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個人剖析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2 01:0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輔警個人剖析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貫徹落實“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切實加強理論學習,近期,xxx大隊組織全體民、輔警召開"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集中學習會。我從查思想、查作風、查紀律、查管理等方面入手,針對自身現在存在的問題和以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下面將我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一)紀律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公安隊伍是一個大集體,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只有每一名警察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人民的囑托和希望,才會在思想上解決作風不嚴謹的問題。鐵的紀律是保障公安隊伍強有力戰斗力的堅強后盾。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培養出一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紀律意識。
(二)對業務理論的學習不夠,對業務知識的學習還不夠充分。當前在國家實行“依法治國”大的戰略目標下,全國范圍內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提高了,而作為執法者的我卻不能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提高,適應不了當前形式發展的要求,勢必造成很多問題,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更好開展。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必須緊張起來,不斷的充實提高自己的各項技能,以便于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高質量完成。
(三)組織紀律意識方面存在僥幸心理。我在以前頭腦中總認為自己出不了什么大問題,對小問題重視程度不高。有句古話說的好,“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所有大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小問題開始的,所以不夠重視小問題的態度是不正確的,僥幸心理的存在可以說是存在的安全隱患,今后必須加以克服。
(四)自我要求不嚴,開拓精神、創新意識不夠,滿足現狀,未能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在思想上缺乏積極進取的意識,對日常工作要求不高,甚至有些時候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片面認為只要平平安安就萬事大吉,存在著“無過便是功”的思想,沒有扎根基層,開拓進取的精神,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作風還不夠,由于這種麻痹思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精神面貌,使得自己在工作上沒有突出亮點。
二、今后工作中我應該注意和加以改進的問題:
(一)要多學習、勤動腦,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結構。始終不放松學習,爭取用扎實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深入的專業知識來解決工作中遇見的各種問題,更加靈活的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要勇于在工作中實踐,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的來提高完善自身的工作和服務水平,時刻牢記“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
(二)嚴格遵守“五條禁令”,提高安全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對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隱患及時加以消滅在萌發狀態,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杜絕工作時間飲酒和酒后開車等嚴重違反“五條禁令”問題的出現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三、善于用新的思維、新的辦法來分析解決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工作中要勇于開拓創新,用過硬的業務水平來更好的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并且保證質量。
篇2
場景一:聞其名
在小學工作6年后,我考入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讀研究生,不管在他人的眼里,還是在自己心里,都認定是不會再當小學老師了。2007年某天的逸夫圖書館閱覽室,在苦讀理論書籍之余,我隨手拿起一本“新教育”叢書,本意為閱讀的調節,可一翻開卻欲罷不能,感到熟悉而又新鮮。熟悉的是,曾經6年一線的工作經歷,書中那個個場景恍如就是我教育生涯的映照;新鮮的是,竟然可以這樣當小學老師!教育、教學、閱讀、反思,一群教育圣徒因理想而相吸、相聚,多么有意思的生活!如醍醐灌頂,我驀然覺得,我必須重新做回小學老師,就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來當小學老師。
隨后一段時間,我開始地毯式地搜索閱讀“新教育”書籍,漸漸記熟了許多新教育人的名字,其中就有吳櫻花老師。她曾在昆山工作,而我當時假期也暫住昆山,因此也莫名地有了很多親切感。記得找到她的書《孩子,我看著你長大》,細細品讀;又一遍遍地看她的視頻,查閱了網頁上所有她的相關材料;假期回昆山還特地在她工作過的學校門口駐足。其時,于我而言,吳櫻花就是我心中的一個標桿,一個教育朝圣的榜樣,雖心中無比崇拜,但遠觀足矣。
心中有了明確的職業方向,因此臨近畢業的找工作就變得簡單,2007年底我通過了蘇州星港學校的重重面試。記得當時向好幾所學校投了簡歷,怎么偏偏是星港選中了我呢?如果,我沒有來到星港,那“吳櫻花”或許只是記憶中日漸淡忘的一個名字。而“青葵”,我會問,是一株葵花嗎?
場景二:見其人
2008年8月底,按照慣例,全校教師集會,同時舉行學校中層的公開競聘。隨著主持人宣讀“吳櫻花”,一位高挑的女子走上演講臺。我驚呆了,真的是她,我竟然和她在一所學校工作!那個遙不可及的名字一下子鮮活生動起來,但我真的是一個超級被動的人,竟抑制住心中的驚喜,只是遠遠地觀望。我們在一所校園工作,但我認識她,她卻不知道我,這樣的狀態持續了整整一年。
2008年,對我而言是不堪回首、暗無天日的一年。我懷揣著滿腔的教育熱情,踏上蘇州園區這片教育熱土,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思想觀念可以通過3年的研究生教育完成更新,而教育的現實卻只能在時間里緩慢而滯后地微變。全新的腦袋面對陳舊如昨的教育場景,我所遭遇的理想與現實的沖撞讓我無法展開工作,日日夜夜痛苦,幾欲神經分裂。我以研究的眼光質疑自己的每一個教育舉動,審視身邊的每一個教育場景,進而深深地否定和鞭撻自己。我找不到自身的價值,更找不到“新教育”叢書中教師的幸福人生。而在一些人的觀念和認知里,我只是一個徒有虛高學歷的不合格的小學教師。沒有伙伴、沒有支持、沒有排解,愈發覺得自己的格格不入。
痛苦的時候,依然拿出“新教育”的書籍,尤其是櫻花的書反復閱讀,看著她教導小迪的種種糾纏反復,我好像找到了精神的同伴。但我始終沒有直接找過她。
場景三:終牽手
某天,校內的騰訊通閃動,打開,竟是來自櫻花的呼喚。沒想到,我與仰慕許久的櫻花老師真正相識,卻是經由遠在上海的王麗琴老師。當年在華東師大,我師從鞠玉翠副教授,其時王麗琴正在做博士后,和我的導師是同門。此時,距我從書本和網絡上認識櫻花已經兩年有余,距我和她在同一校園工作也已一年有余。
于是,認識了高桂萍、董勁、郭萍、孫志平。于是,“青葵園”誕生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因為教育理想聚集在一起,每一個“青葵”人身上,都好似一個小小的磁場,無聲地吸引著心性相近、情懷相依、理念相似的“同道”們,我們將一道道精神的清流,緩緩然而堅韌地滲進教育生存狀態日益板結的心田,讓我們伸向孩子們的手開始帶著不一樣的溫度。
一晃,和“青葵園”結緣已逾三載,感性的回憶之后,我也忍不住問自己,這樣一個小型的民間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到底有什么意義?
意義一:找到言語的空間
無庸諱言,在教育界,一線教師常常處于失語狀態。我們的日常事務極度繁雜,一個辦公室的老師都說不上幾句話,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關鍵是找不到可以深談的人。各種研討活動總是有的,然而往往是命題發言,按照慣例寫好文稿照念一遍。總是在你無話可說的時候指定你發言,而在你不吐不快的時候則宣布“活動結束”。
“青葵園”則另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她讓你放松,卻又讓你機警。我是一個不擅言談的人,但在青葵園,我常常滔滔不絕,越說越快速,越說越高亢,和平日的自己判若兩人。我也很難解釋自己的這種差異。直到青葵伙伴分享鄭州行,說到鄭立平時,我突然認識了自己——我的話語范圍極窄,我需要遇對了人,找對了話題才能自由言談。有的人,朝夕相處,卻沒法進入對方的內心;有的人,相遇不久,卻能生發強烈的接納和共鳴。
一個團隊容易陷入一種話語同一,這是常見現象,卻是團隊發展的致命傷。而在“青葵園”,不需偽飾,每個青葵人坦露和剖析真實的自我,“青葵”人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或許正是這樣的話語環境,讓我在這個群體中能暢所欲言。在青葵園的生活中,我逐漸在理想和現實中調整了自己的認識,找到了自己的平衡。我知道“為維護現狀和允許現狀存在而工作的教師是反叛者……現在我們該認識到教師在社會上首先是道德變革的動力——這是一種必須確認并努力追求的角色”。同時青葵的伙伴也告訴我,教育的變革是靜悄悄的,是無數個有理想的教育人點滴行為日積月累的結果。平日里,我們和所有老師一樣,一樣忙忙碌碌、平平常常,但千萬不要否定自己滴水穿石的力量,也不可奢求一蹴而就的速成。
意義二:觸摸精神的成長
作為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實踐是每天的必修課,而在“青葵園”,閱讀、反思、書寫是與教育實踐相輔相成的必修課。一個人讀書,常常會讀不下去,而青葵園伙伴的共讀一本書,接力寫感悟,讓我在這三四年里成長了很多。
在一冊冊經典中走了個來回,看到的是作者的文字,看到的是共同的人性,看到的是自己的靈魂。尤其是讀《自卑與超越》,常有靈魂出竅的感覺,我讀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反思自己成長中的親子關系,理解和接納了自己的種種缺陷,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種種現象,也由混沌逐漸變得清明。越是讀書,越是發現自己的無知。作為母親,我懂得了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作為老師,我懂得了學校教育的要義在于教師的自我修行。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
我不能說對人生有什么感悟,因為人生正在徐徐展開,不過,“青葵園”把我領進了反觀自身、觸摸靈魂的精神生活,在即將被庸常瑣碎的工作和生活湮沒的時候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讀懂孩子,幫助孩子。
意義三:守護人性的純凈
說到在“青葵園”獲得的成長,不能免俗,似乎得列舉自己的榮譽或成績來佐證。比如,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到認可,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語文教學也逐步找到自己的方向,被評為園區的“教壇新秀”;又如,我進入學校教科室工作,成為年齡最小的學校中層。在“青葵園”,最大的顯性收獲是寫了很多文字,記得2011年冬天,我的女兒出生,“青葵”伙伴們來看我,帶來了最為珍貴的禮物——我們的第一本書《遭遇學困生》,細細翻看,貪婪地凝視字字句句,那是第一本有著自己文字的書啊!
- 上一篇:解放思想個人剖析材料
- 下一篇:自由主義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