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實訓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9 02:4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機械實訓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機械實訓報告

篇1

機械加工實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我們中專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別有意義的實習課。機床實習又是我們的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會感受到車間的氣氛。同時也更加感受到了當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肩負的責任。

實習期間,通過操作數控十二軸銑,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我了解了產品的加工的工藝品,數控十二軸銑,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的操作我都能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加工工件;最辛苦的是操作數控十二軸銑和加工中心,數控十二軸銑的危險性最高,先要掌握開數控十二軸銑床的基本要領,然后按照作業指導書要求操作。期間要對工件的放置進行檢查,確保工件完全放到位,一天下來雖然感到渾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在工廠中做出的成品,感到很有成就感。這次機械加工實習期實習給我的體會是:

①通過這次實習我了解了現代機械制造工業的生產方式和工藝過程。熟悉工件的編程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工夾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術。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知識和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②在產品的主要機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獨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機械加工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過程中,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的機床操作能力,使我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④培養和鍛煉了我的勞動觀點、質量和經濟觀念,強化遵守車間紀律、遵守安全操作規則,提高了我的整體綜合素質。

機械加工實習對我的工程素質和工程能力的培養起著綜合訓練的作用,使我不但要掌握各工種的應知應會要求,還要建立起較完整的系統概念,既要要求我學習各工種的基本工藝知識、了解設備原理和工作過程,又要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并具有運用所學工藝知識,初步分析解決簡單工藝問題的能力。

⑤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公司對我們的紀律要求非常嚴格,制訂了學生實習安全規則,同時加強對實習日記、清理機床場地、遵守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等要求,對我們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⑥在實際操作中工程擔當,技術員將我加工不良的產品的錯誤分析給我看并幫我改正,使我們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有明確認識,對于提高我的質量意識觀念有一定作用。

在實習期間我有很深的感觸,很感謝學校和公司能給我提供這個實習的機會,讓我體驗到學工科的不易,獲得了課堂里邊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識,現在所學的知識和感受會使我終生難忘。雖然工作中臟點累點,這些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有了收獲、也有了成果。

篇2

【關鍵詞】作品制作 綜合創新工程訓練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3C-0114-03

當前,高等教育已從重視規模發展轉向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工程訓練是一門實踐性技術基礎課,是機械、近機械和非機械類有關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理工科大學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工程訓練在要求學生學習工藝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大多數高校的工程訓練都是從金工實習發展起來的,各實習工種之間彼此獨立,沒有工藝上的關聯,各工種加工出來的只是一個個獨立的零件,沒有形成能實現一定功能的具體的作品或部件,導致實習結束學生仍不理解零件的技術要求、公差要求和裝配工藝。可以說,以前的實習模式注重的是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不能滿足新時期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的要求。針對這些情況,本文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為例,介紹了改革和創新工程訓練方法的前期條件準備,詳細闡述了將以單個零件加工的訓練模式改為面向作品制作的綜合創新實訓模式的步驟,并分析了其效果。

一、現狀及問題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每年接受校內外實訓學生3000多人。現有的工程訓練課程有工程認知實習、工程訓練Ⅰ、工程訓練Ⅱ。這3門課程分別針對非機械專業、近機械專業、機械專業,實習時間分別是1周、2周、4周。其訓練過程均是把一批學生分組后按工種輪換實習,每個工種練習加工彼此不關聯的零件,不同之處在于不同的課程學生在各工種實習時間不同,加工操作熟練程度不同。

這種實習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一是訓練模式陳舊,實踐方法沒有創新性;二是沒能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實習時間進行有效合理安排,實習過程單調,實習效果差強人意,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創新意識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得不到培養。

二、綜合創新內涵及前期條件準備

綜合創新工程訓練不同于工程認知實習,也不同于工程技能訓練。工程認知實習強調大工程背景教育,工程技能訓練注重實踐操作技能培養,而綜合創新工程訓練的特定目標則致力于創新精神、工程應用綜合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面向作品制作的綜合創新工程實訓是安排在工程訓練中進行的一項綜合創新訓練。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前一階段在工程訓練中所獲得的經驗和已有的工程知識,通過團隊協作完成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產品,使學生獲得較完整真實的工程經歷。

基于以上幾點考慮,工程實訓不能再沿襲以往的教學思維,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為此,在加強硬件建設和文化氛圍建設的同時,必須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利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好教學內容,改革舊的訓練模式,使學生在有限的實訓時間內獲得更加高效的訓練效果。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第一,培養理念。根據培養定位目標,著眼于從大工程理念培養21世紀的高素質工程人才,使之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九種能力:工程知識能力、工程設計與創新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價值判斷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考慮環境影響的能力、社會協調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第二,教師要求。教師的引導與積極參與學生的創新實踐非常重要。在實習過程中,應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習慣,多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對于優秀的創新作品,可指導學生申請專利。同時,注重教研結合、教學相長。

第三,設備購置。利用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的契機和學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的舉措,積極創造條件申請經費,購置新教學設備,并注重設備的數量和種類。

第四,教學內容組織。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特別是數控工種(如數車、數銑和加工中心)和特種加工工種(如電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聲波加工及快速成型制造)的內容組織。

第五,教學方法、手段。充分運用數控設備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結合前期教改成果運用WAP技術打造的“基于網絡的先進制造工程實訓平臺”,達到“人手一機”的實訓效果。

第六,實訓模式。將現有的訓練模式改為面向作品制作的綜合創新工程實訓模式。

三、綜合創新工程實訓組織實施

本文以4周實習時間的機械專業學生實訓課程一工程訓練的組織實施為例,對綜合創新的實訓的組織實施進行探討。

改革后的實訓全過程為:前2周進行工程技能實訓、調研選題、評審立項、撰寫結構方案設計報告和工程管理報告、具體設計、審核圖紙和撰寫工藝方案報告(除工程技能培訓安排在課間時間進行外,其余各步驟均安排在課外時間);后2周進行加工裝配、撰寫成本分析報告、成果答辯(除加工裝配和成果答辯安排在課間時間進行外,其余各步驟均安排在課外時間)。教改前后時間安排與模式比較參見表1。各階段的具體工作如下:

第一,工程技能實訓。按實習工種數目,分組實施操作技能實訓,時間為前2周。其實訓模式與工程訓練相同,但在實訓過程中通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和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后,更加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如中心搭建的“基于網絡的先進制造工程實訓平臺”開通后能使學生獲得“人手一機”的實訓效果,大大提高了實訓效率。尤其使數控工種從以前的注重編程技巧和輸入中解放出來,轉變為更多的實際加工操作。

第二,調研選題。實訓一開始就以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成立綜合創新小組,每組4~7人,分組名單上報中心備案。選題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第一階段,是創新實踐的起點、難點。中心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調研提出一個選題,選題要有創意、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和工程背景,其難易程度與自身的知識能力相適應,同時考慮中心的加工條件(至少使用3種以上比較典型的加工方法,也不能超出中心的現有加工能力)。

第三,評審立項。學生分組名單報備后,中心成立3名教師(來自不同工種)組成的指導組若干組。在選題截止前由教師組分別對指導的綜合創新學生小組進行選題論證,篩選立項選題。論證答辯時,答辯同學需簡要論述選題作品的結構、原理和功能,同時回答教師組的提問,對選題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最終由教師指導組評定每組最有創意、功能定位合理、中心條件可實施的選題作為立項選題,并給出指導性修改意見。

第四,撰寫工程管理報告和結構方案設計報告。由選題立項的同學擔任其綜合創新小組的組長。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深入討論選題的設計思路和結構、原理,撰寫結構方案設計報告。討論小組人員分工、生產過程組織、計劃進度等,撰寫出工程管理報告。

第五,具體設計。創新小組方案確定后,進行相關計算與選型、畫出零件圖、總裝圖。具體設計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應加強溝通,指導老師應充分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同時做

好設計圖紙的審核工作。

第六,撰寫工藝方案報告。以立項選題中較復雜、重要的零件為例,組長組織其成員詳細討論其加工工藝后,撰寫出工藝方案報告。

第七,加工、裝配。指導老師審核工藝方案后,創新小組便可進行加工、裝配環節。此環節要求指導教師和各工種老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允許代為操作,以加強學生對前期的技能實訓綜合運用的同時,提高動手能力。

第八,撰寫成本分析報告、整理答辯材料。收集、統計前期的數據記錄(包括材料成本、機時成本、勞務成本等),撰寫成本分析報告。按照“綜合工程訓練報告”統一模板順序裝訂封面、目錄、工程管理報告、結構方案設計報告、工藝方案報告、成本分析報告和附錄零件圖及總裝圖,培養學生整理技術文件的能力。

第九,制作成果答辯。實習最后一天以教師指導組為單位交叉進行創新作品答辯。根據作品創新性、社會價值、綜合工程訓練報告的撰寫、臨場答辯的表現等多個方面給出綜訓成績。根據綜訓成績在工程訓練中心內部推優,并給出院一級的紙質證書。推優的作品推薦參加機械類的各級大賽。

四、綜合創新工程實訓實施效果

兩年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已有3批次、近500名機械專業學生進行了“綜合創新工程實訓”,制作作品86件。作品推優參賽獲國家級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自治區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1項。面向作品制作的綜合創新工程訓練模式引起了實習學生的極大興趣和熱情。

第一,調動了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和培養了創新能力。在綜合創新訓練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積極引導的方式進行。因為是學生自主選題,過程是主動的,所以學生實習目標明確,思維活躍,創新的積極性更高,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更高效。

第二,培養了學生理論和實際結合、綜合運用的能力。在整個設計、加工、裝配過程中,學生要把多種工程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提高綜合運用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比如在設計圖紙中零件之間的公差關系、精度要求、裝配關系及加工要求,必須和生產實際中的設備、經濟精度等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制作目標。另外,通過作品的設計、加工、裝配和工程訓練報告的撰寫,為學生創造性、綜合性地運用所學工程知識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提供了機會,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的能力。

第三,培養了學生大工程意識及其九種能力。在經歷綜合創新工程實訓的具體步驟后,培養了學生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經濟意識、團隊意識等大工程意識。同時使之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九種能力:工程知識能力、工程設計與創新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價值判斷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考慮環境影響的能力、社會協調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篇3

關鍵詞:發動機 教學 實訓 靜態 動態 研究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1)01(a)-0000-00 

 

1 “靜態”實訓背景 

1.1 工程機械專業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實際情況 

《工程機械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是工程機械使用與維護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其內容是在該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置的;首先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就業崗位(工程機械維修),并確定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最后確定具體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 

但長期操作中,工程機械專業《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除授課程過程中發動機結構各總成拆裝外,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增加了“維修”實訓內容,發動機整體拆裝。也只是個整體過程拆裝。沒有檢驗過程也無法檢驗拆裝質量。學生也只是按部就班的按要求完成發動機的整體裝配,不知道自己裝配能否符合實際要求,對自己“工作成果”沒有檢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脫離生產實際內容,學業結束對自己工作能力失去信心,沒有充足的把握勝任維修工作。畢業生調查反饋內容重點是實踐工作能力差。畢業后還必須經過崗前強化培訓,才能夠適應工作。失去了高職教育培養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意義。 

1.2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伴隨我國高級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學的深入改革,教學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在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的同時,更加強調職業能力培養(動手能力,實踐技能)的培養。國外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情境教學法 “六段論”(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的應用,強調基于工作過程實訓的加強,更加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適合社會需要,貼近企業生產實際。要求工程機械使用與維修專業必須“市場化”,引入“動態”實訓概念。 

 

2 “動態”實訓意義 

2.1 工程機械“動態”實訓特點 

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制定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設置應根據學生的培養方向加大本專業領域的生產實訓,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踐技能。強調培養的是學生能力和素質。使學生上崗后就進入工作狀況;“動態”即運動狀態, 只有“動態”實訓,才能夠保證大幅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及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態”實訓是與企業實際用人需要相符合的最接近實際生產內容的實訓。實訓內容更加注重安全與環保及團隊配合。實訓過程建立“三級”檢驗制度(裝配前檢驗、過程檢驗和總檢驗)及檢驗報告,作為考核的根據。同時“動態”實訓要求實訓教師具有更高標準的內涵。實訓過程必須確保安全、實訓教師嚴格認真負責,同時提升實訓教師的內涵。 

2.2 “動態”實訓管理特點 

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修理“動態”實訓同時帶來了實訓中心實訓管理內容的根本改變。為保證實訓收到良好效果和順利進行,必須建立完善的科學管理制度。 

建立實訓中心實訓指導教師工作能力考核制度是實訓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名師出高徒,只有有“實力”教師才能夠培養有“能力”的學生;“動態”實訓的實施,首先必須進行實訓教師能力培訓、考核,建立實訓教師考核制度,持證上崗,才能夠確保發動機“動態”實訓教學質量; 

建立合理科學的實訓中心管理制度是實訓順利進行的保障;建立設備維護管理制度、配件采購制度、配件管理制度(包含領用件管理制度)、工具管理制度和不斷補充完善制度,并確保實訓管理制度的實施。 

引進科學的考核機制,建立實訓進度監控制度、維修質量保證制度。是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加強教學督導和評估,定期對“動態”實訓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引導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建立實訓人員管理制度。考慮專業招生人數,確定實訓分組率;合理確定實訓內容,配備合理數量專業實訓教師;為提高動手能力,“動態”實訓分組率每組不超過4人,確保實踐技能培養。 

3 動態實訓具體操作 

3.1實際“動態”實訓工作計劃表 

按照工程機械施工企業崗位維修班組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動態”實訓工作計劃表,明確發動機維修任務,細化工作內容,落實工作責任。并實施情境“六段”教學法(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貫穿每一項的學習內容。見表3.1發動機維修實訓工作任務計劃表 

工作序號 工作內容 工作要求 完成時間 備注 

1 1發動機檢測 

2發動機整機拆卸 

3發動機解體 檢測項目規范合理 

安全環保 

拆卸順序正確合理 1小時 

1小時 

6小時 安全 

安全 

零件擺放規范不落地。 

2 1零件清洗 

2檢測 

3采購計劃 

4外加工計劃 清洗徹底與環保 

檢測項目規范合理 

配件明細價格 

外加工明細價格 1小時 

2小時 

2小時 

2小時 環保 

檢測結果分析判斷 

詢價 

詢價 

3 1曲柄連桿機構組裝 

2缸蓋組裝 

3正時組裝 

4外圍組裝 裝配順序規范合理 

裝配順序規范合理 

裝配順序規范合理 

裝配順序規范合理 2小時 

2小時 

2小時 

2小時 階段裝配檢測 

階段裝配檢測 

階段裝配檢測 

階段裝配檢測 

4 1發動機整機裝配 

2氣門間隙調整 

3油路水路電路檢測 

4起動及檢測 安全操作 

兩次調整法規范操作 

操作順序標準規范 

安全 2小時 

2小時 

2小時 

2小時 安全 

階段裝配檢測 

階段裝配檢測 

安全 

5 1工作場地徹底清掃。 

2工具歸類。 

3實訓報告。 無塵 

工具清潔、歸類 

3000字內容齊全 2小時 

1小時 

5小時 設備擺放合理 

合理歸類 

檔案保存 

表3.1發動機維修實訓計劃表(學生用表) 

3.2:“動態”實訓考核: 

由實訓指導教師每天階段填寫發動機維修實訓考核表(教師用表),見表3.2,單項任務20分,全項工作任務滿分共100分總成績。 

建立實訓工作表現、實訓報告、考勤等扣分標準制度,確定實訓總成績。重點突出“業績”維修結果的表現。 

姓名 班級 學號 

實訓任務 

考核項目 考核標準 成績 

資訊決策 

計劃實施 

檢查評估 合理使用資訊條件(0.5分)團結合作正確決策(0.5分) 

合理的單項工作計劃(1分)計劃順利實施過程(0.5分) 

單項工作過程的檢查(1分)單項工作結果的評估(0.5分) 

工具選擇 

工具使用 根據題目正確選用拆裝工具(1分)每選用錯誤一次扣0.25分;合理正確使用工具(1分)每使用工具不當扣0.5分;工具亂放扣0.5分 

拆裝考核 正確的拆裝步驟(4分) 

拆裝步驟錯誤一次扣2分;零件亂放一次扣2分 

檢測考核 正確的檢測步驟(2分) 

檢測步驟錯誤一次扣1分;零件亂放一次扣1分 

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正確(2分) 

結果正確2分;結果基本正確1分;不正確0分 

工作臺場地 

清潔 工作臺 場地清潔(2分) 

工作臺清潔1分;工作場地清潔1分 

零件工具 

擺放 零件工具擺放(2分) 

零件擺放(1分),工作結束工具清潔歸檔(1分) 

考核時間 20分鐘(2分) 

每超過5分鐘扣0.5分 

違章操作 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總成績0分 

考核教師 考核日期 總成績 滿分20分 

表3.2發動機維修實訓考核表(教師用表) 

 

備注:參照國外先進的培訓理念,設計每天工作量,制定工作計劃;每天工作內容含拆裝、檢測、清洗、維修等內容,按考核標準歸類,完成“動態”實訓內容“設計”; 突出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結合實際工作內容安排合理階段檢查評估。 

 

4 實際應用情況、效果分析 

工程機械使用與維護專業經過兩屆“動態”實訓應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每天工作任務,在發動機試車過程中,都能夠確保發動機著車后不漏油、不漏水、發動機無異響。效果非常理想。通過“動態“實訓,即鍛煉了實訓教師隊伍,同時培養了學員細致認真踏實工作作風。畢業后“敢”于投入工作,企業反映良好。 

 

篇4

門診膀胱鏡系統自xx年使用以來為我科的疾病診治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成為了我科必不可少的診治工具。但由于多年反復的使用,此系統各個部件已經老化,圖像已不清晰,設備頻繁出現問題,數次修理仍未徹底排除故障,曾多次影響病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引起病人的不滿,為我院的醫療安全埋下隱患,在我科擴增床位后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為了確保醫療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我科急需更換門診膀胱鏡系統,申請采購。 請批示。

泌尿外科

20xx年x月x日

購置辦公設備申請報告二局領導:

由于我中心剛剛成立,辦公設備及日常辦公用品尚未配齊,為適應現代化辦公的需要,完善辦公環境,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本著節儉開支的原則,現需申購辦公設備及日常用品一批(見詳表)。經初步詢價共需資金約 元。

當否,請批示。

徐州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20xx年x月x日

購置辦公設備申請報告三尊敬的學院領導您好:

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對機械行業人才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企業生產的要求,提高學生綜合操作技能,提升我院機械工程系同學生的專業水平,以及加強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方便我院老師進行教學,我特向學院申請機械拆裝與維修實訓室配備投影設備。

機械工程系是我院第一大系,也是第一主系,擔負著興盛學院的重大使命。近年來隨著生源減少和其他本科學院的擴招,我院招生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硬件資源的落后也大大影響了我校在同等院校中的影響力!我院機械拆裝與維修實訓室的硬件設施已經嚴重落后與其他同等院校。因此購置新設備、優化教學設施,全面提高我院的硬件教學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機械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有著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等特點,投影儀對于提高學生對典型零件的認識、方便教師授課以及和其他子弟學校進行學術探討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機械結構以幻燈片的方式展現在給學生面前,把抽象的知識通俗化、易懂化!

我們深知學院剛搬到新校區正面臨著資金困難!但是幾經思索我們還是提出了我們的要求!在此,我們承諾,充分運用好實訓設備,提高我們的綜合技能,用實際行動為學校、為社會贏得榮譽。我們已經做好了具體的購置方案!希望領導對我們的申請予以批準。

誠望批準

此致敬禮

篇5

【關鍵詞】自動化;實踐;特點;作用

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制圖測繪、基本技能實習、專業認知實習等環節,是學生獲得基本技能的訓練手段,是形成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依托學校現在的實訓設備,開展課程實訓工作。學校現有鉗工實訓室、車工實訓室、機械制圖室、機械原理陳列室、電工電子實訓室、數控實訓室、機器人實訓室和機電綜合創新實訓室。基本可以滿足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專業的實訓教學。教師在授課中,應根據開設課程的內容適當比例地安排一定的實訓時間。原則上理論課的時間與實訓時間比例多于1:1。

一、實驗

實驗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的重要教學環節。根據不同課程情況,實驗有兩種安排:一是將實驗安排在相應的章節講授完畢進行;二是在學完或即將學完某一課程并進行了一些實驗的基礎上,集中一周(實驗專用周)實踐。在相應的實驗室里進行。

課程設置安排物理、公差配合和測量課程開設實驗專用周。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實驗指導書要求,獨立完成實驗的全過程,目的是使學生成為實驗領域的實踐者和積極探索者,訓練學生調試、操作實驗設備、儀器的基本技能以及數據處理、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并培養嚴謹的實驗習慣。實驗占重要地位的課程和開設實驗專用周的課程,實驗要單獨考核,成績列入學生成績冊。實驗在各門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要作具體的規定。

二、基本技能實訓

基本技能實習包括鉗工實訓、車工實訓、電工電子實訓、數控加工實訓、維修電工操作技能實訓、無線電裝接工操作技能實訓、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計12周。

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機械、電工電子、計算機常識,使學生獲得有關機電方面的基礎知識,進行中級技術工人必須的基本操作訓練。基本技能實習應以培養基本技能的實習為主,通過鉗工、車工、電工電子、數控加工和計算機等實習環節,使學生具有機電和計算機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識。

每次實習完畢,必須進行操作及理論考核,同時結合學生實習中的工作情況,評定總成績,列入學生成績冊。

三、專業認知實習

專業認知實習是在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時,安排在校外工廠完成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工礦企業的生產概況、生產過程、設備維修、設備管理、產品裝配以及企業生產組織和車間管理的一般情況。以獲得本專業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初步培養觀察分析生產現場常見的機械加工、設備維修方法,了解生產的組織、管理形式,為后續專業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業認知實習一般應選擇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較為先進的工廠為基地,并根據工廠的具體情況,制定出詳細的實習指導書。專業認知實習安排3周。

專業認知實習中,要對學生加強紀律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對學生的表現和實習報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績列入學生成績冊。

四、企業實習

學生學完所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后,第三學年安排同學開展為期一年的企業實習,學校盡力聯系盡可能多的企業單位讓學生實習。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實習的單位有:東風儀表廠集團、西光集團、惠安集團等各類機械加工和電子企業。

篇6

關鍵詞: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實訓成績;PBL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9-0092-02

目前,世界各國都將“工程訓練”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代高等教育對高校大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實踐能力訓練是高等工科院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方式。開設工程實踐能力訓練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專業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工程專業的興趣。以石家莊鐵道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工程訓練中心教學為例,目前工程實踐能力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傳統制造技術認知、先進制造技術認知、特種加工技術認知、典型機械產品拆裝、鉗工和創意制作、材料成型技術認知、電氣焊技術認知、電子工藝認知、電子產品制作、鐵路施工機械認知、辦公設備的使用與文印技術認知、機器人、機電組合認知、鐵道與信號控制認知等。

一、工程實踐能力訓練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程實踐能力訓練的特點

(1)實踐性。通過實踐使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

(2)技能性。每位學生的作品中都能夠體現出多種技能和知識的綜合運用。

(3)創造性。根據模塊訓練的目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制作一項充滿個性的作品。

(4)工程性。建立產品由抽象到滿足生產應用的過程。

2.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部分學生出了家門進了校門,極少接觸過機械設備與生產實際,因而很少了解或不了解工程實踐能力訓練課程的作用,有些學生甚至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有的學生在實習中怕臟,怕累,有個別學生紀律松散,遲到、早退;有的學生實習時看到各式各樣的機器設備與零件,感到好奇,急于動手操作設備和加工零件,導致在實習中經常出現廢品或損壞器材,也有學生怕危險或者怕做不好影響成績,反而對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失去信心或耐心。

二、工程實踐能力訓練教學改革措施

1.加強教育,提高思想重視程度

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在全面展開工程實踐能力訓練教學之前分批召集各個學院學生進行普及講座,分別介紹進行實訓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各個實訓模塊教學的基本內容、學生須知以及注意事項、各個實訓室的分布圖等,并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能夠更加了解工程實踐能力訓練各環節的內容、目標、意義,從而提高學生思想的重視程度,有著“安全第一、能吃苦、不怕累”的思想意識,更加積極地配合各模塊教師完成實訓教學。

2.完善教學管理機制,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

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規定用來保證實訓教學各環節的順利進行,其中教師實習管理規定中規定了教師在實訓前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并提前五分鐘到中心門口引領學生,根據《工程訓練中心學生實習卡》核對學生出勤情況,實訓操作之前進行安全教育,實訓過程中必須加強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方式,實訓結束之后及時、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成績。教師實習管理規定加強了對各個實訓模塊教師的監督和管理,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中規定了學生的安全制度、考勤制度以及評分規則,例如,“無故遲到10分鐘以上的學生禁止參加本次模塊的實訓”這一條規定杜絕了學生無故遲到的現象,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基本能嚴格遵守各條規定,教學秩序井然有序。

合理的實訓成績評分規則是實訓課程重要的部分。中心從學生實訓過程中動手能力、創新精神、作品質量以及課堂表現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考慮,制定了評分規則:實訓成績由各模塊成績(含實習報告)按該模塊所占實習時間的權重進行評定。各模塊成績以“實習模塊完成質量”為主要考核標準,兼顧“實習紀律”、“設備使用”、“安全防護”、“環境衛生”等方面。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的出勤、操作、作品質量、課后衛生、實習報告成績等進行加權評定后給出最終實訓總成績,以此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訓情況。通過這種綜合評分,既體現了實訓成績的公平合理,又提高了學生的重視程度,促進了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

3.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效果

為了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在工程實踐能力訓練中的實訓效果,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豐富課堂形式,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對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實踐教學過程中根據工程實訓的特點所采用的幾種教學方法作一淺析。

篇7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高職;汽車課程;模式;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4-0032-03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法的區別

行動導向,又稱實踐導向或行為導向,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一種新思潮的產物,提倡職業教學計劃要按企業生產任務的要求組織教學,要用職業行為體系代替專業學科體系,要求職業教育的目標要全面包含“知識、技能和關鍵能力”,因此,確定了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學習領域課程方案。行為導向教學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與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

行動導向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區別如表1所示。行動導向項目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所區別,但二者并不是對立的,可以有機地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情境。行動導向項目教學不能獨立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只是教學環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高職汽車專業課程“55533”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構建

(一)背景分析

從高職教育的特征出發,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技能的培養和素質的養成應融于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之中。“55533”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依托高職汽車運用專業《汽車機械基礎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而進行的。

《汽車機械基礎技術應用》是在現代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背景下構建的汽車類專業基礎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課程教學通常以課堂理論教學的形式實現,教學普遍偏重于基本理論分析,采取傳統的粉筆、黑板、掛圖和模型的教學方式,從書本到黑板,內容繁瑣枯燥,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講和思考,難以掌握課程內容并實現高素質技能訓練的目的。近年來,隨著汽車運用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學時大為減少,傳統的教學法很難使學生具備應有的能力,迫切需要創建現代教學新模式。因此,在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院課程組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教學為主線,以項目引導為核心”的原則進行了教學設計,以培養汽車機械基本維修職業能力為目標,以汽車(機械)的組成及傳動路線為主線,按照汽車機械總體構造分析、汽車動力裝置機構分析與應用、汽車傳動裝置零部件失效認識與分析、汽車行駛裝置承載能力分析及汽車控制裝置分析與應用等工作任務設計了新的教學單元,如圖1所示。

(二)“55533”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架構

基于能力培養進行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開發,應重點突出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工作任務驅動,結構認識導入,項目教學引領,理論實踐結合,過程評價考核,能力逐步提升”的方法,設計并實施了“55533”行動導向教學。

如圖2所示,“55533”行動導向教學是指根據汽車專業特點及課程目標定位,基于汽車結構,分解了5項工作任務,設計了5個學習情境(學習單元),組織了5個教學環節,采取了3種主要教學方法,實施了3種考核方式:(1)5項工作任務。采取先分析認識汽車機械總體構造,再以汽車作為一種機械組成部分,分解出汽車機械總體構造分析、汽車動力裝置機構分析與應用、汽車傳動裝置零部件失效認識與分析、汽車行駛裝置承載能力分析及汽車控制裝置分析與應用5項工作任務;(2)5個學習情境(學習單元)。按照工作任務設計相對應的5個學習情境;(3)5個教學環節。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以汽車結構認識實訓導入知識學習,提出理論問題,并通過汽車結構實例分析解決理論問題,形成“結構認識活動――內容教學――單項技能實訓――生產性實習――過程考核評價”5個教學環節;(4)3種主要教學方法。融入現代教學理念,實現多種現代教學方法的融合,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采取了“項目驅動”現場教學法、“虛擬+實物”案例教學法、“五步”情境實操法;(5)3種考核評價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全程評價,實施了報告與作業評價、實訓評價及生產評價等3種評價考核方式。

高職汽車專業課程“55533”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內教學環節

在“55533”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課內教學是重點環節。課內教學環節的設計如表2所示。在課內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學院已有的中央財政支持的汽車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在仿真實訓室、汽車專項(發動機、底盤、豐田技術)實訓室進行結構認識、單項技能實訓,在一體化教室、汽車專項實訓室進行內容教學,在汽車維修廠、機械加工廠進行生產性實習,從而有針對性地使課堂與實訓實習場所一致,做到以情境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環境育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二)以拓展學生的能力設計為主線設計課外教學環節

課外教學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深化學習,體驗職業,培養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質的重要方面。課外教學環節以實踐教學活動為主,主要活動包括以下幾方面:

1.虛擬平臺學習、圖書資料查詢、技術交流。利用汽車技術虛擬仿真平臺和各類汽車專業網站、圖書資料的借閱、汽車產品展示與技術交流會、車展參觀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分析解決在課內沒有理解的問題,根據興趣愛好拓展知識面。

2.實訓場所在課余開放和開展技能比賽。業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實訓場所,加強學生的技能培養。組織引導學生參加校內外的汽車拆裝、維修、保養及模型等技能比賽,將知識應用于實際,提高學習興趣,鍛煉展示特長。

3.企業參觀認識實習。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參觀汽車維修企業、汽車制造企業(本田、豐田等),邀請企業技術負責人現場講學,介紹汽車維修、生產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等,使學生了解汽車維修、生產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加強對企業文化的理解。

4.企業生產性實習。利用假期組織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頂崗實習鍛煉,從最基本的汽車維修、維護工作做起,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感受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的管理制度,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時間觀念、安全意識及品質意識。

(三)多種現代教學方法相融合提升教學效果

1.采用“實訓項目驅動”現場教學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其自主學習。針對學生第一次接觸汽車結構有畏難情緒的特點,結合課程的性質、任務,在教學中采用“項目驅動”現場教學法,在每一學習情境單元的學習中首先安排“實踐操作與感性認識”活動環節,如對汽車變速器、汽車發動機的拆裝認識,以汽車機械、機構為載體,通過“裝拆、認識實訓――結合查找資料等自主學習――內容教學――完成學習與活動報告――分組進行匯報、講評、考核”的方式積累感性認識,使學生在現場教學環境中提高學習興趣,積累或自主學習汽車機械的基礎知識和實踐經驗,培養團結協作、溝通、動手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2.采用“虛擬+實物”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分析能力。汽車機械構造、機構多且復雜,通過拆裝認識實訓后,學生對汽車機械機構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引入汽車工程應用背景的實際案例,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這些實際應用案例的特性等進行虛擬展示,再結合汽車結構的實物演示講解,通過實施“虛擬+實物”的案例教學法,可以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參與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討論,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既可豐富課程內容,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汽車機械基礎技術應用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采用“五步”情境實操法訓練學生基本技能,培養其職業能力。汽車機械基本維修技能是培養學生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汽車維修高技能崗位職業能力的第一個環節,也是職業素質養成的第一階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技能的掌握及職業素質的養成,直接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甚至影響學生一生的職業生涯。因此,對鉗工生產性實習和機加工生產性實習項目,我院課程組分別選用汽車維修中典型工件和汽車制造中典型零部件進行實操訓練。學生實操的流程和技術要求完全按照汽車維修企業和制造企業的真實工作過程和要求進行。采取“教師現場講課――教師示范操作――學生獨立實操――鞏固學習要領――過程考核評價”的“五步”情境實操法,培養學生的汽車機械基本維修技能與設備、工藝的應用能力。“五步”情境實操法不僅完全按照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進行,而且是在類企業的環境中開展實習。通過實施“五步”情境實操法,學生不僅能掌握機加工設備的基本安全操作、常用量具工具操作技能,能正確使用常用維修工具、量具進行汽車機械的基本維護,而且能正確使用機械工作手冊(標準),按零件工作特點及材料性能特點,正確使用及維護機構,還能培養安全操作意識及5S環境品質管理意識。

在《汽車機械基礎技術應用》課程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可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課程互相脫節的狀況,減少了學習的盲目性,多媒體課件及網絡資源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其學習效率。實踐教學的改革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側重于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將理論教學與技能培養實際操作有機結合,使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的始終,突出職業技能的培養,使職業技能培養的色彩更加濃厚,更有利于加強學生的上崗能力。

參考文獻:

[1]凌培亮,雅尼士,陳祝林.中德職業教育的現狀與未來[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2]劉邦祥,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

[3]教育部職成司.面向21世紀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謝少芳(1969―),女,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機械工程。

篇8

Abstract: Mechanical Foundation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secondary school. It mak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necessary mechanical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understand mechanical principle, underst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performance, accurately express mechanical technology standards, correctly operate and maintain mechanical equipment,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make them form good study habit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inue to lear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關鍵詞: 機械基礎;項目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實習教學

Key words: mechanical basis;project teaching;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practic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4-0230-02

0 引言

機械基礎課是中職學校機械類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教學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基礎模塊、綜合實踐模塊和選學模塊。其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的是基礎模塊,以典型機械拆裝、調試和分析為主的綜合性實踐教學內容的是綜合實踐模塊,而選學模塊是由學校根據專業培養的實際需要自主確定的選擇性內容。該課程既有一定的基礎理論,又有很強實踐性,它能為學習和工作中的許多問題提供理論基礎知識,比如維護機械設備、進行技術革新等方面。該課程涉及面廣,知識點較多,概念抽象,理論性較強,學生由于缺乏感性認識,普遍感到此課程難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需要教師深入思考和挖掘教材中的章節內容,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綜合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這門課教學的關鍵。

1 項目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項目教學法,是將學科中的知識內容按教學要求分成若干個教學項目,由師生共同實施,并圍繞著項目進行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在鉸鏈四桿機構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共同對平面連桿機構中的教學項目的確定,學生通過填寫教師事先發放的學習資料,從中抽取若干個任務,然后確定項目的工作計劃,來設計構件的尺寸,并繪制構件圖樣,進行討論設計制作方案。根據項目制定的任務,讓學生組成任務小組,進行分工,保證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已的工作。教師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去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總結,使項目實踐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實踐活動,此時重要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這個過程。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還能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向社會成功的推銷自己,邁出堅實的一步。

2 實訓和實習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機械基礎》課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訓和實習教學環節,堅持“做中學、做中教”,是完成好綜合實踐模塊課程的重要的教學環節。因此,要完成好這門課的教學任務,除理論教學外,主要還需完成相應實訓內容,如車裝機床齒輪箱,了解齒輪的傳動方式和特點;對渦輪蝸桿減速器的拆裝,了解傳動規律和特點;拆卸觀察刨床的傳動裝置,了解曲柄滑塊機構的傳動原理和急回特性原理;制作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的機構;這些都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這些實訓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操作技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將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對學生進行機械基礎綜合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階段性實訓和實習。教學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選擇適合自己的實踐課題,制作綜合實踐任務書,并且要求學生完成綜合實踐報告,以此來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

通過構建先進的實訓實習教學體系,把學生培養成為符合企業生產一線技術工人,是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就業的問題。在此時,應建立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大訓練模塊為主的實訓實習教學體系。

3 多媒體技術改變傳統式教學方法的途徑

多媒體課件在《機械基礎》課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黑板教學,對只具備初中文化程度的中職學生,其教學效果極為突出,它不僅能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可以更直接的觀察各機械裝置的基本結構和運動狀態,掌握各零件之間的位置關系和運動關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在學習凸輪時,通過FLASH動畫展示了幾個運動凸輪機構,經過簡單的分析,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總結運動規律,再進一步說明凸輪是具有控制從件運動規律的曲線輪廓的構件,提出在已知從動件運動規律的條件下,凸輪輪廓曲線是如何求作的。又如在講解平面連桿機構時采用CAI課件教學,將所講的曲柄搖桿機構,曲柄滑塊機構,齒輪機構,螺旋傳動等的工作過程制成動畫,加入到用power point做成的課件中,在演示時非常方便,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死點、極位夾角等抽象概念也有明確的理解。通過錄像、三維動畫的演示,把這些自動機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猶如走進了生產現場,拉近了課堂與生產實際的距離,多媒體課件不僅是教學的表達工具和改變教學方法的途徑,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演示能把實際的東西有效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為了突出中等職業的教學特點,教師應針對《機械基礎》課程的特點,將其課程體系調整為:機械的組成及特性—聯接—機械傳動—支承零部件—液壓傳動—機械設計綜述,對機械基礎課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綜合闡述。鉆研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學,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這種教學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體網絡的建立為這提供了技術支持,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使得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實訓實習環節等方面進行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該課程應使學生掌握應有的實踐技能,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鉆研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海魁.機械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教學設計;檢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184-02

一、引言

《機械產品檢驗》課程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的主干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從事普通機械和專用機械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購件及零部件檢驗、試驗等專業知識、技能符合本職業標準規定的工作,并且能夠掌握對復雜零部件幾何尺寸、形狀與位置公差進行檢測,對刃具、精密絲桿、高精度齒輪付、角度測量,使用儀器、儀表對產品或零部件可靠性能、機械性能等進行檢測和試驗,對測量結果不確定度進行評定和分析,并對主要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記錄、計算、判定檢驗數據,并出具測試報告,將新技術應用在檢驗和試驗中,解決關鍵工序或復雜的測量與試驗問題。此外,學生需要編制機械產品檢驗技術規范,并對綜合檢具進行測繪及誤差分析。同時,學生必須養成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職業素養,能勝任產品質量檢測的工作。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兩個方面探討了《機械產品檢驗》課程的教學。

二、教學內容

《機械產品檢驗》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如表一所示)。根據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先后學習機械制圖和產品設計的基礎知識、機械制造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基礎知識、萬能工具顯微鏡、圓度儀、輪廓儀、三座標測量機、光學分度頭等精密量儀的工作原理、平臺測量方法和過程統計技術、產品可靠性的基礎知識等課堂理論教學,然后以理論教學內容為基礎和鋪墊,有針對性地開展《機械產品檢驗》課程的實訓操作。

三、教學設計

針對《機械產品檢驗》課程內容多、知識更新快的特點,我們積極并卓有成效地進行了多媒體教學,并對網絡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運用現代媒體與傳統手段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較好地解決了課時少與知識更新快、教學內容多的矛盾,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對于較淺顯、易于理解和自學的內容,我們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安排專題由學生自學,然后由學生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講述,大家再一起討論、分析和評價,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興趣積極參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方法基于《機械產品檢驗》課程本身的科學性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通過綜合運用各具特色的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管理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本課程所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及目的如表二所示。

在實訓課中,以如表三所示的八個項目為引導,逐步深入、全面展開相關的知識。學生必須從始至終都積極參與工件的測量、檢驗規范的編制工作。實訓中以工件的測量為中心,該中心則貫穿于《機械產品檢驗》教學的整個過程,有效的實施了“學中做、做中學、邊做邊學”,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無論是對整個課程還是對每堂具體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目標都十分明確、具體。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更有效地掌握了系統的知識和理論。

以項目任務引導的實訓操作,能夠合理的組織教學內容,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本文以項目4“十字軸測量”為例,如圖1所示。

十字軸工件需要測量的項目依次為:①測量Φ25H7mm孔徑;②測量扁勢側面對基準E垂直度;③測量Φ25H7軸線對基準A-B、C、D位置度。同時,需要編制上述測量項目的檢驗規范。所涉及的測量工具及測量步驟如表四所示。

四、結語

本文針對《機械產品檢驗》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希望對各位教師的教學研究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媛.“液壓基本回路”課程的教學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2,(12).

篇10

關鍵詞:項目 機電一體化 實訓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該任務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以根據問題需要,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自學新的知識與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項目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綜合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其他關鍵能力。在教學實施中,項目教學多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小組共同制訂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確定項目任務

確定項目任務是項目教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現狀,結合實際生產需要,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生一起就項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例如,在德國FESTO公司專為教學生產的模塊化生產加工系統(MPS)的實訓教學中,我們在向學生講解完MPS的九個工作站組成后,將九個工作站分成九個實訓項目,每個項目的實訓內容涉及“機械結構拆裝與調試”“氣壓驅動系統設計與搭接”“傳感器應用分析”“可編程控制器編程與調試”“工業機器人示教與控制”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項目,并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

2.制訂項目計劃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制訂項目工作計劃,確定項目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指導老師的認可。例如,學生分組后選擇“機械設計拆裝與調試”項目時,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在安裝了德國FESTO公司的MPS模塊化生產加工系統的多媒體實訓室里,讓學生了解該系統的工作原理圖,要求學生正確繪制氣動原理圖,并按設計要求搭接氣動系統;然后要求學生查找相關資料,熟悉該系統組成部件的結構特點,制定出拆裝的方法和步驟;最后指導學生正確拆、裝工作站的機械部件,保證裝配成的部件能夠正常運轉。在此階段,學生通過項目計劃的制訂互幫互助,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和提高。

3.實施計劃

學生確定小組內的分工和合作形式,并按照項目計劃實施項目。在MPS實訓教學中,可學生3~4人組成一個小組,9個小組并行實訓。每個小組首先熟悉工作站的作用及工作過程,然后按照實訓指導書的要求,完成機械部分拆裝、氣動回路搭接、傳感器作用、編寫PLC控制程序、調試設備使之正常工作、編寫實訓報告等六項工作。每個項目結束后,進行小組間輪換,進入新的實訓項目,直至完成九個實訓項目。為了檢驗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有意識地在自動線設置故障,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與鼓勵,讓小組成員相互幫助,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學生通過團隊的合作以及個人的辛勤勞動,克服了困然,順利完成了項目的實施,并鍛煉了硬件電路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與調試能力,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4.總結評估

針對在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可采用學生自評、教師檢查的方式對問題出現的原因、解決的方法進行反思、整理和總結,為下一輪的項目實施積累經驗。最后根據學生的答辯,采用個人和集體評分相結合的方法,依據計劃的周密性、人員調配的合理性以及任務完成的水平得出學生實訓課程的成績。

三、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是技校生的知識、能力基礎。雖然學生在前修課程中,已經學習了機械設計、液壓傳動、檢測技術、電氣控制等理論知識并經過了單項技術的培訓,具備了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本能力,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是孤立的。因此,學生必須經過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以模擬自動生產線為對象的工程訓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