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換屆工作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8 23:0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商會換屆工作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期一天的大會節奏緊湊、信息量大。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首先做《2009/2010年中國棉紡織行業狀況與展望》報告,隨后,中國色織行業協會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副會長朱北娜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三屆九次理事會、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四屆九次理事會工作報告》,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肯定并鼓掌通過。會議向會員單位通報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變更情況、增補理事、會員名單以及2009年經濟效益指標排名結果,并進行了2009/10年針織用紗“用戶信得過產品”、2008全國紡紗知識大獎賽頒獎活動。
工作報告彰顯協會公信力
此次會議的主辦方中國棉紡、色織行業協會與企業關系密切,舉辦的各種活動已經成為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被采訪的企業都向記者表示,“協會組織的會議每次都會來,可以了解大家的情況,還可以把企業的想法共同探討,而且,越是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越要來?!蓖ㄟ^多年的努力,協會凝聚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及企業家,已經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維護行業和企業利益、向政府反映行業呼聲、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升級方向、為政府提供專業參謀重要中介。
中棉行協工作報告顯示,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的2009年,僅就棉花市場問題,中國棉紡協會就先后四次、分別于4月、6月、10月、11月份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應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建議措施,起草了“關于要求盡快投放國儲棉和發放進口棉花配額意見”、“關于棉花原料供應問題”、“關于請求協調棉花原料供應的緊急報告”、等文件。多次參加發改委關于棉花宏觀調控(收儲和拋儲)的會商會,協助對企業和紡織企業進行資格審核并協助全國交易市場起草了“關于對已達到競買限量的紡織企業不再參與國儲棉委托購買的公告”、等,協會還就棉花滑準稅、增值稅問題,組織座談會,以詳實的數據分析說明這些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研討行業發展方向,中棉行協以“落實紡織科技發展振興綱要”、“棉紡織行業市場發展”、“金融危機下棉紡織產業的振興――調整、升級與創新”等為主題召開大會,其中第六屆(2009)小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的成功舉辦更為全球棉紡織行業所矚目。在技術服務方面,“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漿料和漿紗技術年會”、“全國棉紡織(色織)行業標準學習培訓班”、“全國紡紗梳理技術應用研討會”、“全國紡紗知識大賽”等等專業活動的舉辦極大推動了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中棉行協在為企業的長期服務中樹立強大的公信力和號召力,協會自身機制也越來越完善,理事會也成為自由發言、民主集中的大會。此次大會的理事會換屆思路就是在2009年11月的“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三屆八次理事會”和“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四屆八次理事會”上確定的
由于會員企業積極參與行業辦會發起的各種調研和問卷調查,使得協會能夠及時、準確了解企業現狀和需要,分析行業的發展脈搏。2010年,中棉行協將在繼續進行市場調研,召開市場分析會議、技術研討會議、開辦培訓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完成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強國綱要的編寫工作,并繼續推動技術進步,節能減排,鼓勵淘汰落后。
兩化融合成果引人注目
在此次理事會議程當中,特別安排了棉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棉紡織ERP與節能減排、棉紡廠空調節能改造等專題報告,這些主題鮮明的報告為棉紡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創新能力、實施節能環保計劃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也從側面反映出行業關注的重點已經從裝備、產品的改造升級擴大到產業信息化和環保領域。
棉紡行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展兩化融合評估工作的第一個試點子行業,工業總產值占紡織全行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的棉紡行業是我國出口創匯傳統支柱產業,也是紡織行業中工業管理基礎最好的子行業,對棉紡行業的兩化融合評估具有行業代表性和影響力。
此次會議公布的《棉紡織行業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目前行業兩化融合總體水平處于局部應用向綜合應用發展的階段。評估工作組組長翟燕駒主任表示,企業從信息化起步階段向局部應用階段發展的進程中,有幾個生產流程具有相當高的信息化應用空間,其中,計算機輔助配棉和促進節能降耗仍然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據無錫一棉周曄總經理介紹,無錫一棉傳感網系統利用分布在生產線上的傳感器和執行裝置,采集數據,發出指令,可以提量、質量、機械狀態9類168個參數。在配棉環節,信息化可以完成自動監測棉花的使用情況和庫存情況,并根據產品要求自動調配所需棉的品種。
節能環保課題浮出水面
在兩化融合專題報告里也多次提到信息化在節能降耗中的應用。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兩化融合,在節能降耗方面,實施了供電系統優化節電改造,全面細致地對公司供電系統進行監測分析,調整供電電壓,及時調整負荷,保證三相符合平衡,提高系統功率因數,減少線路損耗,同時選擇優良的系統節電器,實時監測電器負載變化的情況,節電率達到5%左右。企業還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對能源系統的生產、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測和數字化管理,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
- 上一篇: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報告
- 下一篇:學代會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