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寄語范文
時間:2023-04-03 22:2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烈士寄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手機的故事”重新上演
從走進診室到開口說話,阿華足足花了二十分鐘。在我的再三敦促之下,她終于止住了哭泣。她開口的第一句話是:“《手機》的故事何以在我身上重演?”然后,她掏出一張長長的電話清單,放在了我的面前。我看過馮小剛導演的《手機》,男主角嚴守一的妻子通過手機發現丈夫不忠時的情景便如此刻的阿華。看來,阿華是希望我能幫助她渡過這個足以催垮她的婚姻危機。
當阿華將問題談清楚后,我松了一口氣。她比嚴守一的妻子幸運,事態的發展遠沒有故事中那樣嚴重。阿華的丈夫確實是和一位年輕的異性有頻繁的手機聯絡,也確實在手機中傳遞了不少普通交往中不應當有的信息,但是兩人還沒有走到最后一步,也沒有背離各自的家庭。不過對于阿華來說,精神上的出軌與實質性的背叛只是量的不同,她還是無法面對丈夫的這種背叛。她對自己的婚姻失去了信心,也后悔當年的選擇。她逼著丈夫講出他們之間交往的細節,也想去找那個女的拼個魚死網破。她甚至自責,想到過以死來回避這一切。
保持這段婚姻是不是你的選擇
聽了阿華的故事,我在她的面前放了一張白紙,用一條線將它分為兩邊,在左邊寫下一個“留”字,在右邊寫下一個“棄”字。然后,請她將自己選擇保留或舍棄自己婚姻的理由一條條寫下來。最后,經過比較,她還是選擇了那個“留”字。顯然,這個方法不但令她冷靜下來,也促使她做出最終的選擇。
我對她說,既然保留目前的婚姻是你自己的選擇,那么,現在應當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實現這一目的呢?是后悔,是無限度地爭吵與責備,與對方采取冷戰,還是對那位女性采取報復的手段?顯然,這些方式均不利于目前的選擇。那么,目前要做的事是什么?
首先,讓阿華回憶她與丈夫結合及共同生活十幾年的經歷,讓她拋開這件出軌的事件對丈夫做出一個客觀的評定。阿華認為,丈夫以前并不是那種朝三暮四的男人,對工作或家庭都是負責的。丈夫在手機事件以后也作了檢討,表示他更重視妻子和家庭。那么,他是受到社會上某種風氣的不良影響而一時糊涂,還是根本就是手機這玩意兒惹的禍呢?
裂痕并非始于“手機”
我給阿華出了第二個題目讓她回去認真思索,檢查一下婚姻生活究竟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第二次約見時,阿華已經不再哭泣。她將自己思索的結果很條理化地寫了下來。她認識到他們的婚姻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她把時間太多地放在工作和孩子的教育上,幾乎沒有給兩人生活留下空間。過去她總認為丈夫是個老實人,從來不關心他的社交生活和工作的情況。最后她還羞澀地承認,她常以疲勞或陪孩子為由,拒絕丈夫過性生活的要求。看來,他們的婚姻裂痕并非始于“手機”。
對自己婚姻的重新審視,令阿華的心情趨于平靜,因為她已經有了下一步的計劃,這個計劃是圍繞增加夫妻間的溝通和改善婚姻的質量的。
篇2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預防;措施
1.建筑施工裂縫的成因
1.1溫度作用產生裂縫
在一些新修建的建筑物中,比較常見的開裂地點是頂層的屋面板與墻體,導致其開裂的主要原因就為溫度作用。溫度作用導致結構出現開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頂層以及樓屋面,尤其是建筑物的兩端比較常見,縱墻和橫強都可能出現溫度裂縫,比較長的溫度裂縫可以跨越兩個樓層。在溫度裂縫的形狀中,斜向裂縫是較為常見,呈現中間寬、兩端細或者一端細、另一端寬;再就是水平發展的溫度裂縫,這種裂縫呈現兩端寬、中間細并且斷續狀發展。因外界環境溫度變化過大,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在溫度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變形,變形過程又受到外界的約束,進而造成溫度裂縫的產生。
1.2收縮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中,多余的水分會由表及里的蒸發出去,在混凝土構件的截面上就會出現溫度差值,使得混凝土構件橫截面出現不均勻的干縮。混凝土由于受到收縮作用進而在內部出現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導致裂縫的產生。混凝土塌落度的大小對裂縫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混凝土在具有較大塌落度情況下,在進行施工振搗過程中就會出現砂漿層以及水泥浮漿層,這兩層含有較多的水泥、收縮性能較強;在混凝土凝結硬化時就會有大量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導致混凝土的體積出現急劇的收縮,因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強度無法抵抗變形作用,因而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1.3沉降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砌體房屋結構中,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會在結構應力較大部位出現沉降裂縫。在多層建筑里這種裂縫可能會發展到2層的地方。若建筑的地基的承載能力出現突變,沉降裂縫也有可能向建筑物的下方發展,嚴重時可能布滿整個建筑物。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法不當或者設計失誤造成的;若建筑采用樁基礎,當樁基礎依靠靜載試驗對地基承載能力檢測時,因樁基礎施工影響因素較多、檢測的數量也有限,因而很難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影響樁基礎的設計與施工,進而導致基礎因沉降作用而產生裂縫。
1.4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裂縫
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操作方法不當等就容易出現施工裂縫,這種裂縫的分布沒有規律可言。造成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有:管道設置不當、混凝土強度不滿足要求、樓板厚度不夠、混凝土養護條件差、混凝土澆注方法和順序不對、澆注速度過快、混凝土模板過早拆除、施工縫未妥善處理、施工縫設置不合理、鋼筋保護層過大、澆注前鋼筋變形過大、施工現場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2.裂縫的控制措施
2.1設計方面
設計人員要注意容易開裂部位,靈活地運用‘抗一放’結合、或以‘抗’為主、或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來選擇結構方案和使用的材料。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應力集中,在結構或造型方面不得以時,應充分考慮采用加強措施。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結構中,要重視構造鋼筋的配置,特別是樓板、墻板等薄壁構件,更應注意構造鋼筋的直徑和數量的選擇。
2.2材料選擇方面
根據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等級,盡量避免采用早強高的水泥;選用級配優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應符合規范要求;積極采用適合的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摻合料和外加劑已作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組份,可以明顯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2.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面
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采用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礎、梁、樓板、屋面用混凝土坍落度易小于120mm,高層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據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50mm左右;混凝土單方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3;普通混凝土水泥用量宜為270-450 kg/m3,高強混凝土不宜大于550 kg/m3;混凝土水膠比不已大于0.60;混凝土在滿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應采用較小的砂率;配合比設計人員應深入施工現場,依據施工現場的澆搗工藝、操作水平、構件截面等情況,合理選擇好混凝土的設計坍落度,針對現場的砂、石原材料質量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協助現場搞好構件的養護工作。
2.4 施工及現場養護方面
混凝土攪拌要充分,保證原材料攪拌均勻;混凝土運輸時,應能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不應產生分層離析現象,運送容器應不漏漿,并宜快速運輸,保證混凝土施工的連續性;混凝土澆筑時要充分考慮結構的澆筑區域、構件類別、鋼筋配置狀況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品質,選用適當機具與澆筑方法,保證混凝土勻質密實;大體積混凝土,應控制澆筑后的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及其與表面的溫差、混凝土表面與環境的溫差,內部最高溫度一般不高于70℃,內外溫差不超過25℃;混凝土澆注完畢,應在混凝土凝結后立刻進行妥善保溫、保濕養護,盡量避免急劇變化、振動以及外力的擾動;混凝土養護一般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冬季施工時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混凝土澆灌完畢后,及時覆蓋保溫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凍;拆模時應保證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
3.混凝土裂縫的主要處理方法
3.1表面處理法
表面涂抹法對混凝土構件表面較淺的裂縫用水泥砂漿或環氧樹脂表面涂刷處理,這些表面裂縫一般都很細很淺,裂縫深度尚未達到鋼筋表面,一般用高標號的砂漿進行表面涂抹即可。如果表面裂縫貫通底部,出現漏水的情況,可通過表面貼補法在構件表面貼補防水片等方法來解決。
3.2填充法
可采用專用的混凝土封堵材料來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作業簡單,費用低。小規模裂縫可采取開V型槽后,再作填充處理。
3.3壓力灌漿法
壓力灌漿法又稱注漿法,它不僅修補面層而且能通過壓力將注射用膠注到混凝土的內部裂縫處,對裂縫進行粘結封閉和補強加固,此種方法處理效果好,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使用方便處理效果好。
3.4結構補強法
因外部因素造成的較大裂縫,嚴重影響使用,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會危及整個建筑物的安全。例如外荷載超出設計的承載力、地震、爆炸、火災等因素引起的裂縫,或由于鋼筋銹蝕造成的構件承載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裂縫,通常采取結構補強法。
4.結束語
加強混凝土裂縫的質量管理對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成功與否具有重要意義。運用全面的質量管理知識,對混凝土裂縫的質量影響因素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使工程質量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嚴格規定,提高裂縫質量控制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建筑施工;裂縫成因;預防措施
1、建筑施工裂縫成因分析
1.1 溫度作用產生裂縫
在一些新修建的建筑物中,比較常見的開裂地點是頂層的屋面板與墻體,導致其開裂的主要原因就為溫度作用。溫度作用導致結構出現開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頂層以及樓屋面,尤其是建筑物的兩端比較常見,縱墻和橫強都可能出現溫度裂縫,比較長的溫度裂縫可以跨越兩個樓層。在溫度裂縫的形狀中,斜向裂縫是較為常見,呈現中間寬、兩端細或者一端細、另一端寬;再就是水平發展的溫度裂縫,這種裂縫呈現兩端寬、中間細并且斷續狀發展。因外界環境溫度變化過大,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在溫度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變形,變形過程又受到外界的約束,進而造成溫度裂縫的產生。
1.2 收縮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中,多余的水分會由表及里的蒸發出去,在混凝土構件的截面上就會出現溫度差值,使得混凝土構件橫截面出現不均勻的干縮。混凝土由于受到收縮作用進而在內部出現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導致裂縫的產生。混凝土塌落度的大小對裂縫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混凝土在具有較大塌落度情況下,在進行施工振搗過程中就會出現砂漿層以及水泥浮漿層,這兩層含有較多的水泥、收縮性能較強;在混凝土凝結硬化時就會有大量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導致混凝土的體積出現急劇的收縮,因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強度無法抵抗變形作用,因而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此外,因基層混凝土的收縮系數小于砂漿層,因而在兩層交接處會出現不均勻的變形,進而導致交接面處產生裂縫。
1.3 沉降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砌體房屋結構中,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會在結構應力較大部位出現沉降裂縫。在多層建筑里這種裂縫可能會發展到2層的地方。若建筑的地基的承載能力出現突變,沉降裂縫也有可能向建筑物的下方發展,嚴重時可能布滿整個建筑物。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法不當或者設計失誤造成的;若建筑采用樁基礎,當樁基礎依靠靜載試驗對地基承載能力檢測時,因樁基礎施工影響因素較多、檢測的數量也有限,因而很難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影響樁基礎的設計與施工,進而導致基礎因沉降作用而產生裂縫。
1.4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裂縫
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操作方法不當等就容易出現施工裂縫,這種裂縫的分布沒有規律可言。造成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有:管道設置不當、混凝土強度不滿足要求、樓板厚度不夠、混凝土養護條件差、混凝土澆注方法和順序不對、澆注速度過快、混凝土模板過早拆除、施工縫未妥善處理、施工縫設置不合理、鋼筋保護層過大、澆注前鋼筋變形過大、施工現場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2、筑施工裂縫預防措施分析
2.1 設計過程中預防裂縫的產生
(1)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裂縫的產生,在建筑物設計時應當盡量將所有構件都處于保溫層包裹中,這樣就能夠有效減少使用過程中溫度裂縫的產生。
(2)收縮裂縫的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大,而且混凝土強度越高越容易出現收縮裂縫,因此,在建筑物設計中盡量避免選用高強度混凝土。對于建筑物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應按照構造要求配置鋼筋。
(3)在建筑物設計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非承重性裂縫的產生;對于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應盡量使溫度作用與收縮作用同時出現,這樣有助于建筑物變形的協調性。如盡量降低建筑物的平面體量,墻體和樓面不應當支撐在剛度相差較大的支座上,避免建筑物出現局部較大的消弱現象。
2.2 施工過程中預防裂縫的產生
(1)在進行混凝土拌制時,在確保混凝土強度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絕對用水量以及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凝結硬化時容易出現大量的水分蒸發,降低混凝土拌合時的用水量,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的水分蒸發量,進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縮。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拌合混凝土的用水量,條件允許時可以添加高效減水劑。
(2)通過有效的安排施工順序,可以降低建筑物各構件之間的應力作用,進而避免混凝土早期裂縫的產生。如可以先進行建筑物墻板的施工,然后再進行底板的施工,這樣可以避免因底板對墻板的約束而引起墻板出現裂縫。
(3)注重混凝土的養護;有關研究指出,若普通混凝土是在水中進行養護則可以有效避免收縮裂縫的產生,因此,在混凝土澆注結束以后,要盡快用草簾等進行覆蓋并進行澆水養護,這樣就能夠降低混凝土的收縮量,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當不少于14d。
(4)混凝土澆注、養護過程中所用的模板起到支撐混凝土自重、保證混凝土形狀的作用,因而在進行模板拆除時應當確保混凝土自身的強度能夠承受外部荷載作用。混凝土模板的拆除時間應當依據混凝土的強度發展過程、養護條件等確定,避免拆模過早而導致荷載裂縫的產生。
篇4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75 文獻標識碼:A
一、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原因分析
1、外部荷載作用
由于外荷載(靜、動荷載)作用產生的直接應力及各種結構次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極限強度時而產生的裂縫。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小而抗壓強度很大,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中,一般要求只出現很小的拉應力或者不出現拉應力(如重力壩的設計)。因此,由于外荷載引起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很少。
2、體積收縮
收縮變形主要有干燥收縮和塑性收縮變形兩個方面。混凝土在硬化之前,處于的狀態就是塑性狀態,上部的混凝土如果均勻沉降受到限制,當它的垂直方向沒有水平方向減縮難時,其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規則的塑性收縮裂縫。
在水泥水化過程中,混凝土就產生了一定的體積變形,由于水泥水化所產生的“自生變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并且只有約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80%的水逐漸蒸發,吸附水隨著混凝土的不斷干燥就會溢出,進而出現干燥收縮變形,混凝土的表面中心收縮較慢,則表面收縮較快,由于受到表面產生的拉應力以及干縮受到中心的約束出現了裂縫。當然,外界環境濕度對加速混凝土的干縮有很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
混凝土熱脹冷縮,在溫度下降過程中也會造成混凝土的收縮。實踐證明,混凝土的最終收縮值一般在2~6×10-4范圍內波動,有的高達10×10-4。這種收縮變形不受約束條件的影響,若有約束,由收縮引起的應力占混凝土應力值的30% 以上,即可引起混凝土的開裂。此外,混凝土還會產生碳化收縮變形,即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碳酸鈣,這些結合水因蒸發會使混凝土產生收縮變形。
3、溫度變化
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隨著混凝土結構的大型化及施工速度的加快,結構物產生裂縫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水泥水化熱溫度應力引起的。同時,由于傳熱效果差,其厚度、體積均較大,水泥水化產生的熱量聚集在結構物內部長期不易散失,形成較大的溫差和溫度應力。溫度應力和溫差成正比,溫差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此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期間,外界氣溫的升降都會造成過大的溫度應力。這是因為溫度的變化會導致混凝土內外部的溫差,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溫度應力、降低混凝土的發熱量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關注的重點。
4、其它
混凝土硬化后彈性模量不均勻主要是由混凝土拌合物的不均勻造成,由于混凝土在收縮變形過程中應力集中從而引起裂縫。此外,結構變形是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當變形受到約束時便產生應力,當此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極限強度時就產生裂縫。
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由上節分析可知,大體積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是引起開裂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應力以及收縮應力,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課題。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了應滿足一般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工作性和強度要求外,還應注重對新拌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求,即應選取適當的原材料、恰當的配合比、合理的施工工藝來進行溫度控制和收縮控制,從而減小應力防止裂縫發生。
1、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設計
(1)水泥
前已提及,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其體積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溫升比較快,容易造成內外溫差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因此在滿足強度要求下應盡量選用較低發熱量的水泥。進行配合比選擇時,在滿足設計及施工工藝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水泥用量,是實現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絕熱溫升的關鍵。但在設計強度較高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既要求水泥具有高活性,又希望水泥是低發熱的,此時選擇摻有高磨細度礦渣粉的高強礦渣硅酸鹽水泥可同時滿足這兩種要求。
(2)集料
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與集料的膨脹系數有關,應選擇熱膨脹系數低的集料,所配制的混凝土熱膨脹系數低,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收縮變形。工程實踐告訴我們:選擇粒徑相對較大的粗骨料和細度模數在2.7~3.1的中粗砂,會減少水的用量,有利于水泥用量的減少,還可以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從而減小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
(3)摻和料
摻和料用于水泥中大多是可以降低水泥發熱量和延緩發熱時間的,這有利于減緩混凝土的溫升過程。如摻入粉煤灰,由于其早期水化活性較低,水化熱很小,可以有效地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峰和溫升速率,但其早期抗拉強度及早期極限拉伸值均有少量降低。因此對早期抗裂要求較高的工程,粉煤灰的摻入量應該少一些,否則表面易出現細微裂縫。
(4)外加劑
有助于混凝土的振動密實和澆筑均勻,改善其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摻入引氣劑或減水劑,對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抗裂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在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優化設計時,通過摻入緩凝型高效減水劑,一方面由于緩凝,延緩了水泥的水化放熱速度和熱峰值出現時間,推遲大體積混凝土的凝結硬化速度,防止在大體積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較低情況下,產生裂縫。另一方面通過減少水的用量,從而達到減少水泥用量,實現降低水化熱目的;而一些高分子材料外加劑如乳化瀝青的加入,另一方面乳化瀝青中的水分能代替部分用水量,即減少了水的用量,最終降低了水泥用量;一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性能。
2、施工工藝
(1)原材料預冷和預熱
通常情況下,當石子、砂子、水的溫度降低l℃時,混凝土的溫度分別降低0.63℃,0.19℃,0.13℃左右。預冷混凝土最簡易的方法就是冷卻拌和水或在拌和時摻加冰屑。地籠取料是將已篩好的骨料分別堆存,并將出料地籠放在地面以下,利用夏季地溫低于氣溫的特點降低骨料溫度。此外,還可選用水冷法、風冷法和真空汽化法預冷骨料。在冬季施工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凍,當氣溫不低于-1℃時,一般只須將水加熱,以滿足出機溫度的要求。當氣溫低于-1℃時,須將水和細骨料加熱,同時加熱粗骨料使其中的冰雪融化,注意最高溫度不宜超過75℃。
(2)澆筑層的厚度和方法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主要有三種方式:全面分層、分段分層和斜面分層。為了減少澆筑過程中的溫度回升,應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在最短時間內覆蓋新混凝土。同時應采用臺階式澆筑法,把混凝土澆筑方式從全倉平面改為臺階式澆筑,混凝土層面暴露時間可大大縮短。而冬季施工應減少熱量損失,可采用蓄熱法、暖棚法等方法施工。
(3)養護環節
前已提及,外界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會使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導致裂縫,因此在養護環節應使混凝土的表面保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溫度不能太低,濕度不能小,以降低混凝土表面與內部的溫差和干燥收縮,從而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發展。為此,應根據氣候條件采取控溫措施,并按需要測定澆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度,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將溫差控制在25℃范圍內。為了保證新澆筑的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而產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后初凝之前,先覆蓋一層塑料布再覆蓋保溫草簾養護。
結語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地工作。
參考文獻
[1]劉亮.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預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2,26:229+139.
篇5
關鍵詞:貨殖列傳;經濟地理區域;司馬遷
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能寫出不朽的史學巨著《史記》,除了有廣博的歷史、文學知識以外,與他具有豐富的地理知識也是分不開的。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遷生于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p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鄰、F;困厄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于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p蜀以南,南略邛p笮p昆明,還報命。”他自己旅行時,一路上除去游覽名勝古跡外,還常到各處找田間老人訪問。豐富的經歷,廣博的學識,使司馬遷在壯年從事寫作《史記》時,已深諳當時中國的山水大勢,并對當時各地區的自然現象、社會經濟、風土人情有了較深刻的了解。因之在《史記》中寫出了富有我國自然地理、歷史地理和政治、經濟地理以及中外區域地理知識與資料的《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西南夷列傳》、大宛列傳》、貨殖列傳》等珍貴篇章,總結了秦漢時期的國內外地理知識,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近人對他有這樣的評價:“司馬遷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實際上也是一個杰出的地理學家。”
關于司馬遷對我國古代地理學所作的諸多貢獻,一時難作詳盡敘述。下面僅就《史記?貨殖列傳》談談他的經濟地理區域的劃分。
司馬遷在《貨殖列傳》卷首劃分漢代長城以內、云貴高原以東的國土領域,為四大經濟區十一個亞區:
1.山西區(或西部區)
其東以華山及晉陜黃河與山東區為分界(秦漢時代“山東”、“山西”之劃分以何山為界,尚有爭論,或曰太行山,或曰崤山。)西至渭水上游,北至上郡、北地;南面包括巴蜀地區。依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特征,司馬遷又進一步將其劃分為三個亞區分別進行敘述:
(1)關中亞區。關中范圍指“自湃雍以東至河華”間“膏壤沃野千里”的渭水中下游谷地乎原區。本區民俗“好稼穡,殖五谷,地重(言重耕稼也)”,為山西區最主要農業亞區。周秦以來,始終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區,因而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都會繁多,商業興盛,“四方輻湊,并至而會”。
(2)巴蜀亞區。指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四川盆地大部。“巴蜀亦沃野,地饒姜、丹 沙、石、銅、鐵、竹、木之器。”南接滇黔,西鄰邛崍,與西南部諸少數民族多有往來,但因地形閉塞,主要貿易是經“棧道千里”與外地往來,僅褒斜口與關中交通。本區經濟仍以農業為主,但以富有各種礦產為其特色。
(3)隴西、天水亞區。概指陜甘黃土高原區,北面包括以涇、洛二河上游谷地為中心的北地郡和上郡。司馬遷的“天水、隴西、北地、上郡” 一帶實為渭河上游谷地帶,仍以農業為主,“與關中同俗”,“然而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就整個區域而言,是半農半牧經濟。
山西大區在全國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以關中平原為中心的山西區(此處實指函谷 關以西的山西大區),面積為全國三分之一,居民則不過十分之三,而當時所占財富,卻居全國十分之六。
2.山東區(中原區或東部區)
主要指華山以東的河南中西部山地,南陽盆地,汾水流域、淮北平原一部分及河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等地。東區的特點是“多魚、鹽、漆、絲,文化水平{,手工業發達。本區又可分為以下四個亞區。
(1)三河亞區。包括漢代的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以及潁川、南陽二郡各一部分,即今晉西南及河南省西北部。司馬遷認為:“三河 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土地小狹,民人眾,都國諸侯所聚會,故其纖儉習 事”。可見該區建都歷史悠久,人口密度最大,城市集中、文化發達是其特點。
(2)河北亞區(燕趙區)。相當于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燕趙國土,今屬河北省大部。中山,趙國舊地,“地簿人眾”,“仰機利而食”,其間邯鄲,“亦漳河之間一都會也”,北通燕(今北京)涿(今河北涿縣),南有鄭(今新鄭)衛(今濮陽西南),因交通貿易關系,也顯出都市經濟發展的景象。
(3)齊魯亞區,(泰山到山東半島區)。略同今山東省。“泰山之陰,則魯,其陽則 齊”,“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齊都臨淄處于海岱(泰山)之問的一大都會,人民經濟、文化水平較高,“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 ,士、農、工、商、賈“五民俱有。該區堪稱為山東大區的最富庶區。
(4)梁宋亞區(淮北區)。“自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巨野(今巨野澤),此梁宋也。”本區相當于今河南東南部 山東、安徽交界處。“其俗猶有先王遺風,蜇厚 多君子,好稼穡,雖無山川之饒,能惡衣食,致其蓄藏。”也是山東區重要的農業區之一。
“山東”大區地域廣闊,物產豐富,貿易繁盛,文化發達,
3.江南區(司馬遷所謂.“楚 越之地”及“嶺南區”。包括有淮河、長江、珠江中下游地區。生要出產“楠、梓、蘢、桂、金、餌、迮、丹沙、犀,玳瑁、珠璣、革”。又分為以下四個亞區:
(1)西楚亞區。范圍“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包括有今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即今淮河中上游和漢水中下游。此處“地薄,寡于積聚”,農業出產不多。大都會有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
(2)東楚亞區。“彭城(今徐州)以東, 東海、芡、廣脧(今揚州市北),此東楚也”。該地“跨江u淮,東至于海”,大約相當今江蘇 竹、浙江北部,即今淮河下游與長江三角洲區。東楚北部“其俗類徐僮”,南部“則越”。
(3)南楚亞區。“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約占今湖南、江西大部及安徽南部,長江中游南北兩岸之地。“其俗大類西楚”,然又與“閩中、于越雜俗”。“江南卑濕,丈夫早夭,多竹木。豫章出黃金;長沙 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費”。
(4)嶺南亞區。“九嶷(山名)、蒼悟(郡名、治今招州市)以南,至儋耳(海南島縣 名)者”,實指今兩廣大部與海南島。此地“與江南大同俗”。因與內地和海外交通,“番禺(廣州)亦其一都會也”。為“珠璣、巍㈢殍!⒐、布”等集散地。
司馬遷對整個江南區的特點,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費色,或火耕而水耨果附(少)贏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訾萸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之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4.塞北區(北方區)。長城以南,龍門、碣石一線以北。本區內多民族雜居,基本上以牧業為生,“多馬、中、羊、旃、裘、筋、角、鋼鐵則往往山出棋置。”
根據上述可以看出,司馬遷劃分經濟地理區 域的主要依據是:
A. 地形和氣候區域的完整性;B,經濟生活的一致性。另外,則考慮到交通、物 產、民俗等因素。根據以上諸項因素,共劃出四大區十一亞區。在兩千多年前,由于種種條件所限,司馬遷未能概括漢帝國領土的全境,僅就整個領土東南所劃分的地區來說,也詳略不一,即詳于華北而略于華南及西南,但司馬遷能首創如此扼要而符合當時人地狀況和生產發展的中國經濟地理區劃,這在中國地理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不但寫出了各地區的特點,并對各地區進行了比較,而且指出了各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系,既概括,又明確,給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司馬遷 《史記》
篇6
關鍵詞:參數化設計;建筑設計;優勢;劣勢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parametric design for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parametric design, and then from two aspects discusses the quality of architecture design parametric design, with strong prospective and scientific na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 parametric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Advantages; disadvantage
中圖分類號: 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參數化設計的含義
建筑不是孤立在客觀環境之外的,這些限制條件就是德勒茲所說的“力”,建筑是處理了這些“力”的關系之后的結果,建筑師同樣拿來德勒茲“抽象機器”的概念,將建筑對應這臺“抽象的機器”,將這些“力”從“機器”的一端輸入,而“機器”的另一端就會輸出相應的結果,這個過程同時也對應了建筑設計過程。建筑師的主要工作不是在紙上涂抹、畫概念草圖,而是將影響建筑設計的限制條件轉化成這種“力”,并建立一臺“抽象的機器”,而表達建筑的工作是由計算機來完成的,對計算機而言,這些“力”被稱為“參數”或“參變量”,“抽象的機器”被稱為“參數化模型”,參數化設計就可以表示為將參數輸入參數化模型并由計算機生成建筑形體的過程。
徐衛國教授對參數化設計做過如下定義:“它把影響建筑設計的因素看作參數,然后找到一種關系,那這些影響建筑設計的參數組織到一起,借助于計算機編程和計算機的軟件將其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參數模型。參數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有些因素是可變的,稱為參變量,有一些參數是固定不變的。當改變參變量的量的時候,就能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設計的雛形,也就形成了參數設計的結果。”
參數模型的建立需要很多的工具,這些工具很多都來源于其他學科,分形理論、涌現理論、元胞自動機理論都是組成參數化工具箱的工具,對于同一個建筑設計師選擇的工具可以是不同的,建筑生成的結果會根據選取工具的不同而不同,對于不同的建筑采取相同的工具由于參數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些都完全取決與建筑師個人的選擇。
有些時候已經存在的工具并不能滿足建筑師的要求,那么就要建筑師首先設計這個工具,也就是編寫程序,因此,腳本語言的編寫相對來說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2參數化設計的優勢
2.1體驗的改變
參數化設計帶來的體驗上的改變是最直接、最明顯的,這種改變不僅是對建筑的使用者、來說的,對建筑師來說,在設計過程中的體驗也是跟傳統設計完全不同的。
對建筑師而言,傳統設計的思路是建立對中心性、完形態的之高審美追求至上的,建筑師進行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不斷加深、加強這個追求,并使之最終得以實現,換句話說,建筑師總是在進行真正的設計之前在腦子里想象出建筑的只言片語,然后再著手設計,之后所有的工作不過是盡量實現這些只言片語的組合而已。修改設計的過程同樣如此,建筑師只有在最初的幾次修改時會充滿激情,多次之后的修改過程會顯得相當乏味。而參數化設計的過程卻恰恰相反,我們在腦海里會根據設計條件首先定義好一些規則,如果這些規則不夠詳細而足以控制整個設計的進行時,我們就要多加上一些限制條件(或稱規則)。運行參數模型(很多模型在運行之后,其結果是動態生成的(如迭代),這與傳統的設計過程十分不同),如果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么就改變參數或是調整規則,參數的改變、規則的調整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甚至有些參數模型(如涌現)每次的運行結果都不相同,就是在這些調整的過程中,建筑師才真正找到了參數化設計的樂趣。
對建筑的使用者或觀察者而言,參數化設計的作品給他們帶來的更多的是造型上的視覺沖擊力,空間上的非凡感受。由于參數化設計的結果常常伴隨著漸變、強流動感形體、互動式功能等等,這些元素都與傳統的幾何造型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因此,動感、不穩定感甚至費解都是參數化設計帶來的不同體驗。
另外,由于參數化設計結果本身的特點,傳統建筑材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新材料的應用同樣從質感、顏色、光影上給使用者帶來了大不相同的感受。
2.2效率的提高
效率提高是建筑設計作為實際工程而非藝術品的最大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精確的完成復雜形體的設計
以往的建筑設計總是基于對基本幾何體的處理,而面對復雜的形體建模時,我們借助傳統設計工具會顯得無能為力,有時還并不準確,而在參數化設計中,通過參數模型的幫助使輸入參數和輸出形體之間建立精確、可控的聯系就使復雜形體的設計、建模成為可能。比如深圳雙年展項目,沒有計算機的幫助,生成的結果必然無法準確的表達。
②快速的生成多個方案
優化設計方案,為客戶提供多種備選方案是建筑設計中必要的工作,對傳統的設計方式來說,這一工作會十分繁重,每個備選方案的設計都是一次設計過程的重復,其中還會消耗設計師大量的靈感,而參數化設計的關鍵是建立參數模型,一旦參數模型建立,建筑設計的方案階段就進行大半了。對于同一個參數模型,輸入不同的參數會輸出不同的設計結果,備選方案的多少僅取決于輸入參數的多少,因為對于計算機來說,生成10個結果的時間和1000個的幾乎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我們輸入1000組參數可能會比10組更加耗時而已。
③方便的修改方案
傳統設計中,我們總是從總圖出發一步一步的進行推敲、深化、修改、再推敲、再深化、再修改,并最終使設計方案得以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再推敲、再深化、再修改的工作都是上一輪的設計過程的重復,而這些工作卻有可能只是在調整容積率或是標準層面積這樣的小問題。在參數化設計中建筑設計的過程都是以一個參數模型來體現的,而容積率或是標準層面積僅僅是參數模型中的變量而已,建筑師所要的做得僅僅是調整輸入的參數或是在我們的程序里再加入幾行或十幾行腳本語言而已,至于修改的工作,那是由計算機來完成的,一切都會變快捷、高效,雖然在我們建立參數模型時候會有那么一點麻煩。
④專業之間的精確對接
建筑師關心的往往是建筑的平面功能、交通流線、立面造型,相應的我們需要的就是建筑的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等等;而對于結構工程師來說,他們往往關注的就是柱網的密度、跨度、梁柱的尺寸等,相對應的就是需要柱網平面、配筋圖等等;而設備工程師可能就僅僅需要某些位置的剖面或節點而已。各個專業對同一個項目的關注重點各不相同,所使用的評價標準也不一樣,因此,下一個專業就需要將上一個專業的圖紙轉化為本專業可讀的圖紙,能否讓設計圖紙在各個專業中精確的傳遞對一個工程的進度至關重要。以往的設計中,每次這樣的專業交接都意味著專業設計師要進行新的圖紙設計,工程周期中大半的時間都花費在了專業交接的工作上,而且,在這些過程中并不能保證精確無誤。而在參數化設計過程中,建筑師可以通過一個參數化模型到導出幾乎所有專業所需的技術圖紙,甚至是節點詳圖。在這方面,DP(Digital Project)是發展最為完善的參數化設計軟件,“在DP的參數化建模環境中,三維環境是和二維環境以及構件物理屬性清單聯系在一起的,只要改變三維模型的任何部分,二維的技術圖紙和構件物理屬性清單都會自動更新。反之你還可以通過改變和三維模型建立聯系的Excel的數據來改變三維模型的形態。”建筑師可以將參數模型貫穿于整個項目的設計過程中,包括方案設計、初步設計甚至施工圖設計。
3參數化設計的劣勢
新型設計手段的產生總會帶來這一領域很大程度上的進步,但是任何設計手段或是設計思維的總有其兩面性,參數化設計也是一樣,其優勢不言而喻,但其劣勢同樣明顯,社會、文化、技術、經濟等因素是目前參數化設計仍為少數建筑師使用的主要原因。
3.1社會、文化因素
參數化設計思維并不遵循上千年以來人們習慣的中心性、完形態的審美規律,其理論溯源恰恰與其相反――遵循的是復雜性科學和后現代思潮中的后結構主義哲學,正因為如此,設計作品往往與大眾品味相左。這點在國內的表現尤為突出,當代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經濟,在自然科學領域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人文科學領域還很落后,人民的思想意識水平仍然比較低下,對世界上新興哲學思想、理論幾乎接觸不到,更加難以接受。普遍的情況是,各個城市紛紛效仿歐洲活中式建筑風格、盲目復古,客戶對建筑意識還停留在“歐式=羅馬柱”、“中式=大屋頂”的建筑符號的層面。
對建筑師來說,中國建筑界其實并未經歷過真正的現代主義洗禮,而現在培養起來的建筑師至多是在新現代的思潮下進行創作,對后現論的探索僅僅處于邯鄲學步的狀態,實踐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況且,參數化設計在國內的研究大都是由一些先鋒派建筑師從國外引入的,國內大量的建筑師對其理論背景、思維基礎都不了解,甚至難以接受。
建筑師們尚且如此,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也就可想而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條件下,參數化設計想要獲得真正的社會認同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3.2技術因素
參數化設計在技術上的限制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在建筑設計的層面,目前所進行的參數化設計主要集中在規模較小的建筑或建筑小品上,對于一些大型的、功能相對復雜的建筑依然采取傳統的設計手段,即使運用參數化設計也僅用于設計中的某些階段,并不起指導作用。這主要是由于規模較小的建筑其限制條件也會相對簡單,參數模型的建立較為可行,當面對大規模的建筑設計是,大量的、繁雜的限制條件的轉化對建筑師甚至是程序員來說都會比較頭疼。
第二、是指一個項目從方案階段到實施階段的技術,這些技術包括施工技術,材料加工技術等等。雖然目前有數控機床技術,但它只能對一些小尺度的構建進行加工,在國內,很多情況下建筑構建的加工過程是人工進行的,在精確度、效率上都達不到設計的要求。
3.3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是參數化設計的實現過程中最大的限制條件,參數化設計作品往往會比傳統的建筑作品造價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很多情況下,客戶即使接受了先進的設計理念、建筑造型也接受不了高額的預算(由于經營困難,開發商迪拜薩馬公司取消了扎哈•哈迪德事務所設計的投資8230萬英鎊的迪拜歌劇院項目)。
主要原因是由于,參數化設計所需的構件并不想傳統建筑那樣大量重復,相反卻強調漸變、流動感,因此構建種類、生產精度要求高,所有構建都需要一一加工,這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先進加工技術的支持,所有的一切沒有經濟的保證是無法進行的(鳥巢最初的設計預算為40億人民幣,經過大幅瘦身之后達到了30億,鋼結構用鋼量達5萬噸,結構構件多為彎扭構件,安裝時需要時,施工現場需要7000名工人共同完成)。
結語
參數化設計的優勢顯而易見,但限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參數化設計目前依然很不成熟,畢竟還是先鋒的設計手段,也正式因為這種不成熟性、先鋒性才會另越來越多的建筑師為之著迷,才會是其引領未來建筑設計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高巖,參數化設計--更高效的設計技術和技法[J],世界建筑,2008.05
篇7
1.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是高校計算機、通信、電子以及自動化等相關專業課程中的基礎課程,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時候得不到學生以及教師重視,對其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且,大多數老師在對這門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受到相應教學的課時以及大綱限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偏重對具體指令的相關應用以及功能的講解,從而缺少了對各個課程之間的特點串聯。這樣的問題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充分的調動,從而導致學生對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能很好的掌握。2.教學方法偏差,教學手段存在缺陷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其在相應的教學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從而導致一些編程中非法指令經常性出現。而且,教師在對這門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手段太過單一,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就通過多媒體對課堂內容進行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的運用雖然存在直觀生動以及信息量大等相關優勢,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了學習惰性。
二、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相應的問題進行改革
1.加強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教學之前,對其相應的重要性進行講解,從而使學生對匯編語言的具體特點進行充分掌握,對匯編語言相較于高級語言的具體優勢進行具體明確,使學生對其在應用領域中必要性有充分的了解。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其實用性的具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做到對具體知識的學以致用,注重對教學內容相關知識點的訓練和拓展。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寬,從而使學生在對匯編語言的學習興趣得到相應的提高。2.采用多樣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想要對相應的指令進行掌握,就要對其相關的尋址方式進行具體的理解和掌握。在對匯編語言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其相較高級語言而言,沒有足夠的易讀性,不容易學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要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從而使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其對匯編語言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容易清晰地掌握。3.增加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具體的實踐能力在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具體動手實踐課程進行加強,使學生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具體的理解和掌握。在實際動手過程中學習實踐理論,使實踐與理論達到很好的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中,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具體實驗內容的控制,對實驗的重點著重突出,避免實驗的時間太過漫長。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積極引導學生多多參與相關實踐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們提供一些參與實際研究項目的機會。
三、結束語
篇8
1 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
混凝土是一種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當發生溫度、濕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時,極易產生裂縫。
1,1材料質量:材料質量問題引起的裂縫是較常見的原因。
1,2結構受荷:結構受荷后產生裂縫的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現裂縫。如:拆模過早或方法不當、構件堆放、運輸、吊裝時的墊塊或吊點位置不當、施工超載、張拉預應力值過大等等均可能產生裂縫。而最常見的是鋼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彎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往往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在承受了30~40%的設計荷載時,就可能出現裂縫,肉眼一般不能察覺,而構件的極限破壞荷載往往在設計荷載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構件是允許帶裂縫工作的(這類裂縫有的文獻稱之為無害裂縫)。在鋼筋混凝土設計規范中,分別不同情況規定裂縫的最大寬度為0.2~0.3mm,對那些寬度超過規范規定的裂縫,以及不允許開裂的構件上出現裂縫,則應認為有害,需加以認真分析,慎重處理。
1,3設計構造:結構構件斷面突變或開洞、留槽引起應力集中;構造處理不當、現澆主梁在擱次梁處如沒有設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種結構縫設置不當等因素容易導致混凝土開裂。
1,4溫度變形:混凝土是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其線膨脹系數一般為1×10-5/℃,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產生溫度變形,由此產生附加應力,當這種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在工程中,這類裂縫較多見,譬如現澆屋面板上的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等。
1,5濕度變形:混凝土在空氣中結硬時,體積會逐漸減小,稱為干縮。收縮裂縫較普遍,常見于現澆墻板式結構、現澆框架結構等,通常是因為養護不良造成。
1,6地基變形: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造成開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勻沉降。裂縫的大小、形狀、方向決定于地基變形的情況,由于地基變形造成的應力相對較大,使得裂縫一般是貫穿性的。
1,7施工工藝:
1,7,1混凝土是一種人造混合材料,其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程度。因此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灌、振實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縫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成因。(2)、水分蒸發、水泥結石和混凝土干縮通常是導致混凝土裂縫的重要原因。(3)、模板構造不當,漏水、漏漿、支撐剛度不足、支撐的地基下沉、過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開裂。施工過程中,鋼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太大,澆灌中碰撞鋼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縫。(4)、混凝土養護,特別是早期養護質量與裂縫的關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內外溫差較大更容易產生裂縫。
8、徐變:混凝土徐變造成開裂或裂縫發展的例子工程中也很常見。據文獻記載受彎構件截面混凝土受壓徐變,可以使構件變形增加2~3倍;預應力結構因徐變會產生較大的應力損失,降低了結構的抗裂性能。
2 混凝土結構裂縫常見預防措施
2,1塑型沉降裂縫預防措施
此類裂縫預防的措施如下:①在滿足泵送和施工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小混凝土塌落度;②保證混凝土均質性,攪拌運輸卸料前先高速運轉20―30秒,然后反轉卸料;③施工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的位移和混凝土澆搗的密實情況,不能漏振、過振使混凝土離析分層;④施工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2,2塑性收縮裂縫預防措施
此類裂縫預防的措施如下:①施工單位在澆注混凝土后要及時覆蓋養護,增加環境濕度;②商品混凝土公司在滿足可泵性、和易性的前提下盡量減小出機塌落度、降低砂率、嚴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
2,3溫度應力裂縫預防措施
此類裂縫預防措施如下:①降低混凝土發熱量。選用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的水泥,以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摻加緩凝劑或高效減水劑,以提高混凝土強度并減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延長混凝土達到最高溫度時間,減少于縮;盡可能選用最大粒徑較大,顆粒形狀好且級配良好的粗骨料,避免砂量過多以減少水泥用量及用水量;在滿足泵送和施工的前提下用低流動性混凝土,嚴格控制水灰比,減少單位體積混凝土用水量。②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在高溫季節要降低原材料溫度,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早晚澆筑;避免吸收外部環境熱量,運輸工具、泵送管路盡量遮蔭,防止混凝土升溫;埋設冷卻水管,通人冷水降溫。③分層分塊澆筑。④表面保溫與保濕。要盡量長時間地保溫和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讓其表面慢慢冷卻、干燥,使混凝土能夠增長強度以抵抗開裂拉應力。主要有蓄水養護和覆蓋灑水養護兩種方式,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14d。
2,4施工方面原因造成的裂縫預防措施
篇9
關鍵詞:施工混凝土裂縫預防 措施
Abstract: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nges, concrete and brittleness and not uniformity and structure unreasonable and so on cause for concrete cr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rete crack problem is quite concern the common faults,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crack types and reasons, the concret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for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reduce the engineering accid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近年來的發展,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混凝土裂縫也成為大家備受關注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裂縫。因此,只有做好預防措施,混凝土施工才能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
1裂縫產生的原因
裂縫產生的形式和種類很多,要根本解決混凝土中的裂縫問題,還是需要從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確判斷和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最有效的途徑。實際上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成因復雜而繁多,甚至多種因素相互影響,但每一條裂縫均有其產生的一種或幾種主要原因,比如:溫度和濕度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堿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等。
2混凝土工程中常見裂縫及預防
混凝土工程常見裂縫的種類,就其產生的原因,大致可劃分如下幾種:
2.1干縮裂縫及預防
干縮裂縫多出現在混凝土養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一周左右。干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混凝土干縮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用量等有關。主要預防措施:①是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熱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②是混凝土的干縮受水灰比的影響較大,水灰比越大干縮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盡量控制好水灰比,同時摻加合適的減水劑。③是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絕對不能大于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④是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冬季施工時要適當延長混凝土保溫覆蓋時間,并涂刷養護劑養護。⑤是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合適的收縮縫。
2.2塑性收縮裂縫及預防
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干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在終凝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中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又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影響混凝土塑性收縮開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環境溫度、風速、相對濕度等。主要預防措施:①是選用干縮值較小早期強度較高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②是嚴格控制水灰比,摻入高效減水劑來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減少水泥及水的用量。③是澆筑混凝土之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均勻濕透。④是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的草墊、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終凝前表面濕潤,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噴灑養護劑等進行養護。⑤是在高溫和大風天氣要設置遮陽和擋風設施,及時養護。
2.3沉陷裂縫及預防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所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裂縫寬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定之后,沉陷裂縫也基本趨于穩定。主要預防措施:①是對松軟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結構施工前應進行必要的夯實和加固。②是保證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支撐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勻。③是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地基被水浸泡。④是模板拆除的時間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⑤是在凍土上搭設模板時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⑥是當兩側地基基礎形式不一樣時,考慮設置變形縫。
2.4溫度裂縫及預防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裂縫寬度大小不一,受溫度變化影響較為明顯,冬季較寬,夏季較窄。高溫膨脹引起的混凝土溫度裂縫是通常中間粗兩端細,而冷縮裂縫的粗細變化不太明顯。此種裂縫的出現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凍融、抗疲勞及抗滲能力等。主要預防措施:①是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如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②是減少水泥用量將水泥用量盡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③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④是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⑤是改善混凝土的攪拌加工工藝,在傳統的“三冷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二次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⑥是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熱,推遲熱峰的出現時間。⑦是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控,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⑧是加強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及時用濕潤的草簾、麻片等覆蓋,并注意灑水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緩慢冷卻。
2.5化學反應引起的裂縫及預防
混凝土拌和后會產生一些堿性離子,這些離子與某些活性骨料產生化學反應并吸收周圍環境中的水而體積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脹開裂。這種裂縫一般出現在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間,一旦出現很難補救,因此應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主要的預防措施:①是選用堿活性小的砂石骨料。②是選用低堿水泥和低堿或無堿的外加劑。③是選用合適的摻和料抑制堿骨料反應。由于混凝土澆筑、振搗不良或者鋼筋保護層較薄,有害物質進入混凝土使鋼筋產生銹蝕,銹蝕的鋼筋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脹裂,此種類型的裂縫多為縱向裂縫,沿鋼筋的位置出現。通常的預防措施有:①是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②是混凝土級配要良好。③是混凝土澆筑要振搗密實。④是鋼筋表層涂刷防腐涂料。
2.6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從而引起應力集中,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一般不會發生樓面裂縫.反之,當預埋線管的直徑較大,開間寬度也較大,并且線管的敷設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力向時,就很容易發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加強.根據我公司的經驗,建議增設的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 mm,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 mm。
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眾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予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3混凝土裂縫限制標準
混凝土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0.1mm。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0.2mm。
4混凝土的早期養護
4.1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
4.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盡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
4.3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
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濕條件,以達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濕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干縮。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
適宜的溫濕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混凝上的保溫措施常常也有保濕的效果。
從理論上分析,新澆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滿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損失,從而推遲或防礙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這種不利影響。因此混凝土澆筑后的最初幾天是養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5結語
具體在施工時一定要嚴格把關,多觀察、多比較,出現問題后多分析、多總結,結合多種預防處理措施。做好混凝土早期養護及其預防發生的措施,把混凝土的裂縫減少到最低限度,以避免危害結構的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江見鯨,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篇10
秘密源于兩顆芯片
SSHD的外觀和尺寸與普通3.5英寸/2.5英寸基本一致,它的秘密全部隱藏在了PCB板上(圖2)。以希捷SSHD為例,它的PCB板比普通HDD增加了兩顆芯片,分別為來自eASIC的SEAGATE“主控芯片”以及東芝生產的8GB 24nm MLC“閃存芯片”(圖3)。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PC領域的各種“緩存加速技術”:
1.內存虛擬硬盤:很多大內存的PC用戶,會借助超級兔子、Ramdisk或FancyCache等軟件,將部分內存用于硬盤的高速緩存,進而起到為系統提速的效果;
2.英特爾智能響應技術:很多超極本或H77或更高級別芯片組的臺式機都支持安裝小容量的mSATA SSD,并通過一些軟件和驅動將其打造為系統的緩存盤。
可惜,以上兩種技術要么需要海量的內存,要么需要一系列的軟硬件支持(如mSATA插槽、指定系統、驅動和軟件),對普通電腦用戶而言難度實在太高。而SSHD的出現,則解決了上述尷尬。
SSHD的工作原理和英特爾智能響應技術很像,它通過PCB板上整合的“主控芯片”(相當于操作系統+軟件+驅動)和“閃存芯片”(相當于額外的SSD),可以在任意臺式機或筆記本上安裝使用,無需用戶有任何專業知識,只需裝上硬盤就可享受SSHD帶來的速度改善了。
只提速不加速的“記憶效應”
SSD的讀寫速度可輕松突破300MB/s大關,而HDD的容量則多以TB為單位。那么,號稱同時擁有兩類硬盤優勢的SSHD真的可以實現“1+1=2”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簡單來說,SSHD的“主控芯片”會通過Adaptive Memory、FAST Facto等算法,無需用戶干預就對硬盤數據進行自動化的智能管理。“主控芯片”會根據分析近期磁盤讀寫數據的內容和頻率,記錄并統計你平時的使用習慣,將經常使用的軟件、數據、緩存復制到“閃存芯片”中,當你再次運行或讀取上述軟件或數據時,SSHD會直接調用“閃存芯片”中的資料,從而讓你享受到猶如SSD般極速的響應能力。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將SSHD理解為具有“記憶效應”的HDD,它會記錄你之前運行或讀取過的數據,從而實現越用越快的體驗。比如,將操作系統安裝在SSHD后,第一天開機耗時30秒;第二天開機可能就變成了25秒;從第三天起,開機時間可能就會穩定在15秒這個極限的速度上。再比如,首次運行安裝在SSHD上的Photoshop軟件需要15秒才能進入可操作的狀態,那第二次運行就變成了10秒,以后再運行可能就只需5秒。
請注意,以上SSHD所帶來的驚喜僅限于“提速”,也就是縮短你之前操作的耗時而已。很多用戶需要頻繁讀取大量的影音文件,需要更快的讀寫速度支持。此時,SSHD的表現就相對“疲軟”了。我們不妨通過一組數據(表1),看看SSHD在此方面的實際表現吧。
通過分析可見,SSHD在大文件的持續讀寫速度上并沒有和同檔次(同碟數、同轉速)的普通HDD拉開差距,與SSD的差距就更為明顯了。但是,在進行多次測試之后,SSHD在讀取測試的存取時間項目中卻有了質的飛躍,從14.1ms直接縮短到了0.269ms(圖4~5),基本達到了SSD的水平。此外,在寫入測試的存取時間項目中,SSHD的成績反而不如HDD。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SSHD那PCB板上新增的兩顆芯片主要用于改善小文件的隨機響應速度,也就是對HDD最弱的隨機性能方面進行了加強。將這些數據“翻譯”過來,也就提高了保存在“閃存芯片”中小文件的第二次啟動速度,縮短了硬盤和內存互傳數據的等待時間,而這也就是為什么安裝SSHD后電腦開機越來越快,軟件啟動速度耗時也是越來越短,只是在拷貝影片游戲時卻依舊和普通HDD相差無幾的原因。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