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2 21:0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山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礦山調查報告

篇1

發展特點

一是發展勢頭強勁。從年8月份開始至今,羊毛衫加工廠點迅速增加。目前,全縣毛衫加工企業(點)近百家,織機總數4000多臺,年產各類羊毛衫800多萬件,年產值3億多元。

二是辦廠形式靈活。一臺織機1500元左右;羊毛衫織機屬人力操作,家用照明電即可,集約、分散均可生產,場地要求不高。

三是技術培訓點跟進成立。縣城等鄉鎮已建立羊毛衫加工培訓班、培訓點10余個,就近、從快培訓熟練工。

四是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據調查。熟練織工月工資在8001200元之間。鄉村羊毛衫廠,有織機50臺,吸納100多人就業,人均月工資800多元,年生產加工毛衫10萬件,產值達90萬元,稅利8萬元。

存在問題

1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產品效益低下,大多數加工企業和加工廠點處于毛衫產業鏈條的最下游,只能為外地企業加工初級產品或半成品,生產效益不高。

2監管不力市場無序。相關部門對毛衫經營加工市場管理的覆蓋面不寬,管理力度不足,毛衫加工廠點之間惡意竟價,惡性競爭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地方存在地下加工廠、黑市加工,偷稅漏稅現象。

3缺乏龍頭企業。

目前我縣擁有自主出口權的毛衫企業尚屬空白。

4生產鏈條不完善。

發展理念

引導其健康發展。針對上述問題,政府在毛衫產業發展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政策導向、強化監管。就縣委、縣政府如何正確引導和積極強化毛衫產業管理方面提出的確立的幾種理念和方法措施告明如下:

1樹立三種理念。

一是整合資源。加工網點和一些固定非固定的產品銷售渠道,擁有良好的資源基礎,但目前整個毛衫產業還處于一種分散、凌亂、一盤散沙的狀態。如何整合整個產業資源,并且優化配置不但是發展毛衫產業的工作重點,也是整個指導思想上應當確立的一個重要理念。如果能夠把生產要素尤其是大的集團公司、加工網點、技術工人和勞力良好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將對整個產業的發展壯大極為有利。從產業全局來看,毛衫行業如果不進行有效整合,就很難完成產業升級。現有的企業目前只停留在加工半成品的階段,還不是完整的生產鏈條,只整合資源才能找出哪些是優勢,哪些是產業鏈條短缺的地方,才能揚長避短。目前,毛衫行業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勞動力結構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如果不從根本上整合,錯失了發展機遇期,整個產業就逐漸萎縮,如果我能夠把握歷史機遇,對毛衫行業從人力資源、社會資源、市場現狀,包括產業鏈等其它配套產業進行重新洗牌,從根本上整合,就能使毛衫成為繼地毯產業之后成為鎮平又一項富民產業。

二是打造品牌。羊毛衫產業還沒有叫得響、打得出的自主品牌,各類企業并沒有長期戰略思考,樹立起品牌理念、名牌意識,生產仍然屬于來單加工階段,僅依靠賺取較低的利潤,產品附加值低,要想使毛衫產業迅速做大做強,成為中原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競爭力。

三是規范管理。就要樹立規范管理的意識。目前,毛衫產業存在大部分問題,都是規范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規范管理的缺失,導致無序生產,暗地加廠現象時有發生,旺季抬價,淡季壓價,惡性競爭層出不窮,欺詐生產,欺騙客戶現象時有發生,心存僥幸,偷稅漏稅屢禁不止。只有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杜絕類似現象,才能保證產業的良性發展,保證稅收不流失,農民增收入,使毛衫真正成為強縣富民支柱產業。

2堅持三項原則。

一是產業化發展。毛衫產業必須走產業化發展之路才有前途。就是要產品、技術、加工、銷售市場成為一個產業鏈。目前的毛衫產業只是單獨的成品加工產業集群沒有最終形成,對外地企業引力弱小,紡紗、印染、包裝等生產上下游環節的配套廠家幾乎沒有,銷售、出口也是依附外地企業完成。沒有形成原料、加工、生產、包裝、銷售的一條龍。今后,要著重引進發展紡紗、印染等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深度,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全面提升毛衫產業的整體集聚效應,增強競爭力。

二是市場化運作。當代中國是市場為主導的經濟體制。而不能以行政的辦法干預,強扭的瓜不甜”通過行政強行干預有可能一時使鎮平的毛衫產業集中起來,但卻會因為缺乏根本的利益驅動,使之很快流產,從而損害毛衫行業的發展積極性,使之停產關閉,甚至轉移別處,從而導致整個產業的萎縮。只有通過市場化的運作,使各個集團公司。加工廠點、個體經營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占的利益共同體,才能真正凝神聚力,形成合力共同發展,形成集聚效應吸引外地公司來鎮興業,也才能提高打擊不法外來企業的不正當侵入,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是規范化管理。所謂規范化管理。依法辦事,不能讓非法經營繞亂市場秩序,不能讓背信棄義、欺詐行為在鎮平有市場,工商稅務等部門通過有效地法制手段為主,以行業協會協助為輔,調節產業中存在不規范行為,讓依法經營得到保護,讓違法經營得到制裁。

3健全管理體系。

一是整合資源。組建“龍頭+子公司+加工網點”集團化經營模式,形成集團化大網絡。龍頭集團進駐縣紡織工業園、享受省、市優惠政策,二級公司進駐各鄉鎮、辦事處的民營小區,集團內部實行“六統一”即統一供料放活、統一工藝設計、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價格核算、統一對外銷售、統一規費征管,形成嚴謹的利益共同體,聚合生產要素,形成強大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

二是成立協會。行行直接干預管理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各類行業協會成為主導產業發展的主體。毛衫產業也要抓緊成立統一的行業協會,并發揮行業協會的主體作用,主導毛衫產業發展。行業協會除發揮統一價格,統一競爭等作用外,每年還要通過行業協會評定當年各加工公司、網點產品的質量、技術標準、信譽等指標,優良的給予獎勵,差的給予懲戒,偽劣的記入黑名單,使其在整個行業中不得立足,無法生存。

三是規范執法。對于違法經營侵害行業利益的行為,行政執法部門必須發揮主要作用給予打擊。重點清理“無證照、無誠信、無技術保障”三無”廠點,第一次發現給予警告處理,第二發現立即關閉停業。

四是培訓人才。就很難實現快速健康發展,集團公司、龍頭企業、行業協會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人才培訓制度,大量培養管理和技術人才,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建立行業長效發展機制

一是扶持龍頭企業、支持產業整合政策。如土地使用政策、資金政策、生產要素保證政策等。

二是建立鼓勵返鄉創業政策。

三是進入行業范圍內的企業以及經營者、生產者的權益保護政策。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問題。

四是必要的執法保護政策。如權益保護、合法經營保護、品牌保護等。

篇2

關鍵詞:公司;礦業;發展

我們利用假期對云南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了解了礦業第一線生產情況,獲得了大量的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發展的第一手實踐資料,親眼目睹了大紅山礦業公司人開拓創新,拼搏奮進,由昔日的荒山“脫胎換骨”,經濟實力由弱到強,造就了一座現代礦山企業的崛起。

一、公司概況

公司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戛灑鎮。公司隸屬云南省昆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昆鋼),是集采礦、選礦、精礦管道輸送為一體的聯合企業。

1.礦產資源。大紅山鐵礦現探明鐵礦資源5億噸,是國內特大型地下礦山。全礦段探明有五個主要含礦帶,共計71個礦體。公司年產鐵原礦400萬噸,原礦品位39.41%,相配套的400萬噸選礦廠選礦獲得鐵精礦205萬噸,品位64%以上。

2.資產組成。公司是由昆鋼集團和紅塔集團于2004年在原昆鋼大紅山鐵礦的基礎上共同投資組建。公司注冊資本金5.55億元,其中昆鋼出資51000萬元,占股份的91.89%。400萬噸采、選、管道工程總投資23億元。

3.經營狀況。第一批鐵精礦漿于2007年順利輸送到昆鋼。公司是昆鋼重要鐵礦石原料基地,完全按照現代公司制度模式運作。

4.人員組成:公司現有在崗職工1626人,實施生活后勤社會化。生活設施及機修等設施充分依托戛灑鎮及昆鋼基地。各類工程、輔助工種等采用外包。

二、新型的采,選、輸體系

公司在采礦、選礦、輸送三大重要環節的工藝、設備等方面,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

1.采礦。井下采礦是國內首創的高分段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進行開采,實現了高分段、大間距、高端壁放礦。礦石運輸采用盲豎井、膠帶斜井、輔助斜坡道聯合開拓的方式,將鑿巖爆破出來的礦石通過溜井下放至380運輸水平,通過電機車運輸到卸載站后經過旋回破碎機破碎至250毫米的塊度,再通過1#、2#膠帶轉運至3#膠帶運至選廠的地面礦倉,膠帶機全長1847米。

2.選礦。選礦生產采用自磨一球磨一弱磁一強磁的選別工藝流程。兩個選礦廠生產規模達到處理原礦450萬噸,產品為含鐵品位64%的鐵精礦。

3.輸送。采用國際先進的長距離礦漿管道輸送方案。精礦管道輸送距離171公里,由于要克服1512米高差,建設了3座泵站,壓力24.44MPa,礦漿濃度65%,精礦輸送量230萬噸。精礦管道輸送成本僅為汽車運輸的三分之一。

三、大紅山人精神

1.開拓創新,拼搏奮進

在采、選、管道輸送工程項目建設上,積極創新,打造出來幾個國內外之最。

(1)采礦方面,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設計參數全國黑色金屬礦山第一。

(2)在選礦方面,大型半自磨機,容積全國第一;選礦技術指標處于我國黑色礦山的前列。

(3)在精礦管道輸送方面:鐵精礦礦漿輸送管線長171公里,長度居全國第一;礦漿輸送壓力24.44MPa,與秘魯安塔密娜銅鋅金礦并列世界第一;礦漿場送高差1512米,居全國第一,管道工程穿越隧道10個總長14.5公里,跨越20處長度1341米。管道鋪設的復雜程度世界第一;創造了長距離管道1.4萬多條焊縫無一返工的奇跡。管道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2.積極合作,實現共贏

公司倡導企業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的融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

(1)大紅山鐵礦年創造GDP近百個億,對玉溪市GDP作出貢獻。

(2)有了大紅山項目的強力支撐,新平“工業強縣”的步伐更加堅實。

(3)礦區所在地戛灑鎮開發服務行業,帶動了當地的餐飲、住宿、旅游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戛灑鎮成為今天云南省50個重點小城鎮之一。

(4)礦區職工和勞務工的工資收入持續增長,近五年來同比增長10%以上。

3.抓住機遇,促進飛躍

公司以建設和生產為契機,以國際先進技術為依托,既發展了公司本身,又發展了玉溪地區經濟。

(1)以建設促生產發展。公司一邊抓公司建設一邊抓生產發展。采礦量、自產精礦量,逐年增加。礦區職工及勞務工的工資收入連年持續增長,職工薪酬分配在云南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建設為契機,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礦山的建設和生產經驗,采用先進的設計工藝和設備。

(3)改進和調整經濟結構。公司的采、選、管設備國內一流,冶金礦山自動化控制系統全國一流。

(4)提升經濟競爭實力。公司以現代公司經營模式進行管理,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了整體經濟技術實力。

四、結束語

篇3

第一條為加強對地質資料的管理,保護地質資料匯交人權益,充分發揮地質資料對資源保護、開發與經濟建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本省管轄的海域內開展地質工作形成的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適用本辦法。

依照《條例》規定應當向國家匯交的地質資料,其匯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巖礦芯、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

本辦法所稱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是指為滿足工程建設項目需要,開展地質工作所形成的各類成果地質資料,包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工程地質勘查(察)、水文地質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質資料。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將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第五條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

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以下簡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承擔地質資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委托承擔地質資料的接收和驗收工作。

發展改革、經貿、建設、交通、水利等部門應當協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地質資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質資料的匯交

第六條在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本省管轄的海域內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

政府出資的前款規定以外的地質工作項目,承擔有關地質工作的單位為地質資料匯交人。

前二款規定以外的地質工作項目,出資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匯交人可以委托承擔地質工作的單位直接匯交。有多個出資人的,各出資人共同承擔地質資料匯交義務。

第七條地質資料匯交范圍依照本辦法附件所確定的范圍執行。

除成果地質資料(包括文字報告及附圖、附表、附件等)、國家規定需要匯交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外,其他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由匯交義務承擔人匯交地質資料目錄。

原始地質資料已在成果地質資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質資料復印件。

依照《條例》第九條規定,應當向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匯交的地質資料,匯交人應當將其地質資料目錄同時抄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條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人應當依照《條例》第十條第(四)項規定的期限匯交地質資料。

工程建設項目地質工作已先行通過驗收或者分階段驗收的,自驗收之日起180日內匯交地質資料。

第九條匯交人應當匯交兩份紙質資料以及相應的電子文檔,紙質資料內容與相應的電子文檔資料內容應當一致。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匯交地質資料時,應當隨附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的復印件。

匯交經過評審、鑒定、驗收的地質資料,應當隨附評審、鑒定、驗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復印件。

第十條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匯交的地質資料之日起15日內完成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出具地質資料匯交憑證;對驗收不合格的,退回匯交人補充、更正后,在60日內重新匯交。

第三章地質資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條匯交的地質資料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匯交的地質資料由承擔地質工作的單位自行歸檔保管,其目錄應當于每年3月底前報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地質資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護、安全等必要設施,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保障地質資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的館舍建造以及設施配置參照國家有關檔案館設計規范執行。

地質資料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維護史實,遵紀守法,具備相應的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相應的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和考核。

第十三條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至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止對資料內容予以保護;有效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將其資料內容予以公開。

前款規定以外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日內予以公開。對資料內容需要保護的,匯交人應當在匯交時辦理保護登記手續,保護期自辦理保護登記之日起計算,最長不得超過5年;需要延續保護的,匯交人應當在保護期屆滿前30日內,到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延期保護登記手續,延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未辦理延期保護登記手續的,不再予以保護。

第十四條政府出資開展地質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日內向社會公開,無償提供全社會利用,不得辦理保護登記手續。

前款所稱具有公益性質的地質資料的范圍按照國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關于公益性地質資料范圍的公告》執行。

依照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補交的地質資料,匯交人補交時未提出保護申請的,不再辦理保護登記手續。

第十五條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只公開資料目錄。但是匯交人書面同意提前公開其匯交的地質資料的,自收到書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予以公開。

第十六條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可以有償利用,有償利用的具體事項由利用人與地質資料匯交人協商確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因救災需要,查閱保護期內地質資料的,查閱人應當持同級人民政府或者省級有關部門出具的介紹信、查閱人工作證,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無償提供查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也可以根據相關應急預案的規定,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主動提供查詢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因規劃、決策、行政管理需要查閱保護期內地質資料的,經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無償提供查閱。

第十七條已經公開的地質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持單位證明或者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以查閱、摘錄、復制。復制地質資料的,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可以收取復制工本費。工本費的具體標準由省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核定。

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公布地質資料目錄,提供查詢服務。

第十八條涉及國家秘密或者著作權的地質資料的保護、公開和利用,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十九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條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四款和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匯交的地質資料經驗收不合格,匯交人逾期拒不補充、更正的,視為不匯交地質資料,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二條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有權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予以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法披露、提供利用保護期內地質資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閱、摘錄、復制已經公開的地質資料的;

(三)未按規定保管地質資料,造成地質資料損毀、散失或者保密地質資料泄密的;

(四)超過核定的標準收取復制工本費的;

(五)其他、、的行為。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的原始檔案,由各級城市建設檔案機構按照《*省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接收和管理,匯交人應當將其復制件匯交至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實施前,匯交人依法應當匯交而沒有匯交的地質資料,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清查后,按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補充匯交;其他由各承擔地質工作單位自行歸檔保管的地質資料的目錄,于本辦法實施后180日內報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2.*省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3.*省原始地質資料匯交細目附件1

*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一、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及其地質圖、礦產圖。

二、礦產地質資料

(一)礦產勘查地質資料:各類礦產勘查地質報告、礦產資源儲量報告。

(二)礦產開發地質資料:各類礦山生產的勘探報告、資源儲量報告、閉坑地質報告。

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

(一)國土整治、國土規劃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和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動態監測報告。

(二)供水能力≥3萬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質勘察報告。

(三)單獨編寫的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報告,地下熱水、礦泉水等專門性水文地質報告以及巖溶地質報告。

四、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

(一)地下水污染區域、地下水人工補給、地下水環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區的水文地質調查報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開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調查報告。

(三)建設工程引起地質環境變化專題調查報告,國家級重點工程和國家、省級開發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報告。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報告。

(五)一、二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五、地震地質工作資料

地震地質調查、考察、研究報告。

六、物探、化探地質資料

區域物探、區域化探調查報告;物探、化探普查、詳查報告;遙感地質報告;國家級重點工程和國家、省級開發區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工作有關的物探、化探報告。

七、地質、礦產科學研究及綜合分析資料

(一)經國家和省一級科技成果登記的各類地質、礦產科研成果報告以及各種區域性圖件。

(二)礦產產地資料匯編、礦產儲量表、成礦遠景區劃、礦產資源總量預測、礦產資源分析以及地質志、礦產志等綜合資料。

八、其他地質資料

旅游地質、農業地質、深部地質、火山地質、第四紀地質、新構造運動以及土壤、沼澤調查等地質報告。附件2

*省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資料分類資料匯交細目〖3〗指標單位匯交范圍備注水利與漁業水利工程(水庫)庫容量億立方米≥0.1灌溉工程受益面積萬畝≥5標準海塘、江堤保護耕地萬畝≥100水產冷庫儲藏能力噸≥5000漁業港口大中型交通鐵路鐵路干線鐵路隧道長度米≥1000鐵路橋梁長度米≥1000火車站等級級三級以上公路等級級一級以上港口、碼頭大中型獨立公路大橋長度米≥1000獨立公路立交橋型式互通式公路隧道長度米≥1000飛機場飛行區指標4C及以上內河通航建筑通航噸級噸≥300通信電信樞紐、通信調度中心縣(市、區)級以上通信工程電纜長度公里≥500電力核電站所有抽水蓄能電站所有水電站裝機容量萬千瓦≥5火電站單機容量萬千瓦≥5輸變電工程電壓萬伏≥22工業鋼鐵廠年產量萬噸≥100石油化工廠年加工原油萬噸≥50水泥廠年產量萬噸≥100氟化工廠年產單體萬噸≥4其他工業企業占地面積畝≥200非城區50畝以上輸油、氣管線長度公里≥120沉井、沉箱、過江管線、頂管工程及架空索道大中型教科文衛(獨立)學校在校人數人≥3000高教園區占地面積畝≥200體育場(館)座位座≥2000影劇院座位座≥1200會展中心大型醫院、療養院床位張≥500城市建設

基礎設施城市道路長度公里≥3隧道長度米≥250橋梁(含立交、高架)長度米≥100地下鐵道所有城市防洪工程保護人口萬人≥20城市引、供水工程日供水萬噸≥5水廠日供水萬方≥5燃氣廠日供氣萬方≥30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萬方≥5住宅區、商業區和城市改造工程占地面積畝≥200城市垃圾處理場容積萬方≥500人防掘開式工程底層面積平方米≥3000坑地道工程長度米≥1500其它糧食中轉庫及儲庫庫容億斤≥1.5油庫庫容萬方≥5冷庫儲藏能力萬噸≥1火藥庫建筑面積萬平方米≥2其他重點工程地下儲庫、洞(硐)室省級以上一般建筑樓層數層≥20高聳構筑物高度米≥100高邊坡工程高度米≥100礦山(甲類)年產礦石萬噸≥10乙類礦山≥100旅游區、地質公園等建設項目省級以上項目新建村莊人口人≥1000附件3

*省原始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一、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各種原始測試數據、鑒定結果、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含數據庫),實際材料圖,主干剖面實測和修測剖面圖,物化探、重砂成果圖。

二、礦產地質資料

(一)礦產勘查地質資料:工程布置圖、鉆孔柱狀圖,重要槽探、坑探、井探圖,各種巖礦測試、分析數據匯總表(或數據庫),各類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有關物探、化探原始地質資料。

(二)礦產開發地質資料:各中段采空區平面圖、剖面圖,探采對比資料,各類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

三、水文地質資料

各類工程布置平面圖,所有鉆孔柱狀圖,各類試驗、測試、監測原始數據、測量結果匯總表,有關物探、化探原始資料。

四、工程地質資料

軟土地區鉆進基巖鉆孔柱狀圖、不良地質工點控制性鉆孔柱狀圖、深度超過30米的鉆孔柱狀圖、實際材料圖,各類工程布置圖。

五、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

各類工程布置圖、實際材料圖、鉆孔綜合成果圖,各種調查、測試、監測原始數據及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

六、物探、化探地質資料

各類測量、分析測試原始數據匯總表,實際材料圖。

篇4

關鍵詞:寧夏北部地區 土地沙化與沙漠化 環境地質問題 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P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c)-0149-02

寧夏北部地區地處干旱、半干旱氣候氣候地帶,東、西、北三面為毛烏素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所圍限。受自然條件和人類經濟活動等因素影響,土地沙化與沙漠化較為突出。據有關資料[1~2],目前,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遷移速度有加快的趨勢,局部已逼近賀蘭山西麓。因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形成具有分布面積廣、治理難度大的特點而成為該地區最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之一,嚴重制約寧夏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通過對該問題的認識,找出切實可行的防治辦法,對加快該地區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1 土地沙化與沙漠化

1.1 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程度與分布范圍

由于寧夏北部地區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在低緩丘陵及臺地上,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現象普遍,尤以黃河以東陶樂東部,靈武、鹽池縣北部的毛烏素沙漠南緣和永寧縣西北部騰格里沙漠南緣土地沙化與沙漠化最為嚴重,地表呈流動沙丘及沙帶成片分布。其余地段呈流動沙丘及沙地、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石質荒漠相間分布。

結合地面調查并參照寧夏自治區水科所《應用遙感技術編制寧夏土壤侵蝕圖研究報告》中風力侵蝕指標,依據地表風蝕形態特征,植被覆蓋程度,將該地區土地沙化與沙漠化類型劃分為潛在沙漠化土地,正在發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強烈發展沙漠化土地、嚴重沙漠化土地四類[3],見圖1、表1。土地沙化與沙漠化(輕度以上)面積1143.6km2,占全區土地退化面積的24.0%,強烈發展及嚴重沙漠化土地面積776.6km2,占沙漠化面積的67.9%,中度沙漠化土地占土地沙漠化面積的32.1%。

1.2 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發展進程

該地區經過多年的治沙工作,土地沙化的趨勢有了明顯的逆轉,實現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如銀川市以西平吉堡一帶的平鋪沙地經治理已轉化為耕地及果園等。但根據2009年開展的第四次荒漠化與沙化調查工作表明:該地區的土地沙漠化處在一個“整體進一步好轉、局部地區土地荒漠化仍潛在危機的階段”。由于自然條件限制,加之治理過程中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該地區從總體上尚未扭轉十分嚴峻的局面。

2 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成因

造成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因素有多種,主要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2.1 氣候原因

2.2 地形地貌

地形起伏對風力侵蝕影響,主要是對較大范圍風力活動的影響。起伏大的山體能對風力起屏障作用,能分散風力或形成風口;平坦的地形有利于風力大范圍活動。寧夏北部地區土地沙化與沙漠化區地貌主要是比較平坦的緩坡丘陵、戈壁,因而造成較大范圍內風蝕強度大。

2.3 植被覆蓋程度和地表巖土抗風蝕性

植被覆蓋與沙化程度呈明顯負相關關系。寧夏北部地區各類草原植被覆蓋度均較低,且植被覆蓋度由于季節和耕作的影響很不穩定,尤其在大風季節覆蓋度幾乎等于零。春季風沙多,秋季風沙小,均與大地植被覆蓋度相一致。地表巖土多砂質和砂礫質土,抗風蝕能力弱,風力侵蝕強度也就大。

2.4 人為活動

不合理的人為活動是誘導和加速土地沙化、沙漠化的最直接、最重要原因。寧夏北部地區生態較脆弱,人們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意識相對缺乏;貧困和缺乏收入來源又驅他們只好采取低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式經營方式對土地資源的過度利用(放牧、采集干草、打沙蒿、鏟草皮和收集薪柴等)。另外,寧夏北部地區的采礦活動對土地的沙漠化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3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4 防治對策

該地區的土地沙化與沙漠化防止在地方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就。2009年開展的寧夏第四次荒漠化與沙化調查工作表明,該地區的土地沙漠化治理處在一個“整體進一步好轉、局部地區土地荒漠化仍潛在危機的階段。”近幾年,在全球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加劇的大趨勢下,該地區的土地沙漠化亦有加劇之勢,持續開展防治工作,從根本上扼制土地沙漠化的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針對寧夏北部地區沙漠化發展地區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特點及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其防治對策可分為社會化防治和技術性防治。

4.1 社會化防治

(1)加強法治宣傳,依法防治。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防沙治沙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通過全社會防沙治沙意識的增強,使土地沙漠化治理走上了法治化軌道。建立起法律、法規為依托、政府主導、科技支撐、工程拉動、政策扶持、經濟互動、產業鞏固、綜合治理的防沙治沙運行機制。

(2)以靈活的政策將治理環境與脫貧致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控制人口增長,實施移民政策,調動群眾治理環境積極性,進而提高群眾治理環境意識,促進地質環境轉為良性發展。

(3)對于賀蘭山北部地區分布的礦區,從制度上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治理措施是邊生產邊治理,減少礦山固體廢料及粉塵排放。使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4.2 技術性防治

(1)對于沙漠區,強烈發展的沙漠化地區,以提高環境質量、改善人類生存與生產條件為目標,應采用禁牧遷人,提高環境質量,逐步恢復其自然生態。由于沙漠中的喬、灌木資源已大面積消失,現存稀疏的植被已無力抗衡,靠自然恢復生態難度較大,亦采用飛播種草等綜合措施。

(2)對于嚴重發展的沙漠化地區以生物固沙為根本,以畜牧業為中心,加強高效草地建設,推行的退耕還林、還牧,舍飼圈養、生態移民等措施,建立生態經濟型畜牧業;施實休牧、輪牧,同時,對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段,應因地制宜地發展沙產業,輔以人工種草或固沙工程[6~7]。

(3)對于正在發展的沙漠化、潛在沙漠化地區以生物固沙為主,以節水為關鍵,推廣節理灌溉,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保護、培植和合理利用沙地資源,加強草原建設,退耕還林,長遠規劃,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水利樞扭工程,進行揚水,發展林網帶工程,減少風沙,提高植被成活率[6~7]。

5 結語

賀蘭山北部地區東、西、北被毛烏蘇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所包圍,賀蘭山橫亙中央。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其環境處于不利位置。受西北季風、長期干旱少雨的氣候影響,使得該地區土地沙化與沙漠化日益嚴重。筆者通過對賀蘭山北部地區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環境地質問題的初步研究,簡要分析了土地沙化與沙漠化的成因,提出了合理、經濟而有效的防治對策,為振興地方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寧夏地質工程勘察院.寧夏回族自治區1∶50萬環境地質調查報告[R].2001.

[2]寧夏工程地質勘查院.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地質調查報告,2001.

[3]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所.應用遙感技術編制寧夏土壤侵蝕圖研究報告,1994,2.

[4]中國自然資源叢書編委會.中國自然資源叢書—— 寧夏卷,1996.

[5]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寧夏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總第15期.

篇5

1933年,任職于一家在華煤業合資機構――中福公司的英國人史瓦洛(R.W.Swallow)、瑞典人卡爾貝克(Orvar Karlbeck)在豫西北地區的一處窯址進行挖寶式發掘。這處窯址位于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他們稱之為焦作窯。1943年,卡爾貝克發表了調查報告,其中稱古窯址位于離焦作鎮北部約四里的“Potter's Valley”(瓷谷)。當年他們挖掘所得的陶瓷資料標本后分別收藏于英國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博物館。而他們的盜掘行為也引發了當地民眾的大規模盜挖,精美的陶瓷標本隨之流入古玩市肆。

1941年,日本古陶瓷學者小山富士夫來到中國,在北京聽聞古董界在議論一個叫做“當陽峪”的瓷窯。后來,他根據卡爾貝克的報告和所見標本材料對“焦作窯”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考證,并稱此窯為“修武窯”。1958年,另一位日本古陶瓷學者長谷部樂爾在其文章中描述了“修武窯”的裝飾風格及技法。我國的古陶瓷學者陳萬里先生也曾于1951年調查了河南焦作修武縣當陽峪村的窯址,并云:“陴片而能賣錢,我于北方,除當陽峪外,還未曾見過呢。”他還認為,“當陽峪窯的作品……我以為在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足與當陽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窯以及安陽的觀臺窯(在漳河兩岸)終遜當陽一籌。”

1981年,經調查,當陽峪窯遺址位于修武縣城西北30公里的當陽峪村,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從焦作出城區向北約4公里就可到達。另外,多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整個焦作行政區內星散分布著大量瓷窯遺跡,應同屬于當陽峪窯群。目前已經確認的古瓷窯遺址有當陽峪窯、柏山窯、白坡窯、店后窯、石碑巖窯、恩村窯、定河窯、東王封窯、西王封窯、東于村窯、周窯瓷窯、李河窯。牛莊窯、東孔莊窯、許河窯、礦山窯、李封天目瓷窯、高窯河瓷窯、北業窯、東張莊窯、清化窯、南坡窯、張山街窯、狼坡窯等。近些年,因舊城改造、道路施工等工程活動,當陽峪窯制品標本在河南及周邊區域多有出土,品種幾乎涵蓋宋金之際所能見到的各個門類。現存于修武縣當陽峪村的“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立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明確記載了宋代當陽峪窯“當陽工巧,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資養者萬余口”的繁榮景象。

早年由于關注度不夠,當陽峪窯器物流失嚴重,流散于國內外的公私博物館中。而且這些藏品長久以來在展示和出版物中多被標注為磁州窯或磁州窯系,明確標明為當陽峪窯者風毛麟角。早在1954年,陳萬里先生就明確指出:“把凡與磁州窯風格相近的東西,一概稱之為‘磁州窯型’的瓷器。這種含混牽強的提法,與實際情形有很大的出入。”隨著宋金陶瓷研究的深入,將當陽峪窯產品從磁州窯系中區分出來,很有必要。本文擬對所見出土當陽峪窯標本和部分館藏當陽峪窯器作一對比分析。

篇6

隨著各種經濟成分介入生產資料市場程度的加深,使得稅收征管的難度越來越大。就我市礦產行業而言,私營、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大量涌入礦石采掘業,激活了××的礦石市場,也給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課題。自去年上半年起,我們先后組織了市、區兩級課題組,深入到相關鄉鎮、企業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對礦石市場和稅收現狀的真實把握,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一)涉礦稅收格局變了

礦山有聯合礦山和獨立礦山之分。在我市聯合礦山均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武鋼、鄂鋼所有,如武鋼程潮鐵礦、鄂鋼汀荷鐵礦等,而獨立礦山多為民間資本經營,從收入上看,2004年以前聯合礦山的資源稅占據絕對份額,以2001年為例,我局征收聯合礦山資源稅近2000萬元,而獨立礦山資源稅收入不到400萬元。財稅[2002]1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冶金聯合企業礦山鐵礦石資源稅適用稅額的通知》下發后,自2002年4月1日起,對冶金聯合企業礦山鐵礦石資源稅減按規定稅額標準的40%征收以來,2003年聯合礦山僅征收資源稅1000萬元。從2004年開始,獨立礦山的收入呈迅速增長態勢,到今年,聯合礦山的稅收退居次席,在元至9月實現的資源稅收入中,獨立礦山提供1700萬元,而聯合礦山則為772萬元,從稅負上看,2002年以前,獨立礦山平均綜合稅負為9.6元/T,今年平均綜合稅負為34.2元/T,是原來的3.5倍。民間資本的活躍性、礦山行業的趨利性、稅收結構的可變性在新的格局中得以充分體現。(附2001—2005年資源稅收入趨勢及2001—2005年資源稅稅負趨勢)

(二)涉礦企業分工細了

由于從事礦產行業投資大、風險大,加之礦石價格曾長時間在低價位徘徊,幾年前,涉足礦產行業的投資者數量不多,投產的企業也多是自采自選自賣,社會化程度不高,而現在,礦產行業的專業化程度提高了,產業鏈拉長了。采礦、選礦、運輸、購銷都有了明確的分工。以我市礦業大鎮汀祖鎮為例,礦山、選廠、球團廠、煉鐵廠、運輸車隊、購銷公司等一應俱全,數量近百家。

(三)涉礦交易手段多了

由于經濟成分多樣,經營渠道寬泛,既有采礦主采礦直接銷售的,也有選礦主單純選礦銷售的;既有采礦后連續選礦再銷售的,也有專門從事礦石買賣的。結算方式靈活,現金交易頻繁,加上一些業主納稅意識淡薄,認為少交稅就是多賺錢,偷稅是本事,繳稅是無能,不少人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千方百計采取多種手段偷逃稅款,這些都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二、順勢而動建言獻策力促政府出實招

礦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征管工作難度的加大,使我們認識到,一個行業的興旺,如果不能給百姓帶來更大的實惠,不能給政府帶來更多的稅收,而只是讓極少數人一夜暴富,是極不正常的。同時也認識到,僅靠稅務部門一己之力是遠不能達到有法必依目的的,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使礦石的生產經營走上合法經營軌道。

(一)一紙建議起波瀾

2004年上半年,我們通過對全市礦產行業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調查研究,形成了一萬多字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對我市礦產行業的基本情況和稅收征管現狀進行了詳盡的剖析,痛陳無序的礦山開采“害了百姓、富了礦主,窮了政府”,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過硬的措施和辦法。這份報告一交到政府就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市長謝松保親自在報告上批示,主管副市長隨即召開了有國土資源、稅務、礦產部門、有關區、鄉鎮參加的聯席會議,研究對策和措施。

(二)二份文件顯決心

2004年5月,××市政府、鄂城區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涉礦企業管理的通知》。在文件中,對強化安全生產、減輕環境污染、遏制地質災害、加強稅收征管等方面做了許多具體、剛性的規定。在加強稅收征管方面,對資源稅的申報、繳納、違章處罰等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可以說,這兩份文件,凝聚了地稅人的心血和汗水,也顯示了各級政府加大治理礦產行業的決心。文件的出臺,直接促進了我市礦業生產經營秩序的好轉,我市資源稅征管工作也在政府重視、部門配合的良好環境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

(三)三套班子抓整治

為進一步落實市、區兩個文件精神,2004年7月,鄂城區及所屬礦山較多的汀祖鎮、澤林鎮都成立了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區、鎮兩級三套“礦管辦”領導成員中,分別有地稅分局局長、地稅所所長參加,“礦管辦”代表政府行使礦產資源管理職能,具有權威性。機構成立后,加強資源稅管理成為“礦管辦”的一項重要內容,“礦管辦”并將2004年9月定為“涉礦稅收宣傳整頓月”。在活動月中,我們大張旗鼓開展了上街搞咨詢、下礦送稅法、業主稅收知識講座等活動,并對少數阻撓執法、公然抗稅的典型堅決予以打擊,從而凈化了礦區的納稅環境。

三、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協稅護稅見實效

地方稅收離不開政府的重視支持,也離不開各部門的通力協作,爭取部門協稅護稅,是地稅機關的傳統做法。我市資源稅征管面對的是特殊的礦產行業,此行業,地下地面、礦內礦外、又采又選、又買又賣,情況非常復雜,單靠稅務機關,特別是對人員不多、力量不足的農村稅務所來說,要做到管理到位、不跑不漏顯然是不現實的,尋求外界的最大支持和配合才是唯一的選擇。

(一)專班鎮守堵去路

在倡導誠信納稅的今天,我們一方面要給納稅人以最大的信任,另一方面,不能放任不管、坐等上門。在納稅意識沒有根本提高,納稅環境沒有徹底改善的地區,有必要采取過硬措施,甚至是土辦法。在礦區,偷稅的最大隱患來自于偷運礦石,要制止這種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上路設卡。稅務部門沒有這個職權,但在我們的積極建議下,汀祖、澤林鎮都成立了路口值班小組(有權嗎?)。在汀祖鎮,對所有礦石進出必經的8個路口全部設立了運礦車輛檢查站,實行24小時值班,每個檢查站都配有鎮干部,磅站統一計量,稅務統一征稅,規定所有出入境的運礦車輛必須到站卡過磅計量領取磅單,否則視為非法偷運礦石,按照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從重處罰。為防止工作人員,同時規定,對疏于管理、擅自脫崗、私自放車、違規打折,導致稅收流失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二)代扣代繳截來路

從礦石到產品過程中,收購礦產品是重要環節。從我市收購應稅礦產品的品種看,主要為鐵礦石,從其來路看,既有市內的,也有大量市外的,為加強收購環節的資源稅管理,我們出臺了《××市資源稅代扣代繳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凡在我市境內收購資源稅礦產品的獨立礦山、聯合企業以及其他單位為資源稅代扣代繳義務人。幾年來,我們經過審核批準,先后給36家企業和單位辦理了扣繳義務人登記手續,為便于統一管理,我們將收購大戶鄂鋼、程潮鐵礦代扣代繳資源稅的主管機關確定為西城分局,由該局集中管理,按稅源所屬關系將扣繳稅款收入劃轉各征收單位。《辦法》還對扣繳適用單位稅額、扣繳義務發生時間、違章處理辦法、提取經費比例進行了明確,方便了代扣代繳企業的操作,提高了代扣代繳企業的積極性。幾年來,全市代扣代繳資源稅957萬元,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部門協作連財路

對礦產行業的管理,就各職能部門來說,既有分工也有協作,在協作方面既有規范礦業秩序,促進和諧發展的行政目標,又有收取稅費的利益目標。幾年來,我們與工商、國稅、環保、水保、礦管、地質等職能部門通力合作,建立了信息交流機制,通過他們提供的數據和資料,實現信息共享,有力促進了資源稅征管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國土資源等礦產資源主管部門在礦產品的辦證、年審、查驗等環節,對未依法納稅,提供不出完稅(免稅)憑證的納稅人,一律不予辦理相關手續。某部門負責人說得好:“地稅機關收的是我們的吃飯錢,你們提出的要求,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盡力做好。”

四、夯實基礎規范運作強化征管顯實力

稅收征管工作,說到底是稅務部門的工作,政府的支持部門的配合,一方面要靠我們去爭取,另一方面,良好的外部環境也給我們自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們不斷適應新形勢,出臺新措施,夯實征管基礎,大練征管內功,努力在資源稅管理上,顯示地稅人良好的素質和過硬的本領。

(一)制度約束企業經營須具“登記證”

受礦石價格、品位、可開采量和市場競爭的影響,礦區內企業時多時少、時生時滅、時開時關,變化快、變動多,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為把企業納入正常的征管范圍,最大限度地防止漏征漏管戶的發生,我們首先嚴把第一關,要求所有企業,無論是開業、變更、停業或注銷,都必須按《征管法》的規定到稅務機關進行登記并亮證經營。我們除了積極進行稅法宣傳和與相關部門互通情報外,還經常組織干部到礦區調查摸底、掌握情況。對不按時、如實登記的業主,嚴格按規定處罰。我們認為,在資源稅管理過程中,把稅務登記證提到一個相當高度,除了是嚴格執法、落實政策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從一開始就給業主腦子里打上稅收的烙印,增強他們的納稅意識,提高地稅部門在礦區的地位和影響。

(二)臺帳管理企業經營須備“身份證”

××具有“鄂東聚寶盆”的美譽,除了鐵礦之外,還蘊藏有大量的銅、鈷、膨潤土、珍珠巖等礦藏,點多面廣,特別是小礦山多。為及時掌握各礦點的生產經營情況及礦產品資源市場行情,我們建立健全了礦產品生產經營納稅人的納稅檔案管理,對礦產資源稅收實行“戶籍式”管理,為每個礦點建立稅收“身份證”,將礦產的礦主、礦產品名稱、礦產地點、開采時限、開采數量、礦產品價格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分鄉鎮、分礦種、分戶建立稅源底冊,實施動態管理,加強稅源監控,及時更新補充。為此,我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信息、核實數據,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由于我們信息快捷、數據齊全、管理到位,不少部門也紛紛上門索取相關資料,他們說:“地稅部門管理難度是最大的,但卻是管得最好的。”版權所有

篇7

關健詞:鉛鋅礦;尾礦庫;土壤;重金屬;污染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鉛鋅礦是丹東地區主要礦產之一,主要分布于鳳城青城子、劉家河、愛陽至寬甸大金坑、張家堡、青山溝一帶。有大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6處,礦點及礦化點81處。保有資源儲量鉛13.64萬t,鋅13.16萬t。鉛鋅礦的環境污染因素主要是采礦廢石、選礦尾礦、廢渣、廢液等,其中含有鉛、鋅、砷等重金屬元素和殘留的選礦藥劑,在其堆放或排放過程中,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也可能會造成礦區及周邊地區的土壤、大氣、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等環境問題。

1 基本調查[1]

本次土壤調查主要選取丹東地區4家鉛鋅礦尾礦庫周邊地區。調查面積為0.953km2,共布設點位42個,其中調查點位36個,對照點位6個。每個點位采集表層0~20cm垂直混合土壤樣品。監測項目為鎘、汞、鉛、鉻、銅、鋅、鎳、錳、釩等9項重金屬元素與砷、硒等2項類重金屬元素,共11項,共獲得監測數據462個。

2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評價[2]

2.1 評價方法

2.2 評價標準及分級

根據Pip的大小,可將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5級,評價標準及評價分級見表1與表2。

2.3 污染現狀評價結果[3]

丹東市鉛鋅礦尾礦庫周邊地區土壤元素中鎘、汞、鉻、銅、鎳、硒、釩、錳等8種元素測定值均達到《重點區域土壤污染評價參考值(除蔬菜地外)》的要求,污染等級為Ⅰ級,評價結果為無污染。砷、鉛、鋅3種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具體如下:

36個調查點位中(詳見表3),砷有11個點位超標,其中2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Ⅱ級,輕微污染;2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Ⅲ級,輕度污染;1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Ⅳ級,中度污染;6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Ⅴ級,重度污染。其余25個點位砷的污染等級為Ⅰ級,評價結果為無污染。鉛有7個點位超標,其中1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Ⅱ級,輕微污染;3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Ⅲ級,輕度污染;2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Ⅳ級,中度污染;1個點位污染等級為Ⅴ級,重度污染。其余29個點位鉛的污染等級為Ⅰ級,評價結果為無污染。鋅有3個點位超標,污染等級均為Ⅱ級,輕微污染。其余33個點位鋅的污染等級為Ⅰ級,評價結果為無污染,詳見表3。

6個對照點位中,有5個點位11項元素測定值全部達到《重點區域土壤污染評價參考值(除蔬菜地外)》的要求,污染等級為Ⅰ級,無污染。另1個點位砷的污染等級為Ⅴ級,重度污染、鉛的污染等級為Ⅱ級,輕微污染,其余9項元素污染等級為Ⅰ級,無污染。對照點位中砷和鉛出現超標,說明調查區域內2項元素的本底值較高。

3 污染防治對策

土壤中的重金屬長期停留和積累在環境中,無法徹底清除[4]。根據丹東現有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結合丹東地區的具體情況,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3.1應調整產業結構

礦山生產應從粗獷生產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的生產方式轉變,提高回收率,爭取一礦多選。

3.2提高廢渣綜合利用率

特別是提高硼泥等尾礦渣綜合利用,對伴生礦進行復選,減少污染。

3.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礦石采選過程中的粉塵和廢水染物排放量

減少對周圍環境土壤的污染。

3.4加強礦區生態保護

全部礦山采選必須制定并落實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植被保護措施、動物保護措施、礦石回填等生態保護、恢復和重建措施,最大程度減輕對周圍環境生態系統的破壞,增強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

3.5加強環境監管

污染物排放超標或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鉛鋅采選企業必須依法實施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環保部門要定期對現有鉛鋅采選企業執行環保標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達不到排放標準或超過排放總量的企業由當地政府責令停產治理,治理后仍不達標的,應予以關停。

4 結語

丹東市礦產資源具有礦產資源豐富、礦產地分布較集中、成礦地質條件良好、伴生礦產多等特點。根據丹東市礦山環境保護現狀和礦產資源規劃,如果切實實施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解決采礦區的污水、粉塵和固廢污染和區域生態破壞問題,有效減緩重點采礦及周邊地區的鉛、鋅砷污染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丹東市土壤調查報告[C].2011.

[2]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評價技術規定[S].2008.

[3]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S].2011.

篇8

【關鍵詞】: 螢石礦 工業指標礦體特征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項目概況

‘麗水市雅溪鎮麻舍――下百步螢石礦區地質勘查’是麗水市鑫隆礦業有限公司投資進行的商業性地質探礦,委托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開展該項目工作。礦區位于浙江省麗水市北355°方位,直距約25.2Km,縉云縣五云鎮西275°方位,直距18.2km,行政區隸屬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勘查面積約11.1km2。區外部交通尚屬方便,經礦區北東部康莊公路南行至雅溪鎮接高速公路金麗溫線,繼續南行至麗水,接鐵路金溫線、國道公路330線。

項目野外工作于2009年3月開始,通過地質填圖及部分探槽施工等地表工作后,擇優篩選了地質成礦條件較好、地表出露規模較大的Ⅱ號礦化帶,開展深部鉆孔施工。2010年4月開始根據《詳查實施方案》要求對Ⅱ-1礦體開展詳查地質工作,工作內容主要在普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鉆探加密施工和坑探驗證工作,截止2011年10月,已完成對礦區Ⅱ-1礦體淺深部鉆孔累計施工16個鉆孔(共2294.09米)、坑探平硐3個(共705米),基本化學樣取樣及分析730個、小體重樣30個、基本力學樣6個、基本水化學樣6個;通過以上地質工作以及相關樣品的鑒定、分析和測試,估算Ⅱ-1號礦體332+333資源儲量1280.0千噸,折合CaF2量約423.9千噸。

2、礦體、礦石地質特征

Ⅱ號礦化帶沿斷裂在礦區北東一帶出露分布,礦化帶受斷裂構造控制,長約1500米,寬2~10米,最寬處可達29米,產狀130°∠60~75°。礦化帶地表以螢石礦化、硅化角礫以及硅化破碎帶形式出露,中部為農田以及松散土層覆蓋。角礫或碎塊,直徑在5~20cm之間,呈棱角狀、次棱角狀,膠結物大多呈土狀,結構松散。

Ⅱ-1礦體呈脈狀產出,工程控制礦體長375m,控制斜深270m,產狀110~130∠64~72°,深部礦體傾角變緩,并呈現向南西側伏現象。

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螢石――石英型。礦石構造較復雜,主要為角礫狀構造,其次為塊狀構造、條帶狀構造以及細網脈狀構造等。

3、工業指標的選擇

筆者查閱相關螢石礦勘查規范以及《礦山工業要求參考手冊》(1987年)中螢石礦工作指標要求,按照國家最低要求確定礦體的工業指標為:一、礦石質量指標:1、邊界品位CaF2≥20% ;2、工業品位CaF2≥30%;二、開采技術指標:最小可采厚度:1.0米;夾石剔除厚度:2.0米。(以下簡稱指標一);

結合Ⅱ-1礦體及礦石特征、可選性實驗成果以及行業實際情況確定本礦床的工業指標如下:一、礦石質量指標:1、邊界品位CaF2≥15%;2、工業品位CaF2≥20%;二、開采技術指標:最小可采厚度:1.0米;夾石剔除厚度:2.0米。(以下簡稱指標二)

4、工業指標的對比論證

4.1 礦體特征對比

筆者根據指標一、指標二分別圈出礦化帶和礦體,對比發現:礦化帶及礦石特征無變化,然根據不同指標所圈出的螢石礦體則存在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中深部礦體厚度的變化,以Ⅱ-1礦體L1勘探線剖面為例(見圖1),根據指標一圈出的礦體由地表至深部礦體厚度為7.410.825.432.65,礦體厚度變化較大,深部夾石厚度變大,礦體呈現分支現象,品位為47.5031.0233.2730.34,品位變化小;根據指標二圈出的礦體由地表至深部礦體厚度為7.416.7012.3510.73,礦體較穩定,厚度變化相對較小,品位為47.5023.1325.6423.71,品位變化小。

筆者根據指標一、指標二分別計算Ⅱ-1礦體的厚度、品位變化情況(見表1)進行對比發現:

根據指標二圈出的礦體平均厚度比前者略大,但礦體形態復雜程度有所降低,前者變化系數為83.20%,屬于復雜級別,而后者變化系數為78.26%,屬于中等級別;而平均品位都在35%~60%之間,均為貧礦,品位變化系數均小于30%,都屬于均勻類型。

在礦體特征對比上,筆者認為指標二更趨合理。

4.2 開采技術條件對比

根據礦山實際情況,礦山地表順坡出露,近地表部分礦體可以采用露天爆破開采,中深部采用地下硐采。根據礦體形態復雜程度的不同,其開采難易度也有所不同,相對而言,礦體形態相對復雜的礦體,其開采難度也相應增加。

對于礦石的加工、選冶性能,筆者于2011年10月選取3.3噸原礦委托遂昌金礦有限公司進行螢石礦選礦(浮選)試驗,原礦平均品位為29.14%,比重δ=2.85 t/m3。 根據礦區Ⅱ-1礦體礦石可選性試驗結果顯示:該礦系硅質型螢石礦,其可浮性特別好,體現在捕收劑油酸用量比常規低得多,經過兩段磨礦和一粗一掃五精浮選工藝流程(見圖2)即可得到CaF2含量為97.14%的精粉礦。

圖2選礦工藝流程圖

表2試驗樣浮選前后主要成分化學分析結果 (%)

在開采技術條件對比上,筆者認為指標一、指標二不存在明顯區別,但考慮到礦體復雜程度不同而伴隨相應開采設備的變動,筆者認為指標二更趨合理。

4.3 經濟效益對比

礦山開采是否有價值,最終都要歸結于礦山開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2010年以前,螢石礦精粉礦的價格一直在1000元/噸左右徘徊,螢石礦的開采存在嚴重的開富棄貧現象,而近幾年來,隨著氟化工的迅猛發展,螢石資源需求的急速增長,后備資源日益緊缺,加之國家有規劃的調控,螢石價格逐漸上升,螢石目前市場價格為:品位80%,1000元/噸;品位85%,1300元/噸;品位90%,1500元/噸;品位97%,2000元/噸。

筆者根據指標一、指標二分別估算Ⅱ-1礦體資源儲量結合現在品位97%螢石精粉礦行情進行對比,結果見表3。

表3、Ⅱ-1礦體資源儲量對比情況一覽表

對比結果顯示后者比前者在礦山潛在經濟價值上多5140萬元,根據指標二圈出的礦體經濟效益更大,筆者認為指標二更趨合理。

5、結論

指標一、指標二通過在礦體特征、開采技術條件、可選性實驗結果以及根據市場時價進行的經濟效益對比結果表明,Ⅱ-1礦體的工業指標二,即:一、礦石質量指標:1、邊界品位CaF2≥15% ;2、工業品位CaF2≥20%;二、開采技術指標:最小可采厚度:1.0米;夾石剔除厚度:2.0米;相對于該礦體更趨合理。

【參考文獻】

1、《麗水市蓮都區西溪鄉麻舍螢石礦點調查清理專項報告》 李國楊 2007.8

2、《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螢石礦調查區調查報告》 李國楊2009.7

篇9

2006年,岳毅樺和同事對北京電子廢物的流向進行了調查。在調查報告中,他們梳理了那些被人們淘汰的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的去向。

城市的每個社區周圍,經常可以看到收購舊電器、舊電子產品的小販在轉悠。當人們把那些淘汰掉的電子產品低價賣給這些小販后,很少有人還會去關心它們的下落,也很少有人了解它們會被如何處理。岳毅樺講述了之后的事情。

在北京,社區三輪車小販把那些電子垃圾收集后,搬運到四、五環外城鄉結合部,例如海淀后八家、昌平東小口等地。在這里,有人對電子垃圾進行了分類。那些維修后還有使用價值的返賣回電子城、舊電器城。其余的被運送到朝陽區十八里店鄉橫街子村等大型集散地做簡單拆解,或者直接被轉運至廣東等地,如汕頭貴嶼鎮。在那里,那些電子垃圾將被手工拆解。

這就是國內最普遍的電子垃圾處理方式。出乎意料,在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垃圾處理過程中,居然幾乎不合有任何的科技成分,沒有專業的工人,沒有專業的設備,沒有專業的技術。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在中國,很難找到一家專業的電子垃圾處理廠。中國90%的電子垃圾都是采用手工作坊式最原始的方式來處理的。用19世紀的技術來處理2l世紀的垃圾,后果將會怎樣呢?岳毅樺講述了關于貴嶼的故事。

貴嶼的故事

從2003年開始,岳毅樺和同事開始在廣東一個叫貴嶼的小鎮進行調查。

貴嶼位于汕頭市潮南區。在20世紀上半葉,貴嶼人就以收破爛為生。從90年代起,貴嶼人趕上了科技發展的步伐,開始收購電子廢物。一踏上貴嶼鎮的土地,就聞到一股濃烈的燃燒塑料的氣味,空氣污濁,令人掩鼻。在這個汕頭的小鎮上,隨處可見堆積如山的電路板、電腦鍵盤和顯示屏等各種各樣的電子廢物。在這個小鎮上,有6萬人從事拆解電子垃圾工作,接近人口的一半。

在窄小骯臟的作坊里,幾個工人用錘子和螺刀將那些電腦部件拆開。幾個婦女將纏繞著綠色電線的線路板放在炭火上燒烤,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把電腦芯片從火焰中夾出來,顧不得滾滾的濃煙和刺鼻的焦味。整個貴嶼就像一個大煉廠,到處烏煙瘴氣。為了節省成本,人們就這樣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采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進行電子廢物的拆解,并最終以露天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

貴嶼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拆解基地,被稱為“世界電子垃圾終點站”。每年貴嶼回收處理的電子垃圾超過百萬噸。“這不僅僅是數量龐大的問題,還涉及到電子產品中有毒物質污染地球的問題。”岳毅樺和她的同事們也因此被稱為“緝毒先鋒”。

2005年,在惠普中國總部,岳毅樺的幾個同事舉行了抗議活動。他們穿著白色防化服,戴著防毒面具出現在中國惠普大廈前,抗議惠普在其產品中使用有毒物質。這一幕成為當時的熱點新聞。很多人在看過這條新聞后,才知道原來電子垃圾是有毒的。

電子裝置由幾百種物料裝合而成,大部分物料都含有重金屬,如鉛、水銀、鎘、鈹,及其他有害化學物質,如有溴化阻燃劑、多溴聯苯、聚溴乙苯基酯以及四溴雙酚A、聚氯乙烯(PVC)塑膠。比如一部手提電話,就合有500至1,000種化學物質。

電子廢物在垃圾場腐爛時將滲出水銀、鉛、鉻等有毒物質,腐蝕土壤,侵害水源。有毒物質還會散發到空氣中,嚴重污染空氣。

在最初的時候,貴嶼人對這些電子垃圾的危害似乎一無所知,他們把這些垃圾當成寶貝,因為拆解垃圾,收集貴金屬已成為他們謀生和致富的手段。

經過多年的調查,綠色和平組織的工作人員寫下了長長的調查報告。近年來,貴嶼的情況已變得非常惡劣。除了空氣嚴重污染外,貴嶼的地下水重金屬嚴重超標,生活用水已成問題。而從事拆解工作的很多人都得了呼吸系統的疾病,尤其是那些成天與垃圾為伴的兒童,更是無辜的受害者。貴嶼,這個小鎮已被電子垃圾嚴重毀壞。

而那些成千上萬的電子垃圾,并不全是本國的垃圾,而大量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發達國家。“中國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垃圾場。”岳毅樺說。全世界80%的電子垃圾被運到亞洲,其中90%丟棄在中國,這意味著全世界約70%的電子垃圾被囤積千中國。

電子廢物巨浪

在北京的一次科技博覽會上,綠色和平組織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雕塑作品。這個雕塑被命名為“卷向地球的電子廢物巨浪”,由從貴嶼收集而來的各種各樣的電子垃圾堆積而成。

在今天,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電子垃圾的制造者。人們在享用不斷推陳出新的高科技產品時,恐怕很少人會想到那些被扔掉的產品將會帶來什么后果。

“在這兩年來,電子垃圾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岳毅樺對越來越多的電子垃圾感到憂慮。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估計,從2003年起,中國每年報廢電視機500萬臺,電冰箱400萬臺,洗衣機500萬臺,電腦500萬臺,手機上千萬部。全球“電子垃圾”的日產生量約為3000噸,相當于1000頭大象的重量。美國人每年丟棄的科技垃圾多達200萬噸,在歐洲,每年有600萬噸電子垃圾充斥垃圾場。

2004年前,在美國超過3.15億臺電腦已被廢棄。而電腦的壽命卻在不斷減短:1997年,電腦的平均壽命是4~6年,電腦顯示屏則是6~7年。但到了2005年,它們的平均壽命卻減少至2年。

一邊是不斷推新的電腦、手機、數碼相機,一邊是越堆越高的電子廢物。隨著電子、數碼產品更新換代的不斷加速,全球被拋棄的電子產品數量急劇上升。目前,電子廢物已是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廢物。據統計,歐洲每年產生的電子廢物升幅達3%~5%,而在未來5年,發展中國家也會制造比現時多3倍的電子廢物。電子廢物像海嘯時的巨浪,向地球席卷而來,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在為龐大的不斷增長的電子垃圾而苦惱。

在岳毅樺看來,“電子產品無毒化”是在處理電子垃圾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環保組織呼吁企業在制造電子產品時使用無毒材料,希望從源頭上制止有毒產品的生產。

上世紀90年代,歐盟各成員國政府、日本與美國一些州政府成立了電子廢物回收系統。世界首家電子垃圾處理工廠已于2001年2月在芬蘭北部的電子城奧魯市正式建成并投入生產。這家名為“生態電子公司”的工廠采用類似礦山冶煉的生產工藝,把廢舊手機和個人電腦以及家用電器進行粉碎和分類處理,然后對材料重新回收利用。但這樣的專業處理廠在全球范圍內都屈指可數,所以大部分國家實際上還沒有能力處理大量的電子廢物及其產生的禍害。長此以往,“電子廢物毒浪”吞沒地球的想象可能會成為殘酷的現實。

篇10

關鍵詞:金屬鉛,鉛的分析測定,鉛污染,原子吸收,消解,互助

 

1.金屬鉛在環境中分布與污染綜述

1.1金屬鉛的理化性質

鉛(Pb)是一種銀灰色質軟的重金屬,相對原子質量為207.19,相對密度為11.35,熔點為327.4℃,沸點1620℃。。在400-500℃時可蒸發,形成氣溶膠污染環境。鉛蒸汽在空氣中可迅速氧化成氧化亞鉛(Pb2O),并凝結為煙塵。鉛在空氣中易形成一層氫氧化鉛薄膜,使鉛不能進一步氧化。鉛在水中可形成一層鉛鹽防止溶解。鉛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一層難溶的鉛鹽覆蓋于表面,可防止繼續腐蝕。除乙酸鉛、氯酸鉛、亞硝酸鉛和氯化鉛外,一般鉛鹽都難溶或不溶于水。。鉛及其化合物的毒性與其分散度和溶解度有關。硫化鉛難溶于水,毒性小。三氧化二鉛、氧化鉛等較易溶于水,毒性較大。鉛蒸氣形成的煙,顆粒較小,化學性質活潑,且易經呼吸道吸入,毒性較鉛塵大。

1.2.鉛對環境的污染

聯合國調查報告(1970年)結果證明,每年排入大氣中的鉛約為1.8萬噸,主要來自城市工業生產的“三廢”排放和交通運輸的汽油燃燒兩大方面。目前,歐洲的大氣含鉛量為0.055-0.34μg/m3,平均0.12μg/m3;北美為0.045-13μg/m3,平均2.7μg/m3;日本為0.2μg/m3。空氣中的含鉛量隨地理位置、時間、氣象變化。已有報道,農村的空氣含鉛量為0.04μg/m3,而城市為0.27μg/m3。水中的鉛可來自土壤、巖石、飄塵和機動車的廢氣。鉛化合物在天然水體中不易溶解。天然淡水中的含量平均為3μg/L,海水為0.03μg/L。。飲用水中的鉛大部分來自各種管道和容器,并受水與這些容器接觸時間長短的影響,也受水本身的pH值、硬度、氯和硝酸鹽含量等理化性質的影響。據英國調查報告,居民飲用自來水的含鉛量大于50μg/L,超過了歐洲經濟共同體(EEC)規定的標準

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鉛濃度為3.5mg/kg,在城市、礦山和冶煉廠附近的農田,其含鉛量可因大氣降塵而劇增,英國一大型鋅冶煉廠附近,土壤含鉛量達1500mg/kg,40Km以外才降到100 mg/kg以下,在一個鉛礦區,土壤含鉛量高達6680 mg/kg。但是在鉛污染土壤中種植的馬鈴薯皮中只有4 mg/kg的鉛,皮肉部分含鉛0.2 mg/kg;其余的18種水果和蔬菜中,含鉛量也很少超過1 mg/kg。通常食物罐頭的焊料是食物中鉛的一種主要來源。水生貝殼類食物一般比其他食物含有較多的鉛。

1.3鉛對人體的影響

鉛是一種嚴重的環境毒和神經毒,對人體有很高的毒性,一旦中毒,將會對人體全身各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尤其影響嬰幼兒和兒童的智力發育和學習記憶等腦功能,歷史上鉛中毒不乏其事,如中國古代君王吃食所謂的長生丹藥致死,實際上是服用了過量的鉛的緣故,另外,古代羅馬帝國的滅亡與其喜歡用鉛制的餐具也有密切的關系。

1.4鉛中毒機理和中毒癥狀

能導致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腫瘤免疫力降低,并引以各種生理異常。鉛中毒可引起鉛性貧血及心臟和血管的改變、血循環障礙一系列血液系統癥狀,還可以引起消化不良、腹絞痛、高血壓。鉛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可引起神經衰弱癥侯群和神經傳導速度的改變、周圍神經炎以及中毒性腦病。長期低劑量接觸鉛會加強體內脂質過氧化,久而久之,會誘發腫瘤的發生。

環境重金屬污染損害人體健康的病因學表明,當環境污染使局部地區的重金屬元素濃度過高時,當地居民與環境之間的元素交換就會出現不平衡現象,即人體從環境中攝入的某些金屬元素的量超過人體所適應的變動范圍,體內不同元素之間的固有比例破壞了,這時金屬就對人體健康產生了危害,引起疾病,發生金屬中毒。甚至死亡。鉛不僅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時還具有致癌,致畸并損害神經系統等危害。成年人平均每日鉛攝入量為0.3-0.5 mg,兒童對鉛的吸收和積累大于成人,有人建議,兒童的鉛日容許攝入量為0.1 mg/kg體重。少數敏感人群長期飲用0.04-0.1 mg/L水可引起慢性鉛中毒,我國地面水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1 mg/L。當鉛濃度大于0.1 mg/L時即可抑制水體自凈能力,并對活性和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產生抑制作用。

2.互助縣土壤中金屬鉛的測定

2.1 實驗目的、意義

隨著人類社會對土壤需求的擴展,土壤開發強度越來越大,向土壤排放的污染物也成倍增加。目前,我國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農田已達100萬km2,對農業生態系統已造成極大的威脅。其中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物(如Hg、Cr、Pb、Cd、Cu、Zn、As等)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這些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達一定量引起人體病變,危害人體健康。我國土壤含鉛量通常為2~200mg/kg,平均含量變化幅度為13~42mg/kg,鉛對人體神經系統、血液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引起慢性中毒后,出現貧血、高血壓、生殖能力和智能減弱(特別是兒童腦機能減退)等癥狀。通過測定土壤中的鉛的含量分析該土壤是否被污染以及是否對人類健康已造成危害。

2.2 實驗原理

土壤或底質中Pb總量的測定,可將土壤試樣經過鹽酸、硝酸、氫氟酸和高氯酸或硝酸、氫氟酸和高氯酸消解處理后,將試樣溶液直接吸入空氣—乙炔火焰,在火焰中形成鉛基態原子蒸汽對光源發射的特征電磁輻射產生吸收。將測得的試樣溶液吸光度扣除全程序試劑空白吸光度,與標準溶液的吸光度進行比較,確定土壤試樣中鉛的含量。

2.3 取樣地點,東溝,西山,東山,南門峽,高寨的土樣各0.500g

2.4 儀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PE-700),鉛單元素空心陰極燈、消煮管、消煮爐、小漏斗、容量瓶等。

2.5 方法的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高背景土壤和受污染土壤中鉛的測定。適用濃度范圍與方法的檢測限與儀器性能及所用試劑的純度有關。其測定的最佳濃度范圍為0.4-10 mg/kg,檢測限為0.06 mg/kg

2.6 土壤中鉛含量的測定結果,東溝含量0.0203,西山含量0.0210,東山含量0.0366,南門峽含量0.0127,高寨含量0.0429.

2.7 結論及討論

當鉛含量高于56.1mg/kg的土壤很可能已經受到鉛的污染或者是屬于鉛的高背景值,一般未污染的土壤平均鉛濃度為3.5 mg/kg,經過測定分析互助縣不同地區土壤中的鉛含量,結果表明該土壤中鉛含量沒有超標,即沒有造成污染。未對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惠秀娟.環境毒理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4:80-99.

[2]劉綺.環境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7:236-239.

[3]陳懷滿.環境土壤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16-219.