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新課程標準范文
時間:2023-08-17 18:13: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學科新課程標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淺析
當前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開始了生物科技新紀元,生物技術在眾多領域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生物知識在緩解人們面對的能源不足、環境惡化以及人口過多等問題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初中生物作為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重要基礎階段,對其后續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生物的教學也應該進行改進與完善。
一、推行先學后教的方式
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應被視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正視他們的主置,并注意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主研究的能力,使學生對學習的參與程度更高,同時提倡先學后教的新方式。先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為他們提供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彼此交流的平臺。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生物課程的學習任務。后教,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教學生,也就是讓那些已經掌握知識的學生教還未掌握知識的學生,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參與程度,讓生物課堂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學生課堂。
1.先學
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引導他們自主的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可是這絕不代表放任他們完全自由,教師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進行一言堂的教學,但也不是對他們置之不理,而是應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幫助他們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生物課程學習。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難點,從而影響后續的學習,這時教師應及時做好對他們的知識引導工作,具體做到:(1)引導。教師可以借助板書、預先布置問題、組織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整理思路,為他們指明正確的思考和學習方向。(2)總結。教師還應把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表現出的問題以及不足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歸納,并確定以上問題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是對新知識的理解錯誤還是對舊知識的掌握不足,并據此安排再次備課的內容,提高后續教學的效率。
2.后教
后教部分主要應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確定需要教的具體內容。在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弄清楚哪部分知識學生已經掌握,哪部分知識還未能掌握。所以,在進行教的時候,教師應該教他們還未能掌握的那部分知識,將教學的關鍵點著眼于學生普遍存在疑問上,對于他們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只要簡單帶過即可。
其次,確定教的具體形式。這里的教并不是由教師來進行講授,而是由學生教學生,安排那些已經掌握了課程知識的學生教未能掌握的學生,教師同時注意引導,但是不能太多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教學,只需在他們存在不同意見、爭執不下的時候進行解釋即可。
最后,了解教的具體要求。其實教的重點在于會學,并非學會。所以,教師在教的時候,絕對不可以將答案直接給出來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該讓他們借助協作學習、交流溝通來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知識獲得的過程,讓他們在學會的同時,也變得會學。
二、隨堂檢測教學成果
應試教育導致了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知識通常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只是簡單將知識和題目死記硬背,并未能真正領會知識的內涵。素質教育則要求學生不但要對知識掌握、理解,還要求他們能夠將知識靈活的運用。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改變過去的習題訓練模式。素質教育絕不是不用考試,不用練習,但是安排學生練習,是作為讓他們領會知識內涵的輔助手段,不能將其作為目的。在生物的教學過程中,作者認為應該進行精講精練式的嘗試,隨堂檢測教學的成果。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學生的課后作業,讓他們從大量的課后作業里解放出來,還能夠讓他們轉變對生物課程的看法,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此外,隨堂檢測能夠讓學生第一時間復習和鞏固學到的知識。習題的選擇也應講究技巧:首先應該有針對性。生物教師在選擇練習題的時候應該選擇那些針對性強的,同一知識點的考查選擇一道或兩道題就可以,讓學生擺脫海量的練習題。教師還要注意精講精練,讓學生由一道題能夠舉一反三的解答該類型所有其它習題。其次應該具有開放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決不能用他們解題的正確性來衡量,而是要關注他們是否能夠將知識重新組合并創新性的解答問題。所以,在選擇習題的時候,教師應注重開放性,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以及想象空間,激發他們打破思維的框框,運用自己的創造力去解答習題。最后應該具有啟發性。具有啟發性的習題能夠刺激學生的獨立思維,從而實現他們對知識內涵真正的領會。例如,學習過“遺傳和變異”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就自己和雙親的外貌、性格的相同與不同來闡述自己的看法,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聯系起來,從而實現對知識真正的理解。
三、重視實驗教學的作用
篇2
【關鍵字】新課標;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研究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一切創造性學習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到解決問題結束。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就要善于抓住重點和關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和發展學生探究發現的動機和能力,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發現真理。這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才能使學生學會并學好。問題情境是要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教材的知識重點和難點,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迫切性。
例如在學習《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這節課時,教師首先用生動的語言介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而后提出這一節課的問題情境:1.光合作用能產生什么?2.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什么?如果把綠葉比喻為“綠色工廠”,那么它的“車間”和“機器”各是什么?動力、原料和產物各是什么?這些問題不僅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也為全課的教學提供了一條清晰的教學思路。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探究的欲望也油然而生,從而教師可輕松地把學生引導進入自覺探究的活動中。
二、發揮實驗優勢,培養探究興趣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教學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活動之一。但在課堂演示實驗中一般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是旁觀者,沒有直接參與,不利于其探究興趣的產生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嘗試將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利于學生探究興趣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激發。
如“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一節中“種子在呼吸作用中釋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可嘗試著改為學生實驗,大部分學生按照課本上的裝置及方法,驗證了萌發的種子在呼吸時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但由于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提示能否用學生已知道的二氧化碳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來探究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積極思考后,許多學生想到用口吹氣的方法,通過比較,自然地理解了種子呼吸時,放出了與人呼出的氣體中一樣的成分即二氧化碳。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了解學習過程,學會思考和怎樣學習,這樣能很快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延展探究空間,鍛煉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學是在要求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親自進行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式。觀察、調查和實驗,以及資料分析等,都是科學的探究活動。在新課改教材中,各種探究活動穿插在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一些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讓學生在課外的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得出問題的結論,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的知識時,在做好課外調查安排的同時,還可以布置學生在家里做“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實驗。上課時,先讓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植物在蒸餾水中生長得小且黃,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長得大而綠。緊接著教師提出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按自己的思維態勢進行推理、質疑、尋找答案。教師再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學生渴望得到正確答案時,教師給予啟發、引導,讓學生在解疑中,獲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無機鹽的新知識,也達到了對學生探究能力的鍛煉的目的。
四、突出教學主體,學生主動探究
生物學科教學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生物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他們“會學”生物知識,并運用它在主動地探究過程中摸索出學習生物的方法,使他們終身受益。
篇3
一、新課程標準下生物學實驗教學的變化
1.實驗教學理念的更新
生物課程標準以“倡導探究性學習”為出發點,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科學觀念。教師要在更高層次和更廣闊的視野基礎上對新教材的實驗進行再構思和再組織處理,探索新的學法指導,為學生提供鼓勵探究和發現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自我反思、質疑和創新。這就要求教師要親自動手組織和安排實驗,才能從準備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將實驗課作為促進師生實踐能力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
2.實驗教學地位的提升
生物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并對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做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這使得生物學實驗從課程教學尷尬的邊緣地位解脫出來,成為實現課程標準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地位顯著提高了。
3.實驗內容的多層次
新課標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實驗數量和類型都大大增加了,建立起基礎性、綜合性、設計性相結合的實驗內容體系,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課程必修和選修模塊共設計實驗63項,除了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和探究的28項實驗以外,還包括搜集資料、調查分析、制作模型、技能訓練、討論與交流的等各種實踐活動,而且選修教材的大多數實驗都與生產實踐、科學前沿密切相關,體現了實驗內容的現代化、先進性和應用性。新課標刪除了與解剖有關的所有實驗,體現了珍愛生命、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實驗教學方式的改進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和完善生物實驗教學,建議教師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從根本上打破了驗證性實驗一統天下的局面,由封閉式的實驗教學向開放式的實驗教學轉變。教師不再越俎代庖,而是根據不同的實驗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具有本學科特點的實驗方法和技術,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探究思維和創新能力。基于此,實驗的分組人數、實驗室的布局和管理形式都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滿足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的變革。
5.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
生物學實驗教學評價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從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科學素養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發揮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促使學生真正轉變學習方式,提高終身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下的生物學實驗教學評價體系逐漸趨于完善,對改進實驗教學和構建素質教育的實驗教學體系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6.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目前,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生物學實驗教學,開辟了實驗教學的新模式,為傳統實驗教學注入勃勃生機與活力。現代信息技術輔助生物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演示比較危險、復雜的實驗,或者數字化模擬實驗設計及實施過程,也可利用計算機網絡搜集和處理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及成果展示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
二、新課程標準下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
新課程標準下生物學實驗的地位、類型、教學體系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成為培養學生嚴謹科學態度和積極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中學要打破陳舊的實驗室格局,重新規劃和建設有利于新課程標準實施的實驗教學環境。
1.學生實驗室的重新整合與分配
新課程標準增加了學生實驗內容及類型,實驗教學的靈活性和可選擇性也相應提高了。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普通學生實驗室最好能集學生分組實驗、顯微鏡觀察、課堂演示實驗于一體,提高學生實驗室的利用效率。標本室占據面積較大但利用率較低,可以考慮將部分浸制或干制的標本放置于學生實驗室周圍,學生可以在課堂間隙觀察學習,既節省了單獨設置標本室的空間,又能發揮標本的教學價值。
2.設置教師實驗準備室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需要準備的材料、配制的實驗試劑、安裝調試的儀器種類和數量都比以往復雜得多。教師要參與實驗準備和教學的整個過程,需要單獨的實驗備課場所,室內要配置固定的實驗桌和實驗櫥,備足常用實驗器材、藥品、玻璃儀器等,隨用隨取,方便使用。可以將原來的解剖室改為教師實驗準備室,剩余空間放置保存條件比較高的標本。
3.增設生物培養室
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建立生物培養室,專門培養實驗教學所需的材料,或者提供給學生作為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基地和進行長期系統觀察實驗的場所。培養室除了常規設備,如溫度計、噴霧器、化學藥品和各種玻璃儀器以外,還應該增加一些新的設備,如干熱滅菌鍋、無菌工作臺、光照培養箱等,突出科研和專業實踐的特點,為深入開展探究性活動提供基礎條件。
4.增加實驗儀器和藥品
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高中生物必修和選修的教材中新增加了不少實驗,相應地也要補充一些儀器和藥品試劑,比較常用的儀器有干濕計、血球計數板、恒溫水浴鍋、冰箱、pH計、高壓蒸汽滅菌鍋等,還包括一些藥品,如甲基藍、健那綠、酚酞、吡羅紅、溴麝香草酚藍、常用的生長素、瓊脂、牛肉膏蛋白胨、水解酪素等。
5.配置計算機信息技術設備
在生物學實驗室中可以配備如電視、投影儀、計算機、視頻展示臺、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等教學輔助設施,還可采用局域網的方式創建網上虛擬實驗室或仿真實驗室,或者利用衛星電視系統和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遠程實驗教學,使實驗教學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6.改進實驗室的安全設施
新課程標準下實驗數量、類型、儀器設備和藥品大量增加,實驗室的安全規則在原有基礎上應該有所改進。首先,要保證生物實驗室人均面積的達標,尤其是要確保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包括教室里座位兩側及中間通道,學生前后排座位的間距要保證安全距離。其次,要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使學生明確實驗的正確操作規則,規范地使用藥品、操作儀器,尤其是新增加的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儀器和藥品,必須確保隨時處于教師的監控之中,最好能為學生配備防護圍裙、手套、防火毯等。第三,教師要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盡量選擇無毒或低毒的試劑,減少污染物,確保實驗安全。
7.實驗室重新布局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室式”或“排排坐”的實驗室布局,顯然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生物學實驗教學的要求。在保證符合《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范》規定的前提下,實驗室的布局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力求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首先,要積極營造實驗室文化,烘托出科學實驗的氛圍和生命氣息,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科學情感教育。例如,在實驗室兩邊的墻壁張貼生物科學家的圖像和名言名句;實驗室黑板一側的墻上可以開辟學生作品展示區,經常更新學生制作的標本、學具、小發明、小創造及問題探討欄目等;實驗室的墻角擺放四季常青的棕竹或者龜背竹,講臺上的玻璃瓶里斜插幾枝青翠欲滴的萬年青等;利用實驗室最后面的空間擺放一些標本、模型,并配合教學進度及時更換;等等。其次,實驗室的布局應適合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實驗內容和教學目標不同,學生分組人數及實驗器材的配備也要隨之變化,實驗桌的組合要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實驗桌要小型化,電源和水源的接入要與實驗桌分開,可以采用一些島式、組合式、可移動式的實驗桌椅,方便學生分組活動和討論。
三、結束語
科學、合理地建設好生物學實驗室并且高效利用其功能是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新課程標準的必要條件。中學必須重視生物學實驗室的改造,逐步完善實驗教學的各項設施,促進實驗教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成軍.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 陳繼貞,張祥沛,曹道平.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生物 教學法
教學方法在當前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中決定著整個教學的質量,所以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要求我們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探索、刻苦鉆研、大膽實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濃厚的生物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潛在的能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使新課程教學理念得以充分地體現。在此,筆者就談談自己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以供同行參考。
一、實施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所謂教學的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感氛圍,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就生物知識本身而言,它具有豐富生動的實際內容,而表征它的語言文字則是抽象和簡約的,學生所學的正是語言文字所匯集成的書本知識即教材。所以要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來解決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舊知與新知、背景與知識以及問題與思維的關系和矛盾,這樣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停靠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心向。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情境的途徑較多,主要有創設問題性情境、創設實驗性情境、演示直觀教具、創設類比性情境等幾種。就創設類比性情境而言,例如在學習高中生物必修3模塊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第1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中達爾文的實驗時,教師可以舉這樣的例子:我們人類在受到陽光照射時會瞇起眼睛,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感光的部位是眼睛。那么胚芽鞘的感官部位在哪呢?這樣學生對胚芽鞘感光部位就比較容易理解,印象也比較深了。
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進一步投入,現在即使是在比較偏遠的農村中學現在的實驗儀器也是相當齊全的,但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未能轉變,認為實驗課就是浪費時間,即使做一兩次實驗也只是學生機械地按教師的指令去動手,未能真正實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目的。殊不知,通過實驗,可以喚起學生對生物學學習的熱情及對生物問題的深入思考,并以此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并注意引導學生去主動觀察,讓他們因為好奇而自覺動手,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例如在指導“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性的提出如下問題:洋蔥表皮怎么取?取哪個位置最好?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蔥?結果,課堂氣氛熱烈,即使那些平時不太認真的學生也在認真細致地操作、觀察,一旦獲勝,感到由衷喜悅。同時,除了課本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還可根據學校實際條件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實驗,可利用生活中可找到的各種材料作為實驗材料。如用廣口瓶、新鮮樹葉、碳酸鈉等研究植物呼吸作用條件;用不同顏色廢塑料片研究DNA結構或DNA復制過程等,這些實驗操作簡便,現象明顯,既揭示了生命活動本質,還可以調動學生動手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三、聯系實際,讓生物知識融入現實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提出的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課程觀念,強調了理論聯系實際,尤其是聯系現實生活實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學實踐也表明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生活可以讓使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本內容,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在學習DNA控制蛋白質合成時可形象地把細胞核中的基因比喻成“司令”,把遺傳信息比喻成“司令員的指令”,把mRNA比喻成“通信員”,司令的指令以密碼的形式被通信員送到前方戰場上,翻譯給前方領兵打仗的指戰員。通過這些貼近現實生活人物的比喻,既實現了寓教于樂,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再例如在教學細胞呼吸一節的內容時,引導學生去探索酸奶是怎樣制成的?為什么新鮮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時間長些?腐爛的桔子為什么會散發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釀造的原理是什么?通過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不僅引起同學們的思考,更激發了學生探究細胞呼吸有關知識的內在動力,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對細胞呼吸原理、過程、外界因素影響、實際應用等一系列相關知識的深入探討。總之,將生物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意義是不可小視的,所以教師在生物教學中,不僅要強化聯系現實生活實際的意識,隨時注意觀察,研究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生物學新進展,并且要引導學生關心、關注、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指導學生運用生物學的原理解釋發生在身邊的生物學現象,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隨著新課改中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學在高中各科教學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高考中的比例也不容小視,所以作為高中的生物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的精神理念,以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并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還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把常識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把知識和實踐相聯系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實現現代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尹惠芳.對新課標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8)
[2]陳受星.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學[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報),2010,22(1)
[3]汪忠.新編生物學教學論[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楊重云.談生物學實驗教學情景的創設[J].生物學教學,2006,8.
篇5
【關鍵詞】生物教學 生活實際 綜合素質
現行的初中生物新教材貫徹了新的教學理念,教材內容的選擇富有彈性和開放性,內容的敘述更加生活化、情趣化,涉及到的知識大半部分是動植物、環境保護、生態及人口知識,這些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息息相關,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農村學生實際,“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物教學效果,下面筆者談談幾點體會與做法。
一、加強直觀教學,引入活的生物或實物材料
在生物教學中,加強直觀教學,引入活的生物或實物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和內部動機。由于初中學生基本上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中,針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在組織教學內容時,每節課幾乎總是從農村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活的動植物或實物,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或生產中的實際引入新課,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然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結論。然后再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即:準備活的生物實物觀察實驗講解討論歸納總結結論運用鞏固。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更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農村中學還可充分發揮其與生產、生活及自然界聯系緊密的優勢,來彌補設備條件等方面的不足。
二、優化教學內容,滲透農村實用技術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滲透實用技術的傳授。初中生物的諸多內容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聯系,如發芽率的測定、合理施肥、光合作用、開花和傳粉、營養繁殖等。在傳授這些知識時,特別注重補充一些與當地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強調動手實踐,將所學知識用于生產實踐中。例如教“種子的萌發”一節,除講明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外,主要讓學生掌握在農業生產上應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證這些條件,教學會學生測定種子發芽率的方法。
三、開辟實驗園地,提供實習場所
為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場所和實踐場地,我們應結合校園綠化和農業專業實習基地的開發,加強教學實驗園地的建設。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把學生帶到相關的實驗基地進行現場講授,當場實踐,學生很感興趣。如進行“營養繁殖”一節的教學時,把學生帶到苗圃,邊講邊練,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了扦插、壓條、嫁接等苗木繁殖技術。學習了植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后,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修剪枝葉和調節果園生產中的“大小年現象”的實踐,為校園環境的美化、綠化和當地經濟的發展做貢獻。
四、開展課外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帶領學生走出學校。與農業基地、果林專業戶、養雞場等建立聯系,組織學生到那里參觀實習,進行社會調查,實驗學習,并將學到的新技術進行推廣。如學習“開花與傳粉”一節時,帶領學生到玉米雜交制種實驗田,學習人工傳粉制種技術,弄清玉米禿頂的原因。既豐富了知識,又增強了動手技能。這些都是從農村實際出發,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標指導下,優化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農村的有利條件,滲透職業技術教育,逐步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五、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培養優良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生物科學的優勢,對學生進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因為其中有許多內容跟生物學知識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例如,綠色植物對人類的作用,綠化的重要意義等,可見“認真值日,保護校園整潔優美,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很重要;青少年骨質柔軟,硬度小,彈性大,不易骨折,但易變形,要注意“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對許多器官系統會造成危害,酒精也會對腦、心臟、肝等許多器官產生傷害,“不吸煙、不喝酒”利人利己;進化的觀點貫穿生物學的始終,要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觀點,讓學生“舉止文明,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等。
六、引導學生體味生活,關注健康,珍愛生命
初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黃金時期,生物學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人體生理知識,并運用于自身保健,促進健康成長。例如,學生明白人體長高的原因,就會更有效地促進自身長高。教師還可以提供給相關知識,如運動、合理膳食、營養物質的攝取、曬太陽、充足的睡眠,等等。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當前有關青春期教育的內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極少,無法滿足學生因身體和心理上快速而巨大的變化所產生的渴求。因此,生物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和接受水平,對他們進行青春期教育,讓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使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
參考文獻:
[1]關鴻羽,白銘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3).
篇6
[關鍵詞] 主動學習;角色轉變;課堂教學;學法指導
目前的教學,大多數學生只接受固定的答案和結果,大量的標準化試題的訓練束縛了學生對科學發自內心的喜愛,扼殺了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真知的熱情,不能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現代學習方式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主動學習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如何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現將筆者在生物教學中進行的一些探索介紹如下,以就教于同行。
一、積極滲透新課程理念,實現教師角色的真正轉變
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對教師角色的轉變,這是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發展的互動過程。互動就是交流,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所以,課堂教學的一切設計,都是為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為學生服務的課堂氣氛。教師作為學習參與者,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起尋找真理,同時給學生心理上支持,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與他人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而不是傳統教學上教師是主體,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角色轉變了,學生才會接受你,喜歡你,從而對生物產生濃厚興趣。
二、積極改進課堂教學,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于激勵、喚醒、鼓舞。”高中生物不僅知識密度大,有的內容抽象,提出讓學生討論類問題多。正因為如此,激發和保護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對解決學生不適應高中生物學習、感到題難做,因而產生厭學情緒是有益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地刺激學生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樂學好學,積極投身于課堂活動中去。生物課堂教學應該像生命一樣生機盎然、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
1.教學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想象。如可以引用:“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詩句來描繪競爭、生態因子溫度影響及植物向光性的現象,可以用“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繪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群落演替現象吸引學生注意。
2. 注重設問激發學生興趣。“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設置矛盾,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進行互動討論,誘思探究。如講述抽象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引入神創論、進化論等觀點之前,可問學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謎題引發學生激烈爭論激發學習熱情。
3.及時鼓勵評價。關注每一位學生,就是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注重學生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施教之初,貴在引導。”生物的特點是內容廣而細,在部分學生中形成了“生物偏文科,要死記硬背”的印象,如何形成學習的新局面,讓學生勤動腦,以培養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就應指導學生盡快養成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1.建立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基本結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生物新課、高效率取得學習成績的基礎。通過自學閱讀課本、查資料等,可從整體上了解教材,體會知識層次及其所占位置。上課時,學生就可以集中精力理解重點,重視難點及關鍵點,這樣學生會學得輕松、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提高自學效果,教師精心設計自學提綱,在提綱中編排一系列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新穎而有趣的問題,營造一種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帶著問題查閱資料。例如,在學習《 遺傳的基本規律》一節第一課時,筆者給出情景材料,提出一組問題,讓學生閱讀教材: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從而思考:
(1)孟德爾的雜交試驗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其試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相對性狀?同學們說說,人體存在哪些相對性狀?
(3)根據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品種的豌豆之間同時具有多對相對性狀,如何進行雜交試驗,才能便于研究和分析呢?
2.聽課是學習的關鍵。上課要設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聽,抓住重點聽,循線索聽。對重點知識要認真聽,認清各知識點所應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對難點要學會分析的方法,有疑難問題要大膽質疑,不要怕學生出錯,使學生大腦保持活躍狀態。記筆記要記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記提綱,抓規律記歸納方法,抓細節記疑難,抓實驗記現象和實驗細節。如《遺傳的基本規律》第一課時要重點掌握孟德爾分離定律中子代的基因組合及性狀分離比以及用來驗證分離現象的測交試驗,掌握分離定律的實質,理解純合子、雜合子,等位基因等概念。指導學生記筆記時,應讓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及聯系,記住雜交測交的實驗方法和分離定律的基本要素等。對于作業的布置,筆者打破了往常慣例,把每一節按知識點分解成若干塊,解剖麻雀,逐步深入,形成問題,既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又重視學生分離定律計算的理解,同時在課堂上巡視指導,對每一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心理研究表明,一節課下來,學生只能記住教師所講內容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所以,課后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對知識點進行反饋和補救,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理解所學內容后再做作業,然后再看書,這樣可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理解、概括和歸納能力。
3.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小結,掌握類比、聯想等多種學習方法。為了克服生物知識多而散,不好記且易忘的缺點,指導學生進行聯系,前后對比,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對各章節的知識進行不斷的組合、創新,總結出各類知識的學習方法和要點。例如,形象記憶減輕學生記憶負擔:如微量元素的記憶賦予含義鐵猛碰新木桶來記Fe、Mn、B、Zn、Mo、Cu就形象生動好記,功能蛋白質的作用簡記為催運免調等。
高中生物要求學生養成宏觀認識現象,微觀探索本質的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要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勇于探索的性格。例如,由于細胞膜的分子結構是微觀的,如果直接說出其化學成分,學生難以接受。筆者先用多媒體展示細胞膜的發現史,讓學生進行推測,然后再展示細胞膜的結構模型,并對照課本上的圖讓學生自己說出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及結構。此時,再趁熱打鐵,演示熒光抗體標記的人鼠細胞融合實驗的動畫軟件,引導學生說出細胞膜的結構特點。這樣的處理不僅使學生印象深刻,而且使學生感受科學發展的日新月異,激發其探求生命科學奧秘的興趣。
四、大力開發與利用實驗室資源,提高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生活現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的理論也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所以,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實驗歷來是生物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新課程更加突出了實驗探究的地位,因此,教師都要十分重視生物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要積極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生物實驗教學改革,通過開放生物實驗室、開發微型實驗、組織家庭小實驗等方式,延伸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要充分發揮生物實驗室這一常規課程資源的教學效益,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科學價值和生活價值,使學生樂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實際操作、制作能力。如學習了還原糖鑒定后運用該原理鑒定糖尿病,學習酶的特性后觀察菠蘿蛋白酶的消化,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如何測等,學生收獲頗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實驗具有獨特的魅力,不僅能由現象提示本質,更能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灌輸給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而且能培養學生創新力、想象力、美的感受等。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應盡量多做實驗,把課本中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讓實驗去說話。
五、充分利用學校信息化課程資源,開發適應本校學生實際的多媒體件課件
篇7
關鍵詞:生物教學;新課程;生物科學素養;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2-122-01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種教學理念的改變,使我們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對新課程的感知到熟悉的過程中,新老教學觀念不斷撞擊出火花來。
一、生物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對生物沒有興趣,根本主觀不會去學習生物。而學生有主觀選擇能力,即便父母或者壓力強迫他們去做某一件事情,沒有興趣的支持,學生也做不好。從生理心理學方面來看,眾所周知,大腦有一種神經遞質叫多巴胺,它除了影響學生的情緒外,還負責著感覺,感情,開心和興奮的傳遞,這里重要的是興奮。求知欲被滿足會產生興奮,而求知欲也就是興趣。所以當學生學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時,會開心興奮。由此可見,如何產生興趣,是學習最重要的。往往平常學生是不需要刻意培養興趣的。而有的時候,學生是需要學習一些非學不可的,暫時不想學的,已經學疲憊了的東西。 所以教師要找到一種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產生興趣去學習的方法。
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
生物教師要巧用詩詞、成語、俗語,提高興趣。例如,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頑強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詞“雙蛾來翩翩,慕此堂上燭,附炎盡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飛蛾的夜生活習性和趨光性描述的惟妙惟肖。引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來描述食物鏈的關系,通過“樹蟬 螳螂黃雀”這一食物鏈的有機聯系,引伸出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轉遞過程。用“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的會打洞”來說明生物界遺傳的普遍現象。學生聽來有趣,簡明易懂。在學習植物細胞得失水分的原理時,若只講:“當細胞液濃度高于細胞周圍水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當細胞液濃度低于細胞周圍水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這樣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容易混淆和遺忘。利用“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學生熟悉的俗語,再對學生說:水是往“高處”流的。讓學生產生了疑惑,水為什么會往高處流呢?再給學生解釋,這里所說的“高”是指濃度的高低,即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是由溶液濃度低的地方向溶液濃度高的地方滲透。這樣學生釋然,既提高了學生的識記和理解,又增強了趣味性。設疑要有趣方為巧問,設疑要有度方為善問。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最能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重視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
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 、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這就是說,我們一線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只有重視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程增添了一些科學前沿的知識,尤其是在現代生物技術方面改動很大。這就提醒我們,培養科學素質絕不是紙上談兵。我們在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地介紹最新科研成果,與科學前沿接軌,以便達到新課標要求。
為了更好地開發學生潛能,激發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在課堂上經常根據課標內容,與科技新聞接軌,通過討論來實現課標要求。比如: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由染色體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 ,就公布這條特大新聞,教師可以介紹大致內容,這種染色體的自然脫落物將引發衰老和癌癥,教師在正好講到真核細胞有染色體的事情與這個內容相關。于是,通過一系列問題串組織學生討論。
通過過熱烈的討論,大家會理解,這一科研成果,無疑是醫學界,乃至人類的爆炸性新聞。科學是無國界的,我們要為之鼓掌。同學們有可能針對這個科研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未來發展前景展開了幻想。雖然有的觀點也有可能有點幼稚,但是,大家已經對生物科學前沿的發展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并且深入理解了當前所學知識。
許多生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比如:在講到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時,大家理解了的長途跋涉和胚胎發育的辛苦,從而喚起珍惜生命和孝敬父母的意識。
講到細胞的化學成分時,發現學生缺鈣癥狀抽筋現象比較普遍,大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這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如何補?在課堂討論時同學們會懂得經常喝骨頭湯才是最好的辦法。類似這樣的實例很多,生物學知識起到了指導作用。
新課標教材中有不少生產流程的實例,好些都是學生必做實驗和實驗建議。根據課標內容適當編排教材順序,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與相關學科聯系 提高綜合素質
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還要為學生的一生奠定基礎。
比如:當我講完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會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領學生概括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然后提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產物中都有水,可以約掉嗎?為什么?”學生會說,“不能。因為第二步需要水,第三步才產生水。”這時候,我就調侃地說:“是的,這個水不能約掉,因為遠水解不了近渴哦”。這樣,大家在笑聲中強化了重點知識。
篇8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困境;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20-021-1
雖然生物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隨著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各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生物科學已經日益呈現出主導學科的地位,新課改也在不斷緩慢的進行中,但是初中生物學科還是難以抵擋時下教育教學的巨大阻力,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地位困境、教學困境、教師價值追求困境
1.地位困境
(1)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如今,初中生物學科的地位很低,處于一個“次要”的位置。而生物學科本身的價值是否處在“次要”的位置?我認為國家設立課程體系是有依據和目的的,也是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每門課程都有它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應以人為的“地位”而劃分高低之別。
(2)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及領導心目中的地位。無形的中考指揮棒指引著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行為。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學校自然也不會花相當的力氣來對待,甚至也沒能給所謂的“副科”指引一條“特殊”的道路,來實現“副科”教師的個人價值等。這無形中降低了生物等“副科”的地位,也影響了生物教師在學生及家長心目中的地位。
(3)在學生及家長心目中的地位。長期以來生物學科在學生機家長的眼中就是一門“副科”,決定不了孩子的升學,其地位遠不如“主課”的重要,因而學生不重視,學好學差一個樣,導致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學習積極性。
(4)在教師心中的地位。長期以來“主課”和“副課”之分在教師心中已根深蒂固,加上中考政策、績效考核的變化以及學校領導、學生及家長的不重視,使得生物教師逐漸降低了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教學上產生了懈怠性。
由地位困境帶來了教學困境和價值追求困境。
2.教學困境
(1)教學目標的困境。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有效的教學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制訂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它就像導航儀一樣指引著教學的方向和目標。
生物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由于應試教育的慣性,以往教師片面重視知識目標的達成,忽視其他目標特別是能力目標的達成;教師缺乏對教學目標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對如何制訂教學目標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培訓;生物學科教學評價和依據的不可觀察和測量性,使得教師制訂教學目標的能力受限,實踐中很難實現有效教學。
(2)教學方法的困境。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總干事納依曼指出:“今天教育內容的80%以上都應該是方法……方法比事實更重要。”由此可見,“方法教育”在教學中舉足輕重。科學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現實中,有些教師經常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控制課堂,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視學生的發展,多采用傳授式、灌輸式、強加式的方法;有些教師則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等方式,追求課堂的開心活躍,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良好的教學組織管理,學生學習缺乏組織性、導向性和目的性,教學效果不佳。
3.生物學科教師的價值追求困境
(1)職業理想、規劃的困境。長期應試教育的壓力,使得生物學科教師目光短淺,教學的功利性較強,很少思考職業理想和職業發展規范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新課程理念逐步被了解、認識,生物學科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開始重新審視生物學科,審視自己,思考職業理想和規劃問題,但是苦于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夠系統、全面、徹透,未能真正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對職業發展規范也缺乏理念認識和實踐指導,教學也是無的放矢,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
(2)專業發展的困境。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沒有組織系統、全面的專業發展的培訓、研究、學習等,生物學科教師缺乏對本專業發展的理論性認識,實踐中普遍比較迷茫,積極性和主動性受挫,專業發展受到限制。
(3)自我價值實現的困境。由于職業理想、規劃和專業發展的困境,導致生物學科教師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自我價值難以實現。
二、有效解決上述困境的幾點對策
1.生物教師要擺正心態、正確定位
首先,正確定位自己及生物學科。雖然生物學科處在上述種種困境中,但是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我們不能被客觀環境的影響所左右,而應當及時擺正心態,樹立信心,重新認識自己和學科的重要性,找到“最初的自我”,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職業理想。其次,幫助學生及家長正確定位教師及學科。利用課堂及課余的時間,特別是抓住課堂教學,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生物學科的重要性,重新思考“主科”與“副科”、智商與情商、考試與生活等的關系,逐步改變對生物學科及教師的看法,從而使師生和諧發展。
2.生物教師要找到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及方法
篇9
關鍵詞:新課標 生物 實驗教學 改進措施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下的教育思想逐步轉變的情況下,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生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核心要求,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足夠的課程資源。之所以進行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培養思維比較開放且創新能力比較強的新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強調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教育理念,主張老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學的效果卻并未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就課程來說,它是一種教學資源,它的開發包括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及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等方面。從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這方面來說,關于學科的教學內容,新課程強調其要更開放,不同的學科或者學科內容之間要更有交叉性,知識點要更整合,而且要更具有綜合性,因此就要求有豐富的知識庫給教師提供營養,有更多的課程資源可以供教師使用、選擇和開發。但因為地域的原因,我們這里經濟比較落后,硬件設施比較薄弱,教師可以獲取信息知識的資源相對較少,再加上生物實驗室條件的簡陋,學生無法充分使用實驗器材,生物實驗教學無法達到新課改的要求。
2.沒有標準的實驗室配備。標準的實驗室和完善的硬件設施是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改進生物實驗手段、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保障,但受地域、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實驗室的設備器材、藥品等相對較少,甚至完全不具備一些實驗所需的器材,另外即便配備了這些儀器和藥品,也沒有專門的存放場地。在這種情況下,新課程要求的某些創新實驗因為缺乏相應的儀器和藥品而往往無法實施。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進措施
新課程改革下的《生物課程標準》對于生物實驗尤其是探究性的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強化來激發學生對生物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開展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學校要努力解決其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問題,對實驗室的使用進行協調,加強其管理,努力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1.協調實驗室的使用。在實驗室少而班級多的情況下,實驗室的管理員就要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以便更好地配合生物教學研究。首先,實驗員要對多媒體課和實驗課進行登記和安排,保證每個課程和每節課都能正常地開展。其次,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要盡量在課下的時間開放實驗室,使學生可以動手做一些自主性的實驗,例如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演示實驗、實驗室上學生沒能親自動手做的實驗、課外的一些小實驗、制作植物標本等一些在課堂上無法操作的探究性的實驗等。實驗室的開放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這門課程的興趣。
2.對實驗室進行規范的管理。對實驗室還要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首先要管理好儀器和設備,對生物標本、生物模型、生物實驗儀器、常用的玻璃儀器器材、常用的試劑藥品等進行分類擺放,而且在擺放的時候要注意在實驗櫥的上格擺放較輕的東西,在下格擺放比較重的東西,藥品、試劑等都要貼上相應的標簽,對儀器和藥品進行科學規范的存放等。其次要制定嚴格的實驗室制度,從儀器的使用保管、實驗老師的職責到學生做實驗時的要求都要具體地進行規范和管理。在實驗儀器出現故障時,如果實驗員無法檢修,就要及時地進行登記并通知有關部門拿去修理或者是更換,保證實驗課的正常開設。實驗室要保持整潔有序,在實驗結束以后,要把玻璃儀器洗凈,把儀器和藥品放到原來的位置,保證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
3.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除了對設備器材進行妥善的保管,實驗員還應該具備對儀器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對實驗教學進行有效指導的能力。這對實驗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們不斷地學習管理知識和實驗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驗室管理水平。近年來,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作用下,生物科學知識也在經歷著不斷的更新和進步,這就要求生物實驗員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對生物學科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學科的輔助知識進行不斷的鉆研,及時了解并掌握生物學科的動態發展。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是素質教育培養開放性、創新性人才的核心要求。因此在具體的生物實驗教學中,要積極克服并解決硬件薄弱、課程資源缺乏等客觀問題,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周梅 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管理體制改革之我見[J].衛生職業教育,2009,(7)。
篇10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興趣,說白了就是教師設置一個讓學生心甘情愿鉆進教學活動的“圈套”。創設問題情境的基本思路是呈現活生生的現象,使之與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產生認識沖突;或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里所說的“活生生的現象”可以是來自生產或生活領域,也可以來自科學史或科學研究案例。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每一節的“問題探討”和“探究”中的情境教材為此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具體思路。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一節的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問題探討”中的《侏羅紀公園》片頭片段創造一個關于基因功能的情景,并設計問題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愿望,這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之一。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注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生物學科比較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踐,新課程也指出“生物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經濟活動等方面密切相關。”當學習材料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到“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這一相關內容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起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要注意挖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的書本知識。如:買西瓜時大家都知道在個子大小一致的情況下買重量輕的,因為它熟了,這里面蘊含的生物學知識與細胞的呼吸有關。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勢必會產生厭煩的情緒,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組織教學,經常變換教學方式,讓學生始終存在新鮮感。
1、多媒體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時空的局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恰當地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模型法教學
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描述。組織學生制作、建立各種模型,如細胞結構模型、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等,可以把復雜抽象的事物變得簡化和直觀,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激發起來了。
3、競賽法教學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在組內或組間開展良性竟爭,從而形成強烈的學習氛圍。如:在講到DNA復制一節時,可以將學習內容問題化,每個小組重點解決一個問題,課上由小組指定發言人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組內其他成員補充,同時回答其他小組成員提出的疑問。這種方法在使用時要注意多照顧弱勢群體。
4、記憶法教學
當知識記不住時,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如果能把知識“口訣”化,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也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如:學習8種必需氨基酸時編成口訣:攜(纈)一(異亮)兩(亮)本(苯丙)甲(甲硫)色書(蘇)來(賴)。
四、適時融入生物科學史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生物科學史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生動教材。將生物科學史融入生物學教學中既充滿興趣又顯示其必要。如:在講遺傳定律時,我融入了科學家探索遺傳奧秘的100多年的歷史,使學生們感慨萬千和興奮不已,理解了科學的本質,感受了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
五、積極開展探究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 上一篇:草坪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 下一篇:建筑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