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1 19:5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動中國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彌漫性腦梗塞,從此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為了更好的照顧父親,朱曉暉辭掉了在報社的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不但賣了房還欠下一身債務。因為不堪重負,朱曉暉的丈夫帶著孩子離開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區的車庫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朱曉暉曾是一位有才氣的詩人,詩歌在全國獲得過很多獎。父親生病前,她喜愛讀詩、寫詩;而現在她看得更多的是醫學護理和養生方面的書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癱瘓的毛病,腿腳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曉暉幾乎每天都要給他擦洗身體。在她的細心照料下,老人臥床12年都沒有得過褥瘡。但常年的操勞,使得才41歲的她早已滿頭白發。
維持兩人生活的唯一來源是老人每個月一千多元的養老保險。父親治病的開銷不能省,朱曉暉就只能去市場里撿人們不要的菜給父親吃,自己則用咸菜就著米飯度日。雖然生活環境艱苦,但朱曉暉一直努力讓父親生活的更舒適些。老人因為心疼女兒,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顧父親的起居外,朱曉暉在周末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三四個債主的孩子補習。對于別人的幫助,朱曉暉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動把愛和善意傳遞給更多人。
篇2
素材運用新鮮化,就是盡量回避眾所周知的大路貨,回避人云亦云模式化的套話,回避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廢話。別人熱衷音樂,你不妨做美術發燒友;別人都積累“感動中國”事跡材料,你不妨關注道德模范;別人都在廣泛涉獵,你不妨深入挖掘。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都是入我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是我關心。想讓讀者感到很新鮮,還在于修辭方法的運用。熟練運用擬人、比喻、通感、比興等手法,巧妙運用歇后語、俗語、謎語等形式,對素材“改頭換面”,從而達到新鮮化的效果。
第一招:變換說法。
借助聯想和想象,以相似或相關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的寫法,往往可以讓素材變得鮮活有趣。比如,要形容時間流逝,你直言“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顯然不新鮮,但替換成“日子如小魚一尾一尾輕快地游走了”,形象躍然紙上。比如,要描寫女孩子如何纖細如何婀娜,你直言三圍是多少顯然不妥,替換成“行動處如弱柳扶風”之類,形象立馬生動。
我,雖然可以毫無顧忌地和他一起吃飯、打水甚至洗澡,但永遠覺得身旁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隔開了我們,隔開了我的愛。我覺得我被圈禁,憂傷正在無休止地生長,正如唇上漸漸濃密的胡須,與心里漸漸失控的小情緒。……其實我的愛與憂,都留在故鄉。北風撲面而來,這一刻,我像風中的一粒種子,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土壤,沒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沒有了心靈的撫慰,我差一點潸然淚下。風從北方吹來,凄厲的風聲又從家鄉的樓角掠過了吧?麻雀又在風中踉蹌地飛著,蒼勁干瘦的枝條又在寒風中抖動。陰霾掩來了嗎?孩子的小手沒有吹裂口子吧?
(2012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憂與愛》片段)
運用點金:“我覺得我被圈禁,憂傷正在無休止地生長,正如唇上漸漸濃密的胡須,與心里漸漸失控的小情緒。”這個“憂傷”的比喻就非常鮮活,令人無限喜歡。尤為奇妙的是,“我像風中的一粒種子”這個比喻,引領著后面一連串生動有趣的畫面,將少年的心思表現得栩栩如生。
第二招:添枝加葉。
“一朵花”不如“一朵紫羅蘭”具體,“提著一袋子東西”不如“提著一袋子零食”細致。“他進來了”顯然不如“他沖進來了”形象,而“他像一頭猛獸似的沖進來了”自然更具體一些,到了“他像一頭猛獸似的沖進來了,圓睜著雙眼,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形象便躍然紙上。運用素材如果能夠這樣添枝加葉,繪聲繪色,文采自然隨之猛增。
獨處斗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梔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臨窗而望,夕陽的余暉含笑籠在一片梔子花叢上,籠得清風微醺似醉,不自覺,已庭院深深了。一只逗號般大小的蟲子帶著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發黃的扉頁上。生命如它,那樣渺小而又脆弱,讓人在擔憂之際多了一絲玩弄的念頭。被工作惱得焦頭爛額的我,頗有興致地撥弄筆尖,一次次擋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隨我轉變著方向,反復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東西,靜靜地待在書上。
(2012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憂與愛》片段)
運用點金:本段將素材打造成畫面可謂功力獨到。借用發散思維,先是從嗅覺展示梔子花的幽香,繼而引出視覺中的梔子花模樣;在通感中,又冒出“逗號般”的蟲子,牽扯著我捉弄它的情趣,并引出對生命的喟嘆。絲絲入扣,又別開生面。
六、素材運用故事化
素材運用故事化,是指通過選用形象生動的、類似故事般的素材,用以演繹、詮釋、展示作文主題,以達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目的。
一招鮮:先素材后點睛。
有人問一位智者:“請問,怎樣才能做到所向披靡呢?”智者笑笑,遞給他一顆花生:“用力捏捏它。”那人用力一捏,花生殼碎了,只留下花生仁。“再搓搓它。”智者說。那人又照著做了,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實。“再用手捏它。”智者說。那人用力捏著,卻怎么也沒法把它毀壞。“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說。當然,什么也搓不下來。
(2012年高考山東卷高分作文《成功的秘密》片段)
運用點金:為了表現“屢遭挫折,才能造就一顆堅強心”這一道理,作者精心講述了一個“捏花生”的故事,輕而易舉地就達到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目的,令人印象深刻。
李鴻章曾帶了三個人去拜見,請給他們分派職務。不巧散步去了,李鴻章示意那三個人在廳外等候。不久,散步回來。李鴻章說明來意,請考察那三人。說:“不必了,面向廳門、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小心,讓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獨當一面,將來作為不小,應予重用。”
李鴻章很吃驚,問:“還沒用他們,您是如何看出來的呢?”笑著說:“剛才散步回來,見廳外有三個人。走過他們身邊時,左邊那個低頭不敢仰視,可見是位老實、小心謹慎的人,因此適合做后勤供應一類,只需踏實,無需多少開創精神和機變的事情。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過之后,就左顧右盼,可見是個陽奉陰違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如一根棟梁,雙目正視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
所指的那位“大將之才”,便是淮軍勇將、后來擔任臺灣巡撫、鼎鼎有名的劉銘傳。
(2012年高考四川卷高分作文《滴水藏海漏本質》片段)
運用點金:為了讓讀者明白“外表可以裝扮,語言可以修飾,但學識修養的秘密,總是在不經意的細節中汩汩而出”的道理,作者沒有講述什么大道理,也沒有闡釋什么概念,而是巧妙講述了一則“慧眼識人才”的故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位老師送了一件花圍裙給她的窮學生。她的母親看到女兒拿回來一件漂亮而干凈的花圍裙時,立刻覺得孩子也該擁有一件漂亮的上裝。于是從箱底翻出一件過去自己穿過的衣服,并為孩子修改裁剪。而當孩子梳洗穿扮起來之后,家長簡直不敢相信,原來自己的女兒竟是如此美麗。接著,孩子的父母覺得家里實在太臟亂,實在不能配合那么美麗純潔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掃除,甚至清掃弄巷。由此更影響了鄰居,使整個原本臟亂的社區都為之改觀。
(2012年高考四川卷高分作文《不要忽視潛在的能量》片段)
運用點金:本段為了將深奧的“蝴蝶效應”闡述得生動形象,沒有過多地引用心理學概念和術語,而只是通過“花裙子”引出的連鎖反應的小事,可謂言簡意賅,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力。
在一處古村落游覽,一幫游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清代江南某五品官員遺下的豪宅。古宅形體龐大、精巧別致,給人極大的新鮮感。站在古宅前,游客們心里都納悶兒:這宅子的尾柵也真怪,怎么做成一個小巧的屋子?導游小姐站在屋檐下,給游客們賣了一個關子。她指著屋檐下那間小巧的屋子學著某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氣問道:“大家知道這間小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嗎?”經這么一吊胃口,大伙的興趣就來了,紛紛搶答。
有人說:“放鞋子用的。人進屋后,把鞋子脫了擱在這里。”
有人說:“訓小孩用的。家里小孩犯錯了就把他關在這里,閉門思過。”
有人說:“雨天進門,把傘放在這里。”
有人說:“關雞的。”
導游小姐抿嘴一笑,無奈地搖搖頭,告訴大家:“都沒猜對。這是供路過此地的流浪漢遮風擋雨、歇腳過夜的。”游客們啞然。
(2012年高考重慶卷高分作文《善良也是一種習慣》片段)
運用點金:簡短小故事,意蘊大無窮:遠在清代的人就知道給流浪漢做個尾柵,我們為何不能擁有關愛他人、幫扶弱者的情懷?人活于世,誰沒有一個難處?讀者的心弦就這樣被巧妙地撥動了。
鐘情武俠江湖,某日冥冥中,見一黑衫刀客,遂問:“帶我一同闖蕩江湖吧?”刀客橫目一瞥:“你的手,會使刀嗎?”我搖頭,“那劍呢?”繼續搖頭,“勾斧棍棒?”還是搖頭。“那你的手能做什么?”我遲疑一陣,答:“額,我會打字。”“……哪涼快哪待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