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企業的稅收籌劃范文

時間:2023-08-31 17:0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企業的稅收籌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業企業的稅收籌劃

篇1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

一、稅收籌劃的內涵

稅收籌劃顧名思義,是企業在稅收方面做出的一種籌劃行為,又稱“合理避稅”。稅收籌劃是指企業在法律和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前進行合理規劃,選擇合適的方案以達到“稅收利益最大化”的一種企業理財行為。其中,“稅收利益最大化”不僅要實現稅負最輕,還要兼顧稅后利潤最大化等目標,提高企業整體利潤水平。稅收籌劃有利于農產品物流企業提高財務規劃能力,合理降低經營中的稅收負擔,降低現金支出,優化現金流,從而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保障運營安全。

二、農產品物流企業稅收籌劃風險

稅收籌劃的系統風險主要是由企業外部因素引起的風險,如市場環境變化等,導致企業無法實現稅收籌劃目標,從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系統風險多來源于企業外部,企業難以對外部因素實施有效控制,這些風險對企業稅收規劃造成的消極影響也很難確定。對農產品物流企業而言,稅收籌劃的系統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稅收法律風險目前,我國還沒有稅收的基本法,稅法中的相關規定比較抽象和寬泛,使得地方稅務部門很難嚴格參照執行,只能根據自身在長期征稅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地方稅收征收細則來實施管理,這一現象使得地方法規的效力高于上位法,從而導致稅收中存在一定的混亂。再者,現在的稅收法規與一些司法解釋過于繁雜,甚至存在矛盾,導致企業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難以做出準確判斷,有法卻不知該如何依,依哪個,形成了有法難依的尷尬局面。2.稅收自由裁量權風險稅收自由裁量權是法律賦予稅務部門的權利,稅務部門在實際操作執行過程中面對的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多種多樣,難以做出統一的裁決,因此在執法過程中必須為稅務部門保留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自由裁量權允許稅務部門在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內,以公平、公正、合理為原則,自行做出行政決定,有利于稅務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用條款,提高稅務行政效率。稅收自由裁量權在為稅務部門提供工作便利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這主要是由于稅務員知識和素質水平不一導致的。其一,稅務員可能為了自身利益,利用稅收自由裁量權扭曲正常執法行為,給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稅收籌劃帶來難以規避的風險;其二,稅務員可能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在判斷稅收籌劃行為的合法性時做出錯誤判斷,使農產品物流企業蒙受非法避稅的懲處;其三,有些稅務員可能為了避免麻煩或出于偷懶的心理在工作中“不作為”,使得農產品物流企業難以享受應得的稅收優惠;其四,稅務員也可能受到上級稅收任務的影響,在執法過程中過于嚴格,從而影響農產品物流企業稅收籌劃的實施。此外,也有一些稅務部門為增加收入,對不合法的稅收籌劃沒有進行事先公示而直接在事后收取罰款,給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稅收籌劃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和損失。

三、農產品物流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的防范

由上文可見,農產品物流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面臨眾多風險,企業必須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防范才能保障稅收籌劃工作的順利實施,達到稅收籌劃的目標和效果。農產品物流企業防范稅收籌劃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方面。首先,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深刻理解稅收籌劃的定義,樹立稅收籌劃觀念,在遵法守法的前提下合理避稅,通過合法的稅收籌劃活動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正確的稅收籌劃觀要求企業在稅收法規的約束下,以合法納稅為前提實施籌劃活動,企業須知,合法納稅是義務和根本,稅收籌劃是合法的經營手段,有利于企業利潤的增長。其次,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需要認識到稅收籌劃帶來的凈利潤的增長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說,稅收籌劃的規劃空間不是無限擴張的,企業不能把眼光都放在稅收籌劃上,不能過度依賴稅收籌劃來實現利潤增長。企業必須樹立合法納稅的觀念,對農產品物流企業而言,稅收籌劃只是一項可以提高企業收益的技術,企業要在守法的基礎上利用稅收籌劃技術獲取更高的利潤。此外,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還要建立系統的籌劃觀念,稅收籌劃工作是一種管理行為,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公司各個部門的協調與配合來共同完成。某一部門的疏忽可能導致整個稅收籌劃安排的失敗,因此,農產品物流企業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稅收籌劃系統,強調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要性,平衡稅收籌劃工作的收益與風險,達到最優的利潤水平。

四、結論

隨著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發展,稅收籌劃工作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的一環,積極了解并防范稅收籌劃風險十分必要。目前,農產品物流企業稅收籌劃主要包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其中系統風險主要包括稅收法律風險和稅收自由裁量權風險,而非系統風險主要包括稅收籌劃人員風險和稅收籌劃操作風險。針對這些風險,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包括樹立企業稅收籌劃觀念、降低稅收籌劃法律風險、化解稅收籌劃人員風險、協調企業內部籌劃機制、建立籌劃風險預警機制等。通過合理的預防與調整,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將逐漸降低,稅收籌劃安排將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潔.淺析中小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及防范[J].電子商務,2010,10:43-44.

篇2

關鍵詞:“一帶一路”;財務管理風險點;管控措施

“一帶一路”背景下,越來越多想要走出去的企業都在積極探索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希望能夠把握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以及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因此,對“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面臨的財務管理風險點和管控措施進行研究探討,無疑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本文擬梳理“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風險點并提出管控建議。

一、文獻綜述

目前,學者們對于“一帶一路”海外投資風險的分析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風險的來源和誘因

聶娜(2016),齊曉凡,丁新舉(2017)等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海外投資風險來自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管理。聶娜認為誘因主要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經營。而齊曉凡等人認為誘因主要有政治、安全、法律和經營。葉建木,潘肖瑤(2017)則是將風險源歸為東道國、母國、企業三類

。(二)財務風險

內容唐洋,李曉宇(2018)對于“一帶一路”建設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匯率風險,稅收風險,融資風險等進行了研究分析。劉宇軒(2018)認為農業企業“走出去”面臨政治風險,安全風險,融資風險等財務風險。張亮(2019)則是對“一帶一路”倡議下海外工程面臨的應收賬款風險和資金風險等進行研究。(三)財務風險管控措施葉建木等(2017)研究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傳導機制,提出應密切監控財務風險傳導路徑。尹晨等(2018)提出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級海外投資風險管理中心來幫助企業防范風險。唐洋,李曉宇(2018)則提出了一些應對財務風險的具體策略,例如合理規避稅收風險、加大融資力度等。從目前研究來看,針對“一帶一路”投資風險的研究比較全面,這為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但對于財務管理風險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本文在現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項目周期理論,將“一帶一路”企業投資項目分為四個階段,梳理分析各階段財務風險點,提出相應的管控措施。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財務風險點梳理及成因分析

基于項目周期理論以及結合我國企業“一帶一路”倡議投資項目資金投入量大,開發周期長等特點,將投資項目分為項目論證階段、項目籌備階段、項目建設階段和項目運營階段。根據前期文獻研究和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案例的分析,本文認為論證階段的風險點有信息不對稱風險等,籌備階段風險點有納稅籌劃風險等,建設階段有稅務管理風險等,而運營階段有東道國運營環境風險等。具體各階段的風險點框架見下圖。評估不足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投資對象選擇風險納稅籌劃風

(一)項目論證階段

1.信息不對稱風險。在進行投資時,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信息不對稱,而在眾多信息中投資方容易忽略的是受資方歷史遺留稅務問題信息,這尤其多發于“一帶一路”倡議并購投資項目中。在并購投資中,合并后的企業會繼承被并購公司歷史遺留的稅務問題。如果在并購前被并購方故意隱瞞且并購方未對這些稅務問題進行調查,那并購過程中并購方將持續面臨著信息不對稱風險,合并后的企業將需要承擔合并前企業的納稅義務。2.評估不足風險。在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企業應從整體層面對項目進行論證和評價,從而確定項目可行性及未來發展前景。項目若未經企業科學、嚴密的論證和評價,可能會由于決策失誤導致重大損失。“一帶一路”倡議投資項目面對的是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缺乏對項目充分地評估,會使投資變得盲目,增加決策失誤風險;缺乏對項目前景科學地評估,也會致使項目投資后經營虧損甚至陷入司法訴訟的困境,使企業遭受更大的損失。3.投資對象選擇風險。在眾多投資機會中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是實現預期目標的前提,一旦選擇錯誤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實踐中,常常有企業由于投資對象選擇不恰當,導致投資或者并購失敗,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在進行選擇時要考慮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目標企業的市場占用率、市場競爭水平,還要考慮目標企業所處地區、行業的發展前景。在掌握了以上各方面信息后進行綜合評估進而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4.決策偏差風險。決策偏差風險的主要誘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管理者的個人異質性特征,比如過度反應、損失厭惡等。而早期的經歷,過往投資經驗等則是形成這些特征的原因。這些特征影響著管理者進行投資決策,例如管理者過度自信且風險偏好的話,在對投資項目評估時,會夸大投資的收益且忽視項目的潛在風險,從而投資冒進。另一方面原因是企業的投資控制機制不完善給管理者錯誤投資提供了機會。企業的重大決策應該經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等決策層的認可和批準,管理者做出的投資決策如果未經批準就可以執行,會致使決策不受監管,加大決策偏差風險。

(二)項目籌備階段

1.納稅籌劃風險。企業通常會在“一帶一路”倡議投資項目建設前的籌備階段進行稅收籌劃。在實務工作中,受企業內外部等多個因素的影響,納稅籌劃一旦失敗會導致企業的實際稅收收益與預期稅收收益相背離,并且稅收成本超出預期,這就產生了納稅籌劃風險。納稅籌劃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納稅籌劃人員能力風險。納稅籌劃涉及沿線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和海外投資稅務與財務知識,納稅籌劃人員若不具備相關基本知識,也不具備豐富的稅務籌劃經驗,則會加大納稅籌劃失敗的風險。(2)稅務機關認定偏差。由于稅收政策的差異,納稅籌劃人員的能力有限,企業對東道國稅務機關的執法尺度不敏感,使得企業制定的納稅籌劃方案不被東道國稅務機關認可。(3)經營變化風險。納稅籌劃是結合現行的經營活動和未來的經營計劃來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籌劃和安排,但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會根據外界變化不斷調整,經營活動與計劃的偏離就會導致納稅活動與籌劃方案無法匹配。2.融資結構風險。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的融資缺口需要多渠道來填補。在需要多渠道籌資的情況下,企業面臨融資結構風險。目前間接融資一直是企業進行社會融資的主要渠道,其中銀行融資又占據主導地位。企業間接融資比例偏高,由此造成企業財務杠桿率居高不下,一旦項目發生損失,高杠桿帶來了倍增的損失。高杠桿率下,企業的資金鏈條繃得很緊,若遇到異常市場,很容易出現斷裂的風險。此外過度的依賴債權融資,也會導致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從而限制企業持續融資能力。3.定價風險。“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國并購逐漸取代綠地投資成為主要投資方式。由并購支付價格引起的定價風險成為了直接影響并購進程能否順利的重要財務風險。對目標企業進行定價是復雜的經濟行為,定價過高,企業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可能超出自身承受范圍。定價過低,目標企業就不會接受該價格,并購計劃很可能未發先敗。定價風險產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見的有信息不對稱、評估方法差別較大、談判人員經驗不足等。4.合同訂立風險。合同的簽訂意味著“一帶一路”倡議投資項目的交易各方確立了合同法律關系。在合同起草和訂立過程中,交易主體一般最關注的是定價條款,其他條款則被易淡化忽視。但在重大的投資項目中,所有條款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忽視任何一個條款,都可能使雙方無法順利履行權利和義務。如果合同中缺失諸如解決爭議、違約責任等方面的條款,那么處在復雜的海外環境中,企業會喪失部分抵御風險的能力。此外,雙方對于條款的理解偏差,也會使企業未來陷入不必要的商業糾紛。

(三)項目建設階段

1.稅務管理風險。盡管企業在籌備階段會開展納稅籌劃,但實際工作中所處稅收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籌備工作的完成質量還是影響著企業在建設階段面臨稅務管理風險:(1)重復征稅風險。我國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的稅務機關會因為稅收管轄權沖突和對納稅人居民身份標準的認定差異等產生重復征稅。雖然存在雙邊或多邊稅收協定來幫助企業,但企業普遍對稅收協定不甚了解,部分協定也比較陳舊。(2)反避稅調查風險。隨著經合組織(OECD)于2015年公布了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BEPS)的最終成果,“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多個國家表態將積極參與到反避稅行動中,這無疑使得傳統跨國公司稅收籌劃架構安排受到劇烈的沖擊,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3)納稅申報的風險。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東道國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少納,納稅不及時,會導致企業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等風險。2.支付風險。支付風險是指與資金流動性和股權稀釋有關的資金使用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金支付產生的資金流動性風險以及由此導致的債務風險;二是股權支付的股權稀釋風險;三是杠桿支付的償債風險。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會讓企業承受較大的現金壓力,并且限制企業的交易規模。而支付工具設計不合理導致的支付風險最終表現為支付結構不合理、現金支付過多,也會使得運營期間的現金壓力過大。3.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投資中最具特色的一種財務風險。企業在以現金或股權支付時,不可避免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貨幣交換。企業在持有或運用外匯時,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會使企業面臨匯率風險。例如企業在建設階段進行以外幣計價的商品賒購業務時,由于簽約日和履約日之間匯率的變動會引起收付款項價值變化的風險。

(四)項目運營階段

1.運營環境風險。企業投資項目在運營過程受海外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時刻面臨著運營環境風險。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中,運營環境風險高發于資源類國家和經濟欠發達國家。該風險具體表現為區域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市場規模較小,經濟一體化建設明顯滯后,貿易往來存在較多壁壘和障礙。2.財務整合風險。財務整合風險通常受財務組織機制,理財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由于并購雙方處于不同社會環境,有著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習慣,導致財務機制設置、財務管理制度等產生差異。同時受宏觀環境不確定和內部財務行為的整合失誤,使得并購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偏離,從而產生財務風險與危機。3.資金集中管理風險。資金集中管理是目前許多大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時資金管理模式的主要選擇之一。隨著資金的集中,分散在各下屬公司的資金管理風險也集中在了總部。比如分公司存在貨幣資金錯誤記錄、壞賬率高等問題,待資金管理集中后,這些問題就會轉嫁給整個集團企業,加大整個企業的資金管理風險。而且由于海外機構員工素質良莠不齊,東道國會計準則不完備等原因,資金管理風險更為復雜。4.經營管理風險。該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并購后的管理整合能力弱。企業整合能力弱的話,導致被并購方對并購方的認同度低影響后續經營。其次是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無法滿足并購后的需要。企業現有制度可能更多的是適用于國內經營管理,對海外的管理需求則很難適用,因此無法應對國際市場競爭。最后是高層領導的經營管理能力有限。跨國并購對高層領導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但中國企業管理者普遍缺乏國際管理經驗,缺乏應對風險沖擊的能力。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財務風險的管控措施

(一)做好項目評估和盡職調查

企業進行投資項目前應通過實地考察、專家咨詢等方式,對東道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對外來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綜合評估。境外企業設立后,也應及時收集當地政策動向信息并進行分析。此外盡調工作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容易忽略的稅務問題,應事先對被并購方進行詳盡的稅務盡職調查。評估和盡調工作專業性較強,企業可以借助咨詢公司等中介的服務和委托稅務律師事務所進行盡職調查。

(二)充分利用保險機制

企業可以尋求與外界合作來抵御風險,例如充分利用保險機制來加強防范能力。利用保險機制為企業開展跨境合作提供風險保障和服務。借助保險機構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數據和技術優勢,參考保險機構調研的國別風險和行業風險信息,來提升企業跨境運營風險的管控水平,加強對海外利益的保護。

(三)做好跨境資金管理

企業開展跨境資金管理有利于自身在境內和境外兩個資金池間建立雙向流通通道,實現境內外資金的一體化調配和統一管理,提升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利用全球資源來獲取較低成本的資金,為企業全球化戰略持續推進提供有力的保障。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跨境流動性管理方式,目前有跨幣種虛擬資金池、跨境資金劃撥、跨行資金歸集三種。三種方式的適用條件不同,當企業資金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分支機構中,并且存在大量不同貨幣時,可以考慮采用跨幣種虛擬資金池;當企業在一些國際金融中心設立了財資管理中心或區域財資管理中心的話,則可以采用跨境資金劃撥;第三種方式具有一定挑戰性,因此所適用的條件也較復雜。同時,企業也需選擇合適的跨境資金流動渠道。目前多個自貿區、經濟試驗區對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業務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企業也應納入考慮范圍。

(四)提升國際稅務管理水平

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并不斷開發海外市場的同時,企業要筑牢稅務風險的防線,提升國際稅務管理水平:1.提高稅收風險管理意識。企業應將國際稅務管理作為實踐海外戰略的重要部分。從稅務總監到基層業務人員,都要深刻認識到稅務管理的重要性;2.加強對他國稅收法律法規的研究。通過涉外律師隊伍建設、與高校合作、行業內交流等方式增進對他國稅收法律法規的研究;3.建立健全國際稅收爭議解決機制。“走出去”前,企業要制定應對當地稅收法律的風險控制機制,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并且要制定稅收爭議解決預備方案,在稅收爭議發生后企業可以及時應對。目前有國際稅收仲裁、稅收事先仲裁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國際稅收爭議。

(五)招募和培養國際化人才

企業要想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機遇,人才既是關鍵環節也是重要支撐。企業應招募和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他們的外語能力,文化協調,溝通能力以及國際項目管理能力。通過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幫助企業制定合適的海外戰略,提高跨國經營能力。

四、結論

在“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穩步推進和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受到廣泛關注的背景下,本文對海外投資風險點進行了梳理和分析,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投資活動中涉及的風險點十分繁雜。針對這些繁雜的風險點,有的放矢地在項目評估和盡職調查、利用保險機制、跨境資金管理、國際稅務管理和人才招募培養等方面提出管控措施。通過以上分析,我國企業在進行“一帶一路”倡議投資時,一方面要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可以通過分階段來理清風險點,結合各個階段的特點進行風險控制,從而降低控制成本和提升控制效率。

參考文獻

[1]唐洋,李曉宇.“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財務與會計,2018(11):16-17.

[2]齊曉凡,丁新舉.“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應對[J].企業管理,2017(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