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范文
時間:2023-05-29 15:0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孔子思想的現代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孔子;“仁學”;“人本位”;美;善;現代意義與價值
在人類的文明史上,孔子算得上一個偉人,他不僅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時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藝理論批評家。孔子的文藝理論思想雖無專著論述,卻貫穿了他的整個思想,不僅邏輯嚴密而且自成體系。孔子的文藝思想散布在《論語》中,主要涉及了文藝與道德修養,政治的關系,文藝批評的標準,文學的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以“人本位”和愛人為基礎和核心的“仁學”思想。
一
到底什么是“仁”呢?仁在《論語》中出現過就有109次,孔子對于“仁”的解釋也有很多種。孔子在《中庸》中對仁的解釋是:“仁者,人也。”這算是中國振聾發聵的第一聲吶喊,第一次把人擺在如此重要的高度與地位,仁就是把人當人,就是“人道”,以人為本,“人本位”,而不是神本位,天道主宰一切。這在孔子生活的新舊交替動蕩不安的春秋末期,不能不說是一種創舉。在不把人當人的奴隸社會末期,舊的制度,觀念發生動搖變化,而新的社會關系尚未形成,孔子第一次把人的地位和作用旗幟鮮明的呼喊出來。
西方,也一直在追尋這世界的本質。從古希臘的“水”,“數”“氣”到中世紀的神學,近代的理性,直到現代人本主義倡導的人才是主宰宇宙世界的主體。西方先哲花了兩千年才達成的共識,而我們的孔子早在兩千年以前就有了這一先見之明,不得不讓人佩服孔子思想的前瞻性。
以人為本,活成個人樣,而不是動物,這是孔子對“仁”的最精辟也是最透徹的本質解釋。把人當人,一切的文藝作品首要的是滿足人的本質要求,合乎人類的生存目的。文藝首先應當是人的文藝,必須反映人類的情感,道德,觀念,思想,訴求,這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尊重并肯定人的價值,在現代顯得尤為重要和難能可貴。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但是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乏。到處是燈紅酒綠,物欲橫流,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充斥并泛濫人們的精神家園。過分強調物質上的滿足,而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東西。人怎么樣才能活出人樣,怎樣才能擺脫動物屬性?
其實我們應當從兩千多年的孔子那兒汲取智慧,為己所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應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首當其沖的應該屬孔子“仁學”的復興。孔子的“仁學”第一教會我們的便是人,成為人本身,以人為本。
二
“愛人“是孔子“仁學”的靈魂和內核,也是根本所在。孔子在回答樊遲什么是仁時,提出了“仁者愛人”的重要命題,也是“仁愛”的精髓。孔子的“仁者,人也。”首先把人當做人來看待,這是仁學的前提,也是基礎,在此基礎上把“愛人”作為仁學的靈魂和核心,把愛人作為仁的出發點和根本。這樣,以人本位和愛人為核心的“仁學”精神就已經基本確立了。
仁的主要意義是“愛人”,要愛自己,愛別人。既要愛自己的家人,也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后來的“泛愛眾而親仁”愛一切眾人。仁學的“愛人”是寬泛的,也是廣博的,是眾生平等之間的愛,是不怨天尤人的樂觀的愛,也是以德報怨的寬容的愛。
怎么才能做到仁呢?愛人還不夠,由此擴展到家國,天下,孔子把仁的內容,修行方法也一一解答。仁的基本的內涵有孝、悌、忠、信、誠、恕、敬等等,這些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修養的必備條件。怎么才能修行成仁呢?在《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孔子又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求人人都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仁為內容,以禮為形式,孔子建立起他的道德倫理體系。
文藝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現實世界的真實映照。好的文藝作品能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能引導人們積極向上,更能改善社會關系,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如果我們的文藝能夠繼承和發揚孔子仁者愛人的精神,少一些娛樂嬉鬧,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靡靡之音,多一些人文情懷;少一些暴虐血腥,多一些人道主義。如果人人都多為他人著想,做到孝、悌、忠、信、誠、恕、敬;如果人人都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仁者愛人,泛愛眾為仁。人們的靈魂還會不能安歇嗎?精神家園還會被拜金主義侵蝕嗎?人們的道德底線還至于被浮華的世界沖垮嗎?
三
孔子在文藝批評和美學上的主要思想是注重美和善的結合。“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主張既要“盡美”,又要“盡善”,使美與善完滿地統一起來。美與善結合起來評價文藝作品,是孔子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也高度契合了文論所強調的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是美學的觀點。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歷史唯物主義,把文學藝術納入到他的整個社會結構理論中,明確指出文學藝術是生產關系總和構成的社會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是上層建筑中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1](p15)文藝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馬克思將人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為四種,即科學的、藝術的、宗教的和實踐的,即精神的。[2](p39)文藝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審美意識形態。
恩格斯在《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中提出,并在《至斐?拉薩爾》中稱美學和歷史的觀點是文學批評的最高標準,他說:“我是從美學觀點和史學觀點,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標準來衡量您的作品的。”[3](p257)所謂美學的觀點是指:一切文學作品都是審美的作品,是按照美的規律造型的結果。在評價文學作品時要看作家的創作是否符合藝術的規律和遵循正確的美學的法則,是否有藝術獨創性和較高的審美價值。[4](p352)這與孔子提出的善和美結合的標準是一脈相承的。
文藝是一種具有審美意識形態屬性的特殊意識形態。大的方面來說,文藝能夠囊括宇宙蒼穹,對現實人生的清醒關照,探尋人類的生存目標和最終去向。小的方面來說,優秀的文藝作品能夠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領人們追求真,善,美,反對假,惡,丑。
真,善,美,是世界永恒的主題。盡善盡美是孔子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也是人類基本的價值取向。美和善的結合,按照美的規律來關照世界,反映生活,這點對于我們今天仍然具有指導借鑒作用。
文藝應當關注當下人們的生存狀態和意義,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愛人,泛愛眾,引導人們講禮樂,講謙讓,講誠信,講友愛,講和諧,以積極向上為榮,以墮落腐化為恥。追求真,善,美,反對假,惡,丑,做到盡善盡美,這樣才能夠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是孔子的文藝思想的現代價值與意義所在。(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
參考文獻:
[1]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2
關鍵詞:孔子儒學;政治思想;認識
孔子儒學產生的背景是順應當時歷史社會發展要求,在當時具有一定倫理思想以及治國學說,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政治思想。孔子的儒學思想經過多年發展在后期有所改變,對孔子儒學思想的認識應該結合當時孔子的思想以及后來演變的儒學思想,并將這種思想放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把握思想的內涵及本質精神,而不是過于拘泥在一些固定歷史環境下形成的具體主張和結論。
一、孔子儒學思想的特質及其現代啟示
孔子的儒學思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是具有很強烈的時代印記的,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當時歷史環境的約束,孔子的儒學思想中不免會有許多思想在當今看來具有落后性。但是探索其思想精髓,還是對現代社會具有一定的現實其實和借鑒意義。
(一)孔子的儒學思想中具有現實批判精神
孔子的儒學思想在形成初期十分側重于社會制度的完善與和諧,也十分重視社會政治實踐學說,孔子的儒家學說既參與到了現實政治中,但又與現實政治不能混為一談,而是保持著強烈的批判精神,并且希望借助于道德方面的理想去轉化為現實政治。研究學家認為,在孔子儒學思想中反射出的眾多批判性精神都是對當時封建社會的一種反抗,表達了人們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改革希望。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出發,既包含了對現實社會生活中人性的負面因素和表現進行批判,也包含了對現存的政治體制和統治秩序的批判。孔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落后,它會一直存在影響著后世人們。
(二)孔子的儒學思想中具有積極創新意識
孔子儒家學說中貫穿中心的有兩個字:“禮”和“仁”。從這兩個字中可以折射出孔子思想的創新性,雖然在孔子思想中十分推崇“周禮”,但是并沒有照搬周禮的所有思想,而是將自己獨到的見解融合在“周禮”中,對其進行適應社會的改造工作。
(三)孔子的政治思想注重社會制度的完善和諧
首先,從人心性的角度看,孔子的思想并沒有局限于人的內心世界,而是將所有外在的事物解決都放在了內在的生命和心性上,并引導人性朝著好的方向去轉變。孔子思想中強調的“禮”與“仁”相對于當時比較嚴苛的法學思想對比更為重視社會制度的完善及和諧。但是孔子思想是當時社會環境的產物,與現代社會制度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去認識去思想的可取之處,對于F代社會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孔子在儒學思想中體現出的治國思想對我國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設過程中以及進一步完善國家的政治制度和各項社會制度中起到了積極的現代啟示。
(四)孔子的政治思想強調了社會的倫理道德建設
孔子的政治思想與倫理道德思想是緊密結合的,這也是孔子一直以來所推崇的“王者之道”,其思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他的大同和諧社會理想。在孔子是思想中一直強調要“仁者愛人”鼓勵成員之間相互團結、關愛,希望天下統治者實行“仁政”。孔子在這些思想以及表達中都反映出了強烈的道德元素,這些積極的部分是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的。
二、在發掘孔子儒學思想中現代價值時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注意將孔子的思想傳統與現代政治思想理論相結合
孔子政治思想的產生以及應用是受到當時歷史環境和條件的影響,是歷史的產物,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過程中,我國將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過于放大,從而極力強調中國文化的主體地位以及優勢性,從而將兩者對立起來,這種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不能沿用和借鑒的。無論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具有其強烈的時代背景及歷史約束的,但也有其可取之處,因此在借鑒思想的同時應該結合現代政治思想理論,既能正確體現出儒家思想的理念也能實現思想的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的現代思想理念。
(二)孔子儒學思想精神永久傳承
孔子的儒學思想在我國歷史發展中經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我國在革命期間也曾經掀起打到孔家店的熱潮,但是在一定時期過去后,人們開始重新思量孔子思想所包含的進步性意義,人們開始意識到,對傳統文化和思想并不能一味的全盤否定,而是吸取其中精神精華,剔除糟粕落后的思想。孔子儒學中所傳達的政治思想雖然產生于封建社會,但其中的精神和內涵仍然值得現代社會去借鑒。
三、總結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時期逐漸形成的一套治國之道,其中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的社會時局具有進步意義,同時也影響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在孔子政治思想中所涵蓋的那些積極因素,會以不同的思想表現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精神世界和政治、文化生活。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論語;和諧思想;現代價值
和諧理念在《論語》中是作為一個豐富的思想體系出現的,和諧思想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也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來源,人類想更好的生活下去,也必須對中華傳統的“和”文化有更科學地認識和借鑒。
一、和諧思想溯源
事物的本質是由事物的起源決定的,所以追溯和諧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也是十分必要的。
關于和諧思想最初的意義到底是指的什么,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話題。有兩種主要的說法,一是指一種在音樂上的調和境界,是連貫一致的韻律,互相配合的各種樂器通過交錯發出的不同音符,優美和諧的樂曲就被演奏出來了,這就是“樂之和”。二是指“美味佳肴由多種成分相濟而成”,這就是“食之和”的由來。
“和”在春秋時期已經變得非常流行。此時頗值得重視的是孔子的說法,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這是繼承了前人的思想。從總體上說,“和”被思想家們普遍定義為是在相互之間差異和分歧不被否認的基礎之上,在人與人的相處和各種其它的相互關系中維持人倫關系的。
二、《論語》和諧思想的內涵
《論語》體現出多方面的和諧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它歸結為和諧的個人身心、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的三方面。
(一)和諧的個人身心。《論語》啟迪我們自身,要在現實生活中保持態度的積極、心境的快樂、心情的愉悅,這樣才有可能做到心態和思想的和諧,要對利與欲、義與利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只有提高了個人素質,達到了身心的和諧,家庭和社會的和諧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論語》中有很多章句都闡釋了個人身心的和諧,從這些章句中可以看出,身心和諧的實現,加強自身的修身是首要的,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和明辨對與錯的能力。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和向他人學習,我們要心存善念,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彌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我們要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今天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我們更加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把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動力,才更容易達到內心的和諧。其次,對待富與貴也要有正確的態度。孔子認為富與貴是合理存在的,是人追求和欲望的正常表現,但如何正確追求富貴是其中的關鍵問題,要取之有道。在對通過正當的途徑和正確的方法去獲取富貴的人表示肯定的同時,孔子對唯利是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味追求物質利益的行為也是持反對態度的。最后,孔子認為身心和諧是一種人生價值,強調每個人都應有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堅強的意志,努力實現人生更大的價值。同時在生死攸關的時候,還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
(二)和諧的家庭。家庭是社會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個社會的細胞。如果家庭不和諧,社會也就不會和諧。和諧的家庭是《論語》和諧思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關系中的行為規范有很多,“孝悌”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它對于家庭成員來說是必須具備的道德素養。
《論語》中關于“孝梯”有很多章句,在家庭生活中,要對父母敬愛、對兄弟友愛,使孝梯變為人們心中自覺的道德活動,使尊老愛幼和和睦相處能存在于每一個家庭之中。整個社會的和諧需要家庭和諧的積極促進,大國家的和諧需要小家庭的和諧的維護。
(三)和諧的社會。整個社會的和諧離不開個人和家庭的和諧。只有個人和家庭和諧了,社會才能真正和諧。《論語》中和諧思想有一個最終的追求目標,那就是社會的和諧。社會是由許多個體匯集而成的有組織有規則或紀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關系的群體,各個部分和要素在社會系統中只有都處于一種和諧一致的狀態,才能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論語》中牽涉到的社會和諧包括和諧的社會群體,和諧的民族和國家。
三、《論語》和諧思想的現代價值
和諧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孔子生活在一個時代,我們今天生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所以《論語》中體現的和諧思想是不同于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思想的,這也就使我們應更加理智地看待有關于《論語》中的和諧思想應怎樣發揮其現代價值的問題,完全否定是不正確的,全盤照搬更是不明智的,正確的做法應是吸收其精華的部分,摒棄其不適應時展的部分。
(一)現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吸收借鑒的重要理論資源。從理論的方面說,事物的本質是由事物最初的起源決定的。一些重大政治方針是可以代表社會的發展方向的,而這些方針的產生,既是與某一具體時代密不可分的,同時也對歷史上的思想資源有或多或少的參考和借鑒。現在我國正在大力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政策的產生,也是建立在對先前思想資源的吸納和整合上的。從這點來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思想提出的理論淵源,就來源于和諧思想,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要積極實行,深化改革也需進行理論探討。人們在解決現代社會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時也只把眼光局限于當下的社會中,如何突破這個問題,而能夠從中國自己本身的理論資源中得到更多的啟示,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課題,這也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現實的明智選擇。當前中國仍然處于社會的轉型時期,在這種轉型過程中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改變,中國社會存在的許多問題也都暴露了出來,諸如越來越多的人只關注經濟利益,致使個人的道德水平不斷下滑;只重視物質文明的建設,而忽視精神文明的建設等丑惡現象和行為不斷發生。現在中國社會正處于巨大的轉型時期,進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而社會文化就是整合的一個有效的手段,目的就是要使社會結構更加合理,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使社會和諧這個最終目的盡快實現。而在個體道德修養的完善、社會秩序的穩定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論語》中的和諧思想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內容。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給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同時也使人類的心靈不再那么健康。現代社會天、地、人、我變得越來越疏離,許多人都經不住商業利益的誘惑,欺詐,不誠實不守信等不道德行為屢有發生,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開展起來,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一個個具體的社會成員組成了整個社會,每一個具體成員的道德素質水平高低都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狀態。而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都是《論語》所重點體現的和諧思想,人的道德自覺和自律受到了特別的重視,在經濟轉型時期,這些都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和修養有很大的幫助。
《論語》和諧思想是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過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中國文化的精神品格得以塑造,同時也適用于現代社會,為人類社會更好地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啟發。(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 何香荷譯注.《論語》[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 劉衛琴.論語的和諧意識[J].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3] 夏向東.中國古代的和諧思想及其現代價值[J].前進論壇,2005,(5)
篇4
【關鍵詞】:儒學核心價值 價值觀教育 大眾文化
一、關于對儒學核心價值的討論
近年來,隨著儒學熱的興起,儒學的核心價值觀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概括起來關于儒學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一下一個方面。
(一)以“仁、義、禮、忠恕、道”為代表的道德價值觀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把先秦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稱為經典儒學,把宋明時期以王陽明等為代表的心學成為新儒學,其核心價值歸納為“道(積極入世、經世致用)、仁、義、禮、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維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學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價值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儒家的核心價值和學術傳統向來都是指向經世致用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貫立場。2010年6月在臺北召開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儒學交流研討會”匯集了兩岸百余名學者共同討論儒學的核心價值,并認同“仁”是儒學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仁”的范疇貫穿儒學的全部價值體系,仁的本質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際是推己及人、仁者愛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協和萬邦,用于自然是仁民愛物、萬物一體,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約禮入仁、敬而遠之。國際儒學聯合會宣傳出版委員會主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授于建福認為,“道”是儒學的終極價值。在儒家學說中,反映終極關懷的終極價值可以用“道”來概括。
(二)以“德”、“文”為代表的生命核心價值觀
“德”與“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價值。臺灣大學齊益壽教授認為,從孔子最贊賞一生并無事功的顏淵,從孔子在與眾弟子言志時惟獨贊同許曾點的“沂水春風”之志,從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難而能坦然無懼,從孔子所言“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等話語,均不難看出“仁德”與“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價值。
(三)重視人格尊嚴教化
“人格尊嚴”是孟子突出強調的基本價值。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嚴,如何贏得和保持人格尊嚴,歷來是儒學關注和探究的重大問題;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獨立,特別注重人格尊嚴,鄙夷“自侮”、“自賤”人格,倡導“愛人”、“敬人”,主張持“君子之守”,養“浩然之氣”,修得人格尊嚴,為當代人格尊嚴教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資源。
(四)以“和諧”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諧”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無論是其禮樂文化觀,還是其仁孝修身觀,這兩個聯系密切的基本理論,都可歸結為“和諧”二字。南京大學楊明教授提出,以“中”、“和”為表征的和諧思想是儒家的一個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與地、天與人、人與人、人與己之間的普遍和諧的豐富內涵和實現普遍和諧的基本原則。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圣外王之道,“和諧”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標,即以個體身心和諧為基礎,進而實現家庭和諧、社會和諧,最終達到國家乃至天下和諧的目標,認為儒家這種修齊治平的治國模式、追求和諧的歷史傳統及其內在聯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二、大眾文化對當代價值觀的影響
袁貴仁教授曾撰文指出,價值是指事物的意義,價值觀是關于什么樣的事物是有意義的看法、觀點、態度。研究價值觀,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種文化的最深層次都是要指向價值觀。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價值觀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對價值觀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視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價值性和思想性。中國的傳統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文化體系。而關于儒學的核心價值,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就是“仁、義、禮、智、信”。傳統的儒學核心價值作為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在當下卻遭遇了大眾文化的挑戰,多種價值觀念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價值觀多元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進行價值觀教育逐漸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興趣。
(一)對大眾文化的批評
大眾文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哲學家奧爾特加《民眾的反抗》一書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區、一社團、一個國家中新近涌現的,被大眾所信奉、接受的文化。當前國內外的學者對大眾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這樣幾點:
首先,以商業電影、流行音樂、小說、廣告為代表的大眾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眾普遍消費,而真正的文化卻日益式微。這種以技術性、標準性為代表的文化形式強迫公眾在閑暇時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眾的想象力。
其次,大眾文化消解了高級藝術與大眾文化的區別,扭曲了人們的審美觀。以日常生活審美化為例,文化不再以經典為標準,與欣賞高雅文化帶有更多的個體精神性不同,公眾對于街頭廣告、電視劇、流行音樂、時裝、暢銷書等大眾文化的接受,往往與日常生活過程交織在一起。這種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藝術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與公眾親近,但又容易使藝術變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眾文化所帶來的消費主義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價值觀。消費主義的興起促使人類告別了節儉生活和按需消費的時代,使人們認為自我價值實現程度的根本標志就是占有物質財富的多少和所消費的商品檔次的高低。在消費主義價值觀的指導下,評價商品是否具有價值不是看其使用價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時尚”,最終使人淪為“物”的奴隸,從而造成現代人精神上的焦慮、痛苦和壓抑。人的需要是無窮盡的,這種無窮盡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費主義所提倡的物質享受中得到滿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國中才能實現,在消費主義價值觀指導下追求幸福無疑是南轅北轍。
(二)對傳統價值觀的訴求
大眾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求我們必須對國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有效的價值觀教育,而從儒學價值傳統中吸取精華更是意義重大。一個民族存在的依據說到底取決于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負著保持、改造、發展中華民族主流價值觀念,不斷向前發展的特殊使命。無論時代對儒學加以利用還是徹底否定,儒學傳統都自覺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進取的入世精神參與到時代價值確立和變革的過程中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在儒學核心價值中研究當代價值觀教育也是歷史使然。從而國民特別是在校生能夠在價值觀多元化,甚至是價值觀混亂的時代背景中能夠利用儒學精髓,擺脫價值追求的困惑、疑慮、徘徊,確立“真、善、美”的普世價值觀。
三、當代價值觀對儒學核心價值的揚棄任何國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價值觀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價值觀。面對西方大眾文化對我國價值觀的影響和滲透,我們已經意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然而,社會主義的文化軟實力建設是不是就一定要拋棄中華傳統文化構建新的文化?如果連儒家積極入世的核心價值也遭到否定我們還談什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叩問自己:是否儒學核心價值就能夠擔當拯救價值體系重建的重任?黨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這樣一個科學命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實際上就是以結合我國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構建新的價值體系。
(一)儒學核心價值不能取代核心價值觀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價值確實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內容。但任何帶有時代烙印的價值觀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階級性,儒學核心價值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流傳千年,一直體現了封建階級的文化訴求,這種訴求面對當今的市場經濟和民主、科學、和諧的時代氛圍顯示出一定的被動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學核心價值中的以“義”為代表的重義輕利思想,使中國人用處理兄弟關系的準則來作為處理社會關系的規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強調的忍讓、寬恕、克制、謙和的道德標準約束了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觀上約束或限制了人生發展目標的多樣性;儒家強調和諧、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競爭的傳統;儒家重“道”輕“器”,重人文輕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視的“智”主要側重人文知識,把對于萬物的探究都看作“無用之辯,不急之察”(荀子《天論》)而缺乏科學精神。這些思想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大相徑庭。因此,在本質上儒學的核心價值無法取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儒學核心價值為當代價值觀確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學核心價值體現了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八榮八恥的榮辱觀,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傳統。儒家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崇尚“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主張“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曉大義,知情理,講“誠”、“信”,重禮節,嫉惡如仇,從善如流,憂國憂民的美德,都為中華民旅的精神傳統補充了源源不斷的養料。
其次,儒學核心價值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化越來越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歷代的儒家學者始終以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神圣使命,中國歷史上的儒家學者始終自覺傳播、提供、強調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念,使得這些價值觀念滲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從而影響到全體民眾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犧牲精神,這種道德情操和濟世情懷,是中國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當代價值觀的確立也必須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前提、以儒學核心價值為基礎。合理面對儒學核心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社會、家庭、學校、制度、政策、思想宣傳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和教育實踐,使之于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科學民主精神相協調,實現當代價值觀同儒學核心價值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趙吉惠.中國傳統文化導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2]袁貴仁.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篇5
[關鍵詞]荀子;道德教育;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24-0072-03
在中國道德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諸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筆寶貴的遺產,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是其中頗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戰國末期社會大變革的形勢下,荀子不僅繼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還在融合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觀點,實現了理論創新。荀子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他身后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正如譚嗣同所說:“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①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對于當前我國道德教育思想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仁義至上,以禮為綱
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內容,其中有屬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如“仁”,旨在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意識;還有屬于道德行為方面的,如“禮”,旨在給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準則。孔子的道德教育內容,可以說是圍繞“仁”和“禮”擴展開來的。更具體地說,他視“仁”是“禮”的本質內容,“禮”是“仁”的表現形式。為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仁”的道德范疇。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仁義”觀。在他看來,“仁”是人們心中應當有的道德情操,是人之為人應當歸宿的“安宅”,而“義”則是人們應當行走的正確道路。
荀子繼承儒家傳統,在孔子“仁”、“禮”和孟子“仁”、“義”的基礎上,著重發揮了“禮”這一道德范疇,把“禮”放在更主要的位置。據郭沫若考證,在《荀子》32篇中,沒有涉及“禮”的僅為兩篇②。荀子生活于戰國末年,他從新興地主階級的立場出發,希望借助“禮”打破奴隸舊秩序,重新規范封建新秩序。荀子明確提出“隆禮”的主張,把“禮”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準則,視禮為修身和治國的根本。荀子確立了以“禮”為綱的道德教育內容,同時并不排斥其他諸方面的道德教育內容,諸如“信”、“義”、“忠”、“孝”、“仁”、“誠”、“慈”、“惠”等,認為這些內容對人的道德教育同樣不可缺少。要追尋仁義的根本,只有把握禮,才能得其正確門徑,而知禮尤為諸德之綱領。這也是荀子繼承儒家道德教育傳統的充分見證。
(二)兼容各家,注重實用
戰國末期,隨著這一國家統一局面的漸趨實現,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也接近尾聲。先秦諸子雖異說紛呈,但卻有著共同的學術源頭,且都著眼和服務于現實,彼此間在學術內容、思維方式、審美價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相通之處,這就為他們在對立斗爭中互相借鑒、彼此滲透并適時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礎。荀子在《致士》中說:“隆一而治,二而亂,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如何對思想文化進行融合,從而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提供理論論證,便成為思想家們亟待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為此,荀子適應這一社會大變革的客觀形勢需要,在與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在解諸子之蔽的基礎上,批判地吸取其長處,援諸子之學入儒,從而綜合百家之學,提出了一套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理論和策略,初步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任務。
荀子對諸子百家的融合,目的在于揚其所“見”,棄其所“蔽”,建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思想體系。首先,荀子吸取百家之學的原則,是看其是否有功用。即是否與改造社會、促進統一的目的相適應以及是否有利于充實自己的學說。其次,荀子認為,吸取也是一種改造。荀子對于諸家之學的吸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作了一番改造,經過自己的消化,融會貫通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荀子自覺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對百家學說的批判、吸取與改造,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為儒學適應時代環境,進而尋求新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關乎人性,與時俱進
戰國末期,秦國逐步吞并了其他諸侯強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即將建立。荀子敏銳地感覺到了這種趨勢,開始致力于如何將道德教育落實到現實中來,即服務于穩定社會秩序、實現國家統一和鞏固封建政權的現實需要。荀子以現實主義精神為指導,強化儒學適應歷史發展的能力,從強調人性惡到論證禮義的合理性,完成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從“內圣”到“外王”的過渡,從而體現出了創新性特征。
1.提出了道德教育起源于人的社會性需要的觀點
荀子堅持“性惡論”,他認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如果放縱本能,而不加節制,各種罪惡將隨之而生。認為“善”是人們后天接受“禮義道德”教育的結果。另外,荀子還認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特點是“能群”,合群在于定分。在荀子看來,“分”只有作為這樣一種等級,與倫理關系之“定分”才意味著一種息爭合群之道。
2.提出了道德教育內容的新觀點
荀子在“隆禮”的前提下,結合孔子、孟子關于“仁”、“義”、“禮”的思想,提出了一個以“禮”為核心的“仁”、“義”、“禮”三者統一的道德規范體系,成為荀子“禮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荀子所說的“仁”,也指“愛人”;所謂“義”,是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有所節制,而“仁”和“義”都必須以“禮”為最高準則。這是荀子對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宗法等級道德規范體系的總結,是對孔子“仁”、“禮”說和孟子“仁”、“義”論的突破性發展。③
關于道德教育內容,荀子認為,首先要分清善和惡、榮和辱的界限。
“正理平治”即禮義法度,“偏險悖亂”,指破壞社會秩序。在荀子看來合于禮義法度、遵守社會秩序的行為和品德,則謂“善”;而破壞、背離社會統治秩序的行為,則謂“惡”。荀子把維護還是損害國家的制度作為區分善惡的標準,把善惡同治國安邦的大事聯系在一起,而不僅僅局限于人們日常生活的范圍,反映了他對道德在社會治亂中作用的高度重視。荀子認為,人之善惡,不在長相,而在內心。荀子對善惡的評價,是以區分善惡的標準為尺度的,而不是以內心為標準的。
何為榮,何為辱,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思想家,有著不同的觀點,正如恩格斯所說:“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④ 荀子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榮辱觀。荀子明確指出:“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于人:是榮辱之大分也。”他認為,榮與辱的根本區別是安與危,利與害的恒常規律是以仁義為先。以利益為后的人將得到榮耀,以利益為先而以仁義為后的人將得到恥辱。得到榮耀的人永遠都會通達,得到恥辱的人永遠都會窮困。通達的人永遠制服別人,窮困的人永遠被別人制服,這就是榮與辱的根本區別。
荀子認為,禮是最高層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觀規律,因此是“公義”。而個人和不同群體的物質欲望則是“私欲”。要教育人們樹立“公義”,“以公義勝私欲”,即以地主階級國家的整體利益為最高原則,個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須服從國家的整體利益。注重德操的培養和訓練,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點。荀子認為,德操是一種盡全盡粹、盡善盡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堅強意志和堅定信念,能應付一切,萬無一失,無不成就。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學習、思考、修養,經過長期艱苦磨煉的結果。培養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過程,即學習客觀外在的“道”,并使之內化為個體道德情操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內求所能獲得的。荀子所說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觀規律性的東西。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師,是當時各學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禮法”思想因其階級性帶有陳腐與消極的內容,但在目前,認真研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內容,并加以改造升華,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創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道德教育必須以樹立榮辱觀為起點
認真研究荀子的榮辱觀,摒棄其消極因素,挖掘其合理、積極內核,對于我們今天深入地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荀子榮辱觀有利于正確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
《荀子·不茍》中強調:“惟仁義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荀子看重的是那種道義上的“榮”,而不是勢力上的“榮”,這種重“義”輕“勢”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榮辱的自我評價標準:那種表面上風光的“榮”有時固然值得追求,但決不能“唯利無義”,不擇手段地追求,否則必然墮落為令人鄙夷的勢利小人;榮辱有大小之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只有追求道義上的光榮,并將自己的光榮和國家的、民族的利益緊密相連,那才是最大的光榮。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我們今天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有利于我們傳承以奉獻精神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總之,荀子的榮辱觀有利于我們正確樹立“兩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荀子榮辱觀要求我們要言行一致
荀子的實踐觀和知行觀啟示我們,確立和踐行榮辱觀不僅要“坐而言”還要“起而行”,一定要把培養個人的榮辱觀與日常修身處世結合起來。首先,要激發人們的知恥之心,“人不知羞恥,乃不知成人”,引導人們反省內求、自我評價,使人們在內心深處自覺產生正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渴望,進而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其次,行高于知,要通過反復實踐鞏固已有的正確的榮辱意識和榮辱觀念,最終化為一種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因此,我們要自覺“明榮辱之事、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成為個人自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標準。
3.荀子榮辱觀告誡干部必修官德課
荀子在《荀子·正論》中主張“仁人在上”,“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重品行,修官德”乃是從政者的生存修身之本,為官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官德”和“品行”,才能摒棄私心雜念,踏踏實實為民服務,從而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從政者要成為清官廉吏,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積極加強自身修養,注重官德的養成,把握正確的道德取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干部更應注重加強官德的修養,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始終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自己工作成績的檢驗標尺。因此,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官德作為必修課,不折不扣地踐行榮辱觀。
(二)道德教育必須以樹立義利觀為核心內容
茍子認為,欲望是人的生理需求,本無善、惡之分,只是因為順著這種本性發展下去,就會破壞社會整體的利益,所以它就變成了惡。因此,他提出“明分”,并確立“先義后利的”基本原則,用來處理社會整體利益與個人或集團利益之間的矛盾。從社會整體利益來講,荀子既反對孟子“言不及刑”的思想,也反對墨子“寡欲”和道家“去欲”思想,認為只要人們按照“先義后利”的原則行事,也就能得到應得的利益,也就是說,取財獲利必須經過正當的途徑,符合社會規范的要求,反對“不義之財”、“取利無迫”。這其中包含的“取利有義”思想、“利民”思想、“見利思義”思想等,無論是作為一種人格理論,還是一種經濟政策和立法的指導原則,都有其積極的正面價值。
如何在發展中做到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和諧,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活動中必須對雙重效應作此合理的調適。而指導這一調適的根本點在于社會成員對“義”和“利”關系的道德認識上。合法有道地求“利”才叫“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叫“義”。這就要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規范要維護利益主體的“利”;同時又要求利益主體不僅要遵守法紀,還要在道德認識上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三)道德教育必須走德法并舉之路
荀子認為,統治者只有隆禮重法,方能治理好國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并正確處理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的相互關系,既重視加強法制建設,又不放松思想道德建設,發揮倫理精神和道德規范對社會秩序的調整和保障作用;發揮二者對社會個人的內在約束作用;發揮道德教育的引導、教育、評價等功能對法制建設的影響和補充作用。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功能,促進社會健康、和諧、有序發展。
道德調整的廣泛性、非強制性以及對人的內在約束性,決定了道德必然會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要求社會成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來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從而建立一個法律他律體系和道德自律體系相協調的和諧社會。當然,我們今天強調的德治,是對包括荀子在內的我國傳統德治思想的繼承與超越。在這樣的德治基礎上,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在創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我們必然需要加大氣力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盡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把依法治國與之相結合,可謂是全新的意義的“隆禮重法”。
[注 釋]
①陶師承:《荀子研究》,大東書局1926年版。
②郭沫若:《十批判書·荀子的批判》,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篇6
一、蘭陵文化的組成部分
(1)蘭陵荀子文化影響深遠。戰國時期兩任蘭陵縣令的荀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學大師,對中國的影響既深且遠。
(2)蘭陵美酒文化芳香四溢。蘭陵是美酒文化的發祥地,唐朝詩人李白為蘭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絕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使蘭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揚古今,定格了蘭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
(3)蘭陵氏族文化血脈相傳。蘭陵是蕭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后裔在南北朝時期建立的蕭齊、蕭梁政權統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國封建文化歷史發展中有著重要的―章。
(4)蘭陵紅色文化光耀奪目。蘭陵屬于沂蒙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深厚,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發生過許多蕩氣回腸的故事,涌現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明,譜寫了黨和群眾血肉相連的動人篇章。
(5)蘭陵綠色文化發展迅速。蘭陵縣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大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是山東“南菜園”、“洋菜園”,綠色文化發展迅速。
二、挖掘和傳承蘭陵文化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滿足蘭陵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蘭陵縣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人民群眾精神文明的建設。挖掘和傳承蘭陵文化,對蘭陵縣社會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有助于擴大蘭陵縣的文化影響力。近幾年,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關于文化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推進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委打造“文化強省”目標和市委“文化立市。的構想,挖掘整理蘭陵文化資源,將蘭陵荀子文化、美酒文化、氏族文化、綠色文化、紅色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可以更好地擴大蘭陵縣的文化影響力。
(3)有助于增強蘭陵縣人民群眾的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極挖掘和傳承蘭陵文化,有利于進一步增進蘭陵縣人民群眾之間的理解與包容,進而會在全縣上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增強蘭陵縣人民群眾的凝聚力。
三、蘭陵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與傳承情況
(1)歷經數載,蒼山縣成功恢復蘭陵縣。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批準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蒼山縣更名恢復為蘭陵縣,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對于弘揚蘭陵歷史文化,樹立新的地區形象,提升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和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高度重視,眾多文化遺產項目取得重要進展。2013年5月,國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即,我縣啟動了大遺址保護項目申報工作,2013年9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準郜國故城遺址編制規劃立項,年底正式開展了規劃編制工作。另外,荀子墓、柞城故城、東高堯遺址三處省級大遺址保護項目,分別被列入在20132015年度省級文物保護類項目。
篇7
關鍵詞:儒家;孔子;心理發展;中庸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046-02
孔子是我國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論語》中包含了豐富和完整的個人心理發展觀點,因為《論語》主要記載和描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日常言行,并且把個人的心理發展分成三個部分,包括:心理發展之人性發展的觀點、生物與精神文化和諧并存發展的觀點以及心理畢生發展的觀點。這些觀點與當代心理發展觀點有諸多相同之處,但由于各自的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也確實存在不少差異,本文就是對儒家學派的心理思想發展觀與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觀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把握古代和當代心理學文化的相近和別異意義。
一、心理發展之人性發展的觀點
1.古代儒家學派的觀點
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關于人性的問題基本上也就屬于本體論的問題,許多心理學家們都認為,心理學研究不可避免人性論的觀點,因此人性論在研究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孔子在其著作中將人性分為生性和習性兩類,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指出生時的人性就是生性,是相近的,后天經環境和教育改變了的生性是習性,是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對于生性的性質論證,孔子有其獨到的見解。例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該句可譯為“上天給予我們四季之變化,天地萬物蒼生,卻從未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標榜、夸耀。”由此可見,通過此類描繪孔子對蒼天賦予較深的道德內涵。由此可見,從孔子的描繪之中,上天的行為也是可以用道德來進行評判的。不僅僅對于蒼天可以進行道德評判,同時,在長期的具體實踐過程之中,孔子還認為在人類生命之中,還存在有“天命”。例如,他曾經提及“五十而知天命。”所謂“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在當時生產條件下,五十歲時即對于人的性情、道德性進行深入的了解,即,可知天命。在孔子認知結構之中,人性以及天命、天道之間是緊密相關的。天道為善,人性亦善。雖然人類本身具有著各種紛繁的本能以及欲望。但是,究其根源,仍然存在善端。這為我們研究某些理想人格的特點提供了可能。孔子明確地認為生性是可以塑造和發展的。那么,怎么樣才能夠使人性得到成功塑造呢?在人性塑造時應當注意哪些因素的影響呢?孔子提出了人的生性要逐漸塑造,并且在此過程之中,逐漸和適應社會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
2.當代心理學發展觀點
心理學研究對象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思想的個體。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重視對人的尊嚴、價值、本性的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個體是主,社會為輔。馬斯洛認為,人的發展包括生物和社會兩個方面,其中最關鍵因素是人的自身。羅杰斯的“自我理論”也明確提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機體在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之中逐漸形成的。當兩者之間存在差異性時,如果不能夠使個體的諸多方面需要實現,則很可能會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見,對于個人的發展而言,無論是個體自身的因素影響,抑或社會因素的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個體因素影響,即內因,對于事物的發展具有著重要影響,其直接影響到事物發展的走向。而社會因素,作為事物發展的條件,對于個體的發展也具有著重要影響作用。但是,其并不起到最終的決定作用。
二、生物與精神文化和諧并存的發展觀
1.古代儒家學派的觀點
古代儒家學派的觀點之中,涉及生物與精神文化和諧并存的發展觀,可從孔子的闡釋之中得到啟發。“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所謂“質”,即為“本質、質地”之意。是指人的生性,是人所共有的先天的、純樸的、自然的、生物性的成分。所謂“文”是指“裝飾”。原指文采華麗。在此句中,我們可以理解為孔子對于人類的本質的稱譽。“野”則是指“郊外”。指的是,當人們的生活脫離社會,與人類的交往日疏,則會表現出來粗鄙以及野蠻。許慎對其釋義,“史”主要是記事之意。朱熹解釋說:“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該句是指,如果人們過多的習得書本上所闡釋知識,進而適應社會的整體發展規范以及倫理要求,則會使自己的本性扭曲,進而蒙蔽人的心靈。彬彬,亦是裝飾物之意。兩者放置一起,是指“平衡相處”的意義。通過對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闡釋,可以看出,孔子認為人的心理發展其目標在于“君子”。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則可以做出如下闡釋。如果個體發展過程之中,如果其自身文化性成分與生物性成分之間不和諧,則很有可能導致不同的行為特征。例如,生物成分大于文化性成分,則表現出生物性特征。相反,亦然。只有兩者之間達到平衡,才能夠成為“君子”。
《論語》中充分展示了這種生物性與精神文化性保持平衡的中庸發展觀,孔子本人將其稱為“文質彬彬的中庸發展觀”,這一觀點貫穿了孔子所有的關于人的心理的思想,“持中道而行之”是孔子思想最根本的基調。
2.當代心理學發展觀點
畢生發展觀認為人的發展是生物遺傳和社會精神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卡特爾的液體智力以及晶體智力的劃分的,而巴爾特等如卡特爾的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以及巴爾特斯等人的智力雙成分模型,全都是從社會文化角度和生物遺傳角度進行分析和劃分其影響因素的,并且將人的智力看作是兩種智力相結合的結果。巴爾特斯等人從進化論和個體發展觀的角度提出了畢生發展的總體框架——生物和精神文化進化的結構,這一總體框架強調人的行為是生物基因和社會文化過程與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的原理有:進化選擇的優勢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精神文化的需求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文化的補償效率和個體的可塑性的程度在下降。
三、心理畢生發展觀
1.古代儒家學派的觀點
為了明確了個體心理的可發展性,有研究稱:孔子的學問幾乎都是關于人的心理要如何發展的學問。孔子認為,遺傳、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極大地影響個體的心理發展,但他也認同教育在心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適當的教育是可以降低由遺傳、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氣質類型等等因素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都知道的,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在各個朝代都處于顯學的地位,我們對孔子心理發展觀的提煉不僅有助于我們當代心理學理論的完善和發展,而且也有利于儒家學派其他心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
2.當代心理學發展觀點
畢生發展觀,即,生命全程觀。埃里克森是最先研究出完整的畢業發展觀,他認為個體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詳細地提出了每個階段應該面對的挫折和應該解決的問題。畢生發展心理學是基于人從妊娠到死亡整個過程的行為學研究,他的核心假設是個體的行為并沒有隨著成年而定性,而是伴隨著人整個一生不斷變化發展,他將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研究擴展到了整個生命過程。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個統一的發展過程。人的生命是一個連續過程,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受以前時期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以后的發展階段,其優點在于否認了老化的人的心理發展是單向的,不可逆轉的觀點。他的觀點體現了個體發展的積極樂觀的態度,并且提出了老化可以適當延緩,只要干預得當的觀點,而傳統的觀點則認為,老年階段之時在不斷老化和衰退,毫無發展。他從生命的整體出發,樂觀看待生命每一階段的成長,認為每一階段都是生長與衰退并存。
四、結語
中國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相比較是具有獨特的價值,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區別于世界其他國家,在文化范疇領域獨樹一幟。由上述論述可以看出,中國儒家文化對于個體的自我認知是通過不斷進行社會交往完成的,“人”的作用被放大。這種自我觀點與社會建構心理學中以不同語境下的自我觀點有很大不同,這種自我觀點具有一致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它超越了社會建構心理學的分裂破碎的傾向和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個人主義傾向。它以中華文明為搖籃,有取舍的借鑒了西方心理學,是具有中國特點的心理學,可以說為心理學的“中國化”開辟了一條新路。當前,許多心理學家對西方實證心理學十分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邊緣,這就使得偏向人文主義的心理學被忽視了,心理學本土化的道路可謂困難重重。中國古代儒家思想讓我們以更寬的視野看待心理學,因為儒家文化有著能與西方哲學思想對話的強大生命力。我們需從古代文化和異己文化中吸取精華,克服某些弊端,可以像鳳凰涅槃一樣獲得重生。維果茨基提出了理解發展的文化—歷史原則:“心理的發展,應當從歷史的觀點,而不是抽象的觀點,不是在社會環境結構之外,而是在同它們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加以理解”。
參考文獻:
[1]郭齊勇.中國儒學之精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姜國柱.儒家人生論[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3]譚詠風,陳國鵬,單玲玲.控制策略的畢生發展[J].心理科學,2009,(4).
篇8
關鍵詞:孔子;和諧思想;經濟;和諧發展;精華;啟示
中圖分類號:C93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2-0010-02
作為傳統文化典型代表的孔子和諧思想蘊涵著大量優秀精華的和諧理念:“仁愛”思想提倡人與人之間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促進人際關系和諧;將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對于今天樹立科學發展觀,倡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提倡“以和為貴”的同時堅持“和而不同”,尊重差異以求和諧。由此可見,很多有利于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和諧精髓蘊涵其中,對當代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在當代經濟發展進程中,普遍存在對傳統和諧文化的摒棄現象,在利益分配方面尤為突出,無論是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亦或是人與社會之間,個人利益至上現象層出不窮,進而導致對自然利益、他人利益以及社會利益的損害和破壞。這種只顧眼前不注重大局的自私行為,嚴重破壞了經濟主體的發展,導致經濟發展的滯后。這些情況充分說明在當代,人們選擇無視傳統和諧文化,一味追求個人利益,面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和諧因素選擇回避,只會有害無益。因而,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傳統和諧理念的文化支撐,和諧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承繼孔子和諧思想中的和諧文化血脈,更好地運用其中的精華和諧思想,改善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不和諧因素,帶動當代經濟和諧發展,助和諧社會建設一臂之力。
一、孔子和諧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天人合一”
在所有傳統和諧文化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歷朝歷代諸多思想家對“天人合一”思想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分析,但是總體上來看結論大致相同,即強調尊重自然規律,強調人與自然相統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孔子的和諧思想中,“天人合一”中的“天”是內在的隱含著某種道德意志的“天”,是作為普世所有價值,尤其是道德價值之源頭的“天”。孔子一方面承認“天”的自然性,“唯天唯大,唯堯則之”,多仰自然之天;一方面又相信且極其重視“天命”,對人們提出畏懼天命的告誡,并提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天命論,重視命理之天。由此可見,孔子思想里的“天”帶有明顯的道德傾向色彩,并且與人的聯系不可分割。即使這樣,孔子最終的思想傾向還是肯定天與人的結合,強調人與自然相統一,人的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相一致。因此,為實現天人和諧,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孔子和諧思想強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合理利用自然造福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孔子還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念,把天地萬物歸結為一個生命系統的統一,把那些對自然施以尊重、發自內心愛護萬物的人看做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
(二)“和為貴”與“和而不同”
貴和諧,去不同,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和諧思想中有關“和而不同”最經典的一個命題,意思是:君子之間之所以能夠輕易地做到和平相處并不代表他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一樣的,而對于小人來說,盡管在表面上看來觀點上大致相同,但實際內向并不相和。在君子所具備的所有品格中,“和而不同”是基礎。孔子認為,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矛盾和分歧不是不可調和的,能夠在相應的道德規范和原則的制約下達到和諧與統一,進而能夠實現分歧的合理解決。由此可見,“和”不是單純的“和諧”,而是“和而不同”,是在“不同”基礎上的和諧,是多樣性的統一。“和而不同”就是指對事物所具備的各個方面的聯結、調和與平衡的關系有個準確的把握,進而分析出事物本質的最佳狀態,既揭示了事物多元性與和諧統一的本質,同時也反映出事物之間相互聯系且相互區別的規律和特點。由此可見,“和而不同”是正確處理不同形態、不同性質文化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其本質即是強調通過對事物適度的把握來獲得社會的和諧。
二、發掘孔子和諧思想之精華,促進當代經濟和諧發展
(一)人與自然之和諧推動當代經濟和諧發展
經濟的和諧發展是動態的,它不僅需要人的參與,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合作。而最基礎的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往往會被忽視。離開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便無從談起;而對于與大自然密切相關的經濟發展來說,它的實現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經濟發展若要以破壞自然為前提,社會進步若要以犧牲自然為代價,那么就必然會嚴重阻礙整體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在高度強調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不可忽視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狀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處理對當代經濟的和諧發展意義重大。
在當今社會,人們在一味追求利益增長的同時忽視對自身生存環境的關注,使自身存在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資源枯竭,人與自然關系日趨惡化。針對這些亟待解決的生態問題,孔子和諧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態思想智慧所給予的寶貴啟發和借鑒,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并應用于實踐,使之具有相應的可行性,這無疑是一條便捷而有效的路徑。首先要制定相關的保護自然的行為規范,在現實生活中付諸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實踐。古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上給予我們諸多有益的實踐良方,針對生態問題所涉及的捕魚、狩獵和砍伐方面,制定了相關的行為準則,同時,也制定了一些針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措施。例如,對于山林資源的管理,古人對砍伐林木的時間有嚴格的規定,即“時禁”,反對濫砍濫伐;對于捕魚來講,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只允許在一定的時期內捕魚;狩獵也有“時禁”。另一方面,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古人對于砍伐、捕魚和狩獵的對象和方法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在限制砍伐、捕魚和狩獵時間、對象和方法的同時,也制定了相關的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積極措施。其次要倡導“仁愛生命”的精神。孔子對“仁”的含義闡述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事實上,“仁”的精神不僅限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是將對人類的小愛進一步推及到對一切萬物生命甚至是所有事物的大愛。現代社會,由于對經濟增長的過度追求,漠視與殘害生命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人為了追求金錢對珍稀生物進行濫捕濫殺,造成了一些物種的滅絕。甚至有些人把殘害生命當做宣泄情緒的方式。這些現象的廣泛存在嚴重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進一步加劇了人與自然的對立。弘揚孔子和諧思想中愛惜生命的精神,對于減緩物種滅絕的速度,緩解人類與自然界的緊張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人與人、人與社會之和諧推動當代經濟和諧發展
社會經濟和諧發展需要一種和諧的境界,因此,孔子和諧思想中精華的和諧價值觀念和處世之道的有機結合,為當代經濟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合理的借鑒和啟示。伴隨著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進程,以和為貴致力于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團結氛圍,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共存理念,同時結合同中存異,促進以“和”為先導,允許不同的觀念的存在,通過“和”的方法促進各種不同思想與行為的和諧。因此,將“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諧思想運用到日常的經濟發展建設與實際工作中,并且倡導同中存異,積極追求正確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動經濟的和諧發展。
從道德方面來說,在人際關系的建構上,將以和為貴的和諧理念植入人心,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做到恪守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范和要求,時刻衡量和反思自身,在與人的實際交往中不忘友善、謙和與守禮,努力在各個方面提高自身的修養境界,意在通過提升個人自身道德品質的水平進一步促進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同時,在人與社會的關系方面,倡導“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諧理念,尊重社會存在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尤其在利益分配方面。孔子認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這句話的意思是,擁有國家和家庭的人,不會苦惱于缺少財富,而是苦惱于財富的分配不均;不會苦惱于貧窮,而是對生活的不安定更加恐懼。意指對財富分配“均等”的實現是每個人所向往的。在當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利益的爭奪每天都無處不在,不僅阻礙經濟發展的進程,還對當今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不同程度的阻礙作用。無論是各利益集團之間亦或是階層內部的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當代社會和諧經濟的建設發展中應該盡快完善利益合理分配制度,創造和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利益制度與機制,對利益關系變動中所產生的沖突與矛盾,采取相應措施并盡全力解決,縮小利益差距,最大限度地實現分配公平。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如果在競爭中能夠采取“以和為貴”的態度,則競爭可能取得雙贏的結果,從而避免惡性沖突的產生。在出現問題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將問題解決,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夠加快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當代經濟和諧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的成長和壯大離不開傳統和諧思想的文化土壤,將孔子和諧思想的精華理念與當代經濟和諧發展相結合,既讓其中豐富的和諧理念為當代經濟的建設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同時也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對傳統和諧智慧的合理繼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論語·泰伯.
[2] 論語·顏淵.
[3] 論語·子路.
[4] 論語·雍也.
篇9
“面子”是構成中國人際關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根據以往關于“面子”的研究表明,“面子”是中國人在人際交往時依據自我評價,希望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所應有的心里地位,它與身份,地位,角色相聯系。愛面子是是中國人的內在人格。人際交往中的面子體現在各個方面,如果對一個人尊敬,是給人面子,替人辦事是看在他們的面子上,客套,稱贊都是給人面子的表現。人們常常通過人際交往中對方是否給足面子來衡量與這個人的關系親疏。人際關系中雙方愛面子的程度,給不給面子或面子是否給足,往往是人際和諧與否的重要條件,它直接影響到人際關系發展的方向及程度如何。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一方不給對方面子,或沒有給足對方面子,就會影響人際互動雙方關系親密的程度甚至使雙方反目,關系破裂,嚴重的會造成人際關系的劇烈沖突。因此“面子”調整著中國社會人際關系的方向和程度。然而這種影響中國人際關系結構的面子思想,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一方面它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的“禮”。在儒家學說里,人們提倡個人從屬社會的價值觀,強調的是個人的需求不要超越社會所給予的個人的身份地位“。面子”既是加強道德標準的社會戒律,又是維持個人道德完整的保證。同時儒家提倡以和為貴,所以給人留幾分薄面就成了維護人際和諧的一種手段。它所提倡的朋友間的共生共榮,即使朋友有錯,也不應當面揭短。儒家文化重倫理講禮義廉恥,為人處事重名聲。孔子說“志士仁人,有殺身成仁,無求生以害仁”,這些都表現出儒家對面子的重視,有時候甚至講面子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2血緣關系在人際關系中起重要作用
中國人在人際關系交往過程中及其看重血緣關系,這一點很大程度的影響了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先生在其《鄉土中國》中提出中國人際關系的差序格局,認為中國人處理“己”和“群”的關系時就“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因此中國人在人際關系中,人們對待與自己親疏遠近不同的人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越是靠近血緣關系的核心越容易被人們接納,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越是遠離血緣關系的核心,越容易被人排斥,就會形成疏淡的人際關系。這種對血緣關系遠近的看重,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重視血緣關系,并把它擴大到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儒家認為社會的基本關系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倫,把本來沒有血緣關系的朋友,君臣關系,加以擬血緣化。朋友往往以兄弟姐妹相稱,不是同胞勝是同胞;在國家社會中,君臣關系也滲透著親緣倫理,君主是國家的家長。這決定了中國的人際關系是親屬血緣關系的擴大,并且影響到中國現代社會的人際關系。同時儒家主張“親親有術”倡導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來實施不同程度的愛。它所提倡的是“仁愛”“,仁愛”是一種有次序的差等之愛,是以父母姐妹為中心,層層外推,逐漸擴充到宗族,國家和社會的愛。同時,儒家文化在社會等級上,嚴格區別親疏尊卑,以此來鞏固封建等級制度。它所提倡的“尊尊”意思是位于低位者要尊敬并服從于高位者,而這種“尊”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尊”可以世襲可以和才能無關,這就形成了儒家所倡導的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等級制度。正是由于儒家文化中對血緣關系的看重,使得血緣關系仍是影響中國現代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
3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對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影響
篇10
關鍵詞:孝 道德教育 制度體系
中圖分類號:I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236-01
1 “孝”是規范人倫的根本
儒家實質上也是一種人學,它包括培養人、造就人、完善人幾個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倫理關系的主體,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養。而“孝”是一切道德標準實現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戚鄰居、師長同學等等社會關系中人情倫理。要實現人際倫理的規范就必須了解何為人倫規范,怎樣做符合人倫規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點。
《論語》中對父母真誠、奉養之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這兩段話分別是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現在所謂的孝,只是說能贍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敬,贍養父母和飼養犬馬又有什么區別呢?”子夏問孝時,孔子說,“難的是對父母要和顏悅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飯給父兄吃,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孔子提出的疑問是其不贊同的表現,由此可見,如果對父母的物質供養算是孝,那么也是膚淺的孝,對父母的孝不僅僅要供養,還必須要“敬”,要求子女應該對父母懷有真切的敬意,從內心上敬仰父母,盡可能地保證其身體健康精神愉悅,第二則,基本告訴我們如何讓父母得到“精神贍養”。“色難”,集中告訴我們,子女在父母面前的態度、神色,是直接影響父母的內心感受。如果子女能和氣、愉悅地敬重父母,老人就會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滿足。發自內心的敬愛之情是人們道德情感的基層,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養老、敬老的觀念和方式都有變化,而無論怎樣發展,對“孝”的踐行都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考慮,并有效的結合起來。若單純用是否能養來判斷孝與不孝也是片面的。
2 “孝”是實施教育的基礎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對我國古代的文化和教育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其重視家庭內部尊親的基礎上。便形成家庭這樣一個道德小單位。這種以家庭為主角的社會道德教育方式被廣范實行,成為約定俗成的道德教育。
2.1 “孝”是淳樸的教養
有學者認為中國不同于別國的一個驚人現象,那就是避免了全社會性的宗教。歸結原因,還在“孝”上,什么宗教都難以改變這個千古一貫的信念和觀念。“教”字從“孝”從“文”,足以表現出古人對教育的本意是以孝為本的,把宣揚出“孝”行是教育的本質個首要任務。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這一點出現多次是孔子強調父母生時,看兒子是觀察志向,父母去世了,是觀察他的行為。意思是父親在世時, 讓真情自然流露。這會讓人有些疑問,為什么規定“三年”,根據王世明先生的理解;“一個人為成年之時,當然需要父母的呵護,而這又正是人樹立志向的階段,當然要給予幫助知道,以成全子女所立之志。…… ‘父母觀其志’則是說子女成年以后,就可以不再事事靠父母,而主要看自己如何做人做事。…….貫穿了父母和子女兩代人的責任和義務,是父輩的引導和子女的繼承。”體現出子女對父母生前志向的繼承與完善,《說文解字》對“孝”的內涵也作過這樣的敘述:“子承老矣。”“三年無改于父道”具有明顯的子承老的意識,所以我們理解的孝并不僅僅是奉養,禮待、緬懷更為重要的是志向的繼承與發展。況且“三”并非現在所說的三年,應為虛指,甚至是一生都不改變,是實現終生孝敬的體現。
2.2 “孝”是感激的回報
在《論語》中,所涉及孝的有二十幾處,也往往體現出“報恩”的思想傾向,是一種感恩心理特征。孝敬老人最初也是因為報答養育之恩,這是“孝”最原始的起點,發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論語?孟子?孝經?爾雅》)11推崇的都是一種感恩和博愛的思想。同樣,為什么我們會這樣誠心誠意的對父母,愛父母。孝敬父母,不言而喻,天下所有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疼惜是無微不至。每一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子女一切如意,所以,父母關心的不僅有子女身體的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擔心子女是否走正道,是否成才。倘若下一代沒有出息,家庭自然也就沒有多大希望,而若家庭這樣落魄,父母生活自然苦上加苦,了解到父母的用心,我們應該會懂得怎樣做。《論語》有: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憂”。(《為政》)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里仁》)
這段話就進一步告訴我們。子女在父母生時力行孝行,不犯刑律、不做冒險的事,不做不義的事,以免父母為自己的過錯和安全擔驚受怕。另一方面,父母年齡大了自然會生病照顧不好自己,遇到困難自己難以解決,因而子女最好能守在父母身旁。即使要外出也不能在外逗留過長時間,心中要常常記掛父母的年齡、生日。為他們的身體健康長壽而祈禱。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便是對父母最樸實的回報,心理的安慰遠遠甚于物質的享受。此處孝并沒有一個硬性規定的標準,而重在“心安”,讓自己的良心來審視自己,自覺的遵守這種人性化的道德教育規范。
參考文獻
[1] 錢遜.論語?學而,論語譯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21,28.
[2] 錢遜.論語?為政,論語譯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37.
[3] 王世明.孔子思想鉤沉[M].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2007:77.
[4]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98..
[5] 焦杰校點:論語?孟子?孝經?爾雅[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