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審計師相關知識范文
時間:2023-08-20 15:0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級審計師相關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我國建筑工程業的不斷發展對城市建設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對高層建筑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改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依然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對其他建筑物造成不利影響。
1 深基坑支護及主要類型概述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各大城市中高層建筑的紛紛涌現,其在施工時對深基坑支護技術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現階段傳統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已經難以滿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高層建筑施工中基坑體量與深度不斷增加,從而要求支護技術隨之優化與完善。綜合說來,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類型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地下連續墻
止水防滲效果良好、跨度大是地下連續墻顯著特點,其主要運用在地下水位之下的砂土與軟粘土等不同施工環境與施工條件中,這對于在施工過程中將基坑之下的深層軟土墻體往深處延伸更加實用,并且被廣泛運用于地下工程中。
1.2鋼板支護樁
鋼板樁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帶鉗口或鎖口的熱軋型鋼,充分結合鋼板樁之后就可以建立起鋼板樁墻,其在擋水與擋土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當前鋼板樁主要的截面形狀有直復板形、Z形與U形,其施工時操作較為簡單。但鋼板支護樁可能由于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從而在使用時存在一定的限制。
1.3深層攪拌支護
該支護技術主要是在機械中將水泥作為固化劑并加入軟土劑進行攪拌,這就能夠充分確保軟土劑與固化劑之間可以在發生快速的化學反應與物理反應之后而硬化,從而使水泥樁凝固后的強度符合相關要求。
1.4排樁支護
排樁支護主要是將隔置的鉆孔灌注樁與鋼筋混凝土挖孔作為擋土結構,是擋土維護結構在柱列式灌注樁的作用下提升剛硬強度。
2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技術水平落后
在進行深基坑支護施工時,一些施工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施工技術與知識,從而造成在分層分段開挖時無法保持一致的高度,并且受到挖掘機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影響,往往導致開挖之后順直度與邊坡平整程度沒有達到相關標準要求。此外,一些大工程通常由專業施工人員分工進行,這會造成一定的管理難度,從而在出現搶進度現象,有的甚至不管擋土支護施工對工作面的要求而進行開挖,從而導致土方施工超前于支護施工。
2.2施工質量隱患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提前完成施工進度而超前施工,這種現象對建筑施工質量產生嚴重影響。例如施工現場遇到雨雪等惡劣氣象的影響,施工企業由于沒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導致工程質量無法保證,留下較為嚴重的質量隱患。此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水泥土強度不夠,而使支護結構中深層攪拌支護出現不同程度的水泥土裂縫,這也會影響到施工質量。
2.3工程監理不到位
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過程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外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開展全面的監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施工的質量。目前,依據政府對建筑施工的要求,開展深基坑支護施工監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現階段很多建筑施工單位都沒有開展相應的監理工作,這種行為顯然會對建筑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3 做好深基坑支護施工工作的相關措施分析
3.1 合理應用新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改革傳統施工工藝
由于傳統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已經難以滿足建筑工程的發展需求,因而相關施工單位可以合理引進下述幾種較為實用的施工技術來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①土釘支護技術:土釘支護技術主要包括噴射混凝土面層、加固土體以及密集的土釘支護群等,由此而建立起類似于重力擋土墻的擋土結構,這就能有效抵制墻后引起的其他作用力與土壓力,最終保持深基坑與基坑邊坡的穩定性。該項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造價低、施工方便、柔性好、結構輕等。該項技術要求較嚴格,在送入土釘時,土釘插孔應當為設計長度的90%,同時應當要求注漿壓力維持在0.4~0.6MPa,注漿管位置應當與孔底相距300~400mm。注漿時間應當持續4~6min,以保證水泥漿能夠充分滲入土縫中。②懸臂式支護技術:懸臂式支護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沒有使用任何錨桿與支撐件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基坑底下嵌入的有效深度巖土在維護地面超載的平衡性,從而保證了充足的水壓力與土壓力。該項技術主要運用于基坑水平位移較寬松、開挖深度小以及土質條件好的深基坑。③拉錨式支護技術:該技術主要包括地面拉錨與錨桿支護技術。地面拉錨的主要構成就是錨固體、拉桿以及擋土結構,主要布置于有錨固體或拉桿存在的地方以及基坑周圍無障礙物的建筑工程中。錨桿支護技術主要由穩定土體的錨桿與擋土結構組成,主要應用于變形小、規模較大的基坑支護工程。在實施該項技術時,主要將鋼索、鋼筋及其他抗拉材料放置在孔內,然后將漿液材料灌注進去,使其結合土層次形成強抗拉力的錨桿。該技術能夠使支護使支撐體系承受巨大拉力,從而有效保護結構穩定。
3.2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豐富施工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
相關部門需要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從而使深基坑支護施工項目的開展更加專業化、科學化;對挖掘機技術人員的水平進一步加強,使其在操作過程中把握好邊坡平整度與順直度的具體要求。不僅如此,建筑工程單位還應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統一管理,避免搶進度問題的發生,從而保障建筑工程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
3.3 做好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監理工作
監理措施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的目的是為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堅實保障,并且使其避免外界因素帶來的損壞。目前,建筑工程監理工作主要包括:臨近建筑物道路的傾斜沉降、與裂縫,支護結構裂縫、沉降及頂部位移等幾大問題。由于開展深基坑支護施工一般都在較為隱蔽的地下層中進行,如果出現問題很難發現其中的原因。所以必須要求施工技術人員切實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并且在每個重要施工環節中設有停止點。在監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還要依據地質情況的變化合理調整深基坑支護施工量,將工程設計、施工要求以及監理工作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對工程質量開展合理而科學的評估與審核。
5 結語
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是其重要發展內容,也是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的保障。為此,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培養更多專業技術人才,注重改進施工技術,并且采用嚴密的監理措施,從而保證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楊威,李銘.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問題與技術措施[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66.
[2]郝艷領,王剛,王慶輝.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門窗,2014,01:89-92.
[3]孫曉軍.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3:223.
篇2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相關對策
我國目前處于高層建筑工程不斷增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我們要時刻的注意和重視高層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者已經出現的問題。文章闡述的深基坑支護就是一個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施工程序。深基坑的支護在工程施工中是一個臨時施工程序,其支護結構是為了便于施工而臨時進行施工的。因此深基坑的支護施工存在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一旦處理不到位,就會嚴重的影響高層建筑工程周邊的建筑物的安全,同時也會給施工現場周邊的交通帶來一定的障礙。嚴重的狀況下,會導致工程施工事故。因為上述原因,我國的高層深基坑支護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有配套的施工管理作為施工工作指導,同時也是工程管理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高層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如何有效的管理深基坑支護的施工已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課題,需要我國工程管理的有關人員在理論和實踐中給出更好的答案。
1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
深基坑指底面積小于27平方米,底長邊小于三倍短邊,開挖深度在地下室三層以上,或超過5米,或開挖深度未超過5米,周邊地下環境、地質條件、地下管線較為復雜的工程。
2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
深基坑支護施工要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及施工便利保證工期等原則。安全可靠指深基坑支護本身要滿足穩定性、強度及變形等要求;經濟合理指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從材料、人工、工期、設備、造價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共同決定具有技術經濟效益的施工方案。
3 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過程出現的有關問題
關于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過程出現的有關問題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第一個方面是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過程中基坑邊坡容易出現坍塌事故。第二個方面是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水平位移過大的問題。第三個方面是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影響周邊建筑變形。
(1)問題一: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過程中基坑邊坡容易出現坍塌事故。在深基坑施工剛開始或支護施工結束后不久常發生基坑邊坡坍塌,深基坑支護施工中任何一個環節被忽視或未做到位,均可能出現基坑邊坡坍塌。(2)問題二: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水平位移過大的問題。深基坑邊坡水平位移超過4cm,且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應立即停止深基坑支護施工,并集合專家、施工單位、基坑支護設計重新進行穩定性分析,及時處理基坑邊坡水平位移變大的問題。(3)問題三: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影響周邊建筑變形。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極易引起周圍建筑變形,這一般都是由地基沉降造成的,一旦深基坑支護施工造成周圍建筑變形,要立即停止施工,防止因建筑物變形危及工作人員或周邊居民安全等。
4 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工程管理方面的方法
關于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工程管理方面的方法,文章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第一個方面是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前期施工管理需要控制的問題。第二個方面是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管理的問題。
4.1 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前期施工管理需要控制的問題
關于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前期施工管理需要控制的問題,文章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個方面是在施工前期工程管理工作要對工程的設計進行專項管理。第二個方面是在施工前期工程管理工作要對工程的分包建設單位進行認真的選擇。
在施工前期工程管理工作要對工程的設計進行專項管理。在高層建筑的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深基坑的支護設計方案是決定其施工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深基坑施工前期,一定要有一套成熟的,安全的,經濟的,可靠的設計方案。作為項目工程管理,要求深基坑施工前期的的設計管理具有兩方面的內容。第一,作為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的設計工作人員,要求要有非常扎實的關于工程力學和地基學等建筑設計相關的專業學識,重要的是設計工作人員要對于深基坑支護的設計有一定的設計經驗。在設計前期要對施工現場和施工周圍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有詳細的認知,再綜合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進行最安全,最經濟,最可靠的施工設計。第二,在高層建筑的深基坑施工前,相關的設計人員一定要對施工的設計方案進行詳細,慎重的審核,在審核的過程中,審核人員要和設計人員有充分的交流,審核人員要了解設計人員的設計思路,同時在審核的過程中,審核人員要對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序的前后順序進行厘定,保障施工過程的有序展開。
在施工前期工程管理工作要對工程的分包建設單位進行認真的選擇。由于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深基坑的支護施工非常的特殊和重要,因此在選擇施工單位的過程中,要格外的慎重。作為項目管理的甲方,一定要通盤考量,選擇有資質進行施工的分包建設單位進行施工;有能力進行施工的分包建設單位進行施工,同時整個項目的監理單位有權幫助或者協助項目管理的甲方或者業主挑選項目的分包施工單位。最終確定的分包施工單位要具備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第一是要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力量進行施工的技術支持;第二是建設施工單位要具備非常好的社會信譽作為信譽保障;第三是建筑單位一定要具有同規格或以上的施工經驗和施工實例。需要注意的是項目管理工作人員要嚴防分包建筑單位出現轉包的現象,一旦發現,立即解除分包單位的建筑合同。
4.2 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管理的問題
關于在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控制管理的問題,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個方面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控制深基坑的施工環節。第二個方面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控制施工地點附近的土體止水的實際效果。第三個方面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實施信息化的工程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控制深基坑的施工環節。項目管理工作人員要針對工程相關的施工規章和施工規范進行深基坑的施工環節的管理,要針對不同的施工環節進行不同的施工控制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控制施工地點附近的土體止水的實際效果。在深基坑支護的止水方案確定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降水;第二個是防水;第三個是排水。只有詳細的考慮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才能夠有效的對于止水實際效果負責。
在施工過程中的工程管理要有效的實施信息化的工程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監測管理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主要包括鄰近建筑物、支護結構沉降和裂縫、道路傾斜、沉降、裂縫及支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等,除了對上述項目點進行監測外,還要在關鍵部位適當加密,位移較大時要適當加密。
參考文獻
篇3
1.四川省萬源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四川萬源 636350;2.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院醫學檢驗科,四川達州 635000
[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血清cystatin c、crea的CKD-EPI公式及相關的腎臟功能標志物在評價腎臟功能、診斷腎臟疾病和衡量腎病進程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采用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cyc),酶法測定血清肌酐(crea)、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應用CKD-EPI公式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eGFR ),并對患者進行分組(eGFR>=120、90-119、60-89、30~59、15~29及<15。單位mL/min/1.73m2, 分別對應為I、II、III、IV、V及VI組),對比組間cyc、crea及β2-mg水平、陽性率及升高水平,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②按照eGFR逐漸降低的趨勢,各分組cyc、crea及β2-mg水平均逐步上升,cyc、cre及β2-mg組間比較均F值分別為226.36、142.88及256.56,p值分別為1.27×10-102、3.37×10-79及1.83×10-10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②各組前述指標的陽性率呈上升趨勢,<60 mL/min/1.73m2后均達到或接近全部陽性;③各組前述指標水平的升高倍數逐步上升,cyc及crea的升高倍數最為顯著。結論 綜合eGFR計算值、血清中cyc及crea、β2-mg水平對評價腎臟功能、診斷腎臟疾病和衡量腎病進程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
關鍵詞 ] 慢性腎臟病;胱抑素C;肌酐;β2微球蛋白;估計腎小球濾過率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c)-0131-02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個全球性公共衛生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年來,對其關注的重點在于及時、有效地干預治療以防止其不良合并癥的發生發展,但在臨床的實際工作中,合并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或由之發展而來的CKD仍然極為常見。目前對腎臟疾病的診斷在臨床上主要依靠病理診斷,對于腎臟功能的定義及分期的認識在逐漸積累、深化。K/DOQI指南中明確標準化了關于CKD病程的定義、分期、相關實驗室檢查、可發生的并發癥及與腎臟功能評估之間的關系、預后的危險因素分級等,而且CKD的病理分期與腎臟病理類型診斷不可相互替代。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判斷臨床慢性腎臟病分期的重要依據,過往研究中,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為臨床提供方便快捷的應用被廣為稱贊,而eGFR的計算也經歷了多種計算公式,其臨床應用亦在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中[1],大部分計算公式都基于基于血清肌酐(creatitine,crea),其中針對中國人體質的改良MDRD公式在國內被廣為應用[2],但是與臨床的適應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而基于crea和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cyc)的CKD-EPI公式在2012年被推出;同時,crea的測定方法的不斷改進、cyc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作為新的腎臟疾病臨床生物化學標志物的出現及研究也逐漸深入。本文擬基于最新的CKD-EPI eGFR公式對慢性腎臟疾病進行分期,研究不同CKD分期的疾病進程中crea、cyc及血清β2-mg的血清水平及價值。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四川省萬源市中心醫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間所有住院CKD患者共計325例,其中男性187例,女性138例,年齡18~89歲之間,平均年齡57歲,具體診斷信息見表1。
1.2 標本采集及分析
收集患者入院首次送檢血清標本,于OLYMPUS AU582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檢測血清cyc、crea及β2-mg水平,其中cyc及β2-mg檢測均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crea檢測采用酶法進行。
1.3分組及統計學處理
根據eGFR進行分級,對應分組如下:eGFR>=120、90~119、60~89、30~59、15~29及<15. 單位ml/min/1.73m2, 分別對應為I、II、III、IV、V及VI組;①分別對比不同組間各觀測指標的水平差異;②按照是否超出各觀測指標的正常值及超出正常值倍數(不超出正常參考值視為0)進行分組比較前述各指標的組間差異及同組內各觀測指標的升高倍數差異;計量資料組間差異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計數資料組內差異分析采用χ2檢驗;所有統計學分析均在R for windows x64 3.0.2下進行,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 結果
2.1 各組中cyc、crea及β2-mg表達水平見表2。
由表2可見:伴隨eGFR的不斷下降,cyc及crea、β2-mg水平均不斷上升,不同組間經ANOVA可知:cyc組間均值比較 F value及 p value分別為226.36、1.27 ×10-102,crea組間均值比較 F value及 p value分別為142.88、3.37×10-79,β2-mg組間均值比較 F value及 p value分別為256.56、1.83×10-109,各 p value均<0.05
2.2 各組中cyc、crea及β2-mg陽性率(%)見表3。
由表3可見:在eGFR>120 mL/min/1.73m2時,我們的觀測中cystatin c、crea及β2-mg均處于正常參考范圍內;而伴隨eGFR的下降,cyc、crea及β2-mg陽性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在eGFR處于60~89 mL/min/1.73m2之間時,前述指標至少有20%以上的陽性率,crea與cyc及β2-mg陽性率比較 P>0.05,但cyc與β2-mg陽性率比較 P=0.0012<0.05,cyc、β2-mg及crea升高倍數在1倍正常參考值以內;一旦eGFR低于60 mL/min/1.73m2,各項指標的升高倍數均出現大幅度增長,但在高于30 mL/min/1.73m2時,增高幅度均在2倍以內,三項指標的表達水平均值均超過正常參考值,其中crea與cyc陽性率提高至90%以上,β2-mg陽性率在40%左右,但三項指標的陽性率之間比較 P>0.05(cyc與crea、β2-mg陽性率比較 p value分別為:1、0.12,crea與β2-mg陽性率之間比較 p value為0.21);在eGFR<30 mL/min/1.73m2時,cyc及crea均超過正常參考值,cyc升高幅度達最高正常參考值2倍以上,crea升高幅度達最高正常參考值5倍以上,β2-mg有少量低于正常參考值,最高升高幅度可達4倍以上;一旦eGFR<15 mL/min/1.73m2時,所有指標均高于正常參考值,升高幅度大幅增長(cyc可達7倍左右,β2-mg超過5倍,crea可至20倍左右)。
3討論
腎小球濾過率(GFR)是評價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較內生肌酐清除率實驗結果準確、靈敏,但是傳統的菊粉實驗由于菊粉的外源性及測定過程的復雜程度及臨床患者的耐受度等,在臨床的實際工作中一直難以穩定開展,因此eGFR因其簡便、快速備受臨床推崇,經過多年的發展,新的基于血清crea及血清cyc的CKD-EPI計算公式于2012年推出,在綜合考慮了性別、年齡、種族及血清crea、cyc水平等多方因素之后,且該公式中的crea的測定方法系酶法,相較于其它公式在評價腎臟功能分級中具有顯著的優勢[3];因cyc其內源性及不受藥物影響的因素,而β2-mg在診斷近曲小管病變時極為敏感,cyc及β2-mg在評價腎臟功能中亦較為理想[2-4]。我們的分析發現:依照該公式對慢性腎臟疾病的腎功能進行分組時,伴eGFR的逐步下降,血清中cyc、crea及β2-mg均逐漸上升,說明血清中前述標志物水平的逐步升高可以提示腎臟功能的下降,這與過往的研究結果一致。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慢性腎臟疾病中存在極少部分GFR較為亢進的情況,此分組中各指標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而在GFR位于90~120 mL/min/1.73m2時,雖然各組均值均位于各觀測指標的正常值范圍類,但仍有少量的患者其crea和β2-mg出現了高于正常值的情況,其cyc卻正常,從統計學分析顯示cyc在此階段的敏感性與酶法測定的crea和β2-mg相比有所不如,但一般情況下認為GFR>90 mL/min/1.73m2時表明腎臟功能較為良好,因此我們認為cyc處于正常值范圍內符合實際,而crea和β2-mg均在一定程度上有假陽性的可能;伴隨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在GFR位于60~90 mL/min/1.73m2之間時,crea、cyc及β2-mg均值仍均在各指標的正常值范圍以內,其中cyc有30.3%、crea有42.4%、β2-mg有21.2%高于各指標的正常參考值上限。統計學分析顯示:同組內cyc及crea的陽性率較β2-m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cyc及crea均可在腎臟早期損傷時提供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測結果;而一旦eGFR<60 mL/min/1.73m2后,cyc、crea及β2-mg均快速上升,尤以cyc及crea為甚,β2-mg為前兩者陽性率一半左右,組內各指標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GFR介于30~60 mL/min/1.73m2之間時,cyc和crea除極少正常外,均遠高于正常參考值,升高幅度接近正常參考值1倍左右;綜合分析GFR在60 mL/min/1.73m2上下時,cyc及crea更能準確反映患者的實際腎臟功能損傷情況。
3 結語
綜上,基于血清cyc及crea水平的CKD-EPI eGFR公式在反映腎臟功能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且與同時期cyc、crea及β2-mg的臨床表現一致,而且基于此公式的GFR評價亦能證實cyc及酶法測定的crea能在腎臟早期功能損傷時做出及時的臨床證明,而β2-mg由于對近曲小管損傷的敏感性雖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輔助判斷,但較之前兩者仍有不及。酶法測定肌酐雖有部分與cyc結果不一致的患者,但尚能較為準確地反映腎臟功能的評價,尤其在GFR輕度下降的時候。因此,綜合eGFR值、血清中cyc及crea、β2mg水平能對評價腎臟功能、診斷腎臟疾病和衡量腎病進程提供較好的臨床價值。
[
參考文獻]
[1] 徐佩,魏雪菲,許守林,等.不同公式估算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結果評價[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1,7(11):312-314.
[2] 李萍,冷峰,徐維家.改良MDRD公式、血清肌酐、胱抑素C、b2微球蛋白及甲狀旁腺素在慢性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11(24):3013-3014,3016.
[3] Lesley A. Inker, Christopher H. Schmid, Hocine Tighiouart, etc. 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from Serum Creatinine and Cystatin C[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NICINE,2012(5):20-29.
[4] 趙峰波,郭加旺,劉勇志,等.血清b2微球蛋白、胱抑素C在評價早期腎功能損傷中的敏感性[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1):157-158.
[5] 張超.血清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和苦味酸動力學法檢測結果的比較[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9(29):561.
篇4
為貫徹落實局黨組提出的“以提高審計能力為根本,著力打造一支審計鐵軍”的基本要求,根據《審計署__年度培訓項目計劃》和《__年__市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規劃》,結合我局審計工作和干部隊伍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年度審計工作重點和著力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著力推動審計工作轉型、著力推進全市審計工作共同發展等基本要求,堅持從審計創新轉型和提高審計能力需要出發,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拓寬教育培訓方式,全面提升審計干部職業勝任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推動我市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升,更好地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訓內容及安排
__年,安排領導能力培訓、知識技能補充和更新培訓、審計業務培訓、境外培訓、初任和任職培訓共5大類21項培訓。分別通過技能強化、網絡培訓、案例教學、專題講座、技能比武和理論研討等方式進行。
(一)領導能力培訓。
1.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研究班。7月,市局局長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省級審計機關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研究班”。圍繞專題內容進行研討,促進廳(局)級正職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運用科學審計理念指導審計工作實踐,積極有效地履行審計職責,推動審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國家治理中更好地發揮“免疫系統”功能。(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2.司局級干部專題研究班。5月,選派市局局級干部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司(廳、局)級干部專題研究班”。圍繞黨的十精神、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關政策法規與改革進展等內容進行研討,并進行工作交流,促進司(廳、局)級干部運用科學審計理念指導審計工作實踐,推動相關工作發展。(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3.正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5月,選派市局有關處室處長參加審計署組織的為期5天的“省級審計機關正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黨的十精神學習、科學審計理念、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審計項目管理、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思維,以及工作經驗交流等,促進省級審計機關正處級領導干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把握審計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提高審計管理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4.地縣級審計局長培訓班。5至8月,分4期組織我市未參加審計署統一培訓的區、縣審計局長(含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參加審計署舉辦的“地縣級審計局長培訓班”,每期10天。培訓內容分為宏觀思維、領導能力和審計業務最新發展3個教學單元,主要包括科學審計理念、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審計領導能力建設、地縣級審計機關主要審計業務發展情況和優秀項目展示,以及工作經驗交流等,促進地縣級審計局長進一步學習領會黨的十精神,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提高領導審計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審計職責。(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各區縣審計局)
5.各級黨校政治理論培訓。根據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和市級機關工委年度安排,選派市局機關局、處級干部,黨支部書記和青年干部參加各級黨校集中調訓和專項培訓,充實政治理論、管理理論、黨建理論以及新知識、新方法,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機關黨辦)
(二)技能補充和知識更新培訓。
6.市局機關全員集中培訓。培訓時間為8月和*月。培訓內容主要有聯網審計技術方法與管理制度、審計法規規章、審計經驗交流、審計案例分析、廉政專題教育、保密宣傳教育等。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達到提高計算機審計能力,熟悉運用聯網審計技術方法,充實和積累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聯網審計處籌備組、信息化處、法規處、駐局紀檢監察室、辦公室和相關處室)
7.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班。根據審計 署計算機考試安排,2月、3月和8月分三期進行。第一期選派2名計算機審計骨干參加審計署為期1個半月的培訓,培養計算機審計培訓師資力量;第二、三期分別為期5個半月,由市局組織市局機關和區縣審計局60名左右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并參加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培訓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網絡應用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程序設計基礎及應用、會計信息系統、ERP基礎與審計、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等。通過培訓,拓寬計算機專業知識,強化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技術方法,提高運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為全市開展聯網實時審計工作培養業務骨干。(責任單位:信息化處、人事教育處、各區縣審計局)
8.公務員必備知識培訓。全年,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對全體公務員進行職業道德建設和依法行政必備知識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公務員事業心、責任感,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踐行職業道德,促進公務員依法行政、依規辦事的自覺性,嚴格履行審計職能和崗位職責,形成良好的機關作風和審計形象。(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9.中高級審計師研究能力培訓班。全市審計機關取得中高級審計師和相應資格人員自愿報名參加。學員先行自學審計署在審計管理系統網上培訓平臺提供的相關課件,按照選題指導確定選題并撰寫研究論文,年底提交研究論文。在市局評選基礎上,推薦優秀論文參加審計署評選。通過專題研究,加強中高級審計師的后續教育,引導和推動我市審計機關、審計人員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和不斷探索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理論研究、實踐歸納和科學總結能力,促進審計理論研究探索。(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科培中心、信息化處、各區縣審計局)
10.審計案例培訓班。按照審計署安排,選派市局機關有關人員參加“案例教學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審計案例教學演練、審計案例編寫等。借鑒國內外案例教學實踐經驗,研討如何編寫審計案例、實施案例教學;編寫一批高質量的契合培訓需求的審計案例,培養一支能夠掌握和應用審計案例教學的師資隊伍。(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信息化處)
11.建設項目審計培訓班。按照審計署要求,選派市局機關或區縣審計局從事審計工作3年以上、非工程類專業背景的審計人員,參加“建設項目審計培訓班”。通過培訓,促進非工程類專業背景審計人員基本掌握工程識圖和造價及工程建設管理等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從事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專業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
(三)審計業務培訓。
12.審計專題研究。根據審計署安排,市局機關選派部分處級業務骨干,參加審計署組織的“審計計劃立項研究專題研討班”,“審計法規和審理工作專題研討班”,“深化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和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領域審計專題研討班”,“金融審計創新專題研討班”,“社會保障政策執行效果評價數據分析模型專題研討班”、“外資審計發展規劃暨深化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等6個專題研討班。(責任單位:綜合處、法規處、金融與外資運用審計處、財政審計處、社會保障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3.審計專業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市局機關、區縣審計局選派部分業務骨干參加審計署組織的“財務會計培訓班”和“造價工程師培訓班”。(責任單位:區縣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4.管理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市局機關選派對口部門專業人員,分別參加審計署組織的“審計機關廉政建設研討班”,“審計機關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審計計劃工作培訓班”,“審計統計工作培訓班”,“審計干部培訓管理研討班”和“全國審計科研所長研討班”等6項培訓。(責任單位:駐局紀檢監察室、人事教育處、綜合處、辦公室、科培中心)
15.審計項目培訓。根據審計署要求,選派市局機關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經濟責任審計指南及兩辦《規定》實施細則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講解經濟責任審計指南及兩辦《規定》實施細則等。進一步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發展規律,提高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認識,規范使用經濟責任審計指南指導審計實踐,加深對兩辦《規定》實施細則條款的理解,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責任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處、人事教育處)
16.崗位練兵。5月至9月,組織全市審計干部開展以審計法、審計準則和審計案例為主要內容的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崗位練兵,推動全市審計人員學習掌握審計有關法律法規制度,強化審計能力和技術方法,提高業務素質,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責任單位:科培中心、法規處、信息化處、人事教育處)
17. 中高級審計師技術資格考試培訓。7月至9月,利用業余時間,組織進行中高級審計師技術資格考試輔導,主要以全市報名參加__年中高級審計師考試人員以及擬準備參加考試人員為輔導對象。擬通過輔導,幫助參加人員梳理考試內容,突出重點,夯實參加考試基礎,擴大審計宣傳和影響,促進全市審計人員隊伍建設。(責任單位:科培中心、人事教育處)
(四)境外培訓。
18. 香港政府績效預算管理和評審高級研討班。*月份,選派市局機關審計業務骨干赴香港,進行18天培訓。培訓對象為市局機關部分處級干部和業務骨干以及崗位練兵優秀人員。重點是充分了解香特的經濟管理體制和績效審計工作的特點,學習和借鑒香港先進的 公共財政、金融和績效審計的新方法、新技術,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提高我市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服務。(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19.參加市委組織的境外培訓項目。根據市委組織部2013年重點培訓項目安排,選派市局機關局、處級以上部分領導干部,參加市委組織部舉辦的相關境外短期專業培訓。(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五)初任和任職培訓。
20.新任處級干部任職培訓。按照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選派市局機關新任職處級領導參加行政學院處級領導干部任職培訓。除此之外,局機關對其他新任職的處級干部進行任職培訓。培訓重點圍繞領導理念與職責、領導方法與技能、領導職責與能力要求等內容進行培訓,促進新任處級干部轉變角色,明確應履行的職責和應具備的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加強自身修養,掌握領導方法與藝術,提升領導能力。(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21.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和入局培訓。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務員局要求,安排局機關2013年新招錄的公務員參加行政學院的初任培訓,使新招錄公務員熟悉掌握國家公務員制度和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公務員職業道德;通過入局培訓初步了解審計概況,盡快熟悉工作崗位需求和審計職業特點,了解機關工作程序、規范和紀律要求,順利完成角色轉換,促其樹立正確的國家審計人員意識,增強投身審計事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適應崗位要求。(責任單位:人事教育處)
三、培訓要求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人事教育處負責教育培訓工作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計入局機關各部門年度考核。各單位、各部門要統籌安排、處理好培訓與審計工作的關系,積極組織干部按時參加相應培訓,確保培訓計劃的全面落實。各責任單位和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保證培訓計劃在規定時限內落實。
篇5
【關鍵詞】高校;會計教學;初探
一、加大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會計實踐教學是高校會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會計人才,高校會計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與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是因為,會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應用性強。
(二)加強會計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水平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會計人員如果沒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就不可能正確處理相關的會計事項。這就要求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處理各種交易或事項的實踐經驗及專業技能。
(三)加強會計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會計實踐教學是實現會計教育目標的關鍵,針對會計學應用性較強的特點,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應用能力、運作能力等專業素質。從國外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來看,從事會計教學的教師通常都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他們通常是雙重身份,既是高校的教授,又是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師說注冊舞弊審計師,有著豐富的會計、審計實踐經驗,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設施、引進大量的會計實踐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既充實了教學內容、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改進高校會計實踐課教學的建議
目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重理論知識、輕會計實踐教學,會計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會計實踐教學硬件投入不足等問題,影響了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要發展,教育必先行。要趕上國際會計教育快速發展的步伐,要實現會計教育目標,培養優秀的會計人才,就必須加快會計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改進技能教學模式,提高會計專業教師教學水平
在技能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的現狀,改進現有的技能教學模式,將教學作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知識結構的過程,以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
(二)完善會計模擬實驗機制
會計模擬實驗是給學生提供一個企事業單位的動態會計模擬環境,要求學生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規定,對模擬對象所發生的一切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最終提供該模擬對象的會計信息。
1、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材建設
會計模擬實驗教材應緊密結合新的會計準則和當前會計工作的實際能夠反映新環境條件下出現的經濟現象和新的會計問題,新的模擬實驗的內容應豐富多彩,案例應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盡量涵蓋各行各業的會計事項,可配套建設《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學》等多種模擬實驗教材,使學生系統的掌握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主干課程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他們的職業判斷能力。同時,還應編制《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教材,重點反映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會計處理的環境、交易或事項,模擬程度應盡量符合當前的經濟實際,并隨時加以更新。
2、加快對會計專業教師的培訓
會計專業教師由于長期從事會計教學與研究工作,難免與會計實際工作脫節,特別是會計準則發生變動時,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因此,應注重加強對專業教師的會計實踐技能的培訓和提高,尤其是對新教師的實際操作技能的磨練,鼓勵會計專業教師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會計工作第一線,廣泛收集新的經濟案例和交易事項,不斷擴充會計案例庫,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樣既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推動高校會計實踐課程教學積極、健康發展。
3、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模擬實驗條件
高校應增加資金投入,建立專門的會計模擬實驗室,配備必要的各項會計模擬實驗教學設備和設施,加強對計算機和網絡的維護與保養,及時更新會計軟件和殺毒軟件,防止計算機病毒侵入和相關信息的流失。
(三)加強校企結緣,拓寬社會實踐教學之路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實驗室,而應該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到生產與管理的第一線,加強校企結緣,拓寬社會實踐教學之路,創新社會實踐教學思路。
1、建立穩固的社會實習基地
社會實踐教學的前提條件是具有穩定的實習基地。高校應與會計師事務所、各類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選擇那些符合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滿足高校教學要求的單位作為實習基地,并簽訂正式的實習協議或合同。實習基地的選擇首先應遵循多元化、層次化。其次,實踐基地應跨領域設置。如制造業、商品流通企業、服務業、農業、建筑業、金融業以及行政事業單位都應有相應的實習基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應與國際知名公司、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會計實踐教學走上國際化道路。
學生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社會實踐,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會計實務、資產評估、稅務、審計與驗資等相關事項,也可以置身于真實的會計環境之中,參與實習單位的會計、審計及財務管理等活動,從而提高他們的會計實踐能力、適應能力、調查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2、強化社會實踐的監督與管理
高校應對社會實踐進行全方位監督與管理,在實施社會實踐之前,學校應擬定實習計劃及實施方案,選派專業指導教師,確定實習單位;在實習期間,指導教師必須及時與實習單位溝通,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以及他們的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實際中發現的新問題與知識點的結合有“縫隙”時,應引導學生給予足夠的關注,促使學生通過不斷地實踐,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高職教師;會計專業;職教能力;課程研發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招生規模和辦學數量基本達到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承擔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職責。可以說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不足,基本滿足了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各高職院校繼續加大了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圍繞“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四個建設)下工夫,旨在推進高職院校進一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創新教育思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高職院校走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四個建設”中,筆者認為,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它為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教材建設提供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而師資隊伍建設重在教師的職教能力的建設。
職教能力是衡量一名高職教師的基本標準,它不僅包括傳統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豐富的經驗及實踐操作技能。就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而言,其職教能力主要體現在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教育教學方法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及課程開發能力。
一、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具備的系統專業理論知識
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是我們進行教學的前提條件。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雖然很重視實踐性教學,但并不回避相關知識的理論性教學。可以想象,一名會計專業教師如果沒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在項目驅動或任務引導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取舍、教材與教材之間相關知識銜接的處理上就無法得心應手,也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和心中有數。并且,會計知識更新頻率很快,新的會計準則內容及行業制度需要不斷地補充到老師的教案或講義中,憑“一本教案打天下”的教師必然會淘汰的。教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能適應專業教學的需要。目前在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一是以基礎會計、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電算化會計、審計、管理會計等為主干課程的課程體系;二是以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電算化會計、審計等為主干課程的課程體系;三是以工作過程系統化來組織開發的課程體系,主要是按會計崗位設置來開發的課程。不管是學科體系下的課程體系還是行動導向下的課程體系,都要求教師有系統扎實的專業知識。
二、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力
教育教學方法能力是老師內在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外在力量。教育教學方法能力是看得見、聽得到的。教學效果的好與差主要是由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力的高低決定的。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教師的專業知識扎實、理論知識豐富,但不受學生喜歡,不被同事欣賞,如“茶壺煮餃子――肚里有倒不出”,其教學效果自然就差。教育教學方法能力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學情的分析能力。“學情”即是對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在傳統的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注重教師的“教”的過程,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學情”分析既可在教學之前展開,也可在教學之中進行,還可在教學之后總結。了解學生是運用學情的基礎,是教師選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獲得最佳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可當前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途徑較少,能力欠缺,缺少溝通,或者了解程度膚淺而片面,無法建立有效的和諧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
2.教學組織能力。對學情的分析是為了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學組織能力包括課前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即教案的編寫。教案不是對教學內容的簡單的記錄,而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學對象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再就是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方法千變萬化,不能拘于一格。會計專業常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法、任務引領法、六步教學法等。一名出色的會計專業教師除了將知識能講授出來外,還要有善于把握課堂教學秩序和妥善地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的能力,還要運用不同的方法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做合一,這樣才能使教學事半功倍。
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為會計專業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的舞臺。主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和手段,教師能自制一些動畫、圖片、課件等資料,將會計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一些流程、賬證表形式、業務處理過程等要點通過各種形式展現出來,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是傳統教學方式中是無法比擬的。但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形式也是不對的,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考慮的是在有限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信息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將兩者有機融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同時會計專業教師必須懂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會計軟件、ERP系統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還應掌握PowerPoint等多種工具軟件的使用技術,能運用網絡技術、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進行師生之間網絡互動教學,廣泛開展網上教學交流,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具備的實際操作經驗和操作技能
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是向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會計專業本身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是企業經營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實踐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會計教師應從宏觀上、中觀上及微觀上了解企業經營運作的基本知識,如企業與社會環境關系、企業生產工藝流程、會計行業狀況及特點、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企業會計實務處理的流程及操作步驟、會計電算化操作步驟等;對會計崗位操作業務有大致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實踐性教學中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并將實際操作經驗及技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目前,高職院校強調“雙師型”素質教師以是否同時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和“專業技術職務證書”為標準。事實上,“雙師型”素質教師應注重其實際能力,會計專業教師應與企業單位建立廣泛聯系,不斷進行專業實踐,積累賬務處理和財務管理的經驗,提高會計師資水平實踐能力,從而使會計教學不會與會計發展的實際相脫節,培養的會計人才不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也能在教學中幫助和引導學生充分地利用所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在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增強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也是建立“雙師型”素質教師隊伍的目標。這是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所在。主要鼓勵教師積極下企業鍛煉、掛職,參與上市公司、各大中型企業的財會改革和財務管理創新活動。學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資源、實訓基地和社會影響,建立良好的“產學研”創業機制,幫助具有良好素質、能在“產學研”中創造較好效益的教師先“雙”起來。并通過“內培外引”模式從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聘用部分一線會計從業人員、管理者到學校合作,建立“雙師”結構型師資隊伍,以外促內,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
四、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具備的課程研發能力
在新形勢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師還應具備“工作過程系統化”教材的研發能力。因為傳統的學科體系下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不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及培養方式,需要改變為行動體系下的課程體系。因此,教師不能只是擔當“教”這個角色,應變成多角色的綜合體。特別需要一批能將會計行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轉變成工作過程課程化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個工作不能指望企業一線會計人員,只能由教師去完成。在職業教育下,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主要表現為教師是職業教學的組織者、職業知識的傳授者、職業操作的示范者、職業能力的培養者、職業疑難的咨詢者、職業道德的培養者,其中教學組織和知識的傳授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教材供師生使用,這就需要我們創造性地去研發適合高職教育的教材。這個工作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做,但效果還不算很理想。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會計專業教師經過集思廣益,已取得一定成果,建立了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并研發出了本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教材一套,已投入使用。
總之,高職院校教師職教能力的高低關系到整個高職教育改革的成敗,是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工程的源頭和關鍵。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必須遵循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通過一定的機制和措施,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和職業能力發展的緊迫感,并內化成教師自主學習與提高的源動力,從機制上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切實保證“雙師”素質、“雙師”結構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以利于高職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余浩.堅持行動導向推進教學創新[J].新課程研究,2008,(6).
篇7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 實訓課程體系
自1998年國家教育部把“財務管理”從會計專業獨立出來,列入工商管理學科下的本科專業目錄以來,全國高校圍繞“財務管理”這一嶄新專業的建設問題展開了廣泛的研討。盡管財務管理專業在我國高校學科體系中,屬于新興專業,如何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特色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是高等財經院校的重要任務。
一、高職高專院校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原則及現狀
(一)高職高專院校建立實踐教學的目標在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指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財務管理專業人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和相關管理、經濟、法律、會計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而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概括起來就是:高職教育財務管理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應是:培養掌握現代公司和企業財務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具備會計、管理、經濟、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相關知識,適應地方中小企業金融、證券業、政府部門和其它管理服務業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財技術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人文素養、身心素質的初中級理財人才。高校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層次定位應主要立足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高素質”上,即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具備扎實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功底和寬廣的相關學科基礎性知識;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備必要的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有進一步發展的潛能;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具備外語、數學、計算機和大學語文基礎;具備一定的國際觀、戰略觀和涉外理財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它培養的學生是具有扎實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功底,熟悉金融、經濟、法律、管理、會計等相關學科基礎性知識,綜合素質過硬、能力全面,學生的崗位定位是能在大中型工商企業;金融企業(含外資金融機構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財務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事業單位;財政、審計、稅務等政府部門以及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而高職高專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于“高技能”上,即掌握經濟管理、理財、金融和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用現代化技術和手段從事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財務管理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構建的原則如上所述,無論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都是其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為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與發展,企業財務管理的動態性和開放性更加明顯,這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理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它也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滿足市場經濟對學生財務管理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同時,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的多變性和多樣化。為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發展、滿足現代信息技術對財務管理教育的要求,應該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及時進行調整,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更是培養學生實際工作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手段。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掌握新會計準則、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而且'還能加強學生對財務管理基本理論的理解’促使學生將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和財務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重要的是,實踐教學同樣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既要考慮眼前的經濟效益,又要考慮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效益,做到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并重。通過財務管理實踐教學,學生既有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又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實踐教學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講,顯得尤為重要。前已述及,高技能的人才,僅靠理論知識的教授是不夠的,而動手能力的培養,是絕對離不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的,這一點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講都非常清楚:首先,實踐教學強調的是以實務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并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其次,實踐教學內容上能體現出實踐教育教學規律,突出財務管理專業應用性的學科特色。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經濟業務和會計事項的核算,掌握財務管理人員基本操作方法。不僅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的手工訓練,為工作崗位具體操作奠定基礎,而且進行財務管理與分析,為從事財務管理、財務會計、投資分析咨詢、財務規劃等工作奠定基礎從而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三)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的硬件缺乏。雖然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已被廣大高職高專院校所認識,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資金的限制使得專業實驗室的建設E困難重重。從實驗室建設的現狀上來看,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經過較長時間的經營和逐步投入,有著相對比較完善的會計、金融等相關經濟類“老”專業的實訓室,而財務管理專業卻沒有專門的專業實驗室,因為,財務管理畢竟是一個新興專業,投入期還很短,不可能一步到位。沒有專業實驗室,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專業實踐體系建設的問題。不僅如此,校內外財務管理實踐的缺乏。(1)校內專業實踐體系的缺乏。校內實踐是在實驗室中模擬財務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使學生對工作環境產生直觀的認識,并掌握部分理財實際操作技能的實踐環節。目前,很多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只是開設了會計實驗課,雖然還有一些其他課程方面的實訓,但由于沒有專業實驗室,只是借助于別的專業實驗室進行一些課程實訓,有“東一浪頭,西一棒槌”之嫌,并沒有建立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也就是說,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學校內的專業實踐幾乎空白。(2)校外財務管理實踐環節薄弱。按照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最好能有長期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能夠到實踐中去真正認識和體會財務管理的工作環境,并掌握財務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因此,長期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對建設和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職高專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學校為學生聯系實習單位進行集中實習,因很多企業不愿接收去實習的學生而不能進行。如果讓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又有相當多的學生因聯系不到實習單位而無法實習。即使能聯系到實習單位,但實習單位不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不給予必要的指導,致使學生只能自己翻翻已有的一些憑證、賬簿等資料,同樣達不到
預期目的,實習效果不容樂觀。對實習企業有關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等財務決策業務不能勝任。在課堂講授的教學環節,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分散在多門課程中,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指導,因此,綜合業務能力不高。而綜合業務能力的培養,必須在實踐教學環節才能得以完成。正是由于在學校動手能力培養上的缺失或不完善,也客觀上造就了學生就業上的困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他們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更需要他們有相當的動手能力,尤其對于高支高專畢業生來講,動手能力、“工作經驗”的要求尤為嚴苛,這就造成了學校的培養效果與企業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差距。
二、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設想
(一)建立校內模擬實訓實驗室在校內建立模擬財務管理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是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當務之急。模擬實驗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綜合分析問題、適應社會需要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目前,有很多如用友等財務軟件供應商和高校聯合,共建實驗室。這種校企聯合的方式頗值得借鑒。無論從實驗室的軟、硬件配置,還是關于實驗室整體規劃,企業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學資源達到最優配置,也能夠在學校經費不足、實驗室投入周期拉長的情況下,在短期內達到滿足教學要求的捷徑。那么,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能否參照用有公司的模式,尋找有意向的單位,來建設校企共建實驗室,這是我們建立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的一個途徑。當然,還可以根據實驗項目需要,購置一些其他應用軟件如EXCEL、證券投資模擬系統等。建設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增強學生在校內的實踐能力。(2)設計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內容。與財務管理專業比較靠近的是會計學和金融學專業,有些學校的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而有些與金融學更為接近,因此,在認真分析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和企業理財實踐的基礎上,應將財務管理實驗分為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兩個部分比較合理。首先,基礎課程實訓。一是會計手工及電算化模擬實習。就目前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來看,多數學生在剛就業的時候從事的是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很少有學生直接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其原因是企業的財務管理如企業籌資、投資等工作對多數企業來說尚屬于高層管理工作,剛畢業的大學生還不能勝任。我們培養的高職高專財務管理應用性人才的定位是在掌握了扎實的會計核算基礎上的、有一定財務分析和資金管理能力的財務主管,因此,目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應該強化會計基礎,使大部分畢業生首先以會計工作作為就業出路;隨著專業知識的積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逐漸走上財務管理工作崗位。因此,可以財務管理專業首先的課程實踐是以會計循環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和成本會計模擬實訓作為基礎性課程實訓。二是利用EXCEL工具的各種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別設計若干個實訓項目。雖然在財務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實訓里面一般都要開設《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以介紹EXCEL工具的使用和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的業務方面作一些強化。由財務管理專業老師在實踐環節開設的這個實訓,可以針對財務管理的具體課程內容,設置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財務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創建、基本財務分析圖的繪制、財務管理常用函數的運用等內容。此類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計算機財務管理應用的基本操作能力。三是在課程教學中結合案例進行教學和實訓。在財務管理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涉及一些項目內容的時候,以案例形式給學生講解。案例教學的基本特征是情境性、主體性、互動性、問題性和實踐性等,財務管理的案例教學也要注重發揮這些特征。有的學校獨立開設財務管理案例分析這門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認為,財務管理的各專業課均可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而且案例教學方法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通過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論證問題的能力、提出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解決方法進行評價的能力以及通過評價選擇出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付諸實施的能力。案例教學的組織可以靈活多樣,案例的來源可以由教師指定,也可以由學生自行編寫分析。一般采用分組討論、組內討論的形式,形成結論后,再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采用在課堂上共同討論的方式。案例教學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案例分析中,不可能只有一種“正確”的答案,但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最佳答案。所以案例分析的好處在于它能提供一種發現多種解決方法和對其進行評價的機會。在案例分析之后,再針對每一單項作出實訓設計,如在企業實踐中,有資金需要量預測、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決策、貨幣時間價值應用、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存貨經濟訂貨量決策、最佳信用政策決策、銷售收入預測、利潤預測及本量利分析、全面預算的編制和財務分析等多個單項實訓項目。其次,綜合實訓。在實踐環節要強調學生在實踐環節的綜合能力。實質上,在綜合實訓內容當中,又涵蓋了每一單項技能的訓練。因此,在基礎實訓之上再設綜合實訓,即可符合人才的培養目標。綜合實訓是在基礎實驗的基礎上開設的,要求學生把所學過的專業知識能夠綜合融入到實訓中才能完成,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可以開設以下綜合實訓項目:一是項目投資決策實訓。現在有很多的學校和地區、公司都在組織大學生創業大賽,從市場調研、項目選擇、財務預算,到生產管理、銷售管理、市場開拓等一系列創業活動都有學生進行設計,我們財務管理教研室的老師正在思考針對我們專業的學生,開展舉行類似大學生創業方案設計的實訓內容,選擇其中某一部分內容,以一個創業項目作為實驗背景材料進行實訓,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作出決策,也可以讓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專業能力得到鍛煉。這就為我們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項目投資決策實驗提供了實踐環境。在此基礎上,也進一步完善,形成在專業學生中開展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業大賽類似的活動,以提高和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專業建設目標。二是證券投資模擬實訓。進行證券投資,學生應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特別要熟練掌握財務管理課程和證券投資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通過模擬實踐,學生應掌握證券投資的過程,會分析證券價格的影響因素,并利用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方法判斷單項證券的投資風險及價格走勢。在模擬實踐過程中,學生進入證券公司網站,通過互聯網查詢同步、真實的股市行情做出投資決策。三是ERP沙盤模擬實訓。財務管理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統的核心。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企業各個職能的工作流程都要熟悉。該實訓是在仿真環境中模擬企業經營運作來組織的,需要以模擬團隊為單位進行。可以讓學生在實訓中分別承擔模擬企業不同的角色,共同營造實訓環境,共同構建模擬企業團隊。沙盤模擬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專家診斷于一體,學生的學習內容接近企業實戰。在實訓中,會遇到企業經營中常出現的各種典型問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從專業角度分析問題、制定決策、組織實施。這將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四是ERP綜合項目實訓。在沙盤模擬實訓過程中,學生對ERP系統有了一個感性認識。與此同時,我們
要求學生在計算機上來完成模擬企業各項基本業務的處理。ERP軟件實訓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軟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對企業靜態業務能夠利用數據分析做精確處理,并將實物沙盤模擬和ERP管理軟件的全面運用相結合。五是企業管理模擬實訓。通過對本教學模擬實習系統的學習,學生能夠充分體驗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銷售預測和訂單進行生產,引起系統控制中心、技術開發、生產計劃、品質的保障、原材料供應、倉庫、產品銷售及相應的財務、人事、設備、動力等各個環節的變化,反映出整個系統的動態性和實用性。學生通過分階段的實習,逐步認識企業的使命,理解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過程,掌握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運行規律,深刻理解企業管理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工作程序以及各部門的協調和制約關系。學生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到經營管理中去,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為承擔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誠然,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該開辟更廣泛、多領域的校內實訓基地,滿足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從手工模擬實習到會計電算化實習以及進行財務軟件操作的實踐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