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范文
時間:2023-03-24 04:1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回歸到市場,筆者認為文化傳媒板塊的投資機會可能再次來臨,理由有三:
一是政策持續加碼。三中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體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是文化大國,但并非強國。公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早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就已經明確,此次會議再次提出,向市場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文化傳媒板塊仍將受政策的持續推動,這一點在未來財政支出力度方面會體現。
二是假期節日效益。12月25日圣誕節,1月1日元旦節,后面還有1月31—2月6日的春節。時間跨度較長,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會較旺盛。各種賀歲片,大型影視劇、新游戲等都會陸續出爐。
三是當前文化傳媒板塊本身成長性較好。通過Wind數據顯示如下圖:
到了年報,毛利率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利潤增速等還會增加。這個行業整體上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據有關文獻資料,美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歐洲平均在10%~15%之間,目前我國不到5%,但國家對其的定位是逐步成為支柱型產業。另有數據顯示,西方家庭的文化消費占家庭總支出比例的15%-18%,推算下來中國即將釋放出的文化消費總量可達5萬億元,文化傳媒產業鏈將會迎來較大的機會。圖書、影視劇、網絡視頻、動漫、游戲、廣告等子行業將會持續壯大。
篇2
關鍵詞 經濟法價值 住房保障 法律制度
作者簡介:宋國強,徐州市豐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研究方向:經濟法。
《黃帝宅經》:“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通天地”。 住房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具有商品和社會保障的雙重屬性。 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這項社會民生問題,十屆三次會議報告首次明確“社會要更加和諧”“住有所居”“讓人民生活的更有尊嚴”十七大報告又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住有所居。”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指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改善符合國情……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合理調整分配關系……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實現這些民生目標,必須解決解決好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孟子曰:“民之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那么對于居民來說“房子”就是“恒產”。解決住房問題的前提是必須建立較為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制定位階高,具有權威性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逐步解決我國住房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近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過度市場化,引起房價不斷攀升,遠遠超出了中低收入家庭購買能力,并且出現越調越高的情勢。
上述情勢就為以適當國家干預、需要國家干預為實質的經濟法提供了制度和現實支撐。
一、堅持經濟法的價值取向必須堅持社會本位原則
在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同時,市場機制由于本身具有內在固有的缺陷,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呈現低效運行的非理性狀態,致使“市場不普遍、市場不完全、信息失靈、外部性、公共產品、經濟周期等市場失靈問題的存在”。 讓資源達到更加優化配置就需要以國家干預的形式這種“看到見的手”來彌補“看不見的手”自生的缺陷。正是由于這種市場的失靈的存在才為以適度國家干預為內在特質的經濟法提供了平臺。
我國住房過度市場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地產經濟領域的亂象,出現住房市場的失靈。因此必須通過以“社會本位”為原則,以實現實質社會公平正義為其價值理念的經濟法來對我國住房市場的失靈進行干預。
我國對住房市場的干預是在尊重市場機制的前提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的一種民主的并且主要是法律的調控。只有建立法律基礎上的對住房市場的宏觀調控才能讓廣大群眾參與,集思廣益,富有理性,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社會的和諧。
國家對住房市場干預的兩種調整方法都是在尊重住房市場運行規律,為了滿足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的前提之下進行的干預。有利于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二、堅持經濟法價值取向必須以政府主導為前提
住房市場的重要法律手段,發揮著促進社會公平實現的功能。保障性住房是國家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種社會福利,是一種準公共產品,是運用國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來保證住房這個產品的分配公平。在經濟法的視野下建立的住房保障法一定能保證低收入家庭住居住問題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基本構成要素,這就決定了住房的屬性首先是社會保障性,其次才是經濟性,這就表明住房問題已不單單是經濟建設領域內部的問題,還具有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政治意義。保障性住房是準公共產品,具有鮮明的保障性,而住房保障法律制度是社會保障法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法又是經濟法的重要內容。經濟法是國家或政府干預經濟之法,因此,政府理應成為住房保障體系建立的主體,擔負起社會全面發展的職責,在架構住房保障法律體系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為規范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的行為,對保障住房建設執行不力還必須啟動行政問責,因此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度成為必要。
西方發達國家雖然主張自由競爭,但他們也真切地認識到市場機制并非萬能的,政府的合理干預必不可少。他們的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通過市場的金融政策、法律和稅收、土地制度等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和調控,解決住房市場的失靈,建立具有社會保障功能的住房保障體系。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政府承擔了一國經濟和社會的管理的宏觀調控責任,擔負著國家,社會全面發展的職責,所以在構筑中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法律體系過程中擔負主導作用亦是應有之義。
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是關乎民生、社會和諧的一項系統工程,尤其是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收入差距巨大,要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必須要有一個切實代表人民利益,切實代表中低收入家庭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利益的權威機構來主導,那么這個權威的機構理只能是我國人民政府。因為沒有政府的干預和介入,沒有完善的國家住房保障法律制度提供的法律支撐、沒有資金的支持,徹底解決我國住房問題是不可能的。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國在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進程中政府擔當主導的職責也是義不容辭的。 我國住房保障法制化建設比較滯后,有關住房保障的政策和制度基本上都是以通知、指導意見、辦法和條例的形式,指導性、穩定性較差,隨意性較強。這就導致在住房保障房的建設的實際操作中缺乏足夠的指導和約束力,因此我國必須制定一部權威的住房保障法。的分配公平。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是國家干預房分配的公平,從而彰顯社會的真正公平和實質的正義。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國家的宏觀調控來規制住房市場失靈方面、還是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行政干預方面、還是在我國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建立方面,政府都具有天然的優勢。我國在制定《住房保障法》和構建住房保障體系中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
三、實現社會實質公平是經濟法價值取向的應有之義
經濟法公平正義是其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是追求的一種結果上的公平正義是實質上的結果上公平和正義,它是通過國家對經濟干預來彌補和調節“市場分配”的缺陷。事實上,社會中不同的個體或群體由于本身的自然條件、所臨境遇、對機會的把握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而這些差別又會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發生變動,使市場競爭被各種耦合因素所抑制,那么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是不同的,出現收入的剪刀差也會進一步擴大,使富者愈富,窮者來愈窮。而這種不平等是市場自身難以克服的。其結果會是相當一部分人們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市場再次分配所導致分配不公平的內在缺陷,需要借助政府的干預力量來加以克服。這樣客觀上起到了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實質公平、正義。經濟法的價值就是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一些不公正的現象的干預,這些不公正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市場僅僅以私權自治、合同自由為指導原則,忽視了那些因自身能力不足,而無法得到最低保障的人們。因此要從經濟法的價值取向角度給予他們基本的人文關懷。要給予社會上處于不利地位的那部分人一定的補償和救濟。這樣在經濟法的視野下建立的住房保障法一定能彰顯社會的真正公平和實質的正義。因此實現社會的真正公平和實質正義是包括建立住房保障法在內的社會主主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經濟法公平正義是其追求的基本價值取向,它是在承認經濟法主體的資源和個人稟賦等存在差異的前提下追求的一種結果上的公平正義即實質的公平正義。
法學自誕生之初就和公平等思想觀念密切聯系在一起。每人的思想意識的一個固有部分就是對“制度”的公平和公正的評判。可能沒有什么永恒的公平,“這個公平卻始終只是現存經濟關系在起保守方面或其革命方面的觀念化、神圣化的表現。”或許“公平的概念只有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才有意義。” 從法學視角得出的公平應當是一種社會關系上的公平。它既是法外在的價值目標也是法內在的價值尺度。法通過規范、原則、概念的權威形式表現公平,經過國家認可構筑一套反映公平標準的法律體系。公平是住房保障的理論支點。這種公平既包括橫向上公平即人人都有獲取住房的權利,也包括縱向上公平即不同經濟地位的人實行差別待遇。橫向和縱向公平的實現將促進各種生產要素的充分運用,即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達到最高效率。
從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來看,公平具有統領的地位,從整個社會系統來看,公平既是基點又是追求的最終價值目標,效率只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手段而已。
確立公平優先的原則是我國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內在要求,是社會公平的體現,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目標。強調確立住房保障法的公平優先原則,并不排斥效率。因為社會公平有更好地利于促進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即公平具有促進效率的功能。同時住房保障法確立公平優先,本身也要追求效率,只有最大發揮住房保障制度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實現公平和社會的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社會的真正公平和實質正義是包括建立住房保障法在內的社會主主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篇3
關鍵詞:縣域金融 制度創新
1 當前縣域金融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在體制變革和金融創新的強有力推動下,我國金融的市場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從縣域金融發展的角度看,一些體制因素制約著金融業在縣域范圍內更大的作用。
1.1 商業銀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作用減弱
1.1.1 商業銀行自身加強管理與縣域金融需求之間的矛盾。198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從降低管理成本、增強盈利能力、優化資產質量的角度出發,較大規模地收縮基層網點,上收管理和審貸權限,實行扁平化管理,這在客觀上帶來了縣域金融服務的消弱。
1.1.2 商業銀行管理模式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矛盾。縣域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轉型快、效益好,因此發展趨勢較好,對整個縣域地區的經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這些中小企業所在地大部分在農村鄉鎮,并采用租用土地和廠房的方式進行生產。這些土地和廠房有的屬當地村民委員會集體所有制,無法辦理兩證抵押,而中小企業的設備抵押則存在按年限折舊后抵押率低的問題,無法達到商業銀行提供流動資金需要抵押的要求,雖然現行信貸政策允許由專業擔保公司對中小企業擔保,但需要企業支付擔保費,綜合計算后的貸款費用達到10%的年息,企業負擔過重。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實行了比較集中的管理模式,對基層支行采取授權授信的經營方式,對信貸客戶有著嚴格的客戶評定條件和抵押擔保條件,從目前情況看,商業銀行信貸在縣域范圍的投放比較集中在大項目、規模企業、非生產性基礎建設項目上,限制了部分中小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同時,商業銀行在信貸方式上比較單一,主要采取抵押和票據貼現兩種方式貸款,而中小企業又無法滿足抵押條件,以上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一方面商業銀行放貸難的局面。
1.1.3 商業銀行經營方針與新農村建設的矛盾。從三農經濟的特點來看,這是一個受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兩種風險影響的生產過程。也必然造成影響農業收入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眾多小農戶或種植戶的生產相對分散,地域分布廣,收益性又較低,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多屬長期性投資,風險高,收回時間較長,這些特點導致了農村經濟的交易成本和資金的使用都較高,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遵循的原則只能是商業銀行原則,為了應對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帶來的更激烈的競爭,為了降低管理和監督成本,控制信貸風險,商業銀行對支持“三農”經濟只能是避而遠之。
1.2 農發行、農信社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為政策性銀行的
1.3 配套金融服務跟不上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
縣域金融的發展還迫切需要擔保、抵押、保險等配套金融服務,在抵押方面,一些中小企業、農戶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沒有房地產證的房屋,小企業廠房設施等),商業銀行普遍不愿接受。而且雙方在估價上差別很大,即使銀行能夠接受這些抵押品,到時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抵押品拍賣市場去處理,在擔保方面,目前縣域經濟的擔保公司存在商業化趨勢,他們從商業角度出發,更愿意為一些有規模的企業進行擔保,縣域內欠缺為中小企業、農產品生產等提供小額擔保的機構,在保險方面,我國的農業保險經過20世紀90年代初期短暫的快速發展后,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目前全國僅有幾家成立不久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尚不足全國財險保費收入的1%,遠遠不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2 縣域金融制度創新研究
縣域金融的發展既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導和支持,還需要著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等多種形式金融機構并存,進一步深化縣域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才能不斷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城鄉統籌建設提供必須的金融組織保證和金融制度保證。
2.1 人民銀行應發揮“窗口指導”作用
一是積極協調和督促指導基層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引導基層銀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貨幣信貸政策,增加對縣域經濟的有效信貸投入,切實改進縣域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二是加強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好政、銀、企之間的關系,幫助銀行和企業構筑信貸、項目交流平臺,推動銀企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三是強化政策引導,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各市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向縣域提供以增加信貸投入為主的金融服務,適當擴大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試點范圍,逐步放松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控制,調動銀行支持縣域經濟的積極性。四是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縣域企業的信貸投入。五是實施信用工程。完善銀行登記咨詢系統,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結合創建金融安全區,廣泛開展創建信用企業、信用鄉鎮活動,加大對守信企業、村鎮和個人的信貸傾斜,以增強全社會信用意識,在縣域努力營造誠信觀念和信用文化。
篇4
關鍵詞:新農村;經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074(2011)05-0149-04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體制能量的釋放,我國農村已根本擺脫了過去短缺經濟的約束,進入到過剩經濟階段。因而農產品能否順利地通過流通領域而向消費領域過渡成為現階段“三農”問題的核心。破解這一矛盾的鑰匙便是建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0號),積極推進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簡稱“新網工程”)建設。
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的建設,最緊缺的是經貿類專業人才。新農村經貿專業人才主要指熟悉農業與農村、農產品與農資,在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中從事市場營銷、對外貿易、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經濟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及獨立從事農產品經紀與活動的人才。據統計,在湖南新增的16萬就業崗位中,80%屬經貿類人才,而其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性經貿類人才占其中的60%以上。如在2009年湖南首屆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五星級休閑農莊大型人才招聘會上,300余家用人單位所提供的10 000余個就業崗位中,銷售、營銷策劃等經貿類崗位的數量遠超研究人員、檢驗員、化驗員等崗位。根據本課題主持人對與會的益陽市11家農業龍頭企業提供崗位的統計分析發現:對招聘人員的最低學歷的要求為:本科及以上占13%、高職專科占67%、高中及以下僅占20%;經貿類專業崗位占招聘崗位總數的43%,而在經貿類專業崗位中高職專科占比達96%,足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的建設對高職經貿類人才的急需。
但是由于不少高職院校擔心涉農專業影響招生,對原有涉農專業建設投入不足,培養模式改革不力,甚至改弦易張,將經貿類人才培養定位逐步轉向城市,導致了與其他高職院校的同場競爭,而相關專業畢業生也不愿服務于農村、不愿到農村工作,更加劇了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的短缺。近年來,全國各地均發生了所謂農產品“供過于求”的征象,出現了柑橘、大白菜、西蘭花、西瓜等爛市現象。農產品流通不暢,增產不增收,已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可以說,新農村經貿類人才短缺已經成為新農村流通網絡工程建設的主要瓶頸。因此,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關鍵是要大力培養新農村經貿類人才。高職院校應勇于擔責,發揮師資、設備優勢,圍繞當地農業特色,開設相關涉農專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新農村經貿類類人才,為新農村現代流通工程建設服務。
一、高職新農村經貿類人才培養現狀
在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真正滿足新農村建設需要,貼心為“三農”服務的人才并不多,可以說還相當匱乏。主要表現在:
(一)人才總量不足
課題組在湖南的永州、邵陽、郴州、常德等地農村和唐人神、金健米業、湘農集團等十幾家著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調研,真實地了解和掌握了現階段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的人才需求情況。調查顯示,雖然新農村流通服務網絡的發展速度很快,而涉農商貿流通類人才培養的發展相對較慢,難以適應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熱愛并了解農村、農民和農業的商貿流通類高級應用型人才嚴重缺乏。具體來說,當前新農村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所緊缺的人才主要有如下八類:農產品經紀人、農產品營銷策劃人員、農村連鎖經營人員、農產品國際貿易人員、農業管理人才、農業信息技術人才、農產品質量檢測人員、農村物流配送人員。國內一些農業類院校和涉農教育專業越來越面臨著招生難、就業難的困惑與壓力。在過去一段時間,由于過分強調教育產業化、市場化傾向,一些院校把涉農學科和專業調整為好招生、好就業、市場需求大的專業,而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畜牧、種植及農副產品經營人才的培養,規模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少,主業特色越來越淡化,副業地位越來越突出,呈現出主業副業化、副業主業化傾向;也有個別涉農院校和專業,干脆對“農”字避之不提。這就導致了涉農商貿人才的嚴重不足。
(二)人才質量不高
調研組在浙江、湖南、安徽、廣西四省供銷社系統高職院校,對當前高職經貿類專業涉農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條件建設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等方面內容進行調研,深感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的緊迫性。目前高職經貿類專業建設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要求的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專業培養目標落后;專業課程設置傳統理論多,技術含量低;突出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性環節(實訓、實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不強;課程結構及內容僵化,專業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專業教材的版本陳舊,缺乏現代營銷知識的傳授等等。面對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化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要加快培養新農村建設所需的經貿類人才,必須做到把握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局、掌握現代營銷知識和運用好科學的教學手段,并做到三者的有機統一。
(三)人才服務農村意識欠缺
市場競爭的核心是人才,誰掌握了人才誰就擁有市場競爭的主動權。要想在農村流通領域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一支過硬的經貿類專業人才隊伍。調研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均表示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企業事業發展的瓶頸。唐人神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張文說:公司每年都要到相關高職院校招聘營銷、國貿、連鎖等專業畢業生,應聘者非常多,但絕大多數人缺乏為農服務的意識,更缺乏涉農經貿知識,實際招聘到的少量畢業生還要花較長時間進行崗前培訓。他建議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加強對學生“心態定位”的引導,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服務農村的意識。
二、高職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為了實現特定的培養目標和規格而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為實現這一結構采取的培養方式。換言之: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的總和,包括四層涵義:(1)培養目標和規格;(2)為實現既定目標和規格的整個教育過程;(3)為實現這一過程的一套管理和評估制度;(4)與之匹配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從人才培養模式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相關職業教育規劃,對涉農人才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確目標,因地制宜,確定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在全會公報中明確提出“要讓農民接受好的教育”,要讓農民“學有所教”,要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教育、衛生等事業的覆蓋。這里所說的“農民”,都是指能夠從事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或者已經從事于新農村建設,或者將要從事新農村建設。對于已經從事新農村建設的農民,主要工作在于加強在職教育,通過各種途徑讓其掌握技術,擁有科學知識。對于將要從事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主要是指受過高等教育,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熱愛農村,愿意服務農村,執著農業事業的大學生。而這個人群,正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析的主要對象。
培養面向新農村建設的人才,既是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也是基于價值分析的人才情感的明確。筆者以為,應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情感上對農村的熱愛,事業上以農村為首選。在人才培養上,首先應該讓學生認同培養的主要目標和方向。這種認同,既是在情感上的,更是一種理性的判斷。要將專業培養與對“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緊密聯系,讓學生深入了解黨和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農村市場發展現狀;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巨大的發展機遇與發展潛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本專業學有可為,新農村建設大有可為。同時,應積極的組織學生深入農村調研、學習、實踐,增進學生對農村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對自身專業在農村發展的信心。
2.專業教育要突出實效,人才培養要因地制宜。職業院校有別于普通高校的本質特色在于:普通高校偏重于培養理論型人才而職業院校培養的重點是應用型技術人才。職業教育對新農村人才的培養,也不能刻意地拔高或壓低,而應該堅持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方向。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對于市場需求的敏銳性。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同時,存在著地域性的差別。在職業教育中,應該充分考慮專業教育的實用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有針對基于地域、市場、人文等方面“三農”狀況的介紹和分析,讓學生對新農村建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和方向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增強學生的現實把握能力,加快學生的角色轉換速度。
3.專業設置要把握全局,人才結構要合理布局。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宏大的事業,是在國家各個層面合理分工、統籌下的一項系統工程。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培養新農村建設人才,要在這一全局下深刻把握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要求,積極籌劃,讓培養出來的人才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學有所歸。這主要是指,在職業教育中,要根據黨和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根據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趨勢,根據不同地域經濟社會的特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置不同專業。新農村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于人才需求的方向、人才需求的數量是人才培養目標的首要因素或決定要素,職業院校尤其是商貿類職業院校要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著眼全局,合理謀劃,培養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以破解新農村建設中“農產品能否順利地通過流通領域而向消費領域過渡”的重大難題。
新農村建設人才的培養,既是一種情感的培養,更是一種技能的、知識的培養,也是一套人才培養的系統工程。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推進。
(二)著眼現實,積極探索,完善新農村經貿類人才培養模式
1.漸進階梯式培養模式。該模式就是有效地整合學校、社會和農村三方面的資源,分階段、有步驟培養適合農村市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在高職院校方面,重點是傳授有關商貿類的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在校內打下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第二,在社會中介組織方面,根據學生即將從事的行業和工作崗位特點,繼續開展實踐操作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其動手能力。第三,學生步入農村后,對農村社會有了更緊密的接觸,則需要在社會實踐中接受再教育,進一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經濟特色、產品特點,并不斷學習與廣大農民交流溝通的技巧。
2.產教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產教研一體化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經營服務、科研開發的一體化。2009年4月,我院牽頭組建了湖南現代商務教育集團,集團聚合了包括友誼阿波羅集團、湖南省農資公司、湖南省棉麻公司、湖南省茶葉公司、湖南旺德府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43家企業、36所職業院校和農產品經紀人協會、茶葉協會等5個協會,打造集團內部的產業鏈、師資鏈、信息鏈、技術推廣鏈和就業鏈。以此為契機,出資成立了湖南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湖南省供銷社控股),學院電子商務專業負責人擔任公司總經理,具體承辦網上供銷社,致力于聯接城鄉、服務三農,構建全省涉農產品流通的大型信息物流系統。實踐證明,這種產教研相結合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針對新農村經貿類專業,如何做好產教研的深度融合,還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積極探索。學校、經營服務單位和科研開發部門的緊密結合,能充分發揮職業院校面向市場,服務地方經濟的優勢,提高廣大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不斷成長為“雙師型”教師;對學生可以增加實習實訓場所,擴大實踐鍛煉的機會,并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企業也能在結合中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和科研資源,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招聘到適合本企業需要的優秀人才。可以說,大力推進產教研一體化模式,能使涉農人才的培養更貼近社會,貼近農村實際,實現學校、學生和企業的多贏。
3.高職院校與涉農企業合作培養模式。高職院校與涉農企業的合作可以是全方面、多形式的,雙方的合作必須是平等、自愿和互利的。訂單培養最能體現校企合作的精髓,這對涉農職業院校和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其特點,更具有挑戰性,只有高職院校與涉農企業加強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培養出面向農村、滿足涉農企業需要的人才。同時,職業院校還能為涉農企業和農產品基地開展短期培訓,培養新型農民。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還可積極探索 “依托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發展思路,在校外創建自己的農業生產經營示范基地、實訓基地和培訓基地。打造產業集團,更好地為培養學生、培訓農民和推廣農業技術服務。
(三)以人為本,立足長遠,拓寬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視野
職業院校要培養新農村經貿類專業人才,一方面在于為新農村建設培養經營貿易類人才,解決當前農村經貿類人才的匱乏;另一方面,從學生的個人發展來看,要積極拓寬職業教育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既滿足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當前的需要,也使學生有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
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對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被人詬病為沒有理論支撐的單純技術人才的培養。新農村建設固然需要經貿類專業人才,但這遠遠不夠。職業教育要立足以人為本的前提,以人才對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性和創造性的視野,培養理論結合實踐的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林杰.商貿人才培養實施項目教學法的路徑研究與實踐[J].商場現代化,2008:291.
[2] 高斌.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理念、模式和方法[J].中國培訓,2009:36.
[3] 張全福,張忠福.高等職業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職教論壇,2006:27.
[4] 彭建國,王箕裘.湖南省農村現代流通服務六類人才需求[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5] 禹明華,馮和平.涉農商貿經營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商務職院學報,2010(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Talents in Economy & Trad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LIN Guo-an,YU Mi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