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工作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1 18:2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務工作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基本情況:
鎮年度所轄24個村民委員會和3個街道辦事處,年月重新劃分為個村民委員會、2個街道居委會。即:。固補干部職數由原來的132名精減到76名。
二、財務狀況:
根據鎮政府具體安排,結合實際工作具體要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了財務檢查:
在財務審批程序方面,各村民委員會都能嚴格執行財務審批制度,對于農民關心的土地補償費的發放,工程項目的開支等根據規定都召開了相關的會議,進行決策。在清查過程中未發現除會計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現象,集體資金管理趨于規范化、制度化。
2、民主理財監督管理情況:以“民主日”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村務、政務公開工作,民主理財小組發揮了監督作用。各村理財小組成員由3--5人組成,不定期召開民主理財會,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由財務人員對發生的收支情況進行通報,解答群眾提出的疑問,并將結果按時上墻公布,切實加強了村務、財務公開工作,做到了政務公開“一事一公開”,財務公開“一票一公開”。使“兩公開”的內容完整,程序規范,格式明了清晰。
3、各項收入、支出清查結果:就各村民委員會年的收入、支出進行統計清查。集體的主要資金來源財是政補貼村級轉移支付資金。部分村支出大于收入,主要的支出項目是生產性開支和非生產性開支,生產性開支占總支出的%左右,非生產性開支占總支出的55%左右,最特出的就是招待費的支出約占非生產性支出的%。全鎮村級年度總收入元,總支出元。
4、債權、債務情況:(一)清查核實。以村為單位對債權債務的數量、時限、種類、結構、責任人等進行清理。一是清理債權、核實債務人,主要包括清理外單位及個人欠款,所屬單位、農戶欠款及其他應收未收款等。二是清理債務、核實債權人,主要包括清理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單位借款、個人借款及其他應付未付款。(二)公開確認。清查工作結束后,要向群眾公開清查結果。公開的主要內容包括:債權債務數量、種類、結構、債權債務主體等。對有異議和反映突出的問題,要進一步調查核實。調查核實清楚后,再次公開債權債務狀況,并將公開確認的結果報鎮政府核準,作為以后清收債權、化解債務的主要依據。(三)登記入賬。對公開確認后的債權債務,實事求是地按其類別和用途,發生的時間、數量、經手人、證明人等情況進行登記入賬。這次清查共清理出債權萬元,全部是歷年來農戶所欠的稅費;債務萬元;形成債務的原因主要是村干歷年所墊交農業稅費。
5、村干部欠款情況:從清查情況來看,村干部欠款很少。
6、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項目:共清理出固定資產余萬元,未完工或未結算工程項目余萬元,在建工程項目中主要是村部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推出了村級會計委托制、民主理財制、村級兩委交叉任職等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一些地方財務管理制度不落實,公開不規范,監督機制不健全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
1.財務管理混亂。由于管理不嚴,存在拖欠承包金、白條抵庫和其他應繳村的資金,有的干部吃喝玩樂的費用全在集體資金里面報銷,集體資金幾乎成了個別人的“小金庫”。
2.執行制度不嚴。有些村財務制度形同虛設,違法亂紀現象依然存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和村級財務制度明文規定,賬款要分管。但是,有的村干部包攬了會計、出納之職,直接經手現金收支,買了東西開了票,回去告訴會計入賬;收錢管錢、坐收坐支;選拔財會人員全憑個人好惡,致使一些不具備會計條件的人被選到會計崗位上來。
3.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賬務處理不及時,程序手續不清楚,自制憑證使用不恰當,會計處理問題不確切,會計科目使用混亂,4.財務公開質量不高,公開不及時。據調查,只有部分村做到按規定時間公開財務,近三分之二的村只能做到半年或一年公開一次,有的村根本就沒有公開過。有些村的財務公開存在弄虛作假、避重就輕的情況,公開內容不全面,事情能見得“陽光”的就公開,見不得“陽光”的就不公開或只公開結果不公開過程;有些村的財務公開表述不清,條理不明,內容不詳細,群眾無法了解真實情況,勢必懷疑公開內容的真實性。
(1)、車費應嚴格控制,應限制車費的報銷金額。
(2)、嚴格控制招待費,招待費比前幾年有所控制,但發生額還是比較大。
四、建議:
通過這次清理工作看出,各村的領導對財務管理都很重視,在審批權限、審批程序上都能堅持執行財務審批制度,在財務決策上發揮了民主監督作用:
1、加強村級資產管理,努力控制非生產性支出。
2、催促各種欠款的收回,及時回籠資金,壯大集體經濟。
篇2
根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14號)和民政部〈關于印發《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的通知〉(民發〔2016〕178號)的規定。我縣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堅持托底供養,強化政府托底保障職責,做到應救盡救、應養盡養,將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農村特困人員供養范圍(2017年農村五保戶統稱為農村特困人員)。
一、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情況
(一)2014年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情況
2014年1月份起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從原來每人每月578.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19元(每人每月比原標準增240.5元)。經調查核實,截止12月我縣符合納入五保供養的有1266戶(其中:分散供養1184人,集中供養82人),2014年全縣已發放五保供養金1268.49萬元。
(二)2015年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情況
從2015年1月份起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819元提高到每人每月標準900元(每人每月比原標準增81元)。經調查核實,截止12月符合納入農村五保供養的有1250人(其中:分散供養1184人,集中供養66人),2015年全縣已發放五保供養金1379.51萬元。有效地解決了他們的基本生活。
(三)2016年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情況
2016年起農村五保救助供養標準分為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照料護理標準按不超過救助供養標準的10%確定。從2016年1月份起農村五保救助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900元提到每人每月1020元(即每月通過銀行發放到農村五保對象個人賬戶的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920元;每人每月從1020元中提取100元統籌作照料護理費)。截止12月份符合納入農村五保供養的有1265人(其中:分散供養1204人,集中供養61人),共發放農村五保基本生活供養金1429.48萬元,提取照料護理費153.48萬元,已救助19人照料護理費6.963萬元。
(四)2017年農村五保戶統稱為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工作情況
2017年1月份起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從1020元提到每人每月1184元(即每月通過銀行發放到農村特困人員個人賬戶的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1000元;每人每月從1184元中提取184元統籌作照料護理費)。截止2017年12月份符合納入農村特困人員供養的有1242人,共發放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1538.8萬元,提取照料護理費281.58萬元,已救助93人照料護理費31.93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村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住院照料和失能農村特困人員日常照料護理工作。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按省規定,按當地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月740元的1.6倍計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惠州市屬三類地區、實際按二類地區標準執行,也就是說高于省規定標準每人每月104元)。
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管理和發放。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由縣財政按預算直撥到縣民政局開設的特困人員專戶中,由銀行,分散供養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按月及時發放到特困人員對象信用社賬戶中,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按月及時統一發放到入住鄉鎮敬老院賬戶中;照料護理救助供養金由縣民政部門根據農村五保對象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務需求,統籌安排使用。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有效解決了農村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住院照料和失能農村特困人員日常照料護理工作。
二、農村特困人員醫療救助工作落實情況
(一)制定醫療救助實施細則。2014年7月**縣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衛計局、社保局、審計局出臺《**縣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實施細則》(龍民〔2014〕29號)和《**縣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實施方案》(龍民〔2014〕30號),制定了救助標準,并從2014年7月開始實施。《**縣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實施細則》中明確了救助對象范圍、救助標準和確定定點醫院。農村特困人員對象在縣內“一站式”定點醫院住院實施“一站式”即時結算醫療救助,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自付比例部分費用按100%比例予以救助;超過1萬元以上部分,扣除大病保險(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支付95%后,再按100%比例予以救助;在惠州市或廣州醫保定點醫院住院自付費用部分、經一站式救助住院的自費部分、門診的個人自付部分按季或半年100%比例予以救助。有效解決了農村特困人員患病住院醫藥費負擔,并在每年全面資助農村特困人員對象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
(二)醫療救助金管理和發放。醫療救助金由縣財政直撥到縣民政局開設的醫療救助專戶中,再由民政局劃撥到有關鄉鎮財政所,社會事務辦(民政辦)通過銀行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社會化發放率100%。一站式結算由縣民政部門按季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縣財政部門憑縣民政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表按季撥付到各定點醫院專用賬戶。
三、鄉鎮敬老院管理工作落實情況
全縣現有鄉鎮敬老院11間,床位數242張,11間敬老院已設立《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及縣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局已核發《鄉鎮敬老院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有工作人員27人(其中民政辦主任或民政辦工作人員兼職9名,實際敬老院工作人員18名含24小時值班人員均為臨時聘請),其中:地派鎮天堂山敬老院有床位16張無人居住計劃取消、龍江鎮敬老院有床位6張有1人居住,為利于管理計劃撤銷地派鎮天堂山敬老院(保留現地派鎮敬老院)和龍江鎮敬老院(保留現龍江鎮路溪敬老院)兩間敬老院。全縣共有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對象1257人,入住敬老院集中供養農村特困人員54人,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已接入敬老院集中供養。全縣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33人,目前接入敬老院集中供養照料有11人,占不能自理特困人員33%,今年初我縣已召開專門會議和下發《通知》,要求各鄉鎮要主動發現失能生活不能自理或半失能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特困人員,由敬老院提供日常看護和生活照料,對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對象且不愿意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委托農村特困人員的親友提供日常照料護理服務,并簽訂相關《照料護理協議》。敬老院、社工機構、特困人員對象的親友應針對特困人員對象實際情況,制定照料護理計劃,建立服務檔案,按要求認真開展日常照料護理服務,協助特困人員對象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涉及特困人員對象的重大事項,應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照料護理補助經費申請與撥付。發生日常照料護理服務,鄉鎮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向縣民政部門申請護理補助資金。由敬老院、社工機構提供照料護理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對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為1500元/人·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對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為500元/人·月。
三、存在問題
(一)敬老院縣級沒有安排運行工作經費。加上鄉鎮敬老院日常運作經費沒有列入財政預算,縣級財政較為困難,鎮級財力更加有限,無法滿足配套敬老院的正常運行經費。目前2015年、2016年二年有省級補助每間敬老院5萬元,但2017年仍沒有下達補助,假如2017年沒有省級補助每間敬老院5萬元,將會造成鄉鎮敬老院日常運行困難。
(二)鄉鎮敬老院欠缺資金投入。我縣在200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項民生工程之一“敬老福星工程”對鄉鎮敬老院進行了改擴建,在省、市民政部門資金的支持下,在2004年至2009年對我縣的鄉鎮敬老院進行擴建,累計投入資金480萬元,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但由于近年來投入資金較少,難于后續維護、修繕、升級改造與完善設施建設。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想方設法,爭取由政府財政安排敬老院運行經費,解決敬老院運行經費不足問題。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用專職護理服務人員以及引進社工機構管理模式,公開聘用甘于吃苦、全心全意為五保對象服務的管理、服務人員,加大上崗業務培訓力度,提高敬老院的服務水平。為敬老院工作人員辦理養老和醫療等勞動社會保險,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提高他們以院為家,持之以恒工作的積極性。
(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鄉鎮敬老院設施設備的建設。把敬老院建設成一個老人安度晚年的好場所,讓供養對象度過幸福一生,加強政策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特困人員的良好氛圍,推動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全面實施和健康發展。以提升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
(三)推進我縣養老機構進行“公建民營”社會化改革。將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鼓勵和引入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政府供養特困人員養老服務工作,有序推進我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及各鄉鎮敬老院社會化改革,實現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轉型升級,為我縣政府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優質服務,推動我區福利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2016〕91號)、民政部《關于開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369號)、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25號)、廣東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公建民營社會化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民發﹝2016﹞7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將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征求鄉鎮意見,報縣同意后,再出臺實施)。
實行公建民營運營方應滿足6個方面主要條件:
一是具有養老服務行業資質,證照齊全;具有養老服務行業管理經驗;具有與運營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規模和服務內容相適應的資金和專業技術人員。
二是運營方為我縣政府供養特困人員提供不少于50%的床位,優先用于安置屬政府供養特困人員中失能、半失能、失智人員。政府供養特困人員未住滿的床位可以為本區有需求的社會老年人提供服務。
三是運營方的投入金額每張床位應不少于5萬元。投資進度安排:第一年度投資額約為總投資金額的40%;第二年度投資額約為總投資金額的30%;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度投資額約為總投資金額的10%。投入資金用途:主要用于對鄉鎮敬老院和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包括:室內外裝修、設施設備的購置和升級改造、信息平臺建設等,全面提升我縣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硬件和軟件水平,改善政府供養特困人員入住的生活環境及護理條件。其中硬件的投入占總投資的比例不低于60%。通過五年的建設達到省二級以上社會福利機構標準。
四是運營方對現有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各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人員、管理和護理人員維持現狀不變,管理和護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所需資金由運營方負責,運營方可對現有工作人員考核聘用,須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解聘產生的費用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由運營方承擔。
五是運營方不得擅自撤并鄉鎮敬老院,如需撤并必須提出實施方案經區政府同意后方可實施。撤并后機構的國有資產與運營方投資的不動產一并移交給政府。
六是運營方必須通過政府公開招標中標,簽訂合同后,方可對公辦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經營管理。
篇3
下面,就我縣農村義務教育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做一簡要匯報。平原縣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共轄鄉鎮11個,總人口44.7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8.74萬人。年全縣地方財政總收入14592萬元。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國辦學校140處,其中縣直學校9處,農村中小學131處,在職公辦教師4999人,其中農村中小學教師3825人,在校生56656人,其中高中6596人,初中24056人,小學25094人。1986年我縣實現普及初等義務教育,1997年通過省政府的“兩基”驗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積極落實“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堅持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調整支出結構,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保證農村教師工資按月及時發放,加快薄弱學校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大制止學生輟學工作力度,保證“兩基”成果的鞏固和提高,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
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我縣是經濟欠發達縣,財政負擔較重。但縣委、縣政府為充分保障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落實,優先安排教育經費,堅持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努力依法做到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年,教育經費總投入6670.43萬元,分別比年和年增長6.12%和23.17%,其中政府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3987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5.7%。農村中小學生年均公用經費為小學126元,初中258元。在保證投入的同時,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管理,縣審計局、教育局每年對各單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檢查,年我縣未發現挪用教育經費的情況,平調資金已全部糾正。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縣,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約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瓶頸”。當前,我縣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全縣財政收入中62%的部分用于教師的工資發放。所以,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光靠單一的政府投入已無法滿足需要,必須走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路子。
二.農村教師待遇落實情況全縣農村教育系統財政供養人員4779人,其中在職3825人,離退休859人,退職95人。自年6月開始,我縣對農村教師工資實行“全縣統籌、封閉運行”的辦法,在原有工資基礎上全部收歸縣管,縣財政設立教師“工資資金專戶”,每月10日前,由縣財政直接將教師的工資款撥付到農村信用社,信用社再打到教師的工資卡上,每月教師憑個人工資卡領取工資。現在,我縣農村教師人均月工資為570元。截止目前,全縣教師工資沒有再出現新的拖欠現象。年5月以前,全縣共欠發農村教師工資1582.5萬元,累計拖欠時間最長的為11個月,最少的4個月。在保證教師工資按月及時發放的同時,積極落實農村教師的其他待遇,今年3月份為全縣農村教師辦理了“醫療保險”。
三.農村中小學收費及創收情況我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收費全部按照魯政辦發[]69號文件和德政辦發[1998]26號文件規定的收費標準進行收取,嚴格執行“一證、一卡、兩公開、四統一”的收費政策(一證即各單位到物價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做到一校一證;一卡即縣教育局統一印制的收費管理卡,做到一生一卡;兩公開即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公開收費使用情況;四統一即統一收費時間,統一收費項目,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收費票據)。學校憑證收費,學生照卡繳費,沒有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或自立名目亂收費現象。在嚴格收費管理的同時,各單位通過勤工儉學、搞校辦企業、對外承包等積極進行創收,以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四.農村適齡兒童入學情況年,全縣農村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49%。全縣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為82.8%,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98.85%。五.控制農村初中學生輟學情況。
(一)-年農村初中學生輟學情況-年農村初中學生年輟學率為4.22%,年輟學人數為1055人,其中初一150人,初二360人,初三545人。在輟學的學生中,外出打工的占68%,經商的占15%,回家務農及從事其他行業的占17%。
(二)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造成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高校招生并軌制度改革,大中專畢業生分配難、就業難,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和動力;
二是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新的讀書無用論滋生蔓延,導致學生對升學失去信心,加之有些家長觀念落后,目光短淺,致使學生輟學經商或外出打工;
三是在學校內部,實施素質教育力度不夠大,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課程過深,考試過頻,加上個別學校存在著歧視學困生現象,導致學生厭學以致輟學;四是個別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三)我縣控制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的措施依法控制學生輟學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我縣歷來高度重視。自1999年以來,縣政府、縣教育局相繼制定了關于控制中小學生輟學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了控輟工作力度,中小學生輟學現象得到了相對有效的控制。我們的經驗和做法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廣交流。圍繞控制中小學生輟學工作,我們重點采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堅持實施輟學報告制度、動員學生返校制度,強化學籍管理,建立和完善學生入學保障機制;
二是嚴格執行省、市規定的義務教育收費標準,全面推行中小學收費公開卡制度,堅決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現象;
三是實行貧困學生救助制度,對貧困學生實行減免雜費政策。減免比例:縣直中小學不低于在校生人數的15%,鄉鎮中小學不低于在校生人數的20%;
四是規范和加強教學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和課程計劃,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活動課建設,充分發展學生特長;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活動總量和學生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五是全面推行制止輟學責任制,實行制止輟學“一票否決制”。每年召開一次控制學生輟學工作總結表彰會議,全面落實各項獎懲政策。通過以上措施,全縣中小學生輟學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學輟學率特別是農村初中輟學率距離國家規定的控制標準還有較大差距。我們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政府行為,從教育內外兩方面入手,切實有效地抓好控制學生輟學工作,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
六是初、高中畢業生流向及社會就業情況根據年的統計數據,年全縣共有初中畢業生6950人,其中有2700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讀,占38.8%,有600人升入各類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就讀,占8.6%,有3650人外出打工、經商或回家務農,占52.5%。年全縣有高中畢業生1800人,升入高等院校的有1332人,占74%,升入民辦院校的188人,占10%,其它的占16%。七.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一)現狀和問題目前,我縣農村共有中小學校131所(不包括幼兒園),在職教職工3825人,其中在崗人員3037人,提前離崗及其他原因非在崗人員788人。農村教師隊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以下三點:
一是結構矛盾突出。受歷史和其他方面的影響,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1)區域性矛盾。縣直學校和臨近縣城的鄉鎮教職工過剩,偏遠鄉鎮教師短缺;
(2)學段性矛盾。由于近幾年小學生源減少,初高中生源進入高峰期,小學教師階段性局部過剩,初高中教師普遍短缺;
(3)崗位矛盾。在部分學校內部,非教學人員過剩,教學第一線的專任教師相對短缺,富余的非教學人員占用著專任教師的編制,但又不從事教學工作;
(4)資源矛盾。我縣農村中小學民師轉正人員目前在崗的有1200多人,占全部農村中小學在崗人員的40%還多,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學歷水平低,第一學歷或高中或初中或更低一些,知識結構老化,整體素質低;
(5)學科矛盾。從學科分布來看,英語、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學科的專業教師緊缺,70%以上的農村小學沒有專業畢業的英語教師。
(6)編制矛盾。年省政府下達了魯政辦發[]44號文《關于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與1999年的編制標準相比,調整后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由以學校為單位按班額核定,調整為以縣級為單位按教職工與學生比核定。按新的編制標準,我縣農村教職工隊伍超編253人,而事實上我縣農村教師隊伍缺口很大,致使國家規定的所有學科無法開齊開足。農村教師隊伍存在的這些結構性矛盾直接影響著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是教師減員與師資補充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師資源大量減少。自年以來,我縣在師范類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工作中實行“本科生留縣直,專科生去鄉鎮,電大、中師生不再分配”的辦法。近三年來,全縣共接受派遣專科以上畢業生126人,而同期因年齡、身體健康以及去民校應聘等各種原因離崗的就有785人,三年教師資源凈減少659人;另一方面,師資補充工作未能及時跟上,現行的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就業制度未能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用人制度接軌,教學亟需的學科畢業生和高學歷的畢業生不愿回來,各單位對回來的學非所需的畢業生不愿接收,二者互相掣肘,形成惡性循環。自年至今,分配到農村中小學的專科以上畢業生共計88人,實際到崗到位的僅有53人,尚不及同期教師減員的零頭,各單位只好聘用代課教師以維持常規教學需要。
三是骨干教師流失現象令人堪憂。我縣從年開始出現教師外流現象,截止到年底,全縣教師外流共計111人,其中農村中小學教師外流76人,這部分教師普遍學歷高、職稱高,年富力強,工作經驗豐富。其流向是縣內各民辦學校,主要是平原師范初中部。究其原因:
一是市場經濟社會大環境使然;
二是教師的思想觀念尤其是人生價值觀發生轉變;
三是農村教師工資收入偏低,待遇較差;
四是教師工作環境不良,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暢。
農村骨干教師外流對我縣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教師隊伍不穩定,人心思動,部分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受到影響。
(二)措施和成效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高度重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堅持把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相對穩定、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強對農村教師隊伍的管理、培訓、考核等,深化農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我們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依法落實縣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教師的管理職責。根據《教師法》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有關規定,縣教育局作為縣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縣內所有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依法實行統一管理,負責教師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考核評價以及校長的選拔任用和歸口管理。
二是堅持師德教育常抓不懈,農村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我縣始終把師德建設擺在首位,將每年九月份定為“師德教育月”,組織各學校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縣教育局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舉辦師德教育演講比賽,建立健全師德考核評估機制,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
三是通過深化農村中小學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實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核編定崗末位落聘制,精減學校領導班子職數,壓縮教學人員與非教學人員比例;實行結構工資制,加大獎勵工資比例,定崗定責定報酬,績酬掛鉤,優績優酬,充分調動教學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積極探索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新路子,為農村中小學及時補充新生力量,采取多種措施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四是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針對教師外流現象,縣教育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的意見》,一方面鼓勵教師合理有序流動,另一方面強化教師隊伍管理,穩定農村教師隊伍。通過全面依法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拓寬教師來源渠道。建立健全教師定期考核制度,把教師的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工作實績作為聘任和晉升職務的主要依據。教師隊伍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五是農村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培訓工作成效顯著,教育干部和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從1998年開始,我縣就在全縣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中實施了“中小學校長培訓和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新任教師崗前培訓,通用基本功、學科基本功、綜合能力三項訓練,教師學歷提高培訓,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以及高級研修,小學英語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去年以來重點進行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師資培訓。
篇4
一、基本縣情
新化縣地處湖南中部,資水中游,雪峰山東南麓,東鄰漣源、冷水江市,南連新邵、隆回縣,西接溆浦,北界安化。轄區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林場、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142個行政村,人口134萬。新化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氣候溫和,環境宜人,素有“湘中寶地”之稱。
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情況
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市場分布廣,傳統的集貿市場遍布全縣各鄉鎮,但我縣經濟較為落后,各鄉鎮農貿(集貿)市場散亂、設施陳舊、功能不全,難以很好地發揮作用。近年來,我縣抓住國家實施“雙百市場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大好時機,對農村市場進行改造和規范,使市場功能不斷提高,方便了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施情況
20xx年度我縣共建標準化農家店330家,其中湖南資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農資農家店70家,新化縣日盛商都建日用品農家店120家,婁底市天客超市有限責任公司建日用品農家店140家,資豐種業改造配送中心1個。我縣從20xx年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我縣已有2家承辦企業,已建標準化農家店495家,其中農資農家店195家,日用品農家店300家,農資配送中心1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已覆蓋全縣29個鄉鎮(林場、辦事處)的405個行政村,鄉鎮覆蓋率為100%,行政村覆蓋率為35.4%,農村市場流通網絡基本形成。通過實施這一工程,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農家店經營效益穩步增長;承辦企業參與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銷售網絡進一步擴大,農村市場份額逐步提高。如湖南資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實現銷售總額21000萬元,其中農家店實現銷售收入6000萬元,比承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增長了30%。“萬村千鄉”農家店建設帶動社會投資1600余萬元,吸納社會就業1400多個崗位,為改善我縣農村消費環境、繁榮農村市場、促進農民增收、增加社會就業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家電下鄉工作情況
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是繼“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之后又一項惠民工程,我縣自20xx年12月1日正式啟動以來,工作進展順利,已取得一定成效。至20xx年底,全縣共備案家電網點201個,銷售家電下鄉產品41626臺(件),實現銷售額6619萬元。已補貼到位資金888.5萬元,補貼兌付率為98.9%。全縣共備案汽摩網點10個,汽摩下鄉產品兌付財政補貼16184臺,兌付補貼資金1542.5萬元,補貼兌付率為99%。20xx年國家財政支持家電汽摩下鄉網絡建設項目43個,財政支持資金60萬元。
(三)農村集貿市場改造情況
從20xx年開始,我縣積極爭取國家農村市場體系建設項目資金,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我縣鄉鎮農貿市場分期分批進行改造,逐步取締馬路市場。現已對我縣文田、天門、吉慶、曹家、白溪等鄉鎮的5個農村集貿市場進行了改造,20xx年又對縣城的城南市場進行了改造升級,科頭、田坪等2個集貿市場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這些市場的改造升級對搞活當地經濟,方便農民生產生活,繁榮我縣城鄉集市貿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農村市場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縣各級市場已成為促進物流、信息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連接城鄉之間、產需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但是,我縣市場體系還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要求,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一)現有布局不盡合理,市場建設規劃滯后
市場建設布局不盡合理,鄉鎮市場功能不配套,與我縣快速發展經濟社會還有一定距離。
(二)市場基礎設施薄弱,難以滿足入市者需要
我縣各級市場由于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層次低、功能不配套,市場已難以滿足人民生活需求,有待升級改造。同時市場配套設施落后,尤其缺乏貯藏保鮮設施、農產品質量檢測設施,嚴重制約現代交易方式的進入。
(三)資金籌措較為困難,市場建設舉步維艱
市場建設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涉及土地征用、市場設計、項目施工、設施配套等,投資大回報低,社會投資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已建市場由于后續投入不足,導致設施老化,功能萎縮等一系列問題。
(四)“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還存在諸多不足
一是農家店網點分布不平衡。承辦企業選布農家店時,對經濟條件好的鄉村多布,造成農家店的覆蓋率不均衡。
二是“萬村千鄉”一網多用的功能基本上沒有發揮。
三是因資金、土地和政策等原因,致使配送中心建設嚴重滯 后。
四是農家店連鎖配送率、店容店貌、管理制度、規范服務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家電下鄉監管難度大。
四、20xx年市場建設規劃
針對我縣農村市場現狀和存在的問題,20xx年我縣的市場建設工作主要是繼續抓好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馬路市場的整頓、新農村示范店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設,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國家“雙百市場工程”的要求,建設1家綜合農產品批發大市場(西河廣益農貿市場)。
(二)積極爭取上級扶持,加快鄉鎮集市升級改造。20xx年爭取改造2家基礎設施薄弱、功能不全的鄉鎮集貿市場。
(三)繼續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實施,推動鄉鎮農村商業網點從鄉鎮中心區向邊緣區農村擴展。全年爭取新建或改造農家店550家,建設配送中心2家。進一步完善鄉鎮市場網絡建設,豐富農村商業網點。
篇5
一、強化領導,健全黨務政務公開的組織體系
黨務政務公開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鄉黨委政府按照“黨委統一領導、黨務政務公開辦事機構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紀委監督檢查、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從強化組織領導入手,狠抓了政務公開組織體系的建設。
1、按照要求,完善了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和政務公開監督領導小組,鄉黨委和鄉政府迅速組織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擔任組長、鄉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的黨務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為政務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同時建立健全了黨務政務公開制度。
2、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約機制,完善了各項制度。我鄉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強調堅決不走過場,不應付了事,不搞假公開,注重質量和實效。制定了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年政務公開有部署、有安排,明確了政務公開的內容、方法、步驟、目標,對各村居、站所提出嚴格的考核制度,通過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來促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
3、改進黨的作風,轉變政府職能,促進黨風和廉政建設和依法行政,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把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提高到推動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高度來,進一步統一認識。首先是使大家認識到推行政務公開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的要求。黨務政務公開就是把黨委政府的政務工作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其次是認識到推行政務公開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黨風廉政建設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到黨群、政群、干群關系,黨務政務公開實質就是通過公開來實現有效監督,促進干部依法行政。三是認識到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加強基層民政治建設和維護農村穩定的要求,只有推行政務公開,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民利,使農民群眾參政議政,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對其實行監督,緩解了矛盾,解決了問題,社會穩定了,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干部真正地從踐行科學發展觀,從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全局意義上來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才能把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抓好、抓實。
二、注重實效,突出重點,確保政府工作職能的轉變
黨務政務公開工作內容多、牽涉面廣、情況復雜,矛盾焦點多,弄不好就容易出現負面效應。為把此項工作抓好、抓實,我鄉始終堅持“真實公正、注重實效、有利于監督”的原則,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注意把握好分寸,即體現合理,又適度,重點抓廣大群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問題。
(一)按照縣政府的統一要求、部署,一是規范了公開內容。凡是事關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政務、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物,以及群眾關注多、疑問多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已列入了公開內容;二是嚴格按時公開,確保公開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三是規范了公開程序,在這點上,鄉黨委十分重視,特別是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的資金使用都經鄉黨委集體討論,做好決定后公開或公示。一年來,我們對糧食直補、糧種補貼等一系列保護糧食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通過公開欄、公開等形式面向社會全面公開、層層公開、廣泛公開,促進了此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同時,我們還對本鄉的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和發展計劃、重點基本建設、重要工作開展等鄉內決策情況全面公開,促進了我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二)在實效上下功夫。政府建立了舉報電話,實施了群眾直接評議和意見反饋,加大了外部的推動力,全面敞開接受社會監督、群眾監督的渠道。本著有利于政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有利于政府辦事效率,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的原則,讓全社會及時了解政府,置于廣大干部群眾的注視和監督之下,有重點、有形式、有載體、有承諾。
(三)圍繞村務抓公開。我們始終圍繞落實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作文章,不斷開拓創新。首先是規范了村務公開的內容。重點狠抓了財務收支情況公開,農民負擔費用公開,土地征用補償公開,計生指標公開,“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情況公開,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公開,村干部責任目標及工資報酬情況公開,種糧直補和良種補貼標準公開,重點村務活動公開。其次是完善公開的形式。主要通過宣傳欄、交通要道、集聚點以及廣播、公開等形式進行公開。為了使村務公開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我們狠抓了監督機制的完善。一是實行依法監督,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參政議政熱情。二是政府抽調專門人員,不定期對村務公開進行監督檢查。三是實行群眾監督,各村都推選一定數量的群眾代表設立了村理財小組,重點監督村財務收支情況,監督村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情況。
(四)在抓成果上下功夫。我鄉注意到不能簡單地為了公開而公開,在公開過程中,切切實實地解決了關系政府踐行宗旨,改變作風,科學管理,廉政勤政以及依法行政的大事,做到了求實效、辦實事,因此群眾很滿意。
三、黨務政務公開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鄉黨委政府始終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來落實,不斷完善和規范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辦事效率。通過政務公開,單位增加了壓力,工作增大了透明度。干部、職工更加明確了自身的職責,加強了自身的約束,辦事效率提高了,工作作風更加扎實。
篇6
關鍵詞:一事一議 籌資籌勞 財政獎補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安排一定的財政獎補資金,對農民通過一事一議方式興建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內小型水利措施、橋涵、村內道路和環衛措施、村容美化亮化;公共文體活動場所等村內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項目,實行以獎代補,以組織、支持和引導農民籌資籌勞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投入新機制,是改革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式、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制度創新。濟南市自2010年推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以來,通過市、縣兩級共同努力,2010年爭取省以上財政獎補資金2900萬元,2011年爭取省以上財政獎補資金6200萬元,同時還爭取到省級預撥2012年度第一批獎補資金4000萬元,連同市級預算安排1.08億元,已全部撥付到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各縣(市)區,47萬村民直接受益。取得這些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一事一議工作開展面還不夠廣
我辦事處77個行政村居,只有 18個村居開展了一事一議項目,并且只落實了21個項目,農村公益事業尚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二)思想認識不統一,成效差別大
村兩委凝聚力強、聲譽高、無歷史遺留問題的村居,一事一議開展得有聲有色,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反之,有事難議、議而不行。
(三)籌資籌勞缺口大
從試點村居看,農民籌資 34.5 萬元占投資總額 185.11 萬元的 18% ,缺口很大,主要依靠發動群眾捐資贊助。籌勞方面,由于現在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籌勞難度也很大。因此對于一些貧困村居一事一議工作很難開展。
(四)個別村居操作行為不夠規范
個別村居不安規定程序召開村民議事會,村兩委會議直接研究,程序不到位,造成群眾不支持,費力不討好;財務公示不夠完善,支出不夠明細;個別村居超承受能力,預期捐資不到位,盲目上項目,欠付工程款,形成負債。
二、規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激活農村發展動力
(一)深入宣傳、積極動員
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展多期專題報道、一事一議會議、村務公開欄、一事一議宣傳條幅、干部進村入戶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大好政策,大力營造工作氛圍,讓群眾主動了解政策,自己宣傳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的積極性,這里要抓好四個關鍵點:一是所議之事要符合大多數農民的需要。是農民生產、生活最急需、要求最強烈、盼望最熱切的問題,力爭見效快,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能夠直接受益。二是議事過程要堅持民主程序。就是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操作,做到群眾想辦的事有群眾來議。三是實施過程和結果要由群眾全程參與監督。確保一事一議所籌資金和勞務能真正用在所議項目上。四是將財政投入與農民投入相結合。僅靠農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畢竟數額有限,還需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和社會各方面的廣泛支持。通過受益群眾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推動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并最終完成。
(二)提高認識、加強培訓
開展“一事一議”關鍵在于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依法行使管理本村“公共事務”的民利。村干部要努力適應稅費改革后農村形勢,切實加強學習,認真研究新形勢下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轉換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法,真正從要錢要糧的圈子中走出來,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發家致富,做到量力而行辦事業,不花過頭錢,不做過頭事,并要加強對群眾的民主法制教育,樹立長遠意識,強化大局觀念,不斷提高村民的議事能力和水平。村民代表要充分發揮作用,與聯系戶保持正常的聯系,確保在村民代表會議上,自己的意見能代表聯系戶的意見,并做好聯系戶的工作;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村民自治組織,定期開展活動,積極參與村務管理,維護民利,做到大家的事,民主議,民主定,民主管;開展“一事一議”還要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使他們懂得開展一事一議的程序、方法和有關規定,不斷提高村干部素質,提高村級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村組干部要深入千家萬戶,了民情、解民憂,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從而促進一事一議工作健康、高效運行。
(三)積極協調、加大財政獎補力度
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街道辦、各村居要充分認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讓這一政策惠及更多百姓,使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點睛之筆”。首先做好財政預算安排。辦事處財政所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預算安排中統籌安排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并逐年增加投入。其次整合各項涉農資金。要按照“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開拓思路,創新辦法,進一步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多方籌措配套資金。最后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2010年,國家將山東省納入在全省范圍內進行試點的省份,同年8月,濟南啟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2011年政府對農民籌資籌勞的獎補比例,由2010年的40%提高到50%以上。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項目補助資金。鼓勵村級組織增加投入進行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倡導部門、企業、個人等社會各界自愿捐贈贊助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加快形成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多元穩定投入的新機制。
(四)規范制度、加強監督
根據《濟陽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首先要民主決策,籌補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必須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決策、自愿出資出勞為前提,政府給予獎勵補助,使政府投入和農民出資出勞相結合,全面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其次要村民受益,注重實效。財政獎補政策是支持農民積極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建設,要注重項目實效,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半拉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嚴謹產生新的債務。再次要統籌安排,優先支持。科學編制全辦事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規劃,分年度組織實施。優先支持工作基礎好、村兩委班子得力、群眾積極性高的村開展試點工作,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最后要規范管理,陽光操作。建立項目管理、資金管理、考核驗收、監督檢查和工作報告等制度。關鍵做好兩點:一是凡經過一事一議形成的建設項目都要在村交通要道、群眾居住集中的地方,定期將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財務公示、進度公示籌資花名冊公示、會議記錄公示等。二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實行專人、專帳、專戶運行。獎補資金撥付由街道財政所根據項目工程進度和財政獎補資金表,按照政策規定核撥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這樣才能保證一事一議項目的選擇、實施、資金籌集使用等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眾監督。
總之,由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剛剛起步,在政策方面還有缺陷,但這是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解決取消村提留、鄉統籌和“兩工”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投入的矛盾和困難,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那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開拓創新,實事求是,將此工作切實落到實處,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這是全辦事處干部職工和村干部共同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杜平.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財經界.2011(10)
篇7
市長在這次全市商務糧食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商務工作會、糧食局長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1年商務、糧食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項任務。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市委王書記對這兩個專業會議有明確指示,政府孫市長專題聽取了商務局、糧食局匯報,對抓好今年的商務、糧食工作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今天,楊書記又在百忙之中主持會議,后面還要做重要講話。楊主任、張主席也在聯村聯戶等各項工作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參加今天的會議,表明市人大、市政協對我們政府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后面,商務局侯局長、糧食局楊局長還要做工作報告,系統全面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商務、糧食工作。希望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和商務、糧食系統認真學習,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正確把握形勢,統一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商務糧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從政府職能來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商務、糧食兩個部門的職能起初有所弱化,但面對政府宏觀調控的加強,以及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商務局、糧食局的職能越來越重要,已經納入了政府組成部門。當前,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原來的以出口為主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以內需為主,內需主要靠消費需求,而消費需求的增長關鍵在于商貿流通業的繁榮和發展壯大。所以,抓好商務工作,對于調結構、保增長,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糧食工作來看,隨著群眾收入增加,老百姓的膳食結構也在不斷調整,根據恩格爾系數,食品消費的比重在不斷下降,但民以食為天,老百姓不能一天沒糧。所以,保證糧食供給、保證糧價平穩,確保糧食安全是各級政府及糧食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2011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商務、糧食系統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面對政府職能轉變帶來的挑戰和存在的困難,搶抓機遇,強化措施,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商務部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在促進消費、內外貿易、市場建設、市場調控、行業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9億元,同比增長19%,占生產總值的25%;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77萬美元,同比增長210%。一是城鄉消費穩步增長。積極實施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以舊換新等項目,有效拉動了城鄉消費。據初步統計,去年全市銷售家電下鄉產品81746臺(部),銷售額1.85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兌現財政補貼資金2400多萬元,廣大農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二是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建成了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綜合性和專業性農貿市場,已投入運營的商業廣場、時代廣場、華聯綜超,徽縣五洲購物廣場等市場投資大、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在提升商業業態、轉變交易方式、方便群眾消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展。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農家店370個,建成直營店55個,配送中心7個,落實補貼資金1072萬元,實現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全市九縣區195個鄉鎮全覆蓋,城鄉購物、交易和消費環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三是市場秩序不斷規范。積極開展成品油市場整治,組織實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規范酒類商品流通市場,加強畜禽屠宰、拍賣典當、家政服務業等特殊行業監管,為老百姓放心消費、安全消費提供了比較規范的市場環境。
糧食部門不斷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加強糧油儲備和供應,各項工作都有了新進展、新變化,在促進農民增收、服務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地方糧食儲備取得新進展。全年新入庫儲備糧1萬噸,累計入庫4.25萬噸(其中,市級1萬噸,已全面完成),占應入庫總數的70%。去年,全市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市、縣(區)兩級的糧食儲備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說明我們市縣(區)兩級糧食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各縣(區)政府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二是糧食流通市場購銷兩旺。各縣區政府、全市糧食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積極組織糧食企業入市收購,保證市場供應,糧食價格基本穩定。全年全市國有糧食企業預計收購糧食3.7萬噸,預計銷售糧食3.6萬噸,充分發揮了糧食購銷主渠道作用。三是糧食企業扭虧增盈實現新突破。全市糧食系統認真落實扭虧增盈責任制,深化改革,創新體制,糧食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2011年實現利潤126萬元,同比增長6.8%,盈利面100%。改革開放以來,糧食企業由于不適應市場經濟大潮沖擊,大多數都倒下去了,改制后的國有糧食企業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盈利,實屬不易,實踐證明糧食部門工作扎實,富有成效。
總體來看,2011年全市商務、糧食工作成效明顯,亮點不少,成績來之不易,傾注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全市商務、糧食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是滿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奮戰在商務、糧食戰線的干部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努力推進商務糧食工作跨越式發展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推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年,做好今年的商務糧食工作意義重大。各縣區政府和商務、糧食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明確任務,強化措施,認真謀劃和抓好新形勢下的商務糧食工作。
(一)關于商務工作
第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去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97.7億元,其中第三產業達到87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9億元,為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說,轉變發展方式,就要加快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把商貿流通作為重中之重,作為主要抓手。盡管的商貿流通業有了很大發展,但從數字上看,比重還很低,我們的潛力還很大,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從消費看,全市各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40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存款近210億元,全市人口280萬人,說明我們的儲蓄額還是很高。國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費,就是投資,說明我們整個商業零售的比重低,銷售額度不大,消費的層次并不高。從投資來講,全市貸款余額達到203億元,也就是說還有兩百個億放在銀行,我們的儲蓄額太高,投資上不去。所以,這兩項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去年全市進出口僅1377萬美元,雖然增幅很大,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微乎其微,僅僅是九牛一毛。對我們來講,把消費這架馬車扛好,如何擴大消費需求,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商貿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縣(區)都要深入思考和分析,你們的潛力在什么地方,如何把儲蓄變成投資,如何擴大消費,除家電下鄉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刺激老百姓提高消費需求,需要大家認真研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第二,搶抓機遇,打造南部大物流、大商貿中心。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但從全省來講,我們的資源并不差。為什么我們貧窮落后,我覺得主要還是交通瓶頸制約,我們的好東西拉不出去,外面的好東西運不進來,長期封閉,信息不靈。當前,隨著蘭渝鐵路、武灌高速、成武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支線機場今年也將動工建設,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即將打破,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必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比如區,是陜甘川三省的一個集散中心,方圓一百公里左右沒有中型、大型、特大型的城市,如果把融入成渝經濟圈,培育成一個現代物流中心,我們的輻射半徑將達到百十公里,這在我們都很少有。當然,徽縣、成縣、西和、禮縣要與西安、天水對接,盡快融入關天經濟圈。我們有這么好的福地,有這么好的區位,打造南部商貿物流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們要把商貿物流業作為一個最大的產業來培育和打造,以建設現代倉儲業、專業市場為核心,搶抓大交通、大物流、大人流、大信息流帶來的各種機遇,改造建設一批高檔次的綜合性市場、專業市場,加快餐飲、住宿、服裝、娛樂消費等服務業發展,提高消費品零售額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做大做強商貿物流業,把打造成南部最大的物流、商貿中心。
第三,緊緊圍繞旅游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最近,市委王書記、政府孫市長帶領相關部門到北京匯報九寨溝至的高速公路項目,成效很大。九武高速公路上馬,我們將成為九寨溝旅游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加之支線機場也將開工建設,從到九寨溝不到一個小時,到徽成盆地、康縣陽壩、宕昌官鵝溝也不到一個小時。我們是的小江南,既有山川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有積淀深厚的人文歷史,也是經過的神圣地方。把與九寨溝連接起來,既為加快旅游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給發展現代服務業創造了無限商機。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到觀光消費,給我們帶來的是理念,帶來的是信息,帶來的是資金,這一片熱土也就活起來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是最大的優勢,只要人氣旺,人流聚集度高,一切都會發展起來。各縣(區)要緊緊圍繞旅游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成縣、宕昌現代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建立健全各縣城區物流中心、鄉鎮配送中心,提升服務業市場競爭實力。全面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餐飲、住宿、娛樂消費調整升級,重點發展一批中高檔次酒店,滿足不同層次的住宿和接待需求,繁榮地方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第四,加強督促考核,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市場建設是擴大消費、發展貿易的重要保障和基礎,也是我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薄弱環節。人家在搞網上交易,我們還是“三六九”的地攤,哪怎么行?建設現代市場,必須要有信息系統,全國的供需狀況必須隨時掌握,沒有信息中心的功勞,就形不成價格。就拿的花椒來說,去年在嚴重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在鐘樓灘建了一個市場,加強供貨調控,對成都市場有序批量供貨,防止成都客商壓價,盡管調控很吃力,但也很有成效。今年,孫市長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市財政籌措2000萬元,區、成縣、宕昌縣配套資金,建成花椒、核桃、中藥材、茶葉4個大型現代化專業市場”。市商務局和發改委要認真調查研究,趕快拿出方案,抓緊給孫市長匯報。要把四大專業市場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作為今年考核市商務局的硬性指標,必須抓緊抓實,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要認真研究市場建設方面存在的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功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高起點規劃設計,加快改造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市場規模和檔次。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努力推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向農村延伸,發展鄉鎮直營店、示范店,推進農超對接,加快農村流通網絡建設。
第五,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市、縣區商務部門要牢固樹立保權益就是保增長、有秩序才能有增長的意識,切實履行職責,維護公平、有序、規范的市場秩序。要繼續抓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不斷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加大對典當、拍賣、租賃、舊貨流通等特殊行業監管力度,擴大流通領域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覆蓋面。加強農村市場監管,一手打擊制假售假,一手擴大市場供應,適應農村消費需求,推動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進鄉村,不斷改善農村購物環境。認真組織開展肉食品、酒類、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推進肉類蔬菜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重點抓好生豬定點屠宰工作,加大對私屠濫宰、活體豬注水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商品流通領域生產經營安全、食品安全,促進安全消費、放心消費。
(二)關于糧食工作
第一,堅持不懈地抓好糧食生產。是個多災地區,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頭等大事。盡管全市糧食連續五年豐收,去年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00萬噸大關,但人均占有量僅730斤,低于全省、全國人均水平,而且品種結構不平衡的問題非常突出,據測算,全市城鄉口糧中,小麥缺口近20%,大米缺口在95%以上。原來,有兩大糧倉,一個是隴東糧倉,一個是徽成盆地。現在,河西商品糧基地建起來后,這兩個糧倉的功能都萎縮了。目前,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全市基本上是一個以特色林果業占主導地位的地方,我們的糧食安全、糧食平衡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突出了。我在徽縣調研時,感到當地的種植結構也是很合理的,第一年小麥種下來還能種一茬黃豆,第二年黃豆茬種包谷,加上秸稈來喂牛,包谷養豬,再搞一個沼氣,變廢為寶,形成良性的現代生態農業,使我們徽成盆地的沃土越來越肥沃。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要有規模,再在規模的基礎上做品質,這樣才能控制市場,才能形成價格,才有話語權。因此,必須遵循三大規律,堅持不懈地抓好糧食生產。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到底種什么好,要順應天時;二是遵循經濟規律,市場什么效益好,就種什么;三是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老百姓到底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想方設法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調整種植結構,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第二,全面完成地方糧食儲備任務。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儲備糧是政府調控市場、應對突發事件的物質保障,也就是通過財政補貼辦法,政府儲備一定數量的糧油,花小錢買平安。按照省上下達我們的地方糧食儲備規模,目前還有2000萬斤儲備任務沒有完成。今年,全省新增市、縣糧食儲備14.5億斤,要求大中城市、重點地區和庫存薄弱地區要完成能保證當地10天以上消費量的成品糧油應急儲備任務。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糧食儲備工作,認真研究和落實財政補貼資金,確保全面完成地方糧食儲備任務。要按照糧食儲備要求,進一步完善市縣區糧食儲備體系,按時入庫,規范管理,確保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市糧食局要認真研究制定計劃,加強督促檢查,限期完成任務。積極實施農戶科學儲糧項目,按照國家“藏糧于民”的要求,每戶補助300元(國家財政150元,省、市、縣各50元),農戶自籌200元,向儲糧農戶配發小型糧倉進行科學儲糧。市糧食局要積極向省上匯報爭取,在徽縣、成縣、禮縣、西和等產糧地區先行試點,全力以赴抓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進一步促進糧食儲備安全。
第三,毫不松懈地抓好糧食保供安全。我們盡管糧食連年豐收,但增加的主要是玉米和小雜糧,主食小麥、大米的產量呈現下降趨勢,而且人增地減、種糧人員減少狀況越來越突出,糧食消費增長的趨勢難以逆轉,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同時,隨著城鎮化、工業化不斷推進,傳統糧食消費城鄉二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目前全市城鎮人口已達134.45萬人,占總人口的48%;二是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部分生產糧食的農民,現在也成為商品糧的消費者;三是大量農村務工人員進城,增加了城市糧食消費的總量。各縣區政府、糧食部門要始終把糧食保供安全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及時掌握糧食市場動態和價格變化,擴大糧食購銷數量,確保全市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要進一步提高糧食企業經濟效益,深化企業改革,加強內部管理,擴購促銷,大力發展糧油產業化經營,盤活存量資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糧食行業快速發展。
第三,全面加強糧食市場監管。糧食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兩頭都舉足輕重,糧食流通安全,事關全局。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基礎性作用的關鍵,也是各級政府和糧食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目前,市、縣區都成立了糧食市場稽查機構,市上還成立了糧油質量監測中心,糧食系統市場監管體系正在逐步健全。要加強執法人員培訓,落實工作經費,確保糧食執法工作規范、有序、有力進行。工商、衛生、物價、質監、糧食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加強協調配合,認真開展糧食收購資格核查、糧油食品衛生和儲備糧管理專項檢查,嚴厲打擊糧食收購中壓等壓價、坑農害農,以及銷售假冒偽劣糧油產品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規范糧食市場秩序。糧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宏觀調控能力,強化糧食庫存、質量監管,加強糧食購銷市場監管,推進依法管糧、科學管糧,確保糧食流通安全。
第五,切實提高糧食安全保管水平。質量是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質量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目前,全市各級糧庫共保管儲備糧1.31億斤,其中省級儲備糧0.58億斤,市、縣儲備糧0.73億斤。管好儲備糧,確保數量真實、質量良好、按期輪換,是各級黨委、政府對糧食部門的重托,也是確保國泰民安、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一項政治任務。各縣區政府、糧食主管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強化措施,加強管理,堅持不懈地抓好糧油商品的質量安全,從源頭上把好糧油質量安全關,讓老百姓吃到放心的米、面、油。要堅持抓好清倉查庫工作,扎實組織開展春秋兩季的糧油普查,加強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推進糧食質檢體系建設,努力實現科學管糧、安全管糧。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管理分級負責制,健全倉儲管理制度,完善監管機制,加強日常管理,實現糧食倉儲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確保庫存糧食安全、品質可靠。
四、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努力開創商務、糧食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形勢下的商務、糧食工作,進一步擴大城鄉消費、維護市場秩序、確保糧食安全,既是實現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落實惠民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各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從加快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商務、糧食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靠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商務、糧食工作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各縣區政府要重視和支持商務、糧食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協調解決商務、糧食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充實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經費,加強工作協調,為商務、糧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認真落實“米袋子”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領導要切實擔負起發展糧食生產、搞好總量平衡、落實地方儲備、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秩序的重大責任,及時了解掌握情況,主動關心、支持商務糧食部門的工作。分管領導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取工作匯報,切實解決商務、糧食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全市糧食安全。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主動支持商務、糧食部門的工作。市、縣區商務和糧食部門要向黨委、政府和分管領導多匯報,主動與發改、財政、民政、工商、質監等部門聯系,及時溝通,圍繞商務、糧食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共同研究、共同突破,形成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商貿流通業的工作合力,努力構建“大商貿”工作格局。
二要明確責任,加強考核。今年的商務、糧食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按照市政府與省上簽訂的目標管理責任書,市政府對今年的商貿工作做了分解,今天市商務局侯局長、糧食局楊局長分別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分管領導簽訂了責任書。各縣區要認真研究,把今年的商務、糧食工作納入整體工作一并謀劃,把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細化、量化,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限,加強督促檢查,抓好工作落實。市商務局、糧食局要按照考核指標科學化、體現可操作性的原則,健全完善考核辦法,嚴格目標管理,嚴格考核,嚴格兌現獎罰,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三要強化服務,狠抓落實。市、縣區商務、糧食部門要按照政務公開,精減效能的原則,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增強服務理念,積極為企業、外來投資者創造寬松有序、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努力為他們提供政策服務。要按照新時期商務、糧食工作需要,不斷健全行業管理制度,堅持用市場經濟和行政推動相結合的辦法,抓好新形勢下的商務、糧食工作。要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對重點企業,項目上門服務,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為企業搭建交流合作的信息平臺,及時提供有關政策、法規、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以服務贏得社會地位,贏得老百姓的支持。
篇8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我鎮實施跨越式發展目標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鎮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鎮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經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的良好態勢,基本上完成了年初預定的各項發展目標。
一、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我們采取有效的經濟措施,克服種種困難,促進了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經濟總量實現新的飛躍。我們充分發揮**港口經濟特色,加快發展模式的轉型與創新,贏得中國港口物流重鎮的稱號。**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5.2億元,同比增長22.05%;工業總產值116.6億元,同比增長19.85%;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35.77%;各項稅收總額4.9億元,同比增長45.09%。
二是外源內源經濟較快發展。我們積極優化利用外資結構,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暢通招商渠道,全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新引進項目26宗;合同利用外資7558萬美元,同比增長54.31%,其中新簽合同利用外資5465萬美元,同比增長84%;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舊口徑)。在利用外資結構優化的同時,內源型經濟也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全年全鎮新注冊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1342戶,總數達到5379戶,注冊資金達19.1億元;個體及民營經濟納稅金額9775萬元,同比增長51.6%。
三是農村經濟穩定增長。我們積極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加大農村設施建設和資源整合力度,全面完成了農村股份制改革,不斷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活力。**年村組兩級集體總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28%;村組兩級純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47%;村組兩級集體資產14.6億元,同比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7785元,同比增長6.74%。
四是經濟活力明顯增強。我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億元,同比增長31.81%;各項銀行存款余額39.8億元,同比增長20.85%;城鄉集市貿易總額4.6億元,同比增長21.25%;社會消費零售總額38.8億元,同比增長18.45%。
二、城市形象明顯提升。一年來,我們以建設路網為突破口,加快城市建設步伐,重點抓好了如下幾項城建工作:
一是城市規劃進一步完善。圍繞濱海城市的總體格局,將城市規劃不斷向深度、廣度推進。新修編全鎮總體規劃,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全鎮控規面積40.14平方公里,控規覆蓋率達37.5%。對部分土地用途作了調整,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用地及鎮重點工程建設用地得到保證,使規劃既能滿足虎門港開發建設的需要,又能適應我鎮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是順利完成了五項重點工程。在沒有增加貸款的情況下,共籌集資金4億多元,建設了五項重點工程,包括投資4500萬元建設了公安分局辦公大樓,投資1.8億元升格改造了**大道,投資1.25億元建設了濱江路和濱港路,投資3000萬元綜合整治了橫流水閘。五項重點工程的順利竣工,使我鎮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和居住環境進一步優化,濱海城市框架迅速拉開,城市形象明顯提升。
三是城市管理有效加強。成立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全鎮17個村(社區)、97個村民小組都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機構,全面負責村一級的環衛管理工作,形成鎮、村、組三級管理機制。全年鎮村兩級共投入環衛經費1200多萬元,保證了日常經費開支及環衛設備配套完備。加強了市政設施維護、路面保潔、垃圾清運、綠化和路燈養護工作,加強了對淡水湖的保護和管理。
三、和諧程度明顯提高。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抓社會治安為重點,大力加強社會管理,積極構建和諧**。
一是社會治安實現明顯好轉。鎮政府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將治安工作擺上社會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第一,加大了治安投入,大力完善治安基礎設備設施,安裝使用視頻監控點65個,設立了打擊“兩搶一盜”獎勵專項基金。第二,實施了“大巡警”路面防控機制、多警種聯合執法機制、封閉半封閉式管理制度、出租屋管理“雙簽”制度、暫住證三日催辦制度、村(社區)警長責任制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三,構建嚴密的治安防范網絡,深入開展了出租屋、摩托車和“黑網吧”整治工作,嚴厲打擊“兩搶一盜”、“黃賭毒”、黑惡勢力犯罪等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全年發案率明顯下降,破案率明顯提高,社會治安狀況得到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
二是扎實開展農村環境“五整治”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農村環境“五整治”工作。第一,鎮村都成立了農村環境“五整治”領導小組,在整治生態環境、舊村、環境衛生、農貿市場等方面分別成立四個專項工作小組,細化責任,嚴格落實任務。第二,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投入1200多萬元用于整治環境衛生,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整治生態環境,投入630多萬元用于整治舊村,投入近2000萬元用于農貿市場整治。第三,對全鎮的農貿市場進行重新規劃布局,加強對齊沙、先鋒、穗豐年等試點村和中心區市場、民田市場等試點市場的指導和幫助,使其在整治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點帶面,推動整治工作全面開展。第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屬地管理制度,加強各專項小組、有關部門的協調合作,探索資金籌集機制,推行市場化運作,完善宣傳引導機制。
三是虎門港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完成征地任務的基礎上,動員全鎮力量,克服重重困難,基本完成虎門港430多戶的臨時拆遷安置任務。與此同時,加快推進安置區建設。西大坦安置區已有4棟農民公寓正在建設當中;立沙島安置區已基本完成選址等初期工作,現在已進入設計和預算階段;福祿沙安置區已完成樁基主體,正準備開展招投標工作。
四是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建立了鎮、村、村民小組、企業四級工作網絡,積極化解群眾熱點問題。建立領導干部“下訪”機制,完善律師參與接待工作實施方案,落實領導責任追究制,針對征地拆遷賠償問題、勞資糾紛問題等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加強排查工作,有效防止社會矛盾的激化。**年,我鎮被評為東莞市維權工作優秀鎮。全年受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88件次,其中來信同比下降24.2%,來電同比下降54.4%,來訪批數和人次分別下降41.8%和42.5%。
五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加大安全生產防范和檢查的力度,加強對違規企業的檢查整治。全年檢查了各類場所3000多間次,發出整改通知書252份,全部按要求進行整改,其中停業整改“三合一”場所52間。同時,加大對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加強坭洲渡口的管理,嚴密監控石化油庫、建筑工地、公共場所等重點場所,全年全鎮無發生一宗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環境穩定。
六是加強計劃生育管理。嚴格落實了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三員一干”的計劃生育包干責任制,抓好節育措施和補救措施,加強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認真落實計生養老保險制度。**年,人口出生率為11.16‰,計劃生育率為96.07%,計劃生育率持續提高,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較好地完成了計劃生育任務。
四、社會事業明顯進步。鎮政府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開展。
一是教育工作成績顯著。第一,實施創建教育強鎮三步走計劃,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完善教育軟硬件設施,積極優化教學環境,全力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中學、廣榮中學等六間辦學單位在一個月內升格為市一級學校,我鎮成功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第二,大力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完善中小學收費管理,理順教育經費支出程序,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監管,被授予“廣東省教育收費規范鎮”稱號。第三,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加強成人學校、民辦學校的管理和指導,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參與新課改工作,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活動,促進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二是科技文化工作穩步發展。我們不斷加大對科技的投入,著力培育高科技企業,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和有實力的企業參與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全鎮擁有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民營科技企業9家。我們不斷繁榮文化事業。加大文化新城建設力度。群眾性文化活動得到較好開展,成功舉辦了**鎮首屆龍舟節,節日文藝晚會、游園活動、文體活動等各類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也得到扎實開展。同時,圍繞“龍舟之鄉”、疍家風俗、咸水歌三個項目,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普查和申報工作。
三是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第一,推進扶貧工作,進一步加大村級經濟的扶持力度,吸收村一級資金參股投資寶田公司和麗海工業園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約2000萬元收入。第二,著力解決群眾就業問題。不斷完善就業服務網絡,著重推進失地農民、應屆畢業生就業,共對636名勞動力進行了職業技能再培訓,安排本鎮人員就業2033人。第三,著力解決“一保五難”問題。共為335戶810名低保對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5萬元;為低保家庭在讀學生發放各類補助金近44萬元;順利完成農民養老保險改革,農民退休金從原來的每月150元提高為每月200元至300元;全鎮共有2531人次享受醫療待遇,報銷醫療費638.54萬元;為858名補助對象發放基本醫療救助金43.6萬元,幫助48名困難群眾申請醫療救濟金12萬元;投入資金682萬元為全鎮176戶住房困難戶建設新房。第四,著力落實“五有新村”建設,共完成“五有新村”建設項目35項,全部通過市檢查組的驗收。第五,著力做好為民解困工作,共為210戶888名伏季休漁期困難漁民發放休漁期補助款28.4萬元,對受臺風“碧利斯”影響的災區捐贈200萬元善款,幫助災民度過難關。第六,深入開展結對幫扶與“千干扶千戶”活動,積極做好安置災民、災后復產和休漁期困難漁民生活補助工作。
五、機關作風明顯好轉。一是大力抓好政風建設,進一步完善“一個窗口”收費和“一個窗口”辦事制度,繼續推行政務公開,推進政府采購制度,規范招投標工作。二是積極改進了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提高了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是開展創建文明村、文明單位、安全小區和文明戶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四是積極推進民主法制建設,扎實開展普法教育,堅持重大事項、重大工程人大代表監督制度。五是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管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六是建立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在農業、司法、水利三個系統開展了民主評議行風活動;人大對城建、環保兩個部門進行工作評議,并對公安分局進行民意測評,機關作風進一步好轉,服務發展、服務基層和服務群眾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各位代表,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鎮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鎮人大的支持和監督,離不開各部門的團結協作,離不開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正因為有全鎮上下和衷共濟、開拓進取,才有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明顯成績。在此,我代表鎮政府,向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和支持**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鎮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干部群眾觀念和素質依然不適應發展的要求,基礎設施還滯后于現代經濟發展的步伐,經濟增長結構還比較單一,產業基礎和集聚效應不強,人才資源和管理能力還較為薄弱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在新的一年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年工作安排
**年,是落實市委、市政府經濟社會雙轉型,實施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今年鎮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為指導,認真落實鎮第十一次黨代會和鎮第十五屆一次人代會的各項部署,實施“港口經濟、濱海城市、和諧**”的發展戰略,努力使**在經濟建設、城市形象、社會和諧等各方面都有新的發展。
**年主要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是:
(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4.2億元,同比增長20%;
(二)工業總產值達到139.3億元,同比增長19.5%;
(三)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10.7%;
(四)全鎮稅收總額達到5.4億元,同比增長10%;
(五)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988萬美元,同比增長11%(新口徑);
(六)外貿出口總額達到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海關口徑);
(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2.7億元,同比增長10%;
(八)各項銀行存款余額達到43.5億元,同比增長11%;
(九)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91元,同比增長6.5%。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鎮政府將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增強發展能力,經濟實力要上新臺階
第一,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一是實施“物流培育壯大工程”,打響打亮“港口物流重鎮”這張牌。對鎮內現有的物資、運輸、倉儲、信息等資源進行摸底研究,制定物流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規劃方案。制訂系統的扶持配套政策,對前來我鎮投資物流的企業,盡可能提供優惠的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有針對性地向物流產業傾斜,著手規劃出口加工貿易、生產配送中心及專業批發市場,構筑較為完善的運輸、倉儲等平臺。二是發展壯大臨港工業。大力引進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的臨港型企業,盡快形成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升級轉型,使我鎮在產業集群化、規模化、自主化、本土化等方面初見成效。三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做好宣傳工作,展示**的魅力,提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吸引更多的人來**投資、消費、置業、旅游,促進**房地產、商貿、休閑旅游、酒店服務業、中介服務業等蓬勃發展,使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第二,全力打造四大園區。一是加快臨海產業園的開發步伐。要加快完善臨海產業園內的基礎設施的步伐。完成河西路修建工程,連接進港中路至大豐路,全長745米,寬28米;完成明南路修建工程,連接進港南路至大豐路,全長870米,寬28米。要注重臨海產業園的引資標準和質量,力爭引進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項目。二是擴大整治環保城工業園,將環保城再擴大2000畝,并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修建環保城路工程,全長760米,寬36米。三是與虎門港合作開發好物流園區。積極主動與虎門港管委會協調合作,借助虎門港的影響力,積極開展物流項目的引進工作,并以國家級的物流產業基地為目標,盡快完善園區內的配套設施及周邊的基礎設施,使其成為推動我鎮物流產業發展的平臺、聚集地和輻射區。四是配合開發立沙島石化產業園。主動與市政府溝通聯系,全力支持市有關部門開展招商引資,尤其是立沙四村,要主動為市政府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排除難題,使立沙島石化產業園區盡快建設成為集碼頭、倉儲、運輸、配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石化產業基地。
第三,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一是推行股份制發展模式,將發展經濟的權力統籌到村一級當中,提高發展規模與效益。二是針對農村土地、資金等資源有限的現狀,堅決改變重賣地、輕置業的傾向,著重做好資源的整合,大力盤活土地、廠房、資金等資源要素,從以賣地為主轉向以投資置業收益為主,實現投資長效回報。三是要加強土地收益的核算。村(居)引進項目要加強對項目投資規模及實際土地面積需求進行評估,加強對土地開發的成本和收益的核算,盡量爭取由集體建廠房租售,從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回報率。四是要充分利用好市返還的10%土地,認真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引進效益好的項目。
二、優化城市環境,城市形象要有新提升
第一,強化城市規劃。今年內必須完成全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城建、規劃部門要圍繞濱海城市的整體思路,按照“中擴、東連、南進、西合”的發展戰略,積極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全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出臺之后,要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保證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和連續性。
第二,突出重點推進城市建設。今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有:
(1)續建濱港路。工程連接港口大道和進港南路,全長6.1公里,寬28米,途經斜西、民田、大泥及穗豐年村。去年已建好部分路段,今年建設余下約4公里,包括建設跨南環河的橋梁一座。
(2)建設斜西山公園。斜西山公園占地面積342畝,計劃建成一個開放式的休閑公園。
(3)規劃建設文化體育公園,占地面積為216畝,今年主要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4)建設斜西商業步行街。工程位于聯檢大樓對面,將連接運河的河道改為暗渠,在河道上面建設一條步行街,連接港口大道和湖景路,全長1.2公里,將建設成為高檔的商業步行街。
(5)續建橫流南路。工程續接橫流南路,起于橫流水閘,直達橫流河口,連通濱江路,全長約550米,寬25米,包括路面鋪設瀝青,人行道改鋪花崗巖板材,更換路燈款式,增設大型花缽,并建設橋梁一座。
(6)續建運河西路。該工程續接運河西路,建設百和橋至勒仔圍水閘路段,全長440米,寬16米,并完善河堤、人行道、路燈、綠化等設施。
(7)續建湖西路。該工程續接湖西路,建設橫流大橋至土地洲橋路段,全長1500米,寬16米,包括建設河堤、欄桿、園林景觀、燈光夜景等工程。
第三,實施農民公寓工程。各村(居)委會要把實施農民公寓工程作為解決農民居住問題的主要措施,作為今后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有條件的村(居)要抓緊建設,條件暫時不成熟的村(居)也要做好規劃。要加快虎門港安置區農民公寓的建設,西大坦農民公寓和福祿沙農民公寓建設必須在兩年內完成,立沙島農民公寓要在今年開始動工建設。
三、加強招商引資,外向型經濟要有新突破
第一,增強招商引資力量。要健全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協調機制,鎮、村外經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把鎮村兩級的思想高度統一起來,把招商引資的信心激勵起來,形成工作合力。鎮村要互通招商信息,明確部門和個人的職責,落實經常性的檢查和考核措施。外經部門要深入分析我鎮當前招商引資工作所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
第二,做好招商協調服務。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政府服務非常重要。政府服務牽涉到的各個部門,要主動研究建立運作順暢的機制,制定扎實有效的措施,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重點做好大項目和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要努力穩定好、服務好現有的外資企業,跟他們多聯系,多溝通,積極主動為其解決難題,并充分利用他們在世界各地區、產業各環節所擁有的關系網絡和客戶關系,幫助我鎮招商。
第三,創新招商手段。要結合實際適時開展推介招商、以商引商、友情招商、聯誼招商、網上招商、委托招商、上門招商、獎勵中介引商等多種方式,積極主動地進行招商引資活動,既要招外資、又要招民資,重點引進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力爭以一個大企業帶來一大批配套產業,從而形成一條不斷延伸的產業鏈。
第四,加強對外宣傳。拓寬對外宣傳渠道,重新編印**對外宣傳手冊和招商推介手冊,不定期召開招商會或推介會,選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香港、臺灣等重點城市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推介。
第五,加強村級引資工作。各村(居)委會也要主動出擊,充分盤活村級資源,創新引資方式,力促各村(居)實際利用外資均比上年增長15%以上。
四、加快自主創新,民營經濟要有新發展
第一,放開投資領域。凡是集體企業經營的領域,凡是對外資企業開放的領域,全部向民營企業開放,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經營,并加強培育引導,對開辦科技型、外向型、吸納本地戶籍人員就業多的民營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促進民營經濟迅速擴大。
第二,繼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做好民企的服務工作。在村一級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協調辦公室,建立重點企業聯系跟蹤制度和企業走訪制度,對納稅大戶、民營科技企業、“兩自”企業的企業主及企業科技骨干人員配備3個入戶名額。二是對一些有一定規模和潛力的民營企業,在用地、資金、辦證、審批上給予政策優惠,并在鎮內民營企業中選擇一批有技術、有潛力、有優勢的骨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尤其是保障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性民營企業的項目用地。三是實施企業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管理、技術培訓,重視民營企業的品牌建設,提高民營企業家的品牌意識。
第三,推動民企做大做強。一是著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技術和自我品牌的“兩自”企業,創造品牌產品,培育品牌產業,使“兩自”企業逐漸成為我鎮重要經濟支柱。二是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做專做精,鼓勵民營中小企業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培育特色專業市場。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借助虎門港開發的機遇,大力發展倉儲業務、快運業務、綜合物流服務等。四是大力扶持科技型民營企業,對獲得市以上高科技項目認定的民營企業,給予獎勵和優惠。
五、優化農村環境,新農村建設要有新成就
第一,著眼長遠做好規劃。各村(居)委會要按照濱海城市的總體要求,認真做好規劃,重點規劃好中心村。村要進行統籌規劃管理,結合全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編,劃分好工業、商業、居住、休閑等功能布局,統籌考慮區域之間、規劃之間的銜接配套,統籌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功能。
第二,繼續開展農村環境“五整治”工作。一是整治生態環境。實施生態保護工程、綠化美化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等“三大工程”。二是整治環境衛生。從村內到村外、從廠區到社區、從大街到小巷、從陸地到水面,都要求有人負責,實現保潔全覆蓋,不留衛生死角。三是整治舊村。全面清查拆除違法建筑、違章搭建物,對臨街臨路建筑物進行重新裝飾,對村道巷道要逐步實現硬底化。四是整治農貿市場。改造和完善農貿市場供水、排水、排污等配套設施,嚴厲打擊占道經營、地攤市場和無證照經營現象。五是整治農村亂停、亂放、亂擺賣、亂搭建、亂丟垃圾、亂拉掛等“六亂”現象。
第三,優化農村人文環境。重點是下大力氣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徹底解決因循守舊、滿足現狀的思想觀念和“等、靠、要”等落后意識,引導農民樹立創新創業和自信自強精神,促進其思想解放。一是加強宣傳。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法律法規及科普知識宣傳,向群眾講解新形勢、新思想,促進農民觀念的轉變。二是加強教育。完善鎮村兩級的培訓教育網絡,免費向農民傳授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推動富余農民充分就業,促進農民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三是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村、文明戶、誠信戶等評比活動,在農村倡導積極向上、互幫互助、誠實守信的風氣,在村與村之間、戶與戶之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
六、加強財稅管理,制度建設要有新完善
第一,加強鎮屬行政企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大力盤活資產,減少資源浪費和資產流失。加強預算約束,建立預算資金尤其是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加大財政性基本建設工程的財務審核監督力度,強化工程預算、工程變更、工程結算三個環節的財政審核。健全和完善內部審計,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單位任期財務審計等內審制度。
第二,貫徹“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方針,強化依法治稅,加強稅源征管,重點加強對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營業所得稅的征管,完善房屋租賃稅收的征管工作,打擊偷稅騙稅的行為,做到應收盡收,促進財政穩步增長。
七、強化社會管理,安全穩定要有新局面
第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施“平安**”工程。一是按照加強基礎性工作、管好犯罪高發群體、管住特殊行業和重點場所、控制住多發性案件的整體思路,系統構建能夠有效預防和及時打擊違法犯罪的社會網絡。二是繼續保持社會治安綜合整治的高壓態勢,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完善出租屋和“黑網吧”的管理機制。鞏固擴大“治摩”成果,無異地摩托車的村(社區)要達到100%以上,9月份實施禁止本地摩托車在鎮中心區內行駛。三是落實綜治責任,創新管理辦法,繼續實施多警種的聯勤執法、封閉半封閉管理等有效方式,充實一線警力,加強對社會面的監控。四是克服“重打輕防”的偏向,把工作重點、警力配置、經費投入、考核獎懲等轉移到預防上來,并充分發動群眾參與,推進治安聯防。
第二,加強的預防和處理。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重點增強群眾的大局意識和法律意識,引導群眾依法,維護秩序。完善突出問題及處理機制,健全領導包案責任制,重點處理好虎門港拆遷安置中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推動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逐級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預警機制和信息報送機制。加大對各類不穩定因素的排查、預防和控制力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引發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把化解在萌芽階段。
第三,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完善鎮、村、企業三級安全生產巡查網絡,全面鋪開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定期進行消防逃生演習。狠抓安全生產檢查,做到月月有檢查,季季大清查,全面消除事故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第四,加強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落實好計劃生育各項管理機制,嚴格責任制度,繼續開展創建無政策外多孩生育鎮和無政策外生育村活動,全面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大力倡導男女平等,促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
第五,加強民主法治建設。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完善政務、村務公開,完善依法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體系。堅持依法行政,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增強干部的法制觀念,規范執法行為。加強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普法工作,抓好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八、完善保障機制,扶貧濟困工作要有新成效
第一,解決群眾就業問題。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群眾認清就業形勢,克服部分群眾“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來”的不良傾向,在全鎮營造較好的就業創業氛圍。二是各村(居)委會要把扶持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農民的就業率作為各村(居)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加強對農民就業登記、就業培訓、職業介紹和勞動保障調查登記等就業管理工作,加大免費技能培訓、資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力度。四是要求在**投資的企業,對會計、出納、廠長、報關員等職位,盡量安排本地戶籍村民擔任。
第二,落實社會保障工作。一是繼續落實“一保五難”政策,認真解決群眾住房難、看病難、飲水難、行路難、子女讀書難等問題。二是繼續完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三是積極幫扶弱勢群體,建立健全救助體系,繼續開展“千干扶千戶”活動。四是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狀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積極協調好勞資關系,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等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九、繁榮教育文化事業,綜合素質要有新提高
第一,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鞏固省教育強鎮的成果,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設施,提升教育的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妥善解決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做好民辦學校發展規劃與布局,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辦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加快住房、醫療、養老和失業保障等改革,完善教師的社會保障機制。
第二,繁榮文化事業。扎實推進文化建設達標鎮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廣場的文化設施,使群眾性文化活動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發揮“龍舟之鄉”的品牌優勢,打造以“水”為核心的文化特色,做好“咸水歌”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活躍民間傳統文化。扶持組建各類文化藝術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在文化建設中的載體作用,繁榮小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舉辦**鎮第二屆文化藝術節,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十、加強政風建設,機關形象要有新改善
第一,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全面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對有關規章和文件進行清理,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該修改的堅決修改。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建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二,加強政風建設。按照執政為民的要求,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進一步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著力解決機關“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落實市政府《關于實行改進機關作風六項制度的決定》,積極推進行政效能監察,加強督查督辦工作,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措施。強化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擴大政務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全面落實《東莞市政府部門政務公開內容目錄》和《東莞市鎮區政務公開內容目錄》,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繼續開展好“市民評機關”和機關評議活動,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