求方式、金融市場發達程度、科技發展水平和金融創新的社會環境等等是金融工具、金融產品開發創新的基礎。
任何滯后和超前的金融制度,都不可能保證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金融資源的合理開發是基礎,而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是關鍵。滯后于時代的金融制度無法保證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超前的金融制度同樣會扭曲金融資源的配置狀態,而且這種超前性的金融資源開發引發的金融資源配置結果不僅會降低當期金融資源開發和配置的功能效應,而且加大了后期同類金融資源開發和配置的“交易成本”。
三、金融和諧首要的是樹立“大金融”觀念
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經驗表明,和諧金融不是孤立的,是包含金融自身及經濟社會各系統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調整的一種比較理想的狀念。因此,樹立“大金融”觀念才能構建和諧金融,否則就會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大金融”觀念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一是要在經濟社會的大框架下來考慮和解決金融問題。跳出金融企業、甚至是整個金融領域,轉換角度、擴大視野,確立“以優化社會環境、實現金融資源配置與社會資源配置之間的良性循環為目標,以經濟、社會大系統的協調運行為前提,構建金融資源開發、配置的“宏觀績效機制”的金融改革大思路、大戰略,應該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構建和諧金融的正確思維和科學決策。我們必須把金融資源、經濟資源的開發和配置置于中國歷史的、傳統的、改革開放20多年來新生的特殊的社會環境中去,努力實現和保證金融資源與經濟資源以及中國特殊的社會資源最大程度的協調一致性。一個國家的文化、宗教、歷史、政治、國民素質、決策者的偏好等等要素,構成經濟行為偏好不可選擇的制約和決定因素。因此遵循科學程序和原則的社會決策非常重要,千萬不可盲目借鑒和生搬硬套他國做法,同時不計后果的“闖”與“試”也不應值得經常提倡。從經濟社會的大框架下來考慮和處理金融問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例如,2002年后想方設法啟動內需以及近幾年來特別關注的中小企業融資等問題,如何推動消費需求的上升、降低儲蓄率、擴大直接融資比例等都是治標的問題,根本在于如何建立起收入、就業、人力、技術、文化、法律、道德、制度等經濟社會系統各關聯要素相互協調的金融效率環境,即如何在經濟社會資源各要素的開發和配置過程中恢復和提升經濟行為效率的問題,如何提高金融資源“中介功能”的問題。
二是要促進各金融單位元素的功能“到位”與功能“互補”。在同一經濟和社會環境中,各種資源適度開發、合理配置的最佳狀態是實現各種資源配置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補”,而非相互的效用“替代”和功能“互斥”,這一點完全契合我國傳統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例如,金融、財政政策的效用替代,導致了金融資產財政化和財政資金信用化。又如,超越“客觀數量界限”的金融資源配置,極可能產生相同屬性的不同社會資源之間的“功能替代”和“功能互斥”現象,從而破壞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狀態,引發通貨膨脹或金融危機。我們在金融政策中要注意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補”;國有、地方、民營、外資金融的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補”;直接金融、間接金融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補”;金融的行政監管、市場調節效用“到位”和功能“互補”,等等。對于金融單位元素效用和功能發揮“不到位”、“替代”、“互斥”等現象要認真調查分析,引起高度重視,及時進行正向或逆向調整以促進金融和諧。例如,面臨農業發展、促進就業、就學等弱勢群體的扶持、扶貧開發等迫切的需求就應該考慮政策性金融是否“到位”的問題,要進行適度的發展;面對多年來許多地方所熱衷的“外資”引進問題,就應該考慮其是否過分的問題,要進行反面的思考;面對日益增長的外匯儲備問題,也應該審視是否有效用功能的“替代”問題,要進行多方面的分析;等等。
三是要以求實開放的態度注重保護和引導金融的內生成長。經濟社會的需要和發展催生并發展了金融業,同時處于不斷的變化發展中的經濟社會系統諸要素又不斷地產生新的需求。就此而言,無論是需求導向還是供給導向的金融都應該根據新的需求而調整,也就是說,既有的金融永遠處于滯后的狀態,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因此金融的探索沒有止境,對金融的內生成長始終應該以求實開放的態度予以保護和引導,這也是“大金融”觀念的意義所在。但是,事實上,金融的內生成長遭到壓制和扭曲的現象并不鮮見。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歷程不長,在1993年前應該說經歷了一段“金融自由化”的實踐,但是忽略了“金融自由化”的微觀基礎和政府部門的駕馭、約束和控制能力,未注重對風險的監管,供給為主導的金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的內生成長,例如1993年前金融機構量的高速擴張,基金、債券、股票、期貨等金融工具的遍地開花等。在1993年后則截然相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金融監管的重點,忽視金融發展和創新,金融的內生成長遭到壓制。目前金融結構的不協調狀況(直接融資偏低、民營金融機構發展滯后)、金融產品單一(集中于銀行信貸)、非正規金融活躍等與金融的內生成長未被保護和引導密切相關。因此,要認真推動自然演進基礎上的直接融資的發展,適度地將非正規金融納入正規金融渠道,采取適當的方式將自發的一些符合經濟社會需求的金融交易方式規范化、金融產品化等等。
參考文獻:
[1]孔子,曾參,子思等論語•大學•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崔滿軍金融資源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郭競成轉軌國家金融轉型論綱――比較制度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美]愛德華•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譯本,第1版,邵伏軍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88
[5][美]戈德史密新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M].中譯本,第1版,周溯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6][美]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和資本[M].中譯本,第1版,盧驄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
篇8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10-0041-03
服務社會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地方高校作為立足地方的教育機構,其根本特色就是具有地方性,為地方服務是其辦學宗旨和目的。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據統計,截至2016年5月30日,我國有2595所普通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屬高校75所,其他國家部委直屬高校43所,其余均為地方高校,占全國普通高校數的絕大多數[1]。地方高校的區域性特點,使其與地方的關系更加緊密。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優勢,為自身發展贏得機遇,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實現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目前關于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多從兩者的互動關系方面進行研究,而對于如何對其服務價值做出合理選擇還不是十分明晰,我們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國內外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經驗
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就是人才培養,為社會提供人才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且這一功能維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19世紀初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功能才逐步拓展,從人才培養拓展到科學研究,19世紀下半葉進一步延伸到服務社會。高等教育功能的發展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它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來。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最終目的。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的職能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服務體系,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是高等教育領域中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先行者,最初威斯康星大學只是一所社區大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學校逐漸意識到為地方服務是學校發展的唯一出路,通過不斷地為地方的畜牧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促進了當地的畜牧業發展。校長范·海斯提出,“服務社會應該是大學唯一的理想”“學校的邊界就是州的邊界”的觀點,并在實施“為州服務”的辦學模式過程中形成了以服務地方為核心價值取向的“威斯康星思想”。在他的帶領下,該校以“大學應該直接有利于農業、使工業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為立校之本,開展全方位的社會服務,成為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典范。威斯康星思想的不斷傳承,其服務范圍逐漸突破本地區的界限,開始走向更廣闊的空間。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威斯康星大學不僅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而且大學自身的地位不斷提高,已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學。
20世紀末,硅谷迅速崛起,其發展歷程與斯坦福大學有著密切的關系,195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成立了以微電子研究和生產的科技園區基地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大學為依托的科學園區,園區的發展壯大是以斯坦福大學的人才和技術為依托,體現出明顯的特點:一是師生直接參與公司活動。硅谷的很多公司是斯坦福大學的師生們創辦的,經營的產品也是以斯坦福大學科研成果為主,并在學校周邊形成了很多企業和技術的孵化機構[2]。二是斯坦福大學為硅谷的發展提供科研成果和技術成果轉化。雖然斯坦福大學并沒有直接創辦直屬大學的公司,但卻成為硅谷地區經濟發展的技術源頭和人才儲備庫。斯坦福大學不僅為硅谷地區提供大量的人才、技術,而且創造了良好的人才和企業成長環境,斯坦福大學成為硅谷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站”和“智囊團”。三是人才在高校與企業間的流動渠道比較暢通,斯坦福大學堅持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宗旨,創造寬松的人才流動環境,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使人才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的有機整合形成了硅谷——斯坦福大學的合作模式,創造了硅谷科技和經濟發展的輝煌,被譽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硅谷的發展證明了大學服務社會的強大生命力和生產力。
我國的教育部門也積極倡導高校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投身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強社會服務能力,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一些地方高校搶抓機遇,主動與地方建立合作平臺,開展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產學研究合作,把自身的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地聯合起來。
借鑒硅谷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國許多地區改革開放后也效仿國外成功經驗創立科技園區,以期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其中,中關村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中關村主要從事電子信息產業,以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著稱。中關村的發展壯大同樣與其周邊的教育科技環境密不可分。在中關村的周圍就有幾十所高校,二百多家科研院所,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為其提高大量的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成為中關村發展壯大的強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地方高校數量大,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但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必須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矛盾
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以來,地方高校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但與經濟發展相比,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滯后性,人才的供給狀況與企業的人才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對高質量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長。但我國目前的畢業生大多為知識型和研究型人才,這些人才缺乏實踐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出現企業急需的人才招不到,而又有大批的畢業生無法就業的“招工難、就業難”的兩難境地,導致企業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從而出現大量的勞動力結構性失業[3]。
(二)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不強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當地政府都強調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和科研成果為地方服務,在一些地區也確實取得了相當的業績,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院校都能清楚地意識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和擔當。一些經濟較落后的地區,由于地方財力支持力度不足,高校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還處于零散的、分散的狀態,主要表現為教師個體與企業之間的一些合作,高校與企業之間還未形成有效的服務體系。大多數高校教師固守其傳統的職業角色,地方高校的薪酬及激勵機制都不利于其參與社會服務[4]。與此同時,地方高校的服務目的存在功利化傾向,服務內容上著重科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化引領和人文價值取向,服務層次上追求大而全,缺乏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5]。
(三)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無論是從政府對其財力、物力的投入程度,還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儲備等方面都無法與一流院校相比,其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是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大多為教學型或教學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相比一流院校而言比較弱,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也較弱,科研服務社會的能力明顯不足。二是許多地方院校特別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還處于一個上升發展階段,還無暇顧及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顯現出明顯的服務能力不足的現狀。三是地方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較過去有較大的進步,但總體來說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一些教師教學任務重,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地方企業發展的能力不足。
(四)與區域產業結構的對接機制不健全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企業需要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與區域產業結構的對接機制還不健全,大部分的地方高校與地方企業之間沒有建立對接機制,缺乏信息溝通和交流機制。體現在:首先,地方政府促使高校與區域產業對接的政策法規、宏觀調控機制還不夠完善,缺乏政策上的指引。其次,地方高校與區域產業的合作大多還停留在淺層次的合作上,如,最基本的合作就是教育實習,存在高校派送,企業接收的一種模式中。大多數的課題項目合作還停留在個體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上,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機制不暢通,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專業設置、課程體系開發、教育實踐體系等方面還缺乏雙方的深層次合作。最后,地方高校的自我調節機制不健全。高校的人才培養相對于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高校在適應企業的需要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校企雙方的深層次良性互動機制還不完善。
三、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促進高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輸出大多面向地方,為地方培養高質量人才是地方高校的責任和使命。而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是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第一,要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地方院校的轉型,構建一批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地方提供高層次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第二,繼續深化與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采取多種聯合培養模式。根據企業發展的需求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制訂合作培養計劃,完善合作培養體系,促使企業直接參與到高校的人才培養中來。在人才培養中,學校負責理論知識的傳授,企業負責實踐知識的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使高校畢業生能夠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畢業后直接上崗。第三,加強大學教育與社區教育、職業教育的結合,促進高校教育進社區、進工廠,構建終身教育服務體系。
(二)以自主創新為動力,提高地方高校服務區域
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地方高校無論是在科研經費、科研設備、其他科研條件還是科研人才隊伍等方面均有較大發展,只要合理地挖掘,地方院校同樣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體系形成的核心,加強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地方高校應主動出擊,聯合企業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創新的方式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一是加強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雙方的人、財、物的優勢,共同研發新產品。二是優化高校內部的科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鼓勵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支持科研成果向企業轉化。三是搭建科研平臺,組建優秀研發人才團隊,開展校企重大項目攻關,積極促進大學科技園孵化高科技企業。四是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參與自主創新的研究與產品開發。
(三)以優化專業結構為前提,促進高校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的對接
地方高校的發展使命決定了其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都要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發展方向為轉移,特別是要緊跟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的科技創新規劃[3]。高校的專業結構狀況直接影響區域對人才的需求,因此,調整優化高校的專業結構是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首先,高校要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明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和動向,特別要掌握其產業結構調整狀況,以調整學校的專業結構。其次,高校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據資源環境、文化特色以及區域優勢,立足自己的優勢學科及獨特領域,圍繞自己的辦學目標和任務來建設與區域資源、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學科專業,共同促使高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對接。最后,根據市場需要,整合現有專業、開辦新興產業專業。地方高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有些專業招生人數不足或者就業不理想,就有必要進行整合。同時支持區域新興產業的發展,培養新興產業所需要的人才。
(四)以文化傳承創新為使命,促進區域經濟社會
篇9
【關鍵詞】無線電頻譜;頻譜資源管理;移動通信
一、相關概念
1.1無線電頻譜資源
1.1.1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定義
無線電頻譜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自然資源,對無線電頻譜資源開發利用也同時促進了無線電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本文首先要明確無線電頻譜資源是如何被界定的。人類已探明的無線電頻譜是3000GHz以下可以在空間自由傳播的,無線電頻譜有傳播、反射、衍射和輻射等特性,不同波長和不同頻段的無線電頻譜由于傳播特性不同,所應用的無線電業務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將我國可規劃利用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劃分為14個頻帶,可以簡單大致區分不同的頻段和用途。
1.2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屬性
1.2.1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物理屬性
無線電頻譜是一定范圍內無線電頻率組合的統稱,無線電頻譜的物理屬性決定了其有良好的傳輸能力,在各行各業中應用形成無線電技術產業。與無線電技術相關的業務要正常開展都依賴于無線電頻率,這與車輛必須在道路上行駛的道理一樣。無線電頻譜是電磁波,從物理技術角度看具有以下物理屬性:一是無線電頻譜資源是有限的;二是無線電頻譜資源是排他的;三是無線電頻譜具備復用性,在不同的技術編碼和在一定的隔離度條件下,無線電頻率是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區被復用的;四是無線電頻譜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且是自由傳播的;五是無線電頻譜具有易污染性。如果同一無線電頻率在同一地區被多個電臺同時使用,就會造成無線電干擾,各種噪聲形成的干擾使電臺無法正常工作,或者有效地傳送信息[1]。
1.2.2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經濟社會屬性
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經濟社會屬性指,它能為人類社會利用并帶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就像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一樣給大家帶來經濟社會效益。在當今社會下,無線電技術和無線電頻譜已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軍事、工業、交通等領域,隨著無線電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經濟對其需求的增大,對無線電頻譜開發利用的上限也逐漸提高,作為無線通信傳播載體和基礎的無線電頻譜資源,顯示出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無線電頻譜的經濟社會價值也隨之凸顯[2]。
1.3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
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的最理想狀態是要讓頻譜資源的使用達到一個合理的最優值。根據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物理屬性和經濟社會屬性,我國各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技術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這四種。
二、理論依據
2.1公共管理理論
公共管理被普遍定義為:“公共管理是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在運用所擁有的公共權力,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在維護、增進與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眾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服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無線電頻譜資源歸國家所有,無線電管理機構是執行頻譜資源管理職能的重要政府職能機構。在現代市場體系下,政府要不斷對管理方式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發揮好宏觀經濟調控、外在效應管控、市場秩序維護和公共產品有效提供的職能。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具有統一集中、專業性、行管等特點,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的內容、手段和強度都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變化。
2.2公用物品的理論
公共產品的消費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該產品被提供出來以后,增加一個消費者,不會減少任何一個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數量和質量。“非排他性”是指“一個人在消費這類產品時,無法排除他人也同時消費這類產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費這一產品,你也沒有辦法排斥”。當社會組織有能力有組織地分配這些公共產品時,社會組織首先必須用某種方式把公共產品據為己有,這時侯這些公共產品就附加了占有和分配它所花費的成本。在歷史上,這個社會組織的角色一般是由政府扮演的,占有和分配這些公共產品所花費的成本是由政府承擔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在特定條件下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符合公共產品的特征。綜上所述,無線電頻譜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戰略自然資源,其所有權是屬于國家的。而無線電頻譜資源作為一種有用的、稀缺的資源,是可以被消費并為使用者帶來個人收益或享受的,城市范圍內部分緊缺無線電頻譜資源,這些特性符合公共管理特性。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資源型地區;產業培育;產業結構調整;蘭坪;西部民族;區域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0)04-0069-03
地區資源是地區經濟成長的自然物質基礎,自然資源稟賦程度往往在地區發展及社會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資源富集地區,開發或發展的初期,對資源的依存度更大,地方經濟的核心問題和重點問題就是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產出和財富,從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地區發展、增強地區競爭力。因此盡可能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資源型產業,是資源型地區發展的長期傳統路徑選擇。但如果過度依賴資源,就容易形成路徑依賴,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就會缺乏創新和活力。對于稀缺型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區域來說這樣的問題更為嚴重,長期的路徑依賴會使地區形成經濟單一、產業結構單一、勞動力難以安置等狀況,資源枯竭時,地區經濟發展也會陷入衰退。那么對于地區經濟,在對自然資源的有效合理適當利用的同時,產業結構的轉型、培育替代型產業是當務之急,通過有效合理的轉型和培育,才能使地區經濟有持久的發展創新力和活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滇西北的蘭坪縣是典型的礦產資源大縣,自古代以來就對當地的礦產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改革開放后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深化和擴大,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時也面臨資源枯竭和產業結構轉型的巨大壓力,如何因地制宜發揮地區的資源優勢,又能使地區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是蘭坪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蘭坪概述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地處中國西南邊疆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四周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和合云龍縣、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麗江市的玉龍縣以及本手的福貢縣和瀘水縣毗鄰接壤。縣城金頂距離省會昆明631千米,距離怒江州州府六庫207千米。全縣面積4325平方千米,轄四鎮四鄉,104個村民委員會801個自然村,人口21.7萬(2001年)。居住著白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納西族、藏族等14個少數民族,占全省25個少數民族的56%。蘭坪是一個集貧困、民族、山區、邊疆和生態脆弱“五位一體”的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縣。近年來蘭坪縣經濟社會得到了發展,2006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3679元/人,農民人均純收入也達到1406元。,但是從總體上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仍然很薄弱,全縣各項主要指標明顯低于全省平均值。但另外一方面,蘭坪是一個資源極為豐富的縣,特別是在礦產資源上明顯突出,鋅的蘊藏量占世界的1/3,鉛的蘊藏量占世界的1/6,銅的儲量是17×104t,銀礦為7000金屬噸,銀礦探明儲量為4000×104t,蘭坪明顯是礦產資源強縣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弱縣。
蘭坪還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區域的一部分,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資源;又是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組成部分,旅游資源豐富。
二、蘭坪縣經濟的基本特征
(一)產業結構單一,經濟“高地”阻礙發展
資源型地區一般以大規模的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來支撐其經濟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對當地的自然資源具有較高的依賴性,從而出現了單一的自然資源型的產業結構,主要表現在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失調,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第二產業嚴重偏高,第二產業中又以資源的開采和初加工為主。20世紀80年代建成了采、選、冶一條龍生產流程后,蘭坪依托于得天獨厚的鉛鋅礦資源,發展并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類型,第二產業成為蘭坪的區域優勢產業,為蘭坪經濟社會的初始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到20世紀末特別是到2003年,對蘭坪縣的大規模開發使得第二產業產值迅速上升。從下圖中可以看出,蘭坪縣第二產業的產值一直平穩上升,到2006年,產值達到了270765萬元,三次產業的比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由2000年的24.1∶51.2∶24.7到2006年的6.5∶78.4∶15.1,三次產業中由2000年的相對均衡到2006年的嚴重傾斜,經濟“高地”現象突出,并嚴重阻礙了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蘭坪依托天然賦存的資源優勢,資源導向型產業成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支柱產業,支撐著整個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但由于資源型產業的特殊性,不能組織和帶動其他產業共同進步和發展,而是形成了自己特殊的“ 高地”經濟現象。 各經濟要素資本、技術、勞動力高度集聚,在這一經濟現象的影響下,其他產業發展空間受到了擠壓,發展機會明顯減少。從下圖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6年第二產業急劇增長的同時,第一和第三產業幾乎沒發生變化,產值比例發生嚴重傾斜。
(二)資源型產業波動大,規避險能力低
資源型產業是典型的上游產品,不管是產品的價格還是對產品的需求,都與宏觀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任何一次經濟波動,資源型產業都會受到波及,從而給地方經濟帶來重創。蘭坪的鉛鋅礦生產是屬于粗加工,其附加值低,產業鏈條短,受宏觀經濟的波動影響較大,規避風險的能力低,作為支撐全縣經濟的資源型產業在波動時對縣域經濟的影響突出。
氣候特點上蘭坪屬于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境內通甸、金頂屬于高原壩區寒冷氣候,除了依靠礦產資源的開發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外,兩地幾乎是靠天吃飯,其吃穿住用行基本都是“進口”,這兩地的經濟狀況嚴重受制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又直接影響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河西、啦井,中排、石登、營盤、兔峨等六個鄉鎮的發展,蘭坪瀾滄江沿岸的農業生產除了自給,就是外銷到縣內的通甸和金頂,第二產業的發展和變化嚴重影響并制約縣域內以農業生產收入為主的地區。
(三)資源產業的外在不經濟,影響地區經濟持續發展
資源的開發利用直接促進經濟發展,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方面產生直接和深刻影響。不僅有工業“三廢”的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挖掘開采的時候還會對景觀、土地、植被生物、水資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會造成的嚴重地質災害,從而對影響地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由于“三廢”的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在減退,并滋生一系列的病蟲害;同時采礦區的植被破壞,帶來了泥石流問題,侵吞了大量的良田,影響最深的就是廠區和礦區附近的金鳳村。
三、蘭坪產業培育的路徑選擇
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的過程,而且是經濟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是一成不變,礦產資源的開發可以作為蘭坪經濟社會發展的初始動力,一定階段后實現替代轉換,從而為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持續發展。地區經濟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多領域、多層次、多角度,從單一的“高地”型產業結構向具有區域特色和綜合性轉換。蘭坪就是要根據現有的發展狀態和具體的地區經濟發展基底,找出地方產業培育的合理路徑。
(一)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地方經濟多元化
資源型地區的產業轉化,是接續和替代產業的形成并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主導展業的過程。在產業結構方面,蘭坪縣要從單一向多元化綜合化發展,三次產業形成恰當協調的發展比例關系,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根據蘭坪特殊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和發展的歷史基礎,合理發展和布局相關的優勢產業。
首先,在農業生產薄弱,但卻有長期工業發展歷史的通甸和金頂高寒壩區,加快第二產業的發展。在原有基礎之上,加快技術的引進和研發力度,利用高新技術,實現產品的精細加工,促成產品的升級換代,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實現區域發展的競爭優勢;其次,在河西、啦井發展畜牧業、藥業、林果業。在啦井加大五味子的種植和加工力度,在現有的基礎上形成五味子的優勢品牌。在具有較多高山草場的河西應依靠普米族善于放牧的傳統,大量飼養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特有黑山羊,形成規模化養殖;第三,在營盤、兔峨、中排、石登等河谷地帶,則利用自身的氣候優勢,發展蔬菜種植和特色林果的建設,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規模生產,建成綠色無公害蔬菜林果基地。加大石登野生核桃油的扶持和宣傳力度,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企業。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農產品的精細加工,不僅可以增加地方的經濟收入,也能使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化。可見,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基礎上,形成多領域、多層次的產業結構狀況是當前蘭坪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所以,努力挖掘縣內的其他資源,從而為地區的穩定發展建立直接的保障。
在第三產業方面,由于地理距離和經濟距離的限制作用,蘭坪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但縣內民族眾多,自然景觀多樣,且素有“三江之門”的美譽,可以依靠處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靠近麗江的區位優勢,發掘縣內的旅游資源,使其成為成熟旅游線路上的一顆新秀。
(二)“以工補農”促進農業的發展
實施“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政策,對于蘭坪,礦產資源的開發正在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度,已經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的基礎。根據地區的發展狀況,用有限的資金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地方特色產品加工,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一是能把自取的資源有效整合,二是能吸引部分農村勞動力進入企業,三是改變對農村的發展模式由原來的“等、靠、要”輸血功能變成自身的發展的造血功能,改變過去一直注重的外生增長,變為區域本身自我更新和發展機能,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轉變成自下而上的自覺自發的發展格局。在“以工補農”的過程中該充分挖掘潛力,發展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蘭坪如漆樹的加工生產,核桃油的生產,山茅野菜如竹葉菜的深加工,普米黃酒的規模生產等都是潛力巨大的產業。在工業的哺育下,形成地方特色產業,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三)引進人才、提高人口素質、培育創新型人才
任何資源或是任何開發模式,沒有人的主觀能動性都不會實現,地區的資源開發與整合也最終體現在人的主觀能動性上。對于深居邊疆,少數民族聚居的蘭坪來說,人才的嚴重匱乏是制約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產業轉型和產業培育中的重要阻礙因素。資源型地區的資源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職工素質普遍偏低,在金頂鋅業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初中畢業生,高科技人才較少;而且科技人才的引進也只是圍繞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專業方向都比較單一。這都限制著蘭坪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完善。因此引進這方面的高端人才,提高人口素質,加強職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是實現地區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和長期任務。
(四)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吸引投資
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經濟距離大,蘭坪豐富的資源狀態一直未被外界較全面的認識,人們對它的認識只停留在礦產資源豐富。只有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即交通通訊信息的建設,才能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首先要充分運用政府機構的互聯網,及時更新網站信息,做到傳達及時迅速;其次抓住大麗高速公路和劍川到蘭坪的二級公路在建之際,完善內部的交通,主動融入發展。
參考文獻
[1]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農業發展規劃.2005.
[2]張復明.資源的優勢陷阱和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途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4).
[3]龐娟.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的路徑選擇[J].對策研究,2006,(3).
- 上一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辦法
- 下一篇:網絡空間安全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