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設計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家樂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家樂;旅游現狀;可持續發展
1 農家樂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農家樂迅速發展,旅游規模不斷擴大,前來的游客也與日俱增,極大的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同樣存在一些問題,現如今農村樂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一些游客雖然對鄉村的生活體驗的滿意度較高,但是對業主的經營能力的滿意度較低。因此,農家樂業主的經營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達到游客的滿意度,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促進農家樂得到更大的發展。
1.1 旅游產品單一
目前,農家樂的主要經營者是當地農民,由于他們所接受的知識水平有限,加之受傳統的小農思想的影響較深,缺乏系統的經營理念,使得經營的農家樂產品結構單一,僅僅是簡單的提供食宿,不能更深次挖掘農村旅游文化的內涵,而且農家樂的業主喜歡盲目跟風,造成農家樂的產品缺乏各自的特色,造成雷同。游客僅僅是體驗到簡單的農家生活,并沒有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和真正的文化內涵。
1.2 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很多地區在發展農家樂的時候,缺乏對環境整體的合理布局,缺少科學的指導,不會將其旅游資源納入宏觀方面去考慮。甚至于有些旅游項目和設施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實際的向往和需求,經營者盲目的去砍伐樹木森林資源,占用土地,造成森林資源的破壞,生態系統的失衡,更加沒有讓旅游者去保護他們的家園的心態。如此長期以來,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使得“農家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變得無計可施。
1.3 基礎設施不完善
部分經濟的農家樂還是沒有實現規模發展,加上改革開放至今,農村地區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差距較大,尤其是位于偏遠山區的景區,交通設施還沒有發展起來,住宿條件也不完善,造成游客資源比較匱乏。除此之外,由于農村地區的資金有限,加之農村的農民文化素質較低,環保意識較差,缺乏對環境保護,經常胡亂排放廢水,嚴重破壞衛生環境。有些地方的消防、衛生系統也沒有發展完善,在這些對游客生命安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很多游客不愿前往。
1.4 缺乏服務意識
很多農戶缺乏整體意識,過分之中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其他人產生不正當的競爭。他們同樣缺乏經營理念,不懂的怎么留住顧客,怎么吸引顧客,服務意識不高。而現今游客在旅游的同時也會考慮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如果游客不能體會到優質的服務,不能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必定會對農家樂大打折扣,不利于農家樂旅游的持久發展。另外,當地農戶普通話不標準,存在嚴重的鄉音,也大大影響了他們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2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要實現農村的脫貧致富,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考慮,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利用當前人們對農家樂的熱衷,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實現農村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1 加強政府引導,結合科學發展觀
要實現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無法脫離政府的引導,并且要加強科學發展觀,對農家樂旅游進行科學的規劃。當地政府要把以農家樂為代表的農村旅游業當作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中之重,努力提高當地人民的素質,指導他們發展農家樂旅游業。政府還需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對人們負責的原則,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提高他們發展的積極性。還需要考慮到當地的特色,把發展農家樂和當地的特色相結合,打造農家樂的特色品牌,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
2.2 因地制宜,規范經營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強化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意識,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適度開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除此之外,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當地的實際進行發展。規范農家樂的經營制度,各個農家樂的經營都要規范經營,辦理衛生許可證,安全許可證,旅游從業人員崗前培訓證,經營許可證。對不符要求的經營戶給予停業整頓的處分。
2.3 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基礎設施是一切發展的前提,政府應完善旅游景區的交通設施,整頓旅游食宿,設置旅游服務中心。在消防和衛生方面,政府也要普及農民最基本的消防和衛生知識,定時對各景點進行消防檢查。消除廣大游客對消防和衛生方面的顧慮。另外還要強化經營者的服務意識,對他們進行文明教育。
2.4 注重宣傳
發展農家樂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發展規模經濟,實現規模效應。積極注冊商標,實現品牌效應,提高自己品牌的形象。另外要注重當地農家樂的宣傳,例如可以邀請知名媒體到農家樂景區開展專訪,提高景區的影響力。加大當地特色旅游業的發展,實現旅游一條龍式的連鎖發展。
2.5 提高當地農民素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對人民的素質教育要求更高。農家樂景區的大部分業主的科學文化素質都較低,服務意識落后,嚴重影響了他們甚至整個景區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為此,政府應該大力發展當地的文化教育,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并且適時的對業主開展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進而提高農家樂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3 總結
實現農家樂的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共同富裕具有建設性意義。搞好農家樂發展,結合當地和時代的實際,不斷進行創新,提高當地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業主的服務水平,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達到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用農家樂發展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莊志民.中國旅游業的創意激活和體驗引導之路[J].旅游學刊,2009(08).
[2] 歐陽潤平,劉焱.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價值依據比較[J].旅游學刊,2009(03).
[3] 唐善茂,張瑞梅.科學發展觀視野下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審讀[J].桂海論叢,2009(01).
[4] 張麗峰.我國城鎮居民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消費經濟,2008(05).
篇2
[論文內容提要]農家樂是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良策。我國近年來農家樂開發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應當充分肯定,但大發展與大浪費、大污染并存,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深刻反思近年來全國農家樂開發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出路,對于促進我國農家樂旅游又快又好地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家樂”旅游作為一項新的旅游項目,已成為世界潮流。它源于歐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農場把自家房屋改造裝修為旅館,用以留宿過往客人,并為客人提供徒步旅游、騎馬、滑翔、登山、漂流、參加農事活動等項目,從而開創了世界“農家樂”旅游的先河。此后,農家樂旅游在美國、法國、意大利、波蘭、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得到倡導和大發展。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農家樂”始于20世紀90年代,近年來“農家樂”旅游以其濃厚的鄉土、田園文化氣息,逐漸發展成為旅游產品類型中一個新的亮點,滿足了當前我國城市居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許多城市游客的眼光。一些地方隨之也興起了“農家樂”旅游的熱潮。在湖南、湖北、陜西、四川、上海等省市“農家樂”已形成了產業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指導思想上的偏差。一是“農家樂”經營戶認識模糊,對發展鄉村游的前景未抱樂觀態度,只講當前利益,不講長遠發展。經營上不夠主動,缺乏技巧和營銷意識。二是急于求成,破壞性開發現象嚴重。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響,農家樂旅游開發的科學性和生態性原則被忽視,主觀意志占了上風。在農家樂旅游開發中,要堅決反對絕對商品化,要堅持農家樂旅游開發的生態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強調經濟性。三是貪大求洋,貪大貪快。近年全國上下興起了一股建“農家樂”項目的熱潮,一些鄉鎮甚至有村村建“農家樂”的態勢。但不少項目由于環境缺乏打造,尤其是自身缺乏特色,打著開展農家樂的旗幟,建筑裝飾城市化,鄉土環境氛圍不足,片面求大、求洋,旅游方式缺乏參與性,讓人感覺鄉村出游與在城里住行沒多大區別,降低了“農家樂”的吸引力、影響力,這種情況顯然并不科學合理。
2.規劃設計科學合理性原則的缺失。一是相當多的農家樂旅游規劃存在“城市化”傾向。農家樂的優勢在“農”字,農村風光,農家飯菜,農事活動,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寶。而在當前,一些“農家樂”定位不準,建筑裝飾城市化,鄉土環境氛圍不足,吃的是城里買的菜,住的與城里價格一樣的標準間,多數時間也只是玩牌、聊天,片面求大、求洋,旅游項目未能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和環境的文化內涵,農家樂活動存在“城市化”傾向。
二是未能很好地貫徹因地制宜原則。農家樂開發隨心所欲,特別是郊區農家樂大多按長官意志辦,片面追求規模擴張,忽視農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項目設置的單調性和同質性。經營戶普遍各自為政,片面追求面的擴張,各類資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農家樂經營項目還比較原始單一,品位不高,僅局限于展示農家活、農家菜、農家景,忽視了對鄉土風情、民谷傳統、名勝古跡等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凡座茶樓、幾張桌子、喝喝茶、吃吃飯、打打牌”的經營模式,缺乏對休閑文化、觀光文化和娛樂文化等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
三是“農家樂”項目設計缺乏地方特色。由于無知和商業的利益驅使,農家樂旅游中,“鄉、野、土”三味不濃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有一些景點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編”農家樂;還有的景點所謂的開發者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當然的編造農家樂;也有一些地方打著開展農家樂的旗幟,不考慮資源、市場等情況而任意開發、建設,導致農家樂缺乏品位、泛濫化、庸俗化。
3.農家樂旅游項目建設施工混亂無序。一是有規不依的現象比比皆是。農家樂旅游規劃未能得到嚴格實施,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權代法的現象仍然存在;隨意更改和違反規劃盲目建設的現象屢禁不止;零星建設,禁而不止,農家樂旅游綜合開發率低的問題仍在不少地方存在。二是忽視地域性的生態要求。農家樂旅游資源一經開發,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就難以復原。如果開發失當,事后再來糾正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然而,各地的農家樂旅游資源蘊藏情況并不十分清楚,景點的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經營者破壞環境現象時有發生。三是農家樂開發一哄而起、遍地開花。農家樂休閑旅游迅速發展,帶動了新一輪農家樂熱,一些農戶看到農家樂生意火爆,在沒有統一規劃、市場預測的情況下,倉促上馬,盲目開發,存在亂搭建、濫開發的現象。加上農家樂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特點,如果缺乏空間布局規劃和發展體系規劃的引導和指導,勢必造成個別區域整個農家樂產業的發展處于盲目跟風、一哄而上、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局面。
4.農家樂保護與管理的缺位。一是對農家樂旅游規劃實施的管理體制不嚴。由于沒有統一的旅游開發規劃和開發監管機制,在開發中政府引導乏力,各地各自為陣,導致農家樂開發的盲目性和無序性,致使部分旅游資源開發過度,造成了資源浪費。同時開發的許多項目雷同,模擬照搬別人的項目較多。還有一些農家樂景區雖然制定了旅游發展規劃,但也只停留在規劃文本上,不依規劃辦事。二是規劃管理體制層面上的混亂。農家樂旅游規劃一直未能納入到旅游規劃管理職能部門的審批管理之內,而是由農業或林業部門一手操辦,形成管理上的兩張皮現象,因此,有些管理不規范的地方就會出現農家樂之間、農家樂與飯店之間的不正當競爭,這類現象在景區的旅游飯店與農家樂之間尤為突出。三是存在破壞資源和環境現象。大部分農家樂的生態環境都比較好,隨著農家樂的大力發展,游客大量的涌入,一些農家樂環境衛生條件越來越臟亂差,隨意處理生活垃圾,造成環境污染,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和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這與回歸自然這一旅游主題相背離。加上旅游立法、環境管理和監督機制不健全,開發者把農家樂旅游當成一種標簽招徠游客,許多農家樂旅游點一開發就變味,理不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這不僅造成農家樂旅游資源的永久性破壞,還對旅游者產生誤導。
二、出路和對策
1.端正認識,規范政府的主體行為,走節約高效可持續發展之路。農家樂旅游開發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但農家樂旅游項目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急于求成將于事無補。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視,增強緊迫感,抓住機遇,切實加強對發展農家樂旅游的領導,將發展農家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明確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將發展農家樂提升到培植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位置來抓,把發展農家樂旅游與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整合當地現有農家樂資源,有針對性地加強引導,在現有具備一定規模的農家樂中扶持培育龍頭,讓其發揮標桿、示范作用。通過組建農家樂專業協會,提高其組織化程度。通過市場運作,行業規范,引導當地農家樂有序競爭,良性發展,逐漸形成氣候。
2.堅持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開發農家樂旅游資源,應樹立長遠觀念,正確認識人文旅游資源的價值,確立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共同開發的戰略,強化人文旅游資源開發,增加旅游文化內涵。因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只有真正把文化特色融入農家樂旅游中去,農家樂旅游才能持續發展。要通過文化的挖掘、整理、弘揚和保護,將零星分散的地方文化和景點串聯起來,形成旅游項目群,形成供游客可參與的旅游產品,留住游客。同時,還要科學、合理、適度地開發利用資源,使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健康協調發展。
3.提高農家樂旅游規劃設計水平。科學規劃是農家樂開發健康發展的關鍵。而彰顯特色又是提升規劃水平和品位的基礎。農家樂是一個投入較小、市場較大、收益較快的旅游項目,要避免項目雷同、一哄而上、盲目競爭、無序發展的現象,就必須按照農家樂發展的趨勢和旅游發展的大環境進行精心的規劃,既要適應大眾消費,又要體現不同層次的消費要求,要根據不同地域、自然環境及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有序地發展,避免相互效仿、雷同,而培育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又是其中必須研究和解決的關鍵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以差異和特色確定主題,以民俗和建筑體現風格,以淳樸和溫馨營造氛圍。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賞農家景、購農家物、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深度挖掘農家樂的內涵,充分開發農業旅游、生活體驗、綠色飲食、鄉村度假等多樣化功能,突出農村天然、樸實、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趣、閑趣、野趣,盡力展現鄉村旅游的獨特魅力,絕不能走“公園化、景區化”的道路。
4.打造農家樂精品,塑造區域整體品牌。按照農家樂發展規劃的要求,結合當地農家樂景區和旅游線路的特色,確定各自的具體主題,組織開發農家樂產品,將農家樂資源與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有機結合,努力形成對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區和旅游線路。開展農家樂既不能為滿足少數客戶要求而使之“城市化”,也并非越“土”越好,而要花大力氣,逐步把現代化的服務和設施與農村古樸民居、民風、民俗緊密結合起來。城鄉文化的差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是農家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異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因此,各地發展農家樂要與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勞動休閑旅游相結合,推出精特節目,提升旅游品位,擴大農家樂的活動內容,增加農家樂的趣味性和參與性。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如植樹節,土地日、環境保護日等吸引旅游者參與其中,加深游客的印象和受教育的效果。
5.加強農家樂建設施工管理,確保農家樂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農家樂項目施工建設環節直接影響到農家樂的質量和效益。針對近年來農家樂項目建設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在農家樂項目建設環節應做好施工管理。一是農家樂建設項目要嚴格按規劃設計方案施工建設。二是加強對農家樂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理。三是堅持項目建設生態化原則。農家樂旅游的開發應與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相協調。增建建筑不得個體突出,獨具一格,破壞整體氛圍和美感,即所謂“開發建設性破壞”。建筑材料以土、木、石、竹等鄉土材料為主,其色彩、體量風格應與周圍環境和村落整體氣氛協調一致,村景交融,意味雋永,盡量降低白瓷磚建筑所占份額,控制使用有害或對環境不友好的石棉、殺蟲劑以及有毒、腐蝕性和感染性物品,避免使用不可回收使用的一次性產品和塑料容器。建筑施工標準達到生態環保標準的“農家樂”在未來的競爭中將占有巨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6.加強對農家樂管理體制改革,增強農家樂旅游產業整體效益。農戶在申請開辦農家樂時必須四證(衛生許可證、安全許可證、旅游從業人員崗前培訓證、經營許可證)俱全。“農家樂”協會有規范該項目的管理、促進有序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確保游客合法權益及村民基本利益合理體現等義務。協會應制定章程規范服務行為,堅持五個統一: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授牌、統一收費標準、統一宣傳促銷。對提出申請的農戶堅持以“政治思想好、個人素質高、居住環境美、配套設施全”的標準進行嚴格的考察和審批,并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對不符合要求,不達標準的經營戶進行摘牌并停止營業。可借鑒星級賓館評定辦法對農家樂進行等級劃分,從基礎條件、安全標準、衛生標準、資源與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接待設施、服務質量要求和選擇項目等幾個方面對農家樂進行綜合評價。農戶家中的客房在面積上必須達到規定標準,干凈整潔、明亮通風是最基本的要求。
篇3
關鍵詞:農家樂;規劃;開發;反思
“農家樂”旅游作為一項新的旅游項目,已成為世界潮流。它源于歐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農場把自家房屋改造裝修為旅館,用以留宿過往客人,并為客人提供徒步旅游、騎馬、滑翔、登山、漂流、參加農事活動等項目,從而開創了世界“農家樂”旅游的先河。此后,農家樂旅游在美國、法國、意大利、波蘭、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得到倡導和大發展。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農家樂”始于20世紀90年代,近年來“農家樂”旅游以其濃厚的鄉土、田園文化氣息,逐漸發展成為旅游產品類型中一個新的亮點,滿足了當前我國城市居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許多城市游客的眼光。一些地方隨之也興起了“農家樂”旅游的熱潮。在湖南、湖北、陜西、四川、上海等省市“農家樂”已形成了產業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指導思想上的偏差。一是“農家樂”經營戶認識模糊,對發展鄉村游的前景未抱樂觀態度,只講當前利益,不講長遠發展。經營上不夠主動,缺乏技巧和營銷意識。二是急于求成,破壞性開發現象嚴重。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響,農家樂旅游開發的科學性和生態性原則被忽視,主觀意志占了上風。在農家樂旅游開發中,要堅決反對絕對商品化,要堅持農家樂旅游開發的生態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強調經濟性。三是貪大求洋,貪大貪快。近年全國上下興起了一股建“農家樂”項目的熱潮,一些鄉鎮甚至有村村建“農家樂”的態勢。但不少項目由于環境缺乏打造,尤其是自身缺乏特色,打著開展農家樂的旗幟,建筑裝飾城市化,鄉土環境氛圍不足,片面求大、求洋,旅游方式缺乏參與性,讓人感覺鄉村出游與在城里住行沒多大區別,降低了“農家樂”的吸引力、影響力,這種情況顯然并不科學合理。
2.規劃設計科學合理性原則的缺失。一是相當多的農家樂旅游規劃存在“城市化”傾向。農家樂的優勢在“農”字,農村風光,農家飯菜,農事活動,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寶。而在當前,一些“農家樂”定位不準,建筑裝飾城市化,鄉土環境氛圍不足,吃的是城里買的菜,住的與城里價格一樣的標準間,多數時間也只是玩牌、聊天,片面求大、求洋,旅游項目未能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和環境的文化內涵,農家樂活動存在“城市化”傾向。
二是未能很好地貫徹因地制宜原則。農家樂開發隨心所欲,特別是郊區農家樂大多按長官意志辦,片面追求規模擴張,忽視農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項目設置的單調性和同質性。經營戶普遍各自為政,片面追求面的擴張,各類資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農家樂經營項目還比較原始單一,品位不高,僅局限于展示農家活、農家菜、農家景,忽視了對鄉土風情、民谷傳統、名勝古跡等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凡座茶樓、幾張桌子、喝喝茶、吃吃飯、打打牌”的經營模式,缺乏對休閑文化、觀光文化和娛樂文化等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
三是“農家樂”項目設計缺乏地方特色。由于無知和商業的利益驅使,農家樂旅游中,“鄉、野、土”三味不濃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有一些景點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編”農家樂;還有的景點所謂的開發者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當然的編造農家樂;也有一些地方打著開展農家樂的旗幟,不考慮資源、市場等情況而任意開發、建設,導致農家樂缺乏品位、泛濫化、庸俗化。
篇4
關鍵詞:農家樂產品 網絡營銷 模式研究
伴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與發展,網上購物越來越成為廣大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享受著足不出戶,便可購得所需之物的便利。尤其在崇尚“時間就是金錢”的現代社會,網購為消費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由此看來,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可不說是社會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近來,一直聽到不少城鎮居民抱怨:勾起他們童年記憶的一些農產品現在買不著更吃不著了,如煮苞米,苜蓿菜……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在電商如此發達的年代,在網上也難尋其蹤跡。因此,渴望吃到那份充滿鄉間氣息,混雜著芳香泥土味的農家特色產品成為了不少城市居民的愿望。就現在來說,農家樂方面的網站著實不少,據中國旅游局、農業部統計,目前中國有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休閑農業企業1.8萬家,年接待游客超過4億人次,年經營收入1200億元以上,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他們也開展了方方面面的業務來吸引顧客,有的搞采摘,有的提供食宿,有的兼而有之,還有的進行戰略促銷,推出團購優惠等政策。但是由于市場不規范等原因,這些大大小小的農家樂網站往往是魚龍混雜,而且其推出的業務中恰恰沒有農家樂產品銷售這一項目。
1.研究方法和調研過程
我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理論的分析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包括:對市場需求及其現狀的分析、農家樂產品電商網站的創意設計、網絡營銷推廣的可行性分析和SWOT分析。通過這些方法對農家樂產品的網絡銷售做了詳細的論證。
整個調研過程包括在前期進行大量的網絡調查,去各個農家樂網站查看他們現在進行的業務并實地去農家樂產品基地考察,然后我們制作了調查問卷并發放給相關人員填寫,并根據問卷數據分析農家樂產品的網絡營銷是否具備可行性,最后確定了農家樂產品網絡營銷推廣是個未開發完善的較新領域,它的發展存在巨大的潛力。
2.數據的整理及可行性分析
2.1問卷設計和調研結果分析
我們針對選題設計了農家樂產品需求的調查問卷,并采用實地發放和網絡渠道同時展開調研,通過問卷(問卷網址:http:///jq/24 91702.aspx)進行數據收集情況是:最終收到106份有效答卷,現將有關問題統計分析結果展示如下:
首先我們的調查對象分布情況見下圖:
您是否愿意嘗試在網站上購買農家樂產品?
請問您目前的職業是:
您是否信賴從網站上購買農家樂產品?
您對農戶自己生產的特色產品質量放心嗎?
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近60%的網絡消費用戶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是農家樂產品網絡銷售的主要客戶群。80%左右的消費群體對產品的質量是放心和信賴的。這就足以看出農家樂產品網絡消費的前景光明。
2.2農家樂產品網絡營銷的可行性分析
2.2.1外部環境分析
政治環境。當前,我國政府將農業的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家對農業的補助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作為農家樂產品的生產者與提供者,他們生產優質的特色產品不僅能夠享受到政府政策的優惠,更能借助于強大時尚的網絡銷售平臺實現增收。作為網站運營商,在國家推動農產品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將農家樂產品置于網絡銷售也必將得到政府更大的認可和支持,這將有效地降低了網站的前期投入,為網站新業務的推廣建設留足資金。同時待網站成功運營之后,將會通過廣告投放等創收。
經濟人口環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2012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稱,截至201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保持低速增長,而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年增長率達18.1%,遠超網民整體增幅。其中電子商務類應用發展尤為突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94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37.8%。與2010年相比,網購用戶增長3344萬人,增長率為20.8%。其中,團購成為全年增長第二快的網絡服務,用戶年增速高達244.8%,用戶規模達到6465萬,使用率提升至12.6%。網絡購物用戶的快速上升和社會零售占比的持續攀升都表現出了人們對網絡購物的喜愛,由此可見,未來社會的消費模式將會以網絡消費作為主導,農家樂產品的網絡化銷售也將會是大勢所趨,在這個機遇下誰率先在網絡平臺開展此項業務,誰就會搶占先機,贏得龐大的消費市場,獲得更大的利潤。
社會文化環境。伴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人們現在的生活、工作普遍借助于電腦,網購作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模式和消費模式,已對我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更明顯的特征是網絡購物對于消費者來講,不僅僅是一種用貨幣交換商品的形式,而且是一種文化符號,時尚標簽。因此,農家樂產品網絡銷售模式將會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在現階段,伴隨著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依托旅游服務營利的農家樂主也是“精耕細作”生產出各種優質環保的農產品,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與喜愛。如今,借助農家樂網絡營銷推廣,農家樂產品將會以綠色、環保、無公害的真實標簽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之上,讓人們享用到優質、放心的產品。
技術自然環境。當今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其中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可謂是其中璀璨的明珠,網絡運營環境得到改善。因此,我們希望現有的農家樂網站通過采用我們的營銷推廣方案,實現農家樂產品的網絡化銷售。以下是農家樂產品實現網絡營銷推廣的技術支持。
此外,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將會助推現有農家樂網站業務創新,提高服務水平。電子商務技術的轉移和技術商品化程度的不斷增加,這將幫助現有的農家樂網站引進技術,從而推動農家樂產銷售的服務質量。同時,國家對專利技術的保護日益加強,并且相對與現階段并無農家樂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平臺,因此農家樂網站開創此業務則可以率先建立自己的領先優勢和品牌。
2.2.2內部環境分析
產品及相關業務特點。對于農家樂主來說,他們主要借助現有農家樂網站銷售四大種類產品:水果、蔬菜、特色菜材料、紀念品(禮品)。一方面,農家樂主在發展其主業旅游業的同時,經營者必須對其提供的產品進行優質化生產,從而獲得好的口碑。所以將農家樂產品的銷售推廣至網絡將會承接人們對農家樂產品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農家樂網站推廣此項業務不僅僅是單純的業務創新,反而在推廣之中,促進其其他業務的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實行農家樂產品網上營銷將會為現有農家樂網站開啟新的利潤增長點,進而實現共贏局面。
服務水平。我們倡導的電子商務模式為:農家樂―農家樂網站―物流公司―消費者。
農家樂: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生產出綠色環保的果蔬,采用傳統技藝制作藝術品和紀念品。
農家樂網站:網站經營者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為游客提有關農家樂服務環節的相關問題的討論和建議的平臺。
物流公司:網站經營者與信譽度良好物流公司簽訂服務協議,物流公司提供優質的服務賺取運輸費用。
消費者:網站中會有顧客評價、顧客留言欄目,其他相關者根據顧客回饋信息來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對于建設性建議網站給予一定的物質補助。
信譽度。基于現已運行多年的農家樂網站,已經有了較為固定的客戶群,積攢了良好的口碑。與此同時,對于網站進行交易的消費者,我們會要求其提供真實的客戶信息,謹防誠信危機問題的發生。農家樂主可以邀請農業技術專家指導生產綠色環保的商品,那樣會進一步增強交易者交易的信心。
3.結論
經過充分的網絡調查和實際調研,我們了解到現階段各大農家樂網站缺少農家樂產品銷售這一吸金業務,而消費者和農家樂產品生產者又都很迫切需要這一銷售平臺的現狀。分析了農家樂產品網絡化銷售的對象和產品特點,建議其主營業務應該包括綠色、環保的水果、蔬菜、紀念品、農家野菜等。同時,考慮到中國作為人情消費大國,農家樂提供的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紀念品也將會是人們送給親朋好友的不錯選擇。綜上,我們有理由堅信通過網絡實現農家樂產品的網絡化銷售,將會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營銷模式。
參考文獻:
[1] 郭煥成,鄭健雄,呂明偉.鄉村旅游理論研究與案例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248-280.
篇5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的環境惡化,同時因為國人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回歸自然、擁抱鄉村類型的旅游需求也不斷增加。作為國家AAAA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千島湖的農家樂旅游已經興起并迅速發展。如何正確對待農家樂旅游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已經迫在眉睫。本文旨在以千島湖農家樂的現狀為切入點,對發展趨勢提供可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千島湖 農家樂旅游 現狀 發展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時在城市化格調下造成的環境惡劣的背景下,現如今的國人都在為尋找一個回歸自然、擁抱鄉村的旅游方式而狂熱不已。談到自然風景,自然會想到山和水。而關于山水,千島湖就不得不提。千島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的淳安縣境內,是1959年在新安江建德馬銅官峽筑壩興建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面積達567.40平方公里,2500平方米以上島嶼共1078個,因此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湖。千島湖景色優美,是國內外休閑避暑勝地。而千島湖人也純良樸素,熱情好客。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農家樂旅游就孕育而生。
1.千島湖農家樂旅游概述
農家樂旅游的雛形來自于國內外的鄉村旅游,憑借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千島湖農家樂旅游從2005年誕生發展到如今,僅僅歷經,就呈現出繁榮之勢。也就在這幾年時間,千島湖農家樂從最初的旅游項目單一化發展到現在的多樣化;從最初的寥寥數家發展到現在的遍地開花。總體說來,千島湖農家樂有農家園林型、果觀賞型、景區旅社型農家美食型四種類型。
2.千島湖農家樂旅游現狀
千島湖農家樂旅游發展至今,廣受游客親睞。淳安縣地處山區,而千島湖農家樂旅游大多地處淳安貧困鄉村。農家樂旅游業的發展對淳安縣各農村的現代化建設,對提高鄉村居民收入以及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幫助。同時,農家樂發展起來后,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收入,還有產品信息、項目信息和市場信息,為千島湖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農家樂成為農民了解市場的“窗口”,成為城市與鄉村互動的橋梁。各地游客為農村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使農民及時了解到市場信息,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相接軌。
雖然如此,但是農家樂旅游發展至今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也一一暴露。
2.1衛生問題突出
由于現在的農家樂大多由農村村民個人承包,因此食材來源途徑多樣,更有農家樂主會直接宰殺自家喂養的禽畜當做食材。食材衛生安全難以保障。同時,農家樂地處鄉村,衛生狀況堪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游客的衛生安全造成威脅。而“農家樂”中的廚房、碗筷也缺乏正規的消毒措施,沒有衛生防疫部門的監管,很難達到與城鎮餐館相提并論的消費要求和衛生標準。
2.2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千島湖的農家樂分布分散、基礎設施較為落后,缺少停車場,缺乏安全保衛人員和安全防范措施。有的農家樂連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項也沒有,游客被狗咬傷、貓抓傷的現象時有發生。
特別需要提到的是,每逢節假日等游客流量大的時候,餐飲類型的農家樂都會雇人站在馬路邊攔截行駛的游客車輛,以此來招攬生意。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安全隱患。
2.3服務缺乏人性化
勤勞簡樸、熱情好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遠離市場競爭的鄉村,村民大多心地善良、淳樸憨厚。但是由于并未接受到專業的培訓,許多開展農家樂旅游的家庭住戶的管理人員(一般是戶主)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意識不足,
在餐飲類型的農家樂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問題:一菜二價。也就是同一個菜,面向本地人和游客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就拿千島湖有機魚頭來說,面對本地人價格一般為70元每千克,而面對游客,就變成了130元每千克,其間差價讓人瞠目。
3.千島湖農家樂旅游業發展趨勢的可借鑒建議
針對上述提到的千島湖農家樂旅游業存在的問題,各個有關部門應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優化千島湖農家樂旅游的發展機制,實現高效益工作,并逐步解決問題。
3.1衛生安全化
農家樂要吸引客人,用餐環境必須干凈整潔,最好是有專門的餐廳,條件不好的也可以將自家庭院開辟出來,但庭院用作餐廳需要做好滅蠅、滅蚊、 防塵、防風沙。同時,有關監管部門也要加強對農家樂這一特殊事物的監管和指導。
3.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安全防護機制
針對各個農家樂所承包單位不同而造成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這一現狀,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各個單位的指導、幫扶以及監督,整體提升農家樂的硬件水平。
在安全方面,各個農家樂要做好所有必須的防護措施,保障人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對于有關部門來說,當務之急是杜絕節假日馬路攔截車輛這一現象的出現,引導農家樂采取其他合適合理安全有效的方式進行客源的招攬。
3.3服務人性化,價格透明化
農家樂以它特有的優勢吸引大批游客前來體驗。而服務的不到位很可能導致這一旅游產業的衰退。因此農家樂管理者要做到規范服務制度,提高服務水平。有關部門可以定期組織農家樂管理者進行相關服務知識的學習。
同時,針對一菜二價的情況,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引導農家樂的菜單要相對穩定化,同一時期的招牌菜和特色菜量一致化,價格透明化。
3.4精心規劃,整體發展
千島湖農家樂旅游雖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但總體上還是一個尚未規范、管理滯后的市場。應加強進行監管和規范,促進市場的穩定、有序和健康發展。
3.4.1組織推動。包括景區推動,以千島湖旅游景區為核心,帶動、輻射和吸收周邊鄉村的農民參與旅游的接待和服務。同時農家樂可以把千島湖湖區旅游與農家樂的吃、住相結合,開辟吃、住、游玩的一條龍服務模式。
3.4.2政府推動。由政府主導進行農家樂旅游的規劃設計,投入資金,開發核心景區景點,吸收社會資金投入,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旅游接待服務。
3.4.3公司推動。即“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出臺優惠政策,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指導、組織農民開展農家樂旅游建設。
3.4.4精心規劃,強化監管。注重整體性和連續性,充分考慮千島湖的自然風貌及特點和文化特性。同時監管好每一個農家樂等的細枝末節,強化對旅游從業人員和農家樂旅游集體的培訓、教育,提高其服務素質和水平,提升服務品牌和形象。
綜上,在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對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旅游的品質要求也日益嚴格。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和要求,是千島湖農家樂旅游業有關部門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千島湖農家樂旅游業所暴露的問題,致力于解決問題,提升旅游品質,為維護千島湖旅游產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現狀;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6.6;F59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324-02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工作、學習的壓力不斷加大,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而空氣清新、環境靜謐、瓜果飄香、鄉情濃郁、民風淳樸的鄉村成了現代城市人渴望回歸的精神家園,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成為很多現代城市人的夢想生活方式。于是,在周末閑暇時間人們迫切希望到鄰近的鄉村去釋放內心的壓力,使身心遠離城市,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去體驗農村質樸的生活。現階段,農家樂休閑旅游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睞,鄉村農家樂休閑旅游也越來越豐富,隨之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1 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農家樂休閑旅游是鄉村旅游的一種形式,它是傳統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游項目[1-6]。全國各地的鄉村旅游開發均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國內游客參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鄉村旅游項目包括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游;以收獲各種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務農采摘旅游;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游。在很多城市的郊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如北京郊區農村、上海郊區、成都近郊等地,農家樂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閑娛樂的一種獨特的旅游形式。在深圳等地,類似“私家果園”的投資也已興起。浙江鄉鎮企業發達的幾個沿海城市紹興、溫州及舟山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已達到一定規模(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勢頭良好。事實表明,隨農家樂休閑旅游的快速發展,對農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一系列的積極影響:一是延長了產業鏈,聯動了商貿、交通、飲食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活躍了農村市場,推動了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高了經濟效益;二是盤活了農民的閑置資產,在家門口實現了轉移就業和增收致富,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門路;三是推動了農村環境改善,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四是進一步融合了城鄉文化,促進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2 當前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投入逐年加大,示范點不斷涌現,發展態勢良好。但從總體情況看,產業發展還相對粗放,品牌、規模和檔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發展任務依然繁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浙江沿海城市紹興、溫州及舟山等地為例,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規劃布局不科學,發展特色不鮮明
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規劃不深不細,在資源依托、特色內涵、市場容量、發展時序、區域推進等方面滯后于發展形勢,特別是由于準入門檻低,大多數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缺乏規劃論證,發展存在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設計雷同、簡單仿效、粗放經營等現象比較突出。經營同質化問題較為普遍,多數經營者只是簡單地將現有的農田、林地、果園、漁場、養殖場加以美化和修飾,造成農家樂休閑旅游產品內容和形式基本雷同,經營項目單一,大都局限于吃農家菜,且菜肴大同小異;以打牌、釣魚為基本的娛樂方式;住宿服務是城市酒店的復制,地方特色不夠突出,旅游感受單調。對農耕文化和傳統民俗挖掘不夠,缺乏地道的農家文化和鄉土風味,“農”的特色不突出,“家”的氛圍不濃厚,“樂”的文章不充分。
2.2 旅游服務不規范,要素保障不到位
農家樂經營戶(點)大多為分散經營,行業自律性較差。經營者大多是農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農思想”,缺乏長遠的發展意識和現代經營管理意識,專業系統的培訓和教育不足,從業人員素質偏低,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較差,影響了農家樂休閑旅游經營和管理水平,無法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近年來,由于土地指標控制較為嚴格,農家樂建設用地難以解決,土地問題依然是影響和制約農家樂發展的突出矛盾。同時,由于農家樂開發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難以獲得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制約了農家樂休閑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
3 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對策
重新定位農家樂的功能,啟動一批提升、改造和新建項目,著力提升、完善業態布局、培育休閑旅游要素體系和打造具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自然環境和農村特有的鄉土文化吸引游客,集欣賞、娛樂、體驗、知識教育于一體的新興休閑產業。加快城鄉經濟統籌發展、實現產業聯動和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對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滿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費需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1 科學規劃布點
從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農民參與的角度,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推進機制,從全局上把握,統籌協調。在充分考慮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結合市縣區域總體規劃,從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產業資源和人文資源出發,編制具有獨立化、差異化、切實可行的農家樂發展總體規劃和相應的布點建設規劃。
高度重視規劃的引導和控制作用,賦予每個農家樂不同主題,以迎合不同市場需求,逐步由點發展到線,串聯改造相關旅游景點,形成塊狀集群式發展,避免一哄而上、重復建設。同時,根據不同區域定位,開置農家樂休閑要素,利用要素布局支撐特色發展,通過要素有機串聯形成線狀,建構農家樂休閑旅游體系,推動整個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重視農家樂開發的論證工作,建立一個由農業、旅游、規劃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專家等組成的農家樂開發指導委員會,開展行業指導、專家專業指導和農家樂申報論證、督查工作。
3.2 重視特色培育
3.2.1 把握特質資源依托點。以農村的自然生態資源或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基地為依托,精心策劃設計發展模式定位。例如,生態示范區驅動觀光旅游農園、租賃農園、農業公園、教育農園、休閑度假綜合型、古村落、濱海旅游依托、山地戶外運動山岳旅游依托等模式。同樣,國外的CSA模式(社區支持農業),它是消費者為了尋找安全的食物,與那些希望生產有機食品并建立穩定客源的農民達成供需協議,并直接由農場送貨上門,在許多國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實際上國內近階段也有不少在嘗試CSA模式,如北京的小毛驢市民農園,以放心菜、綠色菜為特色,很受歡迎。同時,也出現部分城市人零散的在農村租賃土地,開展了類似于現實版“開心農場”的“咱家菜園”,滿足他們對有機食品的需求和體驗農村勞動項目;又如利用地形地貌開展戶外運動,如徒步遠足、攀登、野營、拓展訓練等康體健身的特色項目開發。總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開發必須緊扣地方資源,并牢牢把握資源特質,明確目標市場定位,理清開發思路,走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發展之路。
3.2.2 彰顯文化特色。挖掘、提煉優秀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資源,如神話傳說、農諺民謠、祭祀慶典、農耕器具、飲食習俗等文化元素,讓都市人更多、更好地了解鄉村社會文化和民俗風情,使優秀的民俗文化資源走向市場。例如,以茶為主題的浙江諸暨綠劍茶文化休閑園,茶文化發展歷史浮雕墻,暨企業新研制的加工流水線,茶葉深加工及貿易、文化推廣等方面融合開發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通過民俗文化村、舉辦民俗文化節以及農家樂攝影基地、繪畫基地、鄉村俱樂部等建設,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鄉村實地采風寫生和風情體驗實踐活動,積極開發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提高農家樂旅游的文化品位。
3.2.3 突出美食特色。突出農家菜肴的地道風情,突出天然、綠色,真正做到原汁原味,讓客人吃得新鮮、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注重對農村傳統飲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地方菜肴傳統的制作工藝,打造農家風味的招牌菜。同時,利用行業主管部門和職業院校聯合研究制定適合傳承農家特色菜肴的農家樂廚師培訓課程和職業技能評定標準,舉辦各種形式的農家廚藝品評比賽活動,培養一批繼承傳統、善于創新的農家樂大廚,不斷豐富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餐飲文化。
3.2.4 開發特色產品。扶持農戶開展傳統手工藝和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休閑食品和旅游商品,拉長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鏈,扶持“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設立農家樂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和旅游紀念品的銷售,擴大知名度,增加經營收入。
3.3 完善服務體系
發揮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積極作用,齊抓共管,合理扶持,切實推行農家樂發展。建設農家樂特色村(點)的旅游交通標識體系、安保服務體系、環衛服務體系、游覽服務體系等,同時定期開展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培訓。
3.4 重視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的項目平臺
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的關鍵是必須要有項目平臺支撐,有產業保障,有新業態涌現,有企業運作。因此,要加強對農家樂休閑旅游項目的策劃,按照項目產業化、集群化的定位,可以引進一批有資本、有實力、有市場、有經營能力的農民企業家參與開發運營,大力發展生態、文化、休閑、度假、運動、健身、娛樂等農家樂休閑旅游項目。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整合部門資金、技術資源,籌措落實專項資金。對專項資金的投入實行重點項目重點扶持、重點投入,避免蜻蜓點水式均衡投入或蔥花式分散投入。多、快、好、省地重點發展、推進一些優質項目,充分發揮示范(村)點的輻射作用,成熟一個、推廣一個。開發大項目,培育大主體,推動大發展。
4 結語
總之,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堅持規劃引領抓好科學布點,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資源有序利用等工作,在傳承中發展,發展中傳承,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模式。堅持典型示范,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向企業化、規模化、特色化、休閑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產業層次和企業主體作用,不斷完善發展機制。在開發、建設、保護機制上積極探索,打響品牌,做出成效。
5 參考文獻
[1] 黃璜.浙江省發展鄉村旅游的經驗與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13023-13025,13079.
[2] 嚴少君,陳楚文,張萬榮,等.浙江省“農家樂”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分類研究[J].廣東園林,2010,32(6):58-61.
[3]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5):125-128.
[4] 何景明.國內鄉村旅游研究:蓬勃發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學刊,2004(1):229-233.
篇7
[關鍵詞] “農家樂”;瓶頸;對策路徑
我國“農家樂”旅游最初發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四川成都,之后因其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性而迅速風靡全國。以浙江省仙居縣為例,仙居縣位于臺州市的西部,靈江源頭,境內交通條件便利、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人文底蘊深厚,擁有發展“農家樂”旅游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仙居縣“農家樂”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起步,目前已建有“農家樂”41家,總投資規模7000萬元,床位數2400個,餐位數9000個,從業人員2280人,年接待游客69萬人次,全年營業收入6300萬元。當前,如何有效突破瓶頸制約,進一步合理引導、開發、扶持、規范、提升“農家樂”旅游發展,成為仙居培育農村新型產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現實課題。
一、當前制約“農家樂”發展的瓶頸
1.規劃管理問題
各地“農家樂”旅游規劃多未納入風景旅游局審批管理,而是歸口農林部門,造成出現管理上的“兩張皮”現象;由于沒有一套完備、可行的“農家樂”標準,加之監管主體不明確,扶持引導不到位,其開發整體上仍處于一種自發、盲目、無序狀態,多數“農家樂”缺乏專項規劃指導,缺乏前期市場調研和科學論證、評估,往往造成一哄而上、遍地開花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2.基礎設施問題
現有“農家樂”多以村集體或村民“自籌、自建、自營”起步,發展過程中“資金難”問題突出。限于財力,多數“農家樂”只能簡單利用現有農田、果園、養殖場,基礎設施建設普遍不配套、不到位,景點品位低、品相差,道路、停車場、洗手間、醫務室、小超市、電話亭等公共設施往往設計不足、功能不全、配置太低,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差得讓許多游客苦不堪言。
3.人員素質問題
“農家樂”從業人員一般為經營業主及其親戚朋友,遇有大批客流則全村動員,“全民皆兵”,這些人大多未經業務技能培訓和健康檢查,不具專業服務水準,即便是規模較大的“農家樂”,其服務人員也欠缺足夠的崗前培訓。多數“農家樂”經營管理者小農意識濃厚,經營理念落后,目光短淺,“賺得一個算一個”急功近利思想嚴重,欺客、宰客、惡性競爭現象時有發生。
4.產品開發問題
多數“農家樂”仍局限于“喝喝茶、吃吃飯、打打牌”初始、粗放經營模式,旅游產品單一,季節局限性強,“土、野、樂、趣”特色亮點不鮮明,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帶動力不足,游客回頭率和美譽度低。由于忽視文化與旅游結合工作,對鄉土風情、民俗傳統、名勝古跡以及各種農業文化的深度開發和利用不足,很難滿足城市游客知識性、參與性、體驗性旅游消費需求。
5.品牌營銷問題
多數“農家樂”以坐等上門、被動經營為主,普遍缺乏品牌經營和市場開拓意識,目標市場、促銷方式單一,宣傳促銷力度不強。“農家樂”之間缺乏成熟、穩定戰略協作架構,“農家樂”與傳統旅游景點之間缺乏互惠互利合作,沒有按照“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有機整合開發形成旅游產業鏈,產業共生共長性太差,住、購、娛等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普遍偏小。
6.生態環境問題
一方面,經營者無視“純自然、原生態”旅游資源的有限承載力,破壞性開發現象嚴重,建筑垃圾隨意傾倒、附屬設施亂搭亂建等現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隨著游客大量涌入,加之經營者環境衛生和生態文明意識淡薄,汽車尾氣、塵埃以及餐飲、燒烤所致廢氣持續破壞空氣質量,飲料瓶、塑料袋、快餐盒等等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農村原有資源、環境面臨不可逆的可怕破壞。
7.食品衛生問題
許多“農家樂”基本供排水設施和廚房設備不完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生熟食混放,廚房、碗筷缺乏正規消毒措施。不少游客盲目推崇綠色無公害,喜歡現場購買“農家樂”自養的豬、羊、雞、鴨等畜禽(有的還出售明令禁止的保護野生動物,如穿山甲、麂、野豬、珍稀禽類、蛇類、青蛙等),現場宰殺后未經檢驗檢疫部門檢疫即烹飪上桌,其中極有可能暗藏各種疾病隱患。
8.景區安全問題
多數“農家樂”改造自老舊土木結構民房,消防設施缺乏,存在較大火災隱患。許多“農家樂”景區沒有配設導游、導向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游客單獨行動容易迷糊走失發生危險。不少“農家樂”獨處野外,安保投入不足,游客錢物被盜或被狗咬傷、貓抓傷事件時有耳聞。一些“農家樂”安裝秋千、滑梯、蹺蹺板等游樂設施,質量不過關、養護不及時,容易造成意外人身傷害。
二、提升“農家樂”發展水平的對策路徑
1.突出規劃先行,加強規劃引導
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協調發展原則,依據當地農村一、二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環境整治規劃、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堅持發展休閑旅游產業與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相結合、與村莊整治相結合、與農村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切實做好鄉村旅游資源調查、評估,精心編制“農家樂”開發總體規劃和近、中、遠期發展詳規。堅持合理布局、適度開發,控制總量、有序發展,統籌推進、錯位競爭,切實做好每一個“農家樂”項目開發的可行性研究論證,確保項目開發科學性、有效性、異質性和安全性。堅持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相結合原則,通過明確禁止、限制和鼓勵開發區域,引進環境影響評價(EIA)和環境審計(EA),建立“生態監測站”,形成“以生態促旅游,以旅游養生態”經營模式等切實可行途徑,嚴格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2.突出政策導向,加大政策扶持
要建立“農家樂”旅游專項扶持基金,像扶持農業龍頭企業一樣,為“農家樂”提供免費信息、技術、培訓和營銷服務;把發展“農家樂”列入目標考核,定期對成績突出的鄉鎮、部門給予獎勵,對誠信經營、規范服務、增收明顯的經營戶給予表彰。農業、林業、建設、國土、衛生、公安、交通、環保、水利、工商、稅務、供電、金融等相關部門要簡化辦事程序,減免規費收取,盡最大可能為“農家樂”提供便利、優惠;要依托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農家樂”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大政策性投入的同時,要把“農家樂”項目招商擺在與工業項目招商同等重要位置,通過建立“農家樂”旅游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庫,以項目為載體,采取拍賣經營權、出讓產權、租賃、合資、入股等靈活多樣方式,以資源換資金,積極吸引海外資本、民間資金投入“農家樂”旅游開發。
3.突出規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成立“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農家樂”旅游開發的規劃、審批、管理、協調等項工作;從從業資格、經營服務場地、接待服務設施、環境保護、服務質量要求、服務項目等方面入手,參照國標、省標,制訂出臺并嚴格執行好地方性管理標準。借鑒星級賓館評定辦法,推行“農家樂”評級考核制,從項目選擇、基礎條件、安全標準、衛生標準、資源與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接待設施、服務質量要求等方面進行量化綜合評級;建立“農家樂”經營戶檔案,實施動態跟蹤管理,對未達標經營戶按規定嚴格執行限期整改、降級、停業整頓及至吊銷相關證照措施。組建“農家樂”協會或“農家樂”服務中心、鄉村休閑旅游公司,引導“農家樂”經營戶按照“自愿、聯合、規范”原則抱團聯合,對內加強行業自律,對外樹立品牌形象,統一參與市場競爭。
4.突出產業培育,創樹特色品牌
引導“農家樂”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資源整合,不斷延長產業鏈,延伸服務鏈,進一步做大做強“農家樂”區域規模,做精做深“農家樂”產業內涵,把“農家樂”打造成為融食、住、游、購、行、娛六大要素于一體、能全面帶動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動力產業、富民產業。“農家樂”產品結構要堅持以游客需求為中心,以差異、特色確定主題,以民俗、建筑體現風格,以淳樸、溫馨營造氛圍,以天趣、閑趣、野趣展現魅力,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賞農家景、購農家物、享農家樂凸顯內涵,充分開發農業旅游、生活體驗、文化娛樂、綠色飲食、鄉村度假等多樣化功能,不斷增加民俗文化、健身娛樂、勞動休閑旅游項目比重,不斷增強旅游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著力打造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努力形成地區大品牌和多種特色中小品牌。
5.突出宣傳效應,拓展市場營銷
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在充分利用好省內外報紙、電視、電臺、互聯網和手機等媒介工具以及省內外旅游節展銷會、大型農事節慶活動、專題研討會等展示平臺的同時,精心選取若干家經營規范、游客滿意度高、品牌效應明顯,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良好的“農家樂”特色村(點)進行重點扶持、宣傳包裝,創造條件將其升級為集休閑、觀光、娛樂、餐飲、教育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再通過現場會、座談會等形式以點帶面,擴大影響,在更大范圍內形成轟動示范效應。制定“農家樂”宣傳營銷總體方案和年度促銷計劃,設立市場營銷專項資金,打造“農家樂”經紀人隊伍,引導“農家樂”從業者深入分析客源市場現狀結構和近期消費趨勢,不斷增強綠色營銷、形象營銷、文化營銷、感性營銷、CS營銷意識,充分挖掘本地客源市場,積極開拓外地客源市場。
6.突出素質提升,抓好教育培訓
依托“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平臺,建立“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制度,以旅游政策、禮儀知識、服務規范、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烹調技能等為重點,對“農家樂”經營業主及財務、營銷、廚師、服務、安保、導游等崗位從業人員進行兼具專業性、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的專題培訓和全員輪訓,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兼具現代經營、管理、服務和營銷知識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專門人才,全面提升“農家樂”經營服務水平。在服務規范方面,要突出抓好“農家樂”從業人員烹飪、消防、安保、導游、衛生、禮儀、環保等項目培訓;在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方面,要認真挖掘、總結地方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不斷提高“農家樂”文化內涵、品位和服務檔次;在誠信經營方面,要教育“農家樂”從業者自覺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惡性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
參考文獻
[1] 吳倩妮.我國“農家樂”旅游的現狀和發展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06(9)
[2] 趙永江.“農家樂”旅游發展探析[J].大理學院學報,2007(6)
[3] 邢劍飛.浙江“農家樂”研究[J].農業經濟,2011(1)
[4] 王龍貞.試論“農家樂”旅游的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1(1)
篇8
摘 要:近幾年常德市的農家樂旅游處于穩步發展時期,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和訪談,立足于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現狀,總結存在的各種問題,探討保證農家樂旅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常德市;農家樂;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069-02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但隨著城市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城市居民利用節假日走向農村、回歸大自然,以此來疏解壓力,農家樂旅游應運而生。農家樂旅游原型為國內外的鄉村旅游,是一種以城郊農戶家庭為依托由農戶自主經營,集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項目,以其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別有情趣的農家生活、民族風味,吸引民前來休閑度假、觀光娛樂和體驗勞作,滿足人們休閑娛樂多樣化需求的一種新型旅游活動。1近年來隨著常德市旅游消費場日趨豐富和多樣,農家樂旅游已經在常德市興起,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 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發展現狀
コ5率惺嗆南省西北部重要的旅游地,地跨大湘西旅游經濟圈和泛長株潭旅游經濟圈,是湖南省旅游整合東西聯動發展的關鍵通道。轄區內地區屬于丘陵地區,旅游資源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現常德市域內擁有國家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5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點)1處。常德市已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2
ダ用常德市特有的旅游資源開發農家樂旅游,不僅能吸引游客來觀光旅游,帶動常德市旅游業的發展,而且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農家樂旅游在常德市興起于2000年,高峰于2005年,現在處于穩步發展階段。到2008年底,全市已有128個村開發了農業旅游項目,發展規模以上休閑農莊134家,農家樂465家,星級農家樂36家。從整體上分析,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ィㄒ唬擁賾蚍植祭純矗常德市的農家樂旅游點主要依托城市和景區,主要分布城市和景區周邊,桃花源、花巖溪、柳葉湖景區周邊以及常德市城區和縣城周邊,依靠城市的大量客源,初步形成了桃花源景區周邊、柳葉湖漁樵村、武陵區美麗鄉村、花巖溪景區附近等精品旅游線路。
ィǘ)從旅游產品來看,常德市的農家樂以三農資源為依托,開發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產品,主要以農業觀光和體驗游為主,比如以安鄉豐裕示范片、漢壽西洞庭湖濕地、桃源夷望溪和西安鎮為重點的水鄉風光游;以石門、澧縣、桃源的柑橘、葡萄、茶葉、果桃基地為重點的鄉村采摘游。另外還有對旅游者有較大吸引力的旅游餐飲產品。比如:桃花源景區內的擂茶;柳葉湖景區土菜館的石鍋魚等。
ィㄈ)從宣傳形式的創新點上看,常德市以節慶為載體,成功舉辦了桃花節,每年三月桃花源景區中都會呈現出“萬株桃艷,游人如織”的景象。通過以節為媒,打響了常德文化旅游品牌,提高了知名度。
ィㄋ模泳營模式來看,現階段常德市農家樂旅游點片區比較分散,大都是當地農民自主投資和經營, 經營比較粗放,管理不夠規范。
ィㄎ澹庸芾矸絞嚼純矗常德市為確保農家樂旅游健康有序發展,制定了《常德市農家樂星級劃分及評定標準》,使得農家樂旅游經營管理做到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全市已評定出36家星級農家樂。
二、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コ5亂勞邢绱迓糜巫試矗不斷豐富旅游內涵,拓寬旅游渠道,“農家樂”旅游的開發運作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就“農家樂”旅游本身發展來說,還存在許多問題。
ィㄒ唬┡依致糜蔚憬煌ú槐悖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コ了幾個比較知名的農家樂旅游點以外,常德市大部分農家樂分布在近郊和農村,通往旅游地的通路交通往往比較差,可進入性差。例如:位于常德市桃源縣境內的花巖溪景區,道路狀況差,交通十分不便,造成部分旅游者進入受阻而望而卻步。大部分農家樂都是群眾自己修建,存在一定隨意性,缺少完善的旅游住宿、餐飲、購物等接待服務設施和醫院、商品齊全的超市等生活必需的設施設備,導致旅游者缺乏安全感,生活極為不便,過夜游客較少。另外,常德市有許多農家樂旅游點的衛生情況較差,嚴重影響著旅游者的旅游情趣,也直接影響農家樂旅游發展的生命力。
ィǘ)農家樂產品形式單一,缺乏文化底蘊
ヅ依致糜尾喚鍪且恢中菹校更高的要求是使游客享受到文化的熏陶。但是目前,常德市的農家樂旅游活動主要以吃農家飯和釣魚、打牌等娛樂活動為主,農家樂幾乎成了從城市搬到鄉下的酒樓和娛樂室。觀光活動也基本是自然風光觀賞,在果園、農田里面看一看、游一游,能讓游客自己親自參與和體驗的活動僅僅局限于形式,不能滿足游客多方面、深層次的要求。另外,農家活動并沒有體現“農”文化,沒有對當地農村資源優勢和風俗習慣進行調查和分析,更不用說提煉當地文化的精髓,對產品的開發僅僅是復制、粘貼,導致旅游者無論在哪一個農家樂旅游點獲得的收獲都是一樣的,導致旅游效果不理想,游客回頭率較低。
ィㄈ)農家樂旅游從業者的市場意識薄弱,宣傳手段不盡科學
ヅ依執右嫡叩氖諧∫饈侗冉喜睿不能有效的利用市場,更不去進行有效的市場推銷。通過調查游客獲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旅游者了解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產品的渠道最主要的方式是朋友介紹,而其余的信息渠道所占比重卻比較少。這也反映出常德市農家樂的對外推銷的機制不夠健全,推銷的力度不大,基本是村民各自為陣;利用現代媒體宣傳較少,使用的推銷方式較為落后,處于粗放式經營狀態。
ィㄋ模務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相對較低,服務質量不高
ヅ依致糜蔚愕撓跋熗σ覽滌諑糜握叩目詒效應,要想長久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就必須有優質的服務作保障,才能贏得游客的回頭率。筆者對常德市柳葉湖度假區的農家樂旅游點的從業人員進行了調查,調查人數為89人,其中經營者為當地居民的90 %;從業人員文化水平為高中以上的占23%,初中文化的63%,小學文化的14%;經過專門業務培訓的僅占9%。農家樂經營和服務的主體是農民,以往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缺乏市場意識和現代經營理念,管理水平低且服務水平不高。農家樂旅游大多數游客表示旅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娛樂的同時享受優質的服務,一個綜合素質相對較低的服務人員是無法提供給游客全方位的親情化服務氛圍,而一個游客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滿足時,農家樂旅游必然得不到一個好的口碑評價從而有悖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三、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ヅ依致糜蔚某魷質橋┮島吐糜我島托辰蝗詰牟物,它是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也起到了推進“三農”工作,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作用。對于農村地區盤活當地資源,增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著積極的意義。為了更好地推動常德市農家樂旅游行業可持續發展,筆者就上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ィㄒ唬府主導,保證農家樂旅游可持續發展
ヅ依腫魑一種朝陽產業,它的發展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實踐階段,發展還存在一定的無序性,其健康有序的離不開當地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現階段常德市農家樂的經營也以當地居民自主開發,單打獨斗為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極其有限,農村的基礎設施本來就比較薄弱,大量的游客涌入農村,使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堪重負。然而道路、供電、供水、環境、住宿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單靠農民自己投入的資金遠遠不夠,這一方面需要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和投入,另一方面要廣開資金投入門路,放寬投資政策,實行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吸引外資投入。另外,政府對農家樂旅游點要規范管理,必須做到有據可依,實行標準化管理,常德市政府各級職能部門應充當好監督者的角色,對于已出臺《常德市農家樂星級劃分及評定標準》進行完善,對農家樂項目的規劃、建設和經營進行全程監管。對于農家樂經營者自身而言,也要不斷完善內部設施,營造干凈、衛生、安全的休閑環境,提升旅游點美譽度。
ィǘ)突出地方資源優勢,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弘揚特色文化
ヅ依致糜尉霾荒蘢摺骯園化”、“景區化”的道路。在農村發展農家樂旅游靠的不是旅游產品的豪華程度,而要充分挖掘農村的農耕文化、鄉土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等深刻的文化內涵,使游客親身參與其中充分融入當地農民的生活,從而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文化內涵和提升旅游產品品味,弘揚當地特色文化。常德市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燦爛的歷史文化沉淀了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如桃花源景區附近就可以設置具有農耕文化的項目,讓游客家庭認領責任田,從耕作,澆水,除草,施肥,培育,采摘各個環節都設置活動,使游客得到親身體驗,一是可以滿足城市居民來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二是對又孩子的家庭有較好的教育意義。另外,應充分挖掘常德市有特色的民俗文化:飲食、穿著打扮、節慶、婚嫁、房舍建筑、民歌民謠、古傳工藝等鄉土文化都充滿濃郁的地方色彩。常德市號稱“大湘西美食之都”,應該充分挖掘民間飲食文化,發展和推介常德市火鍋、米粉、擂茶等特色餐飲,醬板鴨、牛肉干、米椒等地方小食品,推出農家特色宴;也可以將常德市漢劇、常德市絲弦、花鼓戲等地方曲藝融入旅游活動中,增強旅游活動的文化內涵。只有真正把文化特色融入農家樂旅游中去,農家樂旅游才能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快,真正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ィㄈ)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宣傳力度
シ⒄古依致糜沃氐閽詵⒄蠱瀆糜尾品的品牌化和特色化上,難點在于宣傳推介。常德市農家樂旅游點必須一是要搞好農家樂旅游產品的包裝策劃,整合農村旅游資源,提煉特色旅游產品,培育品牌、打造品牌,擴大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的影響力。二是通過各種媒體、平臺、渠道和形式大力宣傳推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加強與旅行社合作,設計精品的農家樂旅游線路,主動將客人“引進來”,進一步拓寬市場;加強城鄉之間的旅游合作,打包城鄉旅游產品共同宣傳促銷;根據季節變化,農作物生長季節上的差異設計好各類節慶活動:如桃花源桃花節、花巖溪白鷺節、澧縣葡萄節、石門柑橘節、漁樵村洞庭民俗風情游等,以此擴大常德市農家樂旅游的知名度。
ィㄋ模岣嘰右等嗽彼刂剩提升農家樂旅游品質
ヂ糜我底魑服務業的一種,從業人員為旅游者提供的服務十分重要,要促進農家樂旅游健康有序發展高素質的人才關鍵和保證,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工作必不可少。農家樂旅游從業人員直接為客人提供服務,其服務態度,知識儲備,服務方式等因素直接影響客人對旅游點的判斷。所以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也是增強農家樂旅游品質的重要一環。要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包括業人員的旅游知識、服務規范、民俗文化、風土人情、接待禮儀、誠信經營等知識的培訓。特別要注重對經營者的管理水平培訓,通過采取集中學習或者“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的方法,不斷其管理水平、更新經營理念。
おげ慰嘉南祝
[1]胡衛華,王慶.“農家樂”旅游的現狀與開發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⑶.
[2]胡衛華,王慶.“農家樂”旅游開發探析[J].城鄉建設,2002,⑻.
[3]唐代劍,池靜.中國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何景明.成都市“農家樂”演變的案例研究:兼論我國城市郊區鄉村旅游發展[J] .旅游學刊,2005(6) .
[5]張一峰.論行業協會的功能及運行機制[J] .商業時論,2005(17) .
[6]陳蕾.淺析農家樂的興亡與發展[J]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3) .
篇9
【關鍵詞】農家樂 土地利用 安吉縣
一、安吉縣“農家樂”概況
1、“農家樂”的概念
“農家樂”旅游一直沒有一個社會公認的定義,提法很多,通常與鄉村旅游、農業旅游聯系在一起。本文所研究的“農家樂”與鄉村旅游是包含關系,認為“農家樂”是鄉村旅游的一種,它是指在農民自由宅基地和農村集體土地上利用庭院、果園、花圃及菜畦等田園景觀、鄉村人文資源,以家庭為經營主體,為游客提供以農業體驗為特色的觀光、餐飲、住宿及娛樂等服務的鄉村旅游。它以農民家庭為基本接待單位,以農業、農村及農事為主要載體,以利用環境資源、體驗農村生活為特色,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以旅游經營為目的。
2、安吉縣“農家樂”現狀分析
(1)發展規模。安吉地處天目山北麓,太湖南濱,素有“中國竹鄉”之稱,面積1886平方公里。安吉“農家樂”始于1998年,作為安吉生態旅游特色項目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發展空間,已經成為安吉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的一大亮點。經過培育、發展及規范階段,到現在已有“農家樂”經營戶約500戶,床位8000多張。2005年,全縣“農家樂”共接待旅游人數35萬,總收入3000萬元。2006年“農家樂”旅游保持旺盛發展勢頭,全年接待游客311.6萬人,實現旅游收人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6%和26.8%。
(2)安吉“農家樂”的主要類型。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歷經10年的培育和發展,安吉“農家樂”已經擁有自己獨特的竹鄉特色。目前全縣“農家樂”已經逐步建成三種類型:農家旅社型、農家餐館型和休閑農莊型。如天荒坪鎮農家樂,以景點密集著稱,可為周邊景區的游客提供住宿;開發區農家樂,以百筍宴、鐵板全魚及三色茅草根等眾多山珍美味為拳頭產品;鄣吳鎮的無蚊村可以過沒有蚊子的清涼夏季。
但安吉“農家樂”的發展總體上仍處在初級階段,并表現出自發特點:發展區域單向集聚,西南山區呈持續擴張態勢,中部丘陵和北部土斗區幾乎還是空白;青山綠水的視覺享受和相對廉價的食宿幾乎是產品的全部內涵;經營機制和運作模式單一,個體粗放經營。
二、“農家樂”土地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土地利用特點
(1)多效益性。旅游用地可以獲得多種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些效益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能增加經營戶的經濟效益,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促進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能給旅游地帶來不可逆轉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的負面效果。
(2)高收益性。“農家樂”用地不僅能維持原有的土地功能收入,而且還能通過發展旅游得到額外的收入,明顯的增加了土地的經濟產出;河流水面、灘涂等未利用地,通過承包、租賃發揮其未利用地的經濟潛力;經營戶利用疏林下的空隙種植蔬菜、布置娛樂設施,也使土地經濟收益顯著增加。
(3)復雜性。“農家樂”用地類型眾多,包括水田、果園、茶園、林地、坑塘水面及農村宅基地等。考慮不同類型用地本身的特點,發揮其優勢,也是“農家樂”發展中需要考慮的一個復雜而重要的問題。雖然我國法律規定一切土地都歸國家和集體所有,但是“農家樂”用地仍然涉及種種復雜的土地管理體制,對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進行不同的土地用途管制。
2、“農家樂”用地的空間形態分布
安吉縣“農家樂”經營個體用地的空間形態有點狀和塊狀兩種。采取何種布局形態與地理條件、投資規模及土地管理制度等有關。點狀的空間形態是指除了主體接待設施以外,基本上沒有附屬的戶外休閑娛樂設施,目前安吉“農家樂”經營戶的75%左右以這種形態分布。它們坐落在景區旁邊,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本身除了餐飲、住宿和休閑(局限于麻將、卡拉OK等),沒有其他戶外娛樂設施或項目。例如大漢七十二峰旅游區(石嶺)旁邊的小家農家,竹博園旁邊的竹博園新亞農家樂,靈峰勝景區旁邊的青青果園山莊等。塊狀的空間形態是指除主體接待設施以外,周圍還有小范圍的景觀休閑用地和戶外休閑娛樂設施。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雅的環境,經營戶本身自有或租賃來的水庫、菜地及農地等可供游客進行垂釣、乘竹排和摸魚蝦等戶外娛樂休閑活動。如報福景溪野趣農莊、獅子山莊和七十二峰山景園農家等。
3、土地利用類型結構分析與收益變化
“農家樂”的用地結構通常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體的接待設施,包括接待廳、餐廳、住房和室內的休閑娛樂場地,這一部分屬于建設用地類別,是已辦理土地占用相關手續的永久性用地;第二部分是經營戶在主體接待設施旁搭建的輔助用房和周邊的停車場、前坪、園林化構筑物等。這一部分一般屬于園地和林地,為利用地類別,未全部辦理土地占用的相關手續。第三部分是作為“農家樂”背景而存在的林地、園地和湖泊水面,這一部分主要由經營戶自有或租用或本身屬于未利用地,而且一般沒有基建投入。
從1998年“農家樂”悄然興起以來,安吉縣的一些土地的用地性質就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農村居住用地、農村宅基地發展成一種復合型的土地利用類型,一些農地、林地也具備了兩個產業(農業和旅游產業)的特性。這些變化給安吉縣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促進了農民的就地就近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以安吉發展“農家樂”最早的大溪村為例,據地稅部門數據反映,1998年大溪村農家樂稅收14萬多元;2003年為80多萬元,翻了二番多;2004年稅收達90多萬;2006年大溪村每家農戶靠農家樂年收入最少的也達到了17至18萬元。安吉縣農民的就業結構也由原來傳統的農業生產結構向農商結合的模式轉化。
4、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1)避開審批,違法占地。“農家樂”為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業主在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租賃、承包和村民合作聯營的方式取得土地后,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硬化地面,建設永久性的建筑物,虛報、瞞報實際的經營內容,借開發“農家樂”之名,行房地產項目之實。例如“安吉鶴鹿生態觀光園”擬建30幢聯體河景小別墅,并配備600平方米的竹園,價格為7.5萬元起,使用期也為30年,但沒有產權證,是為變異的農莊。除了私家農莊,縮小版的農家樂公寓也漸露頭角。這些行為既破壞了耕地,又擾亂了土地市場。
(2)用地需求擴張與耕地保護相矛盾。土地資源日益緊缺已成為制約各地發展的瓶頸。近年來安吉生態旅游開發加快,以生態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這一朝陽產業已成為安吉縣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亮點,但是風景旅游開發、會展業開發及“農家樂”的發展都對用地指標需求較大。土地要素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家樂經營規模的擴大。
(3)發展區域單向集中,資源依賴程度高。安吉縣域丘陵山地占60%以上,地勢呈三面環山,中間凹陷(西苕溪河谷平原)的“畚箕形”盆地特征,是一個特殊的地理區域。安吉縣的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各類用地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林地>耕地>草地>園地>水域>工礦居民>交通>未利用地。“農家樂”的開發位置主要依附于旅游景點或依山旁水,如大漢七十二峰周邊的農家樂就不下十家。發展區域單向集聚,西南山區呈持續擴張態勢,中部丘陵和北部土斗區幾乎還是空白。由于青山綠水的支撐,缺乏開發新產品的動力,“農家樂”產品大多局限于餐飲和住宿。參與性、體驗性項目不多,反應農村鄉土文化的節事、風俗展現的較少。
三、基本對策
1、重視土地利用規劃,協調各規劃之間關系
避免盲目、無序的發展“農家樂”,堅持與區域范圍內的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農林業發展規劃及城鄉建設規劃相銜接。對“農家樂”的發展還要進行堵疏結合,特色引導。
2、集約土地利用,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土地集約利用體現在土地投入的強度,土地利用的深度、精細程度、效益以及合理的布局和產品體系上。在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條件下,滿足“農家樂”用地的完整功能,適度的發展規模,在取得最大規模效益的基礎上,增加存量土地的利用,優化結構,不斷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在不破壞農用地耕作層和種植條件等的前提下,明確界定“農家樂”用地的規定。
3、升級旅游產品,保護生態環境
加強高級“農家樂”旅游產品的規劃設計,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開發不同的旅游產品,提供不同的旅游活動和旅游體驗,展現人文資源,對鄉村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挖掘,加強游客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性。保護“農家樂”旅游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重視生態容量的運用。
【參考文獻】
[1] 唐代劍、池靜:中國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 田喜洲:休閑旅游“農家樂”發展探討[J].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2002(2).
[3] 胡衛華、王慶:“農家樂”旅游的現狀與開發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3).
[4] 梁棟棟: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世界文化遺產黟縣西遞案例分析 [J].經濟地理,2005(4).
[5] 2006長江三角洲城市年鑒[M].中國工商出版社,2006.
[6] 梁棟棟:旅游用地初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5).
[7] 許剛、朱振國:太湖流域上游土地利用變化機制的實證分析——以浙江省安吉縣為例[J].湖泊科學,2004(2).
篇10
1.1基礎選址農家樂造林模式在荊州城市近郊農村,由于依托城市,交通方便,農產品商率較高,經濟較為發達。近年來,由于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懷,新農村建設逐步加快,荊州市村灣綠化行動對改變農民居住環境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荊州市的郊區。在郊區經濟效應的指導下,農民經濟狀況大大改善,普遍步入小康。在荊州的村灣綠化行動中,他們一戶或數戶聯合甚至整個村灣一致行動,充分利用立地條件較好的四旁隙地、村級公路兩旁、小廣場及公共場所等,利用檔次較高的園林綠化樹種進行綠化、美化;利用新開發出來坡地或低產田實行經濟果園建設,對現有農村水塘進行改造為養魚池;將居住的房屋改建為“農家樂”或“農耕年華”。形成房前屋后,大樹參天,夏日濃陰,整個村灣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四季美景。從景觀上構成春景桃花、夏日荷花、秋風丹桂、冬雪寒梅的布局。讓平日擁擠不堪的城市人民,在雙休日或節假日到這里來休閑度假,深深呼吸農村的新鮮空氣。春天踏青,夏日避暑,秋天摘果,冬天賞梅。這是一種新的城市農業模式,是城市人民迫切要求的休閑方式,也是荊州農村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
1.2設計思路依托農村現有山、水、渠、路進行植樹造林,在原有樹木的基礎上,進行補植,提高檔次。植樹時,既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注重景觀效果和社會效益。用材林經濟林并重,經濟效益與景觀效益并重。農、林、牧、漁全面發展,各業都要辦出特色。
1.3主要技術措施規劃布局。按農家樂經營面積的大小,統一規劃、布局。規劃要從農村實際出發,一般要包涵優良品種農業區、果樹區、豐產林區、養殖區(包含水面養殖、家禽養殖)等。房間隙地營造竹園,竹類剛勁挺拔,枝葉滴翠,給人以優美之感,房屋左、右、前3方栽1排常綠樹,2排闊葉樹,形成林盤,房前栽兩株桂花和各種花卉,形成錯落有致、芳香四溢的環境。選擇3333.5~6667m2面積,集中栽植常綠樟樹和落葉樹楊樹形成片林,特別是夏季烈日酷暑時,形成濃陰,林下休閑娛樂。按6667~13334m2面積不等的地塊,栽植桃、李、梨、蘋果等,品種要優良,管理要精細,在果實成熟季節實現自采自摘,讓城市人特別是兒童享受大自然的樂趣。園內小道和步道兩邊建立木泥柱搭建葡萄架。家禽鵝、鴨、雞集中圈養,以供城市兒童喂食參觀。水面種植蓮藕、養魚,實現夏日荷花滿池和林蔭垂釣的樂趣。餐飲部要辦出農家特色,盡量做到粗菜細做,就地取材,粗茶淡飯,享受回歸自然純真年華。
2荊州市“農家樂”轉型升級對策
為了適應全球經濟的新變化及和人們旅游生活的新改變,荊州市“農家樂”發展秉承“以農為本,貼近生活,發展楚都文化”的新型旅游;以“戰國”為魂魄,突出特色,發展有特色的“農家樂”旅游;以“融合”為途徑,農、旅結合,發展產業化的”農家樂”旅游;以“環保”為前提,綠色低碳,發展低碳化的“農家樂”旅游。同時,在湖北構建世界現代衛生城市的背景下,“農家樂”的發展也必須體現“自然生態、城鄉一體”的概念,即實現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體現促進農村發展、惠及農民生活、融通城鄉一體、服務大眾社會的核心理念。荊州市政府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推動荊州市“農家樂”的發展,為實現未來荊州市“農家樂”的轉型升級,應從以下3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創新:
2.1荊州市“農家樂”人才轉型培養升級方案
高素質人才是荊州市“農家樂”的升級的重要支撐,荊州市“農家樂”人才培養的轉型升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轉變觀念,積極引進人才。人才的教育與培訓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通過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高荊州市服務行業人員的素質,從而提升荊州郊區旅游農業服務業的整體行業素質。“農家樂”的經營者和企業也要摒棄傳統家庭經營觀念和守舊思想,加強自身學習和參觀培訓,從根本上提升“農家樂”整體行業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意識;采取“先培訓、后上崗”和“持證上崗”制度,大力普及崗前培訓,使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大幅度提升;充分利用荊州市的人力資源,與大學城展開多層次、多渠道的人才合作。與大學展開“暑期實習合作”和“課余時間兼職培訓”等項目,盡量讓學習旅游專業和管理專業的人才深入到“農家樂”行業中來,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
2.2荊州市“農家樂”市場轉型升級方案
鄉村生態農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產業。面對復雜的市場形勢和多元化的市場需求,荊州市“農家樂”市場的轉型升級主要側重于以下2個方面:
2.2.1市場的基礎性拓展目前荊州市“農家樂”的市場覆蓋程度低,產業規模較小,遠未不及成都市“中國農家樂發源地”的產業規模。在市場的基礎性拓展上,荊州市應該著重于營銷合作模式,推動荊州市乃至整個湖北省的鄉村生態農業市場由“區域化競爭”向“區化域合作”的轉型,從而實現市場資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贏局面。
2.2.2深入和細分市場的營銷荊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鄉村生態農業產業的市場需求,根據市場的不同需求設定不同的營銷方案。針對湖北省荊州市的楚都文化、關公祠堂、三國爭霸等歷史文化類旅游產品,著重擴展湖北省周邊的消費者,針對節假日休閑、旅游團等大型散客為主設置相應的與旅游風格結合的“農家樂”活動,積極發展營銷合作組織,形成統一協調的市場,順應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潮流,進行網站建設和在線服務。
2.3荊州市“農家樂”產業化轉型升級方案
荊州市“農家樂”的發展應置于湖北省“農家樂”發展的大背景下,實現湖北省旅游經濟的統籌發展,在實現湖北省產業的轉型升級的前提下,實現荊州市“農家樂”郊區生態農業的大發展。在發展荊州市“農家樂”郊區生態農業產業的同時,將旅游業、農業、飲食產業、交通業、房地產業、環保產業等產業融合貫通,形成共同良性發展的局面。在荊州市大力發展花園城市、黃花菜基地、鄂菜產業化基地、中部花鄉等現代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同時,抓住荊州市的“農家樂”的發展機遇,借助其他產業發展的“東風”,使荊州市的郊區生態農業大力發展;在發展荊州市“農家樂”郊區生態農業產業的同時,重視產業鏈的強化發展上,大力大膽推廣創新思維,以生態農業產業為優先,合理配置其他相關資源,建立旅游——文化——娛樂完整的產業鏈,實現郊區生態農業在產業鏈上的完善和創新;將引進旅游和農業項目作為實現手段。荊州市引進了魚米之鄉、關公祠堂、中國戰國文化博覽園、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廣項目,應充分利用這些項目的帶動和示范作用,整合產業內要素資源。
3荊州市發展郊區生態農業的重大意義
大力發展城市郊區生態農業符合我國農業大國的基本國情,順應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潮流,同時能夠滿足社會人群對農業現狀的需求。“農家樂”是我國城鄉協調發展過程中的農村經濟商業化社會化發展的獨特產物,對“城鄉一體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就郊區生態農業——“農家樂”農業形式本身而言,它涵蓋了4大消費優勢:價格、區位、消費群體和文化特色,有成為大眾化消費首選的良好先天條件。對“農家樂”旅游經營者而言,經營城市郊區生態農業——“農家樂”并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是可以作為農業的附屬產業來經營。而這也是“農家樂”產業的得以迅速開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