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德經的感悟范文

時間:2023-05-05 09:50: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道德經的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道德經的感悟

篇1

一、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背景

古詩有婉約和豪放、田園和邊塞、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等風格。但無論是那一種風格的古詩均會打上時代的烙印。要感悟古詩的意境,首先就要了解詩人個性風格和寫作時代背景。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前廣泛閱讀詩人的作品,了解詩人的個性風格和寫作時代背景。這樣,學生才能跨越時代界限。走進文本,與詩人產生共鳴,從而感悟到古詩的意境。在教學宋代林升的作品《題臨安邸》時,我讓學生在課前上網收集詩人林升的生平以及作品,收集有關宋代統治者的歷史事件,從而了解林升的個性風格和這首詩的寫作時代背景。這些課前準備,不但幫助學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詩句中“暖風”“熏”“醉”等詞的深層含義,而且還讓學生的思維與宋代林升產生了共鳴,從而體會并感悟到詩人當時的憤怒與憂愁。

二、放飛思緒、創設情境、反復朗讀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性格、思維價值觀的不同,對同一首詩產生的感悟也各不相同。教師不能禁錮學生的思維,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言、音樂、課件等手段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放飛思緒,大膽想象,并讓學生采用編故事、對話、繪畫、表演等形式重現或創造出詩人寫作的情境。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反復朗讀。這種情融于景,景融于情的朗讀,能讓學生深入地領悟古詩的意境。

三、恰當點撥、感悟真諦

篇2

【摘要】 目的:比較經導管肝動脈化學栓塞術(TACE)聯合經皮無水乙醇注射(PEI)治療中晚期肝癌與單純TACE治療方法的療效差異。方法:將60例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31例)予經導管TACE聯合PEI治療,B組(29例)單用TACE治療,每隔4周重復1次,3次為1個療程,每次復查AFP、血常規、肝功能與CT,1個療程后每6個月隨訪1次,共隨訪24個月,分析兩組1個療程后的治療效果、術后不良反應與生存率的差異。結果:1個療程后復查結果A組完全緩解(CR)1例、部分緩解(PR)8例、穩定(SD)8例、進展(PD)14例,B組CR 0例、PR 7例、SD 5例、PD 17例;至隨訪結束A組失訪8例,B組失訪5例,共失訪13例;術后6、12、18、24個月生存率A組依次為80.09%、58.06%、32.25%、22.27%,B組則分別為78.87%、52.39%、44.65%、37.02%;兩組術后不良反應無統計學差異。結論:TACE聯合PEI治療中晚期肝癌可提高療效和晚期生存率。

【關鍵詞】 經導管肝動脈化學栓塞術; 經皮無水乙醇注射; 肝細胞性肝癌

肝癌一旦確診大多數屬中晚期,已失去手術機會。對中晚期和不能手術治療的原發性肝癌,采用經導管肝動脈化學栓塞術(TACE)已是目前公認的首選治療措施[1]。自2002年以來,我院對TACE聯合應用B超引導下肝內瘤體經皮無水乙醇注射(PEI)與單純TACE治療中晚期不能手術切除的原發性肝癌進行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60例原發性肝癌住院患者,按以下標準納入實驗研究:(1)均經B超、CT、AFP或病理診斷為原發性肝癌;(2)腫瘤分級Ⅱ級、肝功能child B級及以上;(3)無門脈主干栓塞;(4)無肝外轉移;(5)未曾進行手術或介入治療。所有病人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行TACE加PEI治療,B組僅行TACE治療。A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齡31~75歲,平均51歲;肝功能child A級20例,child B級11例;肝右葉單個腫瘤18例,肝左葉單個腫瘤4例,肝左、右葉交界處單個腫瘤4例,肝內多個腫瘤5例;腫瘤分期Ⅰ期18例,Ⅱ期13例;門靜脈分支癌栓8例,腫瘤直徑(6.1±1.4)cm。B組29例,男24例,女5例;年齡38~75歲,平均52歲;肝功能child A級19例,child B級10例;肝右葉單個腫瘤19例,肝左葉單個腫瘤3例,肝內多個腫瘤7例;腫瘤分期Ⅰ期17例,Ⅱ期12例;門靜脈分支癌栓9例,腫瘤直徑(6.0±1.5)cm。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先行TACE治療,以穿刺點為中心,采用Seldinger技術穿刺股動脈。穿刺成功后插入導絲及導管鞘,經股動脈插管到肝固有動脈,造影證實肝癌供血動脈后,再超選擇插管至肝右或肝左動脈的腫瘤供血動脈內,每例使用碘化油10~20 ml與表阿霉素(EADM)60~80 mg、順鉑(CDDP)60~100 mg及5氟脲嘧啶(5Fu)750~1 000 mg,充分混勻成乳狀液后緩慢推注行化療栓塞,最后以碘化油、明膠海綿等行栓塞。所有患者行TACE治療每次的間隔時間為4~6周。TACE后2~3周行PEI術,采用LOGIC9超聲診斷儀,術前常規檢測出、凝血時間,根據治療腫塊的具體部位選取仰臥位或左側臥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鋪巾,作局部浸潤麻醉,并囑患者保持與定位時相同的呼吸相,在熒光屏監視下將穿刺針沿探頭孔槽經皮膚刺入目標部位,熒光屏上可顯示進針方向和針道針尖到達的部位。穿刺針到達預定的目標后,緩慢推注無水乙醇,然后將針尖退至腫塊中心和淺表位置再推注無水乙醇。根據患者體質、病情及治療后的反應情況每次根據腫瘤大小注入無水乙醇,量視腫瘤病灶大小而定,每周1~2次,1個療程4~6次。對于直徑較大的腫瘤采用多點、多方面注射;對于多發性腫瘤,每次注射時盡可能每個腫瘤都能注射到。A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療2.1次,PEI 5.5次。B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療2.3次。

1.3 療效標準

腫瘤體積以CT最大截面上的面積與腫瘤掃描存在的層數之積為標準,CT掃描時碘化油完全沉積的區域視為腫瘤失活部分,不計算為腫瘤體積;平掃CT值≤10 HU同時強化掃描無CT值改變者為腫瘤壞死,壞死程度以CT最大截面上的壞死面積與壞死層數之積為測量標準;CT掃描時發現其他部位如肝臟內、肺或者縱隔內的新生腫瘤視為轉移,已治療區域的新生腫瘤視為復發。并根據治療前后CT結果進行評價,療效評定按WHO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

1.4 隨訪

每隔4周重復1次,3次為1個療程,每次復查AFP、血常規、肝功能與CT,1個療程后每6個月復查1次,共隨訪24個月。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行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

至隨訪結束A組失訪8例,B組失訪5例,共失訪13例;術后6、12、18、24個月生存率A組依次為80.09%、58.06%、32.25%、22.27%,B組則分別為78.87%、52.39%、44.65%、37.02%;1個療程后兩組對照療效觀察A組CR 1例、PR 8例、SD 8例、PD 14例,總有效率為29.03%;B組CR 0例、PR 7例、SD 5例、PD 17例,總有效率為24.14%(P<0.05)。兩組AFP變化A組升高6例、降至正常9例、降低15例、無變化1例,B組AFP升高12例、降至正常6例、降低11例、無變化0例(P<0.05)。術后反應觀察A組肝功能好轉15例、無變化10例、惡化6例、骨髓抑制7例、發熱21例、惡心嘔吐20例、腹瀉3例,B組肝功能好轉11例、無變化10例、惡化8例、骨髓抑制5例、發熱23例、惡心嘔吐26例、腹瀉5例(P>0.05)。兩組術后不良反應無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

目前臨床上對于中晚期肝癌多采用TACE聯合各種局部消融技術治療[2]。肝癌的血供特點是TACE治療的基礎,原發或轉移性肝癌的血供幾乎全部(90%~95%)來自肝動脈,極少由門靜脈供血,肝動脈栓塞后可以阻斷或減少腫瘤的主要血供,使腫瘤發生壞死、縮小以至消失,而正常肝臟組織不會受到嚴重影響[3]。腫瘤壞死是TACE治療肝癌的重要機理,TACE可引起肝癌凝固性壞死,其壞死率為81.4%,中度以上占31%~70%,完全壞死率占20.3%,而細胞凋亡是TACE治療肝癌的另一重要機理[4]。同時還有化療藥物及栓塞劑的作用,局部動脈灌注能夠顯著提高化療效果,碘化油主要滯留在肝血竇、肝組織間隙及25~250 μm的小動脈內,大劑量碘化油或超選擇性加壓灌注時,碘化油可充填肝血竇甚至門靜脈分支,造成明顯的栓塞作用,達到經動脈途徑雙重栓塞目的[5]。

TACE是目前對不能手術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但單純應用TACE并不能治愈肝癌[6]。這是因為肝動脈被阻斷后不久側支循環即迅速建立,使腫瘤組織重新獲得血供,肝癌細胞得以復活。另外,肝癌的門脈供血也是造成復發的主要原因。肝癌病人如單純行肝動脈栓塞治療還有其不足之處,一方面,腫瘤門靜脈供血仍可導致腫瘤殘留而復發;另一方面,沉積于腫瘤內的碘化油有可能隨肝臟雙重血供的血流而離散,影響療效,且滯留瘤體內的碘化油可被瘤細胞代謝及完全清除;還有患者肝功能差,不能多次灌注。而PEI治療肝癌能在超聲引導下準確地將無水乙醇注入瘤體,瘤體藥物濃度極高,致腫瘤細胞及其血管內皮細胞迅速脫水,蛋白凝固,癌細胞變性壞死,癌周血管完全閉塞,繼而引起癌組織缺血壞死,纖維形成[7]。由于腫瘤包膜的限制,注入的無水乙醇主要在腫瘤內彌散分布,不易向正常組織擴散,故對正常肝組織影響較小。一般而言,PEI治療主要適用于不能手術切除的小肝癌,而對于直徑大于5 cm的腫瘤和多發性腫瘤,因難以對整個或所有腫瘤進行PEI,或因腫瘤內存在較多結締纖維組織,阻礙乙醇在瘤內的均勻浸潤,或因腫瘤體積大、血供豐富對無水乙醇的稀釋,造成癌細胞殘留而引起腫瘤復發和進展[8]。因此,TACE聯合PEI使腫瘤組織凝固性壞死則有優勢互補、提高療效的作用。TACE對缺乏血供的病灶壞死并不充分,經過TACE治療后肝動脈已有嚴重狹窄或閉塞,同時有側支循環形成,化療藥物難以注入殘留病灶,反而因藥物較多地進入非癌肝組織導致肝功能進一步損害[9]。而此時癌灶實質性組織大多破壞,纖維間隔也被破壞,再進行PEI治療有利于無水乙醇在腫瘤組織內彌散,充分發揮無水乙醇對腫瘤的破壞作用,選擇性地使殘留腫瘤壞死,增加了治療力度,減少了復發機會,進一步提高了療效。TACE栓塞了腫瘤的肝動脈血供后腫瘤部分壞死,但由于腫瘤周邊有門靜脈參與血供,而周邊組織正是腫瘤生長活躍的部位,所以僅僅行TACE是不夠的,而TACE后加用PEI則可彌補TACE對腫瘤組織不能完全破壞的缺點,殺死腫瘤內及浸潤包膜和包膜外生長的癌細胞,PEI的應用促使腫瘤完全壞死,縮短了治療的周期,從而最大限度地殺傷腫瘤細胞,減少了肝功能的損傷[10]。

參考文獻

[1]紀東華,王峰,李城,等.射頻消融治療化療栓塞后肝癌[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16(7):468471.

[2]王少斌,芮靜安,魏學,等.雙介入治療原發性肝癌[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2,2(2):9293.

[3]李玉亮,趙斌,王振亭.肝細胞癌血管內栓塞治療進展[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2,l8(3):286287.

[4]朱吉高,王立富,王立興.肝外動脈介入治療原發性肝癌32例[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2526.

[5]趙年,李春華,李云珍.SP微導管在難治性肝癌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07,l4(26):35793580.

[6]游善喜,劉桂榮,王磊,等.TACE、PEI、PVE序貫介入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7,11(12):8586.

[7]LIVERAGHI T,LAZZARONI S,MELONI F,et al.Intralesional ethanol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liver cancer[J].World J Surg,2002,19:801806.

[8]林學英,林禮務.經皮超聲介入無水酒精治療肝癌及其療效評估方法的進展[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3,5(5):290291.

篇3

政治學科理論就是豐富的人文哲理,我們常說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含義就是人文素質養成方法;我們課堂的最基本的任務就是促進人的思想發展,提高學生在進取、創造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傳統教育必須與現代教育進一步融合,要對傳統的教育思想進行揚棄。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現代和諧理念去掉了傳統的“自然無為,天神化”傳統的教育思想等內容。

二、如何讓傳統文化有效滲透高中政治課堂中

1.讓學生自主地汲取傳統文化大餐的精品,提升自我

受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我們可以向廚師一樣嘗試著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政治課堂中去,做出一種豐富而有營養的知識大餐。我們要敢于截取傳統文化中蘊涵著的哲學道理為我所用,讓學生在哲理的引領下升華。我們要注重的是傳統文化中內涵和思想意境,讓其折射出政治課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或用其來化解政治課知識的疑難,這是不需要拘泥于所引用的傳統文化思想的。例如,讓學生讀唐詩《十五夜觀燈》,自然會出現古藺花燈,再讓學生感悟古藺花燈特有的那種文化魅力,進而讓學生認識了傳統文化,把握傳統文化中所賦予的韻味。

2.讓學生剪輯傳統文化巨片中的精華,陶冶自我

傳統文化像一部每日都不間斷的連續電視劇,學生是無暇觀賞每一個細節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裁剪,將最吸引學生眼球的部分剪輯下來,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少的言語傳遞最多的信息。比如,說起中國文明時,可以剪輯:六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可以看做是歷經三代文明,都有一個明顯的技術標志。后兩代文明的技術標志和推動力是發明都來自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紙張發明,使中國迅速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印刷時代的到來,是社會文明的發展的新動力,同時,歐洲文化也水起云涌語言雖少,但能夠勾畫出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文明史,讓學生在滿足自豪感中用政治家的思維陶冶自我。

3.讓學生探究地把握傳統文化,放飛自我

篇4

關鍵詞:高校 道德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7-108-02

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道德體系往往與一定歷史階段、一定社會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內在的關聯,教育活動作為道德教育的載體,在高校德育環境中傳遞的,以及要完成的任務本應是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標準,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原則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而在實際道德生活中,隨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原有社會道德規范依存的社會基礎已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道德教育處于轉型過程中,這一形勢下道德教育的實效性不強也就成為了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當前環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實效表現

在現實道德生活中,道德教育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應該是所有人極其強烈地統一自己的智慧、情感、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實踐、改造中去,使自身的一切潛能和可能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實效并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教育者傳統倫理道德觀念淡化。我們常說的傳統倫理道德的合理性就在于它能使人與人之間安樂、祥和,有利于人的自由獨立和人格的完善。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內容豐富,其中的道德智慧是在現實生活中提高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境界、形成個體獨立的自我人格和道德準則的倫理基礎。從湖北襄樊五名受助貧困大學生因不思感恩被取消繼續受助的資格到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規定將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學生,再到流傳于網絡上的上海商學院女生宿舍火災視頻中出現的幸災樂禍甚至嬉笑的聲音,警示我們強調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緊迫性。從以上事例中我們看到的是善良“本心”的缺失,凸顯出一些大學生道德質地的脆弱,看不到社會規范所要求的“足夠的善良”。

2.學生在道德行為過程中的實際選擇能力欠缺。對于沒有獨立進行道德選擇的能力和自信、沒有道德選擇的權利感和責任感的主體來說,道德生活空間所給予的“自由”,與其說是道德生活的福音,不如說是道德生活的“陷阱”。道德生活的相當一部分主體則會淹沒在這“陷阱”中迷失自我;如果長久的生活在這樣的狀態里,就會喪失生活的意義感,迷失自我,而且高校道德教育一味地強調服從會影響個人的道德意識和內在力量的發展,失去真正進行道德選擇的權力,就不能形成對社會成熟的責任感。同時,高校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未把教授如何進行道德判斷和選擇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因而,在現實中表現出來的教育效果即是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欠缺。并且部分學生時常錯把“實然”道德現象當作“應然”社會道德標準,實際學習過程僵化,道德目標異化,進而影響其對社會道德現象的自我評判和行為選擇。

3.道德環境的發展與道德教育要求的變化呈現出矛盾性,使學生時常處于道德取向的模糊狀態。在競爭激烈和高誘惑的當代社會生活環境下,出現了道德付出與道德回報的懸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樣的匱乏,以及對社會主流道德價值觀認同不足等負面現象,這些負面現象都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由于道德付出與道德回報的不匹配,學生也可能會感受到所謂的道德行為負收益現象,而道德行為負收益現象增多,必然導致大學道德教育難度的增大。在缺乏對道德受教育者足夠尊重的高校道德教育中,由于忽視引導和提供機會與情景使學生對個體的人格尊嚴、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予以體認,學生的個性差異、獨立人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學生主體性道德人格沒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一旦需要運用內化的道德習慣來決定道德行為時,青年學生在道德倫理取向上的迷茫與矛盾也就出現了。

二、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成因

1.缺乏對培養內在的“道德需要”以足夠的重視。道德需要是一種自覺遵守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實踐道德要求的心理傾向。道德需要作為道德認知形成的一種內在意志驅動力,能切實有效地促進受教育者不斷提高知、情、意、信、行,并使其平衡協調發展。而現實中,作為個體社會屬性的應然存在,道德需要缺乏公平合理的社會機制提供外部氛圍予以保障,加之現今高校道德教育依然采取“灌輸”的教育方式,以強調嚴格遵守社會既有品德規范為首要,受教育者不是作為道德活動積極主體,而是機械的接受者。盡管接受了系統的倫理道德教育,受教育者依然缺乏足夠的、正確的道德內驅力。如何去培養受教育者個人與自身情感體驗、認知等相匹配的、內在的、正確的“道德需要”,在很多時候退居次席,未能引起我們的德育工作者們足夠的重視。因而當現實利益需要與社會道德要求相博弈時,個體道德需要的不足和搖擺、倫理判斷上的偏差以及道德人格的不成熟,很容易促使大學生做出錯誤的道德選擇。

2.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價值,走入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角色定位的誤區,導致道德教育虛化現象。道德教育的本真狀態應該是主體性價值,而在傳統教育思維下,忽視了道德教育的主體性價值,道德教育淪為一種純粹的工具,而且是被動、消極的工具。在高校道德教育過程中,一味地強調道德教育的工具性價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道德教育矮化或是等同于學生事務管理,這樣從本質上背離了德育的鮮活性和正義性。

目前的高校道德教育活動忽視了學習過程與教授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各為主體的現實,本應辯證統一的施教與受教過程被割裂開來,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并非是相互平等、雙向互動的關系,學生的主體性和教育超越性時常被忽略,而教師的認知授予的主導性更多的時候則被絕對化。因而在當前高校道德教育“高舉”工具理性、主客兩分思想的指導下,道德教育日益被虛化、邊緣化、外在化。

三、增強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具體對策

1.創設回歸生活的道德體驗環境,凸顯道德教育的現實性。道德存在于它和生活方方面面的聯系之中,道德附著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過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負載著道德,道德不能離開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單獨存在,它始終存在于人的具體生活之中。

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參與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交往中進行道德教育才是道德教育的至善模式。道德教育應該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導人在完善生活經驗的同時獲得德性的完滿,實現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深入道德生活這一實踐活動中,把學生真正視為具體的、實在的人,有自覺行為能力的人,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進行道德教育,在教育實踐中通過不斷滲透開放的、科學的道德理念以加強學生的體驗效果,使得道德體驗更加真實化,學生也可以更加能動自主地培養道德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規范。

2.構建師生雙向互動的對話交流平臺。高校道德教育的過程應是平等、開放的對話過程,教育者在道德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受教育者則體現出主動性,兩者之間應是交互作用的。在對話過程里的受教育者可以是積極的傾訴者、呼應者、反駁者甚至是教育者,它可以喚起其內心的道德自覺與力量,這種積極參與也使得德育過程成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兩個主體間雙向交流的過程,彼此對外在的認知、思想、情感等都在交流的范圍內,促使他們都開始認真關注對方的生活世界。基于互信和共識,在適當的時候其身份還會發生轉化,同時彼此也會重構自身的認知、思想、情感等。這樣,道德主體在交往過程中通過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達成新的共識,對原有道德規范進行超越與創造,也實現了自身道德價值素養的超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可以在這樣的交互作用中充實各自的道德價值體系。

3.創新道德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內容,實現顯性道德教育與隱性道德教育的滲透、融合。在高校德育活動中,顯性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通過明顯地、直接地向受教育者表明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內容的德育活動,從而使得受教育者受到影響的有形教育方式,它的特點在于目標的明確性、教育的權威性與效果的及時性。隱性道德教育活動則通過直觀性和超語言性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態度和情感,它是間接的,潛在的,內隱的,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識“誘導”作用,它所營造的道德氛圍是一種潛在道德規范約束的社會環境,學生能有最大的道德選擇權利,其“自由發展度”相對較高。科學的道德教育模式應該是顯性道德教育和隱性教育滲透、融合,二者存在互動的轉換關系,“顯性德育”承載“隱性德育”所傳遞的經驗,“隱性德育”強化“顯性德育”所展示的價值取向。最為有效的教育方法應是將隱性德育引入顯性德育,在顯性德育中構建滲透式、陶冶式的隱性道德教育模式。通過各種間接的道德經驗和體會的傳遞和滲透,學生不自覺地內化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認識,在直接的道德學習中實現充滿人文精神的你我共享,也更有利于學生自覺性的培養和道德自律人格的形成。

4.構建合理的他律約束機制,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推動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轉化。實現道德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理想形態,但由于當代社會個人的理性并不能做到完全的自主,單純建立在個人選擇自由之上的所謂自律,實際上正如恩格斯所批評的那樣是“任性的主觀自律”,因為人的真正的自律只能通過自覺接受道德規范的約束(即他律)來達成。因而合理的他律約束是完全必要的,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他律要在相當長時期內對社會進步和個人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一種對于社會倫理道德規范的內在自律,道德教育的最優狀態應該是道德主體――學生為自己立法,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內化為心中的道德法則。道德主體為自己的“良心”立法,一方面把基點建立在對道德規范的認同上,另一方面又是對這種認同的進一步發展,即不但敬畏和服從道德,而且主動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

要想實現外在他律向內在道德自律的轉變,唯有切實提高個體的道德認知水平、培育其道德情感和道德追求,啟發其道德覺悟,激發其道德熱情;同時構建科學合理的道德教育成效評價體系,營造受教育者自律意識的形成氛圍。只有這樣,社會道德規范的他律性對受教育者來說才能成為積極他律,由此,人們才獲得了現實的道德理性的道德自由,由他律道德向自律發展,成為真正有道德的人。

5.將責任教育融入道德實踐活動,以培育與學生個人全面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道德人格。切實的道德責任教育是告訴學生應該去做他們應當做的事情、有擔當,使學生能正確地做出動機選擇和道德行為的判斷,培養其正確進行道德實踐的能力,使其具備“責任主體”的身份。通過有效的道德責任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在外在認知內化的過程中自覺接受道德信仰、樹立道德榜樣、堅持社會主流道德價值引導,主動地將已接受的社會思想品德規范重新回到社會活動中去實踐和檢驗,對自身德育學習及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活動予以積極有效的回應,這個過程本身就可以有助于學生形成與個人全面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品德習慣和道德人格。

參考文獻:

1.郭維.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構[J].嘉興學院學報,2009(9)

2.蔣亞平.高校創新道德人格培養模式[J].改革與戰略,2005(4)

3.許華.高校德育引入心理分析理論的必要性[J].科教文匯,2007(2)

4.劉永元.轉型期高校道德教育初探[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4(3)

5.白翠紅.高校道德教育的錯位及調整[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8(2)

6.熊威.黃海當代大學生道德理性缺失的對策研究初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7(2)

7.李建剛.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發展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

8.趙后起.對話:一個生動開放的德育空間――對高校道德教育中對話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匯,2007(4)

9.張偉強.德育方法的轉換與途徑新識[J].求索,2007.(2)

10.全淑鳳,楊湘清.當前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11)

11.李曉榮,任順元.隱性德育呼喚整合型素質的教師[J].中國高教探討雜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