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專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07:16: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民建專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民建專業論文

篇1

關鍵詞: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TU2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在工民建企業中,施工技術管理作為基礎性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民建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應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技術實力和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水平,從而推動工民建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不斷壯大,實現持續健康、又好又快發展。

一、工民建企業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民建施工技術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工民建行業實行的是總分包體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總包方的技術管理工作由總包全局把握,而各分包則負責細處的技術管理。這就需要在施工中,既要加強總包之間的溝通交流,又要注重各分包方之間的配合協同,同時還應平衡承包單位之間進行必要的銜接以及技術上的溝通,因此,工民建施工技術組織管理體制實質上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體系所確定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施工單位分包和總包之間缺乏必要的信息渠道,經常出現技術管理各行其事的問題,從而造成施工項目技術管理工作難以落實,最終導致出現原材料堆放不合理、原材料入庫合格率不高等問題,造成管理成本擴大、經濟損失嚴重,甚至致使工程質量和整體進度受到影響。

2、并不健全的工民建施工制度體系

眾多的工民建企業擁有的施工技術水平不一樣,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技術水平按照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者工民建業的技術標準規范的進行工程的施工,沒有設立完善的針對工民建業的監管部門和管理機構以及管理制度,也沒有對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相應的技術崗位進行很好的對接,工民建企業自身也沒有根據工民建施工技術的責任劃分去任命職務,因此導致了某個流程無人負責或者某個環節有好幾個人負責的不正常現象。有少數單位甚至不顧《工民建工程施工規范》的要求不去建立施工的管理制度體系或是建立有很大缺點的施工管理制度。就算執行時嚴格遵守制度的要求,工程建設的需求也無法滿足的話,某些單位的一線員工沒有按照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的要求被技術培訓,操作規程不完全,安全教育不規范,亦或是隨意地進行違規操作,將安全因素拋之腦后,進行的都是不完全的安全技術交底。

3、對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

集中表現在所謂的“重建不重管”,尤其在工民建現場及施工過程中,存在有制度不執行的問題,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操作者,部分施工人員不能很好地依據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進行施工,經常出現為了方便而采取違章操作的情況,對于規范和規章的認識程度僅存在于墻上的標語,使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成為“擺設”。技術管理缺乏細致有效的監督措施,相關規程、規范的貫徹落實情況沒有崗位、也沒有人去監督落實,使執行規程、規范變成走形式、走過場,導致管理人員不能盡忠值守,操作人員不能按章操作,從而形成工程返工率高、原材料浪費、安全問題及施工進度慢等矛盾和隱患,甚至出現事故頻發、工程質量下降的問題。

4、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各類資源浪費嚴重

現階段我國的工民建施工人員,很多都是來自農村的低學歷從業者,由于高層工民建施工需要系統的理論知識,而施工人員又缺乏對應的技能。施工人員僅憑從事工民建以來積累的施工技術經驗來進行施工,對先進的各類機械設備的操控水平也較低,直接造成施工質量難以達到要求。這樣不僅僅造成了各類材料浪費,同時由于設備、材料在存儲和堆放中,容易出現質量危害,影響工程質量。

5、缺乏科學的安全系統管理

在高層工民建施工中,安全一直是排在首位的話題,各類施工企業提倡“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看似安全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實際施工管理過程中,由于高空作業占據施工過程中絕大多數比例,而很多高層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又沒有科學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安全

防護措施的檢查、監督、審核不嚴格,導致安全措施沒有進行再次確認。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疏忽,施工人員的違規操作,安全人員未做施工安全技術交底,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施工安全事故。

二、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中可優化的措施

1、對于提升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組織體系的效率

建立起來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組織體系,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總包商還有分包商的實際水準,將這樣的體系傳播到每個下級分包商,拋棄從前那種使用簡單的分包合同以求管理技術管理的組織體系,培訓專業人員指揮工民建施工的技術流程,工程技術管理責任進行相應的轉換存在于進行工程分包的過程中,責任精確到每一個人。在工程驗收前,各級工程的進行步驟中,即使是工程的后期也要將人員的調度和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放在重要位置,人員的管理和人員的儲備必須要得到重視,人員的培訓亦同等重要,各崗位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安全意識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建設

在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施工技術管理基礎工作制度,明確關鍵環節,強化具體作業指導,確保一線人員施工作業行為都有相應的準則和制度進行規范。健全技術交底制度,促使所有的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對施工對象從設計情況、工民建特點技術要求、操作注意項等方面有一個具體詳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便于科學施工。健全技術復核制度,以保證技術的準確性,避免因技術工作的琉忽差錯而造成工程質量或安全事故。健全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度,促使在工程開工前,項目管理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研究現有的施工條件,編制和實施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健全施工日記制度,通過規范施工日記,以便了解、檢查和分析施工進展的變化、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果等情況。健全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管理制度,以便在業主需要及現場條件等變化的情況下,施工圖能按規定程序進行處理和變更,確保準確按圖施工,維護設計文件的嚴肅性。

3、建立長效的施工技術管理監督體制

對于建立長效的施工技術管理監督體制,最主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責任機制,將責任落實到人,并制定出嚴格的考核機制,將其工作內容與個人績效掛鉤,督促監管人員對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操作進行監督和規范。同時對監管人員實施一定的培訓,使其能夠熟悉掌握各個施工環節中具體、規范的施工操作,以便在進行監督管理時,可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和規范,保證施工過程安全、順利,符合工民建施工的技術要求。

4、加大施工管理強度、做好人才引進工作

高層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建立施工管理體系,并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注意員工技能與素質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提高工程質量保證能力,打造精品工程。

5、引進先進施工設備、改進舊設備、提高施工技術

在高層工民建施工中,傳統人力操作已被全自動或半自動化的機械操作所取代,如混凝土的高拋免振動施工法和鋼筋的自動加工機械處理等,通過機械設備的投入,極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也減少了因人工失誤操作造成的工程質量缺陷。通過引進新設備、新工藝、新施工技術、改造舊設備、改善舊工藝,既能節省人力,又能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成本。

結束語

隨著工民建市場的繁榮發展,工民建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對自身工民建管理進行了不斷發展和完善。施工技術管理作為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頂龍.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優化措施的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3.29.(6):241-242

[2]周安全,淺談高層建筑水暖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期刊論文]《科技風》.2013年1期

[3]張建東,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分析[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2

[4]范俊.林程遠.陳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5).

作者簡介

篇2

關鍵詞: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一、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產學研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積極探索校企全程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進學生技能的培養。要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及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關職業證書的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將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技能訓練,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畢業生就業竟爭力。

畢業生能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施工技術及基層管理工作,具有參與施工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工民建專業人才需要預測情況及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

(一)工民建專業人才需要預測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建筑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建筑業具有從業人口多,人才需求量大的特點,為高職學生就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工民建專業是建設行業的主干行業,在施工企業承擔了主要的技術及管理工作。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對工民建專業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尤其是基層技術及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同時,行業的發展也使建筑企業對工民建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對若干建筑行業的領導,專家和施工企業一線管理人員的調查得知,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這種復合型人才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還會經濟成本核算,以及國際承包工程管理的技術管理人才。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希望工民建專業的畢業生能達到就業就上崗,上崗即頂崗的要求。因此,本專業把崗位能力的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實行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并肩的教學計劃。使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和訓練,畢業生的綜合能力能達到企業的要求。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是:施工員、監理員、材料員、質檢員、安全員、預算員、資料員、測量員、招投標管理員、企事業單位基建技術員等。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

原先,采用的是“2+1”模式進行教學,即,兩年在學校里進行理論教學,后面一年大部分時間去工地實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到工地后,很長一段時間難以適應,而且沒有加強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結果上手比較困難。另外,大部分時間到工地后,督控的效果不太理想。后來經過調整,我們采用下面的模式進行,即:后面一年的實習實訓用半年時間在學院里面進行強化訓練。訓練的科目為:鋼筋工強化訓練、砌磚訓練、模板工訓練、抹灰訓練等。經過上述訓練后,再用半年時間下工地實習,這樣,就使學生很容易上手,監控的長度縮短了。效果比原來的模式顯著。

轉貼于 三、“校企合作”是構筑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條件

為了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我們許多專業教學計劃中實踐教學時數增加幅度很大,有的已經達到或超過總教學時數的二分之一。但實際在企業中進行的教學時間,大多在一個學期左右。這與發達國家企業教學與學校教學各占總教學時間一半的安排差距很大。學生在企業真實現場中進行學習,較之在學校模擬現場或實(試)驗室中進行的學習,在培養生產一線職業能力上,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當然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高職院校在安排企業教學方面會遇到諸多困難,但和許多國家高職學生有二分之一時間在企業接受教育相比較,我們才安排了六分之一。這啟示我們:提高高職的教育質量,僅僅提高實踐教學的時數是不夠的。還應強調增加學生在企業中學習的時間,真正把“校企合作、產學結合”作為高職教學改革的基本途徑,并由此建立起新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企業進行的實踐教學中許多國家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企業指導教師中是按職業能力培養內容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按考核內容、標準和方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考核,學生在企業中絕大部分的實踐活動是獨立進行的,許多生產技術問題是獨立解決的,這就保證了學生畢業即可頂崗工作。目前我們有些學校在企業安排的實踐教學,基本上還是依照多年來習慣的“認習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階段安排的現場實習,學生很少能獨立承擔工作任務。這對于計劃經濟下培養“粗壞型”人才是可以的,但對于培養“畢業即頂崗”的高職人才就很不適應了。比較發達國家在企業教學中的作法,我認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到了必須解決好校企合作這一重大課題的時候了。離開了行業,離開了企業,是搞不好高等職業教育的。如何將企業的教育資源利用起來,利用好,使之為高職教育服務,是當前我國政府和每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綜上所述,我感到,要準確定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還需通過深化教育結構改革,在我國真正建立起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研究生階段的職業教育體系;要保證高職人才的培養質量,必須利用好企業的教育資源,真正構筑起“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篇3

論文摘 要:傳統的課程考核即應試教育考核模式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不相適應,必須進行改革。本文就《建筑材料》課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及實施進行了闡述。

中職工民建專業是培養能勝任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內業管理員等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和操作崗位的應用型人才。為了培養學生具備這種能力,必須改革傳統教學中與之不相適應的部分,課程考核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予以重視,實行改革,以真正發揮課程考核在教學中的鑒定、指導和調控作用。本文就《建筑材料》課程考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課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是工民建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建筑材料的基礎知識,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應用及其試驗檢測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能正確與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同時為今后學習專業課提供基礎知識。該課程具有概念多、敘述性內容多、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等特點。傳統的考核方式為理論教學考核,期末閉卷考試,用一張試卷定學生的優劣;實踐教學考核則憑一份試驗報告來評判。這種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沒有發揮出考核的指導、控制作用,只注重鑒定,而且是一次性地評價學生;第二是考試內容不合理,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無法通過考核反映出來;第三是考試方式單一,沒有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考前學生通過死記硬背課本和筆記本以求過關,束縛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考核改革勢在必行。

二、課程考核改革的實施

1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全程化

根據建筑材料課程的特點,其考核由理論教學考核和實踐教學考核兩部分構成,理論教學的考核不再是期末一份試卷定優劣,而是采用開放靈活的多種考核方法,包括開卷考試、閉卷考試、案例分析報告、答辯、調查報告等形式,還包括平時的作業情況、到班情況。下面就主要教學內容的理論教學考核方式作以下闡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部分由于理論性較強,采用閉卷考試;水泥、混凝土等部分采用案例分析報告和答辯相結合的考試方法,使學生面對工程中的具體問題能運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學生書寫案例分析報告可以采用小組先討論,然后各自獨立完成,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分析報告時應以鼓勵為主,對基礎太差的學生教師還應給予幫助;案例分析報告的評分不僅要看報告本身書寫的質量,還應看書寫過程中的態度,通過答辯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涌現,而教材帶有一定的滯后性,為了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于材料更新周期短的材料如防水材料,隔熱、吸聲材料,建筑塑料,建筑裝飾材料等內容采用調查報告的形式考核,可以提出一些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方面問題,讓學生從有關建材的期刊、網站等媒體獲取,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期末采用一頁開卷(半開卷)的考試方式,讓學生寫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這一過程等于對重點知識進行了提煉和總結。試驗一般包括試驗準備、試驗操作、試驗結果、試驗報告等,實踐教學考核不再局限于一份試驗報告,而是要考察試驗的全過程,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考核的內容包括:能否認真準備、熟悉試驗操作要求,能否在試驗中與他人合作與交流,能否得出結論,能否獨立整理資料并完成試驗報告。為了能客觀地對學生的試驗操作做出評價,評價方式分為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最后結果由三方面綜合評定。

2考核內容實用化

對學生的考核內容從考查基本知識轉化為考查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上來,減少以再現書本知識為主的考試內容。如采用案例分析報告的形式考核,不但考核了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去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調查報告的形式考核,不僅考核了學生會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還應從其他途徑獲得知識,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要求。實踐教學操作的考核改變過去只看最后結果的傳統方式,而要考察整個試驗過程,使學生積極參與試驗,從而提高其操作技能。

3考核成績合理化

理論教學結業成績由平時成績(作業、到課及參與情況)、測驗成績(單元測試成績)、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占20%,測驗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40%。實踐教學結業成績則根據每次試驗的成績綜合評定。這樣處理避免了期末考試的“一錘定音”,由于加大了平時和測驗成績的比例,提高了學生全程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工建筑工程;抗震結構;設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wing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ren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faciliti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civil engineering seismic analysis focus on the simple exposition,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work projects; seismic structure;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6-0020-02

0引言

由于我國處于地殼運動中的兩條地震帶上,導致我國相關城市經常會遭受到地震災害的影響,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幾次地震中足以看出,因建筑物倒坍、傾斜等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占到了整體災害損失80%左右,因此,加強對建筑工程抗震結構施工,從而提高建筑項目的穩定性能已刻不容緩。

加強對建筑工程的抗震結構建設,首先需要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結構分析工作,以使其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抗震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起初的設計分析工作尤為關鍵。當然,在對建筑工程進行抗震結構設計時,應充分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考慮,使其整體概念符合設計施工的標準規范。簡言之,抗震結構概念設計是指在特定的建筑空間及地理條件下,通過整體概念對結構的總體方案進行分析,依據結構總體系與分體系之間的力學關系、結構破壞機理、震害、試驗現象和工程經驗所獲得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從整體的角度來確定建筑結構的總體布置和抗震細部構造措施的宏觀控制。概念設計受到國內外工程界的普遍重視,并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1概念設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結構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先進計算理論,加強計算機的應用,加快新型高強、輕質、環保建材的研究與開發,使建筑結構設計更加安全、適用、可靠、經濟已成為當務之急。而且針對建筑結構設計的現狀,提倡采用概念設計思想來促進結構工程師的創造性,推動結構設計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共同的努力,而推廣概念設計思想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分析如下:

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以下稱新抗震規范)

以可靠度理論為基礎,吸收了延性設計的思想。但對于一些具體問題,例如“中震可修”的設防目標等,規定相當模糊。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規范,應該把規范作為一種指南和參考,并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對整體結構體系與各基本分體系之間的力學關系有透徹的認識,把概念設計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結構設計很簡單,只需遵循規范和手冊,等建筑師完成建筑設計后,使用計算機就可以完成結構設計。但這不能充分地運用結構設計者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會與建筑設計方案產生分歧和矛盾。所以我們應考慮在結構設計中如何運用概念設計,比如結構的抗風設計與抗震設計,抗震設計要求能消減外荷載,吸收或轉換震動的能量;而抗風設計則要求結構在風的作用下動力效應較小,剛度較大。這一矛盾必然影響結構體系的抗風和抗震性能。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需要合理的概念設計與延性構造措施來加以保證。

1.2概念設計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過程是不能借助計算機來實現的,這就需要結構工程師綜合運用結構概念,選擇最為可靠、經濟的結構方案。為此,需要工程師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設計理念,深入了解各類結構的性能,并能有意識地、靈活地運用它們。運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設計方案階段迅速、有效地對結構體系進行構思、比較與選擇。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準確,避免后期設計階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瑣運算,具有較好的經濟可靠性能。同時,這也是判斷計算機內力分析輸出數據可靠與否的主要依據。美國一些著名學者和專家曾說過:“誤用計算機造成結構破壞而引起災難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庇嬎丬浖倪x擇和使用不當,也會造成結構設計的不合理,甚至影響到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應用概念設計的思想,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1.3新抗震規范提出了在建筑物內設置地震反應觀測系統的要求,并提出了結構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周期和振型)相近的抗震概念。所以在結構概念設計中還應該注意結構與場地的共振問題。例如在唐山地震時,天津塘沽地區的7-10層框架結構房屋破壞嚴重,而3-5層的磚混結構住宅卻只有輕微損壞。后來經調查發現,框架房屋的自振周期和場地的卓越周期一致導致共振,而3-5層磚混住宅的自振周期遠低于場地的卓越周期,因此破壞較輕。

1.4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存在著許多模糊而且不確定的因素。例如地震作用是一種隨機性很強而且循環往復的荷載,建筑物的地震破壞機理又十分復雜,要準確計算或預測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特性和參數,還難以做到。風荷載的脈動性與渦流作用情況也是如此。因為建筑物受到的地震作用難以確定,所以適用、安全、經濟的結構體系必須注重概念設計。

2概念設計的理解及應用

結構抗震設計的目的是使結構在強度、剛度、延性以及節能等方面取得最佳,從而滿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在當前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條件下,為了保證結構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概念設計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場地條件和場地土的穩定性,建立結構計算模型,抗震結構體系的選取,材料效用,風作用、溫度作用以及結構的空間作用等。

2.1現行抗震計算模型的理解和應用

新抗震規范規定:一般情況下,應允許在建筑結構的2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并進行抗震驗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應由該方向抗側力構件承擔。而實際結構難以實現強柱弱梁的主要原因則是計算模型問題。即:僅僅對相互正交的2個主軸方向進行內力分析和強度設計,不能真實反映結構的空間作用。所以,應用概念設計的原理,結合大量震害和試驗研究成果,所得出的結論是:構件的最不利受力狀態隨著構件和地震作用方向而變化。當地震作用方向與結構主軸方向一致時,梁處于最不利受力狀態;當地震作用與結構的主軸方向呈45度時,大多數柱處于最不利受力狀態。

2.2結構薄弱部位抗震構造措施的理解和應用

結構薄弱部位的處理,如建筑平面外墻轉角處的轉角窗,限制了角部結構豎向抗側力構件的設置,如果采用概念設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2豎向構件間應設厚板、暗梁等可靠拉結。再如,由于節點部位的重要性,所以引入抗裂性的概念,以此來比較梁、柱節點偏心所引起的節點性能的變化。建議在地震區,不宜采取梁柱偏心過大的節點形式,而且構件節點的承載力不應低于其連接構件的承載力。

3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前景展望

結構抗震體系由傳統的以“硬抗”為主的抗震體系向以“柔抗”為主的結構減震控制體系發展。結構減震體系采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新概念,它通過調整結構動力特性、隔震、減能或控制來達到抗震的目的,在未來的工民建中結構抗震的思路將向著減輕危害的方向發展。

4總結

經過多年的抗震探索和研究,設計中引入了概念設計的設計新理念。這種設計理念從宏觀角度對建筑抗震結構進行設計,在某些方面彌補了以往設計思路對抗震結構思考的不足之處,為今后的工民建結構抗震設計開辟了新路。

參考文獻:

[1] 楊星;;地下室結構的分析與設計探討[A];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篇5

本人*****,1998年8月從天津市三建職專畢業后分配到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參加工作,從參加工作以來直到2007年底一直在項目部獨立完成了12項工程,總造價24164萬元的預、結算及統計工作。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斷的學習,在職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取得了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建筑工程專業??茖W歷;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文憑。2007年被分公司授予青年崗位能手,2008年初至今任分公司預算科副科長,2009年11月被評為工程師,到目前已任職七年。

任現職后獨立完成了77項中標工程共計2473114㎡,造價845831.7320萬元的合同交底、工程經濟測算、合同交底信息化上傳、分公司項目部上報的分包合同兩算對比審核等工作;組織參與了數字大廈、唐山迎賓館等工程的預算工作;參與了部分年度工程核實報表匯總等工作。在任現職期間有多個工程獲得了國家級獎項的榮譽:其中大港文化藝術中心于2010年11月獲得了魯班獎;天津數字電視大廈工程于2011年11月獲得了魯班獎;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服務大廈在2012年11月獲得了國優獎;天津市文化中心大劇院項目于2013年11月獲得了魯班獎。

2009年本人獨立編制完成了大港五中新建教學樓;小王莊中學教學樓,食堂及宿舍樓項目;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綜合辦公樓工程;大港二小教學樓;南口路住宅小區工程四標段;天津市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中心總承包工程;燃氣大廈工程;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標準示范廠房二標段工程;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北洋園)一期新建學校房屋建筑工程 一標段;華明7號地商業設施超市、餐飲工程 二標段;華明7號地商業設施培訓中心;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服務大廈寫字樓開發建設項目施工總承包等中標工程共計中標面積350345m2,總造價100839.3243萬元的工程的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年度項目核實報表的匯總等工作。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服務大廈寫字樓開發建設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建筑面積42394.55m2,中標造價12573.8623萬元,地下1層,地上14層,這個工程是爭創國優的重點工程,要在保證質量保優的前提下,經濟也要創效,因此前期的成本測算就很關鍵了。我在熟讀合同和招標文件、中標文件后,積極和項目部質量人員溝通,對比實際施工方案中采取的措施是不是在當時投標文件中予以了考慮,逐一對比后將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及時提示項目部相關預結算人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及時和甲方進行簽證,規避這部分措施費支出帶來的經濟風險。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這個工程最終不僅在質量上取得了國優,經濟效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獲得了領導的好評。

2010年本人獨立編制完成了大港區中醫醫院遷建工程;天津濱海欣嘉園一期8號、9號地住宅及10號地公建(商業及超市)工程-六標段工程;天津市迎賓館六號樓大修改造工程;欣嘉園農民工生活區、商業街臨建工程施工工程;欣嘉園指揮部臨建工程;天津市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項目 一標段;天津濱海欣嘉園售樓處工程;天津濱海欣嘉園項目二期(4-6號地塊);天津醫院改擴建工程一期施工總承包等中標工程共計中標面積404062m2,總造價155210.3658萬元的工程的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年度項目核實報表的匯總等工作。

天津市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項目一標段作為天津市地標性建筑,總建筑面積103497m2,工程造價36817.9537萬元,地上鋼結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 5 層、地下2層。該項工程單體棟號體量大,造價高,我認真查閱圖紙結合該工程的合同工期分部位編制內部測算,與中標量單收入進行對比,積極調研市場價格,有力的結合工程施工期間的市場價格合理的進行成本支出測算,為內部經濟測算編制的準確性提供了保障。我克服種種困難,發揮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及過硬的工作能力,逐一確認分部分項工程的收入價格與支出價格的盈虧分析,為本工程最終盈利做出了最佳的經濟分析,得到領導的一致認同。

2011年,我獨立完成了天津市文化中心湖工程;天津市文化中心管控中心工程;天津臨港工業區污水濕地處理處置工程管理中心及養護中心工程;濱海北塘18-1地塊工程;濱海北塘18-2地塊工程;渤海銀行后臺服務中心工程;天津文學館工程;天津書畫院工程;雙港新家園集中供熱工程綜合辦公樓施工;天津市南開中學含英樓抗震加固改造;天津市南開中學伯苓樓抗震加固改造;天津市安居工程辦公室農業設施展覽中心項目(綜合樓、展覽中心、接待中心);天津健康產業園體育基地新建自行車館施工總承包工程;藍庭國際4號地二期項目;天津中醫藥大學學生公寓落地大修工程;中國聯通濱海新區通信樞紐樓一期施工總承包項目;丙烷脫氫年產60萬噸丙烯項目控制中心樓工程;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燃料中心實驗室;天津市文化中心附屬建筑換熱站土建整修工程等共計中標面積312995m2,總造價105014.7619萬元的工程的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年度項目核實報表的匯總等工作。

這里不乏重點、難點工程,如濱海北塘18-1地塊由11個棟號組成、18-2地塊由14個棟號組成,棟號多,工作量大,時間短,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針對這種多棟號的工程在測算過程中不僅要獨立測算單棟號的成本情況,還要橫向對比同類型棟號的成本支出情況,確保了在短時間內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測算工作。

2012年擔任分公司預算科副科長期間,我獨立完成了天津地鐵五號線現場工程指揮部、大港老城區初中工程、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精餾中心實驗室工程、捷通達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新建車間、寧河縣特殊教育學校、寧河縣橋北新區第一幼兒園、寧河縣橋北新區第一小學、洛陽麥斯達鋁業有限公司大部件鋼結構工程、天津數字電視大廈二期樁基與基坑支護工程等工程共計中標面積95168m2,總造價20611.2982萬元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等工作。

2013年我獨立完成了濱海新區區委黨校建設項目一號宿舍及動力中心工程施工(二標段)、天津市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項目(一期)工程施工總承包、濱海新區黨校項目2#宿舍、新建大港福春園中學、康寧津園養老院(樁基)、濱海直屬中學(一標段)、天津濱海新區輕紡經濟區起步區消防站工程、洛陽邁達斯鋁業有限公司擠壓車間鋼結構工程、康寧津園養老院(上部)、御海東苑等工程共計中標面積403277m2,總造價135180.5577萬元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等工作。

我通過總結自己多年從事經濟工作的經驗,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了《淺談項目工程管理工作》和《關于工程結算工作的認識和方法》兩篇獨著的論文,并在2013年8月份的《天津建工》增刊上發表了 。

我獨立完成了2014年中標的御海東苑;康寧津園養老院二期;濱海黨校大禮堂;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研發產業化基地一期工程;北辰秋怡中學;臨港經濟區商務大廈等工程共計中標面積376245m2,總造價169979.7633萬元的中標工程的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等工作。

2015年中標的天津中醫藥大學新建體育館及35KV變電站工程;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二期能源站;10KV變電站工程及地熱井泵房房屋建筑施工;河北西路小學;天津港大沽口港區倉儲物流中心一期工程輔助用房項目;濱海新區檔案館工程;南開區育梁道(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地塊項目;天津市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項目(一期)室外工程等工程共計中標面積302818m2,總造價79585.3034萬元,兩個年度的全部中標工程的合同交底、經濟測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分包合同的兩算對比審核等工作。

篇6

論文摘要:在教改中緊緊抓住課程模式改革,構筑適應職教特色的課程模式,以課程模式創新帶動全面教學改革和學校改革,達到培養技能過硬的職業人才的辦學目標。

強調職業能力、“培養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根本區別,也是職教特色所系。審視我國高職教育,發現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思想、課程模式、教學方法與普通院校并無多大區別,教學仍然是教師以說為主,學生以聽為主,實踐教學相當薄弱,走的仍然是學歷教育的老路。一些高職院校若論理論教學,比不上普通院校,若論職業技能訓練,比不上技校,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改革?眾所周知課程模式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是把教育思想、觀念、宗旨轉變為教育實踐的中介,要實現創新教育的目的,就必須改革課程模式,以課程創新帶動全面教學改革和學校改革。

一、引入新技術課程、新技術實訓項目、新技術教學內容

在計劃經濟時代,職校教學內容遠遠落后于生產實際,這種弊端在技術進步速度快的市坊經濟時代就非改不可了,我們應按照教學內容緊跟企業技術進步的原則,在充分調查企業新技術應用情況的基礎上,淘汰過時的課程及教學內容,引入新技術課程,新技術實訓項目,新技術教學內容。如在機類專業引入《機械CAD》課程及電腦繪圖員考證訓練項目;引入《數控原理加工與編程》課程及數控機床上崗證考證訓練項目;在財會專業引入《電算會計》及《常用財務軟件》課程;在工民建專業引入《建筑CAD》及《建筑監理》課程;在全校增開《多媒體技術》及《辦公自動化技術》選修課,還可以請走在技術進步前沿的科技人員來校舉辦新技術講座等。新技術教學內容的引入,可以大大縮短教學與技術進步的時間差,增強畢業生的適應能力。

二、開設綜合化課程

職業教育要培養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須用大塊時間強化職業技能訓練,就必須在確保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增加實訓時間。怎么辦?學校應組織專人深入企業調查,了解職業崗位群對畢業生知識技能的要求,精選理論課程及教學內容,果斷刪除無用、少用、重復、過時的課程和知識點,在此基礎上開設綜合化課程。如在機類專業開設《機械設計基礎》綜合課,取代過去的《工程材料》、《公差》、《工程力學》、《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等課程,將原來400多學時的教學內容精選壓縮為200余學時;在電氣自動化專業開設《電機與控制》綜合課,取代過去的《電機原理與拖動基礎》、《電氣控制》等課程,將學時由原來的320學時壓縮為150余學時。綜合化課程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對知識面寬度影響不大,深度有所取舍,因而可以擠出大量課時,為加強實訓提供了時間保證。

三、在專業選擇、教學方式、課程沒置等方面“活” 字當頭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痹谥R經濟時代,技術進步日新月異,人才需求千變萬化,因此職教必須在教方各方面活字當頭,與時俱進。

1、專業分流活。傳統辦學模式學生選擇專業是一錘定音,學生意圖根據市場和個人興趣中途變換專業非常困難。這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對學生的前途和心理形成負面影響。為此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群集職業教育思想,構建 “專業分流式”課程模式。如在大電類專業中,第一學年開設相同的基礎課程,第二學年進行專業分流,從中分離出電氣自動化、電子貼片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家電等專業。即使同一專業,根據崗位群要求,也可以分出若干不同的專業方向。如電子商務專業,在第二學年可以選擇金融方向、物流方向、網絡營銷方向、客戶服務方向、供應鏈管理方向、企業電子商務方向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人才市場的變化和個人興趣及志向在第二學年或第三學年靈活地選擇專業或專業面向,其成才目標明確,學習興趣濃厚,就業對口性強。

2、學習方式活。傳統的課程模式強調學科本位,具有學科封閉、教學時空封閉、內容交叉重復的弊端,學生難以形成認識客觀世界的完整圖景。新課程模式應注重能力培養,倡導自主探究式學習,我們應大力推廣啟發式教學法,貫徹精講多練原則,盡可能采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

3、課程創新活。為了適應技術創新和專業分流的教學需要,應在各專業普遍實行模塊化課程體系,將有關課程分為通識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拓展能力等模塊,按照各專業的知能結構、靈活選擇模塊。

四、實行能力本位課程模式

我國職業教育主要有兩種課程模式,一種是以學科為中心的知識本位課程模式,它以學科體系為導向設置課程,實踐教學為理論教學服務。其優點是易于組織教學和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取知識;缺點是弱化實踐能力培養。另一種是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能力本位課程模式,它以實踐技能培養為導向設置課程,理論教學以實踐技能培養為軸心。其優點是實踐能力培養扎實,學生動手能力強;缺點是實訓條件要求高。比較兩種課程模式,很明顯能力本位課程模式更適合職教培養目標要求。這種課程模式直接瞄準某種職業,職業能力培養在課程模式中清晰體現,課程目標與就業目標掛鉤,縮短了學校教育與就業需求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畢業后直接上崗和繼續發展打好基礎。

實行能力本位課程模式的具體做法是:第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明確勝任職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標準。第二、根據職業能力遞進規律確定技能訓練主線。第三、確定與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形成有關的課程。第四、分析課程之間的系統性、邏輯性及與職業技能訓練主線的關系確定課程模式,擬定教學計劃等教學文件。

能力本位課程模式有四個特點:一是實訓時間較多,實訓課與理論課學時比一般為1:1。二是把職業能力要求引入教學,使教學目的性更明確,縮短與工作實際的距離。三是將技能實訓與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掛鉤,確保了畢業生 “一書多證”,為畢業生上崗創造有利條件。四是專業理論課與實訓課同步開設,打好基礎,既利于技能學習與掌握,又使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底蘊。

我國高職教育只有幾年歷史,沒經驗也沒框框,只要我們勇于開拓創新,一定能走向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質量;質量檢測;質量檢測管理

1 引言

近幾年,我國建筑工程質量事故頻發,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問題再度引起人們的重視。盡管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引入監理機制,但是對于很多建筑工程而言,質量檢測管理方面仍然缺少有力的制度和執行力,致使建筑工程質量問題頻發。那么,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引起建筑工程質量遲遲得不到有效的監管呢?這當中,有制度上的問題,也有人為的原因。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水平?這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業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論文從當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現狀入手,詳細分析造成質量監管力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質量監管措施,以期能夠從制度層面完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措施和質量檢測管理水平,并以此和廣大同行分享。

2 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現狀分析

我國提出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機制距今僅僅才走過了20多個年頭,盡管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無論質量檢測技術,還是質量檢測設備,目前都無法滿足市場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的需求。縱觀目前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質量檢驗檢測理念落后

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普遍采用國標,而我國質量標準相較于世界通用標準而言,尚有一段差距,這就導致了我國建筑工程質量與世界上一流的建筑工程質量無法相提并論。更重要的是,我國質量檢測人員普遍采用事后質量檢測的方法,而國外建筑工程普遍采用事前質量監督、事中質量監管、事后質量檢驗的措施,這使得我國建筑工程在質量檢測理念方面無法與國際接軌同步。

(2) 質量檢驗制度不夠健全

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起步較晚,相較于國外發展仍然比較比較落后。盡管目前我國的工程質量檢測檢驗機構非常多,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保證質量檢測檢驗的機制仍然不夠健全,最重要的表現在于兩個方面:第一,質量檢測主體責任人相對不夠明確,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對于質量問題都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第二,質量檢測主體責任人懲罰力度較小,我國目前對工程質量責任人的懲罰力度相較于國外非常小,也就是說懲罰成本太低,造成了實際上的工程質量的不夠重視。

(3) 質量檢驗技術及設備落后

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技術相對落后,同時所使用的質量檢驗檢測設備也無法滿足當前市場上的應用需求,很多裝備仍然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所購買和使用的。面對現如今高質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工程,很多檢測設備在檢測精度上都已無法保證,因此質量檢測技術上的落后同樣造成了質量監管不力的局面。

(4) 質量檢驗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技術起步較晚,因此很多質量檢驗檢測人員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都是由現場的項目經理逐漸演變而來的,承擔起項目質量檢測的責任。實際上,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是一門系統的學科,需要經過專門學習和培訓的人員才能夠勝任;再加上很多質量檢驗人員責任心不強,職業道德不佳,更容易造成質量監管上的漏洞。

3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建議

3.1 質量檢驗不力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目前建筑工程質量事故頻發、質量檢測不力局面的主要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長效有力的質量檢測機制

目前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方面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缺乏長效有力的質量檢測機制。很多建筑工程企業都有自己的質量監管團隊或者部門,這種質量監管的實效無法得到保證;還有的建筑工程企業將質量監管外包給第三方監理企業,盡管由第三方實施質量監管與檢測,但是即使出現質量問題,很多工程負責人都會通過公關手段解決第三方質量監理所提出的質量問題。這種缺乏質量檢測機制下的建筑工程質量市場必然是質量問題頻發。

(2) 缺乏質量監管懲罰責任機制

目前在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領域,很多工程即使出現了質量問題,或者在驗收合格后出現質量問題,相關的人員問責力度也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現階段下我國建筑工程質量主體責任不明確,主體含糊不清,導致了一旦發生質量事故,很難界定責任主體;其次,即使責任主體明確,很多也只采用罰款了事,并無相應的行政處罰,這就導致了質量責任處罰代價過低,從而使得很多質量檢測檢驗責任人思想上不夠重視。隨著近幾年對工程質量責任主體處罰力度的加大,相信會逐步建立起質量監管懲罰責任機制。

(3) 缺乏專業人才的培養輸送機制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有著嚴重的缺口,導致目前現有的質量檢驗人員壓力過多,很多技術人員都同時承擔著若干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檢驗檢測任務。造成目前質量檢測專業人才的匱乏,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國目前并沒有形成像國外那樣的穩定的人才輸送體制;第二,我國現有的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人才培養普遍依賴于職業技術學校和專科學校,普通高校尚未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因此很多學生畢業后不愿意到工程質量檢驗檢測部門工作,進一步加劇了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

3.2 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建議

針對目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的現狀,結合上文對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的分析,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實施:

(1) 構建嚴格的質量監管機制

結合目前我國已經建立的省市級質量檢測檢驗機構,進一步細化質量檢測檢驗職能,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沒有漏洞,主體明確,責任明晰。只有構建嚴格的質量監管機制,才能夠從根本確保質量檢驗檢測的水平。一旦發現施工質量問題,必須逐層上報,同時審查質量問題原因,雙管齊下,確保將質量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

(2) 加大質量監管事故處罰力度

逐步建立建筑工程企業質量檢測信用等級,按照質量檢測結果及質量安全事故等級建立企業的信用等級,按照信用等級實施分級管理;同時,逐步加大對質量監管事故的處罰力度,依法追究主體刑事責任,提高對質量安全事故的管理成本,從而讓廣大建筑工程企業負責人主動認識到質量檢驗檢測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進而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

(3) 加強施工現場質量檢驗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理人員及質量監管人員要加大對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測與檢驗,從檢測密度、檢測深度、檢測廣度三個方面提升質量檢測檢驗的實效性,深入開展質量檢測安全教育活動,同時對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各個因素,如施工工藝、施工設備、施工人員等實施分類專項管理,確保工程現場施工質量得到保障。

(4) 建立專業技術人才輸送體系

一方面,建筑工程企業要加強內部質量檢測檢驗技術人員的培養,可以通過老帶新、一幫一等活動逐步培養自己的質量檢測管理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福利待遇等手段招攬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在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方面的人才培養機構、人才待遇、用人單位等方面都要加以傾斜,從而能夠為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領域輸送專業技術人才,以解決技術人才缺乏的局面。

4 結語

建筑工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件特殊的商品,那么商品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商品的生命。因此,質量檢測管理工作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只有自上而下將建筑工程質量的檢測與管理工作重視起來,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水平。很多建筑工程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盡管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高質量監管水平和執行力度,但是并沒有從制度上加以保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于質量監理人員。本論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的現狀,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對于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導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崇山.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20-21.

[2] 劉艷艷.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研究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9):39-40.

[3] 周濤.淺談工民建工程的質量檢測[J].城市建設,2009,(32):101-102.

篇8

論文摘要:建筑力學課程是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為適應高職院校經常采用的“2+1”教學模式,要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及教學內容體系,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專業教學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目的,以此達到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變應試教學為素質教學;轉變教學指導思想,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傳統考試方法,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

一、轉變教學指導思想,變應試教學為素質教學

建筑力學是高職工民建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建筑力學課程學的如何,直接關系到其它專業課程(如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等課程)的學習。在建筑力學課程教學中,應強化學生的工程概念,培養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創新精神,變應試教學為素質教學,適應“2+1”教學模式。所謂“2+1”教學模式就是2年在校學習相關專業知識、1年頂崗就業實習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應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廣泛聯系實際工程,如塔式起重機上平衡鐵重的確定等,使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力學在實際工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力學的積極性,做到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這對拓寬學生的工程知識面,增強他們的適應性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改革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素質

傳統建筑力學課堂教學是根據專業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學時,依據確定的教材編制授課計劃,明確教學內容。由于職業教育的現實性,決定了高職力學課程是動態的,但教材往往滯后于現實需要。再加上現行教材仍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系統性與完善性,導致教師在力學課堂教學中仍跳不出“知識本位”教學,甚至出現所傳授知識“無效”的現象。因此,教師必須按照“實用、實效”的原則來精選課堂教學內容,減少或刪除部分理論推導及相關知識,加強應用計算方面內容,補充課外實用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傳統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結構進行重新整合,解決與課程中有關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復問題,還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避免簡單重復,盡量多講工程實例和教學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綜合歸納能力和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專業的性質、特點,結合工程實例進行分析,同時讓他們親手操作實驗儀器,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處理數據,自己提出問題,直至作出結論。這對于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是相當有益的,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課堂教學理念,適應職教形勢發展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課堂教學理念則是其理論基礎,也是原始起點。有什么樣的課堂理念,便會形成什么樣的課堂教學。在現代建筑力學教學中,應樹立以下基本理念。

1.學生發展本位的教學價值觀

這種理念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智力,以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發展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全面加以關注。這種教學理念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指明方向并積極創造出支持開放性探究學習的氛圍,把一切教學行為定位于支持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堅持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往、交流、共勉、溝通、啟發、補充與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時時交換彼此的感情、體驗與觀點,以豐富教學內容,獲得新的發展,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教學相長,成為學習的共同體,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學習的潛能。

2.注重全面發展,承認個體差異的教學過程觀

這種觀念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潛力,其潛力各不一樣,興趣也各不相同,學生的這種潛力需要合適的教育加以開發。傳統的建筑力學課堂教學理念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飽”、“吃不了”、“吃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要扭轉這種教學的被動局面,教學必須正視課堂群體教學與學生個體差異之間的矛盾,打破傳統力學課堂教學的一統模式,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實施“差異教學(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最大程度的掌握知識。

3.著眼于學生成長的教學質量關

作為建筑力學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進建筑力學課堂教學的“質”與“量”的改革?!傲俊奔礈p少學生負擔,減少學習時間;“質”即采用適當的課堂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厭學”變為“樂學”。高職教育的建筑力學教學課堂作為現代課堂中的一種,既存在共性,又有獨立的個性。這種個性是建筑力學教學課堂自身內在的規律,課堂理念與之符合,可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與之不符合,職業技術教育就會停滯不前。

四、改革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建筑力學課程有很強的工程背景,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很難給學生提供真實的情景環境,難以體會到實際應用的樂趣,不能激發學習信心和熱情。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手段進行改革,變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為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變靜態封閉的教學過程為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變傳統的“填鴨式”傳授為現代的“研究性學習法”。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工程實例通過屏幕生動展現,著力幫助學生解決力學模型建立的問題。用動畫將抽象難懂的內容形象地表達出來,化抽象為形象,以化解教學難點、縮短認知過程。同時,多媒體教學的新穎性、趣味性和多樣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不僅形象生動、賞心悅目,而且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形象客觀地再現具體事物,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給他們提供自由想象和發揮的空間。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基本上能消化該節課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黑板和粉筆也有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在推證力學原理和公式的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另外,實際模型具有形象、生動、真實感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注意采用。

五、改革傳統考試方法,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形勢

考試內容、考試方法不改革,考試的導向性就不能根本扭轉。隨著我國越來越重視對人才能力的要求,原有的考試模式重結果輕過程、重分數輕能力,嚴重制約著力學教學改革的發展。近年來,在建筑力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實踐中,我們對成績考核與考試方面進行了初步的嘗試與探索。

首先,在考試內容上減少以再現書本知識為主的考試內容,加強對學生理解知識,應用知識,特別是綜合性、創造性地應用知識能力的考核??荚噧热莞母锸强荚嚫母锏闹攸c,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所在。因此,卷面主要出一些靈活性大、知識面寬、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強的題目。改革標準答案式的成績評價方法,注重考查學生的解題思路和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考試易活躍學生思維,更易激發創新意識,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避免了考前突擊、死記硬背、考時抄襲等不良現象,從而使考試真正成為進一步深化學習的重要教學環節,不再被學生視為沉重的負擔。

其次,在考核方式、方法上,應該有利于識別學生的創造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只考他們的記憶力。應改革單一的閉卷筆試,分別采用開卷筆試、大作業、讀書報告、課堂提問、實驗操作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符合課程內容特點的考試方法,不僅減少了作弊現象的概率,還起到了促進他們學習的作用。

為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筆者認為,在考核形式上應改革一次性結課考試的做法,采用多種形式以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的考核與督促,并增強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平時的考核可以采用作業、課堂提問、討論、報告、實驗操作,以及階段性測驗等多種形式。這種變一次性、終結性考試為學習全過程的考核形式,有利于課程分階段目標的實現,可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習的功利性,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長期制約學風、考風建設的狀況,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也可適當分散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能較為準確地考察學生在每個階段掌握知識的實際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地映出一個學生的真實成績和綜合能力。為此,學生學習后的成績評定應采取平時成績(包括上課考勤及專心程度、提問回答情況、作業情況、讀書報告、階段測驗、大作業和實驗成績等)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的分階段的全程性的考核方法。

總之,建筑力學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面對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指導方針。為了使我國教育事業與國際接軌,應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改革,并在改革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都本偉.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縣級電大;核心能力;分析;戰略選擇

經濟全球化、技術信息化加速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大眾化、市場化,同時伴隨著民辦高校的不斷涌現,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處于這種競爭環境的邊緣帶,電大,尤其是縣級電大為贏得競爭優勢,以求生存和發展,必須重視其競爭戰略的選擇和實施??h級電大應當選擇怎樣的競爭戰略已成為縣級電大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須知,競爭戰略的選擇依賴于其自身系統所具有的優勢,其中核心能力則是關鍵的優勢。因此,縣級電大戰略選擇的前提是核心能力的分析。

一、核心能力概述

1.核心能力內涵

學校核心能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產生競爭優勢的要素作用力,具體地說是學校的集體學習能力和集體知識,尤其是如何協調各種專業、教學技術,以及如何將多種教學技術、科研成果、市場需求和開發、創新活動相結合的知識與技能。

有些學者將學校核心能力界定為:學校的核心能力就是學校以技術能力為核心,通過對戰略決策、科學研究及其成果產業化、課程設置與講授、人力資源開發、組織管理等的整合或者說,通過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現而使學校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

筆者認為前者對核心能力的界定更具普遍含義,因為,首先前者強調了一個組織群體的集體學習能力及知識,其次,它突出了將學校所擁有的教學技術、科研成果等與市場需求、開發創新活動結合的知識和技能,即“擁有”與“運用”、“創新”的有效統一。

2.核心能力特征

(1)技能獨特性

技能特征是識別核心能力的主要特征,包括科研能力、科研轉換能力、教學能力、培訓能力等。例如,學術研究與科研轉換能力方面,浙江大學以工民建、電機、光學等著稱;北京師范大學以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等領先于同行。但科研、學術研究與科研轉換能力僅是評價學校擁有技能的指標之一,高校具有特色的培養方式或有差異的服務方式也是評價技能的關鍵指標。比如,各級電大單從學科積累、專業設置等諸多方面技術含量是無法與普通高校相比的,但電大將培養地方人才,尤其是縣、鄉村人才,包括各類民營企業、個私企業所需的專業人才確定為特色服務方式或者說與普通高校有差異的服務方式,教學手段則采用網上導學與面授輔導相結合形式,從而使電大在競爭劇烈的高等教育市場中站穩腳跟。

當然,沒有一所高校擁有各種優異的技能或服務方式,但能取得成效的高校通常是擁有關鍵性技能或有別于它校的差異方式,并能充分發揮這些方面的優勢。

(2)服務價值性

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企業逐漸將“利潤最大化”目標轉向“創造更多的顧客”,進而提出“真誠服務到永遠”。無論這些目標選擇如何變化,其本質特征是企業長壽,也就是說,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性被用戶所認可、所接受。事實上,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性是企業核心能力外在、客觀的體現。相對而言,高校核心能力的外在體現是教育、教學服務的價值性:符合用戶(個人、企業及各類組織)的需求和偏好,滿足中小企業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以及家庭與個人對教育回報率的期望等。以用戶對“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性認可為準則的理念,包括以用戶價值需求為導向的管理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學校領導所認可、所接受。

因此,服務價值性是學校競爭能力,即核心能力的主要特征之一。

(3)資產占用性

所謂資產的占用性,指組織的戰略資源深深扎根于組織內部,很難被他人占用、很難被他人模仿,因而競爭優勢就相對穩定。資產既包括有形資產,也包括無形資產,但在學校核心能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我們將資產分為四類:市場資產、知識產權、人力資源和基礎結構。

①市場資產。它表現為學校和其市場或顧客的關系,包括學校聲譽、顧客選擇傾向(學校選擇、專業選擇)、畢業后適應企業需求及勝任崗位狀況等。學校聲譽有品牌效應,聲譽好的學校往往能吸引優秀的師資與高素質的學生。市場資產直接涉及到師資來源、生源,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認可度,所以,市場資產成為學校的核心能力。

②人力資源。主要指師資、管理者及決策者的才能。具體來說,包括整體技能、創造力、管理技能、領導能力等,是學校獲得競爭力的基礎。

③知識產權。包括技能、版權專利、各種設計專用權等。如科研發明專利,書籍、學報的出版與發行,學校校徽設計等。

④基礎結構。指管理哲學、校園文化、學校運行的各種制度、教學技術、工具,以及工作方式和程序等。

資產占用性是學校長時間積累與沉淀的結果,難以復制和模仿,因而不易被轉移。

(4)價值耐久性

價值耐久性,主要指學校不斷開展創新活動,促使無形資產的不斷增值,因而社會信譽得以持久保持。耐久性的無形特征越多,學校的資源戰略價值越大,從而其核心能力越強。

二、縣級電大的核心能力分析

(一)縣級電大核心能力的確認

依據核心能力的特征,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確認縣級電大擁有的核心能力。

1.市場和事業的開拓能力

由于社會對教育需求的種類及方式差異性很大,這往往造成教育“供給”的不足或缺口。例如農村、山區、海島等成人學歷教育,往往是普通高校力所不能及的。而縣級電大具有綜合運用信息技術、面授輔導及網絡導學獨特服務技術。這種綜合運用多種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特殊技術,使得縣級電大能適應農村、山區、海島等成人學歷教育,因此可以說,縣級電大具有較強的教育市場和相關事業的開拓能力。

2.對消費者消費回報期望的貢獻能力

(1)成本領先對消費者的貢獻能力

由于電大采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從而平均教育成本比普通高校同類專業的平均成本低很多,對消費者的貢獻較大(消費者剩余較大)。事實上,這是一種成本領先戰略,因而自然形成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2)開放性對消費者有效利用時間的貢獻

電大學生除了參加少量且必要的面授輔導課外,還可定時或不定時參加網上學習、討論或交流。因而學生可充分利用自己有效的時間來學習。

(3)資源共享對消費者期望學習資源的貢獻

電大教材全國統一,如浙江電大下屬縣級電大學 員可享受到兩種媒體以上開放教育課程教學資源,網上資源月更新率也達到了95%。同時,還可進入網上圖書館,結束了遠程狀態下自主學習者沒書可看的歷史。全國電大互聯網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學習資源。

對消費者消費回報期望的貢獻能力,本質上體現了縣級電大對消費者服務的價值性。

3.阻擋競爭者模仿的能力

縣級電大阻擋競爭者模仿能力主要體現在包括網絡教學、面授輔導及論文(包括課程、畢業實踐)指導、優質資源共享的組合能力上。單就個別項目來看,不足于顯示其競爭力,例如,比較面授輔導,普通高校的優質師資及充裕時間是縣級電大無法類比的,又如網絡教學,普通高校的網院也具備這個能力。但就綜合能力來看,則唯獨電大占鰲頭。一些網院缺乏面授輔導從而導致學員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或知識點歸納變得極為困難,特別是課程實踐、畢業論文指導網院更是鞭長莫及,如某重點大學的網院在富陽設有教學點,該網院的畢業生在論文寫作時,常常碰到一些無法克服的困難。因而迫使這些學生去尋找那些與高校網院不相關的電大教師求助;而普通高校對遠程成人教育(例如函授)、夜大學等,無論在優質資源共享方面,還是在經常性的答疑解惑方面往往又顯得捉襟見肘。

阻擋競爭者模仿的能力及電大多年的辦學成果顯示的聲譽構成特別方式的資產占有;同時,縣級電大已形成被市場認可的價值耐久性,例如,歐美等國的大學都認可電大畢業文憑。

(二)縣級電大核心能力培育與拓展

學校的核心能力是包括技能、知識、組織的復雜體系,是長期實踐、培育積累的結果。

要使縣級電大長期生存并不斷發展,依據現有的核心能力尚不足于站穩腳跟。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育與拓展核心能力:完善教學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社區教育――適應地方產業發展的多元化非學歷教育。

1.完善教學資源,發揮整體優勢

電大多媒體教學資源、網上教學資源、網上圖書館及文本資源日趨完善、優化,但作為教學資源主體的師資隊伍的優化未到位。因此,縣級電大須充分利用并發掘現有教師資源,實行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專家型教師的梯級開發,以優化師資隊伍。例如,浙江電大富陽學院從2005年12月開始實行六級聘任制,即綜合教師的學歷、職稱、科研成果、教學能力及對教學貢獻的大小劃分成專家型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勝任教師、合格教師及不合格教師,并按不同檔次的教師聘任提供不同的月獎。不合格的試用一年或解聘;搞好在職培訓,優化教師學歷結構;積極鼓勵教師在職攻讀學位的同時,還要對教師進行現代遠程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教育管理、教學設計等基本理論及媒體實用技術的培訓,以提高遠程教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引進人才或擴展兼職師資隊伍,建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結構。教師職能結構既要明晰化,又要注重培養大批具有綜合技能的多面手教師,例如能同時承擔課程設計、編導、課件制作、課堂輔導、網上導學的責任教師。

2.校園文化建設

電大雖有面授輔導,但課堂上短暫的答疑解惑缺乏師生及生生間的情感交流,因而使不少學生不認可自己是學生,也不認可教師、課堂及學校的真實存在性;不少學生對網上虛擬課堂并不重視,個別則是從不進入網上虛擬課堂的。形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有多種,但主要因素是電大校園文化建設的缺位或力度不夠。教育是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的活動,生活是文化之源,文化又在改造和超越生活。教育――生活――文化,這一邏輯鏈條,把校園文化建設緊緊依附在教育、生活上,學校文化承載著改革教育、改善和超越生活的使命。校園文化建設不僅開發教學過程的文化內涵,而且賦予教學過程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從關注和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入手,從豐富師生的教育生活入手,將使學習變成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清華、北大的學術固然是引人注目的,但她們的校園文化是吸引學子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縣級電大須將校園文化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能力部分加以培育。

3.社區教育――適應地方產業發展的多元化非學歷教育

依據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目標,不少城市開始構筑社區教育框架。在市、縣(區)政府作為社區教育主導者外,由誰擔任主要教育任務,一直是各地專家、學者研討的主題。從目前各縣(區)電大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教學特點來看,最適合承擔社區教育的教學任務,這是一般院校很難適應和勝任的。因此,縣級電大要將其列入拓展的核心能力。浙江電大富陽學院已于2005年掛上第二塊校牌――富陽市(縣)社區教育學院。經過近一年的運轉,已在這個領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及聲譽。

三、縣級電大戰略選擇

1.縣級電大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企業戰略選擇的一種科學方法,即將企業外部環境(威脅、機會)及內部環境(優勢、劣勢)列于表1中進行比較,分析,尋找出外部環境的主要因素及內部環境的主要因素,為企業戰略選擇提供依據。SWOT分析同樣適用于學校戰略選擇前的環境分析,根據前面分析,我們將縣級電大的如下:

2.戰略選擇分析

在SWOT分析基礎上,我們建立相關分析模型圖(見圖1)。若學校處于第1象限,表明外部有眾多的機會,而學校又具有強大的內部優勢,則學校宜采用成長型戰略,即學校對原有學科、專業等進行擴展;若學校處于第Ⅱ象限,表明外部有眾多的機會,而學校內部劣勢占主要地位,則學校宜先穩定(鞏固)現有辦學規模,而后,當優勢增加、時機成熟時再采取成長型戰略;若學校處于第Ⅲ象限,表明外部威脅占主導地位,而學校內部劣勢也占主要地位,則學校宜采用緊縮型戰略,即學校對原有學科、專業的招生規模等采取縮減;學校處于第Ⅳ象限,表明外部威脅占主導地位,而學校具有強大的內部優勢,則學校宜采用多元化戰略,即“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例如以遠程教育為主,兼“營”社區教育、技術培訓等。

由于各地縣級電大外部面臨的機會或威脅基本相同,而內部優勢或劣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所選擇的戰略是不同的。例如,浙江電大富陽學院既有較強的內部優勢,也有較多的劣勢,相比較而言優勢占主導,而機會與威脅比較,威脅占上風,因此,該學院選擇第Ⅳ象限,即多元化戰略。近兩年來,富陽學院與當地不少企業合作開展技術、業務培訓工作,包括承擔富陽市社區教育教學工作,同時開展各類職業教育及與一些普通高校合作開展學歷教育工作。以遠程教育為主,兼“營”多種教育業務,使富陽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四、結語

除了用SWOT分析方法來作出戰略選擇,我們也可運用戰略選擇矩陣、戰略聚類模型等方法來籌劃學校的發展戰略。在選定戰略方案的實施中,依據內外環境的特點,學校各學科或部門可以參照企業競爭戰略中經常運用的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及集中化戰略等競爭戰略,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相應戰略,以使學校從總系統與子系統都處于良好的競爭地位。

[作者簡介]

葉亮,浙江電大富陽學院副院長。

篇10

關鍵詞:土木工程 深基坑施工 風險管理

隨著國家城鎮化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和城市地下工程與日俱增,深基坑工程的數量同時增加。我國在建筑工程的基坑圍護體系的設計計算方法、施工技術、監測手段以及基坑工程理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建筑工程深基坑具有工程工期長、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現場施工條件與環境復雜、對環境影響控制要求高等特點,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容易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引發其進度、質量和費用等控制目標不能實現的風險,因此對建筑工程深基坑進行風險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1.深基坑工程的風險來源

1.1工程設計的風險

第一,不按照工程建設基本程序進行設計,沒遵循“先勘察后設計”的基本程序;第二,設計過程中,沒有執行國家強制性規范規程。有的深基坑工程設計,為了迎合投資方的利益需求,人為地減少材料的使用數量,驗算使用的安全系數進行縮小,從而導致了的事故。第三,在深基坑工程設計時,沒有進行充分的論證,設計方案不符合現場的實際情況,盲目的套用別人的設計方案,考慮的條件不充分,采用的支護形式不適當,對土體強度的指標進行選擇時也沒有實事求是。

1.2施工人員的風險

深基坑工程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缺乏深基坑施工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造成深基坑工程巨大的風險。施工機械的操作人員,沒有按規定要求持證上崗,不能夠熟練地進行操作和處理設備的常見事故。

1.3 施工環境的風險

建筑工程深基坑工程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工程所處地域的自然條件直接影響著工程的安全性,需要綜合考慮所在地的臺風、暴雨、寒帶的嚴冬和酷暑時期的施工時間的影響。

工程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對深基坑工程影響較大。例如:進出施工現場的通道、排水和供水設施、供電和供氣等情況。地質鉆探與土壤地質水文等情況的變化都直接影響著深基坑施工。

氣候方面,長時間的暴雨和臺風,施工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等,都是深基坑的風險因素。

1.4施工過程的風險

(1)隨意修改設計。隨意減少支護樁的錨固長度,使樁的懸臂部分相對加長,從而造成支護樁嚴重傾斜;隨意將深層攪拌止水樁改為壓密注漿,造成嚴重的樁間流砂。

(2)施工管理混亂,安全意識淡薄?;邮┕て陂g,施工單位管理混亂,對人員和材料及施工進度的管理缺乏經驗,沒有風險意識。

(3)降水、排水、防水的措施不力。軟土及膨脹土場地,由于沒有及時用水泥砂漿封閉基坑坡頂及坡面使外部水浸入土層,或者沒有采取有效的隔水、排水措施,使臨空面附近浸泡,基坑穩定性大大降低。

(4)施工單位沒有嚴格遵守施工規程。挖土機械停在基坑支護結構附近反鏟挖土,使支護結構所承受的荷載大大增加,造成支護結構大變形;支撐系統施工時圍檁與擋土墻沒有緊密結合,或為施工方便挖土至一定深度未及時加撐,造成支護結構大變形;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清底措施不力引發事故。

(5)施工質量差。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差直接影響到深基坑的工程質量,例如:中間支柱較少且支撐長度較長,連接不牢固,造成支撐平面失穩或扭曲;設置支柱時軸線偏差過大,造成偏心受壓;焊接牛腿等構件時,由于未清理干凈支柱上的雜物,使得焊接質量低劣。

2.深基坑施工的風險管理

根據上述深基坑工程的風險來源分析,要實現建筑工程深基坑的風險管理,應采取如下方法。

2.1遵循“先勘察后設計”的基本程序

深基坑工程必須遵循“先勘察后設計”的基本程序。深基坑工程勘察除進行建筑物常規勘察內容外,還要探明和查清基坑開挖使用范圍內不明地下的障礙物,對工程所在地的地質和氣候進行深層分析。施工時發現不明障礙物時,不得貿然施工,要在查明障礙物,采取相應的、不留隱患的施工措施后,再行施工。

2.2嚴把工程設計質量關

認真做好深基坑工程的設計工作和相關方案的慎重選擇,從源頭上減少風險隱患。對受力模型的選擇,都是要進行全面的研究,做到準確無誤,減少設計少的漏洞,設計時應考慮到各種不利情況的發生。選擇有深基坑設計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工程設計人員,總結之前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需要聘請專家進行審核。根據自身工程要求和條件,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安全和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出一個安全、可靠、經濟的包括圍護結構選型、設計、土方開挖、控水、地基加固等內容的整體設計方案。深基坑工程的設計圖紙除完成設計院內部質量審核外,要提交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審查。

2.3施工中保持與業主和設計的及時溝通

因為從設計方案到現場實際施工過程中,期間必然存在這一定的誤差。如果發現施工圖紙依據的地質資料與實際不符、差別較大時,要及時的與業主和設計進行溝通。如在一些城市區域時,馬路兩側的地質情況也會有著較大的差別,比如土層的分布、微承壓水、承壓水的層厚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的與設計部門溝通,及時的進行施工方案的更改。如有一些工程由于工期特別緊,施工單位等圖施工,拿到圖之后,留給消化圖紙、提出變更設計充分理由的時間不多。按圖施工后,發現原來的研判與實際差異較大,這時即應與業主、設計、

監理溝通,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2.4 嚴格控制施工材料

有什么樣的材料就有什么樣的工程,對深基坑工程的材料管理顯得至關重要。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鋼筋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所占的比重在一半以上。但是鋼筋和混凝土的建材質量也會有變化的時候,絕對不可疏于管理,大意麻痹。因為深基坑的建筑特性,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再發現材料質量存在問題,那么已為時已晚,不可能進行推倒重來,不像地面工程。承包商應當按照《建筑材料質量標準與管理規程》進行嚴格管理,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裝備必要的計量檢測設備,委托專門檢測單位檢驗、檢測。對輔材,如焊接材料,同樣也需嚴格管理,把好質量關。

2.5 對施工單位的管理

對從事基坑工程的施工單位,應按有無資質條件進行嚴格審核,無資質者不得承接施工任務;要對專業分包進場前的資質預審、專業考核、管理專業技術人員配備等狀況要進行認真的考察了解,進場后一旦發現與實際情況有明顯差異、不能勝任專業分包任務的,需要及時清退、更換。

2.6選擇有相應資質條件的監理單位進行基坑工程的監理工作

要求有專業資格的監理工程師對基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進行審查,盡量避免因監理對施工管理程序掌控不當引起的風險。

結束語 每個深基坑工程事故可能都是由許多不利因素組合在一起而共同引發的,它與深基坑工程自身、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測及工程管理、自然條件等因素都有密切關系。因此,對深基坑工程進行風險分析管理是減少事故、提高基坑開挖與支護技術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臣俊.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風險管理研究[C].//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暨第二十屆地鐵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0:303-306,321.

[2] 黃宏偉,邊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風險管理[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1(4):611-61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