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故事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蘇格拉底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蘇格拉底故事

篇1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的說,“我需要一位最優(yōu)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shù)闹腔郏€要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fā)掘一位好嗎?”“好的好的。”助手很溫順很尊敬的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找,以不辜負你的栽培和信任。”

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總是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辭懇切的說,蘇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說話。半年之后,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可最優(yōu)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淚流滿面的坐在床邊,語氣沉重的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的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里,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yōu)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認識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yōu)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fā)掘和重用自己……”

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他曾經(jīng)深切關注著的這個世界。

篇2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人生之路貴在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古希臘。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說著,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小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柏拉圖的堅持使他獲得了成功 。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布封曾經(jīng)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也曾說:“做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恒。”

篇3

[關鍵詞]修辭 正義 靈魂 幸福

[中圖分類號]B8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31)03-0121-07

對柏拉圖的對話作品,可以有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或者將其看作真實性的對話記錄,或者將其看作戲劇性的哲學論文。這兩種方式的區(qū)別在于:首先,前者指向蘇格拉底的思想,后者則指向帶著“蘇格拉底”面具的柏拉圖的思想;其次,依托于言語的對話更多是一種散點透視的結(jié)構(gòu),其主題隨著思維的變化和理解的歧異而流動不居,依托于文字的論文則更多是一種焦點透視的結(jié)構(gòu),所有的段落和詞句都必定服務于同一個清晰而明確的主題。第一點涉及思想的歸屬對象――即“誰的思想”,從而構(gòu)成思想材料上的“蘇格拉底問題”,至今依舊難以解答;第二點涉及思想的呈現(xiàn)形態(tài)――即“何種思想”,從而引出所謂的隱微與顯白之辨。

這兩種閱讀方式的差異在《高爾吉亞篇》中可以得到具體的體現(xiàn)。從對話實錄的視角來看,這篇對話中的“蘇格拉底”就是蘇格拉底本人,開頭作為論題的修辭學到后來卻了無蹤影,轉(zhuǎn)而變成了以正義為主題的討論,前后似乎存在一種斷裂。而從哲學論文的視角來看,這篇作品本身則是對對話的一種戲仿,其中的“蘇格拉底”乃是柏拉圖的代言人,開頭關于修辭學的討論只是作為引子,全篇的討論都指向一個明確的主題:正義與幸福相一致。相比之下,第一種閱讀視角所能引出的哲學討論空間極其有限,最多只能引出一種文學性的闡釋。因此,本文將采取第二種閱讀視角,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不加區(qū)分,并以“正義與幸福”為主題來把握整篇對話。

一、“修辭”與“正義”:正義的真假之辨

在本篇對話的開頭,蘇格拉底和凱勒豐在市場閑逛之后,來到高爾吉亞的演講現(xiàn)場。此時高爾吉亞的演講已經(jīng)結(jié)束,正在從容地接受大家的提問。卡利克勒鼓動蘇格拉底向高爾吉亞提問,蘇格拉底卻將這個使命轉(zhuǎn)交給了凱勒豐,而波盧斯也自告奮勇地要代高爾吉亞作答。于是,凱勒豐(蘇格拉底的代言人)與波盧斯(高爾吉亞的代言人)首先展開了一場關于“高爾吉亞擅長何種技藝”的簡短論辯。由于對波盧斯的回答不滿,蘇格拉底打斷了兩位代言人的論辯,直接邀請自命為優(yōu)秀修辭學家的高爾吉亞就“修辭學的范圍是什么”展開論辯,并以最終指出高爾吉亞的論點中存在的一個矛盾而告終。隨后由于波盧斯的挑釁,蘇格拉底明確闡述了他對修辭學的真實看法。到此為止,關于修辭學的討論告一段落。

(一)“認識你自己”

由兩位代言人揭開整場論辯的序幕,這是一種饒有意味的安排。當蘇格拉底鼓勵凱勒豐代為提問的時候,曾主動指引后者應該詢問高爾吉亞“他是誰”,而這個問題實質(zhì)是一種含蓄的反諷。著名的德爾菲神諭曾告訴人們,在各種知識之中,最重要的是關于自身的知識――即“認識你自己”。在蘇格拉底看來,自負的高爾吉亞雖然宣稱自己無所不知,但卻恰恰缺少這門最重要的知識――否則他就不會如此自負,而應該如蘇格拉底一樣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無知。因此,蘇格拉底的問題不僅是對高爾吉亞的委婉譏諷,同時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提醒對方應該對自身的生活進行必要的反思。但是這番深意并未為凱勒豐所理解,于是蘇格拉底不得不換用另一種更加顯自的提問方式:詢問高爾吉亞所從事的技藝是什么或者應該如何稱呼高爾吉亞。這實際上是第一個問題的變形,。因為一個人從事怎樣的技藝,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從而也就獲得怎樣的稱呼。

(二)修辭學的“正義之維”?

凱勒豐遵照蘇格拉底的指引,以辯證法的方式提問,而波盧斯卻以修辭術的方式作答。這種形式上的錯位顯然逃不過蘇格拉底的眼睛,因而他立即打斷這種必定一無所獲的對話,直接邀請高爾吉亞展開論辯。蘇格拉底幾乎是強制性地要求高爾吉亞必須采取辯證法的問答形式,以避免用修辭學的方式來談論修辭學,高爾吉亞很有風度地表示答應。在蘇格拉底的引導下,高爾吉亞不斷澄清修辭學的性質(zhì)和范圍,最終將修辭學確認為一種在法庭或其他集會中借以說服眾人、涉及正確與錯誤的技藝,由此轉(zhuǎn)入對修辭學是否具有正義之維的討論。盡管高爾吉亞得意地宣稱“修辭學家有能力談論任何主題,反對任何人,可以在民眾面前就他希望談論的每個論題上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說服力”,但是當高爾吉亞不得不承認修辭學所達到的說服只能產(chǎn)生沒有知識的信仰,而不能產(chǎn)生真正的知識時,他已經(jīng)注定要被蘇格拉底打敗――除非他像后面的波盧斯和卡利克勒那樣敢于當面承認修辭學的非道德性。

高爾吉亞一方面默認有些修辭學家可能利用修辭學作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每個學習修辭學的人都應當擁有關于正義的知識――如果學生之前不知道,也可以從老師那里學到這些知識,以便維護修辭學家的榮譽。基于此,蘇格拉底僅用一個簡潔的三段論就輕而易舉地打敗了高爾吉亞:

大前提:擁有某樣事情的知識就會成為某樣事情的專家;

小前提:修辭學家擁有關于正義的知識

結(jié)論:修辭學家就是判斷正義的專家即正義的人。

因為正義的人絕不可能做任何不正義的事情,所以高爾吉亞的觀點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最終只能啞口無言。高爾吉亞的失敗之處在于,他既意識到修辭學的非道德性。卻又羞于承認這一點,懼怕因之傷害自身作為修辭學家的名譽,試圖為其編造一個虛假的正義之維,從而被蘇格拉底抓住了破綻。

(三)修辭學;假冒的正義

在高爾吉亞保持沉默之后,粗魯?shù)牟ūR斯急不可耐地跳上戰(zhàn)場,反問蘇格拉底對于修辭學的看法。蘇格拉底對波盧斯遠遠不如對高爾吉亞那么尊敬,回答時總是帶著不屑和譏諷的語氣。這段對話并不能稱之為論辯,而應當被視作蘇格拉底的獨自。在這里,蘇格拉底堅定地認為,修辭術根本不是技藝,而是奉承的一部分,是一種產(chǎn)生滿足和快樂的程序。真正的技藝有助于身體和靈魂的健康,它們總是關注最好的。而奉承的程序卻只是使身體和靈魂呈現(xiàn)出一種貌似健康而并非真正健康的狀態(tài),它們不知道何者最好,而只知道追求快樂。具體的劃分如下所示:

這里有三點值得注意:第一,蘇格拉底在此處拋棄了“自知無知”的一貫姿態(tài),開始明確闡述自己的觀點并試圖說服別人;第二,蘇格拉底對技藝和程序的區(qū)分中,蘊含著對“好”與“快樂”的區(qū)分,而這正是由蘇格拉底對理智、激情和欲望的區(qū)分而來(下文的波盧斯便不能理解這一點);第三,蘇格拉底將正義和修辭一起看作與靈魂相關的事物,并將后者看作對前者的假冒,這就充分表明了《高爾吉亞篇》的整體主旨所在。本篇對話前半部分以“修辭”(假冒的正義)為中心,后半部分以“正義”(真正的正義)為中心,其中隱含的關聯(lián)便在于它們都與靈魂相關,只是前者予靈魂以奉承或快樂,后者予靈魂以健康或好,而核心的問題就是何者是真正的幸福。換而言之,全部的問題就是,“靈魂一修辭一幸福”與“靈魂一正義一幸福”這兩種人生圖景何者更為真實,如下圖所示:

這也就是蘇格拉底在后面向卡利克勒強調(diào)的兩種生活方式之爭:“你要求我過的生活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公民大會上演講、實踐修辭學、按照你現(xiàn)在的風格做一名政治家,而另一種生活則是把生命耗費在哲學上,弄清事物的區(qū)別”。

二、“愈不正義愈不幸福”:正義與幸福的逆向論證

在蘇格拉底將自己對修辭學的看法陳述完畢之后,波盧斯表示完全拒絕這種觀點。于是,蘇格拉底不得不將之前在“技藝/程序”的劃分中隱含的“好與快樂”之別顯明化。在波盧斯勉強表示理解(而非接受)之后,對話立即巧妙地轉(zhuǎn)入了對“作惡與受惡何者是更大的惡”以及“逃避懲罰與接受懲罰何者是更大的惡”的討論。這兩個問題實際都指向“不正義”與“不幸福”的聯(lián)系,前者指向“實施不正義的人比承受不正義的人更加不幸福”,后者指向“愈不正義的人愈不幸福”。蘇格拉底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明確地指出:“我們當前爭論的問題絕非微不足道,而是一個關于知識最高尚、無知最可恥的問題,這就是有知識的人還是無知的人是幸福的這個問題的總和與本質(zhì)。”

(一)“好”與“快樂”

好與快樂的區(qū)分是蘇格拉底一以貫之的基本論點,他在隨后與卡利克勒的論辯中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證明了快樂有好壞之分,第一種方式如下:

大前提1:對立的事物不能共存;

小前提1:好的事物與壞的事物是對立的;

結(jié)論1:好的事物與壞的事物不能共存大前提2:凡可共存的事物都不是好的事物和壞的事物;

小前提2:快樂和痛苦可以共存;

結(jié)論2:快樂不是好的事物,痛苦不是壞的事物。

從純粹的邏輯推理來看,這種證明顯然并不完善。蘇格拉底自身也意識到這種近于詭辯的證明無法說服卡利克勒,因而又采取了第二種歸謬式的證明;

大前提:好人通過表現(xiàn)出好事才是好的,壞人通過表現(xiàn)出壞事才是壞的;

小前提:好人和壞人經(jīng)歷著同等的痛苦(壞事)和快樂(好事),壞人的體驗甚至更加強烈;

結(jié)論:“壞人會變得和好人一樣壞和一樣好,甚至比好人更好”。

第二種證明的成功之處在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從卡利克勒所承認的前提中推出在他本人看來也荒謬異常的結(jié)論。因此,在蘇格拉底的歸謬法面前卡利克勒不得不甘拜下風,承認快樂確實有好壞之分,以此否認了之前“快樂和善是一回事”的觀點。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證明只是以駁證為主。蘇格拉底關于“快樂/痛苦”和“好/壞”的討論在《理想國》中表達得更為縝密,也更令人信服。簡而言之,快樂和好的區(qū)別在于,前者使人做在他們“看來”好的事情,后者使人做對他們“真正”好的事情。由于修辭學不是技藝,而只是奉承的一種程序,因而那些利用修辭術追名逐利的演說家只是在欲望的驅(qū)使下做使他們快樂的事情,而不能去從事真正使他們變得更好的事情。蘇格拉底之所以不斷地對波盧斯冷嘲熱諷,正是因為波盧斯對這一點的無知暴露了其靈魂的野蠻和粗鄙。

(二)“實施不正義的人與承受不正義的人何者更不幸福”

爭論最終聚焦到“作惡與受惡何者是更大的惡”這個問題之上。根據(jù)討論的語境,“作惡”與“受惡”中的“惡”顯然是指邪惡或不正義,即“實施不正義”與“承受不正義”。但是“更大的惡”中的“惡”則不止于此,它更近于對邪惡、痛苦、不幸等負面事物的總稱。它由于損害人的生活,為人所不欲。事實上,它更多地意味著幸福的反面,即與“好生活/好靈魂”對立的“壞生活/壞靈魂”。因此,“作惡與受惡何者更惡”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申為“實施不正義的人與承受不正義的人何者更不幸福”。

波盧斯舉出阿凱勞斯弒父弒兄最終成為馬其頓統(tǒng)治者的事例進行反駁,但是蘇格拉底絲毫不為所動,并且堅定地聲稱包括波盧斯在內(nèi)的所有雅典公民都必將同意自己的看法。隨后,蘇格拉底進行了一系列辯證法式的簡短問答,其中的論證可以分解為以下兩個連續(xù)的三段論;

大前提:丑意味著痛苦和惡;

小前提:作惡比受惡更可恥(更丑);

結(jié)論/大前提:作惡比受惡更痛苦或更惡或更痛苦且更惡;

小前提:作惡不可能比受惡更痛苦;

結(jié)論:作惡比受惡更惡。

由此得出結(jié)論:作惡比受惡更惡且更可恥。在蘇格拉底的逼問之下,波盧斯羞于當面承認自己甘愿選擇更加邪惡和更加可恥的事情。因而只能向蘇格拉底俯首認輸。

(三)“愈不正義的人愈不幸福”

在證明了作惡比受惡更惡之后,還存在一個問題:逃避懲罰的作惡者與接受懲罰的作惡者何者更惡?在這里,蘇格拉底顯得游刃有余,波盧斯幾無還手之力。首先,蘇格拉底將“懲罰”界定為犯罪而公正地受到懲罰。因為行為的承受者的體驗的性質(zhì)與行動者的行為的性質(zhì)相對應,所以當實施者公正地施行懲罰時,無論實施者還是承受者都是在進行公正的行為,都是光榮的和好的。其次,物質(zhì)財富、身體和靈魂這三類事物分別對應著三種惡:貧窮、疾病和不義。其中不義作為靈魂的惡最可恥,它能造成最大的痛苦和傷害,因而也是最壞和最不幸的。因此,“幸福不僅是對惡的擺脫,而且是從來不染上惡”。靈魂中沒有惡的人是最幸福的,其次是靈魂上擺脫了惡的人,最不幸的是施惡者和不能擺脫惡的人。總之,愈不正義的人愈不幸福。

修辭學家鼓吹自己能夠幫助作惡者逃脫懲罰,并以此洋洋自得,然而這恰恰使作惡者保留了靈魂中的罪惡,導致更大的不幸福。如果說修辭學還想保留自己的些許榮譽,那么它就應當說服作惡者自愿到法官那里投案自首,接受懲罰,以免其靈魂受到無法治愈的創(chuàng)傷。蘇格拉底的這番論述將修辭學家的信念整個顛倒了過來,辛辣地指出高爾吉亞等所謂“優(yōu)秀的修辭學家”與真正的知識和幸福相距何等之遠。這一方面與開頭“認識你自己”的提醒相呼應,另一方面也與將修辭學視作假冒正義的程序的觀點一脈相承。這一段落的最后,蘇格拉底更是將反諷發(fā)揮到極致:修辭學最大的用處在于,如果自己的敵人作惡,那么修辭學家應該利用修辭學幫他逃避懲罰,以便讓他在罪惡中永生。

三、愈正義愈幸福:正義與幸福的正向論證

在聽到蘇格拉底推出的怪誕結(jié)論之后,旁觀的卡利克勒不禁驚嘆;“如果你是認真的,如果你說得對,那么我們凡人的生活必須顛倒過來,我們顯然到處都在做我們不該做的事”。這種驚嘆本身是對蘇格拉底的嘲諷:如果蘇格拉底所說正確,所有公民的確都會同意他的觀點,但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的所行卻又恰恰與之相反呢?卡利克勒對蘇格拉底的批評主要有兩點:首先,蘇格拉底的論證之所以讓人無法反駁,并非因為他是正確的,而是因為他狡詐地利用了習俗和本性之間的差異和對立;其次,天然的正義乃是強者統(tǒng)治弱者。蘇格拉底過于癡迷哲學,以致對人生經(jīng)驗一無所知,因而不明白這一點。蘇格拉底隨后對這兩點批評分別進行了回應,最終使得來勢洶洶的卡利克勒虎頭蛇尾,緘口無言。

(一)對于論證方式的回應

卡利克勒指責蘇格拉底:“如果某人的講話以習俗為基礎,你就狡猾地依據(jù)本性向他提問;如果他追隨本性,你就追隨習俗。”因此,蘇格拉底的論證無法使波盧斯信服,因為波盧斯依據(jù)習俗認為作惡更可恥,而蘇格拉底卻訴諸本性來加以反駁。面對這種嚴厲的指控,蘇格拉底鎮(zhèn)定自若地利用如下推理來反駁:

大前提1:強大、優(yōu)秀和強壯是一回事;

小前提1:多數(shù)人的法令是較為強大的人的法令;

結(jié)論1/大前提2:多數(shù)人的法令是優(yōu)秀的人的法令,也是自然的;

小前提2:作惡比受惡可恥是多數(shù)人的法令;

結(jié)論2:作惡比受惡可恥是自然的。

綜上所述,作惡比受惡可恥既是習俗的又是自然的。因此,蘇格拉底并沒有利用習俗和自然的對立來贏得論辯,卡利克勒的第一點批評不成立。

但是蘇格拉底為自己提出的這個辯護無法成立,因為它存在一個明顯的漏洞。蘇格拉底將小前提1“多數(shù)人的法令是較為強大的人的法令”歸為卡利克勒的觀點,而卡利克勒居然隨口應下!這一點只能讓讀者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卡利克勒先前的論述恰恰與此相反:“我認為那些立法的人是一群弱者,多數(shù)人都是弱者。他們?yōu)樽约毫⒎ǎ瑸樽约旱睦娑⒎āK麄兊囊?guī)定和審查也一樣,是為-『防止強者超過他們,奪取他們的利益……我們在我們自己中間塑造出最優(yōu)秀、最強大的人,但乘他們還年幼時就把他們像幼獅一樣抓來,用符咒使他們成為奴隸,要他們滿足于平等,并說這樣做才是正義的、公平的”。

(二)對于天然正義的回應

卡利克勒察覺到,高爾吉亞和波盧斯之所以被蘇格拉底駁倒,是由于他們過于羞怯,因為“如果一個人恥于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那么他就會被迫自相矛盾”。有鑒于此,卡利克勒旗幟鮮明地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天然的正義就是“強者用暴力剝奪弱者的財產(chǎn)、優(yōu)者統(tǒng)治劣者、高貴者統(tǒng)治卑賤者”,就是盡可能地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滿足。在卡利克勒看來,蘇格拉底所提倡的節(jié)制只是弱者用來掩飾自身無能的謊言而已,而且原來的弱者一旦變?yōu)閺娬撸瑯右矔艞夁@種謊言,轉(zhuǎn)而追求欲望的滿足。蘇格拉底對卡利克勒的坦率表示贊賞,同時提醒他們現(xiàn)在是在探討一個最為嚴肅的問題:“人應當如何生活?”

蘇格拉底首先通過論證,迫使卡利克勒承認快樂有好壞之分(參見前文的“‘好’與‘快樂’”一節(jié)的分析)。而這正是最關鍵的一點:既然快樂有好壞之分,那么并非所有欲望的滿足都是同樣的好,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對靈魂最好的技藝,而拒絕完全被靈魂的快樂所占據(jù)的奉承性的程序(比如吹笛子、合唱訓練、政治家的講演)。而從建筑和造船的類比可以推出:有秩序和紀律的靈魂要比無秩序和紀律的靈魂更好,換而言之,正義的靈魂要比不正義的靈魂更幸福。只是此時的卡利克勒開始采取消極抵抗,不再和蘇格拉底論辯但是也不接受蘇格拉底的觀點。因此,蘇格拉底最后只好以“是這樣的嗎?對此我表示同意”這種自問自答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陳述。

(三)蘇格拉底的“申辯”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論辯中隱含著柏拉圖為“蘇格拉底之死”而提出的再一次“申辯”。對話中卡利克勒的善意提醒處處暗示著蘇格拉底最終的遭遇:“如果現(xiàn)在有人抓住你,或其他像你這樣的人,拉著你去監(jiān)獄,你們沒犯罪也說你們有罪,那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如何是好,嘴張個沒完,但卻說不出話來,如果你被送上法庭,乃至碰上一位非常惡毒的無賴似的原告,如果他要求處死你,那么你會被處死”;“蘇格拉底,瞧你多么自信。你決不會經(jīng)歷諸如此類的麻煩,就好像你不住在這個城邦里似的,也決不會有人把你拉上法庭,這樣做的人也許是某些非常邪惡的家伙”。如前所述,由于本文從哲學論文的角度來理解本篇對話,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些文字(尤其是形容詞)中感受到柏拉圖對“蘇格拉底之死”的憤懣不平。

不過,更重要的則是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提出的宣言:“任何對我犯下的惡行比我自己犯下的惡行更加可恥,作惡者比作為受惡者的我更壞”;“如果我被拉上法庭,面對你提到的危險,那么一定有個惡人在控告我,因為好人是不會把一個無罪的人拉上法庭的,如果我被處死,那也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我不愿意從事你推薦的那些‘精致的發(fā)明’,當我在法庭上時,我沒有什么要為自己說的”;“若我是由于缺乏奉承的修辭學而死,那么我充滿自信,你們會發(fā)現(xiàn)我冷靜地談論我的死亡”。

這里的話語與《申辯篇》、《克里托篇》、《斐多篇》遙遙相應,其中的觀點也是一脈相承,因而《高爾吉亞篇》也可被視為蘇格拉底的另一次“申辯”。談到此時。旁觀的凱勒豐、高爾吉亞和波盧斯完全沉默,只有卡利克勒作為影子,映襯著蘇格拉底這番擲地有聲的宣示。蘇格拉底從批評修辭學家變?yōu)榕u政治家,甚至評價這個城邦過去和現(xiàn)在都從來沒有過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家。隨著話題向更具敏感性的方向延入,卡利克勒意識到這場對話越來越具有較多的政治風險,因而含糊其辭,直至默不作聲。而在現(xiàn)場的這些人中,唯一實踐著政治家的才能、從事著真正的政治技藝的雅典公民蘇格拉底則越過政治的藩籬,充滿自信地走向死亡,為“正義與幸福的一致性”提供最終的辯護。

四、何種正義?何種幸福?

綜上所述,本篇的核心問題是“正義/不正義”與“幸福/不幸福”的關系問題。蘇格拉底首先區(qū)分了真正的正義和假冒的正義(修辭),然后逆向論證“愈不正義的人愈不幸福”,最后又正向論證“愈正義的人愈幸福”。最終完成了對于正義與幸福一致性的完整論證(如下表所示)。

整場討論都由一個簡單問題引出:“問他是誰?”

但是必要的問題在于:為什么只有正義能夠與幸福相一致(而非勇敢、智慧、虔敬等其他德性)?正義的生活所能獲得的幸福又是一種怎樣的幸福?

(一)為什么只有正義與幸福相一致?

第一個問題或許可以在《理想國》第四卷中找到答案。《理想國》中的蘇格拉底和伙伴們經(jīng)過一番艱難的探索,終于抓住了智慧、勇敢、節(jié)制和正義的真實面目:智慧就是“每個人身上的這個起領導作用的和教授信條的小部分――它也被假定為是這個人身上的懂得這三個部分各自利益也懂得這三個部分共同利益的”,勇敢就是“一個人的激情無論在快樂還是苦惱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給的關于什么應當懼怕什么不應當懼怕的信念”;節(jié)制就是“人的這三個部分彼此友好和諧,理智起領導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贊成由它領導而不反叛”;正義就是“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相互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使所有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變成一個有節(jié)制的和和諧的整體”。

因此,正義與智慧、勇敢、節(jié)制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種綜合性的德性。正義即意味著智慧、勇敢和節(jié)制在靈魂中各安其位。當一個人被稱為正義的人,那么他必定也同時具有智慧、勇敢和節(jié)制的德性。反之,也只有當一個人同時具備智慧、勇敢和節(jié)制并保證它們處于和諧狀態(tài)時,才可能成為一個正義的人。從這個層面來看,蘇格拉底的正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對各種德性的總稱。因而,他對正義與幸福的討論也為后世的德福之辨所承襲。

(二)兩種幸福觀念

第二個問題或許涉及蘇格拉底的論證本身。當蘇格拉底與波盧斯和卡利克勒論辯正義與幸福的關系時,雙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錯位。因為蘇格拉底的幸福更多地指向內(nèi)在的層面,即通過正義的生活以獲得靈魂內(nèi)部的和諧與寧靜。而波盧斯和卡利克勒所言的幸福更多地指向外在的層面,即世俗意義上的富貴榮華和聲色犬馬。這種理解的歧異使得雙方從論辯伊始就站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之上,盡管蘇格拉底最終成功地引導對手走向靈魂的內(nèi)在幸福,但是后者一旦從辯證法的漩渦中擺脫出來,立刻又恢復了原有的信念。例如,卡利克勒盡管被蘇格拉底的論證駁倒,卻依然表示:“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你說的好像是正確的,蘇格拉底。但是我和許多人一樣,感到還沒有完全被你說服。”

因此,盡管蘇格拉底論證了正義者的生活更為幸福(內(nèi)在層次的幸福),從而推出人們應該努力做正義的人。但是蘇格拉底也知道外在層面的幸福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即使通過論辯為內(nèi)在幸福贏得口舌上的勝利,也難以讓所有人心悅誠服。因而他在《理想國》中試圖將這兩種幸福觀念融合在一起,正義者不僅可以獲得靈魂的和諧寧靜,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只要愿意,就可以治理自己的國家,要跟誰結(jié)婚就可以跟誰結(jié)婚”。而不正義者不僅靈魂混亂無序,而且還會遭受世俗的懲罰,“他們即使年輕時沒有被人看破,但大多數(shù)到了人生的最后會被捉住受到嘲弄,他們的老年將遭到鞭笞,受到一切你正確地稱之為野蠻的那些處罰,還有拷問、烙印”。這種美好的承諾與其說是一種理性的論證,毋寧說只是一種善良的祈愿。為了表明這種祈愿的真實可靠,蘇格拉底最終帶領我們走向來世和彼岸。

(三)最后的神話

篇4

〔關鍵詞〕自由;幸福;道德哲學;知識鏡像;西方哲學

〔中圖分類號〕D6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187-(2012)03-0027-06

本文力圖從西方道德哲學知識生成的內(nèi)在理路去剖析幸福與自由背后價值提升的歷史意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入理解現(xiàn)實道德實踐困境。

一、 古典倫理學的知識鏡像

西方哲學的第一次倫理學表達就是蘇格拉底發(fā)出的“認識你自己”,早年潛心研究自然哲學的蘇格拉底,一無所獲,最后產(chǎn)生了一個根本性的學理轉(zhuǎn)向:哲學不能只研究自然,而不關注人事。我國學者包利民認為,蘇格拉底的意義在于他代表著“道德”第一次在世界史上的出現(xiàn)。〔1〕蘇格拉底的道德覺醒是從生活與道德的關系開始的,“人能所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談論美德……對自己和別人進行考查,不經(jīng)過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2〕在道德與生活發(fā)生沖突時,“現(xiàn)在我們各走各路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nèi)セ睢_@兩條路哪一條比較好,誰也不清楚,只有神靈知道。” 〔3〕蘇格拉底毅然選擇“道德”而不選擇“生活”,由此而來的問題就是:德性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德性究竟是什么?蘇格拉底認為,德性就是知識,知識可以永恒,永恒因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而值得追求。在《柏拉圖對話集?枚農(nóng)篇》(又譯為《美諾篇》)中,蘇格拉底通過枚農(nóng)從“德性是否可教”的質(zhì)問出發(fā),引發(fā)了對“德性是什么”問題的探討。“德性是什么”的追問是一種對普遍定義、本質(zhì)定義的追求,這是一種具有永恒性質(zhì)的知識追求。因為生活中往往是按照“是怎么樣的”形式回答美德,這種回答只是本質(zhì)的諸種現(xiàn)象形態(tài)。〔4〕 “在問人們是以什么方式取得品德(德性)之前,要先就其本身研究明白品德(德性)是什么” 〔5〕因為“惟有知識才是可以傳授的東西”,所以只有當?shù)滦允侵R時,德性才可以傳授。而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在將“德性是怎么樣”的東西當作真正的知識。在“認識你自己”和“蘇格拉底最聰明”的神喻面前,蘇格拉底豁然發(fā)現(xiàn)“自知自己無知”才是自身最大的美德和智慧,在帶領雅典人認識自己的道路和生活實踐中,蘇格拉底漸漸地上演了他的人生“道德悲劇”。

在蘇格拉底對話式的追問中,我們幾乎沒有得到關于德性的任何確定性的內(nèi)容,某種程度上說蘇格拉底只是通過對話向我們展示和反思了我們生活世界中存在的所有倫理道德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存在,但我們以前卻一無所知。至于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這就要留待后來者了。

柏拉圖倫理追問的思想背景是蘇格拉底作為一個道德的人與雅典社會的尖銳沖突所產(chǎn)生的“道德悲劇”。這樣的一個現(xiàn)實背景就轉(zhuǎn)變?yōu)榈降状娌淮嬖谡胬硇缘拿赖轮R?這些真理性美德如何構(gòu)成一個美好的社會?這樣柏拉圖的倫理學就從蘇格拉底的生活世界轉(zhuǎn)向了知識論的語言世界,“我們可以在柏拉圖的‘發(fā)展’中看到一個傾向:原先作為說明此世(生活世界)的解釋框架,后來卻變成了本身更值得追求的東西。‘知識’原來是道德的基礎,現(xiàn)在卻成了人生目的。” 〔6〕柏拉圖將美德建立在客觀的合理性的“理念”之上,不同于蘇格拉底追問德性的無果而終,柏拉圖發(fā)現(xiàn)了智慧、勇敢、節(jié)制和正義四種德性,并為四種德性找到現(xiàn)實對應物(哲學家、軍人、生產(chǎn)者),找到了整合“美德與實踐理性同一性根基”,正視化解個人與城邦的善之分裂的正義理念,看到蘇格拉底對話式辯證法與理念世界的關聯(lián)。〔7〕柏拉圖的美德倫理學是全面回答蘇格拉底提出的倫理學問題的理論建構(gòu)。

篇5

一、探問,提高思維效度

巧妙的理答能生成許多無法預約的精彩。但教無定法,理答也是如此,甚至某些時刻的理而不答,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提高思維的效度。

在《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中,蘇格拉底只說了三句話。教學中,筆者攫取貫穿文章主線的蘇格拉底說的三句話,組織學生不同層次地讀。讀完后,有學生疑惑:“整個故事,蘇格拉底肯定不只說了這三句話,作者為什么只寫了這三句話?”筆者貌似自言自語地說:“是啊!為什么偏偏x了這三句話,這三句話去掉一兩句,行不行呢?”學生眼睛發(fā)亮,相視而笑,紛紛悟出這三句話正是貫穿全文的主線。第一句是蘇格拉底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第二句話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敲響了警鐘:“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第三句話則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行為的啟發(fā)。如果抽掉第一句就不知道他們來麥地里干什么,也就不知道故事的起因;抽掉第二句則不知道故事的結(jié)果,抽掉第三句弟子們也許就不能從摘麥穗這件簡單的事情中思考、感悟人生。思維有的時候是安靜的、慢的。在整個對話過程中雖然教師沒有回應學生,但實際上是給學生安靜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揣摩這三句話對于全篇文章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性。

二、轉(zhuǎn)問,拓展思維廣度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常常受定式思維的影響,當新知識與舊經(jīng)驗有沖突時,學生就會感到迷茫,無法理性判斷。這時,教師就應該改變提問的角度,引導學生的思維邁向更加廣闊的空間。

這篇文章在課后習題安排上有一個硬性要求:課文有幾處使用了分號?畫出來讀一讀,體會分號的用法。課上,筆者首先讓學生讀懂三句含分號的句子,接著通過弄清分號前后各寫了什么,讓學生懂得了句子并列的情況下會使用分號,然后出示幾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

1.有的學生看到顆粒飽滿的麥穗,就會立即摘下它 有的人左顧右盼,錯過許多機會。

2.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 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

因為定式思維,學生在兩句上全填上了分號。“第二句填逗號可不可以?”教師發(fā)問后,學生愣了一下,隨即點點頭。“那第二句到底填分號還是逗號?”學生在不斷的糾結(jié)與掙扎中既生長著思維力,又了解了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即兩個并列的句子,只有其中的一個分句用了逗號,才能用分號。至此,學生已經(jīng)明了分號是介于逗號與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最后進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用分號練寫一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3.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后,紛紛走進了麥地。他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至此,分號用法學生們已經(jīng)能夠熟練掌握。

理答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能預設的,需要教師隨機應對。如果學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時,教師就必須馬上調(diào)整預設,重新定位問題角度,采用睿智的理答方式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正軌,使得學生能夠正確思考。

三、追問,挖掘思維深度

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的理解有時局限在表面,不夠深入,此時,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深度引領,通過理答使學生達到對問題理解應有的深度,拓展學生的思路。

這篇文章看似短小,道理也不難揭示,但蘇格拉底離學生的世界太遙遠,他一語雙關的語言形式,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初讀批注時,學生只能從“洪鐘”一詞感受到蘇格拉底的聲音像洪鐘一般,如何讓學生讀懂字外之意?筆者出示一處批注范例,并告訴學生,“老師第10遍讀這篇文章時,讀出了一些詞句的雙關意,譬如‘洪鐘’這個詞,不單單是指蘇格拉底的聲音像洪鐘一樣響,還指短短七個字給弟子們帶來的心靈震撼。”他們突然驚醒了,從原來的思維套路中跳出來。“你們就用這樣的讀書方式進行二次批注,看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六年級學生已有五年多的知識積淀,再加上已經(jīng)站在開始思考人生的橋頭,他們的感悟越來越深入,思維張力越來越活躍。有的學生盯住“只許進不許退”,說蘇格拉底其實一開始就在提醒他的弟子們,人生就像在麥地行走一樣,只是一個單程,不要在人生的進程中左顧右盼。有的學生讀著讀著,還讀出了自己不一樣的理解:人生固然要抓住機會,但追求理想有時比功利性的追求更重要……二次批注使學生對課文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語句的感悟也越來越深入,已經(jīng)不是原有水平的簡單重復,而是最大程度地走向文本深處,玩味到尋常詞語背后的不尋常。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有始有終,定能成功”。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jīng)在中學當教師,有一天他對班里同學說,我們來做個甩手游戲吧。游戲很簡單,就是把手使勁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這樣做。同學們紛紛說這個游戲容易,保證能做好。一個星期以后,蘇格拉底問同學們游戲完成得怎么樣?同學們?nèi)寂e起了手。一個月以后,當蘇格拉底再做統(tǒng)計時,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在堅持做。一年以后,當蘇格拉底在課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況時,只有一位同學舉起手,他就是后來成為大哲學家的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憑著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覺鍛煉自己的意志,終于在哲學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學思想直到現(xiàn)在仍然放射著智慧的光芒。

同學們,這個甩手游戲從動作上看很簡單,但每天堅持,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始有終,絕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人們常說,在科學之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在崎嶇的小路上不斷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希望的頂點。讓我們認準自己的努力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地鼓勵自己,這樣我們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收獲的快樂。

最后,我送給大家一句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701班的陳東兒,能在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代表全體七年級同學發(fā)言,我感到很榮幸。今天我發(fā)言的題目是《人生沒有第二次》。

曾經(jīng)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讀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幾個學生向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你們各順著一行果樹,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

很快,他們便到達了果林的另一端。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回答。

“老師,讓我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fā)現(xiàn)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后,才發(fā)現(xiàn)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的這枚我認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發(fā)現(xiàn),果林里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啦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也是如此。

看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人生是不能重來的。其實,故事中的一顆顆果子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機會,當我們認為選擇果子的過程就如在打草稿時,實際上,這就已是我們?nèi)松鸁o法改變的答卷了。

人生沒有第二次的選擇,也正是它的悲哀之處。那就只有好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珍惜時間,珍惜感情,盡自己所能,去把握好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機會,所以,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在這新的學期里抓住每次機會,去盡自己所能,好好表現(xiàn)自己呢?我想是的。讓我們在老師的的引領下、同伴的幫助下做文明人,樹勤學風;用高雅的習慣,陽光的氣質(zhì),感染他人;常懷感恩之心,善于欣賞他人,不斷追求進步!

各位同學,請謹記:好馬不吃回頭草,人生沒有第二次。在新的學期里,讓我們把握機會,做好當下,成就未來!

篇8

據(jù)說,蘇格拉底禿頂之后,憑著善辯的口才,讓年僅19歲的漂亮姑娘贊佩西嫁給了他。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沒有想像中的美妙。在蘇格拉底眼里,贊佩西成了“惡妻”。原因在于結(jié)婚之后,蘇格拉底大改婚前對贊佩西的贊美和取悅,一味苛刻地讓年輕的贊佩西盡妻子的義務。婚前婚后的巨大落差,讓贊佩西極為不滿,就這樣,她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對此,蘇格拉底自我解嘲地說:“如果你娶到一位好妻子,那么你將得到終身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惡妻,那么恭喜你,你將要成為一個哲學家了。”

蘇格拉底之所以自嘲,是因為他和贊佩西之間的婚姻是不和諧的。也就是說,婚姻是一種人生際遇,它的悲與喜,注定與兩個人能否真心相對,可否和諧相處有著極大的關系。

不妨聽聽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年輕人,一個搞策劃,一個搞美工。一個英俊,一個美麗。在別人眼里,他們是很般配的一對。至于愛情是何時產(chǎn)生的,他們自己也不大清楚。因為工作在一起,他和她常常因為天色晚了而到茶樓酒吧坐坐,然后他送她回家。順理成章,她和他走到了一起。婚后的一天,他和她應邀參加了一個配對游戲,即通過摸手的方式猜測誰是自己的愛人。那天,他發(fā)現(xiàn)另外一個人也在場,那是他想愛卻無緣相愛的一個女孩。第一位女士上場的時候,很快從眾多伸出的手中找到了所愛的人,那是一雙修長的手。第二位女士上場后,只摸了幾下就找到了自己的愛人,她笑著說,她愛人的手特別暖和。輪到她了,她卻怎么也摸不出哪雙手是屬于他的。那一刻,他很尷尬。主持人將他拉出來,笑著說,那就請你來摸摸吧,看能不能找到你的她。有幾位女士和他妻子一起站成了一列,其中有他無緣相愛的那個女孩。他一一摸過去,其中一雙手他非常熟稔,了如指掌,自然是他的妻子;而另一雙手他摸上去的時候卻在微微顫動。不知為什么,他最后輕輕握住了那雙微微顫動的手。

因為這件事,她和他日復一日地冷淡起來,終于有一天,他和她再也攏不到一塊了,他們心平氣和地走出了彼此的生活。再后來,他和那位女孩之間有了約會,不久,他們結(jié)婚了,過得幸福而快樂。他問她:“那次游戲,你的手為什么會顫抖?”她說:“那天我在想,這一生也許只有做游戲時,你才會輕輕握住我的手。”

對婚姻的感受,因人而異,有人認為,婚姻是一件瓷器,需要悉心呵護;有人認為,婚姻如海上冰山,只露出一角,才有神秘韻味;還有人認為,婚姻如絲如弦,張弛有度,才會彈出美妙音律。在我看來,婚姻中的兩個人,就像兩個齒輪,只有完美地吻合在一起,婚姻這臺機器才能正常運轉(zhuǎn)。否則,一切該發(fā)生的事故就會如期發(fā)生。

篇9

第二天,蘇格拉底問學生:“誰昨天甩手100下?”所有同學都表示完成了作業(yè)。一周后,蘇格拉底問:“哪些學生堅持了?”有九成的學生舉起了手。一個月后,有一半的學生表示在堅持。一年后,當蘇格拉底再次問起同樣的問題時,只有一個學生舉手,他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偉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我們可以不假思索地為柏拉圖的成功貼一個“堅持”的標簽。但事實上堅持本身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詞。為什么蘇格拉底讓學生堅持的是“甩手”這樣一件毫無實際價值的動作,而不是“每天讀十頁書”“每天練習一首曲子”抑或“每天慢跑五里路”等更有意義的事情呢?讀書一日之后,知識會增多;一月之后,眼界會開闊;一年之后,涵養(yǎng)會提高。而對技藝和體能的鍛煉也同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看到成效,也許這樣,會有更多的學生愿意堅持。

其實蘇格拉底此舉,正是要告訴學生:不可太過功利。

回憶我們成長的經(jīng)歷,讀書時最喜歡問老師的一句話是“這道題考不考”?工作后最直接的判斷標準是“這個項目有沒有提成”?我們熱衷于各種立竿見影的任務,而那些“不考的知識”、“沒有獎金的任務”則被我們拋諸腦后。但事實往往是,成完整體系的知識才易被牢記和運用,隱性和細節(jié)的工作才決定事業(yè)的高度。我們對回報過分重視,極大地限制了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格局。因為現(xiàn)實中,許多事情的收益,并不是呈等差數(shù)列增長的。

最近有幸接觸到了幾位當紅博主和職業(yè)成功人士,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耐得住寂寞,舍得了本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觀點有創(chuàng)意的人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但能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永遠只是少數(shù)。想引領思潮,觀點犀利的文章卻無人關注;想職場中有所表現(xiàn),精心策劃的方案卻收效甚微。于是我們逐漸開始對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產(chǎn)生懷疑,不知道自己耗費精力、資金正在去做的這件事情到底能否助你出人頭地。我們失落、放棄,于是真的與成功無緣,若干年后回憶這段經(jīng)歷,只悻悻地嘆自己不是那塊料。但其實仔細想來,各大博客網(wǎng)站每天發(fā)表的文章數(shù)以百萬計,縱然觀點是最生動、最有見地的,一夜之間被推上首頁的概率又有多大?但如果靜下心來堅持去寫,極有可能獲得的是粉絲人數(shù)的幾何增長。

創(chuàng)業(yè)亦如是。公司成立后數(shù)月不見訂單、開張兩三年才逐漸實現(xiàn)盈利,是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必須面對的困難時期。馬云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看似可惜,其實無怪。當人在無法得到正面反饋時,放棄是最自然的選擇,就像蘇格拉底的學生們,甩手一個月后絲毫不見收效,又怎會有堅持的動力?

篇10

摘要:本文探討了非哲學專業(yè)的《西方哲學史》課程教學改革問題,文章提出了“以經(jīng)典為中心的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要點是:關注中心,研讀原典,通過學習經(jīng)典來獲得智識的成長。

關鍵詞 :教學改革;西方哲學;學習經(jīng)典

我講授《西方哲學史》(非哲學專業(yè))已有10年,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領會和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10年來,我一直在不斷地調(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以期達到我所想要的結(jié)果,經(jīng)過多次實驗,結(jié)合我自己的感受和學生反饋的信息,現(xiàn)在逐漸形成了可以叫做“以經(jīng)典為中心的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要點是:關注中心,研讀原典,通過學習經(jīng)典來獲得智識的成長。

一、精選教學內(nèi)容

以前非哲學專業(yè)的《西方哲學史》同哲學專業(yè)的同名課程一樣,內(nèi)容非常多,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早期,從泰勒斯到黑格爾,時間兩千年,人物數(shù)十個,一學期下來,所有的內(nèi)容都是蜻蜓點水,無法深入和拓展,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康德等關鍵哲學家也講不了什么東西,學生只是記住了一些人名和概念,真正的思想內(nèi)容什么也學不到,更遑論讀些原典了。因此,我對《西方哲學史》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大幅縮編,而且這種縮編做過兩次,第一次縮編刪除了中世紀哲學和現(xiàn)代早期哲學,只保留希臘哲學,第二次縮編則又刪除了希臘哲學中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和后亞里士多德哲學,只保留了智術師運動、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次縮編后,現(xiàn)在的非哲學專業(yè)的《西方哲學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包含以下六章:1、導論;2、希臘文明概論;3、早期希臘哲學;4、蘇格拉底;5、柏拉圖;6、亞里士多德。其中1、2 章是為鋪墊,3章:早期希臘哲學只列出人名和發(fā)展線索,4、5、6章才是課程重點。也就是說,經(jīng)過此番內(nèi)容剪切,我的《西方哲學史》基本上只講了希臘哲學的三大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如此大的內(nèi)容縮編其合理性何在?我的想法是:①希臘哲學不只是西方哲學的源頭那么簡單,全面地講,希臘哲學既是西方哲學的源頭,也是西方哲學的基石和導引,“言必稱希臘”、“哲學說希臘語”等口頭禪都充分說明了希臘哲學的重要性,只有學好希臘哲學才能學好往后的西方哲學,所以,與其泛泛地、點到為止地把西方哲學從古至今過一遍,還不如詳述西方哲學之起源、基礎和導引——希臘哲學,為以后進一步深造西方哲學打下良好的基礎。②把教學內(nèi)容限定在希臘哲學后講了兩個學期,發(fā)現(xiàn)要講的東西還是很多,所以再次縮編教學內(nèi)容,把希臘哲學掐頭去尾,重點講述希臘哲學之高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希臘哲學講到底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因此,學好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希臘哲學就學好了。③哲學專業(yè)的相關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上的選擇余地固然不大,但非哲學專業(yè)的哲學課教學理應不同于哲學專業(yè),其應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等因素相宜裁剪教學內(nèi)容,以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我覺得,我現(xiàn)在的《西方哲學史》的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就非常好,抓住了關鍵哲學家,并且,對非哲學專業(yè)的本科生而言,本課程對關鍵哲學家的講讀足夠詳盡。我的《西方哲學史》課程,經(jīng)過這樣的縮編和精選,在內(nèi)容上一方面是少而精,兩千年的哲學史,本課程只講了希臘的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但它是西方哲學史上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另一方面,本課程也是高大上的,希臘三大哲學家、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學史上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其偉大、深刻和崇高是不言而喻的。

二、初讀原典

在青年學生的智識成長過程中,原典的學習是極端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在大學期間沒有讀過一本原典的話,他的大學基本上是白讀了。在閱讀原典的問題上,中國大學教育的奇怪之處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閱讀原典的重要性,但大家卻又不知道如何下手。阻礙學生閱讀原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時間,二是方法。時間方面的主要問題是,在學校的常規(guī)教學時間內(nèi)基本上無法安排課時來研讀原典,少量的原著選讀課大都是擺設性的,根本達不到真正精讀原典的要求和效果。我的教改設計正是針對這一情況,將二千多年的哲學史內(nèi)容縮編和精簡成希臘三大哲學家,把教學時間給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后,讀原典的時間就有了。

方法方面則問題更多,原典閱讀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它必須要由對原典有研究的優(yōu)秀教師的帶領方能進行,也才能取得實效。如果由低劣教師帶領或者任由學生自己閱讀,則不會有什么效果,甚至還可能產(chǎn)生反效果。從學生向我反饋的信息來看,如若沒有教師的帶領,學生自己閱讀原典的問題很多,要么看不懂,要么雖能讀懂文本,但不能理解義理,在我看來,除了極少數(shù)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以外,一個人在沒有優(yōu)秀教師引導下,自我閱讀原典的最大問題是,由于缺乏相關原典的背景、詞匯、風格及義理等知識,因而無法走進原典的世界,無法領略原典的偉大、崇高、精妙和美好,無法被原典感動,久而久之,會莫名其妙地覺得“經(jīng)典也不過如此”,徹底敗壞了閱讀原典的興致,那時,你和原典就真的隔了一座山了,你還是你,他還是他,經(jīng)典還是一如既往的偉大,你還是一如從前的平庸。所以,閱讀原典并非“拿一本書讀起來”那么簡單,它必須在優(yōu)秀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如果是自學的話,不能一上來就讀原典本身,而應該在解經(jīng)書的引導下分步進行,第一步讀原典導讀書,第二步讀原典注疏書,第三步才進入原典本身。

三、教案展示

我的《西方哲學史》課程重點講述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位哲學家,同時帶領學生研讀三本原典: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和《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這三本書的理由是;每位哲學家讀一本。蘇格拉底述而不作,沒有作品傳世,柏拉圖的早期對話錄記述了乃師的言行,所以,我以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作為蘇格拉底一章的原典書。柏拉圖一章讀《理想國》則是哲學教學的常規(guī)做法,無需多議。比較躊躇的是亞里士多德一章的原典選擇,亞里士多德乃百科全書,其著作本本經(jīng)典,很難找出一本所謂代表作,其原典選擇端賴你的專業(yè)需要,學習邏輯學的讀《工具論》,學習自然科學的讀《物理學》,學習哲學的讀《形而上學》,學習政治學的讀《政治學》,學習倫理學的讀《尼各馬可倫理學》,學習美學的讀《詩學》和《修辭術》。我自己的專業(yè)是法政,就專業(yè)興趣而言,我更傾向于選讀《政治學》,但是考慮到《政治學》過于專業(yè),而且講起來也會敏感詞不斷,所以,最后選擇了能夠適用各個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尼各馬可倫理學》。

下面是第五章教案展示(PPT 文字版):

第五章柏拉圖,427B.C—347B.C出身高貴,高熱的政治情結(jié),少年詩人夢,終成語言大師,巧遇蘇格拉底,成為哲學家,周游列國,創(chuàng)辦學園,為政治,三赴敘拉古,回歸學術,成為大哲學家。柏拉圖的重要對話:《普羅泰哥拉》,《高爾吉亞》《, 會飲》《, 斐德羅》《, 理想國》,《巴門尼德》《, 泰阿泰德》,《智術師》《, 蒂邁歐》《, 法律》。

《理想國》講疏:

對話地點: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玻勒馬霍斯家中。對話人物:蘇格拉底與格勞孔,阿德曼托斯等10人。對話主題:正義及其它問題。講述方式:蘇格拉底以第一人稱講述。

第一卷講疏:

下行,《理想國》的第一個詞,雅典下行到比雷埃夫斯港,哲人下到民眾中。與克法洛斯和與玻勒馬霍斯和色拉敘馬霍斯的對話。色拉敘馬霍斯:正義是強者、統(tǒng)治者的利益。

第二、三、四卷講疏:

第二卷開始,與蘇格拉底對話的主要是柏拉圖的兩個哥哥,阿德曼托斯和格勞孔。格勞孔的正義觀:1、三種好,只要過程,不要結(jié)果;既要過程,又要結(jié)果;只要結(jié)果。2、正義起源于契約,其本質(zhì)是最好與最壞的折中。3、行正義者是被迫的;蓋吉斯的故事。

阿德曼托斯:1、人們追求正義的本義并非正義本身,而只是正義之名;2、正義關系到人應該如何生活。

蘇格拉底的回應:1、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同構(gòu),我們由大見小,先考察城邦的正義;2、城邦的起源。第一個城邦,“豬的城邦”,第二個城邦,“發(fā)燒的城邦”;3、戰(zhàn)爭與護衛(wèi)者,護衛(wèi)者與狗;4、護衛(wèi)者的教育:音樂和體育;5、對詩人的第一次批判,丑化神靈和英雄;最早的文化專制主義。

高貴的謊言,高貴謊言的雙重解釋:

1、精英政治;2、專制政治。善治的困擾,精英與專制,大眾與壞治。

蘇格拉底:理想城邦的要素:1、不窮不富;2、疆域適中;3、精選護衛(wèi)者;4、良好教育;5、立廟祭祀。正義城邦的要素:1、智慧統(tǒng)治城邦;2、勇敢的戰(zhàn)士保衛(wèi)城邦;3、統(tǒng)治者、戰(zhàn)士和勞動者的節(jié)制與和諧。城邦各階級各安其份,各司其職,便是正義。

對應城邦三部分,靈魂的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個人正義:理性統(tǒng)治,激情輔佐,欲望服從。城邦和個人相同,上下秩序顛倒,便是不正義。

第五、六、七卷講疏:

阿得曼托斯的追問,話題的轉(zhuǎn)換,從討論非正義轉(zhuǎn)向討論激進政治學、形而上學和知識論。

驚世駭俗的三個浪潮:一、男女平等,女性參政;二、婦女、兒童公有;三、第三個浪潮,最大的浪潮:哲人王。為哲人正名。哲人是愛智者、認識存在者。哲人的品性,哲人無用論,哲人敗壞論,假哲人,真哲人,哲學家研究最高級的對象,擁有最高級的知識,其他人則是研究不完美的對象,擁有的是低級的意見。這個最高級的對象就是理念。

“理念”:eidos,idea,源于“看”,“看見的東西”,“ 事物的樣子”,“ 事物的形相”。英文:“idea”、“form”。中譯“ 理念”、“理式”、“范型”、“相”等。日喻,線喻,洞喻。

第八、九卷講疏:

討論非正義問題。五種政體:1、君主政體或貴族政體,2、榮譽政體,3、寡頭政體,4、民主政體,5、僭主政體。

第十卷講疏:

1,對詩人的第二次批評,詩與哲學之爭。俄爾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