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論文格式范文
時間:2023-03-24 07:1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稱論文格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消費市場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我國企業長期采用的低成本擴張占領市場的策略已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市場形勢。筆者認為,以客戶服務為核心,以提高顧客滿意與忠誠為基礎的顧客滿意策略,應成為企業獲取長期性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
一、顧客滿愈的內涌顧客滿意(customersatisfaetion,簡稱cs),是指顧客通過對其所購產品的效果或結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后,所形成的愉悅或失望的狀態。如果效果低于期望,顧客就會不滿意;如果效果與期望匹配,顧客就會滿意;如果效果超過期望,顧客就會高度滿意或欣喜。決定顧客對某次購買是否感到滿意的因素是顧客對產品的期望與所感受的績效,顧客滿意感是對產品的期望和所感受的績效間相近程度的函數。顧客期望的形成是基于以賣方、朋友或其他信息來源所獲得的消息,是顧客在作出購買決策前形成的,是促使顧客購買動機形成的主要因素;顧客所感受的績效是顧客購買、使用產品后形成的,是基于購買目的、需求滿足程度、社會評價等信息而形成的對購買活動的評價。如果產品的績效低于期望,消費者就會失望,產生不滿意感;如果績效符合甚至超過期望,消費者就會滿意或非常滿意。顧客滿意是個動態概念。首先,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顧客滿意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市場經濟初期,消費者一般大都要求商品“物美價廉”,考慮的主要是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供應充裕,進人了買方市場,消費者評價商品的尺度變為對商品的品牌及廠家聲譽,消費者要求使用的商品能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當市場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買方市場時,消費者評判商品的標準不僅質量要符合要求,而且包裝、服務、廣告、咨詢、送貨、保管、售后服務等等都成為消費者購買商品考慮的因素。企業提供的商品已經不再是單位產品,而變成了產品體系,從而要求企業實施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營銷戰略。其次,顧客滿意是在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中顯示出來的。所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表達的就是這個觀念。企業要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贏得勝利,除了需要不斷追蹤了解顧客的期望外,還需要監測分析競爭對手的有關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設定高于競爭對手的績效水平和顧客滿意水平。
二、顧容滿意的憊義企業擁有顧客,才能談得上獲取利潤,而顧客背離企業,企業必將喪失利潤來源,這是對企業最為嚴勵的打擊。讓顧客滿意,是留住顧客、維持顧客忠誠度的最好辦法,也是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徑。首先,消費者對產品是否滿意會影響到以后的購買行為,并將影響到他人的購買。如果他們對某種產品滿意,很可能會再次購買該產品。據汽車品牌選擇的資料表明,在非常滿意上次所買品牌與再次購買此品牌的意圖間有很高的相關性。例如,75%買豐田車的美國人感覺很滿意,同時75%的人有意再次選擇購買豐田車;35%買雪佛蘭車的人感覺很滿意,同時35%的人有意再次選擇購買雪佛蘭車。同時,對某企業產品滿意的消費者會向他人宣傳這種品牌。因此,西方許多企業信奉的名言是“最好的廣告是滿意的顧客”。而不滿意的消費者反應則截然不同。他們會停止購買該企業產品或者提醒親朋好友。據新加坡某商場中所作的調查表明,當顧客對劣質服務不滿意時,有70%的購物者將會到別處購買,24%的購買者會告訴其他人不要到該店購物,若這種情況頻頻發生,必將損害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嚴重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其次,顧客滿意有利于提高顧客忠誠度。顧客忠誠對企業影響巨大。有關資料表明,美國公司每五年便會失去一半的顧客,使公司的增長率放慢35%;許多公司只要保留5%的顧客就能使公司的利潤增長100%。而通過提供優良產品、優質服務和有效溝通來提高顧客滿意度,是提高顧客忠誠度的必由之路。再次,顧客滿意已成為一種營銷戰略。顧客滿意是涉及企業營銷全局的系統概念,顧客滿意系統包括理念滿意、行為滿意、視聽滿意、產品滿意和服務滿意。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是顧客至上,顧客是企業一切活動的中心。企業要把顧客滿意放在經營管理體系的第一位,在市場研究、產品開發、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市場營銷的全過程中都要考慮如何讓顧客滿意。所以,對于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來講,顧客滿意既是一種長期戰略目標,也是一種必須長期堅持的市場營銷策略。
三、顧客滿憊的營銷策略
1、樹立以顧客為導向的營銷理念。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要樹立“顧客至上”、“一切為了顧客”的思想,要一切從顧客的角度考慮,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顧客的需要就是企業的需要。企業要知道顧客需要什么,根據顧客需要,重視顧客意見,讓用戶參與決策,不斷完善產品服務體系,最大限度使顧客滿意。
2、加強對顧客滿意度的追蹤測量。企業要使顧客滿意,就必須做深人細致地顧客滿意調查。通過調查,了解顧客購買本公司產品的原因和動機、消費者對產品特征和性能的評價標準、消費者對競爭對手產品的評價、顧客對本企業產品的其他要求及不滿意之處,等等。只有通過連續不斷的追蹤調查,較準確地測量顧客滿意程度,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改進工作,改善服務,滿足顧客需求,提高顧客滿意度。追蹤測量顧客滿意的方法從簡單到復雜有多種形式,比如,建立顧客投訴與建議系統,進行顧客滿意的市場調查,雇用人員裝作潛在消費者佯裝購物,分析顧客轉向競爭對手處購物的原因從而了解本公司在顧客滿意方面的失誤等,是許多公司經常采用的方法。
3、建立顧客投訴系統。對企業來說,顧客投訴是不可避免的。顧客投訴是企業了解顧客對產品、服務及其他方面活動看法的信息資源,也體現了顧客對企業持有的印象和期望。企業對顧客投訴處理得當,能化解矛盾,使企業信譽和顧客利益得到維護,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反之,則會影響到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在高科技領域,那些設備出現過問題但又得到滿意解決的顧客中,往往會有高達90%的顧客會再次從同一廠家采購,比未曾遇到過問題的客戶的忠誠度還高。企業應建立適當的負責顧客投訴處理的組織體系,制訂顧客投訴處理的政策和措施,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讓顧客有向企業傳遞建議和投訴的暢通渠道,使顧客投訴能迅速得到有效解決。
4、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系統。客戶服務系統包括產品服務系統、技術服務系統、成本管理系統、客戶資本管理系統。產品服務系統是基礎,因為顧客對企業的基本需求是產品,產品服務的內容包括產品的設計、產品的生產、產品品質、產品完善和更新等。技術服務系統是指為客戶所做的技術服務,主要是指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應做好免費熱線、信息與決策服務、回訪、售后的維修與維護服務、維修零件供應、質量保證、對使用者的幫助和培訓,賠償等方面的工作。成本管理系統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為顧客創造價值、吸引顧客,謀求顧客的滿意和忠誠。顧客滿意度=購買的總價值/購買的總成本。總成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十信息成本+體力成本。因此,企業一方面要為顧客創造更大價值,同時也要努力降低顧客購買的貨幣成本(即產品或服務價格)、信息成本、精神成本和體力成本。客戶資本管理系統是指將顧客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本來管理。要著眼于長遠利益,而非眼前利益。一位顧客的價值是無法用“十、一”來衡量的,因為忠實的顧客會天天、月月甚至年年光顧你的企業,而且會為你的企業向他的250位左右親朋好友進行宣傳。
5、加強服務康復工作。服務康復工作是針對不滿意顧客而言的。針對顧客不滿意的情況,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對服務員工進行康復工作訓練,使其了解常見的問題及處理辦法:要制訂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規范化康復標準。服務康復工作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是要對顧客所經歷的不便進行承認和道歉;二是傾聽、移情、問一些開端問題,也就是要作一位好聽眾,讓顧客傾訴其遭遇;三是要針對問題提出公平的化解方案;四是要針對帶來的不便或傷害給予顧客一些具有附加價值的補償;五是要遵守對顧客所作出的承諾;六是要有跟進行動,了解顧客對康復工作是否滿意,假如不滿意,跟進行動可以給予企業第二次留住顧客的機會。
6、開展內部營稍。內部營銷是指企業在加強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建設的同時,重視向企業內部員工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加強與內部員工溝通的互動關系,以便協調一致地對外拓展外部營銷。內部營銷包含兩個要點:一是把企業員工作為內部顧客,企業作為供應商;二是所有員工一致地認同企業的任務、戰略和目標,并在對顧客的服務中成為企業的忠實人。俗話講:“家和萬事興”,“攘外必先安內”。營銷學家佩恩也強調指出:“要對外部顧客營銷很好,首先要對內部員工營銷好。”為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建設,大力開展內部營銷,讓全體員工滿意,才能促使企業員工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好務,提高顧客滿意度。
參考文獻:
①菲利普•科特勒:《市場營梢導論》華夏出版社XX年
②王克威、飛味:《顧客滿意學》企業管理出版社1997年
③周朝霞:《試論客戶服務體系的建立》溫州職業技術學院XX年
篇2
工作過程是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并取得相應成果的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它可以是生產過程,也可以是勞動過程或者商業運作過程。工作過程知識是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需要的(區別與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常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包括理論知識)。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強調的不是知識的區塊劃分而是以工作為主線,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選擇知識的教授,通過工作任務的實踐潛移默化地領會知識、學習技能。模塊化教學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的實施提供了確實可行的方法。它將職業能力分成理論與任務相結合的一個個功能組件,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參與到不同的工作場景中。知識和技能融合在一起整合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整體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這種方法在德國職業教育中廣泛運用。因此,將模塊化教學引入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希望通過對該課程進行模塊化改造,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摸索出適合高職學生水平、符合當前高職教育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法,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市場營銷學》教學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要保留工作過程的結構完整性。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所認為這個基本結構包括六個階段,即明確任務、制定計劃、作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定反饋。市場營銷的工作過程也涉及這六個步驟。以新產品開發為例,新產品誕生通常都是以目標戰略的制訂為起點。為了完成戰略的制訂則需要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即市場環境分析與調查。分析調查又為之后的具體策略(營銷組合策略)的制訂提供了依據。最后在組織實施前通過了解不同營銷觀念的利弊,明確自己的營銷理念,為統一團隊思想、執行計劃及之后的檢查反饋提供了保障。根據工作導向提供的思路,課程的內容按順序可劃分為五個模塊,即“目標市場戰略”、“市場環境分析與調查”、“營銷組合策略”、“市場營銷觀念“”營銷計劃、組織與管理”。相對于目前絕大多數教科書從營銷觀念學起再學習環境分析、市場調查,然后學習戰略和策略制訂的安排,這樣的順序更符合完成工作過程的行動模式(如圖1)。
3《市場營銷學》模塊化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構建
為了真正做到“教、學、做”相融合,針對工作過程分析得到的教學模塊設計了相應的學習情景和工作任務,如表1所示。模塊一“目標市場戰略”讓學生了解到完成一個任務的關鍵是制定清晰的目標,而通過學習細分、目標市場、定位等具體方法,能夠幫助他們找到方向,確立合適的市場戰略。這是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模塊二“市場環境分析與調查”把理論知識(宏、微觀環境分析和市場主體分析)與實踐操作(SWOT分析和市場調查)相結合,更好地體現了模塊教學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完成模塊中所帶的任務體會理論知識的意義并切實運用所學的方法了解分析現實市場環境,為戰略的執行打下基礎。模塊三“營銷組合策略”是市場營銷的經典內容和核心組成。由于該模塊涉及的內容較多,在任務設計時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先結合案例和情境教學讓學生對知識有感性認識再根據其相應的市場戰略制定具體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等。模塊四“營銷觀念”旨在幫助學生開拓思維,了解其他市場運作者的營銷理念,啟發學生知己知彼。模塊五“營銷組織、計劃與管理”是一個綜合應用模塊。這個模塊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各項知識和技能,同時形成更好的全局觀,學會統籌和規劃。因此這個階段的任務應體現應用的綜合性并且盡量圍繞學生熟悉的商品和市場環境進行,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所學知識技能來完成任務,在檢驗其營銷技能的同時深化其營銷體驗。學習之后,結合自身專業完成與專業有關的產品的營銷任務。例如,通過“對IPOD市場的SPT分析”這一情景完成了目標市場戰略中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市場定位的學習后,茶葉專業的學生需要完成的是對自己所熟悉的茶葉種類(紅茶、綠茶、鐵觀音等)制訂相應的目標市場戰略(即STP戰略);而金融專業的學生的工作任務可能是為某一金融產品(如某一理財產品)制訂其SPT戰略。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市場營銷學》這門專業基礎課中既學到通識的營銷基礎知識和基本工具又能將這些知識和工具應用于自己的專業領域,充分體現了專業基礎課的特質。
4評價標準
在教、學和做的基礎上,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指南》中認為職業能力是“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整體化地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在《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中,這種對職業綜合能力的要求被分解為三種具體的能力,即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從事一項職業活動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相應的知識。這部分技能和知識學生主要通過相應的教學模塊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情境分析中的訓練取得。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傳統的卷面考核模式來評定。方法能力是職業活動中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工作計劃、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獨立學習新技術的方法等等。這項能力的評價根據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來評價。由于情境學習和工作任務的完成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小組成員的分工情況和工作過程中的表現是評定成績的主要依據,因此成績一部分來自小組互評,一部分靠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社會能力是從事職業活動所需的行為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職業道德和臨場心理素質等。這項能力在情景分析和工作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體現為團隊協作能力、責任心和誠實細心等。成績主要來自小組成員的相互評價。通過運用綜合評價體系,學生在課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都能得到相應的反饋,擺脫了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傳統考核模式。實踐表明,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在社會能力甚至方法能力上有出乎意料的優良表現,在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后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而部分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會通過這個過程發現自己在方法能力或社會能力上的不足,從而有意識地加以提高。綜合評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它真正促進了高職學生整體職業能力的提升。
5教學改革成效
《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改變了以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商業意識的形成,培養其運用市場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實踐和教學反饋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他們認為這樣學來的市場營銷知識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用,并有興趣繼續關注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從被動地按要求使用營銷工具回答問題轉變為有意識地運用營銷知識解決問題。可以看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通過教學實踐也發現課程模塊化后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沒有與工作過程導向相匹配的教材,教學過程中不得不沿用現有的以理論知識體系為中心的材料;另一方面,實踐條件和教師的實踐經驗有限,在任務設計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與營銷實踐結合不夠緊密的地方。
6今后發展方向
篇3
關鍵詞:公共新聞;議程設置;創新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2-0020-02
20世紀9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公共新聞以彌補當時新聞與公眾之間的鴻溝為目標,努力培育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筆者認為公共新聞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議程設置理論的運用,但也存在分歧。
一、作為實踐和理念的公共新聞運動
據Pew公共新聞研究中心一項調查研究稱,僅Pew中心記錄在檔的就有651例公共新聞實踐活動[1]。如今,它已不僅是一種非常規的新聞實踐創新,且成為一種新聞理念。格拉維奇和布拉姆認為,民主社會需要媒介從事“有意義的議程設置,確認當前的關鍵問題,包括議題的成因及解決的方案。”[2]
(一)作為實踐的公共新聞運動
較早的公共新聞實踐是1988年美國佐治亞州哥倫布市《紀事問訊報》(Ledge-Enquirer)發起的“哥倫布2000:發展議程”的系列報道活動。時任報紙主編Jack Swift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組織市政會議討論的問題;報社支持成立名為“協力跨越千禧年”的民間組織,跟蹤、關注和處理討論的議題。議題走出報紙、走進社區和居民是公共新聞實踐的特征之一。影響更為深遠的公共新聞創新活動包括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鷹報》(Wichita Eagle)在1990年發起的“您的一票管用”活動和1992年的“人民計劃”活動;《威斯康星州報》、威斯康星公共電視臺、威斯康星公共廣播電臺合作在麥迪遜開展的從1991年持續到1994年的概稱“我們的人民”活動;《夏洛特觀察者報》自1992年開展的有關選舉和犯罪的報道等。這些創新性活動為探索開展公共新聞實踐提供了范例和方向。
(二)作為新聞理念的公共新聞學
公共新聞倡導者們認為傳統政治選舉報道過于注重“賽馬式”報道,破壞了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媒介自身也陷入了危機,這直接推動了公共新聞運動興起。公共新聞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9世紀20年代李普曼和杜威關于新聞在民主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的辯論,并以19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的社會責任論、20世紀90年代協商民主理論,以及社群主義、公共領域等理論為重要支撐。
較早提出公共新聞理論的杰伊·羅森教授認為,“新聞記者不應該僅僅是報道新聞,新聞記者的工作還應該包括這樣一些內容:致力于提高社會公眾在獲得新聞信息的基礎上的行動能力,關注公眾之間對話和交流的質量,幫助人們積極的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告訴社會公眾如何去應對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閱讀或觀看這些問題。[3]”這一表述充滿了媒介社會責任、公眾參與、公共生活等關鍵詞,似乎是對《一個負責任的新聞界》中新聞媒介責任的強調版,但更強調新聞記者的責任不僅僅在于“告知”,積極尋求公共事務的解決之道。
二、議程設置理論的新聞學傳統視角
自1972年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正式提出議程設置假說至今,議程設置理論代表了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一大轉向,“這是一次提出假說并搜集數據、研究新聞媒介與社會的關系這一經典問題的努力”[4],隨著戰后傳播學領域的逐步發展,涉足新聞實踐的記者也加入了大眾傳播研究的訓練和學習,由于自身媒介職業經歷,他們更容易認為新聞媒介的角色主要是“告知”,這從一個側面有助于將媒介效果研究的注意力轉向長期、間接的認知效果。
1972年,麥庫姆斯與肖“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在1977年的“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s”研究報告中,主題文章題目改為“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Press”。1994年麥庫姆斯在綜述中定題目為“News Influences on Our Picture of the World”(Media effec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Bryant & Zillmann ,Lawrence Erlbaum,1994)。從Mass Media到Press,再到News,佐證了研究逐漸細化至“新聞”。“特別轉回到新聞實踐,無論作為新聞從業者還是研究者,我們都需要始終監測新聞媒介在履行其社會職能時的表現。通過媒介議程這樣一個比喻,反映在日常新聞實踐中的媒介議程在多大程度上呼應了多樣的社會價值及其效用。媒介議程中的空間和時間,以及公眾對媒介議程的關注,這些都是稀缺資源。毋庸置疑的是,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最根本也極重要的倫理問題是他們處置這些資源的技藝水準如何。設置議程是一種令人敬畏的責任。[5]”新聞容量的有限性要求新聞記者專業地設置媒介議程。
2003年麥庫姆斯與Merritt合著的《The two W’s of journalism: the why and what of public affairs reporting》對受眾理論、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都有新的闡述,以“公共新聞”實踐為基礎,進一步拓展新聞傳播理論研究。“90年代關于公共新聞的研究都僅僅局限于描述性的研究,通常是關于個別公共新聞項目實施的個案研究。現在,即使是這樣的研究也很少見了。但是關于新聞事業的社會功能這一基本問題仍然需要解答。[6]”
三、公共新聞運動:議程設置理論的改革性踐行
(一)傳播效果:公共新聞運動更注重態度和行動層面效果
議程設置理論核心本質是媒介議程顯著性向公眾議程顯著性的轉移。公共新聞運動從理念和實踐上努力目標之一就是報道哪些議題及如何報道以引起公眾關注。在Pew公共新聞中心里有相當的調查是研究公共新聞運動的效果。一項針對“我們的人民”具體實踐的調查稱,這項活動首先使公眾對1994年選舉更感興趣,也變得更有見識;鼓勵了民眾的投票行為;為民眾提供了從泛濫的競選信息中有效評估候選人的工具;這一活動使民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新聞機構的工作中了[7]。大多公共新聞實踐不僅持續時間長、報道力度大,而且媒介投入規模超過一般的新聞報道活動,客觀上就引起公眾關注。從目標到效果,公共新聞運動堅信能夠產生直接的關注效果,更注重的是態度和行為層面的效果。
議程設置理論從認知效果層面驗證了媒介議程對公眾議程的顯著性。公共新聞運動作為彌補新聞媒介與公眾間隔閡、以媒介為核心的內部改革,就這個層面而言,公共新聞是以議程轉移的顯著性效果為前提的實踐。
(二)“誰來設置媒介議程”:公共新聞致力推動媒介議程、公眾議程和政策議程的互動
記者應致力于促進協商公眾的形成,但“誰最有權決定公民應該探討什么問題”?,答案在實踐中有所體現:公共新聞運動提倡由公眾參與設定新聞媒體議程。典型的公共新聞報道首先進行民意調查,記者對社區居民采訪、報紙問卷回收等方式獲得“公眾議程”。始于1994年,由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的《人》、WCTV6、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佛羅里達A&M大學聯合發起的“人民議程”(The People’s agenda)活動,最大特點是民意調查貫穿始終。并非在獲得議程后就停止民意調查,而是在論壇、市政會議中持續關注民眾的觀點和意見。公共新聞踐行者們已經“運用了各種各樣非正式手段讓公民參與新聞議程的制定過程,例如通過進行深入采訪、焦點小組討論、在提出既定選舉活動和專門報道計劃前進行圓桌會議、定期召開會議和公民展開討論,以了解他們對日常新聞報道所涉及議題的期望。[8]”
“誰來設置媒介議程”問題開啟了議程設置的一個領域,麥庫姆斯的“剝洋蔥”比喻:從外到內的各個表層分別是“新聞來源”、“其他新聞媒介”、“新聞規范與傳統”,最核心是“媒介議程”。精英、權威、專家、公共信息官員等代表重要信息來源的人員向新聞媒介提供大量有組織的信息。精英新聞媒介對其他新聞媒介的議程也存在影響。由此,批評者認為“公民參與設定新聞議程設定”否認了新聞制定自己議程的權利,破壞了新聞的客觀性和獨立性。這種批評忽視了公共新聞興起背景之一正是新聞過于關注來自精英和專家的報道。公民參與議程設置并非掌控議程設置,而是對新聞業提出更高要求,“記者應該進一步明確新聞議程的最終確立是基于何種特定的價值觀。[8]”
議程設置理論認為“新聞媒介不是有意識地特地設置一個議題,議程設置只是新聞報道的間接效果,是副產品。[9]”麥奎爾指出,議程設置有時候必須視為媒介的一種有意識的和系統的指引注意力的方向。公共新聞是以主觀意向和導向需求,有意識地運用設置議程,致力于推進媒介議程、公眾議程和政策議程的互動。
(三)達成共識:契合和分歧
媒介議程設置是大眾傳播監測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議程設置理論表明,整體而言,人們之間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會隨著媒介接觸行為的增加而增加。“我們關注的是意見一致,社會的個人是怎樣走到一起去規定公眾利益。[9]”從這個意義上說,議程設置在建立共識層面與公共新聞相契合。
但是分歧在李普曼和杜威的辯論時就已出現。議程設置是基于消滅選擇性以達成一致,公共新聞呈現不同選擇和觀點,在理解和對話協商的基礎上提出解決辦法。羅森認為媒介議程應該是“作為富有活力的政治進程的一部分提供討論和辯論的一種義務”。公共新聞理念強調媒介擁有設置議程的職責,如何行使好這一職責,就是公共新聞運動的創新所在。
參考文獻:
[1] Lewis A.Friedland,Sandy Nichols,Measuring Civic Journalism’s Progress:A Report Across a Decade of Activity[EB/OL]..
[2] (美)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鎮之主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3] 蔡雯.“公共新聞”:發展中的理論與探索中的實踐——探析美國“公共新聞”及其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4(1).
[4] (美)希倫·A·洛厄里,梅爾文·L·德弗勒著.柳海龍等譯.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 (美)麥克斯韋爾·麥庫姆斯著.郭鎮之,鄧理峰譯.議程設置理論概覽:過去,現在與未來[J].新聞大學,2007(3).
[6] 蔡雯.美國“公共新聞”的歷史與現狀(上)——對美國“公共新聞”的實地觀察與分析[J].國際新聞界,2005(1).
[7] Frank Denton and Esther Thorson,Civic Journalism: Dose It Work? A Special Report for the 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 on the “We the People”project, Madison, Wis [EB/OL] .
篇4
姓名1
任職單位職銜
E-mail Address
姓名2
任職單位職銜
E-mail Address
摘要
本文舉例說明2002年第六屆信息管理學術暨警察信息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所采用之排版格式。論文必須附有摘要。摘要以500字為限;11pt標楷體,左右對齊,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關鍵詞: 決策分析、制程分析、企業改造。
一、格式
文章必須采用A4大小的紙張,內文寬為16公分,高為24.7公分以每欄7.6公分的寬度分為二欄。文章排列必須左右對齊,不可參差不齊。
文章包括圖片、表格、參考文獻不可超過10頁,不加頁碼。論文格式檔可自本研討會網站下載。
1. 論文題目與作者
論文題目字型為14pt標楷體,且必須置中。作者部分:姓名為12pt標楷體,亦必須置中。所屬機關為10pt標楷體;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2. 內文
內文字型均采用11pt標楷體。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3. 段落標題與子標題
段落標題與子標題須采用粗體。每段標題與子標題前請留一行空白。每一段落首行以1公分縮排開始。
二、圖片、表格與方程式
1. 圖片
圖片可使用一欄或二欄,說明必須置于圖片下方。必須置中。
圖一: XX圖
2. 表格
表格可以使用一欄或二欄,說明必須置于表格上方且置中。
表一: XX表
3. 方程式
方程式應置中,并且于上下各留一行空白。方程式應編號,編號靠右對齊并從1開始。
F(x)=G(x)+5*H(x) (1)
三、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11pt標楷體,左右對齊,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文獻部份請將中文列于前,英文列于后,按姓氏筆畫或字母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書之年份可用民國歷年或公元歷年,以下為期刊、論文集、書籍之編排格式的范例.
1.李有仁、陳鴻基、李嘉寧,「組織特性與營銷信息系統的研究:以臺灣大型企業為例,中華民國信息管理學報,第三卷,第一期,民國89年,第 1~20頁。
2.梁定澎,決策支持系統,臺北:松崗計算機圖書公司,1991,第1~20頁。
篇5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改革措施
引言
體育教學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五育教育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在德智體美勞的五個部分的教育中,體育教育是保證學生健康的身體所必不可少的。而由于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使得該部分的教育并沒有達到應有的作用,對其進行改革就顯得尤其重要。
1.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體育教學由于教師以及教學的設備和場地方面的原因而產生了不同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有:
1.1在教材的選取方面不全面準確
在對初中體育教學的教材進行選取的時候,許多學校的做法是由任課的教師自行的進行解決,所以很多的時候教材就是在教師個人的喜好下進行選擇的。因為體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類型,該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教師的示范動作的指引。體育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逐步的對動作要領進行講解和示范,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再不斷的通過模仿和練習進行學習[1]。因為很多的教師個人的喜好,在對動作進行示范的時候,常常會選擇那些個人比較熟悉和擅長的動作進行講解示范,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學習的內容狹隘,學習得不到發展,基本的動作技能無法滿足,就談不上對動作進行創造了。
1.2教師的年齡太高
由于學校對體育教育的不重視,很多初中學校的體育老師都是快臨近退休年紀的。這樣,教師在對動作進行示范的時候有的是示范的不夠標準,有的是根本無法示范,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對基本動作的學習產生偏差,學生也就無法的掌握動作的精髓,體育教育的質量當然就跟不上了。
1.3班級學生太多,動作示范要重復進行
由于現在的體育教學都是采取大班授課的方式,很多的學院都是整個學院好幾百個人一起進行的,這樣教師在進行新動作的示范和講解的時候要對單一的動作進行重復的講解示范,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教師工作的效率,還加大了教師的負擔,體育教學的效益和教師的工作成績事倍功半。
1.4學校以及教師沒有對體育教學賦予足夠的重視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很多的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使得其在日常的學校教育的過程中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地位。在考試或者是很多的時候,體育課程經常會被別的課程給霸占掉。
2.改革初中體育教學的措施與對策
2.1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在對初中的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的時候,并不是說要對所有的內容都進行改革,而是要在科學的觀念指導下,吸取原有的體育教學中的優質部分,并且對原先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改進和創新,因此在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教學策略等方面都需要在沿用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創新[2]。
2.2全面貫徹新課改的體育教學目標
初中學校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要全面的落實和貫徹新一代課程教學改革下對體育教學的要求和目標。在理解這些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貫徹。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的總要求是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實現快樂的體育教學。在對這些教育的目標進行落實的時候,要突出重點,將發展學生的體能作為最首要的目標,從而實現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目標。其次在鍛煉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動作技能,讓學生學習豐富的體育教學的資源。
2.3采用豐富和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對初中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就需要采用具有新意的教學方法。比如在籃球課的教學過程中,在教授學生單手肩上的投籃動作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是計算機來為學生展示喬丹等籃球明星的投籃視頻來進行,使得學生產生對這些技巧的向往和學習的激情。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投入對該技巧的學習[3]。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采用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問題的教學法以及游戲的教學法來幾番學生學習的熱情。
2.4豐富體育教學的器材
在體育教學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育教學的器材,由于目前的初中學校在體育教學設備方面都很欠缺。因此,學校就需要加大對體育設備的投入,或者是發揮學校的優勢,制作一些比較簡單的教具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比如學校可以通過利用空的飲料瓶,將其裝滿沙子來制作沙瓶,或者是將其作為學生跑步時候的接力棒等[4]。這樣就可以在最小的消耗下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并且增加了學習的樂趣。
3.結語
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迫切的改革。而以上的幾種方法可以作為是拋磚引玉,為后續的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夏峰.正確解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J].中國學校體育,2009,(7).
[2] 汪曉贊,季瀏,金燕.我國新一輪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調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6)
篇6
標準格式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2、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本科畢業論文格式要求
1、裝訂順序:目錄--內容提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紙張型號:A4紙。A4210×297毫米
論文份數:一式三份。
其他(調查報告、學習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論文的封面由學校統一提供。(或聽老師的安排)
3、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4、字體要求: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并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1.25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9)注釋: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0)附錄: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電氣職稱論文范例欣賞:建筑電氣中的低壓電氣安裝技術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住宅小區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低壓電氣設備是建筑工程中基礎性設施,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須做好施工質量的管理。低壓電氣安裝工程一般工期較長、工序復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涉及到交叉施工,因此,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提高施工技術,才能有效的保證低壓電氣安裝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低壓電氣;安裝
近年來,我國電氣化安裝技術不斷提高,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低壓電氣安裝技術比較復雜,專業程度較高,施工中還涉及到多種交叉施工,因此,做好建筑低壓電氣安裝技術的研究,對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低壓電氣安裝工程特點的概況
重視預防工作,嚴把質量關。由于低壓電氣安裝過程中容易受多種外在因素影響,每道工程環節存在諸多質量隱患,因此要重點加強預防工作,嚴把施工質量關,確保工程施工進度和安裝質量達到工程要求。影響因素多,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工程具有工種繁多、工期進度長等特點,也就決定工程必然面臨著影響因素眾多、施工綜合性強、牽涉面廣的問題。工期長工種復雜。施工之前,要做好接地網、管線鋪設等前期土建工程,并開展焊接工作;該工序完成后,進入到設備試機階段,全部工程竣工之后還要對電氣系統進行總調試,再由有關部門進行最后的竣工檢測驗收。該工序階段要涉及到土建、設備安裝調試、工程質量驗收等多個工種。
2.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技術
2.1充分領會圖紙的設計意圖
施工圖紙是保證施工正常開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充分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才能夠組織有效的施工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解決,促進工程施工活動順利開展。一般而言,電氣系統具有種類繁多的設備和管線配置。在開展電氣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圖紙的審閱工作,尤其是設計中的變更部分,要逐一進行掃描。
2.2電柜、電箱和配電盤的安裝技術
電柜、電箱和配電盤安裝的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事項:(1)施工人員在進行電柜、電箱和配電盤安裝時,不僅要對安裝位置進行準確定位,而且要確保內部線路的正確連接,從而保證整個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2)在制作電柜、電箱和配電盤時,要選用不可燃材料,保證安裝牢固,各類技術參數指標處于正常狀況。(3)箱內元件的分布要按照圖紙結構而定,嚴格進行各個相序間的劃分,線路界面必須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操作。(4)電柜、電箱和配電盤的金屬框架及基礎型鋼要確保接地正確,設置相應的可開啟門。門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間要選擇裸銅線連接,同時配備相應的電擊保護,抽出式配電柜推拉需要保持正常動作。(5)電柜、電箱和配電盤內線路整齊沒有交接無序現象,導線間應緊密連接,沒有斷股和傷芯線現象。(6)漏電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設置合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2.3管件預埋的安裝技術
作為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的重要內容,管件預埋和焊接的質量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員技術參差不齊,容易發生錯埋、漏埋或者是沒有安裝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管件的制作埋設。具體說來,管件預埋的施工技術包括如下方面:現場施工人員要對預埋件敷設的部位、數量、規格型號等與圖紙進行認真核對,仔細檢查鋼管防腐、管口處理和焊接等;管間的連接、彎扁度、彎曲半徑、過線盒和接線盒要符合相關規定;對設備基礎、接地裝置和接地網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對接地網的接地電阻進行測量,對不滿足設計要求的部位,采取增加接地極數或其他補救措施。
2.4接地裝置的安裝技術
要按照建筑工程低壓電氣的施工圖紙進行接地裝置的分布,接地電阻值應該符合標準的設計要求。埋設防雷接地的干線時,經人行通道處埋地深度要大于1m,同時在管道上方敷設瀝青。接地模塊頂面埋地深度要大于0.6m,接地模塊間距大于模塊長度的3~5倍,其埋設基坑通常是模塊外形尺寸的1.2~1.4倍,并且在開挖深度內做好各項指標記錄。接地模塊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就位,同時把握好各個上層間的接觸距離。對接地模塊的引線進行集中處理,用干線將接地模塊并聯焊接成一個環路,干線的材質與接地模塊焊接點要保持一致。當進行暗敷操作時,在抹灰層內的引下線設置固定裝置,明敷操作時引下線不能彎曲,要盡量實現平整的放置,用油漆做好支架焊接位置的防腐工作。
2.5電線導管和線槽敷設的安裝技術
電線導管和線槽敷設的施工要點包括:金屬電纜導管和線槽必須接地或者是接零可靠。鋼導管和金屬線槽不能夠熔焊跨接接地線,連接處需要使用專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線,并且兩卡間銅芯軟導線截面大于4mm2。非金屬導管采用螺紋連接時,連接處兩端跨接接地線。防爆導管不能使用倒扣連接,金屬導管嚴禁對口熔焊連接。當絕緣導體在砌體上剔槽埋設時,要采用強度等級大于M10的水泥砂漿抹面保護,并且保護層厚度大于15mm。室外埋地敷設電纜導管時,埋深要超過0.7m,并且壁厚小于2mm的鋼導管不應該埋設在室外土壤內。所有管口在穿入電纜和電線后應該做密封處理。引向建筑物的導管,建筑物一側的導管口應設在建筑物內。金屬導管內外壁應做防腐處理,埋于混凝土內的到管內壁應做防腐處理。暗配的導管,其埋設深度和建筑物表面的距離要超過15mm;明配的導管,應該排列整齊,固定點間距均勻,并且安裝牢固。導管和線槽在建筑物變形縫處,應該設補償裝置。
2.6低壓電氣安裝的協調施工技術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中涉及的工序較多,各工序間經常會交叉施工,因此在進行低壓電氣安裝前,應該做好各專業施工順序的協調,正確權衡不同施工順序的重要性,從而科學安排不同施工工種的進度。如建筑工程低壓電氣與土建、給排水施工間進行協調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會影響到土建工程的進度,因此在對兩者進行協調時,要做好主次的把握,實現以土建為主,低壓電氣安裝工程全面做好土建工程的配合工作。(2)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與給排水工程進行協調時,首先要認真比對和研究兩個工種的圖紙。由于這兩個工種的圖紙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如低壓電氣安裝的線管道與給排水作用的排水管道存在沖突時,一定要根據施工規范的要求,做好各管道的安裝工作,確定好安裝順序,然后再進行安裝。
3.建筑工程低壓電氣的調試和運行技術
當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工程結束后,需要對低壓電氣安裝工程內各個元器件的運行進行考核,確保低壓電氣安裝的有效性。具體說來:(1)成套配電(控制)設備的運行電流和電壓要處于正常狀態。(2)電動機應通電后觀察其轉向和機械轉動是否正常,并且空載試運行的電機時間為2h。交流電動機在空載狀態下持續啟動兩次,兩次的斷開時間在5min以上,確保電動機溫度正常后方可再次啟動;空載運行時,要記錄電流、電壓、溫度和運行時間等參數,確保達到電氣動產要求。(3)照明系統通電后,燈具回路控制要和配電箱回路相同,開關與燈具控制順序也要逐一應對。
4、結語
總之,建筑工程低壓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工程總體質量,必須要高度重視其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希望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之上,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提供指導意見,切實提高低壓電氣安裝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志民.建筑低壓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要求[J].廣東建材,2009,25(7)
篇7
[論文摘要]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如何實行有效教學應從課前精心備課、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課后及時反思、建立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評價體系及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五個方面做起。
隨著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了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一一課堂:為什么先進的教育理念難以真正落實?為什么“三維”課程目標仍然游離于我們的教學表面?為什么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義?為什么我們的老師仍然很累、我們的學生仍然很苦?等等,種種潔問最終集中到了一個話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國內有效教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其實就是伴隨著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腳步開始走進我們的視野。筆者結合近年來的學習和思考,擬就“什么是有效教學”、“為什么要追求有效教學”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實現有效教學的策略”等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概念的解析—什么是有效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想學到樂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衡量教學的有效與否并不是指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也不是指學生的學習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維目標的達成度,看學生能學到什么或者學得好不好。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當前,在人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作為一種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內涵豐富的教學,教師們對于有效教學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但是歸結起來不外乎這樣幾個維度:
首先,從兩個不同角度看:一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在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觀等教育教學理論下提出的一種教學思想,是課堂教學行為的指導;二是作為一種教學策略,給課堂教學提供一系列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測性。
其次,從有效教學的要求看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我們課堂教學永恒的目標,即實現有效教學;第二個層次應該是課堂教學更高的追求—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
第三,從教與學的過程看,包括教師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的學。教師“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進是立竿見影的,能夠即時顯現的;間接促進是著眼于長遠的。相對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長效,這兩種效果要同時兼顧。學生有效的學習指通過學習學生獲得了進步與發展。
二、時代的呼喚—為什么提出有效教學
(一)學校教育的客觀需要
在經濟學領域、企業注重的是經濟的效益。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一樣,學校也追求教學效益。追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這次課程改革的專利,從有學校教育以來,課堂教學的效益就應該是學校教育必須注重的。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發展的需求是無限的,作為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于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提倡有效教學,對貫徹新課程理念,克服課堂教學“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現狀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基礎教育課堂教學中,無效或低效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為了追求成績、升學率,那種“片面的、短視的”傳統的教學效益觀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三)課程改革的題中之義
按照我們這次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教學,其核心是反對低效的教學,追求最大教學收獲的教學。是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資源狀態下追求最大的教學收獲的教學,是綜合利用各種策略與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的教學。
三、策略的探討—如何實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有效教學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習中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追問和考慮的。”課堂教學既體現了教師的素質,也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教師都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一)課前精心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政治學科獨有的與時俱進的的特點,使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們的備課要素相比于其他學科也更加豐富。備課也應該講求效益,實現“有效備課”。政治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至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鉆研教材、篩選時政,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前提,是決定著“有效教學”的理想能否兌現為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因素。教學內容的精選、整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認真鉆研教材是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的基礎和前提。新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分析教材所滲透的學科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為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提供可能。
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對教材科學地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用活,體現在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用實,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
②合理整合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在“課程資源”視野中,有效教學既包括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對“網絡資源”、“現代教育技術”、“社區資源”等所有可資利用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按照新課程理念,備好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高中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既有強烈的求知欲,又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堂仁要真正能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使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天的課堂上來,備課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既了解一般情況,又了解個別差異。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在以往學生知識水平、能力來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
(3)制定全面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一與把握越好,并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高中政治新課程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維目標在課程實施中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度。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核心環節
首先,有效“講授”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講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處于被動的靜聽狀態,單調乏味,如果內容過多或過長,就極容易使那些注意品質不佳、記憶力差的學生少有獲益。傳統的教師講授難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總是源于某種過度的、不恰當“講授”。但是,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作為“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顯得至關重要。我們認為,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師的“講授”,而是對教師的講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一直以來,好教師總是那些善于“講授”的教師,好的“講授”也總是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 其次,有效“提問”與“傾聽”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于教師能否有效地“提問”和“傾聽”。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而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提問的關鍵在于“問題”的有效性。只有那些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只有那些學生通過思考和研究能夠解決的問題,才能使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那些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夠得到發展和提高。另外,“問題”的有效性還在于提問方式的選擇,思維的深刻、問題的語境等等,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會通過怎樣的方式去思考和研究。
有效教學還意味著教師要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在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善于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其實在聽課中我們發現,許多課堂中生成的亮點,就是教師在有效傾聽的時候發現并運用個人的教學機智實現的。
最后,師生互動是有效教學的關鍵。課堂是主戰場,因為有效教學的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課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終的有效,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摒棄他們或隱或顯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
(三)及時進行課后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當完成某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及時和不斷的反思。反思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又如何發展?反思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實際,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反思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恰當?反思的策略就是寫本課教后小結,就一節課的內容安排、教學設計、情境創設、活動設置、方法運用和即興調控等方面記下心得體會、經驗教訓或理性思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寫總體的成績與收獲,力求新穎有意義;寫局部的做法與經驗,力求獨到而實用;寫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力求解決而提高;寫過程設計的缺陷與教訓,力求深刻而警醒;寫學生的創造智慧與評價,力求激勵而發揚。要體現“以小見大”,從細微處人手,點滴細節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籠統反思,抽象而不著邊際。通過這一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好形式,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加強教學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
(四)建立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評價體系對新課程有效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評價體系。課程評價對課程的有效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內容、標準以及評價的方式、方法,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學效果,影響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提高程度,影響著課程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影響著有效教學功能的轉向與落實。可以說,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價工作的效應,取決于評價工作各個具體環節的落實情況。因此,重視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性的評價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不斷激勵教師和學生,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徑。我們只有明確重過程、重情感、重個性、重發展的評價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評價、注重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原則,確匕發揮課程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實現有效教學。
(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然要求
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必然要求教師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么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人。所以,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人淺出,左右逢源。
(3)提升教育教學能力。一是課堂調控能力。上課是個動態的過程,課堂上許多生成性東西不可預見。面對課前沒有估計到的這些教學問題,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學活動上。二是信息反饋能力。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站在講臺就是思想,就是智慧。這種思想與智慧,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來自于學生的各種信息,通過分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引發新的學習。三是評價指引能力。評價不是對結果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對學生思維的點撥。如何讓課堂評價真正起到激勵、引導的作用?首先,語言要飽含激勵,用真情去評價學生;其次,減少簡單確定性評價,倡導發展性評價。做到這兩點,評價的作用就能真正發揮。
篇8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存在問題;團隊模式
一、引言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本科學生開始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開展獨立工作和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檢查,在當今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1]。然而,新時期高校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整體滑坡,顯現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不少高校甚至存在“存”“廢”之爭,令不少教育者憂心忡忡[2]認為,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嚴重,已極大地影響到我國本科教育的質量,必須馬上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從我校省級重點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的實踐出發,引入團隊模式的方式展開畢業論文(設計),提高其質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直致力于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不斷探索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的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畢業論文(設計)環節仍然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 考研、就業壓力的沖擊
學校一般把畢業論文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時間段恰好是畢業生求職、考研的關鍵時期,相互沖突,給學生帶來很大苦惱。由于大部分食工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并不從事研究工作,而且求職與論文質量沒有什么關系,擴招與經濟危機雙重壓力導致的嚴峻就業形勢下,許多學生認為花太多時間做論文反而會耽誤找工作。
2. 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師指導不到位
隨著社會發展高校畢業論文的管理制度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及畢業求職、考研等需要[3]。高校規模快速擴大導致教師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人數增多,相對而言,指導教師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的精力相對減少;大多數指導教師既要從事學工作,又要承擔科研任務,而教師的精力有限,因而對畢業生論文指導明顯不足,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部分教師缺乏責任心在指導中不認真,不負責,敷衍了事,如畢業論文的任務書填寫不認真,甚至找學生。還有部分教師的知識更新緩慢,知識結構過于陳舊,指導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指導效果堪憂。
3. 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綜合能力不強
大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的成績不影響工作單位的選擇,另外多數用人單位只關心學生平時學習的成績而不重視學生畢業論文的成績,這些都促使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還有許多學生“學術水平與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基本理論的能力”兩項指標存在明顯不足[4],對很多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模糊階段,在畢業論文實踐較強的環節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無從下手,主要表現為相當數量的論文泛泛而論,缺少實驗數據或結果,論文內容僅僅是現象、理論概念和方法的羅列與簡述等等。同時,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顯得薄弱,所學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應用于所選問題的研究之中。
4. 選題不適切,脫離實踐
一是選題大而虛、針對性不強,與實踐相脫離的選題仍然存在。食工專業的老師課題申請競爭很激烈,不少老師基本沒有課題經費支撐研究,即使有部分老師有些小課題,也只能是小打小鬧,脫離生產。另外,學校擴招,教學經費卻并未相應調整,畢業論文常出現與生產脫節,炒冷飯的現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題本身缺乏鮮活,也難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二是涉及面狹窄,學生的選題集中在幾個方面,比較單一。因此,選題過大或過小在畢業論文(設計)中都是問題。三是多人合作課題的任務書不明確,無分工,或雖有分工但無法區別。
5. 教學質量監督與評價體系存在缺陷,難以起到導向作用
盡管目前已經建立了畢業論文的監督與評價指標體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強[5, 6]。對畢業論文的評價,往往對格式、形式過于重視,對成績分布、材料是否齊全較多關注,而對于實習過程監管、論文學術水平的評價等實質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監控手段。老師們往往因為不忍心影響學生畢業,也存在放水的問題。由于這些原因,畢業論文評價指標體系并未真正起到導向作用。而同學們也往往因此而存僥幸心理,做論文時不好好做,寫論文時東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況。
三、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創新團隊模式的構建[7]
針對上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問題,我們通過構建畢業論文(設計)創新團隊模式,從團隊選題模式、團隊組建模式、團隊管理模式、團隊創新模式、團隊考核模式等五方面探討,建立符合學科和時展的本科畢業環節教學新模式,為高校更深入地進行教學改革提供一定借鑒作用。
1. 創新團隊選題模式的構建
帶教老師給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要結合學生所學知識,結合當前食品加工或安全領域的熱點和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既結合科研、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又要考慮技術條件、時間、經費的可行性。有科研項目的教師,可讓實習學生適當參加項目的研究工作,并從中完成一些子課題。課題設計以閱讀教師指定方向的文獻為基礎,讓學生自己首先尋找有待解決的問題,提出研究的思路與目的,選擇研究對象與方法,設計課題實施程序,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考慮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畢業論文(設計)題目以工程設計和研究論文為主。設計和論文內容涵蓋了水產品精深加工、水產資源綜合利用、海洋功能食品開發、水產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工程等各個方面。
為保證畢業環節的質量,對畢業環節指導教師的指導人數也需進行控制,在一般情況下,每個指導教師的指導人數不超過8人,所提供的設計或論文題目約為所指導人數的1.2倍,以便給學生留有一定的選擇余地。導師在設計和布置該類課題時應做到專業知識點涵蓋全面;盡可能反映當代科技發展水平;子課體之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不影響團隊成員間獨立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研究;子課體之間又具有系統性。
2. 畢業環節創新團隊成員模式的構建
采用“雙向選擇”的方式組建團隊。即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雙向選擇,相互自愿是三者之間的雙向選擇的基本標準。在組建創新團隊時,不必全部是優秀學生,相反應該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組隊,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存在二本和三本的學生,可把這些學生進行組合搭配,另外,在人員的未來流向上也要合理搭配,如要有出國留學、保研、考研和找工作的學生搭配組成。出國留學和保研的學生除了要花一些時間去申請以外,一般都會全力以赴去做課題。考研的學生在寒假前基本上無法投入課題,而找工作的學生在寒假后要去企業實習,也無法投入太多的時間,這兩種學生的時間安排正好是互補的。這樣,以出國留學和保研的學生為主力,課題在任何時候都有足夠的人力投入,這是保證課題能完成的重要條件之一。此外,根據我們的經驗,團隊成員最好是相互比較熟悉而且性格或個性比較互補的。最理想的是已有一定的合作經歷和基礎的學生組成團隊。通過學生選擇指導教師,促使教師提高自己的選題質量及自身的業務素質,努力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創新團隊的規模不應太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據課題的規模和任務的難易程度而定。
3. 畢業環節創新團隊管理模式的構建
由于創新團隊的畢業環節僅憑導師一人來指導,往往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畢業環節的指導教學活動中,以科研課題作支撐,堅持“導師負責、聯合指導”的管理模式。由責任心強、科研業務素質高的老師擔任課題組長,各子課題導師可以由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擔任。課題組長負責選題,安排科研任務;指導過程中,所有導師對畢業生的開題、課題討論、中期檢查、預答辯和答辯進行互相把關,互相促進。里的日常安排則應由組長負責。等學生熟悉課題運作模式后,由一名最努力和最具領導能力的學生牽頭,成為然形成的組長。小組每周必須開例會,交流一周的研究情況,討論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增長才干的做法,能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團隊工作經驗有些導師讓他們的碩士生來帶本科生畢業。還可以利用在校碩士生的力量,輔助指導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采取全程管理,按部就班方式進行。畢業環節指導工作按以下程序進行:選題畢業實習開題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答辯歸檔。
4. 畢業環節創新團隊創新模式的構建
鼓勵學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去,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在翔實的科研工作中,認識食品生產。學生們只有到具體的生產實際中去體驗,才有可能逐步培養專業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自己認識到畢業論文將從哪里出來,同時使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再次升華,畢業環節水平將會有突破性進展和質的飛躍。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科技學術活動,如創新作品大賽、科技論文大賽、申報“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等。組織校內外知名專家作本學科前沿和課題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新精神。
5. 畢業環節創新團隊考核模式的構建
按統一制定的畢業論文(設計)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為確保畢業論文分數的公正性、嚴謹性、系統性,我們建立畢業環節成績由平時成績、團隊協作能力成績、設計說明書交叉評閱成績及答辯成績等多部分組成的評價、考核體系。平時成績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在畢業環節期間的學習態度、遵守紀律及團結互助表現,查閱文獻和綜合運用能力、實驗技能或實踐能力、翻譯水平、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定。團隊協作能力成績是在團隊學生獨立完成設計任務后課題組給予的考核成績,考核的標準直接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求。答辯論文采取聯合評閱和交叉評閱機制,由子課題指導老師給出學生子課題完成情況和質量評價,而課題組長對其團隊合作情況作出具體評價,交叉評閱成績由不同導師分別給出。答辯成績,由答辯委員會或答辯小組根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和答題情況評定。上述多方面成績按一定比例加權得出該學生的綜合評定成績。根據綜合評定成績,計算出每一位畢業同學的最后得分并分等級,85-100分為優秀,70-84分為良好,69-60分為及格,
總之,通過團隊模式的構建增加命題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充分開發和利用外援資源,必要的經費支持,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指導老師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楊天怡, 霍丹群, 何敏. 新形勢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 2000, 11: 72-73.
[2] 彭江, 陸娜. 畢業論文應超越“存廢之爭” [J]. 教育與職業, 2010, 1: 40-43.
[3] 管愛娟. 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原因及對策[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 129:109-110.
[4] 孫安娜, 劉碧燕. 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論文)質量問題思考[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16:149-150
[5] 李曉梅, 張永春. 畢業設計(論文)全程質量監控的研究與實踐[J]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4): 83-86.
[6] 張春, 伊長文.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的問題及管理[J] .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